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7795B - Silica particles for polishing and a polishing agent - Google Patents

Silica particles for polishing and a polishing ag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7795B
TWI247795B TW091133160A TW91133160A TWI247795B TW I247795 B TWI247795 B TW I247795B TW 091133160 A TW091133160 A TW 091133160A TW 91133160 A TW91133160 A TW 91133160A TW I247795 B TWI247795 B TW I2477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ning
cerium oxide
particles
weight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3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0169A (en
Inventor
Kazuhiro Nakayama
Akira Nakashima
Michio Komatsu
Original Assignee
Catalysts & Chem I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alysts & Chem Ind Co filed Critical Catalysts & Chem Ind Co
Publication of TW200300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0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7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77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14Anti-slip materials; Abrasives
    • C09K3/1409Abrasive particles per 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28Compounds of silicon
    • C09C1/30Silicic acid
    • C09C1/3081Treatment with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90Other properties not specified abov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Description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彳)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爲使基板平坦化,特別於半導體積體 電路之金屬配線層形成中含有用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 及該硏磨用粒子之硏磨劑。 【先前技術】 電腦,各種電子機器中被利用各種積體電路,被期 待此等伴隨小型化,高性能化之電路高密度化與高性能 化者。 其中,半導體積體電路其先行技術中係爲提高半導 體積體電路之積體度而使用多層配線,此多層配線一般 於聚矽氧等基板上形成做爲第1絕緣膜之熱氧化膜後, 形成由鋁膜等所成之第1配線層,此上面藉由CVD法或電 漿CVD法後,被覆二氧化矽膜,氮矽膜等層間絕緣膜,此 層間絕緣膜上藉由SOG法形成爲平坦化該層間絕緣膜之二 氧化矽絕緣膜,於必要時更被覆第2絕緣膜於此二氧化矽 絕緣膜後,藉由形成第2配線層後,被製造之。 該鋁膜所成之配線於形成多層配線之濺射時其鋁等 配線被氧化後抵抗値增大後引起導電不良。又,無法縮 小配線幅,因此,形成高密度積體電路上受限。更且, 近來耐磨牢度線,數據通路線類之長距離配線中,伴隨 基板單位尺寸增大而增大配線抵抗造成電氣信號之傳播 延遲時間(RC延遲時間=抵抗X容量)增大之問題點。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批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A7 _B7 五、發明説明(2 ) 此,務必以更低抵抗材料取代配線之問題出現。 先則技術中’被提出以C u配線取代a 1,A1合金之酉己 線者,如:預先於基板絕緣膜上形成配線溝後,藉由電 解電鍍法,c V D法等形成C u配線之公知方法者。 此銅等之配線模式形成中,藉由乾洗之加工極爲困 難,因此,適用化學機械硏磨方法(以下稱C Μ P )之波形 花紋加工者,預先形成配線溝於基板上之絕緣膜後,藉 由電解電鍍法’ C V D法等將銅埋入配線溝後,藉由c Μ Ρ進 行上端面之硏磨後’平坦化之後形成配線。如:聚砂氧 晶圓等基材上進行配線層間膜(絕緣膜)之成膜後,於 其配線層間膜(絕緣膜)上形成金屬配線用之溝圖案後 ,必要時藉由濺射法等形成TaN等隔離金屬層後,再藉由 CVD法等進行金屬配線銅的成膜。其中,設置TaN等隔離 金屬層時,可防止降低伴隨對於層間絕緣膜之銅,不純 物等的擴散,侵散之層間絕緣膜之絕緣性等,且,可提 高層間絕緣膜與銅之粘合性者。 藉由CMP硏磨去除溝內以外成膜之不要的銅及隔離金 屬層(稱犧牲層)之同時儘可能使上表面進行平坦化, 殘留金屬膜於溝內後,形成銅之配線,電路模式。 CMP通常搭載硏磨塡料於具有旋轉機構之圓形壓板 上’由硏磨塡料中心上部滴入硏磨劑供與狀態下旋轉被 硏磨材料,進行加重之同時接觸硏磨塡料後,硏磨去除 共同面之上部部份之銅及隔離金屬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I--------1衣------1T------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1247795 A7 _B7_ 五、發明説明(3) 被硏磨材料表面存在有形成底層絕緣膜之配線用溝 圖案所引起之段差(凹凸),因此,主要硏磨去除凸除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之同時進行硏磨至共同面後,被期待做成平坦硏磨面者 〇 CMP所使用之硏磨劑通常由二氧化矽、氧化鋁等金屬 氧化物所成之平均粒徑爲2 0 0 nm之球狀硏磨用粒子與爲 加速配線,電路用金屬之硏磨速度之氧化劑,有機酸等添 加劑及純水等溶劑所構成者。 