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52637B - Heat exchanger, its manufacture, and dehumidifier includ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Heat exchanger, its manufacture, and dehumidifier includ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52637B
TW452637B TW089117602A TW89117602A TW452637B TW 452637 B TW452637 B TW 452637B TW 089117602 A TW089117602 A TW 089117602A TW 89117602 A TW89117602 A TW 89117602A TW 452637 B TW452637 B TW 4526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area
entrance
mentioned
ex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17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toshi Ike
Original Assignee
Kank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0/00535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2014770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k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ky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52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526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formed by spirally-wound plates or lamin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Description

452637 五 、發明說明(1)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熱交換器,其 交換器之除濕機者。 、4'造方法及含有該熱 [背景技術] 習知,使流體分別通過螺旋带 體間實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以:F之兩條通路,在該等流 為眾所皆知。例如,在日本專利為螺旋形狀熱換器) 公報Ί3 ’有記載把兩條通路形成炎 、特開昭5 6 - 8 2 3 8 4號 螺旋形狀通路内,向相對之方:累旋形狀,在該等兩條 之壁面而在該等流體間實行=別使流體流丨,藉通路 團法人省能量中心發行之3 交ί器:又,在Ϊ 1 9 5頁有記載同樣構成之熱交換器此。”、、父換态資料書」之第 1 :之螺方疋形狀熱交換器為,使流體通過螺旋形狀通跋 之王體而實行熱交換的關係,可得到熱交換效率高之=路 =然而,從兩條螺旋形狀通路之起點及終點分別把汸 入通^路内,使流體通過至各通路之出口的關係,壓力· ^(丨通氣咀力)變大,因此在單位時間内可處理之流體之^ 較^ ’處理能力較低。欲提高處理能力時,必需要用高1 把⑼(_體導入於螺旋形狀通路内,需要強而有力的馬達γ 消耗電力變大的問題。 [發明之揭示] 旋:上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與習知之利用螺 二狀通路之熱交換器同等之高熱交換效率,然而,其髮 力損失(通氣阻力)為比習知之該種熱交換器較少,而處理
89117602.ptd 第5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2) 能力較尚之熱交換器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熱交換器 之除濕機者。 經本發明者銳意研究之結果,發現使流體通過螺旋形狀 之通路未滿一周之後排出時之全體性熱交換效率係與以往 之螺旋形狀熱交換器同等地高,然而由於壓力損失(通氣 阻力)減低的關係,能夠大幅度地提高處理能力,終於完 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具備有: 螺旋狀之第1通路’沿著該第1通路而形成,相隔壁面而 與該第1之通路鄰接之,螺旋狀之第2通路,分別覆蓋該第 1及第2通路之兩端面之第1及第2之端板,設在該第1之端 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1區 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入 口,設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第】或 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2區域内只在上述第1之通 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出口,設在上述第1或 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3 區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 入::设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〇,而在該端板 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4區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開口之— 之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出口,上述⑸通路係在上述第野 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以外之區域則被密封,上述第2 係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外之區域則被 封’從上述第1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丨通路之第】之流體
89il7602.ptd 第6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3) -------- 為,在上述第1通路内通過未滿一周之後從上述第丨通 口排出’從上述第2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2通路之第2之4 體為,在上述第2通路内通過未滿一周之後從上述第2通”路 出口排出,上述第i及第2之流體分別通過第丨及第2通路之 期間内’藉上述壁面而在該等之流體之間實行埶交換之埶 交換器者。 .....…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具備有: 螺旋狀之第1通路’沿著該第1通路而形成,相隔壁面而 與該第1之通路鄰接之,螺旋狀之第2通路,分別覆蓋該第 1及第2通路之兩端面之第1及第2之端板,設在該第1之端 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1區 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入 口,設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第1或 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2區域内只在上述第1之通 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出口,形成在上述第1 或第2之端板内,但上述第1及第2之區域以外之第3區域 内,只開口在上述第2通路之一群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入 口’及形成在不同於形成有上述第2通路入口之端板之端 板内,但在上述第1及第2區域以外之第4區域,只在上述 第2通路開口之一群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出口’上述第1通 路係在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以外之區域為被密 封,上述第2通路係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 外之區域為被密封,從上述第1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1通路 之第1之流體為,在上述第1通路内通過未滿一周之後從上
