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1689B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1689B
TWI351689B TW096110813A TW96110813A TWI351689B TW I351689 B TWI351689 B TW I351689B TW 096110813 A TW096110813 A TW 096110813A TW 96110813 A TW96110813 A TW 96110813A TW I351689 B TWI351689 B TW I3516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efect management
recording
information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0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6075A (en
Inventor
Yoshida Masayoshi
Koda Takeshi
Katata Keiji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46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6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1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16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61Finalising a record carrier after a recording operation, e.g. to ensure compatibility with a ROM mediu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98Overwriting or replacing recorded data
    • G11B2020/10907Overwriting or replacing recorded data using pseudo-overwriting, i.e. virtually or logically overwriting data on WORM media by remapping recorded blocks to alternat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3Testing wherein a flag is set when errors are detected or qualifi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6Testing wherein a defect list or error map is generat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20/1873Temporary defect structures for write-once discs, e.g. TDDS, TDMA or TDF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linear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a non-contiguous spare area, e.g. with a secondary defect list [SD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Description

135168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種資訊記錄㈣、—種記錄記錄資料於 該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裝置及記錄方法、—種再生記錄於 邊炱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資料之再生裝置及再生方法一種 控制記錄或再生之電腦程式以及—種包括―控制記錄或 控制再生之控制信號的資料結構。
【先前技術】 有-種缺陷管理技術,其可作為改良記錄及讀取記錄資 料於尚密度記錄媒體(如光碟、磁碟及磁光碟)可 之 術。換言之,當有到痕或灰塵或劣化(合稱為「缺又陷」) 於記錄媒體時,欲記錄於該缺陷位置或已記錄於該缺陷位 置之資料被記錄於該記錄媒體之另一區(稱作「備用 區」)。藉此方式將由於該缺陷而造成可能不完好或不完 全記錄、或讀取、或再生之記錄資料撤離至備用區,可改 良記錄資料之記錄及讀取/再生之可靠度(參考日本專利 申請公開案第平1 1-185390號)。 通常以製作缺陷表單來進行缺陷管理。於製作表單上, 具有記錄位址資訊用以指示缺陷於該記錄媒體之位置,以 及具有位址資訊用以指示欲記錄或已記錄於該缺陷位置 資料被撤離的備用區位置。 缺陷表單係#由執行初始邏輯格式初始化記錄媒體或 記錄播案系統資料等至記錄媒體而製作。缺陷表單亦可藉 由記錄資料被記錄於記錄媒料製作。#記錄資料被記^ 326纖檔 \94\94143900\TF968015 6 1351689 及改寫數次時,缺陷表單在每次記錄資料被記錄及改寫且 偵測得缺陷區,或當記錄資料被撤離至備用㈣,即 作或更新缺陷表單。此外,當記錄資料由記錄媒體再生 時,可製作缺陷表單。例如當記錄資料被再生時,若相對 於預定單位⑷如一扇區單位或一叢集單位)之記錄資 料1有„預定數目或預定數目以上之資料經錯誤校正,則該 預定早位之記錄資料被判定或被測定為未來無法進行錯 誤校正之缺陷,將構成撤離標的。如前文說明’每當記^ 貧料被撤離至備用區時,即會製作或更新缺陷表單。 當記錄資料被記錄至記錄媒體時,係參照該缺陷表單。 如此可使記錄記錄資料記錄至該記錄媒體時遠離缺陷位 ;置。另-方面,t記錄於該記錄媒體之記錄資料被再生或 „賣取犄,亦參照缺陷表單。如此基於缺陷表單,可確切讀 取記錄於正常記錄區之記錄資料,以及由於存在有缺陷: 記錄於備用區之記錄資料。 若缺陷表單經由記錄裝置本身記錄資料來管理時,則缺 陷表單通常係記錄於該記錄媒體之一特定區,其為構成缺 陷表單之製作或更新標的。當記錄於該記錄媒體之記錄資 7被再生,或當其它記錄資料被改寫或額外記錄(亦即單 人寫入)時,缺陷表單由該記錄媒體被讀取。接著讀取裝 2讀取操作時,或再生裝置於再生操作時則參照該缺陷 表早。 【發明内容】 若缺陷表㈣由記錄裝置管理,縣絲單係記錄於該 326、總檔\94\94143900\TF968015 η !: g 1351689 記錄媒體之一待定區。例如以使用藍光雷射之可 碟為例,缺陷表單係記錄於保留在光碟引入區或引出^之 稱作為「缺陷管理區」)。原先記錄㈣陷 位置^錄㈣也記錄於該記錄媒體之該特定區。 如前文說明’每當記錄資龍記錄及改寫且於該位置發 現缺區時’或每當記錄資料被撤離至備 單被更新。然後,缺P々本。〇 . 时缺表 # ^ ^ , 、63表早错由记錄貧料記錄與改寫更新 後的適虽時序,缺陷表單被改寫或額外記錄(亦即單 入)於記錄媒體之缺陷瞢琿卩々 ‘·'、 盘改宜夕押认 陷官理區係構成記錄 ”文寫之“的。此外,原先被記錄於 也被改寫或額外圮锌(亦gp &仓、 罝之。己錄貝科 定區。 卜°己錄(亦即早次寫入)至該記錄媒體之特 寫々種寫更新的缺陷表單’只可於記錄媒體屬於可再 寫式㈣媒體時才能實現。當記錄媒體為所謂之「單次寫 .體」’例如單次寫入式光碟,於缺陷表單 >被更新後,更新之缺陷表單例 rr…)於資訊記錄媒體之新:未經:= 但,缺陷表單額外被記錄(亦即單次寫入),則於再生 何處位置,而需要徹底搜尋保留區:=== 即使對記錄缺陷表單之保留區分散於多體匕卜 需以相同方式徹底搜尋多個區域。 -己簪媒體’也 此種情況下,特別於高密度記錄媒體例如光碟,有搜尋 326\^^\94\94143900\TF968015 。 〇 r t? 1351689 結果再生或記錄效率低 最新缺陷表單所需時間延長問題 劣。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有效搜尋更新後之 ^表早之資訊記錄媒體;—種記錄記錄資料於該資訊記 •亲媒體之記縣置及記錄方法;—種再生記錄於該資訊記 2體之記錄資料之再生裝置及再生方法;—種用於該記 ,裝置或再生裝置之電腦程式;以及一種包括一控制記錄 或控制再生之控制信號的資料結構。 (寅訊§己錄媒體) —則述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種資訊記錄媒體達成,該資 2。己錄媒體δ又置有.一貧料區,於其中記錄資料;複數個 暫時缺,管理區,以暫時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該缺 陷音理資訊為該資料區缺陷之缺陷管理基礎;以及一旗標 區’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暫時缺陷管理區,於該 區’來自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被記 鲁表於該區,該區別資訊係呈一區設定為記錄條件以及一區 保留為未記錄條件之組合樣式類型,而被記錄於旗標區。 j根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主要為再生或執行標的之 =資料包括例如影像資料(或視訊資料);纟訊資料、文 。資料内谷"貝料,電腦程式等資料可被記錄於該資料 區然後可經由於一如下述之控制資訊記錄區,經由記錄 =如控制貧訊’來適當記錄及再生記錄於該資料區之記錄 _料°亥控制資矾包括:指示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屬 生與類型之資訊;管理該記錄資料位址之資訊;控制記錄 32_檔\94\94143900\TF968015 9 1351689 • /再生裝置之記錄與讀取/再生操作之資訊等。記錄資料及 控制貧訊無法經常根據其内容明確分類。但控制資訊主要 直接用於記錄/再生裝置之操作控制,而記錄資料主要指 了記錄與讀取標的,且主要係用於再生操作、或用於後端 •糸統或記錄/再生裝置主機電腦之程式執行操作等。 •缺陷管理資訊暫時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本發明之 「缺陷管理資訊」係用於缺陷管理之資訊,包括:撤離來 ❿源位址’其為該資料區之缺陷位置位址;以及撤離目的地 位址’其為對應原先記錄或已經記錄於缺陷區之記錄資料 之該撤離資料之記錄位置位址。缺陷管理如後。當有缺陷 (如到痕、灰塵或劣化)存在於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時, 記錄資料被記錄於遠離該缺陷位置之一位置。同時,撤離 資料被記錄於備用區,其為遠離缺陷之記錄記錄資料區。 此外,進行下述處理作為缺陷管理之一部分:辨識處理, 其當記錄於該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資料被再生時辨識缺 φ陷位置,以及讀取處理,其讀取來自該備用區之撤離資料。 此外,缺陷管理資訊較佳係循序記錄(亦即串列記錄或 連續記錄)。即使非循序記錄,也可獲得合理效果。 例如暫時缺陷管理區為一區,於該區暫時記錄缺陷管理 資讯至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被封片為止。因此至被封片 之刖,當再生記錄於該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資料時,缺陷 管理係經由由該暫時缺陷管理區讀取缺陷管理資訊進行。 •特別於本發明,資訊記錄媒體設置有複數個(亦即兩個 或兩個以上)暫時缺陷管理區,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係記錄 326纖檔\94\94U3900\TF968015 10 1351689 於其中任一區。本發明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指示最新 缺陷官理貢訊,且指示具有有關於目前時間偵測得於該資 料區之缺陷資訊之缺陷管理資訊。以下將其中含括有效缺 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陷管理區稱作為「使用中之暫時缺陷 • 管理區,。 、 此外’區別資訊被記錄於旗標區,區別資訊指示其中記 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缺陷管理區。換言之,區別資訊指 •示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中之該使时之暫時缺陷管理 區(亦即其位置及位址等)。 因此’例如當下述之再生I置再生記錄資料時,經由參 妝旗才示區’可相當容易且有效地規定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 2區。