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482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4826B
TWI304826B TW94139937A TW94139937A TWI304826B TW I304826 B TWI304826 B TW I304826B TW 94139937 A TW94139937 A TW 94139937A TW 94139937 A TW94139937 A TW 94139937A TW I304826 B TWI304826 B TW I3048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biodegradable
powder
composite material
bamboo sh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3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8745A (en
Inventor
Yan-Feng Shi
Rujong Jeng
wan-qian Li
Jian-M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Hsiuping Inst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uping Inst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siuping Inst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094139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718745A/zh
Publication of TW200718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8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4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4826B/zh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0482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树明係與製造生物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有 關’特別是有關於-種以$白筍殼製造生物可分解性強化 複合材料之方法。 5 【先前技術】 " 塑膠係為近代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具有良好的 參 強度、質量輕、價格低廉,以及容易加工等諸多特點,但因傳 統塑膠不易分解,廢棄的塑膠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另 10外,目前農業廢棄物的產量亦相當大,若是未能善加利用,不 但造成能源資源之浪費,更易導致環境污染的問題,為了解決 環境污染的問題,必須減少一般塑膠的廢棄物,由於玻璃纖 維、碳纖維等人造纖維在自然環境中的生物分解速率非常低, 因而促進了生物可分解性塑膠的發展。 15 生物分解性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s)是指塑膠材料之高 φ 分子化學結構,可經由某些機制在露天的環境中分解,分解過 程中塑膠會分裂成碎片,再經由水解、溶解或微生物分解成簡 單分子而消失,可以替代以石油為基質的傳統塑膠;生物分解 性塑膠合成方式有以下二種:(1)生化合成,如Polyhydroxy • 2〇 butyrate-valerate ( PHBV ); (2)化學合成,如 Polylactic acid (PLA)、Polycaprolactone (PCL)、Polyvinyl Alcohol (PVA)、 Aliphatic Polyester ; (3)天然聚合物,如澱粉(Starch)、纖維素 (Cellulose);生物分解性塑膠分類如下:⑴脂肪族聚酯;(2)脂 肪族-芳香族聚酯的共聚物;(3)聚乳酸;(4)聚乳酸-脂肪族聚酯 1304826 的物,(5)聚己内酯,(6)聚經基敌酸酿;(?)澱粉合膠;(8) 其他;而生物分解性塑膠的優點& :⑴材料天然無毒;⑺適用 任何廢棄物處理方式(如焚化、掩埋、回收、堆肥),皆不致對 環境造成衝擊;(3)具有類似傳統塑膠製品之物性;(4)丟棄後, 5經由堆肥或掩埋即可完全分解。塑膠之分解速率因曝露環境不 同而異,依技術原理可歸納成四大類,包括生物分解、光分解、 水解、溶解;生物分解性塑膠係指完全經由微生物機制,於一 定的時間内可分解為水及二氧化碳的新一代材料。 由於植物纖維是可被生物所分解的材料,且廢棄處理比玻 1〇璃纖維還容易,因此,從西元2_年開始,許多研究分別將椰 子、瓊麻、竹筍、香蕉葉、蔗渣等纖維加入如聚酯、聚胺酯、 %氧樹脂、聚丙烯等一般聚合物中,發現有不錯的效果;在西 元2000年,T. Uesaka 等人在(BionollelOOl)中加入ceuui〇se triaCetate(CTA),在含有比較多的CTA時,會形成非結晶形態
15 (amorphous state),且Mitsuhiro Shibata 等人在PHBA、PBS、PLA 中加入lyocell fabric,隨著纖維添加量越多,拉伸模數與拉伸強 度也隨著提高,在soil viral測試中,重量損失的次序為ly〇cell fabric>PHBA>PBS>PLA,加入纖維的綠色複合材料並不會影 響生物分解性的順序,主要是由複合物的結構來決定生物分解 2〇性的順序;在西元2001年,Μ. Z. Rong等人在環氧樹脂中添加 皁向的西波爾麻之纖維,並藉由偶合劑(KH550,γ-amine propyl triethoxysilane)來改質纖維表面及内部結構;在西元2003年, Mitsuhiro Shibata 等人將 p〇ly(butylenes succinate)、 polyestercarbonate/poly(lactic acid)摻混物和 PLA 中加入馬尼拉 1304826 絲芭蕉纖維,但得到的彎曲模數沒有明顯的趨勢,另外, V.Tserki 等人將p〇ly(butylene succinate-co-butylenes adipate)接
