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357A -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357A
CN108474357A CN201680078954.1A CN201680078954A CN108474357A CN 108474357 A CN108474357 A CN 108474357A CN 201680078954 A CN201680078954 A CN 201680078954A CN 108474357 A CN108474357 A CN 108474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ement
shaft coupling
shaft
coupling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89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357B (zh
Inventor
安德里亚斯·罗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W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DW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W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DW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4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5/00Transmission of mechanical pow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70Bearing or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80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nacelles or towers
    • F03D80/8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nacelles or tower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8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similar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20Rotors
    • F05B2240/21Rotors for wind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50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40Transmission of pow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50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 F05B2260/503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using gea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包括:转子轴(主轴),其构造为绕着主轴线被转子驱动;支撑结构,其包括包围至少一个轴承的轴承壳体并支撑转子轴绕着主轴线旋转,从而限制转子轴的其它移动;变速箱输入轴和变速箱壳体,所述变速箱壳体支撑变速箱输入轴绕着主轴线旋转,同时限制变速箱输入轴的其它移动;以及弹性联轴器,其中变速箱输入轴通过弹性联轴器联接到转子轴,弹性联轴器包括与转子轴刚性连接的第一联轴器部件、与变速箱输入轴刚性连接的第二联轴器部件、以及定位在第一联轴器部件与第二联轴器部件之间的弹性元件,由此构成了转子轴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的单一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驱动机构的风力涡轮机,以及制造或改装具有这种驱动机构的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 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以及制造或改装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涡轮机或风力发电设备包括传动系或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从转子或转子毂部延伸到发电机。驱动机构可以包括毂部、转子轴(或主轴)、变速箱输入轴、变速箱和发电机。驱动机构主要地构造为将扭矩从转子传递到发电机。然而,还存在不同于仅扭矩负载的其它转子负载。这些其它负载应被转移到机舱结构上并由机舱结构消除。这些其它负载通过驱动机构到机舱结构的负载路径取决于特定的布置及这些负载的变化和大小、加工公差、负载变形、热效应和其它条件。全部这些都可能导致不期望的寄生力(parasiticforce),所述寄生力有可能损坏驱动机构中的元件,特别是变速箱部件和主轴承。消除这些寄生力同变速箱和轴承的可靠性是不可分地连接在一起。
WO 2012/052022 A1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其包括主轴和具有由主轴驱动的变速箱输入轴的变速箱。在主轴与变速箱的变速箱输入构件之间存在有两个联轴器。这两个联轴器构造为使得不期望负载的传输被减少。
