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1859B -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61859B
TW461859B TW088121206A TW88121206A TW461859B TW 461859 B TW461859 B TW 461859B TW 088121206 A TW088121206 A TW 088121206A TW 88121206 A TW88121206 A TW 88121206A TW 461859 B TW461859 B TW 4618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m
core
annular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21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enato Carett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filed Critical Pirelli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61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618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15/05Bead cores multiple, i.e. with two or more cores in each b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009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 B60C15/0018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not folded around the bead core, e.g. floating or down 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009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 B60C15/0081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the carcass plies folded around or between more than one bead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02Carcasses
    • B60C9/023Carcasses built up from narrow strips, individual cords or filaments, e.g. using filament w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19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d portion of the ti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19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d portion of the tire
    • Y10T152/10837Bead characterized by the radial extent of apex, flipper or chafer into tire sidewa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55Characterized by the carcass, carcass material, or physical arrangement of the carcass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61859 A7 _B7_ 五、發明說明(1 ) 本發明有關機動車輛用之輪胎、尤有關其輪圈,亦即主 要用以將輪胎固定在對應的安裝輞圈之環狀胎殼區。 詳述之,上述發明係有關用以接合該等輪圈内含的環狀 強化結構(更常稱為“輪圈核心”)與一或多胎殼層的端點之系統 Ο 輪胎習知係包含一超環面胎殼,其端點處具有連接至一 對軸向相對側壁之一中央冠部區,該對軸向相對側壁係徑向 往内延伸且各終止於一輪圈中,以將輪胎固定至一對應的安 裝輞圈。因此,上述強化輪圈核心係用於輪圈内。 該胎殼的冠部同軸配置有一胎面條,以使輪胎在地上滾 動接觸,且設有切割與溝槽界定的一凸型,切割與溝槽形成 於該條厚度中且設計確保輪胎使用時的操控性質。 胎殼的強化結構係包含至少一層橡膠化布材,包含内部 嵌設有紡織或金屬強化繩之一橡膠層,該等繩係相對輪胎的 圓周方向呈橫向配置:在幅射胎殼輪胎中,上述繩的方向係 與該圓周方向(亦即輪胎的赤道平面)相垂直。 無論強化繩的方向如何,胎殼層的端點係在上述輪圈核 心周圍從内往外軸向摺回。 由於此幾何排列,胎殼層沿輪胎剖面的輪廓及幅射型胎 殼中之對應強化繩輪廓在輪圈核心的軸向内緣及徑向外緣上 具有一反曲點,上述輪廓的曲率係在此處反轉,沿側壁在輪 圈核心周圍從内凹變成外凸。 本文描述中,上述反曲點稱為“K點”。 當胎殼為幅射型時,亦包含配置在胎殼冠部上的一皮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Α7 Β7 發明說明(2) 結構,而位於胎殼與胎面條之間並從輪胎一側延伸至另一側( 亦即約與胎面條一樣寬)。 上述結構習知包含一或多對設有強化繩之橡膠化布材, 強化繩在各條中彼此平行且與相鄰條相交,而較佳相對輪胎 的赤道平面呈對稱傾斜。 輪胎安裝輞圈係在轴端上具有兩個略呈錐狀的同轴表面 ’而對輪胎輪圈形成支撐基座,該等基座的轴向外緣係終止 於往外徑向延伸的一凸緣中、並對於輪圈的轴向外表面作為 一支撐部'且由輪胎的充氣壓力供上述輪圈保持壓抵。 