若無此種旗職,則下述之再生裝置須經由徹底搜 哥稷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來找出該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 但根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經由參照旗標區可 使用中之暫日^缺陷管理區,而無需徹底搜尋如前述之 目里L換5之,可更有效搜尋有效缺陷 5里負5孔’結果可加速再生操作。 錄根據本發明,區別資訊係根據預定法則設定為記 域及其他記錄條件區域之組合樣式類型,而被記 ^ °此處’於本發明之「記錄條件」係指若干記 或若干其它資料)被寫於旗標單元區域,而與該被 =入^錄資料(或若干其它資料)表示的意義無關。相反 上丄明之「未記錄條件J則指該記錄資料(或若干其 匕貝科)之條件並未寫入。因此每當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 326\|®©\94\941439〇〇\TF968015 u , 1351689 理區改變時’無需將新區別資訊“該新旗標區。換士 之,即使於早次寫入式資訊記錄媒體之情況下,仍秋可二 由改變於旗標區之未經記錄條件區而寫入區別資訊,、抑工 別貧訊係呈旗標區之記錄條件與未記錄條件之^ : 該旗標區之未記錄條件區較佳係、事先(或藉内設^據 ^時缺陷管理區職,藉寫人某些資訊指定給於記錄騎 區。因欠此如前文說明,無需增加旗標區或區別資訊來寫 訊,獲得顯著效果。可節省資訊記錄媒體面積。如 此本土明極為有用,特別對單 有用。 ㈣野早夂寫入式貧訊記錄媒體極為 狄目,指示於本發明之#料記錄媒體之複數個暫時缺陷 區。 j °己錄於下述之控制資訊記錄 結:’根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可更有 ^暫時缺时料。因此可有效搜尋更新㈣( =缺之陷管理資訊(亦即缺陷表單)。如此即使於操作缺陷 物即加速、簡化操#作或再生操作效 較佳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係串列或連續使用。換言 ^於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自由空間(或未記錄區)耗盡 =皮較佳使用另-暫時缺陷管理區。也較佳事先確定使 用順序。該資訊可記錄於控制資訊 它區等。 、仪y八 此外’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較佳為單次寫人式資訊記 326\^^\94\94143900\TF968015 ,- 12 £ 1351689 錄媒體。即使為可再寫式資訊記錄媒體 錄媒體仍較為有利。 乃之貝訊圯 =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態樣,若該f = :n」個暫時缺陷管理區(n:整數,叫則旗: i括 n-1」個旗標單元區。 根據此-態樣,經由使用「d」個旗標單元區,可區 別n」個暫時缺陷管理區。此處,本發明之 : ,指示含括於該旗標區之具有預定尺寸之一記錄區早: s之,前述區別資訊係經由使用「H」個旗標單 組合顯示。此外,若配備「n]」個旗標單元區,即使於 =次=式資訊記錄媒體(其於各個位置只可記錄記 枓一:人)’仍然可由「n」個暫時缺陷管理 用 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 U使用 特別當「η」為大數目時,更難以規定使用中 陷管理區。原因在於需要更大量搜尋才能徹底搜尋全部暫 >時缺陷管理區。根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可有效 暫時缺陷管理區’而與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數目無關。 二前=明’於包括「η]」個旗標單元區之資訊記錄 某體之U,該區別資訊係經由「η]」値旗標單元區 各自於記錄條件或於未經記錄條件,而被指示為一個士敗 旗標區。 經由以此種方式組成,前述組合樣式類型係經由 個旗標單元區各自所擁有的兩型條件組合組成。結果可區1 別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 ° °° 326V總檔\94\94143900VTF968015 13
S 1351689 至於卓κ寫入式資訊記錄拔辦» 定於記好铬# 01 凉媒體,右一旦旗標單元區被設 、;己錄條件’則難以將該旗 件。但即使於單次寫 匕》又疋為未5己錄條 說明,若f晉「 i式貝訊5己錄媒體之情況下,如前文 記錄條件Γ未^侔」/旗標單元區,則可根據經由組合 訊作心:條件所得組合樣式類型,適當記錄該資 趙:::::單=訊記錄媒體之-態樣’該資訊記錄媒 竽t H ( 錄條件或於未記錄條件,對應 L己錄資料之備份資料被 ^ 之於印锫鉻杜々s , n i」個旗才示早7C區中 °己錄條件之至少-個旗標單元區。 經由以此種方式组诸,馗 |5, , _ ., 旗軚早兀區不僅可作為旗標區, 雙重力I ^備用區。藉此可獲得旗標區之旗標單元區之 雙重功能,可獲得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效果。之 2成為不€於其中記錄備份㈣,同時也可 錄思圖用於若干應用之纪錄眘 、〇己 •卞胸於甘― 4。另外,可組成來於其中 •錄用於其匕用途有某種意義之記錄資料。 ,具有「H」個旗標單元區之資訊記錄媒體之一態樣, 〜η 1」個旗標早元區之各個旗標單元 資 記錄媒體之最小記錄區。 了赝口亥貝讯 =以此财式組成,可更縮小㈣闕為旗標區之纪 錄谷1。因此可經由使用旗標區來搜尋使 管理區,同時維持旗標區所需記錄容量。 暫寺缺心 此外,經由設定各個旗標單元區為該資訊記錄媒體之最 小5己錄區’可記錄區別資訊等於該旗標區作為下述記錄裝 326總檔\94\94I43900\TF968015 ,
14 ( R 1351689 置正常記錄操作之一部分,且可由旗標區讀 作為下述再生裝置正料线狀—部分。]貝訊專 即,「η-l」個旗標單元區各自並非尺寸最小的記錄區, 反而是有任意尺寸之區域,仍然可獲得前述本發明之資訊 記錄媒體之各項效果。「^!」個旗標單元區尺寸可彼此相 同,或彼此相異。 於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另-態樣,該旗標區係設置 於該資訊記錄媒體之一内周邊侧。 根據此一態樣,例如容易存取旗標區。因此可減少區別 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所需處理負荷。 即使旗標區非於資訊記錄媒體之内周4,例㈣使旗炉 區係於資訊記錄媒體之外周邊或於任意位置,仍然可區^ 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 於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另—態樣,該資訊記錄媒體 進一步包含一控制資訊記錄區,來於該區記錄控制資訊供 泰就該資料區控制記錄與讀取中之至少一者,該旗二 置於該控制資訊記錄區。 ,、丁 '、〇又 根據此-態樣,於再生或記錄讀取控制資訊之同時, 參照含括於旗標區之區別資訊。因此,作為伴隨例如資 記錄媒體初始設定等正常操作之—系列操作,可炎昭區 資訊。如此可更有效選定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结 可相對容易或更有效地搜尋更新後之缺陷管理資訊。、 控制資訊記錄區可包括一確定缺陷管理區,來於1 錄例如資訊記錄媒體封片之缺陷管理資訊(特别有效: 326 總槍\94\94143900VTF968015 1351689 管理資訊)。如此可維持本發明次 知月之貝訊记錄媒體中單次穹 入式資訊記錄媒體與例如可再耷+次 馬 认“ J冉寫式貪訊記錄媒體可相容。 =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另一態樣,旗標區係設置於 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中之一個暫時缺陷管理區。、 根據此-態樣,可記錄區別資訊,而未將區別資訊斑記 錄::混合’該記錄資料包括音訊資料及視訊資料等。 若欲首先存取之暫時缺陷f理區係由下述之記錄裝置 或再生裝置㈣決定,則旗標區較佳係設置於欲首先被存 取之暫時缺陷管理區。如此可更有效獲得有效缺理 訊。 只 〜即使旗標區未設置於暫時缺陷管理區,例如即使旗標區 係設置於資料區或備用區等,仍然可區別使用中之 陷管理區。 如前述,於資訊記錄媒體之一態樣,其中該旗標區係設 置於一個暫時缺陷管理區’該旗標區係設置於該一個暫時 缺陷管理區端部。 根據此一態樣,可有助於存取下述之記錄裝置及再生裝 置之旗標區。 " 因暫時缺陷管理區係位在前述控制資訊記錄區,故相當 容易辨識暫時缺陷管理區之開始位址及尺寸等。 (s己錄裝置及記錄方法) 七述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一種供記錄記錄資料於一資 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裝置達成,該資訊記錄媒體設置有:(i) 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資料;(i i)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 32队總檔\94\94143900\TF968015 16 1351689 區’以暫時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該缺陷管理資訊為 該資料區缺陷之缺陷管理基礎;以及(iii) 一旗標區,於 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暫時缺陷管理區,於該區,來 自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被記錄於 •該區,該區別資訊係根據預定法則呈一區設定為記錄條件 - 以及一區保留為未記錄條件之組合樣式類型,而被記錄於 旗標區,該記錄裝置設置有:一第一記錄器件,以記錄該 _ 5己錄資料及該缺陷管理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以及一第二記 錄器件,若於其中記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陷管理 區被改變,則經由根據改變後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改變保 留為未記錄條件區成為記錄條件區,如此經由改變組合樣 式,來更新區別資訊與記錄區別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記錄裝置,可經由使用第一記錄器件及第 二記錄器件,來適當記錄記錄資料等於前述本發明之資訊 記錄媒體,該記錄器件包括:一光學拾取頭;一控制該 春學拾取頭之控制器等。 特別,百先,第一記錄器件記錄該記錄資料於該資訊記 錄媒體之資料區。同時經由例如缺陷管理資訊產生裝置而 產生缺陷管理資訊,其包括例如缺陷表單來指示缺陷於資 訊記錄媒體之位置。可組構成讓製作之缺陷管理資訊係儲 存於一包括記憶體之記憶體裝置,例如RM。 然後第一記錄器件將以此種方式製作之缺陷管理資訊 記錄於該暫時缺陷管理區。第一記錄器件記錄該缺陷管理 資訊於該暫時缺陷管理區有多種不同時間,但後文說明之 326總檔\94\94143900\TF968015 17 1351689 ¥間為可接叉.例如恰於資訊記錄媒體被初始化或格式化 之後,於系列冗錄資料被記錄於資訊記錄媒體後;恰瘦 .由檢驗記錄(經由驗證)偵測得—缺陷後等。此外,第—記 錄器件將撤離資料記錄於備用區。 特^於本發明,若藉第—記錄器件記錄之使用中之暫時 缺g理區’於缺陷管理資訊藉第一記錄器件記錄前與記 錄後改變,則該第二記錄器件記錄區別資訊或更新區別資 籲訊二換言之若記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區域由一個暫時缺 陷管理區改變成例如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中之另一個 暫時缺陷管理區,則第二記錄器件記錄該項事實於旗標區 作為區別資訊。特別第二記錄器件改變保留為未經記錄條 件區成為記錄條件區,如此改變組合樣式。如此可適當記 錄且更新區別資訊於旗標區。 結果’根據本發明之記錄裝置,可適當記錄記錄資料於 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也可獲得該資訊記錄媒體所 ⑩擁有之多種效益。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各態樣,本發明之 記錄裝置也可呈現各態樣。 此外可組構成缺陷管理資訊係得自資訊記錄媒體或透 過其它通訊通道獲得缺陷管理資訊。此種情況下,較佳組 構成缺陷管理資訊產生裝置可由f訊記錄媒體或透過其 它通訊通道而獲得缺陷管理資訊,替代製作或更新缺陷管 理資訊。 若資訊記錄媒體為光學記錄媒體,則光學拾取頭較佳用 326總檔 \94\94143900\TF968015 18 1351689 作為直接記錄器件’來直接記錄記錄資料等於該資訊記錄 媒體。若該資訊記錄媒體為磁性、磁光、或其它類型記錄 媒體,例如使用介電常數改變類型之記錄媒體,則可使用 適合邊類型資訊記錄媒體之拾取頭、頭或探頭等。
