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0205B -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 Google Patents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0205B
TWI260205B TW92132089A TW92132089A TWI260205B TW I260205 B TWI260205 B TW I260205B TW 92132089 A TW92132089 A TW 92132089A TW 92132089 A TW92132089 A TW 92132089A TW I260205 B TWI260205 B TW I2602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acid
plant
saponin
lign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32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3986A (en
Inventor
Mark Empie
Eric Gugger
Original Assignee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filed Critical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3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3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0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0205B/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Description

1260205 五、發明說明π) 此一正式申請乃取代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二曰 第6 0 / 0 6 0,5 4 9號之臨時性申請。 本發明係有關於植物萃取物,尤其關於植物化學物 質,包括:植物皂素配質、植物皂素、兒茶酸、木素糖、 酚酸與異黃酮;尤其是萃取自大豆、亞麻、茶、可可等類 植物;以及利用此類組合物作為營養補充品或食物添加濟 之方法。 | 眾人皆知植物物質含有數類低分子量之有機化合物,
|其在各類動物中具生物活性。傳統上,此類化合物被認為 不具養分,但近來科學證據顯示這些物質在健康維護上, 在化學預防上及在減輕與性賀爾蒙循環有關之一些情狀或 疾病包括睡眠失調及陰道乾躁症上可扮演重要之角色。 一般飲食中之食用植物或作為草藥療法/補充的物質品 皆可能含結構相關的化合物。與其他植物相比較,這些相 關物質往往在量質與分布上均較特殊。此類具生物活性之 化合物最有名為類黃酮、異黃酮、植物皂素、木素糖、生 物鹼、兒茶酸與酚酸。
流行病學研究與疾病有關之飲食發現若干飲食中所含 之成份,可以降低人類感染某些疾病之風險。東方人食用 大豆可以降低罹患乳癌、列腺癌、結腸癌及冠狀心臟病; 而芬蘭人罹患列腺癌比例也已下降。研究者目前正針對飲 食中特定組合物進行研究,以了解上述流行病學觀察結 丨果。 在飲食中食用之各種植物,有數種是含有豐富之植物
第6頁 1260205 _ 五、發明說明(2) 化學物。大豆製品含有高量之異黃酮及植物皂素。非精製 之食用穀物,如:大麥,P s y 1 1 i u m、稻米、亞麻 '燕麥則 含木素糖。可可含兒茶酸及酚酸。某些非食用植物亦為此 類化學分子之來源,如:葛類植物之根及紅苜蓿中含木素丨 糖與異黃酮。木素糖與異黃酮可作為微弱雌性激素的物 質。茶類植物亦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包括兒茶酸及酚 ; ! 丨酸。 i ! 單獨使用異黃酮可治療或預防乳癌、列腺癌、皮膚癌 丨與結腸癌或作為機制抑制物。單獨使用異黃酮也可降低或 i預防與停經期開始及期間有關的各類徵候群,包括陣發性 ί 發熱(hot flashes)及骨質疏鬆症。異黃酮單獨使用也見 效於包括心臟病之特定心臟病企管應用上,降低膽固醇一 脂肪量,調整血管生成,及其他血管上的效果。甚至於, 異黃酮單獨使用連帶能減少頭痛、癡呆症、發炎及酗酒 症,同時也能增強免疫性。
I 單獨使用木素糖也能預防或治療乳癌、列腺癌及結腸 癌,同時也能減少陣發性發熱,預防骨質疏鬆症及顯示有 抗過濾性病毒能力,木素糖也能抵抗細胞有絲分裂及具殺 菌功效,一種植物木素糖叫鄰苯二酚-二氫癒創木酸曾被食 品工業當作抗氧化劑使用。 | 單獨使用植物皂素能預防或治療皮膚癌,結腸癌,減
i少血中膽固醇,及能增強免疫性及具抗病毒活性。植物皂 I ; ! I素同時顯示具抗氧化劑效果及可當作自由基清道夫。 i 驗酸已顯示具抗氧化活性。 1260205 五、發明說明(3) 食用高大豆含量之人,可減少許多上述各類徵候群。 |此顯示食用如發現於大豆中含一定比例之植物化學物質組 合物之飲食可能導致附加的或協力效用。然而’高大豆含 丨量飲食對西方消費者有些不良作用,如:胃腸氣脹、不良丨 丨味覺及遲疑,而改變其生活型態將大豆納入飲食中,即使 : 為了這些益處。 目前所知,屬異環狀酚類異黃酮包括:大豆類化合物丨 I I ; 5,7,4-三經基異黃酮(§611丨51丨11)、黃豆武((131(12111)、丨 甘氨酸素(glycitein)、雞豆黃素A (biochanin A)、牛 尿紛(equol)、芒柄花黃素(formononetin)、去曱安哥 拉紫檀素(o-desmethylangolensin)與自然衍生物。當這 些化合物被食用時,這些化合物以及糖苷其配基或去曱基 糖苷配基化合物,如5,7,4 -三經基異黃酮(或染料木配 質),與黃豆甘原,皆具類似活性。而其有時被稱為植物 雌激素。 木素糖定義為含2, 3 -二芊基丁烷構造之化合物。其包 括··羅漢松脂素(matairesinol)、閉異落葉松脂素 (secoisolariciresinol )、落葉松脂素 (lariciresinol)、異落葉松脂素 (isolariciresinol)、去曱二氫愈創木酸 |
