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9093B -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its device for pipe container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its device for pipe contai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9093B
TW409093B TW086105331A TW86105331A TW409093B TW 409093 B TW409093 B TW 409093B TW 086105331 A TW086105331 A TW 086105331A TW 86105331 A TW86105331 A TW 86105331A TW 409093 B TW409093 B TW 4090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tube
walled tube
wall surface
wal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0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suyuki Imaizumi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9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90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7/00Shaping of tube ends, e.g. flanging, belling or closing; Apparatus therefor, e.g. collapsible mand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2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heating
    • B29B13/023Half-products, e.g. films, plates
    • B29B13/024Hollow bodies, e.g. tubes or profiles
    • B29B13/025Tube 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4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 B29C35/04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using gas or fl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9/00Layered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Tubes (AREA)

Description

屬090祕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1 説明(4) [符號說明] 1,1a 管容器 3 軀幹部 5,5a 突緣部 5b 上面 5c 內端面 5d 下面 7 收容部 8 孔 9 開口部 11 薄壁管 11a,lib,11c,lid,27a,51a 前端部 13 外側層 15 內側層 17 中間層 19 管支持具 21,21a 加熱冷卻器 23,71 母模 25 管支持具本體 27 公模 27b 前端外周緣 29 內壁面 31,31a 外壁面 33 環狀冷卻部 27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十央標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9093 A7 __B7 五、發明説明(/ ) 發明說明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管容器之加工方法,以將熱可 塑性樹脂所彤成之薄壁管,加工成位於該薄壁管端部之 孔具備向內之突緣部;並提供一種用於該方法之加工裝 置。 依容器的使用形態之不同,有一種容器爲,將薄膜 等蓋體貼付在管的端部,使用時剝下蓋體以擠出內容物。 習用之此種容器爲,將前述蓋體貼付在管端部之向外側 張出的突緣部上。 一般將內容物充塡於樹脂材料製的管容器之管狀製 品的製造步驟,係包含:由薄璧管製成管本體之製造步 驟,充塡入內容物之充琪步驟,充塡後藉由熱溶著或超 音波接合等手段以封止管容器的孔之封止步驟。而在此 一連串的步驟中,有時管容器係以平躺的狀態搬送至下 一個步驟1^ 然而,在將具備向外側張岀的突緣部之管容器以平 躺狀態搬送的場合,由於該管容器會以相對側的端部(管 容器之相對於具備突緣部的端部之另一側的端部)爲中心 而產生回轉*故會造成該管容器無法供給至下個步驟之 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如此般習知技術的問題點所提出 者,其目的爲提供一種管容器之加工方法,藉由使得平 躺狀態下搬送的管容器之姿勢保持一定,以將管容器順 暢地烘給至下一步驟,而謀求生產性的提高;並提供一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訂—-----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9093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之) 種用於該方法之加工裝置。 本發明中,爲了解決前述課題,係採用以下的手段· 以下,簡單地說明本發明的重點。 (1)—種管容器之加工方法,以將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 之薄壁管,加工成位於該薄壁管端部之孔具備向內之突 緣部;其特徵在於,係具備: (A) 第1步驟,將前述薄壁管裝設在具備公模的管支持具 上’該公模可將位於前述孔之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內 側之開口部的形狀成形爲既定形狀*且將該薄壁管的前 端安裝成自管支持具的前端突出既定尺寸; (B) 第2步驟,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熟空 氣,同時冷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 側與外側間設置溫度差,藉此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在薄 壁管的徑方向產生突緣狀的變形;及 (C) 第3步驟,使用與前述公楔協力合作之母模,以將變 形後薄壁管的端部成形爲既定形狀之突緣部及位於該突 緣部內側之開□部》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詳而言之,依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在上述第2步 驟中*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氣,以 將該內壁面加熱至低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同時冷卻 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設 置溫度差,藉此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在薄壁管的徑方向 產生突緣狀的變形。 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從薄壁管的內側朝薄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09093 Λ7 _ B7 五、發明説明(3 ) 壁管的內壁面放出加熱空氣,以將該內壁面加熱至低於 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故內壁面將被加熱至越過玻璃轉 移點,而基於記憶現象將產生瞬間收縮而有回復原狀的 傾向;另一方面,由於對外壁面施加冷卻,故外壁面並 未進行基於記憶現象之收縮,因此薄壁管的端部會朝內 側變彤。