上maleic anhydride形成Bionolle-g-MA提高相容性,添加廢棄的 棉纖維當做補強,由此可知相容性的增加對機械性質有重要 5改善;在西元2004年,Mitsuhiro Shibata等人發現西波爾麻纖 維長度在5mm時,有最大的彎曲強度與拉伸強度,另外,將西 波爾麻之纖維加入(Bionollel020) ’隨著纖維添加量增加,彎曲 模數與拉伸模數也隨之增加;在2004年,R. A. Shanks等人在 poly(3-hydroxybutyrate)加入5%與 12%的PHV,以增加其彈性, 10之後添加亞麻纖維及偶合劑,以增進表面相容,結果顯示彎曲 模數有提升,且在25°C的儲存模數小於損失模數,而損失模數 波峰對應的玻璃轉移溫度有增加,這是因在複合材料中添加偶 合劑的影響;另外’ P. Rizzaralli等人以土壤中的細菌及溶液 中的降解酵素對脂肪族聚酯塑膠之生物分解性做比較,其中研 15究历011〇11_〇1及Bi〇nolle3001在土壤中細菌的重量損失了結果 顯示在15天後BionollelOOl的重量損失約〇 lmg/cm2 ’而 Bionolle3001 的重量損失約〇.6mg/cm2。 由上述可知,生物分解性塑膠的耐熱性與機械強度等性 質還無法與傳統塑膠抗衡,使得這類產品目前鮮少應用於電 氣、電子零件方面’因此’許多研究係將植物纖維加入生物分 解性塑膠,除了能改善生物分解性塑膠的生物分解性以外,更 進-步能夠提升材料的耐熱性與機顧度,但是植物纖維的來 源與製造過㈣成本仍偏高,因此,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仍無 法廣泛地被應用。 … 20 1304826 【發明内容】 本發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 = :?=之方法,其材料的』二 策出來具有較佳之機械強度。 π八之次—目的在於提供—種Μ白筍殼製造生物
10 15
M b複合材料之方法,其可減少農業廢棄物對於環 境的負擔。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利 物可分解㈣倾合㈣之方法,包含訂列步驟:一、 切割該菱白筍殼;=、研磨切割後的茭白祕;三、分離 研磨=的乂㈣殼,以得到纖維與粉末;㈤、將該纖維加 入偶σ齊丨,五、粉末及已加入偶合劑之纖維與生物可分解 性複合材料崎混合,以得到生物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 料;藉此,依據本發明之製法所製造出來之成品具有較佳 之機械強度’且本發明之製法所使用的材料來源係為農業 廢棄物’不僅能有效降低《本並可減少農業廢棄物對於環境 的負擔。 20【實施方式】 兹配合圖式列舉以下較佳實施例,用以對本發明之結 構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其中所用圖式先簡要說明如下: 第—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製程流程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纖維加入生物可分解 1304826 - 性塑膠(Bionolle)的放大圖; . 第三圖係第二圖加入偶合劑後的放大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粉末加入生物可分解 性塑膝(Bionolle)的放大圖; 、5 帛五®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纖維之損失模數分析 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較佳實闕之紐質分析圖;以及 • 第七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重量損失分析圖。 請參閱第-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以蔓白 10筍殼製造生物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包含有下列 步驟: 步驟-.利用切割工具將曬乾的菱白荀殼切割成塊狀。 步驟二:將塊狀的茭白®殼放入一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三:接著倒入一電動筛析儀以進行筛選,可分離出 I5纖維與粉末,其中介於篩網40目(mesh)(〇 3698mm)至80目 • ( mesh) ( 0.175mm )之間係為纖維,而在篩網80目 (mesh)(0.175mm)以下係為粉末。 步驟四:選用二種偶合劑(由台灣Decuchem c〇 Ltd公司 所生產的 N-P-(aminoethy)-Y-aminopr〇pyltrimeth〇xysilane(Z6〇2〇) -20 與^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ia^z^o)),該二偶合劑係可產生 物理鍵結,用以增加該纖維與生物可分解性塑膠之間的相容 性,將該二偶合劑分別與工業用丙酮以3:1〇〇(ν/γ)的比例混 合,並在室溫下攪拌均勻’接著把該纖維與丙酮以25:1〇〇〇(w〜) 的比例稱好重量之後’再分別倒入各該偶合劑,接著加入% 8 1304826 的填充劑與G.5克_甲烧,該填充劑在本實施例中係為纖 維’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之後,須靜置1〇分鐘,待該纖維 沉,’把上層液體倒掉後,再用鐵氟龍薄膜密封,然後在室溫 下靜置12小時,接著使用丙酮沖洗掉附著在該纖維上的偶合 5劑,用以留下改質後的纖維,將改質後的纖維放在80°C的烘 箱中供乾’直到其重量沒有產生變化。 步驟五:將該步驟四的改質後纖維及該步驟三的粉末與生 物可分解性塑膠(Bi〇n〇ne)進行混合,即可得到生物可分解^強 化塑膠。 10 請配合參閱第二圖,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Bion〇lle)(10) 在加入該纖維(20)之後,該纖維(2〇)和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 (Bi_lle)(l〇)之間的相容性很差,使得二者之間的接合處產生 極大的空隙,但在加入該偶合劑之後,如第三圖所示,可以明 顯地看出該纖維(20)與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Bi〇n〇UeXl〇)之 15間係為緊密接合,藉由該偶合劑的加入’有效改善了該纖維(2〇) 與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Bionolle)(1〇)之間的界面作用力,而 產生良好的相容性;另如第四圖所示,該粉末(3〇)係可均勻分 布在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Bionolle)(1〇)中,使得該粉末(3〇) 與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Bi〇nolle)(丨〇)之間亦具有良好的相容 20 性。 請配合參閱第五圖,未加入該二偶合劑的纖維(如圖中所示 之®) ’其損失模數較生物可分解性塑膠(如圖中所示之A)為 低’顯示出二者之間的相容性較差,而加入該二偶合劑改質 後’可增進該纖維與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Bi〇n〇Ue)的相容 9 1304826 性’以提升損失模數(如圖中所示之C與D),增加材料的黏性; 另如第六圖所示,該生物可分解性塑膠(如圖中所示之B)加熱 到700°C後將近燒完,而將該纖維和該粉末加入該生物可分解 性塑膠中(如圖中所示之BP10與BF10)發現有等比例的提高焦 5碳含量,且加入該二偶合劑後,該粉末(如圖中所示之 BP10Z6040與BP10Z6020)的焦碳含量(約4-5%)較該纖維(如圖 中所示之BF10Z6040和BF10Z6020)的焦碳含量(約3.7%)為 咼,顯示加入該二偶合劑後,該纖維及該粉末經燃燒後皆可產 生較多的焦碳含量,有助於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10 睛再參閱第七圖,顯示出純的Bionolle (如圖所示之B)的 生物分解性是非常的緩慢,經過了 9〇天後,其重量損失不超 過0.6% ’而加入纖維部份(BF1〇)與粉末部份(Βρι〇)以後,係明 顯改善了生物分解性,其重量損失隨著時間越長而越多,表示 加入纖維部份與粉末部份皆可加快材料生物分解的速率;另 !5外,如圖所示’加入偶合劑(Z6〇2〇)的纖維(BF1〇Z6〇2〇)在前6〇 天的生物分解速率是最快的,但是加入偶合劑(Z6020)的粉末部 份(BP10Z6020)在60天的重量損失也有2.4%,尤其在經過90 天後重量損失有3.7%,本實驗經過200天後,重量損失由大到 小依序為 ΒΠ0Ζ6020、BP10Z6040、BP10、BF10Z6020,這表 20示在Blonolle中加入纖維部份或粉末部份更容易被生物所分 解’且偶合劑(Z6020)能有效加快材料生物分解的速率。 