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71353B - Bipolar transist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Bipolar transist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71353B
TW571353B TW091121005A TW91121005A TW571353B TW 571353 B TW571353 B TW 571353B TW 091121005 A TW091121005 A TW 091121005A TW 91121005 A TW91121005 A TW 91121005A TW 571353 B TW571353 B TW 5713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ayer
region
emitter
bipolar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21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endrik Gezienus Alber Huizing
Jan Willem Slotboom
Doede Terpstra
Johan Hendrik Klootwijk
Eyup Akse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71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713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0Bipolar devices
    • H01L29/72Transistor-type devices, i.e. able 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applied control signals
    • H01L29/73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
    • H01L29/737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234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 [BJT]
    • H01L29/66242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s [HB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8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0804Emitter regions of bipolar transistors
    • H01L29/0817Emitter regions of bipolar transistors of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0Bipolar devices
    • H01L29/72Transistor-type devices, i.e. able 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applied control signals
    • H01L29/73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
    • H01L29/737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s
    • H01L29/7371Vertical transistors
    • H01L29/7378Vertical transistors comprising lattice mismatched active layers, e.g. SiGe strained layer transistors

Description

571353 A7
發明領域— 本發明關妒^ 一錐著7 又载子電晶體,其包含: _ :具有一第一摻雜形式之集極區域, ——具有一第二摻雜形式之基極區域, 及一具有該第一摻雜形式的射極區域, 及由該接 ^接面位在该射極區域及該基極區域之間 觀視延伸在該射極區域中的空乏區域, 丰導…/ 包含H導體材料層,及1 一 半導體材料層。 弟一 :發明亦關於一種製造—雙載子電晶體的方法…八 /、有—第一摻雜形式的集極區域,及具有一 二13 的基極區域,JL上步成呈右筮 》_形式 ,、形成/、有第一摻雜形式的射極區域,該 射極區域包含一第一半導體材 ° μ 0 汉弟一 +導體材料 背景技藝 美國專利US-A 535912揭示-種雙載子電晶體,其在高頻 之下可適當地操作。該雙載子電晶體具有典型為1〇() gHz= 切斷頻率’因此該晶體可適當地做為光學通訊網路中的組 件,用以在40 Gb/s下輸送。 該雙載子電晶體係由矽製成,並包含具有一GexSii_x應變 層之基極區域。因為該GexSih的能帶隙小於Si,其傳導波 段重合於矽,且該共價波段可充能地相對於該共價波段移 動ΑΕν ,在該基極區域及該射極區域中的電荷儲存即在同等 的電流位準下相對矽的雙載子電晶體而降低。為了最大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571353
一電日日趾的_速率,在該基極區域中的以百分比應儘可能地 在。亥已知的雙載子電晶體中,在該射極中的電荷儲存亦 會降4氏,发_、、 曰 -,、可視為由於該接面的角度,該能帶隙在該射極 I勺f觸方向上線性地降低。在該雙載子電晶體操作期間, v里的電荷載體會由該基極區域喷射到該射極區域,並由 在該射極中的内部電場所㈣,造成平均存纟時間的降低。 在4基極區域中的GexSii_x應變層造成該能帶隙之變 因此該集極電流指數地增加ΔΕν,因此,該電流增益即 貝貝地增加’其係定義成該集極電流及該基極區域的商數 。一,極區域具有GexSli x存在而使得電流增益太高的缺點 合使付集極-射極的崩潰會快速地發生。因為雙載子電晶體 會在内部放大該電流,使得此裝置並不穩固。對於實際上 的應用,僅需要大約100的電流增益。 在已知的異質接面雙載子電晶體中,該集 t基極換雜而降低。此外,該射極接點由-種非常用的 夕斤衣成在一金屬接點處微量電荷載體的重新組合 在一複晶矽接點處超過大約一個等級或大小,因此其中 基極電流增加大約大小的一個等級。 已知的雙載子電晶體存在有很難設定基極電流的數值 缺點。因為該金屬接點邊緣在射極區域,並在該介面處 :射極區域的第二半導體材料反應,由接面的觀點來看 ^射極區域的寬度會有高度的變化。 因為要用於高速應用
t 的一雙載子電晶體之射極區域的寬 丨X 297公釐) 571353 A7
,造成消=於介面反應造成射極寬度㈣低會相當地大 該射極"Ϊ射極區域的一部份。該基極電流實質上與 常大的二的寬度及該射極區域及該金屬之間的介面有非 产中“:Τ、。—金屬接點造成雙載子電晶體之間的基極電 ;::Γ變化’因此造成電流增益中實質的變化。 本發明的一 載子電晶體, 確地調整。 個目的係提供在公開文獻中所揭示的該種雙 其使得該電流放大可透過基極電流而非常準 第關t根據本發明之雙載子電晶f的之達成在於該 導體材料的本質載體濃度超過該第一半導體材料的 貝載體5度’該第二半導體材料層係位在該空乏區域之 外二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經過摻雜,而發生Auger重新組合。 旦§该雙載子電晶體在操作巾,由該基極區域所放射的微 ^電荷載體進入該射極區域會在一射極接點的方向上由該 空乏區域擴散,而包圍在該射極區域上。在第二半導體5 料層中,該微量電荷載體的本質濃度h由於該第二半導體材 料的較小能帶隙而大於在該第一半導體材料中的本質濃度 。在一半導體中,ηι2 = ηρ,其中n為電子濃度,而p為電洞濃 度所以在该第二半導體材料層中存在增加了濃度的微量 電荷載體。造成基極電流增加的物理效應即稱之為重 新組合。
