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6543B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lead-in thread length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lead-in thread length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6543B
TW436543B TW088103757A TW88103757A TW436543B TW 436543 B TW436543 B TW 436543B TW 088103757 A TW088103757 A TW 088103757A TW 88103757 A TW88103757 A TW 88103757A TW 436543 B TW436543 B TW 4365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guide
thread
wire
nee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3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rancesco Lonati
Ettore Lonati
Tiberio Lonati
Fausto Lonati
Original Assignee
Lonati Spa
Matec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MI98052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1298628B1/it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MI98117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MI981179A1/it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MI98123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MI981235A1/it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ati Spa, Matec Spa filed Critical Lonati Sp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6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65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1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incorporating pile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8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 D04B15/60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with thread-clamping or -sev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436543 五、發明說明(1) 本發明有關用於在圓針織機,及特別於雙針筒圓織襪或 針織機中減少引導線長度之方法及裝置。 已知於雙針筒圓織襪或針織機之製程末端,經由橫側地 面對該針筒之合適切斷及夾持裝置切斷與保有用於產生針 織品之絲線或線束。在該製程末端,該絲線據此由配線之 對應導絲器抽絲至在切線後保有該絲線之切斷及夾持裝 置。 在開始一新製程時’作動該導絲器以致其絲線出口端移 向該針頭工作區,及作動該切斷及夾持裝置,以便釋放該 絲線之末端’而由於該針筒中所存有之吸力使得該絲線拉 入分開該上針筒及下針筒間之狹槽。然後在該導絲器所供 給之喂絲位置或落絲位置將針頭移入該活動位置,以便嚙 合該配線及形成新的針織線圈。 由於該絲線末端係藉著該切斷及夾持裝置釋放及在該針 頭取起絲線以形成針織線圈之前拉入該針筒之事實,該線 目(item)在針織末端具有一在最初針織區域突出之引導 線β 由審美觀點不能接受之引導線於隨後之修飾步驟中必須 以手工操作切斷’這影響該線目之整體生產成本。 本發明之目標是藉著提供可應用至雙針筒圓織襪或針織 機及允許減少該引導線之長度,以便避免需要隨後切斷該 引導線之手工操作之方法及裝置以解決上面問題。 在該目標之範圍内,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很簡 單地安裝於習知型式雙針筒圓織襪或針織機之裝置。
436543 五、發明說明(2) ------—.一1 一藉著用於在雙針筒圓織襪或針織機中減少引導線長度之 一方法完成在下文將變明顯之目標、目的及其他者,其中 由一對應導絲器所喂入之絲線係在開始針織之前藉著一絲 線切斷及夾持裝置相對於該針筒繞著其自身軸旋轉之方向 夾住其末端,該夾持裝置橫侧地面向該針織機之針筒並位 在該導絲器之下游位置’關於該導絲器及該切斷及夹持裝 置之特徵包含: —將該導絲器之配線端移向該針織機之針筒,以允許藉 著所移動之針頭取起該絲線,俾能在藉著該導絲器所作 之喂絲位置處針織; --當已舉起針織之針頭取起該絲線時,藉著該絲線切 及夾持裝置保有所失住絲線之末端; —將一引導線切斷裝置之切斷端移向該針筒,該切斷 置安排緊接戎絲線切斷及夾持裝f,以使該切斷端與 於該切斷及夾持裝置及已取起該絲線之第一個針頭間之 份絲線嚙合; ° —藉著該引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切斷毗連已取起該 之第一針頭之絲線部份。 ''殊 為了施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使用裝置最好包含:— 導絲器,其橫側地面向該針筒及適於配送一絲線至在 機之喂絲位置或落絲位置之針頭;及一橫側地面向該、 且沿著該針筒旋轉之方向安排在該導絲器下游之絲線二 及夾持裝置,關於該導絲器及該絲線切斷及夾持裝置之 徵是其包含一橫側地面向該針筒及安排緊接該切斷及爽持
第7頁