藉由該先前技術之二氧化矽,氧化鋁等硏磨用粒子 之硏磨時,硏磨後於被硏磨材料表面出現殘留傷痕,線等 刮傷,產生新的問題點。 特開平9-3 24 1 74號公報中,揭示做爲抑制刮傷產生之 硏磨用粒子者爲含有有機聚合物骨架及分子內具有至少1 個碳原子之該有機聚合物骨架中直接化學結合矽原子之 有機矽之聚矽氧烷骨架,構成該有機矽氧烷骨架之Si02量 爲25重量%以上之有機質無機質複合體粒子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該有機質無機質複合體粒子依其具有聚矽氧烷骨架含 Si〇2量其粒子硬度有所不同,當有機聚合物含量多,Si02含 量少時,則刮傷較少,惟,硏磨速度減緩。反之,有機聚 合物含量少,Si02含量多時,硏磨速度將加快,惟,極易 出現刮傷。而,在不產生刮傷範圍下,Si02含量即使再多 ,仍未能取得足夠之硏磨速度之問題點成爲一大阻礙。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1247795 Α7 Β7 4 五、發明説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係爲提供一種抑制上述之刮傷產生,充 份硏磨速度下可使基板表面呈平坦硏磨之硏磨用粒子以及 含有該硏磨用粒子所成之硏磨劑者。 本發明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特徵爲該平均粒徑爲5 〜3 00nm,碳含量爲0.5〜5重量%者。 該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其10%壓縮彈性率爲500〜 3 000kgf/mm2者宜。又,該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Na含量 其做爲Na者以lOOppm以下者宜。 本發明硏磨劑以含有該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所成者 爲其特徵。 【實施方式】 [硏磨用粒子] 本發明相關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平均粒徑依其 所需硏磨速度、硏磨精度等而異,一般爲5〜3 00nm者宜 ,特別以10〜200nm爲更佳。當平均粒徑低於5nm時,則 二氧化矽粒子分散液之安定性將不足,且,粒子徑太小無 法取得充份之硏磨速度。當平均粒徑大於3 00nm時,則依 其基板或絕緣膜種類殘留刮痕(刮傷)無法取得足夠之平 滑性。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中碳含量以0.5〜5重量%爲宜, 特別以〇·7〜4重量%爲較佳。當碳含量低於0.5重量%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訂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則無碳源之烷氧基殘基,促進矽氧烷結合後,粒子變硬, (彈性率變高),因此硏磨速度變快,惟殘留刮痕,硏磨 面平滑性不足。反之,碳含量大於5重量%時,烷氧基殘 基變多,粒子變得較柔軟,(彈性率變低),無法取得足 夠之硏磨速度。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其10%壓縮性率爲5 00〜30Okgf/ mm2者宜,更佳者爲600〜2000kgf/mm2。當10%壓縮彈性 率低於5 00kgf/mm2時,粒子變柔軟,而無法取得理想硏磨 速度。10%壓縮彈性率大於3 000kgf/mm2時,則粒子變硬 ,硏磨速度加快,卻殘留刮傷,造成硏磨面平滑性不足。 本發明所採用10%壓縮彈性率之評定方法如下。10% 壓縮彈性率刮用微小壓縮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製: MCTM-200 )做爲測定器,以粒子經爲D之1個微小粒子做 爲試料使用,以一定負荷速度負荷載重於試料上,壓縮變 位呈粒徑之10%爲止進行粒子之變形,求取10%變位時之 荷重及壓縮變位(mm ),使粒徑及所取得壓縮荷重,壓 縮變位代入下式後計算求取之。 K= ( 3/ V2 ) xF xS_3/2 xD_1/2 其中,K : 10%壓縮彈性率(kgf/mm2 ) F:壓縮荷重(kgf) S :壓縮變位(mm)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辦衣------、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8 -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外 D :粒子徑(mm ) 本發明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粒徑爲5〜300nm之極 小値者,該測定器之測定上出現困難,即使可以測定,亦 可無法取得精度之慮。因此,後述實施例中除特別加大粒 徑之外,與硏磨二氧化矽粒子相同條件下進行調製,於 105 °C下乾燥24小時之粒子選取1〇個粒徑爲2〜3 um之粒子 後,針對此,所測定之平均値做爲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 10%壓縮彈性率値使用之。 該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中Na含量於Si 02中做爲Na者 爲lOOppm以下,較佳者爲50ppm以下,特別以20ppm以下 爲最佳。當Na含量大於lOOppm時,殘存Na於使用二氧化 矽硏磨之基板中,此Na將引起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之電路的 絕緣不良,出現電路之短路,降低絕緣用所設定膜(絕緣 膜)之誘電率,增加金屬配線中之阻抗,造成應答速度減 緩,增加消耗電力等。且,Na離子移動(擴散)後,使用 條件,長期使用時將產生上記不良點。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調製] 做爲本發明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製造方法者如:上 述之碳含量,較佳者只要取得具所定之1 〇%壓縮彈性率之 粒子即可,別無限定。特別以本申請人之特開平1 1-61043 號公報所揭示之取得短纖維狀二氧化矽之中間過程中所取 得之平均粒徑5〜300nm之單分散二氧化矽粒子之製造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A7 _ B7____ 五、發明説明(7〉 法爲理想者。 又’特開平9-5 93 84號公報所揭示之聚有機矽氧烷微 粒子之製造方法同法取得之平均粒徑5〜30Onm之粒子製 造方法亦可適用之。 以下代表具體例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製造方法。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係使1種或2種下記一般式π]所 示之烷氧基矽烷進行水解後,必要時以1 5 0 °C以下之溫度 進行熱水處理後取得之。
