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0538B -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0538B
TW580538B TW092105476A TW92105476A TW580538B TW 580538 B TW580538 B TW 580538B TW 092105476 A TW092105476 A TW 092105476A TW 92105476 A TW92105476 A TW 92105476A TW 580538 B TW580538 B TW 5805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croll
fixed
movable
flat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4988A (en
Inventor
Yoshitaka Shibamoto
Katsumi Kato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30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4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0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05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1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openings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ing chamber
    • F04C28/16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openings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ing chamber using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7/00Arrangements for drive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g. for rotary piston and casing
    • F01C17/06Arrangements for drive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g. for rotary piston and casing using cranks, universal joints or simi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69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Description

580538 Ο) 玫、發明說明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渦卷型之流體機械。 先前技術 以往’滿卷型流體機械即為眾所皆知。例如,於特開平 6-330864號公報中揭示有,由渦卷型流體機械所構成之厥 縮機。 就一般的渦卷型流體機械之構成來作說明。此種流體機 械係具備有固定渦卷及可動渦卷。而固定渦卷及可動滿卷 則各自具有板狀之平板及渦卷狀之卷板。於兩渦卷,其卷 板係設立在平板之前面側。又,於兩渦卷,其卷板係與平 板形成為一體。固定渦卷及可動渦卷係以相互面對面之姿 勢被配置,而各自之卷板則為相互咬合。且,相互咬合之 卷板在平板成為被夾住之狀態,由該等卷板及平板劃分有 流體室。 固定滿卷係被固定於流體機械之機殼。另一方面,可動 滿卷透過歐丹環(Oldham ring)被裝載於機殼上。該歐丹環 係為構成可動滿卷之自轉防止機構。又,可動渦卷在其平 板足背面側形成有軸承,並會於該軸承扣合轉動軸之偏心 部。且,可動渦卷不會自轉僅進行公轉。 使用該渦卷型流體機械作為冷媒之壓縮機時,氣體冷媒 會被吸至各卷板之外緣側邊緣部附近。該氣體冷媒則被關 閉在流體室。並且,透過轉動轴驅動可動滿卷後,流體室 O:\84\84170-930212.DOC\ -6- 580538
被壓縮。然 (2) 之容積會逐漸地縮小,即流體室内之氣體冷媒 後,流體室若達到卷板之内緣側邊緣部附近,則由平板上 開口之吐出口吐出被壓縮之氣體冷媒。 -解決之課題- 渦卷型流體機械中,可動渦卷會以其卷板與固定渦卷之 卷板相互咬合之狀態公轉。此時,於兩滿卷之卷板之側面 為相互以滑動狀態銜接,此外卷板之前端與平板亦為以滑 動狀態銜接。並且,若在相互以滑動狀態銜接之卷板彼此 之間及卷板前端與平板之間,產生過大的間隙,則會自流 體室漏洩出流體,降低作為流體機械之效率。因此,相互 滑動之面,即有必要高精密度地完成滑動面以迴避流體機 械之效率的降低。 但於先前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有著對卷板前端與平板 之滑動面高精密度地加工為困難之問題。以下針對該問題 點作說明。 例如,可動滿卷之可動側卷板前端,係與固定滿卷之固 定側平板滑動。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因於各渦卷中,其 卷板係與平板形成為一體,故與固定側平板之可動側卷板 前端之滑動面,係位於固定側卷板之齒底。 因此,針對與於平板之卷板前端之滑動面,要進行高精 密度加工為困難的。亦即,要縮小該滑動面之表面粗度提 高其平面度係屬困難。故,於先前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 無法充分地抑制由卷板前端及平板間之流體的漏淺,而因 此難以提昇效率。
O:\84\84170-930212.DOQ (3)
本發明係鑑於如此之點所作 ,其目的在於針對渦卷型流 體機械,輕易地以南精密度地加工卷板前端與平板之滑動 面,提昇流體機械之效率。 發明内容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解決手段,係以一種渦卷型流體機 械為對象’其具備有固足滿卷40,進行公轉運動之可動滿 卷50 ’該可動滿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然後 ’上述可動滿卷50係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2〇之偏心部21扣 合之第1平板51,及與上述第i平板51形成為一體之可動側 卷板53;而上述固足渦卷40則具備有與上述可動側卷板53 咬合之固定側卷板41,及與該固定側卷板41形成為各別之 個體並隔著固定側卷板41而與第1平板51相對之第2平板52 ,由上述固定側卷板41、可動側卷板5 3、第1平板5 1及第2 平板52形成流體室60者。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解決手段,係以一種渦卷型流體機 械為對象’其具備有固定渦卷4〇,可動渦卷5〇,該可動滿 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2〇。上述固定渦卷4〇係具 有固定側卷板41 ;而上述可動渦卷5〇則具備有與上述轉動 軸20之偏心部21扣合之第1平板51,與該第1平板51形成為 一體且與上述固定側卷板41咬合之可動側卷板53,及與上 述第1平板51及可動側卷板53形成為各別之個體且隔著可 動側卷板53與第1平板51相對之第2平板52 ;其構成為以上 述第2平板5 2連結於上述第1平板5 1或可動侧卷板5 3之狀熊 下進行公轉運動;由上述固定側卷板41、可動側卷板53、
O:\84\84170-930212.DOQ 580538
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形成流體室6〇。 本發明所时論之第3解決手段,係以一種渦卷型流體機 械為對象,其具備有固定渦卷4〇,可動渦卷5〇,該可動渦 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2〇之渦卷型流體機械為對 象。上述固定滿卷40係具有固定側卷板41 ;而上述可動滿 卷50則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2〇之偏心部21扣合之第1平板 51與4第1平板51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並與上述固定側卷 板41咬合之可動側卷板53,及與該可動側卷板53形成為一 體並隔著可動側卷板53與第1平板51相對之第2平板52 ;其 構成為將上述第1平板51連結至第2平板52或可動側卷板53 足狀態下可進行公轉運動;上述固定側卷板41、可動側卷 板53、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形成流體室60。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4解決手段,係以一種渦卷型流體機 械為對象’其具備有固定渦卷4〇,及可動渦卷5〇,及該可 動滿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2〇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為對象。上述固定渦卷40係具有固定側卷板41 ;而上述可 動滿卷50則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2〇之偏心部21扣合之第1 平板51’與該第1平板51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並與上述固定 側卷板41叹合之可動側卷板53,及與上述第1平板5 1及可 動側卷板53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且隔著可動側卷板53與第1 平板51相對之第2平板52 ;其構成為將第1平板51、可動側 卷板53及第2平板52相互連結之狀態下可進行公轉運動; 由上述固定側卷板41、可動側卷板53、第丨平板51及第2平 板52形成流體室60。 〇:\84\84170-930212.DOC\
580538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5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解決手段’ 其中固定渦卷40除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41形成一體且包 圍該固定側卷板41之周圍之外圍部42之外,並使上述外圍 部42之高度較上述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為高,以使得固定 側卷板41之前端與第1平板51之間形成有間隙。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6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4 之解決手段,其中固定渦卷40除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41形 成一體且包圍該固定側卷板41之周圍之外圍部42之外,旅 使上述外圍部42之高度較上述固定侧卷板41之高度為高 ,以使得上述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與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 52之間形成有間隙。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7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4 之解決手段,其中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較上述固定側卷板 41之南度為南。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8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4 之解決手段,其中固定側卷板41係形成為其中心部份之高 度較其外圍部份之高度為低。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9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5解決手段,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有與第1平板51滑動之密 封片72。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0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6解決手段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與有第1平板51或第2平 板52滑動之密封片72 °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1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7解決手段 O:\84\84170-930212.DOC\
580538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有與第i平板51或第2平 板52滑動之密封片72。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2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8解決手段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有與第丨平板51或第2平 板52滑動之密封片72。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3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於可動渦卷50,在可動側卷板53之外 側設置有複數個為保持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隔之 支柱部61。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4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3解決手段 ,其中支柱部61之高度係形成為可動侧卷板53之高度以 上。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5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3解決手段 ,其中固定渦卷40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41形成一體並包圍 該固定側卷板41之周圍之外圍部42,且在上述外圍部42形 成有複數個為穿插支柱部61之引導孔引導孔47,藉由上述 外圍部42之引導孔引導孔47及被穿插於該引導孔引導孔 47且與引導孔引導孔47之侧壁滑動之支柱部61,構成可動 渦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6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之解決手 段,其中固定側卷板41 一部份或整體之厚度,係形成為較 可動側卷板53之厚度為厚。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7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固定側卷板41其一部份或整體之厚度 O:\84\84170-930212.DOC、 -11 -
⑺ ,係形成為較可動側卷板53之厚度為厚。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8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之解決手 段’其中固定侧卷板4丨之材料,其楊氏模數係較可動側卷 板53之材料為高。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19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固定側卷板41之材料,其楊氏模數係 較可動側卷板53之材料為高。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0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i之解決手 段’其中固定渦卷40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41形成一體並包 圍該固定側卷板41之周圍之外圍部42,且上述外圍部42之 内側面係於上述固定側卷板41之内側面連續地形成,而可 與可動側卷板53之外側面以滑動狀態銜接。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1解決手段,係如上迷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固足滿卷40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η形 成一體並包圍該固定側卷板41之周圍之外圍部42,且上述 外圍部42之内側面係於上述固定側卷板41之内側面連續 地形成,而可與可動側卷板53之外側面以滑動狀態銜接。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2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川之解決手 段’其中外圍部42之内側面係形成為可與可動側卷板兄之 最外圍部份之外側面整體以滑動狀態銜接。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3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1之解決手 段,其中外圍部42之内側面係形成為可與可動側卷板兄之 最外圍部份之外側面整體以滑動狀態銜接。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4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O:\84\84170-930212DOC\ -12- 580538 (8) 4之解決手段’其中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形狀係形成 為使得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置位於偏心部21之中心線上。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5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具備有可收容固定渦卷40、可動渦卷 50、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20之密閉容器狀之殼體11,且 上述殼體11之構成為内部整體為低壓狀態。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6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具備有可收容固定渦卷40、可動渦卷 50、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20之密閉容器狀之殼體11,且 上述殼體11之内部係設定為低壓狀態,並形成有至少設置 固定渦卷40及可動渦卷50之低壓室12。