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1659B - Lighting device for protecting plants from disease - Google Patents

Lighting device for protecting plants from diseas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1659B
TWI361659B TW097150749A TW97150749A TWI361659B TW I361659 B TWI361659 B TW I361659B TW 097150749 A TW097150749 A TW 097150749A TW 97150749 A TW97150749 A TW 97150749A TW I361659 B TWI361659 B TW I3616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nt
light source
disease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5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6961A (en
Inventor
Makoto Yamada
Masaki Isiwat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26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6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1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16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4Electric or magnetic or acoustic treatment of plants for promoting growth
    • A01G7/045Electric or magnetic or acoustic treatment of plants for promoting growth with electric ligh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9Ligh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Description

30387pif.doc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光裝 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括用以輻射包括紫外光的光源 的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光裝置。 【先前技術】 已知有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光裝置,其輻射具有受 控波長的紫外光(舉例來說,可參見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號
2005-328734)。在此裝置中,將紫外光控制成包括UV_B 區(此區具有介於280至340 nm之範圍内的波長)的波長組 成以及uv-c區(此區具有介於100至280 nm之範圍内的 波長)的波長組成實質上為零。這樣的控制可以達到抑制絲 狀黴菌的孢子的形成以及抑制關於灰黴、白粉病(powdery ildew)路菌病(d〇wny miidew)、炭疽病(anthracnose)以及 相似者的_的生長的效果,以及預防上述病⑽引起的 植物病害。 然而 由於此裝置被控制成υν-c(具有波長分佈介於 =〇至280 nm)幾乎是零’因此其難以確實地抑制絲狀黴 囷的忆子的形成與造成上述病害的菌絲的生長以及確實地 =出植物對於病f破壞的抵抗力,如此—來難以抑制發 的病害破壞°此外,目前尚未有任何能夠_ 邊如仪蛾等夜行性昆蟲的揭露案。 此外,已知有祕栽種㈣的發光裝 紫外光與可見光(藍、黃以及紅光)的光以及促使 1361659 30387pif.doc
種(舉例來說,可以參照曰本未審查專利公開號 2001-28947)。然而,根據此裝置,包括紫外光(具有波長 分佈介於250至375 nm)與可見光(藍、黃以及紅光)的光的 輻射(radiation)可以促使植物的栽種,但會減少對於植物的 病吾破壞的抑制,因為包括UV-A(此區具有介於mo至38〇 nm之範圍内的波長)的紫外光的波長分佈會促進絲狀黴菌 的孢子的^以及具有吸引昆蟲的效果。此外,根據此裝 置,由於監燈會吸引昆蟲,所以能夠控制昆蟲病害的效率 很低’以及由於尚未有任何能触制諸如夜蛾等夜行性昆 蟲的揭露’故紐執行用⑽止夜行邮蟲之病害的有效 低像對應於植物色素的吸收光譜的光輻射至植 =的程度,其中包括於可見光的黃組成與紅組成中,可能 白影響植物的花芽的形成。 【發明内容】
