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4911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4911B
TWI334911B TW096150959A TW96150959A TWI334911B TW I334911 B TWI334911 B TW I334911B TW 096150959 A TW096150959 A TW 096150959A TW 96150959 A TW96150959 A TW 96150959A TW I334911 B TWI334911 B TW I3349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ing
shaft
outpu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50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8158A (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96150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28158A/zh
Publication of TW200928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8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4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4911B/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Description

其特徵還在於包括: 一停車齒輪,其固設在該出力軸上; 述從動助甘刹車切換機構’其為一切換裝置,設置在所 部件關Π去、一端與所述變速機構中的傳入動力的主動 :或者,另一端與停車齒輪相關聯,形成兩種狀態: 動力速機構中的傳人動力的主動部件相關聯,而將 者,從啟動機構傳給變速機構,處於引擎動力輸出狀態;或 刹車^於所述出力轴上的停車齒輪相關聯,處於引擎辅助 齒輪、斤構可以是-行星錄、崎衝機構,包括太陽 =的 制—贿星雜糾作為所述^ ,™* 和女堪二 太%齒輪的筒體上,在該齒輪牟 齒輪的筒體之财設所賴射的^輪= 仃星齒輪架之咖設行星齒細,軸〜 太㈣輪私,在行星絲相套設齡環^酱輪與 逛包括一令所述環齒輪轉動和不動, = 輪不動或轉動的裝置。所述裝置為包场齒 2包帶驅動裝置包括一制動包帶電機和一置=制 制動包帶電機啟動時,帶使得當該 在主機殼技上、另-端連接在领,使—端固定 包帶抱緊環齒輪或將其鬆開。制動包帶頂杆上的制動 所述綱助刹車切換機構為:包括有—轉刹車帶 動環和二個方向相反的單向軸承的切換裝置, ,在所述啟減射⑽述鄕部件上,—解向輛承= 2帶動環和所述變速機構中的所述主動部件i二 車錄的-大於^環: 力攸分車齒輪傳遞和動城而傳遞·動機構,反 無動力傳遞。 上得 或者還可以是為電控控制切換裝置,包括—個棘齒滑套 =-驅動機構,該棘齒滑套可滑動地_在所述啟動機構的 攸動部件上,所珊餘套置於崎變賴射的主動部 和所述停車齒輪之間’該棘齒滑套的兩侧設有棘齒,所述主 動部件和所述停車齒輪與所述棘齒滑套轉的側面設有可 相互喷合的所雜動鑛包括—端置於棘贿套外圓 周面上的圓環槽中、另-端固定在—撥又軸上的引擎刹車切 換撥叉,還包括-则擎刹車切換電機,在引擎刹車切換電 機和引擎刹車切換撥又之間設有傳動裝置; 、 或者也可為油門踏板控制切換裝置,即在前述電控切換 裝置的基礎上,取消切換電機’設置一個引擎刹車切換拉 繩’在所述引擎刹車娜撥叉的上端設置柄,其上一側連接 所述拉繩,另一側與主機殼之間連接一彈簧。拉繩與油門踏 板連接,油門踏板不踩時會產生引擎刹車。 所述變逮機構的變速部署結構為:所述變速機構中的所 述變速齒輪組機構包括相互嚙合的入力齒輪組和出力齒輪 組’其分別裝置在-人力軸和所述出力軸上,所述入力齒^ 組和出力齒輪組中的各個齒輪一 一對應地嚙合,一對相互嚙 合的所述入力齒輪和出力#輪為一排變速齒輪組,其㈣所 述主動部件即入力主動溃輪和所述入力轴上固設的〆入力 被動齒輪喊合’所述入力軸上—體固設一個齒輪,対為第 -排變速齒輪組中的人力齒輪與第—排變速齒輪組中的第 -出力齒輪响合’其它各人力齒輪均套設在人力軸上,各出 力齒輪均套設在所述出力軸上,並與人力齒輪組中的相應齒 輪對應响合形成若干排變速齒輪組,最後一排變速齒輪 組A中的出力齒輪即為所述變速機構中的從動料,所述變速 調節裝置為:包括所述人力軸上相鄰的人力齒輪之間設有可 以使相鄰人力練相互連成—體明制魏躺、又可以 彼此脫開只是雜賴構’所述機構為娜錢構;在所述 出力軸上套設的所述出力齒輪組中的一系列出力齒輪,相鄰 齒輪之間設置單向軸承使之相互連接,使得其間形成相對速 度較快的出力齒輪可以帶動低速出力齒輪轉動,即低速檔轉 速低時同步轉,高轉速時僅高速職輪旋轉,低賴齒輪 空轉的運動關係。 所述類彈簧機構與所述入力齒輪的構造與結合結構 第二排到最後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每個所述入力齒輪的 ,面上固設類彈簧的一端,該類彈簧的另一端形成中空的腔 ^,前一個入力齒輪的筒體置於類彈簧形成的中間空中的腔 至中,類彈簧形成中空腔室的一端的端部設有接合部,與之 ,應’在與該端相鄰的入力齒輪的相應的側面上設有與類彈 黃上的所述接合部匹配的接合部,在所述兩個接合部之間的 入=軸上套設推動機構’其在入力轴上移動給所述類彈簧施 ,壓縮力使之壓縮使得其與相鄰入力齒輪的所述接合 離接合,或取消壓縮力,恢復接合;所述推動機構與S述變 1334911 速控制機構中的所述控_構相連接 傘==為—:動„述主動件為主動 固定在主機殼上的換向中間可轉動的 向部件為-個出力滑套,其兩側所述換 應位置上分別財接合結構^^摘傘齒輪相 機構作為鞭侧撥又升降 轴,在該變速控·上設-制 置相關聯-職 聯的控制機構,與魏魏機射㈣速 ==瞻推裝置’該簡易拔推裝 = ==;T3f、和所述控軸件即頂珠定位被 架;所述f速控輸上,對應所述變速機構中變速齒 排數η ’ e Π-1侧^4變速餘和 設有η-1個簡易纖置,所述變速控制盤套設在所述;力 轴上,通過轴承蚊在所述類彈簧端部,所述變速托架為片 狀物,其气設有兩個孔,通過一孔使變速托架的一端套設在 與所述類彈黃相鄰的-人力錄簡體上,通過另一孔使變 速托架的另-縣設在魏控餘上使該變狄架在入力 軸上不轉躺定位;料齡裝置巾駐麟頂珠定位 主動啬姻^在職控雜上,所教麟頂珠定位被 動齒盤套設在所述人力絲㈣體上位於所述變速控制盤 12 和變速托架之間並與頂珠動為絲齒翻合;在所述頂珠定 位被動齒盤上②有頂珠孔,孔巾設有頂珠,與所述變速控制 盤對應’且與其上頂珠孔對應地,所述變速托架上設有圓弧 幵/貝構包括.所述控制主動件即一個前撥叉和一個後撥叉、 所述控制從動件即、後秘祕難,該兩個撥又設置 在出力滑套的左右兩側,其與出力滑套的接觸面是相對的斜 面二個平衡板’其中叫位可轉動地固定在固於主機殼上 的平衡板轴上,在平衡絲_彳的平鐵上各設有—個鉸接 長孔’通過銷子各鉸接前撥叉的中部和後撥叉的端部;前撥 2下端為-個封閉框架;—個前進後退控制凸輪盤固聯在 =、'控制軸上的,其設在前撥又的觸框架巾,構成一個凸 2機構’使得通過所猶秘趣在賴述變速控制轴 動時即可T動前撥又上下移動,繼而帶動所述出力滑套 右移動接合主動結輪或接合被動杨輪或處於居令位 置對應前進檔、後退檔和空檔。 還包括-停車鎖定裝置,其包括—停車凸輪和一停車鎖 ^’雜車凸輪固定麵述魏控她上,該停車鎖定杆 動地ϋ疋在主機殼上,其具有兩個聯動的伸出端,其中 j與所述彳7車凸輪接觸,另―端上具有鎖定齒,隨著停車 凸輪的轉_成賴定触騎停車錄於駭出力轴 和脫,車齒輪解開鎖^出力軸的兩個狀態。 還包括自動㈣感絲置,該自動控佩應裝置的部署 在所述啟動機構的絲部件上及附近主機殼上設 在所述%C速控制機構中的所述變速控制軸上設有的轉 1334911 盤的圓周上設有若干個感·分部件,對應地,在相應的主 機殼上設有-個感測器分部件,組成感測器,用於檢測pLc 事先設定換檔轉速及當時駕駛者操控的發動機轉速而由自 動控制馬達帶動,杆轉動渦輪盤轉動變速控軸而自動換 檔’所述感測器還用於檢測啟動機構中主動件的轉速與似 中設定的啟動的轉速比較而啟動或停止獅包帶電機的;和 /或 對應所述引擎辅助财域麟為電控㈣切換裝 • ^還包括:在變速機構的從動部件上及附近主機殼上設感 測器’其與所述❹彳魏合控制電控控制切換裝置中的所述 電機的啟動和停止。 或者, 還包括手動控制裝置,其包括手排杆軸,其與所述變速 控制轴之間設有傳絲置,還包括触元箱,其上可轉動的 固定裝有手排杆ϋ ’在手排姊上固設又驅動手排杆,使得 通過扳動手排杆即可轉動手排杆,從而通過所述傳動裝置使 變速控制軸轉動;所述手排杆上設彈性定位裝置,對應地, 在=述檔位箱上對應手排杆轉動而所述定位裝置運動執跡 處。又有檔位孔與所述手排杆轉動角度即相應變速控制抽轉 動角度對應的標位相對應。 ^對應所述引擎輔助刹車切換機構為電控控制切換裝置 還包括如下感測器:設置在腳踏板上和駕駛室對應位置上的 引擎刹車感測器和傳動感測器,用於輔助驅動所述電控控制 切換裝置中的電機和啟動機構中的電機,在腳踏板上設有感 則。。的4刀永久磁鐵’在駕駛室中對應腳踏板處於以下四 個位置5又置感測器的另一部分:在刹車踏板上對應油門全開 14 1334911 位置、加油終止或加油開始位置、設定 ;合所述變速機構中的主動部件的位置和設定 套=開或接合所述停車齒輪的位置,以向ριχ傳遞接通‘ 斷電機驗號以便進柄擎和輔蘭車的糾切換。— 構,速齒輪組可有32檔變速的變速機 細、J組有圓弧形頂珠退拔溝軌,每-:二声八#圓周上均勻分佈’每—組退拔溝軌是三個,相 父度刀佈,所述變速托架上設置三個同 =拔:執分別設置在該三個同心圓上,各組溝轨的長且】 Z調Ϊ1Γ機速雜·㈣三忙觀喊低於此稽 本發明提供的多段式動力自動調速器可在 ,感應到的信號回傳似 且可t各種不_力源出力的最佳條件和行車路況、Ϊ 載狀況決疋換檔時機,達到省油的目 【實施方式】 姑==示’本發明提供的多段式動力自動調速 器包括啟動機構⑴、”辅助刹車切換機構⑵、變= (3)、選樓機構(4)和變速控制機構(5)。 該調速器的上述各個機構裝設在出 軸⑽同軸線,圖中未顯示出來〕、輸出轴出 和變速控制軸㈤四_上,其切出力轴m
