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94756B - Preparation of alcohols and/or aldehydes from olefins - Google Patents

Preparation of alcohols and/or aldehydes from olefi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94756B
TW394756B TW86110158A TW86110158A TW394756B TW 394756 B TW394756 B TW 394756B TW 86110158 A TW86110158 A TW 86110158A TW 86110158 A TW86110158 A TW 86110158A TW 394756 B TW394756 B TW 3947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s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double bond
alcoh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6110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ter Schwab
Arthur Hohn
Rocco Paciello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6293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629369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961422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642278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94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947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5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pyrolysis, rearrangement or decomposition
    • C07C45/51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pyrolysis, rearrangement or decomposition involving transformation of singly bound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to >C = O groups
    • C07C45/51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pyrolysis, rearrangement or decomposition involving transformation of singly bound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to >C = O groups the singly bound functional group being a free hydroxy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3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out formation of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9/00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9/02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monocyclic with no unsaturation outside the aromatic ring
    • C07C39/06Alkylated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3Phenols; Phen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5/00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 C09K15/04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15/06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9K15/08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 phenol or quinone moie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橾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本發明爲自烯烴製備醇及/或趁之方法,其在觸媒存在 下,使烯烴與分子中含至少一個C = c雙鍵的醇,經交互 複分解反應與視需要採行的後續氫化及/或異構化反應 製備醇及/或醛。此方法中觸媒如式(〗)所示 X'XmurCI^R2 (I) 其中 R1及R2爲氫或有機自由基或甲矽烷基自由基; X1及X2爲陰離子配位基;且 L 1與L2爲中性電子供給配位基。 · 有機合成,例如製備鄰苯二甲酸酯、丙烯酸酯或磺酸酯 時’醇爲極具價値的溶劑或中間產物。醛則爲製備其相關 醇或酸之中間產物。 廣爲人知且應用廣泛的烯烴反應,爲烯烴之觸媒複分解 反應。晞烴複分解反應之一般性介紹,可參見如 Weissermel and H.-J. Arpe 發表於 Industrielle Organische Chemie, 4th Edition, 1994, VCH Veragsgesellschaft Weinheim, pages 94 to 98 0 烯烴複分解反應,爲兩個烯烴分子間的亞烷基交換反 應。一般而言’其反應機構爲以金屬觸媒使原烯烴分子之 雙鍵斷裂,繼使生成產物重組。此反應是可逆的。吾人以 下述通式説明取代基RA、RB、...RH之交換,但其中並未 示出立體化學之順/反關係。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五、發明説明(
Ra RB + A7 B7
Rc RD
RE Rf\ / cII c/ \ Rg RH RB RC, RD· C == n · + :C = cr
