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2212B -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2212B
TWI382212B TW95147314A TW95147314A TWI382212B TW I382212 B TWI382212 B TW I382212B TW 95147314 A TW95147314 A TW 95147314A TW 95147314 A TW95147314 A TW 95147314A TW I382212 B TWI382212 B TW I3822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module
module assembly
lens barrel
assemb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47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5493A (en
Inventor
Cheng Shiun W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5147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22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0825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5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2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2212B/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Description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將鏡頭模組中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旋入其鏡座中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隨著攝像技術之發展,鏡頭模組於各種用途之攝像裝置中得到廣泛應用,鏡頭模組與各種攜帶型電子裝置如手持、電腦等之結合,更得到衆多消費者之青睞。
鏡頭模組通常包括鏡座、與鏡座嚙合之鏡筒、以及收容於鏡筒中之光學元件。所述光學元件包括鏡片、濾光片、及用於間隔鏡片與濾光片之間隔部件,如間隔體等。當鏡頭模組組裝時,通常需將所述鏡片、濾光片及間隔體等元件按照一定順序裝入鏡筒中,然後再將上述鏡筒旋入鏡座中以組裝成一鏡頭模組。
於鏡頭模組組裝之組裝過程中,鏡筒之旋入深度通常需要控制於一定範圍內,以使組裝後之鏡頭模組具有較佳之成像質量。惟,於一般之鏡頭模組組裝過程中,通常係採用人工鎖入方式,即左手握住鏡座,右手拿住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將鏡筒旋入鏡座中;待鏡筒旋入鏡座後,需再利用游標卡尺測量鏡筒之旋入深度是否為理想深度。如果鏡筒之旋入深度不夠,則需繼續將鏡筒向鏡座內旋入一部分,反之,如果鏡筒之旋入深度過大,則需沿遠離鏡座之方向將鏡筒旋出一部分。由此可見,上述鏡頭模組之組裝過程較為費時,且鏡筒旋入深度不 易精確控制,難以達到工業生產之要求。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能精確控制鏡筒旋入深度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實為必要。
下面將以實施例說明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鏡頭模組組裝方法,其可精確控制鏡筒旋入鏡座中之旋入深度。
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用於將鏡頭模組中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旋入其鏡座中,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包括:一主體,其包括一本體部,一定義於所述本體部之一第一側之收容槽,一從所述本體部之與所述第一側相對之第二側延伸出來之操作部,以及至少一設置於所述收容槽內側壁上之卡扣結構,所述收容槽用以收容所述鏡筒,所述卡扣結構用以卡扣住收容於所述收容槽內之鏡筒;一感測控制單元,其包括一感測單元,該感測單元嵌設於該本體部內且從該第一側露出,該感測單元藉由是否與所述鏡座相接觸來感測所述鏡筒旋入所述鏡座之深度是否已達到預定深度。
以及,一種採用上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之鏡頭模組組裝方法,該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一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所述鏡筒之鄰近鏡頭模組物側之一端之外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缺口,相對之另一端之外側壁上設置有外螺紋,將所述鏡筒設置於所述主體之收容槽內並使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鏡筒之缺口卡扣於一起;(2)提供一鏡座,其定義有一收容孔,該收 容孔之內側壁上設置有內螺紋;(3)旋轉所述主體使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嚙合以將所述鏡筒旋入所述鏡座之收容孔內;(4)所述感測控制單元感測其是否與所述鏡座相接觸,當所述感測控制單元感測到其與所述鏡座接觸時,其產生一控制訊號指示鏡筒旋入鏡座已達到預定深度;(5)停止旋轉所述主體。
相對於先前技術,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鏡頭模組組裝方法經由設置感測控制單元來檢測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旋入鏡座時之旋入深度,該感測控制單元可於鏡頭模組組裝過程中精確檢測鏡筒是否已旋入預定深度,從而達到精確控制鏡筒之旋入深度之目的,使組裝後之鏡頭模組具有較佳之成像質量;此外,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之操作十分簡單方便,可於大量組裝鏡頭模組時使用,以提高鏡頭模組組裝之效率。
下面將結合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參見圖1、圖2及圖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10,用於將鏡頭模組20之鏡筒201旋入其鏡座202中,該鏡筒201收容有光學元件。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10包括一主體11及一感測控制單元12。