又,藉由公模與母模的協力合作,以將薄壁管 的端部成形爲向內之突緣部,同時可保持既定形狀的開 口部。 又,依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在上述第2步驟中, 由於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氣,以將該內 壁面加熱至髙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同時冷卻薄壁管 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設置溫度 差,藉此以將薄壁管的端部在薄壁管的徑方向變形成朝 外側之突緣狀。薄壁管的內壁面,若被加熱至高於內側 層的融點之溫度,則僅內側層溶融而下垂;另一方面, 由於被施加冷卻的外側層不致溶融,故內側層將被低融 點物質的收縮力拉伸,因此將形成向外側張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m 1 - -1 ^^^1 - 士 ¢1. ^^1 1^—--- --5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對於上述般朝徑向外側變形之薄壁管的端部,係使 用與前述公模協力合作的母模*以將其成形爲具既定彤 狀的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內側之開口部。首先,對第2 步驟中朝外側變形之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再放出加熱 空氣,以軟化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接著,將薄壁管 的端部,朝管內側撓曲,並重#成折曼狀,而使用公模 及母模以將其成形爲具既定彩狀的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 6 ^紙ϋ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297公廣1 409093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A ) 部內側之開口部。藉由公模與母模的協力合作’以使得 薄壁管的端部成形爲向內之突緣部,同時可保持既定彩 狀的開口部。 (2) 在前述第2步驟中,較佳狀態爲,朝離開前述管支 持具的方向強制地吸引加熱內壁面後之加熱空氣。 藉由限制薄壁管的端部之加熱範圍,即可防止連接 於突緣部之接纘部的形狀變化。 (3) 前述薄壁管係,較佳之狀態爲,形成在外側層與內 側層間介設有中間層之3層構造,且構成內側層的熱可塑 性樹脂的融點小於構成中間層的熱可性樹脂融點。 (4) 又.,本發明之管容器加工裝置爲,可將熱可塑性樹 脂所彤成之薄壁管,加工成位於該薄壁管端部之孔具備 向內之突緣部,且具備用以支持前述薄壁管之支持具、 加熱冷卻器及毋模。 (A) 上述之支持具係,具有用以插入其所支持的薄壁管內 部之壓縮成形用的公模;該公模係,配置在與薄壁管的 端部隔既定長度之軸方向內側,且形成可沿著軸方向移 動般》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B) 加熱冷卻器係,用以將加熱空氣放出至前述薄壁管的 端部之內壁面,同時係用以冷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 (C) 母模係,與前述管支持具的公模進行協力合作,以在 薄壁管的孔上形成既定形狀之向內的突緣部及位於該突 緣部內側之開口部。 管支持具係,將薄壁管支持著,且藉由該管支持具 7 表紙張尺度適用^國國家標準(〇阳)/\4規格(210><297公釐) 40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ir ) 的移動以將薄壁管的端部插入加熱冷卻器內。藉由加熱 冷卻器以對前述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氣, 同時並冷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之後,藉由移動管 支持具以由加熱冷卻器中拔出薄壁管的端部◊當薄壁管 的內壁面被加熱至低於內側層融點的溫度之場合,薄壁 管的端部將朝內側變形。之後*藉由移動管支持具以使 得薄壁管的端部抵接母模。藉由公模與母模的協力合作 以將突緣部壓縮成形,同時藉由薄壁管的端部之抵接母 模的周壁面以使得開口部的形成保持一定》 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所用之加工裝置係,另具有用 以對前述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放出加熱空氣之外部加 熱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薄壁管的內壁面係,若被加熱至髙於內側層的融點 之溫度》則薄壁管的端部將朝徑向外側變形。藉由移動 管支持具,以將薄壁管的端部插入外部加熱器,而加熱 薄壁管的外壁面並使其軟化。接著,移動管支持具,令 薄壁管的;端部抵接母模。藉由公模與母模的協力合作, 以將薄壁管的端部,朝管內側撓曲,而重叠成折叠狀, 以成形爲既定形狀的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內側之開 口。如此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成形爲向內之突緣部,同 時可保持既定形狀的開口部15 (5)管加工裝置係,較佳狀態爲,具備吸引手段,以朝 離開前述管支持具的方向強制地吸引加熱內壁面後之加 熱空氣。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409093 ......'Μ Β7 ^—,. _ 立、發明説明(4 ) 藉由限制薄壁管的端部之加熱範圍’即可防止用以 連接端部與突緣部之接續部的形狀變化。 (6)前述加熱冷卻器係具備:用以冷卻前述薄壁管的端 部的外壁面之環狀冷卻部,隔著環狀間隙配置於該冷卻 部的內側之加熱部,及連接前述環狀間隙之加熱空氣吸 引路;且位於冷卻部與加熱部間之前述環狀間隙係形成 可插入前述管支持具所支持的薄壁管之端部;在前述加 熱部中,可在內部設置加熱空氣通路,同時在與冷卻部 對向之部位設置如夾住薄壁管般之加熱空氣放出口 β 加熱空氣係,通過加熱器內部之加熱空氣通路而由 加熱空氣放出口放出至外側,而衝撞薄壁管的端部之內 壁面以加熱該內壁面,加熱後之加熱空氣係介由前述加 熱空氣吸引路而被強制地吸引出。在此同時,冷卻部係 接觸薄壁管的端部以冷卻外壁面。 (7>本發明所用之薄壁管爲,例如在兩側使用乙烯-乙烯 醇共聚物等高氣體遮蔽性的樹脂,並在其中間夾住接著 性聚乙烯所積層出之薄壁管。然而,薄壁管的原材料並 非以前述之例爲限β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L----I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本發明所加工之薄壁管係,例如可在其內部充 瑱具流動性之內容物(例如咖啡、芳香劑等)。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以下,基於圖1〜圖8之圖式以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 形態。 首先,使用圖8以說明依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所加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409093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 工成的管容器β管容器1係具備:對柔軟的圓筒狀樹脂施 加熱成形所構成的軀幹部3,及藉由對樹脂施加壓縮成形 所成形出之向內的突綠部5 ^在軀幹部3的內部具備收容 部7,在驅幹部3下端之孔8處形成具有既定形狀之開口 部9,軀幹部3的上端係呈開口狀。 此管容器1係’以圖6所示般之薄壁管11作爲材料 而一體成形出。該薄壁管11係,如圖7所示般,具有在 外側層1 3與內側層1 5間夾住中間層1 7之3層構造。然 而,本發明並非以3層構造爲限。 外側層13係,可使用習知之用以製造管容器之樹脂 材料,例如具可印刷性之聚乙烯(ΡΕ)、聚丙烯(ΡΡ)等,但 並非以此等爲限》 內側層I5及中閭層17係,可使用習知之具有所望物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 · . i 1 1^1 I 0 - . 