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1911B - Compressor - Google Patents

Compress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1911B
TWI341911B TW094132618A TW94132618A TWI341911B TW I341911 B TWI341911 B TW I341911B TW 094132618 A TW094132618 A TW 094132618A TW 94132618 A TW94132618 A TW 94132618A TW I341911 B TWI341911 B TW I3419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cylinder
space
compression memb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2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9535A (en
Inventor
Takahiro Nishikawa
Hirotsugu Ogasawara
Takao Kanayama
Yoshiaki Hiruma
Manabu Takenaka
Masazumi Sakaniwa
Akira Hashimoto
Junichi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864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976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864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9762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619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9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1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19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8Rotary pistons
    • F01C21/0809Construction of vanes or vane holders
    • F01C21/0818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 F01C21/0827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 F01C21/0845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comprising elastic means, e.g.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04C18/356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with axially movable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08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for other than working fluid, i.e. the sealing arrangements are not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of the machine
    • F04C27/009Shaft sea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1/00Metals
    • F05C2201/04Heavy metals
    • F05C2201/0433Iron group;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 F05C2201/0436Iron
    • F05C2201/0439Cast ir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1/00Metals
    • F05C2201/04Heavy metals
    • F05C2201/0433Iron group;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 F05C2201/0448St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1/00Metals
    • F05C2201/04Heavy metals
    • F05C2201/0433Iron group;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 F05C2201/0448Steel
    • F05C2201/0457Cemented st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1/00Metals
    • F05C2201/04Heavy metals
    • F05C2201/0433Iron group;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 F05C2201/0448Steel
    • F05C2201/046Stainless steel or inox, e.g. 18-8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3/00Non-metallic inorganic materials
    • F05C2203/08Ceramics; Ox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25/00Synthetic polymers, e.g. plastics; Rubber
    • F05C2225/12Polyetheretherketones, e.g. PEE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51/00Material properties
    • F05C2251/10Hard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Description

134191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將冷媒及空氣等流體加以壓縮並送出之 壓縮機。 【先前技術】 以往,例如在冷凍機中,係採用壓縮機來壓縮冷媒, 使~媒於迴路内循環之方式。關於此情況之壓縮機的方 式,例如有稱為旋轉式壓縮機之旋轉式壓縮機(r〇tary compressor^例如參照日本特開平5_99172號公報(文獻 1))及渦卷式壓縮機(scroH c〇mpress〇r)、螺旋式壓縮機 (screw compressor)等。 上述旋轉式壓縮機雖然具有構造相對簡單,且生產成 本較低之優點,但是具有振動及扭矩變動較大之問題。此 外渦卷式壓縮機及螺旋式壓縮機,雖然扭矩變動較小, 但是具有加工性較差且成本高昂之問題。
參 因此,係有人開發出,設置做為在汽缸(Cylinder)W 旋轉的壓縮構件(compression member)之斜板(swash
