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1675B - Indoor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oogle Patents

Indoor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1675B
TW411675B TW088101229A TW88101229A TW411675B TW 411675 B TW411675 B TW 411675B TW 088101229 A TW088101229 A TW 088101229A TW 88101229 A TW88101229 A TW 88101229A TW 411675 B TW411675 B TW 4116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dio
frequency
intermediate frequency
wi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1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bert Charles Fairfield
Ii Carmen James Pagano
John Stanley Rucki
Michael Ralph Simmons
Christopher F Zappala
Original Assignee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1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16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訂 1675 at -- '"""" ----—__ B7 ____ 五、發明説明(1 ) UiiSA 本發月關於一般電信,以及更特別地關於一無線電信系 統的架構。 圖 1 描繪一a jj. , 九則攻藝中的典型無線電信系統之一部分的概 要圖“其中系统提供無線電信服務於一些位於一地理區域 内的…4终味(例如無線終端〗〇卜〗至1 〇卜3)。一典型無線 电仏系、先之核心爲無線交換中心(“ W S C ”)1 2 0 ,也可以是 打動人換中心(“ M S c ”)或行動電話交換局Γ Μ T S 0 ”)a 典1上’托緣交換中心〖2 〇連接至多個基地台(例如基地台 j 〇 3 - 1 至_ I Ο ι - \ J 0)’其遍怖於系統所服務的地理區域,且至 十'Λ長< €連及數據網路(例如本地局1 3 0、本地局1 3 8 、與長途局1 4 0)。無線交換中心1 2 〇在其他業務中,負責 建立並维護無線終端間的通話,以及一無線終端與—有線 終端(例如有線終端150)間的通話,其藉由本地與/或長途 網路而達接至系統a 由择.水電彳5系統所服務的地理區域被分割爲多個空間 分隔的區域,稱^ Γ細胞」。如…所績,每一個每胞由一 六角形挺要地表示:然而實際上,每—細胞通常具有一不 規則的形狀,取決於系統所服務之區域的網路型態。典型 上,每一細胞包含一基地台,基地台包括用來輿該細胞中 的無線终端進行通訊之無線電裝置及天線,基地台也包括 用來與無線交換中心丨2 0進行通訊之傳輸設備。 舉例來説,當無線終端10 1-1想要與無線終端1〇12進行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 . _I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¾ .H I — I 1 . 五 411675發明説明(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笱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通訊時,纟線終端!發送需求訊息至基地㈣3」, 其藉由有線終杨1G2_1傳遞訊息至無線交換中心M2Q a當無 線交換中心12G接收到該訊息以及爲無線終端1G1-2準備之 訊息之後,其再次藉由有線終端丨。]」回傳訊息至基地台 1 0 3 - 1 ’以無線t傳遞訊4至無線終端丨〇丨_ 2。 圖2描繪一先前技藝中之典型無線電信系统架構的方塊圖 。典型上,每一基地台藉由—分離且明確的有線裝置而連 接玉基地台控制备2 0 1 a基地台控制器2 〇 1可以但非必要與 無線交換中心丨2 0共同設置。 舉例來說,基地台1 0 3 -丨藉由有線終端丨〇 2 _ t而連接至基 地台控制器2(Π,且基地台103_3藉由有線終端1〇2_3^ = 接至基地台控制器201 3有線終端丨〇2_1與1〇2 —3可使用花 費不多且容易安裝的雙绞線來製作3根據此架構,每—每 線電裝I設置於傳送與接收的天線附近s相反的,另—神 網路螌慇的出現建議無線電裝置自基地台中移除,並集中 其功能於一單一單元中,此爲人熟知是一區塊無線電裝置s 區塊無線電裝置爲一數位訊號處理器,其裎式設計用以 多路傳輪、調變、通道编碼、並使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升 頻一或多個載送資訊的訊號β區塊無線電裝置如一或多個 傳妩砝線電裝置執行相同的功能,但具有許多不同於傳統 無線兔裝置的特性3首先,傳統無線電裝置處理—單—載 送資訊的訊號3相對地,區塊無線電裝置一般有能力同時 處理眾多載送資訊的訊號。 第一 ’傳統無線電裝置由射頻元件(例如電容、電疼、振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率(CNS ) Α4規格(2!〇Χ297公釐) ------.----麥---^---—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1局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 at B7五、發明説明(3) 盪器等)所製作,且載送資訊的訊號處理由元件的電氣特性 所執行與定義3相對地,區塊無線電裝置主要包括一數位 訊號處理器,且載送資訊的訊號處理由軟體與軟體參數所 定義。 第三,在一傳統無線電裝置中,載送資訊的訊號特性之 改變(例如調變方案、頻寬等)可藉由變更一或多個射頻元 件來實現。相對地,在一區塊無線電裝置中,載送資訊的 訊號特性之改變可藉由變更軟體與/或軟體參數控制區塊無 線電裝置來實現。這使得區塊無線電裝置可藉由一電信鏈 結而以遙控方式重新定義與升級, 第四,區塊無線電裝置一般比多個品質與處理能力相當 的傳統無線電裝置較爲廉價。 以及第五,由於區塊無線電裝置處理眾多之載送資訊的 訊號,其有能力執行載送資訊的訊號之間的處埋(例如分集 結合、射束成形、相鄰通道干擾削減等),對於只面對一載 送資訊訊號之傳統無線電裝置是沒有能力執行這項工作的 。因此,區塊無線電裝置比傳統無線電裝置更有彈性、更 強大、更便宜、更容易升級,可將其取代。 圖3描繪一典型無線電信架構之方塊圖,其結合區塊無線 電裝1於先前技藝中,包括無線交換中心1 2 0、基頻單元 301、無線電裝置前端303-1與303-2、以及有線裝置 3 0 4 - 1與3 0 4 - 2。根據此架構,每一圖2中地理上散佈的基 地台由一無線電裝置前端與基頻單元30丨所取代,其包括 區塊無線電裝置3 0 2,插入無線交換中心1 2 0與無線電裝I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1675 at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5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说明(4 ) 前端303-1、3〇3_2之間3更進一步,根據此架構,區塊 無線電装置3 0 2連接基地台控制器2 0 1,益提供圖2架構中 之分散的傳統無線電裝置所提供的功能。每一無線電裝置 前端303 -丨與3〇3-2包括一放大器與附屬的天線3 區塊無線電裝置3 0 2所提供的額外優點是此架構簡單、 均勻、JL無線電裝置前端的設計負擔的花費不多3圖3中的 架構較先前圖2中的架構之不利處在於傳送於基頻單元3 〇 1 與無線電裝置前端303-1 ' 303-2之間的載送資訊訊號是 採用射頻’其需要有線裝置3 0 4 - 1與3 0 4 - 2使用昂貴丑安 裝困難的同軸電纜來製作。更進一步,傳送於基頻單元 3 0 1與無線電裝置前端3 〇 3 - 1、3 0 3 - 2之間的訊號是採用射 頻的事實大量地限制基頻單元3 〇 1可以遠離無線電裝置前 端303-1、303-2之距離3 因此’需要具有一種能對無線電信系統展現區塊無線電 裝置之優點的裝置,其花費不多,無距離眼制’且伴隨在 射頻傳送下之訊號的有線裝置不會有實現的困難。 發明概述__ 本發明爲一無線電信系統,其具有某些區塊無線電裝置 網路型態之優點’且沒有先前技藝中伴隨區塊無線電裝置 的架搆之缺點3特別地,本發明的某些具體實施例包括— 具有區塊無線電裝置的集中化基頻單元,其藉由低價 '容 易安裝的有線裝置(例如雙绞線等)連接至多個地理上散佈 的無線電裝前端。