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7287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coil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coi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7287B
TW557287B TW88102825A TW88102825A TW557287B TW 557287 B TW557287 B TW 557287B TW 88102825 A TW88102825 A TW 88102825A TW 88102825 A TW88102825 A TW 88102825A TW 557287 B TW557287 B TW 5572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hamber
carbon fiber
gas
catalyst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8102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eiji Motojima
Katsutomi Ido
Teisuke Niwa
Original Assignee
Seiji Motojima
Cmc Technology De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ji Motojima, Cmc Technology Dev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ji Motojim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72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0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8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of inorganic material
    • D01F9/12Carbon filamen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9/127Carbon filamen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ydrocarbon gases or vapours or other carbon-containing compounds in the form of gas or vapour, e.g. carbon monoxide, alcohols

Description

557287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ί )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電磁波吸收材料、微偵測器以及微機構 主體材料所使用的碳纖維線圈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先前技術 向來’針對螺旋狀延伸之碳纖維(碳纖維線圈)此種有用的 新素材之硏究’就不曾間斷過。通常,碳纖維線圈係利用化學 氣相沈積(CVD)製造而成.。CVD法係從氣體原料所形成薄膜形 態之粒子狀固體產生化學反應而合成生成物之方法。在CVD法 中,大多使用金屬觸媒。 超微粒子形態之金屬觸媒係被維持在一基材之表面。該基 材係被配置在爲一圓筒型之反應室內的特定位置處。該反應室 的兩端形成有開口,其圓周面處形成有數個流入口。原料氣體 以及觸媒氣體係從其對應之流入口流入該反應室內。除此外, 非活性氣體亦流入該反應室內。該反應室之外面係由一具有電 熱線之加熱器覆蓋著。 當碳纖維線圈製造時,該反應室之開口係由密封構件所封 閉。該反應室係藉由該加熱器直接加熱,當該反應室內之溫度 達到預定値時,該原料氣體即產生熱分解。在此,該金屬觸媒 粒子之作用係讓螺旋狀之碳纖維在該基材表面處生成。由碳遷 移而生成螺旋狀碳纖維之理由係因金屬觸媒之觸媒活性具有異 向性。在該固體觸媒上,觸媒活性大之部位則促成碳纖維生長 快速,而觸媒活性小之部位則促成碳纖維生長緩慢。因此’該 碳纖維線圈係成螺旋狀生長。 然而,在先前技術之碳纖維線圈的製造方法中,其反應室 係藉由具有電熱線之加熱器直接加熱。因此,該電熱線所產生 之電磁場亦會在該反應室內生成,該反應室所流入之原料氣體 以及該金屬觸媒亦在該電磁場所涵蓋範圍內。結果,會造成無 法達到所期望之螺旋狀碳纖維的生成率’反而生成直線狀的纖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阃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石) 維,或生成粉末碳,或生成堅硬之片狀碳。在碳纖維線圈生成 之場所具有電磁場的情況下,其所生成之碳纖維多具有扁平狀 之斷面,因此該碳纖維線圈不具有高強度(例如拉伸強度)j除 此之外,其所得之碳纖維線圈之外徑大,而且線圏之長度短。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槪述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常高碳纖維線圈生成率 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本發明之第二目的係提供一種製造、 強度高、線圈外徑小以及線圈長度長之碳纖維線的製造方法及 tf+* PS. 裝置。 爲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製造一碳纖維線圈 的製造方法,該碳纖維線圈之製造係將一由一固體碳經熱分解 所產生之原料氣體以及一促進該原料氣體熱分解之觸媒氣體置 入一反應室內進行加熱而成。該製造方法包含將一固體觸媒設 於該反應室內之一特定位置處,供應該原料氣體及該觸媒氣體 進入該反應室內,執行該反應室內之加熱程序以及從該原料氣 體生成該碳纖維線圈之程序。並且基於該加熱程序之一電磁場 實質上不被形成在該反應室內。藉此方法可製造出所希望之碳 纖維線圈。 除此之外,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製造碳纖維線圏之製造裝 置。該製造裝置包含一該原料氣體及該觸媒氣體係供應至其內 內部之反應室、一設於該反應室內之一特定位置處的固體觸媒 以及一用以加熱該反應室內部之加熱裝置。