f^8)相互獨立,各自分別轉動。但經由選賴構⑷ 中的則進後齡it輪組的作城生前進H 能。入力軸⑽和變速控制軸㈤均與輸出軸(:心線; 15 行(如第3圖所示)。 啟動機構⑴套設在一出力軸(58)上,啟動機構⑴包括 與動力傳遞機構相連的主動部件行星錄架(16)和盘變速 ,構(3)相連用於將動力傳遞給變速機構⑶的從動部件太 陽齒輪(11),主動部件行星齒輪架(16)和從動部件太陽 (11)通過傳動裝置連接; 问 變速機構⑶包括傳入動力的主動部件主動齒輪⑶)和 傳出動力及不同速度的從動部件出力齒輪(56),該主動齒輪 (31)和出力齒輪(56)通過一變速齒輪組機構連接在一起,該 變速齒輪組機構上設有變速調節裝置; 、選檔機構⑷包括主動部件主動傘齒輪(61)、從動部件 被動傘齒輪⑽)和換獅件Λ力縣(65),主鮮齒輪( 與變速機構⑶中的出力齒輪(56)相連接,從動傘齒輪⑽ 套設在一輸_〔⑽)或⑽〕上,換卿件出力滑套⑽ 可與主動傘齒輪(61)或從動傘齒輪(63)擇一連接,或都不連 接地與輸出軸〔⑽或⑽〕固連,向車輛的後輪、或前 輪、或四輪傳遞前進、後退或空檔相應的動力和轉速; 變速控制機構(5)包括控制驅動機構,其包括一驅動馬 達(728)和/或手動轉裝置;還包括與所述變速機構⑶中 的變速調節裝置相關聯的控制機構、與所述選檔機構⑷中 的換檀j件$力滑套(65)相關聯的控制機構,所述控制驅動 機構與前述的控制機構通過傳動裝置相連接; β如第1 4、4A圖戶斤示’本具體實施例中的啟動機構1 是一行星齒輪組緩衝機構,包括從動件太陽齒輪(11)、行星 齒輪⑽、環齒輪⑽和設於太陽齒輪(11)左右兩側的行 星齒輪架(16)即主祕和行星錄架⑽,作為所述主動部 1334911 件的一個左行星齒輪架(16)和作為所述從動部件的太陽齒 輪(11)相鄰地套設在出力轴(58)上,另一個右行星齒輪架 (17)套設在太陽齒輪(11)右側太陽齒輪(11)的筒體上,在該 行星齒輪架(17)和太陽齒輪(Π)的筒體之間套設變速機構 (3)中的主動齒輪(31),兩個行星齒輪架(16)、(I?)之間固 設行星齒輪軸(14),該軸上套設行星齒輪(13)與太陽齒輪 (11)嚙合,在本實施例中,在太陽齒輪(11)周圍均布四個 行星齒輪(13),在行星齒輪(13)外面套設嚙合環齒輪(18)。
左行星齒輪架(16)與發動機的動力承接盤(圖中未示 出)連接輸入動力。在左行星齒輪架〇6)的筒部上通過鍵⑽ δ又油泵主動齒輪(22),其與一油泵被動齒輪(21)嚙合,在主 機殼和油泵主動齒輪(22)之間設有軸承⑽。由此,分出一 部分動力用於驅動機動車的潤滑油系統。 *啟動機構(1)一端與動力源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引擎辅 助刹車切換機構⑵與變速機構⑶連接,變 選檔機構⑷與_⑽連接,_ ==
别輪、或四輪驅動機動車行駛。 而蚀⑴€包括—令環齒輪(18)轉動和不動,繼 斤述太陽齒輪(11)不動或轉動的裝 π f動包二紐⑽,在環齒輪⑽的外關上設有制動【 一端連接一制動包帶驅動穿 支条上,其另 動包帶頂杆α9)之間設有—傳動裝=7;電機⑽和制 機⑴m動時’帶動制動包帶頂杆⑽運于::動】 17 支架上、Λ—端連接在制動制動包帶頂杆〇9)上的 •匕可(15)抱緊秘輪(18)或將其關。在本實施例中, ==裝置例如可以是螺旋傳動裝置等—類將轉動變為 =運動的機構。例如’如第4、4Α圖所示,制動包帶電機 上連接-螺杆狀制動包帶頂杆⑽,其螺接穿設在— ^定於機架上的襯套⑴2)上,制動包帶電機⑴〇)正轉,制 包π頂杆(19)下移’繃緊觸包帶(15),反制放鬆制動 包帶(15)。
^當車況是空削或停車槽p g夺,本啟動機構⑴是空轉 狀態,即在發動機輸出軸轉動的帶動 ⑽?行星車輪架⑽_,_,帶動行二 以齒輪(18)空轉,這時’太陽齒輪(11)不動。而當制動 包▼電機(110)轉動起來後,使得制動包帶(15)抱緊環齒輪 (18),此時,太陽齒輪(π)即轉動起來。
變速機構(3)包括傳入動力的主動齒輪(31)和傳出動力 及不同速度的出力齒輪(56),該主動齒輪(31)和出力齒輪 (56)通過一變速齒輪組機構連接在一起,該變速齒輪組機構 上設有變速調節變速調節裝置; 一停車齒輪(35),其通過鍵(36)固設在該出力軸(58) 上; 一引擎輔助刹車切換機構(2),其為一切換部件,設置 在所述出力軸(58)上’其一端與啟動機構(1)中的從動部件 太陽齒輪(11)關聯’另一端擇一地關聯變速機構(3)的主動 部件主動齒輪(31)將啟動機構(1)中的從動部件太陽齒輪 (11)與變速機構(3)中的傳入動力的主動部件主動齒輪(31) 相關聯,而將動力從啟動機構(1)傳給變速機構(3),處於引 18 5) ,狀態,或者,和固於所述出力軸(58)上的停車 相關聯’處於辅助刹車狀態。 w 引擎辅助刹車切換機構(2)有兩個作用:—是傳遞 給黯倾(3),二纽車赌性動力逆 機禮ί體Γ,如第卜5A〜5D圖所示,__剎車切換 焉^),為包括有一個引擎刹車帶動環(32A)和二個方
向轴承(33A)、(34A)的切換裝置,帶動環(32A)通過 化鍵,設在啟動機構⑴中的從動部件即太陽齒輪⑽上, =單向ϋ承(33A)設置在帶動環(32A)和變速機構⑶ ;ΪΓ!即變速機構⑶中的入力主動齒輪⑶)之間,使得 田▼ %<(32Α)的轉速大於人力主動錄⑶)時
機構⑴傳遞到變速機構⑶,反之空轉無動力傳 =向軸承(34Α)設置在縣環⑽)和停車錄(35)之間,使 付當停車齒輪(35)的轉速大於帶動環(32Α)時動力從停車齒 輪(35)傳_帶練(32伽*傳_啟誠構⑴,反之空 轉無動力傳遞;停車齒輪(35)與主機殼之間還設有轴承。 引擎輔助刹車切換機構(2)是這樣工作的: 當f況是前進檔或後退斜,動力源即發動機輸出轴的轉速 由怠速提升10%時,通過車上裝置的傳感控制裝置(後面述 及)使制動包帶電機⑽)啟動,驅動制動包帶頂杆⑽使制 動包帶刹緊環齒輪⑽,令其不能轉動,由此,可以使原來 不動的太陽齒輪⑴)轉動’這時,帶動環(32A)隨太陽齒輪⑽ 轉動的轉速大於人力主動齒輪⑶),單向軸承傳遞動力,所 以,通過讀環⑽)和單向軸承(33A)帶動人力转齒輪⑶) 轉動’向變速機構(3)輸出動力,動力輸送路徑如帛5A圖中 19 速=3)、選播機構⑷、輪出_) 遞“要的轉速轉動,驅動車輛前進或後退等,進行動力傳 踏板拉樣實現的:當駕駛員抬起油門 仍二:ΓΓ出軸的轉速降低’而輪出轴⑽的轉速 帶動二_卩人力主動雜(31)轉速A於切*輪(11)即 的轉速,帶動環⑽)的内兩側各裝有的 A)、(34A)隨著轉動速度快與慢的差異產生不同帶動
、:3,(33A)不再向入力主動齒輪(31)也就是變速機構(3)輸 ^動力了’帶動環(32A)空轉,同時,由於出力軸⑽與選檔 機構⑷駐動傘錄(61)_,其轉速大於帶動環(3^ 的轉速,反向安裝的單向軸承(34A)將出力軸(58)_力傳 到帶動環(32A)上,繼而傳給太陽齒輪(11),動力傳遞路徑見 第5B圖上的箭頭所示,由此,產生輔助刹車的效應。
第5C圖顯示了第5A圖中C-C剖視結構,當帶動環(32A) 轉速大於入力主動齒輪(31)時,單向轴承(33A)產生作用帶動 入力主動齒輪(31)轉動,反之則空轉。第5D圖顯示了第5β 圖中的D-D剖視結構,當車況是下坡或沒踩油門時,出力軸 (58)的轉速大於太陽齒輪(11)即帶動環(32A)的轉速,動力就 由出力轴(58)經由停車齒輪(35)、單向軸承(34A)帶動帶動環 (32A)、太陽齒輪(11)轉動’產生引擎刹車的功能。即:單向 軸承(33A)(第5C圖所示)外圓的轉速大於内圓轉速時單向 軸承(33A)就產生作用帶動内圓一起旋轉,反之則空轉。第5]) 圖所表示的是單向軸承(34A)内圓的轉速大於外圓轉速時,就 產生作用帶動外圓一起旋轉,反之則空轉。兩種狀態下的轉 向相同’只是單向軸承内圓與外圓轉速快慢產生帶動或空轉^ 20 引擎辅助刹車切換機構(2)還可以有另外二種結構可供 選用。參見第17A、17B、20、21A、21B圖,如第20圖和第 17A、17B圖所示的是一種電控控制切換的引擎辅助刹車切換 機構。其中, 包括一個棘齒滑套(34)和一驅動機構,該棘輪滑套(34) 通過花鍵可滑動地固聯在太陽齒輪(11)上,棘輪滑套(34)置 於入力主動齒輪(31)和停車齒輪(35)之間,該棘輪滑套 的兩侧設有棘齒,人力主動錄⑻和停車齒輪(35)與棘輪 滑套(34)相鄰的侧面設有可相互嚙合的棘齒; 還包括一個驅動機構,其包括一端置於棘輪滑 圓周面上的圓環槽中、另—端固定在—撥又軸(33)上的引擎 刹車切換撥叉㈣,還包括-则擎刹車浦電機⑽,在 引擎刹車切換電機⑽)和引擎縣_撥叉⑽之間設有傳 動農置;本實施财提供的傳練置是輪又軸蜗杆⑽和 撥叉軸蜗盤(37)組成的蜗輪媧杆傳動裝置。 在啟動機構(1)的左行星齒輪架(16)上及附近主機殼上 設有用於啟動或停止獅包帶錢⑽)的翻器⑺^美 礎上,再在變速機構(3)的出力齒輪(56)上及附近主機殼上二 感測器(731),其與所述感測n(73())配合控㈣擎ϋ 電機(39)的啟動和停止: ^ 换 引擎辅助刹車切換機構(2)是這樣工作的: 當車況是前賴錢退糾,動力源即發械輪㈣ 由怠速提升1G%時,安裝在本機構上監測發動機輪出^ 的感測器⑽)向制動包帶電機(no)的控制開關發出指八= 號,使制動包帶電機(110)啟動,驅動制動包帶頂杆5 動包帶刹緊環齒輪(18),令其不能轉動,由此,可以使原^ 1334911 不動的太陽嵩輪(11)轉動,繼而,通過引擎刹車棘輪 ^動入力主動齒輪⑻轉動,向變速機構⑶輸出= 速機構(3)、選槽機構⑷、輪出軸⑽以所需 轉動,驅動車輛前進或後退等,進行動力傳遞。 轉u 發動__柄程是麵實_ : #輪 速大於左行星齒輪架⑽的轉速時,引擎刹車切換電概的^ 啟動,通過驅動撥叉軸蜗盤(37)轉動,帶動撥又轴(3 使引擎刹車切換撥又(32)逆時針擺動,推動 套⑽向右移動,與入力主動齒輪(31):== (35)咬合,實現輔助刹車。 ^皁回輪 如=21A、21B圖所示是另一種手動方式控制切換裝置。 在上面電控切換裝置的基礎上’去除引擎剎車切換電機⑽ 和由撥叉軸蜗杆(38)和撥又軸蝸盤(37)組成傳動襄置 =不裝置感測器(731) ’替代引擎剎車切換電機⑽,採用拉 =^由關翁諸則擎财切鎌又(咖動,在引 擎朮車切娜又(3⑽上端設置柄⑶2),其上 門拉線(315'另一側與主機殼之間連接彈簧⑶6) ^門拉 線(315)連到駕驶至中,駕駛員可以通過拉動拉繩將引擎刹車 切換撥叉(32)設置成如第21β圖的位置,進行辅助刹車。當 放鬆油門拉線(315),在彈簧(3⑹的彈性力的作用下恢復傳 動動力的狀態’如第21A騎示。實際#中,拉線與油門連 接’油Η放到底沒踩油門時是產生引擎輔助刹車,如第2ΐβ ,所不’油Η踩下麵隙行程範_將加料產生作用,如 f 21Α圖所。賴結構可崎低成本,滿足不同播次的需 求0 如第18騎示’還可以在油門踏板(313)上安裝一個永 22 1334911 久磁鐵(314) ’在車架的相應位置處設有一個傳動感測器(73乃 和一個引擎刹車感測器(736),用其配合上述電控切換裝置, 接通引擎刹車切換電機(39),進行引擎和辅助刹車的切換。 例如引擎刹車感測器(736)設置在油門踏板(313)上,傳動感 測器(737)設置在駕駛室⑽應位置上,用於辅助驅動所述電 控控制切換裝置中的引擎剎車切換電機(39),在油門踏板 (313)上設有感測器的一部分永久磁鐵(314),在駕駛室中對 應腳踏板處於以下四個位置設置感測器的另一部分:在刹車 • 踏板上對應油門全開位置wl、加油終止或開始位置w2、設定 使得棘輪滑套(34)脫開或接合所述變速機構(3)中的主動齒 輪(31)的位置W3和設定使得棘輪滑套(34)脫開或接合所述停 車齒輪(35)的位置W4。以向PLC傳遞接通或切斷引擎剎車切 換電機(39)的信號以便進行弓丨擎和辅助刹|的適時切換。 當踩下油門踏板(313)時,對應於w4位置,引擎剎車切 換電機⑽帶動引擎剎車她撥叉(32)開始右移,繼續踩下 油門踏板到對應w3,棘輪滑套(34)與停車齒輪(35)在此脫 離嚙合,是傳動起始點,油門踏板(313)踩到對應w2位置, 加油開始,在到達w2之前,棘輪滑套(34)立完成與入力主動 齒輪(31)的嗜合’當油門踏板(313)踩到對應wl位置時, 加油油門全開’在W卜W2角度範圍運動時,是處於給油的階 段’傳動也在這鋪段進行。相反地,當鬆腳抬起油門過程 中,從油門全開對應的wl位置到w2位置,加油停止,繼續 心起油門踏板(313) ’使得棘輪滑套(34)脫離入力主動齒輪 (31),到達W3位置,與停車齒輪(35)嚙合完成,油門踏板 (313)到W4位置時,彳丨擎辅助刹車生效。 麦速機構⑶’如第6圖所示,是—個變速齒輪組機構, 23 1334911