其優點是比先前技藝的某些架構提供 更強大、更有彈性、更容易升級、以及更低的成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現格(21〇 X 297公廣)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袈 ’1T- ,¾ __^1675五、發明説明(5) A7 B7 經濟部智惡財產局貨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根據本發明之解説的具體實施例,一區塊無線電裝置根 據特殊的空中介面標準(例如G S Μ、I S - 5 4 T D Μ A 9 ) C D N1 A等),以爲人熟知的型式,多路傳輸、調辩、與 通道編碼-或多個載送訊息的域,並對其升頻頻,、 而非射頻,以經由一低價的有線裝置傳送$ t • 土典線電裝置 前端3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接著接收—或多個中頻訊, 並_其升頻至準備由天線·?*射的射頻3 供处ο , '、及點疋,使得經 由廉價有線裝置而玎傳輸至無線電裝置前斌Λ Λ 』峋成·馬可能之每 一 前端升頻器所需的額外成本,比起藉由使用 低的有,_装裝置而獲得的節省來得微不足道a 更進步地,本發明的某些具體實施例允許訊 單一料裝置而從—無線電裝置前端分散至多個天 某些惴況下這可以更進一步地節省成本。 t更進—步地’由独號由基韻單元以中賴送至個別 的無料裝置前端,比起訊號以射頻傳送的情形,基頰單 元玎位:離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遠纟3其優a是提供實現上 額外的彈性3 " 本U月又解説的具體實施例包括:用以升頻一第—… ώ -itr ^ … 啤 1¾ 及將一第二截送訊息訊楚升 , 〜一。以經由-第-有線裝置傳 送第一“訊息訊號於第―中頻以及心經由―第二 裝置傳巧第二載送矾息訊號於第-中麵的裝置 、 頻器,用以接收來自第一冑 " 訊息訊號至一第一中頻訊珑以 頻至一第二中頻訊號的裝置:
Ifl 置之處於第—中頻 息沉喊,並將第—載送訊息訊號升頰至—第一射 -8- 賊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 I - I- 1— , -- -- -- --1- 1^1^1 1 (諳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丁 4tv 411675 A7 B7 經濟部智您財產局g(工消资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及一第二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第二有線裝置之處於第一 中頻的第二訊息訊號,並將第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 二射頻3 圖式簡述 圖1描繪一先前技藝中之無線電信系統的概要圖3 圖2描繪一先前技藝中之無線電信系統架構方塊圖3 圖3描繪一應用區塊無線電網路型態之先前技藝中的第二 無線電信系統架構方塊圖。 图4描繪一根據本發明之解説的具體實施例之無線電信系 統架構概要圖3 圖5描繪一根據本發明之解説的具體實施例之無線電信系 統架構方塊圖 圖6描繪出功率爲頻率的函數圖,對於在一共享的有線裝 置上劏頻多路傳輸眾多的中頻載送訊息訊號、控制訊號、 與一同步訊號3 圏7描繪一根據本發明之解說的具體實施例之無線電裝置 前端的方塊圖。 詳細·#L明 圖4描繪無線電信系統400之架構的一概要圖,其提供無 線電信服務至一或多個無線終端(未示出)。對於那些熟知 此項技藝的人士將清楚只有那些考慮「下行連接」或「前 向」通道的一無線電信系統架構的概念被描述於此公報中 而那些考慮「上行連接」或「反向」通道之架構的概念 是講授於共同讓渡共同裁定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系列第〇 9 --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ϊ^ 11 ϋ^— m 1------ Hi I....._ I— -
-- I . - I- ·- I 扣衣 -----I I—-- - I 11 I 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11675 Λ7 Β7 經濟部智惡財產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標題「一支援接收分集的無線電信系統架構」, 1998年2月13曰建檔,可合併參考。無線電信系統400有 利地包括眾多藉由有線裝置402-1、402-2 ' 402-3的其中 之一而連接至基頻單元4 0 3的無線電裝置前端(例如4 0 ί - 1 至 4 0 1 - 6 )= 基頻單元4 0 3有利於以爲人熟知的型式而接收載送訊息 傳輸量訊號與控制訊號,並藉由一或多個無線電裝置前端 4 0 1 - 1至4 0 1 - 6而調變與通道編碼載送訊息訊號以進行無 線電傳輸。基頻單元4 0 3的細節將描述於下。每一無線電 裝1前端4 (Η -丨至4 0卜6有利地包括一用以輻射個別載送 訊’息訊號的放大器與天線。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401-1至 4 0丨-6的細節將描述於下。 有利地,無線電裝置前端遍佈於無線電信系統4 0 0所服 務的地理區域,致使覆蓋區域重疊且使得覆蓋範園沒有空 隙=例如,如圖4所示,無線電裝置前端4 0 1 - 1的覆蓋區域 重疊於無線電裝置前端40卜2與40丨-3的覆蓋區域=對於 那些熟知此項技藝的人士將清楚無線電裝置前端4 0 1 - 1至 4 Ο 1 - 6可安置於室内、室外、或一室内與室外的妞合。更 進一步地,那些熟知此項技藝的人士將清楚無線電裝置前 端可安置於一具有基頻單元於底部之桅杆的頂端。 根據解説的具體實施例,一無線電裝置前端可藉由一共 享有線裝置而直接連接至基頻單元4 0 3,或另-種方式, 兩個或更多無線電裝1前端可藉由一共享有線裝置而直接 連接至基頻單元4 〇 3 更進一步地,根據解説的具體實施 10 -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袈. •V3 本纸弦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 A7 ~ ~------------- - 五、發明説明(8 ) 例,每一有線裝置由雙絞線或其他能夠傳送一中頻訊號的 電境所製作,其中中頻訊號包括一或多個載送訊息訊號、 控制訊號、與同步訊號。 解説之具體實施例有利地能夠與採用(1)同時播放模式或 (2)交遞模式的無線終端進行通訊。在同時播放模式方面, 系統中的所有無線電裝置前端以相同的頻率在相同的時間 韓射相同的載送訊息訊號。同時播放模式具有三個主要優 點。弟一 ’ b的簡單使得安裝成本低,因爲除了確定個別 热線c t置d端的放置可使覆蓋區域沒有間隙之外,並沒 有射頻工程需要執行。第二,因爲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執 订相同的功能’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可以同樣地组織,如 此降低了製造與安裝的成本=第三,在同時播放模式,每 —位置可獲得所有傳輸量通道,這使得可以服務乏群集的 择線終瑞比父遞模式較大量3以及第四,因爲在同時播放 模式沒有無線終端的交遞’基頻控制器4 0 3可比當支援交 遞模式時更簡單3 同時播放模式有兩項缺點。第一,同時播放模式可能無 法有效地再使用可獲得的射頻頻譜,這降低了系統全部的 傳輸能力,且第二,所有以同時播放模式自每—無線電裝 置4丨成所描4的載送ifL息.:孔號應精確地同步,以爲人熟知 的型式,需要一用以同步個別無線電裝置前端的機制。 在交遞模式方面’一或更多無線電裝置前端以不同的射 频發送一或更多不同的載送訊息訊號,且系統具有自一無 線電裝置前端交遞一無線終端至其他無線電裝置前端的能 -11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辛(CNS ) Α4规格(210X^9^^ ~ ,. n I 裝 1 1~ 紅 1 i -- (請先閲讀背面之;;i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祛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 at *^ ____B7 i'發明说明(9 ) 力,如傳統的無線電信系統。交遞模式的主要優點是其允 許有效地再使用可獲得的射頻頻譜,對於固定的頻率數目 來說,這提升了系統全部的傳輸能力。 然而,操作於交遞模式有兩項主要的缺點。第一,因爲 交遞模式需要分派不同的射頻通道至不同的無線電裝置前 端(爲了減少共同通道與相鄰通道的干擾),當安裝系統時 ’交遞模式需要更廣泛、且因此更昂貴的射頻工程。