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20609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20609B
TW320609B TW085108844A TW85108844A TW320609B TW 320609 B TW320609 B TW 320609B TW 085108844 A TW085108844 A TW 085108844A TW 85108844 A TW85108844 A TW 85108844A TW 320609 B TW320609 B TW 3206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teering wheel
core
aforementioned
spo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5108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Kk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20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20609B/zh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Description

3S〇6〇9 A7 B7
經濟部中央梂率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I 五、發明説明( l ) I I | [產業上之利用領域] I Ί 本 發 明 係 闞 於 種 駕 駛 盤 者 0 -N * I | [先前之技術] 請 I 閲 I 駕 駛 盤 係 具 有 圆 ZM ILU 環狀 之 環 部 配 設 在 現 部 中 央 之 m 衝 墊 讀 背 I 面 部 及 從 環 部 所 延 伸 之 輻 條 部 前 述 環 部 有 埋 設 環 部 芯 金 之 注 I I 意 I I 雇 之 同 時 輻 條 部 有 埋 設 輻 條 部 芯 金 廳 〇 該 情 形 時 環 部 事 項 I 芯 金 屬 及 輻 條 部 心 金 羼 為 例 如 被 由 聚 氨 基 甲 酸 乙 酯 泡 沫 S 本 I 裝 所 形 成 之 包 覆 β 所 包 覆 著 〇 又 在 m 衝 墊 部 下 方 辐 條 部 頁 v_^ I I 芯 金 属 之 最 前 m 部 分 係 連 结 於 輪 轂 板 (輪毅) 0 該 輪 轂 通 常 I I I 係 η 雄 帽 而 鎖 緊 於 轉 向 袖 之 最 Α Λ. 刖 端 〇 I I 具 有 上 逑 構 成 之 駕 駛 盤 中 輻 條 部 金 屬 進 而 與 駕 駛 I 訂 盤 本 雄 成 為 一 雔 之 輪 殺 為 藉 螺 帽 鎖 緊 而 安 裝 於 轉 向 袖 之 I I 後 設 置 白 動 充 氣 袋 装 置 等 然 後 從 其 上 面 安 裝 緩 衝 塾! I I 部 0 I i i I I I I I 另 一 方 面 近 年 來 有 被 提 案 為 一 髖 成 形 前 述 包 覆 髏 與I ! I 線 前 述 緩 銜 墊 部 用 Η 消 除 該 包 覆 體 與 m 衡 墊 部 之 境 界 線 之 駕 1 駛 盤 (例如 實開平2 -1 3 ^ 9 5 5號公報) 0 依 該 技 術 > 包 覆 頒 α| | 與 級 衡 垫 部 成 為 一 « 可 提 高 其 新 式 樣 性 〇 1 然 而 如 上 述 之 一 成 形 前 述 包 覆 雔 與 前 述 媛 衡 墊 部 之 1 I 駕 駛 盤 為 雖 可 達 成 新 式 樣 性 之 提 高 而 同 時 其 外 観 形 狀 1 1 為 有 多 用 化 之 傾 向 但 在 裝 配 駑 駛 盤 時 會 發 生 下 述 之 問 1 1 題 〇 換 -Α— 之 f 在 上 述 駕 駛 盤 中 1 無 法 從 輪 殺 、 環部 芯 金 屬 1 1 及 梅 條 部 金 Μ 之 包 覆 ϋ 之 上 方 或 下 方 配 置 g 動 充 氣 袋 裝 1 1 置 1 因 此 f 必 箱 要 預 先 分 剌 輪 毂 與 輻 條 部 芯 金 饜 0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_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 .·1ί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 ) 經濟部中央揉率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取 [發明所欲解決之間題] 然而,在上逑習知技術中,駕駛盤 雇之駕駛盤本《,輪毂,及_動充氣 構成*需要將該等交互裝配之。因此 ,専致作乘性之惡化。 尤其是,结合輪彀與輻條部 ,因此需要更煩雜的作業。