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9986B - Massag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assag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9986B
TWI299986B TW095118316A TW95118316A TWI299986B TW I299986 B TWI299986 B TW I299986B TW 095118316 A TW095118316 A TW 095118316A TW 95118316 A TW95118316 A TW 95118316A TW I299986 B TWI299986 B TW I2999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ball
massage ball
uni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8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6171A (en
Inventor
Takayoshi Tanizawa
Satoshi Kajiyama
Masamichi Miyaguchi
Daisuke Tsukada
Fumihiro Nishio
Yuichi Nishibori
Munekiyo Ikebe
Masatoshi Dairin
Yoshiharu Hayashi
Kazunobu Nakata
Junji Nakamura
Yousuke Kurat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547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017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967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9211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967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6649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06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6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9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99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61H2015/0021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multiple on the same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23Interfaces to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71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9998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土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按摩器,尤1 #背上之按摩球而對使用者提供按於椅 【先前技術】 夺^。 近年來,提出有一種以指定動作 靠背上之按摩球,藉以對椅靠背 :j驅動裝備於椅 的椅子型按摩器。例如,種按摩 號公報中記載有-種按摩器,其具】開f 2004— 16仍 動可活動地保持按摩球之按摩單& 甘上下f動部,驅 方向行走;強弱驅動部,轉動按摩I 椅^月之上下 上之按摩球的突出量變化以::以使設置於椅靠背 丄,, ,見度驅動部,用以改#捭貪北 的及控制部’控制該等驅動部之動:, 以使按摩球執4疋的按摩動作。該 立的驅動部以控制按摩球之上下孓丨S 的優點。 了彳又侍依使用者之喜好的按摩動作 然而,期望能實現如使用整個 摩、握拳狀地於狹小面穑竹厭、二=而于以/手^狀之按 進行的按摩等類似ΐ摩, 之按摩效果,成為4= 尤其是提南對肩部 【發明内容】 的動:上述三個方向之按摩球 使用者之肩部的按摩間隔變化,而具有抓担 6 1299986 本發明之按摩器,係具備有分別於前端設置有按摩球 之一對臂、可活動地保持於一對臂上之按摩單元及在内部 可活動地保持按摩單元之椅靠背,並使按摩球突出而對椅 靠背上之使用者提供按摩動作的按摩器,其特徵在於具備 有:第一驅動部,係使按摩單元在椅靠背的上下方向移動; 第二驅動部,係使按摩球之突出量變化;第三驅動部,係 使按摩球的位置在椅靠背的左右方向變化;第四驅動部, 係使一對臂之至少一方轉動,而使上下方向的按摩球間隔 變化;賦勢手段,係對按摩球之至少一方,朝其突出方向 提供賦勢力;及控制部,係控制第一驅動部、第二驅動部、 第三驅動部、第四驅動部及賦勢手段中之至少二個,而提 供按摩球之按摩動作。 在上述按摩器之較佳構成中,控制部係控制第四驅動 部及賦勢手段中之至少一方的動作,及第一驅動部至第三 驅動部中之至少一方的動作,尤其是在控制第四驅動部之 動作時,以控制第一驅動部至第三驅動部中之至少一方的 動作為較佳。此時,即使在第四驅動部之驅動力較小的情 況下,利用使第一驅動部至第三驅動部中之作動,依舊可 輔助第四驅動部之令臂的轉動。藉此,於第四驅動部使用 一個利用空氣壓之致動器,可實現按摩器整體之小型化及 低成本化。另外,將第一驅動部、第二驅動部及第三驅動 部所提供之按摩動作,及第四驅動部之抓捏按摩動作加以 組合,可提供一種創新之按摩動作。又,因為第四驅動部 將使處在上下方向的按摩球間隔變化,所以,特別的是在 第四驅動部之動作時,控制提供按摩球之上下方向之移動 的第一驅動部的動作為較佳。 另外,在上述按摩器較佳構成中,控制部係控制第四 驅動部及賦勢手段,特別的是依賦勢手段而開始對按摩球 1299986 之賦勢後’經過—定時間 佳。