第二 ’若多個無線電裝置前端建立網路於—共享有線裝置上, 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必須包含能使其建立那些來自基頻單 元4 0 3之訊號的電路。 圖5描續一根據本發明之解説的具體實施例之基頻單元 4 0 3的方塊圖。基頻單元4 〇 3有利地包括:無線電裝置5 〇】 、數位至類比轉換器5 0 2 - 1至5 0 2 - 3、以及發射器5 〇 3 _丨至 5 0 3 - 3 ’其個別連接有線裝置4 0 2 -丨至4 0 2 - 3。根據解說之 具體實施例,基頻單元4 0 3有能力操作於同時播放模式或 父%模式’且籍由一適當的有線裝置、—共旱的有線裝,晉 、或一兩者的組合而連繫每一無線電装置前端3 輸入至基頻單元4 0 3爲一或更多載送詛息訊號(即傳輸量 通道)與附屬的控制訊號,其可以但非必要以爲人熟知的型 式多路傳輸於導線4 0 4上。載送訊息訊號的來源不需要爲 —基地台控制器,但可以爲一傳統的中央室(“ C 〇 ”)交換機 或並不明確地設計來操縱無線電信的私有分支交換機 (“PBX”), 择線電裝置5 0〖有利地,但非必安’一區塊無線電裝置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格(210'X 297公釐) --.----裝--卜---^丨訂------缘 (請先閡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167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0) 包括一數位訊號處理器與記憶體’其能夠重新設計程式且 藉由導線4 0 4以爲人熟知的型式來控制區塊無線電裝置 1有利地設計程式致使能夠從導線40 4接收一或更多載送 訊息訊號與控制訊號,並根據一空中介面標準(例如G s M 、I S - 5 4 T D M A ' I S - 9 5 C D Μ A等)而多路傳輪、調變、 與通道編碼,以及使用一爲人熟知的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將 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中頻。 另一種方式’無線電裝置5 0 1可包括一或更多傳統的無 線電裝置’其本質上由射頻元件以爲人熟知的型式所製作 3在此情形’每一傳統的無線電裝置有能力從導線4 〇 4接 收成更户載送Λ息说成與控制s/l號,並根據一空中介面 標準(例如 G S Μ、1 S - 5 4 T D ΝΊ A、1 S - 9 5 C D Μ A 等)而多 路傳輪、調變、與通道編碼,以及使用一爲人熟知的數位 A號處理技術來將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中頻5無線電装 置有兩種技術可用來將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中頻。第 ~ ’無線電裝置可簡單地使用載送訊息訊號以調變—中頻 載波。另一種方式,無線電裝置可使用載送訊息訊號以調 變一基頻载波,然後將調變後的基頻載波升頻至一中頻, 例如使用一混波器與本地振盪器,熟知此項技藝的人士將 清楚如何製作與使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其中無線電裝 置5 0丨包括一或更多傳統的無線電裝置:> 择線電裝置5 0 1也有利地設計程式以支援同時播放模式 或又遞模式。例如,當解説的具體實施例操作於同時播放 模式時’每一載送訊息訊號被升頻至相同的中頻,且傳送 -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订 A7 __41167&-__67 —_-- 五、發明説明(li ) 於有線裝置402 -丨至4〇2-3以藉由每一無線電装置前端輕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射。 另一種方式,當解説的具體實施例操作於交遞模式’每 一載送訊息訊號僅被傳送至那些通過所輻射的載送訊息訊 號之無線電裝置前端3若兩個或更多無線電裝置前端共享 一有線裝置,對那些無線電裝置前端的載送訊息訊號被劃 頻多路傳輸於共享的有線裝置3在此情形,每一共享有線 裝置上的無線電裝置前端必須有能力接收並隔離(即解多路 傳輸)載送訊息訊號3 一無線電裝置前端的細節將討論於下 無線電裝置5 0 1也有利地產生一或更多中頻控制訊號’ 其能夠:(1)控制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選擇來自有線装置的 中頻載送訊息訊號1且(2 )控制射頻至每一無線電裝置前端 對每一載送訊息訊號所升頻的頻率=這些中頻控制訊號有 利於和每一有線裝置上的中頻載送訊息訊號一起釗頻多路 傳輸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Μ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無線兔私也5 0 1也有利於產生一中頻同步訊说’ 5亥·>凡丸 被傳送至所有無線電裝1前端致使其可同步個別的輸出訊 號。同步5凡氣有利於和每一有線裝置上的中頻載送说息訊 號及中頻控制訊虼一起劃頻多路傳輸。 無線電裝置5 〇 1對有線裝置4 0 2 - i遞送輸出(例如載送訊 息訊號、控制訊虼、與同步訊號)至數位類比轉換器5 〇 2 - i ,其轉換數位化的中頻輸出至一或更多類比訊號。數位類 比轉換器5〇2-i的騎出被送至發射器503_丨,放大並籍由有 線裝置4 0 2 _丨以爲人熟知的型式備妥用來傳輸的訊號3 *14-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辛((:^$),\4規格(21〇/297公釐) A7
411675 II 五、發明説明(12) 圖6對於在一共享的有線裝置或兩無線電裝置前端上劃頻 多路傳輸之眾多的中頻載送訊息訊號、控制訊號、與一同 步訊號,描繪出功率爲頻率的函數圖°載送訊息訊號6 (Π -1至601-4、控制訊號60卜1至60卜4與同步訊號603是爲 一無線電裝置前端而準備。控制訊號6 0卜1附屬於載送訊 息訊號6 0 1 - i。載送訊息訊號6 0 4 -丨至6 0 4 - 4、控制訊號 605-1至605-4與同步訊號603是爲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而 準備。控制訊號6 0 5 - i附屬於載送訊息訊號6 〇 4 - 雖然 每一載送訊息訊號描述成附帶一嘴一的控制訊號,但熟知 此項技藝的人士將清楚如何製作及使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 例,其中兩個或更多載送訊息訊號附帶同一控制訊號。 圖7描繪無線電裝置前端4 0卜丨的方塊圖’其有利地包括 :滹波器7 〇 1、升頻器7 〇 2、放大器7 0 3、天線7 〇 4、控制 器705。濾波器701宜是一帶通濾波器’其可由控制器705 調節以隔離並只捕捉(即劃頻解多路傳輸)那些欲藉由天線 7 0 4所輻射的中頻載送訊息訊號, 升頻Is 7 〇 2冗包括:(1 ) 一混頻备’在制器7 0 5的控制 之下,用以將來自濾波器7 0 1的中頻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 射頻,以及(2 ) —濾波器,用以濾除混波器所產生的寄生頻 率成份3在另一具體實抱例中,升頻B包接眾多的;.昆波器/ 濾波器對,且能夠在控制器705的控制之下,以不同的量 、增益來升領每一中頻載送訊息訊號 放大器7 0 3以爲人熟知的型式放大射頰载送訊息訊號, 準備藉由天線7 0 4亦以爲人熟知的型式來輻射3 -15- 本紙杲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 29?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袈· ir.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__411&-75 五、發明説明(13) 控制器7 0 5有利地包括一控制電路’能夠隔離並捕捉同 步訊號以及只有那些附屬於欲藉由天線7 0 4所轉射之中頻 載送訊息訊號的中頻控制訊號。基於那些控制訊號,控制 器7 0 5有利於能夠:(丨)控制濾波器以隔離並只捕捉那些敌 藉由天線7 0 4所輻射之中頻載送訊息訊號,(2 )控制射頻至 升頻器7 0 2所升頻之訊息訊號的頰率,以及(3 )同步射頻至 升頻器7 0 2所升頻之訊息訊號的頻率3那些熟知此項技藝 的人士將清楚如何製作及使用無線電裝置前端4 〇 1 _ i a 必須了解到上述具體實施例僅是解説本發明’ JL那些熟 知此項技藝的人士可以設計許多變化而不離開本發明的範 園,因此,這些變化意圖被包含於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園與 其等致的範園内a * ^ 裝 I ,πn —i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漓部智恁財產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_------ 本紙張尺度迫用中國國 -16-