I (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松月旨醇 | (pinoresinol)、橄欖樹脂素(〇livil)與其他可能是腸 |内酯及腸二醇之前趨物與變異物,其中包括雙糖苷。 驗酸包括對-氫苯酸(p-hydrobenzoic acid)、原兒 1260205 五、發明說明(4) 茶酸(protocatechu i c acid)及香草适复(vanillic acid)。其他盼酸尚有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 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沒食 子酸(gallic acid)、芬子酸(sinapic acid) 、丁香酸 (syringic acid)、香豆 S曼(coumaric acid)、肉桂酉曼 (cinnamic acid)、龍膽酸(gentisic acid)、水楊酸 (salicylic acid)、羥苯甲酸(hydroxy benzoic 丨 acid)、羥苯乙酸(hydroxy phenyl acetic acids)及其丨 I衍生物。酚酸類物質尚應涵蓋來自天然蔬果中之各種同分 丨異構物及衍生物。 丨 兒茶酸或黃烧醇包括:表沒食子兒茶酸 (epigallocatechin)、兒茶酸(catechin)、表兒茶酸 (epicatechin)與沒食子兒茶酸(gan〇catechin)。 皂化物為含2 7個碳(C - 2 7 )之類固醇,其支鏈經代謝 產生螺旋縮酮。自然生成之皂化物為植物皂素,其為類固 醇或三祐為主體之3-0 -葡萄糖苷。毛地黃中之毛地黃皂甘 為植物皂素。植物皂素包括:皂甘配基之糖苷如三類萜或 類固醇;及醣類如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醛 典型之豆科植物皁素為·異白至菌(GiyCyrrhiza giabra)之干草皂甘(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 +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大豆中之大豆皂素以| |及苜稽(M e d i c a g 〇 s a t i v a )中之苜蓿植物皂素 丨(alfalfasaponin)。植物皂素尚含已被認定三萜類酚之丨 丨化學實體’如:蕃茄素(tom atine)、大豆皂甘配基酚 1260205 五、發明說明(5) A,B,C,D,E&F ( soyasapogeno 1 s A,B,C,D,E and F ),人 蔘皂甘部分 3與 4(ginseng〇side fraction 3 and 4),苜 蓿内酸(medicagenic acid)、常春配基 (hederagenin)、干草皂甘(glycyrrhizin digitonin)、毛地黃皂甘(quillaja saponin)、皂樹酸 ι. (lucernic acid)、紫苜蓿酸(zahnic acid)。植物中 \ I所含之上述各種化合物之自然改變物亦包括於此認定。 丨、 | 所需之改良組合物,其成分大體包括異黃酮、木素 丨 糖、皂化物、植物皂素、及/或酚酸,其將產生較服用單一 物質更佳之效果。此外,需要較天然成分濃度富含更高之 φ 有效植物化學物質之組合物。此允許個人方便食用這類植 物化學物作為營養補充劑或食物添加劑。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般大眾一個方便方式異黃 酮、木素糖、植物皂素、兒茶酸、及/或紛酸,作為營養補 充攝取劑或傳統食物成分。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提供最佳之植物化學物萃取組合 物予消費者,遞送足夠的濃度以易於服用如:丸狀、片 ! 狀、膠囊狀、液體或為食物之成分。 | 本發明之再另一目的為將植物化學萃取物製備成可局 I 部使用之乳霜或乳液。在此形式,異黃酮、木素糖、植物 |· 息素、兒茶酸及/或紛酸懸浮於一適當液體或凝膠體中以提丨 i供一安定之乳霜或乳液以供使用。 本發明之又另一目的為提供一萃取物濃度,其化學組… 丨成與自然植物所發現之化學物質極為相近。
第10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6) 秉持上述發明構想,異黃酮、木素糖、植物皂素、兒 茶酸及/或酚酸均自適當植物中萃取出,以提供一較天然物 質濃度更高之組成物,且其中一種或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較 天然物質高出五倍。 本萃取物可單獨使用或與一種或多種其他植物萃取物 合併使用以產生最佳組合。此外,本萃取組合物可與一種 :或多種營養劑組合,如:維他命、礦物質、氨基酸等,以 |提供一最佳化營養補充劑可促成所欲之健康效果。 | 以上所有之成分皆可與必要之接合劑、賦形劑、防腐 劑、色素以及其他工業上常用物質,以生產適當之藥片、 膠囊、藥丸、液體、乳霜、粉末或食物成分。 這些植物化學物可以補充劑及食物成分工業之所熟知 方法包裝供給。這些物質主要在提供健康及福祉。 本改良組合物可經由含高量異黃酮、木素糖及其他植 物化學物如去脂大豆片、大豆糖蜜、大豆乳漿、紅苜蓿、 苜蓿、亞麻、可可、茶或葛根分餾取得。這些均可單獨分
I |餾或與其他已知含高量異黃酮、木素糖、植物皂素、兒茶 丨酸與酚酸之植物一起分餾。分餾結果從來源物質中移除大 量之水、>5炭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此分餾方法較佳為 I揭露在同時審理中之美國專利第5, 702, 752號或美國專利第 4, 428, 876號,或乙酸乙酯或η -丁醇之萃取法。美國專利第 i 5, 702, 752號讓渡於本發明之受讓人。 ! 可單獨或合併應用之其他萃取方法包括溶解度差異 法、蒸鶴法、溶劑萃取法、吸附法、分子量差異過濾、法及
