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77206B - Controller in a private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 ATM mode - Google Patents

Controller in a private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 ATM mod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77206B
TW577206B TW090127637A TW90127637A TW577206B TW 577206 B TW577206 B TW 577206B TW 090127637 A TW090127637 A TW 090127637A TW 90127637 A TW90127637 A TW 90127637A TW 577206 B TW577206 B TW 5772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ine
management device
uni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7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abrice Bourgart
Gilles Ramel
Regis Coat
Corre Bruno Le
Original Assignee
France Teleco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nce Telecom filed Critical France Telecom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77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772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78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14User Network Interface
    • H04L2012/5616Terminal equipment, e.g. codecs, syn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19Network Node Interface, e.g. tandem connections, transit switching
    • H04L2012/562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46Cell characteristics, e.g. loss, delay, jitter, sequence integrity
    • H04L2012/5649Cell delay or j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87Security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1) 本 發 明 係 是 關於 以 — 般的方式安裝於客戶家裡之在非 同 步 移 轉 模 式 (ATM)中 運作之私人終端設備。 本 發 明 更 特 別是 關 於 將在ATM模式中數個個別設備 重 新 組 合 之 集 體設 備 中 終端機之管理,如同在於1999 年 6 月 8 曰 所 申請 並 且 仍未公佈之法國專利申請案99- 07 1 72 中 所 描 述者 〇 一 種多個終端機之個別設備是連接 至 電 信 線 路 其 在ATM模式中傳送網路單元,並且包括 傳 送 裝 置 用 於 將它 由 接 收線路所接收之所有單元,由電 信 電 路 傳 送 至 終端 機 以及包括裝置用於收集由終端機 朝 向 電 信 線 路 之發 射 線 路所發出之單元。 另 -- 方 面 5 據瞭 解 此 等內部的設備在其中之管理裝置 是 連 接 至 私 人 之中 央 電 話局,並且藉由當前持有人在私 人 電 子 網 路 之 分路 中 之 傳送及/或由在微弱範圍之無線 電 傳 送 而 管 理 其內 部 終 端機。 本 發 明 之 S 的在 於 提 供一種不再是個別而且集體私人 之 終 端 設 備 之 管理 裝 置 ,其不但管理其線路而且管理其 辨 識 、 功 能 之 呈現 以 及 終端機之位置,而藉由與終端機 以 及 中 央 集 體 路由 器 (router)之在ATM模式之通信而達 成 〇 爲 達 此 巨 的 ,此 用 於 終端設備之管理裝置是在ATM 模 式 中 運 作 其藉 由 保 留給在ATM模式中接達(acces) 網 路 之 外 部 電 信線 路 5 以及內部電信線路之間之路由器 之 電 信 線 路 而連 接 至 通達終端機的設備,其特徵爲包 括 -3-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2: ) - 偵 測 與 記 億 裝 置 , 其用 於偵測與記億此由終端機所 發 出 並 且 保 留 給 管 理裝 置之輸入單元中之終端機之 辨 m 器 與 埠 □ 號 碼 y 此終 端 機 之 璋 □ 號 碼指 定連接此終端機之內部線 路 , • 分 配 與 記 憶 裝 置 用於 在第一次使用終端機後,依 據 其 所 提 供 之 功 能 分配 與記憶每一個終端機等級之 顯 示 器 , 以 及 - 編 製 裝 置 5 用 以 編 製終 端機之表,其具有終端機之 等 級 指 示 器 與 位 址 指示 器,以便在管理裝置之輸出 單 元 中 傳 送 給 請 求 者終 端機,其發出此等輸入單元 其 包含 終 端 機 之 要 求提 供至少一個預設之功能。 此 管 理 裝 置 不 僅 管 理 終端 機之辨識,其所提供之功能 以 及 終 端 機 之 位 置 而 且同 樣地管理終端機或是請求人 員 對 於 他 所 m 求 功 能 (例如是服務或應用)之接達權。而 此 管 理 裝 置 包括 裝 置 用 於分 配與記憶給每個終端機之接 達 權 此 權 力 是 在 終 端 設備 中第一次使用終端機後擷取 於 管 理 裝 置 中 以 便 將 此終 端請求者之接達存取(a C C e s s) 權 與 所 記 憶 之 等 級 指 示 器比 較,並且只對於此種終端機 提 供 表 格 j 其 所 提 供 之 等級 指示器與請求者終端機之接 達 存 取 權 利 符合 —» 致 並 且恢 復所預設之功能。 在 此 管 理 裝 置 中 特 別 設有 裝置用於選擇、管理與命令 在 終 端 設 備 中 所 安 裝 之 內部 終端機。 在 此 方 面 , 此 管 理 裝 置較 佳包括一種裝置用於處理在 4-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3 ) 管 理 裝 置 中 之 輸 入 單 元,並且根據此單元所包含之路線 位 址 之 優 先 順 序 傳 送 此管理裝置之輸出單元。更正確而 言 此 管 理 裝 置 包 括 表格記憶體,其用於將優先權顯示 件 與 包 含 於 此 管 理 裝 置之輸入單元與輸出單元中之線路 位 址 欄 位 中 之 線 路 位 址相對應,並且將它保留給與管理 裝 置 之 通 信 此 管 理 裝置包括比較裝置用於將輸入單元 之 線 路 之 位 址 欄 位 5 與在此表格記憶體中所讀取之保留 之 線 路 位 址 相 比 較 f 此管理裝置並包括第一緩衝記憶體 用 於 分 別 記 憶 每 -- 個 輸入單元,其根據對應包含於此輸 入 單 元 中 之 線 路 位 址 之優先權指示器而實施;此管理裝 置 包 括 單 元 處 理 裝 置 ,其用於處理輸入單元而從包含於 第 —* 緩 衝 記 憶 體 中 具 有最高優先權指示器之位址者開 始 9 此 管 理 裝 置 包 括 比較裝置用於比較由其處理裝置所 產 生 之 輸 出 單 元 之 線 路位址欄位,與此表格記憶體中所 讀 取 而 保 留 之 線 路 位 址;此管理裝置包括第二緩衝記憶 體 , 用 於 各 別 地 記 憶 各輸出單元,其根據對應於包含於 此 輸 出 單 元 中 之 線 路 位址之優先權指示器而實施;以及 此 管 理 裝 置 包 括 發 射 裝置,用於從包含於第二緩衝記憶 體 中 與 最 局 優 先 權 指 示器有關的單元開始而發出輸出單 元 0 本 發 明 同 樣 是 有 關 於在ATM模式中運作之終端設 備 t 其 包 括 根 據 本 發 明之管理裝置,以及路由器(router) 其 藉 由 保 留 之 電 信 線 路而連接至管理裝置;藉由數個外 部 之 電 信 線 路 而 連 接 至在ATM模式中之接達存取 -5-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4; (access)網路 以及藉由內部電信線路而連接至在. ATM 模 式 中 運 作 之 終 端 機 〇 此 終 丄山 m 設 備 之 特 徵 在 於此 路 由 器 所 發 出 之 單 元 5 其 包 括 所 保 留 線 路 位 址 , 與 在此 路 由 器 中 所 記 憶 之 線 路 表 之 所 不 認 識 之 線 路 位 址 9 並且 其 被 終 端 機 與 接 達 網 路 朝 此 保 留 線 路 傳 送 並 且 所 發出 的 單 元 包 括 由 線 路 表 所 認 m 之 線 路 位 址 (此線路是介於內部線路 與 外部 線 路 之 間 以 及在 內 部 線 路 之 間 〇 並 且此 管 理 裝 置 包 括 用 於 管 理 線 路 表 (table)之 裝 置 , 以 便 處理 此 等 單 元 其 包 括 朝 向 保 留 線 路 發 出 之 保 留 線 路 之 位 址, 並 且 在 包 括於 路 由 器 所 接 收 單 元 中 未 保 留 線 路 之 位 址, 與 包 括 於 由 此 路 由 器 所 發 出 單 元 中 未 保 留 線 路 2 位 址之 間 建 -r.. JlZ 對 應 〇 更 特 別 的 是 , 爲 了 強 制 地 導 引 包含 此 由 路 由器 所 接 收 之 保 留 線 路位 址 之 單 元 朝 向 管 理 裝 置 以 便 它對 發 出 此 等 單 元 之 終 端 機 回 應 > 此 路 由 器 包 括 以 下 之 裝置 : 偵 測 裝 置 5 用 於偵 測 所 保 留 線 路 之 位 址 以及 在 由 路 由 器 所 接 收 之 單 元 中 線 路 表 所不 認 識 之 線 路 -位址; 取 代 裝 置 5 以 此 所保 留 線 路 之 位 址 取 代 此所 接 收 單 元 中 ”線路表” 所不 認 識 線 路 之 位 址 , 標 示 裝 置 , 其 用 以 標 示 每 — 單 元 資 料 之 欄 位, 其 單 元 包 括保 留 線 路 之 位 址 與 此 線 路 (ί 丨它接收此單元)之起 始 埠 P 號 碼 > 以 及 發 出 裝 置 1 其 經 由 保 留 線 路 而 朝 管 理 裝 置 放出 所 有 經 標 示 之 單 元 0 - 6 - 577206 五、發明說明(5) 本發明其他之優點與特徵將由閱讀以下關於本發明之 數個較佳實施例之說明並參考所附之圖式而更爲明顯。