TWI382344B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art method, and program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art method, and progra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2344B
TWI382344B TW096150192A TW96150192A TWI382344B TW I382344 B TWI382344 B TW I382344B TW 096150192 A TW096150192 A TW 096150192A TW 96150192 A TW96150192 A TW 96150192A TW I382344 B TWI382344 B TW I3823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processing
program
application
cpu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50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2712A (en
Inventor
Hidenori Yamaj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2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2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2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23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2Address formation of the next instruction, e.g. by incrementing the instruction cou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3Processor initialisation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啟動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是關於資訊處理裝置、啟動方法、及程式,特別是可以迅速啟動之資訊處理裝置、啟動方法、及程式。
目前數位相機正廣被利用。對於數位相機,已使用具高度技術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以下簡稱GUI),並且,已可使數位相機與網路連接。為了對應如此之功能的提升,對於數位相機,已成為可執行Linux(註冊商標)等之高性能、高功能的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
但對於啟動Linux(註冊商標)等之在高性能、高功能下,規模較大的操作系統時,相較於啟動規模較小μ ITRON(micro industrial th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等之操作系統啟動時,一般而言,會花費較多時間。
又,對於GUI或與網路連接等之在應用上需要高度處理時,應用程式會變大,在啟動上也會變得較花費時間。
其中,對於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之記憶,若不是使用直接可執行已於記憶中之程式的NOR型快閃記憶體,而是使用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話也會有影響。程式被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時,為了執行該程式,必須先將 NAND型快閃記憶體中所記憶的程式暫時載入到RAM(random access memory),再執行已被載入到RAM的程式。
對此,以往亦具有:於主記憶裝置上配置非揮發性記憶部,使持續處理所必要的資訊退避到非揮發性記憶部再將電源斷電,於電源投入時利用被保持於非揮發性記憶部的資訊,再繼續進行受到電源斷電所被中斷的處理,並且,依辨識處理繼續進行時所必須的資訊而給予優先程度,從優先程度高的資訊依序存放於非揮發性記憶部,無法存放於非揮發性記憶部者則以退避到2次記憶裝置之方式進行,有效率地進行懸置(suspend)以及回復(resume)處理方式者(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62426號公報
然而,對於數位相機而言,必須要在一打開鏡頭蓋就要成為能夠攝影之狀態,又,只要按壓電源按鈕,就可以閱覽截至目前為止所拍攝的影像等,必須能進行因應啟動之操作,而只有懸置(suspend)、回復(resume)的話,是無法滿足此要件。
本發明,有鑑於如此之狀況而研創,設計出能夠因應使用者操作之狀態,可以更迅速地啟動。
本發明之一樣態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使狀態遷移至屬於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之初始狀態的狀態遷移手段、及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trigger)之啟動要因之信號的取得手段、以及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執行回到上述初始狀態之返回處理的返回處理執行手段,上述狀態遷移手段,是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於上述狀態遷移手段,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之情形時,使狀態可以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攝影處理或是閱覽處理之其中任一方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上述狀態遷移手段及上述返回處理執行手段,可以在上述懸置狀態下藉由停止電源供給之第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而實現;上述取得手段,可以在上述懸置狀態下藉由供給電源之第2CPU而實現。
上述狀態遷移手段,可以藉由執行應用程式之上述第1CPU而實現,上述返回處理執行手段,可以藉由執行上述應用程式及操作系統之上述第1CPU而實現;上述取得手段,可以藉由執行有別於上述應用程式及上述操作系統之另外程式的第2CPU而實現。
對於上述第2CPU,在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可以 控制使上述第1CPU之重設(reset)解除。
對於上述第2CPU,可以控制對上述第1CPU之電源供給。
本發明之一側面之啟動方法,係包含有以下之步驟: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在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下,使狀態遷移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的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信號;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返回到上述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本發明之一樣態之程式,是令電腦執行包含以下步驟之處理: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在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下,使狀態遷移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的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資訊;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返回到上述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於本發明之一樣態之資訊處理裝置及啟動方法,是對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令狀態遷移至屬於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的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信號;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返回到上述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令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於本發明之一樣態之程式,是對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令狀態遷移至屬於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的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資訊;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返回到上述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令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如上述般,依據本發明之一側面,可以從懸置狀態回復(resume)。
又,依據本發明之一側面,以成為可因應使用者之操作的狀態,可以更迅速地啟動。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第1圖,是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例之數位相機其構成的方塊圖。數位相機,是由:主CPU11、即時處理用CPU12、遮罩唯讀記憶體(mask ROM(read only memory),以下簡稱mask ROM)13、電荷耦合裝置(charge coupled device,以下簡稱CCD)14、類比前端(analog front end)15、信號處理部16、反及型(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記憶體控制器18、串列介面19、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簡稱LCD)20、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22、記憶卡介面 23、無線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介面24、控制器25,NAND型快閃記憶體26、AT附接(AT attachment,以下簡稱ATA)-快閃記憶體介面27、IDE(integrated device(drive)electronics)介面28、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簡稱SDRAM)29、SDRAM控制器30、輸入部31、泛用輸入輸出部32、嵌式控制器33、DC(direct current)-DC變流器34、電池35、以及電池36所構成。
主CPU11、即時處理用CPU12、mask ROM13、信號處理部16、記憶體控制器18、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SDRAM控制器30、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是藉由匯流排而相互連接。
主CPU11,為由嵌入用CPU或是泛用CPU所構成,是執行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進行用來進行對數位相機進行攝影影像之尺寸、影像資料之壓縮率、或是曝光或快門速度等各種設定的GUI處理等。
即時處理用CPU12,為由嵌入用CPU或是泛用CPU所構成,與主CPU11不同,是執行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進行用來控制數位相機各部之即時處理等。
mask ROM13,是記憶數位相機固有資料,並於啟動時記憶主CPU11所執行的開機載入程式(boot loader)。
又,所謂啟動,不僅是從電源供給已被停止的狀態下之啟動,凡從懸置狀態、冬眠(hibernation)、或是軟體關電(soft-off)狀態之啟動,即包含所謂回復(resume)皆是。mask ROM13,也可以與啟動載入一同地記憶2次開機載入程式。
CCD14,即影像感測器,是與類比前端15相互地連接。CCD14,是藉由沒有圖示出的光學系,將成像於其感光部之被拍攝體的影像所對應的類比信號輸出至類比前端15。又,取代CCD14,設置作為影像感測器之CMOS感測器亦可。
類比前端15,是與CCD14以及信號處理部16相互地連接,對於來自於CCD14之被拍攝體影像所對應的類比信號,為了應用雜訊去除等之預定處理,而將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亦即,類比前端15,是將藉由轉換所得到之對應被拍攝體影像的數位信號供給至信號處理部16。
信號處理部16,是對於從類比前端15所供給之對應於被拍攝體影像的數位信號,應用白色平衡(white balance)處理或是符號化處理等預定之處理。亦即,信號處理部16,是將藉由預定處理之應用,將對應於被拍攝體影像之資料,經由匯流排、IDE介面28、及ATA-快閃記憶體介面27,供給至NAND型快閃記憶體26,或是經由匯流排及記憶卡介面23供給至記憶卡22。
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為非揮發性記憶媒體之一例 ,是與記憶體控制器18相互地連接。NAND型快閃記憶體17,是用以記憶由主CPU11所執行的程式或是該程式在執行上必要的資料,並且,記憶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的程式或是該程式在執行上必要的資料。
再者,NAND型快閃記憶體17,是用以記憶從冬眠啟動於動作狀態時的影像。被記憶在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影像,成為在數位相機之動作狀態下被載入於SDRAM29的程式及資料的直接資料。藉由被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記憶影像被載入到SDRAM29,SDRAM29,便成為已載入數位相機於動作狀態中之程式及資料的狀態。
以下,是以被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影像,作為藉由主CPU1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的影像作說明,不過,也可以以被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影像,來作為藉由主CPU1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和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的影像。
又,以下,亦將被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影像,稱之為暖開機影像。
記憶體控制器18,是控制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程式、資料、或是暖開機影像之讀取。並且,記憶體控制器18,是控制暖開機影像等之各種資料對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寫入。
串列介面19,是用來進行主CPU11與嵌式控制器33之間的串列通信。
LCD20,是依據相互連接之圖形控制器21的控制,用來顯示各種影像或是文字等。圖形控制器21,是控制LCD20之顯示。
記憶卡22,例如,是由MS卡(MEMORY STICK(註冊商標))所構成,內置非揮發性記憶媒體,能夠插拔於數位相機所構成。記憶卡22,當安裝於數位相機時,與記憶卡介面23電氣性連接。記憶卡介面23,是用以控制所安裝著之記憶卡22之資料的記憶或是從記憶卡22之資料的讀取。
無線LAN介面24,是依照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802.11a,b,或是g等,與存取點(access point)或是其他機器等進行通信。控制器25,是與無線LAN介面24以及匯流排相互連接,來控制無線LAN介面24。