XnSi ( OR) 4-n [1] 式中,X爲氫原子,氟原子,碳數1〜8之烷基,芳基 或乙烯基者,R爲氫原子,碳數1〜8之烷基,芳基或乙烯 基,h爲0〜3之整數。 做爲一般式[1 ]所代表之烷氧基矽烷例者如:四甲氧 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異丙氧基矽烷,四丁氧基矽烷 ,四辛基矽烷,四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甲 基三異丙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 烷,乙基三異丙氧基矽烷,辛基三甲氧基矽烷,辛基三乙 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 苯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三甲氧基矽烷, 三乙氧基矽烷,三異丙氧基矽烷,氟三甲氧基矽烷,氟三 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0-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8) ’二乙基二甲氧基矽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甲氧基 矽烷,二乙氧基矽烷,二氧二甲氧基矽烷,二氟二乙氧基 矽烷,三氟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三氟甲基三乙氧基矽烷等 例。 此氧烷基矽烷之水解係於水,有機溶劑及觸媒之存 在下進行者。 做爲有機溶劑例者如:醇類,酮類,醚類,酯類等例 ’更具體例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醇類,丁酮, 甲基異丁酮等酮類,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丙二醇單 丙醚等二醇醚類,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等二醇類,醋 酸甲酯,醋酸乙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等酯類被使用之 〇 做爲觸媒例者可使用如··氨,胺,鹼金屬氫化物,季 銨化合物,胺系偶合劑等,鹽基性所代表化合物者。又, 做爲觸媒者亦可使用鹼金屬氫化物者,惟,因促進該烷氧 基矽烷之烷氧基水解後,取得之粒子中所殘存烷氧基( 碳)減少,10%壓縮彈性率大於5000kgf/mm2之高率,硏 磨速度雖高,卻造成刮傷,更造成Na含量過高之問題點 〇 該烷氧基矽烷水解時所需之水量以1莫耳構成烷氧基 矽院之S1-OR基之〇·5〜50莫耳者宜,較佳者爲i〜25莫耳 之量爲理想者。又,觸媒爲1莫耳烷氧基矽烷之〇 〇〇5〜1 莫耳,更佳者爲0.01〜0.8莫耳進行添加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297公釐) ----------¾衣------1T------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A7 B7__ 五、發明説明(9) 該烷氧基矽烷之水解係於常壓下,所使用溶劑沸點以 下之溫度,較佳者爲低於沸點5〜1 0°C之溫度下進行之, 而使用高壓鍋等耐熱耐壓容器時,亦可於高於此溫度下進 行之。 於上述條件下進行水解時,其烷氧基矽烷之縮聚爲 三次元進行後,可取得具有5〜3 00nm粒徑之硏磨用二氧 化矽粒子者。於取得粒子之存在下再次進行該烷氧基矽 烷水解後,可取得更大,或粒子經分佈均勻之硏磨用二氧 化矽粒子者。 更可於必要時,以150 °C以下之溫度進行所生成二氧 化矽粒子之水熱處理。進行此水熱處理後可降低所期待之 碳含量,提高所期待之10%壓縮彈性率。 該水熱處理溫度大於150 °C時,特別是大於25 0°C則依 共存氨等濃度,可取得非單分散粒子,連接數個粒子以上 2次元之短纖維狀二氧化矽粒子者。此短纖維狀二氧化矽 粒子做爲硏磨劑使用後,雖出現刮傷,卻可抑制凹陷(過 硏磨)者。 [硏磨劑] 本發明硏磨劑係該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分散於分散 媒者。做爲分散媒者,一般以水使用之,而,必要時可使 用甲醇,乙醇,異丙醇等醇類,其他可使用醚類,酯類’ 酮類等水溶性有機溶劑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 硏磨劑中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之濃度爲2〜5 0重量% 者宜,更佳者爲5〜3 0重量%。當濃度低於2重量%時,藉 由基材、絕緣膜之種類其濃度太低,造成硏磨速度緩慢, 出現生產性問題。二氧化矽粒子濃度大於50重量%時,則 硏磨劑之安定性不足,更無法提昇硏磨速度、硏磨效率, 又,爲進行硏磨處理於供與分散液之步驟中出現乾燥物生 成後之附著者成刮傷產生之原因。 本發明硏磨劑依被硏磨材料種類而異,必要時,可添 加先行公知之過氧化氫,過醋酸,過氧化尿素等此等混合 物後使用之。添加此過氧化物等使用後,被硏磨材料爲金 屬時,可有效提昇硏磨速度。 又,必要時,可添加硫酸,硝酸,磷酸,氟酸等酸, 或此等酸之鈉鹽,鉀鹽,銨鹽,及此等混合物等使用之。 此時,複數材料質之被硏磨材料進行硏磨時,藉由特定成 份之被硏磨材料之硏磨速度忽快、忽慢,最後可取得平 坦之硏磨面者。 做爲其他添加劑例者如:形成不動態層或溶解抑制 層於金屬被硏磨材料表面後,爲防止基材之浸蝕可使用咪 唑,苯並三唑,苯並噻唑等。 又,爲擾亂該不動態層亦可使用檸檬酸,乳酸,醋酸 ,草酸,酞酸,檸檬酸等有機酸或此等有機酸鹽等絡合物 形成材料者。 爲提昇硏磨劑漿料之分散性、安定性可適當選取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 離子系、陰離子系、非陰子系,兩性系界面活性劑進行 添加者。 更爲提高該各添加劑之效果,必要時可添加酸或鹽, 調整硏磨劑漿料之PH。 本發明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具有含所定量碳之彈性 ,因此,含此硏磨粒子所成之硏磨劑易於調節硏磨速度之 同時,不會產生刮傷(刮痕),可使基板表面極爲平坦、 且,平滑之硏磨者。更且,此二氧化矽粒子實質上未含 Na,因此,不會附著Na於硏磨之半導體基板、氧化膜表 面上,因此,對於基板之平坦化,特別是半導體積體電路 中金屬配線層之形成等爲特別有用者。 [實施例] [實施例1]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A)之製造) 將139.1g純水與169.9g甲醇所混合之混合溶劑保持於 60°C,此中以20小時時間同時進行添加2982.5 g之2450g四 乙氧基矽烷(多摩化學(股份)製:乙基矽酸酯28,Si02 :2 8重量% )之水-醇溶液(水/醇(重量比:2/8 )混合溶 劑中溶解532.5g四乙氧基矽烷者)以及596.4g濃度0.25重量 %之氨水(觸媒/烷氧基矽烷之莫耳比=0.034 )。添加完成 後,更於溫度下進行3小時熟化。之後,以超過濾膜幾乎完 全去除未反應之四乙氧基矽烷、甲醇、氨後’以雙離子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 ν Λ Λ ^ I---------批衣------、玎------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枵 換樹脂進行精製後,再以超過濾膜進行濃縮,取得固形份 濃度20重量%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A )之分散液。測定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碳含量、Na含量後 ,結果如表1所示。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A’)之調製) 將混合13 9.1 g純水與169.9g甲醇之混合溶劑保持於60 °C,此中,一次加入與該實施例1相同組成之298.3g四乙氧 基矽烷之水-甲醇溶液(實施例1之1/10量)與59.6g 0.25重 量%氨水(實施例1之1/10量)後,持續攪拌10小時後,進 行調合晶種粒子。10個小時後,以18個小時添加殘餘之四 乙氧基矽烷之水-甲醇混合溶液( 2684.3g)與0.25重量%之 氨水(536.8g )。結束添加後,更於此溫度下進行3小時熟 化。之後,以超過濾膜完全去除四乙氧基矽烷、甲醇、氨 後,以兩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精製,再以超過濾膜進行濃縮 後,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 (A’)之分散液。再將分散液進行遠心分離,於105 °C下進 行乾燥1晚,針對粒徑2〜3um之粒子進行測定10%壓縮彈性 率,結果示於表1。 (硏磨) (1 ) 硏磨劑 於5 00g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A)之分散液中混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_ 五、發明説明(β 3 3 3 g濃度30重量%之過氧化氫,5g草酸銨及162g之水後, 進行調製10重量%之粒子濃度,10重量%過氧化氫,〇·5重 量%草酸銨之硏磨劑(A)。 (2 ) 硏磨用基板 做爲絕緣膜之氮化矽所成絕緣膜(厚度0.2nm )表面 上被層合二氧化砂所成之絕緣膜(厚度0.4μηι),更於氮 化矽所成之絕緣膜(厚度〇.2um)依序所形成之聚矽氧晶 圓(8 inch晶圓)基板上進行塗佈正型光致抗蝕劑後,進 行0.3 ym之線與空間曝光處理。再以四甲銨水解物( TMAH)顯像液去除曝光部份。再利用CF4與CHF3之混合 氣體於下層絕緣膜形成圖案後,藉由02電漿去除光阻後 ,形成寬(Wc )爲0.3iim,深度〇.6nm之配線溝。於形成此 配線溝之基板上以CVD法進行薄層銅(Cu )之成膜,更以 電界電鍍法進行成膜之絕緣膜上銅層(犧牲層)總厚度爲 0.2ym之銅進行成膜,準備硏磨用基板。 (3) 硏磨試驗 利用硏磨用基板設於硏磨裝置(Nanofacter (股份)製 :NF 3 00 )後,以基板加重5psi,平板旋轉速度5〇rpm, 主軸速度60rpm,使該硏磨劑(A)以60m£/分鐘之速度下 ,進行硏磨至無絕緣膜上之犧牲層(厚度0·2μιη)爲止。 又,觀察硏磨表面後,依以下基準評定表面之平滑性,結 本紙張尺度埠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衣------1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A 7 ___ _ B7 _ 五、發明説明(14 ) 果如表1所示。 〇:僅出現極小刮傷。 △:出現廣範圍小刮傷。 X : 出現大刮傷。 [實施例2]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B)之製造及硏磨) 實施例1中,除以乙醇取代甲醇使用之外,與實施例1 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B ) 之分散液。使用硏磨用粒子(B )之分散液之外,與實施 例1同法調製硏磨材(B )。再將相同於實施例1所使用之 硏磨用基板同法進行硏磨後,硏磨所需時間爲86秒者。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B’)之調製) 於實施例1之1 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A’)之調 製中,除以乙醇取代甲醇之使用外,同法調製1 0%壓縮彈 性率測定用粒子(B’)。 [實施例3]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C)之製造及硏磨) 實施例1中,除使用5 96.4g之0.06重量%氨水(觸媒/烷 氧基砂院之莫耳比= 0.0082)取代596.4g之濃度0.25重量 %氨水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 0重量%之硏 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別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7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磨用粒子(C )之分散液。使用硏磨用粒子(C )分散液 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硏磨材(C )。再與相同於實施例 所使用之硏磨用基板同法進行硏磨後,硏磨所需時間爲 1 2 0秒者。 (1 〇%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C’)之調製) 實施例1之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A’)調製中 ,以0 · 0 6重量%氨水取代0 · 2 5重量%氨水使用之外,同法進 行調製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C’)。 [實施例4]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D)之製造及硏磨) 將混合139.1g純水與I69.9g甲醇之混合溶劑保持於60 °C,於此同時以20個小時進行添加2964g之479.3g四乙氧 基矽烷(多摩化學(股份)製:乙基矽酸酯28,Si02 : 28 重量%)與34· 7g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製(股份) :Si02: 44重量%)混合物之2450g水-甲醇溶液(水/甲醇 (重量比:2/8 )混合溶劑中所溶解者)以及596.4g濃度 0.25重量%氨水(觸媒/烷氧基矽烷莫耳比=〇.〇34)。添加結 束後,更於此溫度進行3小時熟化。之後,以超過濾膜完全 去除未反應之四乙氧基矽烷、甲醇、氨後,以雙離子交換 樹脂進行精製後,再以超過濾膜進行濃縮’取得固形份濃 度20重量%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D)分散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8 * 裝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除使用硏磨用粒子(D )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 調製硏磨材(D )。再使用相同於實施例1所使用之硏磨用 基板同法進行硏磨後,硏磨所需時間爲144秒。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Df )之調製) 實施例1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A’)之調製中, 將1/10量,及0.25重量%之氨水1/10量一次加入硏磨用二氧 化矽粒子(D )製造中相同組成之四乙氧基矽烷與甲基三甲 氧基矽烷之混合物水-甲醇混合溶劑取代晶種粒子調製時之 四乙氧基矽烷之水-甲醇混合溶劑進行溶解,攪拌10小時, 與實施例1同法調合晶種粒子。以後,以1 8個小時進行添加 殘餘四乙氧基矽烷及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之混合物水-甲醇混 合溶液及0.25重量%之氨水。添加結束後,更於此溫度下進 行熟化3小時。再以超過濾膜完全去除未反應之四乙氧基矽 ‘院,甲醇,氨之後,以雙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精製,再以超 過濾膜進行濃縮後,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10%壓縮彈 性率測定用粒子(D’)分散液。 [比較例1 ]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E)之製造及硏磨)
將矽溶膠(觸媒化成工業(股份)製:Cataloid s卜50 平均粒徑25nm,Si〇2 : 48重量%)稀釋呈濃度20重量%後’ 取得硏磨用粒子(E )之分散液。除使用硏磨用粒子(E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八4規格(2丨0><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9 -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硏磨劑(E )。再相同 於實施例1所使用之硏磨用基板同法進行硏磨後,硏磨所 需時間爲86秒者。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E’)之調製) 將矽溶膠(觸媒化成工業(股份)製:cataloid S1-50,平均粒徑25hm,Si〇2 : 48重量%) 20.8g稀釋呈Si02濃 度1 .5重量%後,此中添加NaOH水溶液後調整pH爲10.5, 溫度爲85 °C。再以離子交換樹脂使稀釋水玻璃進行脫鹼後 取得之1500g酸性矽酸液(ρΗ2·2,Si02 = 4.7重量%)以10 個小時添加於此中,隨後進行熟化1小時。所取得部份二 氧化矽粒子分散液稀釋呈Si02濃度1.5重量%後,此中添加 NaOH水溶液後調整pH 10.5,溫度85 °C之分散液爲667g者 。於此中以20個小時加入1 500g酸性矽酸液(PH2.2,Si02 濃度4.7重量% ),再進行熟化1小時。此操作更重覆進行 第3次至第6次後,以3 0個小時,4 0個小時,5 0個小時,6 〇 個小時進行添加1 5 0 0 g之酸性矽酸液(P H 2 · 2 ’ S i Ο 2濃度 4 · 7重量% )後,進行熟化1小時。再以超過濾膜進行洗淨 二氧化矽粒子分散液之pH爲10者後,取得10%壓縮彈性率 測定用粒子(E’)分散液。 [比較例2]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F )之製造及硏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297公釐) 澤--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以5 96.4g (觸媒/烷氧基矽烷之莫耳比=0.034 )之濃 度0.59重量%之Na0H水溶液取代實施例1之596.4g濃度0.25 重量%之氨水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 量%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F )分散液。使用硏磨用粒 子(F )之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硏磨劑(F ) '。再使用相同於實施例1之硏磨用基板同法進行硏磨後, 硏磨所需時間爲86秒。 (1 0 %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F ’)之調製) 實施例1之1 〇%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Af )調製中 以濃度0.59重量%之NaOH水溶液取代濃度0.25重量%氨水 使用之外同法調製1 〇%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F’)。 [比較例3]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G)之製造及硏磨) 將混合139.1g純水及169.9g甲醇之混合溶劑保持於60 °C,於此將5 3 2.5 g四乙氧基矽溶解於245 0g四乙氧基矽烷 (多摩化學(股份)製:乙基矽酸酯28,Si02 = 28重量% )之水/甲醇(重量比:2/8 )混合溶劑之溶解者)2982.5g 以及596.4g濃度0.25重量%氨水(觸媒/烷氧基矽烷之莫 耳比=0.03 4 )同時以20個小時進行添加之。