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1128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1128B
TWI321128B TW96101258A TW96101258A TWI321128B TW I321128 B TWI321128 B TW I321128B TW 96101258 A TW96101258 A TW 96101258A TW 96101258 A TW96101258 A TW 96101258A TW I321128 B TWI321128 B TW I3211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onic liquid
halide
adamantane
salt
thdcp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01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9536A (en
Inventor
Ming Yhu Hwang
Jung Chung Wu
Original Assignee
Cpc Corp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c Corp Taiwan filed Critical Cpc Corp Taiwan
Priority to TW96101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829536A/zh
Publication of TW200829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9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1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1128B/zh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1321128 及丙二酸二曱酯為起始反應物,經由諸多步驟與繁複的反 應後獲得金剛烷。此法的缺點是反應複雜,過程中會有許 多副反應發生;步驟多且反應過程中需要保護反應物的官 能基,而增加了合成的困難度’操作時間也長;再者金剛 烷產率也低,而上述之種種缺點也是關環法不適合工業化 的原因。相關細節請參見論文Collect. Czech. Chem. Commun.,(1959),24,1320 ° 而金剛烷之其他製備方法,則非經由有機合成方式, 而是直接對四氫雙環戊二烯【tetrahydro diCyCl〇pentadiene ,以下簡稱為「THDCPD」,有外向型(以下以「ex〇_」表示) 、内向型(以下以「endo-」表示)兩種形式】加以異構化, 來形成金剛烷。但在異構化反應發生的同時,也有一些副 反應伴隨著發生,使得反應完成後所獲得的產物内,亦包 含有些許,甚至種類高達數十種之非所欲物質;因此,能 對金剛烷所展現出的選擇性(selectivity)越高的一金剛院製 備方法’即越是符合相關業界所要求的,因該製備方法所 獲得的副產物越少,而越有利於直接獲得金剛烷。 出光法則是前工業上生產金剛烷的主要方法,其是使 用負載Pt、Re、Co、Ni、Fe、Cu、Ge等金屬之稀土元素或 鹼土金屬進行離子交換的分子篩,作為觸媒,並在25〇ti 溫度於氫氣和氣化氫的存在下,歷時2小時之反應時間, 將THDCPD異構化成金剛烷,同時亦生成一開環產物 (Cl〇Hl8異構物)’其中,金剛烷的產率最高可達約30% ;相 關細節可參見論文 Chem. Letters,(1986),3, 315 ; JP 85- 6 1321128 246,333 ° 另’傳統三氣化鋁異構法則是以石油煉製副產品中的 雙環戊二烯(dicyclopentadiene,以下簡稱為「DCPD」,亦有 endo- ' ex〇-兩種形式)為原料,先用觸媒在適當條件下將 DCPD氫化成THDCPD(其中大部分為endo-THDCPD)後, 利用一溶劑將endo-THDCPD溶解並以三氯化鋁為觸媒,繼 而在適當反應條件下直接異構化成金剛烷,產率約為15〜 2〇°/〇 ;以上所述之反應途徑如下所示,相關細節可參見論 籲 文 Schleyer,J· Am. Chem. Soc·,(1957),79,3292。而由於此 法操作簡單且原料來源豐富,而奠定了金剛烷工業化生產 的基礎。
金剛烷
而此法亦衍生出其他相關的方法,例如在0.25莫耳 A1C13中加入0.4莫耳的HC1或HBr後,並在4.0 Mpa(換算 後為39·48 atm)的氣壓與120〜125°C的環境下’將endo-THDCPD 進行異構化反應 ,歷時 3〜 5 小時之反應時間後, 可得到產率高達42%的金剛烷,以及副產物一10%的反式十 氫奈(decalin),相關細節可參見論文一Koch, H_,et al., •Brewnsi-c/iem., 42,90(1961);此法雖可獲得南產率的金剛烧 ,然而需在高壓下進行,因此設備成本高,且反應之安全 性堪慮。 7 和關環法相較下’雖然使用傳統三氣化鋁異構化法可 得到產率為42%的金剛烷,但仍有不少缺點尚待克服,例 奴.U)反應完成後產生極大的焦油量,相對地使金剛烷的 產率低’同時需要複雜之精製過程方能純化出金剛烷;(2) 需使用大量的AICI3作為觸媒,其使用量幾乎等同於反應起 始物DCPD的用量,而且A1C13在使用後會分散在整個系統 中而無法再回收使用,故A1C13只能使用一次,形成成本上 的一大負擔;再者,在排放A1C13之前,需先以鹼液將其破 壞、分解’相對地產生了大量廢棄物,造成環保問題。因 此,有不少人研究改以固態酸(例如經由h2so4處理過之 Al2〇3 ’以及Al2〇3_Si〇2等),來取代A1C13作為觸媒,以期 降低對反應設備之腐蝕性,但皆因其活性低、壽命短而放 棄;相關細節可參見論文__j. Am. Chem. Soc.,(1971),93, 2798。 除上述方法以外’亦可使用酸性觸媒來將thdcpd異 構化成金剛烷;據悉,THDCPD在異構化為金剛烷的過程 中,若觸媒之酸性越強,則越有利於獲得金剛烷。