第II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了) 沉澱法。 較佳之組合物為已知之商業化產品之改良品,主要是 其每克所含植物化學物之量與影響生理功能之不同植物化 學物質的量。 這些天然物質乃長期被食用,且尤其有關於對健康助 益之攝取物質,其提供了傳染病學上的證據。此外,其它 好處得自於物理性質已改進之相關植物化學物,而此類植 物化學物乃源自其原始食物來源。
所得之組合物較佳者為包括5 - 9 5 %之異黃酮、0 - 7 0 % 木素糖、2 - 7 0 %的皂化物及植物皂素。另一較佳形式為萃 取自大豆。另一較佳形式為該組合物包括(植物皂素+皂化 物)對異黃酮之比為1 : 1 0 0到1 0 0 : 1之間,其中異黃酮主 要5,7,4 -三經基異黃酮之天然衍生物與/或其前趨物雞豆黃 素A及黃豆f原與/或其前趨物芒柄花黃素所組成,而 5,7,4 -三經基異黃顏I衍生物對黃豆甘原衍生物之比在1 0 0 ·· 1到1 : 1 0 0之間。較佳地,異黃酮主要為糖基衍生物。
此組合物之比率可很容易的經由改變植物來源或結合 萃取植物來源而有所變動。故進一步研究顯示不同植物化 學之結合對某些健康狀況更為有效,而此特定之組合物亦 將有所改變。 目前已知異黃酮、木素糖與植物息素對治療或預防各 類癌症極有助益,其中包括乳癌、列腺癌、皮膚癌與結腸 癌0 一般確信此改良組合物可以化學預防之方式提供極大
第12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8) 助益。而最近之實驗亦證實此一信念。 範例一 進行一系列之初步動物實驗以了解食用大豆製品對皮 下植入LNCaP之SCI D雄鼠生長之影響。高異黃酮含量之大豆 丨蛋白分離物(SPI) (2毫克異黃酮/公克SPI)由美國密蘇 里州之國際蛋白技術公司(Protein Technology I International)提供。一種大豆植物化學萃取物為含有 丨28.5%之大豆異黃酮及不同量之其它大豆植物化合物之大 |豆植物化學濃縮物(SPC),由美國伊利諾州之Archer i Daniels Midi and公司提供。這些物質用於製備六組實驗食 物。表一顯示食物的成分。 乂 8週大的SC I D雄鼠,在其腹側以皮下植入方式注入 2x1 06取自寄主之LNCaP細胞,隨機將雄鼠分成六組(n = lQ) 亚各配予一組實驗食物,測定食物攝取量、體重與腫 移·。驗社击 乂辑 ^ # 士…米時,收集血液樣本,分離出血清進行PSA八 ^ , 巧之一部分以福馬林固定,並以石蠟包埴甘丄 成4mm以對凋十☆ / 峻亚切 定並進行血管^/^^叩^^““丨^作原位組織化學剩 則製備成細胎A子刀π 六他部 產物。 ,各解液以進行西方轉印法決定凋亡相關基 目,丨制供士 l ",生成與繁殖之免疫組織化學分析。其他部分 因 與腫i之出大豆製品對食物攝取、體重、異 變 。與酪蛋白^ 土製品對食物攝取或體重並無“:取
η η 〇/ X 貝假艮之控制組相比,給予處理SP I SPc ( 1· 0% )及 SPI 和 SPC ( 1· 0% )之雄白
IM
第13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9) 量分別減少 1 2 % 、2 8 % ( p < 0 · 0 4 )及 4 0 % ( p < 0 · 0 0 5 )。分 析結果顯示蛋白質來源對腫瘤生長無顯著影響,線性回歸 分析顯示腫瘤量與飲食中異黃酮量成反比(腫瘤量(立方 公分)二-0.0008 + 2.121X 異黃酮(毫克),R2 二 0·76,ρ 丨 <0· 03 )。 表三則顯示SPC控制在1.0%飲食對細胞凋亡程序 '增 丨瘦、血管新生之影響。其顯示大豆植物化學物之食品添加
i I 丨劑可以促進癌細胞凋亡和抑制腫瘤細胞之增殖來抑制在活 i 體内生長之LNCaP腫瘤。其對腫瘤血管新生之抑制效果並不 明顯,可能是因為樣品數太小(η = 2 )。 試管實驗顯示5,7,4 -三羥基異黃酮與大豆植物化學濃 縮物可抑制LNCaP細胞分泌PSA至介質中。以2 5及5 Omm之 5, 7, 4-三羥基異黃酮處理時,PSA之濃度可分別減少68%與 74% ;而以25及50mm之大豆植物化學濃縮物處理時,PSA可 分別降低3 1 %及4 2 % 。
第14頁 1260205
衣一 貫驗赏柄成份〔公兄, | g 一丨 酪蛋彐質1 巨己万2 SPI 一一-· _ 1 | 酷蛋Ξ質 /LSPC 二一 _ 一 ; S?::SPC : 配方5 詻蛋3質 /HSPC 配万。 SPI/HSPCI ί spi | Q 200 0 200 I 0 200 酪番□暂 200 0 200 η ! 丨 200 0 DL-m硫胺酸 Λ η Λ Λ 、 ! -Λ -s 玉米澱粉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蔗糖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纖維素.BW200 50 50 50 50 50 50 玉米油 50 50 50 50 50 50 礦物質混合物, S10001 35 35 35 35 35 35 維他命混合物, V10001 10 10 10 10 10 10 二酒石酸膽鹼 2 2 2 2 2 2 大豆植物化合物 0 0 2 2 10 10 總計(公克) 1000 100〇 1002 1002 1010 1010 (異黃酮,毫克/公 斤食物) 0 245 341 586 705 950 1 : Dr. 修改 U 1 man Research Diets, Inc. 自 AIN公式微幅