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7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之解決手 段,其中固定渦卷40具備被夾在固定側卷板41與第2平板 52之間,並與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滑動之薄板構件71。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8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或第4之解 決手段,其中可動渦卷50具備被夾在可動側卷板53及第2 平板52之間,並與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滑動之薄板構件 71 °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29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3或第4之解 決手段,其中可動渦卷50具備被夾在可動側卷板53及第i 平板5 1之間’並與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滑動之薄板構件 71 °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30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之解決手 段,其中構成為使將第1平板5 1向固定側卷板41擠壓之力 -13- O:\84\84170-930212.DOC\ (9) 1^^^ 作用於可動渦卷50。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31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構成為使將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向 固定侧卷板41擠壓之力作用於可動渦卷50。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32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1之解決手 段,其中由可動側卷板53中心側邊緣部起延伸特定長度之 部份,構成較該可動側卷板53之外圍側邊緣部高度低之低 壁部57,且於固定渦卷40之固定側卷板41,設有與上述低 壁部57之前端以滑動狀態銜接而形成流體室60之平面形 成部49。 本發明所討論之第33解決手段,係如上述第2、第3或第 4之解決手段,其中由可動側卷板53中心側邊緣部起延伸 特定長度之部份,構成較該可動側卷板53之外圍側邊緣部 高度低之低壁部57,且於固定渦卷40之固定侧卷板41,設 有與上述低壁部57之前端以滑動狀態銜接而形成流體室 60之平面形成部49。 _作用- 於上述第1之解決手段中,在可動渦卷50設置有第1平板 51及可動側卷板53;而在固定渦卷40則設置有第2平板52 及固定側卷板41。可動渦卷50之可動側卷板53係與固定渦 卷40之固定側卷板41相互咬合。於此狀態下,若可動渦卷 50進行公轉運動,則隨之流體室60之容積會起變化。此時 ,固定側卷板41之内側面會與可動側卷板53之外側面滑動 銜接;而固定側卷板41之外側面則會與可動侧卷板53之内 O:\84\84170-930212.DOQ -14-
側面滑動銜接。又,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會與第1平板5 1 滑動銜接;而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則會與第2平板52滑動 銜接。與該可動側卷板53滑動銜接之第2平板52係與固定 側卷板41為各別形成之個體。 另外,於該第1之解決手段中,固定側卷板41之側面及 可動側卷板53之側面,並不須要彼此直接碰觸。亦即,嚴 格來說,即令在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間有微小 間隙,乍見之下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看起來似乎 為相互摩擦之狀態即可。此點在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及第 1平板51係為相同的;而在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及第2平板 5 2亦是相同。 於上述第2、第3或第4之解決手段中,在可動渦卷50設 置有第1平板51、可動側卷板53及第2平板52 ;而在固定渦 卷40則設置有固定側卷板41。可動渦卷50之可動側卷板53 係與固定渦卷40之固定側卷板41相互咬合。於此狀態下’ 若可動渦卷50進行公轉運動,則隨之流體室60之容積會起 變化。此時,固定側卷板41之内侧面會與可動側卷板5 3之 外側面滑動銜接;而固定側卷板41之外側面則會與可動側 卷板53之内側面滑動銜接。又,固定側卷板41其一方之前 端會滑動銜接至第1平板5 1 ;而另一方之前端則會滑動銜 接至第2平板52。 另外,於該等第2、第3或第4之解決手段中,固定側卷 板41之側面及可動側卷板53之側面,並不須要彼此直接碰 觸。亦即,嚴格來說,即令在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 O:\84\84170-930212.DOC\ -15- 580538
板41及可動 (ii) 53之間有微小間隙之情形,乍見之下固定側卷 側卷板53看起來似乎為相互摩擦之狀態即可。此點於固定 侧卷板41之一方之前端及第1平板51係為相同的;而於固 定側卷板41之另一方之前端及第2平板52亦是相同。 於上述第2之解決手段中,可動側卷板53係與第1平板51 形成為一體。另一方面,第2平板52則與可動側卷板53及 第1平板5 1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亦即,與固定側卷板41滑 動銜接之第2平板52係與可動側卷板53為各別形成之個體 。而於可動渦卷50中,對於可動側卷板53及第1平板51, 則連結有與該等為不同個體之第2平板52。 於上述第3之解決手段中,可動側卷板53係與第2平板52 形成為一體。另一方面,第1平板51則與可動側卷板53及 第2平板52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亦即,與固定側卷板41滑 動銜接之第1平板5 1係與可動側卷板53為各別形成之個體 。而於可動渦卷50中,對於可動側卷板53及第2平板52, 則連結有與該等為不同個體之第1平板5 1。 於上述第4之解決手段中,第1平板51、可動側卷板53及 第2平板52係各自形成之個體。亦即,與固定侧卷板41滑 動銜接之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係與可動側卷板53為各別 形成之個體。而於可動渦卷50中,其各自之個體之第1平 板5 1、可動側卷板5 3及苐2平板5 2相互地連結。 於上述第5之解決手段中,於固定渦卷40,其外圍部42 係與固定侧卷板41形成為一體。該外圍部42其高度較固定 側卷板41之高度還南。並且,在使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 O:\84\84170-930212.D〇C\ -16- 580538
卷板53相互咬合之狀態中,可確保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及 第1平板51之間之間隙。 於上述第6之解決手段中,於固定渦卷40,其外圍部42 係與固定側卷板41形成為一體。該外圍部42其高度較固& 侧卷板41之高度還高。並且,在使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侧 卷板53相互咬合之狀態中,可確保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及 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間之間隙。 於上述第7之解決手段中,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較固定 側卷板41之高度高。而在於本解決手段之可動渦卷50中, 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隔,係與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 相等。亦即,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隔變得較固定側 卷板41之高度還長,故可確保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與固 定側卷板41之別^之間隙。 於上述第8之解決手段中,由於固定側卷板41中心部份 之高度變得較其外圍部份之南度還低。因此,固定侧卷板 41之前端及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隙,會使得固定側 卷板41中心側方面變得較外圍側還大。另外,固定側卷板 41之高度亦可自外圍側邊緣部向中心側邊緣部逐漸地變 低,或階段式的變低亦可。 於上述第9之解決手段中,在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 有密封片72。亦即,於本解決手段中,在固定側卷板41及 第1平板51之間形成有間隙’但該間隙係藉由密封片72而 被密封。 於上述第10、第11及第12之解決手段中,在固定側卷板 〇:\84\84170-930212.D〇C\ -17- 580538
決手段中, (13) 41之前端設置有密封片72。亦即,於該等之解 在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間形成有間隙 ,但該間隙係藉由密封片72而被密封。 於上述第13之解決手段中’在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 間設置有可動侧卷板53及複數個的支柱部61。各支柱部61 係由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所夾住而保持兩者之間隔。另 外,支柱部61可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為各自之個體, 亦可與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成為一體。又,複數個支柱 部61係被配置於較可動側卷板5 3更外側處。 於上述第14之解決手段中,支柱部61之高度為可動側卷 板5 3之高度以上。因此,例如即使是以螺栓連結第1平板 51及弟2平板52之情形’螺检所產生之鎖緊力會幾乎全部 作用於支柱部61,而對可動側卷板53則幾乎無作用。 於上述第15之解決手段中,在固定渦卷4〇設置有外圍部 42。而於外圍部42形成有對應各支柱部61之複數個引導孔 47。可動渦卷50之支柱部61係被外圍部42之引導孔47穿插 ,而其外圍面會與引導孔47之内側面產生滑動。藉由支柱 邵61及外圍部42之滑動,可引導可動渦卷5〇,並限制可動 渦卷50之自轉運動。 於上述第16、第17之解決手段中,固定側卷板41之厚度 係部份地或整體地較可動侧卷板53之厚度更加地厚。 於上述弟1 8、弟19之解決手段中,固定侧卷板41及可動 側卷板53係以相互不同之材料所構成。具體而言,固定側 卷板41係由楊氏模數較可動侧卷板5 3之材料高之材料所 O:\84\84170-930212.DOQ -18- 580538 (14)
構成。 十 “尤阁定渦卷40設置
於上述第20、弟21之解決手段中,係在U 、 u m、 、 、,,銮gl定側卷板41之 有外圍部42。而外圍邵42之内側面係>口著 内側面而形成,並與可動侧卷板53之外例面/月動銜接亦 即,不僅於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 3之門在外圍F 42及可動側卷板53之間亦形成有流體室6〇。即,與可動側 矣板53滑動銜接並劃分流體室60之固定側之卷板面’其一 部份係由外圍部42之内側面所構成。 於上述第22、第23之解決手段中,在可動側卷板53之最 外園部份之外側面之整體及外圍部42之内侧面會滑動銜 接。亦即,與可動側卷板53滑動銜接並劃分流體室60之固 定側之卷板面,係被延長到可動側卷板53之外圍侧邊緣部 之附近為止。而於可動側卷板53之最外圍部份,在其整體 及外圍部42之間亦形成有流體室60。 另外,於第22及第23之解決手段,外圍部42之内側面及 可動側卷板53之外側面,並不須要彼此直接碰觸。亦即’ 嚴格來說,即令在外圍部42及可動側卷板53之間有微小間 隙之情形,乍見之下’其外圍部42及可動側卷板53看起來 似乎為相互摩擦之狀態即可。 於上述第24之解決手段中,為將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置 設定於偏心部21之中心線上,而調節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 52雙方之形狀。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置位於偏心部21之中 心線上,即可大幅度地降低在可動渦卷50之公轉中所產生 之可動渦卷50之自轉力矩。 O:\84\84170-930212.DOQ -19- 580538
設定成低壓 (15) 於上述第2 5之解決手段中,殼體11之内部被 狀態。例如,使用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作為壓縮機時,殼體 11之内壓係與被流體室6〇所吸入之流體之壓力相同。又, 使用渦卷型流體機械10作為膨脹機之情形時,殼體U之内 壓係與自流體室60所流出之流體壓力相同。並且,於殼體 11之内部’固定渦卷40及可動渦卷50之周圍係呈低壓狀態 〇 於上述第26之解決手段中,在殼體u之内部劃分形成有 低壓室12。該低壓室12内部係設定為低壓狀態。例如,使 用渴卷型流體機械10作為壓^縮機時,低壓室12之内壓係與 被流體室60所吸入之流體之壓力相同。又,使用渦卷型流 體機械10作為膨脹機時,低壓室12之内壓係與自流體室6〇 所流出之流體之壓力相同。於該低壓室丨2至少配置有固定 滿卷40及可動渦卷50。並且,固定渦卷4〇及可動渦卷5〇之 周圍係呈低壓狀態。另外,在於殼體丨丨内之低壓室丨2以外 之空間,例如呈高壓狀態亦可。 於上述第27之解決手段中,於固定渦卷4〇,在固定側卷 板41及第2平板52之間夾有薄板構件71。而該薄板構件71 會與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滑動銜接。 於上述第28之解決手段中’於可動渦卷5〇,在可動側卷 板53及第2平板52之間夾有薄板構件71。而該薄板構件71 會與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滑動銜接。 於上述第29之解決手段中,於可動渦卷5〇,在可動側卷 板53及第1平板51之間夾有薄板構件71。而該薄板構件71 O:\84\84170-930212.DOQ -20- 580538
(16) 會與固疋側卷板41之前端滑動銜接。 於上述第30之解決手段中,對於可動渦卷50,將其第1 平板51向固定側卷板41擠壓之力會產生作用。在此,當可 動滿卷50進行公轉運動之際,會產生使可動渦卷50對於固 定渦卷40及轉動軸20傾斜之力矩。對此,在本解決手段中 加諸於可動滿卷50之擠壓力,係可抵銷使可動渦卷50傾斜 之力矩而作用。 於上述第31之解決手段中,對於可動渦卷5〇,將其第1 平板51或弟2平板52對著固定側卷板41之方向會產生擠壓Γ 之力。在此,當可動渦卷50進行公轉運動之際,會產生使 可動渦卷50對固定渦卷40及轉動轴20傾斜之力矩。對此’ 在本解決手段加諸於可動渦卷5〇之擠壓力,係可抵銷使< 動滿卷50傾斜之力矩而作用。 於上述第32及第33之解決手段中,可動侧卷板53之中w 端側之部份會構成低壁部57。又,固定側卷板41在其中^ 端側之部份設有平面形成部49。而該平面形成部49係形成 為橫跨固定側卷板41,並與低壁部57之前端滑動銜接而+ 成流體室60。 另外,於上述第32及第33之解決手段,低壁部57之前端 與平面形成部49,並不須要彼此直接碰觸。亦即,嚴辂來 說,即令在低'壁部57及平面形成部49之間有微小間隙,个 見之下,其低壁部57及平面形成部49看起來似乎為相彡摩 擦之狀態即可。 -效果- O:\84\84170-930212.DOQ -21 - 580538 (17) 於上述弟1之解決手 (17)
段中,將與可動側卷板53滑動銜接 之第2平板52形成為與固定侧卷板41為各別之個體。而與 固足側卷板41為各別之個體之第2平板52,其與可動側卷 板之h動面則成為單純的平面。因此,與先前之第2平 板52與固足側卷板41為一體之裝置比較,變得極為容易以 问和在度加工與第2平板52之可動側卷板53的滑動面。 因此’依據本解決手段,加工上不需要很多時間,即可 知第2平板52之滑動面加工為小表面粗糙度,且更可確實 地加工成為平面。結果,在不損耗渦卷型流體機械ι〇之生 產效率下’可大幅度地削減自第2平板52及可動側卷板53 之間隙所漏洩出之流體的量,並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 之效率提升。 另外’於上述第1之解決手段中,於固定渦卷4〇,第2平 板52與固定側卷板41為各別之個體。因此,在組裝渦卷型 流體機械10之時,於加裝第2平板52前之狀態,可利用目 測或間隙計等來確認固定侧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 3之位 置關係。然後,可邊轉動可動侧卷板53邊確認固定側卷板 41及可動側卷板5 3之間隙,並在最合適之位置固定固定側 卷板41。因此,依據本解決手段,由於可最適化固定側卷 板41及可動侧卷板53的配置,故可削減自流體室6〇之流體 漏戌里’並谋求’/尚卷型流體機械1 〇之效率的提升。 根據上述第2之解決手段,將與固定側卷板41滑動銜接 之第2平板52形成為與可動側卷板53為各別之個體。而在 可動側卷板5 3及不同個體之第2平板5 2中,其與固定側卷 -22-
O:\84\84170-930212.DOQ (18) (18)580538 板41之滑動面則a電# 為早純的平面。因此,若與第2平板52與 固定側卷板41形忐各 y成為一體並構成固定渦卷40之先前裝置 比較,則變得極A & 為谷易地對與第2平板52之固定側卷板41 的滑動面進行高精密度地加工。 因此’根據本解決手段,加工上不需要很多時間,即可 知罘2平板52《滑動面加工為小表面粗糙度,進而可確實 地加工為平面。結果’在不損耗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生產 放率下可大巾田度地削減自第2平板52及固定側卷板41之 間隙所漏戌出之流體蚤,# 里並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效率 提升。
根據上述第3之解決手庐 ^ v L 亍#又,將與固足侧卷板41滑動銜接 之'第1平板51形成為與可f;w目丨丨坐1 ^ 7 勒側卷板53不同之個體。然後, 在可動側卷板53及不同個触、斤 J似岐又第1平板51中,其與固定側 卷板41之滑動面則成為單站 〜θ早純的平面。因此,若與第1平板 51及可動側卷板53形成為*姐* π & π丄 ^ ^ 體並構成可動渦卷50之先前 裝置做比車父’則變得極為宏具从料作?楚4正4 、 ’谷易地對與弟1平板51之固定側 卷板41的滑動面進行高精密度地加工。 因此,根據本解決手段,加工上不需要很多時間,即可 將第1平板51之滑動面加工為小表面粗糙度,進而可確實 地加工為平面。結果,在不損耗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之生產 效率下,可大幅度地削減自第1平板51及固定側卷板41之 間隙所漏洩出之流體的量,並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之效 率提升。 於上述第4之解決手段中,將共同與固定側卷板41滑動 O:\84\84170-930212.DOC\ -23-