該反應室配置有流 入口讓供應之原料氣體及觸媒氣體流入至其內部。該原料氣體 係由一固體碳經熱分解而生成。該觸媒氣體係用以促進該原料 氣體作熱分解。當該加熱裝置對該反應室內部加熱時,該碳纖 維線圈則藉由該原料氣體之熱分解而成長。並且當該加熱裝置 加熱時,該反應室內實質上並不形成電磁場。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楚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d 55728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子) 圖忒夕簡易說明 關於本發明之新穎性及其所呈現之特徵與特性,於後附之 專利範圍內有充分之描述。本發明之目的與優點可以藉由以下 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第一圖係爲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態樣之碳纖維線圈的製造裝 置之斷面示意圖。 第二圖係爲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態樣之碳纖維線圈的製造裝 置之斷面示意圖。 發明之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態樣 以下係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態樣作一詳細說明。首先,先 對第一圖所示之碳纖維線圈之製造裝置11作一說明。該製造裝 置11係包含一圓筒狀之反應室12、一基板15以及一加熱室24。 該反應室12係由石英、氧化鋁、陶瓷材料、內表面披覆有陶瓷 裡襯材料之金屬管製造而成。該金屬管則係採用含有鎳、鎢及 鈦等具有耐熱性之金屬材料製造而成。因爲石英的觸媒活性甚 低,實爲一不會引起不必要之副反應的優良材料。 該反應室12之內徑的較佳尺寸係爲30〜150mm之範圍內。 爲了讓該原料氣體及觸媒氣體在該基板15之表面流動效率佳, 該反應室12之內徑之較佳尺寸範圍係爲30〜60mm,並且該反應 室12之全長爲1000mm。該反應室12之兩端各具有開口 13。各 開口 13係分別由第一及第二密封構件(14a及14b)所封閉。該第 一及第二密封構件(14a及14b)係由在預定溫度下之仍具有耐熱 性之材質所形成。 該基板15係爲一四角形平板,並且爲一主要成份爲鎳之燒 結體或是採用石墨所形成。該基板15表面處係塗佈粉末狀之金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728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条) 屬觸媒。該碳纖維線圈係從該金屬觸媒之表面生成。第一及第 二連接線(16a及16b)係供該基板15之兩端與其他元件連接之 用。該第一連接線16a係貫穿該第一密封構件14a,而連接至於 該反應室12之外部之一直流電源17。該第二連接線16b係貫穿 該第二密封構件14b,而連接至一參考地端。該第一及第二連 接線(16a及16b)以及該基板15係不與該反應室12之內壁接觸, 並且以浮動狀態支撐在該反應室12內。 該直流電源之負端子17a係藉由該第一連接線16a連接至該 基板15。該直流電源17之正端子17b係連接至該反應室12。一 電源開關18係配置在該正瑞子17b與該反應室12之間。當該電 源開關18開啓時,一直流電壓從該直流電源17加載至該基板 15。藉此,該反應室12內之基板15的表面係帶負電,該基板15 之周圍係形成負的電場。爲提升該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該直 流電源17電壓須維持在10〜3000V範圍內。較佳之電壓範圍爲 100〜1000V。效果最佳之電壓範圍係爲100〜750V。 觸媒最好採用過渡金屬以及其化合物。過渡金屬之化合物 包含金屬酸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金屬磷化物、金 屬碳酸化物以及金屬碳硫化物。鎳、鈦及鎢等過渡金屬、或該 等金屬與氧之固溶體、金屬酸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 物、金屬磷化物、金屬碳酸化物或金屬碳硫化物等形成之觸媒 效果較好。其中又以鎳的效果較佳。在採用鎳作爲觸媒之情況 下,該碳纖維線圈可生成較優良之尺寸。由上述可知,觸媒之 活性關係到碳纖維線圈生成之形狀,因此預料鎳之結晶面應具 有適當的異向性。至於觸媒之形狀與觸媒的活性之間的關連, 目前仍無定論。在此實施例中,採用將粉末狀、板狀以及由粉 末燒結成之板狀之金屬粉末放置在基板表面於特定條件下進行 酸化、碳化、磷化、碳酸化以及碳硫化等處理所形成之觸媒。 其中較佳之觸媒形狀係爲平均顆粒直徑(粒徑)約爲5/zm之微細 粉末,或由該微細粉末所形成之燒板。在金屬觸媒爲微細粉末 之情況下,其散佈或塗佈在該基板15之效果較佳。 該碳纖維線圈之尺寸如線圈之外徑、線圈之螺距以及線圈 40NDA/199901TW, P1P99022TW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7287 A7 __B7 五、發明説明(夕) 之長度等,係與金屬觸媒之各結晶面所具有觸媒活性之異向性 以及金屬觸媒之粒徑有關。因此,隨著觸媒活性之異向性發生 變化,該碳纖維線圈之尺寸亦跟著變化。例如,當金屬觸媒的 粒徑變小時,該碳纖維線圈之外徑亦跟著變小。 圓筒形之流入口 19係形成在該反應室12之圓周面處。當該 碳纖維線圈在製造時,包含該原料氣體之混合氣體係從該流入 口 19流入該反應室12內。該混合氣體係包含爲製造碳纖維線圈 之原料的原料氣體、促進該線圈成長之觸媒氣體以及平衡氣 體。該平衡氣體係包含氧氣等爲除去對該碳纖維線圏成長有阻 礙之因子所必須使用之氣體。 該原料氣體係爲碳經由熱分解所生成之氣體。例如乙炔、 甲烷、丙烷等氣體。其中以乙炔對該螺旋狀碳纖維所成長之尺 寸效果較佳。 該觸媒氣體係包含具有週期表中原子序爲第15或第16之元 素的氣體,例如,硫磺、一硫二烯伍圜(thiophene)、硫化氫、 一甲基硫醇、磷以及三氯化磷等,皆可採用。其中對提升碳纖 維線圈之生成率具有較佳效果爲一硫二烯伍圜以及硫化氫。 該平衡氣體從該流入口 19流通之總量係被調整在容積比爲 20〜30%範圍內。 該流入口 19之較佳內徑係在5〜50mm之範圍內,此範圍之 內徑能讓該原料氣體、觸媒氣體及平衡氣體之流量及流速能保 持在所預定之範圍內。該流入口 19之外徑在5〜20mm之範圍 內,其效果更加。在此,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態樣中該流入口之 19之外徑係爲1 〇mm。 