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4736B - Frictio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imple planetary roller mechanism and brak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Frictio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imple planetary roller mechanism and brak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64736B
TW464736B TW089124297A TW89124297A TW464736B TW 464736 B TW464736 B TW 464736B TW 089124297 A TW089124297 A TW 089124297A TW 89124297 A TW89124297 A TW 89124297A TW 464736 B TW464736 B TW 4647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orque
friction
aforementioned
planetary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24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yoji Minegishi
Jun Tamenag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5243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680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4888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788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4887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2370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64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647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3/00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3/06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08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balls or with rollers acting in a similar man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3/00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3/06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friction brakes
    • H02K7/1021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 H02K7/1023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using electromagnets
    • H02K7/1025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using electromagnets using axial electromagnets with generally annular air gap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64 73 6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所屬之技術讀域〕 本發明係有關具備由中心輥,行星輥及環形輥當做摩 擦輥做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及制動該等摩擦輥之旋轉的Μ 動機構組成之摩擦傳動裝置,將該摩擦傳動裝置與馬達糸且 合而成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及其系列’及該摩擦 傳動裝置之製造方法者。 . 〔先行技術〕 具備單純行星輥機構之摩擦傳動裝置係於已往被眾所 週知者。 第8圖爲以模式方式表示之已往此類摩擦傳動裝置之 例。該摩擦傳動裝置1 ,乃由將中心輥2,與在中心輥2 之外周轉接的行星輥6 ,與其內周和行星輥6轉接且本身 之旋轉又受限制之環形輥8當做摩擦輥而組成之單純行星 輥機構10備置於外部機殼9(將全體之圖示省略)之內 部所構成。又,經由插入支撐銷於行星輥6內之舉,將載 座4連結於該單純行星輥機構1 〇者》 該摩擦傳動裝置1係以中心輥2或載座4做爲輸入、 出元件’而以環形輥8做爲固定元件,當以中心輥2做爲 輸入元件的時候即具有減速機能,而以中心輥2做爲輸出 元件時,則具有增速機能。又,環形輥8乃被固定於外部 機殼9側。 第9圖係更具體地表示第8圖.中之構造,所示者爲由 本發明人所硏創(於提出申請時爲未公知者)之摩擦傳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囤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g ) (讀先Μ讀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人一--------訂·! !線入 Λ7 464736 __B7___ 五、發明說明(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沒意事項弄填寫本頁) 式旋轉驅動裝置1'00 *該旋轉驅動裝置100 ,乃備置 :由將中心輥3 0 ;與被載座3 2所支持外,尙與中心輥 3 0之外周轉接之3 4 :及其本身之內周與該行星輥3 4 轉接且本身之旋轉尙受限制之環形輥3 6當做摩擦輥而做 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2 8 ,和連結於該中心輥3 0並驅動 該中心輥3 0之馬達1 0 2所構成。. 具體地說,馬達1 0 2之馬達軸1 0 2A係藉平行鍵 連結於中心輥3 0,而馬達1 0 2本身則藉螺栓被固定於 容納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機殼3 8所屬凸緣3 8 B上。 於該機殼3 8內周面形成有朝徑向向內側突出之環狀 固定部3 8 A,環形輥3 6即係藉螺栓4 0被固定於斯處 0 該單純行星輥機構2 8 1乃以中心輥3 0做爲輸入元 件,載座32做爲輸出元件,環形輥3 6做爲固定元件者 ,且就整體而言,具有減速機能者。即該旋轉驅動裝置 1 0 0,係屬將馬達1 0 2之旋轉動力傳達與中心輥3 ◦ *再將其依規定之減速比自載座3 2側輸出之構造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所謂單純行星輥機構2 8 ,係利用在各摩擦輥間之接 觸面上產生之摩擦力或油膜剪力來傳達馬達1 0 2之旋轉_ 動力者(牽引傳達),較藉由齒輪等之傳達構造可實現圓 滑且肅靜之運轉。 因而,若欲藉該單純行星輥機構2 8確保規定之傳達 能力(可傳達扭矩)時,確有必要在各摩擦輥之間產生充 分的摩擦力。該摩擦力,一般係以環形輥3 6之內徑做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囷舀家標準(CNS)A4規格⑵0x 297公釐) -5- 464736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比行星輥3 4之直徑的2倍和中心輥3 0之直徑的和爲小 者’即將所謂之緊挾力,以使環形輥3 6產生彈性變形的 方式賦與之。當緊挾力大的時候摩擦輥間之摩擦力也隨之 增大,致由於該摩擦力使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可傳達扭 矩增大,反之,當緊挾力小的時候,可傳達扭矩也會減低 。更於可傳達扭矩爲大(緊挾力大)的時候,各摩擦用輥 之旋轉阻抗亦隨之增大,故顯現出除使旋轉驅動裝置 1 〇 0之傳達效率降低之同時,因轉動疲勞導致單純行星 輥機構2 8之使用壽命降低的問題。 該旋轉驅動裝置1 0 〇因採用前述之單純行星輥機構 2 8而得到2個主要的優點其一爲如已經陳述者,由於 可進行較齒輪等之傳達構造圓滑且肅靜之動力傳達,結果 旋轉動力之傳達效率昇高而壓低馬達1 0 2之消耗電力, 而對所謂之「省能源」有所貢獻。而另一爲在製造上摩擦 輥與齒輪等相比時較爲容易之故,減低製造成本而使整體 旋轉驅動裝置1 0 0成爲「價廉」者。 