它包括相互嚙合的入力齒輪组和出力齒輪組,入力齒輪組裝 设在入力軸(43)上,出力齒輪組裝設在出力車由(π)上,入力 齒輪組和出力齒輪組中的各個齒輪·--對應地喷合,一對相 互嚙合的入力齒輪和出力齒輪為一排變速齒輪組,其中的主 動部件即入力主動齒輪(31)和入力轴(43)上固設的一入力被 動齒輪(41)嚙合,入力軸(43)上一體固設一個齒輪,其作為 第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入力齒輪與第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第 一出力齒輪(51)喃合,其它各入力齒輪(46)、(π)、(48)、 (49)、(410)、…均套設在入力軸⑹上,各出力齒輪(52)、 (53)、(54)、(55)、(56)、…均套設在出力轴⑽)上,並與 入力齒輪組中的相應齒輪對應嚙合形成若干排變速齒輪 組,最後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出力齒輪即為所述變速機構 中的出力齒輪(56)。入力被動齒輪(41)通過鍵(42)固定在入 力轴(43)上,其與人力主動齒輪⑽4合,即動力傳遞時, 入力軸(43)獲得動力而轉動。入力軸(43)上一體固設一個齒 輪,即入力齒輪組的第一個齒輪,其與設置在出力軸幻上 的,-個出力齒輪⑻替,從而,人力軸⑽的轉動可以 使得--對應齡的人力齒輪組和出力錄組巾的各個齒輪 都轉動起來。在該人力軸⑷)上套設人力錄,相鄰 的入力齒輪之間設有可以相互連成—體以同樣的轉速轉動、 ,可Γί此脫開只是空轉的機構;現有技術中這樣的機構很 厂本只_使用的是-類彈簀⑹,其詳細結構描述見 後。 4置上套設的一系列出力齒輪,相鄰齒輪之間 24 1334911 步轉,高轉速時僅高速檔齒輪旋轉’低速檔齒輪則空轉的運 動關係。通過控制入力齒輪與其相鄰的入力齒輪的接合和脫 開’就可以使得通過變速機構(3)向輸出軸(68)傳遞多種速 度’從而達到變速目的。 一對相互响合的入力齒輪和出力齒輪稱之為一排,本調 速器中齒輪排數與變速的檔數的相應關係是:四排有八速、 五排有十六速、六排有三十二速,七排或八排以上者皆以此 類推,如齒輪排數以η表示,則變速檔數是2n_1,例如七排齒 輪的變速範圍是27i64,也就是說七排齒輪的變速範圍是有 64速’十排齒輪的變速範圍是有2um=512速可變化。此種相 對嚙合齒輪的排列排數不受限制。 4排齒輪的變速狀態如第8A圖所示,變速範圍是8速。 下面就舉4排齒輪的變速狀態為例作說明,如第8A圖所 示:1)一檔工況: 發動機輸出動力,經過動力承接盤傳遞給變速機構 (3) ’由引擎辅助刹車切換裝置中的入力主動齒輪(31)到 入力被動齒輪(41),使得入力軸(43),再通過入力軸(43) 上一體的齒輪嚙合出力齒輪一(51),而此時,出力齒輪二 (52)、出力齒輪三(53)和出力齒輪四(54)都是以與出力齒 輪-(51)同樣的速度轉動,再通過後面的前後槽換稽的選 檔機構⑷中的出力滑套(65)將—定的轉速傳遞給輸出轴 (68),其動力傳遞路線_如第8A圖所示的a。當發動機 引擎轉速為1100rpm時變速器進入一樓,接著發動機加速 到1824rpm準備進入二槽。 2)二檔工況: 毛動機輸出動力’經過動力承接盤傳遞給變速系統: 25 從入力主動齒輪(31)、入力被動齒輪(41)入力軸(43)上一 體的齒輪、出力齒輪一(51)、出力齒輪二(52)、入力齒輪 二(46)、類彈簀(452)、入力齒輪三(47)、出力齒輪三⑽: 出力齒輪四(54)、再通過後面的前後檔換檔的選檔機構(4) 中的出力滑套(65)將一定的轉速傳遞給輸出轴⑽,立動 力傳遞路線簡圖如第8A圖中的e所示。發動機引擎轉速由 1824rpm減速到1152rpm時變速騎n 速到23G4rpm準備進入三槽。 顿接者加 3) 三檔工況: 三槽的動力傳遞路線簡圖如第8A圖中的b所示 機引擎轉速由2304rpm減速到1577rpm時變速器進二三 檔,接著加速到2760rPin準備進入四檔模式。°。 一 4) 四檔工況: =輪出動力,經過動力承接盤傳遞給變速系統: ^齒輪(31)、人力被動齒輪(41)、人力_3)上 ,的齒輪、類彈簧(451)、人力齒輪二(46)、 (452)、入力齒輪三(47)、出 尹、 力齒輪二()、出力齒輪四 再通過後面的前後檔換槽的選檔機構⑷中的取 定的轉速傳遞給輪出軸(68) ’其動力傳遞路i ,W _中的c所示。發動機引擎轉 = 變速^進人四稽,接著加速到2-:Ϊ 5) 五檔工況: j動機輪出動力’經過動力承接盤傳遞 —砂的鲁认* 八力破動齒輪(41)、入力軸(43)上 _、回%、痛彈黃(451)、入力齒輪二(46)、類彈簧 26 1334911 (452)、人力齒輪三(47)、類彈簧(453)、入力齒輪四(48)、 出力齒輪四(54),再通過後面的前後職_選職構 中的出力滑套(65)將-定的轉速傳遞給輸出軸(68), 力傳遞路線簡圖如第8A圖中的d所示。發動機引擎轉速 2738rpm減速$ 1995_時變速器進入讀,接著加迷 650〇rPm,此時發動機轉速為最高轉速,(目前設定五檔, 就五檔時是最高船變速的速運轉,如制車,變^器 經過五、四、三、二、―標在D檔逐顧速’最終減速至 lOOOrpm ’即發動機的惰速狀態。 目前設定前進五撕五速,是應客戶的要求而設定, 但本機構細排齒輪應可設定為人速,如果在自動控制的 設定和控制盤增加變化就會有增加其他三檔。其他三檔設 定變速器各檔動力傳遞路線圖如第8A圖中的 如果變速機構(3)包括五排齒輪,就可以有十六速的 變化可供挑選,其變化如第8B圖所示。 如果變速機構(3)包括六排齒輪,就可以有三十二速 的變化可供挑選,如第1、6、7、2〇圖所示的調速器中包 括的都是六排的變速機構,其作為第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 入力齒輪(其疋與入力軸做成一體的軸齒輪)與第一排變 速齒輪組中的第一出力齒輪(51)嚙合,其它各入力齒輪 (46)、(47)、(48)、(49)、(410)均套設在入力軸(43)上, 各出力齒輪(52)、(53)、(54)、(55)、(56)均套設在所述 出力軸(58)上,並與入力齒輪組中的相應齒輪--對應嚙 合形成若干排變速齒輪組,最後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出力 齒輪即為所述變速機構(3)中的從動部件出力齒輪(56)。 由六排齒輪可以獲得的三十二速各個齒輪的接合情況 27 1334911 如弟8C圖所示的。 、所述入力齒輪之間設置的可以相互連成一體、也可以 的#置即所述類彈黃機構與所述人力齒輪的構造與結 s結構為:以六排齒輪組為例,第二排到最後—排變速窗 輪組中的每個人力齒輪⑽、(47)、⑽、⑽、(410)的 3面上,設,簧⑹的-端,該類彈簧的另—端形成中 工!!腔至丄刖一個入力齒輪的筒體置於類彈簧(45)形成的 中工的腔至中’前—個人力窗輪的筒體置於類彈箬⑷)形 成=中空的腔室中,類彈簧(45)形成中空腔室的二端的端 部設有接合部,例如為齡,與之職,在無端相鄰的 入力齒輪的相應的側面上設有與類彈簧上的所述接合部匹 配的接合部,例如為赫’在兩健合部之間套設推動機 ,,其在入力軸(43)上移動給所述類彈簧施加壓縮力使之 壓縮使得其與相鄰入力齒輪的所述接合部脫離接合,或取 消壓縮力,恢復接合;推動類彈簧與前面入力齒輪嚙合和 脫開的裝置為一種簡易拔推裝置。 推動機構與變速控制機構(5)中的控制機構相連接。 與變速機構(3)中的變速調節裝置相關聯的控制機構 即簡易拔推裝置’如第11Α〜11F圖所示,該簡易拔推裝置 包括控制主動件即頂珠定位主動齒盤(724)、控制從動件即 頂珠定位被動齒盤(726);對應地,推動機構包括變速控制 盤(723)、和變速托架(73);如第1、20、7、11Α、11Β圖 所示。 在入力軸(43)上的變速托架(73)設於兩相鄰入力齒輪 (46)、(47)之間’對應如第1圖所示的本實施例中,入力、 出力齒輪的數目是六個’則具有五個變速托架:變速托架 28 1334911 一(72)、變速托架二(73)、變速托架三(74)、變速托架四 (75)、變速托架五(76),現以其中一組簡易拔推裝置和推 動機構為例,如第11A〜11F圖所示。變速托架(73)為片狀 物’如弟11D圖所示,其上设有兩個通過孔(73a)、(73C), 通過孔(73A)使變速托架(73)的一端套設在變速控制軸(71) 上,通過孔(73C)使變速托架(73)套設在前面一個入力齒輪 (46)的筒部上,該通過孔(73C)的外面周邊上,在與該孔同 心的圓周上設有若干個弧形槽孔狀溝執(73β),該溝軌(73B) • 分成若干組,其組數與入力、出力齒輪的排數相對應,或 與需要變速的數目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具有六組溝軌, 每一組溝軌在圓周上均勻分佈,例如,本實例中,每一組 溝軌是三個,相交12〇度分佈。為了使得六組溝軌能夠在 圓周上为佈開’則考慮设置二個同心圓,同一組的三個溝 執分別設置在該三個同心圓上,各組溝執的長度不同,以 適應上述36檔的調速需求。變速控制盤(723)套設在出力 軸(43)上類彈簧(45)的外端,其與類彈簧(45)之間設置軸 承,該軸承為深溝滾珠軸承(727),使得類彈簧隨入力齒輪 鲁 (47)轉動而變速控制盤(723)不動。