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爲根據本發明之客戶之集體私人終端設備之槪 要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Α τ Μ單元。 第3圖爲包括在集體終端設備中之集體路由器之槪要 方塊圖。 第4圖爲根據本發明包括於集體終端設備中之集體管 理裝置之槪要方塊圖。 第5圖係在任何的內部終端機與(尤其當使用內部終端 機時)集體管理裝置之間之對話方法;以及 第6圖是主要是使用於集體管理裝置中,藉由終端機 之運作請求處理方法。 如同第1圖所顯示,此在ATM模式中用戶1之私人 集體終端設備主要包括集體路由器2,其與集體管理器 3相連接,以及用戶4之數個私人個別之終端設備。 此集體路由器2與在ATM模式之供應者接達網路RA! 至RAM(其通常爲電信之作業者,且IS M)構成至使用者 網路介面UNI之集體通路。事實上,此集體路由器2被 連接至少與供應者接達網路RAi至RAM同樣多的外部雙 向通信線路5 !至5m,連接至網路TNR之數位終端最通 常是RNIS式的寬頻帶,其可以支根據xDSL技術之傳 送,用以輸送ATM網路之單元通量(flux)。然而,在變 化例中,根據ATM之外的傳送模式之外部線路信號序 列,以及將此集體路由器之耦合器連接此外部線路’而 將ATM模式調整爲外部傳送模式。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6 : ) 根 據 預 先 設 定 之位址表,此集體路由器2導引來自外 部 電 信 線 路 5 1至5 μ之單元A T Μ各自朝向內邰電信線路 6 1 至 6 N » 其尤其連接至各個終端設備4。此等內部線路 6, 至 6 n同樣依據單元ATM之兩個傳送方向而傳送,但 是 相 對 地 尤 其各 別地對各個設備而傳送。同樣交互地此 集 體 路 由 器 2 將 ATM單元之部份尤其是由各個終端設 備 4 經 由 內 部 電 信線路6 !至6N朝向外部電信線路5 !至 5 N 傳 送, 以 及 部 份地朝向內部電信線路傳送而至集體終 T*f山 % 設 備 1 〇 此 私 人 各 別 終 端設備4是在用戶之責任之下由集體之 終 端 設 備 1 集 體 地實現。例如,各別之終端設備4是分 佈 在 大 樓 之 公 寓 之中,在其中設置集體之終端設備1, 或 是 在 辦 公 室 大 樓之區域性之專業室中,在其中設置集 體 之 終 端 設 備 , 或是還有在大學的系或企業的部門中, 是 分 佈 在 複 雜 不 動產的大樓中,在其中分佈集體之終端 設 備 〇 同 樣 在各 別之終端設備的內部,其通信是秘密的 並 且 其 目 的 是 朝 向各別設備之外部,而不應該先天地朝 向 其 他 的 設 備 傳 送。 以 變 化 的 方 式 ,當集體之設備呈現數個”集體的位準” 時 , 例 如 5 相 對 應於建築物,然後對應於建築物中之 層 並 且 最 後 對 應至層中之各個設備。此各別的設備在 階 段 中 包 括 數 個 串聯的集體路由器,例如在第1圖中所 說 明 之 路 由 器 2 ’由某個內部線路6 1至6 n連接至第一* 位 準 之 集 體 路 由 器,其本身被各別地連接至第二位準之 -8 -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7; ) 集 體 路 由 器 〇 在 各 別 的 設 備 4 之 外部,此集 體終端設備1包括一組 資 源 用 於 管 理 集 體 之 設備,例如 集體之管理裝置3,其 藉 由 所保 留 之 內’ 部 電 信線路而連 接,其以下稱爲6R。如 同 以 下 看 出 線 路 6 R是保留給管理裝置3,在此方向中 路 由 器 藉 由 各 別 的 位 址,而將線 路6r定位。Μ樣的’線 路 6] κ不是專月 3於管理裝置3,並 且可以藉由分配器 (repliqueur)而 同 樣 連 接終端機。 此 集 體 管 理 裝 置 3 控制包括在 集體設備1中所有之設 備 與 裝 置 並 且 管 理 對於此集體 設備】之服務與接達存 取 之 權 利 , 尤 其 是 管 理關於外部 電信線路5 1至5 μ以及 資 源 之 分 配 〇 更 特 別 的是,此集 體管理裝置3對於所有 來 白 建 通 信 的 要 求 建立線路記 錄,這不但是對於內部 線 路 而 言 j 而 且 當 操 作終端機並 從它輸出要求時是如 此 y 對 於外 部 線 路 要 求其輸入時 亦如此,藉由”缺 席 ”(d e f a u 11)而 管 理 所 有尙未建立 之通信要求,而在結構 資 訊 上 週 期 性 地 集 中 並更新資料 庫,並且將所分配之裝 置 與 各 別 的 設 備 分 類 ,當在集體 設備中使用新的終端機 時 記 錄 其 識 別 身 份 與位置,根 據所建立之線路記錄而 管 理 集 體 路 由 器 2 之 內部線路表 ,並且顯示呈現其使用 位 置 〇 以 變 化 的 方 式 5 此 集體管理裝 置3例如藉由在ATM 模 式 中 之 特 殊 線 路 而 轉向集體設 備〗的外部。 此 連 接 至 內 部 線 路 6n之用戶4 -9- 之各個終端設備2 -是 577206 五、發明說明(8) 在第1圖中詳細說明。它主要是包括數個分配在用戶處 所中的終端機7,並且藉由各別路由器8所構成之私人 通路而連接至至少一個各別的內部電信線路6n,而1 ^ η ‘ Ν。此終端機7可以是微電腦,內部之命令及/或觀 察裝置(例如照相機),或是發送器(例如是區域性伺服器 (數位電話局、電視電纜之接收器,等)。 如同在集體終端裝置中之集體路由器2,此在各別終 端設備4中的各別路由器8構成在設備中之通信結點, 其由各個管理裝置9管理,並且其經由終端電信線路1 0 而連接終端機7。此各別之終端設備4例如是用戶各個 終端機之電信設備,此例如是在1 999年6月8日所提 出申請但尙未公佈之法國專利申請案99-07 1 72中說明。 在各別的設備中各別路由器8包括傳送器8D用於將 經由各個內部線路6η所接收之單元ATM朝終端機7傳 送,以及包括數集器8C用於收集由終端機7所產生之 單元ATM,並且在各別之內部線路中朝集體路由器2傳 送。如同第1圖所顯示在設備4中,此等終端機7是分 配在數位傳輸之局部環路(1〇〇P)中,其由在傳送器8D之 輸出埠口以及收集器8 C之輸入埠口之間的內部終端線 路1 〇所構成。此各別路由器8同樣地確保在設備4中 在終端機7之間之內部通信,而在局部環路1 〇中經由 傳送器8 D而傳送由終端機所產生經標示之內部通信單 元。 以變化的方式,此各別路由器8是集體路由器,以便 -10- 577206 五、發明說明(9) 設置此集體路由器2之所有功能,並且協助在各別設備 中終端機之定位。在此情形中,管理裝置9包括閱於各 別設備4之路由器8與終端機7之類似於管理裝置3之 功能。 每〜個終端機7是經由網路介面ATM而連接至終端 局部環路1 0,或是如果此終端機是傳統的而設有網路介 面的裝置,則經由調節器而連接至終端局部環路。此介 面或調整器收到由傳送器8D所傳送之單元ATM,並且 將此由終端機所產生之單元ATM插入於局部環路中, 並且重覆將此等單元重新朝在局部環路中其他的終端機 在收集器8C的方向中傳送。此各個路由器8之傳送器 與接收器中發射埠口 /接收埠口之連接,以及其終端機 與其界面與調整器,是被設計在各個管理裝置9的資料 庫中之目錄。集中所有關於各別終端設備結構之資訊。 通常至少關於終端機7辨識身份的資訊是同樣包括在集 體之管理裝置3中。 以變化的方式,此各別的管理裝置9是偏向設備4之用 戶之位置之外部,如同像是對於集體之管理裝置是可以 是此種情形,其例如經由在ATM模式中之特殊線路而 達成。 此各別終端設備4可以被連接至集體路由器之另一個 內部線路。例如,第二內部電信線路.6 〖將集體路由器 2連接至埠口 1 1之分配器,其被包括於設備4中,並且 由集體形式之服務.傳送而連接終端機1 2 °此分配器Η -11- 577206 五、發明說明(1〇) 具有類似於各別路由器8之結構,即,包括ATM單元 之傳送器與ATM單元之收集器,而且不確保任何單元 線路之功能並且因此不確保在終端機1 2之間之內部通 信(此在彼此之間不能通信)。此分配器1 1先從它每一個 輸出埠口傳送資訊。爲了確保朝終端機12傳送資訊之 機密性,此連接至分配器1 1之內部電信線路6n + 1是單 向的,任何的ATM單元不被分配器1 1朝集體路由器2 回復傳送。 此等分配器1 1可以被串聯,包括在其下的個別路由 器8 1,如同在第1圖所顯示之雙向之分配器8 1。 如同於第1圖中同樣顯示者,此用戶之私人集體終端 設備1可以同樣包括在各別設備4之所有者用戶之間之 分配之資源。這些分配的資源尤其是所分配之終端機1 3 其某一些可以每一個由內部電信線路62、6„連接,以及 其他的終端機可以由電信線路串聯連接而形成迴路 (loop),如同在各別設備4中之內部環路10。此分散終 端機1 3構成”固定”終端機,其提供服務給在集體設備中 所有的用戶;其被集體之管理裝置3允許直接地或從各 別設備之終端機7如此作;或是從訪問用戶之遊牧(行動) 式終端機而允許它在設備1中以暫時的方式出現。如同 終端機7,終端機1 3(如果它沒有已經具有網路介面,其 與集體設備1之內部傳送模式相符合一致的話則)包括調 整器用於接收、插入與重覆此等ATM單元。 例如,此分散的終端機1 3是印表機、傳真機、大樓