例如學 者 Olah 利用超強酸 B(OS〇2CF3)3_HS〇3CF3,在 i〇〇t:下進 行THDCPD之異構化反應,可得到產率為47〜65%的金剛 烧,相關細卽清參見論文--Synthesis, (1973),488 ; J Org Chem.,(1984),49, 4591。雖然超強酸具有高活性、高選擇 性等優點,而可使超強酸法在製備金剛烷上達致一較佳的 結果,但由於此法所使用的超強酸具有極強的腐蝕性,且 就目前大規模生產超強酸,或是以超強酸為原料來進行工 1321128 業化生產之使用設備上,相關技術皆還不夠成熟,所以在 近期内恐難藉由此法來讓金剛烷以工業化的方式大量生產 0 因此,業界所需要的,是一種製程簡單、對金剛烷的 選擇性高、觸媒可簡便回收再利用且較不會腐蝕生產設備 的一種方法,來製備金剛烷。 【發明内容】 離子液體(ionic liquids)之定義,係為在100°c以下是以 液體狀態存在的離子化合物,其仍保有離子特性,且在近 十幾年來被應用作為催化反應之溶劑。 離子液體可藉由其調配時所選用的成分與比例來決定 其酸鹼度,而其酸性主要決定於陰離子。現暫以A1C13與一 四級銨鹽氣化物及/或一四級鱗鹽氣化物相互混合而形成之 氯化銘酸鹽(chloroaluminate)離子液體為例,以A1C13與一 四級銨鹽氯化物及/或一四級鱗鹽氯化物的莫耳數總和來估 計,當A1C13之莫耳分率剛好為0.5時,形成的陰離子多為 A1C1/,其對於電子對的接受能力較低,屬於較弱的路易士 酸(Lewis acid);當A1C13之莫耳分率超過0.5時,則所形成 的陰離子有較多之A12C17_、A13C110_,其等相較於A1C1/, 是屬於較強的路易士酸。 而具有酸性之離子液體先前已有被應用於進行化學反 應。如在論文J. Mol. Catal·,(1994), 92,155中,即是使用 由 1-丁基-3-甲基口米。坐氯化物(l-n-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簡稱「[BMIM]C1」)與A1C13混合而形成離子液體 9 1321128 ,另外1如系統中有HC1存在,則會該離子液體即形成具 有相田间活!生的離子液體超酸(即意指「具有超強酸性的離 子,體」)’可用來進行稀烴與異丁貌之烧化反應,產製烧 化汽油。於此,該離子液體超酸的酸強度(文獻上表示其 H〇值為-14.6〜,)甚至超過Μα及hf,因此被應用來 進行上述反應。 士離子液體超酸具有多項優點,例#,離子液體沒有蒸 汽壓’故不會產生有機溶劑之揮發現象,因而較為環保, 在操作上也比傳統之超酸更具安全性;再者,一般離子液 體與反應之產物並不互溶’故容易回收利用或進行進一步 f理;更特別的是,離子液體可藉由各式的成分配比來決 疋,、酸|·生程度’ *更付合廣大使用者之個別需求。因此, 離子液體可應用在某些需要使用強酸性觸媒之製程上,並 具有相當大之發展潛力。 基於欲避免先前所述之各項金剛烷製備方法的缺失, 並進^以低成本且環保的方式來製備金剛燒,本發明申 清人首先嘗試以具有一定酸性程度之離子液體(以下稱之為 U生離子液體」)作為_觸媒,來進行金剛烷之製備,而 意外地獲得-極佳的結果;且經由諸多的實驗數據證實, 本發明方法對於金剛貌有高度的選擇性!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以酸性離子液體 製備金剛烷的方法;其是在一非反應性之氛圍中進行,包 含的步驟為: (A)將二氣化鋁,與一四級銨鹽鹵化物及/或一四級鱗 (:S ) 10 鹽鹵化物相互混合而形成一酸性離子液體,其中 ’該三氯化鋁在該酸性離子液體中的莫耳分率是 介於0.5〜0.9之間;以及 (B)將該酸性離子液體與一含有四氫雙環戊二烯之組 成物’在一介於25〜1501:之反應溫度下予以混 合’歷時一反應時間後獲得金剛烷;其中,四氫 雙環戊二烯相對於該四級銨鹽齒化物及/或一四級 鱗鹽鹵化物莫耳數之比例,是介於1〇〇〜〇 1之間 Ο 於本發明中所指的「離子液體」,其莫耳數的計算方式 疋斤使用之氯化紹與四級敍鹽_化物及/或一四級鱗鹽鹵 化物莫耳數的總和;其中當三氣化鋁的莫耳分率在〜〇9 之間時,因所形成的陰離子有較多之AhCf、Al3Cli〇-等較 強的路易士酸,故定義為「酸性離子液體」。 由於本發明方法是利用酸性離子液體來進行十分有 利於操作者依其需求或配合其他反應之操作條件,而彈性 地調整該離子液體之酸性強度以及其成分配比;再者,離 T液體之操作安全性高,對設備腐蝕性低,且透過簡便的 程序即可回收以重覆使用,在用料成本與設備成本上顯然 地佔盡優勢。而本發明方法操作簡單,對於金剛烷則在短 時門内就可顯不出南度選擇性,種種優點皆顯示出本發明 方法有利於作為工業上大量生產金剛烧的方法而更有助 加速以金剛院為基礎之產業或領域的發展。 11 1321128 【實施方式】 茲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上所述的本發明以酸性離子液體 製備金剛烷的方法中的各項操作條件,暨其變化模式;惟 ,一具有本發明相關領域之通常知識者,當可在參照本發 明之揭示後,憑藉其專業素養與實務經驗,而不受限於以 下所列出之本發明方法的各項操作條件,以進行更廣泛的 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當固體之金剛烷落入該酸性離子液體 • 中時,將難以被取出,故為便於操作,本發明方法在進行 過程中所獲得的金剛烷,是傾向於一被溶解並避免其析出 的狀態,而此時金剛烷是被溶解於exo-THDCPD,或用以溶 解endo-THDCPD之溶劑中,而該溶劑與exo-THDCPD則是 不與該酸性離子液體互溶;於是,「單位時間内之金剛烷產 率」並非是本發明方法所追求的一重點,然若本發明方法 可在短時間内即展現出對金剛烷之高度選擇性,則當可藉 由重複實施本發明方法,而獲得大量之金剛烷。 鲁 而步驟(B)中用以配製該組成物的四氫雙環戊二烯,則 不論是外向型(exo-)或内向型(endo-),皆可適用;然需說明 的是,基於endo-DCPD形成endo-THDCPD或更進一步形 成exo-THDCPD之異構化機制,當控制了反應條件以求獲 得endo-THDCPD時,則生成物中亦難免會摻有少許的exo-THDCPD , 相對地 ,當 控制 了反應 條件以 求獲得 exo-THDCPD 時,貝4生成物中亦難免會摻有少許的endo-THDCPD ;然不論是何種情況,所摻有的exo-或endo- 12 1321128 THDCPD都不會影響本發明方法之進行。 然,因exo-THDCPD在常溫下是液態,故可直接作為 該組成物以進行本發明方法,而若該組合物是同時包含有 exo-THDCPD與一溶劑’貝ij亦可施行本發明。相對地,因 endo-THDCPD在常溫下是呈固態,故需被溶解於一溶劑中 ,以利進行反應;以上兩種模式,於本發明具體例中皆有 示範。
