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0893B - Semiconductor suppor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composite body and its manufactur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suppor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composite body and its manufa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0893B
TW440893B TW088111911A TW88111911A TW440893B TW 440893 B TW440893 B TW 440893B TW 088111911 A TW088111911 A TW 088111911A TW 88111911 A TW88111911 A TW 88111911A TW 440893 B TW440893 B TW 4408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eramic
substrate
mentioned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1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suneaki Ohashi
Tomoyuki Fujii
Original Assignee
Ngk Insula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Insulators Ltd filed Critical Ngk Insulator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0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08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ositioning,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having a heterogeneous or anisotropic structure, e.g. powder or fibres in a matrix, wire mesh, porous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71Bases, plates or heatsinks
    • H01L21/4882Assembly of heatsink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12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01L23/14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 H01L23/15Ceramic or glass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493Composite; i.e., plural, adjacent, spatially distinct metal components [e.g., layers, joint, etc.]
    • Y10T428/12535Composite; i.e., plural, adjacent, spatially distinct metal components [e.g., layers, joint, etc.] with additional, spatially distinct nonmetal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 4 .J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 本發明是有關於半導體支持裝置、它的製法、金屬基 材-陶瓷複合體的接合方法、使用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之 接合體的製法以及據此所得列的接合體。 【習知技術】 ρ 在由氮化鋁、氧化鋁、破化石夕、氮化硫等的陶瓷基體 所形成的晶座(susceptor)類I中’電極端子的材質若 就耐熱性、耐腐蝕性及接合性的觀點來選擇,能夠完全滿 足上述各項要求的材質是#常稀少的。例如,就陶瓷基體 以焊料與金屬端子接合的方法而言’藉由接合時的殘留應 力或是伴隨電力的開和關時的通電循環所引起的熱應力 等,而容易導致陶瓷發生裂痕等的不良。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因此,為了維持端子的塑性變形能,就端子的材質而 言’考量的對策是使用低融點的金屬或高純度的金屬,可 是因端子本身的保形性不良,所以金屬會產生端子變形的 問題’或是因與焊料的過剩反應’而造成接合界面脆化及 接合強度低下的現象。 此一方面’已知有藉由側面排列(rank side)的方 式來製造金屬基複合材料者(例如,1997年出版的「陶 瓷」期刊第32卷第2冊第93〜97頁的「依側面排列方式, CMC(曱基纖維素)及MMC(絲裂霉素)的網狀製造技術」)。 例如已知在碳化矽/鋁系以及氧化鋁/鋁系之各種複合 材料中,可適用側面排列的方法,並使溶融狀態的鋁與陶