Plate),並以葉片(vane)來區隔由此斜板的上下所構成之 壓縮空間,來進行流體的壓縮之方式(例來昭 測-删8號公報(文㈣。根據此方式之壓:表乃 具有可構成構造相對簡單且振動較小的壓縮機之優點。 然而,在上述文獻2所揭示之構造的情況下,由於採 取在汽缸全區域中,於壓縮構件(斜板)的上下方,形成高 壓室及低壓室互相鄰接之構造,因此高低壓差變大,而產 317304 6 1341911 、生因冷媒洩漏所造成之效率惡化之問題。 尤/、疋在壓鈿構件的驅動元件側之面所形成的壓縮空 間内之冷媒,容易從旋轉車由與該旋轉轴的轴承之間茂漏, 而導致產生壓縮機之性能惡化的問題。 此外’在壓縮構件的上下方構成有壓縮空間之以往的 構成中’由於無法控制屋缩空間❸背壓,因此在麼縮構件、 抵接於該壓縮構件之葉片及與壓縮構件對向而設置之構件 之間’會產生摩擦而使壓縮構件顯著的磨損,自而亦產生 .耐久性惡化、機械損失增大之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用|解決習知之技#上的課題而創作出之發 月目的在於,改善冷媒的洩漏並提升壓縮機的性能。 此外,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改善壓縮機的耐久 性且提升可靠度,並達到高效率之壓縮機。 本申請案的第1發明為一種壓縮機,係具備:由於内 書部構成有壓縮空間之汽缸所構成之壓縮元件;連通於汽缸 内的壓縮空間之吸入孔及送出孔;封閉汽虹的開口之支撑 構件,由此支撐構件所形成之軸承支撐而旋轉之旋轉軸 與此旋轉軸的軸方向交又之一面,於上死點及下死點之間 連績傾斜,且配置於汽缸内而藉由旋轉軸而旋轉驅動,並 將從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加以壓縮,而從送出孔送出之壓 縮構件;配置於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而抵接於壓縮構件的 —面,並將汽缸内的壓縮空間區隔為低壓室及高壓室之葉 片,及設置於與壓縮構件為相反側之軸承端部,且抵接於 317304 7 1341911 旋轉軸之軸封體(shaft seal)。 μ根據此第1發明’由於在與壓縮構件為相反側之轴承 =。卩,。又有抵接於旋轉軸之軸封體,因此可藉由該軸封體, 方'軸承内面進行充分的密封(sea 1 ),因此可防止從旋轉軸 與軸=之間的空隙產生氣體茂漏之問題於未然。 藉此,可改善體積效率,並達到提升壓縮機的性能。 此外,本申請案的第2發明為一種壓縮機,係具備: 鲁由於内邛構成有壓縮空間之汽缸所構成之壓縮元件;連通 .於缸内的壓縮空間之吸入孔及送出孔;封閉汽缸的開口 之支撐構件;由此支撐構件所形成之軸承支撐而旋轉之旋 轉軸,與此旋轉軸的軸方向交叉之一面,於上死點及下死 .、·占之間連續傾斜,且配置於汽缸内而藉由旋轉軸而旋轉驅 動,並將從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加以壓縮,而從送出孔送 出之壓縮構件;配置於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而抵接於壓縮 2件的一面,並將汽缸内的壓縮空間區隔為低壓室及高壓 φ至之葉片;及設置在對應於軸承的位置之旋轉軸之活塞密 封環。 此外,本申請案的第3發明為一種壓縮機,係將活塞 L封裒°又置在對應於壓縮構件的一面側之轴承端部的位 置之旋轉軸。 根據此第2發明,係在對應於軸承的位置之旋轉軸設 置活塞密封環,因此可防止從旋轉軸與軸承之間的空隙產 生氣體洩漏之問題於未然。此外,藉由如第3發明所示將 上述活塞密封環設置在對應壓縮構件的一面側之軸承端部 317304 8 U4iyii :=::’而可降低轴承端部之清動損失,並同時 “提;升所帶來之體積效率的改善,-達到性 升密:=:設置複數的活塞密封環’藉此可更進-步的提 此外’本申請案的第4發明為-種壓縮機,係且備: 收納於密閉容器内的驅動元件,及藉由此驅動元件的旋轉 •軸而驅動之壓縮元件,此壓縮元件係由:於内部構成有壓 Js空間之A缸;連通於此汽缸内的壓縮空間之吸人孔及送 出孔;與旋轉軸的轴方向交又之一面,於上死點及下死點 門連、ί傾斜,且配置於汽缸内而旋轉,並將從吸入孔所 吸入的流體加以壓縮,而從送出孔送出於密閉容器内之壓 縮構件;及配置於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而抵接於壓縮構件 的一面’並將汽缸内的壓縮空間區隔為低壓室及高壓室之 葉片所構成;將壓縮構件的另一面側之壓力,設定為較密 _閉容器内的壓力還低之值。 根據此第4發明’係將與構成壓縮空間的壓縮構件之 —面為相反惻之壓縮構件的另一面側之壓力,設定為較密 閉容器内的壓力還低之值,因此可減輕因另一面側之壓力 而使壓縮構件被推往一面側的力道。 藉此’可改善壓縮構件的耐久性,降低機械損失,而 達到可靠度的提升。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此外, 9 317304 1341911 月之各個實施例的ι缩機c係具備,例如構成冷 、“某迴路,將冷媒吸入而壓縮,並送出至迴路内之 功月ε。 (第1實施例)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實施例之壓縮機〔之縱向 二:面圖,第2圖係顯示另一項縱向剖面側面圖,第3 缩機C之壓縮元件3的斜視圖,第4圖係顯示 二,屋縮疋件3的另一項斜視圖,第5圖係顯示愿 t昼縮元件3的平面圖,第6圖係顯示愿縮機以 的底面圖。於各圖中,1為密閉容器,在此密 閉:…,係於上側收納驅動元件2,並於下側收納, 猎由此驅動元件2的旋轉軸5所驅動之壓縮元件3。 驅動元件2係固定於密閉容器i的内 定子線圈之定子4,及在此宕孚/从有 在此疋子4的内側之中央具有旋轉 軸5之轉子6所構成之電動馬達。在此驅動元件2之定子 14的外周部及錢容m,於多處形成有連通上下之 間隙10。 广< 壓縮元件3係由:固定於密閉容器1的内壁之支撐槎 件7、藉由螺栓而裝設在此支撐構件7的下側之汽缸8、配 置於此汽缸8内的之後所述的壓縮構件9、葉片11、关 間12’及藉由螺栓而襄設在汽虹8的下側之輔助支撐= 22等所構成。於支撐構件7的上面中央部,係以同心狀往 上方突出,並於該處形成有旋轉軸5的主軸承13。此外 在下面中央部’係以螺栓固定同心圓柱狀的突出構件⑷ 317304 1341911 此突出構件14的下面14A係形成為平滑面。亦即,支 謂由:固定於密閉容器!的内壁 牙 主構件㈣方之主轴承13、及以螺检而固定於:構出件於 15的下方之突出構件14所構成。 在支撑構件7的突出構件14内形成有插 =插㈣内’係插入有可自由往上下來回移動之上2 片心在此插槽16的上部,係形成有用來將密閉容w ”广加於葉片Η,來做為背壓之背壓室” 在蝴㈣的内部,係配置有做為將葉片u的上 方按壓之彈推手段之線圈彈簧18。 科此可m 8的上開口部係由上述支撐構件7所封閉, 内部(上述壓縮構件9及支編7 二:Γ::形成吸入通路24,並於密閉容器1二: 配S 26 ’而與吸入通路24連接 縮*間?1夕成 8,形成連通於壓 备工”1之及入孔27及送出孔28,吸入通路24係連通 mi7,送出孔28則在汽紅8的上與密閉容器1内 =。此外,上述葉片n係位於此吸入孔27及送出錢 上述旋_ 5 ’係由形成於支撐構件?的主 3, =成於輔助支撐構件22的輔助轴承23所支撐而旋轉。 二件該支#構件7、汽虹8、及輔助支 藉由主軸承13而樞軸切為可在上下 ° 央部自由旋轉,並且該下方係以輔助支撐構件22 317304 11 1341911 的輔助軸承23而樞轴支撐為可自由旋轉。壓縮構件9係_ 體形成於該旋轉軸5的下部,而配置於汽缸8内。 上述麼縮構件9係如上述配置於汽紅8内,並藉由旋 轉軸5來旋轉驅動,係用來將經由吸入孔27所吸入之流體 (本實施例中為冷媒)加以壓縮,而從送出孔28送出至密閉 容器1内,全體係與旋轉轴5成同心的略為圓柱狀。第7 圖係顯示包含壓縮機C之壓縮構件9之旋轉軸5的側面 第8圖,至第13圖係分別顯示壓縮構件9的斜視圖。如 第7圖至第13圖所示,壓输播姓σ u IT &縮構件Θ係呈一側的厚層部31 與另一側的薄層部32為連續之形狀,旋轉轴5之與軸方向 父叉的上面33(-面)’係成為在厚層部31處較高且在薄 層部32處較低之傾斜面。料,上面㈣、,從最 上死點33Α’經過最低的下死點咖再返回上死點33Α,而 在上死點33Α及下死點33Β之間呈連續傾斜之形狀。 此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係由,以上死點3 ,之間的中間點咖為中心之預定範圍所構成之第!曲 面34、34,及經由上死點⑽及下死點规而連結各 1曲面34、34之間之第2曲面35、35所構成。 在此說明I縮構件9的上面33之形狀。第 示?距離旋轉軸5的中心為相同距離的點加以連結之線 8 0 ’攸上死點3 3 Α至下死點μ r或人A / Α 哲一 為止的線加以展開之圖式。 如久4圖所示,將距離旋轉軸5的中心為相同距離 以連結之線8。,在第!曲面34為直線82,在第2曲面Μ 為漸近於上⑽似及下死點咖之㈣84。將距離該旋 317304 12 1341911 轉軸5的中心為相同距離的點加以連結之線80,係具有距 離旋轉軸5的中心愈近則愈陡峭,愈遠則愈平緩之斜率, 壓縮構件9的上面3 3係藉由這些線8 0的集合所構成。 上述曲線84 ’在上死點33A及下死點33B的附近為正 弦波形狀(曲線84A)之曲線,在與直線82的連接點附近, 為平滑的連結直線82與正弦波形狀的曲線之曲線84β。亦 即’本貫施例之壓縮構件9的上面係由,在以下死點33Β .為0。之旋轉角度的情況下,在325。至35。以及與該角度 成對稱之145至215。的角度之由正弦波形狀的曲線84Α 所構成之曲面、在60。至120。以及與該角度成對稱之24〇 至300的角度之由直線82所構成之第1曲面34、以及 連接於此等之35。至60。、120。至145。、215。至240 3〇〇至325的範圍,為平滑的連接正弦波形狀的曲 線84Α與直線82之曲線84β所組成的曲面而構成。本實施 例之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係由325。至35。以及145。 丨至21V之由正弦波形狀的曲線所構成之曲面,以及 在60至120。以及240。至300。的角度之由直線82所 :成之第1曲面34所組成,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旋轉 角度的範圍,’亦可藉由’在上死點33Α及下死點之間 的中間點33C為中心之預定範圍之第!曲面34、34、及經 由上死點33Α及下死點33Β而連結各個第〗曲面%% 之間之第2曲面,來構成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亦無妨。 此外,㈣於在將線8〇於上死點33α及下死點 之間的全部範圍形成為直線的情況下之斜率,第i曲面% 317304 13 1341911 的斜率係形成為較陡峭’相較於在上死點33A及下死點33B 之間的全部範圍形成為正弦波形狀之曲線的情況下之甲間 點的斜率,第1曲面34的斜率係形成為較平緩。 