WO 2013/007322 A1公开了一种驱动机构,其包括经由具有弹性元件的联轴器被彼此连接的转子轴和发电机输入轴。其公开了该联轴器包括与转子轴和发电机轴刚性连接的两个联轴器部件。然而,设置在联轴器部件之间的弹性元件具有充满流体(特别是液压流体)的腔室,并且它们成对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转子轴(主轴),该转子轴构造为绕着主轴线被转子驱动,支撑结构,其包括包围至少一个轴承的轴承壳体并支撑转子轴绕着主轴线旋转,从而限制转子轴的其它移动。驱动机构还包括变速箱输入轴和变速箱壳体,该变速箱壳体支撑变速箱输入轴绕着主轴线旋转,同时限制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其它移动。此外,驱动机构包括弹性联轴器。变速箱输入轴借助于弹性联轴器联接到转子轴。弹性联轴器包括与转子轴刚性连接的第一联轴器部件、与变速箱输入轴刚性连接的第二联轴器部件以及定位在第一联轴器部件与第二联轴器部件之间的弹性元件,由此构成了转子轴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的单一结合。
这个方面提供了单一结合形式的单个弹性联轴器,其在除了主负载扭矩方向提供用于任何移动的足够的自由度。
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构造和/或布置为使得弹性元件的力变形行为在第一负载方向上与在第二负载方向上不同或与除了第一负载方向以外的任何其他负载方向上不同。
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构造和/或布置为使得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具有沿着第一负载方向(刚度的主导方向)的第一刚度以及沿着第二负载方向的第二刚度。第一刚度有利地大于第二刚度。第一刚度可以大于弹性元件沿着其他负载方向(除了刚度的主导方向之外)的任意刚度。弹性元件有利地沿着主负载扭矩方向提供第一刚度。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扭矩或负载扭矩或负载扭矩方向通过旋转方向而不是矢量表示来被表示和描述,因为旋转方向的引用被认为是更直观的。
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包括或由橡胶、聚合物、弹性材料或橡胶和/或聚合物和/或弹性材料和/或刚性部件的组合制成。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以弹簧、螺旋弹簧和/或线圈弹簧的形式构造或制成。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具有衬垫、圆柱体或小隔室的形式。
有利地,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具有一个主导轴线或主导维度或主导方向(在其中刚度高于弹性元件的任何其他维度或轴线的刚度)。驱动机构的主负载方向(主负载扭矩方向)有利地与弹性元件的最大刚度的主导轴线或主导维度或主导方向重合。弹性元件的最大刚度的轴线或维度有利地与弹性元件的压缩方向相对应。
弹性联轴器可以构造为与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相对于彼此沿负载扭矩方向绕着所述主轴线的相对旋转相比,使得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绕着垂直于所述主轴线的轴线的相对旋转、沿着所述主轴线的平移以及沿着垂直于所述主轴线的轴线的平移更加容易。换句话说,弹性联轴器中的弹性元件,特别是弹性元件的刚度构造为,与两个联轴器部件沿着扭矩负载方向的任何相对移动相比,弹性联轴器使得上面的移动更容易。
弹性元件可以布置并构造为,使得弹性元件为每个负载方向提供不同的刚度特性。可以通过(在刚度的主导方向的)第一刚度执行扭矩的传递。弹性元件可以构造为除了绕着主轴线的纵向方向旋转以外相对于沿着横向自由度和旋转自由度的移动提供第二刚度。这允许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相对于彼此偏置和偏转,而不产生显著的反作用力。
在有利的方面中,仅单个弹性元件用于第一正的负载扭矩方向(即,沿着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负的负载扭矩方向(即,沿着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第一负载扭矩方向与第二负载扭矩方向相反。
在使用用于两个扭矩方向的单个弹性元件的实施例中,每个弹性元件可以布置为使得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的(对应的)附接、对接或推动表面位于弹性元件的各侧处,使得可以沿着正扭矩方向以及沿着负扭矩方向加载弹性元件。特别地,弹性元件和第一联轴器部件及第二联轴器部件构造为使得弹性元件沿着其主导方向和/或沿着第一负载扭矩方向上的刚度的主导轴线和沿着相反的第二负载扭矩方向被压缩。这个方面减少了所需弹性元件的数量,简化了制造和维护,并降低了成本。
因此,在一个方面中,仅使用用于两个相反扭矩负载方向的单个弹性元件。可以将弹性联轴器的全部弹性元件用于两个相反的扭矩负载。第一联轴器部件可以提供至少第一附接(或对接或推动)表面和相对的第二附接(或对接或推动)表面。第二联轴器部件然后还可以提供至少第一附接(或对接或推动)表面和相对的第二附接(或对接或推动)表面。