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情之所内、,其目 盤•其為•包覆環部芯金雇及幅條部 衝塾部為一«成形,且具備有自動充 ,可提离裝配時之作業性者。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達成上逑目的*在申請專 ,具備有: 固定於轉向_之輪毅•瑁部芯金颶 覆該等之包覆體*及位於環部之略中 前述包覆皤之緩衝墊部,前述 連结部而連结於前述輪殺成為 配設在前述緩衡墊部及前述 駕駛盤中*其特激為, 將前迷輪殺構成為位於前述瑁部芯 之下側之同時,設有副連结部用Μ連 靦之韉條部芯金羼,及其餘之轘條部 由前述輪穀、連结部及副連结部所 係由包含輻條部芯金 袋裝置之三種構件所 ,裝配作業非常煩雜 芯金臛時爾要高度之可靠性 的在於提供一種駕駛 芯金羼之包覆81與媛 氣袋裝置之駕駛盤中 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發明為 ,輻條部芯金靨及包 央上部,一髏肜成於 輻條部芯金靥之一部分為藉 一體之駕駛盤本體,及 輪殹間之自動充氣袋裝置之 金臑及幅條部S金屬 結至少壤结於前述輪 芯金罵, 形成之開口部,插通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家梂率(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命:%本頁) ▼裝- 、1Τ 5 3^〇6Q9 at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取 五、發明説明 (3 ) 1 1 | 前 述 良 動 充 氣 袋 裝 置 而 配 設 者 0 1 1 又 1 串 請 専 利 範 園 第 2項記載之發明為 在申謫專利範 請 1 I _ 第 1項記載之駕駛盤中 [ 先 閲 1 I 在 刖 述 輪 殺 之 ....-- 部 分 i Μ 及 前 逑 輪 殺 與 前 述 連 结 部 之 境丨 讀 背 1 1 j 面 I 界 部 分 之 至 少 一 方 設 有 白 動 對 準 櫬 構 > . Μ 便 當 對 刖 述 之 注 I 1 1 意 I 駛 盤 本 班 施 加 所 定 Μ 上 之 負 荷 時 可 允 許 變 形 為 其 要 i 者 ο ' 項 1 Λ | 再 者 9 申 謫 専 利 範 園 第 3項記載之發明為 在申請專利 丹 1 ά |δ 園 第 2項記載之駕駛盤中 分別Μ不同之材料構成前逑 頁 1 1 輪 毅 及 前 逑 連 结 部 為 其 要 旨 者 〇 1 1 I 另 外 串 請 専 利 範 園 第 4項記載之發明為 在申諫専利 1 1 _ 第 3項記載之駕駛盤中 由镅構成前述輪毅> 前述連 1 訂 结 部 與 前 述 輻 條 部 芯 金 靨 為 由 横 纗 鋁 一 髁 成 形 為 其 要 旨 者0 1 1 又 本 說 明 軎 所 記 載 之 所 諝 馬 駛 盤 之 上 下 方 向 係 指 沿 著 1 I 轉 向 袖 之 _ 方 向 而 不 一 定 是 指 Α9 駛 盤 安 裝 在 車 輛 之 狀 1 1 I 態 時 之 上 下 方 向 而 0 1 線 [作用] •1 1 在 上 述 串 謫 専 利 16 園 第 1項記載之發明中 構成為輪殺 1 Ί 位 於 瑁 部 芯 金 屬 及 輻 條 部 芯 金 羼 之 下 m 而 至 少 連 结 於 輪 1 I m 之 梅 條 部 芯 金 m 及 其 餘 之 梅 條 部 芯 金 靨 為 由 副 連 结 部 * * 1 I 所 連 结 之 〇 白 動 充 氣 袋 裝 置 係 從 輪 殺 Λ 連 结 部 及 副 連 结 部 1 1 ? 所 形 成 之 開 0 部 插 通 而 配 置 於 m 衝 墊 部 及 輪 榖 之 間 〇 1 1 即 根 據 本 發 明 » 從 形 成 在 駕 駛 盤 本 體 之 面 積 比 較 廣 之 1 I 開 0 部 固 定 白 動 充 氣 袋 裝 置 之 同 時 > 只 將 輪 毅 固 定 在 轉 向 1 I 即 可 完 成 駕 駛 盤 之 装 配 0 1 本紙浪尺度逍用中困躅搴標率(CNS ) ΑΊ规格(210X 297公釐) 6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又》依申請専利範園第2項記載之發明,除了在申請専 利範園第1項記載之發明之作用Μ外*前述輪榖之一部分 ,Μ及前逑輪轂及前述連結部之境界部分之至少一方設有 自動對準櫬構。因此,對嫵駛盤本«施加所定Μ上之負荷 時,輪轂之一部分,Μ及蛑料屏壤縴部之境界部分之至少 一方為由於該自動對準機構而變形,可吸收並婊和應力。 再者•依申請專利範圃第3項記載之發明,除了在申請 専利轉園第2項記載之發明之作用Μ外,前述輪殹以及連