第15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11) 表二 最終體重、總食物攝取量、總異黃酮攝取量及腫 瘤體積 處浬 暗至 食物攝取量 公克/公尺 總異黃嗣量 J重瘤體積 i (立方公分) 酪蛋白質 22.4二0.5: 46.6:3.' 〇.〇〇二〇.〇〇 2.32二0.31: SPI 23.1:0.7 46.2-2.8 17.00:6.37 2.06:0.32 酪蛋白質 /LSPC 21.4-0.7 41.2士3.4 14.03士14 1.88:0.35 SPI/LSPC 22.6士0.6 50.1士4·7 29.36:2.76 1.66工0.2^ 酪蛋白質 /HSPC 22.2士0.7 44.8土6·i 76.38土10.40 i.64土0·22 SPI/HSPC 22.0土0.6 47.5 士 1·7 92.53±3.22 1.39土0.3(Γ 2·數值為平均值I標準差-代表對於食物攝取或體重並無 I顯著影響。 丨3 :與控制組比較,SPI/LSPC、酪蛋白質/ HSPC及SPI/HSPC :顯著具有較小腫瘤體積(*:Ρ<0· 04 ; Ρ<0· 0 0 5 ) :表三對调亡指標(人1,%1^心1^)、繁殖指標(?1,%?(^八 處理 AI (% TUNEL) PI (°/〇 PCNA ) 微血管密度 控制組(η=2) 6.07土0.88 60.1土1.1 12.5士3.8 酪蛋白質 /HSPC(n=2) 10.75士0.54 51‘7±1.3 9.7土0.7 P値 <0.02 <0.01 >0.05 1260205 五、發明說明(12) 數值以平均值±標準差 總而言之,初步結果顯示大豆製品可抑制SC I D雄鼠中 LNCaP腫瘤之皮下生長,可能是因為誘引細胞凋亡程序,同 時抑制血管新生與增殖。 異黃酮或木素糖可減輕停經期有關的徵候群,如陣發 性發熱與骨質疏鬆症,同時減輕月經期間引起之症狀。而 I其進一步推論是由於雌性激素的活性。故此文中所描述之 丨改良組合物應對這些症狀之減輕更為有效。 又,異黃酮對心臟血管相關症狀亦有正面影響,如心 臟疾病、膽固醇(植物皂素亦對膽固醇有正面影響)、血 管新生與其他血管症狀。相信改良之組合物可同迄今所知 方法一樣減少心臟血管疾病但花費卻較低。 如前所述,已知異黃酮、木素糖與植物皂素個別對神 經及免疫症狀均有正面影響,相信改良之組合物將會減輕 神經和免疫症狀,與迄今所知方法應有相同功效,但花費 卻較低。此外,可期待此文中描述之組合產生協助作用。 口服或注射或非口服方式服用改良之組合物,例如皮 I下注射、靜脈内注射、肌肉注射 '腹膜内注射,或以鼻内 i滴入或以喷霧方式喷至黏膜組織,或以軟膏或乳霜方式塗 丨抹於皮膚。 i ! 可以固態或液態方式之任何適合媒介服用改良之組合 丨物,如錠劑、膠囊、粉末、軟膠、液體、懸浮液、乳化 ) 劑、軟膏或乳液方式攝取。該改良組合物亦可以食物添加 :濟或補充劑方式服用之。
第17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13) 改良組合物之服用量隨個體 '服用方式及欲得成效而 定。一般有效劑量為1 0 - 2 0 0 0毫克/劑。 範例二藥片製造 本專利所提供之組合物可用於製備成藥片狀或其他服丨 |用型式。範例二提供一膠囊製備之實例。具活性之成分濃 |度愈高則其愈容易形成片狀或乳膠狀。此一性質可將其他i I營養劑加入其中。一實例是製備一植物化學物片劑其含有| 丨鈣與維他命E,作為維護骨骼健康並/或減少停經後之症狀丨 ! ; 如陣發性發熱。在此實施例之實例中,製備了含有125毫克| 異黃酮濃縮物(5 0毫克異黃酮化合物)之6 0 0毫克乾狀壓縮 片劑。而在此片劑中即含鈣與鎂。 乾狀壓縮片劑之生產首先將下列成分置於1 2 0夸脫之哈 伯(Η 〇 b a r t )混合器中擾拌:四公斤之改良組合物 (3 9 · 8 3%異黃酮)、1 · 9 1公斤之山梨醇、0 · 0 9 5公斤之硬酯 酸鎂、13. 1 1公斤磷酸二鈣。攪拌完成後即以史脫克BB2簡 易壓縮機在1噸壓力下將之壓縮成片狀,每片重量為600毫I 克並含1 2 5 . 5 3毫克之改良組合物,故含5 0毫克之總異黃 酉同。
或者,一種植物化學濃縮物可以單一服用方式提供 之,如:皮膚乳液或添加於傳統食物之食物成分,劑量為 1 0到2 0 0 0毫克/劑,此目的在於促進健康與福祉。益處包括 癌症預防、雌激素與性贺爾蒙相關疾病 '抑制腦下垂體-甲 狀腺-生殖腺軸、減低酒精依賴、調節心臟血管、免疫與神 經系統、抗濾過性病源體效用及止痛效用。
第18頁 1260205 I五、發明說明(14) 範例三 兩片式動物性膠囊之製備方法為將0 · 1 0 6公克之改良組 合物(4 4 · 3 5 %異黃酮)灌入0狀空膠囊之一半,並以另一 半之膠囊蓋緊,其可提供47. 2毫克之總異黃酮。 ;範例四 表四列出植物化學物製品之不同來源之比較。其顯示 |本發明異黃酮濃縮物之組合物之植物化學較一般自然蔬果 中含量高出甚多。明顯地,糖苷類異黃酮葡萄糖與植物皂 素含量較食物來源高出一百倍以上,而較可自然濃縮此類 植物化學物質之植物幼芽高出二十倍以上。本發明之’異黃 酮濃縮物’與其他濃縮物相比較,顯示異黃酮為後者產物之 優勢成分,其會減少其他有益於健康之植物化學物。此 外,其他產品之萃取技術利用改變其成份(尤其是異黃酮) 之技術,故其並非與自然蔬果中物質完全相同(美國專利 編號 3, 637, 562) 一種改良組合物與其他先前敘述之組合物相比較,結 果顯示於表四。
第19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i 5 ; 表四本發明之比較產品
產品樣不 異黃_糖 類產品 (毫克/克) 呈5酮配 基產品(毫 克/克) 5,/.4-二 羥基異黃 酮/黃豆首 原比 太素糖(毫 克/克) 植物皂素 (毫克/克) 酚酸(、毫 克/克) 改良組合物 401.1 3.37 1.06 至 1 0.2 460.7 25.-17 大豆 1.748-2.77 6a 2.776^0.07 5 1.59-2.7 NA 0.9-3.2° 大豆麵粉(去 脂) 1.969a 〇.045a 3.58 0.0013 2.870。 大豆芽 24.3T 0.85d NA 16.7-1.98° NA 專利產物s (PTI) ΝΑ 2.5-6.5e 0.5-3.5 NA NA NA 專利產物f (PTI) ΝΑ 5.1-14.7f 0.433-3.48 NA NA NA 專利產物2 (PTI) ΝΑ 1.7-3.52 0.66-2.86 NA NA NA PTI 產物h ΝΑ 970 12.8 NA NA NA PTI 產物n ΝΑ 640 2.0 NA NA NA 大豆蜜糖(乾 式) 27.6 0.1 1.37 NA NA 5.788 Novogen ' 0.0 550 1-1.7 tol NA NA NA
