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049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495B
TWI300495B TW095119725A TW95119725A TWI300495B TW I300495 B TWI300495 B TW I300495B TW 095119725 A TW095119725 A TW 095119725A TW 95119725 A TW95119725 A TW 95119725A TW I300495 B TWI300495 B TW I3004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step position
range
focus lens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0465A (en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10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0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4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6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image sharpness techniques, e.g.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autofocus sig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Description

1300495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進行自動調焦的攝影光學系統的光學 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通過使透鏡按照特定的階躍(step ) * 位置移動來進行自動調焦的光學裝置。 【先前技術】 • 一直以來,作爲照相機等光學裝置中的自動調焦方式 ,公知的有所謂的對比度(contrast )方式。該方式是通 過攝像元件對被攝體進行攝像,利用該攝像元件的特定區 域內的攝像信號來決定合焦位置,並通過找出與特定區域 的對比度對應的焦點評價値成爲峰値的位置,來檢測出合 焦位置。 爲了自動調焦,通過步進馬達使用於在攝像元件成像 的透鏡沿光軸移動,通過所謂的爬升控制方法(Hill # Climbing Method)找出焦點評價値成爲峰値的位置。爬升 控制是在使透鏡沿光軸移動的同時,按各個特定的階躍位 置來運算焦點評價値,從中找出成爲峰値位置的階躍位置 。作爲通過這樣的方法進行自動調焦的光學裝置,例如有 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中所舉出的裝置。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 0 0 3 - 3 0 7 6 6 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 - 315665號公報 【發明內容】 -5- (2) 1300495 [發,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現有的自動調焦中,通過儘量細微地選定使透鏡移 動的階躍位置,提高了調焦精度。圖8表示現有光學裝置 中的爬升控制的級數。該圖的橫軸表示階躍位置,縱軸表 示焦點評價値,階躍位置從〇號到3 4號爲止被分割成3 5 份,26號位置爲峰値位置。 如圖8所示,首先,對階躍位置的每5號求取焦點評 φ 價値。到第5級爲止焦點評價値增加,在第6級中焦點評 價値減少。由此,這時可以知道從第4級的20號到第6 級的3 0號之間存在峰値。因此,第7級再次返回第4級 的20號位置,以後對每2號求取焦點評價値。 於是,由於到第1 〇級爲止焦點評價値增加,在第1 1 級中焦點評價値減少,所以,在第1 2級處返回到第1 0級 的26號位置而確定峰値。這樣,在階躍位置分割成35份 的情況下,最大需要1 2級。 φ 如果爲了提高調焦精度,而將階躍位置的分割數細微 化,則會因此使得用於找出焦點評價値峰値的級數增多, 爲了決定透鏡位置的控制需要時間,由此導致反應性變差
本發明鑒於上述課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減少 自動調焦控制所花費的時間的光學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所涉及的光學裝置具備: -6- (3) 1300495 ί萌像兀件’接收合焦透鏡的透過光並輸出攝像信號;運算 手段’基於來自該攝像元件的攝像信號運算出隨著上述合 焦透鏡的調焦狀態而變化的焦點評價値;和驅動手段,根 據該運算手段所運算出的焦點評價値,使上述合焦透鏡移 動到光軸方向的特定階躍位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合焦透鏡具有在各階躍位置中分別設定在景深範 圍內的合焦距離範圍,由上述驅動手段完成的合焦透鏡的 φ 階躍位置’以該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與 離開2級的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不重複 的方式,進行設定。 另外’本發明所涉及的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由上 述驅動手段完成的合焦透鏡的階躍位置,按照該階躍位置 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與鄰接的階躍位置中合焦透 鏡的合焦距離範圍以1 0 %以下的範圍重複的方式,進行設 定。 # 並且,本發明所涉及的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 合焦透鏡所具有的合焦距離範圍,包括前景深範圍和後景 深範圍這兩方。