該原料氣體、觸媒氣體及平衡氣體之流速須適當地調節至 可提升該碳纖維線圈生成率之情況。各個氣體從該流入口 19之 流速係以一分鐘內流經之線速度表示,在室溫及一大氣壓下’ 較佳線速度之合計値的範圍爲100〜3000cm/分。線速度之合計 値的範圍在200〜1500cm/分,其效果更佳。最好之線速度的合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 t衣------I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728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g) 計値範圍爲300〜1000cm/分。 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基板15之間的距離係設計在可提升該 碳纖維線圈生成率之範圍內,並且維持不變。隨著該流入口19 之出口與該基板15之間的距離變短,該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跟 著提升。但是,當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該基板15之間的距離小 於1mm或超過1000mm時,所欲得到之螺旋狀碳纖維不會生 成,取而代之的是析出碳粉末或値狀之碳纖維。因此,該流入 口 19之出口與基板15之間的距離之較佳範圍爲1〜l〇〇mm。更 好的距離範圍爲10〜25mm。 爲提升該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基板 15之間的距離與在室溫及一大氣壓下之各個氣體之流速的合計 値關係密切。隨著該流入口19之出口與基板15之間的距離變 大,各個氣體之流速的合計値須跟著變大。例如,在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基板15之間的距離範圍爲1〜20mm、室溫及一大氣 壓下,各個氣體之流速的合計値須在40〜800cm/分之範圍內。 該距離範圍若爲5〜40mm,該流速之合計値的範圍則須設定在 800〜1200cm/分。該距離範圍若爲10〜100mm,該流速之合計 値的範圍則須設定在1200〜1500cm/分。 爲提升該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基板 15之間的距離(單位爲cm)與在室溫及一大氣壓條件下該原料氣 體的線速度(cm/分)之比例必須設定在1/10000〜1/10範圍內。 更好的比例範圍爲1/2000〜1/10。最好的比例範圍爲1/500〜 1/100 。 在反應氛圍氣體中,該觸媒氣體之濃度亦會對碳纖維線圏 之成長造成影響。當該觸媒氣體之濃度爲小於0.01%容積比或 高過5%容積比時,碳纖維線圈之生長即會發生困難。較佳之濃 度範圍須設定在0.01〜5%容積比。更好的濃度範圍係爲 0.1〜0.5%容積比。 一對圓筒狀之注入口 20係形成在該反應室12之兩端靠近圓 周面處。該平衡氣體係通過該注入口20注入該反應室12內。注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_'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55728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7) 入該反應室12之平衡氣體,例如氧氣,係藉其產生化學反應而 將不要的化合物置換,並且此化學反應須防止影響到碳纖維線 圈之生長反應。該平衡氣體可採用氮氣、氨等與反應物質無關 之鈍性氣體或是氫氣。 該反應室12之中央的圓周面處,該流入口 19之對向側處係 形成有圓筒狀之流出口21。該流出口21內裝設有排氣管22。以 耐熱材料製成之第三密封構件23係將該排氣管22之外表面即該 流出口21之內表面之間加以封閉。流入該反應室12內之原料氣 體、觸媒氣體、平衡氣體以及反應後生成之廢氣係通過該排氣 管22排出致該反應室12外。 該加熱室24係將該反應室12之全體覆蓋著。該加熱室24係 具有導入管25以及導出管26。該導入管25係形成在該加熱室24 之左端的下部,該導出管26係形成在該加熱室24之右端的上 部。圖中未繪出熱源(例如氣體燃燒鍋爐),熱風從該熱源流經 導入管25將該加熱室24內部加熱。之後,熱風從該導出管26排 出。藉此,該反應室12內部的溫度可上昇致所預定之溫度。可 替代熱風者如液化天然氣(LPG)等燃燒氣體,藉由作爲熱媒體 之流體流動可達到預定之溫度。熱媒體可採用如氮氣、二氧化 碳、氬氣等。當加熱該反應室12內部上昇至所預定之溫度時’ 反應氣體即產生熱分解而離子化,帶負電荷之反應物因而產 生。 當該反應溫度低於700°C或高於830°C時,該碳纖維線圈之 生成率急劇下降。因此,爲提升該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反應 時該反應室12內部之較佳溫度範圍係爲700°C以上830°C以下。 更好的溫度範圍係爲750t:以上780°C以下。以下將對碳纖維線 圈之製造作一說明。 將表面塗佈有鎳粉末之基板15配置在該反應室12內之一特 定位置處,並且藉由該連接線(16a與16b)支撐住。除此之外’ 該基板15係與該離入口 19之出口間相距一預定距離。以該第一 及第二密封構件(14a及14b)將其對應該反應室12之開口 13封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阖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7287 A7 _____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f ) 閉。 此後’從該流入口 19將乙炔等原料氣體、一硫二烯伍圜等 觸媒氣體以及氧氣等平衡氣體同時流入該反應室12內。該混合 氣體係與該基板15之表面接觸並移動。此後,該混合氣體從該 排氣管22之流出口排出至外部。接著從一對注入口20注入氮氣 等平衡氣體。各個氣體持續流至反應終了。 將該電源開關18開啓,該基板15即被加載直流負電壓。此 時’該基板15之周圍形成負電場。接著,從圖中未繪出之氣體 燃燒鍋爐將熱風送入該加熱室24內。該反應室12內之溫度隨即 上昇’該原料氣體及被激發進行CVD反應。藉此,在該基板15 之表面,更詳細地說即在該金屬觸媒之表面的結晶成長點處, 碳纖維即開始成長。該反應室12內之溫度維持在750°C,並且 在2小時之反應時間內持續保持。 產生該CVD反應之反應系統係包含該鎳金屬觸媒、碳(原 料)、氫氣、少料量的硫磺或是磷(觸媒氣體)以及該反應室12內 所殘留之氧氣。除了上述五種元素外,該反應系統並包含因該 基板15加載負電壓所生成之負電場。