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76861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76861B
TW476861B TW089111124A TW89111124A TW476861B TW 476861 B TW476861 B TW 476861B TW 089111124 A TW089111124 A TW 089111124A TW 89111124 A TW89111124 A TW 89111124A TW 476861 B TW476861 B TW 4768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gate
electrode
control electrode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11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aki Matsuyama
Kazumi Kobayashi
Yoshihiko Hirai
Toshiya Ishii
Shigeyoshi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579569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47686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76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768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1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common or backgr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476S61--_ 一#告本卜__ 五、發明說明(1)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 製造製程被簡化的配向分割型液晶顯示裝置。 習知液晶顯示裝置被廣為所知,其中採用扭轉向列系 統成垂直配向系統。然而,該等系統之液晶顯示裝置,有 度根據視角而不同的問題,因在電壓施加時液晶層的中間 層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在晝素中是一致的,且因此引 用配向分割型液晶顯示裝置,作為改進此視角特性的方 法。在此,配向分割型液晶顯示裝置為一種技術,藉由將 一畫素分割成複數個區域,並使在各個區域中,中間層之 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不同,使得各區域的視覺特性彼此補 償,以得到廣視角特性。 第1圖係顯示根據習知技術(第一習知例:日本專利公 開公報編號第He i-l 0-20 323號)的配向分割型液晶顯示裝 置之剖面圖。而第2圖為其平面圖。 如第1圖中所示,開關元件包括一閘極電極4〇3,一 閘’極絕緣膜404 ’ 一半導體層405,一汲極電極406,和 一源極電極4 0 7。該開關元件和一晝素電極4 〇 8,其電性地 連接至源極電極4 07,被配置在一基板4 〇ι上。在晝素電極 408上提供一開口 409,其成為配向分割之區域的邊界。在 開口 40 9下’提供一控制電極4n。編號424顯示鈍化膜, 而編號425顯示彩色層。又,編號42 6和427顯示光學膜。 在相對基板40 2上,提供一共電極412。此共電極4 12 不需要開π。形成配向膜413和414在各個基板4〇1和4〇2 上’作為各個基板的頂層,且該配向膜41 3和41 4夾住液晶
第5頁 476861 五、發明說明(2) 分子415 °藉由在控制電極411上施加電壓,在開口4〇9的 邊緣和畫素電極408的邊緣產生一斜向電場。液晶分子415 的配向方向被該斜向電場分割,其產生的方向和00開口 4〇9 的邊界不同。 如第1圖中所示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顯示液晶分 子415的配向方向,主要存在於液晶分子層的中心層。在 此時藉由實行紫外線照射,預先被添加至液晶分子Θ41 5的 小量之紫外線烘烤單體或募體,被聚合而變成聚合物 416。 α 該聚合物4 1 6依循液晶分子4 1 5在紫外線照射時的配向 方向’以確疋其即使當無電壓施加在控制電極Οι上時的 形式。此外’因聚合物4 1 6量很小,液晶分子在電壓施加 時只在昇起的方向上調節,而傾斜度依據所施電壓而改 變。因此,不需要在驅動時施加電壓至控制電極41 i,且 可只施加電壓至晝素電極408來實行顯示,因而只對晝素 電極4 0 8施加即可顯示。 在如第2圖中所示之平面圖中揭露一範例,其中結構 係由開口 5 0 3和控制電極5 0 1相鄰排列,而架構成γ字型所 形成。當貫行一預設滚刷時,和當實行上述配向分割的製 私時’被分割成四塊的T N配向以此架構形成。 在關於此所揭露之技術中的控制電極之範例,有一說 明,其中控制電極以和閘極電極之相同層形成,其中來自 畫素之不同的電壓,在當製造裝置時,被施加至控制電極 上然而’並未對其導線方法和如何延長端點作說明。
第6頁 476861