Auger重新組合係發生在如果過量的電荷載體會在具有高 摻雜濃度之半導體材料中重新組合。在電洞及電子之間的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71353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直接重新鈕合之機率相對於由於捕捉的重新组 ky ReadHall重新組合)必須不能夠忽略。如^ A啊重新組合,有三個電荷載體會彼此互動,即兩個電; 個電:同 < 兩個電洞及一個電子。兩個電荷載體重新 組合’而弟三個電荷載體接管來自入射電荷載體之脈衝, 及由該重新組合釋放的能量。 對於一η型射極,該八叫以重新組合與電子密度為二次方 的關係,而與電洞濃度為線性關係。AUger重新組合會對於 基極電流有主要的貢獻,如果該電洞密度藉由使用具有: 車乂 h肊页隙的第二半導體材料而增加數個等級的大小,因 2造成-較高的本質濃度。該微量電荷載體之增加 T隙的降低呈指數的關係。因此,藉由準確地 =第二半導體材料之組成的函數,該基極電流可二 节準確地5又疋,所以該電流放大亦可非常準確地設定。 4在該射極區域中的第-半導體材料例如可為InA1As,而 ,第二半導體材料例如可為㈣仏。這些材料的N型換雜例 二切’而—P㈣關何域。另外,何用於雙載 子電晶體,其包含以做為該第一半導體材料,而一 衣、,而對於p型摻雜可使用例如B所製成。 體=該非常高的本質濃度,Ge可特別適用於該第二半導 =是,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之組成為在至少該層的一 ^上至少實質上為恒定。因此’該能帶隙至少在該部份 -9 - 571353 A7 B7
五、發明説明(5 上為實質恆定,該本質載體濃度亦然。 體材料的組成改變的狀況,該Auger重新^之^ 一半導 可在具有該至少實質上^的組成之層㈣^ ,所以由A啊錄組合為主的基極電流可更 達成
較:地是,該射極區域的第-半導體材料為二:第 一半導體材料的組成為Si及Ge。 A 好處在於從能量的觀點,該傳導波段係 極 目同位準。由於其特點,其不可能影響集 極電…该基極電流可藉由在該第二半導體層中&的百 分比來準確地調整。由於具有該GexSiix組成之層的該部份 之:小的能帶隙’ t亥電洞濃度在該半導體層中增加。該電 洞濃度的增加係與該能帶隙的降低呈指數的關係。該 kSn-χ的能帶隙實質上與^的百分比為線性關係。bp 重新”且5主要地貝獻於该基極電流,如果該電洞濃度藉由 使用GexSlNx而有數個等級的大小之增加。 一額外的好處為該集極電流及該裝置的速率之特徵尤其 在於。亥切斷頻率fT維持不變。因為該電流放大可以降低, 該射極-集極崩潰電壓BVceo即增加,因此卜⑺…⑶的乘積 亦增加。 另一個好處在於該電流放大較不敏感於溫度效應。承載 命多電流的雙載子電晶體,例如功率電晶體,其被電流内 部加熱’因此增加了電流放大。由於在該射極區域中 GexSiUx之較小的能帶隙,在該射極區域中的GexSii_x對於電 流放大具有一負的溫度效應。此負溫度效應至少部份地補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6 ) 償了正溫度效應,因此其電流放大更為恆定地維持是溫度 的函數。 對於-高速雙載子電晶體,非常重要地是該微量電荷載 體的壽命較短。該微量電荷載體的壽命τ大致為τ = "(ΓΝ2) ’其中在石夕的例子w10acmv,而_在該射極區域 的該層中之該部份的摻雜。因此,在摻雜濃度為3χΐ〇2〇 cm·3 時,該壽命基本上為〇〇5 ns。因此,為了達到一較短的壽 命:該摻雜濃度較佳地是要儘可能地高,較佳地是高於3χΐ〇二 cm ,其係在包含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該層的部份中。 較佳地疋包含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之部份為n型摻雜。一般 而言,nPn電晶體要比pnp電晶體快速。該電子之活動性係 咼於電洞的活動性之數倍,所以該電子的電荷輸送較快。 此外 11型摻雜之溶解度,特別是As,其遠高於p型掺雜 ,例如B,所以相當多的電荷载體為電性活潑。 此外11型摻雜可以製造出非常淺的射極,所以在該射極 中的電荷儲存相當地小。在製造該電晶體時,該n型摻雜原 子的擴散,例如As及Sb ,其發生速率遠低於ρ型摻雜原子的 擴散,例如B,所以可製造出更為陡峭的電晶體輪廓,而該 射極成為較淺。 在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之組成中,鍺的最大百分比係相關 於該層的厚度。因為鍺的晶格常數(5.6ό A)超過矽(5.43 A) ,壓縮應力會發生在GexSiix層中,當此層係以磊晶來提供 在夕曰曰格上。如果在GexSiNx層中的應力太高,會發生此 層的鬆他。如果GexSiNx的百分比實際上超過儿。/。,該 571353 A7 B7 五 發明説明( G-exSiNx層造成該應力釋放,所以該層不再為適當的磊晶性 ,而發生晶格錯誤及缺陷。