RE Rr RG RH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自身複分解反應與交互複分解反應是不同的,一般而 言’其區別爲自身複分解反應保由一種烯烴轉化爲二種不 同分子量晞烴混合物,例如由二分子丙烯轉化爲乙缔及2_ 丁烯;交互複分解反應則爲由二種·不同烯烴轉換成二種新 的烯Μ,例如由丙烯與i •丁烯轉化爲乙烯及戊晞。 較之僅由碳、氫組成的缔烴,官能化烯烴(即除唉與氫外 尚含其他元素者)之複分解反應是極少見的。最常見的實例 爲不飽和醚、酯及鹵化物之複分解反應。舉例而言,J C Mol. and E.F.G. Woerlee 在 J_ Chem. Soc.,Chem. Commum. 1979, 330-33 1陳述,使用經氧化鋁承載之以錫活化氧化錁 觸媒,使醚與不飽和醇之甲醯酯脱去乙烯,而進行自身複 分解反應。US-A-5,342,985號,説明以特殊有機氧化銖, 使醚與不飽和醇之酯進行自身複分解反應。 GB-A-2 13 1 429號,説明官能化缔烴的自身或交互複分 %反應。該文將自身或交互複分解反應稱爲岐化反應。該 文在第1頁4 9至5 2行説明現行技術之其他方法中,較佳者 爲氧取代基爲非經基^。大體上來説,該文中並未指出經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kl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 基取代烯烴進行複分解反應之適用性^ 烯烴在ω位置以 羥基取代者,如4-戊烯-1-醇,其羥基與雙鍵之距離較缔 丙基位置遠’根據p/ Schwab,R.H. Grubbs and J.W. Ziller在 J‘ Am. Chem. Soc. 118 (1996) 100-110所述,吾人可以特殊 釕觸媒使其複分解。但此類具ω位置幾基的α -晞烴,其反 應性並未如在烯丙基位置以羥基取代的埽烴那樣高,且其 進行缔丙基異構化反應的能力,甚低於在烯丙基位置以幾 基取代之埽烴。 以α -烯烴與羥基烯烴進行複分解反應時,如羥基缔煙的 羥基位置與雙鍵距離大於丙烯基位置,則至少會在原〇 _缔 fe上加入二個碳原子。因此,就工業上常用的特定碳數缔 烴而T,吾人無法以此種幾基烯烴與α -烯烴進行複分解, 而僅將一個碳原子加至原α -烯烴碳鏈上,並製爲相關醇或 %。但在工業上,此種僅加入一個碳原子的醇及趁是極重 要的。工業量產時,人們係以氧化合成法,使烯烴與— 氧化礙及氫氣的混合物反應而生成趁。但此種搭化法的缺 點爲僅β -烯烴可反應,且在氫化後只能生成—級醇。同 時’正-產物與異-產物之比亦不佳。醛化法無法製備缔丙 醇,其需由丙烯烴至少二步驟方可製得。 因此,本發明之目地爲提供由缔烴製備醇及/或趁之 方法’此方法可簡單而高選擇性的製備此類產品,且可大 幅降低異-產物之形成。同時,在工業上採用本發明法取代 常用的氧代法。根據本發明法’吾人可使用工業上常見的 烯烴進料製備所需的醇及/或醛。爲達此目地,吾人需在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n II · 裝-
*1T 6- 本紙張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 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 原烯煙的碳鏈上加入僅一個碳原予,繼由加長 =醇W步就本發明之擴大應用: r本發明法亦可製備二級及三級醇,且可使用非線型f 雄‘原料製備工業所需的正_醇。本發明提供製 簡單方法。 π π 本發明係自烯烴製備醇及/輕之方法,其在觸媒存在 下’使稀烴與分子中含至少一個c = c雙鍵的醇,經交互複 分解反應與視需要#行的後續氫化及/或異構化反應製 備醇及/或趁。此方法中觸媒和式⑴所示 : .裝-- f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X1X2L1L2Ru = 〇r R: ⑴ 其中 R及R爲氫或有機自由基或甲矽烷基自由基; X1及X2爲陰離子配位基;且 L1與L2爲中性電子供給配位基; 此方法使用的醇類其分子中含至少一個雙鍵,且至少有一 個羥基位於C = C雙鍵之烯丙基位置。 本發明係基於式(I)的釕化合物不但可使羥基穩定,亦可 使稀丙醇樣定。也就是説,通常具高度反應性且極易異構 化的含缔丙基羥基烯烴,亦可使用此觸媒複分解。 本發明的創新方法中,適用的原料爲式(11): r3r4c = cr5r( 訂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I)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之缔烴,通常其含3至50個碳原子,較佳爲含3至3〇個碳 原子’最佳爲含3至20個碳原子。r3、R4、R5&R6可爲 氣、脂族、環脂族、芳族、芳脂族或雜原子芳族自由基, 例如烷基、烯基、块基、環烷基、環烯基,芳基則如苯 基、烷方基、芳烷基。這些自由基經其他有機自由基或雜 原子取代,Μ成爲例如燒氧基、醋基 '氨基或胺基等官能 性取代基。芳族或環自由基上亦可含例如氧、硫及氮等雜 原子。R3與R4及/或R5與R6,亦可構成一環(例如含4至 16個碳原子之環系統),其中雙鍵碳原子與R3、…或尺5、 R6的兩端相連。R3與R5或R6,及/或…與尺5或r6亦可藉 雙鍵碳原子形成環系統,而構成單或多環烯烴。此單或多 壞晞烴中,R3與R4及/或亦可構成環系統。如適 當,將進行複分解之雙鍵上的所有環開環,亦可使雙鍵碳 原子轉化爲醇。 本發明創新方法中,所用烯烴較佳爲含3至2〇個碳原子 及至少一個末端C = C雙鍵的單取代缔烴。此類烯烴中, R4、R3及R6爲氫。r3爲含至少一個碳原子的有機自由基。 本發明創新方法使用的烯烴中,R3爲含1至18個碳原子 的直鏈飽和烷基較佳。例如R3爲甲基、乙基、丙基、丁 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或癸基者。R3亦可爲 含3至1 8個碳原子的飽和環烷基,例如環戊基、環己基或 環庚基。R3亦可爲具支鏈的飽和烷基,例如2_丙基、2_丁 基、2-曱基-丨_丙基、丨,丨·二甲基乙基或戊基、己基、庚 基、辛基、壬基、癸基之任何支鏈異構物。R3亦可爲本—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ιτ -8- A7 B7 6 五、發明説明( 個或一個以上雙鍵及/或三鍵的不飽和自由基,此不飽和 自由基係自上述飽和自由基的相鄰碳原子上,除去至少二 個氫原子而生成,其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i,2-两 二晞基、1,2-丁二烯基或i,3-丁二烯基。同樣的,R3亦可 爲芳族自由基,例如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苯基,或i _或2 _ 莕基。 本發明創新方法中,使用含4至1 6個碳原子的環烯烴亦 較佳。此類烯烴係R3與R5或R6,及/或…與…或汉6,藉 雙鍵碳原子形成環系統。除進行複分解之雙鍵外,此環系 統尚含其他雙鍵或三鍵,或包含如氧、硫或氮之雜原子。 此3衣缔太二上亦可含惰性自由基。適用於本發明之環稀煙, 實例爲環戊烯、環庚烯、環辛烯、環辛二晞、環十二碳 烯、%L十一壤二烯、環十二碳三烯、環戊二烯二聚物、原 冰片烯或原冰片二烯。 本發明創新方法中,使用的醇爲分子内含至少一個雙鍵 者’且其中至少有一個羥基位於雙鍵的烯丙基位置上,如 式(III)所示。後文中,將此種醇通稱爲埽丙醇。 1裝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