如此,係以使距離旋轉軸5的中心為相同距離的點加 以連、之線8〇成為直線之方式來構成第1曲面34,藉此 可容易進行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之加工,而達到成本3的降 低。此外,相較於在將線8〇於上死點33a及下死點 之間的全部範圍形成為直線的情況下之斜率,而將第1曲 面34的斜率設成為較陡峭,藉此,可使葉片11在上死點 33A及下死點33B附近的移動更為平滑。此外,相較於在 上死點33A及下死點33B之間的全部範圍形成為正弦波形 狀之曲線時之中間點的斜率,而將第!曲面34的斜率設成 為較平緩,藉此,可降低因葉片丨丨所造成之滑動損失:藉 此,可改善壓縮機C的性能並實現高效率的壓縮。 曰 此外,壓縮構件9的上死點33A係藉微小的空隙,而 可自由移動般地對向於支撐構件7的突出構件14之下面 14A。此外,葉片n係如上述配置於吸入孔π及送出孔 28之間,並抵接於壓縮構件9的上面33,而將汽缸8内的 壓縮空間21區隔為低壓室LR及高壓室HR。上述線圈彈筈 18係經常將葉片11向上面3 3側彈壓。 另一方面,如第15目至第17圖所示,係對於麼縮構 件9的下面(另-面)側之輔助㈣23,在慶縮構件9的相 反側之軸承,亦即在壓縮構件9的上面33側的軸承之主 承13的端部’設置抵接於旋轉# 5之抽封體5〇。此轴封 3*7304 14 1341911 體50係由,以NBR材等橡膠構件 部,及抵接於旋轉輪5,且將後鐵板所形成之支樓 且將该k轉軸5及支撐 間所形成的空隙加以密封而4 夂伢構件7之 乂在封而设置之抵接部52所堪 抵接部52裝設有用來彈推於内側㈣軸5)之:成構7 並可自由滑動而抵接於旋轉轴5。此 〇、=面 係以蓋體53來封閉,以防μ & ^ 杜50的上面 第2圖中,並未轴封體5〇的脫落(於第1圖及 弟圖中 未顯不軸封體50及蓋體。罢雜w 由螺栓而固定在支撐構件7 i體53係藉 、隹r…二 的上面。藉由此軸封體5〇,可 進仃主軸承13側的密封,於主 ^ 軸承3的内面達到充分的 岔=而可防止氣體的茂漏。如此,可防止壓縮 =冷媒氣體,從旋轉軸^構件了之間之 6二隙;线漏之問題於未然’因此可改善體積效率^ 此,可提升壓縮機C的性能。 檟> 文丰錯 上述汽缸8的下開σ却及、 ^ j- Ύ n 以輔助支撐構件22所封閉, 在上述壓縮構件9的下而r s _ p. 91 (另一面)與輔助支撐構件22之間 鲁(I細工間21的背面侧), Λ , _ ._ ^ 形成有空間54。此空間54係經 由麼力s周整手段55而盥宓 *閉各态1内連通。此壓力調整手 #又5 5知朝抽心方向形忐认 輔助支掉構件22内,並由:與 植鈿構件9的下面連通之$ ._ 孔56、—端與孔56連通,且於 水平方向從該孔5 6往輔助士 _ ,an? f ^ 補助支撐構件22的外側(密閉容器1 側)k伸,且另一端與密閉 Λ . 阳合益〗内連通之連通孔57、以 及插入於該連通孔5 7的s /
Art、、, 的另一端(與密閉容器1内連通之端 槐士⑺成有微小通路(喷嘴)之噴嘴構件58所 構成(第1 7圖)。 Κ 317304 1341911 =此心調整手段55’密閉容器!内的冷媒流入於 工間54。亦即’密閉容器】内的高壓冷媒, ?的喷嘴構件58流入,經由連通孔57及孔%而流入 54。此時’在通過噴嘴構件58所形成的微小通路 ’由於該微小通路的通路阻抗,而使降低壓力後 而二机人於空間54。藉此,壓縮構件9的下面側(另- :之空間54内的壓力’乃成為較密閉容器i内的壓力 還低之值。 R“二此’在以空間54 $高壓時’壓縮構件9係藉由空間 /力’而被強力壓往支撑構件7側,而於做為接受面 之犬出構件“的下面14A與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之上死 =33A產生摩擦’由於此等為極為顯著的摩耗,因而導致 久f·生的顯著惡化。然而’藉由本發明之壓力调整手段 使空間54的壓力成為較密閉容器1内的高壓還低之 f匕可降低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之上死點33A按壓於 做為接受面之突出構件14的下面“A側之力 使突出構件“的下面14A與壓縮構件9的上面犯之:: 不會產生接觸’而形成具有些許空隙之狀態。藉此, =善,件9的上面33之耐久性、提昇可靠性 成降低機械損失。 心 壓,^構件9的上死點33A與切構彳+ 了之突出構件Η 也Γ面i4A之間的空隙,係藉由封進密閉容器1内的油料 運騎。Ί因此可避免氣體的$漏’而能維持高效率的 317304 16 1341911 ^ /另一方面,上述壓縮構件9的上面33(—面)的硬度, 係設定為較做為上死點33A的接受面之支撐構件7之突出 構件14的下面14A還高。在此,第丨8圖係顯示壓縮構件 9的上面33與葉片11所使用之構件的材質及加工方法之 一例。如第18圖所示,在採用將高速度工具鋼系列材料 (SKH)進行氮化處理之後的材料來做為葉片u的情況下, 方疋轉軸5及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係採用將鉻鉬鋼(SCM) 眷或碳鋼(例如S45C等)的表面滲碳加以淬火而成者,或是將 鉻鉬鋼或厌鋼加以咼頻淬火而成者,或是灰口鑄鐵()或 是球墨鑄鐵(FCD)。在此情況下,壓縮構件9的上面33(一 面)的硬度係較葉片11還低。 此外,在採用將高速度工具鋼系列材料(SKH )進行p v[) 處理之後的材料來做為葉片丨][的情況下,旋轉軸5及壓縮 構件9的上面33 ’除了可採用將鉻鉬鋼或碳鋼的表面滲碳 加以淬火而成者,或是將鉻鉬鋼或碳鋼加以高頻淬火而成 鲁者,或是灰口鑄鐵或球墨鑄鐵之外,亦可採用將灰口鑄鐵 或球墨鑄鐵進行氮化或是淬火處理之後的材料。在此情況 下’與上述相同,壓縮構件9的上面33( —面)的硬度係較 葉片11還低。 如此’將壓縮構件9的上面33的硬度設定為較葉片 11遇低’藉此使葉片丨丨不易產生磨損。藉此可提升葉片 11的耐久性。 此外’係將壓縮構件9的上面33的硬度,設定為較做 為該壓縮構件9的上死點33A之接受面之突出構件14的下 317304 1341911 、面14A退而’藉此’即使在上死點33八抵接於突出構件 的下面14A之情況下,亦不易使壓縮構件9的上面犯損 耗,而可提高壓縮構件9的耐久性。 、 在此,在不採用淵滑油等油料來潤滑壓縮元件 為無潤滑的情況下,係構成為葉片u與壓縮構件9的上面 33(-面)產生硬度差。亦即,如第18圖所示,在以碳系列 ㈣^構成葉片11的情況下’係採用將鉻銷鋼或碳鋼的表 鲁面渗碳加以淬火而成者,或是將鉻_鋼或碳鋼加以高頻泮 火而成者,或是將灰口鑄鐵或球墨鑄鐵進行氮化或是泮火 處理,後的材料,來做為旋轉軸5及壓縮構件9的上面 33藉此可不而藉由油料等來潤滑這些構件的滑動部, 而可加以滑動。此外,在此情況下,壓縮構件9的上面3^一 面)的硬度亦較葉片1丨還低。 同樣的,在以陶瓷系列材料來構成葉片丨丨的情況下, 可採用與葉片11為相同之陶究系列材料,或是上述將絡翻 φ鋼或碳鋼的表面滲碳加以淬火而成者,或是將鉻鉬鋼或碳 鋼加以高頻淬火而成者,或是將灰口铸鐵或球墨禱鐵進行 氮化或是淬火處理之後的材料來作為旋轉軸5及壓縮構件 9的上面33,在此情況下,亦不需藉由油料等來潤滑滑動 部,而可加以滑動。此外,在此情況下,壓縮構件9的上 面33( —面)的硬度亦較葉片n還低。 再者,在以氟樹脂系列材料、或是高分子材料之聚醚 醚酮(PEEK : Polyether Ether Ketone)系列材料來構成葉 片11時,可採用將AI(鋁)進行表面處理(Alumite ··氧化 317304 1341911 •鋁膜處王里)後而成者,或是上述將絡麵鋼或碳鋼的表面渗碳 加以ΛΓ火而成者’或是將鉻鉬鋼或碳鋼加以高頻泮火而成 者’或是將灰口鑄鐵或球墨轉鐵進行氣化或是泮火處理之 後的材料’在此情況下’亦不需藉由油料等來潤滑這些構 件的滑動部,而可加以滑動。此外,在此情況下,壓縮構 件9的上面33的硬度則較葉片j】還高。 /如上所述在以石反系列材料、陶究系列材料、氣樹脂 _糸列材料、或是聚醚醚酮來構成葉片丨丨的情況下,係對壓 縮構件9的上面33分難行如第18 _示之材料及加工 的設定’藉此,在以碳系列材料、陶究系列材料來構成葉 片的情況下,可使壓縮構件9的上面33的硬度較葉片 11還低’在以氟樹脂系列材料、或是聚明綱來構成葉片 11的情況下’可使壓縮構件9的上面33的硬度較葉片" 如此,以碳系列材料、料系列材料、氣樹脂系列材 科、或是聚醚醚酮來構成葉片u,且構成為使葉片^ 9壓及缩構件9的上面33產生硬度差,藉此,可提高壓縮構件 g及茱片11的耐磨損性,且提高耐久性。 ^卜,係將壓縮構件9的上面33的硬度,設U較做 ^壓縮構件9的上死點33A的接受面之突出構件14的下 14A還高’即使在上死點33A抵接於突出構件η的下面 之情況下’亦不易使壓縮構件9的上面33損耗 知兩壓縮構件9的耐久性。 尤其是以上述碳系列材料、陶究系列材料、氟樹脂系 317304 19 歹:材料、或是聚醚醚酮來構成葉片u,藉此,即使在葉片 與壓縮構件9等的滑動部之供油不足的情況下,亦可保 ’良好的滑動性。亦即’可不需採用油料來潤滑壓縮元件 的滑動部’而成為無潤滑的狀態。藉此 潤滑規格之壓縮機,而提高泛用性。 、用於”,、 此外麼縮構件9的周面,係與汽&: 8的内壁之間構 政小的空隙,藉此可自由旋轉壓縮構件9。此壓縮構件9 、周面與汽缸8的内壁之間’亦以油料來加以密封。 ,在上述V出孔28的外側’位在汽缸8的壓縮空間2 1 有裝ί上述送出闊12,並且在密閉容器]的上端裝設 36官37。之後於密閉容器1内的下部構成有儲油槽 36。於旋轉軸5的下踹执 36内。,由,、二:…果'°,一端並浸入於儲油槽 .,^ 9二泵40而吸上來的油料,係經由旋轉軸5 成斤形成之油料通路42,以及從油料通路42經由 的軸方向之壓縮元件3的側面而形成之油料 而被供應至歷縮元件3的滑動