i过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一種供記錄記錄資料於一資 訊。己錄媒體之記錄方法達成,該資訊記錄媒體設置有:(i) 一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資料;(ii)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 區,以暫時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該缺陷管理資訊為 該資料區缺陷之缺陷管理基礎;以及(iii)一旗標區,於 ’、中《•己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暫時缺陷管理區,於該區,來 自,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被記錄於 該區,該區別資訊係根據預定法則呈一區設定為記錄條件 以及一區保留為未記錄條件之組合樣式類型,而被記錄於 旗標區’該記錄方法設置有:一第一記錄處理,記錄該記 錄貧料及該缺陷管自資訊中之至少—纟;以及—第二記錄 處理,若於其中記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陷管理區 被改隻,則經由根據改變後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改變保留 為未記錄條件區成為記錄條件區’如此經由改變組合樣 式,來更新區別資訊與記錄區別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記錄方法,如同前述本發明之記錄襄置可 適當記錄記錄資料於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包括其 各態樣),也可獲得資訊記錄媒體所擁有之各種效益。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記錄裝置(或f訊記錄媒體):各種 也樣,本發明之記錄方法也呈現各種態樣。 326^檔\94\94143900VTF968015 1351689 (再生裝置及再生方法) 如述本發明之目的係經由一種再生裝置達成,該種再生 裝置用來再生記錄於一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資料,該資訊 2錄媒體設置有:(1)一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資料;(ii) 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以暫時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 汛,该缺陷官理資訊為該資料區缺陷之缺陷管理基礎丨以 及(Uj) —旗標區,來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暫時 缺陷管理區’於該區,來自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 缺陷管理資訊被記錄於該區,該區別資訊係根據預定法則 呈-區設定為記錄條件以及—區保留為未記錄條件之組 合樣式類型,而被記錄於旗標區,該再生裝置設置有:一 選擇器件來讀取該區m ’以及由該複數㈣時缺陷管 理區中,選出其中記錄該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該暫時缺陷 官理區;-讀取器件,來由該被選定之暫時缺陷管理區讀 缺陷管理資訊;以及—再生器件,來基於該讀取的 、陷官理貝訊,再生記錄於該資料區之記錄資料。
生=本Γ二之再生裝置,可經由使用該讀取器件及該再 來適當再生記錄於前述本發明之f訊記 S錄貧料’該讀取H件包括:—光學拾 R :拾取頭之控制器等;以及該再生器件包括:一:碼= 像::轉換成一可於顯示器顯示之影像。 選擇盗件·記錄於該旗標區之區別資 4 ”玄 擇器件辨識旗標區之處於記錄條件區及處於未崎之條= 326\^g|g\94\9414390〇\TF968015 之〇 1351689 :杜:區別組合樣式類型來讀取區別資訊。然後,選擇 二:於區別資訊之記錄内容,選定該使用中之暫時缺陷 =理區。然後’讀取器件讀取記錄於該被選定的(亦即使 总^的)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有效缺陷 官歧可錯存於記憶體裝置例如記憶體。於記錄時,該 =錄資料係被記騎資訊記錄媒體遠離缺陷於資料區。換 «之,欲6己錄或已記錄於該資料區之缺陷位置之記錄資料 t撤離至備用區°如此’為了以此種方式再生記錄之記錄 貝枓’須了解缺陷於資料區之位置。如此,該再生器件係 f於由讀取器件讀取之缺陷管理資訊(亦即有效缺陷管理 貧汛),以辨識於該資料區之缺陷位置;且該再生器件辨 識記錄資料(亦即撤離資料)被記錄於遠離缺陷位置,藉此 再生記錄於資料區之記錄資料、或再生記錄於備用區: 離資料。 結果,可適當再生記錄於前述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資 籲料,也可獲得資訊記錄媒體所擁有之各種效率。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資訊記錄媒體之各種態樣,本發明之 再生裝置也可呈現各種態樣。 於本發明之再生裝置之一態樣,該旗標區具有複數個旗 標單元區,複數個旗標單元區各自係處於記錄條件或處於 未記錄條件;以及該選擇器件係經由判定複數個旗標單元 區中之至少一者係處於記錄條件與未記錄條件中之何者 條件’來選定該有效缺陷管理資訊被記錄於其中之該暫時 缺陷管理區。 32_ 檔\94\94143900\TF968015 21 1351689 根據此一態樣’經由參照區別資訊,可相當容易獲得有 效缺陷官理資訊,該區別資訊係經由適當組合記錄條件與 未經記錄條件之兩型記錄條件而記錄。 刖述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一種再生方法將再生記錄資 _料記錄於一資訊記錄媒體達成,該資訊記錄媒體設置有: -(1) 一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資料;(i i)複數個暫時缺陷管 理區,以暫時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該缺陷管理資訊 鲁為該資料區缺陷之缺陷管理基礎;以及(iii)一旗標區, 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暫時缺陷管理區,於該區, 來自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被記錄 於該區,該區別資訊係根據預定法則呈一區設定為記錄條 件以及一區保留為未記錄條件之組合樣式類型,而被記錄 於旗軚區,该再生方法設置有:一選擇處理來讀取該區別 育訊,以及由該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中,選出其中記錄 該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該暫時缺陷管理區;一讀取處理, 鲁來由該被選定之暫時缺陷管理區讀取有效缺陷管理資 。亿,以及一再生處理,來基於該讀取的缺陷管理資訊再 生§己錄於該資料區之記錄資料。 根據本發明之再生方法及前述本發明之再生裝置,可適 當再生記錄於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包括其各種態樣) 之記錄資料,也可獲得該資訊記錄媒體所擁有之各種效 益。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之再生裝置(或資訊記錄媒體)之各 種態樣,本發明之再生方法也可呈現各種態樣。 326纖檔 \94\94143900\TF968015 22 1351689 .(電腦程式) 前述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一種第一電腦指令程式達 成,以具體實施一指令程式,該指令程式可藉設置於前述 -本發明之記錄裝置(包括其各種態樣)之一電腦執行,使該 電腦發揮作為該第一記錄器件及該第二記錄器件中之至 •少一項功能。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電腦程式,前述本發明之記錄裝置相 鲁當容易具體實施,經由將來自儲存電腦程式之一記錄媒 體,例如ROM(唯讀記憶體)、CD-ROM(雷射光碟唯讀記憶 體)、DVD-R〇M(DVD唯讀記憶體)、硬碟等之電腦程式載入 該電腦,或經由透過一通訊裝置下載該電腦程式(可為一 载波)至該電腦,相當容易具體實施前述本發明之記錄裝 置。更特別,電腦程式可包括電腦可讀取碼,來讓電腦(或 可包含電腦可讀取指令來讓電腦)發揮作為前述記錄裝置 功能。 •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或前述記錄裝置) 之^態樣,本發明之第一電腦程式也可呈現各種態樣。 前述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一種第二電腦指令程式達 成’以具體實施-指令程式,該指令程式可藉設置於前述 本發明之記錄裝置(包括其各種態樣)之一電腦執行,使該 電腦發揮作為選擇器件、讀取器件、及再生器件中之至= 一項功能。 少 ^據本發明之第二電腦程式,前述本發明之記錄裝置相 當容易具體實施,經由將來自儲存電腦程式之一記錄媒體 326觸檔\94\94143900\TF968015 j-i 1351689 =如咖、CD-_、DVD__、硬碟等之 電腦,或經由透過一诵邙奘署·P番外兩 枉A戰入该 ^通訊裝置下載㈣腦程式( 波)至该電腦,相當容易具體實施前述本發明之 , 置。更特別’電腦程式可包括電腦可讀取碼,來讓 :包含電腦可讀取指令來讓電腦)發揮作為前述 ^ 功能。 、&且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或前述記錄裝置 之各態樣,本發明之第二電腦程式也可呈現各種態樣。' (包括控制信號之資料結構) 前述本發明之目的可經由一種資料結構達成,該資料結 :冓配備有··一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資料;複數個暫時缺陷 管理區,時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該缺陷管理資 訊為該資料區缺陷之缺陷管理基礎;以及一旗標區,於其 中記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暫時缺陷管理區,於該區,來自 複數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被記錄於該 Φ區,該區別資訊係根據預定法則呈一區設定為記錄條件二 及一區保留為未記錄條件之組合樣式類型,而被記錄於旗 標區。 根據本發明之資料結構,如同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 體之情況’可有效搜尋缺陷管理資訊(缺陷表單 回應於前述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之各種態樣,本發明 之包括一控制信號之資料結構也可呈現各種態樣。 本發明之本質、用途、及進一步特色當結合後文簡單說 明之附圖同時閱讀,可由後文參照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之 326\i總檔\94\94143900\TF9680I5 24