所述主體11包括一本體部111,一定義於所述本體部111之一第一側1112之收容槽112,一從所述本體部111之一第二側1114延伸出來之操作部113,以及至少一設置於所述收容槽112內之卡扣結構114。所述第一側1112與第二側1114沿鏡頭模組20之光軸方向(如圖3中虛線所示)相 對設置。
所述本體部111之外部形狀可大致呈長方體或圓柱體。
所述收容槽112可為一圓形槽或一方形槽,其深度β約等於所述鏡筒201沿鏡頭模組20光軸方向(如圖3中虛線所示)之高度α減去鏡筒201旋入鏡座202之預定深度γ。藉由設置所述收容槽112之深度β可相應地設定所述鏡筒201旋入鏡座202之預定深度γ。
所述操作部113可設計為一操作手柄,利用人手或機械手抓握該操作手柄可進行鏡頭模組20組裝操作。所述操作手柄113之形狀可大致呈圓柱體。為增加該操作手柄113之摩擦力,可於該操作手柄113之圓周側壁上設置咬花。顯然,可以理解,所述操作部113亦可與一旋轉馬達元件形成機械耦合,經由旋轉馬達元件來對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10進行操作。
所述卡扣結構114優選地設置於所述收容槽112內壁之側部與底部之鄰接處上,其可為從所述收容槽112內壁之側部或底部上延伸出來之凸起。
所述感測控制單元12設置於所述本體部111上,用以檢測所述鏡筒201旋入所述鏡座202之深度是否已達到預定深度γ。所述感測控制單元12可包括一感測單元,如壓電式壓力感測器122,及一警示單元124。所述壓電式壓力感測器122與所述警示單元124形成電連接。所述警示單元124可包括一指示燈(圖未示)。當所述壓電式壓力感測器122與所述鏡座202相接觸時,壓電式壓力感測器122 將產生一控制訊號,該控制訊號將輸入至警示單元124,使該指示燈處於點亮狀態,從而表明所述鏡筒201已旋入到預定深度γ。可以理解,該警示單元124亦可為一喇叭(圖未示),當其接收到所述控制訊號時,其將發出警示聲。另外,所述感測控制單元12亦可不設置該警示單元124,所述壓電式壓力感測器122可直接輸入至與操作部113機械耦合之旋轉馬達元件,當所述壓電式壓力感測器122與所述鏡座202相接觸時,該控制訊號控制旋轉馬達元件停止工作。
參見圖1、圖2及圖3,下面將具體描述一種採用上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10之鏡頭模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一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201,所述鏡筒201設置有至少一缺口(未標示),該缺口位於鄰近鏡頭模組20之物側之一端,相對之另一端之外側壁上設置有外螺紋,該外螺紋位於遠離鏡頭模組20之物側之一端;將所述鏡筒201置於所述主體11之收容槽112內並使所述卡扣結構114與所述鏡筒201之缺口卡扣於一起。該鏡筒201收容之光學元件可包括鏡片203及204、濾光片207及用於間隔鏡片203、204與濾光片207之間隔部件205及206。所述鏡筒201之缺口之數量與所述卡扣結構114之數量通常設為相同。
(2)提供一鏡座202,其定義有一收容孔2022,該收容孔2022之內側壁上設置有內螺紋。
(3)經人手或旋轉馬達元件操作所述主體11之操作部113 以旋轉所述主體11將所述鏡筒201旋入所述鏡座202,使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嚙合。
(4)所述感測控制單元12感測其是否與所述鏡座202相接觸,當所述感測控制單元12之感測單元122感測到其與所述鏡座202接觸時,該感測單元122將產生一控制訊號指示鏡筒201旋入鏡座202已達到預定深度γ。
(5)停止旋轉所述主體11。於手工操作方式下,所述控制訊號將輸入至所述警示單元124,由該警示單元124產生一警示訊號,操作人員獲知該警示訊號則停止旋轉操作部113;於機械自動化操作方式下,該控制訊號可輸入至旋轉馬達元件以使其停止工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10,其藉由設置感測控制單元12來檢測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201旋入鏡座202時之旋入深度,該感測控制單元12可於鏡頭模組20組裝過程中精確檢測鏡筒201是否已旋入預定深度γ,從而達到精確控制鏡筒201之旋入深度之目的,使組裝後之鏡頭模組20具有較佳之成像質量;此外,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10之操作十分簡單方便,可於大量組裝鏡頭模組20時使用,以提高鏡頭模組20組裝之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鏡頭模組組裝裝置
11‧‧‧主體
111‧‧‧本體部
1112‧‧‧第一側
1114‧‧‧第二側
112‧‧‧收容槽
113‧‧‧操作部
114‧‧‧卡扣結構
12‧‧‧感測控制單元
122‧‧‧壓電式壓力感測器
124‧‧‧警示單元
20‧‧‧鏡頭模組
201‧‧‧鏡筒
202‧‧‧鏡座
203、204‧‧‧鏡片
205、206‧‧‧間隔部件
207‧‧‧濾光片
2022‧‧‧收容孔
α‧‧‧高度
β‧‧‧深度
γ‧‧‧預定深度
圖1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之截面示意圖。
圖2係圖1所示鏡頭模組組裝之右視圖。
圖3係本發明實施例利用圖1所示鏡頭模組組裝裝置於組裝鏡頭模組之過程中之一狀態示意圖。
10‧‧‧鏡頭模組組裝裝置
11‧‧‧主體
111‧‧‧本體部
1112‧‧‧第一側
1114‧‧‧第二側
112‧‧‧收容槽
113‧‧‧操作部
114‧‧‧卡扣結構
12‧‧‧感測控制單元
122‧‧‧壓電式壓力感測器
124‧‧‧警示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用於將鏡頭模組之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旋入其鏡座中,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包括:一主體,其包括一本體部,一定義於所述本體部之一第一側之收容槽,一從所述本體部之與所述第一側相對之第二側延伸出來之操作部,以及至少一設置於所述收容槽內之卡扣結構,所述收容槽用以收容所述鏡筒,所述卡扣結構用以卡扣住收容於所述收容槽內之鏡筒;一感測控制單元,其包括一感測單元,該感測單元嵌設於該本體部內且從該第一側露出,該感測單元藉由是否與所述鏡座相接觸來感測所述鏡筒旋入所述鏡座之深度是否已達到預定深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本體部之形狀為長方體或圓柱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收容槽為圓形槽或方形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收容槽之深度等於所述鏡筒沿鏡頭模組光軸方向之高度減去所述鏡筒旋入鏡座之預定深度,當所述鏡筒旋入所述鏡座之深度已達到預定深度時,所述感測控制單元與所述鏡座相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操作部為一圓柱形操作手柄,所述圓柱形操作手柄之圓周側壁上設置有咬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卡扣結構為從所述收容槽內壁之底部與側部之鄰接處 且從所述底部或側部延伸出來之凸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感測控制單元還包括一警示單元,所述感測單元與所述警示單元形成電連接,當所述感測單元與所述鏡座相接觸時,該警示單元產生一警示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感測單元為一壓電式壓力感測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中,所述警示單元包括一指示燈或一喇叭,當所述壓電式壓力感測器與所述鏡座相接觸時,所述指示燈處於點亮狀態或所述喇叭發出警示聲。