Λ άΟ _____' 五、發明說明(2) 瓷間的濡濕性良好,這種方法稱為一般的非加壓金屬滲透 法。 就這種方法而言,使用作為強化材的碳化矽或紹,形 成具有接近最終目標形狀的預成胚’在預成胚的内部紹合 金接觸表面以外的表面上,設置有使成長停止的阻隔膜。 若在一般8〇〇 左右的氮氣中’使上述預成胚與鋁合 金相接觸’則鋁會一邊潤濕陶瓷,一邊滲透到預成胚中的 空洞内’因而形成複合材料。在這種複合材料中,須確認 陶瓷與鋁的界面間有氮化鋁層的存在。 但是’將這樣的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接合於陶免或 金屬’特別是絕緣性陶莞者’至今尚未被討論到。 本發明的課題是於具有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的基體、 埋設在基體中的導電性構件以及與導電性構件相連$的端 子之半導體支持裝置中,提高對於絕緣性材料與端子 合部的通電循環的耐久性。 另外,本發明的課題可提供將金屬基材—陶瓷複合 接合於陶瓷、金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瓷上的方法。 此外,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用以互相接合陶究、金 或埋设有金屬之陶瓷所構成之複數構件的新接合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支 括:基體,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道 、特徵在於包 體中;端子,…接導電性構件’埋設在基 千相連接’且由導電性的金屬基
440893
材-陶瓷複合體所構成。 本發明者,是從由絕緣性陶瓷所形成的基體與端子之 f合構造中,想到可藉由具有導電性之金屬基材陶免複 合體來形成端子。然後’使端子與基體直接接觸,或者θ ,端子與基體之間存在有中間材的狀態下,其中該中間= 是由含有構成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之金屬基材的主成分 ^莫耳%以上的合金所構成,於〇. 〇〇〇1托耳以下的壓力^學 境中及金屬基材與合金溶融的溫度下’藉由對絕緣性材 料 ^0子以及中間材進行熱處理,發現可使端子與絕緣性 材料相接合。上述端子,與基體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即 反覆地通電循環也不會造成破壞。 此外’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支持裝置,包括: 基體’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導電性構件,埋設在基體 中;端子’可與上述導電性構件相連接,且由金屬或導電 性陶瓷所構成;以及結合材,介於端子與基體之間,可使 端子與基體相接合’且由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構成。 在上述之半導體支持裝置中,端子與基體牢固地接合 在一起,即使反覆地通電循環也不會造成破壞。 另外',本發明者又想到上述發明可適用於在端子以外 的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製之一面的構件與由陶瓷、金 Ϋ 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瓷所構成之另一面的構件相接合之 際。結果’兩者在0.0001托耳以下的壓力環境中及構成金 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之金屬基材的溶融溫度下,藉由對金 屬基材-陶瓷複合體及另一面的構件進行熱處理,發現可
第6頁
五、發明說明(4) 使上述複合體與另一面的構件相接合。 在上述情況中,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及另一面的構 件可在直接接觸的狀態下進行熱處理’或者’也可於存在 有由含構成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之金屬基材的主成分 莫耳%以上的合金所構成之中間材的情形下進行。 另外’本發明係有關於—種利用上述之各種製法所1 到的接合體’其特徵在於為由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得 成之一面的構件與由陶瓷、金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免% / 成之另一面的構件相接合而成。 形 另外’本發明者將上述接合方法更進一步推展, 陶瓷、金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瓷所形成之一面的構件 由 陶瓷、金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瓷所形成之另一面的樽及由 間” 11又了由金屬基材_陶兗複合體所形成的結合枓半、之 在0.0001托耳以下的壓力及在可使構成金屬基材 並 合體之金屬基材溶融的溫度下,藉由將一面的構件定複 材及另一面的構件進行熱處理,發現兩者可相互丄結合 起。 合在〜 在“種情況下,金屬基材-陶究複合體與 及其他的構件也可以在直接接觸的狀態下構件 是可將由含有70莫耳% (mole% )以上的構成金處理。或 陶竞複合體中金属基材的主成分的合金所構成之屬基材〜 進一步介設於一面的構件與結合材之間及/ 間枒, 與結合材之間。 5 面機件 另外, 本發明係有關於利用上述 製法所得到之接合