如第πα、11Ε圖所示, 在該變速托架(73)和類彈簧(45)之間的入力軸(43)上套設 頂珠被動齒盤(726),與變速控制盤(723)鄰接,在頂珠被 動齒盤(726)的周邊上設有頂珠孔(726a),其與變速托架 (73)通過孔(73C)邊緣上的相應一組溝軌(73β)在圓周上的 分佈角度相同,位置對應,該三個孔也分佈在三個同心圓 周上。在變速控制軸(71)上通過鍵(721)頂珠定位主動齒盤 (724),其與頂珠定位被動齒盤(726)嚙合。在頂珠定位被 動齒盤(726)的頂珠孔(726a)和變速托架(73)上的溝軌 29 1334911 (73B)對齊形成一個容置空間,在其中設置頂珠(725),該 頂珠(725)的直徑大於變速托架(73)溝執(73B)的深度,也 大於頂珠定位被動齒盤(726)的孔深,但小於溝執(73B)和 頂珠孔(726a)深度之和。 在出力軸(58)上套設的出力齒輪組中的一系列出力齒 輪(51)、(52)、(53)、(54)、(55)、(56),相鄰齒輪之間 設置單向歸使之相互連接’使得其間職姆速度較快 的出力齒輪可以帶動低速出力錄轉動,即低速檔轉速低 時同步轉,南轉速時僅高速檔齒輪旋轉,低速檔齒輪則空 轉的運動關係。 ' 這種三頂珠三溝軌的簡易拔推機構與推動機構連接的 入力齒輪組和與之一一對應嚙合相互之間連接有單向軸承 的出力齒輪組構成的變速機構(3)在變速控制機構(5)的控 制下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 卫 A :在入力齒輪組上設置的變速托架(73),該變速托架 (73)的盤面上設有斜溝槽即溝執,其深度比類彈簧 (45)棘齒尚度深一些,溝槽裡放有頂珠(725),頂 珠外有推拔類彈簧(45)的變速控制盤(723),變速 控制盤(723)與變速托架⑽的中間設有變速控制 的頂珠定位被動齒盤⑽),其由固定在變速^制 軸(71)上的變速控制頂珠定位主動齒盤(724)、變 速控制軸(71)所帶動旋轉’頂珠(725)就在溝槽 中或槽外依其深淺而滾下滾上,轉動變速控制^ (723) ’即可推動或放鬆類彈菁。如第UA圖所示& 轉動變速控制軸(71)帶動變速控制的頂珠定 動齒盤(726)相對於變速托架(73)轉動,使得頂珠 30 (725)從溝轨(73B)中出來’則向右推動變速控制盤 (723)使類彈簧(45)壓縮被頂開,使得前後兩個入 力齒輪(46)和(47)脫離’各自空轉,如第iiB圖所 示,轉動變速控制軸(71)使得頂珠( 725)陷入變 速托架(73)上的溝槽中,類彈簧(45)向左推動變速 控制盤(723),則類彈簧的棘齒與入力齒輪(46)的 棘齒嚙合產生扭轉,此時類彈簧(45)受到旋轉扭曲 内徑變小而抱住入力齒輪(46),將動力傳至入力齒 輪(47),入力齒輪(47)將以同入力齒輪(46)同樣的 轉速轉動’義帶動出力齒輪(53)產生變速傳輸的 作用。輸人錄組各個人力齒輪帶動出力齒輪皆依 此原理進行變速。 B.輸出齒輪組’各出力齒輪,都有單向軸承緊配於丧
所以,上述結構導致的A 化0 則低速檔的單向軸承就不等 與B作用的搭配產生多檔變
1334911 =:遠偷顯科工作鮮達3千^擎氣門 鐘作動萬次為低,沒有疲勞問題。 3. =雜_ :轉#單體触減合與麟,绞 j旋轉’沒有磨擦問題,脫離時各自自由轉,^ 的暫態有輕㈣擦-自行填補 4. ^彈ί單體為純關運動,適合高速運轉,收縮與張開, ⑽ 8/_. 一^ 5·類彈簧單__軸賴之絞合她軸作確實, 堡入4/mm(4mm)就脫離,退出4/mm(4mm)就絞合。 6·,制靈敏’變速盤每旋轉—個刻度,就故變速 靈敏 Λ 7.前輪驅動、後輪驅動、 稍作修改很容易達成。
四輪驅動三項功能、利用此機構 1、自動的變速器,僅在自動控制(集约式系統之控制 機構裝置)猶修改,即可達到手、自缝速兩項功能 的要求。關於手、自動控制的結構後面述及。 換檔時機可依不同發動機的動力曲線設定最佳轉速、 扭力在PLC裡設定適時換檔,所以可作到最佳節能效果。 選槽機構⑷’如第1、6、9、9Α〜9D圖及第1〇Α、10Β 圖所示’包括主動傘窗輪(61)、中間傘齒輪⑽)、被動傘 齒輪⑽、滑输叉軸⑽)、前進後退控讎(717)、前滑 動撥又(66)、後滑動撥叉⑽、出力滑套⑽,其構成一 個傘齒輪換向機構;主動傘#輪(61)套設在出力轴(58) 32 上 主動傘齒輪(61)與出力軸⑽是由花鍵固聯,且其與 出力齒輪組中的最後-個出力齒輪(56)通過所述單向轴承 連接,其隨變速機構⑶的輸出轉速和轉向轉動n。,在 = (68)上固設—軸承,該轴承上套設固聯被動伞齒輪 ,在主動傘齒輪(61)和被動傘齒輪(63)之間設有一個 =動,齒輪⑽和被動傘*輪(_合的中間傘齒輪 ’八上連接中間傘齒輪軸(64),可轉動的固定在主機 :土:ί ΐ動傘齒輪(61)、被動傘齒輪⑽與主機殼之間 =在=娜)通過花鍵可滑動地固設在輸出 ,、右兩端面上设有棘齒,與之匹配地,在 棘ί j(61)和被動傘齒輪(63)__端面上也設有 2套⑽向左移動’與主動傘齒輪⑽喃合 直接傳 1輸1=)63)脫離唾合’動力從主動傘齒輪(61) 出),而此時被動傘齒輪⑽的轉動盥輸 π 嚙合被動傘齒輪(63)右移動’與主輪(61)脫開而 齒輪⑽到被動傘齒二ft 齒輪(61)經中間傘 出軸(心===:滑套⑽,使得輸 位於既不與主動傘齒輪(61M合=套⑽ 嚙合而處於中間位置時 〔、破動讀輪⑽ 而出力滑套⑽的左此恤 控制轴(?⑽,嶋’嫩安裝在變速 俊撥又(711),該兩她又設置在出力滑套⑽ 的左右兩側,其與出力滑套(65)的接觸面是相對的斜面; —個平衡板(712) ’其中心部位固定在固於主機殼上的平衡 板軸(713)上,在平衡板軸(713)兩側的平衡板(712)上各設 有一個鉸接長孔,通過銷子(714)各鉸接前撥又(71〇)的中 部和後撥又(711)的端部,銷子(714)可以在長孔中移 動;如第17圖所示,前撥又(71〇)的下端唯一個封閉框架; 一個控制前進後退的控制盤(717)通過鍵(718)固聯在變速 控制轴(71)上,其設在前撥叉(71〇)的封閉框架中,在該控 • 制盤(717)上設有滾輪軸(715),在滾輪軸(715)上鉸接滾輪 ^16),與前進後退控制盤(717)接觸,構成一個凸輪機構, 剷進後退控制盤在變速控制軸(71)上轉動,即可帶動前撥 又(710)上下移動。 由上述可知,選檔和變速都是通過轉動變速控制軸(^) 實現,因此’所述變速控制機構⑸包括一控制驅動機構, 其包括一驅動馬達(728)和/或手動驅動裝置; 現以驅動馬達(728)的結構為例說明: ㈣變速控職構⑸巾的控獅純構包括—驅動馬達 (728)和/或手動驅動裝置,其通過一傳動機構連接一根變 速控制轴(71) ’如第9A〜9D圖以及第16、16A圖所示的實 知例中,傳動機構為蜗輪蜗杆傳動機構:在變速控制軸(η) 上設有一個蝸輪盤(719) ’其通過螺帽(722)固定在變速控 制軸(71)上,與螞輪盤(719)嚙合的螞杆(72〇)上設有一 驅動馬達(728)。 珂後播換向的原理是:驅動馬達(728),通過堝輪盤 (719)和蜗杆(720)傳動使得變速控制轴轉動一個角度,即 可通過前進後退控制盤(717)向下拉動或向上推動前撥叉 34 1334911 (^。反向鷄騎⑽),即可向上軸缝又(⑽, '絲(65)向右移動’輸出後退方向的運動,向 則使得出力滑套⑽向左移動,輸 σ吏传輪出軸⑽)不機。此時對應触是雜。由此, 即可使輸妹⑽)通過傘齒輪換⑽構改變轉向。
變、速控制軸(71)上設有與所述變速機構⑶令的 ϋ調《置帽聯的變速控職構⑶和與所述選權機 心中的換播精出力滑套(65)相關聯的控制機構;調整 =5,(71)上各組簡易拔推裝置中,令其與選播機構 ⑷的^顿、魏檔和空賴應,可以在減的前進播、 後退檔等上對應輸出適當的速度。
—馬達(728)驅動變速控制軸⑻轉動,同時,也使得固 疋在,上的-系列頂珠定位主動齒盤(724)轉動,繼而使得 ^珠定位被定齒盤⑽)轉動,使得有些人力錄之間的頂 珠(725)進入到變速托架(72 )上的溝執中,有些頂珠(725) ^溝執中出來,及對類彈簧進行推動使之與相鄰的入力齒 輪脫f或推力消逝使相鄰的人力齒輪接合成-體,由此, 即可得到不同播的輸出轉速。前進檔、後退檔、空擋和輸 ^轉速的槽次是按照使用要求匹配的,其通過設計變速托 架上的每個組的溝轨的長度、各個組溝執的相對位置以及 其^前進後退控繼(717)的角度和安裝位置,拉動和推 動七,又的轉動角度與前進檔、後退槽、空擋以及後面述 及的停車樓的關係相互匹配。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匹配關係是: 35 '動包帶電機(_不啟動,即太陽齒 二⑴A驅動人力主動齒輪(31)運動時,主動傘吿 f6 )、中間傘齒輪⑽)、被動傘齒輪⑽)皆處於靜止狀 ^^(ηλολτ^ 文連控制軸(71)所處的角度是使得 η(712)處於水準位置,既不與主動輕輪(⑴接合, =f傘齒輪⑽接合,其為空標。參見第UC圖中 的N角度。 u τ
動力源r%於惰速,在前進檔正向傳動過程中,為前進D 植:制動包帶電機⑴〇)啟動,動力從人力主動齒輪⑶)傳 入入力齒輪和出力齒輪組成的變速機構,通過pLc驅動 鍵(729)轉步進4達或恤料⑽)驅動螞杆 (720) ’ γ動蝸輪盤⑺9),使變速控制軸⑺)轉過一 度,參見第11C圖中的從D到卜2、3...、25之間的角度 或者通過手練置使得㈣控她(71)轉過該角度;在^ 角度内’通過變速托架⑽、(73)、⑽、⑽和(76): 頂珠定位主動和被齡盤⑽)、⑽)等按照設計設定,
可對應實酬如-翻五_至於更錯位元_序升速 或降速,在該角度内,前進後退控制盤(717)也轉過一個角 f ’使得前撥又(710)被拉下,而後撥又㈤)被頂上,使 得出力滑套⑽移向左侧(見第9C圖),與左端面主動傘 齒輪(61)的棘齒喷合,變為前進槽’動力沿著主動傘齒輪 (61)、出力滑套(65)花鍵、輸出軸⑽這樣的傳遞路線 將動力正向輸出。 在正向輸出過程中,中間傘齒輪(62)、被動傘齒輪(63) 都在做無動力空轉,損耗功率很小、雜訊較低。 在後退檔逆向傳動過程中,通過PLC驅動或通過按鍵 36 1334911 (729)驅動步進馬達或祠服馬達⑽)驅動蝎杆(720),帶動 堝輪盤(719),使變速控娜(71)逆向轉過—個角度,參見 第11C圖中的R普或者通過手練置使得變速控&轴⑻ 轉過該角度’前進後退控制盤(717)轉動,帶動前撥又(71〇) 被頂上,而後撥又(7⑴被拉T,變為後退㈣,同時,頂 珠定位主動齒盤(724)轉動,驅動頂珠定位被動齒盤 (726):與相應的變速托架⑽作用,使得變速控制的頂珠 (725)從溝軌中出來,通過變速控制盤(723)推動類彈簧 # (45)即控制在2檔執行後退倒車功能。出力滑套(65)移 向右側’使出力滑套(65)右端面的棘齒與被動傘齒輪⑹) 的棘齒嚙合。動力沿著主動傘齒輪(61)、中間傘 被動傘齒輪⑽)、出力滑套⑽花鍵、輸出轴⑽這樣 的傳遞路線將動力逆向輸出。 j逆向輪出過程中,所有的傘齒輪都在傳遞動力,會 有一定的損耗功率。但是由於後退檔速度較低,並且是短 時工作,因而功率損耗和雜訊都不大。 總之··採用上述方案實現倒檔是合理的設計方案。 攀本發明提供的調速器中還包括停車機構,如第' 15、 15A、15B _示,其包括設置在變速控制軸⑻上的停車 凸輪(77),其上接觸地連接一停車鎖定杆(78),該停車鎖 定杆(78)通過鎖定杆固定軸(79)鉸接固定在箱體上。該停 車鎖定杆(78)具有兩個叉杆,其中一個叉杆與停車凸輪 (7J)接觸’另一個叉杆上設有齒與固定在出力轴⑽上 的停車齒輪(35)可接合、可脫開。當停車鎖定杆 車凸輪(77)的-部分周面接觸時,另一個叉杆與停車^ 輪(35)處於脫開狀態。此時對應的是前進樓或後退標或 i 37 1334911 變速控_)轉動—個角度 的另-部分周面接觸時另'之接觸的又杆跟停車凸輪⑼ 嗜合,導輪⑽ 由此可知,如第7国〜- 有控制變速的控制變速控制轴⑻上,設 使得本 Hi 設有控糖_控繼置K2, ,仵本調速冰供别進D樓、空播n槽、後退r伊
