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0074B -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ent ag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water absorbent article - Google Patents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ent ag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water absorbent art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0074B
TWI330074B TW094121027A TW94121027A TWI330074B TW I330074 B TWI330074 B TW I330074B TW 094121027 A TW094121027 A TW 094121027A TW 94121027 A TW94121027 A TW 94121027A TW I330074 B TWI330074 B TW I3300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bsorbing
absorbing agent
particulate water
weight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1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9258A (en
Inventor
Yorimichi Dairoku
Yoshifumi Adachi
Kozo Nogi
Hiroki Inoue
Katsuyuki Wada
Yoshio Irie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5/00168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5075070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609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9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0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0074B/zh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133007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以吸水性樹脂為主成分之粒子狀吸水劑 • 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吸收性物品。更詳細而言,本發明係 •關於在無損於吸水性能下,乾燥狀態及吸溼時之流動性以 及總體密度之安定性等粉體特性優良,且呈現安定吸收特 性之粒子狀吸水劑;當該粒子狀吸水劑用於紙尿褲、生理 用衛生棉或失禁用墊片等衛生材料之吸收體時,回潮(rewet) ®量少,且具有優良吸收特性之吸收性物品。 【先前技術】 近年,吸水性樹脂被廣泛地利用做為以吸收體液(尿液 或血液)為目的之紙尿褲、生理用衛生棉或失禁用墊片等衛 生材料(吸收物品)之主要構成材料。關於上述吸水性樹脂’ 已知有例如聚丙烯酸部分中和物交聯體、澱粉-丙烯腈接枝 0聚合物之水解物、澱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之中和物、醋酸 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之皂化物、羧甲基纖維素交聯 體、丙烯腈共聚合物或丙烯醯胺共聚合物之水解物或其等 之交聯體、陽離子性單體之交聯體、交聯異丁烯-順丁烯二 酸共聚合物、及2-丙烯醯胺-2-曱基丙磺酸與丙烯酸之交聯 體等。長久以來,對上述吸水性樹脂期望之吸水特性,強 調與體液等水性液體接觸時之高吸收倍率(尤其是荷重下之 高吸水倍率)、優良之吸收速度、通液性、膨潤凝膠之凝膠 強度,及從含有水性液體之基材吸取水之吸收量等。 5 1330074 此等吸水性樹脂係在聚合物内部具有均勻交聯構造且 不溶於水之親水性樹脂,然而為得到上述之吸水特性,通 常再將粒子之表面用交聯劑等進行交聯處理,使粒子具有 交聯密度梯度,以使吸水性樹脂之吸水速度提高,防止團 塊之產生,提高凝膠強度,改善加壓下之吸水倍率,防止 凝膠阻塞(blocking)及提高通液性等。 例如,在歐洲專利0349240號、歐洲專利0605150號、 曰本特開平7-242709號、日本特開平7-224304號、美國專 利5409771號、美國專利5597873號及美國專利5385983 號等中,記載於粒子表面附近進行具有交聯密度梯度之表 面交聯處理(以下稱為先前例1)。 上述手法以外,為提高吸水性能(例如意圖使通液性提 高),亦在日本特開昭61-58658號中記載關於包含吸水性樹 脂與金屬肥皂之吸水材料。又,不只期望此等吸水性能, 亦期望在製造及運輸吸水性樹脂時以及加工吸水性樹脂與 纖維基材以製作吸收體時,乾燥狀態之粉體流動性及吸溼 時之粉體流動性良好,對裝置之附著亦少,且吸水性優良 之粒子狀吸水劑。為了使吸溼時粉體流動性良好,曾提出 添加非晶質二氧化矽及高嶺土等無機物質之方案。例如, 美國專利4734478號,日本特開昭59-80458號或美國專利 5453323號中,記載關於包含無機物質粉體及吸水性樹脂粉 末之粒子狀吸水劑之技術。除添加上述無機物質以外,例 如曰本特開昭63-105064號中記載含有硬脂酸及無機質粉 末之粒子狀吸水劑(以下稱為先前例2)。 1330074 又’美國專利5728742號中記載含有四級銨鹽之粒子 狀吸水劑。再者’日本特開平9-136966號及歐洲專利 0001706號中揭示添加改質聚矽氧烷、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 等之粒子狀吸水劑。又,曰本特開平8_143782號揭示含有 聚合物系分散劑之粒子狀吸水劑(以下稱為先前例3)。 又,為了防止團塊之產生及防止凝膠阻塞,如曰本特 公平6-39485號公報(平成6年5月25曰公告),日本專利 第3283570號公報(平成14年3月1曰登錄)及日本 2003-82250號公報(平成】5年3月i 9日公開)中記載關於將 吸水性樹脂用界面活性劑處理之粒子狀吸水劑(以下稱為 前例4)。又,亦曾提出嘗試提高總體密度之方案,例士、 曰本特開2000-302876號公報(平成12年1〇月3ι日八° ’ 中記载將交聯聚合物粒子研錢,藉由表面交聯,/士開) 體密度大,加壓下吸收倍率良好之不㈣破碎總 脂粉末(以下稱為先前例5) 〇 7 I*生樹 然而,上述手法中乾燥狀態之流動性及 流動性不足,X,加壓下吸收性能大幅降低粉體 f尿等吸收液接觸時’有吸收液之表面張 , 流動性低且不足,吸水性樹脂嫌二性^ 边先前例2,雖藉由添加無機物質改善吸渔時之、〜關於 除乾燥狀態之流祕及料性能大幅崎低^動性,但 之操作性變差外’使用其等之❹铷兄….吸水樹脂 靖。例如,上述先前例1中乾燥狀態之流動性及吸、-之問 ’性低且不足,吸水性褂胳々描从从丁 y+ 及准時之 關於上 添 7 1330074 加為吸水性樹脂之1至60重量%(以5至80重量%為較佳) 之金屬肥皂。添加如此大量之金屬肥皂時,金屬肥皂之「疏 水性、防水性及界面活性能力」性質,具有「對吸水性樹 脂之吸液性有不良影響」之問題。又,上述先前例3中, 吸溼%之流動性不足,且吸水性樹脂與尿等吸收液接觸時 有吸收液之表面張力·降低之問題,例如使用於紙尿褲時回 潮量增加等;由於吸收物品之吸水特性降低,因此稱不上 々人十分滿意。 又,上述先前例4中,由於界面活性劑相對於吸水性 樹月曰,使用量多而不經濟,又,粒子狀吸收劑與尿等吸收 液,觸時,吸收液之表面張力降低,而有例如使用於紙尿 褲時,回潮(re-wet)量增加等對吸水性樹脂之吸液性能造成 不良影響之問題。 又,先兩例5之不定形破碎狀吸水性樹脂粉末雖為總 體密度高’加壓下之吸收倍率良好者,然而為達此目的而 將又恥聚合物表面研磨,使得製造粉末之步驟數增加。又, 必肩處理因研磨聚合物表面所產生之微粉。因此,有製造 相關成本及勞力增加之問題。 —本發明為鑒於上述問題點而產生者,其目的為容易地 貝現具有下列特性之粒子狀吸水劑:(丨)由於吸溼時之流動 性及乾燥狀態之粉體流動性良好,故吸水性樹脂運送時操 作性^好’(2)加壓下吸收倍率高,⑺具有「與尿等吸收液 接觸時吸收液之表面張力不降低」之優良吸水特性,(4)使 吸水性樹脂之流動性及總體密度增大及安定,且無損於吸 1330074 f 水特性。 【發明内容】 ' 本發明人等從「只要能達到流動性優良且維持高吸水 •性能,再者粒子狀吸水劑與尿等吸收液接觸時,吸收液之 表面張力降低儘可能減小,則可容易地製作裝填粒子狀吸 水劑之紙尿褲等吸水性物品,並且提供將粒子狀吸水劑裝 入吸水性物品時回潮量少之優良吸水性物品」之著眼點專 ®心檢討之結果,發現藉由使用表面進行交聯處理且具有特 定粒度分布之吸水性樹脂以及粉末之滑劑或界面活性劑, 可達到上述目的,因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為在吸水性樹脂中添加 表面處理劑而予以表面交聯處理之粒子狀吸水劑,該粒子 狀吸水劑之特徵為:⑴質量平均粒徑(D50)為200至600// m,且具有850" m以下、150/zm以上之粒徑之粒子狀吸 φ水劑在全部粒子狀吸水劑100重量%中佔95至100重量%, (ii)粒度分布之對數標準偏差(σ Π為0.25至0_45,(iii)下 式規定之壓縮度在〇至18%之範圍内,(iv)該粒子狀吸水劑 0.5g分散於20°C之生理食鹽水50ml中後4分鐘,上清液之 表面張力為55mN/m以上; 壓縮度(%)=(P-A)/Px 100 其中,P為粒子狀吸水劑之振實總體密度,A為粒子狀 吸水劑之鬆裝總體密度。 又,對於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探棒插入所做的功 1330074 (probe insertion work),即將插入構件插入上述粒子狀吸水 劑所成之粒子層至20mm之深度時所做的功,以0g重xmm 以上、75,000g重xmm以下為較佳。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可為復含有界面活 性劑或粉體之滑劑之粒子狀吸水劑。 又,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中上 述吸收劑於2.03kPa下之加壓下吸收倍率為20g/g以上者為 較佳。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於4.83kPa加壓下之加壓下吸 收倍率以17g/g以上為較佳。 又,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以具有20(10·7 . cm3 · s . g-〗)以上之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SFC/Saline flow conductivity)為較佳。 藉由上述構成,可提供於乾燥狀態下粉體彼此間摩擦 力小,於吸渔下可防止阻塞(blocking)及結塊(caking),同時 亦難引起對裝置等之附著,且粉體流動性優良之粒子狀吸 水劑。因此,可避免製造裝置超載引起之停機,及粒子狀 吸水劑之搬運輸送中使用之配管堵塞等情事。再者,可使 機械衝擊力造成之製程中損傷緩和,粉體攪拌動力降低, 及空氣輸送所需要之能量降低等。又,由於流動性增大, 可縮短例如從容器移動到進料斗(hopper)及從進料斗充填 於容器中所需要之時間,作業上之效率可提高。 又,由於粉體彼此之摩擦力小,總體密度增大,可使 對同一體積之容器之充填量增大,故可將輸送(搬運)費降 1330074 低,並可使貯槽等之存放量增大。 因此,可提供加壓下吸收倍率等吸收性能高,且由於 粒子狀吸水劑與尿液等吸收液接觸時不易使吸收液之表面 _ 張力降低,可使吸收物品之回潮量減少之優良吸收物品。 ' 上述粉體之滑劑以在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且 具有0.01 # m以上100// m以下之質量平均粒徑之高分子添 加劑為較佳。 又,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之添加量,相對於吸水性樹脂 鲁100重量份,以在0.01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之範圍 為較佳。 又,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 基之單體佔係屬該高分子添加劑之(共)聚合物之15重量% 以上、100重量%以下之方式(共)聚合而成者為較佳。 又,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溶液或懸浮液狀態添加於上 述吸水性樹脂之表面為較佳。 Φ 又,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質量平均粒徑0.01 // m以上、 100//m以下之粉體添加於上述吸水性樹脂之表面為較佳。 藉由上述構成,可提供即使在吸溼狀態下粉體彼此間 摩擦力小,即使在吸溼狀態下粉體流動性仍優良之粒子狀 吸水劑。 又,上述界面活性劑相對於吸水性樹脂100重量份之 添加量,在0.0005重量份以上、0.012重量份以下之範圍 内為較佳。 又,上述界面活性劑以HLB8至18之非離子性界面活 1330074 性劑為較佳。 依照上述之構成,藉由使用上述特定範圍之界面活性 劑’使粉體彼此間之摩擦力降低,同時不使吸收液之表面 張力降低’因而可防止粒子狀吸水劑之吸收特性降低。 - 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特 · 徵為含有吸水性樹脂及粉體之滑劑(金屬肥皂除外),上述滑 劑之含量在吸水性樹脂之0·0001重量%至〇」重量%之範圍 内。 藉由具有上述之構成,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同樣地 _ 達到「可得到流動性及總體密度增大且無損吸水特性之粒 子狀吸水劑」之效果。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以鬆裝總體密度為〇7g/ml以 上為較佳。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以將上述滑劑添加於吸水性樹 脂粉體而形成者為較佳。 又,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以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中 之上述吸水性樹脂具有從不定形破碎狀粒子、不定形破碎 _ 狀粒子之造粒物、球形粒子造粒物及橢圓形粒子造粒物戶= 成之組群中選出之任一種形狀或其混合物之形狀為較佳。 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為含有 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之任一種者。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 法為在具有交聯構造之吸水性樹脂_添加(A)表面交聯劑 及(B)以界面活性劑或粉體之滑劑做為必須成分之表面處王; 1330074 劑,以進行表面交聯處理之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法,其 特徵為該界面活性劑或粉體之滑劑相對於該吸水性樹脂 100重量份之添加量在〇 〇〇〇5至〇 〇]2重量份之範圍内且 該粒子狀吸水劑0.5g分散於2(rc之生理食鹽水5〇Ιηί中4 为4里後’上清液之表面張力為55mN/m以上。 又,以表面交聯處理前粒子狀吸水劑之⑴質量平均粒 徑(D50)為200至600#m,及⑴)粒度分布之對數標準偏差 鲁(σ f)為〇.25至〇.45為較佳。 又’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以下式定義之壓縮度較佳為〇 至 18% : 壓縮度(%)=(Ρ-Α)/Ρχ 1 〇〇 其中,Ρ為粒子狀吸水劑之振實總體密度,Α為粒子狀 吸水劑之鬆裝總體密度。 本實施形態之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可藉由以下所 示之記載而充分地了解。又,本實施形態之利益,可藉由 φ參照附圖之說明而明白。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及粒子狀吸水劑以及 使用該吸水劑之吸水性物品詳細地說明,然而本發明之範 圍並不侷限於此等說明,即使以下例示以外,亦可在不脫 離本發明旨趣之範圍内適宜地實施。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用以下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 加以5兒明。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雖以含有吸水性樹脂及 13 1330074 粉體之滑劑或界面活性劑為較佳’然而並不以此為限。, 粒子狀吸水劑例如可藉由在不飽和單體成分聚合所得之具 有交聯構造之吸水性樹脂中,藉由下列做法而得到:(實施 形態1)添加為粉體滑劑之一之在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炉 基之高分子添加劑;(實施形態2)添加以(A)表面交聯劑及(B) 界面活性劑為必須成分之表面處理劑後,藉由加熱進行表 面交聯處理;或(實施形態3)添加粉體之滑劑。 以下,具體地S兒明吸水性樹脂、南分子添加劑、界面 活性劑、粉體之滑劑、粒子狀吸水劑及吸水性物品。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用於水或各種水溶液(尿或血液 等水溶液)之吸收用,該粒子狀吸水劑所含之所有成份内, 為主成分之吸水性樹脂之樹脂純分通常佔粒子狀吸水劑固 形份之70重量%(質量%)以上、100重量%以下,而以 重量%以上、1〇〇重量%以下為較佳,以9〇重量%以上〗 重里/。以下為最佳。上述粒子狀吸水劑含有吸水性樹脂及在 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高分子添加劑,再者,亦可 3有έ亥吸水性樹脂及該高分子添加劑以外之化合物(以下稱 為其他成分)。 以下將詳述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所含之吸水性樹 脂、高分子添加劑及粒子狀吸水劑,發揮優良吸收性能及 粉體之流動性等之參數,以及使用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之吸 收物品。再者,本說明書中「質量」與「重量」為同義。 (I)吸水性樹脂 為達成本發明,本發明中之吸水性樹脂宜使用含有酸 1330074 基及/或其鹽之不飽和單體經交聯聚合而成之吸水性樹脂 (只要具有交聯聚合構造之吸水性樹脂即可,可為含有酸基 及/或其鹽之不飽和單體於聚合後,藉由交聯劑或聚合時之 自行交聯進行交聯反應所得到之吸水性樹脂)。 • 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意指可形成水凝膠之具有水膨潤 性及水不溶性之交聯聚合物,舉例而言,水膨潤性意指在 離子交換水中必須吸取自重5倍以上(而以50倍至1000倍 為較佳)之大量水者。又,水不溶性之吸水性樹脂意指吸水 β性樹脂中未交聯之水可溶性成分(水溶性高分子)以佔50重 量%以下(下限0%)為較佳,以佔25重量%以下為更佳,以 佔20重量%又更佳,以佔15重量%以下為特佳,而以佔10 重量%以下為最佳。上述水可溶成分之含量之測定法將在下 述之實施例中規定。 又,上述交聯聚合物意指為了得到良好之吸收特性, 在不飽和單體聚合所得到之聚合物内部具有交聯構造(以下 φ稱為内部交聯構造)之聚合物。再者,上述吸水性樹脂可在 該吸水性樹脂表面附近施行形成交聯構造之表面交聯處 理,亦可不實施該表面交聯處理。其中,為得到優良之吸 收特性,以施行表面交聯處理為較佳。 包含上述交聯聚合物之吸水性樹脂可為例如聚丙晞酸 部分中和物聚合物、殿粉-丙烯腈接枝聚合物之水解物、殿 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或其中和物、羧甲基纖維素交聯體、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之皂化物、丙烯腈共聚合物 或丙烯醯胺共聚合物之水解物或其等之交聯體、含有羧基 15 1330074 之交聯聚乙烯醇改質物、陽離子性單體之交聯體、2-丙烯醯 胺-2-甲基丙磺酸與丙烯酸之交聯體或交聯異丁烯-順丁烯 二酸(酐)共聚合物等一種或二種以上,然而其中以使用藉由 將丙烯酸及/或其鹽(中和物)作為主成分之不飽和單體聚 合·交聯所得到之聚丙烯酸部分中和物聚合物為較佳。 上述包含交聯聚合物之吸水性樹脂可藉由將不飽和單 體聚合.交聯而得到,並可視需要施行表面交聯處理。以 下,說明吸水性樹脂之製造中所使用之不飽和單體、交聯 性單體、聚合起始劑及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方法。 <不飽和單體〉 為得到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所含之吸水性樹脂所使 用之不飽和單體,只要為能得到期望之交聯聚合物之單體 即可。 例如上述交聯聚合物為丙婦酸部分中和物聚合物時, 不飽和單體可以丙烯酸及/或其鹽(中和物)做為主成分,亦 可除該丙烯酸及/或其鹽之外,同時使用丙烯酸及/或其鹽以 外之其他不飽和單體做為共聚合成分。