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8697B - Micro-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Micro-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8697B
TWI248697B TW093132997A TW93132997A TWI248697B TW I248697 B TWI248697 B TW I248697B TW 093132997 A TW093132997 A TW 093132997A TW 93132997 A TW93132997 A TW 93132997A TW I248697 B TWI248697 B TW I2486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resonator
electrode
devices
input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2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5811A (en
Inventor
Koji Naniwad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25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5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8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86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03H3/007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2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of material which is not piezoelectric, electrostrictive, or magnetostrictiv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244Detail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433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ed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2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of material which is not piezoelectric, electrostrictive, or magnetostrictive
    • H03H9/2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of material which is not piezoelectric, electrostrictive, or magnetostrictiv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2447Beam resonators
    • H03H9/2463Clamped-clamped beam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462Microelectro-mechanical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244Detail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2009/02488Vibration modes
    • H03H2009/02511Vertical, i.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bstrate pla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1248697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微共振器以及一種具有一包含此微共 振器之據、波器的通訊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來’微機械(MEMS :微電機機械系統,超小型 電性/機械性複合裝置)裝置以及具有MEMS組合於其中 之小型裝置已受到顯著的注意,該Μ E M S裝置之基本特性 存在有其中建構爲機械結構之驅動體組合於該裝置之一部 件之內且該驅動體可電性地以電極間所產生之庫侖之力( C 〇 u 1 〇 m b ’ s f 〇 r c e )的施加而驅動。 因爲利用以半導體方法爲主之微機械技術所形成的微 振動裝置具有諸如裝置所占之小面積,高Q値以及可積體 於其他半導體裝置之能量的優點,所以在無線通訊中,其 當作中頻(IF )濾波器及高頻(RF )濾波器之用途已提出 自諸如密西根州立大學之硏究機構(參閱引例之非專利之 參考例1 )。 附圖第1圖係示意圖,顯示引例之非專利之參考例1 中所描述之包含高頻濾波器的振動器,亦即,微共振器之 安排。如第1圖中所示,此共振器1包含一半導體基板2 ,其上透過一絕緣層3而形成一多晶矽輸入側互連層4及 一輸出電極5,一多晶矽振動梁,亦即,所謂梁形振動電 極7係以相對關係於此輸出電極5而形成橫跨空間7 ,該 _ 4 — (2) 1248697 振動電極7交錯於輸出電極5且以此一方式連接於輸入側 互連層4,即,可藉錨形部分(支撐部分)8〔8A,8B〕 支撐於其兩末端之方式,該振動電極7扮演輸入電極,例 如金(A u )膜9形成於輸入側互連層4的末端部分。在此 共振器1之中,輸入端子tl從輸入側互連層4的金(An )膜引出,以及輸出端子t2從輸出電極5引出。 在此共振器1之中,於其中D C (直流)偏壓V1施加 於振動電極7與接地間之狀態中,高頻信號S 1會透過輸 入端子11供應至振動電極7,更特定地,當DC偏壓V1 及高頻信號S 1從輸入端子t 1輸入於共振器1時,具有由 長度L所決定之自然振盪的振動電極7會藉輸出電極5與 振動電極7之間所產生之靜電力而振動。當振動電極7振 動時,在輸出電極5與振動電極7之間的電容之時間改變 以及相對應於D C偏壓之高頻信號將從輸出電極5輸出( 即,輸出端子t2),該高頻濾波器輸出一相對應於振動電 極7之自然振盪(共振頻率)。 〔引例之非專利之參考例 1〕 : J. R· Clark,H·