本駐^據上摘銳點,本發明提供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 ^其可以確實地抑偶狀黴_形成與關於灰徽、 於:二及相似者的菌絲的生長、藉由確實地引起植物對 光抵抗力以抑制發生於植物的病害破壞、抑制 破4植物化㈣形成料彡料及減少夜行性昆蟲所造成的 梦晋之觀點’提供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光 忖括用以輕射(radiate)包括紫外光之光的光源,其 原至^以—重疊模式(_HaPping manne愧射具有波 I S] 5 1361659 30387pif.doc 長組成(wavelength components)在約 280-340 nm 之範圍内 的UV-B、具有波長組成在約100-280 nm之範圍内且已移 除等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組成的UV-C以及在具有波 長分佈(wavelength distribution)在 460-550 nm 的波長組成 中具有峰值的可見光。
較佳的是,在UV-C與UV-B與植物接觸的位置處的 UV-C的輻照度(irradiance)與UV-B的輻照度的總合等於 或小於約50 gW/cm2,以及在可見光與植物接觸的位置處 的可見光的輻照度等於或大於約0.2 pW/cm2。 再者,UV-C的韓射(radiation)與UV-B的輻射的比率 約為 0.04-0.1:1。
根據本發明’已移除等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的 UV-C、具有波長組成在約280—340 nm之範圍内的UV-B 以及可見光是以重疊模式進行輻射,其中可見光適於被葉 綠素吸收且具有重疊於夜行性昆蟲的發光效率特性 (lummOUS efflcacy比_如論)的波長分佈的波長分佈。 因此,可以更確實地抑制絲狀黴菌的孢子的形成以及抑制 關於灰黴、白粉病以及相似者的菌絲的生長;可以更確實 地引起植㈣於病害破壞的餘力;可財卩伽害破壞i 生f疾病的發生;可以促進植物的代謝;以及可以減少諸 如夜蛾等夜行性昆蟲對植物所造成的破壞。此外,由於幾 乎不幸田射對應於植物色素的吸收光譜 影響植物花芽的形成。 戌十不9 此外,UV-C的輻照度與UV-B的輻照度的總合等於 30387pif.doc 或小於50 ,所以料光的強度
與UV-B可以適度地輕射植物。因此,^^ UV-C 病Geafs讓h)等植物的生長疾病,以及抑制=物病 生。此外,可見光的輻照度等於或大於約〇2 / 此:以輕2地促進植物的代謝以及可以進一步μ增二少諸 如夜蛾等夜行性昆蟲所造成之破壞的效率。θ彳' —再者’藉由將UV-C的輕射與UV_B^_的比率設 疋成約0.04-0.1:1可以增加UV_B的比率,以
諸如葉燒病等生長疾病。 V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此處,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參照圖丨至圖6並敘 述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光裝置。在完全密閉的植物幼苗 生長系統(seedling production system)、農業塑料室 (agricultural vinyl house)、溫室或相似者等室内栽種中或是 在至外栽種或相似者中,此保護植物免於病害的發光裝置 (此處稱為“發光裝置,,)不僅能控制在栽種蔬菜或花的幼苗 期間出現的由灰黴之絲狀黴菌(黴菌)所造成的植物病害、 菌核病害(sclerotium disease)、早疫病(early blight)、葉斑病 (leaf spot disease)、白粉病(powdery mildew)、露菌病(downy mildew)、炭症病(anthracnose)以及相似者,且能控制夜行 性昆蟲(諸如夜蛾)。 圖1繪示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的 30387pif.doc 1包括用以輻射包括紫外光的光的光源2 /、用以控刎由光源2所發出之光的濾光器3。 器3的光會輕射至植物:P上。光源2是以至少— ‘ = =二 (overlapping manner)的方式將光輕射至植物p上,= 包括具有波長組成在約280-340 nm之範圍内的uv^且 有波長組成在約1〇〇_28〇 nm之範圍内且已移除 /、 於約255 rnn的波長組成的uv_c以及在具錢長分^ 460-55〇nm的波長組成中具有锋值的可見光。將由光= 射的光控制成在與植物P接觸的位置處之U v _ c = 與UV~B _照度的總合等於或小於約50 _cm2,^ UV-C的輕照度小於UV_B的轄照度。此外,將可見光控 制成可見光的輻照度等於或大於約〇.2]LiW/cm2。 二 々未將光源2限制為特定光源,只要絲能輻射包括已 移除等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組成的uv_c、UV_B以 及*T見光(具有波長分佈在460-550 nm)即可。舉例來說, 可以結合由光源所輕射的uv光(此處稱為“uv細”)與可 見光(此處稱為,’可見光源”),其+ uv光源產生已移除等於 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組成的UV-C與UV-B,以及可見 光源產生介於在460-550 nm的波長分佈。 UV光源包括’舉例來说,螢光燈(Q⑽代(諸 有如圖2所示之光譜分佈的日光燈(tanning 1如印))(由