藉此,對最後所得 到之吸水性樹脂而言,除吸水特性以外,可賦予抗菌或消 臭等其他特性,同時可更為廉價地得到吸水性樹脂。 上述之其他不飽和單體,可為例如;5 -丙烯醯氧基丙 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酐)、富馬酸、巴豆酸、衣康酸、 乙烯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或(甲基)丙 烯醯氧基烷磺酸等含酸基之單體及其等之鹼金屬鹽、銨鹽 或烷胺鹽;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乙醯胺、(曱基) 16 1330074 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Ν,Ν-二曱基(甲基)丙 烯醯胺、(曱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曱氧基聚乙二醇之(甲 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之(甲基)丙烯酸酯、異丁烯、或(曱 基)丙烯酸月桂酯等水溶性或水不溶性之不飽和單體等。此 等單體可只使用一種,亦可將二種以上適宜地混合而使 用。本發明之單體中亦可含有上述單體做為共聚合成分。 再者,使用含有酸基之不飽和單體做為上述不飽和單 體及其他不飽和單體時,該不飽和單體之鹽只要使用鹼金 屬鹽、驗土金屬鹽或錢鹽即可,而以驗金屬鹽為較佳。其 中,從得到之吸水性樹脂之性能以及該不飽和單體之鹽於 工業上取得之容易度及安全性等之觀點而言,以至少必須 使用鈉鹽或钾鹽為較佳。 併用上述丙烯酸(鹽)以外之其他不飽和單體時,該其他 不飽和單體在為了得到吸水性樹脂所使用之所有不飽和單 體之總莫耳數中,以佔〇至30莫耳%為較佳,以0至10 φ莫耳%為更佳,以0至5莫耳%為最佳。換言之,在為了得 到吸水性樹脂所使用之所有不飽和單體之總莫耳數中,為 主成分之丙烯酸及其鹽之總莫耳數佔70至1〇〇莫耳%,以 佔90至100莫耳%為較佳,以佔95至100莫耳%為更佳。 又,丙烯酸等含酸基之不飽和單體,從物性面及pH面 而言以中性左右為較佳,故以將酸基中和為較佳。酸基之 中和率(所有酸基中被中和之酸基之莫耳%)通常為20至 100莫耳%,而以30至95莫耳%為較佳,以40至80莫耳 %為更佳。酸基之中和可在單體中進行,亦可在聚合物中進 1330074 行,亦可併用此二法。 <父聯性單體(内部交聯劑)> 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為具有内部交聯構 物’吸水性樹脂只要具有水不溶性及水膨潤性,ς;:: ==聯構造。因此’吸水性樹脂之内部交聯構: 了不使用為内部父聯劑之交聯單體而藉由 自己交聯而得到1而以使上述不飽和單體與 聚合反應而得到者為較佳。其中,為内部交聯劑之交& 體意指一個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之聚 ^早 以上之反應性基。 殘和基或2個 胺(水)乙一知一(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 酸醋、三(經甲基)丙燒三(甲基)丙稀酸醋甘油三($兩 烯酸醋、甘油丙_酷(甲基)丙烯酸醋、環氧乙貌改質^ :基)丙κ甲基)丙稀酸g旨、季戊四醇六(甲基㈣酸 亂尿酸三稀㈣、異氰尿酸三烯㈣n烯丙醋、日二 烯丙基胺、聚(甲基)料氧紅、⑻乙二醇二縮水甘油: 醚、甘油二縮水甘油基醚、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 甘油、季戊四醇、伸乙二胺、碳酸伸乙、碳酸伸丙g|、 聚伸乙基亞胺、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 上述内部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亦可將適合之2種以 混合而使用。又’上述内部交聯既可—併添加於反鹿系5 中’亦:可分開而添加。使用一種或二種以上内部添加劑時’’, 考慮最後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之吸收特性等,以在聚入日士 1330074 必須使用具有2個以上聚合性不飽和基之交聯性單體為較 佳。 上述内部交聯劑之使用量,從得到吸水性樹脂之良好 物性之觀點而言,以在上述為了得到吸水性樹脂所使用之 •不飽和單體總莫耳數(交聯劑除外)中佔0.001至2莫耳%為 較佳,而以0.005至0.5莫耳%為更佳,以0.01至0.2莫耳 %為特佳,以0.03至0.15莫耳%為最佳。上述内部交聯劑 之使用量少於0.001莫耳%時,以及超過2莫耳%時,由於 1吸水性樹脂有得不到充分吸收特性之可能性,因而不佳。 使用上述内部交聯劑將交聯構造導入聚合物内部時, 只要將上述内部交聯劑於上述不飽和單體聚合前、聚合進 行中、聚合後或中和後,添加於反應系即可。 <聚合起始劑> 為了得到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而將上述不飽和樹脂聚 合時,可使用聚合起始劑。所使用之聚合起始劑可為過硫 •酸鉀、過硫酸銨、過硫酸鈉、過醋酸鉀、過醋酸鈉、過碳 酸鉀、過碳酸鈉、第三丁基氫過氧化物、過氧化氫或2,2’-偶氮貳(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者2-羥基-2-曱基-1-苯基-丙-1-酮等光聚合起始劑。 上述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從物性面而言,通常在為 了得到吸水性樹脂所使用之所有不飽和單體總莫耳數中, 以佔0.001至2莫耳%為較佳,而以佔0.01至0.1莫耳%為 更佳。上述聚合起始劑不足0.001莫耳%時,未反應之殘存 單體變多,因此不佳。另一方面,聚合起始劑超過2莫耳% 19 1330074 時,聚合之控制變得困難,因此不佳。 <聚合方法> 將本發明中為得到吸水性樹脂所使用之上述各種單體 (不飽和單體、其他不飽和單體及交聯性單體)聚合時,可進 行水溶液聚合、逆相懸浮聚合、總體聚合或沉澱聚合等。
其中,從吸水性樹脂之性能、聚合之控制容易度、以及膨 脹凝膠之吸收特性之觀點而言,以進行將上述單體形成水 溶液之水溶液聚合或逆相懸浮聚合為較佳。 I 將上述各單體形成水溶液時該水溶液(以下,稱為單體 水溶液)中單體之濃度,隨著水溶液之溫度及單體而定,並 無特別限制,然而通常為10至80重量%,而以10至70 重量%之範圍為較佳,以20至60重量%之範圍為更佳。又, 進行上述水溶液聚合時,可依照需要併用水以外之溶媒, 併用時所使用之溶媒種類並無特別限定。 開始上述聚合時,可使用上述聚合起始劑而開始。又, 除上述聚合起始劑外,亦可將紫外線、電子線或T線等能 馨 量線單獨使用或與聚合起始劑併用。上述聚合反應之反應 溫度雖亦隨使用之聚合起始劑之種類而異,然而聚合中之 上限至下限溫度以15至130°C之範圍為較佳,而以20至 120°C之範圍為更佳。反應溫度若在上述範圍之外,則得到 之吸水性樹脂之殘存單體增加,進行過度之自己交聯反 應,恐怕吸水性樹脂之吸水性能會降低,因此不佳。 再者,逆相懸浮聚合意指使單體水溶液在疏水性有機 溶媒中呈現粒子狀懸浮之聚合法,例如美國專利4093776 20 1330074 號、4367323 號、4446261 號、4683274 號及 5244735 號等 美國專利中記載者。 水溶液聚合為在不使用分散溶媒下聚合單體水溶液之 '方法,例如美國專利4625001號、4873299號、4286082號、 • 4973632 號、4985518 號、5124416 號、5250640 號、5264495 號、5145906號及5380808號等美國專利,以及歐洲專利 0811636號、0955086號及0922717號等歐洲專利中記載 者《此等美國專利或歐洲專利中所例示之單體或聚合起始 ®劑等亦可適用於本發明。 <乾燥處理> 藉由上述聚合方法將單體聚合所得到之聚合物,通常 為含水凝膠狀之交聯聚合物,視需要進行乾燥處理或粉 碎。粉碎通常在乾燥處理之前及/或後進行。 又’乾燥處理之方法,只要屬可達到目標含水率之方 法’將無特別限制,例如可採用加熱乾燥、熱風乾燥、減 馨壓乾燥、紅外線乾燥、微波乾燥、與疏水性有機溶媒共沸 以脫水、或使用咼溫水蒸氣之高溼乾燥等。進行乾燥處理 或熱風乾燥時’通常在6CTC至25(TC之溫度範圍(埶闽、、θ庚、 進行’而以100t:至22CTC為較佳,以120Ϊ至2〇(rcH 佳。乾燥4間視XK合物之表面積、含水率及乾燥機之種'領, 以及可達到目標之含水率而選擇。例如,乾燥時間可在1 分鐘至5小時之範圍内適宜地選擇。 可使用於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之含水率(為吸水性樹脂 或粒子狀吸水劑中所含之水份量依規定在18〇ΐ乾燥3 = 21 1330074 日*之減#,以該減量對乾烯4吸水性樹脂之比率表示),雖 別隊定,然而為了使以該吸水性樹脂做為主成分之本 發明之敉孑狀吸水劑得到良好物性,以將吸水率控制成即 使於室滇下粒子(粉末)亦呈現流動性者為較佳。亦即,上述 粒子狀吸水劑,通常為含水率〇至30重量%之粉末狀態, 而以〇2奚30重量%之粉末狀態為較佳,以0至20重量% 之粉末狀態為更佳,以〇至15重量%之粉末狀態又更佳, 以0.3 i 15重量%之粉末狀悲為特佳,以〇.5至10重量% 之粉末狀態為最佳。將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乾燥處理, 使其成為異有上述範圍内之含水率之粒子狀吸水劑,即可 得到吸水性樹脂。若將含水率提高,則流動性變差,可能 造成製造上不便’或者財性樹脂粉碎且,恐怕亦 無法控制成具有特定之粒度分布。 再者,使用上述逆相懸浮聚合之聚合方糾,於則 之聚合反應終了後將得狀含錢膠狀交聯聚合物在例如 己烧等烴類有機溶媒中分散狀態下共沸脫水’在聚合物之 含水率成為4G重量%以下(而以3()$量%以下為較旬㈣ 〇重量%,而以5重量%為較佳)後,藉由傾濾 或蒸發而财脑媒㈣,視情Μ要可進行錢處理。 ί,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可在聚合中或聚合後添加下述之 咼分子添加劑而混合。於聚合德、夭 Κ 〇傻添加混合之情況,可在乾 燥耵、乾燥後或粉碎後進行添加思合。 <表面交聯處理(亦單獨稱為表面交聯 本發明之粒子狀財騎使k吸1性樹脂,除上述 22 1230074 之交聯聚合及乾燥處理,及依照需要進行粉碎之外,以再 進行表面附近之再交聯(二次交聯)處理為較佳。不過,本發 明中吸水性樹脂意指經表面交聯處理之吸水性樹脂,及未 ' 經表面交聯處理之吸水性樹脂二者。 • 上述表面交聯用之交聯劑,雖有各種各樣,然而從吸 收性能之觀點而言,一般可使用多元醇化合物,環氧化合 物,多元胺化合物或其與齒化環氧化合物之縮合物,口咢唑 ♦化合物,單、二或聚°坐咬嗣化合物,多價金屬鹽或碳酸 •伸烧酯化合物等。 本發明所使用之表面交聯劑,具體而言,可為美國專 利6228930號、6071976號及6254990號等例示者。例如, 單、二、三、四或聚乙二醇,單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 二醇,2,3,4-三甲基-1,3-戊二醇,聚丙二醇,甘油,聚甘油, 2-丁烯-1,4-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2-環己二曱醇或山梨糖醇等多元醇化合物;乙二 鲁醇二縮水甘油醚或縮水甘油等環氧化物;伸乙二胺、二伸 乙三胺、三伸乙四胺、四伸乙五胺、五伸乙六胺、聚伸乙 亞胺、聚醯胺多元胺等多元胺化合物;表氯醇、表溴醇、 或曱基表氣醇等鹵化環氧化合物;上述多元胺化合物與 上述鹵化環氧化合物之縮合物;2- σ咢唾咬酮等σ咢嗤咬酮 化合物;或碳酸伸乙酯等碳酸伸烷酯化合物等,但並無特 別限定。此等表面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適宜 地混合而使用。為形成本發明效果之最大限度,此等交聯 劑中以至少使用多元醇為較佳,而以使用碳數2至10之多 23 1330074 元醇為更佳,其中以碳數3至8之多元醇為特佳。 表面交聯劑之使用量雖取決於使用之化合物及其等之 組合等’然而相對於吸水性樹脂]〇〇重量份(質量份),以在 0.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之範圍内為較佳,以在〇 〇1重量 份至5重量份之範圍内為更佳。 上述表面處理中以使用水為較佳。此時,所使用之水 量取決於使用之吸水性樹脂之含水率,相對於吸水性樹脂 100重量份,以0.5至20重量份為較佳,而以在〇 5至1〇 重量份之範圍内為更佳。 鲁 又,可使用親水性有機溶媒代替水,亦可使用水與親 水性有機溶媒之混合溶媒。此時所使用之親水性有機溶媒 或混合溶媒之量,相對於吸水性樹脂1〇〇重量份,為〇至 10重量份’而以0至5重量份為較佳,以在〇至3重量份 之範圍内為更佳。 上述表面交聯劑之添加雖可藉由各種手法進行,然而 以將表面交聯劑依照需要與水及/或親水性有機溶媒先'曰 合後’繼而將該水溶液錢或滴人而與吸水性樹脂混合=· 方法為較佳’其中以噴霧方法為更佳。喷霧液滴之大小以 平均分子量在G.1至3GG//m之範圍内為較佳,而以〇」至 200以m之範圍為更佳。 將吸水性樹脂、該表面交聯劑及水或親水性有機溶媒 混合時所使用之混合裝置’為了使此等物質均句地且確實 地混合’以具備強大混合力為較佳。上述混合裝置之實例、, 如圓筒型混合器、二重壁圓錐混合器、高速麟型混合器、 24 1330074 v字型混合器、旋帶型混合器、螺桿型混合器、雙腕型捏 合器、粉碎型捏合器、迴轉式混合器、氣流型混合器、渦 流混合器(turbulizer)、批次式勞支混合器或連續式勞支混合 '器等均適用。 * 再者,當表面交聯劑混合時,在表面交聯前與側鏈具 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高分子添加劑混合,或者與表面交 聯劑共存,均可得到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再者,關於 該高分子添加劑如以下所述。又,當表面交聯劑混合時, β在不妨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内,亦可與水不溶性微粒子粉 體共存。 與表面交聯劑混合後之吸水性樹脂以加熱處理為較 佳。進行上述加熱處理時之條件,加熱溫度(吸水性樹脂溫 度或熱媒溫度)以100至250°c為較佳,而以150至250°c為 更佳,加熱時間以1分鐘至2小時之範圍為較佳。加熱溫 度與加熱時間之組合之較佳例子,如於180°C下加熱0.1至 •1.5小時,或於200°C下加熱0.1至1小時。 再者,吸水性樹脂藉由逆相懸浮聚合而得到時,在聚 合終了後之共沸脫水途中及/或共沸脫水終了時,舉例而 言,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之含水率為50重量%以下(而以 40重量%以下為較佳,以30重量%以下為更佳)時,藉由將 上述表面交聯劑分散在逆相懸浮聚合用之疏水性有機溶媒 中並加熱,可得到表面經交聯處理之吸水性樹脂。 又,本發明中表面交聯處理之其他形態,如將含有自 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之處理液添加於吸水性樹脂後,照射活 25 1330074 性能以進行表面處理之方法,例如,曰本專利申請案 2003-303306號(平成15年(2003年)8月27日申請)中所記 載。亦可於其中記載之處理液中添加界面活性劑,並照射 活性能以進行表面處理。 再者,本發明中表面交聯處理之其他形態,如將含有 過氧化物自由基起始劑之水性溶液添加於吸水性樹脂後, 加熱以進行表面處理之方法,例如,曰本特公平7-8883號 公報(平成7年(1995年)2月1日公告)中所記載。 如上述方式,依照需要施行表面交聯處理形成之本發 明之吸水性樹脂,為達成吸溼時之高流動性及高總體密 度,以調整至特定之粒徑(粒度)為較佳。 再者,上述吸水性樹脂之粒徑,由於亦適用於下述之 粒子狀吸水劑,因而此處省略其之具體說明。又,吸水性 樹脂以至粒子狀吸水劑之粒徑,可依照目的或需要,添加 不溶性微粒子或親水性溶媒(而以水為較佳)並混合,再進行 造粒而予以調整。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將於以下說明,舉例而言,以 含有上述得到之吸水性樹脂與粉體之滑劑或界面活性劑者 為較佳。在實施之形態1中,粉體之滑劑為側鏈具有碳數7 以上烴基之高分子添加劑之情況加以說明。 (Π)粉體之滑劑或界面活性劑 (實施形態1) <高分子添加劑> 1. 高分子添加劑之組成 26 1^30074 本發明可使用之高分子添加劑,意指在側鏈上具有碳 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共)聚合而得到之高分子化合物,亦 可為在具有反應性基之高分子化合物中將具有碳數7以上 之烴基導入其側鏈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 上述烴基意指具有由碳與氫構成之具有碳數7以上之 烴單元之物,無論直鏈、分枝鏈或環狀,或者飽和或不飽 和均可。尤其,使用十一烯基等不飽和烴單元時,可再賦 予抗菌性等之效用。 ® 上述側鏈具有烴基之單體,意指聚合時烴基呈現從高 分子化合物之主鏈懸垂之狀態之單體。再者,本發明中不 以聚合中產生之分技做為側鏈。總之,不能解釋為以例如 應用高壓法之聚烯烴(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合成法產生之乙 烯-丙烯酸共聚合物、乙烯-馬來酸酐共聚合物、乙烯-醋酸 乙稀S旨共聚合物、丙稀-丙烯酸共聚合物、丙稀-馬來酸酐共 聚合物或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等聚烯烴部分之分枝鏈 φ做為側鏈。此等化合物中由於無法正確地控制聚合物構 造,為使吸溼時之流動性提高,添加量必須很高,從經濟 上而言不佳。 上述具有烴基之側鏈之長度以碳數7以上為較佳,而 以8以上為更佳,10以上為特佳,12以上又更佳,14以上 為最佳。又,烴基之長度上限並無特別限定,然而以50以 下為較佳,以40以下為更佳,以30以下為最佳。 又,本發明中高分子添加劑所使用之單體只要在側鏈 含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即可。其他側鏈上亦可含有聚氧伸 27 1330074 乙基或聚氧伸丙基等。因此,在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 基之單體可為水溶性或水不溶性。 本發明之水溶性單體(親水性單體)意指對於溫度2 01 之水〗〇〇g而5具有1 g以上(而以5g以上為較佳,以1 〇g 以上為更佳,以2〇g以上為最佳)之溶解度之單體。 _ 上述水不溶性單體意指對於溫度20。(:之水100g而言 具有lg以下(下限〇g,而以〇 5g以下為較佳,以〇 lg以下 為更佳)之溶解度之單體。 上述在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可為使具 _ 有碳數7以上之直鏈或分枝鏈或環狀烴基之醇或胺,與含 有Μ基之6触讀和單體反應所得狀㈣醯胺單體。 此種單體之代表例’如(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 =烯酸月桂醋、(甲基)丙稀酸硬脂醋、(甲基)丙婦酸異硬脂 Κ甲基)丙稀酸掠櫚醋、(曱基)丙烯酸肉莖謹醋、(甲基 丙嫦酸辛醋、(甲基)丙烯酸職醋、(甲基)丙烯酸異冰片 醋 '(甲基)丙烯酸十—婦基醋、(甲基)丙稀酸油醋、2乙基_ 己t(曱基)丙稀知胺、月桂基(甲基)丙稀酿胺、硬脂基(甲基) 丙烯異硬脂基(甲基)丙烯醯胺、掠摘基(甲基)丙婦醯 胺、肉豆寇基(甲基)丙烯醯胺、辛基(甲基)丙稀賴、㈣ 基(甲基)丙烯醯胺、異冰片基(甲基)丙烯酿胺、十一稀^ 細烤酿胺及油基(甲基)丙稀醯胺等(?基)丙稀酸_ 说基取代(甲基)丙_胺類。再者,亦可含有馬來酸、 酸、巴豆酸或衣康酸等類似單體之上述自旨絲胺。田* 再者’亦可為具有碳數7以上之直鏈或分枝鏈或環狀 28 1,330074 烴基之羧酸,與含有羥基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反應所得到 之酯單體。此種單體之代表例,如辛酸乙烯酯、癸酸乙烯 酯、月桂酸乙烯酯、肉苴蔻酸乙烯酯、棕櫚酸乙烯酯、硬 脂酸乙烯酯、異硬脂酸乙烯酯、十一烯酸乙烯酯' 山莶酸 乙烯g曰、萘曱酸乙烯酯 '亞油酸乙烯酯或次亞油酸乙烯酯 等乙烯基酯類。再者,亦包含(甲基)丙烯酸羥基烷酯或聚乙 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類似單體之上述酯類。尤其,以不飽 籲和L基部分做為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化合物可賦予抗菌性 能。其例可為如十一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特 別適用。 再者,亦可為具有碳數7以上之直鏈或分枝鏈或環狀 烴基之羧酸與含有胺基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反應所得到之 醯胺單體。此種單體之代表例,如辛酸_N_乙烯醯胺、癸酸 -N-乙烯醯胺、月桂酸_N_乙烯醯胺、肉菫蔻酸_N_乙烯醯胺、 棕橺酸-N-乙烯醯胺、硬脂酸_N_乙烯醯胺、異硬脂酸-乙 鲁烯醯胺、棕櫚酸-N-乙烯醯胺、十一烯酸_N_乙烯醯胺、山荼 酸-N-乙烯醯胺、萘甲酸_N_乙烯醯胺、亞油酸_N_乙烯醯胺 或次亞油酸-N-乙烯醯胺等乙烯基醯胺類。 又,亦可為具有碳數7以上之直鏈或分枝鏈或環狀烴 基之i化物、醇或羧酸與含有胺基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反 應所得到之四級鹽單體。此種單體之代表例,可為(曱基) 丙烯酸二烷胺基烷酯、二烷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乙烯基 胺、烯丙基胺、或伸乙亞胺(氮雜環丙烷)之具有庚基、辛基、 2-乙基己基、壬基、月桂基、棕櫚基、硬脂基異硬脂基、 29 十烯基、山荼基、環烷基、油基、鯨蠟基或異冰片基等 四級鹽、中和鹽或胺。 再者’亦可為具有碳數7以上之直鏈或分枝鏈或環狀 醇’與含有领基或雜基之乙烯性和單體反 …所传^到之酯單體,可為如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2_(甲 基)丙稀酿胺m㈣酸、或(曱基)丙_氧基烧磺酸等 :庚S曰、辛酯、2_乙基己酯、壬酯、月桂酯、棕橺酯、硬脂