Hsu,及C. T. — C. Nguyen之”高QVHF微機械輪廓模式 之碟形共振器,,,記載於2000年12月1 1至1 3日加州舊 金山之IEEE國際電子裝置會議的技術文摘第3 9 9至402 已提出及驗證之微振動器的共振頻率最大並不超過 200MHz (百萬赫茲),因此,相對於GHz (十億赫兹) 地區之傳統的表面聲波(S A W )濾波器或膜巨量聲音共振 -5- (3) 1248697 器(fbar )濾波器,該微振動器之特性的高Q値無法提 供於GHz頻帶區。 目前,輸出信號之共振峯値大致地傾向於降低於高頻 區之中,且爲了要獲得令人滿意的濾波器特性’必須改善 該共振峯値的S/N (信雜比)。根據有關密西根州立大學 之引例的非專利參考例1之碟形共振器,輸出信號的雜訊 成分會依據直接通過形成於當作輸入電極之振動電極7與 輸出電極5之間的寄生電容Co的信號,另一方面,該碟 形共振器需要高於3 0V (伏特)之D C偏壓以取得足夠的 輸出信號,因此,所企望的是,利用中心梁之梁形式結構 應使用爲一種實用的振動電極結構。 如一種用於降低雜訊成分之方法,考慮有其中D C電 壓所施加之振動電極配置於輸入電極與輸出電極之間的安 排。第2及3圖顯示其中上述雜訊成分降低方法應用於梁 形結構共振器之相關技術。如第2及3圖中所示,此共振 器11包含一半導體基板12,例如一輸入電極〗4及輸出電 極1 5透過一絕緣層丨3形成於其上,一當作隔膜之電極, 亦即’所謂梁形振動電極1 7係以相對於該輸入電極1 4及 輸出電極1 5之關係形成橫跨一空間1 6,該振動電極1 7係 藉支撐部分(所謂錨形部分)1 9〔 1 9 A,1 9 B〕單一地支撐 於其個別末端’即,以其可交錯輸入及輸出電極1 4,1 5 以及其可連接於一配置在輸入及輸出電極1 4,1 5外側之 互連層18的方式。該輸入電極14,輸出電極15及互連層 1 8由相同的導電材料製成且它們可由諸如多晶矽膜及鋁膜 冬 (4) 1248697 之金屬膜形成,該振動電極1 7係由諸如多晶矽膜及鋁膜 之金屬膜形成。 輸入端子tl從輸入電極14引出,以及高頻信號S2 透過該輸入端子tl輸入於輸入電極14。輸出端子t2從輸 出電極1 5引出,以及具有所企望頻率之高頻信號從該輸 出端子t2輸出。預定的DC偏壓V2則施加於振動電極17 〇 在此微共振器11中,當高頻信號S2輸入於輸入端子 1 4時,該振動電極1 7會依據DC偏壓V2所施加之振動電 極1 7與輸入電極1 4間所產生的靜電力而振盪,使得具有 所企望頻率之高頻信號從輸出電極15輸出。根據該微共 振器1 1,因爲其中彼此相對之輸入及輸出電極1 4及1 5的 面積可減少以及輸入與輸出電極1 4及1 5間之間隔可增加 ,故可減少該輸入與輸出電極1 4及1 5間的寄生電容Co 。因此,直接通過輸入與輸出電極14及15間之寄生電容 Co的信號,亦即,雜訊成分可減少,因而可增加輸出信 號的S/N 。 然而,伴隨著具有第1,2及3圖中所示之粱形結構 的微共振器1,Π所遭遇的問題將爲一高阻抗。因爲其係 數微米至數十微米之一般共振器的阻抗達到數十仟歐姆至 數百仟歐姆,故難以應用該一般共振器於其中系統阻抗基 本地爲50Ω (歐姆)之高頻(RF)裝置。 【發明內容】 -7- (5) . 1248697 鑑於上述觀點,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降低共 · 振器之合成阻抗且可應用於預定裝置的微共振器。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含由微共振器裝置 所構成之濾波器的通訊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觀點,提供有一種微共振器’包含一基 板,具有梁形結構之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形成於該基板之 上,其中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彼此並聯地電性連接。 在該微共振器中,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可包含具有 · 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且當作隔膜之梁 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係配置橫跨一空間 的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彼此並聯 地配置於該基板之上。 在該微共振器中,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可由包含輸 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且當作隔膜之梁以 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橫 跨一空間的複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所構成。 在該微共振器中,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可由包含輸 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且當作隔膜之粱以 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橫 跨一空間的複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所構成,該複數 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於同一基 板之上。 在一通訊裝置中,包含一濾波器,用以頻帶限制發射 ~ 信號及/或接收信號,該濾波器係由微共振器所構成之濾 -8- (6) (6)1248697 波器,該微共振器包含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具有梁結構 形成於同一基板上,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係彼此並聯地 電性連接。 在該通訊裝置中,在該濾波器中之複數個微共振器裝 置包含具有當作隔膜之梁以相對於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之輸 入電極及輸出電極的關係配置橫跨一空間的複數個微共振 器裝置,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於同一 平面上。 進一步地,在該通訊裝置中,在該濾波器中之複數個 微共振器裝置可由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所構成,該 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 於同一平面上,且當作複數個隔膜之梁係以相對於該等輸 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橫跨一空間。 此外’在該通訊裝置中,在該濾波器中之複數個微共 振器裝置可包含複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該複 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當作複數個隔膜之梁 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 橫跨一空間’該複數個多重粱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係彼此 並聯地配置於同一基板上。 因爲根據本發明之微共振器具有其中複數個微共振器 裝置係彼此並聯地電性連接,所以可降低合成的阻抗且可 調整爲隨意合成的阻抗。 