89117602.ptd 第7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4) 述第1通路出口排出,從上述第2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2通 ,向上述螺旋之軸方向通過上述第2通路 路之第2之流體為,叼工地S糸;5疋心早田>7四战似—〜。! 一 内之後從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出,上述第1及第2之流體係 在分別通過第1及第2之通路之期間内,藉上述壁面而在該 等之流體之間實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者。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具備有: 螺旋狀之第1通路,沿著該第1通路而形成’相隔壁面而 與該第〗之通路鄰接之,螺旋狀之第2通路,分別覆蓋該第 1及第2通路之兩端面之第1及第2之端板,連續於該第1之 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區域内而該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或内 側約一半之部分所設之第1區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 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之第1入口,在上述第1或第2 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區域,而上述第1之第1入口係設 在半彳望方向之外側约一半之部分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外側 '力“半部分之第2區域内,設在内側約一半之部分時則設 f半徑方向之内側約一半部分之第2區域内之,只在上述 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之第1出口,在 ☆ 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區域内而設在 :在半或内側約一半部分,當上述第1區域 分,而;在: 約一半部分時則設在内側約-半之部 ;3 ^ ^ ^ ^ ^ ^ ^ ^ ^ 通路之第2:; Ϊ;1通路開口之-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 ’連續於上述第1或第2之诚扼之本獅古& 連續之區域内,告μ .+.窗,戈弟Z之鈿板之丰徑方向 田上述弟1通路之第2入口設在之半徑方向
89Π 7602.ptd 第8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5) 之外側約一半部分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之第4 之區域内’設在内側約一半部分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内側 約一半部分之第4區域内之,只在上述第丨通路開口之一群 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之第2出口,形成在上述第1或第2之 戈而板内,但上述第1乃至第4之區域以外之第5區域内,只 開口在上述第2通路之一群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入口,形成 在不同於形成有上述第2通路入口之端板之端板内,但在 上述第1乃至第4之區域以外之第6區域,只在上述第2通路 開口之一群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出〇,氣密地連結上述第1 口與六述第1通路之第2入口之第3之通路,上 " 系在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之第1及第2入 口以及第1通路入第!及第2出口以 ^ 述第2通路俜* K怵笛9 A两板在封,上 域為被密封從上述第 上述第-之通:= 未通:-V之 1二進入上述第3之通路,再從上述第!通路之通第^之第1
從上述第1通路之第2出口轴/ Μ崎門迴飕禾滿-上述第2诵政夕楚《上述第2通路入Q 周之後 在上述第1通路内通過未滿第2入口 上述第2通路之第2之流體 二通路入〇進入 上 流 述第2通路而從上述第2 二螺”轴方向通 體分別通過第1及箆2诵肷出排出’上迷第1及第? + 之汽,二: 之期間内,藉上逑壁®/之流 實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者。 而在該等 方法,其為1具有螺旋狀之突條,設有义器之製造 迷開口之前述
8^117602.ptd 第9頁 再者’本發明為提供—種 452637 五、發明說明(6) " 第1及第2之端板平行地保持,重疊具有可撓性且彈性之材 料所成之兩牧薄獏’將該薄膜彎曲成為使該薄膜之長度方 向直行之方向之中心部分向嫘旋之外側突出之狀態之同 時’以各薄膜接觸於各突條之狀態’把上述薄膜捲取成螺 旋狀之製程者°再者,本發明提供具備有上述本發明之熱 交換器之除濕機者◎由於本發明,可提供其壓力損失小而 ,理能f大’然而其熱交換效率為與習知之螺旋狀熱交換 益同樣1¾ ’而可容易連接通過流體之導管之新穎之熱交換 器。又’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以廉價地大量生產本 發明之螺旋狀熱交換器。再者’由於本發明,可提供一種 具有優良之熱交換效率,可節省消耗電力而有利於小型化 之除濕機者。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圓1.為模式地顯示本發明熱交換器之較佳一例。又,圖i 係把通路之。分及設在其兩端面之2牧端板予以分解而顯 示之。 ' ί發1之熱交換器為,具有螺旋形狀之第1通路1。,及 /13著°亥ρ通路而形成,相隔該第1通路與壁面14而鄰接 5 3二:t之第2通路1 2。壁面係宜由具有適當之剛 粗始枭h丨:膠4薄臈所形成之。關於塑膠材 料,龙燕将別限定,^曰7輿_ h 疋仁了舉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為較佳的 例。又’溥膜之厚p & Rp — .^ ^ ^ 又也並’··、限疋,但通常是以自2 0〜1 〇 〇 〇 Α夕角升V寻也可以,只要是呈螺旋之形
^ ^ ^ M rsi ^ 螺奴之形狀係接近真圓之通常之螺 方疋之外 備圓形ί容备带發"I