-曰、異硬脂醋、十-烯基醋、山茶醋、蔡画旨、油醋、異冰 片酯、鯨蠟酯等。 0又,亦可為在側鏈上有碳數7以上之直鍵、分支鍵、 % t烴基之α •烯烴,例如卜壬稀、癸稀、卜十八稀等。 此等單體可單獨使用,或適當混合使用兩種以上。 由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之絲、胺基、經基、石善酸基 ,磷酸基粒應性基與魏7以上之域進行㈣反應所 仔到之側鏈具有魏7以上之烴基之高分子化合物,與 聚合所得者同樣可做為高分子添加劑。 亦即,使具有缓基、胺基、經基、石黃酸基或鱗酸基等 反應性基之高分子化合物與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醇、 羧酸、磺酸或胺等反應’亦可得到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 經基之向分子添加劑。 士上,高分子添加劑中側鏈不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 時’將高分子添加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賴得到之粒子狀^ 水劑於吸騎,無法充分確保流動性,甚至於乾燥狀態之 流動性亦變差’結果除操作困難外,吸收液之表面張力降 30 1330074 % 低,紙尿褲或吸收體於使用時回潮量變多等不期望現象亦 會發生。 以共聚合得到高分子添加劑時,上述在側鏈具有碳數7 '以上之烴基之單體之量在為高分子添加劑之(共)聚合物中 以佔15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為較佳,而以佔20重 量%以上、85重量%以下為更佳,以佔25重量%以上、70 重量%以下為特佳。 於具有反應性基之高分子化合物十後續導入碳數7以 *上之烴基所得之高分子添加劑,與由共聚合所得者同樣, 當換算成重覆單位(單體單元)時,在係屬高分子添加劑之聚 合物中以佔15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為較佳,而以佔 20重量%以上、85重量%以下為更佳,以佔20重量%以上、 70重量%以下為特佳。上述之重覆單位(單體單元)換算意 指,例如,在使聚丙烯酸與硬脂醇反應,得到側鏈具有硬 脂基之高分子添加劑之情況,將所得聚合物解釋為相當於 φ硬脂酸與丙烯酸硬脂酯之共聚合物,並以含硬脂基之單體 (硬脂酯)在係屬高分子添加劑之聚合物中所佔之比率計算 上述比率。 若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量為上述範圍以 外,則為了改善將高分子添加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脂所得到 之粒子狀吸水劑於吸溼時之流動性及乾燥狀態之流動性, 該高分子添加劑之添加量必須增多,從經濟上而言不佳。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只要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即 可;除此以外,亦可使用任何其他單體。 9 1330074 具體而言,可為側鏈具有碳數不到7之烴基之單體, 或水溶性之單體,此種單體之實例如可為(甲基)丙烯酸、馬 來酸(酐)、富馬酸、巴豆酸、衣康酸、乙烯基磺酸、2-(甲 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稀醯氧基烷磺酸及其 酯或醯胺、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乙醯胺、(曱基) 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 烯醯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之(甲 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之(曱基)丙烯酸酯或異丁烯等。此 _ 等單體可單獨使用,亦可適宜地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 其中,為控制粒子狀吸水劑表面之親水性-疏水性,以 除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以外,尚與水溶性單 體(共)聚合之高分子添加劑為較佳,此種水溶性單體,以(甲 基)丙烯酸、(曱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2-吼咯啶酮、(甲基) 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及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為較佳。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將為疏水性之水不溶性單體與親 馨 水性之水溶性單體兩方面共聚合為較佳,水不溶性單體: 水溶性單體之質量比率以從15 : 85至85 : 15為較佳,而 以從20 : 80至70 : 30為更佳,以從20 : 80至60 : 40為 最佳。 藉由將此等高分子鏈與水溶性-水不溶性共聚合形成之 高分子添加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脂,可控制粒子狀吸水劑之 親水性-疏水性程度,可不延缓吸水速度而確保吸溼時之流 動性。又,藉由將高分子添加劑與水溶性單體共聚合以賦 32 1330074 蟠 * 予親水性,使高分子本身形成水膨潤性及水溶性,並將為 上述不飽和烴基之十一烯氧基或四級銨鹽導入時,可呈現 更強力之抗菌性。 又,添加於吸水性樹脂之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之親水性 '單體中使用具有羧基之單體、具有磺酸基之單體、具有磷 酸基之單體或具有胺基之單體時,亦可形成中和鹽(鹼金屬 鹽、驗土金屬鹽、過渡金屬鹽、敍鹽、鹵化物鹽、有機酸 鹽、磷酸鹽或磺酸鹽等)之形態。其中以一價以上之金屬鹽 ®為較佳,可為鈉、鉀、鐵、鎂、銀、鋅、銅或錫等。尤其2 價以上之金屬鹽,例如鐵、鎂、銀、鋅、銅或錫等之金屬 離子鹽,可賦予抗菌性及消臭效果,為特佳。較佳之中和 程度為對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中之全部羧基、磺酸基及胺基 之莫耳數而言75莫耳%以下(下限0莫耳%),而以50莫耳 %以下為更佳,以25莫耳%以下為特佳,以10莫耳%以下 為最佳。 |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粉末狀態或懸浮狀態添加於吸水 性樹脂時可併入上述單體中,與一個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 聚合性不飽和基或2個以上反應性基之交聯單體(亦稱為交 聯劑)共聚合或反應。此等交聯.劑之具體例,可為例如N,N’-伸甲基貳(甲基)丙烯醯胺、(聚)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 (聚)丙二醇之二(曱基)丙烯酸酯、三(羥曱基)丙烷之三(曱基) 丙炼酸g旨、甘油之三(曱基)丙稀酸S旨、甘油之丙烯酸酷(曱 基)丙烯酸酯、經環氧乙烷改質之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 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六(曱基)丙烯酸酯、氰尿酸三烯丙酯' 9 1330074 異氰尿酸三烯丙酯、磷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胺、聚(甲基) 烯丙氧基烧、(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驗、甘油二縮水甘油 基醚、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伸 乙二胺、碳酸伸乙酯、碳酸伸丙酯、聚伸乙基亞胺或(甲基) 丙烯酸縮水甘油醋等。 此等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亦可將適宜之2種以上混合 而使用。又,此等交聯劑可一併添加於反應系中,亦可分 開而添加。藉由此等交聯劑之有無或交聯劑量之多寡,可 g 將高分子添加劑於中性水之溶解性調整為可溶性或不溶 性。此等交聯劑之使用量以為上述單體量(内部交聯劑除外) 之0.001至10莫耳%為較佳,而以0.005至5莫耳%為更佳, 以0.01至1莫耳%為特佳。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之熔點、玻璃轉移點或軟化點以40 至250°C以下為較佳,而以50至200°C為更佳,以60至150 °C為特佳。若使用為40°C以下者時,將高分子添加劑添加 於吸水性樹脂所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於乾燥狀態之流動性 鲁 或吸渔時之流動性降低,操作性變差,故不佳。藉由將炼 點、玻璃轉移點或軟化點調整至上述範圍内,不只可維持 室溫下之粉體流動性及吸溼時之流動性,且不織布或紙漿 等基材與粒子狀吸水劑混合後,藉由加熱至該高分子添加 劑之熔點、玻璃轉移點或軟化點以上,可促成基材與高分 子添加劑之熱熔合與固定化。添加之高分子添加劑之炼 點、玻璃轉移點或軟化點為250°C以上時,基材與粒子狀吸 水劑顯然有發生熱劣化之傾向,故不佳。 34 1330074 又,關於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之分子量,通常適用之重 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1,000,000以下,而以5,000以 上1,000,000以下為較佳,以10,000以上1,000,000以下為 • 更佳,以50,000以上1,000,000以下為最佳。高分子添加劑 •之分子量在該範圍以外時,將高分子添加劑添加於吸水性 樹脂所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於乾燥時之流動性或吸溼時之 流動性有惡化之可能性。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粉體(微粒子)狀態添加於吸水性 β樹脂時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之形態可為溶液狀態、懸浮狀態 或粉體狀態任何一種。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粉體(微粒子)狀態添加於吸水性 樹脂時,高分子添加劑之粉體粒徑或粒子形狀並無特別限 定,然而通常比吸水性樹脂之重量(質量)平均粒徑小,對高 分子添加劑粉體全量而言,以90重量%以上(上限100重量 %)在0.01至100//m之範圍内為較佳。其中,對高分子添 劑粉體全量而言,以90重量%以上在0.01至75# m之範 圍内為更佳,而以在5至75//m之範圍内為特佳,以在5 至50//m之範圍内為最佳。 又,高分子添加劑粉體之平均粒徑(D50),以0.01 //m 以上100 // m以下為較佳,而以0·01 以上75//m以下 為更佳,以〇·〇 1 // m以上50 # m以下為最佳。粒徑分布及 平均粒徑可藉由庫爾特(Coulter)法或雷射折射散射法等先 前之測定方法容易地測定。又,所賦予之粒子形狀可為微 粒子之造粒物,亦可為一次粒子(單粒子)。 35 1330074 參 若上述高分子添加劑粉體(微粒子)之粒徑在上述範圍 外,則高分子添加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脂所得到之粒子狀吸 水劑於乾燥狀態之流動性或於吸溼時之流動性可能無法改 善,或者粒子狀吸水劑之吸水性能低,故不佳。 <高分子添加劑之合成方法> 上述高分子添加劑藉由下述方法得到為較佳:將側鏈 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共)聚合而得到之方法,或者 在具有羧基、胺基、羥基、磺酸基或磷酸基等反應性基之 高分子化合物之側鏈上導入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而得到 之方法,不過將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共聚合) 而得到之方法由於合成容易,所以較佳。 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溶液狀態添加於吸水性樹脂時 之高分子添加劑之合成方法,只要在可溶解上述單體混合 物之溶媒中進行聚合即可,較佳之溶媒可為甲醇、乙醇、 異丙醇、四氫呋喃、乙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曱苯、 己烷、二曱基曱醯胺'二曱基亞砜、笨、環己烷或水等。 聚合反應適合使用藉由光或熱產生游離之自由基而進 行之自由基聚合法,依照需要可併用硫代乙醇酸酯或烷基 硫醇等鏈轉移劑。 自由基聚合之起始劑,可使用過硫酸钟、過硫酸i安、 過硫酸納、节酸基過氧化物、過氧化氫、辛基過氧化物、 2,2’-偶氮戴異丁腈、過錯酸納、過碳酸鉀、過碳酸納、第 三丁基氫過氧化物、或2,2’-偶氮貳(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等 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者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等 36 1330074 參 光聚合起始劑。上述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從物性面而言, 通常為(對所有單體)〇.〇〇〗至2莫耳%,而以0.01至1莫耳 °/〇為較佳。上述聚合起始劑不足0.001莫耳%時,未反應之 '殘存單體變多,另一方面,聚合起始劑超過2莫耳%時,聚 •合之控制變得困難,因此不佳。 聚合反應溫度以調整至0至125°c之範圍為較佳,反應 時間以在10分鐘至5小時之範圍内進行為較佳。 聚合反應進行時反應溶液中之單體濃度以1至50重量 %之範圍為較佳,而以5至30重量%為更佳’以10至25 重量%為最佳。 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粉體狀態或懸浮狀態添加於吸 水性樹脂時之高分子添加劑之合成方法,可為藉由粉碎製 作之方法,藉由乳化聚合或懸浮聚合製作之方法,或藉由 沉澱聚合(亦稱為分散聚合)製作之方法等。 在上述懸浮聚合或乳化聚合中,多在分散劑中使用界 φ面活性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脂所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與吸 收液接觸時,吸收液之表面張力有時會降低,而有需要注 意之困難點。最好之粉體製作方法為藉由沉澱聚合製作之 粉體。 沉澱聚合意指如日本國特開昭6-199969號公報、曰本 特開平3-95204號公報、曰本特開昭60-71623號公報或者 自由基聚合手冊第264頁(N . T . S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出版)記載之聚合方法,係一種單體(monomer)可溶於溶媒, 而聚合形成之高分子量體不溶於溶媒,以微粒子狀析出, 37 1330074 因而只要除去溶媒即可容易地得到微粒子之聚合方法。由 於依照該沉澱聚合法即使未使用界面活性劑亦可得到微粒 子,當將藉由沉澱聚合得到之微粒子添加於吸水性樹脂以 得到粒子狀吸水劑時,由於有「粒子狀吸水劑不易使吸收 液之表面張力降低」之優點,故為特佳。 由於進行沉澱聚合之溶媒隨使用之單體而改變,甚難 予以特別限定,不過以選擇能溶解單體,但無法溶解聚合 所生成之高分子量體之溶媒為原則,代表性沉澱聚合之溶 媒之實例,如疏水性有機溶媒,例如碳數5至10之烷,例 如己烷或戊烷;例如碳數5至10之環烷,例如環己烷、苯 或經烷基取代之苯;甲苯,二曱苯,烷基中含有1至6個 碳原子且羧酸酯部分含有2至6個碳之羧酸烷酯,例如醋 酸乙酯或醋酸甲酯;具有1至2個碳原子及至少2個以上 鹵素之鹵代烧,例如二氯乙烧等。 關於沉澱聚合之起始劑,可使用過硫酸鉀、過硫酸銨、 過硫酸納、节酿基過氧化物、過氧化氫、辛基過氧化物、 2,2’-偶氮貳異丁腈、過醋酸鈉、過碳酸鉀、過碳酸鈉、第 三丁基氫過氧化物、或2,2’-偶氮貳(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等 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者2-羥基-2-曱基-1-苯基-丙-1-酮等 光聚合起始劑。上述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從物性面而言, 通常為(對所有單體)0.001至2莫耳%,而以0.01至1莫耳 %為較佳。上述聚合起始劑不足〇.〇〇〗莫耳%時,未反應之 殘存單體變多,另一方面,聚合起始劑超過2莫耳%時,聚 合之控制變得困難,因此不佳。 38 1330074 進行沉澱聚合時,反應溶液中之單體濃度以1至50重 量%之範圍為較佳,而以5至30重量%為更佳,以10至25 重量%為最佳。尤其,以高濃度進行沉澱聚合反應時,具有 2000至20000分子量之聚氧伸乙基(具體而言環氧乙烷與環 '氧丙烷之共聚合物等)以在單體中佔0.5至10重量%之方式 進行聚合為較佳。 沉澱聚合反應只要藉由光、熱或氧化還原產生游離之 自由基而進行聚合即可,反應溫度以調整至0至125°c之範 ®圍為較佳,反應時間以在10分鐘至5小時之範圍内進行為 較佳。 藉由聚合得到之沉澱物可依原樣添加於吸水性樹脂, 而在分取粉體之情況,則將剩餘之溶媒除去後,進行乾燥。 為不使生成之微粒子聚集成團,乾燥溫度必須調整為熔 點、玻璃轉移點或軟化點以下;最適合之乾燥溫度由於隨 著溶媒種類而改變,故難以特別限定,不過以30°C至200 0°C為較佳,以40°C至150°C為更佳,以50°C至l〇〇°C為最 佳。再者,乾燥以在減壓下進行為較佳,其中以約lOOmmHg 以下為較佳,以50mmHg以下為更佳,以lOmmHg以下為 最佳。 乾燥後,高分子添加劑為凝集物時,可進行適當的粉 碎處理,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粉體(微粒子)調整成最適粒 徑。 本發明所使用之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高分子 添加劑可為溶液、懸浮液或粉體之任一種。 39 1330074 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溶液或懸浮液狀態添加於吸水 性樹脂之手法如下述:在上述表面交聯處理時所使用之表 面交聯劑與水及/或親水性有機溶媒混合形成之表面交聯溶 液中,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溶解或分散成漿液狀,然後混 合於吸水性樹脂之手法;或者在水及/或親水性有機溶媒中 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溶解或分散成漿液狀後,混合於吸水 性樹脂之手法。 如上述方式,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溶液或懸浮液與 g 吸水性樹脂混合時,所使用之包含水及/或親水性有機溶媒 之溶媒添加量,其最適量隨吸水性樹脂之種類或粒徑(粒度) 而異;使用水做為上述溶媒時,相對於吸水性樹脂之固形 份100重量份,該溶媒添加量為10重量份以下,而以1至 5重量份之範圍為較佳。又,使用親水性有機溶媒做為上述 溶媒時,相對於吸水性樹脂之固形份100重量份,該溶媒 添加量為10重量份以下,而以0.1至5重量份之範圍為較 佳。 參 再者,溶解或分散(懸浮)於上述溶媒之高分子添加劑之 濃度,雖隨使用之高分子化合物之種類或溶媒之種類及黏 度而異,並無特別限定,不過通常為高分子添加劑及溶媒 之合計量之0.0001至30重量%,而以0.01至10重量%之 範圍為較佳。 將上述高分子添加劑以粉體狀態添加於吸水性樹脂之 方法,可採用藉由乾摻合將吸水性樹脂與粉體狀高分子添 加劑直接混合之方法,或者於直接混合後加水,將高分子 40 1330074 _ 4 添加劑固著於吸水性樹脂表面之方法。 如下述製法5,在吸水性樹脂表面進行直接聚合反應, 形成高分子添加劑以得到粒子狀吸水劑時,亦可採用與將 高分子添加劑以溶液添加時同樣之添加方法,又,關於聚 •合方法,只要可藉由光或熱產生游離自由基以進行聚合即 可,可適宜地採用上述(II)之高分子添加劑之聚合方法。 將高分子添加劑與吸水性樹脂混合時,通常可在吸水 性樹脂之粉體溫度為室溫下混合,然而為了得到粒子狀吸 ®水劑之安定吸水特性及吸溼時流動性,以於5°C至l〇〇°C混 合為較佳,而以於20°C至80°C混合為更佳。 亦即,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中,高分子添加劑之添 加量雖隨目的及吸溼時流動性及吸收特性而異,然而該添 加量,相對於吸水性樹脂之固形份100重量份,以0以上 30重量份以下之範圍為較佳,而以0.01重量份以上20重 量份以下為更佳,以0.01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又更 Φ佳,以0.01重量份以上5重量份以下為特佳,以0.01重量 份以上3重量份以下為最佳。添加量超過上述範圍時,無 法達到符合該添加量之吸溼時流動性改善效果,不僅不經 濟,亦恐怕導致吸水性能本身之降低。 