弋時,因為利用賦勢手段:賦C作動為5 摩球按入使用者之肩部的狀離下、,而位上方側之按 將3上方側之按摩球接近,所為::側的按摩球 按摩動作。 n j更為有效地進行抓捏 控制部藉由檢測勢手段之㈣力的檢測手段, &/手又所檢測出之賦勢力達到於令日寺 ^使罘四驅動部作動為較 疋值之帘 採用致動器,而上诚/更具體而έ,以賦勢手段 壓力感測器所構成,:二手段係由檢測致動器内之空氣的 力感測器所測定之測部係在致動器之初期壓力與由壓 四驅動部作動i車壓力的差達到指定值之時點,使第 手段::勢⑽;器以至, 少一個驅動部作叙,使弟驅動邻至弟三驅動部的至 第四驅動部作動。且在按摩球到達指定位置之時點,使 於上方:之器之較佳構成中’賦勢手段係對位 較佳之lit,賦勢力。 以檢測椅靠背摩态具備有:肩部位置檢測手段,係用 手段,係用以檢測的肩部位置;及按摩球位置檢測 部作動而使按戶」摩球之位置,控制部係在使第一驅動 檢剛手段所檢朝上方移動的情況,經由按摩球位置 部位置撿測上方侧之按摩球的位置到達比經由肩 其位於上方側=於,測出之肩部位置更高的位置時,以使 後退的方式,二摩球突出,同時讓位於下方側之按摩球 動作。或者,二騎勢手段及第二驅動部之至少一方的 上方側之按摩部從由按摩球位置檢測手段所檢測出之 ;W位置比由肩部位置檢測手段所檢測出之 8 !299986 位置更⑨的’令第—驅動部作動以使得按摩單元 t方移動,讓位於上方側之按摩球突出,同時讓位於 雜後退的方式’以控韻勢手段及第二驅動部 —方的動作為較佳。該等情況下,即使從—對按i =於比肩部高的位置的狀態’使按摩單元朝下 γ I方=之按摩不會對使用者之肩部施加過剩的按壓 性。以,可提向提供抓捏按摩功能之按摩n的動作安全 間ρί*ΐΐϊ?摩器之較佳構成中’控制部在使按摩球 來控制弟四驅動部時,在連結—按摩球中心 矛:以的j?t:的直線與椅靠背表面所形成之角度 椅摩球中心與支撐此之臂的旋轉中心的直線與 成更二“nt角度的比較中’以按摩單元移動於形 動::使 側之按摩球的動作’可 構成另ί摩i乍㈡有第四底驅:加部及^ ^ 可植兮览細備有·底座木,具有搖動軸,及活動塊, 四轉動,活動塊係搭載有上述—對臂、作為第 ,ϊίΐ弟—致動器及作為賦勢手段之第二致動器。 述按摩‘之二二:提供-種可活動地保持於上 ί求之Ϊ對臂$部,係可活動地保持分別於前端具有按摩 = 2之=量變化;第三驅動部,係 係使一對劈夕Ϊ在可#月之左方向變化;第四驅動部, 至少—方轉動,而使上下方向之按摩球間隔 1299986 變化;及賦勢手段,係對按摩球之至少一方,朝其突出方 向提供賦勢力。 本發明之更進一步的特徵及效果,可藉由以下之發明 的最佳實施形態,而獲得更為明確的瞭解。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所示較佳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 之按摩器。 本實施形態之按摩器,如第一圖所示,係椅子型按摩 器1,於其椅靠背90之内部可活動地保持有按摩單元3。 如第二圖所示,按摩單元3係具備有:第一驅動部,左右 各一組地可活動地保持上下一對的按摩球(2a,2b),同時 使按摩單元3在椅靠背90之上下方向上移動;第二驅動 部,係使按摩球之突出量變化;第三驅動部,係使按摩球 之位置(左右方向之按摩球的間隔)在椅靠背之左右方向 變化;第四驅動部,係使上下方向之按摩球間隔變化;及 賦勢手段,係對上方侧之按摩球,朝其突出方向提供賦勢 力。第一驅動部、第二驅動部、第三驅動部、第四驅動部 及賦勢手段,係由控制部8所控制,以獲得所需按摩效果 之方式,沿指定動作軌跡驅動按摩球(2a,2b )。 使按摩單元3在椅靠背90之上下方向移動用之第一驅 動部,包括架設於構成按摩單元3之底座架之左右的侧板 91間的驅動軸51,及固定於一方之侧板91上的馬達50, 而馬達50之輸出是經由齒輪箱52内之齒輪群而被傳遞至 驅動軸51。在驅動轴51之兩端分別安裝有小齒輪53及上 部滾筒(滾輪)54。如第三圖所示,上部滾筒54是與設置 於按摩單元3下側之下部滚筒(滾輪)55 —起,在配設於 椅靠背90内之導執(未圖示)上滾動。另一方面,小齒輪 1299986 53係與附設於導軌上之齒條(未圖示)嚙合。籍此,舍由 馬達5〇驅使驅動軸51旋轉時,按摩單元3將朝椅土此 之上下方向移動,可將按摩球(2a,2b)設定於胃高度 位置。 使按摩球(2a,2b)之突出量變化之第二驅動 如 第二及第四圖所示,包括:架設於按摩單元3之 ^ 91間之驅動軸61、及固定於另一方之側板91上 ^ 60,而馬達60之輸出是經由齒輪箱62内之齒‘二 遞至驅動軸61。在驅動軸61之兩端部設置有齒鈐 ' 齒輪63係用以使活動塊4轉動,而活動塊4上保 二 五圖所示韵端具有按摩球(2a,2b )之一對臂。、 弟 如第五圖所示,可活動地保持於按摩單元3 塊4,在左右一對之齒輪板3〇之間,架設有使 ^ ΐϊί2=區動軸31,兩根滑行導軸32及用:以 有上下2的按摩球。因此,按摩器係左右方向呈 上方側=球2a、及在左右方向具兩個下方側按;=個 活ϋ 4之驅動轴31係相對於齒 為 由繞軸上述-對側板91來支撐以 兩端,而將活動塊4配設於按摩單元3上。齒 ^ 61 口 M rb ^ ^ 之^連接於皮帶輪38 ’馬達35夕於 31 38 〇 ; 此…一回+稭由馬達35之輸出而繞軸旋轉。 第一回中,70件符號4〇係安裝活動塊4之一 板30上的馬達,農用j;乂祖j ‘上 方的齒輪 ^之輸出^按摩球之捶打動作。該馬達 40之彻弟五圖所不’是由皮帶輪42、44及皮帶2 11 ^ ^ i-a; f } 4 壞臂19係主要由臂底板1〇、捶打板U、按摩 二臂η所1 之第—臂13、連接按摩球沘之第 向i4的ΐί驅=由31之旋轉可以變化滑行導轴32之“ 戍為反螺紋狀,所以形=:=33;之螺系單側形 按摩球彼此的間隔減窄或擴大。^在工右方 部。向上構成使按摩球(2a,2b)的位置變化的
ΐί^#Ι 12 A ΪΪ;^5(ί;^ if; f;;# •‘連一娜板11上之軸i。,曲二 按摩球的 ;下方側之按摩球的按摩球㉛ 轉韵端部安裝有處 tr,;〇^ 2b),具有與第六圖所示臂‘持摩球(加, 間:,化的第四保2:2c按摩球(2a,2b)之 動杰A1所構成。即,由二對支體進行伸縮動作之致 牙反、20、21)及配設於 1299986 二氣連囊二所構成的致動器一方之支 板21連結於從第二臂14 而具有軋囊之另—方的支撐 圖中,元件符號片⑷。第六 型滑行導軌,是在使致動器A ^用以1 直線 壓屈者。 伸展妗用以防止氣囊22被 =卜’活動塊4除致動器M以外 撐板24、25及配設於該等支浐 、頁甶對支