43654 3 i號 88103757 年y月 修正 裝 切 第 器 於 顯 發明說明(3) 置之引導切斷裝置, 斷及夾持裝置抽絲至 一針頭在開始針織製 旋轉期間已取起藉著 本發明之其他特性及 施行根據本發明方法 ,並在所附圖面只經 第1至9圖是於第一 該引導切斷裝置設有一可嚙合由該 第一針頭之部份絲線之切斷端,該 該針筒繞著其轴關於該導絲 器所配送之絲線-。 程時於 該導絲 優點將 之裝置 由非限 實施例 步驟期 實施例 地是: 由下文二較佳、但非唯一用 實施例之詳細敘述而變明 定之範例說明之,其中: 中施行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裝 間之概要透視圖; 中用於施行根據本發明方法 置在執行該方法之各種 第10至14圖是於第二 之裝置視圖,及更特別 第1 0圖係根據本發明應用至 置頂部平面圊,並沿著 之剖面圖; 第1 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裝置於第一操作狀態之頂部平面 雙針筒圓織襪或針織機之裝 水平面顯示該針筒於不作動狀態 圖 對 輻 裝置之局部剖面橫側正視圖,其在 之操作位置取自沿著關於該針筒呈 12 主 第1 2圖係根據本發明 應於第1 1圖所示位置 射狀之平面。 第1 3圖係根據本發明之裝置於另一操作狀態而類似於第 圖之視圖, 第1 4圖係根據本發明之裝置於另一操作狀態而類似於第 及1 3圖之視圖。 要元件代號表 1,10 1 導絲器 2,104 切斷及夾持裝置
O:\57\57490.ptc 第8頁 2000.09.21.008 iV 4 3 654 3 苠號88103757 gf年f月 曰 修正· 3, 1 0 6 引導切斬裝置 4, 5, 102, 103 針ΐ 6, 1 4, 2 0, 1 0 5,1 1 3,1 1 5, 1 1 9軸 7 支 撐結構 10 從向端點 11 相 對端點 12, 110 絲線 13, 15 狭槽 21 切斷及夾 持元 30, 112 主體 31, 38 檔塊 25, 32, 3 5 作動器 33,107 切斷 端 34, 1 30 刀片 37 導件 40 硬 質板 41, 123, 125 彈簧 50 嚙 合裝置 5 1 鉤形端點 52, 118 液壓驅動汽缸 60 針頭 70, 111 第一針頭 80 已切斷引 導線 110 a 絲線部份 114 端點 121,124 隔室 127 支座 140 喷嘴 參考第1至9圖 於第一實施例中施行根據本發明方法
O:\57\57490.ptc 第8a頁 2000. 09.21.009 4365 4 3 玉''發明說明(4) 之裝置包括:一導絲器1、一切斷及夾持裝置2、及一橫 側地面向該針筒4及5之引導切斷裝置3,針筒4及5可 關於該針織機之支撐結構7用一旋轉動作繞著其轴6作 動’該支樓結構7支推著該導絲器1、該切斷及夾持裝置 2、及該引導切斷裝置3。 更特別地是,該導絲器1可由一藉著該針織機之支樓結 構7支撐在其一縱向端點1 0之習知導絲器所構成,該習头〇 導絲器係在該針頭工作區、亦即在該下針筒4及該上針筒 間所形成之狹槽13處,使其構成該絲線12配送端之相對端 點11橫側地面向該針筒4及5。 該導絲器1之主體在其端點1 β以鉸鏈接合至該針織機之 支撐結構7,以致其能關於該針織機之支撐結構7沿著― 涵蓋預設角度之弧形繞著軸1 4旋轉,該軸1 4係平行於該針 筒4及5之抽6。 再者,該導絲器1之主體最好可在關於該針筒4及5具 有一徑向分量之方向中移動。 . 事實上,該導絲器1之主體係藉著一樞軸鉸鏈接合至該 針織機之支撐結構7,為簡明故未顯示穿過該導絲器1主 體狹槽1 5之樞軸;該狹槽呈修長形,以便允許該導絲器工 主體之局部繞著樞軸14旋轉及該導絲器1主體之平移運動 朝向或離開該針筒4及5兩者。 藉著習知作動器可完成該導絲器1主體繞著該軸14之局 部旋轉以及其平移運動朝向或離開該針筒4及5,譬如機 械式或氣壓式、或電磁式作動器’為簡明故未顯示之》
第9頁 4 365 4 3 五、發明說明(5) 亦可 置2, 局部地 更特 間以其 在該導 安排在 鉤子所 絲器1 部份絲 片及彈 用已知型 該裝置係 繞著亦平 別地是, 一端橫側 絲器1所 該裝置2 構成,在 及取起由 線,及使 簧之作用 %疋切斷及失住裝置構成 支撐結構7 及5之韩6 裝置2於該 4及5,並 與該針 行於該 該切斷 地面向 佔據位 之此端 該針織 該導絲 該部份 ’以便 織機之 針筒4 及夾持 該針筒 置之下 點上, 製程之 器1所 絲線受 同時切 游。一切斷 及以本質上 尾端,該鉤 配送絲線1 2 到安排在該 斷及夾住該 該切斷 聯結, 之袖2 0 絲線1 2 緊接該 及夾持 已知之 子哺合 之最後 裝置2 絲婕1 2 及夾持裝 以致其可 旋轉。 之配送期 狹槽13而 元件21係 方式由一 置於該導 針頭間之 内側之刀 以本質上已知之方 <,如所示藉著氣壓式作動器25,或 藉著已知種類且為簡明故未顯示之機械式或電磁式作動 器,即可完成該切斷及央持裝置2繞著該轴2〇之旋轉。 該引導切斷裝置3係安排緊接至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 f接位在該裝置2絲線夾持點之下游並於該針筒4及5之 旋轉方向中,及藉著該針織機之支撐結構支撐,以致其可 在關於該針筒4及5具有一徑向分量之方向中移動。八 更特別地是該引導切斷裝置3包含一安裝在藉著該 機之支撐結構7所支撐擋塊31上之主體30,以致其可關於 該針筒4及5在徑向中滑動。一作動器32作用在該擋塊 ^可作動該擋塊31以產生平移運動,且因此使該引 斷裝置3之主體30平移朝向或離開該針筒4及5。 該作動器32可如所示藉著氣壓式作動器或藉著機械式或
第10頁 4365 4 3 五、發明說明(6) 電磁式或其他型式之作動器所構成。 ^特別地是該擋塊31係滑動地耦合至一形成於擋塊38中 之導件37,該擋塊38係固定至該針織機之支撐結構了。該 導件37在關於該針筒4及5具有一徑向分量之方向中回 移動。該作動器32係與該擋塊38連結及以其活塞桿作用在 該擋塊31上,以產生該擋塊31之平移運動,且因此使該引 導切斷裝置3之主體30在關於該針筒4及5具有一徑向分 量之方向中移動。 ^ 該引導切斷裝置之主體30具有一指向該針筒4及5及外 形像鉤子之切斷端33 ’該鉤子在關於該針筒旋轉之相反方 向中打開以便嚙合該絲線1 2,如將於下文變明顯者。 在該切斷端33中設有一用於刃片34之通道,而在大致關 於該針筒4及5之徑向中藉著譬如氣壓式作動器之作動器 35相對該主體30作動該刃片,以便切斷與該切斷端33喝合 之絲線12。 〇 代替該氣壓式作動器,可用機械式或電磁式或其他型式 之作動器構成該作動器35。 ' 於該切斷端33中用於該刃片34之通道最好於一向上區域 中藉者用作對比刃片之硬質板40,及於一往下區域中藉著 當該刃片34切斷該絲線時欲夾住該絲線之撓性彈箸41限定 其範圍。 應注意的是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繞著軸20之旋轉將使該 切斷及夾持元件21移向或離開該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 33及朝向或離開該針筒4及5 ,如將在下文變明顯者。