本發明中將吸水性樹脂與高分子添加劑混合時所使用 之裝置,只要通常混合時使用之混合裝置即可,例如圓筒 型混合器、螺桿型混合器、滿流混合器(turbulizer)、諾塔型 混合器(Nautamixer)、V字型混合器、旋帶型混合器、雙腕 型捏合機、流動式混合器、氣流型混合器、迴轉圓盤型混 41 1330074 合器、滾輪混合器、或轉動式混合器等,混合時之速度無 論高速或低速均無所謂。 (實施形態2) <界面活性劑> 在本發明中,使用界面活性劑做為表面交聯時表面處 理劑之必需成分來製造粒子狀吸水劑。本發明之界面活性 劑意指分子内兼具親水性部分與親油性(疏水性)部分,並藉 由親水與親油之平衡,強力地吸附於物體之表面,可將該 物體之表面特性改質者;可使用之界面活性劑,例如陰離 子性界面活性劑、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陽離子性界面活 性劑及兩性界面活性劑等。 此等界面活性劑之用量,相對於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 100重量份,為0.0005至0.012重量份,而以0.0005至0.001 重量份為較佳,以0.001至0.0045重量份為更佳,以0.0015 至0.004重量份為特佳。亦即,不到0.0005重量份時,有 流動性或總體密度之提高不足之情況。另一方面,若超過 · 0.012重量份,則有「吸收液之表面張力降低」之問題,且 無法達到符合該添加量之效果,不經濟。 又,本發明所使用之界面活性劑之HLB(親水性-疏水 性平衡)並無特別限定,而以8至18為較佳,以9至17為 更佳,以10至17為特佳。HLB在上述範圍内時,可使粒 子狀吸水劑之流動性及總體密度更適當地提高。 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如混合脂肪酸納肥皂、半硬化 牛脂脂肪酸鈉肥皂、硬脂酸鈉肥皂、油酸鉀肥皂或蓖麻油 42 1330074 « 肥皂等脂肪酸鹽,月桂基硫酸鈉、高級醇硫酸鈉、月桂基 硫酸鈉、月桂基硫酸乙醇胺等烷基硫酸酯鹽;十二烷基苯 磺酸鈉等烷基苯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鈉等烷基萘磺酸鹽; 二炫基續酸基破拍酸納寺烧基續酸基破ίό酸鹽,烧基二苯 • 基醚二磺酸鈉等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鹽;烷基磷酸鉀等烷 基磷酸鹽;聚氧伸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鈉、聚氧伸乙基烷基 醚硫酸鈉、聚氧伸乙基月桂基醚硫酸三乙醇胺、或聚氧伸 乙基烷基苯基醚硫酸鈉等聚氧伸乙基烷基(或烷基烯丙基) @硫酸酯鹽,特殊反應型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特殊羧酸型界 面活性劑,萘磺酸福馬林縮合物之鈉鹽,及特殊芳香族 磺酸福馬林縮合物之鈉鹽等萘磺酸福馬林縮合物之鈉鹽, 特殊聚羧酸型高分子界面活性劑或聚氧伸乙基烷基磷酸酯 等。 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如聚氧伸乙基月桂基醚、聚氧 伸乙基黥蠟基醚、聚氧伸乙基硬脂基醚、聚氧伸乙基油基 φ醚、或聚氧伸乙基高級醇醚等聚氧伸乙基烷基醚;聚氧伸 乙基壬基苯基醚等聚氧伸乙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伸乙基衍 生物;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 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 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山梨醇酐倍半油酸酯、或山梨醇 酐二硬脂酸酯等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伸乙基山梨醇酐 單月桂酸酯、聚氧伸乙基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聚氧伸乙 基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聚氧伸乙基山梨醇酐單硬脂酸 酯、聚氧伸乙基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或聚氧伸乙基山梨 43 1330074 酸醋、聚氧伸乙基山梨醇酐三油_旨等聚氧伸乙 酐脂肪酸酿’·聚氧伸乙基山梨醇四油酸醋 :申=她肪酸醋;甘油單硬脂酸醋、甘油單油酸酿、 自己礼化射油單硬脂酸料甘油脂肪㈣,聚乙二 卜聚乙二醇單硬㈣醋、聚乙二醇二硬脂酸酿、 或承乙二酵单油義等聚乙二醇脂肪酸酿;聚氧伸乙基产 基胺’ ·聚氧伸乙基硬化g麻油;或炫基烧醇醒胺等。土兀 ㈣陽f子性界面活性劑及兩面界面活性劑,如椰子胺乙 酉夂鹽、或硬脂胺乙酸鹽等烧胺鹽;月桂基三甲基純化物' 硬月曰基二甲基銨氯化物、歸犧基三甲基錢氯化物、二硬脂 ,二f基錢氯化物、烧基节基二甲基銪氯化物等第四級銨 麗,月桂基甜菜驗、硬脂基甜菜驗、月桂基叛甲基經乙基 切鑌甜菜驗粒細纽;或月桂基二甲基胺氧化物。 糟由使用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亦可賦予所得到之親水性聚 合體抗菌性。 再者」界面活性劑為氟系界面活性劑。藉由使用氣系 界面活性齊!亦可賦予抗菌性。本發明中使用之氟系界面活 性劑雖有各式各樣’然而關如具有—般界面活性劑之親 油基之氫經氟取代而成之全氟烷基者,界面活性特別強。 若改變氟系界面活性劑之親水基,則有陰離子型、非 離子型、陽離子型及兩性型四種,然而多使用與疏水基相 同構造之氟碳鏈。又,為疏水基之碳鏈可使用直鏈,亦可 使用分枝鏈。代表性之氟系界面活性劑如下述。 奴酸氟烷基(C2至C10)酯、Ν-全氟辛磺醯基麩胺酸二 44 ι^υυ/4 _氣院基(C6至CU)氧]小烧基(C3至C4)石黃酸納、3_[ω i烧酿基(C6至C8)4乙基胺基Η·丙㈣納、Ν·[3_(全氟 辛續酿胺)丙基mN_nN•縣亞甲基制 基(⑶至⑶德酸、碳酸⑹3至⑴)錢編卜^ 辛石尹、酸-乙Μ胺、全氣烧基(C4至C12)確酸鹽(Li、K、 Na)、N-丙基-N-(2-經基乙基)_全氟辛石黃酿胺、全氟烧基似 至CIO)石黃酸丙基三曱基錢鹽、全氣燒基(C6s c叫N_乙義 磺醯基甘胺酸鹽(κ)、磷酸戴(队全氟辛基磺醯基_N_乙基ς 乙基)、單全氟烷基(C6至Cl6)乙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第四 級銨碘化物(商品名Fluorad FC-135,住友3Μ股份有限公 司製陽離子性氟系界面活性劑)、全氟烷基烷氧化物(商品名 Fluorad FC-171,住友3Μ股份有限公司製非離子性界面活 性劑)、或全氟烷基磺酸鉀鹽(商品名Fhl0rad FC_95及 FC-98,住友3M股份有限公司製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中亦可使用有機金屬界面活性劑。本發明中所 魯使用之有機金屬界面活性劑,雖為在分子之主鏈或侧鏈具 有Si、Ti、Sn、Zr或Ge等金屬者,然而以分子之主鏈具 有Si者為較佳,而以石夕氧烧系界面活性劑為更佳。 代表性之有機金屬界面活性劑,如(吉田、近藤、大垣 及中山「新版界面活性劑手冊」,工學圖書(1966),34頁) 等所列者。有機金屬界面活性劑所含之金屬’可使用Sn、 Zr或Ge等代替Si或Ti。本發明中使用之界面活性劑並不 以上述界面活性劑為限。 此等界面活性劑中,從文全性方面而言以非離子性界 45 1330074 面活性劑為較佳,其中以山梨醇酐之脂肪酸酯及聚氧伸乙 基山梨醇酐之脂肪酸酯為特佳。 (實施形態3) 〈粉體之滑劑> 滑劑意指存在於互相滑動之二平面間,具有使摩擦(阻 力)減少之作用之物質。亦即,物與物接觸時,隨著物質彼 此之表面狀態,雖產生「易滑動·難滑動」之現象,或「阻 力大·阻力小」之現象,而滑劑為使其阻力減少所用者。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滑劑,係用於減少吸水性樹脂彼此 間之摩擦(阻力)。藉由使用滑劑,可得到使鬆裝總體密度及 流下速度增大之粒子狀吸水劑。藉由使流下速度增大可 縮短從容器移至料斗之時間,及從料斗進入容器之充填時 間’可提高作業上之效率。此等效果,即使在上述界面活 性劑之情況亦相同,為本發明之新穎吸水劑之宏大效果。 又,藉由使鬆裝總體密度及流下速度增大,製造粒子 狀吸水劑時,可期待使粉體攪拌動力及空氣輸送所必要之 能量降低。又’藉由使粉體麟動力及空氣輸送所必要之 能量降低,無需擔心破壞吸水性樹脂之粒子,亦可期待加 壓下吸收倍率等物性降低,及抑制微粉之增加。'' 本發明中可使用之滑劑只要為固體之滑劑即可,並無 特別限定,可為例如烴系滑劑、脂肪酸系滑劑、脂肪酸龄 胺糸滑劑、酷系滑劑、醇系滑劑、或金屬肥急滑劑等。复 :’從具有做為滑劑之作用及做為安定劑之作^觀⑽ 言’以使用金屬肥皂滑劑為較佳。又,本發明之滑劑必, 46 1330074 4 % 在常溫(25°C)及常壓(〇.l〇lMPa)下為固體。 烴系滑劑可使用低聚合聚乙烯等。低聚合聚乙烯為分 子量1500至2000左右之聚乙烯。 ' 脂肪酸系滑劑只要具有做為滑劑作用之脂肪酸即可, •並無特別限定,然而以使用碳數12(C丨2)以上之脂肪酸為較 佳。具體而言,可為例如月桂酸、肉莖蔻酸、棕櫚酸、硬 脂酸、花生酸或山荼酸等。其中’從取得容易方面而言, 以使用硬脂酸為較佳。又,此等脂肪酸系滑劑以使用微粒 鲁子者為較佳,而以不含會促進吸水性樹脂劣化之Fe或Ni 等重金屬,且碘價.酯價低之精製品為更佳。 脂肪醯胺系滑劑為從脂肪酸衍生之以一般化學式 RCONH2表示之化合物。此等月旨肪醯胺有第一醯胺 (R-CONH2)、第二醯胺((RCO)2NH)、及第三醯胺 ((RCO)3N),而以使用第一醯胺為較佳。具體而言,例如可 使用硬脂醯胺、棕櫚醯胺、油醯胺、伸甲基貳硬脂醯胺或 φ伸乙基貳硬脂醯胺等。其中,由於伸曱基貳硬脂醯胺或伸 乙基貳硬脂醯胺之相容性、透明性、耐候性及非黏著性優 良,所以更佳。 酯系滑劑,可使用脂肪酸之多元醇酯或脂肪酸聚二醇 酯等。脂肪酸之多元醇酯以使用硬化蓖麻油為較佳。又, 脂肪酸聚二醇酯以使用乙二醇之單硬脂酸酯為較佳。 醇系滑劑為烴系滑劑或脂肪酸系滑劑之氫經羥基取代 者。醇系滑劑只要為烴系滑劑或脂肪酸系滑劑之氫經羥基 取代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例如分子内具有1個 47 1330074 羥基之鯨蠟醇或硬脂醇等脂肪醇’分子内具有2個_基之 聚乙二醇,或分子内具有3個羥基之聚甘油等。聚乙二醇 及聚甘油除做為滑劑之作用外,亦具有防靜電作用。 金屬肥皂滑劑包含為有機酸之脂肪酸、石油酸或高分 子酸等之驗金屬以外之金屬鹽。 粉體之滑劑通常為粉末之形狀,其粒徑並無特別限 定,通常使用比吸水性樹脂之重量(質量)平均粒徑小者,且 粉末之90重量%以上為1〇〇㈣以下(而以5〇“爪以下為較 佳’以lOym以下為更佳)者。 € 再者,上述各滑劑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併用。 至於滑劑加入吸水性樹脂之方法,由於與上述實施形態i 相同,其說明予以省略。以下說明滑劑在吸水性樹脂中之 添加量。 將粉體之滑劑以漿液狀分散並與吸水性樹脂混合時, 其漿液中之滑劑濃度可隨使用之滑劑或分散溶媒之種類, 或漿液之黏性而適宜地選擇;該濃度雖無特殊限定,然而鲁 通常在0.0001至0.1重量%之範圍内,而以〇〇〇]至005 重里/〇之範圍為較佳。與滑劑混合時吸水性樹脂之粉體溫 度,通常可在室溫以上混合,然而為得到粒子狀吸水劑之 安定吸水特性、流下速度或總體密度,以於仙它以上混合 為較佳’而以於50〇c以上混合為更佳。 亦即,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中,滑劑之添加量只要 心為目的之總體达、度及流下速度而適宜地變更即可,然而 對吸水性樹脂(100重量%)而言,以〇 丨至〇】重量。乂之 48 1330074 % 鵪 範圍為較佳,而以0.01至0.05重量%之範圍為更佳,以0.001 至0.01重量%之範圍為特佳。滑劑之添加量在上述範圍内 時,由於添加量為微量,不賦予疏水性·防水性,因此不 '會降低吸水特性,可使總體密度增大,同時可使流下速度 •增大。又,由於能防止機械性衝擊造成之吸水特性降低及 降低製造粒子狀吸水劑時之粉體攪拌動力,因此可期待降 低以空氣輸送粒子狀吸水劑所必需之能量。另一方面,滑 劑之添加量超過上述範圍時,不只不經濟,亦恐怕導致吸 _水特性之降低。 (III)粒子狀吸水劑 <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以含有上述粉體之滑劑或界面 活性劑與上述吸水性樹脂為較佳,只要具有特定之參數即 可,其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具體而言,可藉由以下1 至6之方法製造。 Φ 1. 在吸水性樹脂聚合時,於含有内部交聯劑之單體 水溶液中使粉體之滑劑分散並聚合,再依照需要施行乾燥 處理.粉碎.表面交聯處理,得到粒子狀吸水劑之方法。 2. 在吸水性樹脂中添加粉體之滑劑或界面活性劑並 混合,再依照需要於表面附近進行表面交聯處理,製造粒 子狀吸水劑之方法。 3. 於吸水性樹脂之表面附近藉由含有粉體之滑劑或 界面活性劑之表面交聯劑進行表面交聯處理,製造粒子狀 吸水劑之方法。 49 1330074 4. 依照需要於吸水性樹脂之表面附近進行表面交聯 處理,得到在表面附近再交聯之吸水性樹脂後,與粉體之 滑劑或界面活性劑混合,製造粒子狀吸水劑之方法。 5. 在吸水性樹脂之表面附近將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 之烴基之單體及聚合起始劑混合(視需要亦可混入表面交聯 劑),於吸水性樹脂之表面進行聚合反應(視需要亦可進行交 聯反應),以於吸水性樹脂之表面直接形成高分子添加劑而 製造粒子狀吸水劑之方法。 6. 於吸水性樹脂中添加粉體之滑劑,攪拌同時加 熱,將粉體之滑劑熔融後,冷卻,製造粒子狀吸水劑之方 法。 上述1至6之製法中,雖可如上述1之方式,於吸水 性樹脂聚合時添加於單體水溶液中,然而為使添加劑均勻 地附著於吸水性樹脂表面,以上述2至4及6之製法之方 式添加於吸水性樹脂為較佳。 <粒子狀吸水劑所含之其他成分>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中,除上述成分(吸水性樹脂、 高分子添加劑、内部交聯劑、聚合起始劑及表面交聯劑等) 之外,為再賦予其他性能,可添加多價金屬、無機粉末或 水等親水性有機溶媒,進行吸水性樹脂等之造粒。藉由其 之添加,有提高粒子狀吸水劑之通液性及流動性等情形。 再者,所使用之多價金屬或無機粉末,例如國際申請 編號W02004/JP1007號(國際申請日2004年2月2日)、 W02004/JP1294號(國際申請日2004年2月6日)或 50 1330074 螫 WO2004/JP9242號(2004年6月3日申請)等中所例示者。 具體而言,所使用之無機粉末為對水性液體等不活性 之物質,例如各種無機化合物之微粒子或黏土礦物之微粒 '子等。該無機粉體以對水具有適度之親和性且為水不溶或 •難溶者為較佳。具體而言,以藉由庫爾特(Coulter)計數器法 測定之平均粒徑為200/zm以下之微粒子為較佳,例如可為 二氧化矽或氧化鈦等金屬氧化物,天然沸石或合成沸石等 矽酸(鹽),高嶺土、滑石、黏土或皂土等。其中,以二氧化 隹矽及矽酸(鹽)為更佳,而以藉由庫爾特(Coulter)計數器法測 定之平均粒徑為200/zm以下之二氧化石夕及石夕酸(鹽)為特 佳。又,所使用之多價金屬如硫酸鋁或明礬等之鋁鹽。其 之使用量雖取決於吸水性樹脂及/或粒子狀吸水劑與無機粉 體之組合,然而對吸水性樹脂及/或粒子狀吸水劑100重量 份而言為0.001至10重量份,而以0至6重量份為較佳, 以0.001至5重量份為更佳,以0.01至3重量份為特佳, φ以0.1至1重量份為最佳。雖取決於為粒子狀吸水劑目的之 吸水特性或粒度,然而超過上述範圍時,恐怕超過高分子 添加劑產生之衝擊吸收能力,例如,受到衝擊力時,防止 吸水特性之降低變得困難。 吸水性樹脂及/或粒子狀吸水劑與無機粉體之混合方 法,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例如將粉體彼此混合之乾摻合 (dry blend)法或澄式混合法(將添加劑添加於溶媒使其分散 或溶解)等。使用無機粉末時,以乾摻合法為較佳。又,使 用多價金屬時,以溼式混合為較佳。 51 1330074 又本發明相關之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法中,了再 包含依照需要添加消臭劑、抗菌劑、香料、發泡劑、顏料 親水性短纖維、可塑劑、黏著劑、界面活性劑、肥料氧 化劑、還原劑、水、鹽類、螯合劑、殺菌劑 '聚乙^醇戋 聚伸乙亞胺(料丙咬)等親水性高分子、石樣等疏水:高^ 子、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熱塑性樹脂、聚酯樹脂或尿素樹脂 等熱固性樹脂等’賦予各種機能之步驟。此等添加劑之^ 用量,相對於吸水性樹脂100重量份而言’通常為^至 重量份,而以0至10重量份之範圍為較佳,以〇至^重旦 份之範圍為更佳。 s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藉由界面活性劑或粉體之滑 劑之添加,可於不降低吸收液之表面張力下,防止粒子狀 吸水劑之吸收特性降低。本發明人等發現隨著界面活性劑 或粉體之滑劑之添加量改變’粉體流動性之變化存在著最 佳值(尖峰)’若添加量超過尖峰,則流下速度變得遲緩,當 從料斗(容器)排出時形成橋接(bridging),?|起未能流下之癱 現象。因此’界面活性劑或粉體之滑劑之少量添加,對於 表面張力降低以外之粉體特性亦具有重要之意義。 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粒子狀吸水劑之特性。 〈粒子狀吸水劑之粒徑>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可視需要可從無機粉末及親水 性有機溶媒造粒。因此’粒子狀吸水劑以含有為粒子狀吸 水劑質量之90重量%以上(上限】〇〇 $量%)之85〇㈣以下 !50㈣以上之粒子為較佳,以含有為全部粒子狀吸水劑之 52 1330074 辠 95重量%以上之850#!^以下150#m以上之粒子為更佳’ 以含有全部粒子狀吸水劑之98重量%以上之850ym以下 150//m以上之粒子為特佳。再者,進行造粒時’以將粒子 狀吸水劑調整為上述粒徑為較佳。 又’粒子狀吸水劑之質量平均粒徑以200至600 // m為 較佳’以250至600以m為更佳,以250至550" m又更佳, 以250至500//m為特佳,而以300至500 μ m為最佳。 g 表示粒徑分布之標準偏差值cr以0.25至0.45之範圍為 較佳’以0.25至0.42為更值,以0.25至0.40為特佳,以 0.25至0.38之範圍為最佳。 150//m以下之粒子(微粉)超過1〇重量%時’產生如「吸 水時血液或尿等在吸收體中之液體擴散性受到抑制;做為 及收體使用時’由於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加’粒子狀吸水劑 容易溶解;再者,吸溼時之流動性變差;粒子狀吸水劑或 紙尿褲等衛生材料製造時作業中產生粉塵造成作業環境惡 •化’由於具有寬廣粒度分布造成離析(segregation)增大」等 諸多問題’因此不佳。又,對數標準偏差不到0.25時,有 總體密度降低之情形。尤其,粉體流動性提高之本發明粒 子吸收劑’粒徑分布廣時或微粉多時,由於在料斗或袋中 顯著地形成離析(segregation),裝填於紙尿褲時容易引起品 質之偏差。超過850//m之粒子超過10重量%時,粒子狀 吸水劑之吸水速度變慢,又,使用吸收物品時吸收體之肌 觸性變差,出現異物感’由於對使用者造成不快感,故不 佳。藉由將對數標準偏差調整至本發明之較佳範圍,可容 53 1330074 易地得到流動性及總體密度優良,吸水性能不會降低,且 ’又有離析等問題之粒子狀吸水劑。 粒子狀吸水劑之粒徑可依照目的及需要再混合添加不 溶性微粒及親水性溶媒(以水為較佳)造粒而調整。 粒度調整雖可用逆相懸浮聚合之方式,以粒子狀分散 聚合及分散乾燥而調整,然而通常(尤其在水溶液聚合之情 况)於乾燥後粉碎及分級’並視需要藉由將微粉造粒等而調 整成特定粒度。 又’為得到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本發明之吸水性 ® 樹脂之鬆裝總體密度(依JIS K-3362規定)以調整至0.45至 〇.85g/m】為較佳,以0.50至0.80g/ml為更佳,而以0.55至 〇.80g/ml之範圍為特佳。 〈加壓下吸收倍率(absorbency against pressure)〉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於2.03kPa壓力下(荷重下)之加 壓下吸收倍率(AAP1)為20g/g 以上,而以22g/g以上為較 佳’以24g/g以上為更佳,以26g/g以上為特佳,以28g/g φ 以上為最佳。又,加壓下吸收倍率之上限雖無特別限定, 越高越好’然而從製造成本等經濟性而言,通常為50g/g 以下,而以45g/g以下為較佳。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於4.83kPa壓力下(荷重下)之加 壓下吸收倍率(AAP2)為17g/g以上,而以I8g/g以上為較 佳,以19g/g以上為更佳,以2〇g/g以上為最德。又,加壓 下吸收倍率之上限雖無特別限定,然而從製造成本等經濟 性而言’通常為50g/g以下,而以45g/g以下為較佳。 54 1330074 再者,使用2.03kPa及4.83kPa荷重下之加壓下吸收倍 率,係模擬嬰兒在睡覺狀態及坐起狀態下使用吸收體或紙 尿褲等吸收性物品之狀況。 ' 再者,關於加壓下吸收倍率之測定法等,將在下述實 • 施例中說明。 <吸溼時之流動性指數> 吸溼時之流動性指數(以下僅簡稱為吸溼流動性)意指 放置於25°C相對溼度90%RH下關於阻塞性或結塊性以及 ®粉體之流動性之評價,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吸溼率通常 在約1至25重量%之範圍内,呈現不阻塞或結塊而吸溼流 動性優良之特徵。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放置於25°C及 90%RH下1小時之吸溼時流動性指數以90重量%以上100 重量%以下為較佳,而以95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為 更佳,以98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為特佳。由於能防 止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於保存時或者於紙尿褲等吸 φ收性物品製造過程中吸溼時之流動性降低,以及因而造成 之粒子狀吸水劑粒子之結合或阻塞,可防止製造裝置内部 之粉體阻塞等造成之製造裝置停工等。再者,關於吸溼時 流動性指數之測定法,將於實施例中詳細說明。 〈粒子狀吸水劑之形狀>