有控制停車鎖定的控制裝置K3,提供 J、二 =制:集約在i變速控制軸上。只要通過電心;二 轉動控制軸(71) ’就可以控制諸多機構匹配變化。 集拉糸統的控制機構裝置即在上述機構基礎上 控制系統控制的驅動馬達或通過感應器通過對 動力源動力轴的轉速和輸出軸⑽的轉速的比較或 們通過按鍵(729)輸入的電信號而啟動相應的馬達⑽ 自動調節變速、前後檔等的變化。
如第12圖所示,提供對應帛1圖所示實施例的自動控 制線路不意圖’在該實施例中,要控制的有制動 (110)和馬達(728),在本調速H上設有自缝制感應裝 置,該自動控制感應裝置的部署為: 在變速控制機構(5)中所述的變速控制軸(71)上設有 的蝸輪轉盤(719)的圓周上的P、R、N、D、1、2、3、4&5、 6、7、8、9、1〇、1卜12.·’設有若干個感測器分部件對 應地’在相應的主機殼上設有一個感測器分部件,組成威 測器(732),用於啟動或停止馬達(728); " 在所述啟動機構(1)的主動部件行星齒輪架〇6)上及 38 1334911 附近主機殼上設有感測器(730); 在變速機構(3)的從動部件出力齒輪(56)上及附近主 機殼上設感測器(731)。 如第12圖所示’為如第1圖所示實施例的電控結構部 署示意圖。當感測器(730)檢測到啟動機構(1)的主動部件 行星齒輪架(16)的轉速超過系統自動控制器(735)内設的 惰速時,即啟動制動包帶電機(110) ’使得動力輸出。 依駕駛者給予之信號,空檔(N)、後退檔(R)、停車槽 • (P)時,電子控制系統將感應到的信號回傳PLC來控制驅 動步進馬達或伺服馬達(728)通過媧杆(720)、螞輪盤(719) 驅動變速控制軸(71),帶動前進後退控制盤(717)再帶動前 撥叉(710),當空檔N時,電子控制系統立即驅動步進馬 達或伺服馬達(728)轉動到預定的角度,通過蜗杆(wo)、 蝸輪盤(719)驅動變速控制軸(71),從而驅動變速控制盤 (723),使得前撥叉(710)和後撥叉(71丨)平衡’出力滑套(65) 調至中間位置—空檔完成。這時,出力滑套(65)既不與 _ 主動傘齒輪(61)接合,也不與被動傘齒輪(63)嚙合。 月1J進D檔’步進馬達或伺服馬達(mg)驅動蝸杆(wo)、 蝸輪盤(719) ’帶動變速控制軸(71),繼而帶動前進後退控 制盤i71?i,再使得前撥又(71〇)被拉下,後撥叉(711)被頂 ^,變為前進檔。同時,頂珠定位主動齒盤(724)與變速托 木(72)、變速控制的頂珠(725)、變速控制盤(723),依據 f力源_速即當動力源的轉速(¾駛者踩間)達到設 疋值時自動變樓。自動變檑!槽到2標,到3樓到犯樓。 ^後退R檔,變迷控制軸(71)驅動前進後退控制盤(717) 使付則撥又(710)被頂上’則後撥又⑺υ被拉下,因此, 39 1334911 移動出力滑套(65)與被動傘齒輪(63)嚙合,變為後退r 檔,同時,頂珠定位主動齒盤(724)和變速托架(72)、變速 控制的頂珠(725)、變速控制盤(723)作用類彈簀,控制 檔執行後退倒車功能。 上述情況參見第9、l〇A、10B、11圖所示。 停車槽P時’集約式電控系統之控制機構指示步進馬 達或伺服馬達(728)驅_杆⑽)、蝎輪盤⑽)轉動
帶動變速控制軸(71)轉動,將前撥叉⑽)頂上、後撥叉 (711)拉下’此b夺,傘齒輪組是掛在倒車的被動伞齒輪( 上。同時魏控她⑻帶動安裝在其上的停車凸輪㈤ 轉動’推紐過健鱗歡杆固絲(79)上的停車 杆⑽與停車齒輪⑽私,辦是停車錄(35)和輸出 軸(68)結合的,所以達成停車鎖定的效果。 以上所述為後輪驅動的結構。
前輪驅動的動力調速器,參見第13圖所示,1基本姓 構與後輪驅動-樣,僅在最後端的前撥叉、後撥叉 配方向。如第13圖所示,增加了輸出轴⑽即前述的輸出义 軸(68) ’將上述的傘齒輪換向機構安裝在該輸出轴⑽ 上’並在出力軸(58)上增加固設了傳動主動齒輪(81),並 與最後一個出力齒輪之間連接單向軸承,在輸出軸⑽的 端頭上套設主鱗錄(61),在魅動_ :分土通過鍵固聯一個齒輪⑽與傳動主動齒輪= 合,.交速機構輸出的動力通過傳動主動齒輪⑻)使得主動 傘齒輪(61)轉動起來,在輸出軸⑽上固設被動伞齒輪 (63) ’在被動傘齒輪⑽)和主動傘齒輪⑻)間同樣地設置 中間傘齒輪⑽1力滑套(65)通過花鍵可滑動地設置在 40 1334911 輸出軸(83)上’在輸出軸(83)上還連接有差速器(84),其 上設有前差速器(85)。 輸入之動力的輸送路徑為··經由太陽齒輪(11)、行星 齒輪(13)、帶動環(32A)、入力主動齒輪(31)、入力被動齒 輪(41)、入力軸(43)上的入力齒輪組(46)、(47)、(48)、 (49)及出力齒輪組(51)、(52)、(53)、(54)、(55)、(56) 在集約式電控系統之控制機構作動下依據動力輸入的轉速 由電控產生自動變速。
俛備诅切換疋經由傘齒輪組換向機構,依駕 驶者所決定之檔位而變更,前進D檔時,集約式電控系統 之控制機構躺魏控條⑺)將祕又(710)拉下、後撥 叉(711)頂上,因此,移動出力滑套⑽與主動傘齒輪⑽ 喃合’動力由出力齒輪(56)、單向軸承專 ⑽、傳動被動齒輪⑽、主動傘齒細)、= = (65)^(83),^
前撥叉(71G)頂上、後撥又(7⑴拉下,因此, 移動出力縣(65)與被料錄 ⑽到差速器⑽,再到前差:動f由輸出軸 二檔的槽位。賴⑴差速痛)輸出,車速設定在 制機決^車P標時’是經由集約式電控系統之控 •是“定,,入之信號由電控自動變更檔位在車速 =輪=動車鎖定_與 鎖住:時傘齒輪組是掛在二:動二 前14 圖所;Γ二 動樣其不_設収僅絲輪軸的基礎 41 i差在=_她)上連接錢11 (84),在連接差速器-⑽) 0^、1益—(842),後面在連接前差速器(85)和後差速哭 ⑽)以衫逮11輪軸—(85υ、前差速11輪轴二 動。及後錢器輪轴一⑽)、後差速器輪軸二⑽)轉 控制備 =出如第20圖所示實施例的變速系統的自動 ★、,,。構騎® ’此實_與第1 ®所示實_,其差別 於引擎輔助料切換機構是電控控織構,其多出 驅動該切換機構㈣擎剎車切換電機⑽。1電路 換控制器⑽UPLO的程式電控制純帶; 控制馬達⑽)和引擎刹車切換電機(39)。 备駕駛者將賴㈣魏⑽)依其需求設絲停車檔p、 後退槽R、空槽N、前進槽D時,PLC就依其指令馬達(7田28)、 制動包機⑴〇)、引擎财切換電機⑽)進行運作:如 果D檔時’女裝在發動機輸出軸附近的發動機輸出感應器 (30)檢測出其轉速大於惰速⑽時,制動包帶電機⑴〇) 馬上轉動產生動力輸出,在下坡道或急減速時,安裝在 輸出軸⑽)或輪出軸⑽附近的車速檢出感應器(731)測 出其轉速高於發動機輸出感應器(73Q)檢測出發動機的轉 速時,啟動引擎剎車切換電機(39)將引擎剎車切換撥又(32) 切入停車齒輪(35),產生引擎輔助剎車的效果,油門加油 則自動控制馬達(728)依發動機輸出感應器(73〇)檢測出之 轉速與原設定換檔轉速經由設置在蝸輪盤(719)附近設置 的渦盤定位感應器(732)監控而自行換檔。這組機構包含手 自排切換控制器(733)(PLC)、發動機轉速檢出訊號感測器 (730)、車速檢出訊號感測器(731)、起動行星齒輪制動包 42 1334911 T電機(110)、動力傳遞或引擎刹車切換電機(如)、各播播 位元按鍵⑽)P、R、N、D小2、3、4、5...32 _位元, 採用系統自動控制微機(PLC)來控制。由於電控系統能依 叹疋之程式落貫執行各項作動,所以可靠度高,值得信賴。 還有-種手自動調綠結構,就是通過感應器自動調節 和/或通過按鍵(729)調節,這都是通過電路結構實現的, 其部署結構如第12、19圖所示。這些電結構都屬於現有技 術範疇,在此不贅述。
純手動控制魏控扉⑻轉_裝置就是取消驅動 馬達(728),換裝手工操作轉動變速控制軸(71)的裝置。其 結構如第22、23、23A圖所示。 在本調迷器之另-實施例,純手排調速器其構造為: 在第1圖全自動調速器的構造基礎上,以啟動機構為傳統 的離合器替代啟動行星齒輪機構,以鏈盤、鏈條替代變速 控制軸(71)上的蝸輪盤(719)、蝸杆(72〇)裝置,再用 人力打排·_鏈盤轉動’繼而使變速控娜(7丨)轉動
的手排杆,以替代電機與電子自動控制機構自動打排槽。 如第22圖所示,以包含自動切換裝置的實施例為例, =肖曰其中的行星齒輪機構和制動包帶電機裝置,啟動機構 ^疋-離合ϋ總成⑼,其上的絲部件_合主動抽連 接動力源,從動部件即離合器轴⑽套設在所述出力軸⑽ 擎動力自離合器總成⑼5丨進後由離合11軸(91)傳入 離合器轴(91)之筒體,該筒體替換太陽齒 = ⑽上’入力主動齒輪(31)套設在該 ;主二二間設帶動環(32A),帶動環(32A)與入 力主動齒輪⑶)之間設單向轴承(33A),帶動環⑽)與停 43 車齒輪(35)之間設單向軸承(34A)。 田引擎加油時,帶動環(32A)轉速較入力主動齒輪(31) 為=’故帶動環(32A)之動力經單向軸承(33A)帶動入力主 動齒輪(31),並帶動入力被動齒輪(41),將引擎動力傳動 到入力軸(43) ’其後的變速過程與第1圖之主要實施例相 同。 ^备引擎不加油時,帶動環(32A)轉速就較出力軸(58)或 停車齒輪(35)為慢,故車輛行駛時的慣性動力逆向由出力 • =(58)及停車齒輪(35)之筒部經單向軸承(34A)傳到帶動 %(32A),經離合器軸(91)及離合器總成(9)傳達到引擎, 產生引擎刹車。 在控制過程上,本實施例將變速控制軸(71)上裝置小 鏈盤(95),以鏈條(96)聯至檔位箱大鏈盤(94),用人力推 動手排杆(921)變速。 手排擋機外裝置包含:手排杆總成(92)、檔位箱(93)、 大鏈盤(94)、小鏈盤(95)及鏈條(96)。 手排杆總成(92)由手排杆(921)、手排杆樞(924)、銷 鲁軸(925)、強力彈簧(926)、鋼珠(922)、鋼珠彈簧(923)所 組成。 