〜'ηιι — 436543 五、發明說明(7) 根據本發明之裝置最好另包含一 構7所支撑之噛合裝置5〇。該嚙合 至該引導切斷裝置3切斷端33之鉤 在大致關於該針筒4及5之切線方 置2與該引導切斷裝置3切斷端33 便在該引導切斷裝置3切斷端33之 旋轉方向中’嚙合安排在取起該絲 斷及夾持裝置2間之部份絲線1 2, 下游載送該絲線以拉緊之,造成該 實喷合’而不管該絲線丨2嚙合於該 位置。 _ 應注意的是即使較不精確,該部 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發生嚙 該針筒4及5繞著其軸6之旋轉造 切斷端33之結果。 更特別地是該嚙合裝置50包含一 缸藉著其主艎與該針織機之支撐結 缸以致其軸大致與該針筒4及5相 該鉤形端點51係固定至該液壓驅 點。該液壓驅動汽缸52最好為單作 .流體至該汽缸52產生該鉤形端點51 方向之移動,而藉著一為簡明故未 該汽缸52至該出口完成於相反方向 第1至9圖所示實施例裝置於根 藉著該針織機 裝置50具有一 形端點51 該 向中於該切斷 之間依要求而 上游於該針筒 線1 2之第一針 俾能藉著往該 絲線與該切斷 切斷及夾持裝 之支撐結 安排緊接 端點5 I可 及夾持裝 移動,以 4及5之 頭與該切 切斷端之 端33之確 置2中之 份絲線12仍然可能與該 合’這僅只是由於藉著 成該部份絲線】2移向該 液壓驅動汽缸52,該汽 構7連結’及定位該汽 切。 動汽缸5 2之活塞桿端 用型,及藉著供給加壓 關於該針筒旋轉之相反 顯示之復位彈簧及連接 之移動。 據本發明之方法所執行
第12頁 五、發明說明(8) 之操作如下。 在一針織製程之尾端或總之在開始一針織製程之前’由 該導絲器1在該針織機之落絲位置或喂絲位置所配送之絲 線12係藉著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夾住’及其端點部份由與 該針筒4及5隔開且朝向該裝置2之導絲器1端點Η抽出 至該裝置2之切斷及夾持元件21,如第1圖所示° 藉著通常襞有雙針筒圓針織機之習知針頭選擇裝置,可 方便地將緊接在該第一針頭70前之該針筒4及5之一些針 頭6 0移入使其延伸部份之中間部份置於該狹槽1 3之位置, 該第一針頭70係用於在該導絲器1所供給之喂絲位置或落 絲位置取起該絲線1 2 ^ _ 事實上,放置該針頭60以致其上尖端位於該上針筒5及 其下尖端位於該下針筒4中。 以此方式,該針頭6〇在該狹槽13形成一道障礙》 然後藉著繞著該軸14旋轉及平移運動朝向該針筒4及5 安排該導絲器1 ,以致其端點11置於該狹槽13,使得移至 藉著該導絲器1所供給之喂絲位置以便針織且位於該下針 筒4中之針頭7 0可嚙合該部份絲線12,該部份絲線12係由 該導絲器1之端點11抽絲至該切斷及失持裂置2之切斷及 夹持元件21 ’而異於習知方法地保有所夾持之絲線12 (第 2 圖)。 、、、. 應注意的是必須在該導絲器i所供給之喂絲位置或落絲 位置取起該絲線12之針頭70前之針頭60,不能嚙合該絲線 1 2及同時形成一防止該絲線12拉向該針筒4及5内側之障
436543
五、發明說明(9) 礙。 該作動器32同時作動及將該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 移向該針筒4及5。 因為該導絲器1關於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所賦予移動之 結果,將拉緊由該導絲器1端點11抽絲至該裂置2之切斷 及夾持元件21之部份絲線12 〇 如此移至藉著該導絲器1所供給之喂絲位置以便針織之 針頭70確實地嚙合該部份絲線,及因為該針筒4及5繞著 該袖6旋轉運動之結果,該針頭70在該針筒4及5關於該 針織機之支撐結構7旋轉之方向t逐漸移向位於該導絲器 1下游之切斷及夾持裝置2。- 此方法放鬆由响合該絲線之第一針頭7 0抽絲至該裝置2 之切斷及夾持元件21之部份絲線1 2 (第3圖)。 隨後作動該作動器25,造成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繞著該 軸2 0沿著一涵蓋預設角度之弧形旋轉,以便將該切斷及夹 持元件21移向該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及將該切斷 及夾持元件21移離該針筒4及5(第4圖)。此事實之結果 是拉緊置於該裝置2之切斷及夾持元件21與取起該絲線之 第一針頭7 0間之部份絲線1 2。 亦因為該針筒4及5繞著該軸6旋轉之結果’取起該絲 線12之第一針頭70漸漸移向位於緊接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 之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在此作動該液壓驅動汽缸 5 2,在適於嚙合該部份絲線1 2之位置移動該引導切斷裝置 3切斷端3 3下游之鉤形端點51,該部份絲線1 2係置於已取
第14頁 43654 3 五、發明說明(ίο) ' ' 起該絲線之第一針頭70及該裝置2之切斷及夾持元件21間 (第5圖)。然後該液壓驅動汽缸5 2係連接至該出口及其復 位彈簧造成該鉤形端點51返回該裝置3切斷端33之下游。 以此方式,該鉤形端點51嚙合該部份絲線丨2及拉緊之,將 其移入該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第6圖)。 應觀察的疋當該針頭70已結束其下降進入該下針筒4 時’各針頭間之絲線1 2係以本質上已知之方式藉著排列在 該下針筒4上端内側之鉛錘環所支撐之鉛錘嚙合,及拉緊 抵住該針頭70之桿柄’而再次舉起該針頭7〇以嚙合一在隨 後之喂絲位置喂入之絲線’以便形成新的線圈。為簡明故 未顯示該錯鐘。 _ 然後,當該部份絲線12已拉緊及與該裝置3之切斷端33 响合時,作動該作動器35 ’造成該刃片34在該切斷端33中 滑動’及因此切斷置於已取起該絲線之第—針頭7 〇及該裝 置2之切斷及夾持元件21間之部份絲線1 2 (第7圖)。 假如未提供該嚙合裝置50,及因此假如只由於該針筒4 及5旋轉之結果發生該部份絲線1 2與該引導切斷裝置3切 斷端33之嚙合,在該部份絲線丨2已嚙合該切斷端33之後, 再次作動該液壓驅動針筒25以便產生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 之進一步旋轉’而使其絲線夾持點移向該切斷端33及將其 移離該針筒4及5 ’俾能在藉著該刃片34切斷該絲線之前 拉緊該部份絲線1 2 ^ 應觀察的是無論如何該絲線係在與其嚙合之第一針頭7 〇 附近切斷及保持夾在該刃片34及該彈簧41之間。如此,標
