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6898B -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 Google Patents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6898B
TWI336898B TW095124030A TW95124030A TWI336898B TW I336898 B TWI336898 B TW I336898B TW 095124030 A TW095124030 A TW 095124030A TW 95124030 A TW95124030 A TW 95124030A TW I336898 B TWI336898 B TW I3368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range
electron
photon source
cathode
a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24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0918A (en
Inventor
Qiu-Hong Hu
Original Assignee
Lightlab Swede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htlab Sweden Ab filed Critical Lightlab Sweden Ab
Publication of TW20071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0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6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68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3/00Cathode-ray or electron-stream lamps
    • H01J63/06Lamps with luminescent screen excited by the ray or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3/00Cathode-ray or electron-stream lamps
    • H01J63/02Details, e.g. electrode, gas filling, shape of vessel
    • H01J63/04Vessels provided with luminescent coating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893/00Discharge tubes and lamps
    • H01J2893/0031Tubes with material luminescing under electron bombardment

Landscapes

  • Discharge Lamp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ld Cathode And The Manufacture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133689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光子源,其包含一位於一外殼内 。卩之真空室。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製造此電子/光子源 之相應方法。 【先前技術】 現代省能照明裝置中所使用之技術將汞用作為作用組份 中之者。由於汞危害環境,因而進行廣泛研究以克服與 φ 省能無汞照明相關聯之複雜技術困難β 用於解決此問題之一途徑係藉由使用場發射光源技術。 場發射係一在一最接近發射材料表面之電場使一存在於該 發射材料表面處之電位障之寬度變窄時所發生之現象。此 允許發生量子穿隧效應,藉以電子穿過該電位障並自該 材料發射。 在先前技術裝置中,一陰極係配置於一真空室中,該真 空室具有(例如)玻璃壁,其中該室於其内部塗覆有一陽極導 籲 電層。此外,一發光層沈積於該陽極導電層上。當一電位 差施加於該陰極與該陽極導電層之間時,電子自該陰極發 射出並經加速朝向該陽極導電層。由於電子撞擊發光層, 因而使得發光層發射光子,此過程被稱為陰極發光,其與 習知螢光照明裝置(諸如習知螢光管)所採用之光致發光不 同。 此裝置在美國專利第6,573,643號中揭示,其中陽極導電 層(例如)可由氧化銦錫組成,且發光層係由磷光材料組成。 U2357.doc 1336898 此磷光材料接收來自一陰極之電子並發射具有一可見波長 之光子。 此接收電子並發射具有一可見波長之光子的磷光材料非 常昂貴且難以製造’從而導致昂貴的照明裝置。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在於提供一種新穎改良場發射光 源’其提供一針對於上述某些問題之解決方法。 【發明内容】 以上需求係由如獨立項1及15所界定之一種基於場發 射、陰極發光及光增強場發射之電子/光子源及一種用於製 造此電子/光子源之相應方法來滿足。附屬項界定根據本發 明之有利實施例。 根據其第一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光子源,其包含 一位於一外设内部之真空室,且進一步包含配置於該真空 室内部之一陽極及一陰極。此外,該陰極經配置以在一電 壓施加於該陽極與該陰極之間時發射電子,該陽極經配置 以在接收到自該陰極發射之電子時發射在一第一波長範圍 内之光,且一波長範圍轉換材料經配置以接收該具有該第 一波長範圍冬發射光並發射在一第二波長範圍内之光。 以一新穎方式,本發明之此第一態樣能夠以兩個步驟將 自陰極發射之電子轉換為可見光。第一步驟由將電子轉換 為在一第一波長範圍内之光構成,而第二步驟由將該具有 該第一波長範圍之光轉換為一第二波長範圍構成。此係特 別有利的,且能夠選擇以與先前技術使用之材料相關聯之 成本的一小部分而製得之新發射材料,在先前技術使用之 112357.doc -6 - 1336898 ㈣中電子至可見光之轉換在一個步驟内完成。