支撐基座的錐形係確保輪胎輪圈在其座内強迫接合,該 錐形往外開啟而配合金屬強化輪圈核心,金屬強化輪圈核心 係呈圓周不可伸展因而具有一固定直徑且包含在輪胎輪圈之 中.係由輪胎充氣壓力從.内往外袖向施於輪圈側上之轴向推力 而產生此強迫接合,故確保使用期間輪胎輪圈在輪圈上之穩 定性,且無内胎式輪胎中亦確保輪胎與輪圈之間的氣密性, 以防止輪胎逐漸消氣。 為了完全保障此氣密性,無内胎式輪胎係安裝在所謂落 差中心輪圈(亦即具有高度錐形的輪圈支撐基座之整件製造的 輪圈,亦即相對於輞圈轴線傾斜至少15度)。 輪圈基座的此特別傾斜係代表輪胎必須具有特定胎殼層 輪廓,其差異為κ點處該輪廓之一切線(對於輞圈轉軸呈極度 傾斜)β 上文描述之後,本發明較佳相關輪胎係為路面運輸用之 無内胎式輪胎,其中具有一金屬、徑向、單層胎殼且配合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訂·--—---線—11------------------11 Λ6185 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3 ) 巴左右之工作壓力。 這些輪胎中,輪圈區係為結構極為重要的區域,而常在 胎面完全磨#之前即因此區中之結構弱點而造成輪胎的廢棄 〇 本技藝中已多方嘗S式改良該情形,其中皆企圖解決包括 但不限於下列問題:修改輪圈核心的剖面及製造輪圈核心的 鋼線,視需要亦彼此相組合,以提供輪圈核心較大的扭曲剛 性,及修改胎殼層輪廓,並試圖使胎殼層的摺回部徑向高度 值達到最佳化。 所有以上努力均無法提出完全滿意的解決方式,且常導 致比原試圖解決方式更嚴重之問題。 尤其,增加輪圈核心的扭曲剛性係同時增加其撓曲剛性 ’使得輞圈上安裝及移除輪胎更加困難·•然後,修改胎殼層 的輪廓係負面影響使用期間的輪胎特徵之許多性能。 根據申請人的認知’高充氣壓力不但在胎殼各繩中引發 一個沿兩個相垂直組件(亦即由輪圈核心的圓周不可變形性而 呈相對狀之一軸向組件及徑向組件)傳到輪圈核心上之拉力, 並且因為與輪圈核心的質心相距之K點距離,將一扭轉扭矩施 於輪圈核心" 此扭曲扭矩在輪胎使用期間係隨各輪胎旋轉週期而變, 在輪圈的整體結構中產生週期性微觀移動,尤其輪圈沿其秘 向外緣及凸緣邊緣產生微觀旋轉’略為造成輪胎壽命較快結 束。 已知可由使胎殼層的中立輪廓進入輪圈核心中(較佳通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事項再填寫本頁) 、 A7 ______B7__五、發明說明(4 ) 其質〜而消除反曲點),而有利地克服問題。本發明㈣—韻輪圈結構,尤其是"無⑽式輪胎 ’《供已知㈣之橈性變形及機械強度等所有優點 ’但不具有上述缺點 本專利亦有關-種對輪胎提供較大耐用性 經濟部智S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Q 並且’本專利有關一種新輪圈結構,其對於輪胎提供較 小的滾動阻抗。 本專利的-不同目的係為—新輪圈結構,其對於輪胎提 供比相同尺寸的已知輪胎較大之負荷能量。 本專利的另-目的係為—新輪圈結構,其簡化輪胎製程 並可採用較便宜的機器。 本發明之另一不同目的係為一種相較於同尺寸已知輪胎 而增加車輪輪胎的負荷能量之方法。 本專利的另一不同目的係為一種用以在徑向刟面消除施 於車輪輪胎中的環狀輪圈強化核心的㈣扭矩之方法。 根據第-型態,本發明因而有關—種車輪用輪胎,包含 環狀胎殼’其令具有一中央冠部及终止於一對輪圈之兩個 軸向相對側壁’以將輪胎固定至一對應的安裝輞圈上,各輪 圈係包含至少-圓周不可伸展環狀強化核心’—胎面條係位 於冠部上並沿該胎殼作同軸向延伸 '且設有一凸形以與路面 作’衷動接觸’及一皮帶結構係同軸排列於該胎殼與該胎面條 之間’该胎殼設有—強化結構,其主要包含由包含輪胎轉軸 的ί二向爷面申之金屬繩所加強之少層蟓勝化布材 '該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¾ ----訂---------線------------------- 8 5 9 _ 第088121206號修正頁 · 修正a期r9〇单〇4片 五、發明説明(5 ) Α7 Β7 双面影印 90. 5. (Π 年月0 經濟.部智.¾財產局a: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化結構的端點係固定至該環狀強化核心,而一 +立輪漸在二 徑向剖面平面中係在輪圈之間軸向延伸,其特徵為:玆中立 輪廓係與包圍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區相交,且該強化結構的端 點係往内徑向基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徑向最内輪廓β 根據第二型態,本發明係有關—種增加車輪用輪胎的負 荷能量之方法,其中設有一習知的上述胎殼結構,該方法包 含以下步驟:限制胎殼結構的端點内之徑向延伸,使其不延 伸超過環狀輪·圈強化核心的徑向最内輪廓,並使胎殼層的_ 立輪廓與包圍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區剖面相交。 根據另一型態’本發明有關一種在徑向剖平面中用以消 除施於上述車輪輪胎中的環狀輪圈強化核心之杻曲杻矩之方 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沿胎殼強化結構的中立輪廓之延 伸部消除反曲點’且使中立輪廓與包圍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區 剖面相交。 任何情形中’現輔以围式描述而更佳瞭解本發明,兩者 均僅為非限定範例,且其申: 第1圖係部分剖視且部份示意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輪胎的胎 殼層_立輪廓之軌跡,而與習知技藝相比較; 第2圖係部分剖視JL部份示意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輪胎的胎 殼結構的第一實施例,亦與習知技藝相比較; 第3圖係部分剖視顯示根據第丨圖的輪胎之胎殼結構之第 二较佳實施例; 第4圖部份剖面顯示使用期間作用在輪胎輪圈上的力量之 狀態; 補允: r ! 批衣 , 訂 . 線 (請先閱讀背*之注意事項再填?