436543
其端點之一藉著該裝置 其另一端點藉著該刀片 以參考數字80之已切斷引導線係在 2之切斷及夾持元件21夾住,及在 34及藉著該彈簧41夾住》 然後再次作動該作動器25及32,但於先前方向之相反方 向]以便使該引導切斷裝置3及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返回 至最初位置,亦即至第1圖中所示位置(第8囷)^ 亦作動該裝置2之切斷及央持裝置21及由該裝置2突 出,釋放該切斷引導線80,及然後縮入該裝置2。 最後,作動該作動器35,造成該刃片34之縮回及如此釋 放已切斷引導線8 0之另一端(第9圖)。 參考第10至14圖,用於施行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裝置於其 第二實施例中包含在一針織機之喂絲位置或落絲位置橫側 地面對該雙針筒圓針織機之針筒1〇2及1〇3之導絲器1〇1, 及一橫側地面向該針筒丨02及丨〇3之絲線切斷及夾持裝置 104,且該裝置1〇4相對該針筒1〇2及1〇3關於該導絲器1〇1 及該切斷及夾持裝置丨〇4繞著其軸1〇5旋轉之方向安排在該 導絲器1 0 1下游。 根據本發明’該裝置另包含一橫側地面向該針筒丨〇 2及 103之引導切斷襄置106,及具有一可定位在該導絲器1〇1 配送該絲線11 0之位置及使該絲線丨丨〇夾在該切斷及夾持裝 ,1 04之位置間之切斷端丨〇 7。該切斷端丨〇 7可嚙合該絲線 伤11 0 a ’該絲線部份11 〇 a置於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 〇 4及 喷合該導絲器1 〇 1所配送絲線丨丨〇之針筒之第一針頭丨n 間’以便切斷鄰接該第一針頭111之絲線部份11〇a。 436543 五、發明說明(12) 更特別地是可用習知導絲器構成該導絲器丨〇 1,其設有 以鉸鏈接合至該針織機支撐結構而繞著一平行於該針筒轴 105之軸Π3旋轉之主體U2。除了以鉸鏈接合至繞著該轴 11 3旋轉之支撐結構外,該導絲器之主體11 2能以本質上已 知之方式於徑向中關於該針筒102及103移動。 該導絲器1 0 1及該針織機支撐結構間所提供之聯接裝置 允許該導絲器101之端點114由如第10圖所示安排緊接至該 切斷及夾持裝置1 04之不活動位置移至在該針頭工作區橫 侧地面向該針筒之一活動位置,亦即在該下針筒1〇2及該 上針筒103間所提供之狹槽115,以如第11圖所示允許移至 在所考慮喂絲位置針織之針頭U 1取起該絲線。 可用對該絲線11 0設有一或多個切斷及夾住點之習知切 斷及夾持裝置構成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04。 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04設有一或多個鉤子116,在該針織 製程之末端,該鈞子嚙合置於該導絲器1 01及取起該導絲 器1 0 1所配送絲線11 0之最後針頭間之絲線部份,及使其受 到一安排在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 04内侧之刃片及彈簧之作 用,以便同時切斷及夾住該絲線11 0 該引導切斷裝置106之切斷端107可依需求移向或離開該 針筒102及103。 再者,該引導切斷裝置106之切斷端107最好於該切斷及 夾持裝置1 04中直接安排在該絲線11 〇之夹持點上游’以便 由於該針筒102及103繞著其轴105關於該引導切斷裝置 旋轉之結杲達成該部份絲線1 與切斷端107之响合。
第17頁 4365 4 3 五'發明說明(13) 該引導切斷裝置106切斷端107之外形類似一鉤子,而在 關於該針筒102及103旋轉之相反方向及相對該引導切斷裝 置1 0 6打開。 更特別地是該引導切斷裝置106包含一驅動氣缸丨18,以 致該裝置106可沿著其自身之軸119滑動,在連接至該針織 機支撐結構之支座127上安裝該氣缸《該轴119係安排在關 於該針筒102及1〇3之一徑向平面上,及關於一垂直於該針 筒102及103之軸105之平面傾斜。 該液壓驅動氣缸11 8之活塞120係藉著其桿柄固定至該切 斷端107 ’在沿著該軸119移離該針筒1〇2及103期間,該活 塞120緊靠抵住一堅硬地耦合至_該液壓驅動氣缸118主體之 切斷刃片130,以便切斷該切斷端1 〇7所嚙合之部份絲線 110a。如所示該液壓驅動氣缸us之主體可提供為一額外 之液壓驅動氣缸活塞,其主體構成該支座127及固定至該 針織機之支撐結構。事實上,該支座127構成第二液壓驅 動氣缸之主體’其内側為一可滑動地容納該液壓驅動氣缸 11 8主體及可供給加壓流體之隔室丨2 1,以便沿著該軸丨i 9 將該液壓驅動氣缸或活塞118移向該針筒1〇2, 103,而與彈 簧1 2 3之作用呈對比。 在該液壓驅動氣缸118之主體中有一隔室124,其容納該 活塞120及可供給加壓流體,以便關於該液壓驅動氣缸^ 8 之主體沿著該軸119移動該活塞120朝向該針筒102及103, 而與彈簧125之作用呈對比。 方便地是設有用於移離該引導切斷裝置1 〇 6所切斷之部
第18頁 436543
伤絲線110 a之機構,以備防卜 開機構包含-用於可依需求作㊄人該部份絲線11 Qa *該隔 流之喷嘴UO。該喷嘴配送壓縮氣體之噴射氣 斷裝置106之下游、及定位之以便與針筒 102’1:3呈刀線地朝向該引導切斷裝置1〇6之切斷端m行 作:3 例,’該裝置根據本發明方法所執行之操 於不作動狀態中,定位該導絲器丨〇 j以致其用於配送該 絲線11 0之端點1〗4係接近該切斷及夾持裝置丨〇4。於該不 作動狀態中,該絲線110之端點係夾在該切斷及夾持裝置 1 0 4内側及該引導切斷裝置丨0 6之切斷端】〇 7係移離該針筒 102 及 103(第10 圖)。 在開始一針織製程時’該導絲器丨〇 1移入該活動位置, 亦即使其端點114更接近該針筒1〇2及1〇3及安排緊接至該 針頭工作區’俾能藉著意欲在所考慮之喂絲位置針織之針 頭111取起該絲線1 1 〇 ’而該絲線11 〇之端點保持夾在該切 斷及夾持裝置104中,如第11圖所示。 在此位置,或甚至在使該導絲器1 〇 1進入該活動位置之 前’供給加壓流體至該隔室121及1 24,造成該切斷端107 移向該針筒102及103,於該活動位置中,將該切斷端107 放在該絲線11 〇夾於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 04之位置與該導絲 器101端點114之間,或放在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04與該針 筒1 0 2及1 0 3之間。 已升高供在所考慮之喂絲位置針織之針頭111嚙合該絲