根據本發明之微共振器,共振器之合成阻抗可降低且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微共振器可應用於具有預定阻抗之裝 - 9- (7) 1248697 置,例如本發明之微共振器可使用爲5 0Q系統高頻(RF )裝置,而且可藉調整彼此並聯連接之共振器的數目來製 造具有隨意合成阻抗之共振器。 當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藉彼此並聯地配置該複數個微 共振器裝置於同一基板而建構時,合成阻抗可依據該複數 個微共振器的數目予以調整。此外,可製造小型微共振器 之一裝置。 當多重粱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藉並聯配置複數個梁於 共用的輸入及輸出電極而建構時,該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 益裝置可視爲其電極區域,亦即,梁區域大的一共振器。 合成阻抗可依據該等梁的數目而調整,且可製造更小型微 共振器之一裝置。 進一步地,當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藉彼此並聯配置複 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於同一基板上而建構時, 合成阻抗可降低更多且可製造極更小型微共振器之一裝置 〇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通訊裝置,因爲此通訊裝置包含 由上述微共振器所構成之濾波器。亦即,具有可匹配於所 應用之通訊裝置之合成阻抗的爐波器,所以可提供高度可 靠之通訊裝置。 【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微共振器及通訊裝置將參照圖式 說明如下。 -10- (8) (8)1248697 根據本發明之微共振器係一利用微米標度或奈米標度 之共振器裝置。 第4圖係示意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微共振器 的安排。如第4圖中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微共振器21包 含一共用基板22,在該基板上配置有具有粱結構之複數個 微共振器,在此實施例中,三個微共振器裝置23〔 23 !, 232,233〕彼此並聯,該等微共振器裝置23〔231,232’ 2 33〕係彼此並聯地電性連接在一起。更特定地,如第4 圖以及第5A及5B圖中所示,個別之微共振器裝置23!’ 232,233係以此一方式建構,即,三個輸入電極24及三 個輸出電極25個別地在基板22之同一平面上分支爲三個 輸入電極24】,242,243及三個輸出電極25】,252,253, 當作隔膜之梁,亦即,所謂梁形式之振動電極2 7以相對 於配對之所分支的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242,252, 及2 43,2 5 3之關係形成橫跨一空間26,該等個別之微共 振器裝置23!,2 3 2,2 3 3彼此並聯地配置於同一基板22之 上,該等輸入電極24!,242,243連接在一起,輸出電極 25】,252,253連接在-起,藉此,該等微共振器裝置23】 ’ 2 3 2,2 3 3彼此並聯連接。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微共振 器裝置23】,232,233之輸入電極24】,242,243及輸出電 極25!,252,253連接在一起,藉此建構該微共振器21爲 —裝置。 各振動電極27係藉支撐部分(所謂錨形部分)29〔 29A,29B〕予以單一地支撐於其個別之末端處,使其可類 -11 - 1248697 Ο) 似橋粱地與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交錯以及使其可連接 於配置在該等輸入及輸出電極2 4,2 5外側之互連層2 8, 因此,該振動電極2 7具有中心粱結構。 基板22係其中一絕緣層形成於一諸如矽基板或砷化 鎵(GaAs )基板之半導體基板或諸如石英基板或玻璃基板 之絕緣基板上的基板。在此實施例中,使用有一其中氮化 石夕膜形成於砂基板上的基板。輸入電極24,輸出電極25 及互連層28可由相同的導電材料所製成,例如其可由諸 如多晶矽膜或鋁(A1 )膜之金屬膜所製成,或其可由其中 引入雜質於半導體基板之內的雜質半導體層所製成。振動 電極2 7可由諸如多晶矽膜或鋁(A1 )膜之金屬膜形成。 例如一預定頻率之信號的高頻信號輸入於共用輸入電 極24,以及例如一具有所企望頻率之信號的高頻信號從共 用輸出電極25輸出。預定之DC偏壓則施加於各振動電極 2Ί。 其中操作此微共振器2 ]之方式將描述如下。預定之 DC電壓施加於各振動電極27,例如當高頻信號輸入於輸 入電極24時,該振動電極27將依據該振動電極27與輸 入電極24之間所產生之靜電力以二次振盪模式共振’當 此振動電極2 7共振時,具有靶標頻率之高頻信號將從輸 出電極25產生,當具有其他頻率之信號輸入於該輸入電 極2 4時,振動電極2 7並不會共振,使得信號不產生自輸 出電極2 5。 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2 1,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 -12 - (10) (10)1248697 23〔 23】,2 3 2,2 3 3〕彼此並聯地配置,個別的輸入電極 24及個別的輸出電極25連接在一起,以及微共振器裝 置23!,2 3 2,2 3 3則彼此並聯地連接,因此可降低微共振 器2 1之合成阻抗,亦即,此時所獲得的合成阻抗Za可給 定如下。 若滿足 1/Za = (l/Zl ) + ( 1/Z2 ) + ( 1/Z3 )以及 Z1=Z2 = Z3時,則合成阻抗Za可獲得如下:
Za= ( 1/3 ) Z1 更特定地,若個別的微共振器裝置23 !,2 3 2及2 3 3形 成有相同的圖案,且個別阻抗Z 1,Z2,Z3之値選擇相等 時,則合成阻抗Za呈現阻抗Z1的三分之一。因此,若配 置有超過三個微共振器裝置且該等微共振器裝置彼此並聯 連接時’則可獲得具有合成阻抗可匹配於所應用之電子裝 置的微共振器2 1。 第6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微共振器。如第 6圖中所示,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3 1包含一基板22 ’其上形成輸入電極24及輸出電極25,複數個獨立的振 動電極,在此實施例中,三個振動電極27〔 27!,2 72, 2 7 3〕係以相對於該輸入電極24及輸出電極25之關係彼 此並聯地橫跨一空間而配置。更特定地,該三個振動電極 27〔 27],2 72,2 7 3〕沿著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之縱軸 方向彼此並聯地配置。