Claims (1)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V5 S D8六、申讀專利範圍 1 . 一種裝置,包括: 用以將一第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中頻的器具; 用以經由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於該 第一中頻的器具;以及 一第一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有線裝置之處於 該第一中頻的第一訊息訊號,且用以將該第一載送訊息 訊號升頻至一第一射頻。 2. 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之裝置,包括: 一附屬於該第一升頻器之第一控制器,用來根據一同 步訊號以同步處於該第一射頻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 用以產生該同步訊號的器具:以及 用以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一升 頻器的器具。 3. 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裝置,更進一步包括: 一附屬於該第一升頻器之第一控制器,用來根據一第 一控制訊號以控制該第一射頻: 用以產生處於一第二中頻之該第一控制訊號的器具: 以及 用以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處於一該第二中頻之該 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器的器具。 4 , 一種方法,包括: 將一基頻單元上的一第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 中頻: 經由一第一有線裝置發射一該基頻單元上之處於該第 _-17-_ 本紙張尺度速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0X297公釐) ---,-------,裝------ir------^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 ' DS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中頻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以及 將一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 至一第一射頻。 5.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包括: 在該基頻單元上產生一同步訊號: 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一無線電 裝置前端:以及 根據該同步訊號,同步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處於 該第一射頻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s 6.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包括: 在該基頻單元上產生一處於第二中頻的第一控制訊號: 經由該第一有線裝I發射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無 線電裝置前端:以及 根據該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 該第一射頻3 7. —種無線電信系統,包括: (1 ) 一基頻單元,包括: (a ) —區塊無線電裝置,用以將一第一載送訊息訊 號升頻至一第一中頻,與 (b ) —發射器,用以經由一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 一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一中頻:以及 (2 ) —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包括: (a )—第一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有線裝置 之處於該第一中頻的該第一 ifL息訊號,且用以將該第 ---,-------裝------訂------線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_-1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八#見格(210X297公釐) 411675 8 8 8 8 AB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射頻,與 (b)—第一天線,用以輻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於 該第一射頻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 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控制器, 用以根據一同步訊號,同步處於該第一射頻的該第一載 送訊息訊號: 該區塊無線電裝置產生該同步訊號;以及 該發射器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 —控制器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 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控制器, 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該第一射頻: 該區塊無線電裝置產生該第一控制訊號;以及 該發射器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一控制訊號至 該第一控制器。 i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該區塊無 線電裝置將一第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二中頻,且 該發射器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 於該第二中頻:且更進一步包括: (3) —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包括: (a)—第二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有線裝置 之處於該第二中頻的該第二訊息訊號,且用以將該第 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二射頻,與 —flln hfn ^—n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1 - - I - -I -11·--- ^^11-- I I ------I —1 ------ J i - . -Hi In . 線-- -19-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A〇 * B8 411675 g8s 六、申請專利範圍 (b ) —第二天線,用以輕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於 該第二射頻。 1 1 . 一種裝置,包括: 用以將一第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中頻以及將 —第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二中頻的器具: 用以經由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於該 第一中頻以及經由第二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 號於該第二中頻的器具; 一第一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有線裝置之處於 該第一中頻的該第一訊息訊號,且用以將該第一載送訊 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射頻;以及 一第二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二有線裝置之處於 該第一中頻的該第二訊息訊號,JL用以將該第二載送訊 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二射頻。 