两个联轴器部件中的每个的一个附接(或对接)表面可以与弹性元件的相同的第一侧面接触,并且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中的每个的一个附接(或对接)表面可以与弹性元件的相同的第二侧面接触。弹性元件的第二侧面与弹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相对。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附接(或对接)表面与弹性元件的相同侧面的接触可以被称为是“对应的”。在实施例中,对接表面可以由联轴器部件中的叠置或重合的窗提供。然而,存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构造。一个最低要求是,弹性元件的两个相对侧面中的每一个应该至少布置为推动(或抵靠)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两者的对接表面或附接表面或接触表面。弹性元件可以定位在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的对应的附接/对接表面上,使得单个弹性元件可以沿着正扭矩方向以及沿着负扭矩方向被加载。在弹性元件的一侧上的两个联轴器部件的相应表面可以并排并彼此邻近布置。还可以的是,这两个表面由不同的联轴器部件提供,并且一个联轴器部件的表面布置在相应其它联轴器部件的肩部或延伸部的后面。然而,对于不需要预施加应力的弹性元件的实施例来说最后的实施例可以是有利的。
前面描述的方面提供了单个弹性元件可用于两个相反的负载扭矩方向(即正扭矩方向和负扭矩方向)。在不考虑负载扭矩方向的情况下,弹性元件则仅沿主导轴线或刚度的方向被压缩或挤压。所需的弹性元件EM的数量然后可以减少到使用模块对的实施例的数量的一半。
在一个方面,如果弹性元件使用用于流体的腔室来调节弹性元件的刚度,那么全部弹性元件可以彼此液压地联接。无需将液压连接分离成用于正的负载扭矩的一个系统和用于负的负载扭矩的一个系统。
在一个方面,弹性元件对可以位于第一联轴器部件与第二联轴器部件的相应的相对的附接表面之间,使得各对的第一元件沿着第一/正扭矩方向被加载并且各对的第二元件沿着第二/负扭矩方向被加载。第二扭矩方向与第一扭矩方向相反。更具体而言,弹性元件可以将成对的两个相邻弹性元件沿着弹性联轴器的外周布置在相同联轴器部件的对接表面之间,以使得该对弹性元件能够位于第一联轴器部件或第二联轴器部件的相应的相对附接表面之间,从而各对的第一元件沿着第一/正扭矩方向被加载并且各对的第二元件沿着第二/负扭矩方向被加载,其中第二扭矩方向与第一扭矩方向相反。
在一个方面中,转子轴和变速箱输入轴可以安装/装配为使它们的纵向主轴线带有预设偏心,使得转子轴的纵向轴线与变速箱输入轴的纵向轴线初始安装为彼此偏心,以使在操作期间由重量和/或负载和/或扭矩引起的任何偏心或偏置最小化。相关扭矩可以是风力涡轮机操作期间的正常预期扭矩。为了实现预设偏心,轴承壳体的中心点可以略微移动。轴承壳体的中心点可以竖直地移动。这对弯曲线有影响,使得总体上,在风力涡轮机/驱动机构的安装和装配期间,不期望的偏心由预设偏心补偿。
关于前面描述的方面,通常最有利的是,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的转子轴和变速箱输入轴相对于彼此完美地对准且居中。否则,任何联轴器并且特别是弹性联轴器,特别是如本文描述的弹性元件,将在每次旋转期间不断地振动。这可能显著地增加弹性元件的磨损。根据这个方面,转子轴和变速箱输入轴相对于彼此以微小偏心布置,以补偿引入相反偏心的任何其他影响。例如,如果联轴器壳体、变速箱壳体和发电机全部从轴承壳体自由地悬置,这可能在转子轴和变速箱输入轴之间引入轻微偏心,这会导致弹性联轴器中的偏心,特别是第一联轴器部件相对于第二联轴器部件的偏心。然后可以通过轴承壳体的悬置,特别是在轴承壳体中的主轴承的悬置来补偿这个偏心和任何其他偏心。轴承壳体可以联接到机舱的主框架。轴承壳体与联轴器壳体之间的环形凸缘可以用于在转子轴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形成偏心。偏心也可以或组合地由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壳体和变速箱壳体形成。有利的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的偏心。还可能的是沿着任何其他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形成偏心。偏心有利地在小于1mm的范围内。偏心提供了在每次旋转期间弹性元件不振动。由于变速箱(壳体)和发电机(壳体)从轴承壳体悬置,因此这些部件的重量可以引入这样一种偏心,该偏心由沿相反方向的由预定和预设的偏心补偿。因此,预期的或确定的偏心可以通过由轴承壳体的移位引入的轻微预设偏心来补偿。
弹性元件可以总体上在外周方向上以及沿着切向方向定位在弹性联轴器的第一联轴器部件与第二联轴器部件(例如,相应的对接、附接、或推动表面)之间,并且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可以提供用于弹性元件中的每个的相对端的附接、对接和/或推动表面。
至少一个或全部弹性元件可以在非加载条件下被预施加应力(挤压、压缩),以增加沿特定负载方向的刚度。特别地,可以通过对弹性元件预施加应力来增加抗扭刚度。刚度有利地沿着主负载扭矩方向增加,这然后可以与弹性元件的刚度的主导轴线和/或主导方向相对应。
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构造为填充以流体的腔室。有利地,多个弹性元件可以包括构造为填充以流体的腔室。腔室可以彼此液压地连接。
沿着正扭矩方向上作用的全部弹性元件的腔室可以彼此液压地联接,并且沿着负扭矩方向作用的全部弹性元件的腔室可以彼此液压地联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和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风力涡轮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制造和/或用于改造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和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描述参照附图进行,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简化图示;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弹性联轴器的简化立体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弹性联接器的沿图1中的线A-A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处于第一负载条件下的弹性联接器的沿图1中的线A-A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处于第二负载条件下的弹性联轴器的沿图1中的线A-A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处于第三负载条件下的弹性联接器的沿图1中的线A-A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7与图4基本上类似,包括附加细节;