士^a^n - - ^^1 m 03 -、v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性的樹脂材科。例如,在要求氣體遮蔽性之場合,內側 層15及/或中間層17係可使用具有氣體遮蔽性的樹脂。 具有氣體遮蔽性之樹脂係,可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VOH)、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G(聚對苯 二甲酸乙二醇系樹脂,其乙二醇成分的一部分係經1,4-環己烷二甲醇取代之熱可塑性共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丁 二醇酯(PBT)等爲例9在將含有維他命的內容物或含有著 色材的內容物充塡入容器中之場合,可使闱具有非吸付 性的樹脂作爲內側層1 5。具有非吸付性之樹脂係,可舉 非吸付性PET爲例。 外側層13、內側層15、中間層17之任一者皆可使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兄) 用具有接著性的樹脂。藉由使用具有接著性的樹脂,則 不需使用接著劑即可完成本發明》具有接著性之樹脂係, 可舉接著性聚乙烯之三丼石油株式會社的阿德馬(商品 名)、三菱化學株式會社的磨地酷(商品名)爲例,但並非 以此等爲限。未使用具有接著性的樹脂之場合,亦可使 用公知的接著劑。 因此,例如,本發明可爲甶接著性聚乙烯及EVOH 所構成之2層構造,本發明亦可爲由未具接著性之聚乙烯 層、接著劑構成之接著劑層及EVOH層所構成之3層構 造。又,本發明亦可爲聚乙烯、接著劑、EVOH、接著 劑、聚乙烯所構成之5層構造。 較佳之狀態爲,在中間層17使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般之高氣體遮蔽性的樹脂,在外側層13及內側層15使用 接著性聚乙烯。然而,本發明並非以此爲限。 又,在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加熱薄壁管的 內壁面並冷卻外壁面,以使薄壁管朝內側變彤,據信其 理由爲,如上述般,若內壁面被加熱至越過玻瑀轉移點, 則基於記億現象將瞬間收縮而有回復原狀的傾向。依此 觀點,在3層構造之場合,相對於內側層之受到加熱的影 響,中間層以未受加熱的影響爲較佳。基於此觀點,構 成內側層之熱可塑性樹脂的融點係,以低於構成中間層 的熱可塑性樹脂的融點爲較佳。如上述般,較佳之狀態 爲,在中間層17使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般之高氣體遮蔽 性的樹脂,在外側層1 3及內惻層1 5使周接著性聚乙烯;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n n II —Γ i u m - In —II ϋ 丁 1^1 - I------ Λ U3 * 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9093 A7 _ B7 五、發明説明(7 ) 而構成中間層17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融點爲約180 aC,構成內側層15之接著性聚乙烯的融點爲約110 t。 薄壁管1 1的剖面彤狀,可爲正圓形或橢圓形。 薄壁管11係,可藉由公知的方法製出。例如,在由 接著性聚乙烯外側層13、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間層17 及接著性聚乙烯內側層1 5以構成薄壁管1 1之場合•係如 下所示般之製造出。將接著性聚乙烯加熱後,施加拉伸、 擠出成形以使其形成筒狀。之後,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加熱後,施加拉伸、擠出成形而將其積層在前述接著性 聚乙烯製擠出成形品的外側。之後,依據同樣的製造步 驟以將於前述接著性聚乙烯積層在前述乙烯-乙烯醉共聚 物製的擠出成形品外側,藉此以形成3層構造,將其切成 既定的長度,如此即得出薄壁管11。 使用圖1〜圖S以說明直接使用於本發明的第1實施 形態中之管容器1的加工裝置。 <管容器的加工裝置之整體槪要> 管容器1的加工裝置係,由管支持具19、加熱冷卻 器U及母模23所構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莧) <各部之詳細說明> 以下,對於上述之各部進行詳細地說明。 <管支持具> 前述管支持具19係支持著薄壁管11,以壓縮成形出 突緣部5,同時將既定形狀的開口部9保持在前述孔8的 內側。此管支持具19係,如圇I所示般,由管支持具本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409093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 體25及公模27所構成'管支持具本體25及公楔27係, 與薄壁管U形成相同的剖面圓形;且在管支持具本體25 的前端,前述公模27係形成可相對於管支持具本體25上 下移動般。 公模27的前端係形成平坦面,公模27的前端外周綠 27b係,如圖3所示般,形成對應於欲成形出之管容器1 的突緣部5內側的形狀。 薄壁管Π係,如圃1所示般,在其前端從管支持具 19的前端突出既定長度的狀態下裝設在管支持具本體 25。公模27的構成爲,就算將薄壁管11安裝在管支持具 本體19上時,亦可使得薄壁管11的內側在管支持具19 的軸方向移動· 此處之既定長度爲,當管支持具本體25下降既定的 行程時,可得薄壁管11的前端部1 la確實地插入間隙部 35 = <加熱冷卻器>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加熱冷卻器21係,用以加熱薄壁管11的內壁面29 同時冷卻外壁面3 1,以在薄壁管11的內側與外側間設置 溫度差並軟化內壁面29 ·此加熱冷卻器21係,如圖1所 示般,具備:用以冷卻前述薄壁管11的前端部Ha的外 壁面31之環狀冷卻部33,隔著環狀間隙部35配置於該 冷卻部33的內側之加熱部37,及連接前述環狀間隙部35 之加熱空氣吸引路39。 前述冷卻部33係,在內部具備用以不斷地循環例如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规格(210X297公嫠) 40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il ) 水等冷媒之循環路1,在冷卻部33的內周面具備闬以冷 卻薄壁管11的外壁面31之冷卻面43。藉由令前述冷卻 面43接觸薄壁管11的外壁面31,以冷卻薄壁管11的外 壁面3 1 σ 前述加熱部37係形成有頂筒狀,在其內部係形成加 熱空氣通路45,並連通於圖未示之加熱空氣供給手段。 此加熱部37的上部係形成可插入薄壁管11的前端部Ha 內側之小徑部37a,與該小徑部37a相連通之加熱部37 下部係形成大徑部37b »在前述小徑部37a的上部,在與 前述冷卻面43面對面之部位,設有實質上在圓周方向形 成連續狀的開口之加熱空氣放出口 47。在圖示實施例之 場合,在圓周方向隔著既定間隔配置薄壁連結桿471 » 連接前述間隙部35之加熱空氣吸引路39係,連通於 圇未示之加熱空氣吸引手段,以朝離開薄壁管U的前端 部11a之方向吸引加熱空氣= <母模>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前述母模23係,如圖3所示般,係具備:形狀對應 於欲成形出的管容器1的突緣部5的外形之模穴49,及 可將薄壁管11的前端部lib的開口部9保持既定形狀並 可吸收公模27的下降運動能量以緩和衝擊之形狀保持部 51。在前述模穴49的底部設置嵌合孔53。 '前述形狀保持部51係,形成筒狀’並插入前述嵌合 孔53中,且設置成可相對模穴49上下移動’並藉由蓄勢 手段55以使其經常蓄勢於上方。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 管容器的加工方法> 其次’使用圖1〜圖8以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 管容器1的加工方法。 <各步驟的詳細說明> 以下,詳細地說明各步驟。 <第1步驟> 使用圖1以說明用以安裝管容器1的原料之薄壁管 11之第1步驟。 將管容器1的原料之薄壁管11,安裝在管支持具本 體25的外側,且安裝成其端部從前述管支持具19的前端 朝軸方向外側突出既定長度。 <第2步驟> 接著,使用圖2、圖3以說明令薄壁管11的端部lla 朝內側變形之第2步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令裝設有薄壁管11之管支持具19移動,以將薄壁管 11的前端部lla插入冷卻部33的冷卻面43與加熱部37 的小徑部37a間之間隙部35,藉此以將薄壁管11的前端 部lla設置在與加熱空氣放出口 47面對面之位置。接著, 藉由加熱部37以加熱薄壁管11的前端部lla之內壁面 29,同時藉由冷卻面43以冷卻薄壁管11的前端部lla之 外壁面31。加熱空氣係如箭頭所示般之流過加熱部37內 部之加熱空氣通路45,並由加熱空氣放出口 47放出,藉 此以進行加熱。藉由該加熱以軟化薄壁管11的前端部lla 之內壁面29。在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中,係將內壁面 15 ^紙張尺度適用t7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40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〇) 29加熱至低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與內壁面29衝撞後 之加熱空氣係,藉由圖未示之加熱空氣吸引手段而通過 加熱空氣吸引路39以朝加熱部37的下方強制地吸引。因 此,可使得該加熱對於不可加熱的部分之影響減少到最 小β 冷卻之進行,係藉由水等冷媒之不斷地循環於循環 路41中,以從接觸冷卻面43之薄壁管11前端部11a之外 壁面31吸收熱。藉由冷卻薄壁管11的前端部11a之外壁 面31,即可在薄壁管11的前端部11a之內壁面29與外壁 面3 1間設置溫度差。' 若將經加熱冷卻處理之薄壁管11自加熱冷卻器21取 出,則薄壁管11的前端部11a係,如圖3所示般’將朝 內側變形。此乃基於,藉由將內側層1 5加熱至低於內側 層1 5融點之溫度並冷卻外側層I 3 ’內側層1 5將基於記 憶現象產生瞬間收縮而有回復原狀之傾向。 <第3步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著,使用圖3〜圖5以說明第3步驟。該第3步驟爲’ 將薄壁管11的前端部11a成形爲向內之突緣部5 '同時 令既定形狀的開口部9保持在該突緣部5的內側。 將上述般裝設有前端部lb變形後的薄壁管11之管 支持具19,如圖3所示般,移動至母模23的模穴49之上 方,再降下管支持具19,以將薄壁管11的前端部llb載 置在模穴49上,藉此以使得形狀保持部Η插通前端部llb 之開口部9。之後,如圖4所示般,令公模27相對於管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09093 A7 ___B7_____ 五、發明説明(卟) 支持具本體25下降,以使得公模27的前端部27a抵接前 述彤狀保持部51的前端部51a後,令形狀保持部51朝母 槙23的下方移動;同時公模27係,與母模23的模穴49 協力合作以夾住薄壁管11的前端部lla並將其壓縮成形 爲突緣部5 ;並藉由前述形狀保持部51的周壁面51b以 限制薄壁管11的前端部11 a之位置,而使得開口部9的 形狀保持一定。 且,在上述壓縮成形後,令公模27相對於管支持具 本體25上昇,如圖5所示般,將裝設有薄壁管11之管支 持具19朝上拉出,再從管支持具19中取出薄壁管U, 如以即完成圖8所示之管容器1。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彤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I 1^ -- · I 二 - ml---- (請先k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使用圖17及圖18以說明依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所 加工出之管容器la »依第2實施形態所加工出之管容器 la係具備:將柔軟之圓筒狀樹脂施加熱成形所構成之軀 幹部3,及藉由對樹脂施加壓縮成形所成形出之向內的突 緣部5a。在軀幹部3的內部具備收容部7,在軀幹部3 下端之孔8處形成具有既定形狀之開口部9,軀幹部3的 上端係呈開口狀。第2實施形態的管容器la與第1實施 形態的管容器1之不同點在於,使闬內側層15以覆蓋突 緣部5a的上面5b、內端面5c及下面5d。又,圖示之實 施例中,係使甩3層構造的薄壁管11以加工出管容器。 該實施形態中,由於使用與前述者相同之薄壁管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丨Ο X 297公釐} 40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ΛΤ ) 11,故省略其說明。 <本發明的第2實施彤態所闬之裝置> 第2實施形態中所用之管容器加工裝置係,由管支持 具19、加熱冷卻器21a、外部加熱器61、及母模所搆 成。其中’管支持具19係與前述者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第2實施彩態中所用之加熱冷卻器21a係,除了加熱 空氣放出口 4 7a外》其他皆與第1實施形態中所用之加熱 冷卻器21a相同。第2實施形態之加熱空氣放出口 47a係, 藉由令其薄壁連結桿471a的上下方向長度比第〗實施形 態的薄壁連結桿47 la的上下方向長度短,以使其開口面 積小於第1實施形態中加熱空氣放出口 47的開口面積。 因此’在供給至加熱空氣通路45之加熱空氣溫度及空氣 流量相同的場合,第2實施形態中自加熱空氣放出□ 47a 噴出之加熱空氣的流速係,比第1實施形態中更高速,且 薄壁管11的前端部係在範圍比第1實施彤態的前端11a 更狹小下被加熱,故該前端11a係被加熱至高於第1實施 形態的前端11a之溫度。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員工消費合作社印11 •I - - - —II ^^1 ^^1 ϊ —ί - -I j· ^^1 ^^1 0¾ -,νβ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爲了加熱薄壁管的前端部之外壁面,係使用外部加 熱器61。外部加熱器61係,如圖10所示般,具備環狀 的加熱部65及加熱空氣吸引路67。在加熱部65的內部 設置加熱空氣通路63。該加熱部65的內側係形成可插入 被前述管支持具Μ所支持住之薄壁管11的前端部He » 在加熱部65的內側下方連接著加熱空氣吸引路67,該加 熱空氣吸引路67係連通於圖未示之加熱空氣吸引手段<· 18 ^紙張尺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OX297公釐) 409093 Λ 7 --87 __ 五、發明説明(A) 在加熱部65 <如夾住所插入的薄壁管11的前端部1 lc般 之在對向部位設有加熱空氣放出口 69。 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所用之母模,如圖11所示 般係具備:具有模穴74之鑄模73,及形狀保持部75。 在鑄楔73的模穴74底部76設有嵌合孔77。該筷穴74的 形狀係,對應於欲成形出之管容器1 a的突緣部5a之外形 形狀。鑄模73的導壁79係,上半部形成漸細部81,藉 此,以使得朝徑方向外側變形後之薄壁管11的前端部11c 可容易地進入模穴74內。 前述形狀保持部75係,形成筒狀,且被插入前述嵌 合孔77,並設置成對於模穴74可上下移動,且藉由蓄勢 手段83以蓄勢於上方。該形狀保持部75係,用以將薄壁 管11的前端部lie的開口部9保持於既定形狀,並吸收 管支持具Μ的下降運動能而緩和衝擊》 <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之各步驟> 接著,使用圖11〜圖16、圖19、圖20以說明依本發 明的第2實施彤態之管容器1的加工方法。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以安裝管容器的原料之薄壁管η之第1歩驟 係,由於與先前所詳述者相同*故省略其說明(圖19)。 在令薄壁管11的端部113朝向側變形之第2步驟 中,係如圖2所示般’將薄壁管11的前端部iia插入間 隙部35,令薄壁管的前端部lla位於與加熱空氣放出 口 4 h對向之位置。在藉由加熱部37以加熱薄壁管11的 前端部11a的內壁面29之同時,藉由冷郤面43以冷卻薄 19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囤家標华(CNS )~A4規格(--- 409093 A7 B7 五、發明説明(β) 壁管11的前端部11 a之外壁面3 1。