a ·· W a n g Η ·和 M u r p h y P . A.,農業食物化學期刊, 1 9 9 4, 4 2, 1 6 6 6 - 1 6 7 3,
1260205 五、發明說明(16) b: Anderson R.L.和 Wolf W.J·,營養期刊,125:581S-:588S, 1995 c: Seo A.和Mori* C.V·,農業食物化學期刊,1 9 84, 32, 丨 530-533· :d: Soy LifeTM宣傳文獻 ;e: WO 9 5 / 1 0 5 3 0,PCT/US9 4/ 1 0 6 9 7 ! e : WO 9 5 / 1 0 5 1 2,PCT/US9 4/ 1 0 6 9 9 I e : WO 9 5 / 1 0 5 2 9,PCT/US9 4/ 1 0 6 9 6 h ·· N C I文獻 i: Novogen宣傳文獻 範例五 該改良組合物包含糖著形式之異黃酮,較先前描述之 含糖苔配基類之組合物在體溫下之溶解度為高。 用量瓶製備5,7,4 -三羥基異黃酮(genistein)、染料木甘 (genistin)、黃豆武原(daidzein)、黃豆武(diadzin)與異 黃酮濃縮物。將樣品置於3 7 °C之水浴中1 7小時,既而以〇 · 2 微米針筒式過濾器快速過濾以去除粒狀物。濾液則以高效 能液相層析法(HPLC )分析異黃酮濃度。結果列於表五。
第21頁 1260205 五、發明說明(π) 表五:異黃酮糖苷類與糖苷配基類溶解度之比較 異黃酮樣品 5,7,4-三羥基異 黃酿 i ppm ; 染料木武(ppm ' 黃豆貳原 i ppm 黃豆甙 丨 ppnw 5,7,4-三羥基異 黃酮 7.42 染料木貳 33.89 黃豆甙原 3.64 黃豆貳 48.51 異黃酮濃縮物 0.492 30.075 0.672 37.69 糖苷類形式之黃豆甙與染料木貳,在3 7 °C下之濃度較 相對之糖f配基類形式至少分別高出4. 5 7與1 3 . 3 2倍。 對異黃嗣之改變為去除異黃酮週邊之碳水化合物。此 一改變使異黃酮較不易溶於水。維護自然改變,糖基作 用,可促進溶解度。此一事實顯現於表五中溶解度之比 較。與相對之非糖;類形式比較,染料木貳異黃酮之溶解 度高出4. 6倍,而黃豆貳異黃酮高出13. 3倍。高溶解度使腸 道生物有較佳生物利用性。糖基作用並不會抑制其在腸道 之吸收,因為腸中細菌可在吸收前將糖苷形式轉變為糖苷 配基類形式。 範例六 木素糖可以下列方法自亞麻中萃取。 9 7 8克之脫脂亞麻肉(F 1 )以2 0 0 0克8 5 %之乙醇在4 0 °C 下萃取1 0分鐘,形成泥狀物。泥狀物經過濾後,以6 0 0 0克 酒精重複萃取兩次。 1260205_____ 五、發明說明(18) 酒精部分在了 Ot真空狀態下揮發,形成U86見之液態 物°此一液態物與1 0 0 0克之水相混合3 上述混合物以5 Q Q 0分子量分離膜超過濾、之,形成7 6 了克 之濾液以及1 2 8 3克之濾渣。 濾渣部分經冷凍乾燥後,形成2 7 . 8 4克之樣品(:F 2 )。 7 6 7克之濾液部分則在5 0 ΐ下以每分鐘1 0毫升之速度注‘ 入至3 5毫升之X A D - 4樹脂管柱中。出流液收集並乾燥,形成 _ 14· 8克樣品(F3 ) 。XAD-4為一種吸收性樹酯商標名,購自
Rohm & Haas ° 管柱以四倍的體積(140毫升)之70%乙醇在50t下沖丨 洗。洗出液在7 0 °C真空狀態下揮發乾燥,形成1. 7 9克樣品 # (F4)。針對四個部分進行木素糖含量分析並以閉異落葉 松脂素(secoisolariciresinol)重量計算濃度。如表六所 示,此一萃取方法可提高木素糖之濃度。 表六:木素糖濃度(以閉異落葉松脂素計算) 部分 F1 F2 F3 F4 閉異落葉松脂素濃度 (毫克/克) 2.3 1.9 4.8 13.4 酚酸 雖然本發明已發表較佳實施例以便於協助對本發明之 了解,但本發明亦可在不背離發明原則下,有各種不同實 施例。故本發明在不背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發明原則 下,應涵蓋所有可能之實施例、改良及與實施例相當之範 例。
第23頁 1260205 圖式簡單說明

Claims (1)

  1. 94.! H. 25 Ι^Λ,Μΐ32089 六、申請專利耗圍
    I26Q205 1 · 一種使用一組合物作為營養或食品補充的用途,其中 該組合物為至少兩種以上由植物提煉所得之植物化學餾分 物所組成,其中該至少兩種植物化學餾分物至少包含一 植物化學餾7刀物及第二植物化學餾分物,而1中哕一 物化學餾^物及第二植物化學餾分物兩者互;;相同/,且 選自由兴κ酮、木素糖、植物皂素及酚酸所構成之族 其中異f酮佔該組合物重量百分比5%_9〇%、木素糖佔該組 合物重ΐ百分比1%-70%、植物皂素佔該組合物重量百分比 5%-7 0% 1,酚酸佔該組合物重量百分比1%_7〇%,且其中至
    少一種达&、植物化學餾分物包含至少佔組合物1 〇 %的重 量比。 2. 如 至少 酸及 3. 如 至少 酸及 4 ·如 至少 酸及 5.如 黃酉同 1000 6·如 申請專利範 占7 0 %重量 酉分酸所構成 申請專利範 占8 0 %重量 盼酸所構成 申請專利範 占9 0 %重量 酚酸所構成 申請專利範 對木素糖的 :1至1 : 5 〇之 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的用途 遙自由異黃g同、 之族中的植物化 圍第1項的用途 每自由異黃g同、 之族的植物化學 圍第1項的用途: 每自由異黃g同、 之族的植物化學 圍第1項的用途, 比例,該異黃酮 範圍。 圍第1項的用途, ,其中該組合物基本上含 木素糖、植物皂素、兒茶 學物質。 1其中該組合物基本上含 木素糖、植物皂素、兒茶 物質。 其中該組合物基本上含 木素糖、植物皂素、兒茶 物質。 其中該組合物包含一異 對木素糖的比例是選自 其中該組合物包含一異
    第25頁