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裝置具有 其中具有梁結構之複數個振動電極2 7配置相對於共用輸 入及輸出電極24,25的安排,且因此,可稱謂其爲”多重 -13- (11) (11)1248697 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 在此例中,振動電極27!,輸入電極24及輸出電極 25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3!;振動電極272,輸入電極24及 輸出電極25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32;以及振動電極273, 輸入電極24及輸出電極25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 3 3,因此 ,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3 1包含成直線進行地配置之微共 振器裝置23。 其餘之安排相似於已參照第4及5 A,5 B圖所描述之 該等安排,且因此無需詳述。 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3 1,由個別之振動電極27 ! ,2 72,2 7 3所構成之微共振器裝置23】,23 2,2 3 3彼此並 聯地連接。此微共振器3 1可視爲其振動電極面積可藉增 加個別之振動電極27】,272及273而增加之一共振器,因 此,可減少微共振器3 1之合成阻抗。更特定地,此時所 獲得的合成阻抗Zb可給定如下: 若滿足 1/Zb= ( 1/z 1 ) + ( 1/Z2 ) + ( 1/Z3 )以及 Z1=Z2 = Z3 時,貝[J Za=( 1/3) Z1 成立。 如上述,若個別的微共振器裝置2 3 !,2 3 2及2 3 3形成 有相同的圖案,且個別阻抗Z1,Z 2,Z 3之値選擇相等時 ’則合成阻抗Zb呈現阻抗Z1的三分之一。因此,若配置 有超過三個振動電極2 7時,則可獲得具有合成阻抗可匹 配於所應用之電子裝置的微共振器3丨。例如相較於第4圖 中所示之微共振器2 1,此微共振器3 1可製成更小型。 第7圖顯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微共振器。根據此實 -14 - (12) (12)1248697 施例之微共振器具有一由第4及6圖中所示之微共振器21 及3 1之組合所作成之安排。 如第7圖中所示,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4 1具有 共用基板22,其上三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1〔 3 1 !,3 12,3 1 3〕彼此並聯地配置,該等多重梁形式之微共 振器裝置3 1〔 3 1 !,3 1 2,3 13〕係彼此並聯地電性連接。 更特定地,如第7圖中所示地,輸入電極24分支爲 二個輸入電極24!,242,及243,以及該輸出電極25亦分 支爲三個輸出電極25!,2 5 2及2 5 3。多重粱形式之微共振 器裝置31!包含複數個獨立的振動電極,在此實施例中, 三個振動電極27〔 27】,2 72,2 7 3〕係以相對於第一配對 之所分支的輸入及輸出電極2 4 !,2 5 !之關係彼此並聯地橫 跨一空間而形成;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 1 2包含複 數個獨立的振動電極,在此實施例中,三個振動電極2 7〔 2 74,2 7 5,2 7 6〕係以相對於第二配對之所分支的輸入及輸 出電極2 42,2 5 2之關係彼此並聯地橫跨一空間而形成;以 及多重粱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 1 3包含複數個獨立的振動 電極,在此實施例中,三個振動電極2 7〔 2 7 7,2 7 8,2 7 9 〕係以相對於第三配對之所分支的輸入及輸出電極2 43, 2 5 3之關係彼此並聯地橫跨一空間而形成。 在此例中,於該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 1 !中, 該振動電極27】,輸入電極24!及輸出電極251建構微共 振器裝置2 3〗;振動電極2 7 2,輸入電極2 4 !及輸出電極 25】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 3 2 ;以及振動電極2 7 3,輸入電極 -15- (13) (13)1248697 2叫及輸出電極25!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33。 在該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12中,該振動電極 2 74,輸入電極242及輸出電極2 5 2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34 ;振動電極275’輸入電極242及輸出電極252建構微共 振器裝置2 3 5 ;以及振動電極2 7 6,輸入電極242及輸出電 極252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 3 6。 進一步地,在該多重粱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13中, 該振動電極2 7 7,輸入電極24 3及輸出電極2 5 3建構微共 振器裝置237;振動電極278,輸入電極243及輸出電極 253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38;以及振動電極279,輸入電極 243及輸出電極253建構微共振器裝置239。 其餘之安排相似於第4及6圖中所示之微共振器2 1 ’ 3 1之該等安排,且因此無需詳述。 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共振器4 1,因爲此微共振器4 1具 有其中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2 3係成直線進行地配置及其 中複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1】,312,及313彼 此並聯地配置的安排,故並聯連接的微共振器裝置的數目 增加會使得微共振器4 1之阻抗可減少。也就是說’此時 所獲得的合成阻抗Zc可取得如下: 若滿足 1/Zc= ( 1/Z1) + ( 1/Z2) + ( 1/Z3) + ( 1/Z4) + ( 1/Z5 ) + ( 1/Z6 ) + ( WZ7 ) + ( 1/Z8 ) + ( 1/Z9 ),以 及Z1=Z2 = Z3 = Z4 = Z5= Z6 = Z7 = Z8 = Z9時,則可給定該合成 阻抗 Z c = ( 1 / 9 ) Z 1。 在此方式中,若個別的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 -16 - (14) (14)1248697 3 1】,3 12,3 13形成有相同的圖案,且個別阻抗値Z 1至Z9 選擇相等時,則合成阻抗Zc呈現阻抗Z 1的九分之一。因 此,若配置超過個別的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3 1的 三個共振電極27,且配置超過三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 裝置3 1時,則可獲得具有合成阻抗可匹配於所應用之電 子裝置的微共振器4 1。例如相較於第4及6圖中所示之微 共振器2 1,此微共振器4 1可製成更小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微共振器的製造方法將參照第 8A至8E圖及第9A至9D圖加以說明。 