NAND型快閃記憶體26,為非揮發性記憶媒體之一例,是依據相互所連接之ATA-快閃記憶體介面27之控制,記憶影像資料等各種資料。ATA-快閃記憶體介面27,為IDE介面28與NAND型快閃記憶體26之介面,是依照ATA的規格與IDE介面28進行通信。IDE介面28,是依照IDE的規格與ATA-快閃記憶體介面27進行通信。由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26是經由ATA-快閃記憶體介面27以及IDE介面28,而連接於匯流排,故主CPU11,是使用對於硬碟或是光碟機之IDE規格的指令,成為能夠控制NAND型快閃記憶體26。
SDRAM29,為記憶媒體之一例,是與SDRAM控制器30相互地連接,用來記憶由主CPU11所執行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和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主CPU11,係執行已記憶於SDRAM29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又,即時處理用CPU12,係執行已記憶於SDRAM29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
又,SDRAM29,係具備有當電源供給時以自己本身復新記憶中的資料(包含程式),即具備有所謂自我復新功能。
SDRAM控制器30,是用以控制對SDRAM29之程式或是資料的寫入,以及從SDRAM29之程式或是資料的讀取。
輸入部31,是由: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USB(universal serial bus)按鈕、檢測鏡頭蓋(鏡頭閘門)開閉的開關、十字鍵、以及觸控面板等所組成,將因應按壓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的信號;因應開閉鏡頭蓋的信號;或是因應對十字鍵或觸控面板等操作的信號,供給至泛用輸入輸出部32及嵌式控制器33。
泛用輸入輸出部32,為泛用之串列或是並列的輸入輸出介面,將對應於由輸入部31所供給之因應按壓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的信號;因應鏡頭蓋開閉之信號;或是因應對十字鍵或觸控面板等操作信號的資料供給至主CPU11或是即時處理用CPU12。
又,於泛用輸入輸出部32,設有用以連接依照USB 規格之機器或是電纜的USB連接端子41。
又,圖示雖省略,電纜其一方的終端連接於個人電腦等機器,其另一方的終端連接於USB連接端子41時,泛用輸入輸出部32,是將表示機器已連接於USB連接端子41之信號供給至嵌式控制器33。
嵌式控制器33,為所謂嵌入用CPU,是用來執行被記憶在內置於ROM或是RAM中的程式。嵌式控制器33,係依據從輸入部31所供給的信號,因應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USB按鈕之按壓或是鏡頭蓋之開閉,控制主CPU11的重設及其解除。
嵌式控制器33,是控制由DC-DC變流器34對數位相機各部的電力供給。
DC-DC變流器34,是用以轉換來自於作為直流電壓電源之電池35或是從外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壓,並依據嵌式控制器33之控制,將預定之電壓的電源(電力)供給至數位相機之各部,或對每一各部位停止電源之供給。
電池35,為可裝卸自如於數位相機的2次電池,經由DC-DC變流器34,供給用以驅動數位相機之整體的電力。
電池36,例如為鈕扣電池等之1次電池,當電力沒有從外部電源或是從電池35供給時用以把讓嵌式控制器33動作之電力,供給於嵌式控制器33。
其次,說明藉由主CPU11所執行的程式、藉由即時處理用CPU所執行程式;或是藉由嵌式控制器33所執行 的程式。
以下,在程式之說明中,將由執行程式之電腦所進行的處理,亦表示為該程式之進行。
首先,參照第2圖,說明藉由主CPU11所執行之操作系統61及應用程式62。
主CPU11,是用來執行操作系統61及應用程式62。
操作系統61,為Linux(註冊商標)等之操作系統,進行硬體管理等基本的處理。應用程式62,是用來進行所欲拍攝之被拍攝體影像的顯示或是進行拍攝後之影像的閱覽等之處理。
操作系統61,是包含:核心71、裝置驅動程式72、電源管理機構73、休止狀態決定程式74、休止狀態資訊提供程式75、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76、設定值記憶處理程式77、以及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
核心71,是操作系統61之核心部分,進行應用程式62或mask ROM13乃至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裝置的監視;SDRAM29或記憶卡22、NAND型快閃記憶體26等之資源管理;中斷處理;或是過程間通信等,提供作為操作系統61之基本功能。
裝置驅動程式72,是控制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之裝置。原本,裝置驅動程式72,是個別地控制信號處理部16至泛用輸入輸出部32每一個的程式,不過在此並沒有個別區分,是以統 一控制信號處理部16至泛用輸入輸出部32來作說明。
電源管理機構73,為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副系統等,使數位相機在懸置狀態、冬眠、或軟體關電狀態進行休止,又或是,從懸置狀態、冬眠、或軟體關電狀態之休止狀態成為動作狀態地進行電源管理。
休止狀態決定程式74,是在數位相機將休止時,用以決定是要以懸置狀態或是冬眠之任一狀態進行休止。
休止狀態資訊提供程式75,是在數位相機將休止時,用以將表示決定好要以懸置狀態或是冬眠之任一狀態之休止狀態資訊,經由串列介面19供給至嵌式控制器33。
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76,是在數位相機將休止時,將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即時處理用CPU12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載入於SDRAM29。
又,以下,是把: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讀取被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程式或是資料,再將已讀取的程式或是資料載入於SDRAM29,稱之為將程式或是資料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載入於SDRAM29。
設定值記憶處理程式77,是在數位相機將休止時,讓該休止後於啟動時所進行之返回時所必要的快門速度或曝光、變焦、攝影影像之大小或編碼化時之壓縮率、或是主CPU11內部之各暫存器之值等之設定值,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是更新韌體,亦即更新( 進行update)操作系統61或是應用程式62,電源供給從停止狀態至啟動時,產生剛啟動後的暖開機影像。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是讓所產生的暖開機影像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應用程式62,係包含:拍攝處理程式81、閱覽處理程式82、設定處理程式83、USB大容量記憶級處理程式84、狀態遷移處理程式85、以及電源管理程式86。
拍攝處理程式81,是用以控制:所欲拍攝之被拍攝體影像於LCD20顯示、或是拍攝後之影像的影像處理、藉由拍攝所取得之影像資料的編碼化和其記憶等。亦即,拍攝處理程式81,是進行拍攝的處理。
閱覽處理程式82,是執行藉由拍攝所產生的影像資料、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26或是記憶卡22的影像資料,使影像顯示於LCD20等,進行讓使用者閱覽影像之處理。
設定處理程式83,是進行快門速度、曝光、或變焦、或是攝影之影像尺寸、符號化的方式、或是符號化之壓縮率等之攝影相關的設定、或是影像資料之記憶位址、或是影像閱覽時的顯示方式等各種的設定處理。
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是一方之終端為連接於個人電腦等機器的電纜其另一方之終端為連接於USB連接端子41之情形時,用以執行讓數位相機作為記錄裝置來動作之USB大容量記憶類的處理。
各別由攝影處理程式81至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 式84,是在各別由攝影處理至USB大容量記憶類之處理時,進行必要的GUI之處理。
狀態遷移處理程式85,是動作狀態所包含的複數個狀態之中,進行遷移至預定狀態之狀態遷移的處理。詳細的動作狀態後述之。
電源管理程式86,為Linux(註冊商標)kemel提供的電源管理程式(Power Management Interface),發出關於電源狀態的各種指令等,來管理電源。
又,操作系統61,也可以包含狀態遷移處理程式85。
其次,請參照第3圖,說明啟動時,主CPU11所執行的2次開機載入程式。該2次開機載入程式,是啟動時,藉由主CPU11所執行的開機載入程式而被載入到SDRAM29,並被加以執行。
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是相當於PC(Personal Computer)所使用的grub或是lilo等之程式,用以控制操作系統61及應用程式62的啟動。
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是包含: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設定值讀取程式123、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124、以及暖開機影像讀取程式125。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是嵌式控制器33從嵌式控制器33取得記憶於其內部之記憶體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在此,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是用以決定啟動 方式的資訊。
所謂啟動方式,是指藉由執行屬於在即將休止前之動作狀態下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即是在懸置狀態下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來啟動之方式、或是藉由將屬於在休止之前的動作狀態下記憶於SDRAM29之程式影像的暖開機影像,即是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暖開機影像載入於SDRAM29並執行之啟動方式等。
以下,將藉由執行屬於在即將休止前之動作狀態下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即是在懸置狀態下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來啟動之方式稱之為熱開機(hot boot)。又,藉由將屬於在休止之前的動作狀態下記憶於SDRAM29之程式影像的暖開機影像,即是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暖開機影像載入於SDRAM29並執行之啟動方式稱之為暖開機(warm boot)。
再者,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操作系統的檔案開啟並啟動之方式稱之為冷開機(cold boot)。
比較啟動所需要的時間時,暖開機之啟動所需要之時間,是比熱開機之啟動所需要之時間還要長,冷開機之啟動所需要之時間,是比暖開機之啟動所需要之時間還要極長。亦即,可以說是:熱開機之啟動,相較於冷開機之啟動,是極為迅速;暖開機之啟動,相較於冷開機之啟動,是較為迅速;熱開機之啟動,相較於暖開機之啟動,是較為迅速。
又,藉由熱開機或是暖開機方式之啟動,一般被稱之 為回復(resume)。
又,熱開機、暖開機、或是冷開機的啟動對象,為數位相機、主CPU11、或是操作系統61。因此,亦稱為數位相機被熱開機、暖開機、或是冷開機;主CPU11被熱開機、暖開機、或是冷開機;操作系統61被熱開機、暖開機、或是冷開機。
其次,說明關於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更詳細來說,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是由休止狀態資訊及電池裝卸資訊所組成,更包含有啟動要因資訊。
休止狀態資訊,是表示在休止時所決定的休止狀態的資訊。又,於休止狀態資訊中,是包含有顯示是否製作暖開機影像之影像製作旗標(flag)。例如,設定(設立)影像製作旗標,是表示製作暖開機影像,乾淨的(沒有設立)影像製作旗標,是表示沒有製作暖開機影像。
電池裝卸資訊,是表示在休止狀態下之電池35的裝卸履歷。
啟動要因資訊,是表示於輸入部31的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之按壓10,USB連接端子41連接著機器,或是打開鏡頭蓋等,會成為啟動之觸發的啟動要因。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是將從嵌式控制器33取得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在SDRAM29之預先所決定的記憶區域。
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是依據啟動方式決定資訊, 來決定啟動方式。
設定值讀取程式123,是當數位相機休止時,藉由設定值記憶處理程式77讀取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設定值。
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124,是暖開機或是冷開機時,將NAND型快閃記憶體17所記憶的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載入於SDRAM29。
暖開機影像讀取程式125,是在暖開機時,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暖開機影像載入於SDRAM29。
其次,參照第4圖說明關於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的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
即時處理用CPU12,是執行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
操作系統141,為μ ITRON等之所謂即時操作系統,進行各種的基本上的處理。應用程式142,為攝影被拍攝體時所必須,是對於沒有圖示出的光學系、CCD14、類比前端15、以及信號處理部16進行即時的控制處理。
操作系統141,是包含: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61、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62、以及應用軟體啟動結束控制程式163。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61,是在啟動時,由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從SDRAM29之預先決定的記憶區域讀取所被記憶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藉此取得啟動方式決定資訊。
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62,是依據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的方式。此情形時,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62,是將啟動方式決定成相同於:來自於與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共通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藉由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所決定的啟動方式。
應用啟動結束控制程式163,是啟動時,依據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所含有的啟動要因資訊,來控制應用程式142之各種處理的啟動及結束。
應用程式142,是包含:即時處理程式171、GUI處理程式172、以及啟動畫面顯示程式173。
即時處理程式171,為即時地控制沒有圖示出的光學系、CCD14、類比前端15、以及信號處理部16。
GUI處理程式172,是進行:即時處理用CPU12為了從與主CPU11共用之輸入部31取得使用者的指示之使用者介面的處理。GUI處理程式172,是用以進行各別由攝影處理程式81至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之GUI的處理中之一部分的處理,例如,進行快門速度、曝光、或是變焦之設定值等,在剛啟動後該設定所要求之某設定值相關之所限定GUI的處理。