图8是使用单个弹性元件的在图4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9是使用单个弹性元件的在图4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弹性元件的简化立体图;以及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弹性元件的简化立体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1的一部分的简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一部分的简化图示。驱动机构统1包括毂部2、转子轴(或主轴)3、主轴承4、主轴承壳体5、变速箱输入轴6、带有变速箱壳体8的变速箱7和发电机9。在转子轴3与变速箱输入轴6之间设有弹性联轴器10。弹性联轴器10包括第一联轴器部件11和第二联轴器部件12。弹性联轴器10具有联轴器壳体15。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关于弹性联轴器10的简化立体图。弹性联轴器10包括第一联轴器部件11和第二联轴器部件12。第一联轴器部件11具有凸缘13,通过该凸缘它可以刚性地联接到转子轴3。第二联轴器部件12具有凸缘14,通过该凸缘它可以刚性联接到变速箱输入轴6。第一联轴器部件11通过多个弹性元件EM1至EM10(EM7和EM8在该立体图中是不可见的)联接到第二联轴器部件12。弹性元件EM1至EM10沿第一联轴器部件11和第二联轴器部件1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尽管本实施例显示了十个弹性元件EM1至EM10,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弹性元件。
图3是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沿图1中的线A-A的弹性联轴器10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弹性元件EM1至EM10沿周向方向CD基本上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EM1至EM10以两个弹性元件成对布置:EM1和EM2、EM3和EM4、EM5和EM6、EM7和EM8以及EM9和EM10。因此,设有五对弹性元件。通常在相邻的弹性元件之间存在第一联轴器部件11或第二联轴器部件12中的一个的周向部段CS1至C10。周向部段CS1、CS3、CS5、CS7和CS9属于第一联轴器部件11。周向部段CS2、CS4、CS6、CS8和CS10属于第二联轴器部件12。相应地,每个弹性元件E1至E10位于第一联轴器部件11的周向部段和第二联轴器部件12的周向部段之间。周向部段CS1至CS10在每个弹性元件EM1至EM10的相对端上为弹性元件EM1至EM10提供附接表面AS。
周向方向CD也是扭矩负载的方向。然而,扭矩负载可以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方向LDP或第二方向LDN。在本文的上下文中,扭矩或负载扭矩或负载扭矩方向是通过旋转方向而不是通过矢量表示来代表和描述的,因为旋转方向的引用被认为是更直观的。
图4是根据实施例在第一负载条件下沿图1中的线A-A的弹性联轴器10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弹性联轴器10的这个实施例与前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性元件EM1至EM4中的每一个都被构造并布置为使得弹性元件EM1至EM4可以沿着正扭矩方向LDP以及沿着负扭矩方向LDN被加载。第一联轴器部件11和第二联轴器部件12被表示为具有重叠的窗W的圆盘,弹性元件EM1至EM4中的每个通过该窗突出。第一联轴器部件11用虚线表示,而第二联轴器部件12用实线表示。所示的负载条件是未偏转的情况,使得没有施加扭矩负载,并且转子轴3和变速箱输入轴6以及由此的联轴器部件11、12不错位。
图5是沿着图1中的线A-A(类似于图4的实施例)的处于第二负载条件下的弹性联轴器10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在该负载条件下,负载扭矩被施加到弹性联轴器10,但是变速箱输入轴和转子轴的轴线仍然很好地对准。
图6是沿着图1中的线A-A(类似于图4和图5的实施例)的处于第三负载条件下的弹性联轴器10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在这种负载条件下,施加负载扭矩并且主轴线错位。
图7基本上与图4相似,包括附加细节。本实施例使用弹性元件EM1至EM4,其也称为液压橡胶元件或液压弹性体等(参照图11描述了这种元件的更多细节)。这些元件具有内腔室,该内腔室可以填充流体以调节刚度(例如扭转刚度)。弹性元件,或者更确切地说,弹性元件的腔室联接到液压回路。如果仅单个弹性元件EM1至EM4可用于两个负载扭矩方向,如本文所述的,则单个液压回路HYD可用于全部元件EM1至EM4,而不是两个单独的液压回路用于每个负载扭矩方向的弹性元件。