因此實際上,該以的百分比 持地相當低。 、其很重要地是該微量電荷載體不能夠隧穿過該層的該部 伤,而在该第二半導體材料中有Auger重新組合。為此原因 ’該層的該部份具有至少數個原子層之寬纟,根據該材料 ,其基本上會超過數個奈米。對於3〇%之高的鍺濃度,但是 由於該應力釋放,其有需要該層不要太厚,即該厚度基本 上必須低於10 nm。 又土 較佳地是,具有第二半導體材料之層至少實質上靠近該 射極接點。因為通常該摻雜係由擴散而擴散在該射極二 中,該第-形式的摻雜原子的濃度在表面處最高。此_ 在該第二半導體層的該部份中的Auger重新組合非常多:由 於該Auger重新組合的主要效應,該基極電流可由改^以曲 度來完全地調整。但是,如果在該射極區域中的摻 : 至少貫質上為恆定,其較佳地是如果 又 ^ ^ a , 不一 ’ ^ 一+導體材料 ::'至>、實質上結合於該空乏區域,由於在該位置處該 微量電荷載體的濃度為最高。 Λ 該雙載子電晶體可為包含一第_半導體材料之 體的一半導體裝置之一部份。本發明亦關於這種穿置月丑 例如該半導體裝置可為該雙載子電晶體的積體電路,及 一 CMOS電路(BlCM0S)或一記憶體。該第— 半導體主體可為例…而該雙載子電晶體可 的 HBT。 w -12- 571353 A7 ---- 一 B7 五、發明説明(8 ) _另外,該半導體主體可為InP,而該雙載子電晶體可為
InAlAs/InGaAs HBT。 一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在該公開文獻中所揭 不的该種雙載子電晶體之方法,其藉由該基極電流的數值 可準確地定義。 利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達到本發明的目的,其中該 第一半導體材料的第一層係磊晶地提供在該基極區域上, 然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第二層即在後續磊晶地提供,並 以第換雜形式來摻雜,其方式為發生該Auger重新組合, 且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該本質載體濃度超過該第一半導體 材料。 具有相當大的能帶隙及較小的本質載體濃度之第一半導 月丑材料例如可為InAlAs,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可為 。該層係磊晶地成長在該基極區域上,例如藉由氣體源分 子束磊晶。對於可使用例如重摻雜n型射極來製成,該摻雜 例如可藉由離子植入及擴散來提供。會發生八叫^重新組合 之摻雜濃度係根據該半導體材料。該摻雜濃度相當地高, 其通常會造成能帶隙窄化。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例如可為一 ιπ-ν族半導體,鍺,或鍺的合成物,例如SiGe。 較佳地是,在該第二層之上的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之組成 至夕貝貝上為恆疋。該材料的固定組成之好處在於該能帶 隙係至少實質上恆定,因此該電荷載體的本質濃度亦至少 貝貝上為恆定。此使得該Auger重新組合的大小可準確地調 整。 -13- 五、發明説明(9 ) 一 t 體材料之較佳的組合包含SW為該苐 h體材枓,而SAGe的合成物做為該第 二亥弟 。-較大的好處在於該蟲晶不僅能 =材料 來進行,例如MBE ,但亦可萨由―m L速成長方法 學氣相沉積。在該沉積處理期^n法’例如化 r广…證在該第二半導體材:;:有可==。 的摻雜程度。因為整個射極 "上恆定 如η型,其較佳地是來n型換雜該第雜形式’例 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中使用相同J參雜+的=料’所以在 需要切換氣體,因此該摻雜可 中’其不 摻雜。 勹口勺,且不會發生自動 在該半導體材料中可在原冑提 積溫度及捧雜原子而定。As的溶解度;=根據該沉 度。p為具有-較低的溶解度的產品,因:=生:積的溫 射極區域中高的換雜程度。Sb為具有ς車父不、適合於該 產品,但是在叢集的狀況中,可達田t的浴解度的 cm·3。Sb存在❾好處在於該擴散係數相〜:’辰度為1χ1〇2° 到陡峭的輪廓。 田地低,所以可得 另外,在該射極區域中高的摻雜程度 該射極區域上,其藉由在該射極區:;二= 弟払嘁形式的摻雜之複晶矽層,而令第-麻 一 該複晶石夕層的該摻雜原子的向外擴散二^係換雜通過 處理期間已經提供在該複晶石夕中,作是^雜可在該沉積 離子植入來提供在該複晶石夕層中。後〈二亥捧雜係透過