表達·,波長 祀圍"應理解為大部分(例如8G%)之光含量位於其中之波長 範圍。此波長範圍具有一下起始點及—上結束點。以相同 方式,術語,,波長轉換材料"應理解為於接收到在一第一波 長範圍内之光時將光自該第一波長範圍轉換至一第二波長 範圍之發射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1陽極進-步由-側由一 透明導電材料覆蓋之-透明基板組成,該透明導電材料夹 在該基板與-發射材料之間。作[實例’該發射材料將 在接收到來自該陰極之電子時發射在第—波長範圍内之 光’該第-波長範圍為約刚nm至彻nm,更佳地為約2〇〇 nm至400 nm,且最佳地為約25〇細至彻⑽。第二波長範 圍較佳地為約350 nm至900 nm,更佳地為約4〇〇 nm至 800nm,且最佳地為約45〇細至65〇 nm。此一般意味著配 置於陽極上之發射材料在第—步驟中將發射紫外光,該紫 外光由將紫外光轉換為人眼可見之光的波長範圍之波長範 圍轉換材料接收。 該透明導f材料可自一較廣範圍之材料中選擇,但較佳 地係使用氧化銦錫(ITO)或氧化鋅(Zn0)或甚至單壁碳奈米 管中之一者,此係因為此等透明材料之有利傳導能力(即使 施加層具有100 nm至1000 nm之間距)。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發射材料為Zn〇。由於 ZnO之至恤陰極發光頻譜具有一位於約處之高強度 峰值且在+/-20 nm内具有80%之光含量,因而已展示使用 112357.doc 1336898
ZnO更為有利。作為—額外特徵,歸因於能夠在相對較低 溫度下生長Zn〇奈米頂端,因而用作為一場發射光源中之 陰極時,使用ZnO展示了極好結果。此意味著能夠將陽 . 似陰極建構為可互換組件。此將大大降低光源之製造成 • 本。此外,較佳使用對38〇 nm最敏感之紅綠藍磷光體作為 波長範圍轉換材料。作為一替代方案,可使用藍黃碟光體 之推合物。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瞭解,在電子/光子源中配置該波長 ® ⑽圍轉換材料存在三種有利方式。第-種係藉由覆蓋外殼 之内部,第二種係藉由覆蓋真空室之外部,且第三種係藉 由將波長範圍轉換材料夾在基板與透明導電材料之間。使 用以上二種方法中之任一者來配置波長範圍轉換材料係可 行的’且因此根據光源之設計來實施。 在本發明之再一較佳實施例中,透明基板為玻璃、石英 或塑膠中之一者。由於石英對於。▽光為高度透明的,因而 使用石英在實驗性試驗中已展示有利結果,而使用塑膠將 _ 肖減材料及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照明系統,其包含一直流或 父流控制電子設備及一根據上述實施例之場發射光源。一 照明系統可為一包含所述組件之封閉單元或配置。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製造一電子/光子源(較 佳地’ 一場發射光源)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位 於一外殼内部之真空室;將一陽極及一陰極配置於該真空 室内部;及在該場發射光源内部配置一波長範圍轉換材 112357.doc • 8 - 1336898 料’其中該波長範圍轉換材料經配置以接收自該陽極發射 之具有一第一波長範圍之光及發射在一第二波長範圍内之 光。如上相對於本發明之第一態樣進行描述,此方法提供 選擇以與先前技術使用之材料相關聯之成本的一小部分而 製得之新發射材料的有利可能性,在該先前技術使用之材 料中電子至可見光之轉換在一個步驟内完成。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及優點將在研究附加之申請專利範 圍及以下描述時變得顯而易見。熟習此項技術者意識到本 發明之不同特徵可經組合以建立除以下描述之外的其他實 施例。 【實施方式】 圖1說明一先前技術場發射螢光管10〇,其中一陰極ι〇1 由一管102包圍。一陽極(未圖示)經連接至一電接觸1〇6。 圖2展示該先前技術場發射螢光管ι〇〇之一部分橫截面。 該管102由一玻璃結構103及一透明導電陽極層1〇4構成,該 陽極層104夾在該玻璃結構103與一發射層ι〇5之間。該導電 陽極層連接至一電接觸106。此外,當由導電層1〇4與陰極 1 〇 1之間的一.電位差引起之電子120撞擊時,可使發射層1 〇5 發出具有一可見波長之光130。 圖3係圖1之場發射螢光管之部分橫截面,其展示根據本 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一陰極101再次與一透明導電陽極層 104 —起展示。陰極材料可為例如(但不限於)Zn〇尖端或奈 米碳管。透明導電陽極層104夾在—發射材料1〇7與—透明 基板108之間。透明基板108充當一封閉真空室© H2357.doc -9- 1336898 _電位差發生於該陰極1〇1與該陽極層104之間時,該發 射材料107由來自陰極101之電子12〇撞擊並導致發射具有 一第一波長之光131,該光諸如在紫外線波長範圍内(通常 約200 nm至400 nm)。該具有第一波長之光131運行穿過該 透明基板108,並將轟擊一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〇9,從而導 致该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09發射具有一第二波長之光13〇, 其較佳地具有一可見波長,諸如在約4〇〇 11〇1至7〇〇 nm之範 圍内。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透明導電層1〇4由氧化 銦錫(ITO)組成,且透明基板108由石英組成。 如早先提及之,當選擇發射材料1〇7時,Zn0為一特別有 利之替代物,由於其在由電子撞擊時可發射具有約38〇 nm 之光。此使得更易於選擇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〇9。現轉向圖 4,其中展示ZnO奈米頂端於藍寶石上之一場發射掃描電子 顯微影像。該等頂端為尖銳且密集分佈的。此外,圖5展示 ZnO奈米頂端之陰極發光頻譜。如可見,在約38〇 nm處觀 察到一高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所展示之具有恰當頂 端之奈米頂端結構在構建其中陰極與陽極為可互換組件之 場發射光源時為有利的。 圖6展示此設計。