經濟部智慧財凌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焚 另一方面,就採用該摩擦動力式之單純行星輥機構 2 8所遭遇之缺點而言,由於係屬經藉摩擦力傳達旋轉動 力之構造故,旋轉之各摩擦輥之接觸面間經常產生著徽妙》 的滑動•事實上中心輥3 0之旋轉速度與載座3 2之旋轉 速度,未必處於「嚴緊^之減速比關係。因而,就此點觀 之可說齒輪等之傳達構造較優也》 不過,當考慮到此種減速機機構之馬達(旋轉驅動裝 置)實際被使用之狀況時,蓋於採用感應馬達等的時候, 本紙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464736 Λ7 B7 五、發明說明(4 ) 轉子與旋轉磁場之間即存有一定之轉差,是以對減速機構 本身並無要求嚴緊的減速比之必要=即,若欲將連結之對 方機械的旋轉速度維持在規定値時,一般上皆先測量對方 機械等之旋轉速度,再將馬達予以回饋控制來進行1所以 與其使用雖具嚴緊之減速比關係但屬於高價之齒輪減速構 造,不如採用「省能源」且「價廉」之單純行星輥機構.時 ,可說更能符合現今之市場需求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已往,於齒輪傳動式之旋轉驅動裝置(所謂之齒輪馬 達)中,屬于在馬達等上追加制動機構者存在種類頗多, 惟據本發明者所知範圍內,附有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式旋 轉驅動裝置則尙未出現於市場,又與欲附設制動機構相關 之提案亦未曾被提出者爲現狀。其原因據推測可能爲實際 上存在甚多如下所示困難點之故。 更具體地說明時,由於具備單純行星輥機構之摩擦傳 動裝置,因屬于介由各摩擦輥之接觸面間所產生的摩擦力 傳達動力者,故當於施加大的旋轉負載之時候,.其接觸面 將產生「轉差」。另一方面,一般所使用之制動機構亦保 依靠刹車輪與刹車瓦間之摩擦將運動能改變爲熱能,意即 ,屬於依靠刹車輪與刹車瓦間之「轉差」來產生制動力者 〇 因而,摩擦傳動裝置及制動機構皆有伴隨轉差之可能 性故,難于找出其最適當的組合,又,即使靠甚多經驗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爱) (請先M讀背面之注帝爹項再填寫本頁)
-H ϋ ^β,1 · n «I n I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473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5 ) 直覺,亦具未必能'保證對單純行星輥機構之制動機構可獲 得最適宜的制動特性之一面。 例如,當藉由制動機構所能帶出之制動扭矩過小時, 由于無法將摩擦傳動裝置,或與其連結之對方機械(負載 )確實地制動故,基于安全之考量須設定較大之該可帶出 的靜摩擦扭矩(制動能力)値不可。惟,該經設定之靜摩 擦扭矩過大時,不僅止於其制動機構之能力(針對必要能 力而言)過大致產生無謂的成本上昇而已,尙因制動之進 行較所需者過於急激,致滋生摩擦傳動裝置之各輥的摩擦 面無法善盡保持對方機械(負載)側慣性力(反力)之責 的問題。即,雖然若屬適當之制動扭矩*且爲妥當速度之 制動時可毫無問題地達成制動目的,但仍因其制動扭矩過 於強力故而在摩擦傳動裝置產生轉差的情形亦有可能存在 。且一旦產生轉差時摩擦傳動裝置之制動甚爲困難者 > 勿 待贅言。 因而不單是考量安全使制動機構成爲大型即可的情形 中即存有此種之設計上,具有困難之處。 又,尙將設計更行複雜化的因素爲,摩擦傳動裝置之 可傳達扭矩(最大傳達扭矩)係依據鬆緊度等予以決定者 1惟基于製品之偏差有可能產生實際之鬆緊度較設計上之 鬆緊度稍微有差異即使可傳達扭矩做相當程度改變之情形 者。 因而,欲將制動機構組合於摩擦傳動裝置時,實際上 存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或不明確之因素,由是要將其整理 — — — — — — —-- i ---— II 訂· — — — l!* ·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a > -8- 46 473 6 Α7 Β7 五、發明說明(6 ) 爲「製品」時,則'必須進行試製很多成品’假設所有狀況 予以試轉,俾使摩擦傳動裝置之傳達能力與制動機構之制 動能力於最適合的範圍予以平衡等之作業不可。 並且,當企業將此種附有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裝置做 爲Γ製品」提供與市場之時候,—般上勢必將具各種傳達 容量,或種種不同減速比之裝置做成系列(製品群)後提 供之,在這個時候,亦有如不開發規定之設計’製造技巧 的話,幾乎絕無可能構築整體統一之系列(僅靠按每—種 進行試行誤差之措施)的情事。 前述情事,如對以齒輪機構等之其他動力傳達裝置配 組制動機構而構築系列之製品而言·,意味著終究會在成本 上形成不利之結果,該點似可認知爲將制動機構配組在內 之摩擦傳動裝置製品迄今尙未上市之理由。 究其原因,係一般上,與其對必要的大小採用較大1 階或兩階的輥機構,不如選用已知其特性(無轉差)之齒 車機構時,結果爲確實且低成本之故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雖然如此,摩擦傳動裝置於另一面,具備所謂肅靜性 和同轉性等優良特性,小型而有較高之減速比,且容易獲 得隨意之減速比値等諸多利點。因而,本發明係鑑于前述 之事情,以提供具備對單純行星輥機構而言成爲實用上最 適合的制動特性之制動機構做成之摩擦傳動裝置及其製造 方法爲其目的之一,又以提供組合該摩擦傳動裝置與馬達 所成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及其系列者爲其他之目的 -9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64736 A7
___ BT 五、發明說明(7 )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屬由具有做爲摩擦輥用之中心輥;除被載座 所支持之同時尙與中心輥之外周轉接之行星輥;及在其本 身之內周轉接行星輥之環形輥組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和 連結於中心輥並用以制動該中心軸之旋轉的制動機構所構 成之摩擦傳動裝置,並且設可由制動機構所帶出之靜摩擦 扭矩爲Y,再將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予以固定之狀態下對中 心輥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至在摩擦輥之任何一者最 初產生轉差旋轉之際*將屆時之實驗扭矩値以臨界實驗扭 矩X d表示時,藉將前述靜摩擦扭矩Y,設定於 0.lXd<Y<〇.7Xd之範圍內,得能達成前述目 的者。 本發明者,首先就摩擦傳動裝置之構造所想到者,爲 採用具有以中心輥做爲輸入元件,載座或環形輥做爲輸出 元件之減速機能,並將與該載座或環形輥側連結之外部負 載(對方機械)之旋轉,藉由連結於中心輥之制動機構所 制動之構造。其因爲,該構造乃具輸入出軸之同軸性,優 良的肅靜性,小型且可得很大的減速比,加諸就最屬一般^ 性之摩擦傳動裝置之構造而言尙具有汎用性之故也。 可是該摩擦傳動裝置|基于其高汎用性故,可想出非 常多樣的用途,並具與多樣對方機械組合使用之可能性。 所以必須在可預測的種種狀況下組合具最合理特性之制動 機構不可。因此之故本發明者將對單純行星輥進行制動之 .^1 ^ .^1 n H 1 1 一 el I n ft IV n t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SS家標準(CNS)A4規格(2Κ)χ 297公釐> -10- 464736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8 ) 狀況做出假設性之模擬予以處理。總之,今想像假設中心 輥藉制動機構完全固定,並將連結於載座或環形輥側之對 方機械(外部負載)的靜止狀態,靠該制動機構以單純行 星輥機構爲介予以保持之狀態。於是乎,由于對方機械本 身之(因慣性力或自重等所產生)旋轉動力而產生於制動 機構側之反力扭矩將相當於藉制動機構所帶出之扭矩β發 明者等即發現,利用該反力扭矩時將可使單純行星輥機構 之傳達能力與制動機構之制動能力間之平衡調爲最適合之 情形者。即,於本發明中係將該反力扭矩,以施加於中心 輥之「實驗扭矩」之形態使其漸漸增加,並監視其結果在 摩擦輥中之任何一著最初產生轉差旋轉當時實際施加之値 (以下稱其爲臨界實驗扭矩Xd)。 前述狀況當然與制動機構之制動扭矩以摩擦傳動裝置 爲介制動對方機械之實際狀態未必一致。然而,經過非常 多次的追加實驗結果,所獲取之見識爲,使制動機構之靜 摩擦扭矩Y之可納入以前述臨界實際扭矩X d爲基準’再 對其乘以規定之相乘率後所區劃出之(〇 . 1 X d < Y < 0 . 7 X d ),理想上爲(0.2Xd<Y<0.5Xd )的範圍內時,雖處于和種種不同之負載相連的情形中’ 或與種種之不同之驅動源(例如馬達)相連的情形中’亦 祗要將實際之使用狀況藉由再現性非常高的假設予以構築 時,即有可能對制動機構做出適當的設定者。 即,若制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Y係設定於對臨界實驗 扭矩X d之前述範圍內時,將可控制當制動機構之能力相 <諦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 « — — in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_ -11 - ^ 1 7 3 〇 A7 B7 五、發明說明(9 ) , {請先閱讀背面之迮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對的過高,致呈所++謂急激制動之狀態,而有「未達制動機 構所保證之制動能力極限之前,單純行星輥機構卻已開始 產生轉差」等狀況,並能達到幾乎不會發生前述狀況之境 界。 