、 在一大約900oC 571353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的高溫步驟期間,哕3炎她π π / ^ Η φ . , °々雜原子係由該複晶矽層擴散到該射
極域中。並推舌I , 、 疋要確定在高溫下的擴散時間較短 猎以付到一淺的射極區 浪少ΡΤΛ十干α、 為此目的,通常使用快速熱 I火RTA或田射退火來進行。哕株雜檑卢 Τ σ亥柘雜僅在數秒内帶入高溫 ’因此其向外擴散很小。 在-種較佳的方法中,其製造 半導體本體的一半導晋千V版材枓之 一 v體衣置,该集極與該基極區域通常提 供在一基板上。在InA1AS/InGaAS電晶體的例子中,該 體材料為InP。 、X nAlAs/GaAs雙載子電晶體可整合於Inp裝置,藉此形 成-光電電路,其非常適合做為用於光電網路中的組件。 包含Sl的半導體本體及矽的雙載子電晶體之半導體裝置特 別適合用於BiCMOS及嵌入式記憶體。 該雙載子電晶體係在CM〇S製程中製造,其僅需要數個額 外的光罩步驟。 、 該射極區域可選擇性地磊晶成長於一氧化物及/或氮化物 之射極窗,例如WO 973 73 77中所揭示。 藉由選擇性磊晶在一射極窗中成長該射極較佳,因為其 不需要額外的光罩步驟。因為選擇性成長較困難,該射極 區域另可使用差動磊晶層來形成,如美國專利us 582 1 149 中所揭示。 一般而言,其較佳地是在該製程中較晚的階段來形成該 射極’所以該射極的熱預算較低,因此該射極可維持較淺 ’而該摻雜原子不會電性反活化。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71353 A7
571353 五、發明説明(π -圖所不〜為包含根據本方法所製造的 半導體裝置的橫截面圖。 又戟子兒日日體之 發明詳細說明 1=的雙載子電晶體包含第一摻雜形式的集極區域1 3。一接:、:式的基極區域2 ’及第-摻雜形式的射極區域 該接面的::在於該射極區域3及該基極區域2之間,並由 \ '又,空乏區域5延伸在該射極區域3中。該射 極區域3包含一第一丰導卿奸 層7。 弟半^豆材枓層6,及-第二半導體材料 該第二半導體材料7的本質载體濃度係高於該第 材料6。該第二半導體材料7係位在該空乏區域5之外。包: :弟二半導體材料之層7係稱微重度摻雜。該摻 : 生重新組合。在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中,該層7的;; ;:定整體層7,其中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組成為】= 第 在圖2所示的該雙載子電晶體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 么半¥體材料的層6係由石夕製成’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居 7係由包含石夕及鍺的合成物來製成。 、运 雜 的 該SlGe層7為η型摻雜As,該輪廊在約3χΐ〇2〇⑽ 濃度以上為陡峭。在該射極區域中的該义〜造成哼雷二 平衡濃度可局部地增加。Auger重新組合之比例為:型^ 來 加 的二次方’而為該電洞濃度的線性。心抑重新組合/:又 增加該基極電流。該電洞㈣度在#鍺的百分比 有 10%及20%時,會增加數個等級的大小。在層7中,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17 571353 A7
G e之電洞濃度的參考位準 亏旱係由曲線a來代表。為1〇〇/。的Ge之 ::邊由曲動來代表,而為聽的&之電洞濃度則由 /來代表。,在2〇%輪時,在該層7中的電洞濃度的增 加不超過一個等級的大小。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層7之厚度為10疆之厚度9。嗜層 的此厚度9足以造成實質上所有f洞的Auger重新組合。: 此具體實施例中,該層7係位在低於該射極接㈣的5謂之 下。在该射極接點10處,會有電洞的平衡濃度。因為在該 :極接點處該Auger重新組合及該表面重新組合皆為該電洞 )辰度的線性,其很明g旨从i # 上 ,、仆乃”肩地為该Auger重新組合可構成一主要 的貢獻於該基極電流。總而言之,如果是㈣Ge(曲線C), 在該射極接點1G的電洞之平衡濃度m參考曲線a要小於一 個寻級的大小。 