啟動畫面顯示程式173,是在啟動時,將顯示啟動的啟動畫面顯示於LCD20。
又,應用程式142,也可以包含應用啟動結束控制程式163。
其次,說明藉由嵌式控制器33所執行之程式。第5 圖,是顯示藉由嵌式控制器33所執行之程式的圖面。嵌式控制器33,係用以執行電源控制程式201、其他CPU重設控制程式202、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提供程式205、以及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
電源控制程式201,是藉由控制DC-DC變流器34,來控制對數位相機之各部的電力供給。
其他CPU重設控制程式202,是控制主CPU11的重設及解除該重設。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是用以取得啟動方式決定資訊。
更詳細而言,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是數位相機休止時,藉由接收來自於休止狀態資訊提供程式75所傳送來的休止狀態資訊,而取得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之中的休止狀態資訊。
又,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是從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取得電池35之裝卸的偵測結果。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是用以產生因應電池35裝卸的偵測結果之電池裝卸資訊。再者,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是因應來自輸入部31所供給的信號,亦即表示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USB按鈕之按壓、或是鏡頭蓋之開閉信號,來產生表示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USB按鈕之按壓、或是鏡頭蓋打開等之啟動觸發的啟動要因資訊。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是將已取得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於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亦即,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是將所接收到的休止狀態資訊、所產生的電池裝卸資訊、或是所產生的啟動要因資訊記憶在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提供程式205,是經由串列介面19,因應來自主CPU11之要求,將記憶在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提供給主CPU11。
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是藉由偵測DC-DC變流器34的輸出電壓,來偵測電池35的裝卸。
其次,參照第6圖至第9圖,說明有關數位相機之狀態。如在第6圖所顯示,數位相機的狀態,是處於:機械式關電狀態G3、懸置狀態S3、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或是執行其他處理之狀態當中之任一狀態。
於攝影處理執行狀態時,攝影處理程式81是藉由主CPU11而被執行。於閱覽處理執行狀態時,閱覽處理程式82是藉由主CPU11而被執行。於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時,設定處理程式83是藉由主CPU11而被執行。
於執行其他處理之狀態時,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是藉由主CPU11而被執行。或是,於執行其他處理之狀態時,應用程式62是藉由主CPU11而被執行,不過攝影處理程式81、閱覽處理程式82、設定處理程式83、以及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之任一者皆尚未被執 行。
懸置狀態S3、冬眠S4、及軟體關電狀態S5,稱之為休止狀態。又,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以及執行其他處理之狀態,稱之為動作狀態S0。
第7圖,是顯示分別於動作狀態S0、懸置狀態S3、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以及機械式關電狀態G3時,電源對主CPU11、SDRAM29、或是嵌式控制器33之供給的有無的圖。
第7圖中的ON,是顯示電源供給著;OFF,為電源的停止供給,亦即,顯示電源沒有供給。
於動作狀態S0,電源從DC-DC變流器34,供給給主CPU11、SDRAM29、以及嵌式控制器33之全部。
於懸置狀態S3,從DC-DC變流器34對主CPU11之電源供給停止,電源從DC-DC變流器34,供給給SDRAM29及嵌式控制器33。SDRAM29,由於是藉由其自我復新功能,當電源被供給時就以自己本身把記憶著的資料(程式)予以復新,所以於懸置狀態S3時,可維持記憶著的程式及資料。
於冬眠S4及軟體關電狀態S5,從DC-DC變流器34對主CPU11及SDRAM29之電源供給停止,電源從DC-DC變流器34,供給給嵌式控制器33。
對於數位相機,冬眠S4與軟體關電狀態S5由於在電氣上是相同狀態,所以在以下的說明中,是沒有區別冬眠 S4與軟體關電狀態S5。
於機械式關電狀態G3,從DC-DC變流器34對主CPU11、SDRAM29、以及嵌式控制器33之電源供給停止。但是對於嵌式控制器33,從電池36供給電源。藉此,保持內置於嵌式控制器33中之即時時鐘(RTC)的動作。
又,對即時處理用CPU12之電源,是與對主CPU11之電源同樣地,被供給於動作狀態S0,但於懸置狀態S3、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以及機械式關電狀態G3時是停止供給的。
第8圖,是說明狀態遷移的圖。於機械式關電狀態G3時,當裝著電池35時,則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
於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時,若卸下電池35時,則數位相機的狀態,便遷移至機械式關電狀態G3。
於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時,當按壓輸入部31之電源按鈕時,則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動作狀態S0。相反地,於動作狀態S0時,當長時間按下電源按鈕,亦即比預先所決定的時間更長地持續按壓時,則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
於動作狀態S0時,當電源按鈕沒被按壓、鏡頭蓋沒被閉合、或是使用者沒有比預先所決定的時間更長地操作(處於無操作)時,及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懸置狀態S3。
於懸置狀態S3時,當電源按鈕被按壓、輸入部31的無線LAN按鈕被按壓、鏡頭蓋被開啟、或是一方之終端連接於其他機器之電纜的另一方之終端連接於USB連接端子41時,則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動作狀態S0。
於懸置狀態S3時,電池35的電壓比預先決定的閾值還低、或是遷移至懸置狀態S3後經過預先決定長度的時間,亦即經過長時間時,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冬眠S4(軟體關電狀態S5)。
又,於懸置狀態S3時,若卸下電池35時,則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機械式關電狀態G3。同樣地,於動作狀態S0時,若卸下電池35時,則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遷移至機械式關電狀態G3。
又,於動作狀態S0時,當一定時間沒有執行處理(成為閒置)時,數位相機之狀態,便降低主CPU11的周波數,便遷移至所謂閒置狀態。在閒置狀態時,是每隔一定期間插入中斷,數位相機之狀態,為每隔一定期間成為動作狀態S0。
參照第9圖,說明動作狀態S0之詳細。於動作狀態S0,除了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以及設定處理執行狀態之外,還包含有相當於執行其他處理之狀態的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以及初始狀態S0N。
於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時,是藉由主CPU11來執行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
初始狀態S0N,為應用軟體之處理之執行被抑制的狀態。於初始狀態S0N時,應用程式62是藉由主CPU11所執行,不過攝影處理程式81、閱覽處理程式82、設定處理程式83、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全都沒被執行。
由初始狀態S0N,可以遷移至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之任一者;從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可以遷移至初始狀態S0N。
但是,從攝影處理執行狀態,是無法直接遷移至閱覽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又,從閱覽處理執行狀態,是無法直接遷移至攝影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從設定處理執行狀態,是無法直接遷移至閱覽處理執行狀態、攝影處理執行狀態、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從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是無法直接遷移至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或是設定處理執行狀態。
亦即,在攝影處理執行狀態、閱覽處理執行狀態、設定處理執行狀態、以及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執行狀態之間是無法直接地遷移。
其次,參照第10圖至第12圖,說明啟動處理順序的概要。
首先,說明在休止以前之動作狀態S0,作為記憶於SDRAM29之程式影像的暖開機影像,藉由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暖開機影像載入於SDRAM29並加以執行而啟動之暖開機。
第10圖,是顯示暖開機之啟動處理順序的圖。於時刻t0,當主CPU11之重設被解除時,主CPU11,便開始執行存放於mask ROM13之已預先決定之位址的開機載入程式。執行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是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2次開機載入程式載入於SDRAM29。藉由開機載入程式的跳越命令,主CPU11,開始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執行。
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是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的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載入於SDRAM29。
然後,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的主CPU11,便解除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
被解除重設的即時處理用CPU12,於時刻t1,以從SDRAM29之已預先決定之位址開始進行程式命令的執行,來開始操作系統141之執行。
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是將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暖開機影像載入於SDRAM29。
當暖開機影像對SDRAM29之載入完畢時,於時刻t2,主CPU11,便開始執行被載入之暖開機影像中所含有之電源管理機構73。執行電源管理機構73之主CPU11,進 行偵測包含DC-DC變流器34以及電池35的電源狀態,並配合所偵測的電源狀態修正內部參數等之返回處理。
當電源管理機構73之返回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3,主CPU11,便開始執行被載入之暖開機影像中所含有之核心71。執行核心71之主CPU11,係偵測SDRAM29之記憶空間的佔有狀態等,進行修正SDRAM29等之資源管理過程之參數等之返回處理。
當核心71之返回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4,主CPU11,便開始執行被載入之暖開機影像中所含有之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亦即,主CPU11,係偵測出: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各別之裝置的狀態,配合所檢測出之裝置的狀態,進行修正裝置驅動程式72之參數等之返回處理。
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完畢時,主CPU11,便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已完畢之信息通知即時處理用CPU12。
即時處理用CPU12,當接收到來自於主CPU11之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完畢的通知時,便開始進行藉由執行即時處理程式171所執行之即時控制處理,與於主CPU11之處理的通信。
又,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5,主CPU11,開始進行被載入之暖開機影像中所含有之應用程式62的返回處理。主CPU11,進行設定快門速度 、曝光、或是變焦等設定值之應用程式62的返回處理。
當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完畢時,主CPU11,便將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已完畢的訊息通知即時處理用CPU12。應用程式62之電源管理程式86,進行從電源管理機構73取得表示電源狀態之參數等,開始監視電源狀態。
第11圖,是顯示藉由執行屬於在即將休止前之動作狀態S0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亦即在懸置狀態S3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啟動熱開機之啟動處理的順序之圖面。
又,SDRAM29,是將即將休止前之動作狀態S0所記憶著的操作系統61、應用程式62、操作系統141、以及應用程式142之記憶,維持至懸置狀態S3及熱開機之啟動處理開始後。
於時刻t0,當主CPU11之重設被解除時,主CPU11,便開始執行存放在mask ROM13之預先決定位址的開機載入程式。執行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是將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2次開機載入程式載入於SDRAM29。藉由開機載入程式之跳越命令,主CPU11,開始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
如上所述,SDRAM29,由於是將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的記憶,維持至懸置狀態S3及熱開機之啟動處理開始後,所以於熱開機之啟動處理時,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的主CPU11不必重新將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 式142載入於SDRAM29。
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解除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
被解除重設的即時處理用CPU12,於時刻t1,藉由從SDRAM29之預先決定位址開始執行程式之指令,開始執行操作系統141。
解除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後,主CPU11,開始執行記憶於SDRAM29之電源管理機構73。執行電源管理機構73之主CPU11,係偵測包含DC-DC變流器34及電池35的電源狀態,配合所偵測出之電源狀態進行修正內部參數等之返回處理。