Cl容器Γ係封進有預定量之例如心^ a或疋HC系列的冷媒。 子線的It之':一旦對驅動元件2的定子4之定 旋轉:棘:广下方觀看的話,轉子6係以順時針方向 二:=^;於_5而傳達至壓縮構 中以順日轉Λ 壓縮構件9係在汽缸8 死點似係位於送出孔28的荦:1構件9的上面33之上 、出孔28的葉片11側,在葉片η的吸入 317304 20 孔27側,冷媒迴路内的冷媒,係經由吸入配管26及吸入 通路24,從吸入孔27,被吸入於汽缸8、支撐構件7、壓 縮構件9 '葉片U所包圍的空間(低壓室LR)内。 之後,一旦從該狀態下開始旋轉壓縮構件9,則從上 死點33A經過葉片1卜吸入孔27的階段開始,藉由上面 3的斜率而使上述空間的體積縮小,使空間(高壓室hr) 内的冷媒被壓縮。然後,在上死點33A通過送出孔28為止, 壓縮後的冷媒係持續從送出孔28送出。另—方面,在上死 點33A通過吸入孔27之後,於葉片u的吸入孔27側,汽 缸8、支樓構件7、壓縮構件9、及葉片u所包圍的空間(低 壓室的體積擴大,因此冷媒迴路内的冷媒,係經由吸 入配官26及吸入通路24,從吸入孔27,被吸入於 間21内。 二 冷媒從送出孔28經由送出閥12,而送出至密閉容器i 内。之後,送出至密閉容器!内的高壓冷媒’通過驅動元 件2的定子4與轉子6之間的氣體空隙,於密閉容 的上部(驅動元件2的上方)與油料分離,而從送出配管” 达出至冷媒迴路H面,分離後的油料係從㈣容$ 1與定子4之間所形成的間隙1〇往下流,而返回儲油槽3二 藉由此構成,壓縮機可達到小型化且構造極為簡單, 並可充分發揮壓縮功能。尤其Μ會如以往般之在汽缸8 的全區域内高壓及低壓互為鄰接,並且,壓縮構件 連續的厚層部31及薄層部32,且上面33(一面)呈傾斜的 开/狀’因此’在對應於向壓室HR之厚層部3工中,可充分 317304 1341911 確保與汽缸8的内壁之間之密封尺寸。 的可有效…縮構件9與汽缸8之間 ”禮^ 可達到有效率的運轉。此外,由於 2構件9的厚層部31具有飛輪的功能,因此扭矩的變動 季父小。此外,由於壓縮機「蛊▲ 細機C為所峭的内部高壓型的壓縮 械,因此可達到構造上之更進—㈣簡化。 成挚H、在支#構件7(切構件7的突出構件14)構 成茱片U的插槽16,並料圈料18設置於該支撑構件 内’因此不需要將葉片安裝構造形成於要求精準度之汽 此可改善加工性。再者’如實施例所示,若將壓 化構件卜體形成於旋轉軸5,則可達到減少構件數量。 在本實施财,係經由㈣調整手段55而將空間54 二抵閉容器1内連通’該麼力調整手段55係以,在輔助支 撑構件22中與壓縮構件9的下面連通之轴心方向所形成之 =盖:=與孔56連通’且於水平方向從該孔56往輔助 支撐構件22的外側延伸1另—端與密閉容器μ連通之 連通孔57、以及摘人於該連通孔57的另—端,並於中心 部形成有微小通路(喷嘴)之噴嘴構# 58戶斤構成。並且讓密 閉容器1内的高壓冷媒通過形成於嘴嘴構件58之微小通 路’藉此降低壓力’使成為壓縮構件9的下面側之*門% 内的壓力’成為較密閉容器!内的壓力還低之值,=並 不限定於此’壓力調整手段亦可構成為,例如以於軸心方 向貫通輔助支樓構件22之孔,來連通空間54與穷閉容哭 1内’並且將在中心部形成有微小通路(噴嘴)之喷嘴構。 317304 1341911 件’插入於密閉容器1側的開口。 (第2實施例) 於第1實施例中’係在與壓縮構件9為相反側之軸承 的主轴承13端部設置軸封體50,以防止壓縮空間21的冷 媒氣體從旋轉軸5與支撐構件7之間的主軸承13之空隙產 生洩漏之問題於未然,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在對應於 軸承之位置的旋轉軸5,設置活塞密封環。 相反側之軸承’亦即在對應於壓縮構件9的上面Μ側 承之主紐34 …_ 在此,第19圖及第20圖係顯示此情況下的壓縮機匸 之一例,第19圖係顯示旋轉軸5及壓縮元件3之縱向剖面 側面圖第2〇圖係顯不裝設有汽缸8的狀態下之旋轉轴5 勺斜視圖如第19圖及第20圖所示,係對於壓縮構件9 的下面(另一面)側之輔助軸承23,在對應於壓縮構件9的
至10mm的寬度)。亦即,由於活塞 5的外徑以下,因此在將活
之後啟動壓縮機c, 内的狀態下’可使活塞密封環 @ 5的外周面而收納。 虽密閉容器1内成為高壓時,則 317304 1341911 由於從上方所施加之密閉容器〗内的高壓,使活塞密封環 60被壓往下方並且產生膨脹(往外側壓出),因此支撐構2 7及旋轉軸5之間的空隙,係藉由活塞密封環60而充分密 如此,藉由活塞密封環60,可於主軸承13的内面達 到充分的密封’而防止壓縮空間21㈣冷媒氣體從旋轉轴 5與支樓構件7之間的主軸承13之空隙產生沒漏之問題於 未=,因此可降低主軸承13端部的滑動損失,並同時實現 因密封性的提升所帶來之體積效率的改善。藉此可達到接 升壓縮機C的性能。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係在對應於主軸承13的位置設 置1個上述活塞密封環60,但是活塞密封環6〇的設置位 置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裝設在對應於輔助軸承23之旋轉軸 5。此外’亦可採用複數個活塞密封環6〇。藉此,可更進 -步提升旋轉軸5及主軸承13或是旋轉軸5及輔助軸承 籲23之間的密封性,而提供高性能的壓縮機。 在上述各個實她例中,係採用於密閉容器^内的上側 收納驅動元件2,並於下側收納壓縮元件3之直立式壓縮 機C來加以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即使適用於在密閉 谷裔内的上側收納壓縮^件,並於下側收納驅動元件之直 立式壓縮機或是橫式壓縮機,本發明亦為有效。 此外,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係將壓縮空間Η設置在 堅縮構件9的上面33側之壓縮構件9的驅動元件,但 亦可將壓縮空間21設置在與驅動元件2為相反側之面上。 3J7304 24 1341911 (第3實施例) 以下係參照第21圖至第23 施例。第21円係钼-^主 3來5兄明本發明的第3實 圓,第二ί 下之壓縮機C之縱向剖面側面 23壓縮機C之另—項縱向剖面側面圖,第 d圖k顯示壓縮機C之另一馆奶& 號之構件二/Λ二 圖所^者賦予相同的符 此係表不具有同寻或是類似的效果者。 :本實施例中’於密閉容器i中,係於上側收納壓縮 :3’並於下側收納驅動元件2。亦即,於本實施例中, 如將壓縮元件3配置於驅動元件2的上侧。 驅動元件2係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乃固定於密閉容器 的内壁,為以捲裝有定子線圈之定子4,及在此定子4 的内側=中央具有旋轉軸5之轉子6所構成之電動馬達。 壓縮元件3係由:固定於密閉容器j的内壁,且位於 旋轉軸5的上端側之支樓構件77;藉由螺栓而裝設在此支 掉構件7 7的下側之汽缸7 8 ;配置於此汽^ 7 8内之麼縮構 件89;葉片n ;送出閥12;及藉由螺检而裝設在汽缸π 的下側之主支#構件79等所構成。於主支料件79的下 面中央部’係以同心狀而往下方突出’並於該處形成有旋 轉轴5的主轴承13。此外,主支撑構件79的上面係封閉 汽缸78的下開口部。 在支撐構件77的突出構件84内形成有插槽ι6,於此 插槽16内,係插入有可自由往上下來回移動之上述葉片 11。在此插槽1 6的上部,係形成有背壓室丨7,並且在此 317304 25 1341911 插槽16的内部,係配 愿之彈推手段之線圈彈簧ίδ為將茱片11的上面往下方按 藉此缸78的上開口部係由支擇構件77所封閉’ ^構件Λ缸Μ的内部(汽缸78内之遷縮構件趵及支 於土 構件84之間)構成壓縮空間2卜此外, 24 2 的主構件85及突出構⑽形成吸入通路 路閉容器1裝設吸入配㈣,而連接於該吸入通 入二端。於汽缸78,形成有連通於壓縮空間21之吸 外整=出孔吸入通路24的另一端係連通於吸入孔。此 外,葉片11係位於此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 軸乂述旋轉軸5’係支撑於主支撐構件79上所形成的主 Fh 與支撐構件77上所形成的輔助軸承83及形成於 主二輔助軸承86而旋轉。亦即,旋轉軸5係插通於該主 2構 故88、及支撐構件77的中央,並藉由主 承U而樞軸支擇為可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自由旋轉。此 卜^疋轉軸5的上方係以輔助軸承83而樞軸支撐為可自由 知轉’該上端並以支撐構件77所包覆。此外,旋轉軸5 方係以輔助轴承86而榷軸支樓。此輔助轴承86係設 置於驅動元件2的下側’並形成為具有用來在中心部插通 臣疋轉轴5的孔之略為甜甜圈的形狀,外周緣係往轴心方向 ,立,而固定於密閉容器!的内壁。在此輔助軸承86,於 夕處形成連通上下方之孔87。此外,輔助軸承86上所形 成之凸部88 ’係用來防止從驅動元件2等傳達至旋轉轴5 之振動,經由輔助軸承86而傳達至密閉容器卜而具有吸 317304 26 1341911 振作用。 如此,將旋轉軸5的軸承設置在壓縮元件3的上側(輔 助軸承83)及下側(主軸承13),以及驅動元件2的下側(輔 助轴承86) ’藉此’可安定的支撐旋轉軸5,而有效降低壓 縮機C所產生的振動。藉此,可達成提升壓縮機c的振 特性。 、 再且,如本實施例所示,係將壓縮空間21配置在與驅 鲁動元件2為相反側之壓縮構件89的上面93,藉此,可不 易從主軸承13產生氣體洩漏’而提高主軸承13的密封性。 此外’以支撐構件7 7來封閉旋轉轴5的上端,藉此,亦可 提升輔助軸承83的密封性,並且避免旋轉軸5的周面成為 高壓之問題。 