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涉及的光學裝置,通過將合焦透鏡的階躍 位置以該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與離開2 級的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不重複的方式 進行設定,藉由減少景深範圍的重複,所以,能夠以較少 (4) 1300495 的階躍位置涵蓋(cover )所期望的合焦距離範圍,由此 ,能夠減少自動調焦控制所花費的時間。 而且,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光學裝置,通過將合焦透 _的階躍位置按照該階躍位置中之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 圍與鄰接之階躍位置中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以1 〇 %以 下的範圍重複的方式進行設定,由於能夠減少各階躍位置 中的合焦距離範圍的重複,所以,能夠以更少的階躍位置 φ 覆蓋所期望的合焦距離範圍。 【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進行說明。圖1是 本實施方式的光學裝置的構成圖。如該圖所示,本實施方 式中的光學裝置以通過攝像元件2接收來自合焦透鏡1的 透過光的方式而構成。攝像元件2是光電轉換元件,用於 輸出與光接收面2a上所成像的被攝體5的像之光強度對 應的電性訊號,其由CCD與CMOS感測器構成。 而且,合焦透鏡1通過驅動手段3可在光軸6的方向 自由移動。並且,在攝像元件2中設置有運算手段4,該 運算手段4基於攝像信號運算出隨著合焦透鏡1的調焦狀 態而變化的焦點評價値。驅動手段3基於運算手段4所運 算的焦點評價値使合焦透鏡1沿光軸方向移動,其由步進 馬達構成。 驅動手段3在可移動範圍內設定多個階躍位置,合焦 透鏡1通過驅動手段3可被配置在任何一個階躍位置。攝 -8- (5) 1300495 像元件2在合焦透鏡1每次移動階躍位置時對被攝體5進 行攝像’並將特定區域內的攝像信號發送到運算手段4。 接收了攝像信號的運算手段4,基於對比度法運算焦點評 價値。 驅動手段3進而使合焦透鏡1移動到由運算手段4運 算出的焦點評價値成釋峰値的階躍位置。作爲用於此目的 的控制方法利用所謂的爬升控制。對於該控制將在後面進 φ 行敍述。 圖2表示合焦透鏡1與攝像元件2的距離(R )相對 合焦透鏡1與被攝體的距離(L )的關係。如果將合焦透 鏡1的焦距設爲f,則L和R之間滿足(1 / L ) + ( 1 / R ) = 1 / f的關係。在此,如果本實施方式的合焦透 鏡1的焦距f是4.7 1 mm,則L和R成爲圖2所示那樣的 關係。這裏,按照在該圖所不的範圍中L從0 · 1 m到無限 遠的範圍能夠合焦的方式,使合焦透鏡1移動。 • 圖3表示在階躍(step )位置分割成3 5份時的階躍位 置和合焦距離(A )之間的關係。通過使階躍位置變化, 使得合焦透鏡1和攝像元件2的距離(R )變化,伴隨於 此A也變化。 這裏,在攝像元件2中,能夠成像的合焦距離因景深 而位於一定的範圍。圖3所示的合焦距離,是用於使要攝 影的被攝體的1點在攝像元件2中成像爲1點的距離。在 到被攝體爲止的距離比此長的情況下,由於成像位置與攝 像元件2相比位於後方,所以,在攝像元件2上成爲具有 -9- (6) 1300495 一定大小的圓。另外’在到被攝體爲止的距離較短的情況 下,由於成像位置與攝像元件2相比位於前方,所以,也 在攝像元件2上成爲具有一定大小的圓。但是實際上,即 使在攝像元件2中成像的大小比1點大,藉由畫素具有一 定的大小等,也能夠使到被攝體爲止的距離之特定範圍作 爲景ί朵而成爲合焦的允許範圍。 景深具有:到被攝體爲止的距離比圖3所示距離短時 的前景深(Lf)、和比圖3所示的距離長時的後景深(Lr )’二者分別由以下各式表示。這裏,L是到被攝體爲止 的距離,F是透鏡的光圈値,f是透鏡的焦距,(5是攝像 元件2上的成像圓的大小的允許範圍,即允許彌散圓直徑 【公式1】 【公式2】
R25F
Lf:_f、RSF
R25F
Lf"Jr^RSF 圖4表示階躍位置和通過這些公式計算出的景深之間 的關係。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鏡的光圈値設定爲2.8 ’透 鏡的焦距設定爲4 · 7 1 m m,允許彌散圓直徑設定爲7 μ m。 如圖4所示,各階躍位置的景深與鄰接的階躍位置的景深 有相當部分重複。而且,遠離兩級至三級的階越位置的景 深也重複。如上所述,由於景深的範圍是合焦的允許範圍 -10- (7) 1300495 ,所以,在景深重複的範圍中,重複的其他的階躍位置也 處於合焦狀態。 例如,階躍位置1號的景深範圍與階躍位置〇號和階 躍位置2號以及階躍位置3號的景深範圍,在圖4的影線 所示範圍內重複,由階躍位置0號和階躍位置3號的景深 範圍可覆蓋全部。另外,階躍位置2號的景深範圍,也可 由階躍位置〇號和階躍位置3號的景深範圍覆蓋全部。因 • 此,即使沒有階躍位置1號和階躍位置2號,通過階躍位 置〇號或階躍位置3號也能夠對這些範圍進行合焦。 這樣,通過對特定的合焦距離範圍求取景深的範圔, 減少各階躍位置中景深的重複範圍,並且以沒有不包括在 任意階躍位置的景深範圍的區域的方式,即通過覆蓋全部 特定範圍的方式來設定階躍位置,能夠以最低限的階躍位 置進行橫跨特定範圍的合焦。 圖5表示對從0.1mm到100m爲止的合焦距離範圍設 • 定的階躍位置。取該圖的橫軸爲合焦透鏡1和攝像元件2 的距離。圖中的2根虛線之間是景深的範圍,對從〇 . 1 mm 到1 00m的合焦距離範圍,如果以全部能夠覆蓋的方式設 定階躍位置,則如圖所示,決定了 5個位置。在該例中, 以各階躍位置中的景深近似不重複的方式進行設定,但是 也可以以重複1 〇 %左右的方式進行設定。無論是哪一種方 式,都以相對某個階躍位置的景深離開2級的階躍位置中 的景深不重複的方式來設定階躍位置。 通過對合焦透鏡1設定這5個階躍位置,對從0.1 mm -11 - (8) 1300495 至1 00m的合焦距離範圍來說,由於5個階躍位置的任何 一個包括在景深範圍內,所以可以合焦。