若選用endo-THDCPD作為反應物並以一溶劑將其溶解 # 而形成該步驟(B)中之組成物,較佳地,該endo-THDCPD 之濃度是介於10 wt%至其飽和濃度之間;而為了使所獲得 的金剛烷可被完全地溶解於該溶劑中,而非析出並落入該 離子液體内,以便於後續操作,則金剛烷之生成量必須被 適當地控制;更佳地且如本發明具體例中所示範的,該組 成物中endo-THDCPD的濃度是50 wt% 。另一方面,當該 組成物是包含有一溶劑與exo-THDCPD時,一具有本發明 相關領域之通常知識者可在「使所獲得的金剛烷可被完全 ® 地溶解」之前提下,配合其他反應條件而自行規劃exo- THDCPD 在該組成物中 之較佳 、更佳 的濃度範圍。 而關於該溶劑,選用原則為可溶解endo-THDCPD即可 。較佳地,該溶劑是正烧烴(n-alkane)、異说煙(iso-alkane) 、新烧烴(neo-alkane)、環烧烴(cycloalkane),或一含鹵素之 碳氫化合物;更佳地,該溶劑是環己烷或正庚烷。於本發 明具體例中所示範者,該溶劑是環己烷。 為避免異構化反應發生的同時,亦有其他副反應發生 13 1321128 ,相對地產生過多非所欲的副產物,而降低了對金剛烧的 選擇性,於是,就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中的反應溫度,是 限定在25〜150°C之間,而較佳地是介於40〜9〇°C之間; 於本發明具體例中所示範者,步驟(B)中的反應溫度是設定 在介於50〜70°C之間。 而為使離子液體具有一定強度以上的酸性,於是,就 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是將該三氣化鋁在該離子液體中的 莫耳分率,限定在0.5〜0.9之間;較佳地,是介於0.55〜 0.85之間。更佳地,且如本發明具體例中所示範者,該步 驟(A)中三氯化鋁在該離子液體中的莫耳分率,則是限定在 0.6〜0.75之間。 關於步驟(A)中離子液體,是以三氣化鋁,與一四級銨 鹽鹵化物及/或一四級鱗鹽齒化物相互混合而形成。較佳地 ,該四級敍鹽鹵化物是四炫•基錄鹵化物(tetraalkylammonium halide)、二炫基0底唆鹵化物(dialkylpyridinium halide)、三烧 基咪嗤鹵化物(trialkylimidazolium halide)、三燒基0比洛鹵化 物(trialkylpyrrolidinium halide) > 三烧基0瓜咬鹵化物 (trialkylpiperidinium halide)、三炫•基0^咬齒化物 (trialkylpyrimidinium halide)、三烧基0比唤鹵化物 (trialkylpyrazinium halide),或三院基噠唤鑌鹵化物 (trialkylpyridazinium halide);而該四級鏞鹽鹵化物是四炫 基鱗鹵化物(tetraalkylphosphonium halide) ° 其中,該四級鱗鹽鹵化物與四級銨鹽鹵化物之陰離子 部分是F、C1、Br,或I,而該四級鱗鹽鹵化物之陽離子 14 1321128 的結構為·
且該四級銨鹽i化物之陽離子部分的結構是擇自於如 下所示之群組中之一者:
其中,R〗〜R4分別代表一 Η ; Ci〜C18之烧基、脂基 15 1321128 (aliphatic group)、芳香基(aromatic group)或環烧基 (cycloalkyl group) 〇 更佳地,該酸性離子液體是將三氯化鋁與一四級胺鹽 鹵化物相互混合後而形成;如本發明具體例中所示範者, 是選用。比α定氫氯酸鹽(pyridine hydrochloride,以下簡稱為 PHC)、1-丁基-3-甲基咪吐氯鹽(l-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以下簡稱為BMIC)、n比咬氫漠酸鹽(pyridium hydrobromide,以下簡稱為PHB),以及氣化四乙銨氣鹽 (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以下簡稱為 TEAC)分別與三 氣化鋁混合而形成一酸性離子液體。 由於理論上當THDCPD接觸到酸性足夠之離子液體, 其異構化反應就可進行,故本發明方法之反應時間並無特 殊限制;然考量其反應速率以及耗費成本,而本發明中, 該反應起始物(即THDCPD)相對於該四級銨鹽鹵化物及/或 一四級鱗鹽鹵化物莫耳數的比例,是界定於1〇〇〜0.1之間 ;較佳地,該比例是介於10〜0.5之間。於本發明具體例中 所示範者,四氫雙環戊二烯相對於該離子液體莫耳數的比 例是1.29。 本發明以酸性離子液體製備金剛烷的方法,是在一非 反應性之氛圍中進行。所謂「非反應性之氛圍」,係意指「 不會和該酸性離子液體也不會和該組成物發生反應」的氛 圍,因此該氛圍應盡量避免含有水氣與氧氣;較佳地,該 非反應性之氛圍是氮氣、氦氣、氖氣,或氬氣。於本發明 具體例中所示範者,該非反應性之氛圍是氮氣。 16 1321128 以下將以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惟該等實施例僅 為例示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另,若無特別說 明,該等製備例或實施例皆是在常壓且充滿乾燥氮氣的環 境下實施。 <化學品> 1. 四級銨鹽鹵化物: PHC、BMIC、PHB,及TEAC,皆由Fluca公司所製造。 2. 三氯化鋁:由Merck公司所製造。 3. 雙環戊二稀(endo-dicyclopentadiene,簡稱 endo-DCPD): 由Merck公司所製造。 4_ endo-、exo-THDCPD :依下述方法由本案申請人自行製 備。 5.溶劑: 正庚炫、環己烧’皆由Merck公司所製造。 <起始物轉化率(conversion)與金剛炫或 exo-THDCPD 之選 擇性(selectivity)的評估方式> 待反應完成後將獲得一與該酸性離子液體不互溶且位 於其上方之液態產物,以針筒將該液態產物取出,並藉由 一氣體層析儀【(由美國惠普公司製造,型號為HP6890之 自動注射系統,官柱為由美國Chrompack公司製造,型號 為 CP-Sil 5CB 之 WCOT(wall coated open tubular)型融石夕 (fused silica)非極性管柱,來評估反應起始物(^0_或end〇_ THDCPD)的轉化率(意指被反應掉的比率),以及金剛烷或 exo-THDCPD之選擇性(意指佔所有產物的比率)。 17 (S ) 1321128 其中,注射量為〇.2#1,分析溫度範圍則是於前10分 鐘維持於50°C,之後以8°C/min之速率升溫至280°C,維持 15分鐘,而所選用的偵測器為火焰離子化偵測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積測溫度為 250°C。 <製備例> i 製備離子液體