26^ J 介今蹓緣々丄处 ^ t勒為A2。該致動器A2是作兔 ΓΛ弹突育出之方功二气卿12賦勢,結果可朝按ίί : 二 勢力。有關該致動器Α2,如第2 二不,;支撐板24係固定於驅動用連桿45上,而= 撑板25係安裝於由轴1〇2而 另支 上。桿16具備接觸於按摩球Kmj0,支撐之桿16 :卜’第二圖中,元件符號心二 用之氣泵、電磁閥的氣壓驅動丰 f動时八1、八2 能。如後述,藉由致動器A1、32臂12賦予彈性勢 排之-對按輕2a、2b的抓捏按摩^作,可提供上下並 其次’說明具有上述構成夕 > 府 當由第一.驅動部之馬達5〇來驅動m1的動1 °首先, 元3上下地自己行走於椅靠背9〇二/動軸51時,按摩單 的位置上下變化。另外,當由第—心以使按摩球2a、2b 該驅動軸61時,驅動軸61且借夕1 °卩之馬達6〇來驅動 繞驅動軸31旋轉,並與齒輪板 1輪63將使齒輪板30 轉。藉此,在齒輪板30之齒部體地使臂底板10旋 之齒輪63嚙合時,如第七(A),一端侧與驅動軸61 獲得從驅動軸31所見之按摩球2弟二(!=, ’可 〕朝椅罪背刖方(圖中 1299986 的左方向)的突出量小的狀態。另一方面,在齒輪板30 之齒部300的另一端侧與驅動軸61之齒輪63嚙合時,如 第八(A)及第八(B)圖所示,可獲得從驅動轴31所見 之按摩球2a的朝椅靠背前方(圖中的左方向)的突出量大 的狀態。即,藉由使按摩球2a之朝椅靠背前方的突出量變 化,可進行按摩器之強弱調整。 另外,如前述,當藉由第三驅動部之馬達35以使驅動 轴31旋轉時,上方侧之按摩球(2a,2b)及下方侧之按摩 球(2a,2b)彼此可在椅靠背90之左右方向相互接近或離 開,用以調節按摩球之左右方向的間隔(位置)。 例如,該按摩器1是利用組合上述三個馬達50、60、 35之各動作,可提供第九至第十一圖所示的揉捏按摩。在 第九至第十一圖之各圖中,(A)顯示各馬達之驅動狀態, (B)顯示按摩球2a、2b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之動作圖 案,(C)顯示按摩球2a、2b之前方突出方向(按摩強度) 及上下方向之動作圖案。該等動作係藉由電腦構成之控制 部8所控制。又,為了可由控制部8進行此種驅動控制, 如第十二圖所示,除上下位置感測器S2、左右位置感測器 S1外,亦可設置檢測前後位置(按摩球之突出量)、各馬 達之轉速(旋轉角度)等之感測器,來進行反饋之控制。 另外,在由按摩用馬達40使得屬曲柄軸之驅動軸41 旋轉之情況,連桿45將使捶打板11沿前後方向搖動。藉 此,經由按摩球臂12、第一臂13、第二臂14安裝於捶打 板11上之按摩球(2a,2b),提供前後微細移動之捶打動 作。 另外,在進行抓捏按摩之情況,如第十三(A)及第 十三(B)圖所示,使致動器A1伸展。藉此,按摩單元3 之第二臂14被按壓,並以軸100為中心轉動,同時由連動 14 1299986 連桿15而使第-臂13以軸1() 轉動。其結果為,設於各f 13、14 的方向 互接近進行抓捏動作。尤其是2b相 軸ι〇0更前方側(突出方向側)之軸101;:於,於比 一臂13的前端,所以,如第 及+_〜轉動之第 ,在由第二驅動部水似L )及十二(β)圖所 一 β —π "τ从,如第十三(Α)及+二 示,在由第二驅動部來增大按摩球之突 圖 按摩球來抓捏肩部的情況,按摩:摩強 入使用者之肩邛的斜下前方,同時按 泉2a被壓 之背面的斜上前方。蕤此,女 ’被I入使用去 抓捏(摘取)肩部之;摩^有效達成由按摩球(2a,2f 位置=以,可獲得從上下方向抓捏使用Hi大致相同的 另外,具備第一臂13之按摩球 月一中的動作。 100而軸接於捶打板11,並在第七“'二臂14 ’係 圖或第八(A)及第八& —在弟七(A)及第七Γΐ^ 所以,在進行包含上述以 轻叙哭^ Γ土厚動作,確實抓捏人體b古/田按摩 連桿:8、19所連結’所以,致動哭Α;=經由播動連動 上述抵捏按摩動作,可* A1未阻礙上述插動% 向之按摩球的驅動組合進行:、即,、左右、前 !按摩球23、2b上下移動,咸2ΪΪ使用者之肩部 =的抓捏按摩動作,以=有對於由4 致動為A1不是直接連結於 /人體疋有效的 上述搖動
狀”按摩球2a、2b 移動〒】,使用者:J 〃次,說明致動器A2之屏 ^於使用者之顯 A2伸展時,按摩球臂 的動作。當c 前方移動。如上述另外被Ilf轉動,以使按32動, =發揮功能之致動器A2=二f時,藉由作為二 用者之肩部時被施加 ^i l2碑勢,在 使-接觸於肩部上面侧的: 摩埭2a難 應致更為確實之抓捏按摩。 2b上下二性辦勢而被施加荷i者二所上迷拉仿動作成為=由 埭2a 1 移動而進行搓揉按摩所以,在使按摩球2a、 按摩“2b之按摩>i變化。如第+ 使按摩 ^ta以朝下方移動時當接觸l(A)圖所示,在使 點,按摩^,時,在超越響應氣=到按 使用者的背面後又可ίΙ爾2a及按摩球2i=t:; 摩球臂12之搖動量與賦予H圖顯示由致動器A2之二 近似成為零,而』得取=伸展時,可搖動範圍實;::戶: 方面ί:加大荷重時’致動器Α2收縮可=:= 又’具有第一臂13之垃麈祐辟ί 的最大值,係由設於按^第,臂14之間的 120所決疋,另外,第二臂14 摩12上之擔止部 ,圍,係透過擋止部14〇所決定。又球臂12的轉動 球臂Π之間配置有扭力盤菁(未圖示^二臂14與按摩 2a、2b之間隔擴大的方向賦勢。 其疋朝使按摩球 如 此外,當使致動器A2伸展時,若奸 按摩f度言产定5「強」日寺,亦可暫時令“摩:二驅動部將 之巧(,:、第十五(A)圖) 二為「弱」 •第十五⑻《所示,使按摩強度。,2伸展 16 1299986 I形、❹狀態料確定因素的影摩重動 按摩Ui本實施形態之按摩器15不僅可提供掉护 ίϊ人^摩’而且還可提供肩部的抓捏按摩,利用ί 且組並純㈣,可達錢為錢之按摩。用適 檢,4卜2本實施ϊ態之按摩器1_,設置有肩部位置 12的壓力,並根據此檢測使用者加; St進行反饋控制’可提供以下所述以 即,控制部8係在使第一驅動部動作而 亓 情況,在上方側之按摩球2&之位置 位置松測部所檢測出之肩部位置更高的位置 接τι之按摩球2a突出’同時使位於下方側之按摩球2b 式’來控制屬賦勢手段之致動器A2及第二驅動 肩之至少一方。例如,在使按摩球臂12從比 f二=置的下方朝上方上升時,如第十六(A)_十六(^匕 y、( C ) ~^十六(D )圖的順序所示,使按摩域 突出’在處於比肩部位置上方之位置狀態下使ί 、、/」=摩球2a朝前方突出’同時使下方側之按摩球2b 2古f;i部更後方的狀態。又,如上述,對使按摩球2a朝 之方向的賦勢,可驅動第二驅動部之馬ί 〇 ^器Α2,在此是驅動致動器Α2。