五、發明說向(3) 為了實行液晶分子的配向控制而加入控制電極的技 術,在如第一習知例之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 Hei-1 0 -2032 3號作說明,亦在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 He i -7 - 1 3 1 64號,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He i - 7 - 1 99 1 90 號,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He i-7-23 00 97號,以及日本 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He i ~8- 76 1 2 5號中揭露。該等技術和 第一習知例之間不同之特別點為,不是在當裝置製造時, 而是在顯示器驅動時,施加預設電壓。 第2圖所不為在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 He 1 -7- 1 99 1 9 0號中所揭露的技術之平面圖(第二習知例)。 請參照第3圖,控制電極60 1 (參照在上述文獻中的配 向控制電極)具有一結構,其環繞晝素電極6〇2週邊,以藉 由=晝素電極60 2和控制電極6〇1的各邊緣產生特定斜角^ 電場,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關於各電極和施加電壓 ,位置關係之設定,主要有二種型式。第一種設定為一電 極配置,其控制電極被配置成畫素電極的下層,且X字型 2開口 603被配置在相對基板上的共電極中。在此结構 :丄控制電極被並聯地連接至共電極的輸入端點,且被設 ^在和共電極相同的電壓。第二種設定為一範例其X ^電極開口 6 03被排列在畫素電極6〇2中,使得控 6〇1被配置成畫素電極上方的一層。 制φ至於在此結構中的電壓施加設定,有一說明,其中控 共電極之間的有效電位I,被設定成大於顯示電 %電極之間的有效電位^ ’而並未對其導線或延長端
第7頁 五 、發明說明(4) ::方法作說明。也就是說,在與畫素電極 的笱日日n,^LLL 制電位的情況,沒有關於連接社構
Hei 7 ;3 4 Λ ^ ^ ^ ^ ^ ^ ^ ^ ^ Ε Ϊ 相同。 曰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第Hei-8-761 25號 接著,參照第4圖,鲟日日A a + #
Hei~^23009 7號中所描述在曰。本/利f開公報編號第 太女 的技術。印參照第4圖,被配置 此i: 制電極701 ’被連接至開極導線7“。由 加^ μ #甲1極導線704相同的電&,在此架構中,被施 加至控制電極7 0 1。 如上所述,關於在當顯示器被驅動時,施加 的液晶顯示裝置,揭露-結構,其藉由連接控制電 極至共電極或閘極電位,以施加電壓。 a “、、:而’在上述各個習知例的情況下,控制電極變成設 電極或閘極電極相同的電位。因此,難以設定斜 二笔%,以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至最佳空間。也需要 構該控制電極,使此最佳斜向電場容易設定。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提供一種配向分割型液晶顯示 裝置,其製造方法被簡化。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二片玻璃或其他材 料製成的基板,一液晶層,夾置於該等基板之間,且一閘 極&點(1 0 5 ) ’ 一閘極導線(J 〇 4 ),一控制電極(J 〇 6 ),和 一及極端點(1 0 7 )被配置在液晶層上。該液晶顯示裝置進
第8頁 476861 五、發明說明(5) 一步包括一控制電極之控制電極端點,在與該 關的情況,使得此架構的特性為二” ' 兮闡;^再W将〖生為包括該控制電極端點, 板的外側上。 物破配置在基板面 m Ϊ該液晶顯示裝置中,該控制電極端點,纟該控制電 ΞΪ 間極端點(105)所被配置的側邊之相對側,而 =開:導線(m)交叉之外部側上的一線之後^配置 ίίϊΐίΓ及;端點所存在的端點部份。該端點部份可 被配置至基板面板的二外側上。 :^在該基板面板的外側上之每列提供該控制電極端 點,其與該閘極端點所被配置之處不同側。 :=提供該控制電極端點至該閘極導線和/或該閘極 端所被配置之層的相同或不同層。 :控制電極可具有包括一個二γ字型結合之結構的格 卞結構。 可在當液晶顯示裝置製造時和/或在驅動肖,施加不 :於包括該閘極端點和没極端點之其他端點之電壓,至控 =電極端點,使其可調節在液晶層中之液晶分子的昇起; 向〇 在上述根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中,各個控制電極 的控制電極端點,被配置在外側,不與該閘極導線交叉, 且包括該閘極端點,汲極點,和控制電極端點之端點部 伤,被配置在基板面板的外側。 在此架構中,可施加任意電壓至控制電極上,使得配
4/6861 五、發明說明(6) = 向電場可被設定在最佳強度。㈤此,可適 和閘極導線f重ί外可3制電極(包括導線和端點) 的液晶顯示裝置製ί “可=短::^,以創造良好 裝置更多端點延長,端點部 =比-般:晶顯示 非顯示部份的面積最小*。因此由成,以使 小。此外,變得可將閘極端點和控:製 侧,使得在當使用一~ 點配置在相同 點的輸出之驅動器時的产、7下,t J的輸出和控制電極端 以’可使驅動器的數目變而刀別配置。所 驟。 降低貼附驅動器的製程步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 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 ^ 将徵、和優點能更明 細說明如下: 乂佳貝鉍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第一習曰 面圖; 、矣例的液曰曰顯示裝置之結構的剖 第2圖係顯示第_習知例的液 面圖; 貝不裝置之結構的平 第3圖所示為第二習 面圖; 例的液曰,示裝置之結構的剖 第4圖所示為第三習知例的 面圖; 不裝置之結構的剖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 、也例的液晶顯示裳置