580538 銜接之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形成為與可動側卷板 53不同之個體。然後,在與可動側卷板53為不同個體之第 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中,其與固定側卷板41之滑動面,則 成為單純的平面。因此,若與將第1平板5丨與可動側卷板 53形成為一體並構成可動渦卷5〇,同時將第2平板52與固 定側卷板41亦形成為一體並構成固定渦卷40之先前裝置 同時比較,則變得極為容易地對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之固定側卷板41的滑動面進行高精密度地加工。 因此,根據本解決手段,加工上不需要很多時間,即可 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滑動面加工為小表面粗糙度 ’進而可確實地加工為平面。結果,在不損耗渦卷型流體 機械10之生產效率下,可大幅度地削減自第丨平板51及第2 平板52及固定側卷板41之間隙所漏洩出之流體的量,並可 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 〇之效率提升。 於上述第2及第4之解決手段中,對於可動渦卷50,第2 平板52與可動側卷板53為不同之個體。因此,在組裝渦卷 型流體機械10之時,於加裝第2平板52前之狀態,可利用 目測或間隙尺等來確認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 位置關係。然後,可邊轉動可動側卷板53邊確認固定側卷 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間隙,並在最合適之位置固定固定 側卷板41。因此,根據該等之解決手段,由於最合適化的 配置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故可削減自流體室60 之流體的漏洩量,並謀求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效率提升。 另外,於上述第2、第3及第4之解決手段中,第1平板51 O:\84\84170-930212.DOQ -24-
580538 、可動側卷板53及第2平板52構成可動渦卷5〇。因此,於 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上雖然有流體室60之内壓作用,但 可使作用於第1平板51之力與作用於第2平板52之力相互 抵銷。 亦即於一般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流體室之内壓會作用 於固定滿卷之平板及可動滿卷之平板上。因此,對於可動 渦卷,有將其自固定渦卷拉開之方向的力作用。 相對於此,於上述第2、第3及第4之解決手段中,於第1 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設置可動渦卷50,而使作用於第1 平板51之力與作用於第2平板52之力相互抵銷。因此,可 大幅度地降低對可動滿卷50作用之抽方向荷重(即推力荷 重),並可大幅度地削減可動渦卷50於公轉運動之際之摩 擦損失。 根據上述第5之解決手段,利用進行外圍部42之高度及 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的尺寸管理,矸確保固定側卷板41之 前端及第1平板51之間隙。因此,即使因流體室60之内壓 或熱而造成固定側卷板41稍微有變形之狀態,亦可防止固 定侧卷板41強烈碰撞到第1平板51造成之損傷情形。又’ 可迴避因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 1之接觸所增加之摩擦 抵抗。故,依據本解決手段,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 賴性提昇。 根據上述第6之解決手段,利用進行外圍部42之高度及 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的尺寸管理,町確保固定侧卷板41之 前端及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間隙。因此’即使是因流 O:\84\84170-930212.DOQ -25-
580538 體室60之内壓或熱而造成固定侧卷板41稍微有變形之狀 態,亦可防土固定側卷板41強烈碰撞到第1平板5丨或第2平 板52所造成之損傷情形。又,可迴避因固定側卷板41及第 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接觸所增加之摩擦抵抗。故,依據 本解決手段,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賴性提昇。 於上述第7之解決手段中,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所夾 住之可動側卷板53的高度設定成較與該可動侧卷板53咬 合之固定側卷板41的高度還高。因此,於連結第丨平板5 i 及第2平板52之際,可確實地迴避可動渦卷50對固定渦卷 40造成閉鎖狀態之情況。亦即,因固定側卷板41會由第1 平板51及第2平板52所夾住,故可確實地防止可動渦卷50 無法公轉之情況。故,依據本解決手段,無須特別的顧慮 即可確實地組裝渦卷型流體機械1 〇,並可簡化其製造步驟 〇 另外,根據本解決手段,可確保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與 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間隙。因此,即使是因流體室60 之内壓或熱而造成固定側卷板41稍微有變形之狀態,亦可 防止固定側卷板41強烈碰撞到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所造 成之損傷情形。又,可迴避因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 1 或第2平板52之接觸所增加之摩彳祭抵抗。故’依據本解決 手段,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賴性提昇。 於上述第8之解決手段中,使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由外 緣側向中心側逐漸變低。在此’固定側卷板41之中心側部 份與其外緣側部份相較,由於流體室60之高内壓作用,同 O:\84\84170-930212.DOC\ -26- 580538
(22) 時並被曝晒於高溫中,使得變形量容易變大。對此,依據 本解決手段,越接近變形量容易變大之固定側卷板41中心 側,越可擴大固定侧卷板41之前端及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 52之間隙。 因此,可防止固定側卷板41強烈碰撞到第1平板5 1或第2 平板52所造成之損傷情形。又’可迴避因固定側卷板41及 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接觸所增加之摩擦抵抗。故,依 據本解決手段,可使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賴性提昇。 於上述第9之解決手段中,在確保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 板51之間隙後,並以密封片72密封兩者之間隙。故,依據 本解決手段,除了確保間隙之效果外,更可抑制自固定側 卷板41及第1平板5 1之間隙的流體漏洩,迴避渦卷型流體 機械10之效率降低。 於上述第 1〇、第11及第12之解決手段中,在確保固定 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間隙後,並以密封片 72密封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1之間隙,或固定側卷板41 及第2平板52之間隙。故,依據此等之解決手段,除了確 保間隙之效果外,更可抑制自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 1 或第2平板52之間隙的流體漏洩,迴避渦卷型流體機械10 之效率降低。 根據上述第13之解決手段,利用在可動渦卷5〇設置複數 個支柱部61,用以保持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隔並可 確實地連結兩者。另外,於本解決手段中,因在可動側卷 板53之更加外側設置支柱部61,故可維持可動側卷板53的 O:\84\84170-930212.DOQ -27- 580538 (23) 小型。因此,依據本解決手段,於迴避可動渦卷50大型化 的同時並可確實地連結第i平板51及第2平板52。 根據上述第14之解決手段,由於將支柱部61之高度設定 成可動侧卷板53之高度以上,故可以支柱部61支持為連結 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全部力量。因此,例如即使是第 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連結力變為過大之情形,亦可藉由 其連結力來防止可動側卷板53其大的歪斜狀態且防止自 流體罜60的流體漏洩,並可迴避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之效率 降低。 * 根據上述第15<解決手段,藉由可動渦卷5〇之支柱部61 及外圍部42之引導孔47可構成可動渦卷5〇之自轉防止機 構。因此’依據本解決手段,例如作為自轉防止機構則無 須再另外设置歐丹機構等,即可簡素化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 之構成。 根據上述第16及第π之解決手段,藉由適當地設定固定 側卷板41之厚度’可確保固定側卷板4丨之剛性。另外,藉 由以楊氏模數大之材料構成上述第18及第19之解決手段 固定側卷板41 ’可確保固定側卷板4丨之剛性。 在此’ 14些解決手段中,係採用固定側卷板41與第1平 板51及第2平板52之任一皆為各別個體之構成,且固定側 卷板41形成為由外緣側朝中心側延伸之懸臂樑狀。因此, 與由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所夾住之可動側卷板53相較, 固足側卷板41變得較易變形。對此,依據上述第ι6〜第19 之解決手段’可充分地確保固定側卷板41之剛性,並防止 O:\84\84170-930212.DOC\ -28- (24) (24)580538 固定侧卷板41之變形成為過大之情形。 於上述第20及第2丨之解決手段中,由外圍部“之内側面 構成與可動側卷板53滑動銜接之固定側之卷板面之一部 份。因此,例如即使是採取固定側之卷板長度及可動側之 卷板長度相等之構造(所謂對稱渦卷構造)之情形,在其表 面上可設定使固定側卷板41之長度較可動側卷板兄之長 度短。 在此,於這些解決手段中,固定側卷板41係採用與第i 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任一皆為各別個體之構成,且固定 側卷板41是由外緣侧朝中心側突出於懸臂樑狀。因此,在 如此之構成中,與由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所夾住之可動 側卷板53相較,固定側卷板41之變形量會有變大之虞。 相對於此,該等解決手段中,可使較可動側卷板5 3易於 變形之固定側卷板41設定成較可動側卷板53短。結果’藉 由縮短固定側卷板41之長度可提高其剛性,並可抑制固定 側卷板41的過度變形。 於上述第22及第23之解決手段中,係採用固定側之卷板 長度較可動側之卷板長度長了僅約半個圓長度之構造(所 謂非對稱渦卷構造)。因此,與採用所謂對稱渦卷構造之 情形相較,可擴大固定側之内側卷板面及可動側之外側卷 板面所劃分之流體室60的最大容積。因此,不需減少通過 渦卷型流體機械10之流體之流量,即可縮短固定側及可動 側之卷板長度。結果,可藉由更加地縮短固定側卷板41 之長度而更加地提高其剛性,並可確實地抑制固定側卷板 O:\84\84170-930212.DOQ -29- (25) 41過大的變形。 於上述第24之解決手段中,為調節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 置,而變更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形狀。因此,可迴避 可動渦卷50之大型化並調節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置。 在此,於一般性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只有相當於第1 平板5 1之物體會被設置在可動渦卷。故,可動渦卷重心位 置的調節,必須僅變更相當於第1平板51之物體的形狀, 其有能會導致大型化。 相對於此,於本解決手段中,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 方係被設置在可動渦卷50。因此,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置 的調節,可藉由變更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之形狀來 進行。因此,依據本解決手段,若與一般性構造之渦卷型 流體機械相較,可小型化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於上述第25及第26之解決手段中,於殼體η内,固定滿 卷40及可動渦卷50之周圍為低壓狀態。因此,若針對形成 於可動側卷板53之最外圍側,容積為最大之流體室6〇加以 考慮,則該流體室60之内壓與固定渦卷40或可動渦卷5〇周 圍壓力的壓力差係幾乎為無之狀態。 在此’於該等解決手段中,採用將第2平板52設置於可 動滿卷50並使其與固定渦卷4〇滑動之構成。因此,若將固 足滿卷40及可動渦卷50之周圍設定為高壓狀態,則可能使 流體自第2平板52及固定渦卷4〇之間隙向流體室6〇漏洩, 而引起效率的降低。 相對於此,若依據上述第25及第26之解決手段,則可侍 O:\84\84170-930212.DOC\ -30- (26) (26)580538 量縮小最大容積之流體室60與固定渦卷4〇或可動滿卷5〇 之周圍之壓力差。因此,依據該等解決手段,可大幅削減 自第2平板52及固定渦卷40之間隙向流體室6〇漏洩之流體 量,並可迴避渦卷型流體機械1〇之效率降低。 於上述第27之解決手段中,於固定渦卷4〇設置薄板構件 71,並使該薄板構件71與可動側卷板53滑動。因此,若以 耐摩損性高之材料來構成該薄板構件71,則即使於啟動時 等給油量容易不足之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部,亦可確實地 迴避磨損及燒焦等之問題。 於上述第28及第29之解決手段中,在可動滿卷5〇設置薄 板構件71,並使孩薄板構件71與固定側卷板41滑動。因此 ,若是以耐磨損性高之材料來構成該薄板構件71,則即使 於啟動時等給油量容易不足之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部,亦 可確實地迴避磨損及燒焦等之問題。 依據上述第30及第31之解決手段,藉由使擠壓力作用於 可動渦卷50 ,可減低公轉中使可動渦卷5〇傾斜之力矩。因 此,可防止可動渦卷50傾斜而與固定渦卷4〇或轉動軸2〇之 偏心部21接觸之情形,且可迴避伴隨而來之損傷並提昇渦 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賴性。 在此,於一般性構造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其相當於第 1平板51者會被设置在可動渦卷,而相當於第2平板52者則 被設置在固足渦卷。因此,因流體室之内壓會使得將可動 渦卷自固定渦卷拉離之力量發生作用,若不使大於該力之 擠壓力作用於可動渦卷,即無法防止可動渦卷的傾斜。 0 :\84\84170-930212.DOQ -31 < (27) (27)580538 __ 但,右可動渦卷50進行公轉,則隨之流體室6〇之内壓亦 會產生變化。因此’即使於流體室6〇之内壓最高之狀態, 若僅使可防止動渦卷50傾斜之擠壓力產生作用,則於流體 室60之内壓低的狀態時擠壓力會過大,而會產生可動渦卷 50於公轉運動之際摩擦抵抗過大之問題。 相對於此,於上述第31之解決手段中,將第丨平板51及 第2平板52雙方設置於可動渦卷5〇,使作用於兩平板51、 52之流體室60之内壓彼此抵銷。因此,即使流體室⑼之 内壓產生變動’表面上僅有本解決手段之擠壓力會作用於 可動渦卷50。因此,若依據本解決手段,僅需使最低限度 之播壓力產生作用’即可防止可動渦卷5〇的傾斜,且不會 使可動渦卷50於公轉運動之際之摩擦抵抗增大,並可使渦 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賴性提昇。 於上述第32及第33之解決手段中,係由可動側卷板53之 低壁部57及形成於固定側卷板41之平面形成部49來形成 流體1: 60。因此,若依據該等解決手段,可使隨著可動渦 卷50的轉動容積發生變化之流體室6〇的最小容積,小於將 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設為一定時之場合。故若依據該等解 決手段,持續保持流體室6〇之最大容積與最小容積之比於 一疋’而可削減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轉動數, 且可小型化固足渦卷4〇及可動渦卷5〇。 在此’於遠等解決手段之固定渦卷40中,固定側卷板41 係由其外圍側邊緣部朝向中心側邊緣部成為延伸之懸臂 樑狀’而其中心側部份之變形量則較易變大。對此,於該
O:\84\84170-930212.DOQ -32- (28)
形量大之固 等解決手段中,平面形成部49係形成為橫跨變 定側卷板41之中心側部份。因此,藉由設置該平面形成部 49,可提高固定側卷板41之中心側部份之剛性,並可縮小 其變形量。結果’可防止因固定側卷板41變形而與可動側 卷板53等過度地相互摩擦之情形,迴避固定側卷板41等之 損傷,並可使滿卷型流體機械10之信賴性提昇。 實施方式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依據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發明之實施形態1〉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係由有關本發明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所構成之渦卷型壓縮機10。該渦卷型壓縮機10係被設置於 冷凍裝置之冷媒迴路。 如圖1所示,上述渦卷型壓縮機10係構成為所謂全密閉 形。該渦卷型壓縮機具備有縱長且形成為圓筒形密閉容器 狀之殼體11。於殼體11之内部係以由上朝下之順序,配置 有壓縮機構30、電動機16及下部軸承19。又,於殼體11之 内部設置有作為轉動軸延伸至上下之驅動軸20。 殼體11之内部係藉由壓縮機構30之外殼3 1被劃分成上 下。於該殼體11之内部中,其上方之空間為低壓室12 ;其 下方之空間則為高壓室13。於渦卷型壓縮機1 〇的運轉中, 低壓室12之内壓係與被渦卷型壓縮機10所吸入之冷媒的 壓力(吸入壓力)相等。另一方面,高壓室丨3之内壓則與自 壓縮機構3 0所吐出之冷媒的壓力(吐出壓力)相等。 O:\84\84170-930212.DOG -33- (29) 糸n壓室13係收容有電動機16及下部軸承19。電動機 則具備有足子17及轉子18。定子17被固定在殼體u之中心 部。另一方面,轉子18則被固定在於驅動軸20之長的方向 之中央#。下部軸承19被固定於殼體丨丨之中心部。該下部 軸承19係可自由轉動地支持著驅動軸2〇之下端部。 於殼體11設有管狀之吐出口 15。該吐出口 15其一端係於 較高壓室13之電動機16更為上方之空間開口。 於壓縮機構30之外殼3 1係形成有上下貫穿其之主軸承 32。驅動軸20由該主軸承32所穿插,並由主軸承32支持而 可自由轉動。於驅動軸20,其突出於外殼31之上部之上端 邵份構成偏心部21。而偏心部21係形成為對於驅動軸2〇之 中心軸偏心。 驅動轴20在外殼31及定子17之間安裝有平衡配重25。另 外,雖未圖示,但於驅動軸2〇形成有給油通路。累積於外 殼31底邵之冷凍機油,係藉由離心幫浦自驅動軸2〇之下端 被吸上來,通過給油通路提供至各部位。此外,於驅動軸 20形成有吐出通路22。對於該吐出通路22則留待後述。 亦如圖2所示,於低壓室12中收容有固定渦卷4〇、可動 渦卷50及歐丹環39。 亦如圖3所示,固定渦卷40係具備有固定側卷板41及外 圍部42。另外,圖3係僅圖示固定渦卷4〇,其顯示圖2之a-a 線剖面圖。 固定側卷板41係形成為高度一定之渦卷壁狀。而外圍部 42係形成為包圍住固定側卷板41之外圍之較厚的環狀,並 O:\84\84170-930212.DOQ -34- 580538