Sankyo Denki股份有限公司所製造的商品號為gl 2〇e的 產。。)。此曰光燈發射已移除等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 組成的UV-C與UV-B。 1361659 « » 30387pif.doc 此外’ UV光源可以包括汞燈或金屬鹵化物燈(由 Matsushita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ky Beam)或諸如 疝氣燈的高強度放電燈(招幼Intensity Discharged (ffiD) lamp) ’汞燈或金屬南化物燈具有許多在約255_38〇 nm之 乾圍内的紫外光組成,疝氣燈在紫外區中具有連續光譜。 未將UV光源限制為特定光源,只要其能夠輕射已移除等 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組成的uv_c與UV_B即可。 金屬鹵化物燈、汞燈或彩色HID燈可以作為可見光 源。藉由使多種燈的光穿過濾光器3可以得到可見光(具有 波長分佈介於460至550 nm)。此外,這樣的可見光源可 以與不同的可見絲結合。舉例來說,可以有效地結合綠 LED與綠螢光燈(參照圖5),其中綠螢光燈在波長分佈介 於460至550 rnn之間的波長組成中具有峰值。 此處’作為施行控制的控制單元,因此uv_c與UV_B 與植物接觸触f處^juv_c触㉟度與υν·Β的輕照度 ^總合為約5G ,以及在可見光與植物接觸的位置 上處的可見光的誠料於或纽約Q2 _/em2,舉例來 =可以提供可以控制光的輻照的光控制器(未繪示)。光 =器可以電性控制光源2,使得uv_c的輕照度與uv_b =度的總合等於或小於約5〇 _cm2,以及可見光的 二度等於或纽約Μ 。㈣單衫僅限於光控 目h 的輪照度、UV_B的輕照度以及可 的照度可以藉由使用濾光器3、形成在光源 2之燈 上的塗附膜或沉積膜或上述之結合來控制。 [S] 9 30387pif.doc 濾光器3可以由玻璃或樹脂形成,以及構造成不傳送 由光源2所輕射的光中的大部分UV-A,也就是且有 約340-380nm白勺光。因此,濾光器3可以將輕射到植物p 上之光中之在約34〇_38()nm之範圍内的波長組成移除 其驅=於零。當以在約300-400 nm之範圍的紫外區具有高 光通量與包括多個波長組賴金屬i化物燈或錢燈作^ 光源2時,濾光器3特別有功效。 卩使光源2與濾光器3設置在植物p上方以在植物p 上方軺射光,並未限制上述兩者的位置。然而,當植物p 配置成彼此相當接近而栽種’植物p的陰影會使在植物p f方的位置的光源2無法輻射足夠的光至相鄰植物P的側 稍下部L目此鋪P的侧部與下部可能纽較容易受到 病害的破壞。因此’在此案例巾,如圖3所示,較佳的是 將光源2與濾m設置在植物P上方、在植物p的側部 =及在植物P的下部附近。因此,設置在植物p上方、側 及下㈣近且構造成在植物p的上部、侧部以及下部 輪射光的光源2可以分別稱為“上光源2a”、“側光源, ^及下光源2c,,。即使在圖3中,僅緣示一個上光源 ,側光源2b以及—個下光源&,但未限制這些光源的 致·目。 在如圖4所緣示之多株植物卜沿著田螌㈤ge)F排 =案例巾’補是提供多個上ma、側光源化以及 ㈣源2C。沿著田壟F且在—定的間隔處設置上光源2a。 歲乎平行於田壟F的方式設置側光源2b與下光源2c, 1361659 30387pif.doc 也就是說’他們是實質上連續地設置,以大致平行於植物 P的列。側光源2b與下光源2c例如是與具有圓柱物 (cylinder)或相似者以提供防水性(waterpr〇〇fe(j)的營光燈 一起構造,且以幾乎平行於田壟F的方式設置。側光源2b 與下光源2c可以與中空導光形式的發光裝置(h〇11〇w light guide-type illuminati〇n device)、光纖、伸長的 EL 裝置 (elongate EL device)或相似者一起構造。如上述,上光源 2a、側光源2b以及下光源2c彼此平行設置,如此一來即 ,植物=排誠比每—個光源所能輻射光的範圍還要大的 ^域’ k些光源仍可以確實地輕射光至植物p的側部與下 門。可以控制絲2輻射光至植物p上的時 曰 7疋說,在計時器所設定的時間下,可 =至^彻,因綱賴^2=切 式。以調整成適合植物p生長的模 長且較小,可以關 的早期生長階段,植物p尚未成 2c,以及調整側光原2a且打開側光源⑪與下光源 先的分佈寬度與減少輕射 f角纟以限制 漸變大,可以打門4 植物上的先i。當植物P逐 源处的設置角;I ,源厶,以及調整側光源2b與下光 上的光量。同時二周二:見光的分佈與增加輻射至植物P 光量的方法並不限;;上與下㈣2,光分佈與 植物P需要相對大 …在上光源2a的光量較小或 的先,賴中,即使在早期生長階段 1361659 30387pif.doc 也可以打開上光源2a。 為了確保控制植物的病害與昆蟲的效果,較佳將發光 裝置1設置在能夠阻擋太陽光的UV_A的(舉例來說)^業 塑料室或溫室(而後稱為,,室,,)的内部。當發光裝置】^於 室内,不僅可以阻擋由發光裝置丨輻射至植物^上的光的 UV-A,也可以阻擋由太陽光輻射至植物p上的光的 UV-A,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絲狀黴菌。 