添加結束後, 更於此濫度進行熟化3小時。之後,以超過濾膜完全去除 未反應之四乙氧基矽烷,甲醇,氨後,添加純水後,調節 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裝 訂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1-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呈1重量% —*氧化砂濃度。 再於22 0 °C高壓鍋中進行水熱處理1〇小時。之後,以 雙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精製,再以超過濾膜進行濃縮’取得 固形份濃度2 0重量%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G )分散 液。 使用硏磨用粒子(G )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調 製硏磨劑(G )。再使用相同於實施例1之硏磨用基板同法 進行硏磨後,硏磨所需時間爲92秒者。 (1 〇%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G’)之調製) 與實施例1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10%壓縮 彈性率測定用粒子(A’)分散液,此中加入純水後調整二 氧化矽濃度爲1重量%。再於220% °C高壓鍋中進行水熱 處理15小時。之後,以雙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精製後,再以 超過濾膜進行濃縮後,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硏磨用 二氧化矽粒子(G’)分散液。 [比較例4]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H)之製造) 以乙醇/異丙醇(重量比:8/2 )之169.9g混合溶劑取 代實施例1之169.9g甲醇使用,以2450水/乙醇/異丙醇(重量 比:2/6.4/1.6 )混合溶劑取代2450g水-甲醇(重量比:2/8 )混合溶劑使用之外,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 0重量%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I 裝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 20)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Η )分散液。 使用硏磨用粒子(Η )之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 調製硏磨劑(Η )。再使用同於實施例1之硏磨用基板同法 進行硏磨之。此時之硏磨速度如表1所示。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Η’)之調製) 實施例1之1 〇%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Α’)之調製 中,以乙醇/異丙醇(重量比·· 8/2 )混合溶劑取代上述之 甲醇之外,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10%壓縮彈性 率測定用粒子(Η’)分散液。 [比較例5]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I)之製造) 302.9g之四甲氧基矽烷與141.2g之r-甲基丙烯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矽烷141.2g之混合物取代實施例1中5 3 2.5 g 之四乙氧基矽烷使用之外,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 %之硏磨用二氧化砂粒子(I )分散液。 使用硏磨用粒子(I)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調 製硏磨劑(I)。再使用相同於實施例1之硏磨基板同法進 行硏磨之。此時之硏磨速度如表1所示。 (1 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Γ )之調製) 以30.3g之四甲氧基矽烷與14.1g r-甲基丙烯氧基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 - 23, ,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 124779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t ) 基三甲氧基矽烷之混合物取代實施例1之1 0 %壓縮彈生率 測定用粒子(A ’)調製中之5 3.4 g四乙氧基矽烷使用之外 ,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 0重量%之1 0 %壓縮彈性率測定用 粒子(Γ )分散液。 [比較例6] 以190.3g之四甲氧基矽烷與i7〇.3gr -甲基丙烯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之混合物取代實施例1中之532.5g四乙 、氧基矽烷使用之外’同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之硏磨 用二氧化砂粒子(J )分散液。 除使用硏磨用粒子(J )分散液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 調製硏磨劑(J )。再使用相同於實施例1之硏磨用基板同 法進行硏磨之。此時之硏磨速度如表1所示。 (10%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Γ )之調整) 以19.0g四甲氧基矽烷與I7.0g r-甲基丙烯氧基丙基 三甲氧基矽烷之混合物取代實施例1 1 0%壓縮彈性率測定 用粒子(A’)調製中之53.3g四乙氧基矽烷使用之外,同 法取得固形份濃度20重量%1〇%壓縮彈性率測定用粒子( If)之分散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 裝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4- 1247795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表1 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 硏磨結果 平均粒子徑碳含有量Na含有量10%壓縮彈性硏磨速度 平滑性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nm) (wt%) (ppm) 率(kgf/mm2) (nm/min) 實施例1 25 1.1 0.1 2300 130 〇 實施例2 40 1.2 0.5 2200 140 〇 實施例3 18 1.1 0.3 2200 100 〇 實施例4 20 3.1 0.2 1700 90 〇 比較例1 25 <0.1 4200 4200 140 X 比較例2 20 0.2 1900 3800 140 X 比較例3 20 0.3 0.5 3700 130 X 比較例4 48 5.2 0.3 1600 80 Δ 比較例5 38 19.0 0.2 1100 70 Δ 比較例6 29 9.4 0.5 450 50 Δ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5

Claims (1)

1247795 B8; D8 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1. 一種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其特徵係由平均粒徑爲 5〜3 00nm之三次元的縮聚結構所成的二氧化矽粒子,該 二氧化矽粒子中具有烷氧基殘基,含碳量爲0.5〜5重量% 〇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其中 該10%壓縮彈性率係於500〜3000kgf/mm2之範圍內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其中 該Na含量爲lOOppm以下之Na者。 . 4· 一種硏磨劑,其特徵係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 第3項中任一項之硏磨用二氧化矽粒子所成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26-
第9113316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 民國94年 申請曰期 91 年 11 Η 19 Η 案 號 91133160 類 別 c略输'。丨&3沁,丨e飧 (以上各欄由本局填註) A4 C4
發明 新型 名稱 英 文 Silica particles for polishing and a polishing agent 姓 名 洋郎 和昭通 山島松本 中中小日 ⑴(2)(3)(1) 本 曰 (3 國 籍 (1)見謅福響鮭雜市若松區北湊町一三-二触媒化成工業株 裝 發明 創作> 住、居所 0 工業株 ⑶賴町《触成工業株 訂 姓 名 (名稱) (1)觸媒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触媒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國 籍 (1)曰本 1)日本國神奈川縣川崎市幸區堀川町五八〇番地 三、申請人 住、居所 (事務所) 代表人 姓 名 1)福田開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91133160A 2001-11-15 2002-11-12 Silica particles for polishing and a polishing agent TWI24779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49630 2001-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0169A TW200300169A (en) 2003-05-16
TWI247795B true TWI247795B (en) 2006-01-21

Family

ID=1916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3160A TWI247795B (en) 2001-11-15 2002-11-12 Silica particles for polishing and a polishing agent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652612B2 (zh)
TW (1) TWI247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73313B1 (ko) * 2003-02-18 2012-08-10 가부시끼가이샤 타이템 내알칼리성 고치형 콜로이달 실리카 입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040253378A1 (en) * 2003-06-12 2004-12-16 Applied Materials, Inc. Stress reduction of SIOC low k film by addition of alkylenes to OMCTS based processes
US20050037153A1 (en) * 2003-08-14 2005-02-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Stress reduction of sioc low k films
TW200604097A (en) * 2004-07-26 2006-02-01 Fuso Chemical Co Ltd Silica so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4509868B2 (ja) * 2005-06-07 2010-07-21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936501A (en) * 2008-02-04 2009-09-01 Nippon Chemical Ind Colloidal silica consisting of silica particles fixing nitrogen contained alkaline compound
DE102008059044B4 (de) * 2008-11-26 2013-08-22 Siltronic Ag Verfahren zum Polieren einer Halbleiterscheibe mit einer verspannt-relaxierten Si1-xGex-Schicht
US8197782B2 (en) * 2010-02-08 2012-06-12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Method for making high purity metal oxide particles and materials made thereof