图8是图4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其使用单个弹性元件EM用于两个相反的扭矩负载方向。每个弹性元件(图4至图6中)可以是图7所示的弹性元件EM。第一联轴器部件11提供至少第一附接(或对接)表面AS1_11和相对的第二附接(或对接)表面AS2_11。第二联轴器部件12也提供至少第一附接(或对接)表面AS1_12和相对的第二附接(或对接)表面AS2_1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联轴器部件11、12中的各自的一个附接(或对接)表面AS1_11、AS1_12与弹性元件的相同的第一侧面EMFS接触,并且两个联轴器部件11、12中的各自的一个附接(或对接)表面AS2_11、AS2_12与弹性元件的相同的第二侧面EMSS接触。弹性元件EM的第二侧面EMSS与弹性元件的第一侧面EMFS相对。在实施例中,对接表面AS1_11、AS2_11、AS1_12、AS2_12可以由联轴器部件中的叠置或重合的窗W11、W12提供。然而,存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构造。最低要求是弹性元件的两个相对侧面EMFS、EMSS中的每一个至少应抵靠第一联轴器部件11和第二联轴器部件12全部的对接或附接或接触表面。换言之,弹性元件位于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的对应的附接/对接表面上,使得单个弹性元件沿着正扭矩方向以及沿着负扭矩方向被加载。
这提供了单个弹性元件EM可以被用于全部相反的负载扭矩方向,即正扭矩方向LDP和负扭矩方向LDN。在不考虑负载扭矩方向的情况下,则该弹性元件仅沿主轴线或刚度方向被压缩或挤压。所需的弹性元件EM的数量然后可以减少到使用模块对的实施例的数量的一半。
在一个方面,如果弹性元件使用流体腔室来调节弹性元件的刚度,那么全部弹性元件可以彼此液压地联接。无需将液压连接分开成为进入到用于正的负载扭矩的一个系统和进入到用于负的负载扭矩的一个系统。
图9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用单个弹性元件EM用于两个相反的扭矩负载方向的图4至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EM仅保持在弹性元件EM一端处的第一联轴器部件11的一个对接、附接和/或推动表面(或肩部)AS11与弹性元件EM的另一相对端处的第二联轴器部件12的一个对接、附接和/或推动表面(或肩部)AS12之间。然而,各联轴器部件11、12的相应对接表面AS11和A12延伸跨越并覆盖相应的其它联轴器部件。如果弹性元件EM不需要预施加应力,则此实施例是有利的。
图10是用于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和方面的关于弹性元件EM的简化立体图。主导方向D1是弹性元件EM在其中具有最大刚度的(由于扭矩引起的)力的方向。应该注意的是,弹性元件EM应该被沿着主导方向D1被压缩或挤压。仅作为示例,也指示了其他方向D2、D3的可能的力(potential force)。弹性元件EM沿着方向D2和D3以及不同于D1的任何其他方向具有较低的刚度。
换言之,任何弹性元件EM具有刚度的主导轴线DA和位于刚度的主导轴线DA中的刚度的主导方向D1。刚度的主导方向D1有利地是其中弹性元件EM被压缩的方向。弹性元件EM的刚度沿刚度的主导方向D1比沿相对于弹性元件EM不同于主方向D1的任何方向更大。
图11是关于弹性元件EM的简化立体图。该弹性元件可以与本发明的各方面和实施例相结合一起使用。总体上,弹性元件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可以包括或由橡胶、聚合物、弹性材料或橡胶和/或聚合物和/或弹性材料和/或刚性部件的组合制成。弹性元件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可以以弹簧、螺旋弹簧和/或线圈弹簧的形式构造或制成。弹性元件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可以具有衬垫、圆柱体或小隔室的形式。
图11所示的弹性元件EM总体上由弹性材料(如橡胶或聚合物等)制成,并且包括内腔室CH(虚线),该内腔室可以填充流体以调节刚度。弹性元件EM还可以包括用于流体的入口和出口。在这个实施例中,存在径向入口/出口IN_OUT_R和一个切向入口/出口IN_OUT_T。此外,存在流体接入FA和用于确定弹性元件EM的腔室CH中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SENS。
弹性元件EM也可以称为橡胶液压元件。其可以具有2300mm的节圆直径,38kg的重量,并沿着主导方向提供高的扭矩刚度。它还提供了低的轴向和横向(即沿除了主导方向之外的方向)刚度。弹性元件可以以最大600巴的液压压力操作。弹性元件可以通过软管或管(液压回路)与其他相似类型的弹性元件液压地联接。这些管或软管的工作压力可以是1040巴,而最小爆裂压力可以是2600巴。
图1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1的一部分的简化侧视图。具有主框架16(风力涡轮机的机舱(未示出)的支撑结构(未示出))。驱动机构包括转子轴(或主轴)3,该转子轴(或主轴)由主轴承4(未示出)保持在轴承壳体5中。仅轴承壳体5从主框架16悬置或由该主框架承载。包括弹性联轴器10的联轴器壳体15、包括变速箱输入轴6和变速箱7的变速箱壳体8以及发电机9仅从轴承壳体5悬置。它们全部在主框架16上方自由地延伸。弹性联轴器10、变速箱和发电机9的全部重量(包括它们的壳体和内部部件)可以在转子轴3和变速箱输入轴6之间引入偏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子轴3的纵向轴线A3和变速箱输入轴6的纵向轴线A6然后相对于彼此以预定的和预设的偏心EXC安装/装配,以使由例如重量和/或其他负载和/或其他影响引起的偏置/偏心最小化。通常地,最有利的是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1的转子轴3和变速箱输入轴6相对于彼此完美地对准且居中。否则,任何联轴器,特别是弹性联轴器10,更具体地说,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弹性联轴器10的弹性元件EM,可能在贯穿每次旋转期间不断地振动/工作。这可能显著地增加弹性元件EM的磨损。