第19頁 436543 五、發明說明(15) 線11 0 ’及以本質上已知之方式開始形成針織線圈,而該 針筒102及103關於該導絲器ιοί、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〇4、 及該引導切斷裝置106繞著其自身之軸1〇5旋轉。這旋轉造 成已取起該絲線110之第一針頭111移向該切斷及夾持裝置 I 0 4。這方法亦造成置於已取起該絲線之第一針頭〗丨1及該 切斷及夾持裝置1 04間之部份絲線1 1 〇a嚙合該引導切斷裝 置106之切斷端1〇7,如第12圖所示》 當該第一針頭111毗連該切斷端1〇7時,該隔室124係連 接至該出口’造成該部份絲線11〇&所哺合之切斷端之 移離該針筒102及103,因此藉由該刃片130之作用切斷毗 連取起該絲線11 0之第一針頭1 1 j之部份絲線11 〇 a,如第1 3 圖所示。由於毗連取起該絲線之第一針頭i n切斷該部份 絲線11 0a之事實,已使最初引導線之長度減至最小,而不 須隨後用於切斷該引導線之步称。 然後該隔室121亦連接至該出口,造成該液壓驅動氣缸 II 8隨後沿著該軸11 9移離該針筒1 〇 2及1 0 3。 最後作動該切斷及夾持裝置1 〇4、舉起釋放所切斷部份 絲線11 0 a之鉤子11 6、及作動該喷嘴1 4 〇、移離該部份絲線 11 0 a以防止被織入(第1 4圖)。 事實上吾人已觀察到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裝置完全達成 所欲目標’因為毗連嚙合該絲線之第一針頭切斷該絲線之 引導線將避免隨後之線目手工修倚。 Λ >V' "" 藉著免除此手工操作’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裝置允許減 少該線目之整體製造成本。 D/
第20頁 4 3 65 4 3 五、發明說明(16) 所構思之方法及裝置可有極多之修正及變化,所有這些 是在本發明概念之範圍内;亦可用其他同等技術元件取代 所有細部。 事實上,根據要求及最新技術可使用任何材料以及尺 寸。
第21頁

Claims (1)

  1. 436543 六、申請專利範圍 1種用於在雙針筒圓織機或針織機中減少 度之工:其t由-對應導絲器所嚷入之絲 織之T措耆一絲線切斷及夾持裝置相對於該針筒二‘十 身軸旋轉之方向關於該導絲器及該切斷及夹‘、= 末端,該夾持裝置橫側地面向該針織 汽 2 絲器之下游位置,其特徵包含: 十筒並位在該導 --將該導絲器之配線端移向該 藉著所移動之針頭取起該絲線,#能在:⑵二: 用之喂絲位置處針織; Μ導絲gf所作 —當已舉起針織之針頭取起該絲線時, 斷及夾持裝置保有所夾住絲線之末端;藉者該4線切 —將一引導線切斷裝置之切斷端移 裝置安排緊接該絲線切斷及夾持裝置,該切斷 部份絲線=裝已取起該絲線之第-個針頭間之 :藉著該引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切斷晚連已取起兮呼 線之第一針頭之絲線部份。 逯已取起該、..糸 ^導根Λ申Λ專利範1項之方法,其特徵… 排-些針頭,以致其主體之一中間部: = ; = ; 上針筒間所提供之狹槽中,俾能在藉著該楚二 絲線之前形成一適於防止該導絲器=一針頭取起〇 筒之障礙。 等f盗所配送之絲線穿入該針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在已藉
    ZL3 G5 4 3_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者意欲針織之針頭取起該絲 轉並造成已取起該絲線之第 間,及在該部份絲線嚙合該 移動該絲線切斷及夾持裝置 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及移離 線。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在該針筒繞著其自身之軸旋 該引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後 置,以致其絲線夾持點接近 離該針筒,俾能在藉著該引 份綣線。
    後,於該針筒繞著其軸旋 頭移向該引導切斷裝置期 ?,丨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之前, 以致其絲線夾持點接近該弓丨 該針筒’俾能拉緊該部份絲 ,2,或3項之方法,其特徵為 轉期間,於該絲線部份已嚙合 ’移動該絲線切斷及夾持裝 該引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及移 導切斷裝置切斷之前拉緊該部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在該$丨導 切斷裝置之切斷端已移向該針筒之後及在切斷該部份絲線 之前,置於已取起該絲線之第一針頭及該切斷及夾持裝置 間之部份絲線係藉著該引導切斷裝置切斷端之一上游區域 嚙合,向上拉緊至置於該切斷端下游之區域,以致安排於 該切斷及夾持裝置與已取起該絲線之第一針頭間之部份絲 線嚙合該引導切斷裝置之切斷端。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在隨著該 切斷及夾持裝置移離該針筒而拉緊該部份絲線之後施行該 部份絲線之响合,該部份絲線係置於已取起該絲線之第一 針頭與該切斷及夾持裝置之間。 7. —種用於在雙針筒圓織機或針織機中減少引導線長
    Λ3 65 A 3 請範圍 f之裝置,包含:一導絲器(1,101),其橫側地面向該針 筒(4, 5, 1 02, 1 03)及適於配送一絲線(丨2, 110)至在該針織 機之喂絲位置或落絲位置之針頭(6〇, 7〇, 1U);及一橫側 地,向該針筒且於該針筒關於該導絲器與該切斷及夾持裝 置旋轉之方向中安排在該導絲器(丨,丨〇丨)之後之絲線切斷 及爽持裝置(2, 104),其特徵是包含一橫側地面向該針筒 (4, 5, 102, 103)及安排緊接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1〇4)之引 導切斷裝置(3, 106),該引導切斷裝置設有一可嚙合置於 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 1 04)及第一針頭(111)間之部份絲線 (|l〇a)之切斷端(33, 107),該第一針頭(111)在開始針織 製程時於該針筒繞著其軸(6,105)關於該導絲器(11〇1)旋 轉期間已取起藉著該導絲器(丨,〗〇丨)所配送之絲線。