89117602.ptd 452637 五、發明說明(7) 狀則並無特別的限定。 該等通路之兩端面係分別以第1之端板丨6及第2 山 所覆蓋之。再者,在此所謂「端面」者係意味 :8 狀之41通路10及第2通路12所形成之略圓筒之底面及于灰 而言。第1通路10及第2通路12係以第一之端板16 上面 端板1 8所氣密地封閉。 之 第1之端板1 6為,形成有在該第1之端板丨6之丰 頌之卓1區域20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1 〇開口之„群之開口 所成之第1通路入口 22。在圖1之例中,為了簡便起見'口各 通路係只捲兩周,因此開口之數量只有兩個,但在實際之 熱交換器中通路通常是捲繞10周〜1 00周左右的關係,τ開 Ζ之數量也相應而變多。又’在圖1之例中,第1區域是略 屬形,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可以採用如長方形等之任 意之形狀。當然’在接近端板16中心的部分,入口與後述 之出CJ之間之距離變短(每一單位壁面積之處理流量變大) 的關係,供給於該部分之流體之熱交換不多。因此,在接 t中心的部分係將開口之大小設定為小而儘量加大入口到 出D為止之距離為宜。因此,第1區域之形狀為如圖示之 扇形為宜。又,為了要避免入口與出口之距離變短起見, 第1區域設定為不到端板1 6之中心附近也可以。例如,將 第1區域設定成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側約2 /3左右也可以 (此時,通過中心之第1之通路之周圍不能設開口)。又, 開口為’設在通過該第1之區域内之第1通路之所有之周圍 為变。當然’如果設在通過第1區域内之第1通路之周圍之
452637 五、發明說明(8) 80%以上之程度則無太多的障礙。開口之大小並無特別之 限定,但如果太小時其處理能力變低’而太大時則在實行 熱交換之螺旋狀通路内之通過距離變短(每一單位壁面面 積之處理流量變大)的關係,會降低熱交換效率。因此, 開口之大小係以中心角(開口之周方向之兩端部與端板之 中心所形成之角度)在15度〜60度左右為適當。 另一方面,在第2之端板丨8 ’在連績於第2之端板之 半徑方向之第2區域2 4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 口所成之第1通路出口 26。又,在圖1之例中,為了簡便起 見,各通路係僅僅捲繞兩周,因此開口之數量只有兩個, 但在實際之熱交換器中,通路係通常捲撓10周〜1〇〇周左 右的關係,開口之數量也相應地變多。又,在圖1之例 中’第2區域係呈略扇形’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可採用 長方形等之任意形狀。當然,在端板1 8之中心附近部分, 上述第1通路入口 22 ’與第1通路出口 26間之距離變短(每 —單位壁面面積之處理流量變大)的關係,供給於該部分 之流體之熱交換效率降低。因此,在靠近中心之部分,應 縮小開口之大小而儘量加大入口與出口間之通路之距離為 且。因此,第2區域之开> 狀為如圖所示之扇形為宜。又, 為了要避免入口與出口間之距離變短之問題,將第2區域 没疋成不接近端板1 8之中心附近也可。例如,將第2區域 設定成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側約2 /3左右也可以(此時, 通過中心附近之第1通路之周圍不能設開口)。又,開口 為,設在通過該第2區域内之第丨通路之所有之周圍為宜。
j
89117602.ptd 第12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9) 當然,如果設在通過第2區域内之第1通路之周圍之8 上之程度則無太夕的P早礙。開口之大小並無特別之阳 但如果太小時其處理能力變低,而太大時則在餘±又 之螺旋狀通路内之通過距離變短(每一單位壁面面積'‘人換 理流量變大)的關係會降低熱交換效率。因此,開α之處 小係以中心角(開口之周方向之兩端部與端板之中心之大 成之角度)在15度〜60度左右為適當。 斤形 在圖1之例中’將第1通路入口 22設在端板1 6之左側 卜 1通路出口 26设在端板18之右側,因此,上述第1通路 第 22及第1通路出口 26係形成在互相偏差180度之位置。^ 口 而’上述第1通路入口 22及第1通路出口 26之位置關係^、 非限定於此’可採用任意之位置關係。當然,如果從入f 進入之流體為很快地從出口流出的話,會降低熱交換效率 的關係,因此,將兩者之位置設在從第1通路入口流入之' 流體通過第1通路約120度〜240度程度,而更宜為150产〜 3 40度左右之後’從第1通路出口排出之位置為宜。無論如 何’從第1通路入口 22流入之流體為,在第1通路1〇内通過 未滿一周(換言之,未滿360度)之後從第1通路出口 26排 出之。當然,將入口與出口設在約丨80度以外之位置關係 時,對供給入口之流體給予通過較長側之通路之方向之初 期速度以防止流體通過較短側之通路而從出口排出為宜。 因此’如果欲避免該煩雜性時,如圖1所示,將第〗通路入 口22與第1通路出口26形成在偏差約180度(即150度〜210 度)之位置為宜。又,在圖1之例中,將第1通路入口 22與
89117602.ptd 第13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ίο) 之 第1通路出口 26形成在不同之端板’但將該等設在同 端板上也可以。 第1之端板16為,形成有向該第1之端板16之半徑方向連 續之,在與上述第1區域20相異之第3區域28内形成有只在 上述第2通路12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入口 3〇。又,在圖1之 例中,為了簡便起見,各通路係只捲兩周,因此開口之數 量只有兩個,但在實際之熱交換器中通路通常是棬繞1〇周 〜1 00周左右的關係,㈤口之數量也相應而變多。又,在 圖1之例中,第3區域是略呈屬W,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 可以採用如長方形等之任意之形R。當然,在接近端板16 中心的部分丄入口與後述之出口之間之距離變短(每一單 位壁面積之處理流量變大)的關於 〃 J關係,供給於該部分之流體 之熱交換不多。因此,在接近由 ^ 〇0 ,, , ^ * %中心的部分係因開口之大小 設定為小而儘量加大到出口為μ ^ ❺止之距離為宜。因此,第3 區域之形狀為如圖示之扇形^ 巧〜為且。又,為了要避免入口與 出口之距離變短問題起見,第9 ^ ^ ,, 乐d之區域設定為不到端板1 6 之中心附近也可以。例如,牌结。 七A 从相丨从Q /0丄 將第3區域設定成端板之半徑 方向之外側約2 / 3左右也可以^ 士 ^ s ^ ^ 乂(此時,通過中心之第1通路 之周圍不月设開口)。又,開n从 咕η 、名0 c 士 為’設在通過該第3區域内 如果設在通過第3區 之第2通路之所有之周圍為宜。杏 似 pa π ^ ^ ^ 以上之程度則無太多的障 礙。開口之大小並無特別之限a .m I丄上 疋,但如果太小時其處理能 力變低’而太大時則在實行埶丄 _ Μ η ^ flD . …、父換之螺旋狀通路内之通過 距離變紐(母一早位壁面面積夕 、义處理流量變大)的關係,會 域内之第2之通路之周圍之8〇% 、
S91Π602. ptd 第14
頁 45 2637 五、發明說明(11) 降低熱交換效率。因此,開口之大小係以中心角(開口之 周方向之兩端部與端板之中心所形成之角度)在15度〜60 度左右為適當。 另一方面’第2之端板18為,設有在該第2之端板之半徑 方向連續之區域内,而與上述第2區域24相異之第4區域32 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出口 3 4。又’在圊1之例中,為了簡便起見,各通路係只捲繞 兩周’因此開口之數量只有兩個’但在實際之熱交換器中 通路通常是捲繞1 0周〜1 0 0周左右的關係,開口之數量也 相應而變多。又,在圖1之例中,第4區域是略呈扇形,但 並非限定於此,例如可以採用如長方形等之任意之形狀。 當然,在接近端板1 8中心的部分’上述第2通路入口 3 〇與 第1通路出口 34間之通路之距離變短(每一單位壁面積之處 理流量變大)的關係,供給於該部分之流體之熱交換不 多。因此’在接近中心的部分係因開口之大小設定為小而 儘量加大入口與出口間之距離為宜。因此,第4區域之炉 狀為如圊示之扇形為宜。又’為了要避免入口與出口之距 離變短問題起見,第4區域設定為不到端板1 §之中心附近 也可以。例如,將第4區域設定成端板之半捏方向之外側 約2 /3左右也可以(此時’通過中心之第1通路之周圍不胃能 設開口)。又’開口為’設在通過該第4之區域内之第2 ^ 路之所有之周圍為宜。當然,如果設在通過第4區域内= 第2通路之周圍之80%以上之程度則無太多的障礙。開口之 大小並無特別之限定,但如果太小時其處理能力變:,而