又,處於驅動源之驅動能力(驅動扭矩)對摩擦傳動 措施而言已幾乎實用上極限之時候,亦可做到幾乎不會P 生「無法將其制動」等狀況之境界也。 又,於備置按前述方式設定之制動機構在內之摩擦傳 動裝置中,將連結其中心輥與制動機構之連結軸做爲本身 之馬達軸之馬達,配置於該連結軸之外周,俾使馬達之旋 轉動力傳達於該連結軸之方式構成摩擦傳動式之旋轉驅動 裝置者亦屬可行。 更以根據該設計思想所製作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 置,藉由備妥各該傳達容量及變速比互異之摩擦傳動式旋 轉驅動裝置 > 構成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之系列者亦屬 可行也。 又,經本發明者硏創之如前述的理論,尙導致獲得前 述摩擦傳動裝置明確之製造方法的結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具體地說,首先維持固載座及環形輥之狀態下對中心胃 輥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並測定任何一件最先產生轉 差旋轉之摩擦輥於當時之實驗扭矩値(臨界實驗扭矩) X d。 繼而,使用該測定之臨界實驗扭矩X d値,據以設定 制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Y於0 _ lXd<Y<0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12- 4 6 4 736 Λ7 ____B7__ 五、發明說明(10 ) 之範圍內(理想上'爲0.2Xd<Y<0.5Xd),再 行製作制動機構之制動部即可。 依照如前述具有兩種程序之摩擦傳動裝置的製造方法 時,將可獲得單純行星輥機構與制動機構兩者之最適合的 組合,並能夠製造出確實保證制動性能且成本效益卓.越之 摩擦傳動裝置。究其原由,乃係於摩撵傳動裝置之製造過 程中,不僅止於設計理論,尙導入假設模擬的使用狀態( 制動狀態)之槪念故者。 另,一般上就前述之單純行星輥機構之動力傳達形態 而言,具有固定、輸入、輸出之關係表示如下。 1 )當以中心輥做爲輸入元件之時候,有將環形輥做 爲固定元件,而支持行星輥之載座做爲輸出元件之情形, 和將環形輥做爲輸出元件,而將支持行星輥之載座做爲固 定元件之情形者, 2 )當以支持行星輥之載座做爲輸入元件之時候,有 將環形輥做爲固定元件,中心輥做爲輸出元件之情形,和 將環形輥做爲輸出元件,中心輥做爲固定元件之情形者, 3 )當以環形輥做爲輸入元件之時候’有將支持行星 輥之載座做爲固定元件,中心輥做爲輸出元件之情形,和 將支持行星輥之載座做爲輸出元件’中心輥做爲固定元件 之情形= 本發明所屬之單純行星輥機構’係採用前述(1 )之 形態者,且以環形輥或載座之任何一方做爲輸出元件,皆 能適用本發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n n n n 一*J* n n ·1 n t ϋ 1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笼) .-〇 - 4 6 4 73 6 A7 __B7____ 五、發明說明(11) 可是,本發明^乃如前所述,於摩擦傳動裝置之製造 方法中導入所謂「輸入實驗扭矩」之新槪念。該實驗扭矩 係對實際之(現物品)單純行星輥機構內直接輸入者|因 其結果所得之數據並非屬理論値之故,若將其導入製造過 程時,將能連製造偏差影響也予克服而必然可製造出平衡 最適當的摩擦傳動裝置。 而本發明之第2附項,係有關備置:由具有做爲摩擦 輥之中心輥:被載座所支持之同時尙與前述中心輥外周面 轉接之行星輥:及將緊挾力施與該行星輥和中心輥,並且 於其本身之內周尙轉接前述行星輥之環形輥而成之單純行 星輥機構,和連結於前述中心輥並制動該中心輥之旋轉的 制動機構所組成摩擦傳動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固定前 述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之狀態下,對前述中心輥輸入漸漸增 大之實驗扭矩,及至前述摩擦輥中之任何一件最先產生轉 差旋轉之際,隨即測定前述實驗扭矩並將其當做臨界實驗 扭矩之時候,藉著使該臨界實驗扭矩値納入可由前述制動 機所能帶出之靜摩擦扭矩之1.4〜10.0倍範圍內爲 條件,設定前述環形輥之緊挾力,俾達成前述之目的。 具體而言,經由「實驗扭矩之輸入」所蒐集之實際數 據,將如以下所陳述者。 首先,於固定載座及環形輥之狀態對中心輥输入漸漸 增大之實驗扭矩。藉由此措施’在最初由於摩擦輥間之摩 擦力產生反力扭矩之故,各摩擦輥將維持不旋轉之狀態使 實驗扭矩逐漸增大。但是’當藉摩擦力所產生之反力扭矩 — — — — — — — — — — — —— ^ ·1111111 一-·· « — — — — — —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复) -14- 46473 6 Λ7 _ Β7 五、發明說明(12 ) 抵達其極限時,則'在某一件摩擦輥上產生轉差旋轉,致使 反力扭矩驟然降低。當該反力扭矩驟然降低時,隨即測定 施加至屆時之實驗扭矩之値,並將其當做前述之「臨界實 驗扭矩」予以掌握。 如業已所述者,該「臨界實驗扭矩」之檢測形態.,雖 未必與實際之制動機構的制動扭矩以摩擦傳動裝置爲介制 動對方機械之狀況相一致,惟經發明者多次追加實驗結果 ,發現可用規定之相乘率乘於該値之措施,將能夠提供對 制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的有效指標者。即,本發明者於經 過多次追加實驗結果,見識到只須讓臨界實驗扭矩納入制 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的1.4〜10.0倍範圍內時,得 將具有高汎用性之該摩擦傳動裝置充分適用於大部分之使 用形態中,且尙能夠確保高效率傳達性能及制動性能之情 事。而該情事即與本發明之第2附項相關連者。 具體地說,經由前述製造程序所製造之摩擦傳動裝置 ,因其臨界實驗扭矩儘竟納入前述範圍內之故,能夠獲得 制動機構之制動能力和單純行星輥機構之傳達能力(此時 {請先閲讀背面之生帝?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訂---I! !線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例構分轉況言源 。 機充生狀而能 置動揮產之構 } 裝制發致械機的 動諸側以機動謂 傳較構低方制無 擦力機過對對 t 摩能動力至力的 之達制能達能大 衡傳在達傳達很 平之雖傳實傳生 具構,之確之產 間機果構矩構致 者輥結機扭機以 兩星之輥動輥 , }行小星制星 } 力純過行該行大 能單地純將純過 持當對單法單抗 保止相但無止阻 爲防力矩生防轉 認以能扭產可旋 可得動動而 ,f 亦,制制,又高 候如之之差。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固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15- 4 6 4 73 6 A7 ___B7__ 五、發明說明(13) 損失情事。另,尙/可防止單純行星輥機構之使用壽命較預 期者大幅減少之弊也° 總之,結果按照該製造方法時,除可得能確實將動力 傳達至對方機械之摩擦傳動裝置外’尙因能夠根據經驗和 直覺製造出摩擦傳動裝置後’再假設一切可能之狀況.與測 定該動力性能等的情形相比較’而於製造工序中得將摩擦 傳動裝置之動力傳達性能實驗及制動性能實驗編成手冊並 據以實施,故能防止在製造與設計上之失誤,而可謀求製 造成本大幅之減低也。 另,於前述摩擦傳動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以設定臨界 實驗扭矩納入制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的2 . 0〜5 · 0倍 範圍內者更爲理想。 再者本發明之第3附項’係於有關備置:由具有做爲 摩擦輥之中心輥;被支持於載座之同時尙與中心輥外周轉 接之行星輥;及在其本身之內周轉接行星輥之環形輥所成 之單純行星輥機構,和連結於該中心輥而驅動該中心輥之 馬達組成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中,爲達成前述目的 ,除在該馬達附設制動機構之同時,將能夠藉由該制動機 構帶出之靜摩擦扭矩Y,與將該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予以固 定之狀態下對中心輥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並設定任 何一件首先產生轉差之摩擦輥於屆時之實驗扭矩値(臨界 實驗扭矩)Xd ·和前述靜摩擦扭矩Y之關係爲Y<Xd ,且,將馬達在額定旋轉速度中能從制動機構所帶出之靜 摩擦扭矩Y S ,和當中心輥在額定旋轉速度下旋轉之時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事項再填寫本頁) -n I — ϋ I I I 一 =0, I I - n n I a— 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坌) •16- 4 6 4 73 6 Λ7 B7 五、發明說明(14) 1單純行星輥機構該中心輥所能傳達之極限傳達扭矩 Xs間之關係設定於0 . 