1 2 .申請專利範圍第】1项之裝置,更進一步包括: —附屬於該第一升頻器之第一控制器,用來根據一同 步訊號以同步處於該第一射頻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 一附屬於該第二升頻器之第二控制器,用來根據該同 步訊號以同步處於該第二射頻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 用以產生該同步訊號的器具:以及 用以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一升 頻器且經由該第二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二升 頻器的器具=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裝置,其中: -20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国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閡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裝--- i 經濟部智惡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 g D8六、申讀專利範圍 (1 )用以升頻之該器具, (i i)用以發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一中頻且用 以發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一中頻之該器具, (1 η )用以產生該同步訊號之該器具,以及 (IV)用以發射該同步訊號的該器具附係屬於一基頻單 元: (i)該第一升頻器,與 (i i)該第一控剠器係附屬於一第一無線前端:以及 (i)該第二升頻器,與 (i 1)該第二控制器係附屬於一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項之裝I,其中該同步訊號爲一中 頻訊號3 !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項之裝置,其中該用以升頻的器具 爲一區塊無線電裝置。 16.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1項之裝置,更進一步包括: 一附屬於該第一升頻器之第一控制器,用來根據一第 一控制訊號以控制該第一射頻: 一附屬於該第二升頻器之第二控制器,用來根據一第 二控制訊號以控制該第二射頻: 用以產生該 第一控制訊號於一第三中頻及該第二控 制訊號於一第四中頻的器具:以及 用以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處於該第三中頻之該第 一控制訊至該第一控制器且經由該第二有線裝置發射 處於該第四中頻之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器的器 _-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国國家標準i CNS ) A4C格(21〇Χ297公釐ί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___六、申請專利範圍 具0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裝置,其中: (i)該器具用以升頻, (i i)該器具用以發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一中 頻且用以發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一中頻, (i 1 i)該器具用以產生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 號,以及 (i ν’)用α發射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的該 器具附屬於一基頻單元: (1 )該第一升頻器,與 (i i)該第一控制器附屬於一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以 及 (i) 該第二升頻器,與 (ii) 該第二控制器附屬於一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 I S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 (3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與 該第二控制訊號爲中頻訊號。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裝1,其中該用以升頻的E具 爲一區塊無線電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裝置,其中用以產生該第一控 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的該器具爲一區塊無線電裝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丨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中頻與該第 二中頻相同3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射頻與該第 二射頻相同。 - ^^^1 - : - 11- — - ^^^1 I 1 I - - I- - -I - - II— -- - - 1. - tin l_ · η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2 - 本纸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ABCD 41167石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有線裝置與 該第二有線裝置相同。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載送訊息訊 號與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而劃頻多 路傳輸3 2 5 . —種方法,包括: 將一基頻單元上的一第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 中頻以及將一第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二中頻: 經由一第一有線裝置發射一該基頻單元上之處於該第 一中頻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 經由一第二有線裝置發射一該基頻單元上之處於該第 二中頻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 .將一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 至一第—射頻: 將一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 至一氣二射頻: 2 6 .申請專利範園第2 5項之方法,包括: 在該基頻單元上產生一同步訊號: 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一無線電 裝置前端: 經由該第二有線裝置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二無線電 裝置前端: 根據該同步訊竑,同步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處於 該弟一射頻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以及 -23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国家榇準(CNS) A4規格(21 O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675 ABCD 經濟部智葸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根據該同步訊號,同步該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之處於 該第二射頻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 2 7 .