第ίο頁 476861 五、發明說明(7) 2平面圖,其顯示在各個排列在整個晝素中的控 、准持在相同電位的情況下,導線結構的範例. ^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 以一結構範例’’應至獨立電位被施加至 矩陣排列之畫素的各列之情況;以及 之平Γ岡圖所甘示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 以顯示一結構範例’制至獨立電位被施加至 矩陣排列之畫素的各列之情況。 符號說明: 極制電極;102~控制電極連接部份;103〜控制電 二=問極導線;105〜問極端點;106〜沒極導線; 1二没極端點;108〜畫素電極;109〜端點部份;11〇〜顯示 點刀μΓ板框架;20卜控制電極;202〜控制電極端 =二204〜閘極端點;207〜端點部份;2〇8端點部份;3〇卜 ^ ^電極,3 0 2〜控制電極端點;3 0 4〜閘極端點;3 0 8〜端點 刀,310面板框架,4(Π〜基板;402〜基板;4〇3〜閘極電 1 ; 404〜閘極絕緣膜;4〇5〜半導體層;4〇6〜汲極電極; 407.〜源極電極;4〇8〜畫素電極;4〇9〜開口; 4ιι〜控制電 =,41 2〜共電極;41 3〜配向膜;41 4〜配向膜;415〜液晶分 子;416〜聚合物;424〜鈍化膜;425〜彩色層;426〜光學 膜’427〜光學膜;5(Π〜控制電極;5〇2〜畫素電極;5〇3開 口; 50 4〜閘極電極;505〜閘極導線;5〇6〜汲極電極;5〇7〜 汲極導線,5 0 8〜源極電極;6 〇丨〜控制電極;6 〇 2〜畫素電 極;60 3〜開口; 7(Π〜控制電極;704〜閘極導線。 ΕΗΙ 1^^丨 476861 五、發明說明(8) 貫施例: 、 接著,參照所附圖式,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 液晶顯示裝置。第5,6,和7圖所示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 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平面圖。 ' 在根據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中,以下内容包括已 揭露之關於控制電極的導線結構和電位設定之技術·,,控 制電極(導線)與在相對基板上的共電極並聯地連接,且維 持在和共電極相同的電位"或"控制電極連接至閘極導線, ^維持在和閘極導線相同的電位”。然而以下所述内容, 二f本發明中首次揭露的技術,且為本發明的特點:”在 :電極設定為獨i電位時的,障況下 別是端點結構延長。 僻付 導繞f 5屏二t7圖的結構’特別地,可對應至形成閘極 ^、線之層和开)成控制電極之層為㈣層⑺時形成)的 况’而控制電極(句括墓 月 FI & Μ 括線和端點)和閘極導線不交叉。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無 置的平而Ft 士— 知月I弟 貝施例之液晶顯示裝 圖 本貫施例所示為一導唆姓槿的铲办丨 如k 所有晝素配置的控制雷炻1Λ1 士等線、、、°構的靶例’在當為 本實施例之液晶顯亍裝維持在相同電位的情況。 1 〇2,控制電極端點]η\裝置匕括.控制電極連接部份 極導線m,&極端點m閘==,閘極端f 〇5 ’〗及 顯示部份110,4 Λ旦素電極108,端點部份109, 和面板框架1 1 1。 在當相同電4立 大 之前,如镇―:1,在配向分割的製程中 476861 五、發明說明(9)
He 1-10-20323號中,施加至所有晝素的控制電極的情況 下’此導線結構為最佳。各個控制電極被連接至在外側的 一線’其為閘極端點1 〇 5所在之側的相對側,其結構不與 問極導線1 0 4父又’其結構特點為控制電極端點的排列, 其中該線延伸至及極端點1 〇 7所存在的端點部份。端點部 份1 0 9被配置在面板的外側的二側。 其次’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之結 構’如第5圖中所示,進一步參照第2圖中所示之平面圖和 第1圖中所不之剖面圖作說明,其用以解釋習知技術。在 本第一實施例中,技術等同於第一習知例之日本專利公開 公報編號第Hei-10-20323號的技術,除了對應於控制電極 之導線連接和端點延長的結構以外。 在由如玻璃等製成之透明基板4 〇1上,由單層或多層 金屬如Cr或ITO形成之閘極電極4〇3(5〇4),閘極導線 1 0 4 ( 5 0 5 ),閘極端點1 〇 5,控制電極1 〇 1 ( 411,5 〇 1 ),控制 電極連接份1 02,和控制電極端點丨〇 3,以濺鍍和光阻製程 形成。以CVD(化學氣相沈積),形成氮化矽和氧化矽二層 形成的閘極絕緣膜404,作為頂層。此外,以CVD和光阻製 程,形成由非晶矽(a - S i,n + a - S i )形成的半導體層,然後 以錢鑛和光阻製程,形成由單層或多層金屬如Cr4IT〇所 形成的汲極電極40 6 ( 506 ),源極電極40 7( 508 ),汲極導線 1 06 ( 50 7 ),和汲極端點1〇7。到此為止的製程,形成閘極 導線和汲極導線,與位在各個交叉點上的開關元件。 接著,以濺鍍和光阻製程,形成由透明導電膜如丨τ〇