65Ys<Xs<3 . 4Ys之 範圍者。 本發明者乃如前述,係於組合單純行星輥機構與馬達 而成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上欲新附設制動機構之際 ,將實際使用該旋轉驅動裝置時可.能發生之狀況考慮在內 者。在本發明第3附項中之著眼點即爲在靜止時之制動狀 態與旋轉時之制動狀態間之差異。 茲將該第3附項創案之宗旨陳述如下。 即,單純行星輥機構係以產生於各摩擦輥之接觸面間 的摩擦力或油膜剪力爲介傳達動力者,當於施加甚大的旋 轉負載的情形中,其接觸面將產生「轉差」。另一方面, 一般所使用之制動機構,亦以刹車瓦緊挾刹車輪之摩擦進 行運動能之轉換爲熱能,總之靠刹車輪與刹車瓦間之「轉 差」產生制動力者。 因而,單純行星輥機構及制動裝置皆具伴隨轉差產生 之可能性,故從所謂確實地制動的觀點而論,要找出其最 適合之組合困難度頗高。因此,在實際進行設計.製造之 時候,須將如前述之不確定因素考慮在內設定較高之安全 係數,並設定較大的單純行星輥之(憑依緊挾力之)可傳 達扭矩爲必要條件。 如此做之原因乃考慮到例如對制動機構之制動能力( 進行制動時所發生之制動扭矩)而言,單純行星輥機構2 傳達能力(可傳達扭矩)過小時,將無法確實制動連結於 (請先閱讀背面之江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1 I · ϋ iai i·— n I ϋ I I 唆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S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g ) -17- 46 473 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__ 五、發明說明(15) 該旋轉驅動裝置之^方機械(外部負載)。 另一方面,單純行星輥機構必須以良好的效率傳達馬 達之旋轉驅動力不可。 即,當將單純行星輥機構(含傳達能力)設計、製造 成較大者之時候,其各摩擦輥間之旋轉阻抗增大,而喪失 摩擦傳動式之單純行星輥機構具有的.「以高效率傳達旋轉 動力」之優點。且,成本亦理所當然地上昇。因而,從傳 達效率與成本面考慮時,單純行星輥機構(含傳達能力) 勢必設計成小型者不可也》 故可認爲由於前述之相斥因素,使得已往不易簡單地 附設制動機構於摩擦傳動式之旋轉驅動裝置上,導致令人 對採用制動機構之舉採取觀望的態度。 此爲在該業界普遍存著與其如前述然根據必要的大小 利用較大1階或2階之輥機構,莫如使用在結果上可得到 確實且低成本之製造的齒輪機構來得實惠之趨向所致。 本發明之第3附項,即鑑于前述之問題點所做,其目 的爲將單純行星輥機構、馬達、及制動機構三者|以最適 合的均衡狀態組合,俾獲得繼續維持制動能力尙且兼具高 效率化及低廉化而有卓越成本效益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勤 裝置者。 茲將第3附項之內容具體地說明時1凡制動機構,皆 普遍的屬譬如以刹車瓦挾持刹車輪而藉摩擦力發揮制動力 者。以制動機構之情形而言,爲使該制動能力不受刹車輪 旋轉速度之影響而變動,將靜止時之靜摩擦扭矩(所謂之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餐) -18- 4 6 4 736 a; B7 五、發明說明(16) 保持扭矩)和旋轉1時之動摩擦扭矩兩者間之相對差,(雖 然靜摩擦扭矩値稍大)儘可能設定爲小値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另者,單純行量輥機構,由於在其功能上|並非朝著 產生旋轉負載爲目的,而將重點放在於各摩擦輥間給與規 定之緊挾力俾能使其圓滑地旋轉。因而對靜止時之傳.達扭 矩(亦可說保持扭矩),其旋轉中之傳達扭矩,可以「相 對的」處于較小的値。 所以,本發明者,著眼於在制動機構與單純行星輥機 構之間,其靜止時與旋轉時之傳達(制動)能力的相對性 差距有很大差別之處。即,爲能巧妙地利用該差別,除對 單純行星輥機構於靜止時之傳達能力以「臨界實驗扭矩 X Ci」表示外,尙導入表示旋轉時之傳達能力的「極限傳 達扭矩X S」之新槪念。藉此,即可從實際之單純行星輥 機構測定之各該數値,設定出最適合於單純行星輥機構, 制動機構及馬達間之均衡點。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對前述之臨界實驗扭矩X d >極限傳達扭矩X s ,與制動機構之制動扭矩(靜摩擦扭矩,動摩擦扭矩)設 定於如前述之大小關係。據按照前述所設定之摩擦傳動式 旋轉驅動裝置時,於靜止之際將可藉制動機構帶出之靜摩 擦扭矩,以單純行星輥機構爲介確實傳達與相連之對方機 械,並確實使對方機械保持受制之靜止狀態。又,對旋轉 中之對方機械,可將制動機構所產生之動摩擦扭矩以單純 行星輥機構爲介將其中之「某種程度」確實傳達,而確實 地降低對方機械之旋轉速度。 -19-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6 Λ 4 73 δ ^ Α7 ____Β7____ 五、發明說明(17 ) 總之’就制動’機構之功能而言,終究必須將對方機械 確實地靜止不可,惟處于旋轉中之制動時,畢竟被認爲制 動機構也呈現其本身在滑動中進行制動之狀態者,故單純 行星輥機構未必有將其制動力Γ完全」傳達與對方機械之 必要,而可說其本身帶有滑動的可能性亦無妨礙者。.換言 之,只要在單純行星輥機構能夠傳達的極限範圍內,使旋 轉驅動裝置發揮規定之制動力確實將對方機械之旋轉速度 降低時即已足夠也。更因,對方機械側之旋轉速度藉制動 而漸漸減低時,單純行星輥機構之極限傳達能力亦隨之漸 漸增大故(業經發明者確認),結果,終必能確實制動對 機械,又,一旦靜止之後對方機械亦絕不會發生隨意開始 旋轉等事。 另一方面,對一般性馬達與制動機構之組合關係加以 考量時,只要具有屬於本發明有關'之旋轉驅動裝置構成者 ,對於額定旋轉速度中馬達之驅動能力而言單純行星輥機 構之傳達能力不會過大,亦不會過小,即係設定於最適合 之範圍內者。即,雖然如前述能夠確實發揮制動機能,但 仍能充分地維持肅靜且圓滑的旋轉動力傳達(高效率的傳 達)等擦摩傳動型式之特性。 結果,按照本發明時,可獲得除單純行星輥機構、制 動機構、馬達三者能力平衡經最適合之設定外,尙且具卓 越成本效益之旋轉驅動裝置。 又,於該旋轉驅動裝置中,就具體的馬達驅動能力而 言,將馬達之額定扭矩Τ對單純行星輥機構之極限傳達扭 (請先Mfr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瑱寫本頁)
I n n I. n I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20- 46473b A7 Β7 五、發明說明(18) 矩X s予以設定爲’τ < X s之關係者爲理想。如此’不但 是制動能力’而且在驅動能力面上’更能將連結於該摩擦 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之對方機械確實地驅動。 又,於前述發明中係設定單純行星輥機構之極限傳達 扭矩Xs處於Ys<Xs<3 · 4Ys之範圍內者惟理 想上爲0 . 8Ys<Xs<l . 7Y.s ,且最好將Ys與 X s設定於幾乎一致之境界者。 〔實施例〕 茲參照所附圖面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有關之摩擦傳動裝置 2 0的局部截面剖視圖。該摩擦傳動裝置係備置由:具有 中心輥3 0 :除被載座3 2支持之同時,尙與中心輥3 0 之外周轉接之行星輥3 4 ;及使該行星輥3 4與本身之內 周轉接之同時,尙被限制本身旋轉之環形輥3 6做爲摩擦 輥而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2 8,和連結於前述中心輥3 0 而制動中心輥3 0之旋轉的制動機構2 2所組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可藉該制動機構帶出之靜摩擦扭矩Y,舄能將對單純 行星輥機構2 8具有之臨界實驗扭矩X d (其詳細將予後 述。)設定於0 · lXd<Y<〇 · 7Xd之範圍內,理 想上設定於0 · 2Xd<Y<0 . 5Xd之範圍內起見, 具體上係設定於0·3Xd者。 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係被裝入_機殼3 8內部,並藉螺 栓4 0將環形輥3 6固定於設在該機殼3 8內周側呈如輪 -21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囷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64736 _B7____ 五、發明說明(19) 形狀之突起3 8 A k。 該機殼3 8 ,於其中心軸線方向兩端側備置往徑向外 側擴張之凸緣部3 8 B,3 8 C,而於中心輥3 0側之凸 緣部3 8 B處則有制動機構2 2所屬機殼4 2與之形成一 體地連結。制動機構2 2 ·復備置:與前述機殼4 2成一 體而構設之環狀激磁線圈4 4 :對機殼4 2以朝周方向無 法旋轉之狀態,但可朝軸向自由滑動之環狀剎車瓦4 6 ; 以連結軸4 8爲介連結於中心輥3 0,並與該中心輥3 0 成一體而旋轉之刹車輪5 0 :與經常將刹車瓦4 6推往抵 住刹車輪5 0之方向的螺旋彈簧5 2所組成。 激磁線圈4 4呈激磁狀態時,刹車瓦4 6即被該激磁 線圈所吸住,刹車瓦4 6反抗螺旋彈簧5 2之彈力與刹車 輪5 0隔離而形成未制動狀態1而當激磁線圈4 4呈未激 磁狀態時,則刹車瓦4 6乃藉螺旋彈簧5 2壓抵刹車輪 5 0之舉,形成制動狀態。 次就實驗扭矩X及臨界實驗扭矩X d加以說明之。 