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包括: 在該基頻單元上產生一處於第三中頻的第一控制訊號 及一處於第四中頻的第二控制訊號: 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無 線電裝1前端: 經由該第二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無 線電裝置前端: 根據該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之 該第一射頻;以及 根據該第二控制訊號,控制該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之 該第二射頻。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中頻與該第 二中頻相同3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射頻與該第 二射頻相同。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有線裝I與 該第二有線裝置相同。 3 1 . —種無線電信系統,包括: (丨)一基頻單元,包括: (a) —區塊無線電裝直,用以將一第一載送訊息訊 號升頻至一第一中頻且將一第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 一第二中頻,與 -24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孪(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l--a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A8411675_I_六、申請專利範圍 (b ) —發射器,用以經由一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 一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一中頻且用以·經由一第二有線 裝置發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於該第二中頻:以及 (2) —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包括: (a) —第一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有線裝置 之處於該第一中頻的該第一訊息訊號,且用以將該第 一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一射頻,與 (b ) —第一天線,用以輕射該第一載送訊息訊號於 該第一射頻;以及 (3) —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包括: (a) _第二升頻器,用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有線裝置 之處於該第二中頻的該第二訊息訊號,且用以將該第 _二載送訊息訊號升頻至一第二射頻,與 (b) —第二天線,用以輕射該第二載送訊息訊號於 該第二射頻,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 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控制器, 用以根據一同步訊號,同步處於該第一射頻的該第一載 送訊息訊號: 該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控制器, 用以根據一同步訊號,同步處於該第二射頻的該第二載 送訊息訊號: 該區塊無線電裝置產生該同步訊號:以及 該發射器經由該第一有線裝1發射該同步訊號至該第 ------------Μ------π------.^ (請先閡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_ -2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經漓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411675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控制器,且經由該第二有線裝置發射至該第二控制器= 3 3 .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 該第一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控制器, 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該第一射頻: 該第二無線電裝置前端更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控制器, 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控制該 第二射頻: 該區塊無線電裝置產生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 訊號:以及 該發射器經由該第一有線裝置發射該第一控制訊號至 該第一控制器,且經由該第二有線裝置發射第二控制訊 號至該第二控制器。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3 1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該第一有 線裝置與該第二有線裝置相同。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3 1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該第一中 頻與該第二中頻相同〇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3 1項之無線電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射 頻與該第二射頻相同。 : ; . - , - 1 I I - I..1 (I 1 — I- - I» lr I - li ·-1 I I- I I ' 一5J1 I -I I I— . I I _ (請先H讀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6 - 本紙杀尺度適用申园國家標搫(CNS > A4規格(210X29了公嫠)
TW088101229A 1998-02-13 1999-01-27 Indoor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41167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023,682 US6259910B1 (en) 1998-02-13 1998-02-13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rchitecture supporting block radio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1675B true TW411675B (en) 2000-11-11

Family

ID=21816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1229A TW411675B (en) 1998-02-13 1999-01-27 Indoor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259910B1 (zh)
EP (1) EP0938241A3 (zh)
JP (1) JPH11317977A (zh)
KR (1) KR19990072537A (zh)
CN (1) CN1233894A (zh)
BR (1) BR9905186A (zh)