將0.091莫耳(即10.58克)的PHC及0.17莫耳(即 22.675克)的A1C13,在50°C下予以混合,形成一離子液體( 於此所獲得的離子液體量,視為「一份」,且PHC與A1C13 的總莫耳數為0.261莫耳)。其中,A1C13在該離子液體内所 佔的莫耳分率為0.65。 ϋ 製備 endo-THDCPD
將體積比為1 : 1之endo-DCPD與正庚烷的混合物,在 100 °C下以每小時為1的空間流速(Liquid Hourly Space Velocity, LHSV)與觸媒(由Engelhard公司製造,型號為Ni-0104T)接觸而進行固定床反應,獲得產率幾近100%的 endo-THDCPD。 iii 製備 exo-THDCPD 將上述離子液體取0.5份置於一為70°C的油浴中,並 以針筒將16克之endo-THDCPD與環己烷(重量比為1 : 1) 的混合物,注入於該離子液體中,繼而在400 rpm之授拌速 率下進行異構化反應,歷時1小時,獲得exo-THDCPD,產 率為96.7% 。 若無特別說明,則以下各實施例中所使用之exo-或 18 1321128 endo-THDCPD,以及離子液體,皆是藉由以上各製備例所 述的方式來製造;而就exo-或endo_THDCPD,實際實施上 亦可直接以市售商品來取替。 <實施例 >金剛烧之製備 <實施例1> 取上述離子液體一份,將0.1176莫耳(即16克)的ex〇_ THDCPD注入其内(其中,該ex〇_THDCpD相對於上述pHc 之莫耳比例為1.29) ’並在一為70°C的反應溫度下,配合 400rpm攪拌速率進行異構化反應,歷時一為1小時之反應 時間後’獲得一位於該酸性離子液體之上且不與其互溶之 液態物。 以針筒取出該液態物來分析其組成,結果顯示,ex〇_ THDCPD之異構化轉化率為2〇·5% ,對金剛烷之選擇性則 南達77.2% 。而若欲取得金剛烷,則僅需將該液態物取出 ’利用蒸館、低溫再結晶、昇華等方法加以分離,則可得 純金剛院產品’而該酸性離子液體則可回收並再重複使用 〇 實施例2〜32之操作方式是類似於實施例1 ;惟不同之 處疋在於’該等實施例所選擇之反應溫度、反應時間,或 離子液體之配製(即所使用之原料的種類,或三氣化鋁的莫 耳分率)。兹將該等實施例之與實施例1相異的操作條件, 分述如下: <實施例2> 反應時間為4小時。 19 1321128 <實施例3> 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4> 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5> 反應溫度為60。(:。 <實施例6> 反應溫度為60°C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7> 反應溫度為60°C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8> 反應溫度為60。(:;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9> 反應溫度為50°C ;另,反應時間為!小時。 〈實施例1〇> 反應溫度為50°C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11> 反應溫度為50°C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12> 反應溫度為50°C ;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13> /UCI3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0.6【亦即使用0.091莫耳(即10.58克)的PHC及0.137莫耳
AlCh(即18.322克)相互混合,形成「一份」的離子液體】。 20 1321128 〈實施例14> AICI3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0.6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 <實施例15> - AICI3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 0.6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16> AICI3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φ 0.6 ;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17>
AlCh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0.75【亦即使用0.091莫耳(即10.58克)的pyridine hydrochloride (PHC)及 0.275 莫耳 A1C13(即 36.64 克)相互 混合,形成「一份」的酸性離子液體】。 <實施例18>