R R8C = CR1-C(〇H)R2R11 (III) 中 央 樣 率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其中R7、R8、R1、可爲氫或脂族、環脂族、芳 族、芳脂族或雜原子芳族自由基,其如烷基、烯基、炔 基、環烷基、環缔基,芳基則如苯基、烷芳基或芳烷基。 這些自由基上可含其他有機自由基,亦可含雜原子,而成 1 2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Τ^〇χ297公楚)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氧基'醋基、氨基或胺基等官能性取代基。芳族 由基上’亦可含如氧、硫及氮等雜原子。這些自由 1波此連接’而生成例如含4至12個碳原子的環系統。 發明中所用的烯丙醇,如其R10及/或汉"不爲氯,例 目=個或兩個燒基或芳基、缔基或炔基或其他取代基, 會生成二級或三級醇。氧代合成法無法製備此種二級與 -、.及醇.可製備二級與三級醇,爲本發明創新方法之另一 優點。 由於工業上對一級醇之強烈.需求,R10與R"係以氫爲 主。 R 、R8及R9可爲氫或含1至10個碳原子的線型飽和烷 基,其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 辛基、壬基或癸基。R7、R8及R9亦可爲含3至10個碳原子 的飽和環烷基,例如環戊基、環己基或環庚基。R7、R8及 R9亦可爲具支鏈的飽和烷基,例如2 -丙基、2 - 丁基、2 -曱 基-1-丙基、1,1-二甲基乙基或戊基、己基、庚基、辛 基、壬基、癸基之任何支鏈異構物。R7、r8&r9亦可爲含 一個或一個以上雙鍵及/或三鍵的不飽和自由基,此不飽 和自由基係自上述飽和自由基的相鄰碳原子上,除去至少 一個氫原子而生成,其如乙烯基、丙缔基、丁烯基、i 2_ 丙二烯基、1>2_丁二缔基或丁二烯基。R7、反8及尺9亦 可爲芳族自由基,例如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苯基,或i _或 2-莕基。這些自由基亦可含惰性取代基及/或雜原子。這 些自由基可與雜原子(例如氧、氮或硫)形成如含1至i 〇個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Μ規格(210X297公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 發明説明 8
碳原子的燒氧基或料基,而與缔丙醇的碳原子連接。 音可以工業量產且適料本發明創新方法的此種醇類,立 ^例爲2_丙埽小醇(缔丙醇)與2. 丁埽-W二醇(丁缔I 混ST可使用—種醇的混合物,例如烯丙醇與丁烯二醇 :發明之較佳實施方案中,所用烯烴爲乙埽,並使.其與 丁晞二醇反應生成烯丙醇。 …' :"衰型缔煙與烯丙醇之複分解反應,生成新的晞丙醇與 回 晞 解:物I:,埽丙醇之複分解反應’可生成所需的複分 與伴隨生成的乙烯。本發明創新方法中,吾人可 :欠:隨產生的產物(如乙烯),做爲其他製程的原料…冲 醇的複分解反應’其第一階段係生成所需複分 =物與烯丙醇。第二階段中,缔丙醇與_埽·烴反應,生 成瑕,的伴隨產物’乙烯。如使用長鏈烯丙醇,其…及/ 不爲氫且/或缔烴的雙鍵不在末端’則伴隨產物爲較 的埽Μ。如使用含至少—種長鏈稀丙醇之混合醇,及/ 或含至少一種雙鍵不在末端的烯烴之混合烯烴,則會生成 Π =伴隨產物’及/或可以已知分離方法(如蒸餘法)處 理的;昆合產物。 環稀fe與烯丙醇之複分解反應中,需將含缔烴雙鍵的環 打開。因此,料烴料丙醇進行複分解反應時,所形成 的開鏈醇其碳鏈較原環烯烴至少增加三個碳原子。如環烯 烃人丁埽—醇依本發明法進行反應,則會生成“二 本紙張纽適财關家縣(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9 ) 醇。因此’本發明創新方法提供了製備線型醇的新途徑, 其以環晞烴取代π -烯烴,使醇的製備更具彈性。 乙歸與丁烯二醇的複分解反應僅生成烯丙醇,不會羞生 伴隨產物。乙晞與烯丙醇的複分解反應,不—定會合成新 產物。 本發明創新方法中,使用的觸媒爲WO-A-93/20111中所 述之釕-亞燒基化合物、A.w.stumpf,Ε. Sajve,a. Demonceau and A.F_ Noels 在 J. Chem. Soc_, Chem. Commun. 1995,1 127 - 1 128所述之以釕爲基礎的觸媒系統、或前述 Schwab, Grubbs and Ziller所提出的釕化合物,其如式(u。 X1X2L1L2Ru = CR'R2 (I) 其中R1及R2爲氫或有機自由基或曱矽烷基自由基。 適用的有機自由基實例爲含1至2 0個碳原子的烷基、環 烷基或芳基·,含2至2 0個碳原子的晞烴基或炔基;含1至 20個碳原子的羧酸基;含1至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芳氧 基;含2至20個凌原予的烯氧基或块氧基;含2至20個碳 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含1至2 0個碳原子的烷硫基;或含1至 20個碳原子的虎基績酿基或燒基亞確酷基,這些自由基上 皆可含其他取代基。 適用的甲矽烷基自由基,爲以有機自由基取代者。有機取 代基之實例,爲含有1至2 0個碳原子的烷基、環烷基或芳 基;含1至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芳氧基;或雙烷基、雙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摞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樣丰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芳基、烷基芳基胺基。 較佳的觸媒爲式(I)所示之釕化合物中,Rl及R2爲氫者。 尤佳的觸媒爲R1及R2之一爲氫,而另一爲芳基、晞基或甲 石夕現基者。其中芳基例如苯基,烯基例如在2的位置上以 有機原子團(較佳爲芳族自由基,如苯基)取代之1_乙烯 基,甲矽烷基則如三烷基曱矽烷基或三芳基甲矽烷基,例 如三甲基甲矽烷基或三苯基甲矽烷基。 有機原子團、烯基或曱矽烷基所含的芳基(如苯基),本 身亦可具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取代基,其中取代基可爲含 1至6個碳原子的烷基、環烷基、芳基、烷氧基、烷硫基或 氨基。適用的取代基實例爲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 基、正·丁基、異丁基、特-丁基、環己基、環戊基、苯 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氨基、甲胺基或 二甲胺基。 X1及X2爲陰離子配位基,例如氟、氣、溴或硤等_素; 含1至20個碳原子的虎基、環燒基或芳基;含1至20個碳 原子的烷氧基或芳氧基;含3至2 0個碳原子的烷基·或芳基 二酮酸醋;含1至2 0個碳原于的複酸醋;含1至2 〇個碳原 子的燒基或芳基績酸酯;含1至2 0個竣原子的燒硫基;或 含1至20個碳原子的烷基磺醯基或烷基亞磺醯基。這些自 由基上皆可含例如鹵素、烷基或烷氧基等其他取代基。芳 基較佳爲本·基或茶基。 L 1與L2爲中性電子供給配位基。舉例而言,L 1與L2可爲 磷燒,或烷基-、環烷基、芳基-取代之瞵 '亞磷酸酯、次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Hi - -I- - I 1 - I- II I» —1 (^也々 ml - 1 (锖先閱讀背逾之注意事項存填本K ) )ί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_製 、發明説明(11)