乙炔激發所產生之反應物 係帶有電荷,該基板15之表面,更詳細地說該觸媒之表面可有 效地誘導該反應物。該觸媒之表面所接觸到之反應物會產生熱 分解。此種結果會形成含有不純物(少量的硫及微量的氧)之碳 化鎳(Ni3C)結晶,此種碳化鎳(Ni3C)結晶的壽命很短,很快遞 其中之鎳與碳會分解。此種熱分解在該鎳觸媒之表面藉由碳的 擴散與碳纖維的成長重複地進行著。 該鎳觸媒之觸媒活性係具有異向性。觸媒活性大之部位 處,該碳纖維成長快速,觸媒活性小之部位處,碳纖維則生長 緩慢。因此,該碳纖維係以類似髮捲狀生長。藉此,所得之碳 纖維線圈係具有圓形之斷面。 在該觸媒結晶之鄰接的結晶面處,該碳纖維線圈之成長係 同時進行著。因此,該碳纖維係從鄰接之結晶面的不同方向成 螺旋狀延伸著。此外,碳纖維從一觸媒結晶之位置連接至鄰接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297公釐) - 癱—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鮮· 557287 A7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ί) 之結晶面處之碳纖維會有延伸出兩束碳纖維線圏,而導致雙重 碳纖維線圈生成之情形發生。此種碳纖維線圏產物之構造類似 去氧核醣核酸(DNA)。 該反應室12係藉由氣體燃燒鍋爐所產生之熱風加熱,因此 該反應室12內並未形成電磁場。藉此可防止因電磁場影響該反 應物而析出之線狀碳纖維、碳粉末、堅硬的片狀碳塊。此種結 果會造成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的提升。 該基板15係維持該金屬觸媒帶負電荷之作用,係用以讓帶 正電荷之反應物可接觸到觸媒之鰾面。藉此,觸媒活性之異向 性可有效地發生作用,進而所期望之線圈外徑的碳纖維線圈其 生成率可大幅提升。並且藉此,參與不期望發生之反應而消耗 的乙炔量可大幅降低。因此,得到一定量之碳纖維線圈所需之 乙炔量被降低,而且未參與反應之乙炔可回收在行利用。 以下將對第一實施態樣之效果作一描述。 該反應室12係藉由熱風供應至該加熱室24而產生加熱。因 此,並未有外部之電磁場穿透至該反應室12內部。藉此,因電 磁場所造成之不良影響,如碳纖維成直線狀生長、碳的粉末狀 或是堅硬的片狀塊生長可被抑止。因此,在製造中全部碳原料 係用於增加碳纖維線圏。此結果將使得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提 升。 該碳纖維線圈係成圓形斷面生長。藉此,斷面成扁平狀之 碳纖維線圈不會被生成,其機械強度,如拉伸強度將可提升。 此種具高強度性質之碳纖維線圏製品,將可增加其實用的場 該反應室12之加熱係透過氣體燃燒爐所生成之熱風通過覆 蓋該反應室12之加熱室24而成,此種做法可容易加熱該反應室 12至一均溫。 該基板15係被加載直流電壓,該基板15附近形成負電場。 4QNDA/199901TW, P1P99022TW__9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557287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β ) 藉此,該加熱所激發成之帶電反應物可以有效地皆處到該觸媒 之表面。結果,該觸媒表面處因誘導所生成之副反應降被降 低,製造之成本也隨之降低。除此之外,採用鎳觸媒,其表面 之觸媒活性之異向性可有效地作用,線圈外徑小、線圈長度長 之碳纖維線圈可因此成長。 該基板15被加載直流電壓。此種情形與在該基板15被加載 交流電壓,其基板15與黃銅陰極交互帶電之場合比較,直流電 壓可提供較佳的觸媒表面誘導。結果,觸媒表面處因誘導所引 發之副反應將大幅降低,製造成本又再次降低。副反應所引起 之乙炔消耗量亦隨之降低,未參與反應之乙炔消耗量將可再行 回收利用。結果,碳纖維線圈之整體生成量將可大幅提升。 第一實施態樣之碳纖維線圏的製造方法係得到圓形斷面、 高強度、線圈外徑小、線圏長度長可充分應用在電磁波電磁波 吸收材料、微偵測器以及微機構主體之碳纖維線圈。 該原料氣體、觸媒氣體以及平衡氣體之流速的合計値係在 適當的範圍內,其係以線速度表示,在室溫及一大氣壓的條件 下,該線速度係設定在100〜300cm/分之範圍內。藉此,該碳纖 維線圈係以良好之效率成長。 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該基板15之間的距離,與該原料氣體 從該流入口 19流入之流速的比例係被設定在適當的範圍內。其 中,該距離之單位係以cm表示之,該原料氣體之流速之線速度 係以cm/分表示之,該距離與該線速度之比例係被設定在 1/10000〜1/10之範圍內。藉此,該流入口 19之出口與該基板15 之間的距離,與該原料氣體所對應之流速可被適當地調整,該 碳纖維線圏係以良好之效率成長。 第二實施態樣 其次將對第二實施態樣與第一實施態樣相異之處作重點說 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_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 第二圖所示之第二實施態樣之碳纖維線圈的製造裝置11的 形態係與第一實施態樣的相同。在第二實施態樣中,該反應室 12之加熱方法係與第一實施態樣的不同。此外’該基板15並未 加載直流電壓。 耐熱用的石棉27係將該反應室12之外圍覆蓋住。五個丙院 燃燒爐28係被設在該反應室12之下方。每一個丙烷燃燒爐28係 沿該反應室12之較長方向相隔特定距離而配置。藉此’該反應 室12全體可一致地被加熱至所預定之溫度。 關於該碳纖維線圈之製造,其係導入與第一實施態樣相同 之混合氣體至該反應室12內,接著該五個丙烷燃燒爐28對該反 應室12加熱。在此進行750°C下2小時之反應。在此’該基板15 並未加載電壓,其未形成負電場。結果’該碳纖維成螺旋狀成 長。 以下係以實施例及其比較例對上述之各實施態樣做具體說 明。 實施例1 實施例1係採用五個丙烷燃燒爐及與第二實施態樣之製造 裝置11相同的裝置,來合成碳纖維線圈。上述實施例之碳纖維 線圏之製造描述如下。 該反應室12係採用透明的石英製成,其橫置之長度爲 1000mm,內徑爲60mm。鎳觸媒粉末塗佈過之譏板15係配置 在該反應室12內之特定位置處。此時,該基板15與流入口 19之 出口之間的距離係爲20mm。該反應室12之兩端的開口 13係由 第一密封構件14所封閉。 乙炔、一硫二烯伍圜以及氫氣從該流入口 19流至該反應室 12內。其中各個氣體之流速分別爲乙炔80cm/分,一硫二烯伍 圜lcm/分,氫氣250cm/分,氮氣130cm/分。各氣體之流速的 合計値爲46 lcm/分。此外,氮氣係從一對注入口 20流入該反應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__ 55728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厶) 室12內。