另外,在使按 2a Ρ蛊*2從比肩部位置的下方朝上方上升時’若按摩球 以出於前方的狀態的話,則以維持該狀態之方式ΐ 17 1299986 另外,在知:摩球2a、2b位於比人辦戶 位置時’當下方側之按摩球2b朝前方置上方的 元3下降之情況,如第十七圖 ^=摩單 抵接於使用者的肩部。在該狀態按球2b 範圍的大致界限處,所以,按 =衣/ U係在搖動 乃至無法逃開。因此,突出之按摩tc上方移動 使用者背面的程度, 八圖所不,若以模仿 方側之按摩球2a突的杈摩球2b後退,同時讓上 置上方下降的話,即Ϊ在^^單ί 3從使用者之 球# 12碰觸於使 隹知厚球ί 12之下降中按摩 範圍内,使得伸展之致月哭°,因按摩球臂12處在可搖動 2a朝上方逃開。 :2被壓縮,依舊可使按摩球 加於使用者的肩=此種控制,可防止過剩之按壓力被施 又;^測施加於接磨* 部位置檢測部瀠12之壓力的壓力檢測部(肩 態之壓力檢测部,主木^下之構^為較佳。即,本實施形 内的彈性體64、另认、、af # =置於第二驅動部之齒輪箱62 屢力(體遷力)之移=所m64之彈性移位,並算出 達6〇之輪出造。在第二驅動部之馬 =上連結有可沿轴方轉接f 並於該旋轉接 於齒輪箱62之外輪軸承二車由方,自由移動地嵌入固定 移動且由馬達60 。猎此’渦桿72可沿軸方向 在渦桿上,/而使得旋轉接頭71進行旋轉。 72a,而洞輪75㈣、、=二央部之外表面形成有關齒輪 ”忒渦#齒輪72a嚙合。渦輪75可旋轉自 1299986 如地被支撐於齒輪箱62上,同時於其中心同心狀地設置驅 動軸61,利用渦桿72之旋轉以帶動渦桿72及驅動轴61 旋轉。 另外,在渦桿72上連結於旋轉接頭71侧之端部附近 的外表面形成有凸緣部72b。該凸緣部72b之旋轉接頭71 侧之端面,係被成為彈性體64之螺旋彈簧的一端所彈壓。 另一方面,螺旋彈簧的另一端將旋轉接頭71插穿於螺旋彈 簧内部的狀態下,被齒輪箱62之壁面所彈壓。藉此,渦桿 72係被朝向從馬達60離開之方向賦予彈性勢能。 在上述構成中,當馬達60旋轉時,渦桿72經由旋轉 接頭71而旋轉,渦輪75亦旋轉且與渦桿72嚙合之部分, 沿從馬達60離開之方向移動。通常,渦桿72係籍由彈性 體64之螺旋彈篑的彈力而位於最為離開馬達60的位置。 當從使用者施加壓力於按摩球2a時,渦輪75沿使與渦桿 72嚙合之部分接近於馬達60的方向旋轉。此時,渦桿72 對抗彈性體64之螺旋彈簧的彈力而移動,因此利用計測該 移位,從該移位與彈性體64 (螺旋彈簧)的彈性特性,可 計算出從使用者受到之體壓力。 彈性體64之移位,可藉由移位計來計測渦桿72的移 位而進行間接性的計測。在本實施形態中,如第二十圖所 示,在與渦桿72之馬達60的相反侧端部設置成為凸緣狀 的間隙檢測體76,同時將可計測與該間隙檢測體76之間 隙(距離)之間隙感測器65 (例如,如渦電流式之非接觸 移位計)安裝於齒輪箱62内。 如此,體壓力可利用量測間隙感測器65與渦桿72之 間的間隙移位來算出。利用移位計作為間隙感測器65,可 達成小型輕量化,移位計除上述構成外,亦可不採用如間 隙感測器63之非接觸式,而使用可變電阻者(例如,電位 19 1299986 計)。該情況下,可防止受到電磁雜訊等的外部騷擾而產生 誤差的情況。因為使用第二驅動部之齒輪箱62内之齒輪 群,僅設置彈性體64、移位計等的極少數之零件,可構成 壓力檢測部,所以,與組入多數之零件、機器之情況比較, 具有可削減零件數,同時可減少誤差之優點。 另外,可使用上述之壓力檢測部98,如下述般來判定 椅靠背上之使用者的肩部位置。 本實施形態中,將已檢測出按摩球2a之體壓力的上基 準值、下基準值時之按摩球2a的位置的中央位置判定為肩 部位置。即,當藉由第二驅動部將按摩球2a漸漸地朝人體 按壓時,伴隨此,由壓力檢測部98所計測之體壓力增大。 然後,檢測體壓力成為預先設定之下基準值時的按摩球2a 之朝人體按壓之方向的突出位置(本實施形態中為齒輪板 30的轉動角)。同樣,檢測體壓力成為預先設定之上基準 值時的按摩球2a之朝人體按壓方向的突出位置(齒輪板 30的轉動角)。然後,判定該突出位置的中央位置為肩部 位置。在此,在實際之按摩器中,按摩球2a之前方侧具有 布或皮革等構成的椅靠背90的前面部,按摩球2a是經由 該前面部按壓於人體上,所以,即使在椅靠背上無使用者 的情況,仍可檢測若干的按壓力。因此,下基準值係在該 狀態下設定為按壓前面部的按壓力。另外,上基準值係設 定為藉由按摩球2a對人體之按壓力不會成為過剩(不會感 受痛楚)之範圍的上限值。因此,將檢測出該上基準值之 高度與檢測出該下基準值之高度的中央判定為肩部的高 度。 又,藉由體壓力所移動之渦桿72的行程,設定為由齒 輪箱62内之空間而取得指定值,並使用該行程之大致全 域,可有效計測體壓力之下基準值、上基準值。又,從增 20 丄“9986 大可計測之體壓力 用非線性彈筈為較卩二下限内的範圍觀點出發,以使 彈簧密接位】非線型彈簧的情況,至最初之 密接後,此以外之,而在最初之彈簧 簧常數(即,每成為被壓縮。與最初相比,彈 後,彈簧常數?大,所以,在此以 之荷重’有利於體重 ;C重範圍的下限更小 複數個線型彈笼17游士、用t 另一方面,在並聯排列 配置複數個彈:者“反的3彈簧的情況,則具有與串聯 者。〃者相反的特性,可有利於體重較重之使用 高的位置:可::如置是否處於比肩部位置更 置感測器所檢“(上f按摩球位置檢測手段的位 定。 …邏測出之肩部位置作比較來進行判 在上述按摩器中,·使致 改變上下排列之按摩球2&、/的門/1之情況,係藉由 彼此之距離固定於指定間隔 二,以,將按摩球 揉捏按料,使使用者之按㈣ϊϊί抓捏人體’遷可在 之致中比1〇。至連結有第二臂14 圖)尸/TU,即使令致動器A1伸e =^ 以下之氣體壓力的較小動力者 ^用之m 100kPa 充分的抓捏力。另外,使用主接二於按摩球之間產生 線型滑行導執17亦有效。 裔A1之直線伸展之 1299986 另外,上述貫施形態中,藉由致動器Al按壓之第二 #14進行轉動,按摩球孔以力F按壓人體時,因為連桿 5之存在,第一臂13朝相反方向轉動,而使 力P按壓人體(參照第十三(B )圖)。在此,# /士 足,例如0 · 7F<P<1 · 3F的關係的方式,^右=滿 4之長度、連動連柃15的連結點位置的話, a、2b進行抓捏按摩動作時,可防止按摩 危 地旋轉而喪失力量的情況。 - 田又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如第二十一 -(B)圖所示,以使用下方側按摩球沘比:二二:: a之寬度更短者為較佳。具體而言,當兩 产::5’ 的差時相當有效。