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亦展示為一管狀結 構’但當然其可為任一可行形狀之照明裝置設計,其中_ 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09已配置於外壁1 〇3上,該外壁1 〇3較佳 由玻璃製成並形成一屏蔽外殼。一真空室由一透明基板1〇8 形成’其中在内部其經沈積作為兩個電絕緣段(兩個可互換 陰極/陽極組件)。此等兩個組件每一者由一透明導電層構 112357.doc -10- 1336898 成該透明導電層上生長有Zn0奈米頂端107(如圖4所示)。 該等兩個絕緣組件充當一陽極或一陰極,其視電壓之施加 極!·生(自電源15G)而定。如圖6所示之設計之功能性與如圖3 所示之設計之兩步驟光轉換功能性一致。在討論本發明背 後之基本物理學時熟習此項技術者瞭解,當在陰極產生一 負高電場時,將發生場發射。此等電子將撞擊波長轉換材 料並產生UV光子。前向發射uv光子將進行波長轉換,而後 向發射UV光子將撞擊陰極並導致光增強場發射。因此,如 圖6所不之結構不但可自ZnO奈米頂端1〇7(當前充當陽極) 發射光子至波長範圍轉換材料丨〇9,而且亦"幫助"當前作用 之陰極發射更多電子(當由自Zn〇奈米頂端1〇7發射之光(光 子)撞擊時),藉此用作為一放大器,並因此形成一雙向倒易 放大電子/光子源。 在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電源丨5〇可為一高頻電源,其 中例如兩側上之1〇7(見圖6)可交替充當陽極或陰極,其視與 父電源相關聯之極性而定。 儘管已詳細描述了本發明及其優點,但應瞭解在不偏離 由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本發明精神及範疇之情況 下,此外可作出各種變化、取代及替代。舉例而言,本發 明並非限於如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之管狀結構,而可(例如) 經設計為一球狀體或任何其他形狀之當今或未來照明源結 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一場發射螢光管之側視圖; 112357.doc 1336898 圖2說明一先前技術場發射螢光管之部分橫截面;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電子/光子源之部分橫 截面; 圖4說明ZnO奈米頂$《-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影像 圖5說明ZnO奈米頂端之陰極發光頻谱;及 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部分橫載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場發射螢光管
101 陰極 102 管 103 玻璃結構 104 透明導電陽極層/陽極/透明導電材 105 發射層 ’ 106 電接觸 107 發射材料 108 透明基板
109 波長範圍轉換材料 120 電子 130 具有 131 具有 150 電源 第二波長範圍之,光 第一波長範圍之光 112357.doc

Claims (1)

1336898 擊8月2§修正替換頁 第095124030號專利申請案 /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9年8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種電子/光子源’其包含一位於一外殼内部之真空室, 且特徵在於該電子/光子源進一步包含配置於該真空室内 : 部之一陽極(104)及一陰極(1 〇 I ),其中該陰極(1 ο 1)經配置 • 以在一電壓施加於該陽極(104)與該陰極(101)之間時發 射電子(120) ’該陽極04)經配置以在接收到自該陰極 U 01)發射之電子(120)時發射在一第一波長範圍内之光 (131) ’且一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09)經配置以接收該具有 該第一波長範圍之發射光(13丨)並發射在一第二波長範圍 内之光(130)。 2. 如清求項1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陽極由——側被一透明 導電材料(1 04)所覆盍之透明基板(1 〇8)组▲,且該透明導 電材料(104)夾在該基板Π〇8)與一發射材料(1〇7)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陽極及該陰極為相 似可互換組件。 4. 如清求項丨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卯) 覆蓋該外殼之内部。 5·如請求項1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波長範圍轉換材料(丨〇9) 、 覆蓋該真空室之外部。 ,6_如請求項2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〇9) 夾在該基板(108)與該透明導電材料(104)之間。 如μ求項1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第一波長範圍為約1 〇〇 nm至 450 nm ° 吻农項1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第一波長範圍為約2 $ 〇 112357-990820.doc 1336898 1¼¾¾正刪 nm至 420 nm。 · 9.如請求項i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第二波長範圍為約35〇 nm至 900 nm ° 1 〇.如請求項1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第二波長範圍為約4〇〇 nm至 800 nm ° 11.如叫求項1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第二波長範圍為約45〇 nm至 650 nm 〇 12·如請求項i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波長範圍轉換材料(1〇9) 為一紅、綠及藍磷光體之摻合物或_藍、黃磷光體之摻 合物。 13. 如請求項2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發射材料(ι〇乃為h〇。 