AlCh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 0.75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19> AICI3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 0.75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20> AICI3在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内,所佔的莫耳分率為 0.75 ;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21> 21 1321128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BMIC取代PHC【亦即使用0.091莫耳(即16克)的 BMIC及0.17莫耳A1C13(即22.675克)相互混合,形成「一 份」的酸性離子液體】。 <實施例22>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BMIC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23> #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BMIC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24>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BMIC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25〉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TEAC取代PHC【亦即使用0.091莫耳(即12.614克)的 ® pyridine hydrochloride ( PHC)及 0.17 莫耳 A1C13(即 22.675 克)相互混合,形成「一份」的酸性離子液體】。 〈實施例26〉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TEAC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27>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TEAC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22 1321128 <實施例28>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TEAC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29>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PHB取代PHC【亦即使用0.091莫耳(即i4 658克)的 PHB及0.17莫耳A1CU(即22.675克)相互混合,形成「一 份」的酸性離子液體】。 〈實施例30>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PHB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31>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PHB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32> 所使用之酸性離子液體,配製上是基於相同的莫耳數 而以PHB取代PHC ;另,反應時間為24小時。 〈實施例33> 將16克之環己烷與endo_THDCpD(重量比為i :丨)的混 合物以針筒注入在〇.5份的酸性離子液體内,在4〇〇卬①之 攪拌速率下,歷經一為i小時之反應時間以進行異構化反 應。 、下實施例34〜36之操作方式是類似於實施例33 ;惟 ,不同之處是在於其等所進行的反應時間。 23 1321128 〈實施例34> 反應時間為4小時。 〈實施例35> 反應時間為6小時。 〈實施例36> 反應時間為24小時。 茲以表一列出實施例1〜32(其反應起始物為exo-THDCPD)與33〜36(其反應起始物為endo-THDCPD)之各項 操作條件,以及所對應獲得之最終結果,如endo-、exo-THDCPD之異構轉化率(意指反應掉的比率)、exo-THDCPD 和金剛烷選擇性(意指其量佔該上層液體的比率),以及金剛 烷的產率(計算方式是「起始物之異構轉化率」乘以「產物( 金剛烷)選擇性」)。 另,因異構化反應亦牵涉到諸多的副反應,故反應後 所獲得的產物中’除了 endo-THDCPD、exo-THDCPD,以 及金剛烷以外,尚有其他多種物質;基於本案之目的,暫 僅就本方法對於金剛烷或exo-THDCPD之選擇性,以及反 應起始物(endo-、exo-THDCPD)之轉化率,來論究各實施例 之功效,故產物中除了 endo-THDCPD、exo-THDCPD,以 及金剛烷之其他物質,本案暫不予討論: 24 (S ) 1321128 表一 反應條件 反應結果 起始物 反應 溫度 CC ) 反應 時間 (hr) 離子液體成分 起始物相 對於鹵化 起始物之 異構轉化率(¾ ) 產物選擇性(% ) 金剛烷 產率 (% ) 鹵化物 種類 A1C13 莫 耳分率 物的莫耳 比例 endo- THDCPD exo- THDCPD exo- THDCPD 金剛烷 1 1 14.0 78.4 10.96 2 exo- 70 4 PHC 0.65 1.29 24.7 76.5 18.90 3 THDCPD 6 27.5 76.3 20.98 4 24 37.8 77.2 29.18 5 1 6.8 100 6.8 6 exo- 60 4 PHC 0.65 1.29 15.7 77,7 12.20 7 THDCPD 6 18.1 77.0 13.94 8 24 27.7 76.9 21.30 • 9 1 1.6 100 1.6 10 exo- 50 4 PHC 0.65 1.29 9.6 78.7 7.56 實 11 THDCPD 6 12.0 78.2 9.38 12 24 20.5 77.2 15.82 13 1 2.2 82.2 1.81 14 exo- 70 4 PHC 0.6 1.29 13.8 67.4 9.30 15 THDCPD 6 16.0 62.1 9.94 16 24 21.4 61.2 13.10 17 1 37.9 78.7 29.83 施 18 exo- 70 4 PHC 0.75 1.29 40.1 76.5 30.68 19 THDCPD 6 40.1 75.5 30.28 20 24 40.5 55.7 22.56 21 1 2.4 100 2.4 « k22 exo- 70 4 