在以手指抓捏人芯3日c 觸於背部側,而以其他之手指:二= 側’但亦可提供模仿此情況之按摩。 觸於m面 例如,可使用如第二十二Γ A )圖所-. 動器A1用之氣壓驅動單元%,以自然排作為么動致 ,排氣者、或如第二十二⑻圖所示,藉A1 ==地:自由:氣泵者= =之情況’以形成使排氣方比伸展用之供氣更===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如第二+二圖 一 ^ 9S „„„ , ^ ^ J ^ ^ 動部、弟二驅動部、第四駆無 〈 w 弟一驅 (致動器A2)之至少一個,=二以 速度之至少-方,可使按摩球臂以置及 先設定之負荷壓力。 、7二力經¥成為預 22 1299986 (第二實施形態) 述第士,除了以下諸點外基本上係與上 符^问日靖相同構成則使用與第丄實施形態相同的^ 本貝際形態中,如第二十四及第-$動作時所使用之致動諸的一支:抓 i動ί樓板21設於按摩二=另,卜%4 ? 1按摩球臂12上。該等致動养“卜撐 貫施㈣㈣’係由氣壓雜單元95^m與弟— 朝使=球2a、2b之間隔擴大的方向;勢“未圖-),而 在上迷構成中,如第二十六(A) 所示,^致動器ai伸展時,按摩1元i ιϋβ)圖 抗扭力盤黃之賦勢力而按壓 乐一# 14對 ««1D2 „ ^ ^ ^ - 第:f:3以軸101為中心而朝反方向!^動5桿15, 於臂13、14上之按摩球2a、沘相互 错此,設 按摩球進行之抓捏按摩動作。相反地得由上下 互接近的狀態轉換為相互分離時,ιϋ球。、㉛相 可。 要將虱囊22排氣即 ioo^:id吏ί動器A2伸展時,按摩球臂D 藉由作為空氣彈簧發揮功能m=移動。另外, 之肩防正接觸於肩部上面側的v摩攻於,捏使用者 避’所以,可實施更為確實之抓捏按摩摩另?”月後方逃 外,在對於按 23 1299986 方向ίί所朝與第二十六 2況’具有按摩球2a之第^ Λ ’在本實施形態 $球2b之第二臂14 ’ 有按摩球臂12及 限制狀態下的動作方面,亦與第致J器A2之 >_又,本實施形態之按摩哭,4^恶之構成相異。 圖所示,吏用者之背面的2特,二P,如第二十七 U的狀態下’驅動致動器A1摩目互接近之 使包含按摩球2a、2b之 卩^馬達50動作,以 述之理由,在第二十七圖所手體朝下方移動。從後 球^㉛中上方側之按稱使上下之按摩 —十八圖所示,利用驅動第二驅邻t具體而吕,如第 按摩單元3的整體,與經由=之馬達50朝下方按壓 J - „ a,: - ^ 朝上方的擴展動作(第1臂 / i 13 向(在圖中為上方向),4DC方的轉,動作)的方 力(反力F)。 手表2&文到使用者的體壓 ,此,在構造上报難判定是上^ ^ :'朝擴大按摩球間隔之方向移動以 疋,即是,在第二十七圖中,出於、壶斗仁叮,由以下來判 之中心及支撐此之第—臂乂:上方:j,按摩球2a 靠背部90之靠背面S之間作=:心的直f L1、與椅 按摩球沘之中心及支撐=的’和連結下方側之 之弟一# 14的旋轉中心的直線 24 1299986 t2、與靠背面s之間作成的角度点。 中上述角度α、/3大側(本例中為α > 文羋球2a、2b 摩球2a朝擴大按摩球間隔之方向 ’ ^此上側之按 係構成已預先決定者,在圖示例中, ^述角度α、万 以,具有按摩球μ之第1臂13特別難ςα >90度,所 按摩單元之下方移動的辅助效果高。、朝上方擴展,而 又,本實施形態中,僅在擴大按 如上述進行改變按摩球2&、此之位 f間隔時, 於分離位置之按摩球2a、2b之間Λ 對於減窄處 中難以在構造上相接近側,亦可使在按摩球2a、2b 摩球之間隔調整。又,在㈡以辅助按 2a、2b中哪一者朝減窄按摩球之間隔士下之按摩球 同,可從角度α、/3的比對來預定。°夕,與上述相 間隔,需要有如由按摩 轉動而擴大按摩球之 在按摩中使按摩球2a如此動作别者用者的動作,而 上述,在擴大按摩球之間 ^貝/有困難。因此,如 置變更以促進上方側之按求^ /^亍按摩單7C 3之位 摩球之間隔的變更為較佳,欠若的上動痳但以確實達成按 外之方向的話,亦可對 ,% :备摩球並設於上下以 其他驅動部的位置轡爭亚没方向,將上下驅動以外之 動。 置义更動作加以組合’以辅助按摩球之移 參照第二+ 士同田 二十九圖之術====在相! 1299986
離開的情況,上述角度α、石之女I p h手球2b朝擴大按摩球間隔 :===:::)之因下’利 摩單元3的整體,與由氣壓:¾氣 =卜= 以進仃排虱之同時,促使支撐按摩 二之朝下方的轉動動‘ 2a受到來自使用者的體壓力 又,第二十九圖所示活動塊,在以夂點上盥杏 施形態之活動塊不同。即’如第三十 。^ J、+二貝 圖所示’不使用捶打板11及按麾 ~ 球2&之第-臂13與具有按二摩二具= = 直接轴接於臂座架10上。另外,Ξ致 動裔A1介於第1臂13與第2卷Ί/| 〇 、,刀「便级 介於連桿45與第1臂13之間。之間,亚使致動器Α2 在上述活動塊4中’貧务,火 σ 如第三十(Β)圖所示,僅第虽,,動”1伸展時, 近於按摩球2a侧。在該移動7 摩球2b接 動器A1之伸展而朝接近時,第-臂13伴隨致 摩球^&此接近於按摩球沘側 方向轉動,促使按 強按i強度例:玎若,第二驅動部(馬達6〇)而增 部的按摩動作。冰、"進行從上面及背後抓捏使用者之肩 2b之前後方向位w「^若^摩強度變弱的話,按摩球2a、 若改變上下按 严)成為大致相同,在該狀態下 按摩供給於使用者邛活,可將接觸感與按壓感不同之 26 1299986 (弟三實施形態) 本實際形態之按摩器,具有提供 用的控制特徵’除了以下諸點外,該::文;=動作 具有與第—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所基本上 即,本實施形態之按摩單元3之活動^的4兀虎。 摩〜第一臂13與具有按及摩 具有按 相同軸100轉動之方式直接軸接於臂 以繞 致動器Ai介於第一臂13與第二臂14= 0上,。另外,使 A2介於連桿45與第一臂13之間。連』二^致動器 按摩用之驅動轴41。在第一臂13與第_係連、、、。於捶打 扭力盤簧(未圖示)’並朝使按摩球以 ^ =間配置有 方向賦勢。 ZD之間隔擴大的 在上述活動塊4中,如第三十二圖 與第二臂14之搖動係於接受致動器A2之限制弟# 13 行動作。即,於致動器A2之氣囊26 :二=::5 放的狀態下,第-臂13與第二臂14 /乂,”部開 伸縮一面搖動。另外,在供氣給致動器A2 H,'A2 A2對按摩球2a之後退提供彈性賦勢Ί = 第-臂Π,但利用將軸48繫合於 =:45 長孔49内,而不致妨礙上述搖動。第三十二p J所,之 三(B)圖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第一臂 —A)及二十 在上述活動塊4中,當使致動器A1伸展 圖。 