第8A至8E及第9A至9D圖分別係製程圖式,顯示 其係微共振器之主要部分的微共振器裝置之橫剖面結構。 根據此實施例,首先,如第8 A圖中所示,製備有一 基板2 2,其中具有預定之膜厚度的絕緣膜5 2形成於矽基 板5 1之上方表面之上。在此實施例中,該基板2 2係藉形 成具有1微米之膜厚度的氮化矽膜(S i N ) 5 2於矽基板5 1 之上而形成。 接著,如第8 B圖中所示,具有預定之膜厚度,其作 用爲下方電極,亦即,輸入及輸出電極的導電膜53形成 於基板2 2的絕緣層5 2之上。在此實施例中,具有〇 · 5微 米之膜厚度的多晶矽膜5 3藉真空沈積法沈積於氮化矽膜 52之上。 接者’如第8C圖中所不,作爲下方電極之輸入電極 24及輸出電極25以及互連層2 8係根據選擇性蝕刻法藉製 作多晶矽膜5 3圖案而形成,輸入及輸出電極24,2 5以及 -17- (15) 1248697 互連層2 8係製成相對應於第4,6及7圖之該等。 接著,如第8D圖中所示,具有預定之膜厚度的犧 層54形成於包含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及互連層28 上方表面之基板2 2的整個表面之上。在此實施例中, 作犧牲層之具有0.5微米膜厚度的氧化矽(Si02 )膜54 真空沈積法沈積於基板22的整個表面上。 接著,如第8E圖中所示,使該犧牲層54平坦化且 此設定該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上之犧牲層54的膜厚 於預定的膜厚度。此犧牲層5 4之膜厚度相對應於上述 動電極27與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間之空間26的高 。在此實施例中,該犧牲層之氧化矽膜54藉CMP (化 機械拋光)法予以平坦化,且藉此留下具有0 . 1微米之 厚度的氧化矽膜54於該輸入及輸出電極24,25之上。 接著,如第9A圖中所示,選擇性地蝕刻掉部分的 牲層54且藉此形成用以暴露部分的互連層28之接觸孔 〇 接著,如第9B圖中所示,具有預定的膜厚度,其 作振動電極,亦即,粱之導電膜5 6形成於犧牲層5 4之 ,此時,部分之導電膜5 6透過接觸孔5 5連接於互連層 。在此實施例中,具有0.5微米的膜厚度,當作梁之多 石夕0吴5 6藉真空沈積法形成於該犧牲層5 4之上。 雖然上述多晶矽膜5 3,5 6及氧化矽膜5 4可藉其係 學氣相沈積法之CVD (化學氣相沈積)法予以形成,但 發明並未受限於上述CVD法且其可藉物理氣相沈積法 牲 之 當 藉 藉 度 振 度 學 膜 犧 55 當 上 28 晶 化 本 形 -18 - (16) 1248697 成。 接著,如第9C圖中所示,當作振動電極之梁27係藉 製作其係導電膜之多晶矽膜5 6的圖案而形成,此粱27之 圖案係製成相對應於第4,6及7圖中所示之微共振器2 1 ,31及41之該等圖案。 接著,如第9D圖中所示,去除該犧牲層54。在此實 施例中’其係犧牲層之氧化矽層54藉使用氟化氫加以去 除’因此可獲得其中該等梁,即,振動電極2 7以相對於 輸入電極24及輸出電極25之關係配置橫跨一空間之如第 4’ 6或7圖中所示的微共振器21,31或41。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任一上述的微共振器2 1,3 1或 4 1可降低共振器的合成阻抗且可應用於具有預定阻抗之裝 置’例如任一該等微共振器21,31或41可使用爲50Q系 統之高頻(RF )裝置,而且可藉調整彼此並聯連接之共振 器的數目來製造具有隨意合成阻抗的共振器。 根據微共振器2 1,可製造其中合成阻抗可藉複數個微 共振器裝置之數目予以調整的微共振器,且其可製成小型 〇 根據微共振器3 1,該微共振器3 1可視爲一具有大的 電極區域,亦即,振動電極區域之共振器,而且可製造其 中合成阻抗可藉振動電極的數目予以調整的微共振器,且 可製成更小型。 根據微共振器4 1,可製造其中合成阻抗可依據多重粱 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的數目及該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 -19- (17) (17)1248697 置內之振動電極的數目而降低更多的微共振器,且可製成 更小型。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該等微共振器所構成之濾波器可使 用爲諸如高頻(RF )濾波器及中頻(IF )濾波器之適合的 濾波器。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通訊裝置,其能經由諸如行 動電話,無線式LAN (局部區域網路)裝置,無線式傳收 器’電視調諧器及無線電調諧器之電磁波來執行通訊。 接著,將參照第1 0圖說明應用根據本發明之濾波器 的通訊裝置之安排的實例。 首先,將描述此通訊裝置之發射系統。如第1 〇圖中 所示,I頻道發射資料及Q頻道發射資料分別地供應於數 位至類比轉換器(D A C ) 2 0 1 I及2 0 1 Q,且藉此轉換爲I 通道及Q通道類比信號,所轉換之I頻道及Q頻道類比信 號供應於帶通濾波器(BPF ) 2〇21及202Q,其中消除具有 除了發射信號頻帶之外的頻帶之信號成分,然後供應來自 帶通濾波器2021及202Q的輸出至調變器210。 在調變器2 1 0中,I頻道信號及Q頻帶信號透過緩衝 放大器21 II及21 1Q供應於混波器2121及21 2Q,其中該 等信號與一具有頻率相對應於供應自發射鎖相迴路(P LL )電路2 03之發射頻率的頻率信號混波,然後,來自混波 器2 1 2 I及2 1 2 Q的混波信號兩者皆有地藉相加器2 1 4相加 ,且藉此產生爲一系統的發射信號。在此例中,將供應至 混波器2 1 2 I的信號藉相移器2 1 3相移9 0度,藉此正交地 -20- (18) 1248697 調變I頻道信號及Q頻道信號。 然後,來自相加器2 1 4之輸出透過緩衝放大器2 1 5供 應至功率放大器2〇4,其中放大該輸出直到預定的電功率 ,藉功率放大器204所放大的信號則透過發射及接收.開關 2 05以及高頻濾波器206供應至天線207,且經由無線電 波發射自天線207。該高頻濾波器206係帶通濾波器,用 以消除除了可由此通訊裝置發射及接收之頻率外的信號成 分。 鲁 現將描述此通訊裝置之接收系統的安排。如第1 〇圖 中所示,在天線2 0 7處所接收之信號會透過高頻濾波器 206以及發射及接收開關205供應至高頻單元220。在該 高頻單元22 0中,接收之信號藉低雜訊放大器(LNA ) 2 2 1放大,來自低雜訊2 2 1之所放大的信號供應至帶通濾 波器(BPF ) 222,其中除了接收頻帶之外的信號成分予以 消除以及該信號透過緩衝放大器223供應至混波器224, 然後,供應至混波器224之信號與供應自頻道選擇PLL電 β 路2 5 1混波,藉此轉換預定之發射頻道之信號.爲中頻信號 ,然後該中頻信號透過緩衝放大器22 5供應至中頻電路 2 3 0 〇 在該中頻電路2 3 0中,供應至該處之中頻信號透過緩 衝放大器231供應至帶通濾波器(BPF ) 2 3 2 ’其中消除除 了中頻信號頻帶之外的信號成分,然後來自帶通濾波器 23 2之信號供應至自動增益控制(AGC )電路2 3 3,其中 處理信號以便變成一具有實質恆常增益之信號,其增益藉 -21 - (19) (19)1248697 自動增益控制電路2 3 3控制之中頻信號透過緩衝放大器 234供應至解調器240。 