如果已移除等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長組成的uv_c 與UV-B的強度高時,可能會傷害人體,諸 如眼睛或皮膚。因此,較佳是在室内設置與發光裴置i電 性連接的光檐板(light Yielding plate)或人偵測感應器 (human detection sensor switch),以控制光的分佈,使得光 源2的光不會輻射至工人身上,或是將光源2控制成^有 工人不在室内時才會打開。經由這樣的控制,可以確保在 室内的工人的安全。 圖5分別繪示為以綠螢光燈作為光源2的可見光源時 的綠榮光燈的光譜輕射(Spectral radiation)特性的輕射光譜 (radiatioii spectra,以實線表示)的實例、植物色素的光吸收 特性的吸收光譜(以虛線表示)的實例以及夜蛾的光敏感度 (spectral sensitivity)的發光效率特性(以點線表示)的實例。 圖中的縱軸是將最大的發射光譜與吸收光譜的功率(power) 程度設為1以及將最大的發光效率特性的敏感度設為1。 此外,由點線所圍繞的區域1〇、20分別為已移除等於或小 於約255 nm的波長組成的UV-C與UV-B。 [S] 12 1361659 30387pif.doc 綠螢光燈的光譜的光譜輻射特性的實例包括可見 光’此可見光在具有波長分佈在460-550 nm的波長組成中 具有峰值。已發現的植物色素的吸收光譜(由Butler et al (Butler, W. L.: Photochem, Photobiol. 3, pp.521-528, 1964),在660 nm附近有峰值以及在560_700nm的範圍中 具有較高的程度(由紅色至黃色)。已知當對應於植物色素 的吸收光譜的光輻射至植物上時,光的輻射會對植物的花 芽的形成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關於夜蛾的發光效率特性, 如Uchidara(曰本照明工程協會的年度會議,2〇〇3年8月) 所揭露,已知為了達到抑制夜蛾的活動的效果,較佳是使 用在460至580 nm之波長區域之光譜輻射能量中具有峰 值的光源。 綠螢光燈的光譜對應於可見光,此可見光在介於以夜 蛾的發光效率特性為最高值與以植物色素的吸光光譜為最 低值之間之460-560 nm範圍中具有峰值,以及其波長分佈 重疊於與夜蛾的發光效率特性的光譜分佈以及幾乎不重疊 於植物色素的吸光光譜。因此,輻射綠螢光燈的光譜時, 由於葉綠素的光吸收高,因此可以促進植物的代謝,且由 於促進植物對紫外光的抵抗力,因此可以減少由葉燒病所 造成的破壞以及減少對於植物的花芽形成的負面影響,以 及可以有效地控制夜行性昆蟲。 下表1顯示將紫外光與可見光輻射至草莓上的測試結 果。此表顯示在UV-C與UV-Β接觸草莓(植物)的位置所 使用的UV-C與UV-B的輻照度總合(稱為,,紫外光輸出,,) [S] 13 30387pif.doc 30387pif.doc
與在可見光接觸草葚 w猛w目丄=()的位置所使用的可見先认 度(柄為了見光輪出”)所得到的植物病害發的轉照 生長疾病發生率(葉燒病發生率(%))以及夜蛾破物 表1 光輻射至草莓上控_實例的測試結果 紫外光輸 出 (pW/cm2) 可見光輸 出 (pW/cm2) 病害發生 率(%) 一 m 口v /只!j §. 生長疾病發 生率(葉燒 病發生率 __(%)) 〜、活果 夜蛾破壞 率(%) 55 0.2 3.8 33.2 2.68 50 0.2 3.6 0 2.76 0 0.2 75 0 4.78 55 0.15 4.9 41.7 9.02 50 0.15 4.2 3.5 11.3 55 0.1 6.8 63.9 12.4 50 0.1 7.3 15.6 11.9 50 0 5.1 100 59.3 55 0 5.7 100 67.2 如表1所示’當可見光輸出為0.2pW/cm2、紫外光輸 出為55 pW/cm2時’葉燒病發生率相當高為%.2%,當可 見光輸出為〇‘:2pW/cm2'紫外光輸出為〇 時,病害 發生率相當高為75%。相反的,可以看出當紫外光輸出為 m 14 1361659 30387pif.doc 50rwrl時,病害發生率為3.6%,葉燒病發生率為〇%, =仪=壞率為2·76%,上述三者的發生率皆相當低。 :為〇二7輸出小於G.22錢1"2時,也就是可見光輸 出為0 KW/cm、(U pW/cm2以及〇 15 pW/cm2時病宝發
,發生率以及夜蛾破壞率都會增加且發光效應 低。也2“說,藉由將紫外光輸出設成等於或小於% 值以及將可見光輸出設成等於或高於〇.2 KW/cmW值’與將可見光輸出與紫外光輸出設定成其他值 的案例相比’病害發生率、生長疾病發生率(魏病發生率) 以及夜蛾破壞率可以較佳地被抑制。此外,在表〗中,uv-c 的輻射與UV-B的輻射的比率量測為約〇丄i。 如同上述測試結果所指,根據本實施例,將在約 255 280 nm之UV-C與UV-B之波長區域中的紫外光輕射