圖所示,第二臂14轉動以使按料2b ^按摩^弟三= 動。另外,如第三十五圖所示,#使致動1私 第一臂13與第二臂14朝箭頭所示方向二5。2,展日守, 致動器Λ1伸展而進行抓捏按摩動作時,二 另外,在使 可1^使致動器A2伸 27 1299986 展時,如第三十六圖所示,名皂 一 按摩球間隔的狀態下,使上下二仃该抓捏^作而減窄 ^雖_咖A1的伸展之 ==前方=接 近按摩球2a侧之方向移動,伯丨罜^勒妆^手竦2b朝接 接觸於使用者等而妨礙第二^以^多動中,當按摩球2b 13側伴隨致動器A1之伸^^動時,此二夺,第一臂 動,使得按摩球2a接近於按摩=;;弟14之方向轉 良好地執行抓捏按摩動作。另外Uj此,能可靠度 弱按摩強度的情況,因為按摩球曰^ 一古弓區動部來減 出量)成為大致相同,所以,之月^方向位置(突 背上之使用者背面的動作。另攸亡下方向抓捏椅靠 強狀態之情況,為了使按摩球2a位於H強度設成 將按摩球2a接觸於使用者之肩部」下$用從上方 伸展致動器Μ 逃開,可獲得更為有效之抓捏按摩動/。球2"變得難以 尚本實施形態之按摩器,為了更為確實地 3摩動作’是如以下方式來進行致動H A1、1了上速抓捏 ,。即’如第三十七圖所示,首先,利,驅動控 ^(τΐ),以使第_臂13及第二臂14朝前A2伸 動器A 2之空氣彈力將上方側之按摩球2 ^動,利用致 部。其後,利用使致動器A1伸展(T2), ^方側壓入肩 摩球2b接近於按摩球2a,開始抓捏肩部方側之按 動器A1及致動器A2之雙方伸展期間時,。在使致 A1伸展而產生之按摩球2b的轉動,當按摩5因致動器 之間的接觸壓高於按摩球2a與使用者之間的與使用者 上述,使按摩球2a朝向按摩球2b側轉勒。、g f壓時,如 因此,能可靠 28 1299986 度良好地執行抓捏按摩動作。另外,因為在 4 於肩部的狀態下使按摩球2b接近於 =按,2b,,而可確實提供手有: 動作之解放,可利用同時開始兩致動哭A1、 的排氣來進行(T3)。在第三十七圖中,τ ^^ 2b的-連串動作的模式圖。 ㈣作之知厚球2a、 在第二十七圖所示例中,從開 時點僅延遲所需日㈣ro的時點^致致動之伸展的 工氣壓的壓力感測器S3、S4,如第四 2内之 5内之測定壓力V〇與致動器A2之初期壓力不v. ^致動器 ^值之時點,開始致動器A1展。力=的,成為 ^指定壓力將按摩球2aJ1人肩部 ,°二况,因為在 始接近於按摩球2a,所以可f為右 > ”、、 私摩球2b開 亦可在根據上述進按行;^按摩動作。 態所詳述之按摩單元的上下c 合 j)調整的至少一方。作為其中::球=置(按摩強 動部之動作組人抓捏按摩動作^ ”紹將該等驅 抓捏按摩動作係開始從使按Π ,位置的狀態。如第四十一=,2a:於比肩部更上 2伸展同時,以減窄按摩球二 與使致動哭 :方移動。另外,控制第二驅動部佶2摩早元3朝 ,的方式使活動塊4轉動。接著 強度成為強 勺間隔到達指定值之時點文罕球之左右方向 ^摩早7°之下方移動到達: 29 1299986 疋位置之時點,或按摩球之突出量到達指定位置之時點, ,成f指定按摩強度的時點),開始致動器Λ1的伸展 其後,將所有使按摩球之左右方向上的間隔減窄的 、、使按摩單元朝下方移動之動作、調節按摩強度之動 口 =反轉(Τ2),在該等移動到達目標位置之時點,使致 A I兩、Α2解放(Τ3)。Τ4顯示致動器A1及Α2的氣壓 ”、、,^丁1至Τ4成為抓捏動作之一個周期。 門的ϊί況下’可同時提供將肩部至頸項部失人按摩球之 ,的,作二及由按摩球2&壓入肩部之動作。又,若 致土1广驅動以使按摩球2b接近於使用 辄骨頭及頸部之位置危險的抓捏動作上相當有^。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及捶以等;據之柔捏按摩、搓揉按摩 的按摩動作,並利用單獨^=,球來抓捏肩部 每個使用者具有更高=的且以j等,可提供使 控制提供抓捏按摩動作用的U外,利用適宜 施加於使用者之肩部, 卩不會使過剩之按壓力 供按摩。如此,本發明作為者之肩部提 作的按摩器,可期待得到廣泛貞更為豐富之按摩動 【圖式簡單說明】 弟-圖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之椅子型按摩器的立 第二圖為同按摩器之按摩 第三圖為顯示同按摩d動圖… 乐驅動部構成的立體 圖 圖 30 1299986 弟四圖為顯 圖; …、叫摩單元之第二驅動部構成的立體 第五圖為顯示 — 第六圖為活動二夕7^内之活動塊的立體圖; 第七(A) ^鬼之局部分解立體圖; 的示意圖; )圖為按摩球之突出量小時的活動塊 第八(A )及Γ 、 的示圖; )圖為按摩球之突出量大時的活動塊 第九(A)至(同* 揉捏,摩動作之實施形態之按摩器所提供之 第十(A)至(Γ、 圖’ 另—f揉捏按摩動作^,施形態之按摩器所提供之 弟十一(A)至f 圖, 之又:,捏按摩動二=實施形態之按摩器所提供 圖; 圖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按摩器的控制部的方塊 第十三(A )及 動作示意圖; (B)圖為抓捏按摩時之致動器A1的 第十四(A)罔炎 的搖動動作的示意=马馁摩單元之下方移動時的按摩球臂 弟十四.(B )円_ θ — 關係的曲線圖;馬_示按摩球臂之搖動量與賦勢力的 第十五(Α)及(Β、θ 驅動部的動作示意圖;)圖為致動器Α2之動作前的第二 弟十六^ ( A )至Γ 、 方朝亡方移動時之按摩球:按摩單元從比肩部位置下 弟十七圖為在下方侧n不意圖; 70月比肩部位置下方移動萨t,球突出之狀態下使按摩單 寸的示意圖; 1299986 第十八圖為在使下方侧之按摩球後退,同時使上方侧 之按摩球突出之狀態下,使按摩單元朝比肩部位置下方移 動時的示意圖; 第十九圖為顯示第一驅動部之齒輪箱内的構造的俯視 圖, 第二十圖為第十九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二十一(A)及(B)圖分別為上方側及下方侧之按 摩球的剖面圖; 第二十二(A)及(B)圖為致動器用氣壓驅動單元之 概要圖, 第二十三圖為根據壓力檢測部之輸出的反饋控制的示 意圖, 第二十四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按摩器之活動 塊的立體圖; 第二十五圖為同活動塊之局部分解立體圖; 第二十六(A)圖為使按摩球間隔擴大之狀態下的活 動塊的侧視圖, 第二十六(B)圖為使按摩球間隔減窄之狀態下的活 動塊的侧視圖; 第二十七圖為按摩球間隔之變更時之按摩單元的移動 方向的控制的不意圖, 第二十八圖為顯示氣壓驅動單元及按摩單元之上下移 動用馬達之控制的時序流程圖; 第二十九圖為按摩球間隔之變更時之按摩單元的移動 方向的其他控制的不意圖, 第三十(A)圖為使按摩球間隔擴大之狀態下的活動 塊的侧視圖, 第三十(B)圖為使按摩球間隔減窄之狀態下的活動 32 i299986