如第2圖以模式架構所示,以測定器6 0爲介連結扭 矩產生器6 2 (可產生旋轉動力者)於中心輥3 0 °另一 方面,載座3 2係連結於固定配件6 4上其旋轉則受限制 。又,環形輥3 6則以機殼3 8爲介同樣地被固定在固定 配件6 4上。 保持該狀態,藉扭矩產生器6 2對中心輥3 0輸人漸 漸增大之扭矩。而該漸漸增大的輸入扭矩,即係本發明中 所稱之「實驗扭矩X」者。如是時,由於各摩擦輥之接觸 <請先Mil背面尤>i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r'i.-------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因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t ) -22- 經浯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4736 B7___ 五、發明說明(2Q) 面間之摩擦力在單純行星輥機構2 8側產.生反向扭矩X 〇 ,且藉扭矩檢測器6 0所測出之檢測扭矩X r亦隨之漸漸 增大(X=Xo=Xr)。然而,當藉摩擦力產生之反向 扭矩X〇到達極限時,將會在各摩'擦輥中之任何一件處產 生轉差旋轉,致雖然增大實驗扭矩X亦因該轉差之存在而 使反向扭矩急激減低之故*藉扭矩檢測器6 0所檢測之檢 測扭矩X r亦急激地減低。 再從經由扭矩檢測器6 0所得之前述數據(參照第3 圖)中,將檢測扭矩X r急激減低之際(對應於第3圖中 之P ),繼續施加直到該時點之實際實驗扭矩X (與檢測 扭矩Xr相一致)之値,定爲「臨界實驗扭矩Xdj 。 該臨界實驗扭矩X d,可說係將該單純行星輥機構 2 8能夠維持外部負載之極限扭矩換算成中心輥3 0側之 扭矩値,換言之,也可以說固定中心輥3 0而連結於載座 3 2側之外部負載欲旋轉之情形下,將該單純行星輥機構 2 8可忍受之極限能力以中心輥3 0側予以數値化者。 按照該摩擦傳動裝置2 0時,由於如前所述係將制動 機構2 2之制動能力(可帶出之靜摩擦扭矩)Y設定爲小 於臨界實驗扭矩X d之〇 . 7倍者’因此幾乎不會發生制_ 動機構2 2之制動能力過大而傾向於急制動,或對方機械 (負載)之慣性力過大致使摩擦傳動裝置中產生轉差等之 事態。此點業經多次性能追加實驗中已獲得確認。 又按照該摩擦傳動裝置2 0,.制動機構2 2之制動能 力Y係設定爲大於臨界實驗扭矩Xd之0.1倍’是故不 (請先Mtt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n H-^^» n n n I I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S园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23- 464736 A7 B7 f 五、發明説明(21) 會發生制動機構2 2之制動能力過小’致無法制動驅動源 或對對方機械(負載)等之事態。而此點亦已經由多次性 請 先 閱 讀 背 ιδ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能追加實驗中獲得確認。 總之,因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傳動能力與制動機構 2之制動特性,係以最具均衡之狀態所設定,故終究得 能獲取傳動效率及制動能兩者皆優,且成本效益高之摩擦 傳動裝置。 又,該範圍宜於0 · 2Xd<Y<0 . 5Xd之範圍 內,而以Y=0·25Xd〜0·35Xd附近者爲最佳 且說,與前述實施形態有關之摩擦傳動裝置2 0 '由 於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傳達能力與制動機構2 2之制動 特性係以最具均衡之狀態予以設定,故若以該制動機構 2 2爲基準,設定欲傳達與摩擦傳動裝置2 0之動力(如 旋轉驅動裝置之容量,對方側機械之負載等)時,即能防 止在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中產生之轉差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再參照所附第4圖,就立足於該思想所做本發明之第 2實施形態有關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1 〇 0予以詳 細說明之。 該旋轉驅動裝置1 0 〇 ,係將於備置單純行星輥機構 1 2 8和制動機構1 2 2所成摩擦傳動裝置1 2 0中的連 結輥1 4 8做爲本身之馬達軸的馬達1 2 6 ,裝入連結輥 (馬達軸)148外周,將該馬達126之旋轉動力傳遞 至連結軸1 4 8者。 ’ 本紙張尺度速用t国國家橾準(CNS )八4说格(210X297公釐) -24 - 46 4 73 6 Α7 B? 五、發明說明(22)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具體上,與表_示於第1實施形態之摩擦傳動裝置2 0 所屬連結軸4 8比較,採用朝軸向長的連結軸1 4 8,且 屬該連結軸1 4 8之周圍,處于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與 制動機構1 2 2間之位置’裝設以該連結軸1 4 8做爲馬 達軸之馬達1 2 6 = 又,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之機殼1 3 8 ,係採拼合 構造,俾將環形輥1 3 6挾持於其間。即,可請環形輥 1 3 6亦構成機殼1 3 8之一部分者。更於載座1 3 2之 軸心位置處突設輸出軸1 3 3 ,以便藉由聯結器等與對方 機械(被動機械)相連結。 馬達1 2 6之馬達外殼1 2 6 Α所屬一端與制動機構 1 2 2之外殼1 4 2相連結,而另一端則與單純行星輥機 構1 28之外殼1 38相連結。再者,摩擦傳動裝置 1 2 0之其他構成,因於第1實施形態中所示之摩擦傳動 裝置2 0大致相同之故,同一或類似部分乃將後2位數字 附以和摩擦傳動裝置2 0同一符號.而省略對其構成、作用 等之詳細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1衣 在此,該馬達1 2 6之額定扭矩P,係設定於成爲制 動機構1 2 2之制動能力(靜摩擦扭矩)Y之1 . 5分之 1 。因而,例如像前述之實施形態,制動能力Y被設定於 臨界實驗扭矩Xd之0 . 3倍時,額定扭矩P爲其1 . 5 分之1 ,即從臨界實驗扭矩X d觀之,乃係相當於設定在 其0.3 + 1. 5与0.2倍之値。 該數據(關係値)可說做爲附有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 本k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ίϊ準(CNS)A4規格(210* 297公釐> . c c A7 B7 464736 五、發明説明(2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式旋轉驅動裝置時幾乎近於最佳樣式者’雖然與實用上可 想到的多樣負載連接的時候,亦可最有效地發揮良好的驅 動特性和制動特性。 因而以能滿足該數値爲前提,製造多數具不同傳達容 量、不同變速比之附制動機構的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 時,即能夠獲得不論屬於任何機種亦具備必要且充分之驅 動特性及制動特性的附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 置的系列製品。 又,如於前所述然,於摩擦傳動裝置中,往往存有在 設計上預期可獲得之傳達扭矩,與實際上製妥之製品中所 獲得之傳達扭矩未必能相一致的情形,就該點若依照本發 明,則可藉施加實驗扭矩於實際製品之措施,將屆時獲得 之傳達扭矩簡單地予以確認。此乃屬於確認製品是否納入 規定公差內之實驗範疇者,而與將規定之公差本身藉由試 行錯誤方式決定者具有不同的次元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且說,著眼於本發明之第2附項製造該摩擦傳動裝置 2 ◦之時候,係以該經測定之臨界實驗扭矩能納入制動機 構2 2之制動扭矩1 . 4〜1 0 . 0倍的範圍內爲前提來 設定環形輥3 6之緊挾力。又,設定於2 · 0〜5 . 0蓓 之範圍時更爲理想。最佳範圍則爲3 · 3倍之程度。 該「緊挾力」一般係藉從具備各種內徑之環形輥3 6 中挑選出最適合者,或經由硏磨環形輥3 6之內周等,調 節鬆緊度之措施來進行,另,其他方面,亦可藉調節各摩 擦輥之徑(曲率)及寬度改變接觸面積,並“按作用於該接 本纸張尺度通用申國國家梂率(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26- 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WK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73b Λ7 ______ 五、發明說明(24) 觸面之抵壓使接觸'面產生彈性變形之舉調節緊挾力。又’ 前述緊挾力之調整手段究竟係藉輥材料之彈性變形所致之 故,若將材料本身之彈性係數予以變更(即,改變材料本 身)再設定「緊挟力」者亦無不可。 依照前述情形,改變環形輥3 6之緊挾力後再度測定 臨界實驗扭矩,並反覆進行緊挾力之改變直至該値納入前 述範圍內爲止。在此,設定之要領爲當臨界實驗扭矩過大 時朝減小緊挾力之方向,反之當臨界實驗扭矩過小時則朝 加大緊挾力之方向者,但不管如何,經藉該反覆進行之措 施時必可納入前述範圍內。 