14. 如請求項2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透明基板(ι〇8)為玻 璃、石英或塑膠中之一者。 15. 如請求項2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透明導電材料(ι〇4)為 ΐτο、Zn〇或單壁碳奈米管中之一者。 16. 如請求項2之電子/光子源,其中該透明基板(1〇8)構成該 真空室之壁。 1 7. —種照明系統,其包含直流或交流控制電子設備及一 请求項1至16之任一項中之電子/光子源。 18. -種用於製造一電子’光子源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於一外殼内部提供一真空室, -於該真空室之内部配置一陽極及一陰極及 -於該電子/光子源之内部配置一波長範圍轉換材 (1〇9),該波長範圍轉換材料〇〇9)經配置以接收自該陽 112357-990S20.doc 1336898 8. 27Γ ' 一 - 蜗一-»·一 ^^一-j 發射之具有一第一波長範圍之光(131)並發射在一第二波 長範圍内之光(130)。 112357-990820.doc
TW095124030A 2005-06-30 2006-06-30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TWI33689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05939A EP1739724B1 (en) 2005-06-30 2005-06-30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PCT/EP2006/006241 WO2007003316A1 (en) 2005-06-30 2006-06-28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0918A TW200710918A (en) 2007-03-16
TWI336898B true TWI336898B (en) 2011-02-01

Family

ID=3551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4030A TWI336898B (en) 2005-06-30 2006-06-30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43775B2 (zh)
EP (1) EP1739724B1 (zh)
CN (1) CN100576426C (zh)
AT (1) ATE488860T1 (zh)
DE (1) DE602005024791D1 (zh)
TW (1) TWI336898B (zh)
WO (1) WO20070033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2343A3 (en) * 2007-07-03 2010-09-08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US8507785B2 (en) 2007-11-06 2013-08-13 Pacific Integrated Energy, Inc. Photo induced enhanced field electron emission collector
US8847476B2 (en) 2008-12-04 2014-09-3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lectron injection nanostructur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ode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 and device
CN101894729B (zh) * 2009-05-18 2013-03-20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场致发射白光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10095674A1 (en) * 2009-10-27 2011-04-28 Herring Richard N Cold Cathode Lighting Device As Fluorescent Tube Replacement
CN103081126A (zh) 2010-06-08 2013-05-01 太平洋银泰格拉泰德能源公司 具有增强场和电子发射的光学天线
CN103839760B (zh) * 2012-11-23 2017-02-2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
CN104078316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场发射光源
EP3524035B1 (en) 2016-10-10 2022-01-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llumination light sour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FR3065111B1 (fr) * 2017-04-10 2020-12-04 Bluescop Source de lumiere ultraviolet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96643A (en) * 1941-03-22 1942-09-22 Rca Corp Luminescent lamp
US2763814A (en) * 1952-04-22 1956-09-18 Sebel S A Electronic fluorescent illuminating lamp
US3778662A (en) * 1972-10-31 1973-12-11 Gen Electric High intensity fluorescent lamp radiating ionic radiation within the range of 1,600{14 2,300 a.u.