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之外形類似一鉤子,而在關於 該針筒(4, 5)旋轉之相反方向中相對該引導切斷裝置(3)打 開’以便接收該部份絲線。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 106)之切斷端、( 33, 107)可依需求移向或離開 該針筒(4, 5, 1 03, 1 0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切 斷装置(3, 106)之切斷端(33, 107)係於該切斷及失持裝置 (2,1 0 4 )中安排在該絲線夾持點之下游。 1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切斷 及爽持裝置(2, 104)可依需求移動,使其絲線夾持點朝向
    第24頁 436543 六、申請專利範圍 或離開該引導切斷裝置(3,1 〇 6)之切斷端及朝向或離開該 針筒(4,5,102,103)’以便改變該部份絲線(12,11〇&)之張 力。 12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切斷 及炎持裝置(2)係以鉸鏈繞著一軸接合至該針織機之支撐 結構(7) ’該軸大致平行於至該針筒(45)之轴(6),並提 供一依需求作用在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上之作動機構, 用於繞著對應之框輪(2〇)旋轉。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有一用於可依需求作動之切斷 刃片(34)之通道。 _ 14·根據,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包含用於當藉著該切斷刃片 (34)切斷時夾住該部份絲線(12)之機構(41)。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裝置,其特徵為用於該 切斷刃片(34)之通道係在一側藉著用作對比刃片之硬質板 (40 ),及在相反側藉著當切斷絲線時適於夾住該部份絲線 (12) —端之撓性彈簧(41)以限定其範圍β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其特徵為包含一 可依需求作動之嚙合裝置(50),以便嚙合置於該切斷及夾 持裝置(2)及已取起該絲線之第一針頭(60)間之部份絲線 (12) ’及使其嚙合該引導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嚙合 褒置具有一鉤形端點(5 1 ),該鉤形端點可依需求在大致相
    第25頁 ^36543 :、申請 ϊϊϊϊί ' 卡=於該針筒(4, 5)之方向中於該切斷及失持裝置(2)及該引 切斷裝置(3 )之切斷端(3 3 )之間移動,以便抓住該引導 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上游之部份絲線(12)及運送 之’直到其在該切斷端之下游’嚙合該絲線與該引導切 裝置(3)之切斷端(33)。 1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7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係直接安排在該絲線(1^夾於 該絲線切斷及夾持裝置(2 )之位置上游,並在該導絲器(丄) 之絲線配送位置與該切斷及夾持裝置(2)中之絲線爽持位 置之間’俾能由於該針筒(4, 5)繞著其自身之轴(6)關於該 引導切斷裝置(3)旋轉之結果使_該部份絲線(12)嚙合該切 斷端(33)。 1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之切斷端(33)可依需求關於一用於切斷該切 斷端(3 3 )所嚙合之部份絲線(1 2 )之刃片(3 4)移動。 2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3,106)包含第一液壓驅動汽缸(35,118),該汽 缸經由其活塞(120)連接至該切斷端(33, 107)及可作動供 關於該刃片( 34, 1 3 0 )移動該切斷端( 33, 1 0 7 )。 2 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裝置,其特徵為該引導 切斷裝置(106)包含作用於該第一液壓驅動汽缸(118)上之 第二液壓驅動汽缸(1 2 7 ),以將其移向或移離該針筒。 2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特徵為包含用 於在已藉著該引導切斷裝置(1 〇 6 )切斷絲線之後除去該部
    O:\57\57490.FTD 第26頁 43 65 4 3
    第27頁
TW088103757A 1998-03-16 1999-03-11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lead-in thread length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W43654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980529 IT1298628B1 (it) 1998-03-16 1998-03-16 Procedimento e apparecchiatura per ridurre la lunghezza della coda del filo di inizio lavorazione in macchine circolari per maglieria
ITMI981179 ITMI981179A1 (it) 1998-05-27 1998-05-27 Procedimento e apparecchiatura per ridurre la lunghezza della coda del filo di inizio lavorazione in macchine circolari per maglieria o