I 结部為分別由不同之材料所權成。又,尤其是依申請專利 輯,晒第4項記載之發明中*輪榖為由鐵所構成,連結部係 由與幅條部S金羼一 «成形之横鏞鋁所構成。因此,對駕 駛盤本班有施加所定Μ上之負荷時,在輪毅及連结部之境 界部分容易變形,可更確實地發揮上述申請専利範園第2 項記載之發明之作用。 [發明之效果] 因此•根據本發明,一體成形包覆現部芯金雇與輻條部 芯金属之包覆體Μ及緩衝墊部,且具備有自動充氣袋裝置 之駕駛盤中,可提高裝配時之作業性。 [實施發明之形態] (第1之實細形態) 玆參考圈式,將已具«化之本發明之第一霣施形態依照 圈面說明如下。 圓3為顧示本實施形態之駕駛盤V之背面圃,圓2為圈3之 Α-Α鑲剖面_。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Η窣橾率(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Γ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7 A7 B7 五、發明説明(5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属工消費合作社印取 如該等圈所示,駕駛盤w之駕駛盤本髏1為*具備有圓環 狀之環部2,配置在環部2中央之媛衝墊部3,及從環部2延 伸之3支鞸條部4。又,環部2為,例如由網管所成之環部 芯金觸5,及包覆此之包覆雔7 a所構成,輻條部4為,由鋁 合金等輕量之横鑄金屬所成之輻條部芯金靥6A、6B、6 CM 及包覆該等之包覆雅7b所構成。包覆體7a、7b及媛衝墊部 3為,由畎質合成樹脂材料(例如泡沫聚氨基甲酸乙酿)一 «成形之。上述之駕駛盤本體1為,一髑連結於輪穀8。翮 於該構造即Μ後詳逑之。 .另一方面•在前述媛衝墊部3之下方,形成有由包覆體 7b所圃繞之收容凹部11。收容凹部11有配設未圖示之膜開 M (aeabrane svitch)M及自動充氣袋裝置13。膜開闞為 具有成為未圓示之喇叭開關電路之一部分之上下薄板,按 壓嫒衡墊部3時使該薄板互相接觸,藉該接觸而使喇叭響 之辫成。 自動充氣袋裝置13係由摺叠而收容之袋狀之自動充氣袋 14,對該自動充氣袋14供給膨臃用氣逋用之增壓泵15,及 保持固定自動充氣袋14與增壓泵15之氣袋保持器16所構成 。氣袋保持器16係如圖2所示,用螺絲訂17而固定於輻條 部芯金» 6A等。關於該固定方法即如後述。 其次,以圓1〜圔5,就駕駛盤W之構造詳细(本賁施形態 之特激部分)說明如下。 首先,就輪穀8之安裝構造說明之。如圖4,圖5所示, 轉向袖30之最前端部,形成有细齒(se「rati on)31,其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囷踽家揉準(CNS ) A4規格(2ΙΟ Χ 297公釐) 8 -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身工消费合作社印笨 五、發明説明(β ) 下方向之中央部形成有環狀溝32。該轉向軸30之细齒31形 成有所定»(—般約為30個)之齒31a。又,輪轂8之中央部 形成有貫穿孔9,該貫穿孔9内周有插通鋼鐵製成之承接器 10之狀態而焊接固定之。 該承接器10係形成為下部圼略圓筒狀|於上部形成平面 之略圼C字形狀。在該圼C字形狀之略前端部分,形成具有 内螺纹之螺栓孔18。在承接器10之内周面,形成有對應於 前述轉向袖30之细齒31之细齒19。然後,轉向軸30之前端 *嵌装承接器10成為使细齒19,31互相哺合之。再者,有 螺栓33螺裝於前述螺栓孔18,使該螺栓33之一部分進入於 前述環狀溝32内。因此,使承接器10,進而使輪榖8強固 地被固定於轉向袖30之先端。 另一方面,如上述,在本實腌形態中*輪榖8係與駕駛 盤本體1 一體成形之構造。即如_1中所示,輪殺8為,藉 連结部21而連结於左右兩側之輻條部芯金屬6B、6C。但輪 輯8係位於前述環部芯金羼5及幅條部芯金屬6 B、6 C之下側。 又,前述輻條部芯金属6B,6C為,K副連結部22連結於 其餘(駕駛者側之)輻條部芯金屬6A。因此*各輻條部S金 雇6A* 6B,6C,環部芯金靥5及輪殹8為強固地被連結之同 時,依輪轂8,連结部21及副連結部22而在輪殺8向駕駛座 側可形成比較大的開口部23。又,各輻條部芯金羼6B,6C 相互間係由支持桿2 4所連结,以保持自動充氣袋14擴開時 之穩定性。 又,在本實腌形態中,有配設未圖示之樹脂製之下部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 本頁) •裝. ’線.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囷國竽梯率(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9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覆體以包圃駕駛盤本體1之下側。 茲將駕駛盤W安裝於轉向軸30之順序說明如下。 首先,如圖5,6所示,從前述輪殺8,連結部2 1及副連 結部22所形成的開口部23,插入膜開關及自動充氣袋裝置 13。然後 > 用螺絲釘17將自動充氣袋裝置13之氣袋保持件 16固定於幅條部芯金屬6A等。