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3116B -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3116B
TWI283116B TW093135363A TW93135363A TWI283116B TW I283116 B TWI283116 B TW I283116B TW 093135363 A TW093135363 A TW 093135363A TW 93135363 A TW93135363 A TW 93135363A TW I283116 B TWI283116 B TW I2831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eriod
unit
receiving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5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5925A (en
Inventor
Seigo Nakao
Nobuo Higashida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Ntt Data Sanyo Syst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Ntt Data Sanyo System Corp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25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5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3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31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Ι28311(>年月日修(与)正本 u,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接收技術,且尤其是有關於用於藉由 複數個天線接收訊號之方法和裝置。 【先前技術】 在無線通訊中,通常希望能夠有效利用有限的頻率資 源。適應性陣列(adaptive array)天線技術為這些技術的 其中一種,其可有效地使用頻率資源。在適應性陣列天線 技術中,控制分別由複數個天線傳送和接收之訊號的振幅 和相位以便形成天線的定向波形(directional pattern)。換句 舌兒11又置有適應性陣列之裝置改變分別由複數個天線接 收之訊號的振幅和相位,加總因此改變而接收到之訊號, 而接收相同於由具有對應於前述振幅和相位中變動(下文 中簡稱為”加權,,)之定向波形之天線所接收訊號的訊號。 除此之外,吼號是沿著對應於加權之天線的定向波形傳送。 在適應性陣列天線技術中用於加權計算之程序範例 為依據最小均方誤差(MMSE)方法之程序。在最小均方 祆差方法中,已知Wiener方法為用於最佳加權值之條件。 亦知道有一遞迴公式(recurrence formula),其較Wiener方 法用之直接解具有較少的計算量。對於此遞迴公式,使用 士 k 迴敢小平方演异法(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 )和 最小均方演算法(LMS)等之最佳演算法。遞迴最小平方 =算法通常收斂快速,但是計算複雜,因此需要較高速的 异術電路或者大型算術電路。雖然最小均方演算法可藉由 5 316506修正版 I2831103#^A)正本 較RLS演算法所使用電路簡單之算術電路實現 斂速度低(舉例而古,妓灸I 丁 U 4 Βθ 、 /、队 、牛例而σ,δ月麥考下列相關技藝目錄的 相關技藝目錄 (1 )曰本專利應用公報第2002-26788號 …當將適應性陣列天線應用於無線電移動台時,希望发 异術電路可以报小。因土 T M Q、含曾 、 / j 口此,[MS肩异法之使用是適用於加 的更新。可是’LMS演算法通常收餘慢。因此, 假如將用於混合或合成之接收訊號延遲到其收斂,則會累 積處理延遲。因此,如那些用於視訊會議等應用之及i處 理=中將無法使用’因為其可允許的延料㈣限制在 特疋%間内。另一方面,假如所使用加權因子是位於 演算法不會收㈣階段讀執行接收處理,料f接收特 性會惡化。 【發明内容】 ,有鐘於料之問題而提出本發明。其目的為提供一種 收成技術’其所具有之簡單算術電路的處理延遲报小。其 另個目的為提供一種收訊技術,其就算加權因子無法收 放接彳& Λ之#性之惡化亦會很小。其再_個目的為提 I種收訊技術,其能夠穩定地切換複數個不同型式的加 權因子。 入依據本發明之最佳實施例係有關於接收裝置。此裝置 包3有·輸入單元,分別輸入複數個訊號;加權因子計算 瓜置依據由輸入單元輸入之複數個訊號計算對應於複數 個已輸人訊號之複數個加權因子;載波復原裝置(carrier 316506修正版 6 128311展3’|9日修(^)正本 unh),係復原在第—特定期間來自複數個輸入訊 號其中之一的載波;合成單元(symhesizes unh),係在第一 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以由加權因子計算裝置計算所得之複 婁”固加權因子加權和合成期的複數個輸入訊號;和解調變 單7G,係在第一期間以複數個輸入訊號中之一和已復原載 波產生而輸出解調變訊號,且在第二期間輸出合成訊號作 為解調變訊號。 猎由使用上述裝置,在第一期間,從單一個接收訊號 和已復原載波產生解調變訊號,而在第二期間,不需要操 作已復原載波即將合成訊號輸出作為解調變訊號。因此i、 保持解調變訊號之連續性。 輸入到輸入單元的複數個訊號為包含在單一個訊框 (frame)内之㈣’而第—期間係對應於從前述訊框之頂點 開始之«。調變體系在要收容輸人到輸人單元的複數個