89117602.ptd 第15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12) 在^貫行熱交換之螺旋狀通路内之通過距離變短 a ^ *单位面面積之處理流量變大)的關係,會降低熱交 換效竿。因此,Ρ与 ν 開口之大小係以中心角(開口之周方向之 兩知部與步而板夕由 ^ Λ ^ 之中心所形成之角度)在15度〜60度左右為 過當。 第通路人_設在_6之右-側’ 入aqn β 、叹在端板I8之左側,因此,上述實施2通路 通路出口 34係形成在互相偏差丨80度之位置。 心而’ 士述第2通路入口 30及第2通路出口 34之位置關係為 並非限定於此’可採用任意之位置關係。當然,如果從入 口進入之流體為很快地從出口流出的話,會降低熱交換效 率的關係,因此,將兩者之位置設在從第丨通路入口流入 之流體通過第1通路約12〇度〜340度程度,而更宜為150度 〜340度左右之後’從第1通路出口排出之位置為宜。無論 如何’從第2通路入口 30流入之流體為,在第2通路丨2内通 過未滿一周(換言之,未滿3 6 0度)之後從第2通路出口 34 排出之。當然,將入口與出口設在約丨80度以外之位置關 係時,對供給入口之流體給予通過較長侧之通路之方向之 初期速度以防止流體通過較短側之通路而從出口排出為 宜。因此’如果欲避免該煩雜性時,如圖1所示,將第2通 路入口 30與第2通路出口 34形成在偏差約180度(即150度〜 21 0度)之位置為宜。 在圖1之例中,將第2通路入口 30與第2通路出口 34形成 在不同之端板,但將該等設在同一之端板上也可以D又,
89117602.ptd 第16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13) 在圖1之例中’將第2通路入口 3〇設在與第1通路入口 22相 同的端板上,但可以設在不同的端板上。換言之,第t通 路入口,第1通路出口 ,第2通路入口 ,及第2通路出口係 可设在任何一個端板上,把那一個口設在那一個端板也玎 自由》又疋之 ^然’將各出入口配成使兩個流互相對抗之 狀態流動為宜。 其_人’將操作方法說明如下。對第1區域2 0供給應實行 熱父換之=1流體。此乃對第1區域20之外緣部氣密地連接 未圖不之=,從該管把第1之流體供給予第1之區域20而為 之又,端板係平面狀的關係,邛容易地與管連接。第1 ,域2(3供給第1之流體時,如在圖1中用虛線之箭號所示, 1之流體為從第1通路入口 2 2進入第J通路i 〇内。然後, 在螺旋狀通路1 0内通過約半周之後從第1通路出口 26排出 ^同日守,以同樣方法對第3之區域供給第2之流體。所供 ::之第2之流體為’ 士°圖1中之實線箭號所示,從進入第2 =路12,在第2通路内通過約半周之後,從第2通路出口 又’如圖1所示’第1之流體與第2之流體係成為 相對w為宜。此乃如圖!所示,將第j通路入口22與第2通 路入口 30形成在偏差18〇度之位置而可容易地達成。 於疋‘第1之流體及第2之流體分別通過第1之通路1 〇 及第2通路12時,藉該等之間之壁面14而實行熱交換。 此時之熱交換效率為與習知之螺旋狀熱交換器相同之程 度’然而流體係在螺旋狀通路内只通過未滿一周的關係, 其壓力損失小,且處理能力可大幅度地提高。茲根據圖2
452637 五、發明說明(14) 將其說明如下。如圖2所示,在其剖面積Ad,長度^之通路 之中央有其表面積為Af之熱交換膜’有流量v之流體向相 對方向流動。此時之熱交換效率以v /Af表示,而以v /Ad X L表示壓力4貝失在此,剖面積為相同而使長度縮短成1 /5之通路内設5牧其表面積為Af/5之熱交換膜,使流量v 之流體向相對方向流動(其溫度差為相同)。此時之熱交換 效率為V/(Ai/5)x5)=V/Af而沒有變化,但壓力損失 為(V / Ad xL)x 1/5而減少成ι/5(膜厚不管)^換言之, 熱交換效率為’如果所流入之兩流體之溫度差為相同時, 依靠熱交換膜之每一單位面積之處理流量,因此將熱交換 膜予以分割而縮短通路長度之結果,在不變化熱交換效率 之狀態下可實現壓力損失低的熱交換器。換言之,不改變 熱父換膜之面積’而加大流體之出入口面積之結果,可實 現在不改變熱交換效率之狀態下可處理大量之流體之熱交 換器者。 ^ 其次’將上述本發明之熱交換器之製造方法之一例說明 如下。第1及第2之端板1 6,1 8為,分別設有嫘旋狀之突條 36。將該等端板以形成有突條36之一倒向内側予以相對而 平行保持之。將具有可撓性且彈性之材料所成之兩枚薄膜 予以重疊’把薄膜予以彎曲使該薄膜之長度方向直行之方 向之中心部分向螺旋之外側突出之狀態之同時(參考圖 3)’使各薄膜能夠接觸兩端板上之各突條之狀態,把上述 溥膜捲成螺旋狀。又,在本說明書中所謂「弹性」者係意 味著如上迷向薄膜之長度方向直行之方向之中心部分向螺
的117602.ptd 第18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15) 突曲薄膜時,薄膜會發揮恢復原狀之 考圖"二兩係分別捲繞於不同之突條(參 路。把薄膜彎曲成如上述2互相分離之第1及第2通 把薄膜彎_曲成如= :::中心側向外側捲取之。又, 曲之狀態之定位模具。換兮 > 彳使用把薄膜保持成該彎 之定位模具,$ ,¾ _ # '。,準備具有略字形狀之開縫 態下實行ί取==於ΓΪ位:具之上述開縫内之狀 達成捲取動作者。此時,心:2弓曲成上述之狀態下可 見,將突脚之向螺旋之^了^吏薄膜能夠容易越過突條起 之傾斜面為宜β突條36之螺旋=側形成為如圖1中所示 ^ Λ 之螺旋之外側為,對端板形成為垂 直狀為宜,如此構成時’沿著突條36之外側而可固定薄 膜。在圖3中模式地顯示該狀態。又,在端板之開口部不 能形成突條的關係,在捲取時,&圖3所示,從端板之外 側抵接賦予捲取用突條之定位模具板38於該等之開口部而 貫行捲取為且。又,如圖1所不,在螺旋之開始點及終點 部分,將兩枚之薄膜予以重疊,一周〜數周捲取在同一突 條之結果,氣密地封閉各通路為宜。如此構成時,兩枚薄 膜之開始點及終點部為,不必實行特別之黏接處理等也實 質上可氣密地封閉β捲取之後,卸下導板38,把薄臈之端 部與突條36予以氣密地結合。其為,例如在捲取後用超音 波來使薄膜與板之接合面發生熱而熔接等之,因加熱而熔 接之方法’結合部分浸潰於溶解薄膜及/或突條之溶媒
89Π7602.ρΐ<1 ΙΗ 452637 五 、發明說明(16) 内’以溶接之方法,對薄膜之且 結合部分之方法等而可實行之。又二°卩塗敷黏接劑而黏接 而設槽溝,將薄骐插入該槽溝 ,鄰接於突條之外側 在圖4〜圖6中顯示本發明:=开=氣密性也可以。 中’開口部係以只有設有開口之區域U f圖4〜圖6 開口。又’也省略螺旋狀之通路。:::頁二,省略各個之 苐1端板設有第1通路入口與第2通 卩,例為,在 有第1通路出口與第2通路入口 ,在第2端板設 所有之開口言曼在第!之端板之例/ =35所示之例係把 第1端板設有第1通路入口與第丨^6所不之例為’將在 有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出口之例。而在第2端板設 其次,根據圖7,钟士安银。 項)說明如下。又,在7、之1;;明(中請專利範圍第6 用設有開口之區域來顯- J 5圖4〜圖6,開口部係只 略螺旋狀之通路:螺旋: 各個之開口者。又,也省 二.22及第!通路出口 26 及= 同。在圖7所示之例令楚9、s / 丁之本案第1之發明相 形成為互相不同々令,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出口 34係 之端板之較大區域如圖7所示。換兮之, 圖發明/之第3區域及第4之區域較=:又^通路 4圖7中,但與第2通路出口34相同大小之開口 叹在第2之鳊板之相 ^ „ 34之大小為並益特目^位[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出口 …符別之限疋’但以中心角2 4 0度〜3 0 0度左 ^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出口為可分斷之。 本案第2之發明為,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出口之大 45 2bcJ r 五、發明說明(17) ___ 小以外之構成及較佳形態為蛊 同。 ’、述之本案第1之發明相 其次’將其操作方法說明如 本案第!之發明’從第】通路入口 2° 1根據圖而說明之 第1通路内。進入第1通路> '、VQ第1之流體’放進 過未滿一周而從第1通路出口 ,瓒為,在第1通路内通 通路入口供給第2之流體’向—〈。另一方面’從第2 從第2通路出口 34排出之。在兮%之輪方向通過第2通路, 間實行熱交換。 °x期間内在第1與第2流體之 其次,根據圖8,說明本幸 1 0項)如下。又,在圖8中,^ _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 設有開口之區域來表示,而::,4〜圖6 ’開口部係只以 嫘旋狀之通"旋狀之第丨=:之開口。又,也省略 為,如同本案第1之發明。在第=路及第1及第2之端板 X ^ 在第3之發明中,第1通路之第1 入口 ^係只设在第1之端柘 他丨的生々划八 松板之+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或内 側約一半之部分,而第1诵牧 φ , ,μ 乐1通路之第一出口26也只設在第1或 第2之立而板之半控方向之外彳目彳 <外側約一半或内側約一半之部 刀it日-如果第1通路之第)入口 22設在第】之端板之半 徑,向之/卜側約一半之部分日夺,第i通路之第丄丨口26也設 在第1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之部分,而第 1通路之第1入口 22設在第丨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内側約一 半之部分時,第1通路之第1出口26也設在第1或第2之端板 之半徑方向之内側約一半之部分。又,設有只在第丨通路 開口之第一通路之第2入口 22,,其為以未圖示之管而與第
452637 五、發明說明(18) 1通路之第1出口26氣密地連接之。又,如果第1通路之第1 入口 2 2設在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之部分 時’第1通路之第2入口22,係設在第1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 方向之内側約一半之部分,如果第1通路之第1入口 2 2設在 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内側約一半之部分時,第一通路 之第2入口 2 2 ’係設在第丨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侧約 一半之部分。再者,設有第1通路之第2出口26,。如果第1 通路之第1入口 2 2 ’係設在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侧約 一半之部分時’第1通路之第2出口 26,也設在第1或第2之 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之部分,如果第1通路之第2 入口 2 2係設在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内側約一半之部分 時,第1通路之第2出口26’也設在第1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 方向之外侧約一半之部分。 又’在圖8所示之例中’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出口34 為如圖8所示’形成為不同端板之較大區域^換言之,本 案第1之發明中之第3區域及第4之區域為較大。又,第2通 路入口雖然未圖示於圖8内,但與第2通路出口 34同樣大小 之開口设在與弟2端板同樣位置。第2通路入口與第2通路 出口 3 4之大小係並無特別之限定,但以中心角2 4 〇度〜3 〇 〇 度之程度為宜。又,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為可分斷 之。再者,本案第3之發明為,如上述各有兩個第〗通路之 入口及出口之點以及如上述各有兩個出口之點,以及第2 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之大小以外之構成及較佳形態為 與上述之本案第1之發明相同。
五、發明說明(19) '-- 其次,就操作方法兮, 之流體。進入第^通路^下路入口22供給第1 過未滿一周(在圖δ之例 ^體為’在第1之通路内通 口 26排出之。被* ί:第'約半Λ)之後從第1通路之第1出 第1通路之第2入口 22,推體係通過未圖示之管而從 未滿一周(在圖8之例中通路内,在第】通路内通過 26,排出之。另一 約半周)之後從扪通路之第2出口 向螺旋之軸方向通過第:f2通路入口供給第2之流體’ 之。在該期間内於;H通路’從第2通路出口 34排出 本案第2之發明及第3與之 =體之間實行㈣ 之發明同樣的方法製』^發明之熱交換器也可與本案第1 本發明之熱交換器為, 交換之所有之用途,而治二=於在流體之間互相實行熱 佳用途之-例,可舉適=^為氣體或液體均可。關於其較 即,本發明係復;;:: = ::, 前之空氣與用以再生吸濕;係,在加熱 本案發明之㉟交換器為彳良之間實行熱交換。 器者。也就m本發明為 j㈣錢濕機之熱交換 體,收容於該體内之吸漏構件,至少具備有:箱 生空氣加熱用加熱器,及再生吸該吸濕、構件之再 生空氣與上述加熱器所加熱空 $:南溫局濕之再 交換器’及/或再生吸渴構件後之=巧行„ 问'皿可濕之空氣予以冷
89117602.ptd 第23頁 452637 五、發明說明(20) * --- 卻,或再熱回收用之熱交換器之除濕機中, 為本發明之熱交換器之除濕、機者。該種除濕機本身、(:交 換器為習知之熱交換器者)係取所周知者,』國^ 利第6,〇83,3〇4號所記載者(美國專利第6〇83 3〇4號俜$ 含在本說明書内作為參考)。將本發明之熱交換器適用於 除濕機之結果’以小於習知之壓力實行熱交換處理時也可 達成與習知同等或以上之熱交換效率,也可以節省消耗 力,又可使馬達小型化。 [元件編號之說明] 10 第1通路 12 第2通路 14 壁面 16 第1之端板 18 第2之端板 20 第1區域 22 第1通路入口 24 第2區域 26 第1通路出口 28 第3區域 30 第2通路入口 34 第2通路出口 36 突條 452637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顯示本案第1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模式分解圖。 圖2為顯示說明本發明之熱交換器之熱交換效率用之 圖。 圖3為顯示說明製造本發明之熱交換器之方法用之圖。 圖4為顯示本案第1發明之其他一實施例之模式圖。 圖5為顯示本案第1發明之其他一實施例之模式圖。 圖6為顯示本案第1發明之其他一實施例之模式圖。 圖7為顯示本案第2發明之較佳其他一實施例之模式圖。 圖8為顯示本案第3發明之較佳其他一實施例之模式圖。
89117602.ptd 第25頁

Claims (1)

  1. 452637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熱交換器,其具備有: 螺旋狀之第1通路; f1通哲路而形成,相隔壁面而與該第1通路鄰 之’螺ί疋狀之第2通路; 分另m該第1及第2通路之兩端面之第!及第2之端 ίΐΠ,端板之一群開σ ’而在該第1之端板之 方向連,'貝之第1區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 所成之第1通路入口. 