到目前爲止係與上述 之第1實施形態相同。 該第2實施彤態中,係將內壁面加熱至比內側層的融 點還髙的溫度9在此場合,係藉由調整加熱髙氣的溫度、 調整噴霧加熱空氣的時間、調整加熱空氣放出口 47a的開 口面積,以將內壁面加熱至比內側層的融點還高的溫度。 在圖20所示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加熱空氣放出口 47a 係比第1實施形態中加熱冷卻器21的加熱空氣放出口 47 來的狹小,藉此,以將內壁面29加熱至比內側層的融點 還高的溫度。 若將內壁面加熱至比內側層的融點還髙的溫度,如 圖9所示般,薄壁管的端部11c將朝管半徑方向外側彎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成突緣狀。此乃基於,若將薄壁管的內壁面加熱'至比內 側層的融點還高的溫度。則僅內側層溶融而垂向下方’ 另一方面,被冷卻的外側層並不會溶融,故內側層將被 低融點物質的收縮力拉伸,因此,將造成其朝外側撐開。 在使用中間層之3層構造的場合,較佳之狀態爲,使用融 點髙於內側層之中間層,且將內壁加熱至內側層的融點 以上、中間層的融點以下^ 接著,藉由外部加熱器61以加熱薄壁管的前端部之 外周面。移動裝設有前端部lie朝外側膂曲的薄壁管11 之管支持具19,如圖10所示般,以將薄壁管11的前端 部1 U插入外部加熱器61的加熱部65的內側。藉由由加 熱空氣放出□ 69所放出的加熱空氣之衝撞薄壁管11的外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409093 A7 ____B7___ 五、發明説明(,ί ) 壁面31a,以加熱薄壁管11之外壁面31A。衝撞外壁面 3 1A後之加熱空氣係,依照圖1 〇中箭頭的方向而經由加 熱空氣吸引路67被吸引並排出。藉由對衝撞外壁面31 A 後之加熱空氣實施吸弓丨,以對於不應加熱的部分減少加 熱對其產生的影響·> 加熱空氣之溫度及時間係,只要可使得薄壁管11的 前端部1 lc軟化之溫度及時間即可。加熱空氣之溫度在以 下之實施例中將有記載,但並非以此爲限。加熱時間亦 在以下之實施例中將有記載,但並非以此爲限》然而, 若加熱溫度過高,亦有可能造成樹脂溶融,故以調整加 熱時間而控制加熱的程度爲較佳。 外部加熱所進行之範圍係,只要對相當於突緣部5a 的長度之長度進行即可。例如,在直徑19mm之薄壁管I5 的場合,係由管端部算起加熱3mm,但本發明並非以該 數値爲限。 經由該加熱,薄壁管的前端部lid將如圖11所示般 之朝半徑方向外側更加彎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 11 i - I I - 1#^, ϋ^— m i. If ^^1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將裝設有前端部lid經加熱的薄壁管U之管支持具 19,如圖11所示般朝母楔71的上部移動》接著令管支持 具19下降以將前端部Ud載置在母模71的模穴74上,接 著再令管支持具19下降(圖12)=如圖13所示般,朝外側 撐開之管端緣111係,一面抵接於導壁79的內周壁 一面向下降,當抵接至內周壁與底壁76間之縱剖面L 字狀屈折部79b時,該管端緣1 1 1的上部管壁1 1 3係,將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09093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I?) 虫變锷點11 5朝管內側弩齒,最後將如圖1 5之1 1 7所示 般,重疊成折叠狀。之後令公模27對於管支持具25往下 降(圖16)。藉由形狀保持部75的周壁面以限制薄壁管的 前端部之位置,以使得開口部9的形狀保持一定。 如此般所得之管容器之突緣部的上面、內端面、下 面係如圖1 8所示般,被覆著內側層。 接著,在上述壓縮成形後,令公模27對於管支持具 本體25往上昇,如圖5所示般,將裝設有薄壁管11之管 支持具19向上方拉引,並自管支具19取出薄壁管11而 完成圖17所示之管容器la。 實施例1 使用接著性聚乙烯外側層〗3、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 間層17、及接著性聚乙烯內側層〗5所構成之積靥管11。 該薄壁管11的厚度爲〇.5mm。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1 n - -I .- - I —.^ϋ JIJ-Rtm U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加熱冷卻器2 1的使用條件係如下所示般。加熱空氣 的溫度爲370 °C,加熱空氣的空氣壓力爲〇.0 8MPa,加熱 後加熱空氣的吸引力爲330Nl/min,冷卻部33之冷卻水 量爲2.2 Ι/min,加熱時間1.0秒,冷卻部33之溫度爲18 °C «若使甩上述的條件,則可形成良好的管容器1。 又,本發明所加工出之管容器1係,例如,在內部充 塡具流動性之內容物(咖啡、芳香劑等),並在突緣部5貼 付用以塞住開口部9之蓋體(薄膜),即可作爲管製品而使 用之。 實施例2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9093 A7 B7 ---—---------—--— 五、發明説明(>") 使用接著性聚乙烯外側層1 3、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 間層1 7、及接著性聚乙烯內側層1 5所構成之積層管11。 該薄壁管11的厚度爲〇.5mm。 內部加熱器的使用條件係如下所示般。加熱空氣的 溫度爲375°C,加熱空氣的空氣流量爲4〇oN1/min ’加熱 空氣的吸引力爲330Nl/min,冷卻部33之冷卻水量爲2.2 Ι/min,內部加熱時間1.0秒。 在使用上述的條件下,結果可形成良好的管容器1。 實施例3 使用聚乙烯外側層13、接著性聚乙烯中間層17、及 非吸付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內側層15所構成之 積層管11。該薄壁管11的厚度爲O.Smm « 內部加熱器的使用條件係如下所示般。加熱空氣的 溫度爲375 °C,加熱空氣的空氣流量爲400Ν1/Ίηίη,加熱 空氣的吸引力爲300Nl/min,冷卻部之水童爲2.21/min, 內部加熱時間1秒。 在使用上述的條件下,結果可形成良好的管容器1。 實施例4 使用聚乙烯外側層13、接著性聚乙烯中間層17、及 非吸付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內側層1 5所構成之 積層管11。該薄壁管11的厚度爲〇.5mm » 內部加熱器的使用條件係如下所示般。加熱空氣的 溫度爲374 °C,加熱空氣的空氣流量爲400Nl/min,加熱 空氣的吸引力爲30〇m/min,冷卻部33之冷卻水量爲2_2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 〇 X 297公釐) ----.--------裝----‘--訂------,Λ -(請先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9093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vf ) 1/min,內部加熱時間0.8秒。藉此,以將積層管11的前 端部變形成朝半徑方向外側之突緣狀。 使用外部加熱器以加熱所得出之積層管。外部加熱 器之使甩條件係如下所示般"加熱空氣的溫度爲400 °C, 加熱空氣的空氣流量爲38〇Nl/mU,加熱空氣的吸引力爲 400Nl/min,外部加熱時間0.5秒。 在使用上述的條件下,結果可形成良好的管容器1。 所以上所說明般,依本發明,由於將加熱空氣放出 至管支持具所保持著之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同時冷 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 設置溫度差,藉此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朝徑方向變形, 並藉由公模與母楔的協力合作以將該變形的端部壓縮成 形爲突緣部,同時藉由令薄壁管的前端抵接母模的周壁 面以使得開口部的形狀保持一定,故可迅速地在孔內側 形成所望之突緣部。 又*藉由將加熱內壁面後之加熱空氣朝離開薄壁管 的方向吸引,即可防止連接於突緣部之接續部的形狀變 化。