ITMI981235 ITMI981235A1 (it) 1998-06-03 1998-06-03 Apparecchiatura per ridurre la lunghezza della coda del filo di inizio lavorazione in macchine circolari per maglieria o calzetteri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6543B true TW436543B (en) 2001-05-28

Family

ID=2727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3757A TW436543B (en) 1998-03-16 1999-03-11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lead-in thread length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122939A (zh)
EP (1) EP0943714B1 (zh)
JP (1) JPH11315454A (zh)
KR (1) KR19990077931A (zh)
CN (1) CN1233675A (zh)
DE (1) DE69907556D1 (zh)
TW (1) TW4365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299171B6 (cs) * 2002-02-05 2008-05-07 Uniplet Trebíc, A. S. Zpusob pletení pocátku úpletu
US6735988B1 (en) 2002-03-27 2004-05-18 Honeycutt Larry W Cotton footie and stocking
US6810694B2 (en) * 2003-03-05 2004-11-02 Sara Lee Corporation Method of knitting an elastomeric yarn into a circularly knitted fabric
ITMI20111683A1 (it) 2011-09-19 2013-03-20 Lonati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preparazione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del tipo calza o simile al prelievo automatizzato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su una macchina circolare a doppio cilindro con almeno una alimentazione o caduta e macchina circolare a doppi
ITBS20130089A1 (it) * 2013-06-21 2014-12-22 Santoni & C Spa Elemento di erogazione del filo per un guidafilo per macchine tessili, e guidafilo comprendente tale elemento di erogazione
ITBS20130086A1 (it) * 2013-06-21 2014-12-22 Santoni & C Spa Dispositivo per alimentare filo agli aghi di una macchina tessile
ES2718750T3 (es) * 2015-01-19 2019-07-04 Lonati Spa Máquina de tricotado de calcetería circular, en particular del tipo de doble cilindro, con un dedo de hilo para tricotado vanisado
CN106087228A (zh) * 2016-08-22 2016-11-09 浙江华诗秀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圆机的对针编织结构
CN106120143B (zh) * 2016-08-23 2017-12-29 江苏千里马袜业有限公司 钩针导向装置及应用该钩针导向装置的织袜机
KR101944682B1 (ko) * 2017-06-15 2019-01-31 박정환 파일 조직 발가락 양말 제조장치
KR102028833B1 (ko) * 2018-05-04 2019-10-04 이진석 양말 편직기의 실꼬리 절단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0608A (en) * 1970-06-16 1973-09-25 F Lonati Thread cutting and retaining device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3803878A (en) * 1971-04-08 1974-04-16 F Lonati Yarn cutter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DE3325102C2 (de) * 1983-07-12 1986-01-0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7470 Albstadt Fadenwechselvorrichtung für Strickmaschinen
DD281433A5 (de) * 1987-12-28 1990-08-08 Esda Strumpfkombinat Veb Fadentrennvorrichtung in einer strickmaschine
IT1244294B (it) * 1990-07-06 1994-07-08 Lonati Srl Guidafilo perfezionato particolarmente per fili elastici in macchin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i
IT1244605B (it) * 1990-09-14 1994-08-08 Mecmor Sp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del tipo a cilindro e piatto con dispositivo di pinzatura e taglio dei fili per la produzione di tessuto aperto