當電源管理機構73之返回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2,主CPU11,開始執行記憶於SDRAM29之核心71。執行核心71之主CPU11,係偵測SDRAM29之記憶空間的佔有狀態等,進行修正SDRAM29等之資源管理過程的參數等之返回處理。
當核心71之返回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3,主CPU11,開始執行記憶於SDRAM29的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亦即,主CPU11,偵測: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各別裝置之狀態,配合所偵測出之裝置狀態進行修正裝置驅動程式72之參數等之返回處理。
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完畢時,主CPU11, 便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已完畢之訊息通知即時處理用CPU12。
即時處理用CPU12,當接收到來自於主CPU11之裝置驅動程式72的返回處理已完畢之通知時,便開始進行藉由執行即時處理程式171所執行之即時的控制處理,與位於主CPU11之處理的通信。
又,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4,主CPU11,開始執行記憶於SDRAM29之應用程式62的返回處理。主CPU11,係進行設定:快門速度、曝光、或是變焦等設定值之應用程式62的返回處理。
當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完畢時,主CPU11,將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已完畢之訊息通知即時處理用CPU12。應用程式62之電源管理程式86,進行從電源管理機構73取得表示電源狀態之參數等,開始監視電源狀態。
如此地,於熱開機之啟動處理,由於是將暖開機影像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讀取出,而不必載入於SDRAM29等之處理,所以相較於暖開機之啟動處理,可以更迅速地啟動。
其次,說明有關數位相機出貨前在工場執行、或是,所謂韌體更新時所執行之啟動方式即是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操作系統61及應用程式62之開啟並啟動的冷開機。
第12圖,是顯示冷開機之啟動處理順序的圖面。
於時刻t0,當主CPU11之重設被解除時,主CPU11,開始執行存放於mask ROM13之預先決定位址的開機載入程式。執行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是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2次開機載入程式載入於SDRAM29。藉由開機載入程式之跳越指令,主CPU11,開始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
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於時刻t1,開始對SDRAM29載入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
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當完成對SDRAM29載入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時,便解除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
被解除重設的即時處理用CPU12,於時刻t2,藉由從SDRAM29之預先決定位址開始執行程式之指令,開始執行操作系統141。
再者,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係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操作系統61及應用程式62,載入於SDRAM29。
當完成對SDRAM29載入操作系統61及應用程式62時,於時刻t3,主CPU11,開始執行被載入於SDRAM29的電源管理機構73。執行電源管理機構73之主CPU11,係進行偵測包含DC-DC變流器34及電池35的電源狀態,並配合所偵測出之電源狀態將內部參數予以初始化等之初始化處理。
當電源管理機構73之初始化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4,主CPU11,開始執於SDRAM29所載入之核心71。執行核心71之主CPU11,係進行偵測SDRAM29之記憶空間之大小(位址的範圍)等,並將SDRAM29等之資源管理過程的參數予以初始化等之初始化處理。
當核心71之初始化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5,主CPU11,開始進行被載入於SDRAM29之裝置驅動程式72的初始化處理。亦即,主CPU11,進行偵測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各別之裝置,配合所偵測出之裝置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參數予以初始化等之初始化處理。
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初始化處理完畢時,主CPU11,便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初始化處理已完畢之訊息通知即時處理用CPU12。
即時處理用CPU12,當接收到來自於主CPU11之裝置驅動程式72之初始化處理已完畢之通知時,便開始進行藉由執行即時處理程式171所執行之即時的控制處理,與位於主CPU11之處理的通信。
又,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初始化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6,主CPU11,開始進行被載入於SDRAM29之應用程式62的初始化處理。主CPU11,係進行:將攝影處理或是閱覽處理所使用之各種參數設定於預設值等之應用程式62的初始化處理。
當應用程式62之初始化處理完畢時,主CPU11,便將應用程式62之初始化處理已完畢之訊息通知即時處理用CPU12。應用程式62之電源管理程式86,進行從電源管理機構73取得表示電源狀態之參數等,開始監視電源狀態。
再者,主CPU11,產生暖開機影像,並使所產生的暖開機影像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如此地,於更新韌體時等,執行冷開機之啟動處理,來更新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暖開機影像。
又,執行初始化完畢之操作系統61的主CPU11,亦可以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應用程式62載入於SDRAM29。
其次,參照第13圖,說明從動作狀態S0遷移至休止狀態之休止處理順序的概要。
於時刻t0,當被指示開始休止處理時,則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在遷移至休止狀態之前,讓狀態遷移至初始狀態S0N。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決定是要遷移至懸置狀態S3,或是遷移至冬眠S4。
又,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係執行將存放所攝影之影像資料的檔案予以關閉等之結束處理。
再者,於時刻t1,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對即時處理用CPU12通知結束。
如此一來,即時處理用CPU12,開始將沒有圖示出之構成光學系的透鏡回到結束位置等之結束處理。
又,應用程式62之電源管理程式86,藉由發出指示往已決定之懸置狀態S3或是冬眠S4遷移之指令,對電源管理機構73通知結束。
當由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的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2,主CPU11,開始進行讓用以控制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裝置的過程結束等,開始進行使裝置驅動程式72的結束處理。
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3,主CPU11,便開始進行應用程式62或裝置之監視、SDRAM29等的資源管理、中斷處理、或是讓過程間通信等預定過程完畢之核心71的結束處理。
當核心71之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4,主CPU11,便開始進行設定休止狀態下之參數等之電源管理機構73的結束處理。
當從即時處理用CPU12通知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時刻t5,執行電源管理機構73之主CPU11,經由串列介面19,要求對嵌式控制器33停止電源之供給(斷電)。嵌式控制器33,當被要求從主CPU11停止電源供給時,於時刻t6,遷移至懸置狀態S3之情形時,使DC-DC變流器34,依舊維持對SDRAM29之電源供給,而停止對主CPU11及即時處理用CPU12之電源供給(斷電),遷移至冬眠S4之情形時,使DC-DC變流器34停止對SDRAM29、主CPU11、以及即時處理用CPU12之電源供 給(斷電)。
如此地,可以遷移至懸置狀態S3或是冬眠S4。
其次,分別詳細說明暖開機、熱開機、以及冷開機之啟動處理。
第14圖至第16圖,係詳細說明暖開機之啟動處理的流程圖。於步驟S101,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之嵌式控制器33,取得來自於成為啟動要因之輸入部31的信號。亦即,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是取得由輸入部31所供給之可成為啟動要因之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之按壓、或是表示鏡頭蓋開閉的信號。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之嵌式控制器33,係因應所取得的信號,產生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之按壓、或是表示開啟鏡頭蓋等之啟動觸發的啟動要因資訊。
於步驟S102,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是因應在步驟S101取得的信號將所產生的啟動要因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亦即,當藉由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從輸入部31取得成為啟動要因之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之按壓、或是表示鏡頭蓋之開閉信號時,由於產生電源按鈕、無線LAN按鈕、或是USB按鈕之按壓、或是表示鏡頭蓋打開等之啟動觸發的啟動要因資訊,所以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是將所產生的啟動要因資訊記憶於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
於步驟S103,執行電源控制程式201之嵌式控制器33,是使DC-DC變流器34,開始對數位相機之各部進行電力供給。藉此,開始對主CPU11至泛用輸入輸出部32進行電源供給。
於步驟S104,嵌式控制器33,是等待所預先決定的預定時間,用以使所供給的電源及已開始被供給電源之各部的動作至安定為止。
於步驟S105,執行其他CPU重設控制程式202之嵌式控制器33,係將主CPU11之重設予以解除。例如,嵌式控制器33,是藉由嵌式控制器33與主CPU11連接之用以供給重設信號之信號線的該重設信號之電位變化,來解除主CPU11之重設。
當重設被解除時,於步驟S201,主CPU11,便啟動mask ROM13之開機載入程式,開始執行開機載入程式。亦即,主CPU11,藉由解除重設之硬體中斷,利用執行存放在mask ROM13之預先決定位址的指令,將開機載入程式予以啟動。於步驟S202,主CPU11,是將開機載入程式予以初始化。
於步驟S203,執行開機載入程式之主CPU11,是將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載入於SDRAM29。於步驟S204,主CPU11,係執行開機載入程式所包含之指令中之對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的跳越(skip)指令,其動作程序,是跳越至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其結果,主CPU11,開始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 101。
又,使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記憶於mask ROM13,而以跳越至mask ROM13所記憶之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方式亦可。
於步驟S205,主CPU11,是將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予以初始化。由於在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中,包含有串列介面19之驅動程式,所以經由串列介面19,能夠進行主CPU11與嵌式控制器33之通信。
於步驟S206,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的主CPU11,是經由串列介面19,對嵌式控制器33,傳送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之要求。
於步驟S106,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提供程式205之嵌式控制器33,是經由串列介面19,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的要求。於步驟S107,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提供程式205之嵌式控制器33,是將記憶在嵌式控制器33內部之記憶體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經由串列介面19傳送給主CPU11。
於步驟S207,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的主CPU11,是經由串列介面19,接收從嵌式控制器33所傳送來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
於步驟S208,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21的主CPU11,是使所接收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於SDRAM29。此時,主CPU11,是使 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於SDRAM29之記憶區域中之預先決定的區域。
於步驟S209,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的主CPU11,是依據藉由步驟S207之接收所取得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方式。此情形時,啟動方式是決定暖開機之啟動方式。又,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休止狀態資訊為顯示懸置狀態S3並且電池裝卸資訊為顯示電池已卸取之情形時、或是休止狀態資訊顯示冬眠S4之情形時,將啟動方式決定為暖開機之啟動方式。
於步驟S210,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主CPU11,是將泛用輸入輸出部32予以初始化。
於步驟S211,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設定值讀取程式123之主CPU11,是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將啟動時進行返回所必要之快門速度或曝光、變焦、或是攝影之影像尺寸或進行符號化時之壓縮率等設定值載入於SDRAM29。
於步驟S212,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124的主CPU11,是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載入於SDRAM29。