另外,對焦距 1 0 0m以上的範圍來說,由於如圖2所示那樣合焦透鏡1 和攝像元件2的距離幾乎不變,所以,通過利用覆蓋合焦 距離最長部分的階躍位置,能夠獲得大致合焦的狀態。 接著,對用於進行合焦的爬升控制進行說明。圖6表 示本實施方式的光學裝置中的爬升控制的級數。如圖所示 ,在本實施方式的光學裝置中,合焦透鏡1的階躍位置如 上述那樣設定爲5處,從階躍位置1號順次求取焦點評價 値。在該例中,到第4級爲止焦點評價値增加,在第5級 處焦點評價値減少。因此,由於知道峰値位於第4級處, 所以,再次返回到階躍位置4號,結束控制。即,這時係 以6步驟進行調焦。 在圖6的示例中,表示了在階躍位置4號處具有峰値 的情況,但是在此之外的位置存在峰値的情況下能夠以更 少的步驟進行調焦。即,在本例中,能夠最大以6步驟進 行調焦。在圖8所示的現有光學裝置的例子中,將階躍位 虞設定爲3 5處來進行爬升控制,但是這時最大需要1 2步 驟。這樣,通過考慮景深來將階躍位置設定爲最低限的個 數,能夠減少用於調焦的步驟數,由此,能夠減少自動調 焦所花費的時間。 關於計算景深時的允許彌散圓直徑,能夠根據構成攝 像元件2的畫素大小來進行設定,通過將允許彌散圓直徑 設定爲特定値,也決定了階躍位置的設定。在此前說明的 -12- (9) 1300495 例子中,允許彌散圓直徑設爲7 μηι,下面,將對允許彌散 圓直徑設爲1 5 μηι時的階躍位置的設定進行說明。圖7表 示將允許彌散圓直徑設爲1 5 μηι時的合焦透鏡1和攝像元 件2的距離與合焦距離之間的關係。 圖7所示的2根虛線之間是景深範圍,對從0· 1 mm至 1 0 0m的合焦距離範圍來說,如果以全部能夠覆蓋的方式 設定階躍位置,則如圖所示那樣決定3個位置。這樣,如 φ 果在構成攝像元件2的畫素大的情況下增大允許彌散圓直 徑,則相對於一個階躍位置的景深範圍擴大,從而能夠藉 由更少的階躍位置覆蓋合焦距離的特定範圍。 至此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 的運用不限於該實施方式,在其技術思想的範圍內能以各 種方式進行運用。 【圖式簡單說明】 Φ 圖1是本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裝置的構成圖。 圖2是表示合焦透鏡與攝像元件的距離(R )相對合 焦透鏡與被攝體的距離(L )的關係圖。 圖3是表示在階躍(step )位置分割成3 5份時的階躍 位置和調焦距離(A )的關係圖。 圖4是表不階躍位置和景深之間的關係的圖。 圖5是表示合焦透鏡和攝像元件的距離與調焦距離之 間的關係圖。 圖6是表不本實施方式的光學裝置中的爬升控制的級 -13- (10) 1300495 數的圖。 圖 7 是表示在允許彌散圓(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 fusion)直徑的設定値不同時的合焦透鏡和攝像元件的 距離與調焦距離之間的關係圖。 圖8是表示現有光學裝置中的爬升控制的級數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 1 ··合焦透鏡 2 :攝像元件 3 :驅動手段 4 :運算手段 -14-

Claims (1)

  1. (1) 130049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光學裝置,具備:攝像元件,接收合焦透鏡的 透過光並輸出攝像信號;運算手段,基於來自該攝像元件 的攝像信號運算出隨著上述合焦透鏡的調焦狀態而變化的 焦點評價値;和驅動手段,根據該運算手段所運算出的焦 點評價値,使上述合焦透鏡移動到光軸方向的特定階躍位 置,其特徵爲: # 上述合焦透鏡具有在各階躍位置中分別設定在景深範 圍內的合焦距離範圍,由上述驅動手段完成的合焦透鏡的 階躍位置,以該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與 離開2級的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不重複 的方式,進行設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光學裝置,其中, 由上述驅動手段完成的合焦透鏡的階躍位置,按照該 階躍位置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與鄰接的階躍位置 φ 中的合焦透鏡的合焦距離範圍以1 0 %以下的範圍重複的方 式,進行設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光學裝置,其中, 上述合焦透鏡所具有的合焦距離範圍,包括前景深的 範圔和後景深的範圍這兩方。 -15-
TW095119725A 2005-07-19 2006-06-02 Optical device TW20071046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9004A JP2007025381A (ja) 2005-07-19 2005-07-19 光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0465A TW200710465A (en) 2007-03-16
TWI300495B true TWI300495B (zh) 2008-09-01

Family

ID=3765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9725A TW200710465A (en) 2005-07-19 2006-06-02 Optical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25381A (zh)
KR (1) KR20070011133A (zh)
CN (1) CN100510938C (zh)
TW (1) TW20071046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9929A (ja) * 2009-06-24 2011-01-13 Sony Corp 可動機構部制御装置、可動機構部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621325B2 (ja) * 2010-05-28 2014-11-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焦点制御装置、焦点制御方法、レンズ装置、フォーカスレンズ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237173A (zh) * 2013-04-28 2013-08-0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光学相机自适应快速调焦装置及调焦方法