1351689 詳細說明部分更明白彰顯。 如刖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設置有:次 :斗區:暫時缺陷管理區、及旗標區。區別資訊呈組合 記錄於旗標區。因此可有效搜尋缺陷管理資訊及使 用負訊。 =本發明之記錄裝置,設置有第一記錄器件及第二記 =件。根據本發明之記錄方法1置有第—記錄處理及 第己錄處理。因此可適當記錄記錄資料於本發明 記錄媒體。根據本發明之再生步 & ° 读逊哭政. 裝置置有:選擇器件、 :摆虎搜、#生器件。根據本發明之記錄方法,提供: l擇處理、讀取處ί里、及再生處理。因此可 ^ 記錄媒體適當讀取及再生記錄資料。 x月貝吼 【實施方式】 將參照附圖解說本發明之且辦 太務μ月之具體例如後。後文具體例中, =明之魏⑽媒體係應❹單次以㈣,本發 〇己錄裝置及再生裝置传雍田 。0 裝置。 裝置係應用於早次寫入光碟之記錄/再生 (資訊記錄媒體具體例) 首先,將說明本發明之具體例巾,單 :結構及記錄於光碟之資訊及資料。圖2顯示 錄媒體之記錄結構,其構成 〗己 單次寫人式光碟_之内周邊,= ^則為 周邊。 固i右惻為先碟100之外 如圖1所示,於單次寫入式 M i U U之3己錄面之最内周 326\||!檔\94\94143卯 0VTF968015 25 1351689 邊具冑弓I入區101,以及具有一暫時缺陷管理區刚、 一備用區1G9、-使用者資料區⑽、—備用區11〇、一 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5以及一引出區1〇3,設置於朝向該外 周邊。 於及引入區101及引出㊣1〇3,記錄就該光碟⑽控制 .記錄與讀取/再生資訊或資料用之控制資訊。引入區101 設置有一確定缺陷管理區106。引出區103也設置有一確 定缺陷管理區107。於二缺陷管理區106及107,記錄缺 響陷管理資訊12〇(參考圖2)。 特別於上述具體例,一旗標區丨丨丨設置於引入區丨〇 土。 旗標區111位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之區域,以區別記錄於 暫時缺陷管理區104 & 105之有效缺陷管理資m 12〇(亦 即使用中之暫4缺陷管理區及1〇5)。「有效缺陷管理 資-fl 12 0」係扣光碟1 〇 〇最新條件(特別為缺陷最新條件) 之缺陷官理資訊12〇。旗標區ln將說明其細節如後(參 鲁照圖7作說明)。 έ亥具體例中,旗標區Π1係設置於引入區101。但非限 於此,該具體例可組構成旗標區U1係設置於暫時缺陷管 理區104(105)或引出區1〇3或其它區。可組構成此種旗 &區111之位置等係由記錄於如下述之設定資訊1 21之資 訊’或由記錄於引入區1〇1等之資訊指示。 於使用者資料區1 08,記錄該記錄資料,例如影像資料 (或視訊資料)、音訊資料及内容資料。備用區109及110 為由使用者資料區108之缺陷撤離記錄資料用之另一記 326觸檔 \94\94143900VTF968015 26 1351689 彔區換σ之,虽使用者資料區⑽有缺陷時,欲記錄或 ,記料該缺陷位置之記錄資料(後文視情況需要稱之為 撤離資料」)另外記錄於備用區Mg或HQ。 缺陷管理資訊120係暫時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及 105 一區。缺JI曰官理貧訊12〇也記錄於確定缺陷管理區 -及1〇7。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1〇7與暫時缺陷管理區 104/105間之差異容後詳述。 鲁,次將說明缺陷管理資訊12〇。缺陷管理資訊12〇係用 於藉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作缺陷管理(參照圖9)。記錄/再 生裝置200於記錄該記錄資料至光碟1〇〇或自光碟1〇〇再 生記錄資料時進行缺陷管理。該具體例中,缺陷管理主要 如後文說明。當光碟100之使用者資料區1〇8有缺陷(如 到痕、灰塵或劣化)時,記錄資料係記錄在遠離缺陷位置, 且同時撤離資料被記錄於備用區1〇9或11〇。此外,也進 行下列操作作為缺陷管理之一部分:當記錄於使用者資料 籲區108之記錄資料被再生時,辨識缺陷位置之操作;以及 由備用區109或110讀取原先被記錄於或已經記錄於缺陷 4置之η己錄=貝料之操作。為了進行此種缺陷管理,記錄/ 再生裝置200需辨識缺陷於使用者資料區1〇8之位置。缺 s理資讯120主要用於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來辨識缺陷 位置。 圖2顯示缺陷管理資訊12〇内容。如圖2所示,設定資 訊121及缺陷表單122係含括於缺 設定資訊121包括使用者資料區1〇8之=二;使用 \94\94143900\TF968015 27 1351689 者資料區1 08之終點位址;内備用區1 〇9之尺寸;外備用 區110之尺寸及其它資訊,如圖2所示。 圖3顯示缺陷表單122内容。如圖3所示,於缺陷表單 122 ’記錄一指示使用者資料區丨〇8之缺陷位置之位址(後 文稱作為「缺陷位址」)、一指示撤離資訊記錄於備用區 109或11〇之記錄位置位址(後文稱作為「備用位址」)及 其它資訊。換言之,缺陷位址指示於本發明之「撤離來源 位址」範例,以及備用位址指示於本發明之「撤離目的地 位址」範例。當於使用者資料區108有複數個缺陷時,對 應該等缺陷之複數個缺陷位址及備用位址係含括於缺陷 表單122。 、、曰 缺陷管理不僅可對光碟100之使用者資料區1〇8進行, 同時也可對光碟1 0 0之全部記錄面進行。 其次將解說缺陷管理資訊12〇之一記錄態樣。光碟1〇〇 之暫時缺陷管理區104/105及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1〇7為 #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120之區。但暫時缺陷管理區 104/1 05及確定缺陷管理區106/107之差異在於其所在位 置、尺寸及使用目的。後文將特別說明其差異。 圖4顯示缺陷管理資訊12〇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 或105之情況範例。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及1〇5為暫時記 錄缺陷管理資訊120於其中至光碟1〇〇被封片(ηη&丨丨26) 為止之區域。此處「封片」一詞表示配置記錄於光碟ι〇〇 •之記錄資料之位址資訊、控制資訊等,以及結束而成為通 .用資訊記錄媒體之概略操作。例如經由封片單次寫入式光 326纖檔\94\94143900VTF968015 1351689 碟1GG,可再生於單次再生之再生裝置,以及對應其它光 碟之夕種再生裝置之資料。缺陷管理資訊12〇為缺陷管理 所必需。是否存在有缺陷以及缺陷之存在位置對各個光碟 皆不同^此需要記錄且維持缺陷管理資訊12〇於各個光 碟於。亥範例中,於封片之前的階段,缺陷管理資訊工 -係記錄且維持於光碟100之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或1〇5。 此外,如圖4所示,於該具體例中,較佳缺陷管理資訊 籲120係重複兩次或冗餘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ι〇4或 105(圖4共顯示四個缺陷管理資訊12〇,因重複記錄或冗 餘。己錄缺官理資訊120進行兩次)。如此可確切記錄盥 讀取缺陷管理資訊120。即使缺陷管理資訊12〇之記_ 進行兩例如進行一次或三次或三次以上,仍然可適當 記錄與讀取缺陷管理資訊丨2〇及撤離資料。 至光碟1〇〇封片為止,某些情況下,缺陷管理資訊12〇 可被更新數次。例如若介於第一次記錄與第二次記錄(亦 籲即額外§己錄、或循序記錄、或附錄記錄)間,灰塵附著於 光碟100,則第二次記錄時偵測得缺陷(或灰塵)。基於此 項偵測,缺陷表單122被更新。當缺陷表單122被更新時, 含括更新後之缺陷表單122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被額外記 錄(亦即單次寫入)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或1〇5。光碟1〇〇 為單次寫入式記錄媒體,故無法改寫更新後之缺陷管理資 訊120於既有缺陷管理資訊i2〇上。如此如圖4所示更 新後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被記錄於既有缺陷管理資訊12〇 串列後方。因此,此種情況下,前述「有效缺陷管理資訊 326纖檔\94\94143900\TF96 肋 15 29 1351689 120」指示第二次額外寫入之缺陷管理資訊ι2〇。 為了實現此種重複記錄及串列記錄缺陷管理資訊丨2〇, 暫時缺陷管理區104及1〇5係大於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及 107 ° • 此外,缺陷管理資訊120較佳係串列(循序)記錄於暫時 -缺陷管理區或1〇5,如圖4所示。就暫時缺陷管理區 104或105而言,較佳事先決定缺陷管理資訊12〇之記錄 順序。 鲁特別於該具體例中,當缺陷管理資訊120被更新時,若 其中欲記錄缺陷管理資訊120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改變,則 旗標區111之區別資訊也被更新。換言之,例如若暫時缺 陷管理區104之自由空間耗盡,且隨後缺陷管理資訊12〇 被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5,則旗標區lu之區別資訊 被更新。目此,此時之區別#訊指示有效缺陷管理資訊 120係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5。區別資訊之特定組成 ⑩結構容後詳述(參照圖7等)。 圖5顯示缺陷管理資訊12〇記錄於確定缺陷管理區 或107之情況範例。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及1〇7為當光碟 封片時確定於其中記錄缺陷管理資訊120之區域。換 言,,於封片之前的階段,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及1〇7係 未。己錄(或空白)。當光碟1〇〇封片時,缺陷管理資訊 im亦即有效缺陷管理f訊12G)係記錄於確錢陷管理 區106及1 〇7,隨後繼續記錄情況。 如圖5所不’於該例中,輪佳缺陷管理資訊⑽係兩次 326、總檔 \94\94143900VTF968015 1351689 重複记錄或冗餘記錄於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或1〇7。如此 :確定記錄及讀取缺陷管理資訊12〇。即使記錄非進行兩 '例如進仃一次或三次或三次以上,仍然可適當記錄與 讀取缺陷管理資訊12〇。 根據該具體例之光碟100,暫時缺陷管理區104係位於 引入區101與備用區! 09間,暫時缺陷管理區105係位於 備用區110與引出區1〇3 M,如此允許單次寫入式光碟 籲100與一般可改寫式光碟可相容。為了實現單次寫入式光 碟100與通用可改寫式光碟相容,單次寫入式光碟1〇〇須 有引入區、備用區、使用者資料區、備用區及引出區,且 須維持基本記錄結構,例如各區順序、位置及大小(面 積)。光们〇〇,維持此種基本記錄結構,但設置有暫時缺 e理區104及1 〇5,允許具有相容性。換言之,若暫時 缺陷管理區104係位於引入區1(H,因如前述,暫時缺陷 管理區104相當大’故無法選擇地必須擴大引入1 ι〇ι尺 φ寸,此點為不利的。但於本例中,此種缺點不會發生,因 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係位於引入區1〇1外側。此外,若暫 時缺陷管理區104係位於使用者資料區1〇8,則且有控制 資訊性質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係含括於使用者資㈣ 刚’其應可記錄該記錄資料於該區,造成具有與控制資 訊與記錄資料(其為具有與控制資訊性質不同性質之資訊 於使用者資料區108混合之缺點。但本例中不會出現此種 缺點’原因在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係位在使用者資料區 108外侧。對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5同樣亦為真。 326纖檔 \94\94143900\TF968015 1351689 使用者資料區108之起點位址及終點位址,以及備用區 109及110個別之起點位址(或使用者資料區丨〇8之尺寸 及備用區109及110等)係含括於缺陷管理資訊之設 定資訊121(參見圖2)。此種設定資訊121可藉記錄/再生 裝置200設定。換言之,若(i)使用者資料區1〇8之起點 位址及終點位址以及(ii)備用區1〇9及11〇個別之尺寸明 白顯不為設定資訊121時,允許改變該等資訊。即使該等 資訊改變,仍然可維持與通用可改寫式記錄媒體之相容 性。因此經由向後(朝向外周邊)位移使用者資料區1 〇8起 點位址,可確保引入區1〇1與使用者資料區1〇8間之空 間,且可將暫時缺陷管理區1G4設置於該空間。依據如何 設定使用者資料區1G8之起點位址而可保有或確保相 對較寬(大尺寸)暫時缺陷管理區廟。對暫時缺陷管理區 105同樣亦為真。 根據光碟1〇〇 ’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及1〇7分別係位於 引入區101及W出區103,其允許單次寫入式光碟刚盘 通用可改寫式光碟可相容,言之通用可改寫式光碟具有 記錄缺陷管理資訊區域,該等區域係位於引人區及引出區 二區。光们00也有確定缺陷管㈣1〇6及1〇7分別係位 於引入區101及引出區103。此點,其記錄結構重合。因 此:確保單次寫人式光们⑽與—般可再寫式光碟間可 相谷。 於如述具體例,本發明之:!: 4 、月之貧。1己錄媒體應用於單層光碟 清心作乾例。但本發明非僅限於此種實施例,而可應 326\|§檔\94\94143900VTF968015 32 1351689 用至兩層或兩層以上本 桩妒庙上之先碟。圖6顯示本發明之資訊記錄 媒體應用於兩層光磾袢 声(圖6上太)Γ 於圖6兩層光碟150之第一 _曰a k .,光碟100具有一引入區151於最内周邊, 朝向外周邊方向碍番一起+ 取門门運 °又置一暫時缺陷管理區154、一備用區 15 9、一使用者資料F彳ς ' 158、一備用區160、一暫時缺陷管 理(he ibb 及一引屮 F IGQ VJL* 1RR ^ ^ m ^ 。旗標區161及確定缺陷管理區 156係S又置於引入ρ· ιςι .