於步驟S213,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主CPU11,是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予以解除。
當重設被解除時,於步驟S301,即時處理用CPU12 ,開始執行被載入於SDRAM29之操作系統141。亦即,例如,即時處理用CPU12,是藉由解除重設之硬體中斷或是軟體中斷,利用執行存放在SDRAM29之預先決定位址的指令,來開始執行操作系統141。於步驟S302,主CPU11,是將操作系統141予以初始化。
於步驟S303,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161的即時處理用CPU12,是從SDRAM29讀取於步驟S208所記憶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於步驟S304,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62的即時處理用CPU12,係以與步驟S209相同之處理,依據在步驟S303所讀取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方式。此時,啟動方式決定為暖開機之啟動方式。
於步驟S305,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即時處理用CPU12,是啟動應用程式142。於步驟S306,即時處理用CPU12,是將應用程式142初始化。
於步驟S307,執行應用程式142之即時處理用CPU12,是控制圖形控制器21,開始LCD20之顯示,並將啟動聲音輸出至沒有圖示出的揚聲器或是蜂鳴器。
於步驟S308,執行應用程式142之啟動畫面顯示程式173的即時處理用CPU12,是控制圖形控制器21,並將表示啟動的啟動畫面顯示於LCD20。
於步驟S309,執行應用程式142之GUI處理程式172的即時處理用CPU12,開始進行屬於從即時處理用CPU12與主CPU11共用之輸入部31取得使用者指示之使 用者介面的處理,即相較於應用程式62之功能為較少功能,亦即進行功能受限定之使用者介面的處理。
於步驟S310,執行應用程式142之即時處理程式171的即時處理用CPU12,是開始進行對沒有圖示出之光學系、CCD14、類比前端15、以及信號處理部16的即時控制處理。
又,於步驟S310,參照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中之啟動要因資訊,由鏡頭蓋被開啟而啟動之情形時,作為即時控制處理,亦可以進行沒有圖示出之光學系、CCD14、類比前端15、以及信號處理部16之初始化處理。
藉由主CPU11所執行之步驟S214至步驟S218,是與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之步驟S301至步驟S310併行。亦即,於步驟S214,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暖開機影像讀取程式125的主CPU11,是將暖開機影像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載入於SDRAM29。
於步驟S215,主CPU11,係執行屬於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所包含之指令之對核心71跳越之指令,其動作程序,是跳越至核心71。其結果,主CPU11,開始執行操作系統61。
於步驟S216,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係偵測DC-DC變流器34及電池35等之電源狀態,並配合偵測出之電源狀態來執行修正內部參數等之電源管理機構73的返回處理。
於步驟S217,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係偵測 SDRAM29之記憶空間的佔有狀態等,執行修正SDRAM29等之資源管理過程之參數等之核心71的返回處理。
於步驟S218,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係偵測: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各別的裝置之狀態,並配合偵測出之裝置狀態來執行修正裝置驅動程式72之參數等之裝置驅動程式72的返回處理。
於步驟S219,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是經由匯流排,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返回處理完畢的通知傳送至即時處理用CPU12。
於步驟S311,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即時處理用CPU12,是經由匯流排,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之裝置驅動程式72的返回處理完畢的通知。
又,於步驟S220,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開始應用程式62的執行。於步驟S221,主CPU11,係執行設定快門速度、曝光、或是變焦等設定值之應用程式62的返回處理。
又,步驟S221之後,數位相機之狀態,為初始狀態S0N。
於步驟S222,主CPU11,係經由匯流排,將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已完畢之通知傳送至即時處理用CPU12。
於步驟S312,即時處理用CPU12,是經由匯流排, 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之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完畢的通知。
於步驟S313,執行操作系統141之應用啟動結束控制程式163的即時處理用CPU12,係藉由使應用程式142之GUI處理程式172結束,使功能被限定的使用者介面之處理結束,而結束暖開機之啟動處理。
如此地,藉由暖開機之啟動處理,可以從休止狀態,迅速地遷移至初始狀態S0N。
其次,參照第17圖至第19圖之流程圖,詳細說明熱開機之啟動處理。
由嵌式控制器33進行之步驟S131至步驟S137,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4圖之步驟S1O1至步驟S107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由主CPU11進行之步驟S231至步驟S238,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4圖之步驟S201至步驟S208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239,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的主CPU11,是依據藉由步驟S237之接收所取得的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方式。此情形時,啟動方式決定為熱開機之啟動方式。又,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休止狀態資訊為顯示懸置狀態S3並且電池裝卸資訊為顯示電池沒有被卸取之情形時,將啟動方式決定為熱開機之啟動方式。
由主CPU11進行之步驟S240及步驟S241,由於其 分別是與第14圖或是第15圖之步驟S210及步驟S211之分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242,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主CPU11,是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予以解除。
由即時處理用CPU12進行之步驟S331至步驟S333,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5圖之步驟S301至步驟S303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334,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62的即時處理用CPU12,利用與步驟S239相同之處理,依據在步驟S333所讀取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方式。此時,啟動方式決定為熱開機之啟動方式。
由即時處理用CPU12進行之步驟S335至步驟S338,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5圖或是第16圖之步驟S305至步驟S308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339,執行應用程式142之即時處理程式171的即時處理用CPU12,開始進行對沒有圖示出之光學系、CCD14、類比前端15、以及信號處理部16的即時控制處理。
亦即,此時,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之GUI處理程式172之執行被抑制,藉此,抑制屬於從即時處理用CPU12與主CPU11共用之輸入部31取得使用者指示之使用者介面的處理,即相較於應用程式62之功能為較少功能,亦即功能受限定之使用者介面的處理受到抑制。
於熱開機之啟動,由於主CPU11極為迅速地啟動, 所以即時處理用CPU12以不執行GUI處理程式172之方式來進行時,其結果,可更為迅速地啟動。
藉由主CPU11所執行之步驟S243至步驟S246,是與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之步驟S331至步驟S339併行。亦即,於步驟S243,主CPU11執行屬於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所包含之指令之對核心71跳越之指令,其動作程序,是跳越至核心71。其結果,主CPU11,開始執行操作系統61。
由主CPU11進行之步驟S244至步驟S246,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5圖或是第16圖之步驟S216至步驟S218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再者,由主CPU11進行之步驟S247至步驟S250,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6圖之步驟S219至步驟S222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又,由即時處理用CPU12進行之步驟S340及步驟S341,由於其分別是與第16圖之步驟S311及步驟S341之分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250之後的步驟S251,執行應用程式62之狀態遷移處理程式85的主CPU11,是參照記憶於SDRAM29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中之啟動要因資訊,使數位相機之狀態,遷移至因應啟動要因之應用的執行狀態,然後結束熱開機之啟動處理。例如,於步驟S251,狀態遷移處理程式85,其啟動要因為輸入部31之電源按鈕的按壓時,便使閱覽處理程式82啟動,將數位相機之狀態遷移至閱覽處理執行狀態。又,例如,於步驟S251,狀 態遷移處理程式85,其啟動要因為鏡頭蓋開啟時,便使攝影處理程式81啟動,將數位相機之狀態遷移至攝影處理執行狀態。
如此地,藉由熱開機之啟動處理,可極為迅速地啟動,並且於動作狀態S0中,可以遷移至執行因應啟動要因之處理的狀態。
其次,參照第20圖至第22圖之流程圖,詳細說明有關數位相機出貨前在工場執行、或是,所謂更新韌體時所執行之冷開機的啟動處理。
由嵌式控制器33進行步驟S161至步驟S167,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4圖之步驟S101至步驟S107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由主CPU11進行步驟S261至步驟S268,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4圖之步驟S201至步驟S208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269,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的主CPU11,是依據由步驟S267之接收所取得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方式。此情形時,啟動方式決定為冷開機之啟動方式。
例如,於步驟S269,執行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22之主CPU11,是參照休止狀態資訊所包含之影像製作旗標,設定影像製作旗標時,亦即,影像製作旗標標立時,由於必須製作暖開機影像,故啟動方式決定為冷開機之啟動方式。
又,影像製作旗標,取得更新後之韌體,由使用者取得韌體之更新之情形等,於後述之休止處理進行設定。
由主CPU11進行步驟S270至步驟S273,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4圖或是第15圖之步驟S210至步驟S213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由即時處理用CPU12進行步驟S361至步驟S363,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5圖之步驟S301至步驟S303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364,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啟動方式決定程式162的即時處理用CPU12,是以與步驟S269相同之處理,依據在步驟S363讀取之啟動方式決定資訊,來決定啟動方式。此情形時,啟動方式決定為冷開機之啟動方式。
由即時處理用CPU12進行步驟S365及步驟S366,由於其各別是與第15圖之步驟S305及步驟S306之各別為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367,執行應用程式142之即時處理用CPU12,是控制圖形控制器21,並將韌體更新中之訊息顯示於LCD20。
藉由如此實施,使用者,可以知道韌體更新正被執行中。
假使,是讓主CPU11來執行韌體更新中之訊息之顯示的控制,則造成產生顯示韌體更新中之訊息的暖開機影像,由於韌體更新中之訊息顯示之控制,會由即時處理用 CPU12來執行,而使用所產生的暖開機影像,所以即使執行暖開機之啟動處理,也不會顯示韌體更新中之訊息。
於步驟S368,執行應用程式142之即時處理程式171的即時處理用CPU12,開始進行對沒有圖示出之光學系、CCD14、類比前端15、以及信號處理部16的即時控制處理。
亦即,此時,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之GUI處理程式172之執行被抑制,藉此,抑制屬於從即時處理用CPU12與主CPU11共用之輸入部31取得使用者指示之使用者介面的處理,即相較於應用程式62之功能為較少功能,亦即功能受限定之使用者介面的處理受到抑制。又,此時,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之啟動畫面顯示程式173之執行被抑制,藉此,抑制對LCD20之表示啟動之啟動畫面的顯示。
藉由主CPU11所執行之步驟S274至步驟S278,是與藉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之步驟S361至步驟S368併行。亦即,於步驟S274,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的主CPU11,是將操作系統61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載入於SDRAM29。
於步驟S275,主CPU11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所包含之指令,即對核心71跳越之指令,其動作程序,是跳越至核心71。其結果,主CPU11,開始執行操作系統61。
於步驟S276,執行操作系統61之電源管理機構73 的主CPU11,是偵測出DC-DC變流器34及電池35等之電源狀態,並配合所偵測出之電源狀態將內部參數予以初始化等將電源管理機構73予以初始化。
於步驟S277,執行操作系統61之核心71的主CPU11,是偵測SDRAM29之記憶空間的佔有狀態等,進行將SDRAM29等之資源管理過程的參數予以初始化等,將核心71初始化。
於步驟S278,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是偵測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各別之裝置並且偵測其狀態,因應其結果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參數予以初始化等,將裝置驅動程式72初始化。