與固定侧卷板41形成為一體。亦即,於外圍部42之内側, 固定側卷板41係突出成懸臂樑狀。又,於外圍部42各自# 成有3個穿插孔47及螺栓48。穿插孔47及螺栓48皆在其厚产 方向貫通外圍部42。 於固定渦卷40中,其外圍部42之内側面44係連續著固定 側卷板41之内側面43而形成。並且,外圍部42之内側面44 係與固定側卷板41之内侧面43共同構成固定側之内側卷 板面45。另一方面,固定側卷板41之外側面則構成固定側 之外側卷板面46。於該固定渦卷40,在表面上其固定側卷 板41之長度為1又3/4卷份。但,由於外圍部42之内側面44 亦構成固定側之内側卷板面45,故該内侧卷板面45之長度 則為2又3/4卷份。 固定渦卷40係被裝載於外殼3 1之上(參照圖2)。該固定渦 卷40雖未圖示,但藉由通過3個螺栓48之螺栓,而被鎖緊 固定於外殼31。於固定渦卷40插入有管狀之吸入口 14之一 端。該吸入口 14係貫通殼體u之上端部而被設置。 於固定渦卷40之吸入口 14之下部設有吸入逆流防止閥 35。而該吸入逆流防止閥35係由閥體36及線圈彈簧37所構 成。閥體36係形成為帽狀,設置成似塞住吸入口 14之下端 。又,該閥體36係藉由線圈彈簧37被壓入至吸入口 14之下 端。 關於可動渦卷50,則參照圖2、圖4及圖5作說明。另外 ’圖4係僅圖示可動渦卷50,其顯示於圖2中A-A線之剖面 圖。又,圖5係顯示固定渦卷4〇及可動渦卷50雙方,及組 O:\84\84170-930212.DOQ -35- (31)580538
合雙方之平面圖。 可動滿卷50係具備有構成第1平板之 側卷板53 ’構成第2平板之第2平板52, 柱部61。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係夾住 置成彼此相對 第1平板51, 可動 及構成支柱部之支 可動側卷板53並配 第1平板5 1係與可動側卷 。另一方面,第2平板52則與第!平板51及可動 別地形成為不同個體,並與第1平板5 1連、纟士。 待後述。 板53形成為一體 側卷板53各 對於該點留 如圖4所示,第1平板51係形成為大致圓形之平板狀。於 第i平板51形成有3個向半徑方向膨脹而出之部份,在其部 份設立有各i個支柱部61。亦即,於可動滿卷5〇設置有3個 支柱部61。支柱部61係稍具厚度之管狀構件,與第丨平板 5 1各別地形成為不同個體。 可動側卷板53係形成為高度一定之滿卷壁狀,而被豎立 設置於第1平面之前面側(於圖2之上面側)。可動侧卷板53 之内側面構成可動侧之内側卷板面54。另一方面,可動侧 卷板53之外側面構成可動側之外側卷板面55。然後,可動 側卷板53其可動側之内側卷板面54及外側卷板面55係形 成如描繪漸開曲線之形狀。又,可動側之内側卷板面54 及外側卷板面55其各自之長度為2又1/4卷份。 如圖5所示’第2平板52係形成為與第1平板51大致相同之 形狀。但,於第2平板52形成有為避免與吸入口 14干涉之 缺口。該第2平板52係在與第1平板51之間,以夾住支柱部 61及可動渦卷50之狀態,藉由3個螺栓62與第1平板51緊鎖 O:\84\84170-930212.DOQ -36- 580538
(32) 。另外,於圖5中省略螺栓62之圖示。該螺栓62以被支柱 部61穿插之狀態連結第丨平板51及第2平板52(參照圖2)。 第1平板51與第2平板52之間隔係藉由被兩者所夾住之 支柱部61來保持。該支柱部61係通過形成於固定渦卷40之 外圍部42之穿插孔47。穿插孔47之直徑係設定成在可動渦 卷50之公轉中,其支柱部61不會與外圍部42接觸之值。 可動渦卷50之可動側卷板53係與固定渦卷40之固定側 卷板41相互咬合(參照圖5)。在可動側卷板53與固定側卷板 41相互咬合之狀態下,固定側之内側卷板面45會與可動側 之外側卷板面55彼此滑動銜接;而固定側之外側卷板面46 則會與可動側之内側卷板面54彼此滑動銜接。亦即,固定 側之内側卷板面45及外側卷板面46會成為描繪公轉運動 之可動側卷板53的包絡線之形狀。 另外,於可動渦卷50之第2平板52,其前面(於圖2之下 面)會構成與固定侧卷板41之上側的前端滑動之滑動面。 即,與在第2平板52之固定側卷板41的滑動面為單純的平 面。此外,第1平板51之前面(於圖2之上面)會構成與固定 側卷板41之下側的前端滑動之滑動面。並且,藉由彼此滑 動銜接之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與夾住其雙方而 彼此相對之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劃分出為流體室,亦 即壓縮室60。 在此,於可動滿卷50,其支柱部61之高度係僅較可動側 卷板53之高度高出一些。因此,係以支柱部61來支撐來自 螺栓62幾乎全部之鎖緊力,藉由該鎖緊力可動側卷板53即 O:\84\84170-930212.DOQ -37- (33) 不會有歪斜之現象。 另外,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於圖2之上下方向之長度) 係較固定側卷板面41之高度(於圖2之上下方向之長度)高 出一些。因此,夬住可動側卷板53之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 52,與固定側卷板41之間則必須確保有間隙。此外,固定 側卷板41之厚度亦較可動側卷板53之厚度厚。 於本實施形態之壓縮機構30中,係採用所謂的非對稱滿 卷型構造(參照圖5)。具體而言,於該壓縮機構30,由固 定渦卷40之外圍部42所形成之内側卷板面45可與形成於 可動側卷板53之最外圍部份之外側卷板面55之整體滑動 銜接。亦即,内側卷板面45延伸至可動側卷板53之外圍側 端部的附近。 於可動滿卷50之第1平板51,其中央部形成有吐出口 63(2 、圖4)。該吐出口 63係貫通第1平板51。又,於該第1平板 51形成有軸承部64。該軸承部64係大致形成為圓筒狀,突 出設置於第1平板5 1之背面側(於圖2之下面側)。此外,於 軸承部64之下端部形成有凸狀之突出部65。 於軸承部64之突出部65下面與外殼31間設置有密封環38 。於該密封環38之内側可通過驅動軸2〇之給油通路供給高 壓之冷康機油。若將高壓之冷凍機油送入至密封環38之内 側’則在突出邵65底面油壓會產生作用,而將巧動滿卷50 往上方推升。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對於矸動渦卷5〇 ’使將第1平板51擠壓至固定渦卷40之力產生作用。 於第1平板51之軸承部64插入有驅動軸20之偏心邵21。而 -38-
〇:\84\8417〇.93〇212.DOQ (34) (34)580538 於偏心部21之上端部則有吐出通路22之入口端呈現開口 。蔹吐出通路22其入口端附近係形成為略大口徑,且在其 内邯則設置有筒狀密封墊23及線圈彈簧24。筒狀密封墊23 係形成為内徑較吐出口 63之直徑稍微大之管狀,並藉由線 圈彈簧24而被擠壓至第1平板51之背 22、 山 力外,吐出通路 <出口端,係在驅動軸20之側面之定子 及下邵軸承19 間主現開口(參照圖1)。 在第1平板51與外殼31之間設置有歐丹環〜、、 維 衣39。孩歐丹環39 *禾圖不,但具備有與第1平板51扣合 斑 〜對按鍵部,及 二卜殼Μ扣合之一對按鍵部。並且’歐丹環外係構成可動 嗎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 、於本實施形態中’可動漏卷50之重心位置係大致被設定 於:心部21之中心軸上。該可動滿卷5〇之重心位置的設定 ^藉由調節第!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的形狀而進行。亦 即,因可動側卷板53為渦卷形狀所造成之重心位置的偏移 ,係藉由調節第i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的形狀而彼此抵 銷。 -運轉動作-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之滿卷型壓縮機1〇係被設置於冷康 機疋冷媒迴路上。於該冷媒迴路中,冷媒會循環並進行蒸 氣壓縮式之冷凍循環。此時,滿卷型壓縮機ι〇吸入以蒸發 器所蒸發之低壓冷媒並壓縮,再將壓縮後之高壓冷媒送往 凝縮器。在此,說明關於满卷型壓縮機1〇壓縮冷媒之動= O:\84\84170-930212.DOC\ -39- (35)580538 在也動機16所產生之轉動動力係藉由 達至可動渦卷50。而與驅動軸20之偏心部 卷5〇,則由歐丹環39所引導,不進行自轉 運動在可動渦卷50公轉之狀態中,固定 45會與可動侧之内侧卷板面54彼此滑動掏 外側卷板面46則與可動侧之外侧卷板面 另外’固定側卷板4丨其上側之前端會j 面α動銜接;而其下側之前端則與第1平 銜接。 低✓令媒會朝向吸入口 14而被吸入。該 吸入逆流防止閥35之閥體36並流入壓縮室 可動、馬卷50的移動壓縮室60之容積會變小 之冷媒即被壓縮。被壓縮過之冷媒會通過 室60流向吐出通路22。之後,高壓冷媒會 入高壓室13,再通過吐出口 15自殼體π而 在此’隨著壓縮室60之容積逐漸地變小 内壓會上昇。且一旦壓縮室6〇之内壓上^ 產生將其往下方壓下之軸方向荷重,而j 產生將其往上方推升之軸方向荷重。另一 形態之可動渦卷50,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 而相互連結。因此,在第1平板51所產生 及在第2平板52所產生之軸方向荷重會彼 ’即使壓縮室60之内壓上昇,在表面上於 生之軸方向荷重亦完全沒有變動。
驅動軸20而被傳 ;21扣合之可動渦 ,而僅進行公轉 側之内側卷板面 i接;而固定側之 55彼此滑動銜接 餐第2平板52之前 板51之前面滑動 低壓冷媒會壓了 60 °並且,隨著 ’而壓縮室60内 吐出口 63自壓縮 由吐出通路22流 被送出。 ,則壓縮室60之 ί",第1平板51會 令第2平板52則會 方面,於本實施 52係藉由螺栓62 之軸方向荷重, 此相互抵銷。故 可動滿卷50所產 O:\84\84170-930212.DOQ -40- 580538
(36) -實施形態1之效果- 根據本實施形態,將與固定側卷板41滑動銜接之第2平 板52與可動側卷板53各別形成。於與可動側卷板53為各別 個體之第2平板5 2中’其與固定側卷板41之滑動面則為單 純之平面。因此,若與相當於第2平板52者會與固定側卷 板形成為一體而構成固定滿卷之一般性之滿卷型壓縮機 相較,對與第2平板52之固定側卷板41之滑動面進行高精 密度加工變得極為容易。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加工上不需要很多時間,而可 完成第2平板52之滑動面加工成小表面粗糙度,進而可確 實地加工成平面。結果,在不損耗渦卷型壓縮機丨〇之生產 效率下,可大幅度地削減自第2平板52及固定側卷板41之 間隙所漏洩出之流體的量,並可使渦卷型壓縮機1〇之效率 提升。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中,於其可動渦 卷50,第2平板52係與可動側卷板53形成為各別之個體。 因此,在組裝渦卷型壓縮機10之時,於加裝第2平板52前 之狀態,可利用目測或間隙計等來確認固定側卷板41及可 動侧卷板53之位置關係。然後,可邊轉動可動側卷板53邊 確認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間隙,並在最合適之 位置將固定渦卷40固定於外殼3 1。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 ’藉由最合適化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的位置關係 ,可削減自壓縮室60之冷媒的漏洩量,並謀求渦卷型壓r縮 機10之效率提升。 O:\84\84170-930212.DOQ -41 - (37)580538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可動渦卷Μ中 般地设置弟1平板51及弟2平板$ 2 如夾住可動渦卷50 再精由螺检6 2 i表έ士 g 4 平板51及第2平板52。因此,即使 連、、、口弟1 乂績室60之内壓對裳】正 板51及第2平板52產生作用,亦可μ i對弟1千 對第1平板51產生作用 之力量與對第2平板52產生作用之 座生作用 量彼此相互抵銷。 針對此點,參照圖6A及圖印知、 一
^ ^ 以說明。另外,於圖6A 及圖6B中,正(+)為向上之荷重, 負(一)為向下之荷重。 在一般性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A + 丁兵夾住固定側卷板及可動 側卷板的一對平板,一方係被設蓄 叹置於固定渦卷,另一方則 被設置於可動渦卷。因此,如圖6A所示,一旦可動渦卷 公轉而壓縮室之内壓上升,則將可動渦卷自固定渦卷拉開 之方向之荷重,亦即向下之軸方向荷重Fga會作用於可動 滿卷。 相對於此’於本貫施形態中,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雙方設置於可動渦卷50。如圖6B所示,於第1平板51會產 生向下之軸方向荷重Fgal,而於第2平板52則產生向上之 軸方向荷重Fga2,但該兩者荷重之大小經常是相等的,對 第1平板51所產生之荷重pgal及對第2平板52所產生之荷重 Fga2之合力為0。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大幅度降低 對可動渦卷50所產生之軸方向荷重(即推力荷重),並大幅 度削減為支撐可動渦卷50之軸方向荷重所產生之摩擦損 失0 如此’根據本貫施形態,可減輕可動滿卷50之轴方向荷 重並大幅度削減摩擦損失。故,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 O:\84\84170-930212.DOQ -42- $8〇538
機ίο係適用於所謂可變速之壓縮機。亦即,於使用變頻器 炎將〉尚卷型壓縮機10設定為可變速之情形時,有時會對電 動機16提供較商用電源高之頻率,使可動渦卷50高速轉動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可大幅度降 低可動滿卷50於公轉時之摩擦損失。因此,該渦卷型壓縮 機10係極為適合於可動渦卷50進行高速轉動之運轉。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冷凍機油之油壓作用於可動渦 卷50《哭出部65之下面,而將可動渦卷50之第1平板51擠壓 於固足滿卷40。藉由使該擠壓力發生作用,可降低公轉中 伏可動渦卷50傾斜之力矩。 亦即’在可動渦卷50中,因其重心位置及軸承部64之位 置疋分開的’故於公轉中之可動渦卷5〇會產生使此對p偏 心部21傾斜之力矩。另一方面,使如上述之擠壓力對可動 满卷50發生作用,則會產生與使可動渦卷5〇傾斜之力矩反 方向之力矩,而雙方之力矩會彼此抵銷。因此,根據本實 施形態,可防止可動渦卷50呈現傾斜而與固定渦卷4〇及轉 動軸之偏心部21接觸之情形,且可迴避伴隨而來之損傷並 使渦卷型壓縮機10之信賴性提昇。 另外,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將抑制可動渦卷5〇傾斜之擠 塵力,與一般性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相較,大幅度地降低。 針對此點,再度參照圖6A及圖6B作說明。 如上述,於一般構造之渦卷型壓縮機中,係因壓縮室之 内壓而對可動滿卷產生向下之軸方向荷重。若可動渦卷公 轉,則壓縮室之内壓會起變化。因此,作用於可動渦卷之 °:\84\84170-930212.DOQ -43- (39)
軸方向荷重Fga,會對應可動渦卷之轉動角而起變動。具 體而言,如於圖6A —點鎖線所示,會在-Fgamax S Fga $ -Fgamin之範圍變動。 在此,假設為防止可動渦卷之傾斜,對可動渦卷50之向 上擠壓力最低限度必須為Fthmin。於此種假設之情形,即 使在Fga= -Fgamax之狀態下,對可動滿卷產生作用之合力F 亦必須為Fthmin以上。故,於此情形,必須對可動渦卷產 生作用之最小擠壓力Fbp’則成為Fbp’ = Fthmin + Fgamax。 但,對可動渦卷產生作用之擠壓力Fbp’係可利用冷凍機 油之油壓等來施加者,其不依存於可動渦卷之轉動角,而 幾乎為一定。因此,對可動渦卷產生作用之合力F會在 Fthmin S F $ Fthmax之範圍有所變動。亦即,對於可動滿卷 ,幾乎經常有較最低限度必要之擠壓力Fthmin更大之力量 作用於其上。因此,於一般性之渦卷型壓縮機中,對可動 渦卷產生作用之向上之擠壓力變得過大,而造成可動渦卷 5〇於公轉時之摩擦損失過大之問題。 對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使因壓縮室60之内壓而對可 動渦卷50產生作用之軸方向荷重為0。針對此點作說明。 若於可動渦卷50之公轉中壓縮室60之内壓起變化,則對第 1平板51產生作用之向下之軸方向荷重Fgal,會如圖6B — 點鎖線表示,在-Fgamax$ Fgal S -Fgamin之範圍變動。又, 對第2平板52產生作用之向上之軸方向荷重Fga2,會如同 圖中二點鎖線所示,在Fgamin$ Fga2$ Fgamax之範圍起變動 。然後,此2個荷重Fgal、Fga2於任何轉動角其大小皆相同 O:\84\84170-930212.DOQ • 44· 580538
(40) 但方向相反且會彼此抵銷。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對於可動渦 卷50,於表面上僅有使用高壓之冷凍機油而施加之向上擠 壓力Fbp作用。然後,若將該擠壓力Ft)p設定為Fbp= Fthmin ’則可防止可動渦卷50之傾斜。故,根據本實施形態,可 將作用於可動渦卷50之擠壓力Fbp所產生之摩擦損失抑制 於最小限度,防止可動渦卷50之傾斜並提高渦卷型壓縮機 10之信賴性。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將被第i平板51及第2平板52夾 住之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設定成較與該可動側卷板53咬 合之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還高。因此,以螺栓62連結第1 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際,即可確實地迴避可動渦卷50對 於固定渦卷40成為鎖住狀態之情況。亦即,可確實地迴避 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夾住固定側卷板41,使得可動渦卷 5〇無法公轉之狀況。故,根據本實施形態,無須特別的 顧慮即可確實地組裝渦卷型壓縮機,並可簡化其製造步騾 另外,依據本實施形態,因在可動渦卷50設置複數個的 支柱部61,故可保持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隔並確實 地連結兩者。又,於本實施形態之可動渦卷50中,因將支 柱部61配置在較可動侧卷板53之外側,故可維持可動側卷 板53為小型。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可迴避可動渦卷5〇 之大型化,並確實地連結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另外,依據本實施形態,由於使支柱部61之高度為可動 O:\84\84170-930212.DOQ -45- (41)