、該第二半導體材料7的該層7可包圍在該射極接點處。因 為該二面例如在一複晶矽射極接點及該單晶矽射極區域之 門通#並不兀美,泫層的該部份剛好位在該射極區域的表 面及該射極接點之下。 又 杧加Ge百分比對於基極電流的效應可見於圖3。在集極 基極電壓vCB為…時,該基極電流會增加大約1〇倍,如果該 百分比由0增加到2〇〇/q。該初始時過高的電流增益13〇〇即降 低到1 30。该集極電流的數值在當以的百分比增加時維持不 ’支。同時’該切斷頻率固定維持在9〇 GHz。 泫雙載子電晶體可為包含一第一半導體材料之半導體主 體的-半導體裝置之一部份。該雙載子電晶體的半導體材 -18 - 本紙張尺度適用巾S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爱) 571353 A7
571353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降低。其實卩祭了 1 的-相當二=能有來一成r盒子峰廊。僅有該層7 會對於Anger重新,入"上&疋的SlGe組成。此並不 一、> 夏新組合處理造成任何限制。 俨*:::層16係沉積在該射極區域3上。在圖4所示的呈 …例中,該複晶矽係沉積 I、 絕緣材料為氧化物17及氮化物18。;=:=。該 植入來摻雜,或 口亥複曰曰石夕層可猎由離子 複曰 ^ 在原處乜雜。在此具體實施例令,该 子4###3xl()2Q 原子^型摻雜原 ⑽的擴散到該射極區域中,在98代溫度下,共 f’該複晶矽射極接點係藉由微影 取後連接到一金屬19。 口木化 〇3在XI圖〇6'示的Gu_el曲線中’該射極區域3之表面積為 呈現出::射Γ—ον的集極—基極㈣Vcb中,該基極電流 在射極百:=2°之…(物’相對於 。在她'「 的基極電流(曲線b)有-實質的增加 射極:: 、:[、有極電流的數值。高於1_的初始 由㈣增加的AugerJfc新組合而會降低超過一個等 =7中^示為在射極.基極電壓杜則,該集極電流無關 二:的百分比,藉此該基極電流在該射極區域中增加Ge 的百/刀比時會有實質上的增加。 該高頻行為不會受到Auger重新組合的影響。圖8所示為 -20-
本紙張尺度相中® S家標準(CNS) A4規格(2l〇x 297公楚) 571353 A7 ---- B7 五、發明説明(16 ) 该切辦頻率並不會根據該射極區域中的Ge的百分比,且其 對此電晶體之數值基本上為4〇 GHz。但是,其非常有可能 來達到較兩的切斷頻率。根據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基極區 域中包含SiGe的電晶體之切斷頻率為9〇 GHz。 圖9所示為該射極-集極的崩潰電壓BVce〇*於在該射極區 域的該層中的部份增加20%的鍺,即會實質地增加。該 frxBVCE0的乘積代表一雙載子電晶體的速率。因為該切斷 頻率不會文到在該射極區域之該層部份中加入以的影響, ^ fTXBVcE0的乘積已經增加25%,因此在相同的BVce〇下 亦會增加該電晶體的速率。 圖10所示為包含一第一半導體材料之半導體本體12的半 ‘ 衣置11 ’其具有根據本發明所製造的雙載子電晶體。 口亥又載子甩晶體係在所謂的BiCM〇s製程中整合於cmos 〇 忒雙載子電晶體包含义以做為該射極區域3中的半導體材料 的第二層。因為該GexSii_x應變層亞穩態,其在製造過程期 間對於加長的時段不想要允許溫度增加到高於9〇〇〇c。為 此原因,通常首先製造該CM〇s裝置,及例如嵌入式非揮發 月豆有GexS i丨_x的弟一層7之射極區域3係在最後步驟 中形成。 其要注意到,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的範例,且本發明可 應用於每個雙載子電晶體,或其它異質結構雙載子電晶體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於11型電晶體,其亦可用於pnp電晶 體。此外,該裝置並不限於矽,其另可用於鍺、矽鍺、πι_ν 族及Sic雙載子裝置。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71353 A7 B7 五 發明説明(17 ) -本技藝的專業人士應可暸解到該特定具體實施例的特定 尺寸及材料皆可改變。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71353 第091121005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清專利範圍替換本(92年Π月) 申請專利範圍 1. 