間和第二期間可能不同。且在第-期間内調 二二❸誤絲許裕度較第二期間内之調變體系中的誤 差谷許裕度高。由加權因子計算裝置計算所得之複數個加 榷因子達到特定參考值所f時間定義為第H 决差容許裕度(error tolerance)”係顯示傳輸品質相對 ^增加雜訊等之惡化程度。舉例而言,當討論位元誤差 干(咖)和訊號能量對干擾雜訊能量之比(SNR)間的 關係時,假如藉由較低SNRI致於較少白勺BER,則誤 許裕度較高。 特定參考值(predetermined reference),,為用以判定已 316506修正版 7 12831])6$-%'修_本 ㈣f之複數個加制子達到某種程度之參考I舉例而 吕,誤差用臨界值(threshold value)即是用於此用途。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係有關於接收方法。此方 ^使得在第-期間内從複數個輸人訊號計算得到複數個加 栖因子,從複數個輸入訊號復原載波以便從複數個輸入訊 號2之一和接收載波產生並輸出解調變訊號,然後在緊接 於第-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内藉由複數個計算所得之加權 因子分別加權複數個輸入訊號然後將其合成,而將合成訊 號輸出作為解調變訊號。 ^ 、:據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係有關於接收方法。此方 瞀、,*有刀別輸入複數個讯號,依據複數個輸入訊號計 异對應於複數個輸人訊號之複數個加權因子;在第—特定 ,間復原來自複數個輸人訊號中之—的載波;湘計算所 :之複數個加權因子加權和合成在第-期間之後的第:期 二的:數個輸入訊號;和在第一期間藉由複數個輪入訊號 之一和已復原載波產生並輸出解調變 間輪出合成訊號作為解調變訊號。 在弟一』 複數個輸人訊號為包含在單—個訊框内之訊號,而第 數:Γ糸對應於從前述訊框之頂點開始之期間。要收容複 雨入號之第一期間和第二期間之調變體系可能不 期在第—期間内之調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度較第二 ㈣㈣中的誤差容許裕度高。由加權因子計算
Lit所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達到特定參考值所需之時 間係定義為第一期間。 而才 316506修正版 8 128311^ KW--— 月曰修(更)正本 依據本發明的更一個最佳實施例係有關於種 由電腦執行之程式包含有下列功能:透過無線二此可 輸入複數個訊號;依據複數個輸入訊號計算對應於別 輸入訊號之複數個加權因子,和將此複數個計^所^個 憶體中;在第一特定期間復原來:複:個: ^虎其中之的載波;洲計算所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 :隹和合成在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的複數個輪入訊 號,和在第一期間藉由複數個輸入訊號其中之—和已復,、 載波產生和輸人解調變訊號,且在第二期間輸出 = 作為解調變訊號。 祓數個輸入訊號為包含在單一個訊框内之訊號,而第 一^係對應於從前述訊框之起關始之㈣。調變體^ 在第-期間和第二期間可能不同,該第一與第二期間包含 有複數個輸入訊號。而在第一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誤差ς 弁裕度較第二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度高。使得 由加權因子計算裝置計算所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達到特Ζ 參考值所需時間期間係定義為第一期間。 、 注意上述結構化元件的任意組合以及在方法、裝置、 系統、記錄媒體、電腦程式等之間所改變的表示式只要是 由本實施例涵蓋則均是有效的。 再者,本發明前面的概述並不一定描述所有需要的要 件,本發明可以是上述特性之次組合。 【實施方式】 以下依據實施例說明本發明,這些實施例的目的並不 316506修正版 9 1283停〜 制ί發明而是作為舉利用。在實施例中所描述的 要件及其組合對本發⑽言並不_定是絕對需 在以具體方式描述本發明之前,將先說明其綱要。依 豕,發明之實施例係有關於基地台裝置,係藉t終端裝置 订热線電通訊,且基地台裝置對藉由複數個天線接收到 f稷數個訊號執行適應性陣列處理。從終端裝置傳送到基 ^台裝置之訊號會形成叢發職,且利用二㈣移相鍵控 (则K)調變之控制訊以放置在叢發訊號之上層部分。 控制訊號之後的位置上則放置藉由16正交幅度調變 =相㈣卿litudemodulationQAM)之資料訊號。在依 本貝&例之基地台I置中’當藉由複數個天線接收叢發 =號時’適應㈣列處理所需之接收加權向量是在接收叢 舍Λ號的期間藉由LMS演算法估曾。 在控制訊號的期間,選擇複數個天線的其中之一用於 接收叢發訊號且藉由以此方式轉之天線使所接收訊號接 =同調_ (*刚detee,。此時,依據由所選擇天線 接收之訊號亦可完成同調偵測所需之载波復原。決定已經 ^同㈣狀訊號且將其輸人。另_方面,在資料訊號 的期間’依據所估算的接收加權向量使由複數個天線接收 ^複數個訊號接受適應性陣列處理。決定已經接受適應性 陣列處理的訊號且將其輸人。-般而言,由所選擇天線接 收的訊號和已經接受適應性陣列處理之訊號並不具有相同 , 的同相位轴和正交軸。因此,無法在這些訊號間保持連續 生在此僅由使所遥擇天線接收的訊號接受同調偵測以 316506修正版 10 便保持連續性。也就是說,已 .ώ ^ 、工接又同调偵測之訊號和那 ^已讀文適應性陣列處理之訊號具有相同的同相位軸和 正父軸,所以僅需改變振幅參考,故當進行決定時可處理 控制訊號和資料訊號的連續性。 第!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ι〇〇的結 構。通訊糸統100包含有終端裝置1〇、基地台裝置料 網路32。終端裝置10包含有基頻單元%、數據機單元以、 热線電早兀30和與終端裝置一起使用之天線Μ。基地台 裝置34包含有通常統稱為基地台天線以第一基地台天 線14a、第二基地台天線⑽、...和第n基地台天線⑷,· 以及通常統稱為無線電單元12之第一無線電單元…、第 =無線電單元12b、...和第N無線電單元12n ;訊號處理 單το 18 ’數據機單兀2〇,基頻單元22和控制單元μ。再 者’基地台裝置34具有的訊號包含有通稱為數位接收訊號 3〇^之第一數位接收訊號300a、第二數位接收訊號3〇叽、… 和第N數位接收訊號3〇〇n;通稱為數位傳輸訊號3〇2之第 一數位傳輸訊號3〇2a、第二數位傳輸訊號3〇2b、…和第N 數位傳輸訊號302n,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33〇,預先分離 訊號308,訊號處理器控制訊號31〇,無線電單元控制訊號 318和數據機單元控制訊號332。 