BMIC 0.65 1.29 8.0 67.3 5.38 23 THDCPD 6 9.1 70.6 6.42 24 24 12.5 70.3 8.79 25 1 10.0 74.1 7.41 例 26 exo- 70 4 TEAC 0.65 1.29 13.5 73.5 9.92 27 THDCPD 6 14.5 73.4 10.64 28 24 16.1 72.9 11.74 29 1 14.4 77.4 11.15 30 exo- 70 4 PHB 0.65 1.29 20.8 76.1 15.83 31 THDCPD 6 21.2 76.1 16.13 32 24 22.4 76.1 17.05 33 1 96.7 95.7 2.7 2.6 34 endo- 70 4 PHB 0.65 1.29 100 81.4 8.6 8.6 35 THDCPD 6 100 78.3 9.7 9.7 36 24 100 62.8 15.3 15.3 25 C S ) 1321128 如表一中的結果,顯示出基於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概 念所進行之各項操作,亦即以將THDCPD,與一由三氯化 鋁和一四級銨鹽鹵化物所形成的離子液體,相互混合,確 實都可獲得金剛烷,不論是所使用的THDPCD是exo-或 endo-° 而因本發明方法所進行的操作手段,僅是在一非反應 性氛圍中,於常壓下對物質加以混合與加熱,故並不需要 特殊的設備;而為使本發明方法能順利進行,該氛圍在使 用之前建議先被乾燥以去除水氣。 以exo-THDCPD為反應起始物之各實施例,對於金剛 烷幾乎皆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且大多數都超過70% ,甚至 可高達100% ,例如實施例5、9、21所示,此為本發明方 法之一大優勢;再者,以endo-THDCPD作為反應起始物的 實施例亦被證實能獲得金剛烷,顯見本發明方法可利用 endo-THDCPD作為反應起始物,經由一貫化的製備方式, 並配合適當的管路設計來同步得到exo-THDCPD以及金剛 烷;故該等實施例證實本發明方法非常適合作為工業上的 一種用以製備金剛烷的方法。 另,姑且不論其他反應條件,當本方法之反應時間越 長時,起始物的異構轉化率與金剛烷的產率也將跟著變大 ,但對於金剛烷之選擇性則不呈現此趨勢,而通常是在反 應進行1小時所呈現出的對金剛烧之選擇性,比反應進行4 、6、24小時要來得高,顯示出本發明方法在短時間内即可 對金剛烷展現高選擇性。 26 1321128 再者’各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反應溫度皆低於習知技術 ’且實施例9〜12則顯示出在50°C之較低的反應溫度下, 本發明方法不但仍可順利獲得金剛烧,且實施例9更證實 本發明方法在5CTC時對金剛烷之選擇性甚至高達loo% , 表不除金剛烷以外全無其他物質生成。因此,相較於各習 知方法’本發明方法顯然可以用更低的反應溫度來進行, 且同時對金剛烷具有高度選擇性,如此將更有助於降低製 備成本。 實施例1〜12顯示出,當反應溫度介於50〜70。(:之間 時’以相同的反應時間來比較(例如實施例1、5、9 ;實施 例2、6、1 〇) ’溫度較高者金剛烧的產率即越高;就金剛烧 選擇性而言’此等實施例皆超過76% ,而反應時間皆為1 小時的實施例5、9,選擇性甚至高達1〇〇% 。 比較實施例1〜4、13〜20(其等之反應條件差異在於離 子液體成分中之AICI3的莫耳比例,以及exo-THDCPD相對 於離子液體的莫耳比例)看來,顯示出就相同的反應條件且 反應時間未超過6小時的各實施例而言,當離子液體之酸 性越強(即其AlCh的含量較高)時,金剛烷的產率越高,且 此是一明顯的趨勢。 再就金剛烷之選擇性看來,雖然實施例13之AiCl3, 在該離子液體内所佔有的莫耳比例較低,為〇6,但其對金 剛烷選擇性卻高達82.2% ;而就A1C13莫耳比例分別為〇 65 與0.75之實施例1〜4、π〜19來看,隨著反應時間的拉長 ’其金剛烧的選擇性的變化量是較輕微的’大致說來皆維 27 1321128 持在一定的水準。 另值得注意的是,實施例17的反應時間僅有一小時, 但exo-THDCPD異構轉化率卻高達37.9% ,對於金剛烷的 選擇性則為78.7% ,所得的金剛烷產率達29.83% 。因此, 一操作人員可選擇多次地重複施行實施例17,累積成大量 且純度為78.7%的金剛烷。 而對於實施例1〜4、21〜32,其等之反應條件差異性 是在於所使用之四級銨鹽鹵化物的種類。實驗結果顯示使 用PHC、BMIC、TEAC,或PHB皆可獲得金剛烷,且此等 方法對於金剛烷亦都具有高度之選擇性,如實施例21,其 對於金剛烷選擇性高達100% 。 另就實施例33〜36,顯示出以endo-THDCPD作為反應 起始物時,亦可進行本發明方法並確實獲得金剛烷,因而 證實本發明方法是可以exo-THDCPD為反應起始物,經由 異構化為endo-THDCPD後,再異構化為金剛烷,因此一操 作人員亦可依其需求,考慮是否依此一貫化製備流程,而 自exo-THDCPD製備金剛烷。 基於以上諸多實施例,可被證實的是,本發明金剛烷 之製備方法,當配合並變化各式的反應條件時,確實都可 獲得金剛烷;也就是說,當符合本發明製備方法之基本要 件--「在一非反應性氛圍下將三氯化鋁,以特定的莫耳比例 和一四級錢鹽鹵化物、一四級鎮鹽鹵化物,或該四級銨鹽 鹵化物與一四級鱗鹽_化物之組合相互混合,而形成一酸 性離子液體後,繼而在一介於25〜150°C之反應溫度下,將 28 1321128 該酸性離子液體與exo-THDCPO,或是一含有end0_ THDCPD的有機溶液混合並歷經一反應時間」,即可獲致金 剛烷,而達到本發明之目的。 而被進一步證實的是,本發明金剛烷之製備方法,最 大特色疋僅進行例如一小時之極短的反應時間後,即對金 剛烧展現出可達到画的高度選擇性;此即意味著施行本 發明方法’在短時間内即可獲得佔有高純度的金剛烧,因 此後續之純化卫作當然更為簡便,而純製備大量的金剛 烷,則只要每次以特定之反應時間(例如i小時)進行本發明 方法’並且重複施行,即可獲得。 综上所述,本發明金剛烷之製備方法是在常壓與低於 習知方法的反應溫度下,利用一般設備就能進行,且操作 上亦僅是簡單的物質混合,卻僅經過短暫的反應時間後即 能展現出對金剛燒的高度選擇性;再者,施行本發明方法 所製得的金剛烷容易取出,且所使用的觸媒也能回收並重 複使用,因此本發明方衫論是在操作的便利性、用料成 本、設備成本,以及產品純度等等方面顯然都更較習知方 法佔上風,而非常適合作為―卫業上使用之金剛烧的製備 方法。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 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利 範圍及發明說明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1仍 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29 1321128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30