五、發明說明(5) 體。 u ^ 上述所板藉由在金屬基材-陶瓷複人體的金屬A 材溶融溫度下進行熱處理 尤複β虹的金屬基 或檢測不出有異物的接a⑼^ f合界面上異物較少 高、不易脆及接合強:個接合部分耐熱性 熱循環時的耐久性要^⑼在反覆地進行通電循環或 進行上述般接合的理A,iifr π瓦b 留應力 < 通雷彳t f # π 由破w為疋由於在接合時的殘 金屬2 = ;::: = :.”為陶…與基材 部塑性變形而分散、緩和。s 斤排列或金屬基材的局 具有發熱體、靜電失頭(chuck )衣且1如例不 ^率電極的晶座以及可與晶座相接合的軸承或内板產等 本發明由於可適用於坐播丄.1 ... 加工inn導:ϊ持裝置’ +限於用㈣晶圓上微細 太陽能電池含用在製造液晶面板、精密機械及 之所謂半導體支持裝置,可如例示 生高頻率電極的曰座電極、埋設有可產 之 本發明由於可適用於丰逡鉀±4Jt壯w 以特別可提供对通電循環性之端子接合’所 好是由熱傳導率在2〇W/m . K以上= '。絕緣性材料最 子有導電性,意味著其必須具構ί。此外,端( 子、加熱器端子及靜電失頭用 耸的咼頻率電極端^ 電性程度,具體而言,例如:所:須具有的導 cm以下較佳。 體積電阻係數以在0. 〇〇1 Ω . 另外,在基體上形成盲 五、發明說明(6) 、納端子,端子與基體相接合時,上述複合體在與焊料相接 合時,會適度地吸收已溶融的焊料,或是提供不足的焊 料’因而判斷其具有這樣的緩衝效果。據此,因為可與端 子週邊的圓角(fillet)形狀適當的相合,所以可抑制生 產時因焊料些微的過多或過少所引起接合狀態之毛邊。 由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形成的端子,在作為高頻 率電極端子使用時特別優良。理由如下:在使用由金屬所 構成之高頻率電極端子的情況下,因為高頻率電流會沿著 端子表面附近有限的區域流動,而使實際的電阻變高,或 成為局部發熱的原因。而金屬基材_陶瓷複合體,就電氣 上而言,導電性物質的細線很靠近地並列在一起,高頻率、 電流會分散地流向各細線’就高頻率電流流過區域的有效 戴面積而言,會比使用金屬端子時變得更大,因此可獲得 良好的通電性》 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藉著因其耐磨耗性的特徵所 低發塵性,不僅可用於電極端子用在固定端子等 *f良適合。 別俗,成上述複合材料的金屬基材,在以銘為主成分時特 =柔;=於r溫度可比較低的情形下,… 鉍較佳。、、鋁以外的金屬則以鎂、銦、錫、鉛及、 效果減弱。陶/粒子少或太多都會造成緩衝 的板度刀佈,以寬廣較佳,雙峰型的
第9頁 20〜80為0大體致^的陶^較子的調配量也可作適宜的選擇,但以 440893 五、發明說明(7) 粒度分佈也可以。如此, 高,且可藉由程度不均金材中填充效率變 合對象之陶瓷較佳,例如,陷咨_ # & >仍U於或低於接 情況下,^ » a 陶是構件為氮化鋁或氧化鋁的
情况下,可選擇的配合粒子右氣 ^ yL λ J 二氧化矽。 位子有虱化鋁、乳化鋁、碳化矽和 構成複合材料中的陶瓷以鋁系的陶 層氧化鋁和氮化鋁更佳。 亏住 再加一 製造複合材料的方法並沒有限制’以下的 / 適,例如··將規定的陶免粒子分散在異丙醇等溶合 再與液狀丙烯共聚合物黏結劑等的有機黏結劑中, 大型的究罐球磨機(pot mill )内攪拌混合2〜^。’在 形成料漿(slurry)。之後’使用防爆型噴霧可 料漿進行粒徑30〜100微米()的造粒。接著,备機’將 的造粒粉末放入規定的治具内,利用油壓式壓力’將製成 2〇0,00kgf/cm2的壓力使其加壓成形’並脫脂而機二 成胚(preform)。 传預 另外’取代藉由有機黏結劑所製造的料毁, 子以乙醇等進行喷霧混合而得到的粉末,再利用將陶資•粒 同的加壓成形法,也可以製造出預成胚。 與上述相 在預成胚進行規定的金屬基材之渗透。此日夺 例如自發渗透法、加壓渗透法及真空渗透法。特 可採用 是在銘合金中,添加擇自由鎮、鈦、錯及铪等所^的情形 體中一種以上的活性金屬,再藉由非加壓金屬來組成之群 〜透法使鋁
893 893
五、發明說明(8) 合金的基材渗 所構成的陶竞 基材間具有良 無論在那 以使用較複合 中間材較佳。 先進行熔融為 樣的話可提升 中間材也 中間材的 較佳。中間材 太薄會降低作 中間材過厚, 而難以得到上 與陶瓷的緩衝 用。無論在哪 衝效果減弱, 中間材為 中金屬基材的 中,是由鋁含 況下,中間材 元素與基材中 化合物,而成 另外,在 透到預 界面之 好的濡 -項發 體中的 這個溶 佳,而 全部接 可以是 插入方 的厚度 業性, 會使得 述複合 材使用 個情況 所以複 含有70 主成分 量在70 中的IS 的銘或 為脆化 中間材 成胚的 間’藉 濕性。 明中皆 金屬成 融溫度 兩者的 合體的 片狀( 法,以 以 0 _ 0 5 容易引 純合金 體的效 ,也可 下,因 合材料 % W上 。因此 莫耳% 含量若 是鋁合 的原因 中特別 空洞中,並在基材及由預成胜 由形成氮化鋁,而使得陶究與 然’在使用中間材的情況下, 分溶融溫度低的金屬所形成的 差,以可使中間材較金屬基材 溫度差在1 5 °C以上時特佳。這 保形性。 sheet )、粉末狀或膠狀。 接合界面容易形成傾斜的構造^ mm〜0. 5 mm之間較佳。中間材 起固定在一位置而不易拿起; 與陶曼的接合體變得太接近, 果、。上述複合體’可作為金屬 將複合材料本身作為端子使 為複合材料若過薄會造 的厚度以在〇.5_以±//& 的構成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 ’中間材’特別是在其合適例 以上的鋁合金所構成。在此情 不足70莫耳% _,剩餘的金屬 金,就會合金化或生成金屬間 〇 以含有1莫耳%以上、1〇莫耳
五、發明說明(9) %以下,擇自由痛、欽、錯及铪等所組成之群體中一種以 上的活性金屬(尤其是鎖元素較佳)較佳。 藉由中間材中活性金屬所含之1莫耳%以上的比例, 可使與基材中的金屬成分或強化材之間的親和性向上提 幵’並變得容易滲透。另外藉著活性金屬的比例在1 〇 m 〇 1 e %以下’可以抑制成為脆化原因的金屬間化合物等之局部 生成。 還有’就中間材的全含量為100莫耳%的情況而言, 扣除活性金屬的含量及下述的第3成分的含量,剩餘的部 分就是中間材中主成分金屬的含量。 中間材中’除了上述主成分金屬(鋁較佳)及上述活 陡金屬外,可含有第3成分。使用矽或硼作為第3成分,是 因為莫不會影響主成分故較佳。上述第3成分的作用為降 =融點,即在同樣的溫度下’藉由添加第3成分,使得中 曰材的流動性變好。第3成分的含有比例若為丨5〜丨〇莫耳 %更佳。 在更合適的例子中,構成 莫耳%的鎂及1 · 5 ~ 1 〇莫耳%之 又接合時,在陶瓷構件乃 之間’可將擇自由鎂、鈦、鎳 —種以上的金屬所構成之膜, 及電鍍的方法設置於其間。另 基雜的接合面與複合體之間, 錯及給等所組成之群體中—種 中間材之合金,為含有1〜6 間的石夕所構成的鋁合金。 至於基體的接合面與複合體 、鍅及鈴等所組成之群體中 藉由藏鍵、蒸著、摩擦壓接 外,接合時’在陶瓷構件或 可介設擇自由鎂、鎳、鈦、 以上的金屬所構成之箱。
第12頁