此後,藉由丙烷燃燒爐28的加熱,讓對該反應室12內 部的溫度上昇至750°C。該碳纖維線圈之製造狀態係維持2小 時。 該碳纖維線圈之全部生成率、乙炔之反應率、長碳纖維線 圈(10mm以上)之生成率、短碳纖維線圈(不及10mm)之生成率 係被算出。此外,將未反應之乙炔回收,乙炔假定100%反應 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圈之理論生成率被算出。所獲得的碳纖維 線圈之外徑、線圈之斷面形狀以及其拉伸強度係被測定。 該碳纖維線圈之全部生成率的計算係爲碳纖維線圏之重量 (g)與所導入乙炔中之碳重量(g)相比。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的計算係爲長碳纖維線圈之重量(g)與所導入乙炔中之碳重量(g) 相比。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的計算係爲短碳纖維線圈之重量 (g)與所導入乙炔中之碳重量(g)相比。排出之氣體中未反應的 乙炔量係藉由氣體色層分離法分析求出。乙炔之反應率係依照 公式(1)算出。理論反應率係依照公式(2)算出。實施例2〜5以及 比較例1〜2之生成率皆同樣地被算出。 反應率(%) = 原料之乙炔中的碳重量(g)-未反應之乙炔中的碳重量⑴ 原料之乙炔中的碳重量(g) … 理論生成率(%)=碳纖維之合計生成率••…(2) 所得之結果如第一表所示。 4QNDA/199901TW, P1P99022TW 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多) 第一表 乙炔之反應率 20%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15% 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2%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17% 乙炔100%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圈之理論生成率 85% 第一表係表示乙炔爲20%的反應。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係 爲17%。其中,15%爲長碳纖維線圏。將未反應之乙炔回收, 並假定乙炔100%反應情況之理論生成率爲85%。藉此’可斷定 其爲高碳纖維線圏生成率。 其所得之碳纖維線圈係爲均一的螺旋狀線圏捲。碳纖維線 圏之外徑爲2//m,其斷面爲圓形。碳纖維線圈若沿長手方向延 伸,其具有可伸長5倍長度之彈性。碳纖維線圏之拉伸強度係 爲 120〜150kg/mm2。 比較例1 比較例係將燃燒爐28更換掉,而換成使用具有鎳鉻合金線 的電熱加熱器,該電熱氣係沿該反應室12之圓週面外配置。其 他裝置則與實施例1的相同。各個生成率以及反應率均被算 出。其結果如第二表所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7287 A7 — B7 五、發明説明(/午) 第一表 乙炔之反應率 75%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5% 短碳纖維線圏之生成率 8%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13% 乙炔100%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圈之理論生成率 17% 第二表所示之結果與實施例1比較,其乙炔之反應率較 高,其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則較低。因此,其乙炔被不必 要之副反應消耗過多。長碳纖維線圏之生成率比短碳纖維線圏 之生成率還低。將未反應之乙炔扣除,並假定乙炔100%反應 情況之理論生成率爲17%,其比起實施例1之理論生成率低得 多0 其所得之碳纖維線圏的斷面係爲扁平狀。碳纖維線圏若沿 著長手方向延伸,其拉伸至約3倍長度即會斷裂。碳纖維線圏 之拉伸強度係爲45〜60kg/mm2。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之觸媒氣體係使用硫化氫。硫化氫係以〇.6cm/ 分之流速流入該反應室12內。其他裝置則與實施例1的相同。 其所得結果如第三表所示。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_ U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f) 第三表 乙炔之反應率 30%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20% 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5%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25% 乙炔100%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圏之理論生成率 8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三表係爲實施例2將觸媒氣體從一硫二烯伍圜變換成硫 化氫所得之結果,與實施例1作一比較,其長碳纖維線圏之生 成率以及碳纖維線圏之合計生成率皆有所提昇。將未反應之乙 炔扣除,並假定乙炔100%反應情況之理論生成率爲83%,其比 起實施例1之理論生成率略低,比起比較例1之理論生成率高得 多。 實施例3 實施例3中之觸媒氣體係使用三氯化磷。三氯化磷係以 0.6cm/分之流速流入該反應室12內。其他裝置則與實施例1的 相同。其所得結果如第四表所示。 第四表 乙炔之反應率 35%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20% 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8%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28% 乙炔100%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圈之理論生成率 8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四表係爲實施例3將觸媒氣體從一硫二烯伍圜變換成三 氯化磷所得之結果,與實施例1作一比較,其長碳纖維線圈之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287 A7 _______B7五、發明説明(Μ ) 生成率以及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皆有所提昇。