CN105812623B (zh) * 2014-12-30 2018-10-16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CN106154688B (zh) * 2015-04-07 2021-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的方法及装置
KR101993670B1 (ko) * 2016-03-17 2019-06-27 주식회사 이오테크닉스 촬영 방법 및 촬영 방법을 이용한 대상물 정렬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794A (ja) * 1991-07-08 1993-01-22 Kyocera Corp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3345900B2 (ja) * 1992-01-17 2002-11-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JPH0773341B2 (ja) * 1993-02-12 1995-08-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焦点合わせ装置
JP2000330009A (ja) * 1999-05-20 2000-11-30 Sharp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320843B2 (ja) * 1999-05-31 2009-08-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01042207A (ja) * 1999-07-29 2001-02-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2002122776A (ja) * 2000-10-17 2002-04-26 Sharp Corp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とデジタルビデオカメラおよび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並びに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25381A (ja) 2007-02-01
KR20070011133A (ko) 2007-01-24
CN1900807A (zh) 2007-01-24
TW200710465A (en) 2007-03-16
CN100510938C (zh)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12396B2 (ja) 焦点検出装置
JP538854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5618712B2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395015B1 (ko) 카메라, 초점 검출방법, 및 제어방법
JP6029309B2 (ja) 焦点検出装置
TWI300495B (zh)
JP5130178B2 (ja) 焦点距離検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及びカメラ
JP5417827B2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4211574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56168B2 (ja)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91582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カメラボデイおよびカメラ
JP2019168479A (ja)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1090143A (ja)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5929060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796388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776191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8015353A (ja) 撮像装置
JP5776155B2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JP4535462B2 (ja) 被写体像取得装置
JP4900134B2 (ja) 焦点調節装置、カメラ
JP6014977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カメラ
JP6035777B2 (ja) 撮像装置
JP5987285B2 (ja)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8540714B (zh) 图像捕获装置和系统、图像捕获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0224165A (ja) 撮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