-12- 五、發明說明(11) 之看門器、洗衣機或是服務應用之伺服器。 其他分散之終端機1 4可以在各別的設備4中經由分 配器1 5,以類似於分配器1 1以及終端機1 2的方式,而 連接至集體路由器2。此等終端機1 4例如是電視接收 器,或是與設備1相連接之集體機組之觀測接收器。 關於積體設備1之內部電信線路6n,或是各別設備4 內部之電信線路1 0,其可以由一對金屬線構成,或單模 式或多模式的光纖或塑膠構成,或至少部份可由無線電 電路所構成。例如,在電信線路6n,1 0中之輸出量是 3 2Mbit/s並且對應至集體路由器2或各別網路8或分配 器1Π,15之內部之連接之預先設定之輸出量(4/5)x 3 2 = 2 5.6Mbit/s,其依據接收之5B-4B之二位元碼之轉 換,以及發射之4B-5B之二位元碼之轉換。根據另一個 變化例,此線路之輸送量可以更加提高,例如等於 1 5 5.52Mbit/s。此碼之轉換可以是8B-10B的形式,並且 此等單元可以被解除27單元之框架之限制。 吾人知道ATM單元之某些欄位是在本發明之集體線 路2與集體管理裝置3中處理,此ATM單元的格式是 在以下第2圖提及。ATM單元包括有5個八位元組 (Octet)的頭部EN,以及資料欄位CD構成有效的負載 (payload),而具有恆定之48個八位元組(Octet)的大 小。 頭部之第一個欄位是關於一般流量控制(GFC : Generic Flow Control)並且具有 4 個位兀(bit)。 -13- 五、發明說明(12) 此跟隨著單元之頭部中的是6個半-八位元組(demi-Octet),其由路徑位址欄位VPI/VCI所占用,並且包括 具有一個八位元組的”虛擬路徑辨識器”(VPI : Virtual _ Path Identifier),與具有兩個八位元組之”虛擬通路辨識 器 ”(VCI : 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例如在集體設備 1中,虛擬通道是由內部電信線路6„構成,而在此線路 中之虛擬通道是由集體管理裝置3給予雙向通信與由此 線路所連接之終端機,如同在以下將看到者。根據另外 一個例子,辨識器VPI是指一組數個內部電信線路,其 虛擬通道辨識器VCI是由管理裝置3動態式分配。根據 還有另一個例子,此唯一預設之虛擬路徑辨識器VPI是 分配給集體設備1,並且此管理裝置3管理此由預設辨 識器VPI所指定路徑之虛擬通道辨識器VCI之分派,此 通道是由內部線路6!至6^^而至集體設備。 根據另外之變化例,此等相對於從內部虛擬通道至設 備1之VPI與VCI辨識器只占有VPI/VCI之位址欄位之 一部份而具有三個八位元組。 此頭部之第4個八位元組之第2個半-八位元組包括 三個欄位PT,RES與CLP是與本發明無關。 此ATM單元頭部之最後以及第5個八位元構成頭部 Η E C 上之錯誤控制欄位(Η E C : H e a d e r E r r 〇 r C ο n t r ο 1)。 在此單元發出之前,此HEC欄位之內容依照此單元之前 面4個八位元組根據預設之算法而計算出。在收到此單 元之後,此欄位HEC用於修正此所收到單元之頭部中簡 -14- 577206 五、發明說明(13 ) 單的錯誤,並且如果在此單元中偵測出數個錯誤或在相 同之VPI/VCI之邏輯通道在預設數目之連續單元中偵測 出錯誤,則拒絕此單元。當它是正確時,則此HEC欄位 同樣用於解除此單元之限制。 在以下假設每一次尤其是VPI/VCI之線路位址欄位被 修改、更正或翻譯時,則將ATM單元中HEC欄位尤其 是其經由集體路由器2或集體管理裝置3者重新計算。 此在設備中單元之資料欄位CD根據本發明用於發出 某些參數用於初設(initialzation)此終端機或是通信,例 如線路之位址,埠口 NP之號碼,終端機NSAP之辨識 器以及指令CC之欄位,可以包括等級ICDE或字句鑰 匙之指示器用以顯示終端機之要求以呈現共同的功能, 位置顯示器IL、終端機表LTDE、終端機名稱之選擇命 令、或要求、或指令、或履行義務,以及最後控制句 MC(查核總數)用於查核資料欄位之完整性。 現在參考第3圖,此集體線路2主要包括在集體設備 1之內部通信線路6!至6N這邊的發射/接收耦合器20! 至20N,以及在集體設備之外部通信線路5!至5N這邊 的發射/接收耦合器22〗至22N與預設之線路位址偵測 裝置,以及還有邏輯線路轉換裝置2 4 1 - 2 4 2,以及設置 介於上述組體(assemblyPOidON、211-214以及22】-22m、231-234之間’而在集體路由器2核心之定址裝置 2 5 -2 6,用於根據由集體管理裝置3所管理線路表,在內 部線路與外部線路之間發出atm單元,以及在內部線 -15- 577206 五、發明說明(14) 路之間發出ATM單元。 每一個發射/接收耦合器20n,20m(其中1 S N以 及1 S m g Μ),包括發射耦合器與接收耦合器。此發射 耦合器將ATM單元從內部發射匯流排ΒΕΙ、BEE重新傳 送至集體路由器2而朝向輸出埠口,其各自連接至內部 側之傳輸線路6n與外部側之傳輸線路5m。在此重新傳 輸期間,此發射耦合器將每八個單元串聯,也許將此等 單元重新組合,並且將此等發出之單元流(flux)譯碼(轉 換碼)。交互地,此接收耦合器將此等單元各自從內部側 之傳輸線路6n與外部側傳輸線路5m朝向集體路由器之 內部接收匯流排BRI、BRE重新傳送。尤其是,此接收 耦合器將所接收之單元流(cell flux)譯碼並去除混亂, 也許將心們重新獲得框架(frame)之結構,並將每個八位 元組置於並聯的形式。 此等ATM單元之讀取與寫入,是以每八個八個的方 式由包含在單元交換裝置中之導引序列器242所產生之 發射與接收命令信號作週期性的導引。此序列(產生)器 是以時間爲基礎的方式緊密地連接至集體路由器(未圖 示)。 此在內部側之BEI發射匯流排中所發出之此等単儿, 是在發射命令信號EI!至ΕΙΝ的控制下,在發射耦合器 20,至20Ν中週期性地讀取。此等由接收耦合器20!至 2 0Ν所接收之單元,是在接收命令信號Rh至RIn的控 制下,週期性地寫入於內部側之接收匯流排BRI中。同
-16- 五、發明說明(15) 樣地,在集體設備1之外部側,此等發射耦合器22!至 22M是在發射命令信號EE】至EEM的控制下,週期性地 將此等單元讀入於外部側之發射匯流排BEE中;並且由 接收耦合器22!至22m所接收之單元,是在接收命令信 號RE!至REM之控制下,寫入於外部側之接收匯流排 B R E 中。 此等記憶體緩衝器FIFO是設置在接收耦合器中,是 在接收匯流排BRI與BRE之輸入,其吸收進入集體路由 器2中ATM單元之可能之交通擁擠,它不但來自集體 設備以內部,而且來自集體設備之外部。 在集體設備這邊之每一個預設線路位址偵測裝置,如 同在接達(access)網路這邊者,主要包括管理裝置位址 偵測器21 1,231,保留線路位址偵測器212,23 2,起 始埠口標示電路213,233,以及多工器214,234。 此管理器位址偵測器2 1 1,23 1記憶/集體管理器3 之位址,其假設是由(或說得更淸楚)分配給內部電信線 路6R之虛擬路徑辨識器VPIR所構成,其接通集體管理 器3並且辨識由耦合器20R所實現之集體路由器埠门。 此位址VPIR是寫入於線路偵測器2 1 1,23 1中之記憶體 之起點,或由管理器3傳送給,路由器2,以便在路由器 2初設階段期間寫入偵測器2 1 1,23 1。 如同已經說過,任何的內部線路6!至6N,是將集體 管理器3連接至集體路由器2,並且因此先天地任何的 路徑位址VPIR/VCIR可以分配給管理裝置3。事先將位 -17- 577206 五、發明說明(16) 址VPIR分配給在偵測器21 1,23 1中的集體管理器3, 並且更一般性的將線路VPIR/VCIR之數個位址保留給管 理器尤其用於區分服務之品質,而避免外部邏輯線路分 配之嘗試,其目的在朝向各別終端設備4、或分配終端 機1 3、或例如分配器1 5之管理裝置之通信。 此等保留線路之位址偵測器2 1 2,2 1 3記憶住保留給 集體管理裝置3之虛擬通道之位址VCIR,並且形成在單 元中之保留線路位址VPIR/VCIR與管理裝置3之辨識 件,此等單元是由路由器2經由保留線6R而重新傳送給 管理裝置3。此等保留給管理裝置之線路位址 VPIR/VCIR是在此結構期間以及將它在集體設備1中使 用之前初始地導入於記憶體中。此等偵測器2 1 1 -2 1 2, 23 1 -23 2因此在接收匯流排BRI、BRE中偵測到包含在 此等單元位址欄位中之線路位址VPIR/VCIR,此等單元 由終端機7,1 3例如在以下的場合中傳送:當其置於終 端機之控制下時,當此終端機命令建立其請求時,或是 還有用於從接達網路請求此管理裝置(例如用於與內部終 端機之通信)時,或用於將特殊之應用系統電傳載入於管 理裝置中。 較佳設置此等保留給管理裝置之數個線路位址 VPIR/VCIR,以便指派給它們相對於管理裝置、終端裝 置以及各應用之各個動作。 因此,偵測器211-212,23 1 -23 2仔細觀察各個匯流排 BRI、BRE,以偵測在此等所接收的ATM單元中線路位 -18- 577206 五、發明說明(17 ) 址之欄位,並且與所記憶之預留線路之位址VPIr/vc:Ir 比較,並且同樣地在所接收單元中偵測所有線路之位址 其與所記憶之保留位址不同。在此後者的情形,在所接 收單元中所不認識線路之位址被傳送給定址裝置2 5 _ 2 6 ’以便查核它是包含於位址表中。如果不是的話,則 此定址裝置命令在偵測器2 1 1 - 2 1 2,2 3 1 - 2 3 2中將此等不 認識線路之位址由所保留預設之位址VPIR/CPIR取代, 以便將相對應之單元傳送給集體之管理裝置3。 此起始ί阜口標不電路2 1 3,2 3 3辨識此起始ί阜口 N P, 即,接收耦合器2(^至20Ν、21】至21μ,經由它所接收 之單元包含所偵測之保留線路之位址VPIR/VCIR,逢是 此種位址在線路位址的偵測後不認識。此標示電路2 1 3 或2 3 3例如在所接收單元之資料欄位之第一個八位元中 導入相對應於20„或20m之接收耦合器之埠口號碼NP = n 或NP = m。此起始埠口之標示用於由管理裝置朝向起始 埠口送回此回覆單元,經由此埠口此終端機傳送單元與 保留位址。 當數個路由器2例如以級(step),套(apartment)與件 (piece)爲基準串聯時,每一個線路以埠口號碼標示此單 元,其對應於所連接之級、套或件之內部線路之埠口, 雖然連接傳送此等單元之集體管理裝置3之線路是由三 個埠口號碼所標示。 對於由集體管理裝置3所發出而起源於有關之接收耦 合器20R之單元則不實施任何的標示。
-19- 577206 五、發明說明(18) 多工器2 1 4、3 1 4如同所有的起始埠口標示電路2 1 3, 23 3是由線路位址偵測器211 _21 2、231-2 3 2所命令,以 便將在所標不單兀中起始璋口的號碼’作爲其貸料之開 始欄位之單元之第6個八位元組(octet)。如果發生此種 情況,則偵測器211-212、23 1 -232命令多工器214, 234,以在定位裝置25 -26之控制下導入所保留線路之位 址以取代不認識線路之位址。 此邏輯通路轉換裝置包括一種連接矩陣24 1,其與導 引序列器242相連接。此連接矩陣241主要是將由接收 匯流排BRI與BRE所接收之此等ATM單元中之線路位 址VPI/VCI,在將此等單元各自在匯流排BEI與BEE中 發出之前,翻譯成線路之位址。根據所翻譯的位址,此 由在集體設備1內部側之匯流排BRI所接收之單元,當 在兩個終端機7、1 3的情況下被導引朝向同樣是在集體 設備側之發射匯流排BEI,或者在當終端機與集體管理 裝置3是在通信時,則被導引朝向接達網路RA!至RAm 側之發射匯流排BEE,而用於終端機與外部設備之通 信。 導引序列器各別地產生接收命令信號RI,至RIn 以及RE!至REm,用於序列地開啓接收耦合器20!至 20N以及22】至22m,並且各自產生發射命令信號Eh至 EIn以及EE!至EEM,用於根據單元導引與經翻譯之線 路位址序列地開啓發射耦合器。此等接收命令信號RI! 至RIn、Rh至REM是同樣地施加於各自標示電路2 1 3, -20- 577206 五、發明說明(19 ) 23 3以便將起始埠口之定位電路,即,起始接收耦合 器,其所接收之單元經歷過標示。 此等線路位址VPI/VCI的翻譯是在連接矩陣241是根 據記憶在定址表25之管理電路(其主要構成此定址裝置) 中線路位址之間之對應而實施。 此定址表通常進行對應,將由終端機或類似地是集體 設備1所傳送單元中VPI/VCI線路位址對應至辨識接達 網路RAi至RAM側收件人邏輯線路之VPI/VCI線路位 址,以及相反地跟隨傳送之其他方向,用於集體設備內 部與集體設備外部之間的通信。 此等線路位址之對應與保留給管理裝置的位址無關, 而是與建立請求時由集體管理裝置3所建立之永久或暫 時之連接有關。一對分配給永久或暫時連接之位址,是 雙向結合在兩個內部傳輸線路6 !至6N中之虛擬路徑, 或是在外部接達網路5 1至5 μ之線路中之虛擬路徑,以 及在內部電信線路中之虛擬路徑。 永久性的連接是須要用於某些應用,以類似於租用之 電信連接之方式。例如,永久性之連接是使用於連接偵 測破壞之永久性照像機作爲終端機,而由在接達網路 R A !至R A Μ之一中的伺服器隔著距離觀察。 在集體管理裝置3與每一個接達網路RAm之間之永久 性連接是必須的,以便集體設備以及因此包含於其中之 終端機可以被呼叫。 暫時性的連接在傳統上是關於在有限的期間內電話或