[5 。確定缺陷管理區157係設定於 引出區153。於第二層,光碟 曰尤碟1〇〇具有一引入區171設置 於最内周邊,朝向外用、軎士 周邊方向,設置一暫時缺陷管理區 174、一備用區179、一使用去咨袓 1足用考貝科區178、一備用區18〇、 一暫叫·缺陷管理區175及一引 W出區^73。一確定缺陷管理 區176係設置於引人f ί 7 ί ., N入£ 171,一確疋缺陷管理區177係設 置於引出區173。 有關圖6之兩層或兩層以上光碟之解說,顯示平行軌路 徑範例,其中第-層之記錄方向係與第二層之記錄方向相 #同’但採用相反執跡路徑形式,其中第一層之記錄方向係 與第二層之記錄方向相反。 其次參照圖7及圖8,將說明旗標區之資料結構細節。 圖7顯示兩層光碟150之旗標區161資料結構之進一步细 節。圖8A18D示意顯示旗職161<一種記錄態樣之特 例,該記錄態樣係根據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而改變。 如圖7所示,旗標區161有三個旗標單元區(i62、163 •及164)。三個旗標單元區各自之尺寸係對應光碟1〇〇之 .一錯誤校正碼(ECC)叢集一區之尺寸。不僅可使用ECC叢 326V總檔 \94\94143900\TF968015 33 1351689 Πί旗標區161之旗標單元區,同時也可使用任意區 作為旗彳示區161之旗標單元區。 贫 =一,二艮據三個旗標單元區162、163及164之記錄條 广員不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2〇將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區 、155、174及175中。換言之,三個旗標單元請、 163及164皆顯示對應前述區別資訊之資訊。該具體例 令,根據個別處於記錄條件或未經記錄條件而 = I …顯示有效缺陷管理資訊= 錄於其中之該暫時缺陷管理區。 該具體狀「記錄條件」係指下述條件,㈣或記號形 成於旗標早兀區’凹坑或記號可指示預定記錄資料,或鉦 ==錄資料。相反地,「未記錄條件」係指凹: 或W未形成於旗標單元區,具有記錄層對應於鏡面狀之 平坦面。 旗標單元區數目較佳係小於對光碟提供之暫 理區數目,只相差i。換言之,若對光碟刚設置、「/ ,暫時缺陷管理區(n:整數,⑷),則旗標單元區數」目 佳為「η-l」。例如以圖i之光碟1〇〇為例,因 ㈣陷管理及⑽,故旗標單元區數目可為卜Z 如以圖6之光碟150為例,由於有四個暫時缺陷 154、155、174及175’故旗標單元區數目較佳為% 圖7所示。 σ 其次將參照圖8Α至8D,解說旗標單元區162、! 164之記錄條件特例。 及 326V總檔\94\94143900\TF968015 34 ^51689 ^己所示,若旗標單元區162、163及164皆係於未 己錄條件,則表示例如暫時缺陷管理區154為有效 在使用中)。換δ之指示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鋅 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54。 ° ^ ^圖犯所示,若旗標單元區162係於記錄條件,而旗 不早=區163及164係於未經記錄條件,則例如表示 缺陷官理區155為有效(亦即正在使用中)。
如所示,若旗標單元區162及163係於記錄條件, 而,標單元區164係於未經記錄條件,則例如表示缺 陷官理區174為有效(亦即正在使用中)。 、 如圖8D所示,若旗標單元區162、丨⑽及164皆係於記 ,條件,則表禾例如暫時缺陷管理@ 175 $有效(亦即正 j此例如若如下述之記錄/再生裝置2G0用來再生記錄 二、’碟15G(或1GG)之記錄資料,則可相當容易搜尋使用 •之暫時缺陷管理區。因此可縮短搜尋缺陷管理資訊12〇 所需時間長度。結果可加速再生操作。 :使光碟150為單次寫入式光碟,仍然可經由藉寫入若 干資訊將旗標區161(旗標區161為事先根據暫時缺陷管 T區編號指定)由未經記錄條件之旗標單元區改成已記錄 2件之旗標單元區’而呈已記錄條件與未經記錄條件之組 “羡式將區別資訊寫入旗標區⑻。經由如前述設定於已 記錄條件之旗標單元區,可適當呈記錄樣式記錄區別資 汛,而未再度記錄區別資訊於另一位
(.S 326 總檔\94\94143900VTF968015 1351689 旗標單元區162、163及164之記錄條件與此等記錄條 件指不之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間之關聯非僅限於圖g .所示關聯。若可區別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則可使用 任意記錄條件。 ,圖7及圖8中,以兩層光碟150作說明,但即使以一層 、·碟100或其匕光碟以及多種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暫 時缺卩曰官理區之記錄媒體為例,仍然可獲得如同本發明光 #碟之相同效果° (S己錄/再生裝置實施例) 其次將說明於本發明具體例之記錄/再生裝置結構。圖 9顯示記錄/再生裂置2〇〇,其為本發明之具體例。記錄/ 再生裝置200設置有:記錄記錄資料於光碟工〇〇之功能; 以及再生5己錄於光碟1 〇 〇之記錄資料之功能。 。己錄/再生裝置200設置有:一碟片驅動器3〇〇及一後 端主機400。 •圖10顯示碟片驅動器3〇〇之内部結構。碟片驅動器3〇〇 記錄記錄資料等於光碟1〇〇,且讀取記錄於光碟1〇〇之記 錄資料等。 如圖10所示,碟片驅動器300設置有:一主軸馬達35卜 一光學拾取頭352、一射頻(RF)放大器353及一伺服 354 ° 主軸馬達351為光碟1〇〇之旋轉馬達。 —光子杬取頭3 5 2經由照射光束於記錄表面而記錄記錄 資料等於光们0G之記錄面,以及經由接收光束之反射 326V總檔 \94\94143900\TF968015 36 1351689 光,來讀取記錄於該記錄面之記錄資料等。光學拾取頭 352輸出對應反射光束之rf信號。 RF放大器353放大由光學拾取頭352輸出之RF信號, 且輸出至CODEC 355(亦即記錄時主要具有編碼器及調變 器功能、以及讀取/再生時主要具有解調器及解碼器功能 之裝置)。此外RF放大器353由該RF信號製作顫動頻率 信號WF、尋執誤差信號TE、及聚焦誤差信號肫,且輸出 該等信號。 伺服電路354為基於尋軌誤差信號TE、聚焦誤差信號 FE、及其它伺服控制信號,來控制光學拾取頭352及主軸 馬達351之操作之伺服控制電路。 如圖ίο所示,碟片驅動器300設置有c〇DEC 355、緩 衝态356、介面357,及光束驅動震置358。 CODEC 355 $電路,設置有:記錄/再生時對記錄資料 進行錯誤校正功能;以及記錄時附加錯誤校正碼或錯誤校 正記號至該記錄資料之功能,因此解調且解碼該記錄資 料二特別,CODEC 355於讀取/再生時解調且解碼由卯放 大器353輸出之RF信號’對解碼後之RfMf號進行錯誤护 正,然後輸出至緩衝器356。此外,若無法進行錯誤校正= 或若由於對解碼後《RH言號進行錯誤校正結果,崚過錯 誤校正碼數目超過某個標準數值時,則c〇dec 355產生二 錯誤信號來指示此點,且⑽此355輸出此信號至缺 測器359。記錄時,C0DEC 355將該錯誤校正碼附加、 緩衝器356輸出之記錄資料,解調且解碼此種資料,具有 326\^^\94\94143900\TF968015 37 丄乃1689 .適口100之光學特性等之碼,以及然後輸出解碼後之 °己錄貧料給光束驅動裝置358。 緩衝器356為暫時儲存記錄資料之記憶體電路。 . 二面357為控制碟片驅動器300與後端主機400間之記 =貧料等之輸入/輸出或通訊用之電路。特別,再生時, ,357回應於來自後端主機4〇〇之一請求指令,且輸出 由,衝器356輸出之記錄資料(亦即由光碟1〇〇讀取之記 _,貝料)給後端主機4〇〇。於記錄時,介面357接收由後 端=機400輸入至碟片驅動器300之記錄資料,且將此記 錄#料輸出至緩衝H 356。介面357回應於來自後端主機 400~之一請求指令,且輸出全部或部分維持於產生缺陷管 理貢訊之產生器360(DMI產生器360)之缺陷表單給後端 主機400。 己錄日守,光束驅動裝置358產生一對應於由 輸出之記錄資料之光束驅動信號,且將此信號輸出至光學 _ 4取頭352。光學拾取頭352基於光束驅動信號調變該光 ^ ’以及照射該光束至光们〇〇記錄面上。如此造成記錄 資料等記錄於該記錄面上。 戈圖10所示,碟片驅動器3〇〇設置有:缺陷偵測器 及DMI產生器360。 缺陷偵測器359為偵測光碟1〇〇之缺陷用之電路。缺陷 偵測器359產生一缺陷偵測信號來指示是否存在有缺 陷,且輸出此一信號。缺陷偵測器3 5 9基於記錄資訊時(驗 證時或再生時)記錄資料之錯誤校正結果來偵測缺陷。如 326纖檔\94\94143900\TF968015 ,〇 ( 1351689 狀信:進行:誤校正’或若由於對解碼後之 疋仃錯為杈正結果,經過錯誤校正 個標準數值時,則⑽Ee 355產生— ° =
--CODEC 接收到錯誤信號時輸出缺陷偵㈣號來指示
:產生器36"基於由缺陷偵測器359輸出之 測h虎,來產生缺陷管理#m 12G或更新缺陷管理資訊 缺陷管理資訊120可改寫式儲存於-位於mu f 〇之記憶體電路。刪產生器360回應於來自後 私主機400之一請求指令,經由介面357輸出缺陷管理資 訊120給後端主機4〇〇。 、 如圖10所示,碟片驅動器300裝配有CPU 36卜CPU 361 1體控制碟片驅動器3〇〇,以及控制於前述碟片驅動器 3〇〇之各個元件間之資料交換(或信號交換)。cpu 36丨也 控制記錄資料及缺陷管理資訊12〇之記錄操作及讀取操 作。CPU 361回應於由後端主機4〇〇傳輸之—控制指令或 一响求指令,控制碟片驅動器3〇〇與後端主機4〇〇間之資 料交換。 圖11顯示後端主機400之内部結構。後端主機400為 一種裝置,其再生以碟片驅動器300由光碟100讀取之記 錄資料,接收來自外側供給之記錄資料,用以將該資料記 錄於光碟100,編碼此記錄資料,以及傳輸給碟片驅動器 300。 326纖檔\94\94143900VTF968015 39 1351689 後端主機400裝配有··一驅動控制器471、一視訊解碼 器472、一音訊解碼器473、一視訊編碼器474、一音訊 編碼器475、一系統控制器476、以及一缺陷管理裝置477。 驅動控制器471為控制碟片驅動器300之讀取處理與記 錄處理之電路。後端主機·與碟片驅動器_協Μ 作’以及進行由光碟1〇〇讀取記錄資料且再生該資料之操 作,以及進行由外側接收記錄資料且將該資料記錄於光碟 J)0之操作驅動控制器47丨經由控制碟片驅動器刪之 項取處理及記錄處理’來實現後端主機4〇〇與碟片驅動器 300之協力合作。特別驅動控制器471將請求指令輪出^ 碟片驅動β 300 ’該等請求指令係有關讀取、記錄、由緩 衝器356輸出記錄資料、由顧產生器36〇輸出缺陷管理 貪訊120等指令。驅動控制器471也控制記錄資料、缺陷 管理貧訊120、及其它各項資訊之輸入與輸出。 視訊解碼器472及音訊解碼器473為解碼記錄資料之電 路;,該_育料係藉碟片驅動器3〇〇讀取之光碟刚,且 β亥6己錄資料係經驅動控制考m糾a入 搞切役制态471供給,以及將該記錄資料 轉換成以顯示器、揚聲器等再生。
視編碼器4 7 4及音訊總踩毋17 C A 曰巩、,扁碼益475為一種電路,該電路 輸入之視訊信號、音訊信號等,以供記錄該等 Μ於光碟藉動晝專家群⑽tu)n G:_壓縮與編媽方法等編碼該等信號; 驅=控制1 471供給信號給碟片驅動器_之電路。、. 备再生時’系統控制器476控制:驅動控制器仍、視 326^\94N94143900\TF968015 4n ( 1351689 訊解碼器472、音訊解碼器473及缺陷管理裝置477來藉 此與此等裝置協力合作再生該記錄資料。當記錄時,系^ 控制器476控制:驅動控制器471、視訊編碼器474、音 訊編碼器475及缺陷管理裝置477,藉此與此等裝置協力 合作來記錄該記錄資料。當再生與記錄時,系統控制器 476以驅動控制器471控制碟片驅動器3〇〇(例如控制各種 凊求指令的產生與傳輸、回應信號之接收等),來實現碟 片驅動器300與後端主機4〇〇間之協力合作。 缺陷管理裝置477有一記憶體電路,且具有下述功能, 接收與維持由碟片驅動器3〇〇2DMI產生器36〇所製作或 更: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缺陷管理裝置m使用系統控 制器4 7 6進行缺陷管理。 其次將說明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之初始設定操作。圖p 係顯示記錄/再生裝£2〇〇之初始設定操力 參 置·於下述情況下,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行初== 0)^ 資料行初始設定。初始設定為準備記錄 也包括各項處理。該等處理 缺㈣理¥訊120之產生、缺陷 B 0之傳輸至後端主機400等解說域。處理主 要係於碟片驅動器300之CPU 361控制之 如圖12所示,當光碟1〇〇插仃。 B车,於虚μ Α戟入碟片驅動器300 夺碟片‘驅動器300之⑽361的控制之 -是否為未經記錄之光碟,亦即空白光碟(下步^ 326纖檔\94\94143900\TF968015 41 丄351689 右光碟100為空白光碟(步驟S11 :是),則於CPU 361 的控制之下,光碟100被初始化(步驟S12)。於此種初始 化DMI產生器360產生缺陷管理資訊i2〇(步驟S13)e 特別獲彳于使用者貧料區丨〇8之起點位址及終點位址以及 ,知備用g 109及11 〇之尺寸,該等資訊係於初始化時設 疋以及產生没定資訊121。此外,產生缺陷表單丄22。 此時產生之缺陷表單122只有輪廓,而無任何内容。換言 之缺陷位址並未記錄於缺陷表單,特定備用位址也未記錄 =缺陷表單。只記錄標頭、識別資訊等。產生的缺陷管理 資訊120儲存於且維持於DMI產生器36〇。 然後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儲存於DMI產生器36〇之 ㈣管理資訊12G傳輸至後端主機彻(步驟su)。缺陷 管理資訊120係儲存於後端主機4〇〇之缺陷管理裝置仍。 然後=CPU 361之控制之下,儲存MI i生器36〇之缺 陷管理資訊12G被重複或冗餘兩次記錄於光碟_之暫時 缺陷管理H 1〇4《105(_S15)。此種情況下,較佳藉 内設載明暫時缺陷管理區,其中事先藉内設先記錄缺陷管 理資訊120於該區。 另方面’右光碟1〇〇非為空白光碟(步驟sii ••否), 則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判定光碟100是否已經被封片 (步驟S16)。封片處理係配置記錄格式讓光碟⑽可藉一 般可再寫式光碟之再生裝置,及一般只可再生式 如CD-ROM或DVD-ROM等)之再哇护要E山 上 經由參照記錄於引入區101等:二生之處理。較佳係 等之控制貧訊,來辨識光碟 326V總檔\94\94143900VTF968015 42 100是否已經封片。 控未封片(步驟S16:否),則於CPU361之 制之下,選疋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 驟 S17)。換古之 n 士 u ^ 1〇5(# . 、。之、疋其中含括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2〇 之暫時缺陷管理區104或1〇5。 、° 总特別於該具體例中’於步驟S17選定使用中之暫時缺陷 品之守、左由參照旗標區111,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 籲理區經有效偵測與選擇。此項操作容後詳述(參照圖⑻。 此外,若複數個缺陷管理資訊12〇記錄於步驟S17選定 之$時缺陷管理區104或1〇5(參照圖4),則於CPU 361 之控制之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2〇經選定且於其中讀取 ^步驟S18)。換言之,於封片之前一階段,每當缺陷管理 資訊120更新時,缺陷管理資訊12〇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 區或105。複數個缺陷管理資訊12〇係以更新後之順 序串^排列。因此,位於末端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為暫時 鲁、笞理區1〇4或105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於cpu 361 之控制之下,位於該末端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經選定且經 讀取。 為了载明位於該末端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或最末一個 缺陷管理資訊12〇),該具體例採用下列方法。換言之, 於複數個缺陷管理資訊12〇已經循序成一列記錄於暫時 缺陷管理區104或105之情況下,若干資訊由暫時缺陷管 理區104或1 〇5之起點位址記錄至其中記錄最末一個缺陷 管理資訊120該區之終點位址,隨後該區為未經記錄區或 326\|§^\94\941439〇〇\TF968015 43 1351689 空白區。CPU 361控制光學拾取頭352,藉此始於該起點 位址,掃描該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或1〇5。然後偵測得未 -經記錄條件或空白條件起點位置,暫時缺陷管理區104或 由該位置向後掃描,此乃如何載明最末一個缺陷管理 資訊120之方式。藉由此類方法’容易載明最末—個或最 '近一個缺陷管理資訊120(亦即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2〇), 而未使用指標器等。 φ 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讀取出之有效缺陷管理資訊 120儲存於DMI產生器360,此種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2〇 被傳輸至後端主機400(步驟S19)。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2〇 被儲存於後端生機400之缺陷管理裝置477。 另一方面,若光碟100非為空白碟片但已經封片(步驟 S16 :是),則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由確定缺陷管理區 106或1〇7讀取缺陷管理資訊12〇(步驟S2〇),此項資訊 傳輸至後端主機400(步驟S21)。缺陷管理資訊12〇被儲 _存於後端主機400之缺陷管理裝置477。 如前文說明’缺陷管理資訊120經產生或選擇性讀取自 暫時缺陷管理區104或105,或讀取自確定缺陷管理區1〇6 或107。然後缺陷管理資訊120被儲存於碟片驅動器3〇〇 之DMI產生器360 ’以及儲存於後端主機400之缺陷管理 農置477。如此完成缺陷管理之準備,且結束初始設定。 其次將參照圖13解說圖12步驟S17之「選擇使用中之 暫時缺陷管理區」之操作細節。圖13為顯示此種選擇操 作之流程圖。為了方便說明,使用圖6所示兩層光碟15〇 3&\總檔 \94\94143900VTF968015 44 1351689 161之區別資 陷管理區之關 來替代光碟100作說明。此外,假設旗標區 訊與由該區別資訊指示之使用中之暫時缺 聯係與圖8所示相同,容後詳述。 如圖13所示,於CPU361之控制之下,光碟15〇之旗 軚區。:6—1經讀取,參照(步驟sm)含括於旗標區i6i之 旗標單元區之記錄條件(參照圖7 )。