手之 設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 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第2區域内只在上述第丨之通 口之—群之,口所成之第1通路出口; 設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 徑方向連續之第3區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開口之一群 口所成之第2通路入口; 设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一群開口,而在該 牲方向連續之第4區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開口之一群 口所成之第2通路出口; τ 上述第1通路係在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 £ 之區域則被密封; ^ 上述第2通路係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 之區域則被密封; 從上述第1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丨通路之第〗之流體 在上述第I通路内通過未滿一周之後從上述第1通路出 出; 第26頁 接 板; 半徑 開口 t第2 路開 之半 之開 之半 之開 〔外 L外 口排 26 37 六 申請專利範圍 從上述第2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2通路 在上述第2通路内通過未滿一周之後之机體為, 出; 俊攸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 上述第1及第2之流體分別通過第1 藉上述壁面而在該等之流體之間實 =路之期間内, Λ 1丁熱Φ拖去 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交換 ' 入口係在橫越上述第1區域内之第/ °,、中上述第1通路 之每-個均設有開口,上===質上全部之周 區域内之第1通路之實質上全部之出口係在橫越上述第2 實=巧通路人α係在橫越上述第3區域η有開α 貞上全部之周之每一個均設有開Q ,、路之 在橫越上述第4之區域内之第2通路之述第2路出口係 —個均設有開口者。 實資上王郤之周之每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 甘士 L ^ 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係升ί ώ、益' …、中上述第1通路 弟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 度之位置,上述 置者。 峪出口係形成在互相偏差180度之位 入口 t ί Γ、®專跋利屮範圍第2項之熱交換器,其中上述第】通路 八口及第1通路出□係犯丄、丄 ’略 第?補攸 係开y成在互相偏差1 80度之位置,上沭 ;2者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係形成在互相偏差】8〇度i; 上述H月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熱交換器,其中 上4第1之流體及第2之流 ^ 〒 互相向相對之方向通過者體係刀別在上述第1及弟2通路内
    i 4 5 2 6 3 7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種熱交換 螺旋狀之第1通路; 沿者该第I通跋 — 之,螺鉍狀之第2通路; 興4第1之通路鄰接 分:U該第1及第2通路之兩端面之第 設在:第1之端板之一群開口,?及第2之端板; 方向連續之第1區域内只在上述第C而板之半徑 所成之第1通路Λ 口 ; 塔開口之一群之開口 設在上f第1或第2之端板之-群開口,而在該 之端板之半杈方向連續之第2區域内只在上过或弟 口之:群之開口所成之第丨通路二、在上述第1之通路開 形成在上述第丨或第2之端板内,但 以外之第3區域内,只開口在上物通路及弟;之區域 之第2通路入口; 群開口所成 端板之端板 只在前述第2 路出〇以外 路出口以外 及形成在不同於形成有上述第2通路入口之 内,但在上述第丨及第2區域以外之第4區域, 通路開口之一群開口所成之第2通路出口; 上述第1通路係在上述第丨通路入口及第丨 之區域則被密封; 上述第2通路係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 之區域則被密封; # ϋί第」!路X進C上述第1通路之第1之流體為 出口排 f上述第1通路内通過未滿一周之後從上述第丨通”路;
    452637 六、申請專利範圍 從上述 從上述第2通路入口進入上述第2通路之第2之流體為, 向上述螺;^疋之轴方向通過上述第2通路之後從上述第2通 出口排出; 上述第1及第2之流體係分別通過第1及第2通路之期間 内,藉上述壁面而在該等之流體之間實行熱交換之熱 器者。 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熱交換器,其中上述第2通路 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係在上述各端板内之,上述第丨及 域以外之略全區域之範圍内有形成者。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熱交換器,其中上述第1通路 入口係在橫越上述第丨區域内之第丨通路之實質上全部之 之每一個均設有開口,上述第1通路出α係在橫越上述第2。 Ξ域Λ之㈣第1通路之實質上全部之周之每-個均設有開 路之實皙ν Γ入口係在橫越上述第3之區域内之,第2通 口係在橫越:dw個均設有開口,上述第2通路出 之每-個均4=者之第2通路之實質上全邹之周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埶交換兑中卜 入口係在橫越上奸,楚]r丄·、.、交換益,’、中上述第1通路 之每一個均钟右,第1區域内之第]通路之實質上全部之周 區域内之第ΐϋΪ 口,/述第1通路出口係在橫越上述第2 口,上述第2通路入口传f上全部之周之每一個均設有開 路之實質上全部 橫越上述第3之區域内之,第2通 口係在橫越上述=周之每 ''個均設有開口,上述第2通路出 區域内之第2通路之實質上全部之周
    第29頁 452637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之每一個均設有開口者。 10. —種熱交換器,其具備有: 螺旋狀之第1通路; 沿著該第1通路而形成,相隔壁面而與該第1之通路鄰接 之,螺旋狀之第2通路; 分別覆蓋該第1及第2通路之兩端面之第1及第2之端板; 連續於該第1之端板之半徑方向之區域内而該半徑方向 之外側約一半或内側約一半之部分所設之第1區域内只在 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第1通路之第1入 〇 ; 及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區域,而上 述第1通路之第1入口係設在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之部分 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部分之第2區域内,設在 内側約一半之部分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内側約一半部分之 第2區域内之,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之 第1通路之第1出口; 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區域内而設在 該半徑方向之外侧約一半或内側約一半部分,當上述第1 區域設在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部分時則設在内側約一半 之部分,而設在内侧約一半部分時則設在外側約一半之部 分之第3區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開口之一群之開口所成 之第1通路之第2入口; 連續於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之半徑方向連續之區域内, 當上述第1通路之第2入口設在之半徑方向之外側約一半部
    89117602.ptd 第30頁 452637 六、申請專利範圍 ______ 分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外側約—半之苐 。、 内側約一半部分時則設在半徑方向之^區域内,設在 4區域内之,只在上述第丨通路開口之〜側約一半部分之第 1通路之第2出口; 鮮之開口所成之第 形成在上述第1或第2之端板内,但上 以外之第5區域内,只開口在上述第2 第1至第4之區域 之第2通路入口; ^路之一群開口所成 形成在不同於形成有上述第2通路入 内,但在上述第】至第4之區域以外之之端板之端板 第2通路開口之一群開口所成之们通路6區域,只在上述 上述第ΐϋ路之第liha與上述以通出口,氣密地連結 路; 之第2入口之第3通 上述第1通路係在上述第〗通路之第1 二之第^及第2 ^ “夕卜之區域則被^第2人口及第】通 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 ’上述第2通路係 々從上述第1通路入口進入之第1之流體J區域則被密封; -十-笛9 3 Α 周之後藉上述第1通路之心f上述第1通 内,在上述第%;;第1通路之第2入口進入上述第, 第2出口排出路内通過未滿-周之後從上述第〗通;: 從上述第2 ϋ故λ 向上述螺L軸方二進入上述第2通路之第2之流體為, 口排出; 軸方向通過上述第2通路而從上述第2通硌出 上述第1及第2之流體係分別通過第1及第2通路之期間