-21 - 577206 五、發明說明(2〇) 資料與至少一終端機或類似之設備1之通信。其線路位 址VPI/VCI或更正確而言是邏輯線路位址,是在請求建 立連接之命令期間(其以下參考第3圖說明)由集體管理 裝置3根據在設備1中可自由支配使用之邏輯線路資源 而分配給終端機。 此暫時性之連接是由數個占用此連接之終端機在時間 中分配。其相對應之線路位址對(P a i r)是分配給此種占 用虛擬路徑與釋出虛擬路徑之間的終端機,如同傳統上 之電話機以類似的方式占用與釋出線路者。 相對應之線路位址對,即,邏輯線路,是以動態的方 式隨著連接建立之命令,並且較佳是如同已經說過,是 根據所保留線路位址之優先次序,而永久或暫時地寫入 於程序(p r 〇 g r a m)線路表中。爲了建立各永久性或暫時性 的連接,而將線路位址的翻譯,其實施是在由矩陣連接 器2 4 1所接收的單元中,藉由使用所接收單元線路之位 址作爲線路表之讀取位址而達成,以便將所讀取之相對 應之線路位址翻譯並置入於單元(c e 11)的頭部欄位中,其 然後可以被發出。此等單元是由一埠口朝向另一埠口發 出而沒有經過集體管理裝置3。 此位址表(a d d r e s s t a b 1 e)因此顯示此等外部接達網路 RA 1至RAM的位址受限於集體設備]。此等集體設備之 彙編表可以分配在集體管理裝置3中,此相對於設備之 內部邏輯線路之線路VPI/VCI之位址,至少在使用此設 備期間,不須關心此等外部接達網路位址之限制,其根 -22- 577206 五、發明說明(21 ) 據接達之提供者可以在基本上不同。此在矩陣式連接器 24 1中路徑位址之翻譯,是取決於由管理裝置3所程序 設計(pro gram)之在管理電路5中之位址表,以同樣地確 保此集體設備之內部位址之間關於其外部位址之獨立 性。 此定址裝置同樣地包含不消逝記憶體26,用於保護此 位址表,即,在接收之單元之線路位址與所發出單元線 路位址之間之對應。如果在集體路由器位準之供應中 斷,則此定址表因此被保護在記憶體26中。此所保護 之記憶體26之更新是在導入新的位址之後,或在單元 處理之間其沒有請求電路25之內部位址表之記憶體之 時在位址表25中改現有的位址後實施。此保護記憶體 26同樣記憶虛擬通路VPIR之辨識器(此通路對應於線路 6R而連接集體管理裝置3),並且記億著保留給與管 理裝置通信之虛據路徑VCIR之位址表。 簡要的說,在此集體終端設備1中之所發出單元中主 要設有三種形式之線路位址VPI/VCI。 第一種形式的線路位址是關於ATM”標準”單元,其用 於由管理裝置3所允許之介於終端機7 ’ 1 3與此設備外 部之終端機(即,允於內部電信線路6 !至6n之一中的虛 擬路徑與外部電信線路5 !至5m之一的虛擬路徑之一)之 間永久性或暫時性的通信,或是根據記憶在位址表2 5 中對應之線路位址(β卩,取決於未保留並且由此表所認識 之線路位址)之內部線路之一中之永久性或暫時性之通 信。 第二種形式之線路位址是有關於用於與管理裝置3對 -23- 577206 五、發明說明(22 ) 話之ATM單元,並且各包含所保留之位址VPIR/VCIR。 第三種形式之線路位址是關於ATM單元其用於線路 表25之形構(configuration),並且由管理裝置3所發 出。 現在參考第4圖,此集體管理裝置3主要包括:連接 至保留線路6R之發射/接收耦合器3 0、輸入單元管理 裝置3 1 -32-3 3、輸出單元管理裝置3 3 -3 4-3 5、以及微處 理器裝置3 6-3 7-3 8(其用於管理此等終端機、與終端機通 信之路徑,以及內部之應用)。管理裝置3是例如以微電 腦的形式與網路卡片ATM,連接至印表機。 此在管理裝置3中的發射/接收耦合器呈現類似於集 體路由器2之耦合器20!至2 0N以及22!至22!^之功 能。尤其是它在由路由器2朝所保留線路6R所發出之輸 入單元CE之流(通)量中,將管理裝置之時間基礎依據 回復時脈而同步。 此兩個單元管理裝置具有共同的對應表記憶體3 3,其 將所保留單元之優先權指示器IP對應至保留給隨著管理 裝置而下降與上升之通信之線路位址VPIR/VCIR,並且 各自包含於其線路位址欄位中由耦合器3 0所接收之輸 入單元CE,以及由耦ί合器30所發出之輸出單元CS。此 等優先權指示器例如根據IP 1至ΙΡΚ之優先權之上升順 序排列,並且指定K行之等候輸入單元3 2 1至3 2K,以 及K行之等候之輸出單元341至34K,以扮演第一與第 二緩衝記憶體(buffer memory)的角色。
-24- 577206 五、發明說明(23 ) 在輸入單元之管理裝置中,單元解碼導引器3 1將此 由耦合器3 0接收之輸入單元之線路位址欄位,與保留 給朝向管理裝置3傳送之通信並且在表3 3之記憶體中 讀取之線路位址VPIR/VCIR。而將輸入單元寫入於由在 記憶體3 3中所讀取之優先權指示器IPk所定址之等候行 3 2 k中,此位址對應於其包含於輸入單元中並且在表3 3 之記憶體中所找到之所保留線路之位址,其中1 $ k $ K。此等輸入單元是在第一等候行321至32K中讀取, 而由最高優先權指示器所定址之等候行開始讀取並讀 完,以便經由匯流排在多處理器裝置中根據此順序處 理。 此多處理器裝置36- 3 7 - 3 8同樣處理此等輸入單元CE 而由與最筒優先權指不器有關的單元開始,以便產生輸 出單元C S,同樣是根據優先權指示器而發出。 相反的,處理器38將經由資料匯流排BCS,而由多處 理器裝置36_3 7-3 8所產生之輸出單元CS之線路位址欄 位,與在表3 3之記憶體中所讀取之保留線路位址比 較。每一個輸出單元根據在記憶體3 3中所讀取之優先 權指示器I P k,而記憶儲存於等候行3 4 k中,其對應於 包含於輸出單元線路位址之欄位中之保留線路位址 VPIR/VCIR ’而在優先權位址匯流排BAP的命令之下連 接至處理器38。此在第二等候排341至34K的輸出與發 出耦合器3 0之輸入之間之發射多工器3 5依據優先權指 示器之遞減之順序而發出此等輸出單元C S,其由第二等 -25- 577206 五、 發明說明 ( 24 ) 候 行 341 至 34K 開 始 、讀取並且讀完,此行包括至少一輸 出 單 元 並 且 由 最 高 優 先權之指示器所定址。 以 變 化 的 方 式 3 此 用於此等輸入單元中之保留線路位 址 之 優 先 權 指 示 器 之 數目,與在輸出單元中之保留線路 位 址 之 優 先 權 指 示 器 之數目是不同的。因爲在先天上一 開始 , 此 由 管 理 裝 置 朝終端機之不同詢問與答覆之優先 權 之 特 性 與 數 g 以 及由終端機朝管理裝置之不同的答 覆 與 詢 問 之 優 先 權 之 特性與數目是不須要相同的。 例 如 由 傳 統 之 終 端機向接達網路之通信要求對於由 私 人 之 終 丄山 m 機 所 傳 送 之運作狀態之週期性的訊息而言是 爲 優 先 但 是 對 於 由 火災偵測器所傳送之警告訊息則非 優 先 〇 此 優 先 權 的 順 序 取 決於在所輸入單元CE中對於管理 裝 置 所 要 求 的 行 動 以及取決於在輸出單元C S中對於 終 端 機 所 要 求 之 行 動 ,其包括預先設定之應用及/或預 先 設 定 應 用 之 階 段 , 以便遵守ATM模式之服務品質。 此 在 管 理 裝 置 3 中 之此等單元處理之優先順序是依據 保 留 位 址 VPIr/VCIr 而與包括於ATM單元頭部欄位中 的 失 去 優 先 單 元 (CLP 、Cell Loss Priority)之位元無關。 此 在 集 體 管 理 裝 置 中的多處理器裝置主要是包括三個 處 理 器 36, 37 與 38 ,其可以被集中於一微處理器中。 此 等 處 理 器 共 同 管 理 此有關於終端機不同參數(例如其位 址 > 辨 sill m 器 指 示 器 )而由此等處理器處理之資料庫 39 0 -26-
577206 五、發明說明(25 ) 此處理器3 6管理每個終端機對管理裝置所宣佈之身 份辨識與運作狀態,其通常由終端機TE所指定而用於 集體設備中所有的終端機7,1 3,或類似的終端裝置 9 ’ 1 1,1 5。在資料庫3 9中,每一個在此設備中被使用 的終端機TE如同在以下所看到者,是尤其藉由以下之 裝置而辨識與認出。各”網路服務接達點”(N SAP : 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以及由終端機所發出之 輸入單元CE所經過之集體路由器2之接收耦合器20n, 2 0 m之埠口號碼N P ;並且由數個參數定址,以及線路位 址主要是由第三處理器3 8管理。 此終端機TE之唯一的NSAP辨識器是包括在輸入單 元之CD(負載:payload)資料欄位中。此終端機辨識器 NSAP被理解爲典型地在由埠口號碼NP所占資料欄位之 第一個八位元組(〇 c t e t)之後有2 0八位元組的長度。 此等NSAP辨識器各別指定在ATM網路中之終端機。 典型地,N SAP辨識器包括頭三個八位元組其顯示辨識 器之格式與界定此格式之管理者,其次包括1 0個八位 元組(Octet)其包含”網路下”之位址,其根據網路操作人 員之ATM位址設計而指定集體設備1,其次包括6個八 位元組其辨識終端機本身,並且經常以確定的方式固定 於包含此終端機之ATM介面或調整器中,.以及包括最 後之軟體任務定址之八位元組,其在由先前1 9個八位 元組所辨識的終端機中。 此等辨識此終端機本身之六個八位元組,包括終端機
-27- 577206 五、發明說明(26 ) 製造商之辨識器,終端機型式與序列號碼之辨識器it, 其類似於”介質接達控制”(MAC : Medium Access c〇ntr〇1) 的方式。 此處理器3 6同樣地管理1C等級之指示器,其被集體 管理器之彙編表所擷取,用於在第一次使用集體設備內 部之終端機之後被寫入於資料庫中。此1C等級之指示 器以比在位址MAC中IT型式指示器較不可確定的方式 界定,一個或數個預設之功能,其此管埋裝置(其作爲被 要求的終端機)能夠提供以回應請求終端機之詢問。然而 以變化的方式,它可以在以下被認爲是IT型式的指示 器能夠取代或補全1C等級之指示器用於界定終端機之 功能。 例如,多功能的終端機提供電傳、印表以及掃瞄瀏覽 的功能而被彙編表分類成一種等級之指示器(而如果至少 此掃瞄瀏覽之功能只可以由有特殊接達權利者接達的 話),其只可以將上述三個功能之一或二個重新組合(此 種等級之其他的指示器例如顯示加熱、照明、觀察、私 人服務、諮詢服務或資料庫等功能。此種等級之數個指 示器可以結合至同一個終端機。 此等預設之功能要求並包括應用或服務,其可以特殊 的功能由集體的管理裝置本身尤其借助於處理器3 7或 3 8提供。例如,此由各內部終端機之製造商所提供之導 引驅動器,是在當使用此管理裝置時,與此管理裝置之 NSAP辨識器配合,在RAM記憶體之特殊的部份中自動 -28- 577206 五、發明說明(27 ) 地實施。此等驅動器可以是有關於遙控命令用於不同形 式之電信終端機,例如電話、影像電話、數據機等,以 便在所要求服務可顯示的表中象徵性地代表此終端機。 此終端機TE之運作狀態被處理器3 6在接到由終端機 TE所發出之輸入單元時記憶在資料庫3 9中,並且包含 保留給第一次使用之線路位址,然後接收由終端機TE 所發出之輸入單元,並且保留給所發出之輸出單元,其 被保留給由處理器36所發出之終端機TE之週期性的詢 問(polling)。當第一次使用終端機TE時,此處理器36 將其可自由使用之線路位址VPIRT/VCIRT,對應於終端 機TE之埠口號碼NP,以便將它包含於用於終端機之管 理裝置之所有輸出單元CS中。如果當回應此等詢問單 元時,此處理器3 6不能再接收終端機TE所發出之單 元,則然後將其停止一段相當長的期間,處理器3 6使 在資料庫39中線路位址VPIRT/VCIRT可供自由使用於由 此管理裝置朝另一終端機之遞減之通信。此終端機TE 在此長的期間結束後,當在將來使用時是依照第一次使 用的程序。 此第二處理器37管理在集體設備1中之內部局部之 應用。此處理器3 7允許管理裝置之彙編表選擇、管理 與命令在集體設備中之內部終端機。此內部終端機可以 是看門者、監視照相機、侵入者之偵測器、煙之偵測 器、電燈、散熱器或鍋爐、活動式百葉窗等。此集體管 理裝置3的螢幕顯示圖形之呈現,例如終端機之圖像或