本頁) 本紙浪尺度遴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从洗格(210X297公瘦) A7 _____B7__ 五、發明說明(6 ) 第5圖顯示平均各點間由輪胎輪圈施於輞圈輪圈座上之壓 力進展; 第6圈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輪圈模型,其令已施加在輪胎使 用期間送到輪胎輪圈之所有單元性力量《 因此第1圖部份剖視顯示且部份示意一個根據本發明特別 參照其輪廓及胎殼層_立輪廓的軌跡之輪胎,且與習知技藝 的檢胎相比較3 輪胎係包含一環狀胎殼’其具有一中央冠部C及兩個軸向 相對側壁A,各侧壁係终止於一輪圈B中以將輪胎固定至一對 應的安裝輞圈上’輪圈内係至少採用一圓周不可伸展環狀強 化核心(常稱為“輪圈核心”)且對於本圖僅頚示包含其剖面的區 之質心G及輪廓S。 一胎面條Μ在胎殼冠部上且在周圍同轴向延伸而設有一 凸型以與路面作激動接觸,未顯示無關本發明者,且決定輪 胎在使用期間之操控(尤其是牽引能量)、路面掌控性能及濕地 阻抗3 胎殼段有一強化結構,其包含由纺織及/或金屬繩強化之 至少一層橡膠化布材,而形成在輪圏之間延伸且固定至上述 輪圈核心之強化元件3 僅顯示此结構之輪廓Ν .如下述 輪廓Ε代表輪胎的外輪廓.對於本發明輪胎及習知輪廓均 為常見類型’以顯示採用相同最大整體尺寸及相同尺寸相等 輪眙之本發明輪胎與習知輪胎間之_更清楚比較3 輪廓丨:及丨:分別代表根據本發明之輪胎所用與習知輪胎之 本 Α張(..¾.遇用 m 嘌丑;ΟΝ5ΓνΓ^?21〇 < 7™ 一—一了一一· <琦先wir背面之泫意事項再填骂本頁) -裝---- 訂---------線--- 461859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7) 内靡輪廊’在側壁的徑向内部與輪圈中彼此相隔a 輪廓Ni及N2分別代表本發明輪胎與習知輪胎之一或多胎 殼層的輪廓’亦在側壁的徑向内部與輪圈中彼此相隔。 對於習知類型的輪胎,輪廓在輪圈區域中沿其延伸部具 有一反曲點K’由於胎殼層沿輪圈核心捲繞,故輪廓曲率改向 而變成往外凹而非往内凹。尤其,K點係位於輪圈核心的軸向 内端上、且有時更特定在輪圈核心的軸向内緣及徑向外緣上 。點K上的輪廓N2之切線具有比輪胎轉轴更小之一傾斜角度 “w”,譬如約為2〇至35度之間的引導。 根據本發明的輪胎之輪廓Νι並未通過包含輪圏核心剖面 或輪圏核心群之區内而形成輪圈強化部,而是較佳通過輪圈 核心或上述強化輪圈核心群的質心G ;為了方便起見,參考區 係視為由通過一或多輪圈核心旋渦且盡量減少該區面積值(亦 即外切面積)的曲線S所描述》 第1圖清楚顯示上述輪廓\如何不具有K點,而沿其延伸 部不具有曲率反轉、且相對於輪胎轉轴具有一傾斜“y,,,係由 切線對於通過質心G的輪廓N!之傾斜來界定傾斜“y,,,係顯著 大於習知輪胎中的上述κ點通過的切線之傾斜。 下文描述中,參照胎殼層的中立輪廓:事實上,此輪廊 係與互相接觸時的該等層的輪廓相重合,但在該等層彼此移 開時則分散開來。此情形中,中立輪廓係對應由兩或更多胎 殼層在外部界定之總成中立轴線之輪廓,並進一步在内部採 用充填或強化元件,譬如混合物及/或纖維、紗線、絲線或纺 織或金屬或其他適合材料製的繩。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 11---I — I
A7 _______B7_____ 五、發明說明(8 ) 可再參照:胎殼層輪廓在技術文獻中常稱為“層線',;該輪 靡因負荷變化及輪胎充氣壓力而變形之部份係對於輪胎提供 負荷能量及垂直彈性,且在技術文件常稱為“ Py ”並大致對應 κ點徑向外部之層線部份,“py”亦稱為主動輪廓。 從第1圖立即可知根據本發明之胎殼層的中立輪廓如何顯 著降低輪圏厚度'並加寬主動輪廓遠達輪圈核心的質心,此 厚度降低(亦即消除圖中的斜線部)不但約增加2至50/。的輪胎所 含空氣容積量、且將此增加集中在輪胎的徑向最内部中。結 果係為輪胎容積中線移往輞圈轉軸,而使輪胎負荷能量對應 增加,其條件與本技藝相等輪胎相同。 輪圈的流線形由於較少材料量受到輪胎滾動接觸相關之 週期性變形,而降低輪胎重量及其作業溫度。 第2圖以部份剖視且部份示意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輪胎的胎 殼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並與習知技藝的相等胎殼結構(虛線顯 示)的相等胎殼結構相比較。 除了已參照第1圖解釋並顯示之外,根據本發明之輪胎包 含一胎喊層1,以徑向排列(亦即大致位於輪胎剖面之平面中) 的金屬繩所強化0胎殼層]可包含單層橡膠化布材或如下述排 列之數層的組、或一系列的帶。 上述層的端點係插過兩輪圈核心23及2b之間,其共同形 成輪胎輪圈之環狀強化核心=較佳,層的端點並未從輪圏核 心往内徑向突出,亦即並未徑向往内延伸超過輪圈核心或輪 圈核心組的徑向最内輪廓、·ρ“,因而甚至無法沿輪圈核心周圍 摺疊而與端點從内扫外軸向旋轉而涵蓋輪圈核心2並沿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1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袈 l,$、〜適用不國闱家標準..(('NSW 規柊〈, 〜…—一一一^ 4-6185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9 ) 殼層側邊徑向上升往外之習知結椹知c π 攝相反,造成輪圈在上述摺 疊的唇4高度處之不連續結構。 常必須藉由插人在該唇兩側上徑向延伸之—纺織或金屬 側件5,而補償此不連續性的效應β 消除胎殼層沿輪圈核心之由内分aL ^ 鬥在外及由外往内的摺疊係 可簡化輪胎製程,並消除重要的不良結果原因 -特定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日^胎二因包含—皮帶結構6 ,其同軸向排列在胎殼冠部上,玉# ^ , '位於上述胎殼與胎面條Μ 之間。 第3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輪胳之Μ1Τ㈣, 申請人提出之共同審查中之歐洲專利申物97·咖12號所 述技術而構成。 輪胎的内部組件係置於一環壯八 展狀公筒20上,其外輪廓係與 未處理輪胎的座向内表面相重合,於4认 畜先為所謂襯墊7,亦即在 硫化輪胎中之-層㈣係形成輪—㈣•性表面。 