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ϋ I 3 - - -1 -1 - - I . ---- - - - _ -I II 丁 0¾ 、τ. {請先阶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木頁) 又,依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藉由使用積層薄壁 管,並將薄壁管的內側層加熱至低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 度,如此薄壁管旳端部即可容易地朝內側變形》依本發 明的第2實施形態,藉由使用積層薄壁管,並將薄.壁管的 內側層加熱至高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如此薄壁管的 端部即可容易地朝外側變形。藉此,即可容易地成形出 24 本紙張尺度逋财麵家辟(C叫Λ4聽( 2丨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9093 A7 B7 __ 五、發明説明(A ) 向內的突緣。 在依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所成形出之向內的突緣 部中,係在突緣部的上面、內端面、下面皆覆蓋內側靥。 因此,在使用具氣體遮蔽性的樹脂作爲內側層之場合, 即可更加強化突緣部之氣體遮蔽性。因此,依本發明的 第2實施形態所成形出之管容器,係對於要求具有氣體遮 蔽性之收容食品等內容物方面特別地有效。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所使用之裝設有薄壁管 的管支持具與加熱冷卻器在第1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2係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管支持具與加 熱冷卻器在第2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3係本發明的第1實施彤態所使用之管支持具與母 模在第3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中第3步驟之剖面 圖。 圖5係用以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彤態中第3步驟完 成後的狀態之管支持具與母模之剖面圖。 圖6係本發明的第1及第2實施形態所使用之薄壁管 的正視圖。 圖7係本發明的第1及第2實施形態所使用之薄壁管 的部分剖面圖。 圖8係依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所成彤出之管容器的 正視圖。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i〇X297公釐) -----------------^------,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909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圖9係用以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第2步驟完 成後的狀態之管支持具與薄壁管之剖面圖。 圖10係用以顯示本發明的第2寊施形態中外部加熱 之剖面圖。 圖11係用以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突緣部成 彩步驟開始前的狀態之管支持具與母模的剖面圈。 圖12係Μ以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突緣部成 形步驟開始的狀態之管支持具與母模的剖面圖。 圖13係顯示圖12中Α所代表的部分之薄壁管與母模 的擴大剖面圖。 圖14係用以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的突緣部 成形步驟之管支持具與母模的剖面圖。 圖15係顯示圖14中B所代表的部分之薄壁管與母模 的擴大剖面圖 圖16係用以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中突緣部成 形步驟完成時的狀態之管支持具與母模之剖面圖。 圖17係依本發明的第2實施髟態所成形出之管容器 的剖面圖。 圖18係顯示圇17中C所代表的部分之管容器的擴大 剖面圄。 圇19係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所使周之裝設有薄壁 管的管支持具與加熱冷卻器在第1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20係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所使兩之裝設有薄壁 管的管支持具與加熱冷卻器在第2步驟中之剖面圖。 26 本&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I -裝----.--訂-------Λ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屬090祕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1 説明(4) [符號說明] 1,1a 管容器 3 軀幹部 5,5a 突緣部 5b 上面 5c 內端面 5d 下面 7 收容部 8 孔 9 開口部 11 薄壁管 11a,lib,11c,lid,27a,51a 前端部 13 外側層 15 內側層 17 中間層 19 管支持具 21,21a 加熱冷卻器 23,71 母模 25 管支持具本體 27 公模 27b 前端外周緣 29 內壁面 31,31a 外壁面 33 環狀冷卻部 27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40909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让) 35 環狀間隙部 37 加熱部 37a 小徑部 37b 大徑部 39 加熱空氣吸引路 41 循環路 43 冷卻面 45,63 加熱空氣通路 47,47a,69 加熱空氣放出口 49,74 模穴 51,75 形狀保持部 51b 周壁面 53,77 嵌合孔 55,83 蓄勢手段 61 外部加熱器 65 加熱部 67 加熱空氣吸引部 73 鑄模 76 底部 79 導壁 79a 內周壁 79b L字狀屈折部 81 漸細部 111 管端緣 28 i 1 1- 訂 _ 線 / _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管容器之加工方法,係將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之薄 壁管,加工成拉於該薄壁管端部之孔具備向內之突緣部;其特 徵在於,係具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第1步驟,將前述薄壁管裝設在具備公模的管支持具上, 該公模可將位於前述孔之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內側之開口部 的形狀成形爲既定形狀,且將該薄壁管的前端安裝成自管支持 具的前端突出既定尺寸: (B) 第2步驟,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氣, 同時冷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 設置溫度差,藉此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在薄壁管的徑方向產生 突緣狀的變形;及 (C) 第3步驟,使用與前述公模協力合作之母模*以將第2步 驟中變形後之薄壁管的端部成形爲既定形狀之突緣部及位於該 突緣部內側之開口部。 