NL164697C (nl) * 1973-10-05 1981-01-15 Philips Nv Lagedrukkwikdampontladingslamp.
CA1128109A (en) * 1978-10-05 1982-07-20 Norman J. Frame Ultraviolet light generator with cold cathode and cathodoluminescent anode phosphor layer
US4266161A (en) * 1979-06-22 1981-05-05 Gte Products Corporation Cool white lamp using a two-component phosphor
JPS60227350A (ja) * 1984-04-25 1985-1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子発光管装置
JPS60227351A (ja) * 1984-04-25 1985-1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子発光管装置
US4791336A (en) * 1986-06-26 1988-12-13 Futaba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luorescent composition and fluorescent luminous device
US4818914A (en) * 1987-07-17 1989-04-04 Sri International High efficiency lamp
US6573643B1 (en) 1992-03-16 2003-06-03 Si Diamond Technology, Inc. Field emission light source
JP3189626B2 (ja) * 1994-09-09 2001-07-16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DE69605118T2 (de) * 1995-08-14 2000-05-25 Du Pont Leuchtstofflampe
JP3856504B2 (ja) * 1996-02-21 2006-12-13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紫外領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レーザ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667724A (en) * 1996-05-13 1997-09-16 Motorola Phosph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SE515377C2 (sv) * 1999-07-30 2001-07-23 Nanolight Internat Ltd Ljuskälla innefattande en fältemissionskatod
US20020057059A1 (en) * 2000-07-28 2002-05-16 Kazuhisa Ogishi Fluorescent lamp, self-ballasted fluorescent lamp and lighting apparatus
JP3542031B2 (ja) * 2000-11-20 2004-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陰極形成方法、及び電子放出素子並びにその応用デバイス
US20020070648A1 (en) * 2000-12-08 2002-06-13 Gunnar Forsberg Field emitting cathode and a light source using a field emitting cathode
JP3721399B2 (ja) * 2002-03-22 2005-11-30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酸化亜鉛紫外発光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111293A (ja) * 2002-09-20 2004-04-08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光放射素子
US6765237B1 (en) * 2003-01-15 2004-07-20 Gelcore, Llc White light emitting device based on UV LED and phosphor blend
CN1619762A (zh) * 2004-10-15 2005-05-25 贾淑瑜 阴极冷光灯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39724B1 (en) 2010-11-17
CN101223627A (zh) 2008-07-16
CN100576426C (zh) 2009-12-30
US8143775B2 (en) 2012-03-27
DE602005024791D1 (de) 2010-12-30
EP1739724A1 (en) 2007-01-03
WO2007003316A1 (en) 2007-01-11
TW200710918A (en) 2007-03-16
US20090128002A1 (en) 2009-05-21
ATE488860T1 (de)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6898B (en) Two-way 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electron/photon source
KR100813248B1 (ko) 나노로드를 이용한 전계발광소자
JP2005524195A (ja) カソード発光源装置
US8162711B2 (en) Field emission display
Obraztsov et al. A nano-graphite cold cathode for an energy-efficient cathod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
CN102333392B (zh) 场发射照明光源
US20060022576A1 (en) Field emission lamp
TWI324024B (en) Field emission type light source
TWI276138B (en) Array-like flat lighting source
JP5085766B2 (ja) 両面が発光する面光源装置
CN100555557C (zh) 场发射照明光源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287028A (ja) レーザー発光構造体
KR100800567B1 (ko) 탄소나노튜브를 이용한 전계방출형 조명장치
JP5648127B2 (ja) 電界放出陽極板、電界放出光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7324B (en) Field emission type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1768769B1 (ko) 광원장치
TWI359439B (en) Apparatus of light source
CN100561633C (zh) 场发射发光照明光源
JP4660522B2 (ja) 発光装置
TWI305655B (en) Field emission type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1760606B1 (ko) 전계방출 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장치
TWM448783U (zh) 場發射陽極元件及其場發射燈源
JP2008153222A (ja) 電界放出型ランプ
KR20070105491A (ko) 전자 방출원 형성용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전자방출원 및 상기 전자 방출원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0530517C (zh) 场发射照明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