-29- 577206 五、發明說明(28 ) 符號,以及觸摸及/或圖形項目之形式。此彙編表經由 處理器37而控制內部終端機之運作,例如攝影機之定 向、散熱裝置之恆溫器(thermostat)之調節,燈之照明強 度等。然而處理益3 7產生用於內部終端機之輸出單元 CS,並且具有資料欄位其包含此命令。此命令之發出單 元進入管理裝置而被處理器3 7同樣地處理。 此第三處理器3 8管理內部與外部之請求,即,所有 從內部終端機的請求,以及外部請求來自接達網路R A j 至RAM、線路位址、優先權之指示器ίρι至ipk、以及 集體設備1之終端機目錄。 此輸出或輸入請求是借助於集體管理裝置3而強制地 建立。 如果此項請求是輸出請求其藉由收到輸入單元C S而 啓動,此單元是由內部請求者終端機ΤΕ所傳送,並且 具有線路欄位其包含保留給請求之要求之線路位址。此 處理器3 8根據預設之確認算法而確認此請求者終端 機。根據管理裝置3之彙編表所事先分配給請求者終端 機ΤΕ之接達權(access right)DA,以及根據內部邏輯線 路之可自由使用性,此處理器3 8分配給予線路位址 VPITE/VCITE,其指定介於路由器2與內部終端機之間的 內部邏輯線路,並且它對應出另一個線路位址 VPI/VCI,其指定由路由器2朝向終端機之邏輯線路其 作內部或外遠距之請求。線路位址VPITE/VCITE是以類 似的方式分配給來自終端機TE之來自對於輸入呼叫之
-30- 577206 五、發明說明(29 ) 請求。 此處理器3 8同樣地管理線路位址連接表,其類似於 集體線路之線路表2 5,並且在每個呼叫請求之後更新此 線路表2 5,以便線路2執行記載由管理裝置3如此產生 的線路,其用在兩個內部終端機之間,或內部與外部終 端機之間發送電話或資料之傳統式通信。 此後者在兩個線路位址之間之對應關係,是借助於由 處理器3 6所產生之線路表結構單元,而登錄在集體路 由器2之線路表中,其由管理裝置3輸出並且由線路表 25之管理電路處理。此輸出結構單元之頭部中之位址欄 位包含保留之第一位址VPIR1/VCIR1用於命令導入內部 與外部或內部之間之新的線路位址連接於電路位址表25 中,或包含第二保留位址VPIR2/VCIR2,用於修正在內 部與外部線路位址連接中,或是在內部之間之線路位址 連接中之內部線路位址。 此處理器3 8同樣管理表之記憶體,其經由匯流排 BAP,將所保留之線路位址VPIR/VCIR,對應於優先權 指示器IP 1至IPK。此在表記憶體3 3中之對應是最初被 程序設計,並且經由處理器3 8 ’而由管理裝置3之彙編 表將其更新,而逐漸地發展設備1。此處理器3 8管理本 身以及另外兩個處理器3 6與3 7之同時並聯之多項任務 之運作,以便首先執行具有優先權之任務’其在執行過 程中取決於優先權指示器1P1至1PK,而不利於較不優 先任務之故意之中斷。
-31 · 577206 五、發明說明(3〇) 此處理器3 8還管理終端機之目錄,其取決於終端機 之接達權D A、終端機之等級、指示器I c、以及終端機 之位置指示器IL。 此等與請求者終端機TDR有關之接達權dA,是代表 接達至被請求終端機TDE之一或多個預設功能,或是被 請求終端機(例如內部終端機或分散終端機)中之應用、 或是由接達網路所分配之服務之全部或一部份。此請求 者終端機TDR之接達權DA,是由管理裝置3之彙編表 與請求者終端機之NSAP辨識器配合經由處理器38作分 配與更新而將其記憶於資料庫3 9之中,在此之後其被 宣稱在當每一次使用時接近管理裝置。此處理器3 8將 接達權D A與從資料庫3 9中讀取之等級指示器1C比 較’以回應由請求者終端機所發出之保留輸入單元 CE,以便只允許除請求者終端機接達至終端機或應用其 所提供等級指示器與此接達權相符合一致。 例如,此請求者終端機TDR之接達權允許接達讀取及 /或寫入、及/或用於在終端機中預設之修正,(其對應 於請求而選擇之某些形式之內部或分散終端機)。 如果此請求終端機之等級1C之指示器包含於此由請 求者終端機所發出之輸入單元CE之資料欄位中,其界 定請求終端機之形式而無法由請求者終端機之接達權 D A接達,則處理器3 8中止此請求者終端機對於等級IC 之被請求終端機之接達。 如果此請求者終端機是一種”遊牧訪問者”式的終端 -32- 577206 五、發明說明(31 ) 機,其宣稱接近處理器3 6,此以相同的方式用於設備之 固定終端機。此管理裝置3之彙編表增加了至此”遊牧 訪問者”式終端機之特殊接達權,以便此處理器3 8可以 對它呈現此集體設備之確定資源,以及辨識由此”遊牧 訪問者”或終端機所要求之終端機。如此避免了所有之 盜版,並且如果有必要則允許對此”遊牧訪問者”式終端 機的使用者產生呈現。 根據第一變化例,處理器3 8只自動地將位置指示器 IL分配給個別設備4中之終端機或是分散終端機,其例 如對應於集體路由器2之埠口號碼NP,其指定連接終 端機之內部線路至6N。 根據第二變化例,此等各別連接至內部終端機之位置 指示器如同接達權DA,是由集體管理裝置之彙編表擷 取,而用於在使用集體設備中之內部之個別終端機之後 經由處理器3 8將其記憶於資料庫3 9中。如果此終端機 是在設備中”遊牧",則其有關之位置指示器是在每次重 新使用後被更新。位置指示器IL指定在集體設備1或 各別設備4中有關終端機之確實相對位置,例如在其中 的分部中,例如公寓的房間、大樓之一層、甚至是在房 間之確實的地點中。 根據第三個變化例,終端機之位置指示器IL被終端 機之使用者所擷取,並且當在集體設備中使用終端機 時,將它包括於具有保留線路位址之輸入單元C E之資 料欄位CD之命令欄位CC中。然後處理器3 8經由匯流
-33- 577206 五、發明說明(32) 排BCE由輸入單元提出位置指示器il,用於將它配合 終端機辨識器NSAP (其同樣是由輸入單元提出)而被記 憶。 實際上,在由處理器3 8所產生對於由請求者終端機 TDR所發出被請求終端機TDE之找尋之輸入單元之回 覆,包括在其輸出單元中此被找尋請求終端機之功能名 稱以及它所裝設位置之名稱,其各自與所被請求終端機 之1C與IL指示器符合一致。此回覆同樣地包含”允許,, 或”禁止”之訊息,其根據其與請求者終端機之接達權利 DA之對應,而與被請求之終端機有關。此處理器3 8與 資料庫3 9同樣等同於此尋找之主使者,並且傳送此可 顯示及/或聲音之回覆其顯示此找尋之結果。例如,客戶 可以在終端機中看到此集體設備中所有分配之列表機之 列表,或是接近以電話爲基礎之列表,(其根據用於無線 電行動電話終端機之DECT準則,或是DECT/GSM雙模 式),以便使它根據位置指示器更接近其近似値。 在由請求者終端機TDR所發出之輸入單元CE所被請 求之終端機之記名之呼叫期間,此處理器3 8傳送此等 回覆輸出單元CS,其包含表以辨識與被請求終端機相同 等級(class)之終端機,或以變化的方式包含相同等級終 端機之辨識器其更接近請求者終端機,如果此處理器38 在資料庫3 9中沒有找到正好是被要求之終端機辨識器 的話。 現在參考第5圖,其顯示介於任何一個終端機(7,1 3
•34- 577206 五、發明說明(33 ) 或類似之終端機裝置9,1 1,1 5,在此由終端機TE表 示,其包含於集體終端設備1中)與集體管理裝置3之間 之對話,其當第一次使用終端機TE時包括以下之步驟 E1 至 E7 。 在步驟E 1將終端機TE開啓電源之後,並且將其同步 狀態恢復至終端機TE所連接之設備內部線路之位準 後,此終端機TE對集體路由器2發出確認單元ATM C 1 至步驟E2。此單元C 1之線路位址欄位包含線路位址位 址VPIR/VCIR單獨保留給集體設備1之任何終端機使 用。此單元C 1之資料欄位CD包含終端機TE之唯一的 辨識器NSAP。 在集體路由器2之相對應的耦合器20!至20N中接收 了由終端機所發出的單元C 1後,在以下的步驟E3,此 在接收匯流排BRI中單元C 1中之位址欄位被偵測器 2 1 1與2 1 2讀取,其認識分配給管理裝置3之虛擬通道 6R之辨識器VPIR,以及保留給終端機使用之虛擬路徑 之辨識器VCIR。。此等偵測器21 1與212因此命令標示 電路2 1 3將單元C 1標示,而將對應於接收耦合器20 i 至2 0N之埠口號碼NP導入於資料欄位之第一個八位元 組中,經由此等耦合器而接收此等單元。此等接收耦合 器依據由序列器242所產生之各自接收命令信號Rh至 RIn而定向。因此,在多工器2 1 4之輸出,此所接收單 元之資料欄位之第一個八位元組被標示(而由C2代表), 而由相對應之接收埠口號碼NP所占用。 -35- 577206 五、發明說明(34 ) 在步驟E 4,位址表2 5認識所標示之單元C 2包含保 留給管理裝置之位址,經由連接矩陣241 (其不實施翻譯) 而將單元C2由多工器214之輸出,指向內部發射匯流 排BEI,而在發射耦合器20R的方向中連接集體管理裝 置3,並且由序列器242開啓。 在步驟E5,此經標示的單元C2被管理裝置3之處理 器36所處理,將由它而讀取終端機之辨識器NSAP,以 及由它抽取埠口號碼NP,以便將它在資料庫3 9中配 合,其允許處理器3 8在設備中將終端機定位,並且因 此根據此集體設備之使用者所要求之等級而顯示此等終 端機之列表。 在步驟E6,此處理器3 6分配給終端機TE,即,給 NSAP-NP連接,可自由使用之線路位址VPIRT/VCIRT, 其包含對應於埠口號碼NP之虛擬通道辨識器VPiRT,以 便朝對應於集體路由器之發射耦合器送回一單元。回應 於所接收之標示單元C2,此處理器3 6傳送一未標示之 輸出釋出單元ATM C3,其具有頭部欄位(其包含分配給 終端機TE之線路位址VPIRT/VCIRT),以及資料欄位(其 包含從第二個八位元組開始之終端機辨識器NSAP)。此 單元C3由管理裝置3傳送,經由耦合器20R而在線路2 中沒有受到標示,並且經由匯流排B RI、多工器2 1 4, 連接矩陣241、以及發射匯流排BEI,用於被重新傳送 朝向集體路由器之發射耦合器20!至20N。此集體路由 器對應於先前所分配之線路位址VCIRT/VPIRT,即,對