CA (1) CA2260286A1 (zh)
TW (1) TW411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7947A (ko) * 1998-12-22 2000-07-25 윤종용 모듈 및 분산 구조를 가지는 기지국
US7969965B2 (en) * 1999-04-21 2011-06-28 Lgc Wireless, Inc. Architecture for signal and power distribution in wireless data network
US6839544B1 (en) * 1999-10-18 2005-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 transmitter in a wireless base station
ATE382222T1 (de) * 2000-03-29 2008-01-15 Opencell Corp Betriebs- und wartungs-architektur für ein verteiltes multiprotokollsystem
US6842459B1 (en) 2000-04-19 2005-01-11 Serconet Ltd. Network combining wired and non-wired segments
US6704545B1 (en) 2000-07-19 2004-03-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oint-to-multipoint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transport
US20020052188A1 (en) * 2000-11-01 2002-05-02 Farbod Behbahani System and method to use a wired network to extend radio coverage of a wireless network
ITMI20010882A1 (it) * 2001-04-27 2002-10-27 Siemens Inf & Comm Networks Stazione ricetrasmittente di un sistema di comunicazione cellulare con un'interfaccia configurabile per un'unita' periferica e procedimento
US7401148B2 (en) 2001-11-16 2008-07-15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customer access to messaging and configuration data
US7454195B2 (en) 2001-11-16 2008-11-18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the centralized storage of wireless customer information
US7317697B2 (en) 2001-11-16 2008-01-08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handling file attachments
US7793334B2 (en) 2001-11-16 2010-09-07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word protecting a distribution list
US7617328B2 (en) * 2001-11-16 2009-11-10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essaging protocols into a common protocol
US20030109271A1 (en) * 2001-11-16 2003-06-12 Lewis John Erv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messaging infrastructure
US7657253B2 (en) * 2001-11-16 2010-02-02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 notification
US7487262B2 (en) * 2001-11-16 2009-02-03 At & T Mobility I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messages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d on message content
US7549096B2 (en) 2001-11-16 2009-06-16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cking and playing back error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660537B2 (en) * 2001-11-16 2014-02-25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the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messages
US7319858B2 (en) * 2001-11-16 2008-01-15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erying message information
KR100487234B1 (ko) * 2002-07-02 2005-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기지국 시스템
AU2003270648A1 (en) 2002-09-13 2004-04-30 Strix Systems, Inc. Network access points using multiple devices
US7171244B2 (en) * 2002-12-03 2007-01-30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gain control for signals from distributed antennas
US8958789B2 (en) 2002-12-03 2015-02-1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Distributed digital antenna system
US7840989B2 (en) * 2003-06-16 2010-11-23 Bertonis James 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a cable modem data service over wireless links
US20050079014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Dick's Asphalt Services Of Kankakee, Inc. Blade implement and method of use
US20070026895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Capece Christopher J Modular base station component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46091B2 (en) 2009-04-29 2013-01-01 Andrew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US9001811B2 (en) 2009-05-19 2015-04-0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of inserting CDMA beacon pilots in output of distributed remote antenna nodes
IT1398534B1 (it) 2010-02-25 2013-03-01 Wisytech S R L Apparecchiatura per sistema di telecomunicazione a femtocelle.