鱗酸醋或膦酸酷;碎餘.银P 呷沉.銻烷;醚;脂族及芳族胺丨醯 胺;破醇;硫链;亞石風;一氧化碳;亞硝酿基或T電子提 ί、者’例如芳族化合物中以有機自由基取代之笨。笨配位 基上適:的有機自由基爲惰性有機自由基,例如燒基、締 基或烷氧基。適用做爲中性配位基之芳族π電子提供者, 爲對甲基異丙苯。 X X 、L及L等配位基,可爲四個各自獨立的配位 基,但吾人亦可使用多螯合陰離子配位基或多螯合中性配 位基。吾人亦可使用同時具備陰離子與中性離子複合功能 之多螯合配合基,例如環戊二晞基、茚基、或芴基自由 基。 X與X2爲較佳爲鹵素離子βχι與χ2二者皆爲氯離子尤 佳。L與L2較佳爲烷基_、環烷基或芳基_ (如苯基_),或經 取代之膦配位基。L 1與L2爲環烷基取代之膦配位基尤佳, 例如三(環己基)膦或三(環戊基)膦。 雖然觸媒可在複分解反應混合物中原處製備,但本發明 所用觸媒係於製備後再加至複分解反應混合物。 整體而言’本發明創新方法可採連續或非連續式進行。 —般來説’本發明創新方法係在反應器中使醇與烯烴及觸 媒接觸,並於同時或後續步驟中處理反應混合物。所謂同 時處理,係指在反應進行的同時,自反應混合物中分出至 ^ 一種產品或伴隨產物。 複分解反應爲平衡反應,因此反應平衡點隨使用的烯 煙、醇、觸媒及反應條件而定,其中反應條件包括壓力、 -14- 本紙張从適财賴家縣(⑽)从胁(21Qx297公整 (請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恤度與原料欲度。爲使反應達到最高經濟效益,設定的反 應條件通#使平衡儘可能的趨向所需產品側。如果反應平 衡點並不十分有利’吾人通常儘快的自反應混合物中將主 要產物及/或伴隨產物移除,使反應平衡趨向產品侧,而 將轉化率與時間產率最大化。舉例而言,視需要吾人 可自反應混合物中將㈣伴随產物移除,而使反應平衡趨 向產品側。其中_伴隨產物係在複分解反應中隨所需 醇產品的產生而形成。但爲便利計,吾人亦可自反應混合 物中將所需產品分出,如此無論在技術或經濟上,皆較移 除伴隨產物有利。同樣的,吾人亦可自反應混合物中同時 移除主要產物與伴隨產物,而後再予以分離。移動反應平 衡的方法尚包括加入過量原料,或此二種方法的組合。 缔烴與晞丙醇及/或丁烯二醇反應時,生成的伴隨產 物爲乙烯。由於乙婦具高揮發性,吾人可使用例如蒸餾 法,自反應空間中將乙烯移除。當使用的烯烴不具末端雙 鍵及/或使用長鍵烯丙醇時,所生成的較大分子烯烴伴隨 產物如其揮發性高於其他產品,亦可使用蒸餾法將烯烴伴 隨產物移除。如果主產物的揮發性甚高於伴隨產物,吾人 則可自反應空間中將主產物移除,而自平衡抽出。如果主 產物與伴随產物的揮發性相當,吾人則可以例如蒸餾法自 反應空間中將混合的主產物與伴随產物移出,然後再以例 如精密蒸餾法、共沸物蒸餾法或其他物理分離方法,使主 產物與伴隨產物分離。進行精密蒸餾法或共沸物蒸餾法 時,可加入(或不加入)至少一種輔助物質。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萸) 装- ir 輕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衽印製 -15- A7 B7 13 五、發明説明( (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法適用的反應器,例如攪拌式反應器、循環式反 應器(loop reactor)、階式攪拌反應器或管式反應器。採用 本發明創新方法的工廠中,爲分離主產物、伴隨產物及/ 或副產物,這些反應器上皆設有分離裝置,例如蒸餾塔、 相分離器、膜分離裝置、吸附裝置或功能類似的裝置。 訂 本發明創新方法在非連續式操作時,吾人將晞烴原料、 醇原料及觸媒或觸媒溶液混合,置於反應器中反應。本發 明中’較佳將觸媒或觸媒溶液,加至烯烴與醇之混合物。 加入觸媒時,可使用(或不使用)溶劑。當轉化率達到吾人 所需時,吾人開始自反應混合物中分離產物。如果反應平 衡點不佳,吾人則可在加入觸媒或觸媒溶液後(甚至同 時),自反應空間將主產物及/或伴隨產物移除,而自平衡 中將主產物及/或伴隨產物移除。舉例而言,吾人可自反 應器中連續抽出一部分反應混合物蒸餾,未反應原料則迴 流至反應空間。蒸餘觸媒,則可供另一批次使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創新方法在連續式操作時,吾人係將觸媒或觸媒 浴液、稀fe原料及醇原料,連續輸入反應空間。反應空間 中’亦可含溶劑。至少一部分的使用原料爲含至少二種组 成份的混合物較佳,例如本發明法中蒸餾後迴流的未反應 混*合原料(如埽煙與醇的混合物),或由其他來源產生並適 用於本發明創新方法的組合物。自反應空間連續將主要及 伴隨產物移(^。舉例而言,吾人可自反應器中連續抽出一 部分反應混合物蒸餾,未反應原料則迴流至反應器中。如 條件適w ’亦可使未反應原料與溶劑共同迪流至反應中。
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同樣的,蒸餘觸媒亦可迴流至反應器中。視需要,例如觸 媒失去活性時,吾人可於迴流前將觸媒再處理,或以新鮮 觸媒取代至少一部分失去活性的觸媒。 上除瘵餾法外,吾人亦可採用例如膜技術、吸附法或結合 這二種方法,分出主產物及/或伴隨產物。 本發明創新方法,除可製得所需的產物與伴隨產物外, 通常亦會形成副產物。舉例而言,這些副產物可爲所用缔 k自身複分解反應生成的較大分子烯烴^例如使用α -缔煙 時,其經自身複分解反應而除去—個乙烯分子後,轉化爲 雙鍵在礙鏈中央位置的對稱烯烴。雖然這些較大分子的晞 烴,亦可與埽丙醇進行複分解反應,但通常其反應速率較 «-烯烴低,因此在Λ _烯烴複分解反應中,就經濟的將空 間時間產率最佳化而言,這些較大分子缔烴的產生是要避 免的,其方法爲自平衡中極快速的將所需產物移除。副產 物可與所需產物及伴随產物,共同自反應混合物中以例如 洛餾法移除。吾人亦可使用個別分離技術(discrete separation techniqUe)除去副產物。舉例而言,吾人可自反 應空間中抽.出一部分反應混合物,蒸餾後使副產物以外的 所有組成份迴流回反應空間。本發明在連續式操作時,較 佳將反應副產物移除,否則其會在反應混合物中穩定累積。 W 所用觸媒可爲固體,或溶於惰性有機溶劑者,其以溶於 清性有機溶劑者較佳。舉例而言,惰性有機溶劑可爲在反 應條件下爲液態之含4至2 0個碳原子的脂族烴,其如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 - 1 I -I ·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坑、戊貌、己烷或庚烷;氯化烴如二氯甲烷、三氣甲燒或 四氯甲烷;芳族烴如苯'甲苯或二甲苯。其中以二氣甲燒 或甲苯較佳。除觸媒使用的任何溶劑外,反應亦可使用(或 不使用)溶劑,通常不使用溶劑較佳。爲增加空間·時間產 率’反應不在觸媒所用的任何溶劑外之溶劑中進行。如使 用溶劑,較佳與觸媒溶液所用的溶劑相同或不同。如使用 的醇類爲相對高濃度的2 - 丁烯-1,4 -二醇,較佳使用助溶 劑。 適用助溶劑之實例爲丙酮及/或乙二醇二丁基醚。 反應溫度通常爲低於2〇(TC。爲避二次反應,通常反應溫 度低於120 °c較佳。本發明創新方法在低於8 〇 t實施較 佳。實施本發明法之溫度範圍中,溫度下限僅受限於空間_ 時間產率之經濟效益接受度。一般而言,溫度下限爲高於_ 2 0 C ’較佳爲高於〇 °c,尤佳爲高於+ 2 〇。 本發明創新方法中,反應壓力並不是十分重要的。舉例 而言,其可爲高至325巴(bar)之高壓,較佳爲不超過10 巴’尤佳爲不超過2巴。