-36- 577206 五、發明說明(35 ) 應於起始埠口 NP,並且在內部線路6!至6N中指定邏輯 線路,其直接或間接地連接終端機TE。 在步驟E7,並且實際上自從在步驟E2確認單元C1 之發出開始,此終端機E2持續永久地觀測它所被連接 之線路,用於在從所接收之所有ATM單元讀取資料欄 位,並且將終端機之辨識器位置之20個八位元組,與 其本身終端機之辨識器比較。如果此終端機TE確認辨 識器NSAP是在步驟E6之由管理裝置所傳送之輸出單 元C3中,則終端機TE將此由管理裝置3分配給它的線 路位址VPIRT/VCIRT記憶並且包括在單元C3中。此所分 配之線路位址VPI/VCI被系統地使用於來自外部從集體 管理裝置3朝終端機TE之所有的通信。同樣的,只要 終端機TE不停止使用,或者不移開,則其與管理裝置3 之對話是由此等單元所實施,其依照管理裝置3之下降 方向在虛擬路徑中朝終端機TE傳送,其對應於由管理 裝置3分配給終端機TE之線路位址VPIRT/VCIRT ;並且 其與管理裝置3之對話是由此等單元所實施,其由終端 機TE朝管理裝置3依照上升的方向在虛擬路徑中傳 送,其對應於保留給管理裝置3之線路位址 VPIR/VCIR,並且因此被集體路由器中的偵測器211及 2 1 2所認識。 在步驟E7之後,此終端機TE可以回到原來的狀態, 或是停止。 如果以後,在使用了終端機TE之後,終端機TE要求
-37- 577206 五、發明說明(36 ) 集體管理裝置3與在設備中區域性被請求之終端機建立 輸出之請求,或是與在接達網路中遠方終端機建立暫時 或永久的連接,則執行類似於步驟E 1至E7的步驟,但 是具有分配給終端機TE之可供自由使用之線路位址 VPITE/VCITE,用於與區域性或遠方終端機作雙向之通 信。然而在步驟E6,處理器38還導入可供自由使用之 線路位址VPITE/VCITE於單元C3之資料欄位中’而在終 端機辨識器NSAP之後,其然後在步驟E7在請求者終 端機TE中被讀取與記憶。 此處理器38將邏輯線路之線路位址VPITE/VCITE向內 部朝向區域性終端機或向外部朝向遠方終端機對應,並 且借助於ATM結構單元將在集體路由器2中的位址表 25更新。 此藉由在請求者終端機TOR與主要是集體管理裝置3 中的處理器38與資料庫39之間的對話,而用於預設功 能請求之”目錄諮詢”要求之處理,包括顯示於第6圖之 主要步驟A1至A15中。 在接收了 A1此由終端機TDR所發出之輸入單元CE 並且包含保留給請求建立之要求的線路位址VPIR/VCIR 之後,此處理器3 8分析並寫入於資料庫3 9中,其藉由 在步驟A2以此方式而實施:將終端機TDR之辨識器 NSAP,對應至所接收輸入單元之資料欄位之第一個八位 元組所包含之集體路由器2 1之埠口號碼NP。如果此號 碼NP是指定在集體設備1內部之接收埠口,則在步驟
-38- 577206 五、發明說明(37 ) A3中此請求者終端機TDR被分類如同在集體設備內部 之終端機,並且至少位於各別設備4之位準,或是如果 此終端機TDR是分散終端機的話,則是區域性的環路 (loop)62 , 6n 0 然後,處理器38在步驟A4查核此輸入單元CE之命 令欄位CC是否包含等級指示器ICDE,其指定至少一個 所要求之預設功能可以由終端機(包括集體管理裝置在內) 提供。如果在所接收的單元中無法找到任何等級指示器 ICDE,則處理器38在步驟A5將包括於輸入單元CE之 資料欄位CD之命令欄位CC中所要求的功能作模糊 (fuzzy)分析。此等被要求的功能例如是以將關鍵字(keyword) 列 表的形 式顯示 ,其 最初被 擷取於 請求者 終端機 TDR中,並且包含於單元CE之命令欄位CC中,以便 處理器38可以根據預設之算法(algorithm)而確定等級指 示器ICDE。因此,處理器38在步驟A6記錄所要求的 月艮務指示器ICDE(其由步驟A5之關鍵字的模糊分析推 導而得),或正好是在步驟A4所接收單元中所包含之指 示器ICDE。 在步驟A7,此處理器38讀取請求者終端機TDR之等 級指示器1C,以及在資料庫3 9中之接達權,以對應於 請求者終端機TDR之辨識器NSAP,以便查核指示器1C 是否與指示器ICDE不符合一致。 在步驟A8,此處理器38將請求者終端機TDR之接達 權DA對於終端機之等級ICDE之指示器或被要求的服
-39- 五、發明說明(38) 務作比較性地分析。如果任何之接達權與終端機TDR無 關,或是在資料庫3 9中所讀取的接達權D A不允許請求 者終端機TDR接達至ICDE所指定並要求的服務。此在 步驟A 1 3中接達之失敗導致在最後步驟A 1 4對於此”請 求報告”之建立,並且如果有必要是”請求服務報告”之建 立,例如是以卡片記錄及/或印刷的方式,並且此項請 求之結束爲步驟A 1 5。 在步驟A8,如果此請求者終端機之接達權DA是與所 要求的等級指示器ICDE符合一致,則處理器38在資料 庫39中找出所有內部與外部的終端機,包括管理裝置3 在內,其等級指示器1C指出所提供服務之輪廓,其恢 復由等指示器ICDE要求與指定之預設之功能,而此等 級指示器是在步驟A9中要求,並且因此是與請求者終 端機TDR之接達權DA符合一致。此請求終端機之表 (TDE是由處理器38所編製,而將等級指示器1C與位 置指示器IL,對應至表中所要求每一個終端機的辨識器 NSAP。更正確而言,處理器38建立用於每一個被要求 終端機之表的線(line),其包括終端機的名稱及/或圖示 呈現,例如標幟或記號,它所存在的地點,以及較佳是 取決於等級指示器而提供之不同的功能與應用。如果須 要,此表可以根據傳輸模式AAL(ATM調整層:ATM Adaptation Layer)分成片段由一或數個輸出單元CS從 處理器3 8傳送,並且在請求者終端機T D R中將此等 單元重新組合。 -40- 五、發明說明(39) 上及/或以聲音宣佈的形式呈現,其伴隨著各別選擇 而與此表的終端機配合。在步驟A 1 0,在請求者終端 機前的使用者傳統地選擇此表之所要求之終端機,較 佳是最接近被要求的終端機,其藉由觸模式游標 (t 0 u c h c in· s 〇 r)或藉由將(數字)位址組合而配合在請求 者終端機的鍵盤上選擇所請求的終端機TDES。此所選 出被請求終端機的位址TDES,然後在輸入單元CE中 從終端機TDR傳送至集體管理裝置3。 在步驟A10之表LTDE的諮詢期間,如果在所預設 之等候時機之結束時沒有選出任何被要求的終端機 TDES,或者如果此使用者在步驟1 1請求”中止”之觸 摸,則請求者終端機發出請求結束的信號給處理器3 8 其執行步驟A 1 4,並且在步驟A 1 5將此請求結束。 否則,作爲對於所選擇被要求終端機之位址,此處理 器38在步驟A12提供的選擇的服務藉由將線路表25中 的兩個線路位址對應,而其導致線路2與被選出被要求 終端機TDES之間的通信(其包括在管理裝置3中被選擇 作爲應用),以及此線路與請求者終端機TDR之間的通 信’然後此請求之結束是依據步驟A Μ與A 1 5處理。 參考符號說明 1 · · · ·.集體設備 2 · . · · •集體路由器 3 · · · · •管理裝置 4 · . · ·.個別設備 -41 - 577206 五、發明說明(4〇) 5 !〜5 Μ.....外部線路 6 1〜6 η.....內部線路 7 .....終端機 8 .....個別路由器 8 C.....收集器 8 D.....傳播器 9 .....終端裝置 10 .....內部線端線路. 11 ......終端裝置 13.....終端機 15.....終端機 2 0 1〜2 0 ν.....接收鍋合器 2 5 · · · · ·線路表 30.....發射耦合器 3 3.....記憶表 3 5.....發射多工器 36 .....處理器 37 .....處理器 3 8.....處理器 3 9.....資料庫 -42-

Claims (1)

  1. 577206 m 丨請 妾 :員 明 示:, 修 ^/^QoJfSL補充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90127637號「在非同步移轉模式(ATM)中運作之私人終端 設備中之管理裝置」專利案 (91年5月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在非同步移轉模式(ATM)中運作之終端設備所用之管 理裝置(3),其藉由保留之電信線(6R)連接至路由器(2), 此路由器是介於在ATM模式中之接達網路之外部電信線 路(51-5M),與連接終端機(7,13)之設備之內部電信線路 (61,6N)之間,其特徵爲包括: -裝置(36,39)用於偵測與記憶終端機之辨識器(NSAP), 以及由終端機發出並且保留給管理裝置之輸入單元(CE) 中之埠口號碼(NP),此終端機之埠口號碼指定至少連 接此終端機之內部線路, -裝置(36, 39)用於在第一次使用此終端機後,取決於此 終端機所提供之功能,而將等級指示器(1C)分配給每 一個終端機,並且將它記憶, -裝置(38)其用於與終端機之等級指示器(1C)與位置指示 器(IL)編製終端機表(LTDE),以便將此表在管理裝置 之輸出單元(CS)中傳送給請求者終端機(TDR)(其發出 此等輸入單元,此等單元包含終端機之要求以提供至 少一預設的功能(ICDE))。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此預設功能(ICDE) 是由管理裝置(3)本身提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6), 用於將可自由使用之線路位址VPIRT/VCIRT,對應於終端 577206 *►**»-----1 -一 ..... .τ - 補凡—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機之埠口號碼(NP),以便將它包括於由管理裝置輸送至終 端機之所有的輸出單元(CS)中。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6)用 於週期性地詢問此等終端機並且記憶其運作狀態,以便使 得保留給(從管理裝置朝終端機之既定)通信之線路位址 (VPIRT/VCIRT)可以自由使用。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終端機之提供預 設功能之要求,是以包括於輸入單元(CE)之資料欄位(CD) 之命令欄位(CC)中,以等級指示器(ICDE)的形式表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此終端機之提供 至少一預設功能之要求,是以擷取在請求者終端機(TDR) 中,並且包括於輸入單元(CE)之資料欄位(CD)之命令欄位 (CC)中之關鍵字(key word)之形式表達,並且此用於編製 表(38)的裝置,以此關鍵字之模糊分析推斷出等級指示器 (ICDE)。