  10. 一種鏡頭模組組裝方法,該鏡頭模組組裝方法採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組裝裝置,所述鏡頭模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收容有光學元件之鏡筒,所述鏡筒之鄰近鏡頭模組物側之一端之外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缺口,相對之另一端之外側壁上設置有外螺紋,將所述鏡筒設置於所述主體之收容槽內並使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鏡筒之缺口卡扣於一起;提供一鏡座,其定義有一收容孔,該收容孔之內側壁上設置有內螺紋;旋轉所述主體使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嚙合以將所述鏡筒旋入所述鏡座之收容孔內;所述感測控制單元感測其是否與所述鏡座相接觸,當所述感測控制單元感測到其與所述鏡座接觸時,其產生一控制訊號指示鏡筒旋入鏡座已達到預定深度; 停止旋轉所述主體。
TW95147314A 2006-12-15 2006-12-15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TWI382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5147314A TWI382212B (zh) 2006-12-15 2006-12-15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5147314A TWI382212B (zh) 2006-12-15 2006-12-15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5493A TW200825493A (en) 2008-06-16
TWI382212B true TWI382212B (zh) 2013-01-11

Family

ID=4477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47314A TWI382212B (zh) 2006-12-15 2006-12-15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2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8764B (zh) * 2009-09-18 2015-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2994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バレルの固着装置及びレンズバレルの固着方法
JP2006146207A (ja) * 2004-11-16 2006-06-08 Agilent Technol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の焦点調節を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2994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バレルの固着装置及びレンズバレルの固着方法
JP2006146207A (ja) * 2004-11-16 2006-06-08 Agilent Technol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の焦点調節を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5493A (en) 2008-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4122B2 (en) Carrier frame and circuit boar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513458B1 (en) Carrier frame and circuit boar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ens backlash reduction
CN108572002B (zh) 环境传感器
JP2010223946A (ja) 管内を流れる液体の物理的値を判定する装置
JP5494051B2 (ja) 撮像装置
WO2014115597A1 (ja) 点滴速度測定器
TWI382212B (zh)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組裝方法
US20070182573A1 (en) Detecting and Alarming Device
TWI479219B (zh) 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JP6801157B2 (ja) 環境センサ
JP2004212982A (ja) カメラ及びレンズ位置の設定方法
JP2013094898A (ja) トルクレンチ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締め付け装置
JP5187328B2 (ja) 計測処理用撮像装置
CN101191886A (zh) 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JP2011080861A (ja) 防水検査のための検査装置
KR20200101829A (ko) 돔 카메라
JP2008122107A (ja) 電子装置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TWI414838B (zh) 鏡筒旋入裝置及鏡筒定位方法
CN218093360U (zh) 一种油位感应装置
JP6621461B2 (ja) 警報器
JP6965895B2 (ja) 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ユニットの取付方法
JP4953721B2 (ja) 操作スイッチ
JP2014197274A (ja) 煙感知器
JP2015210407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23069338A (ja) 防犯用セン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