在該解調器2 4 0中,供應至該處之中頻信號透過緩衝 放大器241供應至I頻道信號及Q頻道信號混波器2421 及242Q,其中混合有供應自中頻PLL電路252之頻率信 號,藉此解調變I頻道信號成分及Q頻道信號成分。在此 例中,I頻道信號混波器2421供應有其信號相位藉相移器 243相移90度之頻率,藉此解調正交調變之Ϊ頻道信號成 分及Q頻道信號成分。 解調之I頻道信號及Q頻道信號分別地透過緩衝放大 器2441及244Q供應至帶通濾波器(BPF) 2531及253Q, 其中消除除了 I頻道及Q頻道信號之外的信號成分’然後 該信號供應至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 2541及2 5 4Q’ 其中取樣及轉換它們爲數位資料,因此獲得1頻道接收之 資料及Q頻道接收之資料。 在到此爲止已描述之安排中,具有根據上述實施例之 安排的濾波器可應用於部分或全部之帶通濾、波器2021 ’ 202Q,206,222,232,2531,及 253Q,且因此可頻帶限 制信號。 根據本發明之通訊裝置,因爲此通訊裝置包含上述濾 波器,亦即,具有可匹配於所應用之通訊裝置的合成阻抗 之濾波器,故可提供高度可靠之通訊裝置。 雖然到此爲止該等個別之濾波器已建構爲如第1 0圖 中所示實施例中之帶通濾波器(B P F ),但本發明之濾波 -22- (20) (20)1248697 器並未受限於該等帶通濾波器,而是可建構爲可通過低於 預定頻率之頻帶的低通濾波器(LPF ),或可通過高於預 定頻率之頻帶的高通濾波器(HPF ),且具有根據上述實 施例之安排的濾波器可應用於該等低通濾波器及高通濾波 器。 進一步地,雖然本發明應用於第1 0圖中所示實施例 中之用以經由無線電波發射及接收資料的通訊裝置,但本 發明並未受限於此,且本發明可應用於一使用於用以透過 配線傳輸線發射及接收資料之通訊裝置的濾波器。 此外,具有根據上述實施例之安排的濾波器可應用於 一使用於僅執行發射處理之通訊裝置的濾波器,或一使用 於僅執行接收處理之通訊裝置的濾波器。 已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然而,應瞭解 的是’本發明並未受限於該等精確的實施例,且種種改變 及修正可由熟習於本項技藝之人士完成於其中,而不會背 離附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的精神及範疇。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橫剖視圖,顯示傳統的微共振器; 第2圖係橫剖視圖,顯示根據相關技術之微共振器的 實例; 第3圖係平面視圖’ ‘顯示根據相關技術之微共振器的 實例; 第4圖係示意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微共 -23- (21) (21)1248697 振器的安排; 第5 A圖係橫剖視圖,顯示第4圖中所示之微共振器 主要部分的微共振器裝置; 第5B圖係平面視圖,顯示第*圖中所示之微共振器 主要部分的微共振器裝置; 第ό圖係不意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微共 振器的安排; 第7圖係不思圖,顯不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微共 振器的安排; 第8Α至8Ε圖係製程圖式,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 之微共振器的製造方法; 第9Α至9D圖係製程圖式,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 例之微共振器的製造方法;以及 第10圖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訊 裝置的電路安排。 【主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1,1 1 :共振器 2,1 2 :半導體基板 3 :絕緣層 4 :輸入側互連層 5,15 :輸出電極 7,1 7 :振動電極 8,8 A,8 Β :錨形部分(支撐部分) _24 - (22) (22)1248697 9 :金(An )膜 1 3,5 2 :絕緣膜 1 4 :輸入電極 1 8,28 :互連層 11,輸入端子 t2 :輸出端子 21,31,41:微共振器 22 :共用基板 23 , 23]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 :微共振器裝置 24,24],242,2 4 3 :輸入電極 25,25】,252,253:輸出電極 2 6 :空間 27,27!,272,273:梁形式之振動電極 Zl, Z2, Z3, Z4, Z5, Z6, Z7, Z8, Z9:阻抗 Za,Zb,Zc :合成阻抗 5 1 :矽基板 53 :導電膜 5 4 :犧牲層(氧化矽層) 2011,20 1Q ··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 ) 2021,2 02 Q :帶通濾波器(BPF) 2 1 0 :調變器 2 111,21 1Q,2 2 3,22 5,23 1,2 3 4,24 1,2441, 244 Q :緩衝放大器 -25- (23) (23)1248697 2121,212Q,224 :混波器 2 0 3 :發射鎖相迴路(PLL)電路 2 1 4 :相加器 204 :功率放大器 2 0 6 :高頻濾波器 2 0 7 :天線 2 0 5 :發射及接收開關 2 2 0 :局頻單兀 221 :低雜訊放大器(LNA ) 222,232,2531,253 Q :帶通濾波器(BPF ) 251 :頻道選擇PLL電路 230,252:中頻電路 2 3 3 :自動增益控制(AGC )電路 2 4 0 :解調器 2 4 21,242Q : I頻道信號及Q頻道信號混波器 2 4 3 :相移器 2541,2 5 4Q :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

Claims (1)

  1. (1) (1)124869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微共振器,包含: 一基板 ; 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具有複數個梁結構形成於該基 板之上,其中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彼此並聯地電性連接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共振器,其中該複數 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具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 平面上,且當作隔膜之梁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 極之關係配置橫跨一空間的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該複數 個微共振器裝置彼此並聯地配置於該基板之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共振器,其中該複數 個微共振器裝置係由包含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 