經濟部智慧財是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B)之第2步驟,係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 氣,將該內壁面加熱至低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同時冷卻薄 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設置溫度 差,藉此以將薄壁管的端部朝薄壁管的半徑方向內側產生變形 爲突緣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B)之第2步驟,係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 氣,將該內壁面加熱至高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同時冷卻薄 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設置溫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管容器之加工方法,係將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之薄 壁管,加工成拉於該薄壁管端部之孔具備向內之突緣部;其特 徵在於,係具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第1步驟,將前述薄壁管裝設在具備公模的管支持具上, 該公模可將位於前述孔之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內側之開口部 的形狀成形爲既定形狀,且將該薄壁管的前端安裝成自管支持 具的前端突出既定尺寸: (B) 第2步驟,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氣, 同時冷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 設置溫度差,藉此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在薄壁管的徑方向產生 突緣狀的變形;及 (C) 第3步驟,使用與前述公模協力合作之母模*以將第2步 驟中變形後之薄壁管的端部成形爲既定形狀之突緣部及位於該 突緣部內側之開口部。 經濟部智慧財是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B)之第2步驟,係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 氣,將該內壁面加熱至低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同時冷卻薄 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設置溫度 差,藉此以將薄壁管的端部朝薄壁管的半徑方向內側產生變形 爲突緣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B)之第2步驟,係藉由朝薄壁管的端部之內壁面放出加熱空 氣,將該內壁面加熱至高於內側層的融點之溫度,同時冷卻薄 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以在薄壁管的內側與外側間設置溫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 409093 Α8 Β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差,藉此以將薄壁管的端部朝薄壁管的半徑方向外側變形爲突 緣狀。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第3步驟係, 對第2步驟中朝外側變形後之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放出 加熱空氣,以使得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軟化; 將薄壁管的端部朝管內側彎曲,以重疊成折疊狀’並使用 前述之公模及母模以成形爲既定形狀的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 內側之開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在 前述第2步驟中,係朝離開前述管支持具的方向強制地吸引加 熱內壁面後之加熱空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在 前述第2步驟中,係朝離開前述管支持具的方向強制地吸引加 熱內壁面後之加熱空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在 前述第2步驟中,係朝離開前述管支持具的方向強制地吸引加 熱內壁面後之加熱空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薄壁管係,形成在外側層與內側層間介設有中間層之3層構 造,且構成內側層的熱可塑性樹脂的融點小於構成中間層的熱 可性樹脂融點。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中,前 述薄壁管係,形成在外側層與內側層間介設有中間層之3層構 --------,--1^------.— 'U-------^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I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邊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9093 ί88 C8 D8 ------- ' --- 六、申請專利範圍 造,且構成內側層的熱可塑性樹脂的融點小於構成中間層的熱 可性樹脂融點'。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管容器之加工方法,其ψ,前 述薄壁管係’形成在外側層與內側層間介設有中間層之3層構 造,且構成內側層的熱可塑性樹脂的融點小於構成中間層的熱 可性樹脂融點° Π.—種管容器之加工裝置’係將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之薄 壁管,加工成位於該薄壁管端部之孔具備向內之突緣部,且具 備. (A) 用以支持前述薄壁管之管支持具’具有用以插入其所支持 的薄壁管內部之壓縮成形用的公模;該公模係’配置在與薄壁 管的端部隔既定長度之軸方向內側,且形成可沿著軸方向移動 般; (B) 加熱冷卻器’用以將加熱空氣放出至前述薄壁管的端部之 內壁面,同時冷卻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 (C) 母模,與前述管支持具的公模進行協力合作’以在薄壁管 的孔上形成既定形狀之向內的突緣部及位於該突緣部內側之開 口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之管容器之加工裝置,係再具 有(D)外部加熱器,用以對前述薄壁管的端部之外壁面放出加熱 空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或第12項之管容器之加工裝置, 其中,係具備吸引手段,以朝離開前述管支持具之方向強制地 吸引加熱內壁面後之加熱空氣。 本紙張尺度適用十囷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董) -----,!Γ — 裝—----訂-------線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909^ A8 B8 C8 D8 _ 七、申請專利範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管容器之加工裝置’ 其中,前述讨熱冷卻器係具備:用以冷卻前述薄壁管的端部的 外壁面之環狀冷卻部,隔著環狀間隙配置於該冷卻部的內側之 加熱部,及連接前述環狀間隙之加熱空氣吸引路; 且位於冷卻部與加熱部間之前述環狀間隙係形成可插入前 述管支持具所支持的薄壁管之端部; 在前述加熱部中,可在內部設置加熱空氣通路,同時在與 冷卻部對向之部位設置如夾住薄壁管般之加熱空氣放出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管容器之加工裝置,其中, 前述加熱冷卻器係具備:用以冷卻前述薄壁管的端部的外壁面 之環狀冷卻部,隔著環狀間隙配置於該冷卻部的內側之加熱 部,及連接前述環狀間隙之加熱空氣吸引路: 且位於冷卻部與加熱部間之前述環狀間隙係形成可插入前 述管支持具所支持的薄壁管之端部; 在前述加熱部中,可在內部設置加熱空氣通路,同時在與 .冷卻部對向之部位設置如夾住薄壁管般之加熱空氣放出口。 ------· J.丨.--装-----.丨訂^------線 (请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骨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格(210X297公釐)