然後藉CPU 361之操作,判定旗標單元區162是否處於 未記錄條件(步驟S172)。 ' 二果:若判定旗標單元區162處於未記錄條件(步羯 .疋),則表不旗標區丨61顯示圖8A所示記錄條件( 因此暫時缺陷管理區154由CPU361ii用作為使用中 時缺陷管理區(步驟S173)。 另-方面,若判定旗標單元區162非處於未記錄條件 :驟Si72:否),則判定旗標單元㊣163是否處 錄條件(步驟S174)。 木 =,若判定旗標單元區163處於未記錄條件(步馬 sm:是),則表示旗標1 161顯示圖⑽所示記錄 因此暫時缺陷管理區155由CPU361選用作為使用 時缺陷管理區(步驟S175)。 1 另-方面,若判定旗標單…63非處於 (步驟sm:否),則判定旗標單元& 164是否處於2 錄條件(步驟S176)。 '禾δ己 結果,若判定旗標單元㊣164處於未記錄條件㈠ s176 .是)’則表示旗標區161顯示圖8c所示記錄條〈 326纖槽\94\94143900VTF968015 45 1351689 因此暫時缺陷管理區174由CPU 361選用作為使用中之暫 時缺陷管理區(步驟S177)。 另一方面,若判定旗標單元區164非處於未經記錄條件 (步驟S176 :否),則表示旗標區161顯示圖8D所示記錄 條件。因此暫時缺陷管理區175由CPU 361選用作為使用 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步驟S178)。 因此經由參照旗標區161,可相當容易有效地搜尋使用
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換言之,習知需要徹底存取全部暫 時缺陷管理區’來徹底搜尋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但 根據本具體例,如前文說明無需徹底搜尋,故例如可加速 載入光碟時之初始操作(或再生操作及記錄操作)。 特別因旗標區161係含括於引入區151,故當光碟 破載入時,可選定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作為初始操作 之一部分。因此,隨後可進行正常再生操作或記錄操作, 而無需注意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的選擇。 其次將說明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之記錄操作。圖14主要 ”肩不》己錄/再生裝置2〇〇之記錄操作。記錄/再生裝置 進行記錄記錄資料於光碟_之㈣者資料區⑽之記錄 =。記錄/再生裝置200進行該記錄操作,同時進行缺 里„己錄/再生裝置2〇〇於記錄操作期間進行驗證, 1於驗證結果更新缺陷表單122。記錄操作係經由碟片 =:=361與後端主機_之系統控制器㈣ 326總檔\94\94143900\TF968015 46 1351689 ==否提供(步驟S31 * S32)後,當使用者輸入開始記 ^曰令(步驟S33·•是)時,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回應於此 /錄該記錄資料(步驟S34)。記錄資料係記錄於各個預 疋區塊。記錄/再生裝S 200參照儲存於後端主機4〇〇之 缺陷管理裝置477之缺陷管理資訊,且記錄該記錄資料, 同時進行基於該資訊之缺陷管理。 一記錄/再生裝置200於每次一區塊記錄時、或每次結束 一串列寫人序列時進行驗證(步驟S35),以及基於驗證結 果來更新缺陷管理資訊120。被更新的缺陷管理資訊12〇 f儲存於碟片驅動器3〇〇之DMI產生器360之該缺陷管理 貝戒。特別’由於驗證結果,t 了解記錄資料未能被記錄 (步^ S36 :是)時,於碟片驅動器300之CPU 361之控制 之前,未能被記錄之記錄資料被記錄於備用區1〇9或 ^沁步驟S37)。然後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估計於假 设記錄資料應被記錄位置有缺陷,記錄指示該位置之缺陷 位址、及對應備用位址於缺陷表單122(步驟S38)。缺陷 位址及備用位址之製作操作容後詳述。 當前述步驟S34至S38就此時欲記錄之一連串記錄資料 區塊結束時(步驟S39 :是),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更 新後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被重複或冗餘記錄兩次於光碟 100之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或1〇5(步驟S4〇)。 此處,缺陷管理資訊12〇係記錄於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 理區,但若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無自由空間(或未經 §己錄的空間),則係記錄於另一暫時缺陷管理區。此外, 326\i|®^\94\94143900\TF968015 47 广種it況下’較佳旗標⑧i i工之旗標單元區係同時更新 亦即至少一個旗標單元區改變成為已記錄條件)。此種記 錄操作容後詳述(參照圖15)。 己錄於暫%缺陷管理區1〇4或1〇5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 為儲存於DM I產生器360之缺陷管理資訊12〇。然後完成 其次將參照圖15說明於圖14步驟⑽’額外記錄、或 ,序記錄或附錄記錄於暫時缺陷管理@ 1()4 ^或iq5之細 即。圖15為流程圖,顯示額外記錄、或循序記錄、或附 錄記錄缺陷管理資訊⑽於暫時缺陷管理區1()4或1〇5。 μ如圖15所示,首先由cpu 361之操作判定於暫時缺陷 g理區1 〇4或1 〇5是否有任何自由空間,於該空間將記錄 缺陷管理資訊_步驟S401)。換言之,判定是否有任何 自由空間’於該空間記錄缺陷管理資訊120,此種暫時缺 陷管理區由旗標@⑴(或161)指示為使用中之暫時缺陷 f定結果,若判定有自由空間(步驟卿·是),則缺 陷管理資m 12G記錄於目前使用中之暫時缺理 驟 S404)。 另一方面,若判定無任何自由空間(步驟S4〇1:否),
則缺陷管理資訊12〇 #印袢於甘A 你°己錄於其次將使用的暫時缺陷管 理區(步驟S402)。例如以光碟1〇〇為例(參照圖n,若暫 _ =管理區1〇4正在使用中,且無自由空間來記錄缺陷 管理為況12 0,則暫時缺陷普播卩丨n κ、▲ ee 了贼陷s理£ 1〇5被選定作為其次將
326\Hii\94\94143900\TF968015 < S 1351689 使用之暫時缺陷管理區,且缺陷管理資訊12G被記錄於暫 時缺陷管理區1〇5。另外,以光碟150為例(參照圖6), 若㈣缺陷管理區154正在使时,且無自由空間來記錄 缺陷官理貧訊12〇,則其它暫時缺陷管理區155、174及 175中之任一者被選定作為其次將使用之暫時缺陷管理 區。其次將使用之暫時缺陷管理區可事先決定或可例如於 步驟S402之時間點由CPU 361決定。
於CPU 361之控制之下,該資料進一步記錄於旗標區 111(161)(步驟湖)。換言之允許對旗標區111(161)提 供之旗標單元區記錄條件中之至少—者改變成已記錄條 件。例如假設於光碟15〇,暫時缺陷管理區154正在使用 中,此時藉步驟S4G2之操作將缺陷管理資訊12{)記錄於 暫時缺陷管理區!55。此種情況下,資料係記錄成旗標區 161之旗標單元區16 2處於記錄條件。 藉此右使用令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於記錄操作期間必須 改變’則可實現旗標區111(161)有區職訊可反映該項 改變。 右旗標早7G區162等係設定為已記錄條件,凹坑或記號 可被形成’不僅藉寫人任意資料形成,同時也藉寫入預定 讀貧料形成。例如可組構成經由記錄重要財之備份資 料而將該旗標單元區設定為已記錄條件。 其次將說明記錄/再生裝S 200之封片操作。目16顯示 記錄/再生裝置200之封片操作。例如,如圖16所示當 使用者輸入封片指令(圖14步驟S31 :是)時,記錄/再生 326\MM\94\94143900\TF968015 4〇 裝置200證實光碑1加火土 未封片(步驟S51:否),而封片 先碟100(步驟S52)。封Μ细鬥. ^队 封片』間’汜錄/再生裝置200重複 几。、兩人。己錄缺陷官理資訊12〇於光们⑽之確定缺陷管 理區或m(步驟S53)。缺陷管理資訊12()之記錄可 進仃〜人或二次或三次以上。記錄於確线陷管理區⑽ 或丄07 :缺陷管理資訊120為儲存於DMI產生器360之缺 陷官理貢訊120。然後完成封片操作。 其次將說明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之再生操作。圖17顯示 記錄/再生裝置200之再生操作。 如圖17所不,當使用者輸入開始再生指令(圖14步驟 S32 :是)時,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證實光碟⑽非為空白 片(步驟S71 .否),再生記錄於光碟1〇〇之使用者資料區 =8之記錄資料(步驟S72)。記錄/再生裝置2〇〇再生記錄 資料,同時基於儲存於後端主機4〇〇之缺陷管理裝置4口 之缺陷管理資訊120,進行缺陷管理。 • 如前文說明,根據記錄/再生裝置200,於光碟100封 片前,記錄/再生裝置200記錄缺陷管理資訊12〇於光碟 100之暫時缺陷管理區104或105,當光碟1〇〇封片時記 錄/再生裝置200記錄缺陷管理資訊12〇於光碟1〇〇之確 定缺陷管理區106或107。至於尚未封片之光碟1〇〇,記 錄/再生裝置200由光碟1〇〇之暫時缺陷管理區1〇4或1〇5 讀取缺陷管理資訊120。至於已經封片之光碟1〇〇,記錄/ 再生裝置200由光碟100之確定缺陷管理區或讀 取缺陷管理資訊120。如此可實現記錄資料之記錄或再 326V總檔 \94\94143900VTF968015 50 ^51689 i當同缺ΓΓ理未封片先碟刚以及已經封片光碟刚執行 特別經由設置旗標區111(161),可相當容易且有效地 複數個暫時缺陷管㈣1〇4及1〇5(或154、155、m 及」75)選出正在使用中之暫時缺陷管理區。換言之,可 相田合易且有效地讀取有效缺陷管理資訊1。如此 少於載入碟片、或再生與記錄時,GPU 361的處理負擔ζ。 一根據本發明之記錄/再生裝置餘構成讓缺陷管理 =120於封片時記錄於光碟_之確定缺陷管理區106 二〇7’其允許單次寫人式光碟⑽與通用可改寫式光碟 可相容。 二來解說本發明具體例之圖式具體實施本發明之記錄 =、記錄^或再生裝置之組成元件等,僅供解說其技 術構想之用。各種組成元件等之形狀、尺寸、位置、連結 關係等非僅限於如附圖所示。 卜則述具體例中,光碟100係作為記錄媒體範例說 丄關聯光碟100之記錄器或播放器係作為記錄/再生裝 时例說明但本發明非僅限於光碟及其記錄器或播放 ^本發明可應用於其它多項高密度記錄或高傳輸速率之 貧訊記錄媒體以及該媒體之記錄器或播放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具體例之說明圖,· 圖係員示上述具體例之缺陷管理資訊内容之說明圖; 圖3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缺陷表單範例之說明圖; 326\^^f\94\941439〇〇\TF968015 51 1351689 圖4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記錄内容 範例之說明圖; 圖5係顯不上述具體例之暫時缺陷管理區之記錄内容 範例之說明圖; °係”肩示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另一具體例之說明 圖; 圖7係示意顯示上述具體例之旗標區資料結構之說明 圖; 圖8A至8D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旗標區之記錄條件之示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記錄裝置及再生裝置具體例之 記錄/再生襞置之方塊圖; 圖10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記錄/再生裝置之碟片驅動
置 圖11係顯示上述具體例 之方塊圖; 圖12係顯示上述具體例 作之流程圖; 之記錄/再生裝置之後端裝 之記錄/再生裝置初始設定操 圖13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記錄/再生裝置之使用中之 暫日年缺陷官理區之剖面操作之流程圖; 圖14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記錄/再生裝置之記 等之流程圖; 錄操作,以及於上述具 之記錄操作之流程圖; 圖15係顯示缺陷管理資訊之記 體例記錄於記錄/再生裝置旗標區 326V總檔\94\94143900\TF968015 52 1351689 圖16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記錄/再生裝置封片之流程 圖;以及 圖17係顯示上述具體例之記錄/再生裝置之再生操作 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資訊記錄媒體, 101 引入區 103 引出區 • 104 暫時缺陷管理區 105 暫時缺陷管理區 106 確定缺陷管理區 107 確定缺陷管理區 108 使用者資料區 109 備用區 110 備用區 • 111 旗標區 120 缺陷管理資訊 121 設定資訊 122 缺陷表單 150 兩層光碟 151 引入區 153 引出區 -154 暫時缺陷管理區 155 暫時缺陷管理區 單次寫入式光碟 326網[檔\94\94143900\TF968015 53 1351689
156 確定缺陷管理區 157 確定缺陷管理區 158 使用者資料區 159 備用區 160 備用區 161 旗標區 162-164 旗標單元區 171 引入區 173 引出區 174 暫時缺陷管理區 175 暫時缺陷管理區 176 確定缺陷管理區 177 確定缺陷管理區 178 使用者資料區 179 備用區 180 備用區 300 碟片驅動器 351 主轴馬達 352 光學拾取頭 353 射頻(RF)放大器 354 伺服電路 355 CODEC 356 缓衝器 357 介面 326V總檔 \94\94143900\TF968015 54 1351689
358 光束驅動裝置 360 缺陷管理資訊產生器 361 CPU 400 後端主機 471 驅動控制器 472 視訊解碼器 473 音訊解碼器 474 視訊編碼器 475 音訊編碼 476 系統控制器 477 缺陷管理裝置 ,DM I產生器
326\|®1t\94\94l43900\TF9680l5 55

Claims (1)