2. 3. 4. 5. 6 · 一種雙載子電晶體,其包含: --集極區域⑴’具有第一摻雜形式, --基極區域⑺,其具有第二摻雜形式, 及”有。玄第-摻雜形式的射極區域⑴, 接面(4) ’其位於該射極區域(3)及該基極區域⑺ :間’而以該接面⑷的角度,—空乏區域(5)延伸到該 射極區域(3)中, -以及’該射極區域(3)包含一第一半導體材料層⑹ 及一第二半導體材料層(7), ( 〃其特徵為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本質載體濃度超過該 第:半導體材料的本質載體濃度,該第二半導體材料層 ()係位在,亥空乏區域(5)之外,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係 經過摻雜使其發生Auger重新組合。 =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雙載子電晶體,其特徵為該 -半導體材料之組成使其在該層⑺的至少_部份 上為至少實質上恆定。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載子電晶體 一半導體材料主要至少包含矽,而該第 含矽及鍺的組成。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雙載子電晶體<、 (7)經過摻雜,其摻雜濃度至少為3xl02Gcnr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雙載子電晶體,其 合成物中的鍺百分比低於30%。 為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載子電晶體,其特徵為該層 其特徵為該 半導體材料包 其特徵為該層 該 第 本紙張尺度__GNS) X 297公釐) 571353 A8 B8 C8
    ⑺的厚度(9)由該接面角度垂直來看,係高於]請。 7·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雙載子電晶體,其特徵為該射 極區域(3)具有-射極接點(1()),而具有該第二半導體材 料之層⑺至少實質上相鄰於該射極接點(10)。 8· -種半導體裝置⑴),其包含如先前申請專利範圍第丨 到7項中任一項之該第一半導體材料之半導體本體(^) ’並具有一雙載子電晶體。 9· -種製造一雙載子電晶體之方法,其包含一第一摻雜形 :的集極區域⑴’及一第二摻雜形式的基極區域⑺, 其上形成有一第一摻雜形式的射極區域(3),該射極區 或(3)匕§第一半導體材料層(6)及一第二半導體材料 層(7)其特徵為該射極區域(3)由磊晶地提供該第一半 導體材料的第-層⑹所形成,接著該第二半導體材料 的第一層(7)即後續磊晶地提供及摻雜一第一摻雜形式 ,使其發生Auger重新組合,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本 質載體濃度超過該第一半導體材料的本質載體濃度。 10.如申凊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在該第二層 上的該第二半導體材料的組成至少實質上為恆定。 11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特徵為該第一半導體 材料主要至少包含矽,而該第二半導體材料包含矽及鍺 的組成。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在該第二層(7) 中提供的摻雜之摻雜濃度高於3x1〇2〇 cm·3。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特徵為該第二半導體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董) 571353 A8 B8 C8 申凊專利範圍 材料的第二層(7)係在磊晶成長處理期間在原處以一第 —摻雜形式來摻雜。 14· Μ請專利範㈣9、Π)、叫12項之方法,其特徵為 一射極接點(10)形成在該射極區域(3)上,其係藉由在該 射極區域(3)上提供一第一摻雜形式的複晶石夕層(16),及 亥第一層(7)藉由從該複晶矽層(丨6)向外擴散該摻雜原子 來捧雜。 15. 16.