平面上,且當作隔膜之梁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 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橫跨一空間之多重粱形式之微共 振器裝置所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共振器,其中該複數 個微共振器裝置係由包含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 平面上,且當作隔膜之粱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 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橫跨一空間的複數個多重粱形式 之微共振器所構成,該複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 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於同一基板之上。 5. 一種通訊裝置,包含一濾波器,用以頻帶限制一 發射信號及/或一接收信號,該濾波器係由微共振器所構 -27- (2) 1248697 成之濾波器,該微共振器包含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具有 梁結構形成於同一基板上,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係彼此 並聯地電性連接。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通訊裝置,其中在該濾 波器中之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具有當作隔膜之梁以相 對於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之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的關係配置 橫跨一空間的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該複數個微共振器裝 置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於同一平面上。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通訊裝置,其中在該濾 波器中之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係由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 裝置所構成,該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輸入電極 及輸出電極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且當作複數個隔膜之梁係 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係彼此並聯地配置 橫跨一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5項之通訊裝置,其中在該濾 波器中之複數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複數個多重粱形式之微 · 共振器裝置,該複數個多重梁形式之微共振器裝置包含當 作複數個隔膜之梁以相對於該等輸入電極及輸出電極之關 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橫跨一空間,該複數個多重粱形式之微 共振器裝置係彼此並聯地配置於同一基板上。 -28-
TW093132997A 2003-11-06 2004-10-29 Micro-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WI24869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77302A JP4206904B2 (ja) 2003-11-06 2003-11-06 Mems共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5811A TW200525811A (en) 2005-08-01
TWI248697B true TWI248697B (en) 2006-02-01

Family

ID=3456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2997A TWI248697B (en) 2003-11-06 2004-10-29 Micro-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70134B2 (zh)
EP (1) EP1684425B1 (zh)
JP (1) JP4206904B2 (zh)
KR (1) KR101136922B1 (zh)
CN (1) CN1898862A (zh)
TW (1) TWI248697B (zh)
WO (1) WO20050460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0736A (ja) 2005-11-28 2007-06-14 Sony Corp 微小電気機械デバイス
JP4760382B2 (ja) * 2006-01-06 2011-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Mems振動子
WO2008070669A2 (en) * 2006-12-05 2008-06-12 Miradi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ms oscillator
WO2009048468A1 (en) * 2007-10-11 2009-04-16 Sand 9, Inc. Signal amplification by hierarchal resonating structures
FR2929775B1 (fr) * 2008-04-08 2011-12-0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Filtre resonant a base de matrice de n/mems
JP2010280035A (ja) * 2009-06-04 2010-12-16 Toshiba Corp Memsデバイ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402395B2 (ja) * 2009-08-21 2014-01-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静電誘導型発電装置
TWI449256B (zh) 2010-08-19 2014-08-11 Ind Tech Res Inst 電磁傳遞裝置
JP2012195829A (ja) 2011-03-17 2012-10-11 Seiko Epson Corp 発振回路