螺栓62幾乎 侧卷板53之高度以上,故可以支柱部61來支撐 所有之鎖緊力。因此,例如即使連結第1平板5 1及第2平板 52之螺栓62之鎖緊力出現過大之情形,亦可迴避該鎖緊力 造成可動側卷板53傾斜過大的情形,並防止冷媒自壓縮室 60漏洩渦卷型壓縮機10效率降低之情形。 另外,依據本實施形態,可大幅度簡化為防止可動渦卷 50過大傾斜所必需之構件尺寸管理。針對此點,參照圖7 加以說明。 如上述,於一般性之渦卷型壓縮機中,夾住固定側卷板 及可動側卷板之一對平板,其一方被設置於固定渦卷,另 一方則被設置於可動渦卷。而於該渦卷型壓縮機,其可動 渦卷會傾斜到何種程度,則係由可動渦卷之背面與歐丹環 間之間隙5來決定。 另一方面,若可動渦卷之傾斜變大,則驅動軸之偏心部 及可動渦卷之軸承部會接觸,引起磨損及損傷之問題。因 此,有必要正確地管理可動渦卷及歐丹環之間隙5,以將 可動渦卷之傾斜抑制於某種程度以下。但由於該間隙5係 受到許多尺寸的影響,故會有必須在狹窄的公差範圍内管 理眾多尺寸,而降低渦卷型壓縮機製造效率之問題。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在可動 渦卷50設置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而藉由該等第1 平板51及第2平板52,夾住固定渦卷40。然後,如圖7所示 ,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其可動渦卷50會傾斜到 何種程度,不再是由可動渦卷50及歐丹環39之間隙5所決 O:\84\84170-930212.DOQ -46- (42) 定’而是由可動侧卷板5 3之高度Η o s與固定側卷板41之高 度Hfs的差來決定。 因此,僅管理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Hos及固定側卷板41 之高度Hfs的2個尺寸,即可確實地迴避可動渦卷50之過度 傾斜。故,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持續地維持渦卷型壓縮機 10之高信賴性,並使其生產效率提昇。 在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固定侧卷板 41係採用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任一者皆為各別個體 之構成,且固定侧卷板41係向著外圍部42之内側突出成雖 臂樑狀之狀態。因此,和與第1平板5 1形成為一體之可動 側卷板53相較,固定側卷板41有較大變形之虞。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設定固定側卷板41之厚度較可 動側卷板53之厚度為厚。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提言 較可動侧卷板5 3易於變形之固定侧卷板41之剛性,並防止 固定側卷板41的過大變形。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内側卷板面45係藉由固定侧卷板 41之内側面43及外圍部42之内側面44雙方所構成(參聘 、直1 3 、圖5)。因此,可設定較可動側卷板53易於變形乏同〜 /〜Μ疋側 卷板41為較可動側卷板53僅短約1/2卷份。故,依據本每、α 形態,可藉由短縮固定侧卷板41之長度提高其剛性,並抑 制固定側卷板41之過度變形。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採用所謂非對稱渦卷型構造。 即,固定側之内側卷板面45之長度係較可動側之外側卷板 面55僅長約1/2卷份。故,與採用兩卷板面45、55長度相门 O:\84\84170-930212.DOC\ -47- (43)580538 之對稱满卷型構造之情形相較,可擴大固定側^^ 面45及可動側之外侧卷板面55所劃分之壓縮室6〇之最大 容積。且可在不減少滿卷型壓縮機1〇所可吸入之冷媒量之 情形下,縮短固定側之卷板面45、 46或可動側之卷板面54 、55之長度。結果,可更縮短固定 高其剛性,並可確實地抑制固定御j 側卷板41之長度而更提 卷板41之過大變形。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 變更了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形狀 形態,可迴避可動渦卷50之大型彳匕, 重心位置。 為調節可動渦卷50之重心位置 。因此,依據本實施 並調節可動渦卷5〇之 針對此點作說明。於一般性之讯皂拥、云_磁κ '^渦卷型流體機械中,僅相 當於第1平板5 1者被設置於可動涧矣 m . 刀嗎卷。因此,可動渦卷之 重心位置的調節’有必要僅對相备 J领S於罘1平板51者之形狀 進行變更,故會有引起大形化之虞。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將第i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 設置在可動渦卷50。因此,可動渦卷5〇之重心位置的調節 ,可藉由變更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之形狀來進行。 故,依據本實施形態,與一般性構造之渦卷型壓縮機相較 ’可小型化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進而小型化可動滿卷 50 °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壓縮機構3〇之固定滿卷4〇及 可動渦卷50設置於殼體11内之低壓室12。亦即,固定、;尚卷 40及可動渦卷50之周圍係與渦卷型壓縮機1〇之吸入壓力 為相同之壓力狀悲。因此’右就形成於可動側卷板5 3最外 O:\84\84170-930212.DOQ -48- 580538
圍侧之最大容積之壓縮室60考慮,則該壓縮室6〇之内壓與 低壓室12之内壓之壓力差幾乎成為無之狀態。 在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係採用將第2平板52設置於可 動渦卷50,並使其與固定渦卷4〇滑動之構成。因此,將固 定渦卷40及可動渦卷50之周圍設定成為與吐出壓力相同 之高壓狀態,則冷媒會由第2平板52及固定渦卷40之間隙 向壓縮室6 0漏'喪’而有效率降低之虞。 對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極度地縮小與最大容積之歷 縮室60與固定渦卷40及可動渦卷50周圍之壓力差。故’根 據本實施形態,可大幅度地削減由第2平板52及固定满卷 40之間隙向壓縮室60漏洩之冷媒量,並避免渦卷蜇壓縮機 10之效率降低。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固定側卷板41係與第2平板52 為各別形成之個體。因此,可縮小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 卷板53之前端附近之間隙,削減自該間隙所漏洩之冷媒量 。針對此點,參照圖8A、圖8B、圖9A及圖9B作說明。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之固定渦卷40為渦卷狀之固定側卷 板41朝向環狀之外圍部42之内側而突出成懸臂樑狀。m , 〜 囚此 ,如圖8 A及圖8B所示,若使用僅於側面形成有切刀、 刀100,即可進行該固定渦卷40之加工。 另一方面,於一般性之渦卷型壓縮機之固定渦卷中,相 當於第2平板者會與固定側卷板形成為一體。於加 綠構 造之固定渦卷,係需要在側面及端面雙方形成有切刀之— 銑刀,但該立銑刀之角部較易磨損。因此,如圖9 A所厂、 O:\84\84170-930212.DOQ -49- (45)
,於固定側卷板之根部部份,會形成曲面狀之R。然後, 為避免與該R部份的干涉,故於可動側卷板之前端施以倒 角。因此,在固定側卷板之根部及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附 近會產生間隙,冷媒會通過該間隙而造成漏洩。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固定渦卷40與第2平板52係各 別形成之個體。因此,如圖9B所示,可將固定側卷板41 及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製作成直角,以防止於其附近產生 間隙之情形。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可削減自固定侧卷 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附近的間隙所漏洩之冷媒量 ,並可謀求提昇渦卷型壓縮機10之效率。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1- 如上述,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之渦卷型流 體機械,係具備有固定渦卷40,公轉運動之可動渦卷50, 及該可動渦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轉動軸之渦卷型流體機 械,上述固定渦卷40係具備有渦卷狀之固定側卷板41,而 上述可動渦卷50則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之偏心部21扣合 之第1平板5 1、與上述固定側卷板41咬合之渦卷狀之可動 側卷板53、隔著該可動側卷板53而與第1平板5 1相對之第2 平板5 2,藉由上述固定側卷板41、可動側卷板5 3、第1平 板51及第2平板52而形成壓縮室60者。 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將第1平板51與可 動側卷板53形成為一體,而將第2平板52與可動侧卷板53 形成為各別之個體,但除此之外,亦可設定如以下之構成 O:\84\84170-930212.DOQ -50- 580538
動側卷板53 (46) 首先’如圖10所示,亦可將第2平板52與可 开y成為體’而將第1平板51與第2平板52及可動側卷板53 各別形成。於該構成中,於與可動側卷板53為各別個體之 第1平板51中,其與固定側卷板41之滑動面係成為單純之 平面 口此’與相當於弟1平板51者與可動側卷板形成為 一體而構成可動渦卷之一般性渦卷型壓縮機相較,對與第 1平板51或第2平板52之固定側卷板41之滑動面之高精密加 工受传極為容易。故,根據本變化例,與上述實施形賤之 滿卷型壓縮機10相同,在不損耗其生產效率下,可謀求提 昇其效率。 其次,如圖11所示,亦將第1平板51、第2平板52及可動 側卷板53形成為各別之個體。於該構成中,對於與可動側 卷板53為各別個體之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其與固定側 卷板41之滑動面變為單純之平面。因此,與相當於第i平 板51者會與可動側卷板形成為一體而構成可動渦卷,且相 當於第2平板者會與可動側卷板形成為一體而構成固定渦 卷之一般性的滿卷型壓縮機相較’對與第1平板5 1或第2平 板52之固定側卷板41之滑動面進行高精密加工變得極為 容易。故,根據本變化例,係與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 縮機10相同,可不損耗其生產效率而謀求提昇其效率。 此外’採取該構成之場合,於加裝第2平板52前之狀態 ,可利用目測或間隙計等來確認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 板5 3之位置關係。然後,可邊轉動可動側卷板5 3邊確認固 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 3之間隙,並在最合適之位置將 O:\84\84170-930212.DOC\ -51- 580538 (47) 固定 最合 壓縮 升〇 渦卷40固定於外殼3 1上。因此,根據本變化例,藉由 適化地配置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可削減自 A 6 0之流體漏戌f ’並謀求滿卷型壓縮機1 〇之效率提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2-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如圖12所示,亦 了在可動側卷板53及第2平板52之間夾住薄板構件71。諸 薄板構件71係彈簧鋼等之耐磨損性佳之材料所成之薄板 。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其固定侧卷板41之上側 <前端會與薄板構件71滑動。由於該薄板構件71具有優良 之耐磨損性,故即使是在啟動時等容易造成給油量不足之 上側之前端部,亦可確實地防止磨損及燒焦等問題。 另外’對於上述變化例1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亦可應用本 ’文化例。亦即,於採用第2平板52與可動側卷板53形成為 體’而第1平板51與第2平板52及可動側卷板53形成為各 别個體之構造時,亦可在可動側卷板53及第1平板51之間 爽住薄板構件71。於該情形下,其固定渦卷4〇下側之前端 s與薄板構件71滑動。又,於採用第1平板5丨、第2平板52 及可動側卷板53皆為各別個體之構造時,亦可在可動側卷 板53與第!平板51間,及可動側卷板兄與第2平板52間雙方 爽住薄板構件7丨。於此種情形,其固定渦卷4〇上下的前端 會與薄板構件7 1滑動。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3-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具備有作為可動 O:\84\84170-93〇212.D〇〇 •52- 580538
渴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之歐丹環39,但亦可採用如其次之 構成而加以取代。 亦即’如圖13所示,亦可藉由外圍部42之穿插孔47及通 過該罕插孔47之支柱部61來構成可動渦卷5〇之自轉防止 機構。於本變化例中,穿插孔47之直徑D係形成為d+ 2
Ror。另外,「d」係顯示支柱部6丨之直徑;「R〇r」則顯示 可動滿卷50之公轉半徑。又,穿插孔47係如描繪與可動渦 卷50同時公轉之支柱部6丨之包絡線般地形成於特定之位 置,並構成芽插孔。 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丨〇,其支柱部6丨之側面會與 穿插孔47之側面滑動。支柱部61及外圍部42會藉由彼此之 滑動銜接來引導可動渦卷50並限制可動渦卷50之自轉。如 此,於本變化例中,可利用可動渦卷5〇之支柱部61及外圍 部42之穿插孔47來構成可動渦卷50之自轉防止機構。故, 根據本變化例,不須要作為自轉防止機構之歐丹環39,可 簡化渦卷型壓縮機10之構成。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4-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於固定渦卷40係 設定外圍部42之高度與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相同,但亦可 採用如其次之構成而取代之。 亦即,如圖14所示,於固定渦卷40,亦可設定外圍部42 之高度較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高出一些。於本變化例中’ 即使可動渦卷50位於最下方之狀態,第2平板52亦會與外 圍部42之上面滑動銜接,以確保在固定側卷板41上側之前 O:\84\84170-930212.DOC\ -53-
580538 端與第2平板52之間一定會有間隙。 因此,即使因麼縮室60之内壓及熱造成固定側卷板41 — 些變形,但可防止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強烈碰撞到第2平 板52的損傷。又,可迴避因固定側卷板41及第2平板52之 接觸而增加之摩擦抵抗。 另外,於本變化例中,如同一圖所示,於固定側卷板4工 設置密封片72。該密封片72係被設於固定侧卷板41上侧之 别並與第2平板52滑動銜接。如上述,於本變化例中, 於固定側卷板41前端及第2平板52間設置間隙,但該間隙 係由密封片72所密封住。 如此設置密封片72,除了可確保固定側卷板41與第2平 板52間之間隙外,並可密封住固定側卷板41及第2平板52 之間隙。因此,根據本變化例,除了確保間隙之效果,更 可抑制自固定側卷板41與第2平板52間之間隙的冷媒漏洩 ’並避免渦卷型壓縮機1〇之效率降低。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5_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於固定渦卷40雖 設定固定側卷板41之高度為一定,但亦可採用如其次之構 成而取代之。 亦即,如圖1 5所示,亦可將固定侧卷板41之高度設定成 由固定側卷板41之外圍側向中心側逐漸地降低。於本變化 例,固定側卷板41之上側之前端面成為由固定側卷板41之 外圍側向中心側逐漸下降之傾斜面。另一方面,固定側卷 板41下側之前端面則成為由固定側卷板41之外圍側向中 O:\84\84170-930212.DOQ -54- (50)
心側逐漸上升之傾斜面。另外,於該固定側卷板41中,亦 可僅使上側之前端面傾斜,而使下側之前端面為平坦。相 反地,亦可設定使上側之前端面平坦,而僅使下側之前端 面為傾斜。又,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0,與上述變 化例4相同,亦可於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密封片。 在此’由於固定側卷板41之中心侧部份’不僅承受γ流 體室60之高内壓,並被曝晒於高溫中,故其變形量較易變 大。對此’根據本變化例,越是變形量易於變大之固定側 卷板41之中心側,越可擴大與固定侧卷板41之前端及第j 平板51及第2平板52之間隙。因此,根據本變化例,可防 止固定側卷板41會強烈碰撞到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的損 傷。又,可避免因固定側卷板41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的接觸而增加之摩擦抵抗。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6-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亦可採用如其次 之構成。在此,對於本變化例,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 之部份。 如圖16所示,本變化例之可動渦卷50,於第2平板^米成 有吐出口 63。亦即,吐出口 63並非形成於第}平板 1 ’而 是形成於第2平板52。吐出口 63形成於第2平板5 乂甲心部 ,並貫穿第2平板52。 另外,於本變化例之壓縮機構30,設有吐出通路 件 9 2 及吐出通路95。而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 口 丹驅動 軸20並未形成有吐出通路22,亦未設置有筒狀密封執 土 2 3及 O:\84\84170-930212.DOQ -55-
(51) 線圈彈簧24。 各構件92其圓頂狀邵份係被設置成如覆蓋住第2 :板52之中央部1圓頂狀部份之内侧係為吐出壓空間94 。、另外,吐出通路構件92其由圓頂狀部份向側方延伸之部 刀係舁固疋渦卷40共同被固定於外殼3丨。在於吐出通路 ,件92之圓頂狀部份之下端及第2平板52之間,設有密封 環93。而該密封環93會與可㈣卷5。之第2平板η滑動銜接 ,並密封住吐出通路構件92及第2平板52之間隙。 ,吐出通路95係形成為自吐出通路構件92起,經過固定滿 卷4〇<外圍部42延伸至外殼31。該吐出通路95會在其入口 端與吐出壓空間94連通,並在其出口端與殼體丨丨内之高壓 室13連通。 於壓縮機構30被壓縮之冷媒,會透過吐出口 63流向吐出 壓空間94。而吐出壓空間94之高壓冷媒,則透過吐出通路 95流入高壓室13。之後,高壓室13之高壓冷媒,會透過吐 出口 15被送往殼體11之外部。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7-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亦可採用如其次 之構成。在此,針對本變化例’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 之部份。 如圖17所示,針對本變化例之可動渦卷50,於第2平板 52形成有連通孔75及中間吐出孔76。連通孔75係形成在與 第1平板51之吐出口 63相對之位置’且貫穿第2平板52。而 中間吐出孔76則形成於較連通孔75更接近第2平板52的外 O:\84\84170-930212.D〇C\ -56- (52) 圍,並貫穿第2平板52。 另外,於第2平板52之背面(於圖17之上面)設置有圓頂狀 之蓋構件77。該蓋構件77係被安裝成如覆蓋住第2平板52 之連通孔75及中間吐出孔76。然後,藉由該蓋構件77及第 2平板52劃分出吐出包圍空間78。而該吐出包圍空間78藉 由連通孔75及中間吐出孔76可與壓縮室60連通。 此外,於第2平板52之背面安裝有釋壓閥79。該釋壓閥 79即所謂的舌狀閥,係被設置成可塞住中間吐出孔76。釋 壓閥79係僅在壓縮室60之内壓高於吐出包圍空間78之内 壓之場合時打開,使中間吐出孔76開口。 在此,於通常之渦卷型壓縮機,其壓縮比為一定而沒有 變化。另一方面,在冷媒迴路使冷媒循環進行冷;東循環之 場合時,冷凍循環中之高壓與低壓之比,會因運轉條件而 變動。因此,於渦卷型壓縮機之壓縮比變得較冷凍循環之 高壓與低壓之比還大之狀態中,渦卷型壓縮機中會壓縮了 必要以上之冷媒。 相對於此,若依據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 0,則可避 免此種過壓縮現象。亦即,於渦卷型壓縮機1 0之壓縮比變 得較冷凍循環之高壓與低壓之比還大之狀態中,在壓縮步 騾的途中,其壓縮室60之内壓會達到冷凍循環之高壓。因 此,釋壓閥79會由壓縮室60之内壓所壓開,而壓縮室60内 一部分的冷媒會通過中間吐出孔76流入吐出包圍空間78。 於壓縮室60中,只有殘留之冷媒會被壓縮。因此,即使 是在壓縮室60與吐出口 63連通之狀態,冷媒壓力亦不會高 O:\84\84170-930212.DOQ -57- 580538