476861
所形成的晝素電極108(4〇8,502 )。此時,形 彻(50 3 ),使得控制電極存在,料配置在此開一口歼之下的 較低層。以CVD(化學氣相沈積),形成氮化矽形成的鈍化 膜424,作為頂層。各電極的端點在基板的最上層表面應 為導通的,所以,用適當的㈣除去用作為頂層^的絕緣〜 膜0 然後,說明關於配置在相對側的基板之結構。在由如 玻璃等製成的透明基板402上,形成色彩層425以作彩色顯
示。以濺鍍形成作為頂層之透明導電膜,在此妓 由I TO形成。 、 形成由有機膜如聚醯亞胺製成的配向膜413,414,作 為基板401和基板4 02的最上層,接著做配向製程。在此使 用聚醯亞胺JALS - 428USR公司的商品名),並實行滾刷。 然後,基板401和4 02,其配向膜的表面彼此相對,被配置 成平行而維持一定間隙,使得液晶材料被填充至其間的空 ,。液晶材料由液晶分子41 5和小量的紫外線烘烤單體或 寡體。在此情況下,使用例如zu—4792 (Merck公司的商 品名)之液晶材料,其介電常數非等向性為正,且加入 ZLI-4792之1.0%重量的紫外線烘烤單體K a γ PET-30 (Nihon Kayaku公司的商品名)。在此時可加入一起 始劑(例如,單體5%重量之Uugan〇x 9〇7(商品名))。
+接著,說明實行配向分割的製程。如第5圖中所示, 可藉由在控制電極端點上施加一電壓,而施加均勻電壓至 所有畫素配置之控制電極。更明確地,施加各個電壓至各
第14頁 ι/υοο丄 五、發明說ό月(u) =’使得控制電極變成十分之幾伏特,且共電 η ϊί, 極導線變成"0"伏特。在不同方向,沿著門 的,界’發生斜向電場,其調節液晶分子415的配向; 向,使得配向被分割成如第i圖中所示。此時,
實行紫外線照射,該紫外線烘烤單體或寡體自J 1 i x合物416。此聚合物416基於在照射紫外線時液曰曰 二取人f向,且即使在無電壓施加至控制電極時亦成型。曰 =純6的量…液晶分子,其根據施加電壓: ,&化,只在電壓施加時昇起的方向調節。所以,在驅 要施加電壓至控制電極,且可僅藉由電壓施 素電極而顯示。 光學膜426 ’427被貼附至基板4〇1和4〇2外 ^光學膜由偏導板,或偏導板加光學補償膜= ^此,,貼附至基板之偏導板的吸收軸,被配置成 ^叉。此,其各被配置成使得各基板的滾刷方向成直角 在本發月的液曰曰顯示裝置中,可對控制電極設定任音 電壓,使得配向分割可適夺士 — . ^ ^ 或控制電極連接部份不=地二。閘極導線和控制電極 ^ lL . 交叉’因此可控制由於短路的缺 控制電極端點被配置在和汲極端點相问的端里占 部份,因此,可減小面板框架至最小。 的端點 雖然,在本實施你丨+ _ 但可藉由使用液晶材料二“貫行TN配向系統的配向分割’ MLC-6608),其介電常』,由肋1^公司所製造的 吊數非等向性為負,和垂直配向膜(例
476861 五、發明說明(12) 如JSR公司所製造的JALS-682),作為配向膜,而應用垂直 配向系統的配向分割。此外,雖煞控制電極以和閘極導線 或閘極電極之相同層形成,即使其在不同於閘極導線或閘 極電極之層(上層或下層)中形成,亦可得到相同效果。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 置的平面圖。本實施例顯示一結構,對應至獨立雷壓施 至以矩陣排列之畫素的各列之情況。#各列的畫 極性反轉的情況下,如閘極反轉驅動系統,其可反轉各列 控制電極的極性,以作對應。各控制電極端點2〇2的排列 之特點為控制電極201的導線,其延伸至閘極端點2〇4所被 配置的一側之相對側。端點部份2〇8被配置在面板的三 側。 一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進一步參照第6圖中所示之 ,作說明。此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除了控制電極的連 端點延長結構,由紫外線烘烤單體或寡體固定液晶八 配向(在此不添加外線烘烤單體或寡體至液晶,但刀 i ί第一實施例實行配向固定),和關於電壓施加的方法 被配ίίϊΓ圖’控制電極端點202 ’其具有端點部份 被配置在相對於閘極端點2 一 之畫素的各列之控制雷炻貝1上一τ對以矩陣配置 (一種對每例扠疋電壓。實行閘極線反轉驅* a素電極的電位極性作反轉 施加對應於共電極的φ > 旺忭汉褥的驅動方法)。 自!U 電位之正極性自+1.^至+ ^和負 自-1,5V至-5V至書夸番^ π貝極4 一素電極上,實行灰度顯示。當晝素
4/t)Stn 五、發明說明(13) Ξ具’施加對應於共電極的電位+i2v至控制電 二=ΪΓ具有負極性時,施加-i2v至控制電】 以1配=割。獨立電位設定可造成有效的配向分割。 容,除了在第二—貫鞑例作比#交’顯示相同的内 大面板框架以端點部圆位在三側的較 動器可對鹿和鬥代,、果則維持一樣。控制電極之驅 發成本。' w τ 1電極之驅動器—樣的間距,而可降低開 實施ΓΛ所Λ\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平面圖。本 圖中之Ϊ 一乂 J對應至當獨立電位施加至’以與第6 的延伸,至和二二構的不同點’在控制電極3〇1之導線 ^ 甲]極端點3 0 4所配置之側的相同側,以及gp 也就是說,本第三實施例具有控制 接和延長端點的不同結冑’其他點和第二實施例 在第二實施例的結構中,面板框架 部份208而較大。因此,在此結構中/、广側上具“點 配置在閘極端,_4所在的端點部份。工電極端點302被 告I π ί,此藉由交替地配置控制電極端點和閘極端點,_ 二;=!:端點之L的交又被消除,以具匕在:
制電極的情況下,使用具有閉極輸出和控制電極輸出:J 第17頁 476861 五、發明說明(14) 的驅動器。藉由使用具有窄端點間距的驅動器,可比第二 實施例降低驅動器的數目(驅動器之連接的數目)。面板框 架可被限制在最小尺寸。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 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第18頁

Claims (1)

  1. 一基板,由玻璃或其他材料製成,· 二液晶層,夾置於該等基板之間; 點、一閑極導線、一控制電極和-汲極端 記置在該液晶層上;以及 1 1:=;!電極端點,在與該間極導線無關的 邻广端點,該閉極端點,和該汲極端點 ί伤,被配置在基板面板外側的側邊上。 :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各:ΐ f配置在閘極端點所被配置的側邊之相對 至一綠^ ί在不與該閘極導線交叉之外側, 部广兮ΐ之後被配置以延伸至該汲極端點所存在 77該鳊點部份可被配置至基板面板的外側的二 3申明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 ί板面板的外側上之與該閘極端點所被配置之處不 的每列,提供該控制電極端點。 罝之處不 t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 、在與該閘極導線和/或該閘極端點所被配置之 或不,的層中,提供該控制電極端點。 臼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 中該控制電極具有一包括一個二Y字型結合所^ & 的格子結構。 所形成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或3項所述之液晶_示裝 476861 六、申請專利範圍 置,其中在液晶顯示裝置製造時和/或在驅動時,施加獨 立於包括該閘極端點和汲極端點之其他端點之電壓,至該 控制電極端點,使其可調節在該液晶層中之液晶分子的昇 起方向。
    第20頁
TW089111124A 1999-06-11 2000-06-08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47686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64570A JP2000352722A (ja) 1999-06-11 1999-06-11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76861B true TW476861B (en) 2002-02-21

Family

ID=1579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11124A TW476861B (en) 1999-06-11 2000-06-08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456352B1 (zh)
JP (1) JP2000352722A (zh)
KR (1) KR100374373B1 (zh)
TW (1) TW4768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9870B1 (en) * 1998-11-27 2006-10-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particular drain lines and orientation control window
JP4242963B2 (ja) 1999-02-10 2009-03-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67122A (ja) 1999-03-15 2000-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US6724443B1 (en) 1999-03-18 2004-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device
KR100656911B1 (ko) * 2000-09-19 2006-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기판
US7408605B2 (en) * 2000-09-19 2008-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100506090B1 (ko) 2003-02-08 2005-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1016736B1 (ko) * 2003-12-29 2011-02-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1230300B1 (ko) * 2005-06-20 2013-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EP2077466A1 (en) * 2008-01-07 2009-07-08 TPO Displays Corp.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an LCD device