JP5056967B2 (ja) * 2011-03-28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Mems振動子
JP2012222718A (ja) 2011-04-13 2012-11-12 Seiko Epson Corp 発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4240A1 (en) * 1992-12-11 1994-06-2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ignal processors
JP3201947B2 (ja) * 1996-03-01 2001-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発振器
DE10013424A1 (de) * 2000-03-17 2001-09-20 Bosch Gmbh Robert Filter für elektrische Signale
FR2815774B1 (fr) * 2000-10-24 2003-01-31 Memscap Resonateur electrique
JP4168757B2 (ja) * 2002-02-01 2008-10-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
JP4586404B2 (ja) * 2004-04-28 2010-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装置及び送受信機
JP4609027B2 (ja) * 2004-10-07 2011-01-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微小共振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4581658B2 (ja) * 2004-12-01 2010-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微小共振器、周波数フィルタ及び通信装置
JP4617904B2 (ja) * 2005-02-01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微小振動子、半導体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4735032B2 (ja) * 2005-05-12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微小共振器、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半導体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4710435B2 (ja) * 2005-06-29 2011-06-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微小共振器、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半導体装置、並びに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84425A4 (en) 2008-05-21
JP2005142852A (ja) 2005-06-02
US20070024159A1 (en) 2007-02-01
US7570134B2 (en) 2009-08-04
CN1898862A (zh) 2007-01-17
KR101136922B1 (ko) 2012-04-20
EP1684425B1 (en) 2016-04-20
JP4206904B2 (ja) 2009-01-14
TW200525811A (en) 2005-08-01
KR20060107752A (ko) 2006-10-16
EP1684425A1 (en) 2006-07-26
WO2005046051A1 (ja) 2005-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5580B (en) MEMS type oscillator,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unit
CN101931379B (zh) 共振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该共振器的振荡器和电子设备
JP4466563B2 (ja) Mems型共振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
TWI309107B (en) Micro-resonator, frequency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WI248697B (en) Micro-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735032B2 (ja) 微小共振器、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半導体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KR101074562B1 (ko) 미소 공진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US20070001784A1 (en) Microresonator, band-pass filte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6222562A (ja) 微小共振器、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半導体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4341288B2 (ja) Mems型共振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ィルタ
JP2008177933A (ja) 電気機械素子、並びに信号処理デバイス、通信装置
JP2009088685A (ja) 電気機械素子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JP2006005758A (ja) 高周波素子及び電源供給素子、並びに通信装置
JP4040475B2 (ja) マイクロメカニカルフィルタ及び携帯型情報端末
JP2006231439A (ja) 微小機械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半導体装置、ならびに通信装置
JP2005303706A (ja) マイクロレゾネ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6108378A (ja) 共振トランジスタ及び通信装置
JP2006203578A (ja) 微小共振器及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