於必 圍空 合, 例之 條件 於 用劃 殼體 頂構 同之 如 11之 有吸 殼體 承部 本 及中 51, 之中 吐出 於 83 ° 平 要以上。另一方面,於進行壓縮之途中,流入吐出包 間78之冷媒會通過連通孔75與壓縮室60内之冷媒匯 之後透過吐出口 63流向吐出通路22。如此,於本變化 渦卷型壓縮機10中,其壓縮比會配合冷凍循環之運轉 自動地調節。 1施形態1之變化例8- 上述貝施形悲之滿卷型堡縮機1 〇中,殼體11内係採 分成低壓▲ 12及南壓室13之構成,但此外,亦可採用 11之内部全體為低壓(吸入低壓)狀態之構造(低壓圓 造)。在此,針對本變化例,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不 部份。 圖18所示,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中,在殼體 中央部設置有吸入口 14。另外,於固定渦卷4〇則設置 入口 81。該吸入口 81係形成為橫向貫穿外圍部42,使 11之内部空間與壓縮室60連通。又,本實施形態之軸 64係形成為單純的筒狀,並省略突出部65。 變化例之可動渦卷50,在第2平板52形成有吐出口 Μ 間壓導入孔82。亦即,吐出口 63並非形成於第丨平板 而是形成於第2平板52。而吐出口 63形成於第2平板^ 心部並貫穿第2平板52。中間壓導入孔82係形成於較 口 63更接近第2平板52的外圍並貫穿第2平板52。 本變化例之壓縮機構3〇係設有高壓冷媒之導出構件 而該導出構件83則具有平板狀構件84及蓋狀構件Μ。 板狀構件84係形成為平板狀,被配置成如覆蓋住第2 O:\84\84170-930212.DOC\ -58- (54) (54)580538 平板52之上方。該平板狀構件84係藉由螺栓91,而與固定 滿卷40共同被固定於外殼31。於平板狀構件84第2平板52 之吐出口 63上方位置設有連通孔85。而該連通孔85係形成 貫穿平板狀構件84。 在平板狀構件84及第2平板52之間,設有内側密封環% 及外側在封裱87。内側密封環86及外側密封環”係被配置 方、以連通孔85為中心之同心圓上,並與公轉之可動渦卷5〇 的第2平板52滑動銜接。另外,内側密封環%及外側密封 環87係各自形成特定之直徑。而即使可動渦卷50在進行公 轉運動 < 時,其第2平板52之吐出口 63會經常與内側密封 環86之内側空間連通,而第2平板^之中間壓導入孔”亦 保持常與内側密封環86與外側密封環87間之空間連通。 蓋狀構件88係被安裝於平板狀構件料之上面。於此狀態 下,在蓋狀構件88及平板狀構件84之間劃分有吐出壓空間 89。於該吐出壓空間89處,平板狀構件84之連通孔以呈一 開口。另外,於蓋狀構件88之上端插入有被形成管狀之吐 出口 15的-端。該吐出口 15係被設置成貫穿殼體u之上端 部〇 於吐出壓空間89係收容有吐出間90。該吐出閥90即是所 明的舌狀閥’ i固定於平板狀構件84之上面。又,該 閥90係被設置成可塞住連通孔85。 此外,於本變化例之廢縮機構3〇係設有供油通路% 油通路⑽由管狀通路97及溝狀通路98所構 。: 板52之下面及外圚为 在弟2平 圍4 42之上面之間,透過該供油通路%可 〇:\84\8417〇.93〇212.DOC\ -59- 580538 (55) 提供冷凍機油。 具體而言,管狀通路97係自外殼31而遍及固定滿卷40之 外圍部42而形成。又,該管狀通路97其一端係朝在於外殼 31之主軸承32的上方開口;而另一端則朝在於固定渦卷40 之外圍部42的上方開口。另一方面,溝狀通路98則係以下 抱固定滿卷4〇之外圍部42上面而形成。該溝狀通路98係由 官狀通路97之上端向外圍部42之内側延伸,並沿著外圍部 42之内圍延伸成圓弧狀。 接著說明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之運轉動作。自吸 入口 14向殼體11内所流入之低壓冷媒,會通過吸入口 81被 吸入於壓縮室60。另一方面,壓縮後之高壓冷媒則通過吐 出口 63自壓縮室60流出,接著再由連通孔85壓開吐出閥90 並流入吐出壓空間89。之後,高壓冷媒會通過吐出口 15自 殼體11送出。 於該渦卷型壓縮機10,與吐出口 63連通之内側密封環86 之内侧,其壓力與吐出壓力為相同。另一方面,與中間壓 導入孔82連通之内側密封環86及外側密封環87之間之空 間,其内壓係較吸入壓力高且較高壓低之中間壓。因此, 與僅設置1個密封環之場合相較,可縮小内側密封環86及 外側密封環87之内外壓力差,確實地防止高壓冷媒的漏戌 〇 另外,於内側密封環86及外側密封環87之内側,其第2 平板52之背壓係較吸入壓:力高。因此,於可動渦卷5〇會產 生作用將此往下壓之力量。亦即,可動滿卷5 0其第2平板 O:\84\84170-930212.DOQ -60- (56) 580538 52會被壓附在固定滿卷40之上面。使如此擠壓力作用於可 動渦卷50,可抑制於公轉中之可動渦卷5〇的傾斜。又,如 此地第2平板52會被擠壓在外圍部42的上面,而雙方之滑 動部份則會藉由通過供油通路96所提供之冷凍機油而被 潤滑。 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中,亦可採用與上述變化 例7相同之可調節壓縮比之構成。而採用該構成之場合, 係如圖19所示,於第2平板52之與中間壓導入孔82相同位 置處,形成有稍微大口徑之中間吐出孔76。又,於第2平 板52設有可塞住該中間吐出孔76般之釋壓閥79。而該釋壓 閥79之構成係與上述變化例7者相同。此外,於内侧密封 環86有2處被施以倒角加工。具體而言,於該内側密封環 86,其上端内側之角落部及下端外側之角落部係被施以倒 角。 同一圖所示之渦卷型壓縮機10,在壓縮步驟的途中,其 歷:縮A 60之内£若達到冷凍循環之高壓,則釋壓閥79會因 麼縮立60之内壓而被推開。在此狀態下,壓縮室⑼内之冷 媒會通過中間吐出孔76流入内側密封環86及外側密封環 87間之2間。而若内侧密封環86之外側壓力較其内側壓力 南’則會因作用於内側密封環86下端之氣體壓而使内側密 封^ 86被往上舉起。然後,冷媒會自内側密封環%之外側 向内侧⑽入咸4媒則與來自吐出口 63之冷媒同時被送往 土出 方面’在内側密封環86之外側壓力較其内 侧C力低之狀心下’因作用於内側密封環86上端之氣體壓
O:\84\84170-930212.DOQ -61 -
,使内側密封環86被擠壓於第2平板52上。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9-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 〇,一般而言可動渦卷 50係為鑄鐵製。此時,對於與第2平板52之固定側卷板41 的滑動面(圖2下面),亦可施以高頻硬化、氮化、電鍍、 磷酸鹽保護膜等之處理,以提高耐燒性及耐磨損性等。特 別是對於第2平板52及固定側卷板41會滑動之部份,有不 易提供潤滑用冷凍機油之情形。故於第2平板52之滑動面 希望施以如此之處理。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10-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 〇中,亦可設定可動渦 卷50之材質為鋁合金等之輕合金。 亦即,與一般性構造之渦卷型壓縮機不同,於上述實施 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中’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雙方係 被設置於可動渦卷50。因此’與—般性的機器相較,其可 動渦卷50之質量會增大’而恐有對軸承部64及驅動軸20之 偏心部21作用荷重變大之虞。 對此,若設定可動渦卷50為輕合金製,則與鑄鐵製之場 合相較,可輕量化可動滿卷50 °因此,雖採取將第1平板 51及第2平板52雙方設置於可動滿卷50之構成,但仍可抑 制對軸承部64及驅動軸2〇之偏心邵21作用荷重的增加。 另外,亦可採取第1平板51及可動渦卷50為鑄鐵製,而 只有第2平板52為輕合金製。於可動渦卷50,其第2平板52 係被配置在上下方向上距離軸承邵64最遠之位置(參照圖
O:\84\84170-930212.DOQ -62-
2)。因此’若僅有第2平板52為輕合金製而輕量化,亦能 大幅度地降低使可動渦卷50傾斜之力矩。 -貫施形悲1之變化例11 ·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係藉由與第1平 板5 1為各別形成個體之支柱部6丨來構成支撐部,但亦可取 代此,將支撑部與第1平板5 1形成為一體。又,於該情形 時,亦可於支撐部形成母螺絲,並利用使該母螺絲與螺栓 62咬合而連結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12-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丨〇中,其可動渦卷50, 亦可在可動側卷板53及第2平板52之間夾入密封材。且可 使用橡膠製構件或墊片狀構件來作為該密封材。 在此,若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面及第2平板52之下面之 平面度不夠充分,則即使在鎖緊螺栓62之狀態,於可動侧 卷板53及第2平板52之間亦會有產生間隙之虞。對此,如 本變化例般地,於可動側卷板53及第2平板52之間夾入密 封材,則即使未以相當高之精密度對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 面及第2平板52之下面進行加工,亦可以密封材塞住兩者 間之間隙。故,依據本變化例,即使在可動側卷板53及第 2平板52間未以相當高之精密度加工,亦可防止冷媒自可 動側卷板53與第2平板52間漏洩。 <發明之實施形態2>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係於上述實施形態1,變更固足滿 卷40及可動渦卷50之構成者。在此,針對本實施形態之滿 〇:\84\84170-930212.DOC\ -63- ^0538
卷型壓縮機10,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1不同之部份。 如圖20及21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固定渦卷40中,設 置有平面形成部49。另外,圖 21係僅圖示固定渦卷40者 ’ _示圖20之Β-Β線剖面圖。 讀平面行成部49係形成為於自固定側卷板41之中心側 端起遍及約1又1/2卷份長度之部份,埋住相對之固定側卷 板面45、46彼此之間。另外,平面形成部49其下面係形成 如平面般。平面形成部49之下面係位於約固定側卷板41 一 +高度之位置。 如圖 20及2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可動側卷板53其一部 份係構成低壁部57,而其他部份則構成通常壁部56。此外 ’圖22係僅顯示可動渦卷50者,顯示了圖20之Β-Β線剖面 圖。 具體而言,該可動側卷板53中’其中心側端部起約1卷 份長度之部份構成了低壁部57,而其他部份則構成通常壁 部56。低壁部57之高度約為通常壁部56高度的一半。而通 常壁部56高度則與上述實施形態1之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 相同。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可動側卷板53係形成為高度自外圍 側朝中心側低了,段之階梯狀。而於可動側卷板53之低壁 部57前端則會與彳面形成部49之了面滑動銜接。 亦如圖2 3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滿卷型壓縮機1 〇中’其 固定滿卷40之固定側卷板41與可動滿卷之可動侧卷板53 係相互咬合。此點係與上述實施形態1相同。又,圖23為
O:\84\84170-930212.DOQ -64- 580538
40及可動渦卷50雙方之圖面,顯示組合雙方 (60) 顯示固定渦卷 之平面圖。 於該滿卷型壓縮機10,可動侧卷板53之通常壁部56會與 第1平板51、第2平板52及固定側卷板41共同形成壓縮室60 (參照圖20)。又,可動側卷板53之低壁部57則與第1平板51 Λ平面形成部49及固定側卷板41共同形成壓縮室60。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丨〇中,亦可藉由平 面形成部49及可動側卷板53之低壁部57來形成壓縮室60。 隨著可動渦卷5〇之轉動產生容積變化之壓縮室6〇之最小 容積’與可動側卷板53之高度於全長保持一定之場合相較 則會變小。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確保必要之壓縮比( 即’壓縮室60之最大容積及最小容積的比),可減少固定 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卷數,並可小型化固定滿卷4〇 及可動渦卷50。 針對此點加以說明。在固定側卷板及可動側卷板之高度 為一定之渦卷型壓縮機,若減少兩卷板之卷數,則隨之壓 縮比會降低。此係因為保持壓縮室之最大容積於一定而增 加兩卷板之高度時,隨之壓縮室之最小容積則會增大之故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丨〇中,係於可 動側卷板53設置低壁部57及通常壁部56。因此,即使於減 少固定側及可動側卷板41、53之卷數並增加通常壁部%之 高度,而保持壓縮室60之最大容積於一定之場合,若备改 變低壁部57之高度’則壓縮室60之最小容積亦不會改變。 O:\84\84170-930212.DOQ -65 - 580538
(61) 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無須降低渦卷型壓縮機10之壓縮 比,即可削減固定侧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3之卷數。 在此’於本實施形態之固定渦卷40,因其固定側卷板4 j 係朝外圍部42之内側突出成懸臂樑狀,故其中心側之變形 量易於變大。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滿卷型纟偈機1 〇中,如上述,可 在不影響壓縮比之下,縮短固定側卷板41之長度。故依據 本實施形態,藉由縮短固定侧卷板41之長度而可確保其剛 性,削減固定側卷板4丨之變形量。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 ,形成有如橫跨固定側卷板41之中心側部份之平面形成部 49。因此’藉由設置該平面形成部49可提高固定側卷板41 之中心側邵份之剛性,並更加縮小其變形量。因此,依據 本實施形態,可防止因固定侧卷板41變形而與可動侧卷板 5 3等過度地摩擦,且可迴避固定側卷板41等之損傷,提高 渦卷型壓縮機10之信賴性。 <發明之實施形態3〉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係於上述實施形態1,變更壓縮機 構30之構成者。在此,針對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 ,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1不同之部份。 如圖24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壓縮機構30,其第2平板 52並非設置於可動渦卷50而是設於固定渦卷40。具體而言 ,該第2平板52係被裝置於固定側卷板41及外圍部42之上 ,且利用螺栓91與外圍部42同時被固定於外殼3 1。另外, 於本實施形態之固定渦卷40,其外圍部42並未形成有穿插 -66-
O:\84\84170-930212.DOQ 580538 (62)
孔47 0 另外,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壓縮機構3〇,可動渦卷5〇係由 弟1平板5 1及可動側卷板5 3所構成。第1平板$ 1及可動側卷 板53係與上述實施形態1相同形成為一體。亦即,該可動 减卷50之構成係與一般性之渴卷型壓縮機相同。 於固定渦卷40之第2平板52,其前面(於圖24之下面)係構 成為與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滑動之滑動面。亦即,與第2 平板52之可動側卷板53之滑動面,係為單純之平面。並且 ,由固定渦卷40之第2平板52及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滿 卷50之第1平板51及可動側卷板53劃分有壓縮室6〇。 另外’即使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亦與上述 實施形態1相同,於軸承部64之突出部65下面,有冷滚機 油之油壓作用。藉由對該突出部65作用之油壓,可動滿卷 50會被推往上方。亦即,於可動渦卷5〇上有將第i平板η 擠壓於固定渦卷40之力作用。 如此’於本貫施形態之壓縮機構3 〇中,與可動側卷板^ 滑動銜接之第2平板52係與固定側卷板41為各別形成之個 體。而於與固定側卷板41為各別個體之第2平板$ 2 ’其與 可動側卷板5 3之滑動面則成為早純之平面。因此, ^ ,Ή相當 於第2平板52者與固定側卷板形成為一體之一般滿卷刑μ 縮機相較’對與第2平板52之可動側卷板53的滑動面進^ 南精密加工則變得極為容易。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加工上不需要很多時間,而 對弟2平板52之滑動面加工成小表面粗縫声,隹 ι /又 逆而可確备 O:\84\84170-930212.DOQ -67- (63) (63)
壓縮機10之生產效 可動側卷板53之間 綰機10之效率提升 地加工成平面。結果,在不損耗滿卷型 率下,可大幅度地減少自第2平板52與 隙所漏洩出之冷媒量,並可使渦卷型壓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之壓縮機構30中,於固定滿卷4〇, 其第2平板52係與固定侧卷板41為各別形成之個體。因此 ,在組裝渦卷型壓縮機10之時,於加裝第2平板52前之狀 態,可利用目測或間隙計等來確認固定側卷板“及可動侧 卷板53之位置關係。然後,可邊轉動可動側卷板53邊確認 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 3之間隙,並可在最合適之位 置固定固定渦卷40。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最合適 化地配置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侧卷板53,亦可削減自壓縮 室60所漏洩之冷媒量,並謀求渦卷型壓縮機1〇之效率提升 -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1-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〇中,亦可於固定側卷 板41及第2平板52之間夾住滑動板。該滑動板係由彈簧鋼 等之耐磨損牲佳之材料而成薄板。於本變化例之渦卷型壓 縮機10中,其可動側卷板53之前端會與該滑動板滑動。由 於該滑動板係具有良好之耐磨損性’故即使是在啟動時等 容易造成給油量不足之可動側卷板W之糾‘部,亦可確貫 地防止磨損及燒焦等問題。 -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2_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於固定渦卷40將 O:\84\84170-930212.D〇C\ -68- 580538
(64) 外圍部42之高度設定成與固定側卷板41之南度相同(參照 圖24),但亦可採用其次之構成而取代之。 亦即,於固定渦卷40亦可設定外圍部42之高度較固定側 卷板41之高度高出一些。於本變化例中’即使於可動滿卷 50位於最上方之狀態,第1平板51亦會滑動銜接外圍部42 之下面,而確保在固定側卷板41之下側之前端及第1平板 5 1之間一定會有間隙。 因此,即使因壓縮室60之内壓及熱而造成固定側卷板41 的些許變形,但可防止固定側卷板41之蓟端強烈碰4里到第 1平板51的損傷。另可迴避因固定側卷板41與第1平板的 接觸所增加之摩擦抵抗。 另外,於本變化例中,亦可於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設置 與第1平板51滑動之密封片。如上述,於本變化例中,於 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及第1平板5 1之間設置間隙’但該間 隙係由密封片所密封住。 若如此設置密封片,除了確保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 5 1間之間隙外,並可密封住固定側卷板41及第1平板5 1之 間隙。因此,根據本變化例,因確保間隙而增加效果,故 可抑制自固定側卷板41與第1平板5 1之間隙之冷媒的漏歲 ,並可避免渦卷型壓縮機1〇之效率降低。 -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3_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0中,對於固定渦卷4〇 ,亦可在固定側卷板41及第2平板52之間夾入密封材。且 可使用橡膠製之構件或墊片狀之構件來作為該密封材。 O:\84\84170-930212.DOQ -69-