根据本实施例,转子轴3和变速箱输入轴6相对于彼此以微小偏心布置,以补偿引入相反偏心的任何其他影响。例如,如果联轴器壳体15、变速箱壳体8和发电机9全部从轴承壳体5自由地悬置,则这可能在转子轴3和变速箱输入轴6之间引入微小偏心,这相对于第二联轴器部件12的会引起在弹性联轴器10中的偏心,特别是在第一联轴器部件11的偏心。然后,例如可以通过轴承壳体5的悬置,特别是主轴承4在轴承壳体5中的悬置来补偿这个和任何其他偏心。轴承壳体5通过环形(环状)凸缘(未示出)联接到机舱的主框架16。该凸缘可以用于在转子轴3与变速箱输入轴6之间形成偏心。特别地,轴承的中心点可以在安装/装配期间移位。有利的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V的预设偏心。还可能的是沿着任何其他方向例如水平方向H形成预设偏心。预设偏心有利地在小于1毫米的范围内。预设偏心使得弹性元件EM在每次旋转期间不振动或较少振动。由于变速箱7(壳体)和发电机9(壳体)悬置在轴承壳体5上,因此这些部件的重量可能引入沿着相反方向的由预定和预设的偏心补偿的偏心。因此,预期或确定的偏心可以通过由轴承壳体5的移位引入的微小预设和补偿(例如相反的)偏心来补偿。转子轴3和变速箱输入轴6的纵向主轴线的预设偏心可用于补偿和/或最小化由重量和/或负载和/或扭矩引起的任意偏心或偏置。相关扭矩可以是风力涡轮机操作期间的正常预期扭矩。为了实现预设偏心,轴承壳体的中心点可以略微移位。轴承壳体的中心点可以竖直地移位。这对弯曲线BL具有影响,使得总体上,在风力涡轮机/驱动机构的安装和/或装配期间,不期望的偏心由预设偏心补偿。
虽然上面已经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毫无疑问,如在所要求权利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技术人员将会想到其他替代方案。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包括:转子轴(主轴),其构造为绕着主轴线被转子驱动;支撑结构,其包括包围至少一个轴承的轴承壳体并支撑所述转子轴绕着所述主轴线旋转,从而限制所述转子轴的其它移动;变速箱输入轴和变速箱壳体,所述变速箱壳体支撑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绕着所述主轴线旋转,同时限制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其它移动;以及弹性联轴器,其中,所述变速箱输入轴通过所述弹性联轴器联接到所述转子轴,所述弹性联轴器包括与所述转子轴刚性连接的第一联轴器部件、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刚性连接的第二联轴器部件、以及定位在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与第二联轴器部件之间的弹性元件,由此构成了所述转子轴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的单一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元件构造为使得所述弹性元件沿着第一负载方向具有第一刚度,并且沿着第二负载方向具有第二刚度,所述第一刚度大于所述第二刚度,并且所述弹性元件布置为使得主负载扭矩方向与所述第一负载方向重合。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弹性联轴器构造为与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相对于彼此沿负载扭矩方向绕着所述主轴线的相对旋转相比,使得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绕着垂直于所述主轴线的轴线的相对旋转、沿着所述主轴线的平移以及沿着垂直于所述主轴线的轴线的平移更加容易。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每个弹性元件布置为使得所述弹性元件沿着正扭矩方向以及沿着负扭矩方向被加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每个弹性元件布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联轴器部件的对应的附接表面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各侧处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在相同联轴器部件的对接表面之间沿所述弹性联轴器的外周以两个相邻弹性元件成对地布置,使得所述成对的弹性元件能够位于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或所述第二联轴器部件的相应的相对附接表面之间,以使得各对的第一元件沿着第一/正扭矩方向被加载并且使得各对的第二元件沿着第二/负扭矩方向被加载,其中所述第二扭矩方向与所述第一扭矩方向相反。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转子轴和所述变速箱输入轴安装为使它们的纵向主轴线带有预设偏心,使得所述转子轴的纵向轴线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纵向轴线初始地安装为彼此偏心,使得在操作期间由重量和/或负载和/或扭矩引起的任何偏心或偏置最小化。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元件沿着周向/切向方向定位在所述弹性联轴器的第一联轴器部件和第二联轴器部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联轴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联轴器部件在所述弹性元件中的每个的相对端上提供附接和/或对接和/或推动表面。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在非加载条件下是预施加应力的,以增加刚度,特别是抗扭刚度。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每个弹性元件包括腔室,所述腔室构造为填充以流体,并且所述腔室中的至少一些彼此液压地连接。