WO2014005637A1 (en) * 2012-07-05 2014-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first network node and a second network node over a twisted pair wire
EP3108627A4 (en) 2014-02-18 2017-10-1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electively combining uplink signal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10499269B2 (en) 2015-11-12 2019-12-0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controlled nodes to channel interfaces of a contro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8566A (en) * 1972-10-02 1975-08-05 Phase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istor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187803A (en) * 1990-01-18 1993-02-16 Andrew Corporation Regenerative rf bi-directional amplifier system
CA2052466C (en) * 1990-10-02 2001-05-08 Masayuki Sakamoto Method of handover and route diversity 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GB9025007D0 (en) * 1990-11-16 1991-01-02 Orbi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Mobile radio telephone
US5513176A (en) * 1990-12-07 1996-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5802173A (en) * 1991-01-15 1998-09-01 Rogers Cable Systems Limited Radiotelephony system
CA2066946A1 (en) * 1991-05-16 1992-11-17 George Philip Vella-Coleir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plurality of remote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stations
CA2067637C (en) * 1991-07-29 1997-11-18 John Lappingto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radio telephone signals over a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CA2058737C (en) * 1992-01-03 1997-03-18 Andrew S. Beasley Rf repeater arrangement with improved frequency reuse for wireless telephones
US5377255A (en) * 1992-07-14 1994-12-27 Pcs Microcell International Inc. RF repeat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s
US5590173A (en) * 1992-08-05 1996-12-31 Beasley; Andrew S. Delay insensitive base station-to-handset interface for radio telephone systems
GB9217524D0 (en) * 1992-08-18 1992-09-30 Shaye Communications Lt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JPH06125286A (ja) * 1992-10-12 1994-05-06 Fujitsu Ltd 無線中継装置
DE69323694T2 (de) * 1992-11-19 1999-09-3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Übertragungsnetz mit Vielfachzugriff
JPH06350537A (ja) * 1993-06-03 1994-12-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無線信号光伝送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使用する通信装置
US5390235A (en) * 1993-06-23 1995-02-14 Pcs Microcell International, Inc.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and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5457734A (en) * 1993-07-08 1995-10-10 At&T Ipm Corp. Multi-band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architecture
US5481570A (en) * 1993-10-20 1996-01-02 At&T Corp. Block radio and adaptive arrays for wireless systems
US5519691A (en) * 1994-06-03 1996-05-21 At&T Corp. Arrangement fo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radio frequency access to a switching system
FI107419B (fi) * 1995-01-26 2001-07-31 Nokia Networks Oy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toistin ja tukiasema
JP3231210B2 (ja) * 1995-03-03 2001-1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H08280062A (ja) * 1995-04-07 1996-10-22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H0983473A (ja) * 1995-09-12 1997-03-28 Nec Corp Tdma通信方法及びtdma受信装置
CA2158386A1 (en) * 1995-09-15 1997-03-16 Andrew Beasley Rf repeaters for tdm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s
US5872810A (en) * 1996-01-26 1999-02-16 Imec Co. Programmable modem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data, design method and use method for said modem
US6070071A (en) * 1995-11-13 2000-05-30 Interwave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Multiple antenna cellular network
JP2783248B2 (ja) * 1996-04-17 1998-08-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
KR0174485B1 (ko) * 1996-04-30 1999-04-01 김광호 전화선을 이용한 적외선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5926547A (en) * 1997-03-05 1999-07-20 Scientific-Atlant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ogram/component redundancy in headend
IT1293384B1 (it) * 1997-06-23 1999-03-01 Infostrada S P A Sistema per la distribuzione di comunicazioni a frequenza radio.
KR100314206B1 (ko) * 1998-12-11 2001-12-28 김용훈 이동통신기지국의디지털전송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60286A1 (en) 1999-08-13
JPH11317977A (ja) 1999-11-16
CN1233894A (zh) 1999-11-03
EP0938241A3 (en) 2001-08-01
BR9905186A (pt) 2000-09-26
US6259910B1 (en) 2001-07-10
EP0938241A2 (en) 1999-08-25
KR19990072537A (ko) 199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1675B (en) Indoor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577282B (zh) 在基于光纤的分布式射频(rf)通信系统中提供数字数据服务
US6504831B1 (en) Optical simulcast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call processing
EP0685973B1 (en) Radio-port assignment in a mobile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6230C (zh) 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CN103404197B (zh) 无线电和传输资源的联合管理
US6374124B1 (en) Dynamic reallocation of transceivers used to interconnect wireless telephones to a broadband network
CN1148021C (zh) 通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WO1998009439A1 (en) Catv network for transport of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A2509601A1 (e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 employing utility poles and optical signal distribution
WO2007004048A1 (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multiple radio units
JPH09510595A (ja) 電力効率を向上させた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セルラー基地局および関連した方法
JPH0917268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JPH08256097A (ja) 狭帯域/広帯域情報分配ネットワーク用アクセスディレクタ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20070010197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apparatus, and remote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JP6401797B2 (ja) 遠隔無線ユニットハブrhub、屋内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信号伝送方法
US11917587B2 (en) Supporting multi-signal source communication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122415B2 (ja) 衛星ベースの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地球規模の可変データ速度接続を行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395941B (zh) 中继装置、宽带无线内容发放系统及其内容维护与发送方法
KR102048751B1 (ko) 밀리미터파 기반의 인빌딩 릴레이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11815927B (zh) 信号传输系统以及信号传输方法
JP5181148B2 (ja) 無線基地局における対話型データ伝送方法、設備及びシステム
CN1252191A (zh) 包括对称和非对称波形模式的移动卫星电话系统
CN210042233U (zh) 一种5g室内覆盖设备
US8976766B2 (en) Integrated microwave backhaul support in cellular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