在端子是由具有導電性的陶瓷所形成的情況下, 性陶瓷以T i B2、B4 C、T i C及碳等較佳。 導電 另外,在熱處理前,將陶瓷構件或基體的接八 溶液或驗溶液洗淨,以除去在各接合面上的氧化二面,酸 膜較佳。上述的氧化膜或氮化膜若殘留在接合界面及氮化 妨害中間材或基材滲透入基材中之接合界面橫剖面f ’會 熱處理時的壓力,為了達有效防止各基材^ 二 氮化的程度’高真空度是有必要的,因此,必須在^化及 把耳以下。此外,由防止熱處理時金屬成分蒸發的X 看,壓力以在1 X 1 〇-7托耳以上較佳。 2來
為了使金屬基材溶融’熱處理溫度須在金屬的融 上’並以高於融點20 X:以上較佳。另外,為了抑制對陶以 造成損壞’金屬的融點與熱處理溫度的溫度差以在5 〇瓷 下較佳。 L U 第1圖所示係關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端子1的接合& 狀態,晶座的基體2,設立有設置面2f及背面2e,在背面~ 2e側形成有收容孔2a ’收容孔2a中收容有端子1。端子is 由金屬、導電性陶瓷或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構成。在 基體2中埋設有規定的電極5,電極5中的一部份5a露出於 收容孔内。在端子1中設有螺絲孔1 b及凹陷部1 a。端子1之一 底面lc與收容孔2a之底面2b之間,介設有由金屬基材__陶 瓷複合體所形成的片狀結合材3及中間材4。 藉由在上述的狀態下進行熱處理,可得如第2圖所示 的接合體。端子1的底面ic與收容孔2a的底面2b,因結合 五、發明說明(11) 材32及接合層13而結合在一起。在此處,接合材32大致仍 保有熱處理前接合材3的微細構造。接合層13是由熱處理 則中間材的溶融所產生。可是,構成結合材3 2之金屬基材 1 5的一部份會向下方流出,流入接合層1 3,而使兩者的接 合面消失。接合層丨3的金屬基材與陶瓷2為藉著焊料的作 用而接合在一起’這對電極露出部5a來說,將具有更牢固 地結合的傾向。 二第3圖所不係關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端子1 1的接 合前狀態。在收容孔2a中收容了端子1 1。端子1 1中設有螺 絲孔11 b及凹陷部11 a。本例中的端子11,徐由金屬基材_ 陶究複合體所形成。在端子丨丨的底面llc與收容孔2a的底 面2b之間介設有中間材4。在上述狀態下進行熱處理。 第4圖所示係熱處理後端子接合部分構造之一例。端 子11的上部lie與熱處理前相比較,幾乎沒有變化。端子 11的下部lid ’熱處理後大略對應於區域12。可是,區域 12與接合層13的接合面會消失。複合材區域12,相對於陶 究2子14的稠密’還殘留有接合前複合材料的微細構造。 方面’在接合層13中因構成複合體之金屬基材溶出, 必須藉對應所設中間材的溶融,其中金屬基材丨5佔多 ,陶瓷粒子1 4相對地佔少數。這個金屬基材丨5更加地對 電極5的露出部分5a具有牢固地結合的傾向。 在第5圖的例子中,所謂的外蓋平板(c〇ver pUte ) ^t —面的構件)與2個由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製的 疋端子17 ( —面的構件)相接合,Ua與17a擇各為16、 440893
五、發明說明(12) 1 7的連通孔。 在第6圖的例子中’將上述複合體所製的平板丨9介設 於例如由氮化鋁所製成之圓盤狀晶座1 8 (—面的構件)與 鋁製的基盤2 0之間,並使其互相接合。 ’、 【實施例】(接合實驗1 ) 將平均粒徑25微米("m)的氮化銘粒子分散在異丙 醇的溶劑中,加入液狀丙烯共聚合物結合劑,在大型的究 罐球磨機内攪拌混合4小時’可形成料漿。該料毁利用防 爆型喷霧乾燥機進行造粒,以製造出粒徑約為1 50微米的 球狀造粒粉末。將該造粒粉末填充入規定的治具内,利用 油壓壓力機施加20 0kgf/cm2的壓力進行單軸加壓成形,而 製造出直徑380mm,厚度30mm的大型預成胚。 將該預成胚完全乾燥及脫脂後,於鋁合金(鋁含量 92.6莫耳% ,鎂含量5.5莫耳% ,矽含量1.9莫耳% )的炫 融液中,在氮中含氫量百分之1的氣氛、1.5大氣壓壓力及 90 0 °C溫度下接觸24小時,並利用非加壓金屬滲透法使含 浸在鋁中,再將預成胚從溶液中撈出’即可得到複合體。 氮化鋁粒的調配量佔70 % 。因此,可獲得尺寸為2〇χ2〇χ 20 mm的複合體試料。另外,再製造尺寸為2〇x 20χ 2〇min、 純度9 9 . 9 %的氮化鋁燒結體試料。 複合材試料與氮化鋁燒結體試料的各接合端面,不論 何者,皆可使用編號800的磨石進行研磨。接著’將各研 磨面使用丙酮及異丙醇洗淨後,為·以70 °C、30 %的銨水洗 淨10分鐘。準備已壓延為尺寸2〇x 20x 0.1mm的鋁- ίο矽
第15頁 4 4 Ο 8 9 3 五、發明說明(13) -1. 5鎂合金片,插入一片於複合體試料與氮化鋁燒結體試 料之間以完成準備。更進一步,20x 20x lOmmt的碳塊 (carbon block)與 20 x 20 x 50mmt 的銦塊(molybdenum block)重叠層積而設置,在3χ l〇-8托耳(torr)以上的 真空中’升溫至64 0 °C,保持1 0分鐘後,在爐内進行冷 卻。依日本工業標準第r1601號(JIS R1601 )規定,測得 接合體的4點彎曲強度為1 7 〇 MPa。 第7圖及第8圖所示為複合體與氮化鋁燒結體試料間之 接合界面的二次電子影像(secon(jary electron images )照片。 (接合實驗2 ) 將各研磨面以敍水洗淨後’在氮化鋁燒結體試料的研 磨面上鍵錄。除此之外與實驗1皆相同,所測得之彎曲強 度為80MPa。 (接合實驗3 ) 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使用的是將平均粒徑70微米 仙碳化石夕粒子與銘合金藉著非加壓渗透法所複合得到之塊 ,試料。碳化矽的調配量為70 % 。除此之外與實驗i皆相 同’所測得之彎曲強度為80 MPa。 (接合實驗4 ) 外*:各研磨面以銨水洗淨後’在氮化鋁側鍍鎳。除此之 r 實驗3皆相同,所測得之彎曲強度為10〇MPa ^ (接合實驗5 ) 複合材料與氮化鋁之間並沒有插入鋁_1〇矽—丨.5鎂合
五、發明說明(14) 金片而直接接觸。除此之外與實驗3皆相同,所測得之彎 曲強度為50MPa。 (接合實驗6 ) 氣化铭燒結體試料沒有插入紹_ 1 〇 €夕-1 . 5鎂合金板而 直接接觸。除此之外與實驗4皆相同,所測得之彎曲強度 為70MPa 。 (接合實驗7 ) 將氮化铭燒結鱧試料替換成9 9. 5 %的氧化鋁而使用 之’除此之外與實驗2皆相同,所測得之彎曲強度為 llOMPa 〇