通常絕對反應壓力爲高於2〇毫巴 (mbar),較佳爲高於〇j巴,尤佳爲高於〇 5巴。 所用的烯烴對醇類之莫爾比,大體上可在相當大的範圍 内變動。由於缔烴或醇類的自身複分解反應產物生成量不 斷増加’此比例較佳爲從1〇〇 : 1至1 : 1〇〇。通常此比例爲 仉1 0 : 1至1 : 1 〇。烯烴對醇類之莫爾比,較佳爲從2 : i 至1 · 2,尤佳爲從〗·5 : i至i : i 5。所用烯烴對觸媒之莫 爾比,一般爲從1 〇 :丨至2〇 〇〇〇 :〖,較佳爲從5 〇 : i至 ________ _ 18_ 本紙張^财關家辟(胁(2數297公幻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〇00 : 1 ,尤佳爲從1〇〇 : 1 至5〇〇〇 : 1。 通常反應經從1分鐘至5小時後停止。 當然的,烯烴與晞丙醇之複分解反應產物仍爲烯烴及晞 丙醇,如使用環烯烴,則產物爲晞丙醇,其雙鍵位置相對 於新的蟑丙基單元,爲ω位置。 +以本發明創新方法製備烯烴時,所得烯烴爲伴隨產物, 需與烯丙醇分離後方可得。製得之烯烴伴隨產物,可爲其 他製程例如聚合、氧化、減觸媒裂解或分解反應之原 料〇 本發明創新方法之複分解反應階段所製備的烯丙醇,在 不考慮任何順/反異構物時,其式爲(IV ): R3R4C = CR9-C(OH)R10Rn (iv) 其中r3、r4、R9、R10及R11如前文定義。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裝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大體而言,這些醇類即可使用。但通常吾人先將這些醇 虱化,使其埽丙基雙鍵轉化爲單鍵。只要可使c=c雙鍵轉 化爲C-C單鍵,且不會使羥基還原,任何已知的氫化法皆 可^使用。如使用環烯烴,吾人可視需要將其他位於R3、 R4'=9、的雙鍵,一併在此氳化步驟中氫化。舉 例而言,於含VIIIB族金屬的非均相觸媒存在時,使式(IV) 的醇類與氫反應1用觸媒的實例爲承載於惰性載體之銘 或鈀,其中惰性載體例如多孔氧化矽或多孔氧化鋁。 式(IV)的醇類中,如至w。與RlI二者有—爲氫,則可 * 1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7) 、、里·希丙基又鍵重组,與後續自發的嗣型/烯醇型互變異構 作用,而自缔丙醇製備醛或酮。如R10與二者皆爲氫, 則生成搭,;如…與R11二者僅有-爲氫,則生成嗣類。 此重..且係藉觸媒催化,例如使用承載於惰性氧化鋁的特定 釘化合物或金屬釕。藉釕催化進行此類重組,並可在本發 月中進步和烯丙醇加工爲醛或酮的方法,陳述於例如 4,117,016、WO-A-91/03449 或 WO-A-95/19334。 以本發明創新方法,由從_晞煙與缔丙醇反應而最终製得 醇幸交使用才目同烯烴之氧代合成法所製備的產品, 無論其是否經後續氫化反應,二者差別在於本發明方法不 曰开成不必要的異_醛類及異_醇類,而在氧代合成法中, 異-醛類與異-醇類則會自動產生。除此,與氧化合成法不 同的’本發明法亦可自環缔煙製備所需的醛及醇。而且, 如果所用的稀丙醇中厌⑺與尺"含有至少一個非氫自由基, 則本發明創新方法可用以製備二級與三級醇或酮類。 實施例 實施例1至6 和5毫升埽烴與等莫爾量的烯丙醇混合注入管 中,於室溫加入RuC12( = CHph)(pCy3)2在二氣甲烷中的溶 液八中P h爲笨基,c y爲環己基。烯烴、醇及觸媒之莫爾 比爲100 ·· 1〇〇 :卜各實施例中,溶液的顏色在數分鐘内 即由糸色”紅色轉爲燈色。生成的乙浠經氣泡計數器離 開。經2小時反應後出試樣並以氣相層析儀分析。下 表1中,吾人示出所用埽烴、烯烴轉化率、由交互複分解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裝 訂 -20- 394756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反應產生的醇類之選擇性、埽烴自身複分解產生的副產物 之選擇性。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7 以2 5毫升環戊締與19.5毫升烯丙醇組成等莫爾混合物(各 0.29莫爾)注入Schlenk管中,於室溫加入29毫克(0.29毫莫 爾)RuCl2( = CHPh)(PCy3)2在二氣甲烷中的溶液。除激烈釋 出氣體外(乙烯經氣泡計數器離開),上述的溶液顏色變化 特徵,亦在數分鐘内產生。經3 0分鐘反應後,取出試樣並 以氣相層析儀分析。環戊晞的轉化率爲8 3莫爾-%,各別反 應產物之選擇性以莫爾-%表示,其爲: 2,7-辛二晞-1-醇: 5 9 ; 2,7,12 -十三三烯-1-醇: 27; 2,7,12, 17 -十八四烯-1-醇: 7; -21 - 表1 實施例 編號 埽烴 轉化率 [莫爾-%] 醇之選擇性 [莫爾-%] 副產物之選擇性 [莫爾-%] 1 1-己晞 16% 74%庚烯醇 25%十一碳烯 2 1-辛烯 12% 72%壬晞醇 28%十四破烯 3 1-壬少希 13% 74%癸烯醇 26%十六碳烯 4 1-癸烯 12% 72°/。十一碳烯醇 27%十八碳烯 5 1-H 暖稀 12% 71%十二礙烯醇 27%二十碳烯 6 1-十二碳烯 11% 74%十三碳晞醇 26%二十二碳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394756 A7 --------- B7 五 '發明説明' -- 2 -丁烯 _ι,4_ 二醇: 6 ; 1,6 -庚二烯: i。 實施例8 以25毫升順式-環.辛烯與15毫升晞丙醇組成等莫爾混合 物(各0.19莫爾)注入Schienk管中,於室溫加入156毫克 (0·19毫莫爾)RuCl2( = CHph)(pCy3)2在二氣甲烷中的溶液。 除緩和釋出氣體外(乙烯經氣泡計數器離開),上述的溶液 顏色變化特徵,亦在數分鐘内產生。經2小時反應後,取 出試樣並以氣相層析儀分析。環辛埽的轉化率爲3 3莫爾· % ’各別反應產物之選擇性以莫爾-%表示,其爲· 2,10 -十—二晞^醇: 76; 2,10,18-十九三烯-卜醇: 4 ; 2 -丁烯-1,4 -二醇: 19; 1,9-癸二烯: b 實施例9 以25毫升丨,5_環辛二烯與13 9毫升烯丙醇組成等莫爾混 合物(各0.2莫爾)注入Schienk管中,於室溫加入mo毫克 (〇.3毫莫爾^uC^pCHPl^PCy^在二氯曱烷中的溶液。 除激烈釋出氣體外(乙烯經氣泡計數器離開),上述的溶液 顏色變化特徵,亦在數分鐘内產生。經2小時反應後,取 出試樣並以氣相層析儀分析。環辛二烯的轉化率爲48莫爾 -°/〇,各別反應產物之選擇性以莫爾-%表示,其爲: 2,6,10 -十一三烯-i_ 醇: 65; 2,6, 10, 14, 18 -十九五埽-1-醇: 5 ; (諳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1 -22-