塊的侧视圖; 弟^—^十一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宥"你if彡能+ ☆ 圖; 乐—貝施形恶之按摩器之活動 十二圖為同活動塊之側視圖; 十二(Α)圖為第一臂的立體圖; 十二(Β)圖為第二臂的立體圖; 十四圖為顯示使致動器A1作動時之活動塊的側 ά鬼的立 第 第 第 、 第 視圖; 、 第 视圖
口切呢的側 ,十五圖為顯示使致動器'仏乍動時之活動塊的側 動#,二十六圖為顯示在使致動器Α1作動之 動作動時之活動塊的側視圖;㈣之下使致 =^十七圖為致動器(八1’人2)之動作時序的干土 的⑽致動㈣制下的^球 方塊十九圖為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按摩器之控制部的 示意:四1圖為顯示致動器(Α1,Α2)之另-動作時序的 的示ΪΓ — 圖為顯示致動器(Α1,Α2)之又-動作時序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l、Α2 致動器 SI、S2 感測器 1 椅子型按摩器 2a、2b 按摩球 按摩單元 33 1299986
4 活動塊 8 控制部 10 臂底板 11 捶打板 12 按摩球臂 13 第1臂 14 第2臂 15 連動連桿 16 桿 17 線型滑行導軌 18、19 連動連桿 20、21 支撐板 22 氣囊 24、25 支撐板 26 氣囊 30 齒輪板 31 驅動轴 32 滑行導軸 33 輸送螺母 34 滑塊 35 馬達 36 皮帶輪 37 皮帶 38 皮帶輪 40 馬達 41 驅動轴 42、44 皮帶輪 43 皮帶 1299986
45 連桿 50 馬達 51 驅動軸 52 齒輪箱 53 小齒輪 54 上部滾筒(滾輪) 55 下部滾筒(滾輪) 60 馬達 60a 輸出軸 61 驅動轴 62 齒輪箱 63 齒輪 62 齒輪箱 64 彈性體 65 間隙感測器 71 旋轉接頭 72 渦桿 72a 渴桿齒輪 72b 凸緣部 73 軸承 74 外輪軸承 75 渴輪 76 間隙檢測體 90 椅靠背 91 侧板 95 氣壓驅動手段、 96 氣泵 98 壓力檢測部 1299986 100、 101 > 102 120 擋止部 121 突片 140 擋止部 141 突片 160 滾筒 300 齒部

Claims (1)

  1. J299986 十、申請專利範固·· 1、一種按摩器,係且 ―對臂、可活動地保持於端裝財按摩球 J動地保持按料元:椅靠:臂上,按摩單元、及以^ 動作2按摩H,其特徵為具、摩球突“提供按摩 第一驅動部,係使按 動’· 摩早70在和罪背之上下方向上移 ,二驅動部,係使 第三驅動邱,焱屈从命出里交化; 變化; …、吏备摩球之位置在椅靠背之左右方向上 第四驅動部,係使一對臂之至少_ 向上之按摩球間隔變化; 轉動,而使上下方 賦勢手段,係對按摩球之至少一 職勢力;及 朝其大出方向提供 控制部,係控制第一驅動部、第-耙動 μ 罘四驅動部及賦勢手段中之5/丨、弟;軀動部、弟三驅動部、 動作。 &中之至少-個,而提供按摩球之按摩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哭, 、、 係控制第四驅動部及賦勢手段中之二’八中上述控制部 驅動部至第三驅動部中之至少-方的i;;方的動作,及第一 ^ 3、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之哭, 係控制第四驅動部及賦勢手段的動作。W,/、中上述控制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按 2控制第四驅動部之動作時,控制第:驅控制部 邛申之至少一方的動作。 驅動邛至弟三驅動 y 5、如申睛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塵哭 、、 係在控制第四驅動部之動作時1^中上述控制部 卜T &制弟一驅動部之動作。 37 6 12999^ 係在依= 3圍第3項之按摩器’其中上、" 上述L、』°申料利範圍第3項之按㈣“ 迷檢2手段之賦勢力的檢測手段,而litii含用以檢測 動邹忍段所檢測一勢力達到指定值=部 鲁 松剛上述致動器内之处 上迷控制部係在上述; 以-定之測定壓力的差達到指二=,吏由第= 部 動部 驅動部作動作動,且在按摩球到達指粒置之時點;^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 奴係對位於上方側之按摩球提供賦勢力二,/、中上述賦勢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麾哭$ 雜者的肩 按摩球位置檢測手段,係用以檢測 方移=制部係在使第-驅動部作動而使^1 ; 上方侧之二= 戶,之肩部位置更高的位置時尤置檢測手段 球犬出5同時使位於下方側之按摩球退方方側之按摩 7万式,來控制賦 38 1299986 势手段及弟^一驅動部之至少一方的動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按摩哭, 人 部位j部,測手段,係用以檢測椅靠背上二者的肩 按摩球位置檢測手段,係用以檢測按摩 上述控制部係在從藉由上述按摩球’ 測出之上方侧之按摩球的位置比藉由肩 =2手导所檢 ,出之肩部位置更高的狀態,令第 早兀朝下方移動時,以使位於上方側之按摩 =按摩 ^下方側之按摩球後退的方式,來控制賦勢$,及=時使 動邛之至少一方的動作。 羿乎衩及弟一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 ,甘 摩球間隔擴大地來控制第j部時中土=制部 移動於形成更小角度之按丄以按摩單元 _ 14、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摩驅動部。 凡具備有: 手1" ’其中上述按摩單 具有搖動軸之底座架,·及 -對;^=第動,致⑽ 二致動器。 丈動及作為賦勢手段之第 15 —種按摩器之按摩、 心"之按請摩專單 按上=摩球之 39 1299986 第二驅動部,係使按摩球之突出量變化; 第三驅動部,係使按摩球之位置在椅靠背之左右方向上 變化; 第四驅動部,係使一對臂之至少一方轉動,而使上下方 向上之按摩球間隔變化;及 賦勢手段,係對按摩球之至少一方,朝其突出方向提供 賦勢力。