在基地台裝置34内之基頻單元22為與網路32之介 面。在終端裝置10内之基頻單元20為與終端裝置1〇或終 端裝置ίο内部應用連接之PC的介面。基頻單元22和26 为別對藉由通訊系統100傳送和接收之訊息訊號執行傳輸 11 316506修正版 9修(曼)正本 I νο· 〇· * 1283 il# ^ 二處理:單元22和%亦執行誤差校正或自動再傳 知處理’但在此將省略對此種程序之說明。 寻 在基地台裝置34内之數據機單元2〇和在終端 ==單元28執行調變處理,而調變具有訊息訊號之 皮而產生要傳輸之訊號。數據機單元20和28亦執行解 調變處理,而解調變所接收之訊號且重現所傳送二=~ 理所Γ號處理單元18執行適應性陣列天線之傳輸/純處 理所需的訊號處理。 在基地台裝置34内之無線電單元12和在終端裝置1C 内之無線電單元30執行基頻訊號和無線電頻率訊號間之 頻率轉換處理、放大處理、A_D或D_A轉換處理等,其分 別由訊號處理單元18、數據機單元2〇、基頻單元 據機單元28處理。 在基地台裝置3 4内之基地台天線工4和在終端裝置丄〇 内之終端裝置天線16對無線電鮮之訊號執行傳輸/接收 處理。各個天線的方向性可以是任意的且基地台天線14 的數目是以N表示。 控制單元24控制用於無線電單元12、訊號處理單元 18、數據機單元20和基頻單元22之時序或通道分配。 第2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叢發格式。叢發訊 號為將控制訊號置於其頂層部分且將資料訊號置於其後部 分而形成。假設控制訊號除了用於控制終端裝置1〇和基地 台裳置34間之通訊所需之訊號以外,亦包含有前文訊號 (preamble signal)或訓練訊號。另一方面,資料訊號係對應 316506修正版 12 ;^傳送‘號之訊息等。如先前所說 * BPSK調變’而資料訊號則是藉由16_^= 虎是糟由 第3圖係顯示第一無線電單元u ::二 電單元12a包含有切換單元4〇、接收、° 。弟—無線 止乂偵測早兀50、A-D轉換覃开ς〇
有放大單元54、頻率轉換單元56、正交句^送器44包含 轉換單元60。 又凋艾早兀58、D_A t 3 ® ^之無線電早疋控制訊號川切換進出接收器 态44之訊號。也就是說,切換單元4〇在 二 發送器44之1祙而产4立a 士 寻^日守4擇來自
Um#u而在接收時選擇傳給接收器* 在接收器42中之頻率轉換單元46 之頻率轉換單元56對在無線電頻率和中頻頻;V之= 訊號執行頻率轉換。雖然在此未顯示,為每_心線電『單 兀12设置解震盪頻顿換單元 單元56執行頻率轉換,所以為複數個無線電單元 :數個頻率震盈器。複數個頻率震盪器是被此個別獨:操 之^ 益控制48自動控制增益以便使得所接收訊號 之振k在Λ-D轉換單元52之動態範圍内的振幅。 生二 =Γ50藉由對中頻訊號執行正交偵測而產 孔號。另一方面,正交調變單元58藉由對灵 類比訊號執行正交調變而產生中頻訊號。 十土 ^員 316506修正版 13 1283!1释3·|9日修(更)正本 而㈣:早70 52將基頻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 _ Τ、早70 60將基頻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 放大早元64放大要傳送之無線電頻率訊號。 第=係顯示訊號處理單元18和數據機單元2〇的結 唬處理單元18包含有統稱為乘法器62之第一乘法 器62a、第二乘法哭6儿、4 — 心乐木次 器,、接收力•:計” = 卞贫早兀68、麥考訊號儲存單元7〇、 t法!/4之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7仆、... 計Μ"1:傳达加權向量計算單元76、響應向量 ^7°》線4擇21G、上升邊緣偵測器122和切 數據機單^包含有载波復原單i 200、载 2制^^202、乘法器2〇4、決定單元206和調變單元 304。:="號處理單元18内之訊號包含有合成訊號 _、加榷茶考訊號306,統稱為接收加權向量訊號312之 弟-接收加權向量訊號312a、第二接收加權向量訊號 IT、…和第N接收加權向量訊號似,統稱為傳送加權 向I訊號314之第一值详★ y人曰 ^ 3Hb> . 弟N傳运加榷向量訊號31如、塑 應參考訊號320和響應向量322。 a 上升故緣偵測盗122從數位接收訊號細摘測叢發訊 ^之頭咖斗該叢發訊號觸發訊號處理單元18和數據機 Z 20之心作。所_叢發訊號之頭的時序則藉由訊號處 ^控制訊號31G傳送到控制單以(未顯示於第4圖 。控制早兀2 4從頭時序計算用於控制訊號之週期的傳 316506修正版 14 95 3 29 1283 Π參4曰修(¾)正本 輸時序’且依據上升白々需求性以訊號處理器控制訊號加 和數據機單元控制訊號332等訊號通知使用這些^ 一個單元。 — 母 為了選擇將於控制訊號週期内致能之基地台天線14 (未顯示),天線選擇器210在控制訊號週期開2之後分別 量測數位接收訊號300的電功率,且然後決定具有最大功 率之數位接收訊號3〇〇。之後,天線選擇器會輸出所 決定的數位接收訊號3〇〇。 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68使用最小均方演算法 (LMS) κ數位接收訊號鳩、合成訊$ 3⑼和表 計算加權數位接收訊號3〇0所需之接收加權向量 訊就312。 緑器62在資料訊號期間内以接收加權向 2 加推數位接收訊號3〇〇。 加且輸出合成訊號304。“將乘“62之輸出相 制迷處理單^ 18輪出訊號時’切換裝置212在控 制讯諕期間内從天線選擇 號期間内_合成^擇輸㈣,在資料訊 處理哭Ή 成心虎3〇4,且輸出所選擇訊號作為訊號 處理态輸出訊號330。 ,訓練週期的期間’參考訊號產生單元7〇輸出事先 320子。在=㈣作為加權參考訊號遍和響應參考訊號 較,之後’將合成訊號綱與特定臨界值相比 ^後將比較結果輪出作為加權參考訊號3〇6和響應 〆1 口代就3 2 0 〇此社|并一 、’不一定是硬決定(hard decision)亦 316506修正版 15 128311释3f日修伽正本 可以是軟決定(soft decision)。 從數位接收訊號300和響應參考訊號320,響應向量 計算單元80計算響應向量322作為接收訊號相對應於傳輸 訊號之接收響應特性。雖然用於計算響應向量322之方法 可以是任意方法,但是在此所執行之方法是依據關連性處 理(correlation proceeding),且將於下文中說明。在此假設 數位接收訊號300和響應參考訊號320不僅是從訊號處理 單元1δ輸出,亦透過訊號線從對應於其他使用者終端裝置 之吼號處理單元輸入,在此並未顯示這些單元。假如對應 於第一終端装置之數位接收訊號300是表示為Xi(t),對應 於第二終端裝置之數位接收訊號300是表示為X2W,對應 於第一終端裝置之響應參考訊號32〇是表示為〜⑴,且對 應於第二終端裝置之響應參考訊號32〇是表示為&⑴,則 xKt)和xKt)的關係可以下列方程式(〇表示:
Xi (t)=h1 i S! (t)+h21 S2(t) χ2⑴,而⑴十!^⑴…⑴ 在此^為從第i個終端裝置到第』個基地台天線i4j 之答應特性,其中未考慮雜訊。具有作為總平均ensemble rage之E的第一關連矩陣(Correlation matrix)!^可以下 列方程式(2)表示: E[x2s;] 16 316506修正版 …(2) T,o〜ys. 3. 29 U8311貪a日修(版本 -----' 用於二算響應參考訊號32〇間之關連性之 陣尺2可以下列方程式(3)表示: (3) 五[Vi]你:心] E^l] e[s;s2] 4e *最後將第關連矩陣Rl與第二關連矩陣R2的反置 矩陣相乘以便獲得塑 表示· 焱侍冬應向置322,其可以下列方程式(4) ^11 \ι (4)
Al ^22 收力量計算單元76從反應接收響應特性之接 Γ:二*響應向量322估計加權⑽ 所尚之傳輸加權向量314。用於估計傳輸加權向量川 權向方法。可是最簡單的方法為使用接收加 σ里 或a應向量322作為傳輸加權向量314。另一 用傳統技術校正接收加權向量3D或響應向 、5 ¥亦將接收處理和傳輸處理間時間差所引起之 專輸:⑽都卜勒頻率變動(D_er叫_”_— 力^考m ’將使用響應向量322作為傳輸加權向量 314 〇 乘法益74分別以傳輸加權向量3!4加權預先分離訊 ^ pre^eparatHH! Slgnal)3()8以便輸出數位傳輸訊號 302。 ^此假設於上述操作中之時序能夠追隨訊號處理器控制訊 號 310。 載波復原單το 200在控制訊號的週期内從包含在控制 316506修正版 17 12831賢月日修试)正本 訊號内之前文訊號復原載波。用於復原載波之方法可以是 任意方法,且可使用反調變體系、乘法技術、costas迴路 技術等技術。 載波控制單元202依據數據機單元控制訊號332控制 是否輸出由載波復原單元200復原的載波。在控制訊號的 期間’載波控制單元202輸出由載波復原單元2〇〇復原的 載波。另一方面,在資料訊號的期間,載波控制單元202 僅輪出訊號的同相位成分,換句話說,相位沒有由複數乘 法旋轉之訊號。 乘法器204將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33〇與來自載波控 制單元202之訊號相乘。 同調偵測(coherent detection)之訊號和在資訊訊號期 已經由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68、乘法哭β丄、. 決定單元206對從乘法器204輸出訊號進行決定。此 決定並不-定是硬決定,其可以是軟決定。在此,於控制 訊號期間内已經利用從載波復原單元咖輸出之載波進行
就硬體方面而言,
上述結構可以CPU 、記憶體和其他 316506修正版 18 1283 fl¥ 3· 29 月曰修(更)正本 任意電腦的LSI實現。就軟體而言’可藉由載入記憶體之 程式而實現,但是在此輯製和描述的僅是方塊圖,藉由 ΪΪΪΓ實現這些方塊圖。因此’具有此方面技藝者應該 此夠瞭解這些方塊圖可以各種形式之硬體、或各種形式之 車人體、或軟體和硬體之混合而實現。 122的結 162和決 第5圖係顯示第1圖中之上升邊緣偵測裝置 構。上升邊緣偵測裝置122包含有電源計算單元 定單元164。 電源計算單元162分別計算數位接收喊3⑻的接收 功率且將這些功率值加總錢獲得由所有基地纟天線^ 接收之訊號的電功率。 … 決定單元164比較所接收功率與特定條件,且假如條 件口勿合’貝已經偵測到叢發訊號之頭。當侦測到時,、 利用=號處理器控制訊號31G通知控制單元24(未顯示)。 。第6圖係顯示上升邊緣偵測裝置丨2 2之操作程序的流 程圖。決定單元164將内部計數器τ設定為,,〇”(si〇)。 電源計算單元162從數位接收訊號3〇〇計算接收功率 (S12)。決定單元164比較所接收功率與特定條件,且假 如此值大於臨界值(S14中之γ),則將計數器 (S16)。假如τ大於預設值τ (S18中之γ),則判斷已經 侧叢發訊號之頭。將重複上述步驟直到 號之頭(S14中之N,S18中之Ν)。 第7圖係顯示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68的結構。接 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68為第一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 316506修正版 19 12831 yb. '6. 6年月曰修正本 68a、第二接收加權向量計算 向詈呻曾藍-Μ认早兀68b、...和第Ν接收加權 向里计异早π 68η的統稱。每一個接收加權向料* 68均包含有加法器_、共輛複數單元(咖如 議卿Unit)142、乘法器14δ、步階大小參數的儲 兀(Step-sizeparameter)15〇、乘法器 152 遲單元156。 去时154和延 加法器140計算複合訊號(c〇mp〇site signai)3〇4和加 權參考訊號306之間的差異,且將其輸出作為誤差訊號, 換句話說,誤差向量。誤差訊號將由共軛複數單元U進行 共軛複數轉換(complex conjUgation c〇nversi〇n)。 丁 乘法器148將共軛複數轉換之後的誤差訊號與第一數 位接收訊號300a相乘,且產生第一乘法運算結果。 乘法器152將第一乘法運算結果與儲存在步階大小泉 數的儲存單元15〇内之步階大小參數相乘,且產生第二乘 法運算結果。第二乘法運算結果會經由延遲單元1兄和加 法器154回授,且然後與新的第二乘法運算結果相加。以 此方式’持續利用LMS演算法更新的加法結果是輸出作為 接收加權向量訊號312。 