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8,39) ,其只將位置指示器(1C)分配給對應於埠口號碼之終端機 (此號碼指定連接終端機之內部線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8, 39) 用於記憶與此等終端機各別配合之位置指示器(IL),其在 使用終端設備中之各個終端機之後擷取於管理裝置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8, 3 9) 用於記憶與此等終端機各別配合之位置指示器(IL),其在 使用終端設備中之終端機期間,擷取於終端機中並且包括 -2- 577206 —......_-------------------------- 修正 1 補充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於輸入單元(CE)之資料攔位(CD)之命令欄位中。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終端機表(LTDE) 包含用於每個終端機之此終端機之名稱及/或終端機之圖 形顯示、其地點、此終端機所提供至少一功能之名稱、以 及在請求者終端機(TDR)中可選出的終端機之位址。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8, 39) 用於分配與記憶其給予每一個終端機之接達權(DA),其在 第一次使用終端設備之終端機後擷取於管理裝置中,以便 比較(A8)此請求終端機(TDR)之接達權與所記憶之等級指 示器(1C),並且只對於終端機其所提供之等級指示器(1C) 與請求者終端機之接達權符合一致者編製(A9)表(LTDE), 並且恢復其預設功能(ICDE)。 1Z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7)用 於選擇、管理與命令在終端裝置中之內部終端機。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裝置(3 1-3 5) 用於處理在管理裝置中之輸入單元(CE,CS),並且根據此 等單元所含之線路位址(VPIR/VCIR)之優先順序而傳送此管 理裝置之輸出單元(CS)。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理裝置,其中包括記憶表(33) 用於將優先權指示器(IP1-IPK),與包含於管理裝置之輸入 與輸出單元(CE,CS)之線路位址攔位中,並且保留給與管 理裝置通信之線路位址(VPIR/VCIR)作對應;以及包括裝置 (31),用於將輸入單元(CE)之線路位址欄位與在記憶表(33) 中所讀取之保留線路位址相比較;以及包括第一暫存記憶 577206 q (年货(¾修正*補充_六、申請專利範圍 體(321,32K),用於根據優先權指示器(其對應包含於輸 入單元中之線路位址),而各別地記憶每一個輸入單元(CE) :以及包括單元處理(36,37,38),用於處理輸入單元, 而由包含在第一暫存記憶體中而由最高優先指示器所定址 之單元開始;以及包含裝置(38),用於將由處理裝置所產 生之輸出單元(CS)之線路位址攔位,與在記憶表(33)中所 讀取之保留線路位址相比較;以及包括第二暫存記憶體 (341-34K),用於根據優先權指示器(其對應包含於輸出單 元中之線路位址),各別地記憶各輸出單元(CS);以及包 含裝置(35),用於發出輸出單元,其由包含於第二暫存記 憶體中而與最高優先權指示器有關之單元開始。 15.—種在ATM模式中運作之終端設備(1),其包括:如申請 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管理裝置(3);路由器(2) ,其藉由保留之電信線路(6R)連接至管理裝置,藉由數個 外部電信線路(5^50而連接至在ATM模式中之接達網路 (RArRAM);以及藉由內部電信線路(6^60而連接至在ATM 模式中運作之終端機(7),其特徵爲此路由器(2)發出單元 其包括保留之線路位址(VPIR/VCIR),以及記憶在此路由器 中之線路表(25)之不認識之線路位置,並且其由終端機(7) 與接達網路(RArRAM)傳送,朝向保留線路(6R),並且在內 部線路與外部線路之間以及內部線路之間發出單元,其包 括可由線路表(25)所認識之線路位址(VPI/VCI),並且管理 裝置(3)包括裝置(38,39),用於管理線路表(25)以便處理 單元(其包括保留線路位址(VPIR/VCIR))而朝保留線路(6r) -4- 577206
    修正補无. 六、申請專利範圍 發出,並且在包括於由路由器(2)所接收之單元中之非保 留之線路位址(VPI/VCI),與包括於從路由器所發出單元 中未保留之線路位址之間建立對應(correspondence)。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終端設備,其中此路由器(2)包 括裝置(211,212,231,232),用於在由此路由器所接收 之單元(C1)中偵測保留之線路位址(VPIR/VCIR)與線路表 (25)所不認識之線路位址;以及包括裝置(211,212,231 ,232),用於在所接收單元中將不認識之線路位址,以保 留之線路位址替代;以及包括裝置(213,2 33),用於標示 各單元之資料欄位,其包含保留線路位址與路由器之起始 (20n,20m)埠口號碼(NP)(藉由它而接收單元);以及包括 裝置(241,242),用於經由保留線路(6R)而朝向管理裝置(3) 發出所有被標示之單元(C2)。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終端設備,其中包括至少一各 別的終端設備(4),其連接至各別的內部線路(6n),並且包 括終端機(7)、傳播器(8D)用於將所接收之單元經由各個內 部線路朝向各別設備的終端機傳播、以及收集器用於接收 由各別設備之終端機所產生的單元,並且將它在各個內部 線路中朝路由器(2)傳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終端設備,其中包括至少一設 置在各別設備(4)之間的分散終端機(13),其藉由各個內部 電信線路(62)而連接至路由器(2)。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終端設備,其中包括至少一回 應器(11,15),其藉由傳播而連接數個終端機(12,14), 並且藉由各個內部電信線路(6n + 1,6J而連接至路由器 (2) °
TW090127637A 2000-10-06 2001-11-07 Controller in a private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 ATM mode TW57720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012903A FR2815208B1 (fr) 2000-10-06 2000-10-06 Regie dans une installation terminale privative en mode at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77206B true TW577206B (en) 2004-02-21

Family

ID=885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7637A TW577206B (en) 2000-10-06 2001-11-07 Controller in a private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 ATM mode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37288A1 (zh)
EP (1) EP1323329A1 (zh)
JP (1) JP3707471B2 (zh)
CN (1) CN1236648C (zh)
AU (1) AU2001295648A1 (zh)
CA (1) CA2413935C (zh)
FR (1) FR2815208B1 (zh)
IL (1) IL153614A0 (zh)
TW (1) TW577206B (zh)
WO (1) WO20020301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9669B2 (en) 2005-05-16 2012-06-12 Ntt Docomo, Inc. Access router, service control system, and service control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0948B2 (en) * 2001-02-28 2003-12-09 Vip Investments Ltd. Switch matrix
US7755506B1 (en) 2003-09-03 2010-07-13 Legrand Home Systems, Inc. Automation and theater control system
EP2958012A1 (en) * 2004-09-15 2015-12-23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tup method, setup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the setup program is recorded
JP4106632B2 (ja) * 2005-01-31 2008-06-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7778262B2 (en) * 2005-09-07 2010-08-17 Vantage Controls, Inc.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 protocol bridge
US20080031259A1 (en) * 2006-08-01 2008-02-07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licating traffic at a data link layer of a router