該情形時,該開口部23係形 成為比較大的關係,可將自動充氣袋裝置13容易地安裝於 駕駛盤本體1之内部。 接著,如圈6之所示,將與駕駛盤本體1成為一體之輪殺 8 (.承接器10)痛通在轉向軸30之前端。該情形時,使轉向 軸30之细齒31嚙合於形成在承接器10之细齒19。然後,K 該狀態下對承接器10之螺栓孔18螺裝螺栓33,將輪穀8固 定在轉向軸30。由於藉上述連結部21而有駕駛盤本體1(輻 條部芯金靥6B,6C)連結於輪殺8,因此,將輪殺8固定在 轉向軸30時,同時可固定具有自動充氣袋裝置13所成之駕 駛盤本體1。 如以上所說明,依本賁施形態,藉連結部2 1將輻條部芯 金屬6B,6C—體連結於輪毅8。又,構成為使輪毅8位於環 部芯金屬5及輻條部芯金靥6 A、6 B、6 C之下側之同時,用
副連接部2 2連結至少連結於輪毅8之輻條部芯金屬6 B、6 C 以及其餘之幅條部芯金屬6 A而形成開口部2 3。 (甲)因此,自動充氣袋裝置13為,可從前述開口部23 插通而容易地配設在媛衝墊部3及輪榖8間。即,依本實施 例之形態,僅僅實行從面積較大之開口部23固定自動充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丨Ο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产-本頁) r 裝· 線 -10 —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袋裝置13之同時,將輪毂8固定在轉向軸30之作業即可完 成駕駛盤之裝配。因此,裝配駕駛盤W時《可顯著地提高 其作業性。 (乙)又,在如上述設有開口部2 3之構成中,輪穀8係 藉連结部21而強固地連結於左右兩側之輻條部芯金靥6B、 6 C之同時,各輻條部芯金屬& B、6 C為,藉副連结部2 2強固 地連结於其餘(駕駛者側之)輻條部芯金羼6 A。因此,各輻 條部芯金屬6 A、6 B、6 C,環部芯金靥5及輪殹8間為可互相 強固地連結之。因此,以駕駛盤W全體做考量時,可確保 充,分穩定之裝配狀態。 j
I (丙)再者,本實施形態中,用連结部2 1連結從兩側延 | 伸之輻條部芯金靥6B、6C與輪穀8。因此,輻條部芯金屬 i ! 6A、6B、6C,連結部21及輪轂8為平面上位於略同一直線 上,在其強度方面亦更為稱定者。其結果,可使上述(乙) 所記載之效果更為確實。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就具體化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說明如下。 在本實施形態之構成等中,對於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 等之構件等即使用同樣之元件編號就省略其說明。然後> 將與第一實施形態相異之點為中心加Μ說明。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具體化成為具有三支輻條部4(輻 條部芯金靥6 A、6 Β、6 C)型式之駕駛盤W。相對之.,本實施 形態為,如掘7所示,具有四支幅條部芯金屬34A、34B、 3 4 C、3 4 D。該情形時*例如輪毅8係藉連結部3 5而連結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θ' Λ-本頁 •裝
、1T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 五、發明説明(9 ) | ! τ- ’ . i
I
- I 左右兩側之輻條部芯金屬3 4 C、3 4 D。但,如同上述第一實 |
I 施形態,輪榖8位於前述環部芯金靥5及輻條部芯金屬3 4 A ' 34B > 34C ' 34D之下側 9 又,各輻條部芯金靥3 4 C、3 4 D為,藉副連結部3 6而連結 於其餘之(駕駛者側之)輻條部芯金屬34A、34B。因此可強 固地連结各輻條部芯金靥34A、34B、34C、34D,環部芯金 羼5及輪穀8,同時由輪轂8,連結部3 5及副連结部3 6,在 輪殹8之駕駛座側可形成比較大之開口部37。其結果,可 發揮與上述實施形態同等之作用效果者。 (寧三實施形態) 其次,就具艘化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說明如下。 在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中,對於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等 之構件等即使用同樣之元件蝙號就省略其說明。然後,將 與第一實施形態相異之點為中心加Μ說明。 在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輪殺8係藉連结部21而連结於 輯條部S金屬6 Β、6 C,均Μ同樣之材料一體成形者。相對