以往’在將壓縮元件3配置於密閉容器1的上側之情 况下,不易將密閉容器丨内的下部之儲油槽36的油料,供 應至壓縮元件3的壓縮構件89等之滑動部。 • 亦即,高壓氣體進入於旋轉軸5的周面而成為高壓, 因此,無法平順的從設置於旋轉軸5的上方之油料孔44、 4 5來進行供油。 然而’由於以支撐構件77來封閉旋轉軸5的上端,可 提=輔助軸承83的密封性,並且改善旋轉軸5的周面成為 二壓之問題,因此可藉由油泵40,將油料供應至設在密閉 :杰1的上側之壓縮構件89等的滑動部,而達到油料供應 量的最適化。 並且,壓縮構件8 9係一體形成於該旋轉軸5的上部, 27 317304 1341911 而配置於汽缸78内。此壓縮構件89係藉由旋轉軸5而旋 轉驅動,並將從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冷媒)加以壓縮,2 從送出孔送出至密閉容器1内,全體係與旋轉軸同心 的略為圓柱狀。 此外,壓縮構件89的旋轉軸5之與軸方向交又的上面 93(—面)係呈,從最上方的上死點,經過最低點的下死點 再返回上死點,而在上死點及下死點之間連續傾斜之形狀。 此壓縮構件89之具有連續傾斜的形狀之一面,係配 在與驅動元# 2為相反側的面之上面93,該驅動元= 收納於壓縮構件89之密閉容器丨内的下側。 不 壓縮構件89之上面93的形狀,係與第i實施例之壓 縮構件9的上面3 3相同,因此省略該說明。同樣的,上述 厂綱件89的上面93(-面)的硬度,係設定為較做為上 f A_受面之支料件77之突出構件_下面⑽ 還南。此外’壓縮構件89的上面93與葉片u的材質及加 =法,係採用於第丨實施例中所詳述者(參照第㈣)。 二?、上述貫施例相同’而提高壓縮構件89及荦片 11的耐久性。 入禾乃 尤其是在以碳系列材料、陶 一 材料、或是W酮來構成華片=咖、氟樹脂系列 的上面⑽分別進行如第對壓縮構件89 “ r 弟18圖所示之材料及加工的設定, 猎此使壓縮構件89的上面93與葉片 ' 並且’即使在龍動部之_ ϋ a硬度差, tw由不足或是要求壓縮元件3為 ^ “的的情況下’亦可保持良好的滑動性。 巧 317304 28 丄J寸上1 抿接:;::,葉片U係配置於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並 抵接於壓縮構件89的 x 。區隔為低壓室及, 而將心78内的壓縮空間 該葉片U彈推於上面93側。 轉角H工吊將 縮構下開口部係以主支樓構件79所封閉,在塵 的-二下面(另一面)與主支撐構件79之間(I縮空間 成有空間54。此空間54係藉由壓縮構件 、f冓件79而成為密閉的SP日1。由於壓縮空間21 内'冷媒"系從壓縮構件89與汽缸78之間的空隙,而流 入些δ午於该空間54,因此空間54的壓力係成為,較吸入 孔所吸入的低壓冷媒還高,且較密閉容器i内的高壓冷媒 的壓力還低之值(中間壓)。 士此使二間54的壓力成為中間壓,藉此,使壓縮構 件89因空間54的壓力而被強力壓往上側,而可避免壓縮 構件89+的上面93與做為接受面之突出構件84的下面8乜 籲產生顯著摩擦之問題。藉此可改善壓縮構件89的上面93 之耐久性。 此外,使壓‘構件8 9的另一面側之空間5 4的壓力成 為中間壓,藉此,使空間54的壓力低於密閉容器j内的壓 力,因此可利用該壓力差,而平順的將油料供應至空間54 的周邊部之壓縮構件89與主軸承13附近。 另一方面’上述之背壓室17並不成為如以往般的高 壓,而是在密閉空間下,將背壓室1 7的壓力設定為較吸入 於吸入孔之流體(冷媒)的壓力還高,且較密閉容器1内的 29 317304 1341911 壓力還低之值。以往,係將背壓室17的一部分與密閉容器 1内加以連通,使背壓室17内成為高壓,再加上線圈彈簧 18,而將葉片11彈推至下方。然而,於本實施例中,由於 壓縮元件3位於密閉容器1的上側,因此若使背壓室^ 7 成為高壓,則可能對葉片u附近的供油為不足。 在此’未將背壓室丨7連通於密閉容器丨内而成為密閉 的玉間,藉此,壓縮空間21之低壓室側及高壓室側的冷 媒,係k葉片11的空隙僅僅流入些許於該背壓室丨7。因 此,3壓至17係成為較吸入於吸入孔之冷媒的壓力還高, 且較岔閉容1内的壓力還低之中間壓值。藉此,由於背 壓室17内的壓力較密閉容器!内的壓力還低,因此可利用 該壓力差,使旋轉軸5内的油料通路42上升,而可將來自 於油料孔44、45的油料,供應至葉片n的周邊部。 藉由以上方式,即使將壓縮元件3設置於密閉容器^ 内,上側之情況,亦可平順的將油料供應至壓縮構件89 >及葉片11等的滑動部,而改善壓縮機c的可靠度。 此外,壓縮構件89的周面,係與汽缸78的内壁之間 $成微小的空隙,藉此可自由旋轉屋縮構件㈣。此壓縮構 8 9的周面與汽紅7 8的内壁之間,亦以油料來加以密封。 在上述送出孔的外側,位在汽缸78的壓縮空間21的 裝設上述送出閥12,並且在汽缸78及支撐構件”, :成將該送出閥12與密閉容器】内的上側加以連通之送出 :二5。於汽缸78内壓縮後的冷媒,係經由送出_與送 B 95,從送出孔送出至密閉容器】内的上部。 317304 30 此外’在汽缸78及支樓構件77之與上述送 略為對稱的位置’形成有在轴心方向(上下方向 78及支撐構件77之連通孔120。並且在對應於密閉容器” 的側面之上述連通孔120的 ^ ^ , 曰7卜邛之位置,裝设有送出配管 ⑽。如上述從送出管95送出至密閉容bi的上部 g f通過連通孔12G,從送出配管38送出至壓縮機c料’ 口P。於旋轉軸5的下端設置油泵4 一 * 器1内的下方之儲油槽36内二:::入於密閉容 ’油料,係經由旋轉軸5㈣心内所形成之油料通路42^ 及從油料通路42經由成為旋轉軸5的軸方向之壓缩元件3 的側面而形成之油料孔44、45,而被供應至壓縮元件3的 滑動部等。此外,於密閉容器…係密封有預定量之例 如c〇2(二氧化碳)、R_134a、或是HC系列的冷媒。 在以上的構成之下’一旦對驅動元件的2的定子4之 定子線圈通電’則從下方觀看的話,轉子6係以順時針方 向旋轉。此轉子6的旋轉係經介於旋轉轴5而傳達至塵縮 ,件89藉此’右;^下方觀看的話,則壓縮構件⑽係在 >飞紅78中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現在,設壓縮構件89的上 面93之上死點(未圖示)係位於送出孔的葉片I】側,在葉 片11的吸入孔側,冷媒迴路内的冷媒,係經由吸入配管、 26及吸入通路24,從吸入孔,被吸入於汽缸?8、支撐構 件77、壓縮構件89、及葉片1丨所包圍的空間(低壓室)内。 之後,一旦從該狀態下開始旋轉壓縮構件,則從上 死點經過葉片11、吸入孔的階段開始,藉由上面93的斜 317304 31 1341911 、率而使上述空間的體積縮小,使空間(高壓室)内的冷媒被 壓縮。在上死點通過送出孔為止,壓縮後的冷媒係持續從 达出孔送出。另一方面,在上死點通過吸入孔之後,於葉 片11的吸入孔側,汽缸78、支撐構件77、壓縮構件89、 及葉片11所包圍的空間(低壓室)的體積擴大,因此冷媒迴 路内的冷媒’係經由吸入配管26及吸入通路24,從吸入 孔被吸入於壓縮空間21内。 ^ 冷媒從送出孔經由送出閥12及送出管95,而送出至 始、閉容器1内的上部。之後,送出至密閉容器丨内的高壓 冷媒,通過密閉容器丨内的上部,經由形成於支撐構件 及π缸78之連通孔120 ’而從送出配管38送出至冷媒迴 路。另一方面,分離後的油料係流下至連通孔12〇,並從 饴閉谷器1與定子4之間往下流,而返回儲油槽3 6。 在本實施例中,係藉由使背壓室17成為密閉空間,使 做為葉片11的背壓所施加之背壓室17的壓力,設定為較 #吸入於吸入孔之冷媒的壓力還高,且較密閉容器!内的壓 力還低之值’但是並不限定於上述將背壓室丨7設成密閉空 間,例如,可藉由微小通路(噴嘴)來將背壓室17盥密 器i内加以連通。在此情況下,由於密閉容器1内的冷媒 通過噴嘴而流入於背壓室丨7,因此在該通過喷嘴的過程 中,冷媒的塵力降低。藉此,由於背塵室17的壓力係成為 較吸:於吸入孔之冷媒的壓力還高,且較密閉容器i内的 麼力還低之值,因此可利用該屋力差,而平順的將油料供 應至葉片11的周邊部。此外,藉由調整喷嘴口徑,可自由 317304 32 1341911 設定流入於背壓室1 7内的冷媒壓力。 ' 此外,壓縮構件89之另一面側的空間54亦與背壓室 1 7相同,係在饴閉空間下,將空間54的壓力設定為較吸 入於吸入孔之低壓冷媒還高,且較密閉容器丨内的高壓冷 媒的壓力還低之中間壓,但是亦可藉由微小通路(噴嘴), 使έ玄空間54與密閉容器1内加以連通。在此情況下,由於 密閉容器1内的冷媒通過噴嘴而流入於空間54,因此在該 _通過噴嘴的過程中,冷媒的壓力降低。藉此,由於空間Μ 係成為較吸入於吸入孔之冷媒的壓力還高,且較密閉容器 1内的壓力還低之值,因此可避免壓縮構件89的上面⑽ 與做為接受面之突出構件84的下面84Α產生顯著摩擦之問 題。藉此可改善壓縮構件89的上面93之耐久性。^外,° 藉由將空間54設定為該中間壓,可利用該壓力差,而平順 的將油料供應至空間54的周邊部之壓縮構件89及主軸承 13附近。此外,藉由調整喷嘴口徑,可自由設定流入於空 鲁間54内的冷媒壓力。 工 (第4實施例) ^以下係參照第24圖至第26圖來說明本發明的第4實 知例。第24圖至第26圖係顯示此情況下之壓縮機c之縱 向剖面側面圖’各圖係顯示不同的剖面。在第24圖至第 Μ圖中,與上述第i圖至第23圖所示者賦予相同的符號 之構件,係表示具有同等或是類似的效果者。 於本實施例中,於密閉容器i中,係於上側收納驅動 疋件2 ’亚於下側收納壓縮元件3。亦即,係將壓縮元件3 317304 33 丄 配置於驅動元件2的下側。 壓細兀件3係由:固定於密閉容器1的内壁之主支撐 ,件107 ’藉由螺检而裝^在此主支撐構m N的下側之 二虹108’配置於此汽缸1〇8内之壓縮構件ι〇9;葉片“; 达出閥12,及猎由螺检而裝設在汽缸108的下側之輔助支 樓構件110等所構成。於主支擇構件107的上®中央部, 、同。狀而往上方突出,並於該處形成有旋轉軸5的主 灸軸承13。此夕卜,外周緣係往轴心方向(上方向)豐立,此賢 立後的外周料如上述,固定於㈣容器丨的内壁。 ,且’故108的上開口部係由主支樓構件1〇7所封 藉此可在。玄^虹! 〇8内所設置之壓縮構件⑽的上面 ^面)與主支樓構件107之間(麼縮構件1〇9的另一面 側)構成以戎壓縮構件1 〇 9盘 閉空間ιΐ5。 +109與主支撐構件1〇7戶斤封閉之密 ‘ 件1〇 “由:主體、貫通於此主體 ,中=而形成之輔助軸承23、及以螺检而 之突出構件112所堪β lL办, 〜、工r丹— 成為平滑面。成犬出構件112的上面心係形 突出2 1二缸1〇8的下開口部係由輔助支撐構件110的 :籌件112所封閉,藉此可在該汽紅 Z及輔助支撐構件川的突出構件⑴之間二:^ 的内°卩)構成壓縮空間21。 在輔助支撐構件11 〇的突出 -於此插㈣内,係插入有成有插槽 ㈢由在上下來回移動之上 3J7304 34 1341911 边茱片U。在此插才曹16的下部係形成有背 在此插槽16的内部,係配置有做為將葉片 7亚且 方推壓之彈推手段之線圈彈簧18。 、下面往上 此外,於汽幻08及輔助支撐構件⑴的突 形成吸人通路24,並於㈣容器1裝設未®示之吸入配