至植物上,可以確實地抑·狀彳_的孢子的形成以及抑 制關於灰徽、白粉病、露菌病、炭麵以及相似者的菌絲 的生長,且可以確實剌墟轉㈣韻·抗力,可 以抑制病害破_發生以及預關_生長赫。此外, 可以被錢力地吸收且對於夜行性昆蟲具有高發光效 率的460-550 nm之可見光是以重疊模式輕射,因此可以 促進植物的代謝、會抑制朗植物花芽形成的影響以及可 以有效地控制夜行性昆蟲。 特別是,可以將對應於與植物接觸處的uv_c的輻昭 度與UV-B的H照度的總合的料光輸出調整成等於^ 於50 _/em2的值’ uv_c與υν·β可以適當地輕射至植 [S] 35 1361659 30387pif.doc 物上,以_諸如葉燒鱗植物生長疾病,以及可 地抑制病害破壞的發生。此外,可以將可見光輕射至^ 上之處的可見光輸出調整成等於或高於〇2 值,以輕㈣促進植物的代謝與可以有效地增加控制諸如 夜蛾等夜行性昆蟲的效率。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輻射至植物上的紫外光實質上 沒有能夠促進絲狀黴菌的孢子的形成之位於υν ·Α區的波 長組成,因此藉由有效地抑制絲狀黴菌的孢子的形成或菌 絲的成長可以抑制植物病害破壞的擴散(expansi〇n),因此 可以增加收成的產量。此外,由於包括UV_A的光具有吸 引昆蟲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藉由移除UV_A可以抑制 吸引昆蟲的效果以及減少害蟲所造成的破壞。
同時’當光源2是由螢光燈所提供,可以不提供遽光 益3,以及如圖6所示,塗佈在螢光燈之螢光管内部的螢 光物貝21可以具有輕射光的特性’此輕射光的特性為幾乎 沒有在UV-C區之等於或小於255 nm的波長組成以及沒有 在UV-A區(此區具有從約340至380 nm的波長)的波長組 成。在此螢光燈中,經由放電射出電子,以及經由接收電 子能量而由汞原子射出紫外光,且螢光物質21吸收紫外光 且螢光物質21輻射光。 此外,並未將光源2限制為特定光源,藉由使用如圖 3所繪示的濾光器3可以移除光中等於或小於255 nm的波 長’此濾光器不傳送大部分具有等於或小於255 nm波長 的光。當以在等於或小於約255 nm之範圍的紫外區具有 [S] 16 1361659 30387pif.doc 高光通量與包括多個波長組成的金屬鹵化物燈或疝氣燈作 為光源2時’濾光器3特別有功效。 接著’下文敘述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發光裝置 1。此處可以省略根據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的繪示。根據 本貫施例的發光裝置1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不同
之處在於由光源所輻射的光被改造成使得uv_c與UV_B 接觸植物P處的UV-C的輻射與UV_B的輻射的比率約為 0.04-0.1:1。 用來將υν-c的輕射與UV_B的輻射的比率調整成約 為0.04-0.1:1的控制單元可以例如是與光控制器一起夠構 造,其中光控制器可以控制光的發光。光控制器可以電性 控制光源,使得輻射比率變成約為〇 〇4_〇1 :卜 下表2顯不對草莓的輻射測試結果,豆中 _射與勵_射的比率。此表顯示藉由將UV_B設 疋在1以及使UV-C在0至0.12之間改變 與UV B接觸草每(植物)處的uv_c的輕射與_在的= 的比率時,關於病轉生率(%)與生長 广 發生率(%))的_測試結果。此外,可見光輸二t 持在0.2 μλν/οηι2,以及對Γ 輸出釔疋地維 ,— Μ夂對應於uv_c的輻照度與UV_B沾 輻照度之總合㈣枝Μ敍地_在50_咖2。的 17 1361659 30387pif.doc 表2 _與〜射的
如表2所示,當UV-C的輻射與υν-β的輻射的比率 宝^04/0·1:1時能得到相當好的輻射測試結果,也就是病 生率為19_25%與對應於生長疾病的葉燒病發生率 為〇%。特別注意的是,病害發生率19_2 5%更優於在表工 中所.‘、'頁示之第一實施例的最低病害發生率3.6%,且在所有 ⑴04-0·1:1的範圍中,對應於生長疾病的葉燒病發生率為 18 30387pif.doc 0%。 如上述測試結果 物病害與昆蟲的發光e,根據第二實施例之用以控制植 射的比率調整為〇 、置,將的輻射與UV-B的輕 植物的生長疾病以及<·】:】,可以有效地抑制諸如葉燒病之 然而,本發明未i〜步減少病害發生率。 目的而以各種方式潤=限於上述實施例,可以根據修改的 或多個可以在植物附沂本發明。舉例來說,可以提供一個 照度感應器偵測可見則照度的照度感應器,使用這些 控制一個或多個光源的或紫外光以及根據偵測訊號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接 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2有、畜當广'並非用以限定 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請;2動與,’故本 【圖式簡單說明】 ζ斤界定者為準。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保護植 發光裝置的構造的圖式。 免;病害的 圖2為作為發光裝置之光源的日光处 的圖式。 尤°日犯置分佈 圖3為發光裝置之光源排列的另—實例的圖式。 圖4為發光裝置之光源排列的又一實例的。° 圖5為發光裝置的綠營光燈的光譜、夜蛾光效 特性以及植物色素的吸收光譜之間的關係的圖式:^ 圖6為作為光源之營光燈的部分剖示圖。 IS] 19 1361659 ' 30387pif.doc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發光裝置 、 2 :光源 * 2a :上光源 2b :側光源 2c :下光源 3 :濾光器 21 :螢光物質 • P :植物