    1260205 修正 曰 案號 9213?,f)SQ $请專利範圍 该異黃_對植物皂素的比例是選 育_對植物皂素的比例 自hio至10:1之範圍。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沾田、八 I . 貝的用逆,並中該組合物句冬一 g 汽酉同對酚酸的比例,今盈至^ 1 ^ T 口初匕3 —異 至^100之範圍。 Μ "頁酮對酚酸的比例是選自100:1 素: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一木 素搪對植物皂素的比例, L . 木 1〇〇:1至1:10。之範圍 木素糖對植物七素的比例選自 I如申凊專利範圍第!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一 :糖對齡I的比例’該木素糖對酴酸的比例是選自 至1 :10 0之範圍。 I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一植 物皂素對酚酸的比例,該植物皂素對酚酸的比例是選自 !〇〇:1至1:100之範圍。 II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一兒 茶酸對酚酸的比例,該兒茶酸對酚酸的比例是選自1 〇 〇 : 1 至1 : 1 0 0之範圍。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異黃酮選擇自基本 上由5, 7, 4-三羥基異黃酮、黃豆甘原、甘氨酸素、雞豆黃 素A、芒柄花黃素及其他天然化合物。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木素糖選擇自基本 上由羅漢松脂素、閉異落葉松脂素、落葉松脂素、異落葉 松脂素、去甲二氫愈創木酸、松脂酵、撖欖樹脂素及腸内 脂及腸二醇之前驅物及其他天然化合物所構成之族中。
    第26頁 1260205 _案號 92132089_ 年月曰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植物皂素選自基本 上由蕃茄素(tomatine)、大豆皂甘配基酚A,B,C,D,E 及F(soyasapogenols A, B,C,D,E and F)、胰植物皂 素(soysapnin)、苜蓿植物皂素(alfalfasaponin)、人蔘 皂甘部分3、4(ginsengoside fraction)、苜蓿内酸 (medicagenic acid)、常春酉己基(hederagenin)、干草 | 甘(glycyrrhizin digitoning)、毛地黃皂甘(quillaja saponin)、皂樹酸(lucernic acid)、紫苜蓿酸(zahnic a c i d)及其他天然所構成之族中。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酚酸選擇自基本上 由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 阿魏酸(ferul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芬子 酸(sinap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 (vanillic acid)、香豆酸(coumeric acid)、肉桂酸 (cinnamic acid)、龍膽酸(gentisic acid)、水楊酸 (salicylic acid)、羥苯甲酸(hydroxy benzoic acid)、 經苯乙酸(hydroxy phenyl acetic acids)及其他衍生物 所構成之族中。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兒茶酸選擇自基本 上由兒茶酸、表兒茶酸、沒食子兒茶酸及表沒食子兒茶酸 所構成、之族中。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為大豆。 1 8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 7項的用途,其中該大豆選自由大 豆、豆類食物、豆類糖蜜、豆類乳漿、豆類蛋白質及豆類
    第27頁 1260205 案號92132089 年 月 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麵粉。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兩種以上餾分物 之選擇係以該混合之餾分物可針對並預防某一疾病為一輪 廓基礎。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係為一 產品,且該產品係選自由藥片、膠囊、藥丸、濃縮物、藥 粉、藥液及添加食物成份所構成之族中。 2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的用途,其中該藥片包括: a. 該植物之組合物;及
    b. —填充物選自由山梨醇、乳糖、纖維素及磷酸氫鈣 所構成之族中。 2 2.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的用途,其中該產品另外增 加一種補品選自由磷酸氫鈣、硬脂酸鎂、檸檬酸鈣、蘋果 酸鈣、其他鈣來源、維他命、及礦物質所構成之族中。 2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係為一 口服膠囊產品,而在該口服膠囊產品中組合物所占之重量 百分比是在1 5 %至2 5 %之間;以及該填充物所占之重量百 分比是在6 5 %至8 5 %之間。
    2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的用途,其中該產品包括: a. 組合物所占重量百分比是在1 5 %至25 %之間; b. 該填充物所占重量百分比是在65%至85%之間;及 c. 補品所占重量百分比是在1 %至2 5 %之間。 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的用途,其中該口服膠囊產品 包括一膠囊,該膠囊包括:
    第28頁 1260205 _案號 92132089_年月日_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a · —種植物組合物之預設處理劑量;及 b. —種精製膠囊。 2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組合物係 由一種選自大豆、紅苜蓿、葛、亞麻、苜蓿、茶及可可之 組群之植物所萃取而得。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的用途,其中該產品所包括之 植物組合物約在1 0毫克至2 0 0 0毫克之間。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為亞麻。 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的成份係 由百分比至少在1 %以上之木素糖所構成。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的成份係 由重量百分比至少在5 0 %以上之木素糖所構成。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選定之植物化學 物質以本質原始型態存在。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異黃酮以本質葡萄 糖化合物型態存在。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是做為食 品添加劑。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是當成曰 常補品。 3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為茶。 3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為可可。 3 7. —種使用一組合物作為營養或食品補充的用途,其中 該組合物係以下列步驟製成:
    第29頁 1260205 案號 92132085 ——…土 月 日..................................修正 i :一 Φ請專利範1 ! a.以一種包括有酒精溶劑之溶液自選自由蛋白、玉 |米、乳漿 '糖蜜 '溶解物及幼芽所構成的植物之族Φ萃取 脫脂物質以產生一泥狀物; b。 過濾步驟(a)之泥狀物以產生一酒精分離物; c。 蒸發步驟(b )之酒精分離物以產生一液態物: (L超過濾步驟(c )之液態物; e。 將步驟(d )之濾液注入樹脂槽; f, 收集經該樹脂槽洗過之出流液; 其中該組合物係為一混合物,其包含至少兩種以 上提煉自植物化學物質的餾分物,該至少兩種以上之餾分 物至少包含第一植物化學顧分物及第二植物化學顧分物, 而其中該第一植物化學餾分物及第二植物化學餾分物兩者 互不相同,且係選擇自由異黃酮、木素糖、植物皂素、兒 茶酸及酚酸等所構成之族中,其中異黃酮佔該組合物重量 百分比5%-90%、木素糖佔該組合物重量百分比1%-70%、植 物皂素佔該組合物重量百分比5%-70%以及酚酸佔該組合物 重量百分比1%-70%,且其中至少一種選定的植物化學餾分 物包含至少佔組合物1 0 %的重量比。 3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用途,其中該步驟包含將步 驟(f)中的該流液製作成口服型態之進一步步驟,該型態 選自由濃縮物、藥粉、膠囊、藥丸及藥片所構成之族中。 3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用途,其中該藥粉有大量體 積,並且可進一步製成一次的份量大小以供口服。 4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選自由大
    第30頁 1260205 _案號92132089_年月曰 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豆、紅苜蓿、葛、亞麻、苜藉、茶及可可所構成之族中。 4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用途,其中該植物為大豆。 4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用途,其中步驟(c )包括一 稀釋液態物之步驟。 4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的用途,其中該步驟包含分餾 該出流液的附加步驟,用以選擇至少一種由異黃酮、木素 糖、植物皂素、兒茶酸與酚酸所構成之族。 4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用途,其中該步驟包含分餾 該出流液的附加步驟,用以選擇異黃酮。
    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周途,其中步驟(a )之溶液 約有7 0 %為乙醇及萃取製程在4 0 °C情況下進行。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用途,其中步驟(c )之蒸發 製程在真空且約7 0 °C情況下進行。
    第31頁
TW92132089A 1997-10-02 1999-01-14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TWI26020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054997P 1997-10-02 1997-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3986A TW200403986A (en) 2004-03-16
TWI260205B true TWI260205B (en) 2006-08-21

Family