11.一种风力涡轮机,其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
12.一种风力发电站,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力涡轮机。
13.一种制造或改装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CN201680078954.1A 2015-11-15 2016-11-15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Active CN108474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94637.3A EP3168464A1 (en) 2015-11-15 2015-11-15 Drive train and method for wind turbine with elastic coupling
EPEP15194637 2015-11-15
PCT/EP2016/077730 WO2017081332A1 (en) 2015-11-15 2016-11-15 Drive drain for wind turbine with elastic coupling, wind turbine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357A true CN108474357A (zh) 2018-08-31
CN108474357B CN108474357B (zh) 2021-01-05

Family

ID=5454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8954.1A Active CN108474357B (zh) 2015-11-15 2016-11-15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3848B2 (zh)
EP (2) EP3168464A1 (zh)
CN (1) CN108474357B (zh)
WO (1) WO20170813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084A (zh) * 2018-10-30 2019-08-0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传动用柔性连接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8464A1 (en) * 2015-11-15 2017-05-17 Adwen GmbH Drive train and method for wind turbine with elastic coupling
EP3168463B1 (en) * 2015-11-15 2019-05-08 Adwen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drive train of a wind turbine with elastic coupling
EP4242453A1 (de) * 2022-03-09 2023-09-13 Flender GmbH Triebstranglagerungsanordnung mit momentenabstützung sowie damit ausgestattetes industriegetriebe sowie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triebstranglagerungsanordnung und verwend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7322A1 (de) * 2011-07-14 2013-01-17 Fm Energie Gmbh & Co.Kg Elastisches, hydraulisches oder pneumatisches druckspeicher-lager und sein einsatz in windkraftanlagen
DE102011117901A1 (de) * 2011-11-08 2013-05-08 Robert Bosch Gmbh Rohr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Versorgungsmitteln durch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r Windkraftanlage
DE102012102687A1 (de) * 2012-03-28 2013-10-02 Anton Kanand Elastische Kupplung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US20130302144A1 (en) * 2010-10-18 2013-11-1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Wind turbin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15071689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Ricardo Uk Ltd Wind turb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17135A3 (nl) * 2006-05-11 2008-03-04 Hansen Transmissions Int Een tandwielkast voor een windturbine.