22 22 A7 B7 394756 五、發明説明( 2 -丁晞-1,4 -二醇: 15,9-癸三烯: 實施例1 〇 以25.0毫升環戊烯與23.9毫升2 -丁烯_丨,4 -二醇組成等莫 爾混合物(各0.29莫爾),加至5毫升乙二醇二丁基醚後注入 Schlenk管中,於室溫加入239毫克(〇 29毫莫爾)RuCh (~CHPh)(PCy3)2在二氣甲烷中的溶液。上述的溶液顏色變 化特徵,亦在數分鐘内產生。經3〇分鐘反應後,取出試樣 並以氣相層析儀分析。環戊烯的轉化率爲2 4莫爾_ %,各別 反應產物之選擇性以莫爾-%表示,其爲: 2,7-壬二烯-i,6-二醇: 64 : 2,7, 12 -十四三烯-1,13 -二醇: 36。 實施例1 1 將40.0克丁烯二醇加至壓力容器中,混合等體積的二氣 曱烷與N-甲基吡咯坡酮,並將4〇〇毫克 RuCl2( = CHPh)(PCy3)2(其中Ph爲苯基,Cy爲環己基)溶於 1 2毫升混合物爲溶液後,於室溫注入壓力容器。於室溫注 入乙烯使壓力上升至30巴,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〇 。(:,並進一步注入乙烯使壓力上升至75巴。反應時間爲2 小時,其間持續注入乙烯,使反應壓力維持於75巴。然後 使壓力谷!§·内的壓力下降’並將反應混合物排出後以氣相 層析儀分析。分析氣相層析圖的面積%顯示,丁蟑二醇的 轉化率爲5 8 %,晞丙基醇的選擇性爲8 7 % »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瘦) —.1^. 『裝------訂------f二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Claims (1)

  1. L'· ,,第861101^號專利申請案 A8 中史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7年12月· 3947⑽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自烯烴製備醇及/或醛之方法,其在觸媒存在 下’使烯烴與分子中含至少一個C = C雙鍵的醇類,經 交互複分解反應與視需要採行的後績氫化及/或異構 化反應製備醇及/或醛,其中觸媒如式(ί)所示 X1X2L1L2Ru = CR1R (I) 經濟部中央樣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 R1及R2為氫或有機自由基,該有機自由基為含1至2〇 個碳原子的燒基、環燒基或芳基丨含2至2〇個碳原子 的烯烴基或块基;含1至2 〇個碳原子的羧酸基;含j至 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芳氧基;含2至2〇個碳原子的 晞氧基或炔氧基;含2至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 含1至20個碳原子的健硫基;或含1至2〇個碳原子的 烷基續醯基或烷基亞磺醯基,這些自由基上皆可本其 他取代基; X1及X2為陰離子配位基;且 L 1與L2為中性電子供給配位基; 本方法使用含至少一個末端C = C雙鍵的單取代埽烴, 和醇類其分子中含至少一個雙鍵,且至少有—個羥基 位於C = C雙鍵之烯丙基位置。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使用的線型稀烴 具末端c = c雙鍵。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使用的環缔烴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an nn m If» t^n - -—^ϋ —r u m -'se ......ι^ϋ me—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痠) L'· ,,第861101^號專利申請案 A8 中史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7年12月· 3947⑽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自烯烴製備醇及/或醛之方法,其在觸媒存在 下’使烯烴與分子中含至少一個C = C雙鍵的醇類,經 交互複分解反應與視需要採行的後績氫化及/或異構 化反應製備醇及/或醛,其中觸媒如式(ί)所示 X1X2L1L2Ru = CR1R (I) 經濟部中央樣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 R1及R2為氫或有機自由基,該有機自由基為含1至2〇 個碳原子的燒基、環燒基或芳基丨含2至2〇個碳原子 的烯烴基或块基;含1至2 〇個碳原子的羧酸基;含j至 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芳氧基;含2至2〇個碳原子的 晞氧基或炔氧基;含2至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 含1至20個碳原子的健硫基;或含1至2〇個碳原子的 烷基續醯基或烷基亞磺醯基,這些自由基上皆可本其 他取代基; X1及X2為陰離子配位基;且 L 1與L2為中性電子供給配位基; 本方法使用含至少一個末端C = C雙鍵的單取代埽烴, 和醇類其分子中含至少一個雙鍵,且至少有—個羥基 位於C = C雙鍵之烯丙基位置。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使用的線型稀烴 具末端c = c雙鍵。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使用的環缔烴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an nn m If» t^n - -—^ϋ —r u m -'se ......ι^ϋ me—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痠) 六 .、务 η丨 87.12. i 〇 、申請專利範圍 394756 A8 B8 C8 D8
    至少一個c = c雙鍵。 , 4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 具一個C=C雙鍵。 其中使用的單環烯烴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廿丄 7 . 其中使用的分子内全 至少一個雙鍵的醇類,為烯丙醇. 円含 砰(2·丙婦-1-醇)及/或 丁 烯二醇(2 -丁烯-1,4 -二醇 p 一 6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甘A ^ 々次’其中缔丙醇由乙烯與 2 -丁烯-1,4 -二醇複分解而製得β 7·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纟中使用式⑴的複 分解觸媒,式(I)的複分解觸媒中χ1*χ2為画素,Ll 與L為經取代之膦’ R1為芳基,R2為氨。 8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複分解係於從_ 2 0°C 至 + 120°C 進行。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使用的缔填對醇 類之莫爾比,為從100 : 1至1 : 1〇〇。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複分解係於從 0.5至325巴的壓力下進行。 -flm mV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1^1 i -- — In l»-i · .¾. J -- I— all· In · 訂 « i i^i »—^^1 · β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Jn al^n nn nn im ·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洗格(210X297公嫠) 六 .、务 η丨 87.12. i 〇 、申請專利範圍 394756 A8 B8 C8 D8