V (接合實驗8 ) 將氣化铭燒結體試料替換成9 9 · 6 %的氧化鋁而使 之,除此之外與實驗4皆相同,所測得之彎曲強度為 130MPa 。 一 (接合實驗9 ) 同尺寸的鐵-50. 5鎳 同,所測得之彎曲 將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替換成相 合金而使用之’除此之外與實驗1皆相 強度為35MPa。 另外,各複合體試料或鐵-50. 5鎳合金試料之 熱膨脹係數及在室溫下的揚氏係數如表丨所示。 又 (接合實驗10 ) $ ° 在接合實驗2中,金屬基材-陶瓷銪 X 20mm X 4mm,氮化鋁燒結體試料的尺〇 、、為2〇mm 18龍。在與複合體试料之氮化銘燒結體試料接合面的相反 第17頁 五、發明說明(15) 面,介設有铭-10石夕-1.5鎂合金片,而與尺寸為20mmx 2 0mm X 18mm的鉬試料相接合。除此之外皆與實驗2相同而 進行接合。所刺彳寸的接合體彎曲強度為9 〇 Μ P a。 表1 _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 鐵-50.5鎳 紹~氣化銘 鋁-碳化矽 密度g/cm3 3.1 3.1 8.3 熱膨脹係數ppm/κ C 40~500〇C ) 10.3 8.3 9.9 在室溫下的揚氏係數 GPa 200 250 160 (端子的接合實驗A ) 利用第1圖來作說明,端子1已接合於基體2上。具體 而言’就是製造出如第9圖所示模式之晶座,而如第8圖所 示般來進行評斷。將兼具高頻率電極與靜電夾頭電極之鉬 篩孔5及作為發熱材之鉬線圈25埋設在純度99. 9 %的氮化 銘成形體中,燒結後可得靜電夾頭加熱器。在錳篩孔5設 有1個尚頻率電極端子1,在锰線圈設有2個電極端子22。 25a為線圈的露出部分。 不管電極端子1或22,皆利用在接合實驗1中所使用之 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來形成。第丨圖顯示,在使鉬篩孔5 中的5a露出之孔穴2a的底部2b上’依順序配置有直徑φ 5 mm X 0.2 mm的合金片(銘-10石夕-1.5錢)4、已加工成直控 05111111><1.31111111;之複合體板(利用在接合實驗1中使用的金
第18頁 440893 五、發明說明(16) 屬基材-陶瓷複合體所形成之板)3及直徑(D7mm X 7mm的電 極端子。電極端子和合金片已用丙酮及異丙醇洗淨。收容 孔底部的複合體板3,為先以丙_及異丙醇洗淨後,再以 7 0 °C、30 %的銨水洗淨。電極端子1的上方,重疊層積設 置有20x 20x 50mmt的鉬塊。線圈側的電極端子也進行同 樣之重疊層積設置。在壓力為3χ 1〇-6托耳以下的真空中升 溫至6 4 0 °C,保持1 0分鐘,在爐内進行冷卻。2 3、2 4為而才 熱碑,2 6為矽晶片。 將所得到的靜電夾頭加熱器安裝在真空室2 8内,高頻 率電極端子1連接在射頻(RF)電-源29上,加熱器端子22 連接在閘流體(thyristor )控制之交流電源30上。27為 南頻率電極。在壓力為0.1托耳的氬氣中,以每分鐘2〇 的升溫速度升溫,到達4 0 0 °C後保持1 〇分鐘,關閉電源讓 其自然冷卻。冷卻至1 〇 0 °C後進行再次升溫、保持溫度等 並反覆操作。重複這樣的循環動作5 〇次。射頻電源只在保 持於40 0 °C時才施加》 試驗結束後,觀察各端子附近的剖面,確認無產生裂 痕等的不良。 (端子的接合實驗B ) 在端子的接合實驗A中’利用鉬形成3個電極1及22。 另外’在鉬製端子與收容孔底部之間,介設直徑5 m、厚 度2mm的圓板狀複合艏板(利用在接合實驗1中使用的金屬 基材-陶瓷複合體所形成之板)。在端子與複合體板之間 及複合材料板與收容孔底部之間各別插入直徑5mm X厚度
440893 五'發明說明(17) 的合金片(銘_10矽—15鎂),除此之外皆與端子的 相同’製造靜電夹頭加熱器以供進行上述5〇次 裂痕的不良。 #硯察各知子附近的剖面有無產生 (端子的接合實驗C ) -體接:t垃3Λ電極端子1及22,不含金屬基材-陶曼複 二巧合試驗9中所使用的鐵5〇.5錄合金形成。除 白ί貫驗A相同,製造靜電量測加熱器,進行相同 第29次循環時,射頻電極端子1脫落而無 法她加電壓。之後,僅加熱器反覆操作,5〇 J,觀察端子22附近的剖面,在接合部附近發現有;痕產 【發明效果】 由以上可明白’使用本發明之半導體支持裝置勺 括:由絕緣性材料所形成的基體;在這個基體中埋# = 電性構件;以及可與導電性構件相連接的端子的話叹^ 升絕緣性材料與端子間接合部通電循環次數的耐^性提 另外,依照本發明的話,可提供將金屬基材〜陶生。 合體接合於陶瓷、金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瓷上 瓷複 法。 问接合方 另外,依照本發明的話’可提供一用以互相入 曼或金屬構成之一面的構件與由陶曼或金屬構成 _由陶 的構件之新接合方法。 之其他面
五、發明說明(18)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由金屬、導電性陶瓷或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 所形成的端子1與由絕緣性材料所形成的基體2之接合^狀 態剖面圖。 第2圖係端子1與基體2之接合後狀態剖面圖。 第3圖係由金屬基材—陶曼藉合辦% 絕緣把u t丨 u瓦钹σ篮所形成的端子丨丨與由 材料所形成的基體2之接合前狀態剖面圖。 =4圖係端子丨丨與基·體2之接合後狀態剖面圖。 金屬ίΐ圖係所謂的外蓋平板16 (另一面的構件)與2個由 之接合體所製的固定端子17 (―面的構件) X α狀態正面圖。 座=6圖係複合體製平板19 (結合材)介設於圓盤狀晶 之接面的構件)與鋁製的基盤20 (另一面的構件)間 <接合狀態剖面圖。 片。第7圖係在接合實驗〗中之接合界面二次電子顯影照 片。第8圖係在接合實驗丨中之接合界面二次電子顯影照 第9圖係通電循環試驗裝置之概略圖。 【符號說明】 1、11〜電極端子、 2〜絕緣性材料構成之基體、 3〜金屬基材-陶究複合體構成之結合材、
五、發明說明(19) 4 ~中間材、 5〜高頻率電極、 1 4〜陶瓷粒子、 1 5〜金屬基材、 2 5〜線圈 IH· 第22頁