TW095118316A 2005-05-26 2006-05-23 Massage device TWI29998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54716A JP4501782B2 (ja) 2005-05-26 2005-05-26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196704A JP4692110B2 (ja) 2005-07-05 2005-07-05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196703A JP4466490B2 (ja) 2005-07-05 2005-07-05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6171A TW200706171A (en) 2007-02-16
TWI299986B true TWI299986B (en) 2008-08-21

Family

ID=37707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8316A TWI299986B (en) 2005-05-26 2006-05-23 Massage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17707B1 (zh)
TW (1) TWI2999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76940U (zh) * 2012-08-13 2013-03-13 林丹鹏 一种带有按摩力度感适驱动机构的按摩装置
KR102111195B1 (ko) * 2018-01-03 2020-05-14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마사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사지 장치
KR102008612B1 (ko) * 2018-02-19 2019-08-09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마사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사지 장치
KR102085437B1 (ko) * 2018-08-17 2020-03-05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위치 조절이 가능한 어깨 마사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마사지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0916B2 (ja) 2002-06-17 2009-04-0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4250917B2 (ja) 2002-06-17 2009-04-0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WO2004084789A1 (ja) 2003-03-26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4124028B2 (ja) 2003-05-27 2008-07-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7707B1 (ko) 2007-05-11
KR20060122783A (ko) 2006-11-30
TW200706171A (en) 200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9986B (en) Massage device
JP4530010B2 (ja) 揺動型運動装置
JP705307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09692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WO2018221299A1 (ja) マッサージ機
KR20160016822A (ko) 마사지 의자의 구동 방법
JP2014073199A (ja) 歩行支援装置、及び歩行支援プログラム
JP454419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WO2009096262A1 (ja) 運動装置
TWM322264U (en) Multidirectional swinging fitness machine
JP2007111294A (ja) 肢体訓練装置
JP2009072586A (ja) 揺動型運動装置
JP4682298B2 (ja) 運動装置
JP2008167908A (ja) 椅子
JP4492659B2 (ja) 揺動型運動装置
JP5113510B2 (ja) 揺動型運動装置
JP202002850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068123A (ja) 運動装置
JP6579507B2 (ja) 起立支援装置
CN202844492U (zh)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JP2019150543A (ja) マッサージ機
US1091310A (en) Massage apparatus.
JP699707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16653303U (zh) 多功能家庭上肢训练装置
CN205460742U (zh) 倒立机的夹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