將未反應之 乙炔扣除,並假定乙炔100%反應情況之理論生成率爲83%,其 比起實施例1之理論生成率少很多,比起比較例1之理論生成率 依然高得多。 實施例4 實施例4中基板15係被加載500V之直流電壓,基板15處係 形成負電場。其他裝置則與實施例1的相同。其所得結果如第 五表所示。 第五表 乙炔之反應率 25%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20% 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3%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23% 乙炔励%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圈之理論生成率 9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五表係爲實施例4將基板15加載直流電壓所得之結果, 其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碳纖維線圏之合計生成率以及將未 反應之乙炔扣除假定乙炔100%反應情況之理論生成率,與實 施例1作一比較,皆有所提昇。 實施例5 實施例5中基板15係被加載700V之直流電壓,基板15處係 形成負電場。其他裝置則與實施例1的相同。其所得結果如第 六表所示。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_1 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7287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1) 第六表 乙炔之反應率 23%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15% 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3%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18% 乙炔100%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圏之理論生成率 78% 第六表係爲實施例5所得之結果,其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 成率、乙炔之反應率、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以及短碳纖維線 圈皆與實施例1相近。但是,其扣除未反應之乙炔而假定乙炔 100%反應情況之理論生成率,比起實施例1的低得多。但是, 其理論生成率比起比較例1依然較高。 比較例2 比較例中之加熱方式係採用具有鎳鉻合金線線圈之電熱加 熱器。並且該基板15加載交流電壓。其他裝置則與實施例1的 相同。其所得結果如第七表所示。 第七表 乙炔之反應率 93% 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5% 短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 17% 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 22% 乙炔100%反應之情況下的碳纖維線圏之理論生成率 2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七表係爲實施例6所得之結果,其乙炔之反應率與各個 實施例比較皆所有提昇,碳纖維線圈之合計生成率與實施例1〜 實施例5的相近。然而,其長碳纖維線圈之生成率所佔比例過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28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五、發明説明(/《) 低。扣除未反應之乙炔而假定乙炔100%反應情況之理論生成 率甚低。因此,在比較例2中不必要之副反應消耗過多的乙 炔。 第一及第二實施態樣除了上述之限定外,亦可有以下之變 更。 該反應室12係矗立而設置。此種狀況下,該流入口 19係以 水平方向延伸,該基板15與流入口 19之出口之間的垂直配置間 距亦是定在特定範圍內。或是,該反應室12係傾斜而設置。此 種狀況下,該流入口 19係以傾斜方向延伸,該基板15與流入口 19之出口之間的傾斜配置間距亦是定在特定範圍內。該反應室 12之設置狀態係關係著基板15上碳纖維線圈之形成。 橫置的反應室12區分成數段,原料氣體及觸媒氣體流入各 個反應室12內,流入口 19係設計在反應室12之側面。此種狀況 下,該基板15之端部係與該流入口 19相對,該流入口 19之出口 係相隔特定距離而配置。此種構造可在一次製造過程中即製造 大量的碳纖維線圈。 反應室12之圓週面處依特定間隔而設置複數個流入口 19, 該種設計係讓該基板15與該複數個流入口 19之出口之相對延 伸。此種情況下,該碳纖維線圏可在一次製造過程中即大量地 製造大量。 在該基板15處形成高電壓之靜電場。例如,將高電壓靜電 場之產生裝置以連接線16a連接至該基板15,其連接線16b則連 接至一參考地端。此種情況下,在該基板15處形成靜電場,碳 纖維線圏之生成率可提升。 第一實施態樣之加熱室24係採用熱風之加熱形式及第二實 施態樣之丙烷燃燒爐加熱形式或是交替使用,或是合倂使用。 此種情況下,因無影響反應室12之外部電磁場產生,所以碳纖 維線圏之生成率可提升。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Γ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 ~"

Claims (1)