而連接於該吸入通路24的一端。於此汽虹⑽L
j通於_^間21之吸人孔及送出孔,吸人通路μ的另 一端係連通於吸人孔。此外,上述葉片11# 及送出孔之間。 、此及入孔 ,疋轉軸5係由形成於主支撐構件1〇7的主轴承愈 成於辅助支撐構件110的輔助轴㈣所支撐而旋㈣ N疋轉轴5係插通於該主支料件m、汽缸⑽、及輔 110的中央’並藉由主軸承13而樞軸 ^為可在上下方向的自由旋轉,並且下端係以輔助 件1H)的輔助軸承23而樞軸支撐為可 : 縮構件⑽係-體形成於較該旋轉轴5的中央還下方卜之^ 置’而配置於汽缸108内。 ㈣縮構#⑽係配置於上述汽缸⑽内,並藉由旋 :車“而旋轉驅動’並將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於本實施例 :·、,冷媒)加以壓、缩’而經由送出闕12及送出管Μ,從送 孔达出至密閉容器!,全體係與旋轉轴5成同心的略為 ^主狀1縮構件1()9#呈’—側的厚層部與另—側的薄 二部為連續之形狀’交叉於_ 5之軸方向的下面ιΐ3 面)’係成為在厚層部處較低且在薄層部處較高之傾斜 317304 35 1341911 面。亦即,下面113係呈,從最上方的上死點經過最低點 的下死點再返回上死點,而在上死點33八及下死點33β之 間連續傾斜之形狀(未圖示)。 此壓縮構件109之具有連續傾斜的形狀之一面,係配 置在與驅動兀件2為相反側的面之下面丨丨3,該驅動元件$ 係收納於壓縮構件1〇9之密閉容器1内的上側。 —再且,本實施例之送出管95,為從送出孔28往密閉 籲容器1内下部之儲油槽的油面上延伸之配管在汽缸 内經由壓縮後的冷媒,係經由送出閥12及送出管%,從 送出孔28送出至密閉容器i内的油面上。 之 整縮構件109之下® 113的形狀,係與第1實施例之 壓縮構件9的上面33相同,因此省略該說明。同樣的,上 ^壓縮構件⑽的下Φ113( 一面)的硬度,係設定為較做 為上死點33Α的接受面之輔助支樓構件UQ的突出構件 H2的上面112A還高。此外,壓縮構件1〇9的下面也
葉片11之材質及加卫tp m 方法,係採用於s 1實施例中所詳述 者(參照帛18圖)。藉此,可與上述實施例相 縮構件89及葉片U的耐久性。 心^ 材料尤Γ碳系列材料、陶莞系列材料、氟樹脂系列 件⑽的下面片11的情況下,係對壓縮構 〜.. 丁如第18圖所不之材料及加工的設 疋精1可使壓縮構件的下面113與葉片U之門產 生硬度差,即使在對A U之間產 扩开杜U 士 部之供油不足的情況下以及使壓 件3成為無潤滑的情況下,亦可保持良好的滑動性。 317304 36 1341911 另一方面,葉片11係配置於如上述之吸入孔及送出孔 •之間’並抵接於壓縮構件109的下面113,而將汽缸1〇8 内的壓縮空間21區隔為低壓室及高壓室。此外,線圈彈簧 18係經常將葉片11向下面113側彈壓。 此外,上述空間115係如上述,藉由壓縮構件1〇9與 主支撐構件107而成為密閉的空間。由於壓縮空間21内的 冷媒,係從壓縮構件1 〇 9與汽缸1 〇 8之間的空隙,而流入 些許於該空間115,因此空間115的壓力係成為',較^^入 孔所吸入的低壓冷媒還高,且較密閉容器丨内的高壓冷媒 的壓力還低之中間壓。 如此,使空間115的壓力成為中間壓,藉此,使壓縮 構件109因空間115的壓力而被強力推往上側,而可避免 壓縮構件109的下面113與做為接受面之突出構件ιΐ2的 上面112A產生顯著摩擦之問題。藉此可改善壓縮構件⑺9 的下面113之财久性。 • 並且,使壓縮構件1〇9的另一面側之空間U5的壓力 成為中間壓,藉此,使空間115的壓力低於密閉容器i内 的C力’因此可利用該壓力差,而平順的將油料供廣至空 間115的周邊部之壓縮構件1〇9與主軸承13附近。〜 再且,係將壓縮空間21 s己置在與驅動元件2為相反侧 之壓縮構件109的下面113,藉此,可不易從主轴承^產 士氣體茂漏,而提高主軸承13的密封性。此外,由於成為 壓縮空間21之壓縮構件1〇9的下自113側之輔助轴承 係位於儲油槽36内,因此可藉由油料來避免從輔助軸承 3)7304 37 丄 23之氣體洩漏,提升輔 轉軸5的周面成為高壓之的密封性,並且避免旋 順的進行供油。 問通。雜此’可利用壓力差來平 Π並上述實施例(第3實施例)相同,上述背壓室 壓室Π的壓力設定為二:/,而疋在密閉空間下’將該背 _ 為榖吸入於吸入孔之冷媒的壓力還 且=㈣器丨内的壓力還低之值。藉此,壓 ;二内?力較密閉容器1内的壓力還低,因此可利用該 4U旋轉軸5内的油料通路42上升,從油料通路 /去為旋轉軸5的軸方向之壓縮元件109的側面而形 之圖不之油料孔,將油料供應至葉片11❾周邊部。 門槿IT壓鈿構件1〇9的周面’係與汽缸108的内壁之 間構成彳政小的空阳、,益+ 丨糸糟此可自由旋轉壓縮構件1 〇9。此壓 縮2件109的周面與汽缸1〇8的内壁之間,亦以油料來加 以岔封。 此外,在运出孔的外側,在汽缸丨〇8的壓縮空間Η 的側面裒叹达出閥j 2,並且在成為送出閥^ 2的外側之汽 缸1〇8内及主支撐構件107,形成送出管95,並且送出管 95的上端於儲油槽36的油面上開口。 卞如此,使從送出孔所送出的冷媒氣體通過送出管95 而導引至油面上’藉此可降低所送出的冷媒之脈動。 如以上所洋述,在本實施例中,亦可平順的將油料供 應至f縮構件109與葉片11等滑動部,而改善;i縮機C 的可靠度。此外,於第3實施例,係將旋轉軸5的軸承設 317304 38 1341911 .置在壓縮元件3的上側(輔助㈣83)及下側(主軸承13), T及驅動元件2的下側(輔助轴承86)之3處,但是在本實 把例中可充/刀的以主轴承i 3及辅助軸承Μ的2個轴承 來樞軸支樓旋轉轴5,因此可減少構件數目,並以低成本 來構成壓縮機C。 (苐5貫施例) 以下參照第27圖至第29圖來說明第5實施例,第27 圖至第2 9圖係顯示第5實施例之壓縮機c之縱向剖面側面 圖’各圖係顯示不同的剖面。在第27圖至第29圖中,與 =1圖至第26圖所示者賦予相同的符號之構件,係表示具 相同或疋類似的效果者’故省略說明。 在此情況下,於密閉容器!中,係於下側收納驅動元 件2’並於上側收納壓縮元件3,以壓縮元件3的壓縮空間 =作為壓縮構件109之驅動元件2側的下面側,,並以屢 縮構件109的下面(-面)113成為,在上死點及下死點之 間連續傾斜之形狀。在此,係與上述各個實施例相同,璧 T構件⑽的下面113卜面)的硬度,係設定成為較做為 死點33A的接受面之輔助支擇構件n〇的突出構件 的上面112A還高。並且,壓縮構件1〇9的下面U3與葉片 二加,Γ㈣採用於第1實施例中所詳述者:參 二】:可與上述實施例相同,而提高壓縮構 杆89及茱片11的耐久性。
尤其是在以碳系列材料、㈤瓷系列材料 '氟樹脂李列 、或是聚㈣酮來構成葉片u Κ系龍縮構件⑽ 317304 39 1341911 的下面113進行如第18Β1所示之材料及加工的設定,藉 此’可使壓縮構件109的下s 113與葉片n之間產生硬度 ^即使在對滑動部之供油不^的情況下以及使壓縮元件 成為無潤滑的情況下,亦可保持良好的滑動性。 β另一方面,係藉由壓縮構件109與主支撐構件1〇7, 使壓縮構件1〇9的另一面側之空間U5成為密閉的空間, 由於壓縮空間21内的冷媒係從壓縮構件1()9與汽紅刚 之間的空隙而流入些許,因此空間115的壓力係成為,較 :入孔27所吸入的低壓冷媒還高’且較密閉容器1内的高 壓冷媒的壓力還低之中間壓。 如此,使空間Π 5的壓力成為中間壓,藉此, 構件109因空間115的壓力而被強力推往上側,而可避免 I缩構件1〇9的下面113與做為接受面之突出構件ιΐ2的 η產生顯著摩損之問題。藉此可改善壓縮構件⑽ 的下面11 3之耐久性。 另:!二在主支撐構件107及汽紅108内形成有插 心16,於此插槽16内,係插入有可自由往上下來回移動 之上述茱片11。在此插槽16的下部’係形成有背壓室”, 並且在此插槽16的内部,係配置有做為將葉片〗1 往上方推麗之彈推手段之線圈彈簽18。葉片u传抵 ^構,】〇9的下面⑴’並將汽缸⑽内的麼縮空間區 刀為低壓室與兩壓室。上述線圈彈簧18係經常 向下面11 3側彈壓。 ’、 並且,背塵室Π係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在密閉空間 317304 40 1341911 下,乃將該背壓室17的壓力’設定為較吸入於吸入孔27 之流體(冷媒)的壓力還南,且較密閉容器1内的壓力還低 之值。