於步驟S279,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是經由匯流排,將裝置驅動程式72之初始化完畢之通知傳送給即時處理用CPU12。
於步驟S369,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即時處理用CPU12,是經由匯流排,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之裝置驅動程式72之初始化完畢的通知。
又,於步驟S280,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是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將應用程式62載入於SDRAM29。於步驟S281,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開始應用程式62的執行。
於步驟S282,主CPU11,是將應用程式62初始化。又,於步驟S282之後,其狀態成為初始狀態S0N。
於步驟S283,主CPU11,是經由匯流排,將應用程式62之初始化完畢通知傳送給即時處理用CPU12。
於步驟S370,即時處理用CPU12,是經由匯流排,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的應用程式62之初始化完畢的通知。
於步驟S284,執行休止狀態資訊提供程式75之主CPU11,是經由串列介面19,對嵌式控制器33,傳送出影像製作旗標之清除要求。
於步驟S168,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之嵌式控制器33,是經由串列介面19,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之影像製作旗標之清除要求。
於步驟S169,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是將休止狀態資訊所包含的影像製作旗標予以清除。
於步驟S285,執行操作系統61之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的主CPU11,是將記憶於SDRAM29的程式及資料讀取出,並產生暖開機影像。亦即,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藉由在動作狀態S0中之初始狀態S0N,將載入於SDRAM29的程式及資料直接作為資料,來產生暖開機影像。
於步驟S286,執行操作系統61之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的主CPU11,是讓在步驟S285產生的暖開機影像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而結束冷開機之啟動處理。例如,於步驟S286,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78,是將所產生 的暖開機影像,以覆蓋於直至目前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暖開機影像之方式,來將所產生的暖開機影像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如此地,藉由冷開機之啟動處理,產生包含有已被更新之韌體的暖開機影像,並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又,於步驟S286之後,馬上執行以下所說明之結束處理亦可。
又,在確認到正常地產生暖開機影像之後,主CPU11,經由串列介面19,將影像製作旗標之清除要求傳送至嵌式控制器33,嵌式控制器33,接收影像製作旗標之清除要求,將休止狀態資訊所包含的影像製作旗標予以清除亦可。藉由如此實施,只有在暖開機影像正常地產生時,影像製作旗標才會被清除。亦即,暖開機影像更確實地產生。
同樣地,因為暖開機影像正常地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所以當然影像製作旗標被清除亦無妨。
再者,又,冷開機之啟動處理完畢之後,然後休止,使用於步驟S285所產生的暖開機影像,以利用暖開機之方式啟動,在正確啟動時,亦可將影像製作旗標予以清除。藉由如此實施,只有在使用暖開機影像並正常地啟動時,才得以使影像製作旗標被清除。
例如,屬於休止狀態資訊中一起與影像製作旗標所包含之影像產生完畢旗標,亦即表示是否已產生暖開機影像 之影像產生完畢旗標,在產生暖開機影像時,是以表示已產生暖開機影像之方式來設定,然後,其次,於啟動時,是參照所設定的影像產生完畢旗標以及所設定之影像製作旗標,來決定啟動方式為暖開機之啟動方式,於操作系統61之返回處理完畢,以及應用程式62之返回處理完畢之後,以使影像產生完畢旗標及影像製作旗標被清除之方式來進行亦可。
又,使用影像製作旗標與影像產生完畢旗標時,當影像產生完畢旗標被重設,設定影像製作旗標時,啟動方式決定為冷開機之啟動方式,當影像產生完畢旗標被重設,影像製作旗標被重設時,啟動方式,是由休止時所決定的休止狀態、以及在休止狀態下之電池35的裝卸履歷來決定。
其次,參照第23圖之流程圖,說明休止處理的例子。
於步驟S501,執行應用程式62之狀態遷移處理程式85的主CPU11,是藉由讓攝影處理程式81、閱覽處理程式82、設定處理程式83、或是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84之執行結束,來使數位相機的狀態遷移至動作狀態S0之中的初始狀態S0N。
於步驟S502,執行操作系統61之休止狀態決定程式74的主CPU11,係決定所要遷移的休止狀態。亦即,休止狀態決定程式74,將所要遷移的休止狀態決定為懸置狀態S3或是冬眠S4中之任一方。
例如,於步驟S502,休止狀態決定程式74,是當電池35的輸出電壓為預先決定的閾值以上,且輸入部3的之電源按鈕被按壓時、或是電池35的輸出電壓為預先決定的閾值以上,且鏡頭蓋為閉合時,便將所要遷移的休止狀態決定為懸置狀態S3。
例如,於步驟S502,休止狀態決定程式74,是當電池35的輸出電壓在未滿預先決定的閾值時、或是電源按鈕比更長於預先所決定之時間持續被按壓時,便將所欲遷移的休止狀態決定為冬眠S4。
於步驟S503,執行操作系統61之休止狀態資訊提供程式75的主CPU11,是經由串列介面19,將表示所欲遷移之休止狀態的休止狀態資訊傳送給嵌式控制器33。
於步驟S601,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之嵌式控制器33,是經由串列介面19,接收從主CPU11所傳從來的休止狀態資訊。於步驟S602,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是把在步驟S601所接收的休止狀態資訊記憶於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
又,更新後的韌體,亦即取得操作系統61或是應用程式62,由使用者已指示韌體更新之情形時,於步驟S503,傳送包含已設定之影像製作旗標的休止狀態資訊;於步驟S601,接收包含已設定之影像製作旗標的休止狀態資訊;於步驟S602,係將包含已設定之影像製作旗標的休止狀態資訊,記憶於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
另一方面,沒有取得更新後之韌體、或是即使取得更新後的韌體,在沒有來自使用者之韌體更新指示時,於步驟S503,傳送包含已被清除之影像製作旗標的休止狀態資訊,於步驟S601,接收包含已被清除之影像製作旗標的休止狀態資訊,於步驟S602,將包含有已被清除之影像製作旗標的休止狀態資訊,記憶於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記憶體。
於步驟S603,執行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之嵌式控制器33,係藉由偵測DC-DC變流器34的輸出電壓,來偵測電池35之裝卸。然後,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203之嵌式控制器33,因應電池35之裝卸的偵測結果來產生電池裝卸資訊。
於步驟S604,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係將因應電池35之裝卸的偵測結果之電池裝卸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亦即,於步驟S604,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當電池35為卸下狀態時,將表示電池35卸下之電池裝卸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當電池35為裝著狀態時,將表示電池35尚未被卸下(沒有被卸下)之電池裝卸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
另一方面,於步驟S504,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為執行應用程式62的結束處理。例如,於步驟S504,應用程式62,執行將存放所攝影之影像資料的檔案予以關閉等之結束處理。
於步驟S505,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經由匯流排,將結束通知傳送給即時處理用CPU12。
於步驟S701,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即時處理用CPU12,經由匯流排,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的結束通知。
於步驟S702,執行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的即時處理用CPU12,執行結束處理;於步驟S703,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即時處理用CPU12,經由匯流排,將結束處理開始之通知傳送給主CPU11。
例如,於步驟S702,應用程式142之即時處理程式171,執行使構成沒有圖示出的光學系的透鏡回到結束位置。
於步驟S506,執行應用程式62之主CPU11,經由匯流排,接收從即時處理用CPU12所傳送來之結束處理開始的通知。
然後,當即時處理用CPU12之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步驟S704,由於執行操作系統141之即時處理用CPU12,經由匯流排,將結束處理完畢之通知傳送給主CPU11,所以於步驟S507,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經由匯流排,接收從即時處理用CPU12所傳送來之結束處理完畢的通知。
又,即時處理用CPU12,將結束處理完畢之通知傳送給主CPU11之後,係藉由來自於接收結束處理完畢之通知的主CPU11的控制而被重設,並維持其重設狀態,或 是即時處理用CPU12,執行無限迴路(loop)之指令。
於步驟S508,執行操作系統61之設定值記憶處理程式77的主CPU11,是將於啟動時之返回所必要的設定值,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的設定值,為表示:快門速度或曝光、變焦、攝影之影像尺寸或符號化時的壓縮率、或是主CPU11內部的各暫存器之值等。又,於步驟S508,被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設定值中,係包含:作為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之變數而被記憶並管理於SDRAM29之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之各暫存器之值、或是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之介面的各暫存器之值。
於步驟S509,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係執行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亦即,操作系統61,係讓用以控制信號處理部16、串列介面19、圖形控制器21、記憶卡介面23、控制器25、IDE介面28、以及泛用輸入輸出部32等裝置的過程結束等,執行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
作為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的一部分,於步驟S510,執行操作系統61之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76的主CPU11,是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載入於SDRAM29。
藉由如此實施,執行下一次的熱開機之啟動處理時,於該啟動處理時,不再必須將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 142載入於SDRAM29,所以成為可以更加迅速地啟動。
即時處理用CPU12在執行結束處理期間,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被執行,而使得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的內部變數等被變更。因此,對SDRAM29載入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是在即時處理用CPU12之結束處理完畢之後才進行。
又,主CPU11,在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載入於SDRAM29之前,重設即時處理用CPU12,並以採用讓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狀態維持之方式時,相較於讓即時處理用CPU12執行無限迴路之指令時,可以更安全地將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載入於SDRAM29,並於啟動時加以執行。亦即,載入於SDRAM29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直至下一次的啟動為止,可以更為減少受到即時處理用CPU12造成變更的可能性。
不使即時處理用CPU12進行重設狀態,而讓即時處理用CPU12執行無限迴路之指令之情形時,在載入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之記憶區域以外的記憶區域中,存放有由即時處理用CPU12所執行的無限迴路之指令。例如,即時處理用CPU12,看是要執行SDRAM29之記憶區域當中之存放在載入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之記憶區域以外之記憶區域之無限迴路的指令,或是執行存放於mask ROM13之無限迴路的指令。
如此地,當即時處理用CPU12將結束處理完成時, 維持即時處理用CPU12之重設狀態,或是由於即時處理用CPU12執行無限迴路之指令,所以直至下一次藉由熱開機方式來啟動之期間,可以防止被載入於SDRAM29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造成變更。
又,於步驟S502,休止狀態決定為冬眠S4情形時,是以跨越過步驟S510之方式來實施亦可。
當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步驟S511,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便執行核心71之結束處理。例如,於步驟S511,操作系統61,完成應用程式62或裝置之監視、SDRAM29等之資源管理、或是過程間通信等之預定的過程。
當核心71之結束處理完畢時,於步驟S512,執行操作系統61之主CPU11,係執行設定處於休止狀態之參數等之電源管理機構73的結束處理。
於步驟S513,執行操作系統61之電源管理機構73的主CPU11,經由串列介面19,將電源之供給停止的要求傳送給嵌式控制器33。
於步驟S605,執行電源控制程式201之嵌式控制器33,經由串列介面19,接收從主CPU11所傳送來之電源供給停止的要求。
於步驟S606,執行電源控制程式201之嵌式控制器33,使DC-DC變流器34停止電源供給,處理結束。例如,於步驟S606,電源控制程式201,是參照記憶於嵌式控制器33內部之記憶體的休止狀態資訊,在遷移至懸置狀 態S3之情形時,讓DC-DC變流器34,一樣維持對SDRAM29之電源供給,而停止對主CPU11及即時處理用CPU12之電源供給(斷電);在遷移至冬眠S4之情形時,讓DC-DC變流器34,停止對SDRAM29、主CPU11、以及即時處理用CPU12之電源供給(斷電)。
如此地,休止狀態被決定,並使顯示所決定之休止狀態的休止狀態資訊記憶在嵌式控制器33內部之記憶體之後,使數位相機之狀態,遷移至該所決定的休止狀態。又,於遷移至休止狀態之前,將於啟動時之返回所必要的設定值,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再者,又,於遷移至懸置狀態S3之前,使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被載入於SDRAM29。