580538 在此,若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面及第2平板52之下面之 平面度不夠充分,則即使在鎖緊螺栓91之狀態,在可動侧 卷板53及第2平板52之間亦會有產生間隙之虞。對此,如 本變化例於固定側卷板41及弟2平板5 2之間 夾入密封材之 場合,即使未相當高精密度地對固定側卷板41之前端面及 第2平板52之下面加工,亦可以密封材塞住兩者間之間隙 。故,依據本變化例,即使在固定側卷板41及第2平板52 之間未施以相當高精密度的加工,亦可防止自可動側卷板 53及第2平板52間之冷媒的漏洩。 <發明之其他之實施形態〉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 〇中,固定渦卷40 亦可為陶磁製者。此種情形時,亦可例如以浸泡含銅之陶 磁來形成固定渦卷40,僅以研磨加工來完成固定渦卷40。 在此,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之渦卷型壓縮機1 〇中,採取固 定側卷板41與第1平板51及第2平板52皆為各別個體之構成 。因此,固定側卷板41係變成由外圍部42朝内側延伸之懸 臂樑狀之形狀,難以確保固定側卷板41之剛性。對此,若 如本變化例般固定渦卷40採用陶瓷製者,則可充分地確保 固定側卷板41之剛性’並防止固定側卷板41之過度變形。 另外,即使為固定側卷板41及可動側卷板5 3皆以鋼鐵材 料構成之情形時,亦可使用固定側卷板41之材料之楊氏模 數較可動側卷板53之材料高者,而得到與上述相同之結果 。亦即,藉由使用楊氏模數高者,可提高固定側卷板41 之剛性並防止固定側卷板41之過度的變形。 Ο :\84\84170-930212 .DOC\ -70- 580538 本發明有關 (66) 另外,上述各實施形態,其任一者皆為由與 之渦卷型流體機械所構成之渦卷型壓縮機10,但亦可使用 該渦卷型流體機械於壓縮機以外之用途。例如,亦可作為 膨脹機而將該渦卷型流體機械設置於冷媒迴路。於此種情 形,作為膨脹機之渦卷型流體機械中,導入有以凝縮器等 散熱後之高壓冷媒。之後,自作為膨脹機之渦卷型流體機 械,高壓冷媒之内邵能量的一部份輸出作為轉動動力。 圖示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渦卷型壓縮機之全體構成之 概略剖面圖。 圖2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渦卷型壓縮機之重要部位之 擴大剖面圖。 圖3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固定渦卷之剖面圖。 圖4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可動渦卷之剖面圖。 圖5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固定渦卷及可動渦卷之平面 圖。 圖6 A係在於一般性之渦卷型壓縮機之可動渦卷之軸方 向荷重與轉動角之關係圖。 圖6B係於實施形態1之渦卷型壓縮機之可動渦卷之軸方 向荷重與轉動角之關係圖面。 圖7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壓縮機構的重要部位之擴大 剖面圖。 圖8A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固定渦卷之概略立體圖。 圖8B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固定渦卷之概略剖面圖。 O:\84\84170-93 0212 .DOC\ -71 -
580538 圖9 A係顯示於一般性之滿卷型壓縮機之可動側卷板及 固定側卷板之概略剖面圖。 圖9B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渦卷型壓縮機之可動側卷板 及固定側卷板之概略剖面圖。 圖10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1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1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1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2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2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3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3之固定渦卷及可動 渦卷之平面圖。 圖14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4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5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5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6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6之渦卷型壓縮機之 全體構成之擴大剖面圖。 圖17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7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8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8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圖19係顯示於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8之渦卷型壓縮機的 重要部位之擴大剖面圖。 O:\84\84170-930212.DOQ -72-
580538 圖20係顯示於實施形態2之渦卷型壓縮機的重要部位之 擴大剖面圖。 圖21係顯示於實施形態2之固定渦卷之剖面圖。 圖22係顯示於實施形態2之可動渦卷之剖面圖。 圖23係顯示於實施形態2之固定渦卷及可動渦卷之平面 圖。 圖24係顯示於實施形態3之渦卷型壓縮機的重要部位之 擴大剖面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1 殼體 12 低壓室 20 驅動軸(迴轉軸) 21 偏心部 40 固定渦卷 41 固定側卷板 42 外圍部 47 穿插孔(穿插孔) 49 平面形成部 50 可動渦卷 51 第1平板 52 第2平板 5 3 可動側卷板 57 低壁部 60 壓縮室(流體室) O:\84\84170-930212.DOQ - 73 - 580538
(69) 61 支柱構件(支柱部) 71 滑動板(薄板構件) 72 密封片 O:\84\84170-930212.DOQ -74-

Claims (1)

  1. 580538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渦卷型流體機械,其具備有固定渦卷、進行公轉 運動之可動渦卷、該可動渦卷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 動軸; 上述可動滿卷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之偏心部扣合之 第1平板,及與上述第1平板形成為一體之可動侧卷板 上述固定渦卷具備有與上述可動側卷板咬合之固定 侧卷板,及與該固定側卷板形成為各別之個體並隔著 固定側卷板而與第1平板相對之第2平板; 由上述固定側卷板、可動側卷板、第1平板及第2平 板而形成流體室。 2. —種渦卷型流體機械,其具備有固定渦卷、可動渦卷 、該可動渦卷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 上述固定渦卷具有固定側卷板; 上述可動渦卷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之偏心部扣合之 第1平板、與該第1平板形成為一體且與上述固定侧卷 板咬合之可動側卷板、及與上述第1平板及可動側卷板 形成為各別之個體且隔著可動侧卷板與第1平板相對 之第2平板;其構成為以上述第2平板連結於上述第1 平板或可動側卷板之狀態下進行公轉運動; 由上述固定侧卷板、可動侧卷板、第1平板及第2平 板形成流體室。 0 :\84\84170-930212 .DOC\ 580538 3. —種渦卷型流體機械,其具備有固定渦卷、可動渦卷 、該可動滿卷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 上述固定渦卷具有固定側卷板; 上述可動滿卷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之偏心部扣合之 第1平板、與該第1平板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並與上述固 定側卷板咬合之可動側卷板、及與該可動側卷板形成 為一體並隔著可動側卷板與第1平板相對之第2平板; 其構成為將上述第1平板連結至第2平板或可動側卷板 之狀態下進行公轉運動; 上述固定侧卷板、可動側卷板、第1平板及第2平板 形成流體室。 4. 一種渦卷型流體機械,其具備有固定渦卷、可動渦卷 、該可動渦卷之自轉防止機構、及轉動軸; 上述固定渦卷具有固定側卷板; 上述可動滿卷具備有與上述轉動軸之偏心部扣合之 第1平板、與該第1平板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並與上述固 定側卷板咬合之可動側卷板、及與上述第1平板及可動 側卷板為各別形成之個體且隔著可動側卷板與第1平 板相對之第2平板;其構成為將第1平板、可動側卷板 及第2平板相互連結之狀態下可進行公轉運動; 由上述固定側卷板、可動侧卷板、第1平板及第2平 板形成流體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其中固定渦 卷具備有與固定侧卷板形成一體且包圍該固定側卷板 O:\84\84170-930212.DOQ 580538
    之周圍之外圍部, 並使上述外圍部之高度較上述固定側卷板之高度為 高,以使得固定側卷板之前端與第1平板之間形成有間 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渦卷具備有與固定侧卷板形成一體且包圍 該固定側卷板之周圍之外圍部, 並使上述外圍部之高度較上述固定侧卷板之高度為 高,以使得上述固定側卷板之前端與第1平板或第2平 板之間形成有間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可動側卷板之高度較上述固定侧卷板之高度為 高。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側卷板係形成為其中心部份之高度較其外 圍部份之高度為低。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之前端設置有與第1平板滑動之 密封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之前端設置與有第1平板或第2平 板滑動之密封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於固定侧卷板之前端設置有與第1平板或第2平 Ο :\84\84170-930212 .DOC\ 580538 板滑動之密封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滿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於固定側卷板之前端設置有與第1平板或第2平 板滑動之密封片。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於可動渦卷,在可動側卷板之外側設置有複數個 為保持第1平板及第2平板之間隔之支柱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支柱部之高度係形成為可動側卷板之高度以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渦卷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形成一體並包圍 該固定侧卷板之周圍之外圍部, 且在上述外圍部形成有複數個為穿插支柱部之引導 孔, 藉由上述外圍部之引導孔及被穿插於該引導孔且與 引導孔之侧壁滑動之支柱部,構成可動渦卷之自轉防止 機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側卷板一部份或整體之厚度,係形成為較可 動側卷板之厚度為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側卷板其一部份或整體之厚度,係形成為較 可動侧卷板之厚度為厚。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O:\84\84170-930212.DOQ 580538
    其中固定側卷板之材料,其楊氏模數係較可動側卷板 之材料為高。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侧卷板之材料,其楊氏模數係較可動側卷板 之材料為高。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渦卷具備有與固定侧卷板形成一體並包圍 該固定侧卷板之周圍之外圍部, 且上述外圍部之内側面係於上述固定側卷板之内側 面連續地形成,而可與可動側卷板之外側面滑動銜接。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渦卷具備有與固定側卷板形成一體並包圍 該固定側卷板之周圍之外圍部, 且上述外圍部之内側面係於上述固定側卷板之内側 面連續地形成,而可與可動側卷板之外側面以滑動狀態 銜接。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外圍部之内侧面係形成為可與可動側卷板53之 最外圍部份之外側面整體滑動銜接.。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外圍部之内側面係形成為可與可動側卷板之最 外圍部份之外侧面整體滑動銜接。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第1平板及第2平板之形狀係形成為使得可動渦 O:\84\84170-930212.DOQ 580538 卷之重心位置位於偏 心部之中心線上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其中具備有可收容 構及轉動軸之密閉容 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固定渦卷、可動渦卷、自轉防止 器狀之殼體,
    且上述殼體之構成為内部整體處於低壓狀態。 6’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具備有可收容固定渦卷、可動渦卷、自轉防止機 構及轉動軸之密閉容器狀之殼體, 且上述殼體之内部係設定為低壓狀態,並形成有至少 设置固定渦卷及可動渦卷之低壓室。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頁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固定渦卷具備被夾在固定側卷板與第2平板之間 ’並與可動側卷板之前端滑動之薄板構件。 28·如申睛專利範圍第2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可動渦卷具備被夾在可動側卷板及第2平板之間 ’並與固定側卷板之前端滑動之薄板構件。 29·如申凊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可動渦卷具備被夾在可動側卷板及第丨平板之間 ’並與固定側卷板之前端滑動之薄板構件。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構成為使將第1平板向固定側卷板擠壓之力作用 於可動渦卷。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構成為使將第1平板或第2平板向固定側卷板擠 O:\84\84170-930212.DOQ 580538
    壓之力作用於可動渦卷。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由可動侧卷板中心侧邊緣部起延伸特定長度之 部份,構成較該可動側卷板之外圍側邊緣部高度低之低 壁部, 且於固定渦卷之固定側卷板上,設有與上述低壁部之 前端滑動銜接而形成流體室之平面形成部。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4項之渦卷型流體機械, 其中由可動側卷板中心侧邊緣部起延伸特定長度之 部份,構成較該可動側卷板之外圍側邊緣部高度低之低 壁部, 且於固定渦卷之固定側卷板上,設有與上述低壁部之 前端滑動銜接而形成流體室之平面形成部。 O:\84\84170-930212.DOQ
TW092105476A 2002-03-13 2003-03-13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 TW58053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68613A JP4310960B2 (ja) 2002-03-13 2002-03-13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4988A TW200304988A (en) 2003-10-16
TW580538B true TW580538B (en) 2004-03-21

Family

ID=2780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5476A TW580538B (en) 2002-03-13 2003-03-13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881046B2 (zh)
EP (1) EP1489307A4 (zh)
JP (1) JP4310960B2 (zh)
KR (1) KR100530662B1 (zh)
CN (1) CN100366906C (zh)
AU (1) AU2003211768B2 (zh)
BR (1) BR0303316B1 (zh)
MY (1) MY127795A (zh)
TW (1) TW580538B (zh)
WO (1) WO2003076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8814B2 (ja) * 2004-01-15 2007-05-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機械
JP2008506885A (ja) * 2004-07-13 2008-03-06 タイア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冷凍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凍方法
WO2006035680A1 (ja) * 2004-09-28 2006-04-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摺動部材及び流体機械
JP2008088860A (ja) * 2006-09-29 2008-04-17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の摺動部品、スクロール部品、クランク軸部品、自転防止部材、およびスイング圧縮機のピストン部品