Claims (1)

  1. 丄 -幾1^!01258號發明專利申請案說明當替換頁(修正曰期:98 / I ' 、申請專利範圍: ;iT JJ —種以酸性離子液體製備金剛烷的方法,是在一常壓非 反應性之氛圍中進行,包含的步驟為: (A)將二氦化銘,與一四級銨鹽鹵化物及/或一四級鱗 鹽鹵化物相互混合而形成一酸性離子液體,其中, 該三氯化鋁在該酸性離子液體中的莫耳分率是介於 0.5〜0.9之間;以及 (B)將該酸性離子液體與一以外向型四氫雙環戊二烯為 主之組成物’在一介於25〜l5(rc之反應溫度下予 以混合並進行反應,而獲得金剛烷;其中,該外向 型四氫雙環戊二烯相對於該四級銨鹽鹵化物及/或 一四級鱗鹽鹵化物莫耳數之比例,是介於1〇〇〜〇1 之間。 依據申清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 中之組成物更包含一溶劑。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 之反應溫度是介於40〜90°C之間。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 之反應溫度是介於5 0〜7 0 °C之間。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㈧ 中二氯化is在該酸性離子液體中的莫耳分率是介於〇55 〜0.85之間。 6.依據中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㈧ 中三氯化鋁在該酸性離子液體中的莫耳分率是介於〇 6〜 31 l_Qg_258黯避:利申諸案說明書祕百(修正日期:9Mh 0.75之間。 7.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四級銨 鹽齒化物是四烷基銨函化物、二烷基哌啶鹵化物、三烷 基0糸0坐鹵化物、三烧基0比洛齒化物 '三烧基0瓜。定_化物 、二院基喷咬齒化物、三烷基吡嗪齒化物,或三烷基噠 嘻鏽齒化物;而該四級鱗鹽鹵化物是四烷基鱗鹵化物。 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四級鱗 鹽鹵化物與四級銨鹽鹵化物之陰離子部分是F-、Cl-、 Br,或I,而該四級鳞鹽鹵化物之陽離子的結構為: R4
    r2 且該四級銨鹽鹵化物之陽離子部分的結構是擇自於如下 所示之群組中之一者:
    32 1321128 差一0%101258號發明專利色!!^說明書替換頁_^期:9811)
    其中,Ri〜R4分別代表一 H、Ci〜c〗8之烷基、脂 基、芳香基或c3〜c12環院基。 9.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酸性離 _ 子液體是將三氯化鋁與一四級胺鹽鹵化物相互混合後而 形成。 10·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四級銨 鹽i化物是吼啶氫氯酸鹽、丨_ 丁基_3_甲基咪唑氯酸鹽、 0比咬氫溴酸鹽,或四乙錄氣酸鹽。 11.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 中之組成物包含一溶劑,以及一被溶解於該溶劑中之内 向型四氫雙環戊二烯。 鲁1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帛U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溶劑是 一 c5-c18正烷烴、c5_Cl8異烷烴、C5_C"新烷烴、 C1S環烷烴,或一含鹵素之碳氫化合物β 1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β) 組成物中的外向型四氫雙環戊二烯的莫耳數’與該步驟 (Α)酸性離子液體中一四級銨鹽_化物及/或—四級鱗鹽 鹵化物之莫耳數的比例,是介於1〇〜〇 5之間。 Μ.依據申請專利㈣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組成物 33 工321128 第096101258號發明專利申諳案說明書修替換頁(條正日期:98.m ' 中的外向型四氫雙環戊二烯的莫耳數,與該酸性離子液 體中一四級銨鹽齒化物及/或一四級鱗鹽画化物之莫耳數 的比例,是1.29。 . 1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非反應 ^ 性之氛圍是氮氣、氦氣、氖氣,或氬氣。
    34
TW96101258A 2007-01-12 2007-01-12 Method for preparing adamantane by using acidic ionic liquid TW200829536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01258A TW200829536A (en) 2007-01-12 2007-01-12 Method for preparing adamantane by using acidic ionic liqui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01258A TW200829536A (en) 2007-01-12 2007-01-12 Method for preparing adamantane by using acidic ionic liqui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9536A TW200829536A (en) 2008-07-16