接著將多數帶8(亦即橡膠化布材條,各包含某數量的鋼 織)沿圓周連續置於襯塾上而構成胎殼層,該等帶係彼此相隔 分佈而在寬度間隔較佳等於帶的寬度,其中繩係呈徑向配置 ’亦即相對公筒的圓周方向呈90度’在沿公筒外表面於輪圈 間延伸之整體縱延伸部上方將帶固定至襯塾。 帶較佳有3至15公厘寬度(更佳為5至10公厘),及〇 5至2 5 公厘厚度,且包含2至15個繩(更佳為3至1〇個),且較佳在輪胎 1赤道平面附近處在圓周方向於胎殼層測得每公分4至8绳的密 度。 -------------4---------訂----------線,^ .. ί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____137 ___ A7 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Η消費合作祍, 、發明說明(W) 繩較佳以不小於丨.5倍繩直徑之相互軸間距離排列在帶8 中,故在相鄰的繩之間有適當的橡膠化。 但是’繩視需要可有利地排列在帶中但有較大密度,以 對胎殼層提供小型與均質之特定性質。 繩常用於製備輪胎胎殼,較佳有0.3公厘至2.1公厘的直徑 ’為了製備315/80R22.5”的尺寸原型輪胎,申請人已知便於使 用3+9+丨5:\0.22組成之金屬繩。 —強化輪圈核心繩9現於輪圈區域中,而在該輪圈核心徑 向外部位置配合三角形充填體1 〇施於此第一系列帶上,充填 體U)係往輪圈核心相對端點呈推拔狀,而在較佳為〗0%至50〇/〇 的輪胎段高度Η之徑向高度“h”上方往外徑向延伸。 輪圈核心9可分別構成在一適當製備筒上、且隨後組裝在 建造中之胎殼上,或可直接構成於公筒上,而在輪圈區域位 於上述帶的上方。 輪圈核心較佳包含一金屬環狀核心,其為圓周不可伸展且 包含徑向重疊且彼此併列軸向配置之一系列金屬線螺旋。 可由一金屬的線或條彼此併列配置,將數個螺旋徑向彼 此疊置形式捲繞在一適當筒上,或單一金屬線在徑向疊置的 螺旋中沿本身捲繞的多數金屬螺旋連續彼此併列配置,或單 —金屬線彼此軸向螺旋併列配置捲繞而構成的多數金屬層相 對彼此徑向疊置,以構成該系列螺旋」 應瞭解由於胎殼層之中立輪廓係進入包圍輪圈核心剖面 的區中.且尤其通過輪圈核心本身質心’後者不再受到扭曲 扭:矩故僅須承受施於剖面之牽引力.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 ^ ΐ # % ί'ΓΝ^ ^ a } —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61859 A7 __B7 五、發明說明(11 ) 因此,輪圈核心不再需有特定紐曲強度,因此如其剖面 的不可變雜、或輪_心雜Μ表以致料輞圈上的 輪圈座之角度傾斜等特徵,係變成較不重要。 此情形使得㈣核心《形式及所構成㈣具有顯著的 選擇自由β 上述實施例中,對於輪圈核心9的剖面,後者較佳設有一 不規則梯形,其中包含兩基座(各包含經向内表面9&及徑向外 表面9b),及兩個斜邊(各包含軸向内表面9e及軸向外表面⑽ 。基座9a係相對輪胎轉軸呈現概等於輞圈上輪圈基座之角度 傾斜(亦即15度左右),但亦可有-較小傾斜(較佳為岐财) ,以有利於輪圈強迫接合在對應座上。根據另一較佳型態, 該梯形相對輪胎轉轴之軸向外及軸向内側之傾斜角度在該等 側邊區域中各大於及小於胎殼層中立輪廓的傾斜角度。 輪圈核心9的線性尺寸(亦即縱向(斜側邊)中之延伸部(幻及 橫向中之軸向厚度(v)(徑向基座),如第3圖)尤其重要尤其 尺寸z為10至25公厘,而尺寸v為7至2〇公厘。 輪圈核心的材料可為任何紡織或金屬材料'或具有適办 機械強度特徵之任何類型材料:此材料較佳為正常锏線或高 碳含量(高拉力)鋼線,常用於輪胎技術中,或具有—對應負荷 能量及強度之一金屬繩。 採用金屬繩之情形中,其剖面較佳為圓形,而有〇 3至21 公厘的直徑;另外可用較佳概呈矩形剖面之一平垣金屬條, 其側邊具有1.5至2.5公厘尺寸範圍且較佳有圓緣。 一不同實施例中,皮條可有一概呈六角形剖面,譬如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〇 X 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埃寫本頁) ^--------訂----------線 1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展 A7 五、發明說明(u) 同申凊人之美國專利5,〇〇7,471號所述。 採用一金屬繩的情形中,申請人已知係有利地採用 \〇.“8的繩,亦即包含七束各有四線之—繩各線具有o.u 公厘直徑。 形成螺旋輪圈核心9之金屬元件(線或條)較佳為裸狀(亦即 未襯有橡膠)’此情形中,各金屬元件仍可能相對相鄰的金屬 元件具有小的圓周位移,故盡量加大輪圈核心的撓性,且在 相鄰條段之間軸向相連的情形中,亦可能使輪圈在輪胎安裝 在輞圈期間呈贿圓形。 —新系列的帶訃現置於留在先前位置排列的帶8a之間的 空間中;這些帶端點係疊置在已组裝在公筒上之輪圈核心軸 向外。卩之位置中,使得輪圈核心配置於兩層胎殼繩之間。 尤其輪圈區域中,帶另外與輪圈核心的轴向相對側呈相對 疋位‘第一系列的帶位於軸向内部,第二系列的帶則為軸向 外部、且並未與第一系列呈相對定位。易言之,因而形成的 胎般在冠部上且沿側壁徑向外部中線具有徑向單層胎殼之表 現方式,且沿側壁徑向内中線並在輪圈區域中作為雙層胎殼 。利用此方式,在輕重量' 舒適性及彈性等方面,本發明之 胎殼係有單層胎殼之所有優點、以及結構強度、輪圈的垂直 及扭曲剛性 '及橫向位移力量出現的穩定度等方面之雙層胎 殼所有優點。 第一實施例中.所有帶彼此相同,亦即具有等量及同型 的強化繩但是,可便於改變從輪圈核心轴向外側位置固定 的輪圈核、·;軸向巧部位置中所固定之帶的特徵第…變化令 -------------%^--------訂---------線--^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5 461859 A7 五'發明說明(η) 二二具:不同寬度’較佳大於所謂轴向外帶,故 内、’目^密度’輪關心轴㈣敎繩㈣比轴向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内繩更多’同時在胎殼層内維持均勻密度。 實施例的第—變化中,輪圈繩轴向内部之㈣與轴向外 繩為不賴型(亦即較佳更_);此情形中㈣層顧在冠部 具有一週期性圓周均勻度變化,視需要可藉由修改不同帶中 的繩密度而恢復。 