ES2536506T3 (es) 2006-02-28 2015-05-26 Daikin Industries, Ltd. Parte de deslizamiento del compresor, preforma de la parte de deslizamiento, parte de la espiral y compresor
KR100927437B1 (ko) * 2008-02-29 2009-11-19 학교법인 두원학원 인버터형 스크롤 압축기
KR100964495B1 (ko) * 2008-02-29 2010-06-21 학교법인 두원학원 오일분리형 구동축을 가지는 스크롤 압축기
CN104196725B (zh) * 2008-05-30 2017-10-24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容量调节系统的压缩机
CN102384085B (zh) 2008-05-30 2014-11-12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容量调节系统的压缩机
CN102418698B (zh) 2008-05-30 2014-12-10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包括活塞致动的输出调节组件的压缩机
EP2312164B1 (en) * 2008-07-15 2019-02-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Scroll compressor
US7988433B2 (en) 2009-04-07 2011-08-0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capacity modulation assembly
US8616014B2 (en) 2009-05-29 2013-12-3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capacity modulation or fluid injection systems
US8568118B2 (en) * 2009-05-29 2013-10-29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piston assembly
US8517703B2 (en) * 2010-02-23 2013-08-27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including valve assembly
KR101606066B1 (ko) * 2010-05-24 2016-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KR101688147B1 (ko) * 2010-06-24 2016-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US8944790B2 (en) * 2010-10-20 2015-02-03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Compressor with cyclone and internal oil reservoir
US9267501B2 (en) 2011-09-22 2016-02-2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including biasing passage located relative to bypass porting
KR101462941B1 (ko) * 2012-03-07 2014-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횡형 스크롤 압축기
KR101867315B1 (ko) * 2012-05-10 2018-06-1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마그네슘 합금 선회스크롤을 적용한 스크롤식 압축기
US9249802B2 (en) 2012-11-15 2016-02-0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US9651043B2 (en) 2012-11-15 2017-05-16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valve system and assembly
US9435340B2 (en) 2012-11-30 2016-09-06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croll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volume ratio port in orbiting scroll
US9127677B2 (en) 2012-11-30 2015-09-0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capacity modulation and variable volume ratio
WO2015068308A1 (ja) * 2013-11-11 2015-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9739277B2 (en) 2014-05-15 2017-08-2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apacity-modulated scroll compressor
US9989057B2 (en) 2014-06-03 2018-06-05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olume ratio scroll compressor
JP6906887B2 (ja) * 2015-01-28 2021-07-2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US9790940B2 (en) 2015-03-19 2017-10-17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olume ratio compressor
US10378540B2 (en) 2015-07-01 2019-08-1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thermally-responsive modulation system
EP3350448B1 (en) * 2015-09-14 2020-12-30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Intermediate discharge port for a compressor
CN207377799U (zh) 2015-10-29 2018-05-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KR102489482B1 (ko) * 2016-04-26 202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KR102487906B1 (ko) 2016-04-26 2023-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US10801495B2 (en) 2016-09-08 2020-10-1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Oil flow through the bearings of a scroll compressor
US10890186B2 (en) 2016-09-08 2021-01-1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EP3568571B1 (en) * 2017-01-11 2021-11-03 James William Bush Scroll-type machine
US10774833B2 (en) * 2017-01-11 2020-09-15 James William Bush Scroll-type machine
FR3062430B1 (fr) * 2017-01-27 2021-05-21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Compresseur a spirales avec un systeme de lubrification de disques orbitaux
US10753352B2 (en) 2017-02-07 2020-08-25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discharge valve assembly
US11022119B2 (en) 2017-10-03 2021-06-0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olume ratio compressor
US10962008B2 (en) * 2017-12-15 2021-03-30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olume ratio compressor
US10995753B2 (en) 2018-05-17 2021-05-0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capacity modulation assembly
US11656003B2 (en) 2019-03-11 2023-05-2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limate-control system having valve assembly
US12110887B2 (en) * 2020-07-27 2024-10-08 Copeland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xed scroll and scroll compressor
US11655813B2 (en) 2021-07-29 2023-05-2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modulation system with multi-way valve
US11846287B1 (en) 2022-08-11 2023-12-19 Copeland Lp Scroll compressor with center hub
US11965507B1 (en) 2022-12-15 2024-04-23 Copeland Lp Compressor and valv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4635A (en) * 1975-04-21 1976-11-30 Arthur D. Little, Inc. Scroll member and scroll-type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E3727281A1 (de) * 1987-08-12 1989-02-23 Dancho Zochev Dipl Ing Donkov Rotationskolbenkompressor
AU613949B2 (en) * 1987-09-08 1991-08-15 Sanden Corporation Hermetic scroll type compressor
JPH02140482A (ja) * 1988-11-22 1990-05-30 Sanden Corp うず巻き体流体装置
JP2721133B2 (ja) * 1988-11-25 1998-03-0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758193B2 (ja) * 1989-02-28 1998-05-28 株式会社東芝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および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用オルダム継手
JPH0331502A (ja) 1989-06-27 1991-02-12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US5044904A (en) * 1990-01-17 1991-09-03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Multi-piece scroll members utilizing interconnecting pi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051079A (en) * 1990-01-17 1991-09-24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Two-piece scroll member with recessed welded joint
JPH05296168A (ja) 1992-04-17 1993-11-09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6330864A (ja) 1993-05-19 1994-11-29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719187A (ja) 1993-07-01 1995-01-20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US5466134A (en) 1994-04-05 1995-11-14 Puritan Bennett Corporatio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idler cranks and strengthening and heat dissipating ribs
JP3016113B2 (ja) * 1994-06-17 2000-03-06 株式会社アスカジャパン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H1082384A (ja) 1995-04-04 1998-03-31 ネルコー・ピューリタンベネット・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5551846A (en) * 1995-12-01 1996-09-03 Ford Motor Company Scroll compressor capacity control valve
JP2000027768A (ja) 1998-07-08 2000-01-25 ▲荒▼田 哲哉 スクロール式液体ポンプ
JP2000220584A (ja) * 1999-02-02 2000-08-0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6638040B2 (en) * 2001-12-31 2003-10-2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ry vacuum pump
JP4839141B2 (ja) * 2006-06-26 2011-12-2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69346A (ja) 2003-09-25
CN100366906C (zh) 2008-02-06
BR0303316B1 (pt) 2011-06-28
US6881046B2 (en) 2005-04-19
JP4310960B2 (ja) 2009-08-12
AU2003211768A1 (en) 2003-09-22
TW200304988A (en) 2003-10-16
KR100530662B1 (ko) 2005-11-22
CN1507542A (zh) 2004-06-23
EP1489307A4 (en) 2011-03-23
AU2003211768B2 (en) 2005-09-08
US20040101428A1 (en) 2004-05-27
MY127795A (en) 2006-12-29
BR0303316A (pt) 2004-07-06
EP1489307A1 (en) 2004-12-22
KR20040016897A (ko) 2004-02-25
WO2003076808A1 (fr) 200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0538B (en)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
EP2781755B1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ack pressure chamber
KR101342409B1 (ko) 키 커플링 및 스크롤 압축기
US9316225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thrust sliding surface oiling groove
EP2740938B1 (en) Scroll member and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US20160003247A1 (en) Scroll Compressor
US20080304994A1 (en) Scroll Fluid Machine
JP2015209767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20200332797A1 (en) Dynamic radial compliance in scroll compressors
US10060434B2 (en) Scroll compressor
US11939977B2 (en) Scroll compressor including fixed and orbiting scroll having stepped portions and a surface hardened treatment
EP2484909B1 (en) Scroll fluid machine
US11401937B2 (e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wear preventing member located between key portion of orbiting scroll and key of Oldham ring
JP6906887B2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503497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EP3081814B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2010019176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TW420747B (en) Compressor
JP2016148297A (ja) 圧縮機
JP2017015000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16173069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16156297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43729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1566350B (zh) 涡旋式压缩机
US8939741B2 (en) Scroll compre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