Claims (1)

  1. :以及 ’且由具有導電性的 I —種半導體支持裝置,包括: 基體,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 f電性構件,埋設在上述基體中 ,子,與上述導電性構件相連接 ’基材-陶瓷複合體所構成。 中上、t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半導體支持裝置,i 古韻Γ端子為用以施加高頻率電壓在上述導電性構件上的 円頻率電極端子。 "也饵件上的 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戈2項所述的半導體支 其中絕緣性材料是由孰德道t 衣置’ 成。 "^疋由熱傳導率在2Gff/m· K以上的陶竟所構 4.如 其中構成 5. — 由絕緣性 露出一部 形成的端 金屬上’ 材與陶瓷 述基體與 體,同時 6 ·如 法,其中 中間材是 τ磚寻刊範圍 上述金屬基材 種半導體支持 材料所構成的 分的導電性構 子’將上述端 且在〇. 00 0 1托 的複合材料的 上述端子予以 使上述端子接 申請專利範圍 在上述基體與 由含有莫耳百 第1或2項所述的半導體支持裝置, —陶瓷複合體的主成分金屬是銘。 裝置的製法’包括下列步驟··準備 基體、埋設在上述基體中而由基體 件以及由基材與陶瓷的複合材料所 子連接在上述已露出的導電性構件 耳以下的壓力’及在使構成上述基 金屬基材溶融的溫度下,藉由蔣上 熱處理,而使上述端接合於上述基 合於上述導電性構件。 第5項所述的半導體支持裝置的製 上述端子間介設有中間材,且上述 分比70以上的構成上述金屬基材—
    7066-2665-PF«l-Ptc 第23頁 440893 -----88111911 卜'申請專利範圍 ' '~ ·~~~ 日倐丨Τ:_________ ί陶瓷複合體t金屬基材的主 i 〇. 0 00 1托耳以下的壓力,及上、刀的合金所構成,並在 的溫度下,藉由將上述基體及=金屬基材與上述合金溶融 述端子接合於上述基體Γ 間材予以熱處理,而使上 j 7. —種半導體支持裝置, I 基體,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括. 導電性構件,埋設上述在茂 端子,與上述導電性構件1 , 陶瓷所構成;以及 連接’且由金屬或導電性 結合材 "设在上述端早命 述端子及上述基體,並由金美述土體間,且接合於上 8.如申請專利範基材—陶竟複合體所構成。 中上述絕緣性材料是由熱傳支持裝置’其 構成。 守千牡zuw/m K以上的陶瓷所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的半導體支 其中構成上述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的主成分金屬是^呂。 10.種半導體支持裝置的製法,包括下列步驟:準 備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的基體,埋設在上述基體中而由上| 述基體露出一部分的導電性構件、由金屬或導電性陶曼所| 構成的端子以及由基材與陶瓷的複合材料所構成且介設在 上述端子和上述基體間的結合材’藉由上述結合材而使上 述端子與上述基體相連接,且在0.0001托耳以下的壓力, 及在使構成基體與陶瓷的複合材料的金屬基材溶融的溫度| 下,藉由將上述基體、上述結合材及上述端子予以熱處
    ?066-2665-?F修1pic 第24頁 ^ 0 8 R8111911 年 見 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理,而使上述結合材接合於上述端子和上述基體’同時使 上述端子接合於上錄導電性構件。 i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述的半導體支持裝置的 製法’其中上述基體與上述結合材之間介設有中間材,且 上述中間材是由含有莫耳百分比70以上的構成上述金屬基 材-陶瓷複合體中金屬基材的主成分的合金所構成,並在 0.0001托耳以下的壓力,及上述金屬基材與上述合金溶融 的溫度下’將上述基體 '上述結合材、上述中間材及上述 端子予以熱處理。 12. —種接合體的製法,接合由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 所構成的一構件以及由金屬或埋設有金屬之陶瓷所二 另一構件; 巧 其特徵在於: 学的ί〇入〇2〇1托耳以下的壓力,及在使構成上缽基材與陶 的金屬基材溶融的溫度下,將上述-構件 '、上迤另一構件予以熱處理。 中上如構申範圍第12項所述的接合體的製法,其 中間Ϊ是另一構件之間介設有中間材,且上述 陶竟複合體上的構成上述金屬基材-〇._!把耳以ί:的主成分的合金所構成,並在 -構件、上述中間材和上述另吏的:度τ’將上述 1 4 ·如申嗜直 構件予以熱處理。 法,其中上述專^圍第12或13項所述的接 製 另—構件是由埋設有金屬的陶曼所構成,且
    金屬露出上述另一構件的表面,而上述一構件是接合於欉 i成另一構件的陶瓷及上述已露出的金屬。 1 5· —種接合體的製法,由陶瓷、金屬或埋設有金 丨的陶瓷所形成的一構件和另一構件相互接合; 其特徵在於: 在上述一構件和上述另一構件之間,介設有由金 陶瓷複合體所構成的結合材,並在〇 · 〇〇〇1托耳以下土 壓力及在使構成上述金屬基材-陶瓷複合體中的金屬其 材溶融的溫度下,將上述一構件、上述另一構 屬基 合材予以熱處理。 建結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的接合體的製法,其 中上述另一構件是由陶瓷或埋設有金屬的陶瓷所構成/且 在t述=—構件與上述結合材之間介設有中間材,而中間 材疋由含有莫耳百分比70以上的構成金屬基材-陶瓷複合 體中金屬基材的主成分的合金所構成’並在構成上述金 基材-陶曼複合體中的金屬基材溶融的温度下,將上述— 構件、上述另一構件、上述結合材及上述中間材予以熱少 Ϊ田 n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所述的接合體的製法 1 ,其中上述另—構件是由埋設有金屬的陶瓷所構成,而金 |屬露出上述另一構件的表面,且上述/構件是接合於構成 i上述另一構件的陶瓷及上述已露出的金屬。