實施'j 5替代變化中,根據本發明之輪胎輪圈具有 -第二強化輪圏核心u,其較佳在—抽向外位置中輪向配置 於胎殼帶的外部。此第二輪圈核心較佳包含—_不可伸展 環狀嵌部,大致以輪__軸向且相對上述帶的端部位於 一軸向外位置之圓形輞圈方式形成。 此環狀嵌部係包含捲成數個概呈同軸螺旋之至少一長形 金屬元件’該等螺旋可由—連續螺旋或由各長形金屬元件構 成的同軸環所界定。 一不同實施例中,環狀嵌部具有相同形式,可能有不同 尺寸,而梯形輪圈核心係位於一轴向内部位置中。 經濟部智慧財1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絮 胎殼層的中立輪廓與順從相同執跡的帶之部份中的層輪 廓相重合,當在充填體的徑向外端上彼此相分離時係從帶移 開,並在包圍輪圈核心剖面或上述兩輪圈核心的區域内通過 兩系列帶之間,且更佳通過輪圈核心或輪圈核心群的質心. 利用此方式,胎殼的主動輪廓係徑向往内延續遠達輪圈核心 附近之一點。 胎殼接著由皮帶結構6、侧壁12及胎面條Μ所完成,然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周國家標準(CNS)A4規格(2W X 297公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X消費合作祛印矢 A7 —----------------- 五、發明說明(Μ) 模製且硫化:視需要由於特定需求,輪圈的結構可包含其他 強化元件譬如一軸向内及/或外位置中之紡織布材及/或金屬條 、及/或具特定特徵組合之片帶,譬如軸向外部位置中之一抗 磨片帶13,以防止輪胎輪圈擦抵輞圈肩部。 譬如’可包含一強化緣14,其包含由任何材料(較佳為金 屬材料)製造的繩加強的一條橡膠化布材。繩係配置在橡膠化 布材中而相對輪胎徑向呈0至60度角,強化緣的高度匕較佳為 輪胎的段高度Η的15。/。至35%之間。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系列的帶彼此併列配置或 與第二系列的帶的最小寬度相等之間隔作分佈。藉由完整疊 置在下方帶頂上而使這些第二帶進行定位,故亦在冠部上及 側壁的徑向外部中形成一雙胎殼層,此情形中,可相對於輪 胎的重量增加而獲得胎殼的較大強度,對於此解決方式,亦 可能配置第一系列的強化繩之徑向疊置帶使其與第二系列相 交,且視需要相對於圓周方向彼此呈不同傾斜角度。 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有利地改變在輪胎赤道平面附近 的胎殼層上圓周測得之第一系列與第二系列帶中之繩厚度, 尤其對於第一系列帶8a採用—較大繩厚度,亦即相對於第二 系列8b位於徑向最内部。譬如,可對第一系列採用每公分_ 繩的厚度,並對第二系列採用每公分4個繩。 為了驗證所提解決方式的技術可行性,申請人已建造根 據本發明之輪圈之模型,以施加輪胎使用期間送到輪胎輪圈 上的所有單元力量, 請參照第4圖 '這些主要力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8 1859 A7 _B7_ 五、發明說明(15 )
--充氣壓力造成之力P --與負荷相對應之力Q --力量T,因為充氣壓力而由胎殼層、更尤其由胎殼層的強化 繩所施的拉力。 整體以P1代表之以上力量係傳送到輞圈肩部(各為點B1至 B6上)且於負荷時在輪胎滾動期間具有極度週期性之強度與方 向,第5圖顯示輞圈肩部上輪胎輪圈所施的壓力P1在點(從B1 至B6)之間的平均進展。 已由具有315/80R22.5”尺寸的上述原型輪胎計算之這些平 均力量係施於第6圖的模型,已用與上述輪胎相同之材料及相 同幾何形式來構成該模型。 模型係設有與胎殼層相同布材製造且包含四個鋼強化繩 之橡膠化布材之一帶8(12公分長、1公分寬度、2.6公厘厚度) ,其中具有3+9+15x0.22的成份,其常用於上述尺寸的輪胎胎 殼中。 上述帶的一端點係包圍在兩扣持元件15及16之間,其各 包含兩條橡膠化布材而有2.3公厘厚度及20公分高度,而受 7x4x0.28成份之八個金屬繩所強化,其相對胎殼條繩呈垂直 排列,以模擬第2圖所示的輪圈核心。 模型在30巴的壓力及190度C進行硫化30’的時間。 用一鉗將兩個扣持元件以等於輪胎輪圈壓抵住輞圈肩部 之平均壓力值的60巴壓力P作壓合,同時由施加牽引負荷的一 夹使該帶的相對端受到一牵引力T,增加該負荷直到造成帶繩 與扣除元件間之複合物撕裂為止。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農*----— I I 訂 --. ί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
五、發明說明(!6 造成上述撕裂的力量F係大於4〇〇公斤,因而每繩大於丨〇〇 公斤 因為輪胎滾動期間施於各胎殼繩的拉力τ約為20公斤,隨 後根據本發明的輪圈結構之安全係數大致等於5,亦即完全符 合根據最新技術的輪胎正確設計期間正常所用者。 根據本發明之輪胎係達成許多重要優點,皆大致由於消 除習知技藝輪胎輞圈上作用之扭曲扭矩。 首先,係極度降低(若未完全消除)輪胎輪圈在輪圈基座上 及沿輞圈周圍之微觀移動量,因為負荷旋轉期間在輪圈的臨 界區之較小疲勞度,而有較長工作壽命。 另一正面效應為:由於消除在胎殼層出現摺疊使得習知 輪胎中造成結構不連續性(尤為上述摺疊邊緣故障之原因),而 獲得較長的輪胎工作壽命。 應瞭解對於使用重負荷的輪胎時,必須能覆有一新的胎 面條(至少一次且較佳數次(考慮到對於車輛作業成本之可能影 響)),但是可能僅在整合胎殼進行此作業,故先檢視且適當選 擇翻新的胎殼=本發明的重要性顯然為:翻新之前棄置的胎 殼大多數因為輪圈的缺陷而不用 由於降低的幾何尺寸.根據本發明之輪圈核心或該對輪 圈核心係形成極具撓性因而能夠易於變形之—環狀強化核心 ,尤其採用在輪胎安裝在輞圈期間(反之從輞圈移除輪胎)使輪 圈通過摘圈肩部上方所需的橢圓形(㈣)構造,在道路運輸用 之巨型輪胎情況中,該作業特別複雜。 除上述之外根據本發明之輪胎由於輪胎重量較輕達成 適埤士菌國家擇淨〔CNqw相格w ;厂二一——一——一 ....... * !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A7 4 6 1859 _B7_ 五、發明說明(17 ) 較小的滾動阻抗,而降低燃料消耗,因為消除施於輪圈的一 扭曲力矩可使輪圈核心與輪圈整體結構更輕,其中係相關地 降低磁滯質量及形成上述結構的材料變形= 車輛的負荷能量亦增加,因為胎殼層的主動輪廓係徑向 往内延伸遠達輪圈核心中心,且超環面腔對於相同輪胎容積 作後續的膨脹,並降低朝向輪胎轉軸的超環面經線平面。