    45 26 37 六、申請專利範圍 内’藉上述壁面而在該等流體之問 者。 實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令你 上述螺旋之開始點部分及终點邻八 項之熱交換器’其中 路之壁面為互相重叠:捲繞形成上述第1及第2通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熱 開始點部分及終點部分,形成上述、器,其中上述螺旋之 互相重疊地捲繞者。 1及第2通路之壁面為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 〇項中 中上述螺旋之開始點部分及終點壬一項之熱父換器,其 通路之壁面為互相重疊地捲繞者。刀,形成上述第1及第2 it 一種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 10項中任-項之熱交換器者,其包^在㈣專利範圍第1至 將具有螺旋狀之突條,且設有上有’ 之端板予以平行地保持,並將具有二’口之上述第1及第2 成之兩枚薄膜丨以重叠,把該薄模^性且彈性之材料所 度方向直行之方向之中心部分向γ以f'曲使該薄膜之長 同時,使各薄膜能夠接觸兩端板上:疋之外側突出之狀態之 上述薄膜捲成螺旋狀之製程者。之各突條之狀態下,把 15.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制 補因μ、+. 0a A ^ 灰造方法,其中將具有彌 遂開口 4所發生缺失之上逃螺旋狀之突條之區域之 "之導板,抵接於上述開□部而把上述薄膜捲取成螺旋 狀者。 1 6.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4或1 5項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
    4 5 2637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兩枚之薄膜係在螺旋之開始點部分互相氣密且重疊地捲 繞,而且,捲取成螺旋狀之後,在螺旋之終點部分將上述兩 牧之薄膜氣密且重疊地捲繞者。 17, —種除濕機,其具備有,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3項中任一項之熱交換器者。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除濕機,其中在至少具有箱 體,收容於該體内之吸濕構件,用以再生該吸濕構件之再 生空氣加熱用加熱器,及再生吸濕構件後之高溫高濕之再 生空氣與上述加熱器所加熱前之空氣之間實行熱交換之熱 交換器,及/或再生吸濕構件後之高溫高濕之再生用空氣 予以冷卻,或再熱回收用之熱交換器之除濕機中,上述之 熱交換器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3項中任一項之熱交換器 者0
    89117602.ptd 第33頁
TW089117602A 1999-04-16 2000-08-30 Heat exchanger, its manufacture, and dehumidifier including the same TW45263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09793A JP3090915B1 (ja) 1999-04-16 1999-04-16 熱交換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除湿機
PCT/JP2000/005355 WO2002014770A1 (fr) 1999-04-16 2000-08-10 Echangeur de cha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et deshumidificateur comprenant ledit echangeur de chaleu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52637B true TW452637B (en) 2001-09-01

Family

ID=2634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17602A TW452637B (en) 1999-04-16 2000-08-30 Heat exchanger, its manufacture, and dehumidifier includ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814132B1 (zh)
JP (1) JP3090915B1 (zh)
TW (1) TW452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8684B1 (en) * 2000-08-10 2007-10-10 Kankyo Co., Ltd. Heat exchang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heat exchanger, and dehumidification machine including the heat exchanger
DE10134284C1 (de) * 2001-07-13 2002-11-21 Draeger Medical Ag Dochtanordnung für einen Narkosemittelverdunster
US20070151447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Membran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Inc.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and processes for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WI400421B (zh) * 2010-01-14 2013-07-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TWI400420B (zh) * 2010-01-20 2013-07-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piral heat exchanger
JP5873602B1 (ja) * 2014-03-05 2016-03-0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6973803B2 (ja) * 2017-01-23 2021-12-01 Cr−Power合同会社 渦巻き状移動機構、及び、渦巻き状移動機構を備える水平回転炉
US10557391B1 (en) * 2017-05-18 2020-02-11 Advanced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Inciner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JP6819877B2 (ja) * 2017-06-08 2021-01-27 Smc株式会社 圧縮空気用の熱交換器、その熱交換器を用いた除湿ユニット、及びその除湿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除湿システム