CN102822519A (zh) * 2010-03-29 2012-12-12 阿尔斯通风力有限个人公司 风力涡轮机
KR20110139127A (ko) * 2010-06-21 2011-12-28 엔비전 에너지 (덴마크) 에이피에스 풍력터빈 및 풍력터빈용 축
US8786124B2 (en) * 2010-07-12 2014-07-22 Alstom Wind, S.L.U. Wind turbine
US8568099B2 (en) * 2010-12-17 2013-10-29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pparatus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a gearbox to power an electrical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189105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Laurent Bonnet Vibration absorbing device for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of absorbing vibrations in a wind turbine
US9041237B2 (en) * 2012-02-24 2015-05-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ind turbine drive train and wind turbine
US9903347B2 (en) * 2012-07-16 2018-02-27 Vindg A/S Wind turbine gearbox
EP2784309B1 (en) * 2013-03-28 2019-07-17 GE Renewable Technologies Wind B.V. Methods for reducing drive train oscillations in a wind turbine
EP3168464A1 (en) * 2015-11-15 2017-05-17 Adwen GmbH Drive train and method for wind turbine with elastic coupling
DK3168461T3 (da) * 2015-11-15 2019-05-13 Adwen Gmbh Drivenhed til en vindmølle med elastisk kobling og vedligeholdelsesfremgangsmåde dertil
EP3168463B1 (en) * 2015-11-15 2019-05-08 Adwen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drive train of a wind turbine with elastic coupl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2144A1 (en) * 2010-10-18 2013-11-1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Wind turbin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13007322A1 (de) * 2011-07-14 2013-01-17 Fm Energie Gmbh & Co.Kg Elastisches, hydraulisches oder pneumatisches druckspeicher-lager und sein einsatz in windkraftanlagen
DE102011117901A1 (de) * 2011-11-08 2013-05-08 Robert Bosch Gmbh Rohr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Versorgungsmitteln durch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r Windkraftanlage
DE102012102687A1 (de) * 2012-03-28 2013-10-02 Anton Kanand Elastische Kupplung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WO2015071689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Ricardo Uk Ltd Wind turb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084A (zh) * 2018-10-30 2019-08-0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传动用柔性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8464A1 (en) 2017-05-17
WO2017081332A1 (en) 2017-05-18
CN108474357B (zh) 2021-01-05
US20180328344A1 (en) 2018-11-15
EP3374633A1 (en) 2018-09-19
US10683848B2 (en) 2020-06-16
EP3374633B1 (en) 202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3632A (zh) 用于进入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的方法和装置、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CN108474353A (zh) 用于监控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的方法和装置、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CN108474357A (zh) 用于具有弹性联轴器的风力涡轮机的驱动机构、风力涡轮机和方法
CN101389873B (zh) 行星辊式减速机
CN101080579B (zh) 用于将传动轴支撑在壳体中的轴承组件
US9523410B2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with adjustable ring gear
CN107076282B (zh) 复合行星摩擦驱动装置
KR20160101120A (ko) 양방향 베어링, 구동 트레인, 플래너터리 기어 및 풍력 발전기
US8900061B2 (en) Clutch device
CN102809485A (zh) 一种集成高速联轴器的径向弹性箔片气体轴承试验台
US11022200B2 (en) Simplified parallel eccentric rotary actuator
CN106133389A (zh) 浮动的摆质量止挡
US3791169A (en) Torsionally resilient shaft coupling
CN205877155U (zh) 人字齿轮行星传动的均载装置
CN108603563A (zh) 减震器装置
CN205956051U (zh) 一种特殊球顶结构端面齿型挠性联轴器
JP2014193484A (ja) スライドブロックアダプタのための弾性接合部
CN207005114U (zh) 可轴向伸缩联轴器
CN102022186B (zh) 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CN106151392A (zh) 一种人字齿轮行星传动的均载装置
SU1580078A1 (ru) Упругоцентробежна муфта
Min et 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Evaluation of a Novel Metallic-Disc Flexible Coupling
CN101832375A (zh) 花键直连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机
JP2010203471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設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