又,於遷移至懸置狀態S3之前,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被載入於SDRAM29之情形時,於上述之步驟S332,即時處理用CPU12,是從SDRAM29讀取出在步驟S241之處理下被載入於SDRAM29的設定值中所包含之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之各暫存器的值、或是其內部之介面之各暫存器的值,即讀取出休止之前的值,並分別設定於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的各暫存器或是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之介面的各暫存器。
藉由如此實施,由於是從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之各暫存器以及該內部之介面之各暫存器被設定有正確值之 狀態,實質上地執行操作系統141,所以即時處理用CPU12不會有失控、或是在遷移至懸置狀態S3之前,載入於SDRAM29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被破壞之情形,而能夠確實正確地執行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
第24圖,是顯示休止處理之其他例的流程圖。
步驟S531至步驟S539、步驟S631至步驟S634、以及步驟S731至步驟S734,各別是與第23圖之步驟S501至步驟S509、步驟S601至步驟S604、以及步驟S701至步驟S704之各別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
在第24圖之流程圖所顯示之休止處理中之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中,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並沒有被載入於SDRAM29。
步驟S540至步驟S542、以及步驟S635與步驟S636,各別是與第23圖之步驟S511至步驟S513,以及步驟S60與步驟S606之各別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
如此地,在裝置驅動程式72之結束處理中,也可以不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載入於SDRAM29。
由於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在載入到SDRAM29,要花一預定時間,所以在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沒有載入到SDRAM29之情形時,可以以更短的時間進行休止處理。
又,於步驟S538,於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 之設定值中,並不包含作為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之變數而被記憶並管理於SDRAM29之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的各暫存器之值或即時處理用CPU12內部之介面的各暫存器之值。
因此,可以更縮小在設定值之記憶上所必要之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之記憶區域的記憶容量。
又,在第24圖之流程圖所顯示之休止處理後,參照並加以說明之第17圖至第19圖之流程圖之熱開機的啟動處理被執行之情形時,於步驟S242之前,執行2次開機載入程式101之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124的主CPU11,是從NAND型快閃記憶體17將即時處理用CPU12之操作系統141及應用程式142載入於SDRAM29。
其次,說明有關於休止狀態下,電源由DC-DC變流器34所供給,於機械式關電狀態G3下,由電池36供給電力之嵌式控制器33依每一預先決定的期間執行電池35之卸下履歷的記憶處理。
第25圖,是說明電池35之卸下履歷的記憶處理的流程圖。於步驟S901,執行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之嵌式控制器33,藉由偵測DC-DC變流器34的輸出電壓,來偵測電池35之裝卸。例如,於步驟S901,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藉由比較DC-DC變流器34之輸出電壓與預先決定之閾值,偵測出電池35是裝著或是卸下。
於步驟S902,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判定電池35是否卸下。於步驟 S902,當判定為電池35已卸下時,步驟便進到步驟S903,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將表示電池35已卸下之電池裝卸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處理便結束。亦即,電池35已被卸下之情形時,記憶在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電池裝卸資訊,是會被更新為表示電池35已被卸下。
於步驟S902,當判定為電池35尚未被卸下時,由於不必要更新記憶在嵌式控制器33內部的電池裝卸資訊,所以跨越步驟S903,處理便結束。
如此地,當在休止狀態下電池35被卸下時,由於以表示電池35已卸下之方式來更新電池裝卸資訊,所以電池裝卸資訊,成為表示在休止狀態時之電池35的裝卸履歷。
又,亦可以於步驟S901,執行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之嵌式控制器33,藉由偵測DC-DC變流器34之輸出電壓,來偵測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的供給停止,於步驟S902,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判定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供給是否已停止,當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供給已停止之情形時,於步驟S903,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將表示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供給已停止之電池裝卸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亦即,此情形時,電池裝卸資訊,是表示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的供給履歷。
又再者,亦可以於步驟S901,執行電池裝卸偵測程 式206之嵌式控制器33,藉由偵測DC-DC變流器34之輸出電壓,來偵測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的供給停止與電池35之裝卸,於步驟S902,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判定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供給是否已停止,且,電池35是否已卸下,當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供給已停止,且,電池35已卸下之情形時,於步驟S903,執行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204之嵌式控制器33,將表示來自外部電源之電源供給已停止,且電池35已卸下之電池裝卸資訊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
亦即,電池裝卸資訊,是表示:在休止狀態時之用以維持懸置狀態S3之電源之供給停止之履歷之資訊的一例。又,此情形時,電池裝卸偵測程式206,是偵測在休止狀態時之用以維持懸置狀態S3之電源供給停止。
又,如第26圖所顯示,於機械式關電狀態G3時,當裝著有電池35時,作為啟動該電池35裝著之觸發,是藉由冷開機或是暖開機之啟動方式,以遷移至動作狀態S0之方式來啟動數位相機,從該動作狀態S0以無條件遷移至懸置狀態S亦可。此情形時,並不顯示啟動畫面,也沒有輸出啟動聲音。
藉由如此實施,即使在冷開機或是暖開機之啟動處理上要花時間,只要是裝著有電池35,就可以在使用者不注意到時,使數位相機以懸置狀態S3休止。
並且,數位相機,當電源按鈕在懸置狀態S3被按壓 時,藉由熱開機之啟動方式,以遷移至動作狀態S0之方式啟動。當然也可以藉由鏡頭蓋打開等其他啟動要因,從懸置狀態S3,藉由熱開機之啟動方式,以遷移至動作狀態S0之方式來進行。
其結果,從使用者的角度,認為是以電源按鈕之按壓等作為觸發,從機械式關電狀態G3迅速地啟動。
如上所述般地,數位相機,因應使用者的操作,使其狀態遷移至休止狀態,或是遷移至動作狀態S0,在從休止狀態遷移至動作狀態S0之情形時迅速地進行遷移,亦即,可以迅速地啟動。
在懸置狀態S3之休止期間,使用者在不卸下電池35使其啟動之情形時,是藉由熱開機之方式來啟動,又,在懸置狀態S3之休止期間,使用者卸下電池35,再度裝著上之情形時,是藉由暖開機之方式啟動,又再者,在冬眠S4之休止期間,與電池35之裝卸無關地,由於是藉由暖開機之方式來啟動,所以從使用者的角度,會將休止狀態,認為是將電源關閉(off)之狀態(機械式關電狀態G3)。
如此地,以遷移至懸置狀態來作為休止狀態之情形時,可以由懸置狀態進行返回(resume)。又,在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使狀態遷移至動作狀態中的初始狀態,亦即抑制應用處理執行之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的信號,從懸置狀態啟動之情形時,返回於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初始狀態之情形時,使狀態遷移至 執行因應啟動要因之應用處理之應用執行狀態之方式之情形時,係以成為因應使用者的操作之狀態,可以更迅速地啟動。
又再者,在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使狀態遷移至動作狀態中的初始狀態,亦即抑制應用處理執行之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的資訊,從懸置狀態啟動之情形時,返回於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初始狀態之情形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啟動要因之應用處理之應用執行狀態之方式之情形時,係以成為因應使用者的操作之狀態,可以更迅速地啟動。
又,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數位相機,亦可以適用在個人電腦、數位攝影機、行動電話機、或攜帶型的驅動機(drive)、或是,HDD錄放影機、或電視接收影像機器等之定置型的各種機器。
又,藉由暖開機或是冷開機方式來啟動之情形時,以遷移至初始狀態S0N做了說明,但在藉由暖開機或是冷開機方式來啟動之情形時,以可以以遷移至動作狀態S0當中,執行因應啟動要因之處理的狀態之方式來進行。
上述的一連串處理,亦可以藉由硬體來執行,也可以藉由軟體來執行。將一連串的處理藉由軟體來執行時,使構成該軟體之程式,從程式記錄媒體安裝到:組裝有專用硬體之電腦,或是利用安裝各種的程式,而能夠執行各種功能之例如泛用的個人電腦等。
電腦(主CPU11、即時處理用CPU12、或是嵌式控制 器33)執行之程式,是記錄在:例如,磁碟(包含軟碟)、光碟(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光磁氣碟,或是由半導體記憶體等所成的封裝媒體之可移動式媒體,或是經由:區域網路、網際網路、數位衛星播放等之有線或是無線的傳送媒體來提供。
並且,程式,是可以藉由將可移動式媒體裝著於連接著IDE介面28的驅動機(drive),經由IDE介面28,以記憶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來進行安裝。又,程式,是可以經由無線的傳輸媒體,以無線LAN介面24來接收、或是經由有線的傳輸媒體,利用泛用輸入輸出部32來接收,以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來進行安裝。此外,程式,可以藉由預先記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17,預先進行安裝。
又,電腦執行之程式,可以是沿著在本專利說明書所說明之順序以時序進行處理之程式,也可以是以並列、或是在進行呼叫時等之必要的時機進行處理的程式。
11‧‧‧主CPU
12‧‧‧即時處理用CPU
13‧‧‧遮罩唯讀記憶體(mask ROM)
17‧‧‧NAND型快閃記憶體
19‧‧‧串列介面
20‧‧‧LCD
22‧‧‧記憶卡
24‧‧‧無線LAN介面
26‧‧‧NAND型快閃記憶體
29‧‧‧SDRAM
31‧‧‧輸入部
32‧‧‧泛用輸入輸出部
33‧‧‧嵌式控制器
34‧‧‧DC-DC變流器
35‧‧‧電池
36‧‧‧電池
41‧‧‧USB連接端子
61‧‧‧操作系統
62‧‧‧應用程式
71‧‧‧核心(kernel)
72‧‧‧裝置驅動程式
73‧‧‧電源管理機構
74‧‧‧休止狀態決定程式
75‧‧‧休止狀態資訊提供程式
76‧‧‧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
77‧‧‧設定值記憶處理程式
78‧‧‧暖開機影像產生程式
81‧‧‧攝影處理程式
82‧‧‧閱覽處理程式
83‧‧‧設定處理程式
84‧‧‧USB大容量記憶類處理程式
85‧‧‧狀態遷移處理程式
86‧‧‧電源管理程式
101‧‧‧2次開機載入程式
121‧‧‧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
122‧‧‧啟動方式決定程式
123‧‧‧設定值讀取程式
124‧‧‧其他CPU程式讀取程式
125‧‧‧暖開機影像讀取程式
141‧‧‧操作系統
142‧‧‧應用程式
161‧‧‧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
162‧‧‧啟動方式決定程式
163‧‧‧應用啟動結束控制程式
171‧‧‧即時處理程式
172‧‧‧GUI處理程式
173‧‧‧啟動畫面顯示程式
201‧‧‧電源控制程式
202‧‧‧其他CPU重設控制程式
203‧‧‧啟動方式決定資訊取得程式
204‧‧‧啟動方式決定資訊記憶處理程式
205‧‧‧啟動方式決定資訊提供程式
206‧‧‧電池裝卸偵測程式
第1圖是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例之數位相機其構成的方塊圖。
第2圖是藉由主CPU所執行之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3圖是藉由主CPU所執行之2次開機載入程式之 構成的方塊圖。
第4圖是藉由即時(real-time)處理用CPU所執行之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5圖是藉由嵌式(embedded)控制器所執行之程式所構成的方塊圖。
第6圖是說明數位相機之狀態的圖面。
第7圖是說明數位相機之狀態的圖面。
第8圖是說明數位相機之狀態遷移的圖面。
第9圖是說明數位相機之狀態的圖面。
第10圖是說明暖開機(warm boot)之啟動處理順序之概要的圖面。
第11圖是說明熱開機(hot boot)之啟動處理順序之概要的圖面。
第12圖是說明冷開機(cold boot)之啟動處理順序之概要的圖面。
第13圖是說明休止處理順序之概要的圖面。
第14圖是說明暖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15圖是說明暖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16圖是說明暖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17圖是說明熱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18圖是說明熱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19圖是說明熱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20圖是說明冷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21圖是說明冷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22圖是說明冷開機之啟動處理細部的流程圖。
第23圖是說明休止處理之例的流程圖。
第24圖是說明休止處理之另一例的流程圖。
第25圖是說明電池之卸下履歷之記憶處理的流程圖。
第26圖是在啟動時之狀態遷移例的圖面。