藉此’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製法所製造出來之成品係 具有較佳之機械強度與較高的焦碳含量,有助於提升材料使 用的安全性,而且,本發明所使用的茭白筍殼係為農業廢棄 1304826
資材,不僅能降低生物分解性塑膠的成本、促進農業發展並減 少農業廢棄物對於環境的負擔,使得生物分解性塑膠不僅能應 用在一般民生及農業用途,更進一步能應用到電子、光電材料 方面,藉以提高生物分解性塑膠的附加價值。 11 1304826 .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製程流程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纖維加入生物可分解 , 性塑膠(Bionolle)的放大圖。 :5 第三圖係第二圖加入偶合劑後的放大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粉末加入生物可分解 φ 性塑膠(Bionolle)的放大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纖維之損失模數分析 圖。 10 第六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熱性質分析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重量損失分析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生物可分解性_(1G) 纖維⑽ Φ 15 粉末(30) 12

Claims (1)

  1. ?月认日修(.更)正替換t 13〇4簡『: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以蔓㈣殼製造生物可分解性強 法’包含有下列频: m方 a. 切割談茭白筍殼; b. 研磨經切割後的茭白筍殼; c. 分離經研磨後的茭白筍殼,以得到纖維與粉末; d. 將該纖維加入偶合劑;以及 A e.將該步驟e的粉末及該步驟d的纖維與生物可分解 響a材料進行混合’以得到生物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 其中’在步驟d中所加入之偶合劑以粉末部分⑻^⑴之 立 ^(aminoethy)个 aminopr〇pyltrimeth〇xysilane(Z6〇2〇)與粉末 科(BP 1 〇) iY_glycid〇xypr〇pyltrimeth〇xysilane 加快材料生物分解的速率。 2. 依據申請專利範目第丨項所述之以$白筍殼製造生物 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其中該纖維係介於_ 4〇目 ^mesh)(〇.3698mm)至 80 目(mesh) ( 〇 175mm)之間,而該粉末係在 Φ 師網 80 目(mesh)(0.lbmm)以下。 3. 依據巾請專圍第1項所述之以Ϊ自筍殼製造生物 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時 ,可再加入 -5克的填充劑與〇.5克的矽甲烷。 _ 4,依據Ψ請專姆圍第3項所述之㈣自祕製造生物 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加入該填充劑 與該發甲燒後,在室溫下鱗3〇分鐘。 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妓白筍殼製造生物 可刀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其中該纖維經授摔分鐘之 13 .1304826 後,靜置ίο分鐘待該纖維沈澱,再加以密封。 '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以茭白筍殼製造生物 - 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其中密封後之纖維在室溫下 12小時之後,利用丙酮清洗附著在該纖維之偶合劑,再進行 加熱烘乾。 7.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以茭白筍殼製造生物 可分解性強化複合材料之方法,其中較佳之加熱溫度係為80 度。
    14
TW094139937A 2005-11-14 2005-11-14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odegradable strength-improved composite material from water bamboo shell TW200718745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39937A TW200718745A (en) 2005-11-14 2005-11-14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odegradable strength-improved composite material from water bamboo shel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39937A TW200718745A (en) 2005-11-14 2005-11-14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odegradable strength-improved composite material from water bamboo she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8745A TW200718745A (en) 2007-05-16
TWI304826B true TWI304826B (zh) 2009-01-01

Family