手排杆(921)為爲平之杆上端為握把,下端分叉,分又 中央設一銷軸孔。手排杆枢(924)上端呈方扁形,自侧向設 一銷軸孔,下端呈扁形之圓盤,盤中央垂直設置手排杆軸 (97)之軸孔,手排杆總成(92)和手排杆樞(924)由銷軸(925) 閂入可%曲地樞接聯結,銷軸(925)之突出端套入強力彈簧 (926),其兩端強力壓迫手排杆(921)與手排杆樞(924)使二 者向後幫曲。手排杆(921)之後面,在與槽位箱(93)上之 44 1334911 檔位孔(931)同一高度處設一鋼珠(922),由鋼珠彈筈 頂住突出平面,但不掉出。 ” 擔位相(93)為長方形箱體’在其中央近底部設置手排 杆軸座(932),右牆上方中央呈半圓形突起,以手排杆軸座 (932)為中心,按分佈角度設置若干個檔位孔,其中後退檔 R的樓位孔較空標N及其他前進樓標位孔向左突出一楷 梯,停車檔P的檔位孔再突出一個階梯。 將手排杆總成(92)放置於檔位箱(93)内,用手排杆軸 (97)穿過手排杆軸座(932),將手排杆枢(924)閂好,並用 手排杆枢鍵(927)緊固。在箱外,將大鏈盤(94)套在手排杆 軸(97)之一端’用大鏈盤鍵(941)緊固,此時,排動手排杆 (921)大鏈盤(94)即同步轉動。 在變速控制軸(71)安裝蜗輪盤(719)之位置上裝置小 鏈盤(95) ’以小鏈盤鍵(951)緊固之,在小鏈盤(95)與大鏈 盤(94)之間以鏈條(96)相聯,則變速控制轴(71)與手排杆 (921)同步轉動,手動排杆即可準確同步控制變速控制軸 (Ή)。 再者,用慣用套管鋼索聯動方式在本調速器構造上亦 適用。 本實施例所示的純手動控制變速控制軸(71)轉動的裝 置是利用現有手動變速箱的離合器製成的,其僅在行駛起 步時踩放它起步行駛,中間換檔不需踩放離合器。其操作 方法是:駕駛者將離合器碴板踩下,直接撥動手排杆(734) 由N推到1,徐徐放下離合器,同時踩下油門碴板加油,車 輛由1棺前進爾後只要-邊加油—邊換檀,不需踩放離合 器,最大優點疋四排齒輪組合就有八樓的變化可用。由空 45 樓到R棺,為安全而設計按鈕(738)必須按下才能操作手排 杆(734)(需踩放離合器才能行驶倒檀但倒標固定在二产或 二標上,)。由N到R或由R到N。同理由R到p,由p到^ 也要按下按!丑(738)彳能變標,但必須在車輛停止 匕 排入P檔。其結構圖詳見第23圖。 此 綜上賴本發嶋力触财,“行録輪組搭配 制動包帶使動力的輸人產生離、合的功能。前進、 助刹車經由引擎刹車棘輪滑套⑽或單向轴承(級)、(
拔f形成嗜合、脫離達到前進、空槽、引擎輔助刹車。動 力傳動可以透軸輪上_彈簧軸推、 能,再加找置在變速機構⑶中相鄰出力齒輪之間單= ^變化可達到多速的功能。傘齒輪組經由出力滑^ =)^側的棘齒在撥又拔推形成妨、脫離產生前進、 j二力效。躺式電控純根據設置在上述各處 ^感測减依縣力源與各種觀、車 車型的要求,動力源(發動機)的轉==
二鐘、延時鐘)後輪驅動、前輪驅動、四輪驅動, :中之動力調速裝置…等,皆可適用;現有技 顺㈣是-排錄組得到—個變速,需要多少個 Ϊ變迷多少排齒輪組。而本發明提供的調速器, 數Μ於齒輪組的排數。本發明的這些特性所產 值勝於習式者,具進步性及產業上利用價 4月專利要件’纽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 科及j的具體實施例_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目的、特 i明的實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 只也乾圍,凡熟悉此類技藝的人仕根據上述說明, 46 1334911 :以下辛請專利範圍所裁的結構特 效性的變換或修改,其本質 刀义上所作寺 皆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if圍脫料發明的精神射者,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本發明提供的動力調速器 構總體結構示意圖,,,例的機 包括兩個方向相二單::丨擎輔助刹車切換機構 m 第2圖.為第1圖所示的輕伟音始办丨上处a 第3圖··為本發署示意圖。 軸的轴位元主視、的後輪驅動結構中部分 第4圖及第4A圖··=圖所示實施例的動力調速器的啟 第5A, _第! ^構=視和側視結構示意圖。 1圖所不貫施例的動力調速器的引擎輔助 的意圖;其中第= 時的結構示意圖;第5β圖 圖構:,;第%圖為第5Α 構不意圖’其為引擎加速時, m ^機2動將動力傳遞到人力轴狀態的剖視結 圖^5D圖為第5B圖的d_d剖視結構 軸;;、:'引擎減速時’本機構自動將出力 第6圖.轉知向傳則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口,ίί提供的動力調速器中變速機構齒排部署示 弟7圖:的動力調速器中集約式變速控制機構 奸 的構k與控制部署示意圖。 弟8A圖輪對,具有可調出八種速度的變速 Μ 機構中齒輪嚙合情況示意圖。 弟圖:ίίΐΐ輪對,具有可調出十六種速度的變速機 構中齒輪嚙合情況示意圖。 47 第8C圖:為^ __ 马如弟1圖所示的六排齒輪對,具有可調出三十 第9A圖::種速度的變速機構中齒輪嚙合情況示意圖。 選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即換擋機構的前進檔 第9B〜9D t後退槽運動傳遞示意圖。 ,'為選檔機構處於三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其 f 9B圖為空樓狀態,第π圖為前進檔狀態; 2 f圖為後退檔狀態;其中,第9C圖為前撥又 撥叉插人、滑動撥又向前滑動、出力滑
能二ΐ齒與主動傘齒輪的棘齒喷合、為前進檔狀 二^圖;S9D圖為前撥又插入、後撥叉拉出、 二滑動、出力滑套的棘齿與被動傘齒 第ι〇Α、1()Bt棘喃合、為後退檔狀態示意圖。 θ為第9圖所利嫌機構的選·^構的結構簡 圖。
11A
11F圖.為本發明提供的動力調逮器的變速機構和變 速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其中,第11A、11B f為兩個相鄰人力齒輪連成—體和脫開的結
·第nc圖為托架控制角度分佈 Θ ’ 11D圖為托㈣主視結構示意圖,·第 11圖Ε為變速控制機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苐UF圖為變速控制機構(頂珠^位齒盤) — 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第12圖·· 速器如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 種系、,先自動控制部署示意圖。 發明提供的動力調速器的前輪驅動的結構示 ★圖4本發明提供的動力調速器的四輪驅動動力傳遞 48 1334911 與分配結構示意圖。 弟15似、15B圖:為停車鎖定裝置的構造與控制原理的 結構示意圖。 第16圖^^梅㈣__理的結構 f服圖:為第16圖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第i7A、m圖:林發觀的動力調速器的另一種引擎
刹車切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i7A 圖為向變速機構傳遞動力時的結構示意 圖·,第17B圖為輔助刹車時的結構示意 圖,此處不設空轉結構。 第18圖:^門f板上裝設之_辟或傳動之感測器的 、乡〇構不思圖。 第19圖:為本發日月提供的動力調迷器的變速系統之自動控 制結構佈署示意圖。
第20圖:為如請、17B圖所示的動力調速器的引擎刹車 ^ 彳木電控實施例的機構總體結構示意圖。 弟21A、21B圖:為本發明提供的動力調速器的又一種引擎 刹車切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21八 圖為向變速機構傳遞動力時採用拉線來傳 動的結構示;t® ;第21B圖為辅助刹車時 的結構不意圖。 第22圖:為變速控條上設置手動麟機構的調速器總結 構示意圖。 第23圖:為手動驅動變速及選槽的結構示意圖。 第23A圖.為第23圖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49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 · (110 (12) (14) (16) (18) (2)引擎辅助剎車切換機構(21). (22) (3 ) (312 (314 (316 (32Α (33Α (34Α (36) (38) (4 ) (41) (42) (45) (46) ⑸· (51) (58) .•啟動機構(11). 制動包帶電機; ....軸承(13). •行星齒輪軸(15). •行星齒輪架(I?). 環齒輪(19) 油泵主動齒輪(23). ••變速機構(31) · .· · ·置柄(313 ) ••永久磁鐵(315 ) • ·..彈簧(32) · ·引 • ··帶動環(33) ••單向軸承 (34) •.單向軸承 (35) • ··通過鍵(37) •撥又軸蝸杆(39) . ·引 •.選檔機構(40). ••被動齒輪(41〇 ) ......通過鍵(43) · (451)、(452)、(453) ·.類彈簧 (47)、(48)、(49)..入力齒輪 •••變速控制機構 (52)、(53)、(54)、(55)、(56) · ......出力軸 (61) •太陽齒輪 .·.襯套 .行星齒輪 .制動包帶 行星齒輪架 .包帶頂杆 油泵被動齒輪 通過鍵 .主動齒輪 .油門踏板 •油門杈線 擎求1]車切換撥又 ..撥又軸 .棘輪滑套 •停車齒輪 撥又轴螞盤 擎剎車切換電機 ..固定銷 .入力齒輪 ••入力車由 • · · · · 出力齒輪 主動傘齒輪 50 1334911 (62) ·.. ••中間傘齒輪 (64) · · · •中間傘齒輪軸 (66) · · · ••前滑動撥叉 (68) ... • · · ·輸出車由 (71) · · · ••變速控制軸 (711 )· · • · · ·後撥叉 (713 )· · •··平衡板軸 (715 )· · •·••滾輪轴 (717 ). · •·••控制盤 (719 )· · •···媧輪盤 (720 ). · .....蜗杆 (722 )· · .....螺帽 (724 )·頂珠定位主動齒盤 (726 )·頂珠定位被動齒盤 (727 )· · •••滾珠軸承 (729 ). · .....按鍵 (73A ) · · •···通過孔 (73C ).. •·••通過孔 (731 )· · • · · ·感測器 (733 )· · ••切換控制器 (735 )· · ••自動控制器 (737 ) · · ••傳動感測器 (74)、(75)、(76)變速托架 (77) · · · .· ·停車凸輪 (79) · · · •鎖定杆固定軸 (82) · · · .....齒輪