    裝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_之方法,其特徵為在該合成 的鍺百分比係選擇為小於3〇%。, 如申請專利範㈣9項之方I其特徵為該第二 厚度係選擇為高於3 nm。 玎
    -3 -
TW091121005A 2001-08-06 2002-09-13 Bipolar transist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57135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203002 2001-08-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71353B true TW571353B (en) 2004-01-11

Family

ID=8180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21005A TW571353B (en) 2001-08-06 2002-09-13 Bipolar transist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6759696B2 (zh)
EP (1) EP1417714B1 (zh)
JP (1) JP2004538645A (zh)
KR (1) KR20040030936A (zh)
AT (1) ATE411616T1 (zh)
DE (1) DE60229400D1 (zh)
TW (1) TW571353B (zh)
WO (1) WO20030151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6019972D1 (de) * 2005-09-30 2011-03-17 Nxp Bv Halbleiterbauelement mit einem bipolaren transisto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DE102006011240A1 (de) * 2006-03-10 2007-09-2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ipolartransisto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ipolartransistors
US7294869B2 (en) * 2006-04-04 2007-11-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licon germanium emitter
KR101044309B1 (ko) * 2008-08-04 2011-06-29 임강호 전도방지형 안전 사다리
KR200457903Y1 (ko) * 2009-06-09 2012-01-12 김만섭 사다리용 전도방지장치
US9551768B2 (en) 2013-03-15 2017-01-24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NMR method for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core of lipoprotein particles in metabolism and disease
US9356097B2 (en) * 2013-06-25 2016-05-31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bipolar transistor with maskless self-aligned emitter
US9105769B2 (en) * 2013-09-12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hallow junction photovoltaic devices
US10775458B2 (en) 2018-03-05 2020-09-15 Texas Tech University System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metabolic heal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0236B2 (ja) * 1987-10-07 1997-03-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
US5175603A (en) * 1988-01-30 1992-12-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ipolar transistor
JP2728671B2 (ja) * 1988-02-03 1998-03-18 株式会社東芝 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US5548158A (en) * 1994-09-02 1996-08-20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bipolar transistors with improved output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DE19609933A1 (de) * 1996-03-14 1997-09-18 Daimler Benz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eterobipolartransistors
EP0834189B1 (en) * 1996-03-29 2004-07-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nufacture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n epitaxial semiconductor zone
US6525348B1 (en) * 2001-07-17 2003-02-25 David C. Scott Two terminal edge illuminated epilayer waveguide phototransis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59696B2 (en) 2004-07-06
US6908804B2 (en) 2005-06-21
DE60229400D1 (de) 2008-11-27
JP2004538645A (ja) 2004-12-24
US20040046187A1 (en) 2004-03-11
WO2003015175A1 (en) 2003-02-20
KR20040030936A (ko) 2004-04-09
EP1417714B1 (en) 2008-10-15
ATE411616T1 (de) 2008-10-15
US20030054599A1 (en) 2003-03-20
EP1417714A1 (en) 200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2883B2 (en) Silicon 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US6492711B1 (en)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EP0541971B1 (en) A graded bandgap single-crystal emitter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JPH0677245A (ja) 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79278B2 (en) Bipolar transistor with carbon alloyed contacts
US4771326A (en) Composition double 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
US6765242B1 (en) Npn double heterostructure bipolar transistor with ingaasn base region
US10937898B2 (en)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with dual base region
US9059016B1 (en) Lateral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TW201607033A (zh) 具有阻隔層結構之異質接面雙極性電晶體
TW571353B (en) Bipolar transist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sbeck et al.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implemented with GaInNAs materials
JP2000058556A (ja) ヘテロ構造バイポ―ラ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US20080124882A1 (en) Sig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hbt)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W548844B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high voltage NPN bipolar device with improved ac performance
JP2007318159A (ja) 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74813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301559A (en) Low base-emitter voltag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Manger et al. Integration of SiGe HBT with $\text {f} _ {\text {T}}= 305\\text {GHz},\\text {f} _ {\max}= 537\text {GHz} $ in 130nm and 90nm CMOS
Collaert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for sub-THz applications
Le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licon–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degradation in silicon–germanium BiCMOS technologies
JPH03292740A (ja) 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9507A (ja) 半導体装置
Willander et al. Silicon germanium strained layers and heterostructures
Kasper et al. 1 In MBE, nolecular beams of the matrix and dopant elements (Fig. 8. l)| are directed onto the heated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The adsorb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