  1. 55728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止女 /λ / 卜、 1、 一種製造一两製1~:^法,該碳纖維線圈係將一 由一固體碳經熱分解而生成之原料氣體以及一促進該原料 氣體熱分解之觸媒氣體置入一反應室內加熱而製成,該製 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將一固體觸媒設於該反應室內之一特定位置處; 供應該原料氣體及該觸媒氣體進入該反應室內; 執行該反應室內之加熱程序以及從該原料氣體生成該碳 纖維線圈之程序,並且基於該加熱程序之一電磁場實 質上不被形成在該反應室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觸媒氣體 係含有週期表中原子序爲第15或第16之元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原料氣體 和該觸媒氣體係透過該反應室所形成之流入口以個別之特 定流速被供應至該反應室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原料氣體 之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係以線速度(cm/分)表示,該原料 氣體之線速度係設定在該流入口之出口與該固體觸媒之間 的距離(cm)之10〜10000倍的範圍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進一步包含執行 從一外部電源加載一電壓至該固體觸媒上之程序,用以令 該固體觸媒帶電。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外部電源 係爲一直流電源,該電壓係爲一負電壓,該固體觸媒係帶 負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反應室內 之加熱程序之溫度係設定在700°C〜83〇°C之範圍內。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2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28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8、 一種製造一碳纖維線圏的製造裝置,該碳纖維線圈係藉由 一由一固體碳經熱分解而生成之原料氣體以及一促進該原 料氣體熱分解之觸媒氣體製造而成,該製造裝置包含: 一反應室,該原料氣體及該觸媒氣體係供應至該反應室 內,該反應室並且形成流入口用以讓該原料氣體及觸 媒氣體從該流入口供應至該反應室內; 一設於該反應室內之一特定位置處的固體觸媒; 一加熱裝置,用以加熱該反應室內部,該碳纖維線圈係 藉由該原料氣體在該反應室內加熱而生成,並且當該 加熱裝置加熱時,該反應室內實質上並不形成電磁 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固體觸媒 係面向該流入口之出口而設置,並且該固體觸媒與該流入 口之出口之間的距離(cm)係設定在從該流入口之出口流進 之該原料氣體的流入速度(cm/分)之1/10000〜1/10的範圍 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製造裝置,該原料氣體係爲 一包含乙炔、甲烷以及丙烷之混合氣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觸媒氣體 係含有週期表中原子序爲第15或第16之元素。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製造裝置,該觸媒氣體係爲 一包含硫磺、一硫二烯伍圜、硫化氫、一甲基硫醇、磷以 及三氯化磷之混合氣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製造方法,該固體觸媒係包 含銅之微結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反應室內 之加熱溫度係設定在700°C〜830°C之範圍內。 __4ONDA/199901TW, P1P99022TW_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728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加熱裝置 係爲一燃燒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加熱裝置 係爲在一覆蓋該反應室周圍之加熱室,並且該加熱室與該 反應室之間包含一流動的高溫流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固體觸媒 係被加載一來自一外部電源之電壓,致使該固體觸媒帶 電。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外部電源 係爲一直流電源,該電壓係爲一負電壓,該固體觸媒係帶 負電。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ONDA/199901TW, P1P99022TW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 297公釐)
TW88102825A 1998-02-27 1999-02-2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coils TW55728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047686A JPH11247030A (ja) 1998-02-27 1998-02-27 コイル状炭素繊維の気相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7287B true TW557287B (en) 2003-10-11

Family

ID=12782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8102825A TW557287B (en) 1998-02-27 1999-02-2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coil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0982416B1 (zh)
JP (1) JPH11247030A (zh)
CN (1) CN1120252C (zh)
DE (1) DE69908515T2 (zh)
TW (1) TW557287B (zh)
WO (1) WO19990438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424C (zh) * 2004-04-23 2007-07-2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微碳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5364904B2 (ja) * 2006-11-02 2013-12-11 島根県 カーボンナノファイバー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7416793B (zh) * 2016-05-20 2020-01-07 清华大学 碳纤维膜的制备装置