(63).....被動傘齒輪 (65)......出力滑套 (67).....後滑動撥叉 (69).....滑動撥又轴 (710 )......前撥叉 (712 )......平衡板 (714 ).......銷子 (716 ).......滚輪 (718 )......通過鍵 (72) ......變速托架 (721 )......通過鍵 (723 ) · · · ·變速控制盤 (725 ).......頂珠 (726a)......頂珠孔 (728 ).......馬達 (73) ......變速托架 (73B ).......溝執 (730 )......感測器 (732 )......感測器 (734 )......手排杆 (736 )··引擎剎車感測器 (738 ).......按扭 (78).....停車鎖定杆 (81) · · · ·傳動主動齒輪 (83).......輸出轴 1334911 (84) · · .....差速器 (841 ). •·••差速器一 (842 ). ...差速器二 (85) · · ....箣差速裔 (851 ). •前差速器輪軸一 (852 ). •前差速器輪軸二 (86) ·. ....後差速器 (861 ). •後差速器輪軸一 (862 ). •後差速器輪轴二 (9 ) · · •··離合器總成 (91).. (92) ·. •··手排杆總成 (921 ) · .....手排杆 (922 ) · ......鋼珠 (923 ) · • · . ·鋼珠彈衾 (924 ) · ....手排杆框 (925 ) · (926 ). •...強力弹只 (927 ). • · *手排杆柩鍵 (93).. .....檔位箱 (931 ). .....檔位孔 (932 ) · •••手排杆轴座 (94) . · .....大鍵盤 (941 ) · ....大鏈盤鍵 (95) . · .....小鍵盤 (951 ). ....小鍵盤鍵 (96) · · ......鍵條 (97) ·. ....手排杆轴 # 52

Claims (1)

1334911 —I· 一 " _ 妒年曰修(更)正替換頁 十、申請專利範圍: ----- 卜一種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包括啟動機構、變速機構、 選檔機構和變速控制機構,其總體部署結構為: 所述啟動機構套設在-出力軸上,所述啟動機構包 括與動力傳遞機構相連的行星齒輪架和與變速機構相連 用於將動力傳遞給變速機構的太陽齒輪,所述行星齒輪 架和太陽齒輪通過傳動裝置連接;
變速調節裝置 所述變速機構包括傳入動力的主動齒輪和傳出動力 及不同速度的出力齒輪,該主_輪和出力齒輪通過一 變速齒輪_構連接在-起,速齒輪組機構上設有 所述選標機構包括主動倾輪、被 部件出力滑套’所述主動傘齒輪與變速機構中== 輪相連接,所述被鱗錄套設在—料軸上 檔部件出力滑套可與主動核輪或被動麵輪擇一連 接’或都不連接地與輸出軸固連,向車_後輪、或前 輪、或四輪傳遞前進、後退或空樓相 ^ 所述變速控制機構包括控制驅動機構,其驅 動電機r或手動驅動裝置;還包括與所述變速機構中的 變速調即|置相__變速控讎構、與所 盖 部件相關聯的變速控制機 制二 構與前述的變速控峨構通過傳動 ^鶴機 其特徵在於: 連接, 其中’與所述變迷機構中賴 變速控制機構包括頂珠定位主動齒盤心== 53 1334911 盤,所述頂珠定位被_織所述變速機構中的齒輪組 相關聯,所述頂珠定餘_贿觀定位被動齒盤通 過傳動機構相連接; 其中,與所述選檔機構中的換檔部件出力滑套相關 ΐΐίΐΐί構包括控制主動傘齒輪和控制被動伞齒 輪’控制被動傘齒輪與所述換檔部件出力滑套相關聯, 控制主動傘齒輪與控制主動傘齒輪通過傳動機構相連 接; 前述兩個控制機構中的控制主動傘齒輪均設置在一 ’其隨所述變速控制軸轉動即可實施換 檔和變速, 其特徵還包括: 一停車齒輪,其固設在該出力軸上; /助刹車切換機構’其為—切換裝置,設置 在所述出力軸上’其-端與所述變速機 關聯,或者,另-端與停車齒輪相:聯二 胳所述變速機構中的傳入動力的主動齒輪相關 =出=啟動機構傳給變速機構,處於引擎動力 或者, 引』:1;:J述出力軸上的停車齒輪相關聯,處於 2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陽齒輪所ΐϊΐϊ構ϊ一行星齒輪組緩衝機構,包括太 „^ 、環齒輪和設於太陽齒輪兩側的兩個 :齒輪相鄰 54 1334911 齒輪筒體上,在該行星 動齒輪,_行星嶋構中的主 陽心:== 動的裝置,崎輪不動或轉
=包括-制動包帶電機和-制動包帶:: =機和制動包帶頂杆之間設有一杆: 的制動包帶物輪ς:Γ:Γ帶頂杆上 轴遠=力所述啟動機構是—離合11,其上的離合主動 轴,接動力源,離合從動轴套設在所述出力轴上。
===2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 ㈣引擎輔助刹車切換機構為: I*是=有—細擎刹車帶動環和二财向相反的單向 機構 ^所述變速機物職_⑽, 觀高使料_轉敍於絲料時動力 顺動機構傳劇㈣機構,反之钟絲力傳遞 一個早向姉設置在帶動環和所述停車齒輪之間, 輛行歇于下坡時引擎傳遞轉速低後面輸出軸的轉速高 1 55 帶動環時動力從停車齒輪傳遞到 ^動%繼而傳遞到啟動機構產生將輔助刹車 空 轉無動力傳遞,·或者: 為=控制切換裝置,包括—個棘輪滑套和一驅動 =:該棘輪可滑動地_在所述啟軸構的太陽 和所、# 1 斤述棘輪滑套置於所述變速機構中的主動齒輪 述主動^齒輪之間,該棘輪滑套的兩側财棘齒,所 齒輪和所述停車齒輪與所述棘輪滑套相鄰的側面 合的棘齒;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端置於棘 二=:::=、另一端固定在-撥又軸 地+車讀撥又,還包括—船陶彳車切換電 傳練i擎ϊΐ切換電機和引擎刹車切換撥叉之間設有 驅動控制切換裝置’包括一個棘輪滑套和一 太陽音t棘輪滑套可滑動地固聯在所述啟動機構的 齒輪和所棘輪滑套置於所述變速機構中的主動 音,車輪之間,該棘輪滑套的兩側設有棘 μ私、、〔*速機構中的主動齒輪和所述停車齒輪與所述 機構的侧面設有可相互唾合的棘齒’ ·所述驅動 一^4端置於棘輪滑套外圓周面上的圓環槽中、另 個引整撥叉轴上的5丨擎刹車切換撥叉,還包括一 r置;^ /刀換拉織’在所述引擎刹車娜撥叉的上端 ^接—理/’連接所述拉繩’另一側與主機殼之間 產生引^車拉繩與油門踏板連接,關踏板不踩時會 如申°月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 56 1334911 器結構,其中,所述變速機構的變速部署結構為. 所述魏機構巾的親魏絲_構包括相互喃 合的入力齒輪組和出力齒輪組,其分別裝置在一入力軸 和所述出力板L,所述入力齒輪組和出力齒輪組中的各 個齒輪--對應地喷合,-對相互喃合的所述入力齒輪 和出力齒輪為一排變速齒輪組,其中的所述入 所述入力軸上固設的一入力被動齒輪嚙合,所述入力軸 上-體隨-個齒輪’其作為第—排變速齒輪組中的入 力齒輪與第—排變速錄組巾的第-出力錄响合,其 它各入力齒輪均套設在人力軸上,各出力齒輪均套設在 所述出力軸上,並與入力齒輪組中的相應齒輪一一對應 喃合形成若干排魏錄組,最後—排變频輪組中的 ^力齒輪即為所述變速機構中的出力齒輪,所述變速調 節裝置為:包括所述人力軸上相鄰的人力練之間設有 可以使相鄰人力齒輪相互連成—體關樣轉速轉動、 又可以彼此脫開只疋空轉的機構,所述機構為類彈箸機 構;在所述出力轴上套設的所述出力齒輪組巾的一系列 出力齒輪,相鄰齒輪之間設置單向軸承使之相互連接, 使得其間形成相對速度較快的出力齒輪可以帶動低速出 力齒輪轉動’即低賴轉速低_步轉,高轉速時僅高 速檔齒輪旋轉,低速檔齒輪則空轉的運動關係。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其中’所述類彈簧機構與所述人力錄的構造與結合結 57 1334911 第二排到最後一排變速齒輪組中的每個所述入力齒 輪^面^設類彈簧的—端,該類彈簧的另一端形成 中空的腔室’前-個人力錄的㈣置於娜簧形成的 中工的腔至巾’轉簧形成巾空腔室的—端的端部設有 接合部,與之對應’在與該端相鄰的人力齒輪的相應的 側面上設有無彈簧上的所賴合部匹配的接合部,在 所述兩個接合部之間的入力軸上套設推動機構,其在入 力軸上移動給所述類彈簧施加—縮力使之I縮而使得其 與相鄰入力齒輪的所述接合部脫離接合,或取消壓縮 力’恢復接合;所述軸麟與所述魏㈣機構中的 所述控制機構相連接。 6、 ^申請專利細第丨項或第2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 器、、、《構,其中,所述選檔機構為一傘齒輪換檔機構其主 動傘齒輪與被動傘齒輪間連接一個可轉動的固定在主機 殼上的換向中間傘齒輪與主、被動傘齒輪分別唾合,所 述被動傘齒輪與所述輸出軸之間設置一軸承,所述換向 部件為-個出力滑套,其兩側以及所述主 齒輪 相應位置上分別設有接合結構,所述出力滑套 又升降機構作為所述變速控制機構中的控制機構相連 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5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其中,所述變速控麵構+與所述變速機構關聯的 機構為簡易拔推裝置’該簡易拔推裝置包括頂珠定位主 動齒盤與頂珠定位被動齒盤;對應地,所述推動機構勺 括變速控继與變速托架;所述魏控熟上,對應= 58 1334911 述變速機構中變速齒輪組的排數η,設有n-1個所述變速 托架和變速控制盤,也相應地設有n-1個簡易拔推裝置, 所述變速控制盤套設在所述入力軸上,通過轴承固定在 所述類彈簧端部,所述變速托架為片狀物,其上設有兩 個孔’通過孔使變速托架的一端套設在與所述類彈簧相 鄰的一入力齒輪的筒體上,通過孔使變速托架的另一端 套設在變速控制軸上使該變速托架在入力軸上不轉動地 定位;所述簡易拔推裝置中的頂珠定位主動齒盤固定在 所述變速控制軸上’所述頂珠定位被動齒盤套設在所述 入力齒輪的筒體上位於所述變速控制盤和變速托架之間 並與頂珠定位主動齒盤嗜合;在所述頂珠定位被動齒盤 上设有頂珠孔’孔中設有頂珠,與所述變速控制盤對應, 且與其上頂珠孔對應地,所述變速托架上設有圓弧形頂 珠退拔溝執,使得當所述變速控制軸轉動時,帶動所述 頂珠定位被動齒盤轉動,使頂珠陷進變速托架上的圓弧 形頂珠退拔溝執中,所述類彈簧鬆弛接合相鄰的入力齒 輪,或者使頂珠不在變速托架的溝軌中,推動變速控制 盤壓縮類彈簧脫離接合相鄰的入力齒輪;各個變速托架 和對應的頂珠定位被動齒盤上的圓弧形頂珠退拔溝軌和 頂珠容置孔位置分佈在圓周上的不同位置上,該頂珠退 拔溝軌分成若干組,其組數與入力、出力齒輪的排數相 對應,即與需要變速的數目相對應。 