US9172710B2 (en) 2007-02-05 2015-10-2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dia transport protocol extensions for system integrity and robustnes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8832467B2 (en) 2007-05-16 2014-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metafile, management protocol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8752191B2 (en) * 2007-05-16 2014-06-10 Broadcom Corporation Generic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9361578B (zh) * 2017-12-29 2021-11-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共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657655B2 (en) * 2020-11-13 2023-05-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omponent fault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6421A (en) * 1986-04-21 1995-06-20 Gray; William F.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managing a network or remote function-excecuting apparatus from a programable network control center
NL8700703A (nl) * 1987-03-26 1988-10-17 Optical Storage Int Draaitafelinrichting voor een informatieplaat.
KR100293920B1 (ko) * 1993-06-12 2001-09-17 윤종용 비동기전송모드의사용자망접속인터페이스의트래픽제어장치및방법
AU7173094A (en) * 1993-06-16 1995-01-03 Com 21, Inc. Multi protocol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FR2727269B1 (fr) * 1994-11-21 1997-01-17 Allegre Francois Systeme de controle d'acces a des machines informatiques connectees en reseau prive
JP2723083B2 (ja) * 1995-07-07 1998-03-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Atm交換機
US5734652A (en) * 1995-09-27 1998-03-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TM extended autoregistration and VPI/VCI assignment in a hybrid fiber-coax cable network
EP0818899A1 (en) * 1996-07-09 1998-01-14 Alcatel Bell N.V. Log-in method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ain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 adapted to perform the method
JPH1079740A (ja) * 1996-09-03 1998-03-24 Hitachi Ltd Atmスイッチを用いたルータ装置
JP3394394B2 (ja) * 1996-09-06 2003-04-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品質制御方式
JP3437071B2 (ja) * 1997-10-28 2003-08-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Atmセル多重装置
KR20010082529A (ko) * 1998-11-19 2001-08-30 추후제출 통합형 컴퓨팅 및 통신 아키텍쳐(ucca)
JP3465620B2 (ja) * 1999-03-17 2003-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仮想私設網構築システム
FR2794591B1 (fr) * 1999-06-03 2001-06-29 France Telecom Installation interieure de client multi-terminaux basee sur l'atm
EP1190535B1 (en) * 2000-04-28 2007-11-28 Sheer Networks, Inc Topology discovery in atm networks
FR2812491B1 (fr) * 2000-07-25 2003-01-10 France Telecom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acces entre des reseaux atm
US7315554B2 (en) * 2000-08-31 2008-01-01 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 Simple peering in a transport network employing novel edge devic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9669B2 (en) 2005-05-16 2012-06-12 Ntt Docomo, Inc. Access router, service control system, and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6648C (zh) 2006-01-11
CA2413935C (fr) 2006-09-12
EP1323329A1 (fr) 2003-07-02
CN1443430A (zh) 2003-09-17
AU2001295648A1 (en) 2002-04-15
JP2004511152A (ja) 2004-04-08
JP3707471B2 (ja) 2005-10-19
WO2002030149A1 (fr) 2002-04-11
US20040037288A1 (en) 2004-02-26
CA2413935A1 (fr) 2002-04-11
FR2815208A1 (fr) 2002-04-12
IL153614A0 (en) 2003-07-06
FR2815208B1 (fr) 200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41726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TW577206B (en) Controller in a private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 ATM mode
US5625675A (en) Voice mai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574904A (en)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in an intelligent network using a common request data format
JPH083188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割当てシステム
JPH06232940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動作方法
EP0384875A2 (en) Asynchronous staging of objects between computer systems in cooperative processing systems
JP2006508595A (ja) 一つの端末により一つの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を選択するシステムと方法
CN1180655C (zh) Atm模式私人终端设备中的路由器
JPH1051464A (ja) 光電複合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その端末アドレス設定方法、及びその情報通信方法
JPH10294759A (ja) アドレス割り当て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US699610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ing
JP2007228059A (ja) サイクリック通信による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US6934291B1 (en) ATM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VPI for user devices
KR100344322B1 (ko) 엑스.25 채널 관리 방법
KR100310866B1 (ko) 광가입자시설 할당 및 해제 방법
JP2001211178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JPH06268679A (ja) 複数電子メール統合システム
KR100382638B1 (ko) 홈네트웍 시스템 및 그 채널 할당 방법
JP4069013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17478506A (zh) 交换机管理接口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438902B1 (ko) 교환시스템에서 다중가입자 호에 대한 svc 서비스 방법및 그 장치
JPH07334460A (ja) サービスアクセス装置及びサービスアクセス方法
JPH07336383A (ja) ソースルーティングブリッジ
JPS6220588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