又,實際上一旦決定了緊挾力,且雖存製造上之偏差 ,如能確認納入前述範圍內時,爾後只須大量生產具備相 同緊挾力之單純行星輥機構2 8即可,.譬如按每多數件後 進行確認性臨界實驗扭矩之測定,即能維持其傳達能力於 大致一定的水準。如此,雖存有製造上之偏差但經確認必 定可納入前述範圍之內爲前提的大量生產,乃與就其每一 件按照(根據)本發明有關之製造方法予以製造之情事同 義也。 最後,組合按前述情形製_造之單純行星輥機構2 8和 制動機搆2 2 ,完成如第1圖中表示之摩擦傳動裝置2 0 〇 依照前述摩擦傳動裝置2 0之製造方法時,即可大量 生產經保證制動能力之摩擦傳動裝置,並且大幅減低製造 成本。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S ) I — — — — — — n I I» ϋ I > I ^ I I I I ^ · *1 ^ I I I n ^ a ·I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7- Λ7 464736 B7_ 五、發明說明(25) 又,按照該摩+擦傳動裝置2 0時,由於對制動機構2 2之制動能力設定最適合的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傳達能 力,故若以該制動機構2 2爲基準,設定傳達於摩擦傳動 裝置2 0之動力(例如,旋轉驅動裝置之容量、對方側機 械之負載)時,除能防止發生於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轉 差外,尙可防止製造成本之上昇和使用壽命之減少者。 就是說,以單純行星輥機構2 8之傳達能力和制動機 構之制動特性係以維持最均衡之狀態下設定,其結果,即 可獲得傳達效率及制動能力兩者皆優,並且成本效益高之 摩擦傳動裝置。 其次,就本發明之第3附項有關之實施例詳細說明之 〇 再參照第4圖,於該旋轉驅動裝置1 0 0之馬達 1 2 6上附設制動機構1 2 2。而可藉該制動機構所帶出 之靜摩擦扭矩Y,和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具有之臨界實 驗扭矩X d,係被設定於具Y < X d之關.係者。又,於馬 達1 2 6之額定旋轉速度中可藉ψ動機構1 2 2所帶出之 動摩擦扭矩Y s ’與當中心輥1 3 0在額定旋轉速度旋轉 時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所具極限傳達扭矩X s (詳細情 形容後陳述)間則被設定於具0 . 6 5 Y s < X s < 3 . 4 Y s之關係。 又,該極限傳達扭矩Xs~,宜設定於〇 · 8Ys< Xs<l . 7Ys之範圍’並且,馬達126之額定扭矩 Ts與前述極限傳達扭矩Xs,則設定於具T<Xs之關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 /",!---丨訂---------線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泫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8- A6 473 6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係。該數値’乃根據由發明者等經由製作多數試製品,並 在實際上經多數場合進行適用實驗之結果獲得之見識者。 茲就「臨界實驗扭矩X d j及「極限傳達扭矩X s」 加以說明。 第5圖表示測定臨界實驗扭矩X d之其他形態。扭矩 發生器6 2 (可產生旋轉動力者)係以扭矩測定器6 0爲 介,連結於中心輥130。另一方面,載座132乃與固 定配件6 4連結而其旋轉完全受限制。另,環形輥1 3 6 同樣地以機殼1 3 8爲介被固定於固定配件6 4。 .該構成之基本骨架係與先前第2圖相同,其臨界實驗 扭矩X d亦可使用業於第2圖中所說明者同樣的方法予以 測定之》因而在圖中屬同樣的部位即在其後兩位處附以同 一符號,並將重複說明省略之。 繼而,參照第6圖就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之極限傳 達扭矩X s說明之如次。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爲欲測定極限傳達扭矩X s ,以扭矩測定器6 0爲介 將負載發生器8 0 (可發生旋轉負載者)與中心輥1 3 〇 相連結。另一方面,被固定於固定配件(母材)6 4之實 驗馬達8 4所屬馬達軸8 4 a係以聯結器爲介與載座 1 32相連結。又,環形輥1 36尙以機殼1 38爲介同 樣地固定於固定配件6 4上。 首先,於不讓負載發生器8 0產生旋轉負載之狀態, 藉實驗馬達8 4旋轉載座1 3 2,而以將來欲連結之馬達 10 2 (參照第9圖)的額定旋轉速度使中心輥1 3 〇旋
-_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2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1^ 464736 a; _ΒΤ__ 五、發明說明(27 ) 轉。 ’ 該實驗馬達8 4之驅動扭矩,乃較諸現欲測定之單純 行星輥機構1 2 8中可傳達之扭矩和制動機構1 2 2之制 動扭矩,具有充分足夠的大小者,致雖在中心輥側有稍許 負載之變動,但仍具有能將該中心輥1 3 0以規定之旋轉 速度(將來欲與其連結之馬達1 0 2的額定旋轉速度)繼 續旋轉之驅動力。當以此狀態藉負載產生器(制動扭矩產 生器)8 0將中心輥1 3 0之旋轉負載(負載扭矩Xn 1 )輸入漸漸增大之,則由於實驗馬達8 4無視於該負載之 增大而繼續一定的旋轉,故有相當於從負載產生器8 0側 施加之負載扭矩X η 1之反向扭矩X ο 1返回至中心輥 1 3 0,結果於扭矩檢測器6 0處即可測得檢測扭矩 Xrl (Xnl=Xol=Xrl)。該檢測扭矩 Xrl 係具有隨負載扭矩X η 1之增大而增大之性質。但,若將 藉由負載產生器8 0所輸入之負載扭矩X η 1再予增大時 ,由於受各摩擦輥間之轉差影響,反向扭矩X ο 1將跟不 上負載扭矩Xn 1之上昇,致轉差變大而達做爲製品所能 允許之極限轉差率(大致爲0.2%)(參照第7圖)。 結果,該抵達極限之際從扭矩檢測器6 0測出之檢測扭运 値X r 1 (對應於第7圖中之Q點)即爲「極限傳達扭矩 X s」。 又’在該實施例中係表示載座1 3 2當做輸出元件之 情形’惟若欲將環形輥做爲輸出元件之時候,則將該環形 輥連結於實驗馬達8 4後同樣地進行測定即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3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473b A7 _ B7_ 五、發明說明(28 ) 該極限傳達扭@Xs ,係表示當該單純行星輥機構 1 2 8藉將來得與其連結之馬達1 〇 2所驅動而以額定速 度旋轉之時候’可驅動對方機械所屬外部負載之容許極限 的扭矩値者。總而言之,若從制動對方機械之觀點考慮時 ,亦可說是當中心輥1 3 0以額定速度旋轉之狀態下,該 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能夠傳達與對方機械之制動能力( 扭矩)的容許極限値。 該旋轉驅動裝置,因有依前述程序測定之臨界實驗扭 矩値Xd,極限傳達扭矩XS及制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Y ,動摩擦扭矩Y s等按照前述情形設定之故,單純行星輥 機構1 2 8對制動機構1 2 2具有最適當之大小(傳達能 力),而可充分發揮「最後終究可將對方機械確實靜止」 之基本機能。 對旋轉中者施加制動時,雖具在單純行星輥機構 1 2 8所屬各摩擦輥上產生轉差之可能性,然而仍能將制 動機構1 2 2之制動扭矩(動摩擦扭矩)確實傳達與對方 機械(在單純行星機構1 2 8可傳達之界限內)而減低對 方機械之旋轉速度。當持續該狀態後終究讓對方機械之旋 轉速度減低,而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之極限傳達扭矩則 隨著上昇之故(業經本發明者實驗,實證過),更確實地 傳達制動機構1 2 2之制動扭矩,最後必能使對方機械靜 止之。 俟對方機械之靜止時,由於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之 保持扭矩(實驗扭矩之値X d )高過制動機構1 2 2之制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aJ_ n n I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谭準(CNS)A4規格<210x297公发> -31 - A7 B7 46 473^ 五、發明說明(29) 動扭矩(靜摩擦扭feY),故不致於令單純行星輥機構 1 2 8在制動機構1 2 2起滑前先行滑動,而能充分保持 對方機械。 另一方面,該旋轉驅動裝置1 0 0,當從馬達1 2 6 與制動機構1 2 2之一般性能力平衡考慮時*從前述·極限 傳達扭矩X s與動摩擦扭矩Y s之關係亦可明瞭,單純行 星輥機構1 2 8對馬達1 2 6成爲具最適當大小(傳達能 力)者,不致有單純行星輥機構1.2 8過於龐大之慮。因 而|得能以高效率將馬達1 2 6之旋轉動力傳達給對方機 械。 就結果而言,由於將對單純行星輥機構1 2 8而言, 構成相反要求的所謂制動特性與傳達效率雙方皆以最適當 的狀態使之保持均衡關係之故,其整體即構成成本效益卓 越之旋轉驅動裝置。 又,按前述之例係雖將單純行星輥機構之極限傳達扭 矩X s ,與馬達之額定扭矩T,設定於T < X s之關係, 惟如設定於T < 0 _ 8 X s時更爲理想,而最佳者爲T与 0 . 