8、如申請專利細帛6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其:,所述撥又升降機構包括:一個前撥又和一個後撥 又前進後退控制盤,該兩個撥叉設置在出力滑套的左右 59 1334911 兩側’其與出力滑套的接觸面是相對的斜面;一個平衡 板’其中^部位可轉動地固定在固於域殼上的平衡板 軸上,在平衡板軸兩侧的平衡板上各設有一個鉸接長 孔,通過銷子各鉸接前撥叉財部和後撥又的端部;前 撥叉的下端為-個封閉框架;—倾進後退控制盤固聯 在變速控録上的’其設在前撥又的封_架中,構成 -個凸輪機構,使得通過所述前進後退控㈣在隨所述 變速控制軸轉動時,即可帶動前撥又上下移動,繼而帶 動所述出力α套左右移動接合主動傘齒輪或接合被動伞 齒輪或處於居巾位置對應前麟、魏檔和空槽。 9、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其中’還包括-停車敎裝置,其包括—停車凸輪和一 停車鎖定杆’該停車凸輪固定在所述變速控制軸上該 停車航杆可齡_定在錢殼上,其具有兩侧動 的伸出端,其中-端與所述停車凸輪接觸,另一端上具 有鎖定#’隨著停車凸輪的轉動軸該鎖定齒與所述停 車齒輪响合鎖定出力轴和脫離停車齒輪解開敝出力轴 的兩個狀態。 10、 如_請專利細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 器結構,其中’還包括自動控佩應裝置,該自動控制 感應裝置的部署為: 在所述啟動機構的行星齒輪架上及附近主機殼上 設有感測器; 在所述變速控制機構中的所述變速控制軸上設有 60 的轉盤的圓周上設有若干個感測器,對應地,在相應的 主機殼上設有一個感測器,用於檢測可程式控制器 (PLC)事先設定換檔轉速及當時駕駛者操控的發動機 轉逮而由自動控制馬達帶動竭杆轉動蜗輪盤轉動變速 控軸而自動換檔,所述訊號感測器還用於檢測啟動機構 中行星齒輪架的轉速與可程式控制器(PLC)中設定的 啟動的轉速比較而啟動或停止制動包帶電機的;和 對應所述引擎輔助刹車切換機構為電控控制切換 裝置’還包括:在變速機構的出力齒輪上及附近主機殼 上設感測器,其與所述感測器配合控制電控控制切換裝 置中所述的啟動和停止;或者, 還包括手動控制裝置’其包括手排杆軸,其與所述 變速控制軸之間設有傳動襄置,還包括樓位箱,盆上可 轉動的固定裝有手排杆軸,在手排杆軸上固設又驅動手 排杆’使得通過扳動手排杆即可轉動手排杆,從而通過 所述傳動裝置使變速控制轴轉動;所述手排杆上設彈性 定位裝置,對應地,在所述槽位箱上對應手排杆轉動而 所述疋位裝置運動軌跡處設有播位孔與所述手排杆轉 動角度即相應變速控制轴轉動角度對應的槽位相對應。 !卜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G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其中,對應所述引擎辅助刹車切換機構為電控控制切換 裝置還包括如下感測器:設置在腳踏板上和駕歇室對應 位置上的引軸車❹彳H和働❹m,胁獅驅動 所述電控控制切縣置巾的錢和啟動機構中的電 機’在腳踏板上設有感測器的一部分永久磁鐵,在駕駛 1334911 室中對應腳踏板處於以下四個位置設置感測器的另一 部分:在刹車踏板上對應油門全開位置(wl)、加油終 止或加油開始位置(W2)、設定使得棘齒滑套脫開或接 合所述變速機構中的主動部件的位置(w3)和設定使得 棘齒滑套脫開或接合所述停車齒輪的位置(W4),以向 可程式控制器(PLC)傳遞接通或切斷電機的信號以便 進行引擎和辅助刹車的適時切換。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多段式動力調速器結構, • 其中,所述變速托架上具有六組有圓弧形頂珠退拔溝 轨’每一組退拔溝執在圓周上均勻分佈,每一組退拔溝 軌是三個’相交120度分佈;所述變速托架上設置三個 同心圓’同一組的三個退拔溝轨分別設置在該三個同心 圓上’各組溝軌的長度不同’以適應n=6排變速齒輪組 的三十二檔變速或低於此檔數的調速需求。 62
TW96150959A 2007-12-28 2007-12-28 Structure of multiple segment power speed regulator and speed-regul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200928158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50959A TW200928158A (en) 2007-12-28 2007-12-28 Structure of multiple segment power speed regulator and speed-regul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50959A TW200928158A (en) 2007-12-28 2007-12-28 Structure of multiple segment power speed regulator and speed-regul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8158A TW200928158A (en) 2009-07-01
TWI334911B true TWI334911B (zh) 2010-12-21

Family

ID=4421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50959A TW200928158A (en) 2007-12-28 2007-12-28 Structure of multiple segment power speed regulator and speed-regul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9281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7393B (zh) * 2013-08-27 2016-09-01 孫振台 一種具牽引驅動同步調速器的多驅動軸變速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8614B (zh) * 2010-09-27 201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機器人臂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7393B (zh) * 2013-08-27 2016-09-01 孫振台 一種具牽引驅動同步調速器的多驅動軸變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8158A (en)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46316A1 (fr) Régulateur de vitesse dynamique à étages multiples
TW509651B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US4779485A (en) Flywheel driven vehicle comprising plural flywheel energizing means and a forward reverse planetary gear set
CA2244874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3645914B2 (ja) 車両における変速操作装置
CN205618614U (zh) 一种无缝隙换挡的汽车自动变速箱
TW200835869A (en) Actuator, valve and damper device
KR101088799B1 (ko) 자전거의 허브에 내장되어 모터 및 페달의 입력을 다단으로 속도 변환시키는 기어 변속기
TWI334911B (zh)
TW201024577A (en) Stationary transmission inner derailleur
CN201472608U (zh) 可变速的自行车传动机构
CN214690026U (zh) 一种双模两速轮毂电机
CN104349924B (zh) 变速和差速器以及马达和传动器单元
JP4351154B2 (ja) ランドビークル、特にカートのため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装置
CN106972693B (zh) 一种中置电机和配置该中置电机的电动自行车
JP5120901B2 (ja) モータ及びペダリング兼用変速機
CN200977995Y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传动机构
CA2997894C (en)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where gear engage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driven wheel
JP6869952B2 (ja) 二輪車用4速変速機
KR101126123B1 (ko) 모터 및 페달링 겸용 변속방법
CN2559555Y (zh) 电动代步车变速箱的离合装置
JP2018526590A (ja) 二輪車用3速変速機
CN201420187Y (zh) 一种升降式晾衣架手摇器
CN2267189Y (zh) 单臂拉杆式残疾人汽车驾驶操纵机构
TWM358878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multi-stage power speed-reg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