第8A至8D圖係顯示訊號處理單元18和數據機單元 20上之訊號星座圖(signal constellations)。第8A圖係顯示 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330在第4圖所顯示控制訊號期間内 之”P1”的訊號星座圖。此訊號對應於從天線選擇器21〇輸 出之訊號。因為在訊號接受同調憤測之前,此訊號包含有 任意相位成分。在第8 A至8D圖中,I表示同相位軸,而,,q,, 20 316506修正版 曰修(¾)正本 128311¾^¾ 表丁正又相位轴。帛8B圖係顯示從乘法器⑽輸出之訊 號在第4圖所顯示控制訊號期間内之” p 2,,的訊號星座圖。 因為在” P2”的訊號為已經接受同調债測之訊號,所以是放 置在I軸上。 一第8C圖係顯示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330在第4圖所 頁,貝料戒號期間内之”ρι’’的訊號星座圖。因為在”p2,,的 fl 7虎為已、’工在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⑽、乘法器&及 加法器64内進行適應性陣列處理的訊號,所以是放置在] 軸上。第奶圖係顯示從乘法器綱輸出之訊號在第4圖 所顯不資料訊號期間内之” p2,,的訊號星座圖。 點,、仰,的訊號已經放置在1轴上,所以在乘法器2〇4内^ 丁任何處理。因此’第8C圖和第8D圖會 的
星座圖。 ,U W 在控訊號期間内,數位接收訊號_具有任意相 已二:執仃同调偵測。另一方面,在資料訊號期間内, 认應性陣列處理的合成訊號3〇4與同調偵測之後 的合成訊號304且右相π τ 調偵測。藉㈣位平面’所以此時不會執行同 位平面種處理’決定單7^施可以在相同相 位平面上處理這此兰_ 方向性天線所接:到=辨是否這些訊號是由非 ^ ^ ^ 』之讯唬或由適應性陣列天線所接收到 之訊號。 第9圖係顯示第j圖_之基地台裝置^之操作程序 的々IL程圖。假如由從押吿丨丨— 妒310釦# aa, _工制輸出之訊號處理器控制訊 豕“、單7L控制訊號332指示的時序在控制訊號 316506修正版 21 1283 3. 2¾ j 曰修(更}正本 之期間(S50的Y),則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 ^力口權向量(S52)。天線選擇器加從複數個數: 號则中選擇對應於單一個天、線(S54)之數 / 3〇〇。切換裝置212將由天線選擇器训所選擇之數位接號收 ^虎300輸出作為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33g,且载 單元200從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 ” 據數據機單元控制訊號332載波押制單元2〇26 。依 復原單元2〇。復原的載波,輸出由載波 對心虎處理讀出訊號執行同調偵測⑽)。決 几206對已經接受同調備測的訊號進行決定(⑽)。另一 序:是在控制訊號的期間,接收加權向量計 …商雍卜“法為62和加法器64對數位接收訊號300執 "ί 丁適應性陣列處理^ ς 6 9彳 置212鈐」: 便輸出合成訊號304。切換裝
Lit: 3〇4作為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33。, 二 =:處理器輸出訊號33〇直接輸入到決定單元2〇6 訊號在乘法器2〇4中接受相位相關之處理。 、70 6對所輸入的訊號進行決定(S6〇)。 由全方向2月’在讯號由全方向天線接收的期間對已經 ^執^门^接收的訊號和已經由適應性陣列天線接收的 Λ就執仃同調偵測 相位軸和正交軸上 了將此兩種訊號放置在相同的同 天線的種畔 ’可連續解調變這些訊號,就算 因子同。再者,在控制訊號的期間内,不管加權 得處理延遲::可::全線接收訊號。因此,可使 有 u為在所使用調變體系中使用全 316506修正版 22 95Γ 3. 1存月日修(氧)正本 方向天線較使用適應性陣列天線,其誤差容許裕度高,所、 以因為全方向天線形式引起的訊號傳輸特性惡化會降低。 以上已經依據作為範例用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呈有 此方面技藝者應該瞭解在此存在有對上述各成分和處理之 組口的其他各種修改,且這些修改均是涵蓋在本發明 - 的内。 依據本實施例,天線選擇器210比較複數個數位接收 0 0間的接收功率且選擇在控制訊號期間内所使 T-個數位接收訊號300。可是,這些實施例並不僅限於 此’且舉例而言,亦可以選擇事先固定的數位接收訊號 :)。依據此修正範例,可進一步簡化處理和電路。換句°話 =任何的修正只要能在控制訊號期間内選擇單—個數位 接孔號300作為將處理的訊號則均是有益的。 性的== 例中,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68使用適應 :的〜法(adaptlve algorithm)估計接收加權向量阳 a應向量計算單元80則利用關連性處理(c_clation
Pr〇CeSSmg)估計接收加權向量312。可是,除了上、十、♦ 乡?外的其他處理亦可以利用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上里 if向量計處理。舉例而言,在接收 和+應向!計算單元80僅能執行適應性的淹管 計算單元68和塑/向旦子令,接收加權向量 結構。再者,葬::2 亦可以整合成單-個 管單元_ 權向量計算單元68或響應向量叶 介早凡8G均可執行不同於適應性的演算法和關連性處理 23 316506修正版 95. ί3. 1283114月日修(聋)正本 之如多重訊號分類(則SIC)等抵達方向估叶首 =_例,可以更大的準確度且更詳細地:: 的波形和不需要的波形。也就是說,只 刀兩要 列天線的訊號處理中可估古十八 乙應性陣 則任何此種修改均是有二:別來自複數個接收訊號的值 在:實施例中,控制單元24在控 ^訊號之㈣料同點傳送訊息作為在 1和在 和適應性陣列天線形式間進行切換之基礎。可是㈣ί 施例並不是僅限於此,且舉 丄 廷!貫 振向里计…68執行之適應性演算法切:收加^ ,式和適應性陣列天線形式。也就是說,接收權旦線 =單監視在執行適應性演算法時計算而得之誤/叶 319 ’又如其雙传小於特定臨界值,則視為接收加權y 312已經收錄。然後其通知控制單元24。因此, 線开全方向天線形式和適應性陣列天 2式之間進㈣換。