TW088111911A 1998-07-28 1999-07-14 Semiconductor suppor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composite body and its manufacture TW44089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661398 1998-07-28
JP11197666A JP2000106391A (ja) 1998-07-28 1999-07-12 半導体支持装置、その製造方法、接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0893B true TW440893B (en) 2001-06-16

Family

ID=2651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1911A TW440893B (en) 1998-07-28 1999-07-14 Semiconductor suppor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composite body and its manufactur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86542B1 (zh)
EP (1) EP0977260B1 (zh)
JP (1) JP2000106391A (zh)
KR (1) KR100368627B1 (zh)
DE (1) DE69937090T2 (zh)
TW (1) TW4408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6276B (zh) * 2008-02-22 2013-02-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層積接合裝置用治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5608A (ja) * 2002-07-16 2004-02-19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電極内蔵型サセプタ
JP4569077B2 (ja) * 2003-06-05 2010-10-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あるいは液晶製造装置用保持体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半導体あるいは液晶製造装置
JP4266886B2 (ja) 2004-06-21 2009-05-20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セラミック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59783B1 (ko) * 2004-07-07 2006-03-10 한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처리장치
JP4421595B2 (ja) * 2006-11-16 2010-02-2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KR100932233B1 (ko) * 2007-11-06 2009-12-16 주식회사 메카로닉스 히터 제조방법
TWI450353B (zh) * 2008-01-08 2014-08-21 Ngk Insulators Ltd A bonding structure and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8932690B2 (en) * 2011-11-30 2015-01-13 Component Re-Engineering Company, Inc. Plate and shaft device
US9556074B2 (en) * 2011-11-30 2017-01-31 Component Re-Engineering Company,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a multi-layer plate device
US9418959B1 (en) 2015-07-08 2016-08-1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of bonded substrates
US20210358775A1 (en) * 2018-09-28 2021-11-18 Kyocera Corporation Ceramic structure and wafer system
CN112267039B (zh) * 2020-10-10 2022-02-0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9471A (en) * 1969-07-22 1971-09-28 Gen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dielectric barrier
JPS59137379A (ja) * 1983-01-24 1984-08-07 工業技術院長 複合焼結セラミクスと金属との接着方法
JPS6254045A (ja) * 1985-09-02 1987-03-09 Toyota Motor Corp 炭化ケイ素及び窒化ケイ素短繊維強化アルミニウム合金
CA2010611A1 (en) * 1989-02-24 1990-08-24 Charles N. Wilson Method for orienting anisotropic superconducting crystals in a metal matrix composite