此 處應瞭解:輪胎的負荷承載能量係與包含於輞圈徑向外表面 與上述容積經線平面之間的超環面腔容積直接成正比。 因此,現可知本發明亦包含一種用以增加習知車輪輪胎 負荷能量之方法,其中設有一上述胎殼結構。 根據本方法而修改製造輪胎的習知程序,以限制胎殼強 化結構端點之往内徑向延伸,使其不超過輪圈核心的徑向最 内輪廓,故使胎殼層不可能沿輪圈核心周圍摺回,且胎殼層 係排列在相對於輪圈核心之一軸向位置,使得上述層的t立 輪廊與包圍輪圈強化核心的區剖面相交。 本發明提供的另一重要優點為:因為消除胎殼層沿輪圈 核心的摺疊,而簡化製程及相關製造機具。 最後,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以消除在徑向剖面平面中施 加至在輪胎中加強上述車輪輪圈的輪圈核心的扭曲扭矩之方 法,故形成該等優點,尤其有關輪胎的較低重量及較小的滾 動阻抗。 上述方法係與習知輪胎製法不同,因為包含沿胎殼強化 結構的中立輪廓延伸部消除反曲點、及使上述中立輪廓與包 圍環狀輪圈強化核心(亦即上述輪圈核心)的區剖面相交之步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I __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五、發明說明(is) A7 B7 熟心本技藝者現在瞭解:本發明之一般特徵可對於重要 參數作所有該等結構修改及變化,此處雖未明顯表示,但可 易由非限制範例提供之本文得知,故不背離本發明之下述保 護範圍。 元件標號對照 經濟邹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枉印絮 1…胎殼層 2,2a,2b,9.··輪圈核心 3…端點 4.··唇 5…紡織或金屬側件 6···皮帶結構 7···襯墊 8.··帶 8a…第一系列帶 8b…第二系列帶 9···強化輪圈核心繩 9a.·.基座 9c...軸向内表面 9d…轴向外表面 i 0…充填體 1卜·•第二強化輪圈核心 20…環狀公筒 A-·側壁 B…輪圈 C…中央冠部 G…質心 h…徑向南度 H···輪胎段高度 K…反曲點 Μ · · ·胎面條 P,Q,T··.力 P…徑向最内輪廊 S…曲線 v…軸向厚度 w···傾斜角度 >+_…傾斜 Z…延伸部 /:) y…主動輪廊 輪廊 I 1· 41 IP n i n 1 I n n n u ^ ^ ·. n n n I n a^i el. n n IF n n · j I (.請先Ba讀背ao之ίά«·事項許球筠本

Claims (1)

  1. Δ618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088121206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修正日期:90年04月 ι· 一種車輛車輪用之具有改良輪圈結構之輪胎,包含一環形 胎殼’其中具有一中央冠部及終止於一對輪圈中之兩個轴 向相對的側壁,以將該輪胎固定至一對應安裝輞圈上,各 輪圈係包含至少一個圓周不可伸展環狀強化核心,一胎面 條係位於該冠部上且沿該胎殼呈同轴延伸,且設有一凸型 以與路面作滾動接觸,及一皮帶結構係同轴配置於該胎殼 與該胎面條之間’該胎殼設有一強化結構,主要包含由含 有輪胎轉軸的徑向平面配置的金屬绳加強的至少一廣橡膠 化布材’該強化結構的端點係固定至該環狀強化核心,及 一中立輪廓係位於一徑向剖面平面中而在輪圈之間作轴向 延伸,其特徵為:該中立輪廓係與包含該環狀強化核心之 區剖面相交,且其中該強化結構端點係往内徑向延伸而不 超過該環狀輪圈強化核心的徑向最内輪廓。 2,如f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輪胎,其特徵為:在該等輪圈之 間的延伸部之中立輪廓具有無反曲點之一連續曲率。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環狀強化核 心包含一第一轴向最内輪圈核心及一第二軸向最外輪圈核 心’該胎殼層的一端係插過該等第一及第二輪圈核心a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胎殼層包含 在該環狀強化核心的軸向相對側於至少一該等輪圈中交錯 排列之多數橡膠化布材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胎殼層包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J -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2 A8B8C8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3二消費合",&" 心- 環 申請專利範圍 至少在該輪胎的冠部上徑向疊置的兩系列帶。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環狀強化核 心在其剖面平面中設有一不規則梯形,其包含兩基座(亦 即一徑向内基座9a及一徑向外基座9b),及兩钭側(亦即一 軸向内側9c及一軸向外側9d)。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輪胎,其特徵為:相對於該輪胎 轉軸之該梯形的軸向外及軸向内側的斜角係各大於及小於 該等側區域中之胎殼層中立輪鄭的斜角3 8. 如申印專利範圍第6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輪圈核心(9) 的斜侧的縱尺寸(z)介於10至25公厘之間,且該輪圈核心的 基座的橫尺寸(v)介於7至20公厘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環狀強化核 心包含-系列金屬線螺旋’其彼此徑㈣置且軸向併列配 置。 i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金層線螺旋 材料為向瑞含量的鋼。 η.