CN113463226B (zh) * 2021-06-30 2023-02-14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护套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3230A (en) * 1984-12-06 1987-05-05 Hyperion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Inc. Carbon fibrils,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JPH01213412A (ja) * 1988-02-18 1989-08-28 Tokai Carbon Co Ltd 繊維状熱分解炭素
JPH02167898A (ja) * 1988-12-21 1990-06-28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グラファイトウィスカーの製造法
JP2944246B2 (ja) * 1990-09-29 1999-08-30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コイル状炭素繊維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9043877A1 (fr) 1999-09-02
JPH11247030A (ja) 1999-09-14
CN1256725A (zh) 2000-06-14
EP0982416B1 (en) 2003-06-04
DE69908515D1 (de) 2003-07-10
EP0982416A1 (en) 2000-03-01
DE69908515T2 (de) 2004-04-29
CN1120252C (zh) 2003-09-03
EP0982416A4 (en) 2000-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9756B2 (ja) 連続的に移動する基材上において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を製造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AU2019210970B2 (en) Solids-packed apparatus for performance of endothermic reactions with direct electrical heating
KR970009005B1 (ko) 질화 생성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US201002728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on a continuously moving substrate
JP2008296338A (ja) 被覆構造体
US8034300B2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richlorosilane
JP5444839B2 (ja) トリクロロシラン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TW557287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coils
SK280841B6 (sk) Zariadenie na výrobu kyseliny kyanovodíkovej
US3399980A (en) Metallic carbides and a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Indarto et al. Methane conversion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omparison with thermal process and catalyst effects
CN107614426B (zh) 含碳纳米管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KR101329029B1 (ko) 반응가스 공급노즐을 포함하는 유동층 반응기
Cochran et al. Boron and boron carbide coatings by vapor deposition
US10441942B2 (en) Reaction tub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ydrogen cyanide
JPH0317768B2 (zh)
KR100556644B1 (ko) 화염을 이용한 탄소나노물질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AU20103417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on a continuously moving substrate
KR101128928B1 (ko) 열화학 기상 증착법을 이용한 탄소나노튜브 대량 합성장치
Kona et al. Carbon nanotube growth studies using an atmospheric, microplasma reactor
US20210254774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synthesis gas by means of an additional electric heater
EP2597068B1 (en) Micro coi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reof
JPS5945635B2 (ja) β−SiCウイスカ−の育成方法
JPS5849698A (ja) 炭化珪素ウイスカ−の製造方法
JPH11124740A (ja) カーボンマイクロ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