1351689 m - 3 2011 -tvs. ™£〇 替換本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育訊記錄媒體,其包含有複數個記錄層, 該複數個記錄層之每一層包含: 一資料區’於其中記錄有記錄資料; 一第一控制資訊記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内周邊側, 於其中記錄供控制該資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之資 訊X第控制資讯記錄區包含一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 I缺陷管理資訊之明確缺陷管理區; -第二控制資訊記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外周 於其中記錄供控制該資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之資 ㈣二控制資訊記錄區包含—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之 缺fo官理資訊之明確缺陷管理區; 第一暫時缺陷管理區,其位於該第一 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時於1 ^己錄£ 資訊;以及 节于於/、中5己錄該身料區之缺陷管理 -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其位於該第二控制資 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時於1巾 £ 資訊, …、中5己錄该貧料區之缺陷管理 該複數個記錄層中之—層包含.一 區別眘1^ 旗&區,於其中記錄 貝说,供£別一其中記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 陷管理區與該複數個記錄> 中 胃》缺 管理區。 Μ中之該第-及第二暫時缺陷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彳g 區包含: ㈤第1項之資訊記錄媒體,其中該資料 96110813 56 1351689 ίοο^月)曰修正替莊 一㈣者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該記錄資料;以及 備用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内周邊側及外周邊側,供記 錄從一缺陷撤離之該記錄資料。 3:如申5月專利範圍第i項之資訊記錄媒體,其中該旗標 區係位於該第一控制資訊記錄區中。 種將记錄貧料記錄於一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裝 置f貝訊。己錄媒體包含有複數個記錄層,該複數個記錄 籲/每層包3 .(1) —貧料區,於其中記錄該記錄資料; )第控制寅讯記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内周邊 於其中記錄供控制該資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之 資η亥第&制資訊記錄區包含一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 -之缺陷管理資訊之明禮缺陷管理區;(iii) 一第二控制資 訊記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外周邊側,於其中記錄供控 制該貧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之資訊,該第二控制資 訊記錄區包含—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之 #明確缺陷管理區;(iv)一第一暫時缺陷管理區,其位於該 第-控制資訊記錄區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時於其中記錄 該資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以及(v)一第二暫時缺陷管理 區’其位於該第二控制資訊記錄區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 時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⑹該複數個記 錄層中之-層包含··一旗標區’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 區別一其中記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陷管理區與 該複數個記錄層中之該第一及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 該記錄裝置包含: 时 96110813 57 丄 -第一…。 一第_:、录态件,以記錄該記錄資料至該資^7—~」 .己錄器件,以記錄該缺陷管理資訊至該複數個記 錄層中之任一玲势 ^ ^ΐβ, °6 一^ — 孩弟一及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 一及2】資訊產生器件,以基於該複數個記錄層中之該第 生& 暫時缺陷官理區之記錄條件和未記錄條件來產 玍^別負訊;以及 之^:己錄益件’以記錄由該區別資訊產生器件所產生 之&別-貝汛至該旗標區。 本5\ :f▲將"己_資料記錄於一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方 'f貝讯記錄媒體包含有複數個記錄層,該複數個記錄 曰二層包含:⑴—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該記錄資料; • 土第控制資訊記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内周邊 =“於其★中記錄供控制該資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之 =、 亥第控制資訊記錄區包含一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 之缺陷管理資訊之明確缺陷管理區;(iii)-第二控制資 己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外周邊側,於其中記錄供控 制孩貝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之資訊,該第二控制資 °己錄區包含一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之 明確缺陷官理區;(iv) 一第一暫時缺陷管理區,其位於該 第控制資訊記錄區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時於其中記錄 该貧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以及(v)一第二暫時缺陷管理 區,其位於該第二控制資訊記錄區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 守於其中S己錄S亥資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v i )該複數個記 錄層中之一層包含.一旗標區,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 96110813 58 1351689 區別一其中^I雜_女▲ ~ ^ 十 、D己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陷管理區與 該祓數個記錄層中之該第一及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 S亥έ己錄方法包含. 一第:圮錄處理,以記錄該記錄資料至該資料區; 一第二記錄處理,以記錄該缺陷管理資訊至該複數個記 錄層I之任—該第—及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 品資°孔產生處理,以基於該複數個記錄層中之該第 一及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之記錄條件和未記錄條 r生區別資訊;以及 己錄處理,以§己錄由該區別資訊產生處理所產 之區別資訊至該旗標區。 6. 一種f生記錄於一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資料之再生 裝置.亥貝己錄媒體包含有複數個記錄層 錄層之每—層句冬 ,U 〇ύ · (1 ) 一資料區,於其中記錄該記錄資 厂,U)—第一控制資訊記錄區,其位於該資料區之内周 邊H,於其中記錄供控制該資料區之記錄及/或讀取操作 之貝:!* Ί控制貝訊記錄區包含一於其中記錄該資料區之 缺陷管理資訊之明確缺陷營 .. 、 理&,(⑴)-第二控制資訊 ;己=:八位於該資料區之外周邊侧,於其中記錄供控制 =八二之s己錄及/或讀取操作之資訊,該控制資訊記錄 二3 -於其中記錄該#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之明確缺 =理區’·㈤-第—暫時缺陷管理區,其位於該第、 制貧訊記錄區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時於其 區之缺陷管理資訊;以及(v) 一第二暫時 3 96110813 59
1351689 位於該第二控制資訊記錄區及該資料區之間,以暫時於其 中記錄該資料區之缺陷管理資訊,(vi)該複數個記錄層中 之一層包含:一旗標區,於其中記錄區別資訊,供區別一 其中記錄有效缺陷管理資訊之暫時缺陷管理區與該複數 個記錄層中之該第一及第二暫時缺陷管理區, 該再生裝置包含: 一第一讀取器件,以讀取記錄於該旗標區中之區別資 訊; 一選擇器件,以基於由該第一讀取器件所讀取之區別資 訊來選擇該複數個記錄層中之該第一及第二暫時缺陷管 理區之一有效者; 一第二讀取器件,以讀取記錄於由該選擇器件所選擇之 有效暫時缺陷管理區中之缺陷管理資訊;以及 一再生器件,以基於由該第二讀取器件所讀取之缺陷管 理資訊來再生記錄於該資料區中之記錄資料。
96110813 60
TW096110813A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TWI35168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7281 2003-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6075A TW200746075A (en) 2007-12-16
TWI351689B true TWI351689B (en) 2011-11-01

Family

ID=3413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2541A TWI261809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094143900A TWI290314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096110813A TWI351689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TW094112539A TWI262483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093123800A TWI256039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W096110810A TWI351688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2541A TWI261809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094143900A TWI290314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2539A TWI262483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093123800A TWI256039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W096110810A TWI351688B (en) 2003-08-12 2004-08-09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6) US7460450B2 (zh)
EP (5) EP1791122A3 (zh)
JP (1) JP3802553B2 (zh)
KR (5) KR100995943B1 (zh)
CN (5) CN1828760B (zh)
AU (1) AU2004264100B2 (zh)
BR (1) BRPI0413561B1 (zh)
CA (1) CA2535410C (zh)
HK (1) HK1088113A1 (zh)
IL (1) IL173609A (zh)
MX (1) MXPA06001633A (zh)
NZ (1) NZ545703A (zh)
RU (1) RU2321903C2 (zh)
TW (6) TWI261809B (zh)
WO (1) WO2005015558A1 (zh)
ZA (1) ZA200601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3550B2 (en) 2002-09-30 2007-06-19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write-once optical disc
KR20040028469A (ko) 2002-09-30 2004-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1 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의 디펙트 영역 관리방법
AU2003282447B2 (en) 2002-12-11 2010-03-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anaging overwrite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an optical disc write once
TWI314315B (en) 2003-01-27 2009-09-01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SI1607969T1 (sl) * 2003-03-17 2011-10-28 Pioneer Corp 1 1 Enkrat zapisljiv zapisovalni medij, zapisovalna naprava in postopek zapisovanja za enkrat zapisljiv zapisovalni medij ter predvajalna naprava in postopek predvajanja za enkrat zapisljiv zapisovalni medij
TWI405191B (zh) 2003-05-09 2013-08-11 Lg Electronics Inc 單寫型光碟及由單寫型光碟回復碟片管理資訊的方法與裝置
JP4425918B2 (ja) 2003-08-05 2010-03-03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追記型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に管理情報を記録し再生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313065B2 (en) 2003-08-05 2007-12-25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from optical disc
JP4269870B2 (ja) * 2003-10-02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CA2551548C (en) 2003-12-24 2012-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on/from write-once disc, and write-once disc therefor
EP1714285A2 (en) * 2004-01-30 2006-10-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Quick access to dis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R100584613B1 (ko) 2004-02-06 2006-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한번 기록 디스크에 데이터 기록 장치, 그 방법, 데이터재생 장치, 그 방법 및 그 한번 기록 디스크
CA2556138C (en) 2004-02-14 2011-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write-once disc and write-once disc therefor
KR100584614B1 (ko) * 2004-02-14 2006-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한번 기록 디스크에 데이터 기록 장치, 그 방법 및 그한번 기록 디스크
KR101049117B1 (ko) 2004-06-08 2011-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1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 및 광디스크의 관리정보 기록방법, 디스크 클로징 방법 및 기록재생 장치
JP2006209930A (ja) * 2005-01-31 2006-08-10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WO2006088091A1 (ja) * 2005-02-17 2006-08-24 Pioneer Corporation 2層記録ディスクに対する映像データの記録方法および2層記録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US20080260359A1 (en) * 2005-02-17 2008-10-23 Takashi Hora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ual-Layer Recording Disk,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Video Information onto Dual-Layer Recording Disk