KR101965744B1 (ko) 2017-12-27 2019-04-04 최동운 골프 퍼팅 보조용 매트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5844B2 (ja) 1993-06-24 1999-11-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859093B2 (ja) 1993-06-28 1999-02-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230097A (ja) 1994-02-18 1995-08-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066255B2 (ja) 1994-08-31 2000-07-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354380B (en) * 1995-03-17 1999-03-11 Hitachi Ltd A liquid crystal device with a wide visual angle
US5774099A (en) * 1995-04-25 1998-06-30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evice with wide viewing angle characteristics
JP3087668B2 (ja) 1996-05-01 2000-09-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GB9811477D0 (en) * 1998-05-29 1998-07-29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3179410B2 (ja) * 1998-06-01 2001-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352722A (ja) 2000-12-19
KR20010007340A (ko) 2001-01-26
KR100374373B1 (ko) 2003-03-04
US6456352B1 (en) 2002-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507B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US8767158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546532B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mode LCD
USRE47455E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797144B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CN104749805B (zh) 显示装置
US7075601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data line cross-connection
TWI269890B (e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76806B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17941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476861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897151B (zh)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0835993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6293312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TW201106069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23827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517171B (en) Active matrix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60279683A1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mode LCD having high transmittance
KR2011001440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TWI312901B (zh)
TW200916929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43572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0527099A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7177764A1 (zh) 显示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283765B (en) An IP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