依據此已修改範例, 式的週期可縮短。換句話說,假如全方向天線二=· 車^天線开/式疋依據特定條件或臨界值切換就足夠。 例說==如上辑例用實施例和已修正實施 改變和Μ而不合面技藝者應該瞭解仍可以對其進行各種 【^义二“烏離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之目的。 L圖式間皁說明】 ^1圖係頭不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 第2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叢發格式的結構。 316506修正版 24 yb. 3. zy I28:;l乎6月曰修(更〉正本 構。 機單元 第3圖係顯示第1圖中之第一無線電單元的結 第4圖係顯示第1圖中之訊號處理單元和數據 的結構。 第5圖係顯示第〗圖中之上升邊緣偵測裝置的結構。 第6圖係頦示第5圖中之上升邊緣偵測裝置之操作程 序的流程圖。 、王 第7圖係顯示第4圖中之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的并 第8 A至8D圖係顯示在第4圖中之訊號處理單元和數 據機單元上之訊號星座圖。 第9圖係顯示第1圖中之基地台裝置之操作程序的流 程圖。 、抓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終端裝置 12、30 無線電單元 12a〜12η第一無線電單元至第N無線電單元 14 基地台天線 14a〜14η第一基地台天線至第Ν基地台天線 16 天線 18 訊號處理單元 20、28 數據機單元 22、26 基頻單元 24 控制單元 32 網路 316506修正版 25 1283¾釦29日修次)正本 34 基地台裝置 40 切換單元 42 接收器 44 發送器 46、56 頻率轉換單元 48 自動增益控制(AGC) 50 正交偵測單元 52 A-D轉換單元 54 放大單元 58 正交調變單元 60 D-A轉換單元 62、74'148'152、204 乘法器 62a〜62n、74a〜74η第一乘法器至乘法器 64、140、154 加法器 68 68a〜68η 70 76 80 100 122 142 150 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 權向量計算單元 第一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至第Ν接收加 參考訊號儲存單元 傳送加權向量計算單元 響應向量計算單元 通訊系統 上升邊緣偵測器 共幸厄複數單元(complex conjugation unit) 儲存單元(step-size parameter) 延遲單元 26 316506修正版 156
」95U Ι283ί!1δ日修(《)正本 162 電源計算單元 164、206決定單元 200 載波復原單元 202 載波控制單元 208 調變單元 210 天線選擇器 212 切換裝置 300 數位接收訊號 300a〜300η第一數位接收訊號至第Ν數位接收訊號 302 數位傳輸訊號 302a〜302η第一數位傳輸訊號至第Ν數位傳輸訊號 304 合成訊號 306 加權參考訊號 308 預先分離訊號 310 訊號處理器控制訊號 312 接收加權向量訊號 312a〜132η第一接收加權向量訊號至第Ν接收加權向量訊號 314 傳送加權向量訊號 314a〜314η第一傳送加權向量訊號至第Ν傳送加權向量訊號 318 無線電早元控制訊號 320 響應參考訊號 322 響應向量 330 訊號處理器輸出訊號 數據機單元控制訊號 27 316506修正版 332

Claims (1)

  1. 第93135363號專利申請案 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96年〇1月23曰) 1. 一種接收裝置,包含有: 輸入天線(14),用以分別從終端裝置(1〇)之終端裝 置天線(16)輸入包含在單一個訊框内之複數個輸入訊 號; 接收加權向量計异單元(68),依據由前述輸入天線 輸入之複數個訊號並使用輸入訊號計算分別對應於複 數個已輸入訊號之複數個加權因子; 載波復原單元(200),在第一期間復原來自複數個 輸入訊號其中之一的載波; 合成單元(64),利用由該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計 算二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加權和合成在第一期間之後 的第二期間的複數個輸入訊號;和 1 ^變單元(2G,28)’在第—期間藉由複數個輸入 二=中之-和已復原載波產生和輸出解調變訊號,且 在弟-d間輪出合成訊號作為解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接收裝置,盆中\ 間。該第一期間係對應於從前述訊框之頂部開始之期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接收 二期間之調變體系是又、、中弟-期間和第 天線的複數個二、’/、包含有輸入到前述輪入 個心虎且其令在第—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 316506(修正版) 1
    ' j谷。午裕度較第二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 度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接收裝置,其中第—期間和第 -期間之調變體系是不同的,其包含有輸入到前述輸入 ^線的複數個訊號且其中在第一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 决差容許裕度較第二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 度高。 ^ 5.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接收裝置,其中第-期間為使 由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計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達到 特定參考值所需時間。 