EP1850588A4 (en) * 2005-02-17 2009-07-22 Pioneer Corp ENCODING DEVICE, ENCOD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MING ENCODING
US20090060459A1 (en) * 2005-04-18 2009-03-05 Pioneer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Dual-Layer Recording Disk
JP4379632B2 (ja) * 2005-04-19 2009-12-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2層記録ディスクのため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US7840616B2 (en) * 2005-07-08 2010-11-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File recording method, fil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7080351A (ja) * 2005-09-13 2007-03-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101365447B1 (ko) 2006-09-04 2014-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및 기록 재생 장치
KR20080065506A (ko) * 2007-01-09 2008-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그 정보 저장 매체
JP4872815B2 (ja) 2007-06-11 2012-0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WO2009034973A1 (ja) * 2007-09-10 200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及び管理情報記録方法
KR101683790B1 (ko) * 2009-02-25 2016-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기록 재생 방법
JP4957823B2 (ja) * 2009-04-08 2012-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JP5010664B2 (ja) * 2009-10-30 2012-08-2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装置
CN106354669B (zh) * 2015-07-13 2021-03-26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存储器
CN107357691B (zh) * 2016-05-09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镜像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060943A1 (en) * 2021-09-01 2023-03-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device defect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9259A (ja) * 1988-09-27 1990-03-29 Fujitsu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交代領域管理方式
JP2763080B2 (ja) * 1992-03-18 1998-06-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729177A (ja) * 1993-07-15 1995-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ディスクの欠陥管理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8147110A (ja) * 1994-11-18 1996-06-07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管理方法、データ記録媒体管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録媒体
JPH0916966A (ja) * 1995-06-26 1997-01-17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707222B2 (ja) * 1997-12-18 2005-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処理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KR100292093B1 (ko) * 1998-03-02 2001-06-01 구자홍 기록매체의 결함영역 관리자료 생성방법 및 생성장치 그리고 이에 의한 광기록매체
KR100667729B1 (ko) * 1998-11-10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함 관리를 위한 여유 공간과 그 관리 정보를 갖는 디스크, 여유 공간 할당 방법과 결함 관리 방법
JP3971117B2 (ja) * 2001-03-22 2007-09-0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
JP2003030856A (ja) * 2001-07-17 2003-01-3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ディスク並びに記録及び再生装置
TWI328805B (en) * 2003-03-13 2010-08-11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and defective area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283B (zh) 2011-04-13
TW200629247A (en) 2006-08-16
NZ545703A (en) 2008-03-28
CA2535410A1 (en) 2005-02-17
KR100995943B1 (ko) 2010-11-22
US20070162784A1 (en) 2007-07-12
EP1801801A2 (en) 2007-06-27
US20070011505A1 (en) 2007-01-11
TW200525514A (en) 2005-08-01
CN101059991A (zh) 2007-10-24
EP1662505A4 (en) 2007-02-14
US7266061B2 (en) 2007-09-04
BRPI0413561B1 (pt) 2022-05-10
KR100703146B1 (ko) 2007-04-09
US20060156197A1 (en) 2006-07-13
US20070153650A1 (en) 2007-07-05
US20060156188A1 (en) 2006-07-13
IL173609A (en) 2010-05-31
EP1667149A3 (en) 2007-03-07
CN100590728C (zh) 2010-02-17
KR100995944B1 (ko) 2010-11-22
EP1662505B1 (en) 2014-01-08
KR100995945B1 (ko) 2010-11-23
KR20060028819A (ko) 2006-04-03
CN1828760B (zh) 2012-04-04
CN100580790C (zh) 2010-01-13
AU2004264100A1 (en) 2005-02-17
TWI261809B (en) 2006-09-11
EP1662505A1 (en) 2006-05-31
BRPI0413561A (pt) 2006-10-17
JPWO2005015558A1 (ja) 2006-10-05
ZA200601705B (en) 2007-07-25
EP1801801A3 (en) 2010-04-07
CN101059990A (zh) 2007-10-24
TW200512726A (en) 2005-04-01
KR100995946B1 (ko) 2010-11-22
WO2005015558A1 (ja) 2005-02-17
CN100590727C (zh) 2010-02-17
MXPA06001633A (es) 2006-08-11
US20060156195A1 (en) 2006-07-13
US7414931B2 (en) 2008-08-19
TW200525515A (en) 2005-08-01
EP1667148A2 (en) 2006-06-07
EP1667148A3 (en) 2007-03-07
EP1791122A2 (en) 2007-05-30
KR20060027412A (ko) 2006-03-27
KR20070042196A (ko) 2007-04-20
KR20060027413A (ko) 2006-03-27
KR20070046163A (ko) 2007-05-02
US7403455B2 (en) 2008-07-22
US7460450B2 (en) 2008-12-02
CN1828759A (zh) 2006-09-06
TW200746075A (en) 2007-12-16
JP3802553B2 (ja) 2006-07-26
AU2004264100B2 (en) 2008-01-31
US7430156B2 (en) 2008-09-30
TWI290314B (en) 2007-11-21
US7505381B2 (en) 2009-03-17
TWI256039B (en) 2006-06-01
CN1836283A (zh) 2006-09-20
RU2006107560A (ru) 2007-09-20
CN1828760A (zh) 2006-09-06
EP1791122A3 (en) 2010-04-07
RU2321903C2 (ru) 2008-04-10
CA2535410C (en) 2012-04-10
IL173609A0 (en) 2006-07-05
TW200805290A (en) 2008-01-16
EP1667149A2 (en) 2006-06-07
TWI262483B (en) 2006-09-21
TWI351688B (en) 2011-11-01
HK1088113A1 (en) 2006-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1689B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TWI294622B (en) Disc with tdds and tdf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 the same
TWI280575B (en)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US20050050402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record or reproduction, and data structure including control signal
TW200412573A (en) Optical dis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defective area on an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US200601172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isc defects
JPH11242850A (ja) リアルタイムデータ記録方式
TW200421313A (en)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preserving data-recording status, method of preserving data-recording status of a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medium including computer readable code for the same,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therefor
TW20042130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isc defect using temporary DFL and temporary DDS including drive & disc information disc with temporary DFL and temporary DDS
TWI253062B (en) Write-once-typ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7260039B2 (en) High-density multi-layer optical disc,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thereon on layer-by-layer basi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are areas thereof
TWI286744B (en) Method for managing defective area on write-onc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same
TW200809813A (en) Recording method on rewritable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riving apparatus
JP2007149272A (ja) デジタル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TW200421314A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7335019A (ja) デジタル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WO2004012185A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thereon
KR100608027B1 (ko) 멀티 포맷 기록 및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EP1647986A1 (en) Write onc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er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write once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er and reproducing method for write once recording medium,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nd data structure
TWI286315B (en)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hereon
TWI263207B (en) CD burner disk format determining method
JP2007122810A (ja) 記録方法、再生方法、多層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288230A (ja)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2004152351A (ja) Dvdビデオ記録を外部保存装置にオーサリングする方法
JP2008041141A (ja) 映像記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