粒子狀吸水劑之形狀,一般可為例如美國專利5244735 號公報之第一圖或第二圖記載之逆相懸浮聚合所得到之球 形狀或橢圓體狀,或者維也納香腸(Vienna sausage)狀之一 次粒子形狀,或者例如「不織布世界(NON WOVENS 55 1330074 WORLD)」,2000 年 10 至 11 月(Marketing Technology Service 公司出版)之第75頁第一圖記載之凝集之複數個珠粒 (agglomerated beads)之球形狀或橢圓體狀粒子凝集成之該 一次粒子之造粒物形狀,再者,可為美國專利5981070號 公報第二圖、第三圖或第四圖之形狀,或者如上述不織布 世界(NON WOVENS WORLD)」,2000 年 10 至 11 月之 75 頁第一圖記載之結晶形狀,為從將單體水溶液聚合所得到 之含水凝膠狀聚合體之破碎物而來之不定形破碎狀或其造 粒物之形狀。 ·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以球形狀或橢圓體狀之一次粒 子以外之形狀為較佳,而以球形狀粒子之造粒物、橢圓體 狀粒子之造粒物,或者從單體水溶液聚合所得到之含水凝 膠聚合體或乾燥物之破碎物而來之不定形破碎物,或其造 粒物之形狀為更佳,而以不定型破碎物或其造粒物之形狀 為特佳。 球形狀或橢圓體狀之一次粒子製成吸收性物品時,與 鲁 紙漿等纖維材料之混合性低,又,粒子狀吸水劑容易從該 粒子狀吸水劑與纖維材料混合形成之吸收體脫落之故。因 此,若使用球形狀或橢圓體狀之一次粒子之粒子狀吸水 劑,則產生「吸收體中粒子狀吸水劑變得難以均勻分布」 之問題。 <乾燥狀態之粉體流動性> 使用於本發明所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之該高分子添加 劑由於具有室溫以上之高熔點、玻璃轉移點或軟化點,在 56 1330074 室溫狀況下,不僅吸溼時,即使在含水率為0至20重量%(而 以含水率0至10重量%為更佳)之乾燥狀態,亦可達成粉體 之高流動性或壓密狀態之高流動性。表示粉體之高流動性 之指標,可使用 EDANA(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 Nonwovens Association)規定之流下時間(Flowability (450.2-02))等。流下時間(Flowability)係在室溫條件下(25 °C,相對溼度50%RH),於規定之料斗中加入100g之吸水 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粉體,然後測定加入之粉體全量從 ®料斗排出為止之時間之評價方法。流下時間越短,呈現越 優良之流動性。較佳之範圍為20秒以内,而以17秒以内 為更佳,以14秒以内為最佳。 又,先前為確保吸溼環境下之流動性,一般在粒子狀 吸水劑中添加無機物質。若添加無機物質於粒子狀吸水劑 (尤其含水率為〇至20重量%之乾燥狀態)之粒子間摩擦係 數變高(粒子彼此之滑動性變差)。因此,導致空氣輸送機、 φ槳式輸送機或螺桿式輸送機輸送時之輸送阻力增加,並頻 頻發生製造裝置或輸送機内之粒子狀吸水劑之堵塞,物性 降低或過度負荷造成此等裝置之停工。 尤其,不定形狀粒子(為從含水凝膠狀聚合體之破碎物 而來之不定形破碎狀或其造粒物,或者逆相懸浮聚合得到 之球形狀或橢圓體狀粒子凝集成之造粒物)由於形狀歪斜, 再者粒子間之摩擦係數增大,壓密狀態下之流動性變差。 然而,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由於含有上述說明之吸 水性樹脂與粉體之滑劑或界面活性劑,即使為上述不定形 57 1330074 狀粒子之粒子狀吸水劑’壓密狀態之流動性仍極高。 本發明人等評價粒子狀吸水劑之壓密狀態之流動性, 發現只要呈現依照該評價設定之流動性,即使為不定形片大 粒子之粒子狀吸水劑’在製造裝置或輪送機中之操作性亦 優良,並能避免堵塞等困擾。 亦即’塵密狀態之流動性之評價方法,為在壓密狀態 之粒子狀吸水劑中垂直地插入為插入構件之探針(金屬 棒)20mm ’根據插入至20mm時插入所作之功(piw)進行坪 價。此種評價方法中,插入至20mm為止時之piW越低, 表示粒子狀吸水劑粉體彼此之摩擦係數越低,流動性越$。 在先前所知之多數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中,兮 壓密狀態之流動性低’要達成本發明之「20mm」之探針插 入距離(probe insertion distance,PID)多不可能。 相對於此’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插入至2〇mm為止 時之PIW為Og重xmm以上75,000g重伽爪以下,而以〇g 重xmm以上55,000g重xmm以下為較佳,以重xmm以 上45,000g重xmm以下為更佳,以〇g重xmm以上35 〇〇〇g 重xmm以下為特佳’以〇g重xmni以上25,000g重xmm以 下為最佳。PIW超過上述範圍時,粒子狀吸水劑彼此之摩 擦係數變高’有引起物性降低或造成製造裝置或輸送機堵 塞等困擾之可能性。 以此種方式,藉由使用上述評價方法,選擇呈現設定 之流動性之粒子狀吸水劑,可確實地提供流動性高之粒子 狀吸水劑。再者,由於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具有優良之 58 1330074 Λ. 流動性(流動性或壓密狀態之流動性),降低空氣輸送機、槳 式輸送機或螺桿式輸送機輸送時之輸送阻力,可避免先前 頻頻發生之製造裝置或輪送機内之粒子狀吸水劑堵塞,或 過度負何造成此等裝置之停工。再者,可使該粒子狀吸水 贫1之及收體等於製造過程巾使用之料斗或粉體貯存槽等簡 單化再者,PIW之詳細算出方法,將於下述之實施例中 詳細說明。 g <無加壓下吸收倍率(CRC)>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對0 90重量%氯化鈉水溶液之 無加壓下吸收倍率(CRc/centrifuge retention capacity)之 3〇 为釦值(〇1(:1) ’以25g/g以上為較佳,而以28g/g以上為更 佳,以30g/g以上為特佳,吸收倍率若在此等以外使用於 紙尿褲時,有無法呈現高物性之情形。 又,本發明中藉由上述之表面交聯降低其吸收倍率 (CRC1) ’其中以降低至表面交聯前之吸收倍率(CRC1)< % 籲至50%為較佳,而以90%至6〇%為更佳。再者,吸收倍率 之降低只要隨交聯劑之種類或量,反應溫度或時間等適宜 地調整即可。 <吸收倍率之5分鐘值之到達率> 吸收倍率之5分鐘值之到達率,如下述實施例所示, 意指以無加壓下吸收倍率5分鐘值(CRC2)對無加壓下吸收 倍率30分鐘值(CRC1)之比率(百分率)表示之參數,其係顯 示吸水劑經添加劑改質時對吸水速度之影響之參數。因 此,吸收倍率之5分鐘值之到達率越高,表示吸收速度越 59 1330074 快,可判定為具有優良之吸收特性。本發明中所得到之粒 子狀吸水劑之特徵為吸收速度幾乎不降低,5分鐘值之到達 率為30%以上100%以下,而以40%以上100%以下為較佳, 以50%以上】00%以下為更佳,以55%以上】00%以下為最 佳。由於30%以下時吸收速度過低,使用於紙尿褲等衛生 材料時,產生尿液溢漏等之可能性變高。 <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如下述實施例所示,意指當吸水性樹脂或 粒子狀吸水劑與吸收液接觸時,測定使吸收液之表面張力 降低之程度。表面張力之降低大時,使用於紙尿褲等衛生 材料時之回潮量(re-wet,吸收於紙尿褲之尿之回潮等)增 多,造成使穿著者有不快感等不適情況。本發明所得到之 粒子狀吸水劑,具有表面張力降低少之特徵。以下述實施 例中之測定法測定時,在20 °C之測定條件下,以具有 50mN/m以上之表面張力為較佳,而以具有55mN/m以上之 表面張力為更佳,以具有60mN/m以上之表面張力又更佳, 以具有65mN/m以上為特佳,以具有68mN/m以上之表面 張力為最佳。 <鬆裝總體密度(總體比重)> 「鬆裝總體密度(單位:g/ml)」意指如下述實施例中之 方式,將粒子之集合體靜靜地充填於一定容積之容器時全 部質量以每單位容積之質量表示之值。亦即,鬆裝總體密 度愈大,則每單位容積之粒子質量愈大。又,由於將粒子 充填於容器時,粒子間有間隙(空隙)存在,鬆裝總體密度與 1330074 以每粒子體積之質量表示之值「真密度」(單位:g/cm3)相 較,低約空隙部分之值。例如,吸水性樹脂之真密度,如 聚丙烯酸鈉為1.5至1.7g/cm3。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鬆裝總體密度以0.45至 '0.85g/ml之範圍為較佳,而以0.50至0.80g/ml為更佳,以 0.55至0.80g/ml為特佳,以0.70至0.80g/ml之範圍為最佳。 使鬆裝總體密度增大,舉例而言,可使粒子狀吸水劑 在容器中之充填量穩定並增大。因此,可降低容器之成本, *並可藉由料斗等貯槽大量地進行定量貯存及輸送。再者, 就使用粒子狀吸水劑及纖維之吸收體而言,粒子狀吸水劑 使用比率高之吸收體,該吸收體之厚度可以較薄。 「振實總體密度(單位:g/ml)」意指將一定質量之粒子 集合體充填於容器後輕敲容器,測定粒子固實時之容積, 將全部粒子質量以每單位容積之質量表示之值。由於藉由 輕敲,粒子更緊密地充填,一般而言,振實總體密度變得 肇比鬆裝總體密度大。因此,「壓縮度」一項,如以下所述, 振實總體密度與鬆裝總體密度之差,對粒子之流動性有很 大之影響。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振實總體密度以0.65至 0.85g/ml之範圍為較佳,而以0.68至0.80g/ml為更佳,以 0.70至0.80g/ml之範圍為特佳。 「壓縮度」(單位:%)為從鬆裝總體密度與振實總體密 度藉由下式計算之值。 壓縮度=(Ρ-Α)/Ρχ100 61 1330074 其中,P為振實總體密度,A為鬆裝總體密度 壓縮度大之粒子容易在裝置之料斗出口形成橋接 (bridging)等,使流動性變差。又,由於充填時總體密度容 易變動,安定地供給變得困難,同時造成吸水劑製造及實 -際使用中之物性降低。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壓縮度以〇至18%之範圍為 #又佳,而以0至15%之範圍為更佳,以〇至1〇%之範圍為 特佳。 〈流下速度〉 _ 「流下速度」為表示粉體之流動性之值。本發明之粒 子狀吸水劑可降低粒子間之摩擦阻力。因此,可不降低吸 水特性而使流下速度增大。尤其,由於界面活性劑之使用 量為微量’使此效果變大。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流下速度以5至15g/s之範圍 為較佳,而以7至15g/s之範圍為更佳,以1〇至15§/5之 範圍為特佳。由於流下速度為5g/s以上,可使粉體之操作 性變得良好。流下速度不到5g/s時,由於粉體流動困難,· 操作性變差,故不佳。 <攪拌阻力> 粒子狀吸水劑之攪拌阻力係使用回轉型黏度計,於充 填粒子狀吸水劑之容器中將黏度計之轉子回轉而評價。本 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由於粒子與裝置間之摩擦阻力降低, 可降低表面處理時裝置之負荷及粒子狀吸水劑之損傷,以 及空氣輸料裝置之負荷錄子狀吸㈣之損傷,粒子狀 62 1330074 吸水劑之品質安定。尤其界面活性劑之使用量為微小比率 時,其效果增大。 本發明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以下述實施例中之測定 • 法測定時,以0.37N · cm以下(下限ON . cm)之攪拌阻力為 • 較佳,而以0.30N . cm以下為更佳,以0.25N · cm以下為 特佳。 〈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SFC)> 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為表示粒子狀吸水劑膨潤時之 *液體透過性之值,其值愈大表示有愈高之液體透過性。 於本發明中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以下述實施例中之 測定法測定時,以具有20(1(Γ7 · cm3 . s · g_1)以上之生理食 鹽水流動誘導性(SFC/saline flow conductivity)為較佳,而以 30(10-7 . cm3 · s . g-])以上為更佳,以 50(1〇-7 . cm3 . s . g·1) 以上為特佳,以80( 10 7 . cm3 . s· g1)以上為最佳。 (IV)吸收體及/或吸收性物品 φ 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可使用於以吸水為目的之用 途,雖可廣泛地使用做為吸收體或吸收性物品,然而以做 為尿或血液等體液吸收用之衛生材料為特佳。本發明中吸 收體及吸收性物品為含有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者。 其中,上述吸收體意指以吸水性樹脂及親水性纖維為 主成分之成形吸收材料。該吸收體為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粒 子狀吸水劑與親水性纖維,並成形為例如薄膜狀、筒狀或 片狀而製成。就上述吸收體而言,粒子狀吸水劑之含量(核 濃度)以佔粒子狀吸水劑與親水性纖維之合計質量之20至 63 1330074 100重量%為較佳,以30至100重量%為更佳,以40至100 重量%之範圍為特佳。就上述吸收體而言,粒子狀吸水劑之 核濃度愈高,製成吸收體或紙尿褲等時,愈顯著地呈現粒 子狀吸水劑之吸水效果。又,上述吸收體以吸收體厚度為 0.1至5mm之薄型為較佳。 又,該吸收體為含有粒子狀吸水劑與親水性纖維之吸 收體,該粒子狀吸水劑含有不飽和單體聚合所得之分子内 部具有交聯構造之吸水性樹脂及固體滑劑。 尤其,若使用本發明記載之添加高分子添加劑之粒子 狀吸水劑,將具有下列優點:將親水性纖維與粒子狀吸水 劑混合成型後,藉由加熱至添加於粒子狀吸水劑之該高分 子添加劑之熔點、玻璃轉移溫度或軟化點以上,可得到親 水性纖維與粒子狀吸水劑固著,強度高,且粒子狀吸水劑 脫落少之吸收體。 再者,上述吸收性物品意指具備上述吸收體、具有液 體透過性表面片以及具有液體不透過性背面片之吸收性物 品。上述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例如將纖維基材與粒子 狀吸水劑摻合或摻夾,製成吸收體(吸收核),將吸收體夾於 具有液體透過性之基材(表面片)及具有液體不透性基材(背 面片)之間,依照需要再裝置彈性構件、擴散層及黏著膠帶 等,可形成吸收性物品(尤其做為大人用紙尿褲或生理用衛 生棉)。該吸收核係以密度0.06至0.50g/cc,基重0.01至 0.20g/cm2之範圍壓縮成形。再者,所使用之纖維基材可為 親水性纖維,例如粉碎之木材紙漿,其他如棉短絨(cotton 64 1330074 linter)或交聯纖維素纖維、縲縈、棉、羊毛、醋酸纖維或維 尼龍(Vinylon)等。其中以氣紡法(airiaid)形成者為較佳。 本發明之吸水性物品呈現優良之吸收特性。具體而 言,此種吸收性物品可做為近年用量顯著成長之大人用紙 尿褲,以及兒童用紙尿褲或生理用衛生棉,及所謂失禁墊 片等衛生材料’然而並不以此為限,更由於吸收性物品中 存在之粒子狀吸水劑之優良吸收特性,回潮量少,因呈現 顯著之乾爽感,可大大地減少穿著者本人以及看護人員之 負擔。 如以上說明,由於本發明之吸收劑於吸溼時之流動性 優良,並呈現優良之吸收特性及總體密度,因此可使用做 為各種吸收物品。具體而言,可適合做為近年用量顯著成 長之大人用紙尿褲,以及兒童用紙尿褲或生理用衛生棉, 及所謂失禁墊片、創傷保護材料或創傷治癒材料等衛生材 料(體液吸收物品)’寵物用之尿等吸收物品’建材或土壤用 _之保水材料、止水材料、填塞材料或凝膠水囊等土木建築 用資材,液滴吸收劑或鮮度保持材料、保冷材料等食品用 物品,油水分離材料、結霧防止劑或凝固劑等各種產業用 物品,植物或土壤等之保水材料等農園藝用物品等。若使 用芑有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吸收性物品,由於尿等之 回潮量少,吸水後亦有乾爽感,可大大地減少穿著吸收物 品者本人以及看護人員之負擔。 以下,依據實施例及比較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然 而只要不超過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内,並不以此等實施例 65 1330074 為限再者,若無特殊記載,「份」意指重量份。 ^者’粒子狀吸水劑之各種性能係以下列方法測定。 又只轭例中所使用之電氣機器全部以1〇〇v,之條件 使用再者’粒子狀吸水劑係使用含水率調整為6重量% 以下者,右然預先特別指定,係於25°C ±2。(:、相對溼度 之ir、件下使用。又,使用〇 9〇重量%氣化納水溶液 做為生理食鹽水。 ()及收倍率(對於〇 9〇重量^>氯化鈉水溶液在無加壓 下5分鐘或30分鐘之吸收倍率(CRC2,CRC1)) 制,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〇.2g均勾地放入不織布 製之袋(6〇mmx6〇mm)中,浸潰於調溫為25χ:,過剩量之〇卯 重量%氣化鈉水溶液(生理食鹽水)中。5分鐘或3〇分鐘後,
將袋拉起,使用離心機以25〇G進行3分鐘脫水後,測定袋 之重量W2(g)。 X 又’使用吸水性樹脂進行同樣之操作,測定此時之重 置W1(g)。於是,從此等重量W1及W2,依照下列(式丄) 异出吸收倍率(g/g)。 吸收倍率(g/g)=(重量W2(g)_重量W1(g))/吸水性樹脂 之重量(g) (式1) 使用以上計算式求得之5分鐘與3 0分鐘之吸收倍率 (g/g)之結果’依照下列(式2),算出吸收倍率5分鐘時之達 成率(%)。 吸收倍率5分鐘時之達成率(%)=5分鐘之吸收倍率 (g/g)/30分鐘之吸收倍率(g/g)xi〇〇 (式之) 66 1330074 * 再者,上述30分鐘之吸收倍率為無加壓下吸收倍率 CRC1。又,5分鐘之吸收倍率為CRC2。 (2)加壓下吸收倍率(〇_9〇重量%氣化鈉水溶液 2.03kPa (AAP1)) 使用第一圖之裝置,測定加麼下吸收倍率(AAp)。準備 已調製成2.03kPa(0.3psi)之壓力之荷重20^在底部貼附4〇〇 mesh (篩孔38/zm)之金屬網202之直徑60mm之塑膠圓筒 204之金屬網上,在上述網目上均勻地散佈吸水性樹脂或粒 子狀吸水劑0.90g(Wp2)。裝載上述荷重2〇8(〇.3psi時),並 測定此測定裝置整套之質量Wa(g)。 在直徑150mm之佩曲皿209内側,設置直徑9〇mm之 玻璃過濾器210(相互理化學玻璃製作所有限公司製,細孔 直控100至120" m),添加〇·9〇重量❶/〇之氯化鈉水溶液(2〇 至25C)至到達與玻璃過遽器上面相同之液位。 在其上裝載直徑90mm之濾紙一片(ADVANTAEC東洋 •股份有限公司,品名:(JIS P3801,No.2),厚度〇.26mm, 保留粒徑5 em),將表面全部潤溼,並除去過剩之液體。 將上述裝置整套裝載於上述濕潤之遽紙上,在荷重下 吸收液體。1小時(60分鐘)後,將測定裝置整套升起,測定 其質量Wb (g)。繼而,從Wa及Wb依據下列(式3)算出加 壓下吸收倍率AAP1 (g/g)。 加壓下吸收倍率AAP1 (g/g)=(Wb(g)-Wa(g))/吸水性樹 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質量(0.9)g) (式3) 再者’在2.03kPa與1.9kPa下為約略相同之值,以 67 1330074 2.03kPa進行測定。 (3) 加壓下吸收倍率(〇 9〇重量%氯化鈉水溶液 4.83kPa (AAP2)) 除將上述(2)之2.03kPa荷重變更為4.83kPa (0.7Psi)以 外,進行相同之操作。依據下列(式4)算出加壓下吸收倍率 AAP2 (g/g) 〇 加壓下吸收倍率AAP2 (g/g)=(Wb(g)-Wa(g))/吸水性樹 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質量(0 9)g) (式4) (4) 重量(質量)平均分子量 將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以85〇# m、71〇# m、6〇〇 、50〇βηι、425 #m、300"m、212"m、150/zm、ι〇6 及75//m等JIS標準篩網(Z8801)進行篩分。將各粒度 之殘留百分率在對數座標紙上作圖。藉此,從相當於r=5〇% 之粒徑讀取重量平均粒徑(D50)。 又’關於粒徑分布,其指標係使用下列(式5)表示之對 數標準偏差值σ f做為指標。其中σ (值越接近於〇,意指 粒徑分布越狹窄。 σ f =1/2 Ln (X2/X1) (式 5) (式中,X]及X2分別表示粒徑,其中Χι為R=84」重 量%時之粒徑’ X2為R=15.9重量%時之粒徑) 再者,篩分係將吸水性樹脂粉末或粒子狀吸水劑l〇g 在室溫(20至25°C)’相對溼度50%RH之條件下,加入上述 JIS 標準篩網(The IIDA TESTING SIEVE,内徑 80mm)中, 藉由轉擊(rotap)型篩分震盪機(飯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1330074 衣ES 65型篩分震盪機)進行$分鐘至1 〇分鐘之分級。 再者’質量平均粒徑(D50),如美國專利5051259號公 報等所述’意指藉由具一定篩孔之標準篩網所測得之對應 於粒子全體50重量❶/❶之標準篩網之粒徑。 (5)吸渔時之流動性指數及吸溼率 測疋直控52mm之鋁杯之重量並記錄(A(g》。在該鋁杯 中均勾散佈通過JIS 2〇 mesh (篩孔850//m)之吸水性樹脂或 •粒子狀吸水劑約2g’將鋁杯與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 之合计重置記錄為(B(g))。然後,於溫度25«>c,相對溼度 90/❶RH 之值溫值渥機(pLATIN〇us LUCIFER pL %