如此,並不將背壓室17與密閉容器丨内加以連通, 而使成為密閉的空間,藉此,壓縮空間2丨之低壓室側及高 壓室側的冷媒,係從葉片n的空隙流入些許於該背壓室 17。因此,背壓室17係成為較吸入於吸入孔27之冷媒的 壓力還冋,且較岔閉容器1内的壓力還低之中間壓。藉此, 由於背壓室17的壓力較密閉容器i内的壓力還低,因此可 利用該壓力差,使旋轉軸5内的油料通路42上升,而可將 來自於油料孔44、45的油料,供應至葉片n的周邊部。 另一方面,藉由壓縮構件1〇9與主支撐構件1〇7,使 壓縮構件109的另一面側之空間115成為密閉的空間。藉 此,由於壓縮空間21内的冷媒,係從壓縮構件1〇9與汽缸 108之間的空隙而流入些許,因此空間i 15的壓力係成為, 較吸入孔27所吸入的低壓冷媒還高’且較密閉容器!内的 鲁高壓冷媒的壓力還低之中間壓。 如此,使空間115的壓力成為中間壓,藉此,使壓縮 構件109因空間115的壓力而被強力推往上側,而可避免 壓縮構件109的下φ 113與做為接受面之突出構件ιΐ2的 上面112A產生顯著摩損之問題。藉此可改善壓縮構件⑽ 的下面113之耐久性。 此外,使壓,½構件】〇9的另一面側之空間丨15的壓力 成為中間[’藉此由於空間j】5内的壓力較密閉容器】内 的壓力還低’因此可利用該壓力差,而平順的將油料供應 317304 41 1341911 •至空間的周邊部之壓縮構件1〇9與主軸承13附近。 、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係以使用於冷凍機之冷媒迴路 二字、媒加以墨縮之壓縮機為例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 ,,即使對於將空氣加以吸入而壓縮並送出之所謂的空氣 【縮Λ本發明亦為有效。此外,在各個實施例中,係使 用將驅動元件及壓縮元件收納於直立式的密閉容器内之上 下方向之直立式壓縮機來加以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 _即使使用橫式壓縮機,本發明亦為有效。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實施例之壓縮機之縱向剖 面側面圖。 第2圖係顯示第i圖的壓縮機之另一項縱向剖面側面 第 第 視圖。 第 第 第 軸的側 第 圖0 第 圖。 3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元件的斜視圖。 4圖係顯不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元件的另一項斜 5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元件的平面圖。 6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元件的底面圖。 7圖係顯示包含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之旋轉 面圖。 8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的第丨斜視 9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的第2斜視 317304 42 , 第1 0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的第3斜視 圖。 第11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的第4斜視 圖。 第12圖係顯示第丨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的苐5斜視 圖0 第13圖係顯示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的第6斜視 圖。 弟14圖係顯示從側面觀看第1圖的壓縮機之壓縮構件 的上面時的斜率之放大圖。 第15圖係顯示第丨圖的壓縮機之旋轉軸及壓縮元件之 縱向剖面側面圖。 第16圖係顯示裝設有第15圖的汽缸之狀態下之旋轉 軸的斜視圖。 第17圖係顯示第i圖的壓縮機壓縮元件之另一項縱向 φ剖面側面圖。 第18圖係顯示壓縮構件的一面與此接受面以及葉片 所使用之構件的材質及加工方法之圖式。 ' 第19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之壓縮機的壓縮元 件之縱向剖面側面圖。 第20圖係顯示第1 9圖的壓縮機之壓縮元件的斜視圖。 第2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之壓縮機之縱向 面側面圖。 ° 第22圖係顯示第21圖的壓縮機之另—項縱向剖面側 317304 43 1341911 面圖 面圖 第23圖係顯示第21圖的壓縮機之另一項縱向剖 面側 面二4圖係,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之壓縮機之縱向剖 面圖 面圖 第25圖係顯示第24圖的壓縮機之另一項縱向剖面側 第26圖係顯示第24圖的壓縮機之另一項縱向剖面側 之縱向刮 第2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壓縮機 面側面圖。 面圖 第28圖係顯示第27圖的壓縮機之另一項縱向剖 面側 第29圖係顯示第27圖的壓縮機之另 面圖 一項縱向剖面側 籲【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驅動元件 4 固定具 6 旋轉具 8、78、 109汽缸 10 間隙 12 送出閥 14 ' 112 突出構件 15 主構件 I 密閉容器 3 壓縮元件 5 旋轉軸 7、77支撐構件 9、89、109壓縮構件 II 葉片 13 主轴承 突出構件的上面 317304 44 1341911
16 插槽 17 背壓室 18 線圈彈簀 21 壓縮空間 11、 110輔助支撐構件 23 輔助軸承 24 .吸入通路 26 吸入配管 27 吸入孔 28 送出子L 31 厚層部 32 薄層部 33、 93上面 33A 上死點 33B 下死點 33C 中間點 34 第1曲面 35 第2曲面 36 儲油槽 37 > 38 送出配管 40 油泵 42 油料通路 44、 45油料孔 50 軸封體 52 抵接部 53 蓋體 54 ' 11 5空間 55 壓力調整手段 56 子L 57 連通孔 58 喷嘴構件 60 活塞密合環 61 溝 79 > 107 主支撑構件 80 線 82 直線 83、 86輔助軸承 84 突出構件 84A 突出構件的下面 85 主構件 87 88 凸部 95 送出管 113 下面 115 密閉空間 120 連通孔 C 壓縮機 45 317304

Claims (1)

  1.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壓縮機,其特徵為具備: 以於内部構成有壓縮空間之汽缸所構成之壓縮元 件; 連通於上述汽缸内的壓縮空間之吸入孔及送出孔; 封閉上述汽缸的開口之支樓構件; 由形成在此支撐構件之轴承所支撐而旋轉之旋轉 軸; 與此旋轉軸的軸方向交叉之一面,於上死點及下死 點之間連續傾斜’且配置於上述汽缸内而藉由上述旋轉 軸而旋轉驅動,並將上述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加以壓 縮,而從上述送出孔送出之壓縮構件; 配置於上述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而抵接於上述壓 縮構件的一面,並將上述汽缸内的壓縮空間區隔為低壓 室及高壓室之葉片;及 設置於與上述壓縮構件為相反側之上述軸承端 部,且抵接於上述旋轉軸之軸封體。 一種壓縮機,其特徵為具備: 以於内部構成有壓縮空間之汽缸所構成之壓縮元 件; 連通於上述汽缸内的壓縮空間之吸入孔及送出孔; 封閉上述汽缸的開口之支撐構件; 由形成在此支撐構件之軸承所支撐而旋轉之旋轉 軸; 317304 46 1341911 人此%轉轴的轴方向交叉之一面,於上死點及下死 點之間連續傾斜,且配置於上述汽缸内而藉由上述旋轉 軸而旋轉驅動,並將上述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加以壓 縮’而從上述送出孔送出之壓縮構件; 配置於上述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而抵接於上述壓 縮構件的一面,並將上述汽缸内的壓縮空間區隔為低壓 室及尚壓室之葉片;及 6又置在對應於上述軸承的位置之上述旋轉軸之活 塞密封環。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壓縮機,其中,將上述活塞密 封環’設置在對應於上述壓縮構件的一面側之上述軸承 端部的位置之上述旋轉軸。 4. 一種壓縮機,係具備收納於密閉容器内的驅動元件,及 藉由此驅動元件的旋轉軸而驅動之壓縮元件,1特徵為 此壓縮元件係由: • 於内部構成有壓縮空間之汽缸; 連通於此汽缸内的壓縮空間之吸入孔及送出孔; 與上述旋轉軸的軸方向交叉之一面,於上死點及下 死點之間連續傾斜’且配置於上述汽紅内而旋轉,並將 上述吸入孔所吸入的流體加以壓縮,而從上述送出孔送 出之壓縮構件;及 配置於上述吸入孔及送出孔之間而抵接於上述壓 縮構,的-面,並將上述汽缸内的壓縮空間區隔為低廢 室及高壓室之葉片所構成; 317304 47 1341911 將上述壓縮構件的另一面側之壓力,設定為較上述 密閉容器内的壓力還低之值。
    48 317304