6 X S 者。 在前示實施形態中,係舉在馬達後部附設制動機構之 情形爲例表示,然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亦包含於單純行 星輥機構與馬達之間附設制動機構之情形在內,至於其制-動機構之構造亦未限定於前述之碟式者。例如,採用以剎 車瓦朝徑向壓接刹車輪之鼓式者亦屬可行,另,開/關之 變換方法也可採用油壓式、機械式、氣壓式等。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笼)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 —— — 111 ·1111111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4736 Λ7 137 五、發明說明(30)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係舉組合單純行星輥機構,與 馬達,與制動機構做成之旋轉驅動裝置爲例表示者,惟除 此之外,再加上,於本發明之主旨可適用之範圍內附設另 途之減速機等者亦屬可行。 更者,本發明不僅爲單純行星輥機構對中心輥,.將制 動機構直接連結之情形,尙包括電動機介於中間之情形, 和以減速機介於中間做間接性連結之情形者。在這種時候 其制動機構之靜摩擦扭矩則使用換算成中心輥側之値即可 0 〔發明之效果〕 按照本發明時,得能謀求單純行星輥機構與制動機構 間之均衡,且一面減低成本而獲得具備確實之制動能力的 摩擦傳動裝置。又,藉將馬達組裝於該摩擦傳動裝置之舉 而獲得效率高的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更能獲得可確 實製造具有如前述效果之摩擦傳動裝置的製造方法也。 〔圖面之簡單說明〕 第1圖爲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有關之摩擦傳動裝置 的局部截面剖視圖。 第2圖係表示相同摩擦傳動裝置中測定單純行星輥機 構之臨界實驗扭矩狀態的模式圖。 第3圖爲表示於相同測定狀態下之檢測扭矩數據的模 式圖。 Ί------------ 么--------.訂---------線.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因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33- 46^36 Λ7 Β7 五,發明說明(31) 第4圖爲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有關之摩擦傳動式旋 轉驅動裝置的局部截面剖視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5圖爲表示本發明有關之摩擦傳動裝置中測定單純 行星輥機構之實驗扭矩其他狀態之模式圖。 第6圖表示於相同旋轉驅動裝置中測定單純行星輥機 構之極限傳達扭矩狀態時的模式圖。 第7圖爲表示在相同測定狀態下之檢測扭矩數値之模 式圖。 第8圖係表示屬已往一般性摩擦傳動裝置之槪念圖。 第9圖係屬具體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的槪略圖 〔圖號說明〕 3 0、 13 0 中心輕 3 2. 13 2 載座 3 4、 13 4 行星輥 3 6、 13 6 環形輥 3 8、 13 8 機殼 4 0、 14 0 螺栓 經濟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4 4 激磁線圈 4 6 刹車瓦 4 8 連結軸 5 0 刹車輪 5 2 螺旋彈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舀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 ) -34-

Claims (1)

  1. 4 6 4 7 3魯件 第89124297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Α8 Β8 C8 D8 民國90年5月呈 \、申請專利範圍 丨 1 . 一種具備單純行星輥機構及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 裝置,係屬由具有用爲摩擦輥用之中心輥;除被載座所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持之同時尙與前述中心輥之外周轉接之行星輥;及在其本 身之內周轉接該行星輥之環形輥組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 和連結於前述中心輥並用以制動該中心輥之旋轉的制動機 構所構成之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徵爲: 設可由前述制動機構帶出之靜摩擦扭矩爲Y ,及 t 於固定前述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之狀態下對前述中心輥 P: >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至前述摩擦輥之任何一者最初 二 v ί/產生轉差旋轉之際的前述實驗扭矩値當做臨界實驗扭矩 7:'x d時,將前述靜摩擦扭矩Y,設定於 % 〇 . lXd<Y<〇 . 7Xd j 之範圍內。 :' ·' 2 · —種具備單純行星輥機構及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 經濟部智驽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式旋轉驅動裝置,其特徵係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摩擦 ,ί專動裝置中,將連結前述中心輥與前述制動機構之連結軸 ^故爲本身之馬達軸所備置的馬達,配設於該連結軸外周, 巧卑能將該馬達之旋轉動力傳達與該連結軸。 3 . —種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之系列係申請專利 範圍第2項所述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之產品系列, 係由谷該傳達容量及變速比分別不.同之多數摩擦傳動式旋+ 轉驅動裝置所組構的。 4 . 一種具備單純行星輥機構及制動機構之摩擦傳動 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製造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摩擦傳動 本绛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发) 46473b A8 B8 CS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f、申請專利範圍 裝置之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係包括, 以固定前述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之狀態下對前述中心、聿昆 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的程序: 當在前述摩擦輥之任何一者上最初產生轉差旋轉之際 將前述實驗扭矩之値X d做爲臨界實驗扭矩加以測定之程 序; 以前述制動機構之前述靜摩擦扭矩Y ,對該被測定之 臨界實驗扭矩X d之關係可納入 〇 . lXd<Y<0 . 7 Yd 之範圍內爲前提,設定*製作該制動機構之制動部之 程序。 5.—種摩擦傳動裝置之製造方法,係由具備: 具有做爲摩擦輥用之中心輥:被載座支持之同時與前 述中心輥之外周轉接之行星輥;及對該行星輥和中心輥施 加緊挾力,且,其本身之內周復與前述行星輥轉接之環形 輥而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和 與前述中心輥連結俾制動該中心輥之旋轉的制動機構 .所組成之摩擦傳動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爲: 在固定前述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之狀態下對前述中心輥 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至前述摩擦輥之任何一者最初 產生轉差旋轉之際即行測定前述實驗扭矩做爲臨界實驗扭 矩時, 以該臨界實驗扭矩可納入藉前述制動機構能夠帶出之 靜摩擦輥扭矩的1 . 4〜1 〇 . 〇倍範圍內爲前提,設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l規格mo X 297公釐) .I . 1IIIII1— · --------訂·--------14;〆 (請先閉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A8 C8 D8 4 6^736 六、申請專利範圍 前述環形輥之緊挾力。 6 . —種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係於備置: 具有做爲摩擦輥用之,中心輥;被載座支持之同時與 前述中心輥之外周轉接之行星輥;及在其本身內周轉接該 行星輥之環形輥,而成之單純行星輥機構,和 連結於前述中心輥並驅動該中心輥之馬達,所組成之 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裝置,其特徵爲: 於前述馬達附設制動機構之同時, 將能夠藉前述制動機構所帶出之靜摩擦輥扭矩Y ,與 在固定前述載座及前述環形輥予以固定之狀態下對前述中 心輥輸入漸漸增大之實驗扭矩,至首先產生轉差之摩擦輥 的任何一者於屆時之前述實驗扭矩値X d ,設定於Y < X d之關係,且 於前述馬達之額定旋轉速度中能藉前述制動機構帶出 之動摩擦輥扭矩Y S ,與前述中心輥按前述額定旋轉速度 旋轉之情形下前述單純行星輥機構藉該中心輥所能傳達之 極限傳達扭矩X s間之關係係設定爲〇 . 6 5 Y s < X s < 3 · 4 Y s。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摩擦傳動式旋轉驅動复一 置,其中將前述馬達之額定扭矩T對前述單純行星輥機構 之前述極限傳達扭矩X s ,設定爲T < X s之關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I I---I ·1!11111 ^--— II----綠 {請先閒讀背面之江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枉印製 -3-