EP3882552B1 (de) * 2020-03-20 2023-08-23 Viessmann Climate Solutions SE Tauschervorrichtung
TWI769612B (zh) * 2020-11-02 2022-07-01 國立成功大學 渦捲式加熱裝置
JP2023114385A (ja) * 2022-02-04 2023-08-17 株式会社クリーンプラネット 発熱装置および熱利用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2384A (en) 1979-12-11 1981-07-06 Toshiba Corp Countercurrent type heat exchanger
DE3418561A1 (de) * 1984-05-16 1985-11-21 Heinz-Günter 3134 Bergen Menz Waermetauscher aus polymeren
US4883117A (en) * 1988-07-20 1989-11-28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wirl flow heat exchanger with reverse spiral configuration
JP3040873B2 (ja) 1992-03-18 2000-05-15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スパイラル式熱交換器
DE69323505T2 (de) * 1992-04-02 1999-06-17 Denso Corp., Kariya, Aichi Wärmetauscher
US5273106A (en) * 1992-07-21 1993-12-28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 Self-defrosting recuperative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US5316747A (en) * 1992-10-09 1994-05-31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in a hydrogen-containing gas mixture
US5326537A (en) * 1993-01-29 1994-07-05 Cleary James M Counterflow catalytic device
JP3512186B2 (ja) * 1993-03-19 2004-03-29 イー・アイ・デユ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化学処理及び製造のための一体構造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US5787974A (en) * 1995-06-07 1998-08-04 Pennington; Robert L. Spiral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S2111410T3 (es) * 1996-08-05 1998-03-01 Hubert Antoine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en espiral.
JPH10277678A (ja) 1997-04-03 1998-10-20 Matsukueito:Kk 熱交換器
WO1999057492A1 (en) * 1998-05-05 1999-11-11 Thermatrix, Inc. A device for thermally processing a gas stream, and method for same
US6282371B1 (en) * 1998-07-02 2001-08-28 Richard J. Martin Devices for reducing emissions, and methods for same
SE9903367D0 (sv) * 1999-09-20 1999-09-20 Alfa Laval Ab A spiral heat exchanger
US6233824B1 (en) * 1999-10-08 2001-05-22 Carrier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heat exchanger
US6397944B1 (en) * 2000-01-28 2002-06-04 Lsi Logic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6607027B2 (en) * 2001-04-05 2003-08-19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Spiral fin/tube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090915B1 (ja) 2000-09-25
JP2000304474A (ja) 2000-11-02
US6814132B1 (en) 2004-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52637B (en) Heat exchanger, its manufacture, and dehumidifier including the same
US7147036B2 (en) Heat exchanger,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dehumidifier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5765309B (zh) 用于湍流式耐腐蚀换热器的方法和系统
US11578881B2 (en) Enthalpy exchanger
KR20050065650A (ko) 열 교환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313626B (zh)
TW200837325A (en)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and dehumidifier
CN111886454B (zh) 热交换器和用于从空气中提取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506736A (ja) 熱・物質移動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システム
CN107596530A (zh) 具有用于加湿和冷凝物管理的微结构的医疗部件
CN101336358A (zh) 蒸发式冷却装置
CN105916534B (zh) 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及换热器
JP2005504255A (ja) ポリマー管を有する流体ハンドリング用バリアリボンの製造方法
CN104321611B (zh) 层叠型全热交换元件以及热交换换气装置
TWI364520B (en) Dehumidifier
CN105247294A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热风机
CN110121370A (zh) 换热器及人工肺
JP2005504233A (ja) 流体処理用ポリマーバリア管の製造方法
JP2004003844A (ja) 除湿機
EP0053604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ultiple coil, multiple tube heat exchanger
KR200270589Y1 (ko) 건축용 단열보드의 제조장치
JP2002031497A (ja) 2重管式熱交換器
JPS58214784A (ja) 熱交換要素及び蓄熱器
JPH0454481B2 (zh)
JPS6026297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