TW094132618A 2004-09-30 2005-09-21 Compressor TWI34191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86488A JP2006097619A (ja) 2004-09-30 2004-09-30 圧縮機
JP2004286497A JP2006097620A (ja) 2004-09-30 2004-09-30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9535A TW200619535A (en) 2006-06-16
TWI341911B true TWI341911B (en) 2011-05-11

Family

ID=36145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2618A TWI341911B (en) 2004-09-30 2005-09-21 Compresso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7481635B2 (zh)
KR (1) KR101136600B1 (zh)
TW (1) TWI3419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8109A1 (en) * 2005-07-25 2007-01-31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Pile driver
JP2011001897A (ja) 2009-06-19 2011-01-06 Panasonic Corp 圧縮機
JP2011047329A (ja) * 2009-08-27 2011-03-10 Panasonic Corp ロータリ圧縮機
CA2809945C (en) 2010-08-30 2018-10-16 Oscomp System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US9267504B2 (en) 2010-08-30 2016-02-23 Hicor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USD906485S1 (en) * 2017-09-27 2020-12-29 Natural Gas Solutions North America, Llc Shaft se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54883A (en) * 1926-01-11 1928-01-03 Joseph F Jaworowski Rotary pump
US1998790A (en) * 1933-09-23 1935-04-23 Thomas I Potter Seal for rotary shafts
US2956504A (en) * 1951-11-15 1960-10-18 Nash Engineering Co Booster pumps
JPS4851304A (zh) * 1971-10-30 1973-07-19
JPS54108914A (en) * 1978-02-15 1979-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Volumetric compressor
US4437823A (en) * 1979-03-13 1984-03-20 Upravlenie Sanitarno-Tekhnicheskikh Rabot Rotary machine with an axially moving partition
JPS5650296A (en) * 1979-10-01 1981-05-07 Howa Mach Ltd Rotary compressor
JPS58195091A (ja) * 1982-05-11 1983-11-14 Akira Hirata ロ−タリ−ポンプ
JPS61215483A (ja) * 1985-03-20 1986-09-25 Hitachi Ltd ロ−タリ圧縮機
JPS6357888A (ja) * 1986-08-29 1988-03-12 Toshiba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JP2595064B2 (ja) * 1988-09-19 1997-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H0599172A (ja) 1991-10-03 1993-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2気筒回転圧縮機
JPH0932771A (ja) * 1995-07-25 1997-0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5597293A (en) * 1995-12-11 1997-01-28 Carrier Corporation Counterweight drag eliminator
CA2407403A1 (en) 2000-04-25 2001-11-01 Lg Electronics Inc. Compressor
BR0206463B1 (pt) * 2001-11-20 2011-05-17 compressor com chapa em z.
JP4454318B2 (ja) * 2004-01-08 2010-04-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
TWI363140B (en) * 2004-09-30 2012-05-01 Sanyo Electric Co Compr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81635B2 (en) 2009-01-27
US20060078440A1 (en) 2006-04-13
US7581937B2 (en) 2009-09-01
TW200619535A (en) 2006-06-16
KR20060051787A (ko) 2006-05-19
US20080031753A1 (en) 2008-02-07
US20070243092A1 (en) 2007-10-18
KR101136600B1 (ko) 2012-04-18
US7736138B2 (en) 2010-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1911B (en) Compressor
EP2169230A2 (en) Cylinder and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CN103261696B (zh) 压缩机
JP2009036069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06258001A (ja) 密閉形圧縮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TWI325924B (en) Rotary compressor
EP1643127A2 (en) Compressor
US7762798B2 (en) Compressor having different hardness surface between upper surface and receiving surface of top dead center of compression member and vane
CN103299079A (zh) 压缩机
JP2001073945A (ja)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JP4646629B2 (ja) ベーンロータリ型空気ポンプ
JP5991958B2 (ja) ロータリー圧縮機
US11655817B2 (en) Rotary compressor
AU2007237797C1 (en) Fluid machine
US7540724B2 (en) Compression member and vane of a compressor
JP2009062929A (ja)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08437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100286714B1 (ko) 베어링부에 흡입구조를 가지는 로터리 압축기
US20200332798A1 (en) Motor-operated compressor
JP2006097625A (ja) 圧縮機
TW419569B (en) Scroll compressor
JP2002098083A (ja) 内部中間圧型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6097617A (ja) 圧縮機
JP2007205271A (ja) 回転式流体機械
JP3455640B2 (ja) 流体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