ID=4507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9937A TW200718745A (en) 2005-11-14 2005-11-14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odegradable strength-improved composite material from water bamboo shell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7187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4288A (zh) * 2014-08-22 2014-12-10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茭白外壳纤维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4288A (zh) * 2014-08-22 2014-12-10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茭白外壳纤维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288B (zh) * 2014-08-22 2016-04-06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茭白外壳纤维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8745A (en)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Characterisation, biodegradability and application of palm fibre-reinforced polyhydroxyalkanoate composites
Wahit et al. Influence of natural fib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iodegrad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 and poly (ε‐caprolactone) composites: A review
Jayanth et al. A review on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materials striving towards the attainment of green environment
KR20160081998A (ko) 열가소성 물품을 위한 조류 혼합 조성물
JP2012040701A (ja) 竹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竹繊維を用いた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Pawlak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compatibilizers on injection-molded gree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s based on poly (lactic acid)-maleinized linseed oil system and sheep wool
Ramesh et al. Keratin-based biofib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Carbonell-Verdu et al. Valorization of cotton industry byproducts in green composites with polylactide
CN109320933A (zh) 一种增强增韧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yuhada et al. Waste natural polymers as potential fillers for biodegradable latex-based composites: A review
CN100436539C (zh) 聚(3-羟基链烷酸酯)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Santiagoo et al. Effects of acetic anhydride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PP)/recycled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NBRr)/rice husk powder (RHP) composites
JP3933315B2 (ja) 複合樹脂組成物
TWI304826B (zh)
CN107383818A (zh) 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Unveiling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s in cottonseed protein/polycaprolactone blend biocomposites
Akos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ɛ-caprolactone) and poly (lactic acid) blends reinforced with natural fibers
KR100836271B1 (ko) 해조류 섬유를 보강재로 한 바이오복합재료를 이용한전자부품케이스
Ibrahim et al. Effect of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and poly (vinyl pyrrolidone) addi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caprolactone with empty fruit bunch fibre (OPEFB) composite
JP2010209305A (ja) 植物性廃棄物を利用した環境に優しい生分解性樹脂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Guleria et al. Preparation of starch-based bio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mercerized lignocellulosic fibers: Evaluation of their thermal, morphological, mechanical, and biodegradable properties
JP2024012074A (ja) 茶繊維/phbv/pbat三元複合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CN108047741A (zh) 一种聚乳酸阿拉伯树胶植物纤维全降解复合材料
JP2000006142A (ja) 紙と生分解性樹脂との複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031720B (zh) 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