TW089124297A 1999-12-03 2000-11-16 Frictio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imple planetary roller mechanism and brak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46473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524399A JP4368018B2 (ja) 1999-12-03 1999-12-03 摩擦伝動式回転駆動装置
JP34488899A JP4278803B2 (ja) 1999-12-03 1999-12-03 摩擦伝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4488799A JP3723708B2 (ja) 1999-12-03 1999-12-03 単純遊星ローラ機構及び制動機構を備える摩擦伝動装置、該摩擦伝動装置を備える摩擦伝動式回転駆動装置及びそのシリーズ、及び摩擦伝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64736B true TW464736B (en) 2001-11-21

Family

ID=2734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24297A TW464736B (en) 1999-12-03 2000-11-16 Frictio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imple planetary roller mechanism and brak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43868B1 (zh)
EP (1) EP1106867B1 (zh)
KR (1) KR100392698B1 (zh)
CN (2) CN1554877B (zh)
DE (1) DE60039673D1 (zh)
TW (1) TW464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1128A1 (de) * 2008-04-11 2009-10-15 Robert Bosch Gmbh Adaption eines stationären Maximalmoment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6448942B2 (ja) * 2014-07-31 2019-01-09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減速装置および減速機付きモータ
CN113199503A (zh) * 2021-05-20 2021-08-03 重庆大学 高刚度高效率集成化的精密驱动单元、关节组件及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1835A (en) * 1930-12-11 1932-08-16 James W Batchelder Gearless speed change mechanism
US2268305A (en) * 1940-12-02 1941-12-30 J L Vergilio Transmission
US3141662A (en) * 1957-10-02 1964-07-21 Anderson Co Motion-transmitting device
GB872577A (en) * 1957-10-02 1961-07-12 Anderson Co Door opening device
US3433099A (en) * 1967-11-21 1969-03-18 Trw Inc Multi-roller friction drive with conical preload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06867B1 (en) 2008-07-30
KR100392698B1 (ko) 2003-07-28
US6443868B1 (en) 2002-09-03
KR20010062072A (ko) 2001-07-07
CN1554877A (zh) 2004-12-15
CN1207499C (zh) 2005-06-22
DE60039673D1 (de) 2008-09-11
CN1554877B (zh) 2010-05-26
EP1106867A3 (en) 2006-08-02
EP1106867A2 (en) 2001-06-13
CN1308194A (zh) 2001-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7983B (zh) 离合器装置和电机
CN107850134B (zh) 内燃机与插电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的解耦装置
US9518622B2 (en) Clutch device with an actuating mechanism
CN204730966U (zh) 可动态测量旋转力矩的转轴系统
CN104285071B (zh) 销和棘爪式双向超越离合器
TW402663B (en) Starting motor
CN104379957B (zh) 具有操纵装置的离合器装置
WO200910009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in 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WO2011000300A1 (zh) 空间楔合式摩擦超越离合器
TW464736B (en) Frictio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imple planetary roller mechanism and brak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6888273B2 (en) Integrated motor and clutch assembly
US7118512B2 (en) Self-actuating, traction-drive speed changer
CN103223859B (zh) 具有转换器的按照柔性混合头联接件的形式的联接件的转矩传递装置以及偏差补偿装置和传动装置
CN203809539U (zh) 一种动力传输离合装置
CN108474357A (zh)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JP2011141035A (ja) マグネット式トルクリミッター付き遊星歯車型減速機
JP2003166557A (ja) クラッチ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0266005A (ja) 電動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3723708B2 (ja) 単純遊星ローラ機構及び制動機構を備える摩擦伝動装置、該摩擦伝動装置を備える摩擦伝動式回転駆動装置及びそのシリーズ、及び摩擦伝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278803B2 (ja) 摩擦伝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997398A (zh) 动力产生系统及装置
CN207877022U (zh) 差动卷取轴
GB2383101A (en) Regenerative braking device with uni-directional clutches
CN101462396B (zh) 一种离合装置及使用该离合装置的过胶机
CN201380621Y (zh) 一种离合装置及使用该离合装置的过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