DE19511949B4 (de) * 1995-03-31 2009-10-1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ickmaschine und Fadenwechselvorrichtung
DE19535087B4 (de) * 1995-09-21 2007-03-2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undstrick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77931A (ko) 1999-10-25
CN1233675A (zh) 1999-11-03
US6122939A (en) 2000-09-26
JPH11315454A (ja) 1999-11-16
EP0943714B1 (en) 2003-05-07
EP0943714A2 (en) 1999-09-22
DE69907556D1 (de) 2003-06-12
EP0943714A3 (en) 2000-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6543B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lead-in thread length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3377676A (en) Creel assembly for textile machines
TW200934901A (en) Knitting machine for hosiery or the like with device for feeding the yarn to the needles
TW200523410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JP2006016747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ストライプ模様入れ付属機構を備えた編み機
US6089048A (en) Yarn feeder for lengthening yarn path of high elongation yarns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3975926A (en) Feed device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of the type manufacturing open fabric
EP0342424A2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designs on stockings in twin-cylinde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CN110448347B (zh) 用于定尺寸切割外科缝合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JPS59100745A (ja) シヤツトルなし織機
WO2007058273A1 (ja) 横編機の経糸切断・保持方法および装置
US3197977A (en) Yarn clamping and severing mechanism for multi-fee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JPS6354820B2 (zh)
WO1997024481A1 (fr) Systeme de traitement de fil
US359549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the end or tail of a textile strand to a wound package
US4123920A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filling threads to a warp knitting machine
US3077097A (en) Yarn handling and severing mechanism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US2652616A (en) Strand feeding mechanism for fastening inserting machines
CZ84999A3 (cs) Způsob zkracování délky zaváděné nitě u okrouhlého plet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US20050076682A1 (en) Method of knitting an elastomeric yarn into a circularly knitted fabric
TWI272325B (en) Thread gripp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gripping elastic threads having a small cross-section,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for hosiery or the like
JP2005139574A (ja) 編地端部除去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丸編機
KR100658187B1 (ko) 재봉기계
DK181013B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reinforcement meshes and a spinning station therefor
US3006271A (en) Apparatus for the mechanical tying of twine, cord, and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