Espec么司製)中放置丨小時。】小時後測定吸溼之吸水性 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放入紹杯中之全重量(c⑽。將放入紹 杯中之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靜靜地移入 JIS 8.6 mesh (4 孔 2000 " m)之 JIS 標準篩網咖 SIEVE,内徑8〇mm)中’使用轉擊(她p)型筛分震盪機(飯 ❿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 Es_65型筛分震盛機,回轉數 23_η ’衝擊數㈣pm),在室溫⑽至坑),相對澄度 =0%RH之條件下進彳了 5秒鐘之分級測定殘留於細❽以⑴ 自$,上之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重量(D⑻),及通過 該4網之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重量⑺⑻)。本發明 中吸座時之流動性指數如下列(式6)所定義,吸澄率如下列 (式Ό所定A ’並依照下列(式6)及下列(式7)分別算出。 吸㈣之流動性指數(重量%)=(E(g))/(c⑻_A⑻)χ!⑻ (式6) i 69 1330074 吸澄率(%)=(C(g)-B(g))/(B(g)-A(g))x 100 (式 7) (6)水可溶分成分量(可溶分量) 在250m】容量之附蓋之塑膠容器中測取〇·9重量%之氯 化鈉水溶液184.3g,於該水溶液中添加吸水性樹脂或粒子 狀吸水劑l.OOg,使用全長40imn><8mm大小之鐵氟龍(登錄 商標)攪拌子(例如相互理化學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製之攪拌 子A)以漩渦深度成為2cm之方式(例如250至350rpm),以 磁擾拌器進行16小時之攪拌,萃取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 水劑中之可溶分(主要為未交聯之水溶性聚合物)。藉由將該 萃取液使用濾紙]片(ADVANTAEC東洋股份有限公司,品 名:(JIS P3801,No.2),厚度 0.26mm,保留粒徑 5/zm)過 遽,測取得到之遽·液50·〇g ’做為測定溶液。 繼而,測取未添加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生理 食鹽水50.0g,首先’使用0.1N之NaOH水溶液進行滴定 至pH 1〇,然後,以0.1N之NC1水溶液滴定至pH2 7,得 到空滴定量([b NaOH]ml、[b HCl]ml)。 藉由針對上述之測定溶液進行與上述相同之操作,求 得滴定量([NaOH]nU、[HCl]ml)。 然後,根據上述空滴定量及測定溶液之滴定量,首出 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可溶分量。例如,為包人已 知量之丙烯酸及其鈉鹽之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态彳日士 從該單體之平均分子量與藉由上述操作所得到之滴定旦 可根據下式(式8)算出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可、六八 量。 可溶分(重量%)=〇·1 x(平均分子量)χ 184·3χ ΙΟΟχ ([HCl]-[b HC1])/1000/1.0/50.0 (式 8) 又,使用包含未知量之成分之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 水劑時,使用從上述滴定,根據下列(式9)求得之中和率, •算出單體之平均分子量,再根據上述(式8)算出吸水性樹脂 或粒子狀吸水劑之可溶分量。 中和率(mol%)=(l-([NaOH]-[bNaOH])/([HCl]-[bHCl]))x 100 (式 9) 再者,使用例如不含羧基等之不飽和單體所得到之吸 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等無法用上述方法測定之吸水性 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時,可依照美國再公開專利Re37021 號公報第23欄10至55行記載之重量測定法測定水可溶分 成分量。 (7)表面張力 在充分洗淨之l〇〇ml燒杯中加入調整為20°C之生理食 •鹽水50ml,首先,使用表面張力計(K11自動表面張力計, KRIJSS公司製)測定生理食鹽水之表面張力。在該測定中表 面張力之值必須為71至75mN/m之範圍。繼而,在含有調 整為20°C且測定過表面張力之生理食鹽水之燒杯中,投入 經充分清洗之25mm長之氟樹脂製回轉子及粒子狀吸水劑 0.5g,並以500rpm之條件授拌4分鐘。4分鐘後,停止攪 拌,俟含水之粒子狀吸水劑沉降後,再度進行同樣操作以 測定上清液之表面張力。再者,本發明中採取使用白金板 之板式法,該板在各個測定前充分用水清洗,並以燃燒器 1330074 加熱洗淨後使用。 (8) 含水率及固形分之測定 將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l.OOOg加入上述鋁杯 (直徑52mm),於180°C之無風烘箱中加熱3小時,根據其 之乾燥減量,算出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固形份或 含水率。 其中,上述固形分意指從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 除去揮發成分(主要為水)時之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 劑,亦即為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樹脂純分;該固 ® 形份以上述固形分之質量(固形分量)在含有揮發成分之吸 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之質量中所佔之比率(重量%)來 表示。 又,上述含水率意指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中吸 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所含之為揮發成分主成分之水之 比率(重量%),相當於從100%減去上述固形分(重量%)之 值。 馨 (9) 流下時間(Flowability) 依照 EDANA(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Nonwovens Association)規定之流下時間(Flowability)(450.2-02)測定方 法進行測定。 在上述EDANA規定之料斗内加入粒子狀吸水劑或吸 水性樹脂100g,將料斗下方開口部分放空之瞬間當做0 秒,測定將放入之粒子狀吸水劑或吸水性樹脂全量排出之 時間。再者,測定係在25°C,相對溼度50%RH之條件下 72 1330074 進行。 (]〇)插入距離(PID)及插入所作之功(PIW)之測定 將吸水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27至30g加入玻璃製圓 枉狀樣本管(外徑35mm,内徑33mm,高度78mm,例如 .Maruermi公司製之螺型管Νο·7等)中充分震盪後,在鐵製 板上’上下輕敲1分鐘(3次/秒’振幅l〇mm),使上述吸水 性樹脂或粒子狀吸水劑成為緊密充填之狀態。繼而,以在 上述圓柱狀樣本管成為緊密充填狀態之粒子狀吸水劑或吸 水性树月曰(以下5己载為粒子層)之向度成為45rnm±1.5min之 方式’將粒子狀吸水劑或吸水性樹脂之量適宜地增減,進 行調整。以此種方式,在調整粒子狀吸水劑或吸水性樹脂 之量時,再度充分震盪後,在鐵製板上,上下輕敲1分鐘(3 次/秒,振幅10mm) ’使上述粒子狀吸水劑或吸水性樹脂成 為緊密充填之狀態。再者,關於輕敲,係以輕敲後粒子層 上面呈平坦且水平之方式進行輕敲。 φ 又’ PIW及之測定時’由於採用3次測定值之平 均值,母一次測定,係將上述粒子層形成之圓柱狀樣本管 加蓋,充分震盪,並再度於鐵製板上,於上述同樣方式上 下進行輕敲1分鐘(3次/秒,振幅10mm),得到粒子層之上 面呈平坦且水平狀態之測定樣本。 <測定裝置> PIW及PID之測定係以第二圖所示之測定裝置1〇進 行。該測定裝置l〇(Kato Tech股份有限公司製,KES_G5靈 巧壓縮試驗機,總公司位於日本國京都市南區)具備壓縮裝 73 1330074 置11,進行壓縮裝置11之控制之控制裝置12,及讀取從 壓縮裝置11及控制裝置12得到之數據之電腦]3,上述壓 縮裝置U、控制裝置12及電腦Π係藉由纜線連接。 上述壓縮裝置11,如第三圖所示,具備可動式平台3、 插入探針(插入構件)4、可動式荷重元(load cell)(力計)5及 變位距離檢測器6。 上述平台3為承載充填粒子狀吸水劑或吸水性樹脂(以 下稱為粒子層)1之測定樣本2之平台,對插入探針而言為 可自由進退。又,上述探針4為插入測定樣本2内之包含 粒子狀吸水劑或吸水性樹脂之粒子層]之金屬棒。在本實 施例中,上述探針4如第四圖所示之方式,為直徑12.7mm, 長度40mm,前端部5mm藉由球面加工而成為圓形之陽極 氧化鋁。再者,上述使用之探針4,依照JIS B0601-1994 之規定,表面粗度通常最大值為0至10//m,而以0至1 /zm為較佳,十點平均粗度為0至10//m,而以0至l//m 為較佳,中心線平均粗度為〇至5#m,而以0至為 較佳。上述探針4之安裝,如第四圖所示之方式,係扭轉 而固定於荷重元5(第三圖),與荷重元5成為一體而可變動。 再者,上述荷重元5,經由插入探針4中介,對測定樣 本2内之粒子層1賦予以10kg荷重為上限之各種荷重。上 述荷重元5,如第三圖所示之方式,連接於變位距離檢測器 6,並設計成可相對於測定樣本2自由進退。上述變位距離 檢測器6,係檢測荷重元5之移動距離(變位距離)。 又,第二圖所示之上述控制裝置12,具備調整插入探 74 1330074 針4之插入速度之插入速度調整器、調整插入探針4賦予 測定樣本2之粒子層之荷重之荷重調整器、調整荷重元5 之變位距離之變位距離調整器、顯示荷重元5之變位距離 ' 之變位距離顯示器、顯示測定樣本2之粒子層之荷重之荷 重顯示器,及積分器。 再者,第二圖所示之電腦〗3係將從壓縮裝置11及控 制裝置12得到之數據轉換為數位資料。該電腦13中,記 錄與測定樣本2之粒子層上面接觸之插入探針(亦即荷重元 鲁5)之變位距離及賦予上述粒子層1之荷重。 <測定條件及測定方法> 將上述測定裝置10設置於水平且無振動之實驗台上, 於調整至溫度為25±1°C、相對溼度為50±5%之環境條件, 依照以下順序進行PID及PIW之測定。 亦即,依照上述順序準備測定樣本2,不予以振動而將 該樣本2設置於測定裝置10之壓縮裝置11(第二圖)之平台 鲁3上。繼而,如第三圖所示將平台3上升直到插入探針4 之前端接觸測定樣本2内之粒子層1之上面之位置為止, 並加以固定。以此狀態當作起始點(0mm)。 然後,以lmm/秒之差入速度,使插入探針4之前端伸 入粒子層1。與該插入探針4開始伸入之同時,以0.1秒間 隔讀取數據,開始測定,測定插入探針4之插入距離,及 插入探針4之插入所需要之荷重。再者,插入探針4之插 入距離,係在上述起始點(〇mm)至20mm(誤差3%以内)為止 之範圍内。· 75 1330074 又’如第五圖所示之方式’以上述測定之插入距離—) 做為橫軸,以測定之荷重(g重或gf)做為縱軸,作成圖形, 將連結得狀荷重值之㈣與肺之輯(® +斜線所示之 區域),在插入距離〇至2〇麵之範圍積分,以做為插入距 離為0至2(hnm時由插入探針4之插入所做之插入功(PIW)。 又’在插入距離達20mm之前已達上限荷重時, =到達上限荷重l〇kg2時點之插入距離做為piD値;插入
何重未達10kg而到達最大插人距離2Gmm時,以加麵做 為PID値。 重覆以上操作3次進行測定,將得到之3個值之平均 ⑽為測定值。以上述方式決定之PID及piw 到 達最大插入距離2〇mm時,PIW之值越小,表示粒子狀吸 水劑或吸水性樹脂之粒子滑動性高且操作性優良。
再者插入挺針4在插入距離到達20mm前荷重已達 10,000g重日寺’表示粉體之流動性非常低,此時不必求取 piw,只以插入探針4之插入距離(piD)進行評價。 (11)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SFC) 0.69重量%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SFC)為表示粒子狀 吸水劑膨潤時之液體透過性之值。SFC之值越大表示具 有越咼之液體透過性。根據美國已公開之專利 US2004-0106745-A之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SFC)之試驗 而進行。 使用第六圖所示之裝置,將均句地加入容器⑽聊8 之粒子狀吸水劑(0.900g),在人工尿液中,於加壓至 76 ㈧ υ〇74 ^3pSi(2.07kPa)下,使其膨潤60分鐘,記錄凝膠31〇之凝 膠層高度。繼而,於加壓至〇.3ps】‘(2.〇7kPa)下,使〇·69重 星〆〇氣化鈉水溶液306以固定之靜水壓從貯槽3〇2通過膨潤 之凝膠層。 第六圖所示之裝置之貯槽302中插入玻璃管304。調整 破壤管304下端之位置’以使容器308中之〇 69重量%氣 化鈉水溶液306之液面維持在膨潤凝膠31〇上方5cm之高 •度。貯槽302中之0.69重置%氣化納水溶液306係通過附 有旋閥之L型管312而供給至容器308中。容器308之下 方’裝設收集通過液體之收集容器314,收集容器314設置 於上皿天科316之上。谷器308之内徑為6cm,於下部之 底面設置400號之不銹鋼金屬網(篩孔38//m)318。活塞320 之下方為可充分通過液體之孔322,其底部裝置透過性良好 之玻璃過濾器324’以使粒子狀吸水劑或其膨潤凝膠不會進 入孔322中。容器308設置於承載該容器3〇8之平台上, ,該平台係設置於不妨礙液體通過之不銹鋼製金屬網326上。 上述人工尿液係使用添力口氣化妈二水合物〇抑、氣化 斜2.0g、氯減六水合物G,、硫酸鈉2处、魏二物 〇柳、雜氫二銨G.15g及純水飢抑者。 再者,SFC試驗佐 及天秤,以時間為^室溫(2G至饥)進行。使用電腦 記錄!〇分鐘。通過膨t每2〇秒記錄通過凝膠之液體量, 係以增加重量⑻除膠31G(主要為粒子間)之流速FS⑴ -定靜水壓及安定心力°時間⑷而得到,單位為得到 V之時間以ts表示,使用ts與1 〇分 77 1330074 鐘間所得到之流速,計算Fs(t=0)之值,亦即通過凝膠層之 最初流速。Fs(t=0)為藉由將Fs(t)對時間之最小2乘法結果 外插於t=0而求得。使用下式(10)求得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 性(加壓下通液速度)。再者,加壓下通液速度之單位為 (lOJxcir^xsxg—1)。 加壓下通液速度 = 0) X Z。_ 二 0) X Z0 ρχ^χΔΡ — 139506 (10) 其中,
Fs(t=0):以g/s表示之流速 L:以cm表示之凝膠層之高度 p :NaCl 溶液之密度(1.003g/cm3) A :容器308中凝膠層上側之面積(28.27cm2) △ P :凝膠層相關之靜水壓(4920dyn/cm2) (12)鬆裝總體密度(總體比重) 依照JIS K3362測定。具體而言,使用第七圖所示之測 定器,藉由以下之方法測定。 1) 將測定器置於安定之台上,調節三腳螺絲以保持 水平,將乾燥之漏斗101垂直地裝在支架上,下方開口以 標板102輕輕地堵住。 2) 在漏斗101之正下方放置預先洗淨乾燥並量測量 杯103之重量至精確度達O.lg,繼而將經縮分之試料100.Og 靜靜地加入漏斗101内。 3) 將檔板102迅速全開,使漏斗101向量杯103中 自然落下。當試料成塊狀附著於漏斗101時,用預備之玻 璃棒充分擾動。過滿而從量杯103隆起時,用玻璃棒(徑約 78 1330074 8mm,長度約150mm)刮落後,量測加入試料之量杯103之 重量至精確度達O.lg。 繼而,依照下式,求取鬆裝總體密度。
A=(W2-W,)/V 其中, A :鬆裝總體密度(g/ml) W2 :加入試料之量杯之質量(g) W丨:空量杯之質量(g) • V :量杯之容量(ml) 再者,鬆裝總體密度多僅稱為總體密度或者總體比 重,此等名詞具有相同意義。 (13) 流下速度 於測定鬆裝總體密度之同時測定。具體而言,在測定 上述鬆裝總體密度之操作3)中,從將檔板102迅速全開之 瞬間開始,測定試料全量從漏斗101落下終了為止之時間。 鲁以該時間當作t(s),依照下式,求取流下速度。
Ve=100/t 其中,
Ve :流下速度(g/s) (14) 振實總體密度 依照以下之方法測定。 1) 在預先充分洗淨及乾燥,質量量測至精確度達 O.lg 之容量 250ml,内徑 38mm 之量筒(messcylinder)中, 以藥匙加入約l〇〇g之粒子狀吸水劑,量測加入試料之量筒 79 1330074 之質量,從其之差計算試料之質量m(g)。 2) 將加入試料之量筒放置在平坦之實驗台上,從約 3inm之高度輕敲〗00次,正確地讀取試料之體積至lm卜 3) 再重覆輕敲1〇〇次,再度讀取試料之體積,當二 個讀數之差為lml以下時,採用較小之體積V(ml),並終止 實驗。 當二個讀數之差操過lml時,再重覆100次輕敲,持 續輕敲至連續二次輕敲後所測定之體積差不超過lml。 若二個讀數之差小於1ml以下,則採用較小之體積並 終止試驗,繼而依照下式求取振實總體密度。
P=m/V 其中 P :振實總體密度(g/ml) (15) 壓縮度 從鬆裝總體密度A(g/ml)及振實總體密度P(g/ml)之 值,依照下式,計算壓縮度。 C=(P-A)/Pxl00 C :壓縮度(%) (16) 攪拌阻力 在RV12型黏度計(HAAKE公司製)上裝置S V2PSt型轉 子及MV容器,用藥匙將粒子狀吸水劑投入MV容器中直 至轉子之阻力測定部分完全看不見為止(投入量約80g),並 將轉子以16rpm回轉。回轉開始1分鐘後,讀取扭力T(N · cm),做為粒子狀吸水劑之授拌阻力。 1330074 * [參考例l] 在具有75莫耳%中和率之丙稀酸納水溶液55 00g(單體 濃度38重量%)中,溶解將聚乙二醇之二丙烯酸酯(氧伸乙 • 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8)5.9g,做為反應液。繼而,將該反 •應液在氮氣蒙氣下脫氣30分鐘。然後,將上述反應液供給 至具有2支σ型葉片,内容積10L並附套筒之不銹鋼製雙 腕型捏合機附蓋所形成之反應器中,將反應液保持於30 °C,同時將系統用氮氣取代。繼而,攪拌反應液,同時添 鲁加過硫酸鈉2.46g及L-抗壞血酸0.10g,約1分鐘後開始聚 合。於是,在30°C至90°C進行聚合,開始聚合60分鐘後, 取出含水凝膠狀聚合體。將得到之含水凝膠狀聚合體進行 細分化至直徑約為5mm。將該細分化之含水凝膠狀聚合體 在50篩目(篩孔300//m)之金屬網上展開,並以150°C熱風 乾燥90分鐘。繼而,將乾燥物使用震動研磨機粉碎,再以 20篩目(篩孔850// m)之金屬網分級,藉由調合,得到不定 參形破碎狀之吸水性樹脂(a)。在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 中,將包含乙二醇縮水甘油醚0.03份、丙二醇0.5份、1,4-丁二醇0.3份及水3份之表面交聯劑混合。藉由將上述混合 物在200°C加熱處理45分鐘,得到吸水性樹脂(A)。所得到 之(A)之σ (為0.35,D50為370/zm,不到150/zm之粒子 比率為2重量%,可溶分量為17重量%。 吸水性樹脂(A)於5分鐘及30分鐘時之吸收倍率,吸 收倍率於5分鐘時之到達率,在2.03kPa及4.83kPa之加壓 下吸收倍率以及表面張力之測定結果記載於表1,吸溼時之 1330074 流動性指數、吸溼率、流下時間、PID及PIW之測定結果 記載於表2。 [參考例2]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烯酸14g、丙烯酸硬脂酯 6g、為起始劑之2,2’-偶氮貳異丁腈(AIBN)O.lg及為溶媒之 乙醇80g,完全地溶解,成為反應液。繼而,將該反應液在 氮氣蒙氣下脫氣分鐘。繼而,在氮氣氣流下,將含有上 述反應液之可分離式燒瓶浸潰於65°C之熱水浴中,於攪拌 下進行2小時聚合反應。2小時後將溫度升至75°C,再進 行1小時反應。然後,將反應液冷卻,得到含有20重量% 為高分子添加劑之丙稀酸-丙稀酸硬脂醋共聚合體之含高分 子添加劑溶液(B-1)。 [實施例1] 對參考例〗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分別添加含 高分子添加劑溶液(B-1,20重量%乙醇溶液)1.5份(相當於 高分子添加劑0.3份)及5份(相當於高分子添加劑1份),並 加以混合,然後藉由在60°C真空乾燥3小時,得到粒子狀 吸水劑(1)及(2)。 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1)及(2)之物性示於表1、表2-1 及表2-2中。 [參考例3]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烯酸10g、丙烯酸月桂酯 82 1330074 10g、為起始劑之2,2’-偶氮貳異丁腈(AIBN)O.lg及為溶媒 之乙醇80g,完全地溶解,成為反應液。繼而,將該反應液 在氮氣蒙氣下脫氣15分鐘。繼而,在氮氣氣流下,將含有 上述反應液之可分離式燒瓶浸潰於65°C之熱水浴中,於攪 拌下進行2小時聚合反應。