Claims (1)

1361659 30387pif.doc 修正日期:1〇〇年8月31日 害的發光裝置,其包括用以輻 爲97150749號中文專利範圍無劃線修正本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保護植物免於病 射包括紫外光的光源·· ,、中所述光源至少以—重疊模^射具有波長組成在 約280-340 nm之範圍内的UV_B、具有波長組成在約 100-280 nm之範圍内且已移除等於或小於約255 nm的波 長组成的UV-C以及在具有波長分佈在460_550nm的波長 組成中具有峰值的可見光, 其中’在所述UV-C與所述UV-B與植物接觸的位置 處的所述UV-C的輻照度與所述UV-B的輻照度的總合等 於或小於約50 gW/cm2 ’以及在所述可見光與所述植物接 觸的位置處的所述可見光的輻照度等於或大於約0.2 pW/cm2,且 其中,所述UV-C的輻射與所述UV-B的輻射的比率 約為 0.04-0.1:1 °
21
TW097150749A 2007-12-25 2008-12-25 Lighting device for protecting plants from disease TWI36165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2105A JP5219245B2 (ja) 2007-12-25 2007-12-25 植物病害虫防除用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6961A TW200926961A (en) 2009-07-01
TWI361659B true TWI361659B (en) 2012-04-11

Family

ID=4080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50749A TWI361659B (en) 2007-12-25 2008-12-25 Lighting device for protecting plants from diseas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224799B1 (zh)
JP (1) JP5219245B2 (zh)
KR (1) KR101217435B1 (zh)
CN (1) CN101909425B (zh)
TW (1) TWI361659B (zh)
WO (1) WO200908127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2954B2 (ja) * 2011-03-04 2015-0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JP5927015B2 (ja) * 2011-04-19 2016-05-25 クミアイ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と微生物による養液栽培植物の病害及び/又は害虫防除方法
JP5687562B2 (ja) * 2011-05-24 2015-03-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器具
JP2013236562A (ja) * 2012-05-11 2013-11-28 Panasonic Corp 害虫防除照明装置
JP5938653B2 (ja) * 2012-05-11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照明システム
JP6153109B2 (ja) * 2013-04-05 2017-06-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害虫駆除用照明装置
CN104719281A (zh) * 2013-12-23 2015-06-24 卢文祥 一种害虫防治方法
WO2016134004A1 (en) * 2015-02-17 2016-08-25 Biovantage International, Inc. Light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5052579A (zh) * 2015-07-24 2015-11-18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减轻集装箱运输人参榕叶片黄化脱落的荧光补光方法
JP6761970B2 (ja) 2016-08-18 2020-09-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病害虫防除装置
EP3500082A1 (en) 2016-08-22 2019-06-26 Biolumic Limited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s of seed treatment