EP0506391B1 (en) * 1991-03-26 2002-02-27 Ngk Insulators, Ltd. Use of a corrosion-resistant member formed from aluminium nitride
JP3813654B2 (ja) * 1995-02-09 2006-08-2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スの接合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633073A (en) * 1995-07-14 1997-05-27 Applied Materials, Inc. Ceramic susceptor with embedded metal electrode and eutectic connection
JPH09213773A (ja) 1996-01-30 1997-08-15 Kyocera Corp ウェハ保持部材及び耐プラズマ用部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6276B (zh) * 2008-02-22 2013-02-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層積接合裝置用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106391A (ja) 2000-04-11
KR20000011983A (ko) 2000-02-25
DE69937090D1 (de) 2007-10-25
DE69937090T2 (de) 2008-06-05
US6486542B1 (en) 2002-11-26
EP0977260B1 (en) 2007-09-12
KR100368627B1 (ko) 2003-01-24
EP0977260A3 (en) 2002-04-10
EP0977260A2 (en) 2000-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0893B (en) Semiconductor suppor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composite body and its manufacture
TWI274395B (en) Alumina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A2505593C (e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having copper/diamon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5968651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
JP5117146B2 (ja) 加熱装置
KR20010099730A (ko) 가열장치
TW200933808A (en) Bond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2293655A (ja) 金属端子とセラミック部材との接合構造、金属部材とセラミック部材との接合構造および金属端子とセラミック部材との接合材
TW200828491A (en) Substrate supporting member
JP2004273736A (ja) 接合部材及び静電チャック
KR20080031704A (ko) 복합재료와 웨이퍼 유지부재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TW201036103A (en) Wafer retainer for improving a method of connecting a high-frequency electrode, and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device on which the wafer retainer is mounted
CN108352370A (zh) 用于高功率元件的散热板
TWI336504B (zh)
JP4331983B2 (ja) ウェハ支持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209157B1 (ko) 반도체 제조장치용 부품
JP6495536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品
JP4548928B2 (ja) 電極内蔵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ウエハ支持部材
JPH09249465A (ja) 接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249462A (ja) 接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セラミックス部材用ろう材
KR20120078270A (ko) 저열팽창 복합소재를 이용한 서셉터 및 esc 부품 제조 방법
JP5941006B2 (ja) 接合材、接合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TWI239039B (en) Wafer holder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device in which it is installed
JP4583053B2 (ja) 接合体とこれを用いたウェハ保持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93507A (zh) 一种提高金属对SiC陶瓷润湿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