2小時後將溫度升至75°C,再 進行1小時反應。然後,將反應液冷卻,得到含有20重量 %為高分子添加劑之丙烯酸-丙烯酸月桂酯共聚合體之含高 分子添加劑溶液(B-2)。 [實施例2] 對參考例〗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含高分 子添加劑溶液(B-2,20重量%乙醇溶液)5份(相當於高分子 添加劑1份),並加以混合,然後藉由在60°C真空乾燥3小 時,得到粒子狀吸水劑(3)。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3)之物 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中。 [實施例3] I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將含高分子 添加劑溶液(B-2,20重量%乙醇溶液)5份(相當於高分子添 加劑1份)與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0.1份之混合溶液5.1份 混入,然後藉由在120°C真空乾燥30分鐘,得到粒子狀吸 水劑(4)。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4)之物性示於表1、表2-1 及表2-2中。 [參考例4] 除使用丙烯酸2-羥基乙酯14g代替丙烯烯做為單體以 外,與參考例2同樣之方式,得到含有20%為高分子添加 83 1330074 劑之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酸硬脂酯共聚合體之含高分子添加 劑溶液(B-3)。 [實施例4] 對參考例〗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00份,添加含高分 子添加劑溶液(B-3,20重量%乙醇溶液)5份(相當於高分子 添加劑1份),並加以混合,然後藉由在60°C真空乾燥3小 時,得到粒子狀吸水劑(5)。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5)之物 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中。 [參考例5] ·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稀酸16g、丙稀酸硬脂g旨 4g、為起始劑之2,2’-偶氮貳異丁腈(AIBN)O.lg及為溶媒之 醋酸乙酯80g,使其完全地溶解,成為反應液。繼而,將該 反應液在氮氣蒙氣下脫氣15分鐘。繼而,在氮氣氣流下, 將含有上述反應液之可分離式燒瓶浸潰於70°C之熱水浴 中。浸潰開始10分鐘後,由於聚合生成之聚合物析出,反 鲁 應溶液開始混濁,20分鐘後停止攪拌,進行反應。40分鐘 後反應系統整個固化。浸潰開始3小時後,冷卻,將反應 得到之固化物在真空下於60°C乾燥5小時。乾燥之固形物 為微粒子之凝集體,藉由台式粉碎機粉碎,通過75 μτη 篩網,得到高分子添加劑微粒子(Β-4)。 藉由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粒子時,為直徑1至5 # m之粒子集合而成之粒徑5至50 /z m之凝集物。 [實施例5] 84 1330074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高分子 添加劑微粒子(B-4)粉體1份,混合,得到粒子狀吸水劑(6)。 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6)之物性示於表]、表2-1及表2-2 中。 [參考例6]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稀酸14g、丙稀酸月桂g旨 6g、為起始劑之2,2’-偶氮貳異丁腈O.lg及為溶媒之醋酸乙 β酯80g,使其完全地溶解,成為反應液。繼而,將該反應液 在氮氣蒙氣下脫氣15分鐘。繼而,在氮氣氣流下,將含有 上述反應液之可分離式燒瓶浸潰於70°C之熱水浴中。浸潰 開始10分鐘後,由於聚合生成之聚合物析出,反應溶液開 始混濁,20分鐘後停止攪拌,進行反應。40分鐘後反應系 統整個固化。浸潰開始3小時後,冷卻,將反應得到之固 化物在真空下於60°C乾燥5小時。乾燥之固形物為微粒子 φ之凝集體,藉由台式粉碎機粉碎,通過75ym篩網,得到 高分子添加劑微粒子(B-5)。 藉由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粒子時,為直徑1至5 # m之粒子集合而成之粒徑5至50# m之凝集物。 [實施例6]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高分子 添加劑微粒子(B-5)粉體1份,並加以混合,得到粒子狀吸 水劑(7)。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乃之物性示於表1、表2-1 及表2-2中。 85 1330074 [參考例7]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烯酸〗4g、丙烯酸2-乙基己 酯6g、伸甲貳丙烯醯胺0.15g,為起始劑之2,2’-偶氮貳異 丁腈(AIBN)O.lg及為溶媒之醋酸乙酯80g,並使其完全地 溶解,成為反應液。繼而,將該反應液在氮氣蒙氣下脫氣 15分鐘。繼而,在氮氣氣流下,將含有上述反應液之可分 離式燒瓶浸潰於70°C之熱水浴中。浸潰開始10分鐘後,由 於聚合生成之聚合物析出,反應溶液開始混濁,20分鐘後 停止攪拌,進行反應。40分鐘後反應系統整個固化。浸潰 開始3小時後,冷卻,將反應得到之固化物在真空下於60 °C乾燥5小時。乾燥之固形物為微粒子之凝集體,藉由台 式粉碎機粉碎,通過75 // m篩網,得到高分子添加劑微粒 子(B-6) 〇 藉由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粒子時,為直徑1至5 //m之粒子集合而成之粒徑5至50//m之凝集物。 [實施例7]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高分子 添加劑微粒子(B-6)粉體1份,混合,得到粒子狀吸水劑(8)。 將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8)之物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 中 〇 [參考例8]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烯酸10g、丙烯酸硬脂酯 86 1330074 5g、十一婦氧基聚乙二醇之甲基丙稀酸醋(NK Ec(m〇讀, ML-HG:新中村化學工業(股)公司製)5g,為起始劑之22,_ 偶氮戴異丁腈(AIBN)0.】g及為溶媒之乙醇8〇g,使苴完全 地溶解’成為反應、液。繼而,料反缝錢氣蒙氣下脫 氣15分H繼而’在氮氣氣流下’將含有上述反岸液之可 分離式驗浸潰於机之熱水浴中,於檀掉下進^ 2小時 聚合反應。2小時後將溫度升至听,再進行〗小時反應。 然後,將反應液冷卻,得到含有2G重量% 之丙烯酸-丙稀酸硬跡十-稀氧基聚乙一醇 酸之共聚合社含高分子添加劑料(Β·7;:Μ基丙細酸 [實施例8]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Α)1〇〇 ^ 子添加劑溶液(Β_7,2〇番吾❶/ 7 w 、+加含尚分 添加劑】:Λ I =醇溶液)5份(相當於高分子 伤),k合’然後稭由在6(rc直 二==得到之粒子狀吸蝴9:: [比較參考例1] 冷卻管、㈣葉及使㈣葉回轉之料,容量 叫,腈叫及為溶媒之乙醇 I氡蒙氣下7ϋΓ、’成為反應液。繼而,將該反應液在 述反靡液 -。繼而’在氮氣氣流下,將含有上 下進^之可分離式燒瓶浸潰於65t之熱水浴中於搜拌 丁 2小時聚合反應。2小時後將溫度升至75〇c,、再進 87 1330074 行1小時反應。然後,將反應液冷卻,得到含有20重量% 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合體(係屬側鏈只具有碳數不到7 之烴基之比較高分子添加劑)之比較高分子添加劑溶液 (C-1)。 [比較例1 ]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比較高 分子添加劑溶液(C-1,20重量%乙醇溶液)5份(相當於比較 高分子添加劑1份),混合,然後藉由在60°C真空乾燥3小 時,得到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i)。將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 * 水劑(CC-1)之物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中。 [比較參考例2] 在設置冷卻管、攪拌葉及使攪拌葉回轉之馬達,容量 500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加入丙稀酸二甲基胺乙自旨鹽酸鹽 10g、丙烯酸丁酯l〇g,為起始劑之2,2’-偶氮貳異丁腈O.lg 及為溶媒之異丙醇80g,將其完全地溶解,成為反應液。繼 而,將該反應液在氮氣蒙氣下脫氣15分鐘。繼而,在氮氣 泰 氣流下,將含有上述反應液之可分離式燒瓶浸潰於65°C之 熱水浴中,於攪拌下進行2小時聚合反應。2小時後將溫度 升至75°C,再進行1小時反應。然後,將反應液冷卻,得 到含有20重量%丙烯酸二曱基胺乙酯鹽酸鹽-丙烯酸丁酯 共聚合體(係屬在側鏈只具有碳數7不到之烴基之比較高分 子添加劑)之比較高分子添加劑溶液(C-2)。 [比較例2]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比較高 88 1330074 φ 分子添加劑溶液(C_2,20重量%異丙醇溶液)5份(相當於比 較高分子添加劑1份),混合,然後藉由在6(rc真空乾燥3 小時,得到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02)。將得到之比較粒子狀 吸水劑(CC-2)之物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中。流下時 間由於未能從料斗流下,無法測定。此粉體流動性差,具 有黏著性,可觀察到大量地附著於容器等。 [比較例3] 對比較例2得到之比較吸收劑(CC-2) 1〇〇份,再添加為 鲁添加劑之親水性二氧化矽微粉體(Aerogel 200(—次粒子之 平均粒徑12nm)’日本Aerogel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製)〇5 份,混合’得到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3)。將得到之比較粒 子狀吸水劑(CC-3)之物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中。 [比較例4]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為高分 子添加劑之交聯型聚丙烯酸聚合物微粉體(商品名·· Junlon 應pW-15〇’日本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措由SEM觀察粒經為 5矣5〇 β m ’ 1重量%水溶液黏度為95,〇〇〇cp)l份,混合, 挦到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4)。將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 之物性示於表1、表2_1及表2-2中。 [比較例5] 對參考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A)100份’添加為添加 甽之親水性二氧化矽微粉體(Aerogel 200( —次粒子之平均 粒较l2nm),日本Aer〇gel(股)公司製)1份’混合,得到比 較粒子狀吸水劑(CC_5)。將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_5) 89 1330074 之物性示於表1、表2-1及表2-2中。 實施例]至8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至(9)及比較例1 至5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1)至(CC-5)之5分鐘及 30分鐘之吸收倍率,吸收倍率之5分鐘到達率,2.03kPa 及4.83kPa下之加壓下吸收倍率及表面張力之測定結果記 載於表】;吸溼時之流動性指數、吸溼率、流下時間、PID、 PIW、鬆裝總體密度、振實總體密度及壓縮度之測定結果記 載於表2-1及表2-2。 表1 GV AAP1 2.03kPa (g/g) AAP2 4.83kPa (g/g) 表面張力 (mN/m) 5分鐘 (g/g) 30分鐘 (g/g) 到達率 (%) 参考例1 (A) 25 34 74 31 23 73 實施例1 ⑴ 24 34 71 31 23 73 實施例1 (2) 23 34 68 30 22 74 實施例2 (3) 24 34 71 31 21 64 實施例3 (4) 21 32 66 28 21 66 實施例4 (5) 24 34 71 31 22 75 實施例5 (6) 24 34 71 31 22 72 實施例6 ⑺ 24 34 71 29 21 66 實施例7 ⑻ 24 34 71 29 21 55 實施例8 (9) 24 34 71 29 22 69 比較例1 (CC-1) 24 34 71 25 12 44 比較例2 (CC-2) 24 34 71 30 21 33 比較例3 (CC-3) 24 34 71 26 16 35 比較例4 (CC-4) 24 34 71 24 11 73 比較例5 (CC-5) 24 34 71 26 13 73 1330074 表2— 1 流下時間 (sec) PID (mm) PIW (g 重 xmm) 吸溼率 (重量%) 吸渔流動 性指數 (重量%) 参考例1 (A) 10 8 — 12 1 實施例1 (1) 11 20 14300 10 99 實施例1 (2) 11 20 9100 8 100 實施例2 (3) 11 20 39200 10 95 實施例3 (4) 11 20 34700 10 100 實施例4 (5) 12 20 19500 9 100 實施例5 (6) 12 20 12200 10 100 實施例6 ⑺ 12 20 45300 10 96 實施例7 ⑻ 12 20 47500 10 95 實施例8 (9) 11 20 11400 9 100 >比較例1 (CC-1) 12 9 一 11 2 比較例2 (CC-2) 未能流下 20 9800 10 60 比較例3 (CC-3) 15 10 — 10 100 比較例4 (CC-4) 11 7 —- 12 2 比較例5 (CC-5) 12 7 — 12 100 91 1330074 表2 — 2 鬆裝總 體密度 (g/ml) 振實總 體密度 (g/ml) 壓縮 度 (%) D50 (//m) 〇 ζ 850/150 (%) 参考例〗 (A) 0.65 0.82 21 370 0.35 98.0 實施例1 (1) 0.69 0.81 15 370 0.36 98.0 實施例1 (2) 0.70 0.80 13 380 0.37 98.5 實施例2 (3) 0.68 0.77 12 380 0.37 98.5 實施例3 (4) 0.68 0.78 13 385 0.38 98.5 實施例4 (5) 0.70 0.81 14 375 0.37 98.5 實施例5 (6) 0.72 0.82 12 360 0.34 97.0 實施例6 ⑺ 0.71 0.82 13 375 0.35 97.0 實施例7 ⑻ 0.71 0.81 12 375 0.35 97.0 實施例8 (9) 0.72 0.81 11 375 0.37 98.5 比較例1 (CC-1) 0.66 0.82 19 375 0.35 97.0 比較例2 (CC-2) 0.65 0.82 21 400 0.40 99.0 比較例3 (CC-3) 0.63 0.79 20 370 0.35 98.0 比較例4 (CC-4) 0.68 0.84 19 370 0.35 97.0 比較例5 (CC-5) 0.62 0.77 19 370 0.35 98.0 1330074 [合成例1 :吸水性樹脂之合成] 設定48.5重量%苛性納水溶液以4.95g/秒,丙稀酸以 6.12g/秒,30重量%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數平均分子量523) ' 水溶液(I)以0.0672g/秒,2-羥甲基-2-曱基丙醯苯0.989重量 ' 份及二伸乙基三胺五醋酸三鈉1.08重量份溶於20重量%丙 烯酸水溶液97.9重量份中所成之溶液(II)以0.0758g/秒,及 水以5.23g/秒之流量之方式,連續地供給至混合機,進行混 合。此時之單體水溶液溫度為95°C,再者將3重量%過硫 ®酸鈉水溶液以〇.223g/秒之流量添加後,以在保溫於約100 °C並以1.7m/分鐘速度行進之有效長(單體供給口至輸送帶 末端之距離)3.2m之環狀輸送帶上形成4.9mm厚度之方式 連續地供給。供給至輸送帶上之單體水溶液迅速地聚合, 水蒸氣蒸發同時膨脹,從聚合開始約1分鐘後收縮。將收 縮之含水聚合體從輸送帶末端回收,導向碎肉機(meat chopper),並連續地切斷。將切斷之含水聚合體用調溫至180 |°C之熱風乾燥機乾燥40分鐘後,以滾輪研磨機粉碎。繼而 將粉碎物以開孔850/zm之JIS標準篩及開孔150//miHS 標準篩分級,得到通過850 /z m而未通過150 // m之吸水性 樹脂(基本聚合物)。 [實例例9] 在上述合成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粉體100重量份 中,將包含1,4-丁二醇0.34重量份、丙二醇0.56重量份、 水3.0重量份及聚氧伸乙基(20)山梨聚糖之單硬脂酸酯(花 王(股)公司製)〇.〇〇1〇重量份之混合液之表面處理劑混合。 93 1330074 然後,藉由將混合物於210°C加熱乾燥30分鐘,得到表面 交聯之粒子狀吸水劑(10)。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 中 〇 【實施例10] 除聚氧伸乙基(20)山梨聚糖之單硬脂酸酯之量為 0.0015重量份以外,進行與上述實施例9同樣之操作,得 到粒子狀吸水劑(11)。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中。 [實施例11] 除聚氧伸乙基(20)山梨聚糖之單硬脂酸酯之量為 0.0020重量份以外,進行與上述實施例9同樣之操作,得 到粒子狀吸水劑(12)。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中。 [實施例12] 除聚氧伸乙基(20)山梨聚糖之單硬脂酸酯之量為 0.0050重量份以外,進行與上述實施例9同樣之操作,得 到粒子狀吸水劑(13)。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中。 [實施例13] 除聚氧伸乙基(20)山梨聚糖之單硬脂酸酯之量為0.010 重量份以外,進行與上述實施例9同樣之操作,得到粒子 狀吸水劑(14)。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中。 [比較例6] 在上述合成例1得到之吸水性樹脂粉體100重量份 中,將包含1,4-丁二醇0.34重量份、丙二醇0.56重量份及 水3.0重量份之混合液之表面處理劑混合。然後,藉由將混 合物於210°C加熱乾燥30分鐘,得到表面交聯之比較粒子 94 1330074 狀吸水劑(CC-6)。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中。 [比較例7] 除聚氧伸乙基(20)山梨聚糖之單硬脂酸酯之量為0.015 重量份以外’進行與上述實施例9同樣之操作,得到比較 粒子狀吸水劑(CC-7)。將粒子狀吸水劑之物性示於表3中。 表3 --- 實施例 比較例 9 10 11 12 13 6 7 粒子狀吸水劑 (10) (η) (12) (13) (Η) (CC-6) (CC-7) 界面活性劑 使用量(重量份) 0.0010 0.001 5 0.002 0 0.005 0 0.010 0.015 表面張力 (Mn/m) 72.5 73.0 71.0 61.4 58.4 72.5 52.7 CRC]她) 30 30 31 31 31 30 31 AAP2 (細 26 25 25 25 24 25 24 SFC (10'7*cm3*s*g1) 43 45 42 42 39 45 39 質量平均粒徑 (y m) 430 440 420 420 420 430 430 對數標準偏差 0.37 0.35 0.38 0.38 0.36 0.37 0.37 鬆裝總體密度 (g/ml) 0.60 0.64 0.67 0.67 0.68 0.59 0.68 流下速度(g/s) 8.7 9.0 8.7 8.8 8.9 7.6 9.0 振實總體密度 (_) 0.73 0.72 0.73 0.72 0.73 0.73 0.73 壓縮度(%) 17 11 8 6 7 20 6 擾拌阻力(N* cm) 0.36 0.35 0.23 0.21 0.20 0.39 0.20 PIW(g 重 xmm) 37400 24200 7900 8500 7800 - 7400 PID(mm) 20 20 20 20 20 9 20 850/150//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5 1330074 [合成例2 :吸水性樹脂之合成] 在具有2支σ型葉片且附有套筒之不銹鋼製雙腕型捏 合機中,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0.10莫耳%溶於具有71.3 莫耳%中和率之丙烯酸鈉水溶液中,成為反應液。