CN111050546B (zh) * 2017-08-29 2022-09-06 国立大学法人浜松医科大学 低诱虫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低诱虫发光方法及显示方法
JP7149493B2 (ja) * 2018-02-22 2022-10-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方法
JP7199006B2 (ja) 2018-09-21 2023-01-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菌糸抑制装置及び菌糸抑制方法
JP7228152B2 (ja) 2018-10-03 2023-02-24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植物育成装置
CN109497013B (zh) * 2018-12-07 2021-09-10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市政园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236A (ja) * 2002-05-29 2003-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植物育成用照明装置及び植物育成装置並びに植物育成方法
JP4461693B2 (ja) * 2002-07-31 2010-05-1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4729265B2 (ja) * 2004-04-19 2011-07-2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防蛾灯
JP2005328734A (ja) * 2004-05-19 2005-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FR2890232A1 (fr) * 2005-08-23 2007-03-02 Saint Gobain Lampe plane a decharge coplanaire et utilisations
JP4887709B2 (ja) * 2005-09-27 2012-02-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植物のポリフェノール増収方法及び増収装置
JP5162740B2 (ja) * 2007-07-17 2013-03-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9425A (zh) 2010-12-08
WO2009081272A2 (en) 2009-07-02
EP2224799B1 (en) 2017-07-26
KR101217435B1 (ko) 2013-01-02
KR20100088635A (ko) 2010-08-09
WO2009081272A3 (en) 2010-06-03
JP5219245B2 (ja) 2013-06-26
EP2224799A2 (en) 2010-09-08
CN101909425B (zh) 2012-04-11
TW200926961A (en) 2009-07-01
JP2009153397A (ja) 200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1659B (en) Lighting device for protecting plants from disease
TWI344815B (e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for prevention from plant diseases
JP5106228B2 (ja)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WO2010098252A1 (ja) 害虫防除装置
JP5652954B2 (ja)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TWI789530B (zh) 捕蟲器
JP6555466B2 (ja) 点滅照明による防虫方法および防虫用照明装置
JP4988643B2 (ja)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JP2005328734A (ja)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JP2013123417A (ja) 植物育成病害防除照明装置
JP5435784B2 (ja) 害虫防除装置
JP5213255B2 (ja) 害虫防除装置
JP5129768B2 (ja) 害虫防除装置
JP2019068797A (ja) 植物用ハイブリッド照明ユニット
JP2011152059A (ja) 植物育成システム
Sliney Light and eye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