6.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接收裝置,其中第一期間為使 由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計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達到 特定參考值所需之時間。 7. 種接收方法,使係在第一期間内從複數個輸入訊號使 用適應性演算法(adaptive alg〇rithm)計算得到複數個加 柄因子’從複數個輸人訊號的其中之—復原載波以便從 设數個輸入訊號的其中之一和已復原载波產生和輪出 ?調變訊號,然後在緊接於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内 猎由複數個計算所得之加權因子分別加權複數個輸入 訊號且然後將其合成’且將合成訊號輸出作為解調變訊 S•—種接收方法,包含有·· 分別從終端裝置天線輸入複數個訊號; 依據複數個輸入訊號使用該輪入訊號計算分別對 316506(修正版) 2 [16·· U 1283]¾孕修正替換頁 應於複,個輸入訊號之複數個加權因子; 在第一期間復原來自複數個輸入 載波; T心的 子力=用適應性演算法計算所得之複數個加權因 入訊號;和 間的後數個輸 、在第一期間藉由複數個輸入訊號其中之_和已復 ==和輸出解調變訊號,且在第二期間輸出合成 號作為%調變訊號。 9.利範圍第8項的接收方法,其中複數個輪入訊 二二在單一個訊框内之訊號’且第-期間係對應於 攸則述汛框之頂部開始之期間。 1 〇.如申凊專利範圍第8項的接收方法,在第一期間和第二 2間之-變體系不同,其包含有複數個輸入訊號,且在 弟一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度較第二期 调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度高。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接收方法,耷第-期間和第二 2間之調變體系不同,其包含有複數個輸入訊號,且在 罘:期間内調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度較第二期間内 ”周變體系中的誤差容許裕度高。 1 2 K |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接收方法,其中第一期間為使 $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計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達到 特定參考值所需之時間。 13 申明專利範圍第9項的接收方法,其中第一期間為使 3 316506(修正版) 修正替換頁 得由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計算之複數個加權因子達 到特定參考值所需之時間。 4 316506(修正版)
TW093135363A 2003-12-26 2004-11-18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TWI28311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32119A JP4183613B2 (ja) 2003-12-26 2003-12-26 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5925A TW200525925A (en) 2005-08-01
TWI283116B true TWI283116B (en) 2007-06-21

Family

ID=34697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5363A TWI283116B (en) 2003-12-26 2004-11-18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79594B2 (zh)
JP (1) JP4183613B2 (zh)
CN (1) CN100392999C (zh)
TW (1) TWI283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05448B1 (ko) * 2005-12-09 2007-04-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안테나로 구성된 ofdm에서 채널 정보 및 코드북을이용한 송신 전력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JP5637681B2 (ja) * 2009-12-16 2014-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中継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299A (ja) * 1996-06-21 1998-01-16 N T T Ido Tsushinmo Kk 適応形スペクトラム拡散受信機
US6366607B1 (en) * 1998-05-14 2002-04-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cessing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reduced pilot
JP3389178B2 (ja) * 1999-11-30 2003-03-24 株式会社東芝 Ofdm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US6831942B2 (en) * 2000-01-14 2004-12-14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PSK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receiver with carrier recovery and tracking using weighted correlation techniques