ID=2203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32089A TWI260205B (en) 1997-10-02 1999-01-14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TW094137523A TW200630104A (en) 1997-10-02 1999-01-14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7523A TW200630104A (en) 1997-10-02 1999-01-14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AR (1) AR016141A1 (zh)
BR (1) BR9805069A (zh)
DE (1) DE69841183D1 (zh)
IL (1) IL187755A0 (zh)
TW (2) TWI260205B (zh)
ZA (1) ZA988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286B (zh) * 2019-12-09 2022-12-23 天津市肿瘤医院 阿魏酸桂皮酸组合物及在制备防治人肿瘤药物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988962B (en) 1999-09-13
TW200630104A (en) 2006-09-01
BR9805069A (pt) 2000-03-21
IL187755A0 (zh) 2008-03-20
AR016141A1 (es) 2001-06-20
DE69841183D1 (de) 2009-11-05
TW200403986A (en) 2004-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48832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nd using isoflavones
US6391310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nd using isoflavo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symptoms
KR100877604B1 (ko) 가공인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비만의 예방 및 치료용조성물
JPWO2006014028A1 (ja) サツマイモ茎葉抽出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Ebrahimi et al. Biomedical features of flaxseed against different pathologic situations: A narrative review
WO2003075686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sdg et aliments et boissons le contenant
JP2002179585A (ja) 骨代謝改善剤及び骨粗鬆症の予防又は治療用飲食物
KR100703180B1 (ko) 혼합 생약제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골다공증 질환의 예방 및치료를 위한 약학조성물
KR20200064501A (ko) 항산화능이 증가된 갱년기 증상 개선용 석류 발효물
TWI260205B (en)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isoflavones refined from plant
KR101075554B1 (ko) 돌단풍 추출물 또는 이의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폐경기 증후군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JP2007070263A (ja) 糖尿病予防用組成物
KR20090036803A (ko) 에스트로겐 활성이 우수한 보골지 추출물 또는 상기 보골지추출물로부터 분리한 활성성분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JP2002363086A (ja) 骨代謝改善剤及び骨粗鬆症の予防又は治療用飲食物
JP2006257018A (ja) 抗肥満剤、医薬品および飲食品
AU2006347121B2 (en) Hypoglycemi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omponent originating in the bark of tree belonging to the genus Acacia
MXPA98008146A (en)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use of isoflavo
KR20170130081A (ko) 천문동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여성 호르몬 조절이상 질환의 예방 및 개선을 위한 조성물
KR20170130075A (ko) 구기자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여성 호르몬 조절이상 질환의 예방 및 개선을 위한 조성물
WO2012021014A2 (ko) 당귀 추출물 및 산마늘 추출물의 복합조성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당뇨병 또는 당뇨 합병증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