US9249028B2 (en) 2010-02-08 2016-02-02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Method for making high purity metal oxide particles and materials made thereof
KR101472242B1 (ko) * 2011-01-14 2014-12-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르네상스 에너지 리서치 다공질 알루미나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촉매
US9744522B2 (en) 2011-01-14 2017-08-29 Renaissance Energy Research Corporation Porous alumina materi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and catalyst
TWI757349B (zh) * 2016-11-07 2022-03-11 日商日揮觸媒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用氧化矽系粒子及研磨材
TWI762528B (zh) * 2016-12-02 2022-05-01 日商日揮觸媒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用氧化矽系粒子及研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6909A (ja) * 1984-12-04 1986-06-24 Mitsubishi Chem Ind Ltd 無水ケイ酸の水分散液組成物
KR0135217B1 (ko) * 1993-10-25 1998-04-22 에리히 프랑크, 칼-하인즈 림뵉 전이금속 함유 소수성 실리카
JP3814018B2 (ja) 1996-06-05 2006-08-23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研磨剤
US6387531B1 (en) * 1998-07-27 2002-05-14 Nanogram Corporation Metal (silicon) oxide/carbon composite particles
EP1122212B1 (en) * 1999-11-11 2003-07-09 Degussa AG Composite carbon clack-fumed silica nanostructured p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89045A1 (en) 2003-05-15
US6652612B2 (en) 2003-11-25
TW200300169A (en) 200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7795B (en) Silica particles for polishing and a polishing agent
TW526250B (en) Polishing abrasiv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lanar layers
TW558479B (en) Polishing method
JP4712556B2 (ja) 耐アルカリ性繭型コロイダルシリカ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75645B (en) Acidic polishing slurry for the 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 of SiO2 isolation layers
TWI308926B (zh)
JP2018090798A (ja) 研磨用シリカ系粒子および研磨材
JP5760317B2 (ja) Cmp研磨液及びこのcmp研磨液を用いた研磨方法
JP2007531631A (ja) 化学機械的研磨用研磨剤粒子
WO2019131874A1 (ja) 鎖状粒子分散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鎖状粒子の分散液
TW201116614A (en) Abrasive agent, condensed one-liquid type abrasive agent, two-liquid type abrasive agent and polishing method of substrate
TWI500749B (zh) 使用適用於增加氧化矽移除之研磨組成物化學機械研磨基板之方法
JP2009161371A (ja) シリカゾ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068707A1 (ja) 研磨組成物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130988A (ja)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研磨方法
JP2007180534A (ja) 半導体層を研磨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TW544788B (en) Method for makin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s made by such method
JP2014007415A (ja) Cmp研磨液
KR102439064B1 (ko) 연마용 실리카계 입자 및 연마재
WO2012167607A1 (zh) 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
TW200304490A (en) Polishing particles and a polishing agent
CN103831706A (zh) 一种化学机械抛光工艺
JP4070572B2 (ja) 研磨用シリカ粒子および研磨材
JP4618974B2 (ja) 研磨用粒子、該研磨用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研磨材
JP2001020087A (ja) 銅の化学機械研磨用水系分散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