TW086105331A 1996-04-24 1997-04-24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its device for pipe container TW40909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274296 1996-04-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9093B true TW409093B (en) 2000-10-21

Family

ID=14335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05331A TW409093B (en) 1996-04-24 1997-04-24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its device for pipe container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968438A (zh)
EP (1) EP0842755B1 (zh)
JP (1) JP3936743B2 (zh)
KR (1) KR100446922B1 (zh)
CN (1) CN1078525C (zh)
AU (1) AU733478B2 (zh)
CA (1) CA2225417C (zh)
DE (1) DE69729707T2 (zh)
TW (1) TW409093B (zh)
WO (1) WO19970398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1116B2 (en) 2004-11-12 2011-05-3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Selectiv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atheter tubing
FR2943268B1 (fr) * 2009-03-20 2014-02-28 Arcil Moule de thermofromage a isolation thermique et procede associe.
CN102666069A (zh) * 2009-09-24 2012-09-12 普莱斯提派克包装公司 拉伸吹塑模制的容器及方法
EP3441757A1 (en) * 2017-08-10 2019-02-13 Mettler-Toledo GmbH Oven insulation arrangement
DE102020112901A1 (de) 2020-05-13 2021-11-18 Tox Pressotechnik Gmbh & Co. Kg Werkzeug und Werkzeugbügel
DE102021111507A1 (de) 2021-05-04 2022-11-10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hermischen Formung eines Spitzenabschnitts eines Kathe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68828A (de) * 1968-05-20 1969-02-28 Denzler Von Matt Heinri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Säuglingsflasche mit Nachführkolben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Säuglingsflasche
IN144335B (zh) * 1974-02-04 1978-04-29 O Rakovsky
GB2143461B (en) * 1983-07-22 1987-07-01 Metal Box P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nging tubular polymer articles
GB2205065A (en) * 1987-05-27 1988-11-30 Metal Box P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anging tubular polymer articles
US5069856A (en) * 1990-09-12 1991-12-03 Courtaulds Packaging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headed thermoplastic tu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25417C (en) 2005-06-28
CA2225417A1 (en) 1997-10-30
AU733478B2 (en) 2001-05-17
KR100446922B1 (ko) 2004-11-06
CN1189796A (zh) 1998-08-05
DE69729707D1 (de) 2004-08-05
US5968438A (en) 1999-10-19
EP0842755A4 (en) 2002-08-07
KR19990028363A (ko) 1999-04-15
EP0842755B1 (en) 2004-06-30
JP3936743B2 (ja) 2007-06-27
WO1997039877A1 (fr) 1997-10-30
EP0842755A1 (en) 1998-05-20
DE69729707T2 (de) 2005-07-28
AU2406397A (en) 1997-11-12
CN1078525C (zh) 2002-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7108B1 (ko) 용기의 열성형 방법
JP5937802B2 (ja) チューブ容器
TW409093B (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its device for pipe container
KR19990014673A (ko) 포장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81761A (ja) 二層ブロー成形壜体の空気取り入れ孔形成方法
JP4478269B2 (ja) トレー状複合紙容器
JP3953992B2 (ja) 断熱性紙製容器
JP2018043482A (ja) 複合プリフォーム、複合容器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製部材
JP3652362B2 (ja) 複合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13365920B (zh) 装有内容液的瓶体的制造方法
KR100364114B1 (ko) 포장용기제조방법
JP2000033927A (ja) 深絞り紙トレーの製造方法
JP4976078B2 (ja) シュリンクフィルムからなる蓋材
JP3845908B2 (ja) 複合容器
CN219030462U (zh) 一种阻隔容器
JP2001240064A (ja) 筒状をした被覆体と該被覆体を被着した超薄肉の中空容器
JP2010120659A (ja) シート成形容器及び複合容器
JP2007137447A (ja) 断熱複合容器
JP2020037414A (ja) 複合容器
NL1024566C2 (nl) Verpakking voor het verpakken van ten minste een product, alsmede een dergelijke werkwijze.
JP5139119B2 (ja) シュリンクフィルム製の蓋材
JP3845909B2 (ja) 複合容器
JP2005350086A (ja) 包装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84646A (ja) 合成樹脂製蓋体
JPH1017020A (ja) 複合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