    至少一個c = c雙鍵。 , 4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 具一個C=C雙鍵。 其中使用的單環烯烴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廿丄 7 . 其中使用的分子内全 至少一個雙鍵的醇類,為烯丙醇. 円含 砰(2·丙婦-1-醇)及/或 丁 烯二醇(2 -丁烯-1,4 -二醇 p 一 6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甘A ^ 々次’其中缔丙醇由乙烯與 2 -丁烯-1,4 -二醇複分解而製得β 7·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纟中使用式⑴的複 分解觸媒,式(I)的複分解觸媒中χ1*χ2為画素,Ll 與L為經取代之膦’ R1為芳基,R2為氨。 8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複分解係於從_ 2 0°C 至 + 120°C 進行。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使用的缔填對醇 類之莫爾比,為從100 : 1至1 : 1〇〇。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複分解係於從 0.5至325巴的壓力下進行。 -flm mV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1^1 i -- — In l»-i · .¾. J -- I— all· In · 訂 « i i^i »—^^1 · β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Jn al^n nn nn im ·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洗格(210X297公嫠)
TW86110158A 1996-07-20 1997-07-17 Preparation of alcohols and/or aldehydes from olefins TW39475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29369A DE19629369A1 (de) 1996-07-20 1996-07-20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oholen und/oder Aldehyden aus Olefinen
DE1996142278 DE19642278A1 (de) 1996-10-11 1996-10-11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lylalkoho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94756B true TW394756B (en) 2000-06-21

Family

ID=26027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6110158A TW394756B (en) 1996-07-20 1997-07-17 Preparation of alcohols and/or aldehydes from olefins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6111149A (zh)
EP (1) EP0915816B1 (zh)
JP (1) JP2001500110A (zh)
CN (1) CN1090166C (zh)
AT (1) ATE197144T1 (zh)
AU (1) AU3694597A (zh)
BR (1) BR9710367A (zh)
CA (1) CA2261821A1 (zh)
DE (1) DE59702542D1 (zh)
EA (1) EA001754B1 (zh)
ES (1) ES2152692T3 (zh)
MY (1) MY116936A (zh)
TW (1) TW394756B (zh)
WO (1) WO19980034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3828A1 (de) * 1999-07-20 2001-01-25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oholgemischen
DE19933827A1 (de) * 1999-07-20 2001-01-25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oholgemischen
DE19957528A1 (de) * 1999-11-30 2001-05-31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Hydroformylierung von Olefinen
AU2001268046A1 (en) * 2000-05-04 2001-11-12 University Of Florida Meta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allylic olefins
CA2541263A1 (en) * 2003-10-09 2005-05-0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DE102004033312A1 (de) * 2004-07-08 2006-01-26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Kontinuierliches Metatheseverfahren mit Ruthenium-Katalysatoren
CN101563315B (zh) * 2006-07-12 2013-08-14 埃莱文斯可更新科学公司 环烯烃与种子油等的开环交叉复分解反应
DE102009005951A1 (de) * 2009-01-23 2010-07-29 Evonik Degussa Gmbh Aldehydfunktionale Verbindungen
FR3003564B1 (fr) * 2013-03-19 2015-03-06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metathese comprenant l'extraction de l'ethylene forme au moyen d'une membra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31429B (en) * 1982-12-02 1985-12-24 Bp Chem Int Ltd Dismutation of functionalised olefins