JP2002026788A (ja) 2000-07-13 2002-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装置
JP3475163B2 (ja) * 2000-09-08 2003-12-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JP4299083B2 (ja) * 2003-09-09 2009-07-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83613B2 (ja) 2008-11-19
CN100392999C (zh) 2008-06-04
US7079594B2 (en) 2006-07-18
TW200525925A (en) 2005-08-01
JP2005191996A (ja) 2005-07-14
CN1642034A (zh) 2005-07-20
US20050141647A1 (en) 2005-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5535B2 (ja) 変化する干渉環境におけるビーム形成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44945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干渉を最小化して雑音の影響を減らすための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TW200845664A (en) Equalizer coefficient determin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MIMO/MISO radio
JPH10341200A (ja)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ー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US2006015309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10013685A1 (en) Channel and Equalization Coefficient Based Timing Recovery
TW200841653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 complexity conjugate gradient based equaliz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TWI288571B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WO2002075957A1 (en) Wireless base system, and directivity control method
JP4865764B2 (ja) 受信機及びその方法
TWI249915B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US7110794B1 (en) Adaptive array apparatus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a phase difference used for generating a directivity response pattern
TWI283116B (en)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060040708A1 (en) Symbol estimation-based decorrelator for directing beams and nulls to remote us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0188568A (ja) 受信装置
WO2020175280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送信局装置および受信局装置
JP2014060616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信号検出方法
JP2007135002A (ja) 受信機
WO2000060698A1 (fr) Radioemetteur et procede de reglage de la directivite d'emission
JP2000353997A (ja) 適応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JP4570900B2 (ja) 受信機、送信機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受信方法
JP3363879B2 (ja)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装置、ウエイト更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3723384B2 (ja) 適応アンテナ装置
US6931262B2 (en) Soft decision-based decorrelator for estimating spatial signatur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935750B2 (ja) 無線受信装置、受信応答ベクトル推定方法および受信応答ベクトル推定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