如申請專利範㈣9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金屬線的剖 面為六角形, Ρ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輪胎,其特徵為:該環狀強化核 心包含一系列徑向疊置的平金屬條螺旋, AM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輪胎1其特徵為該環狀強化核 並未党㈣輪胎充Μ力所致之—杻曲扭I u 一種用二:增加東辆車輪輪胳的負荷能量之方法,包含 。犬胎邊 其具.右· ··.-. 士决p却, · … 央七.4及終^一%輪圈中.之兩涵軸 < f ;r --------------M-----------------^ f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4 6 18 5 9 A8 B8 C8 D8 90. 5. 0 年月 補充丨 六、申請專利範圍 向相對的側壁,以將該輪胎固定至一對應安裝輞圈上,各 輪圈包含至少一個圓周不可伸展環狀強化核心,該胎殼設 有一強化結構,主要包含由含有輪胎轉軸的徑向平面配置 的金屬繩加強的至少一層橡膠化布材,該強化結構的端點 係固定至該環狀強化核心’而一中立輪廓係位於一徑向剖 面平面中且在輪圈之間作轴向延伸,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限制該強化結構的端點内之徑向延伸,使其不延伸超過 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徑向最内輪廓; --使該中立輪廓與包圍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區刮面相交。 15. —種用以在徑向剖面平面令消除扭曲扭矩之方法,該扭曲 扭矩係施於該車輛車輪輪胎中的環狀輪圈強化核心,而包 含設有一強化結構之一環狀胎殼,其主要包含由包含該輪 胎轉軸的徑向平面令之金屬繩加強的橡膠化布材的至少— 層,該強化結構的端點係固定至該環狀強化核心,而—中 立輪廓係位於一徑向剖面平面中以在輪圈之間延伸,該方 法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使中立輪廓通過輪圈核心之質」而消除沿該強化結 構的中立輪廓的延伸部之反曲點; --使該中立輪廓與包圍該環狀強化核心的區剖面相交。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線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4
TW088121206A 1998-12-07 1999-12-03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TW46185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8830736 1998-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61859B true TW461859B (en) 2001-11-01

Family

ID=823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21206A TW461859B (en) 1998-12-07 1999-12-03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EP (1) EP1137549B1 (zh)
JP (1) JP2002531317A (zh)
CN (1) CN1152792C (zh)
AR (1) AR021550A1 (zh)
AT (1) ATE258855T1 (zh)
BR (1) BR9915999A (zh)
DE (1) DE69914630T2 (zh)
ES (1) ES2216600T3 (zh)
TR (1) TR200101593T2 (zh)
TW (1) TW461859B (zh)
WO (1) WO20000340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0923A1 (fr) * 2000-06-29 2002-01-04 Michelin Soc Tech Pneumatique a structure d'ancrage d'armature de carcasse perfectionnee
AU2001283888A1 (en) 2000-06-29 2002-01-08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Tyre with improved carcass reinforcement anchoring structure
AU2001267566A1 (en) 2000-06-29 2002-01-08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Tyre with improved carcass reinforcement anchoring structure
EP1441916A1 (en) * 2001-10-31 2004-08-04 Pirelli Pneumatici S.p.A.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AU2002315766A1 (en) * 2002-06-27 2004-01-19 Pirelli Pneumatici S.P.A.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reinforced bead structure
JP2006502906A (ja) * 2002-10-14 2006-01-26 ソシエテ ド テクノロジー ミシュラン 対称的な荷重分布を有するビードを備えた長期移動性タイヤ
BR0215973A (pt) * 2002-12-20 2005-09-13 Pirelli Pneu para rodas de veìculo
JP4584834B2 (ja) * 2003-07-25 2010-11-24 ピレリ・タイヤ・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強化ビード構造を有する空気圧タイヤ