US5342985A (en) * 1988-12-10 1994-08-30 Hoechst Ag Organic derivatives of rhenium oxid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for the metathesis of olefins
EP1253156A3 (en) * 1992-04-03 2004-01-07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 activity ruthenium or osmium metal carbene complexes for olefin metathesis reactions and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199900089A1 (ru) 1999-06-24
WO1998003456A1 (de) 1998-01-29
CN1090166C (zh) 2002-09-04
US6111149A (en) 2000-08-29
AU3694597A (en) 1998-02-10
BR9710367A (pt) 1999-08-17
CN1225618A (zh) 1999-08-11
EP0915816B1 (de) 2000-10-25
JP2001500110A (ja) 2001-01-09
EP0915816A1 (de) 1999-05-19
DE59702542D1 (de) 2000-11-30
EA001754B1 (ru) 2001-08-27
CA2261821A1 (en) 1998-01-29
ATE197144T1 (de) 2000-11-15
MY116936A (en) 2004-04-30
ES2152692T3 (es) 200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18841B1 (ko) 히드로포르밀화법 및 여기에 사용되는 비스 포스파이트 화합물
CA2361148C (en) Novel methods for cross-metathesis of terminal olefins
Yoshimoto et al.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EP1379485A1 (en) Selective ring-opening cross-metathesis of cycloolefins
TW394756B (en) Preparation of alcohols and/or aldehydes from olefins
de Oliveira Dias et al. Sustainable route to biomass-based amines: rhodium catalyzed hydroaminomethylation in green solvents
Grigg et al. Rhodium (I)-catalysed reactions of enynes. Linear coupling vs. cycloaddition
Luja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N-heterocyclic carbene ster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Ru-catalysed cross metathesis reactions
Keim et al. Palladium catalyzed telomerization of isoprene with secondary amines and conversion of the resulting terpene amines to terpenols
JP4223085B2 (ja) トリシクロデカンジ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Abuhafez et al. Ruthenium-catalys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vinyl derivatives and application in tandem hydrogenation
Horváth et al. Stereoselective homogeneous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disubstituted alkynes in aqueous-organic biphasic media
Bouachir et al. Cationic η3-allyl complexes. 21. Telomerization of buta-1, 3-diene with Z–H compounds mediated by group 10 complexes
JP2016537420A (ja) エステルの合成方法および該合成のための触媒
TW467890B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dehydes in the presence of an aqueous phase comprising rhodium and sulfonated triarylphosphines as catalyst
KR102340629B1 (ko) 하이드로포밀화 반응용 헤테로 리간드 배위결합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EP0064285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1,9-nonanedial and/or 9-hydroxy-7-nonen-1-al
JP2024515186A (ja) 一酸化炭素フリーの雰囲気下でのロジウム錯体を用いたジエナールまたはジエノンの水素化
Mouhsine et al. Efficient and Clean Nickel Catalyzed α‐Allylation Reaction of Nitriles
Kawatsura et al. Retention of regiochemistry of monosubstituted allyl acetates in the ruthenium catalysed allylic alkylation with malonate anion
Bruce et al. Oligomerisation of alkynes at a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uthenium centre
US20030176737A1 (en) Process for the catalytic cleavage of lactones
Houssame et al. Palladium (0)-catalyzed amination of allylic natural terpenic functionalized olefins
KR101730278B1 (ko) 알데하이드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CZ85399A3 (cs) Způsob výroby n-butylalkylether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