繼而,將 該反應液用氮氣脫氣。繼而,在反應液中將10重量%過硫 酸鈉水溶液及0.1重量%1^-抗壞血酸水溶液攪拌,同時添加 時,大約1分鐘後開始聚合。然後,將生成之凝膠粉碎, 同時以20至95%進行聚合,聚合開始20分鐘後將凝膠狀 之含水聚合體取出。將得到之含水聚合體細分化至其直徑 為約5mm以下。 將該細分化之含水聚合體於170°C進行50分鐘熱風乾 燥。將乾燥物用滾輪研磨機粉碎,再以開孔850# m之JIS 標準篩及開孔150 /z m之JIS標準篩分級,得到通過850 // m而未通過150 之基本聚合物之粉體。 在得到之基本聚合物粉體100重量份中,將包含1,4-丁二醇0.5重量份、丙二醇1.0重量份及水3.0重量份之混 合液之表面處理劑混合。然後,藉由將混合物於210°C加熱 處理約30分鐘,得到表面交聯之吸水性樹脂。 [實施例14] 將上述合成例2得到之吸水性樹脂100g及硬脂酸鋅 0.6mg加入500ml之塑膠容器中,藉由將塑膠容器搖動並混 合,得到粒子狀吸水劑(15)。依照JIS K3362測定得到之粒 子狀吸水劑(15)之鬆裝總體密度。又,亦測定粒子狀吸水劑 之吸水特性(CRC2,AAP1,SFC)。將結果示於表4中。 96 1330074 [實施例15] 除上述硬脂酸鋅之量為〇. 15mg以外’與上述實施例14 同樣之知作進行,得到粒子狀吸水劑(〗6)。又’與實施例 14同樣之方式,測定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6)之鬆裝總體 密度及吸水特性(CRC2,AAP1,SFC)。結果如表4所示。 [比較例8] 對上述合成例2得到之吸水性樹脂l〇〇g,於不添加混 _入硬脂酸鋅下,進行與上述實施例14同樣之操作,得到比 較粒子狀吸水劑(cc-8)。再者,與實施例14同樣方式,測 定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8)之鬆裝總體密度及吸水 特性(CRC2,AAP1,SFC)。將結果示於表4中。 [貫施例16] 將上述合成例2得到之吸水性樹脂l〇〇g及芥醯胺lmg 加入不銹鋼製燒杯中,並放置於150°C之對流式乾燥機中5 分鐘。取出燒杯,若放入溫度計測溫,約為75°C。測溫後 φ緩慢搖動混合。放冷至室溫,得到粒子狀吸水劑(17)。依照 JIS K3362測定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17)之鬆裝總體密度。 又,亦測定粒子狀吸水劑(17)之吸水特性(CRC2 ’ AAP1, SFC)。將結果示於表4中。 [比較例9] 對上述合成例2得到之吸水性樹脂1 ’在不添加混 入芥醯胺下,進行與上述實施例16同樣之操作,得到比較 粒子狀吸水劑(cc-9)。再者,與實施例16同樣方式’測定 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cc-9)之鬆裝總體密度、流下速度 97 1330074 及吸水特性(CRC2,AAPl,SFC)。將結果示於表4中。 再者,關於分別從上述實施例14至16以及比較例8 及9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測定PID、PIW及表面張力。 將其測定結果亦示於表4中。 表4 實施例 比較例 14 15 (16) 16 8 L 9 粒子狀吸水劑 (15) (17) (cc-8) (cc-9) 吸水性 樹脂 使用量 (g) 100 100 100 100 100 滑劑 種類 硬脂酸鋅 硬脂酸鋅 芥醯胺 — — 使用量 (mg) 0.6 1.5 1.0 — — 鬆裝總體密度 (總體比重)(g/ml) 0.70 0.72 0.70 0.67 0.66 流下速度(g/s) 一 — 11.4 — 10.2 吸収倍率 (CRCl)(g/g) 30 30 31 30 31 加壓下吸权倍率 (AAP2)(g/g) 25 26 25 25 25 生理食鹽水流動 誘導性(SFC) (10'7*cm3*s*g_1) 42 39 40 40 43 PIW(g 重 xmm) 22400 8100 1350 - - PID(mm) 20 20 20 7 7 表面張力 (mN/m) 73 73 72 74 73 振實總體密度 (g/ml) 0.82 0.83 0.83 0.83 0.82 壓縮度(%) 15 12 16 19 20 850/150/zm(%) 100 100 100 100 100 98 1330074 (實施例17) <吸水性物品之製成〉 首先,將上述實施例1中得到之粒子狀吸水劑(1)50重 1量份及木材粉碎紙漿50重量份,使用混合機進行乾式混 • 合。繼而,將得到之混合物藉由在形成400篩目(篩孔大小 為38 // m)之鋼絲篩網上,使用補片(Patch)型空氣抄造裝 置,進行空氣抄造,形成120mmx400mm大小之織物。再 者,藉由將該織物以壓力2kg/cm2(196.14kPa)進行60秒之 •壓縮,得到基重約500g/m2之吸水體。繼而,將由不透液性 聚丙烯形成之具有所謂腿部褶斕(leg gather)之底層片(液透 過性片),使用雙面膠帶依順序互相黏著,同時藉由在該黏 著物上裝置所謂膠帶扣件(tape fastener),得到吸水性物品 (紙尿裤)。 <吸水性物品之性能評價〉 將上述吸水性物品以表層片向上之方式,放置在水平 φ實驗台上,以充分延伸而無皺紋之狀態,將吸水性物品之 四角用黏著膠帶固定。繼而,於其上放置20篩目(篩孔850 // m)之金屬網(140mmX 140mm),再以可從中心部分投入液 體之方式,設置壓克力板(140mmx 140mm),其在中心部分 裝置直徑70mm高度50mm之圓筒。再者,使用之壓克力 板之質量為1.5kg。繼而,在壓克力板上且圓筒之兩側各裝 置1個4.25kg之砝碼(合計2個)。壓克力板之質量及砝碼 之質量合計為l〇kg,吸水性相關之荷重為2.06kPa。在此種 狀態下將0.9重量%氯化鈉水溶液(生理食鹽水)從圓筒一口 99 1330074 氣投入75ml,測定不再從圓筒流出液體之時間。將該時間 定義為液體攝取時間。放置〗小時後,重覆同樣之操作, 進行4次之液體投入,並測定第一至四次之液體投入時間。 從第四次液體投入】小時後,迅速地撤去砝碼、壓克力板 及金屬網,繼而裝載已知質量之140mmx 140mm大小之30 片重疊之紙巾、平坦之壓克力板及l〇kg之砝碼。1分鐘後, 將砝碼移除,測定紙巾之質量,從紙巾質量變化測定回潮 量。 從第一次至第四次液體投入時間越短,判短吸水性物 _ 品越優良,又,回潮量越少,判斷吸水性能越優良。 [比較例10] 關於上述比較例〗中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 (CC-1),以與上述實施例17同樣之操作,製成吸水性物品, 進行性能測定。 [比較例11] 關於上述比較例5中得到之比較粒子狀吸水劑 籲 (CC-5),以與上述實施例17同樣之操作,製成吸水性物品, 進行性能測定。 分別對於上述實施例17以及上述比較例10及11中得 到之吸水性物品進行性能評價,結果如表5所示。 100 1330074 表5 實施例17 比較例10 比較例11 使用之吸水劑 粒子狀吸水劑 (1) 比較粒子狀吸 水劑(CC-1) 比較粒子狀吸 水劑(CC-5) 第]次液體投入 時間(秒) 4 4 4 第2次液體投入 時間(秒) 17 18 16 第3次液體投入 時間(秒) 20 23 21 第4次液體投入 時間(秒) 22 27 22 回潮量(g) 12 18 16 再者,為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項目中所列舉之具體實 施態樣或實施例,畢竟為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内容者,不能 狹義地解釋為只限定於此等具體例,而在本發明之精神及 以下記載之申請專利範圍中,可進行各式各樣地變更而實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呈示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使用於測定加壓下吸 收倍率之裝置之概略構造之斷面圖。 第二圖呈示測定本發明之粒子狀吸水劑之插入距離及 插入使用量用之測定裝置之構造之概略斜視圖。 第三圖呈示上述測定裝置中具備之壓縮裝置之重要部 份之正面圖。 101 1330074 第四圖呈示上述測定裝置中具備之插入探針(插入構件) 之正面圖。 第五圖呈示插入探針(插入構件)到達各插入距離時,該 插入探針插入粒子層所需要荷重之變化之一例之圖形。 第六圖呈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所使用之生理食鹽水流 動誘導性(SFC)測定裝置之概略構造之斷面圖。 第七圖呈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所使用之鬆裝總體密度 及流下速度測定裝置之概略構造,第七(a)圖為斷面圖,第 七(b)圖為平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粒子層 2 測定樣本 3 平台 4插入探針(插入構件)’ 5荷重元(力計) 6 變位距離檢測器 10測定裝置 11壓縮裝置 12控制裝置 13電腦 101 漏斗 102 擋板 103 量杯 1330074 202 金屬網 204 塑膠圓筒 208 荷重 209 培養皿 210 玻璃過遽器 302 貯槽 304 玻璃管 306 氯化鈉水溶液 308 杯 310 凝膠 312 附旋閥之L型管 314 收集容器 316 天秤 318 金屬網 320 活塞 丨322 孔穴 324 破璃過濾器 325 金屬網

Claims (1)

  1. 9 133007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粒子狀吸水劑,其為在吸水性樹脂中添加表面處 理劑而予以表面交聯處理之粒子狀吸水劑,該粒子狀 吸水劑之特徵為:⑴質量平均粒徑(D50)為200至600 #ηι,且具有850//m以下、150/zm以上之粒徑之粒 子狀吸水劑在全部粒子狀吸水劑100重量%中佔95至 100重量%,(ii)粒度分布之對數標準偏差(σ Π為〇·25 至0.45,(iii)下式規定之壓縮度在0至18%之範圍内, (iv)該粒子狀吸水劑0.5g分散於20°C之生理食鹽水 50m〗中4分鐘後,上清液之表面張力為5 5mN/m以上; 壓縮度(%)=(P-A)/Px 100 其中,P為粒子狀吸水劑之振實總體密度,A為粒 子狀吸水劑之鬆裝總體密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插入構 件插入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之粒子層至20mm之深度時 所做的功,即插入功(insertion work),為0g重xmm以 上、75,000g重xmm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復含界面 活性劑或粉體之滑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粉 體之滑劑為在側鏈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且具有0.01 /zm以上100# m以下之質量平均粒徑之高分子添加 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高 104 1330074 分子添加劑之添加量,相對於上述吸水性樹脂100重 量份,為0.01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之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在側鏈 具有碳數7以上之烴基之單體,以佔係屬高分子添加 劑之(共)聚合體之15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之方 式被(共)聚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高 分子添加劑以溶液或懸浮液狀態添加於上述吸水性樹 •脂之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高 分子添加劑以質量平均粒徑0.01 // m以上、100 # m以 下之粉體添加於上述吸水性樹脂之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界 面活性劑之添加量,相對於上述吸水性樹脂100重量 份,在0.0005重量份以上、0.012重量份以下之範圍。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界 面活性劑為HLB8至18之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 11_ 一種粒子狀吸水劑,其特徵為含有吸水性樹脂及粉體 之滑劑(金屬肥皂除外),上述滑劑之含量為吸水性樹脂 之0.0001重量%至0.1重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於 4.83kPa加壓下之加壓下吸收倍率(AAP2)為17g/g以 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於 105 1330074 4.83kPa加壓下之加壓下吸收倍率(AAp2)為i7g/g以 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於2.03 kPa加壓下之加壓下吸收倍率(AAP1)為20g/g以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具有 20(10·7 . cm3 . s . g-l)以上之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 (SFC/Saline flow conductivity) °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具有 20(10-7 . cm3 . s · g'l)以上之生理食鹽水流動誘導性 (SFC/Saline flow conductivity)。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鬆裝總體 密度為0.7g/m〗以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鬆裝總體 密度為〇.7g/ml以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係由上述 粉體之滑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脂粉體而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係由上述 粉體之滑劑添加於吸水性樹脂粉體而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吸 水性樹脂具有選自不定形破碎狀粒子、不定形破碎狀 粒子之造粒物、球形粒子造粒物及橢圓形粒子造粒物 所成組群中之任一種形狀或其混合物之形狀。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上述吸 水性樹脂具有選自不定形破碎狀粒子、不定形破碎狀 106 1330074 粒子之造粒物、球形粒子造粒物及糖圓形粒子造粒物 所成組群中之任一種形狀或其混合物之形狀。 23. —種吸收性物品,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粒子狀 吸水劑。 24. —種吸收性物品,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粒子狀 吸水劑。 25. —種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法,其在具有交聯構造之 吸水性樹脂中,添加以(A)表面交聯劑及(B)界面活性劑 或粉體之滑劑為必需成分之表面處理劑,以製造表面 經交聯處理之粒子狀吸水劑;其中該界面活性劑或粉 體之滑劑之添加量,相對於吸水性樹脂100重量份, 為0.0005重量份至0.012重量份;該粒子狀吸水劑 0.5g分散於20°C之生理食鹽水50ml中後4分鐘,上清 液之表面張力為55mN/m以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法, > 其中表面交聯前之吸水樹脂之⑴質量平均粒子徑(D50) 為200至600# m,(ii)粒度分布之對數標準偏差(σ Γ) 為 0.25 至 0.45。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粒子狀吸水劑之製造方法, 其中上述粒子狀吸水劑以下式定義之壓縮度為0至 18%, 壓縮度(%)=(Ρ-Α)/Ρχ100 其中,Ρ為粒子狀吸水劑之振實總體密度,Α為粒 子狀吸水劑之鬆裝總體密度。 107
TW094121027A 2004-09-06 2005-06-23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ent ag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water absorbent article TWI3300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8284 2004-09-06
PCT/JP2005/001689 WO2005075070A1 (ja) 2004-02-05 2005-02-04 粒子状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9258A TW200609258A (en) 2006-03-16
TWI330074B true TWI330074B (en) 2010-09-11

Family

ID=45074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1027A TWI330074B (en) 2004-09-06 2005-06-23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ent ag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water absorbent artic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30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9732B (zh) * 2009-06-29 2014-08-21 Formosa Plastics Corp 一種高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9258A (en) 200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6474B2 (ja) 粒子状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性物品
JP6839202B2 (ja)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
TWI361198B (zh)
JP6320968B2 (ja) 粒子状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22623B2 (ja) 吸水性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粒子状吸水剤、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JP6092236B2 (ja) 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82617B2 (ja) 吸水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剤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RU2298570C2 (ru) Дисперсный водопоглотитель, содержащий в качестве основ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водопоглощающую смолу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и 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JP4758669B2 (ja) 不定形破砕状の粒子状吸水剤
JP2006055833A (ja) 吸水性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粒子状吸水剤
JP2013034942A (ja) 粒子状吸水剤の製造方法
TWI330074B (en)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ent ag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water absorbent article
CN100562359C (zh) 颗粒状吸水剂以及其制造方法和吸水性物品
JP2004285202A (ja)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
JP5207609B2 (ja) 感イオン性吸水性樹脂
JP4722545B2 (ja)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