US20200198411A1 (en) * 2018-12-20 2020-06-2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no ply turnup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408540A (fr) * 1909-10-23 1910-03-29 Georges Schulainere Système d'enveloppe perfectionnée à fils métalliques indépendants qui travaillent individuellement
FR1256432A (fr) * 1959-05-08 1961-03-17 Dunlop Sa Perfectionnements aux enveloppes pneumatiques
NL130936C (zh) * 1966-10-13
DE2408474A1 (de) * 1974-02-22 1975-08-28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Fahrzeugluftreifen
GB2135253B (en) * 1983-02-17 1987-06-24 Dunlop Ltd Reinforcing tyre beads
DE3437761A1 (de) * 1984-10-16 1986-04-24 Jonny 4000 Düsseldorf Janus Luftreifen fuer fahrzeuge
DE3631736A1 (de) * 1986-09-18 1988-03-24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Fahrzeugluftreifen
EP0467277A1 (en) * 1990-07-19 1992-01-22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Bead construction for radial pneumatic tires
FR2715348A1 (fr) * 1994-01-21 1995-07-28 Sedepro Ancrage de la carcasse d'un pneumat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14630D1 (de) 2004-03-11
AR021550A1 (es) 2002-07-24
CN1329547A (zh) 2002-01-02
EP1137549B1 (en) 2004-02-04
WO2000034059A1 (en) 2000-06-15
BR9915999A (pt) 2001-09-04
ATE258855T1 (de) 2004-02-15
JP2002531317A (ja) 2002-09-24
ES2216600T3 (es) 2004-10-16
DE69914630T2 (de) 2004-12-23
CN1152792C (zh) 2004-06-09
EP1137549A1 (en) 2001-10-04
TR200101593T2 (tr) 200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895525A (en) Pneumatic tire
US2982328A (en) Pneumatic tires
JPS5838323B2 (ja) 空気タイヤ
JP2010137853A (ja) 最適化されたプライラインを有する自立型空気入りタイヤ
PL190671B1 (pl) Opona
TW461859B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CN105829132A (zh) 充气车辆轮胎
JP2004256097A (ja) 複合ベルト構造を有するタイヤ
JP4383662B2 (ja) 三角形クラウン補強体を備えたタイヤ
CN101920633B (zh) 摩托车轮胎
JPS63279907A (ja) 重量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08329B2 (ja) 改良型非膨張ハンドリング付き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4302516B2 (ja) 半半径方向または半径方向カーカス付きのタイヤ
JP201116202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764711B (zh) 具有连续胎体帘布层反包结构的轮胎构造
JP2009001108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S625801B2 (zh)
CN106660399B (zh) 用于飞机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JP4522865B2 (ja) 可変剛性の側壁部を備えた延長移動性のタイヤ
US6766839B2 (en) Ti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improved bead structure
JP2824052B2 (ja)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516614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5507338A (ja) 改善されたビード構造体を備えた自動車ホイール用のタイヤ
JP2006502906A (ja) 対称的な荷重分布を有するビードを備えた長期移動性タイヤ
US20060070692A1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reinforced bead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