Claims (8)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使狀態遷移至屬於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之初始狀態的狀態遷移手段;及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信號的取得手段;以及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執行往上述初始狀態之返回處理的返回處理執行手段,上述狀態遷移手段,是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且上述使狀態遷移至應用執行狀態,是依據熱開機之處理加以執行,並藉以提供一使用者界面,其具有較設於該應用程式的使用者界面為少的功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狀態遷移手段,是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攝影處理或是閱覽處理之其中任一方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狀態遷移手段及上述返回處理執行手段,是在上述懸置狀態下藉由停止電源供給之第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而實現,上述取得手段,是在上述懸置狀態下藉由供給電源之 第2CPU而實現。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狀態遷移手段,是藉由執行應用程式之上述第1CPU而實現,上述返回處理執行手段,是藉由執行上述應用程式及操作系統之上述第1CPU而實現,上述取得手段,是藉由執行有別於上述應用程式及上述操作系統之另外程式的第2CPU而實現。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2CPU,是在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控制上述第1CPU之重設的解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2CPU,是控制對上述第1CPU之電源供給。
  7. 一種啟動方法,係包含有以下之步驟: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使狀態遷移至屬於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的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信號,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返回到上述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且上述使狀態遷移至應用執行狀態,是依據熱開機之處理加以執行,並藉以使實施上述方法之裝置提供一使用者界面,其具有較設於該應用程式的使用者界面為少的功能。
  8. 一種程式,是令電腦執行包含以下步驟之處理:於成為懸置狀態之前,使狀態遷移至屬於動作狀態之中的初始狀態,即抑制應用處理的執行的初始狀態,取得表示成為啟動觸發之啟動要因之資訊,從上述懸置狀態啟動時,返回到上述初始狀態,在藉由啟動而返回至上述初始狀態時,使狀態遷移至執行因應上述啟動要因之上述應用處理的應用執行狀態,且上述使狀態遷移至應用執行狀態,是依據熱開機之處理加以執行,並藉以使上述電腦提供一使用者界面,其具有較設於該應用程式的使用者界面為少的功能。
TW096150192A 2006-12-28 2007-12-26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art method, and program TWI382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5321A JP4748057B2 (ja) 2006-12-28 2006-12-28 情報処理装置、起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2712A TW200842712A (en) 2008-11-01
TWI382344B true TWI382344B (zh) 2013-01-11

Family

ID=39588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50192A TWI382344B (zh) 2006-12-28 2007-12-26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art method, and program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76305B2 (zh)
EP (1) EP2098943A4 (zh)
JP (1) JP4748057B2 (zh)
KR (1) KR20090091282A (zh)
CN (1) CN101578564A (zh)
TW (1) TWI382344B (zh)
WO (1) WO2008081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6271B2 (en) * 2008-12-09 2014-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xiliary power supply and use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596222B1 (ko) * 2009-08-25 2016-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재생 장치의 부팅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483103B2 (en) * 2010-10-22 2016-11-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cess state of a computing machine
US9104499B2 (en) * 2010-12-21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minimizing resource latency between processor application states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by scheduling resource state set transitions
US9285856B2 (en) 2010-12-21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pid entry into and for rapid exiting from sleep states for processors of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JP5906018B2 (ja) * 2011-03-30 2016-04-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745366B2 (en) * 2011-03-31 2014-06-03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a self-refreshing display device coupled to a graphics controller
JP5751069B2 (ja) * 2011-07-28 2015-07-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装置
US8954980B2 (en) 2011-11-11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erving power through work load estimation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cheduled resource set transitions
JP5984500B2 (ja) * 2011-11-30 2016-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放送受信装置及びソフトウェア起動方法
CN104106057B (zh) * 2011-12-13 2018-03-30 英特尔公司 用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提供对休眠状态转变的即时响应的方法和系统
TW201329691A (zh) * 2012-01-11 2013-07-16 Jmicron Technology Corp 具有省電功能的電子系統
JP6000655B2 (ja) 2012-05-30 2016-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99445B2 (ja) * 2012-06-25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受信方法
US9207747B2 (en) * 2012-10-24 2015-12-08 Insyde Software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ACPI) sleep-state support using CPU-only reset
JP6570227B2 (ja) * 2014-08-28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メイ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ブシステムを備える情報処理装置
JP6429559B2 (ja) * 2014-09-26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89681B2 (ja) * 2016-02-19 2019-10-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起動制御方法および起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83940B1 (ja) * 2019-09-26 2020-04-22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R3110005B1 (fr) * 2020-05-05 2022-05-27 Thales Sa Contrôleur de démarrage sécurisé pour un système embarqué, système embarqué et procédé de démarrage sécurisé associé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8171A1 (en) * 2003-05-27 2004-12-30 Nec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in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by OS for single processors and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program therefor
TWI266241B (en) * 2005-07-01 2006-11-11 Via Tech Inc Method for booting up a comput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3487A (ja) * 1996-08-20 1998-03-06 Aiwa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簡易起動及びパワーセーブ方法及び装置
AU6927600A (en) 1999-08-24 2001-03-19 O2 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Launch key, low power cd-rom player for portable computers
JP2004227363A (ja) * 2003-01-24 2004-08-12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281421B2 (ja) 2003-06-06 2009-06-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461991B2 (ja) * 2004-09-30 2010-05-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転送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8171A1 (en) * 2003-05-27 2004-12-30 Nec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in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by OS for single processors and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program therefor
TWI266241B (en) * 2005-07-01 2006-11-11 Via Tech Inc Method for booting up a comput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8564A (zh) 2009-11-11
EP2098943A1 (en) 2009-09-09
US20100095143A1 (en) 2010-04-15
JP2008165550A (ja) 2008-07-17
JP4748057B2 (ja) 2011-08-17
EP2098943A4 (en) 2012-06-06
US8176305B2 (en) 2012-05-08
KR20090091282A (ko) 2009-08-27
WO2008081915A1 (ja) 2008-07-10
TW200842712A (en) 200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2344B (z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art method, and program
JP451730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起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3212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5959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76633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起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88532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による周辺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83141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29323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13031121A (ja) 電子機器
JP2008165586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98071B2 (ja) 撮像装置、該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83623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508721B2 (ja) 携帯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5231169A (ja) 撮像装置
JP2016082272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37197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14765656A (zh) 可拆卸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071855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5341433A (ja) 携帯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339966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