TWI321128B true TWI321128B (zh) 2010-03-01

Family

ID=4481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01258A TW200829536A (en) 2007-01-12 2007-01-12 Method for preparing adamantane by using acidic ionic liqui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8295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3784B (zh) * 2013-10-18 2015-02-21 Nat Inst Chung 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yield adamantan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5155B (zh) * 2020-03-10 2022-11-15 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四氢双环戊二烯合成金刚烷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3784B (zh) * 2013-10-18 2015-02-21 Nat Inst Chung 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yield adamanta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9536A (en)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736B (zh) 六氟-2-丁烯的制造方法
CN101265155B (zh) 由HFC-245fa生产HFO反式-1234ze的方法
CN103534227B (zh) 反式-1233zd的制备方法
Kemnitz Nanoscale metal fluorides: a new clas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JP6363730B2 (ja) 複合金属触媒造成物とそれを利用した1,4−シクロへキサンジメ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4069268A (en) Regeneration of metal halide catalysts via halogenation
US8017821B2 (en) Process for isomerization of tetrahydrodicyclopentadiene using supported acidic ionic liquid as a catalyst
TW201236758A (en) Catalytic system and its us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vinyl chloride by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lene
WO2011010606A1 (ja) 2-クロロ-3,3,3-トリフルオロプロペンの製造方法
US7488859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damantane
US8987534B2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drochlorofluoroolefins
TWI321128B (zh)
US5523501A (en) Catalytic hydrogenolysis
BG61155B1 (bg) Каталитична система за хидрохлориране и метод заполучаване на винилхлорид от ацетилен и хлороводород в присъствие на тази каталитична система
JP2021504365A (ja) 高純度2−クロロ−1,1,1,2−テトラフルオロプロパン(hcfc−244bb)の製造プロセス
TWI551573B (zh) Preparation of adamantane
KR102223388B1 (ko) 사이클로헥산 디카르복실산 수소화 반응용 루테늄-백금-주석 촉매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촉매를 이용한 사이클로헥산 디메탄올 (chdm)의 제조방법
US20010051755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damantane
KR100707743B1 (ko) 대공을 가진 촉매를 사용하여 비치환된 또는 알킬 치환된방향족 화합물을 수소화시키는 방법
CN103483143A (zh) Hfc反式-1234ze的整联制造方法
US6087537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dialkyl- and trialkyl-substituted benzaldehydes
Manzer et al. The key role of catalysis in the phase-out of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US1935648A (en) Manufacture of halogenated aromatic compounds
US3391206A (en) Preparation of cyclic alkenes
CN103201239B (zh) 1,3-二甲基金刚烷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