I 之,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圖9之所示,輪殹8為由鋼 鐵形成,同時連結部2 1係由橫鏞鋁構成如同幅條部芯金屬 6Β、6C。然後,由輪毅8與連结部21之编界部分而構成自 ^ 動對準機構。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為確保於通常時之兩 者8,21間之強度,輪殺8形成有貫穿孔8a,同時有構成連 結部21之模鏞鋁進入該貫穿孔8a之內部。 茲就具有上述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作用及效果加Μ說明 如下。_.__ί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裝
、1T -12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2〇β〇9 ΑΊ Β7 _ 五、發明説明(lb ) 基本上,本實施形態中,亦可發揮如同上述第一實施形 懸之作用效果。又,除了該效果之外,在本實施形態中, 用相異之材料構成輪殹部8與連結部21,Μ便由輪毅8與對 連结部21之境界部分而構成自動對準機構。因此,當對駕 駛盤本雜!1有所定Μ上之負荷施加時,由於該自動對準機 構,使輪殺部8與連結部2 1之境界部分變形,而藉該變形 可吸收及鍰衡應力。因此,依本實施形態,對駕駛盤本體 1有所定Κ上之負荷施加時,可有效地吸收並媛衝該負荷 所致之應力者。 再者,本發明為除了上述實施形態Μ外,可具體化成為 如下所述。 (1)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具體化成為具有三支或四支 之輻條部芯金靥6Α〜6C,34Α〜34D型式之駕駛盤W,但輻 條部(輻條部芯金屬)之數量為,只要是複數即兩支亦可, 或五支Μ上亦可,其數量並無任何限制。 (2)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用螺絲釘17配設固定自動充 氣袋裝置1 3於駕駛盤本體1,但使用其他例如鉚钉,夾具 等之固定手段亦可。 (3)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固定輪毅8(駕駛盤本體1)於 轉向軸3 0時,使用承接器1 0,螺栓3 3等,但如同習知一般 *使用螺帽固定亦可。 (4) 在前述第三實施形態中,由輪榖8與連結部21之境界 部分而構成自動對準機構,但對輪毅8本身設自動對準機 構亦可。_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ic,本頁) 裝_ 訂 線 -13 -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L A7 B7 五、發明説明(u) • ( 茲就未記載於申請專利範圍之各項,但從上述各實施形 態之可撐握之技術的思想,及其效果記載如下。 (a)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記載之駕駛盤中,前述連 结部係連結從兩側所延長之輻條部芯金鼷與輪毂而設置, 為其特徵者。 由於上述之構成,輻條部芯金屬、連结部及輪毅為,在 Ί
I 平面上位於略同一直線上,其強度方面亦為穩定。 i (b)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或上述附記(a)中所記載 I 之駕駛盤中,具有2〜4支之前述輻條部芯金属而構成,為 其,特徴者。 由於該構成,可容易且確實地形成開口部。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為斜視圖,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駕駛盤之芯金屬構 造0 圖2為圓3之A-A線剖面圖。 圖3為顯示駕駛盤之背面_。 園4為平剖面圖,顯示駕駛盤之承接器等。 圖5為駕駛盤本體等之剖面圖,用以說明設置自動充氣 袋裝置等時之作用者。 圖6為剖面圖,用K說明安裝駕駛盤於轉向軸時之作用 者。 圓7為斜視圖,顯示第二實施彤態之芯金屬構造者。 圈8為斜視圖,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駕駛盤之K金靥構 造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1¾本頁 •裝. 線 -14-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圖9為剖面圖,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駕駛盤者。 [元件編號之說明] .. 1 ;駕駛盤本體 2 ;環部 3 ;緩衝墊部 4 ;輻條部 5;環部芯金屬 6A、 6B、 6C、 34A、 34B、 34C、 34D ;輻 條部芯金靨 7a、7b;包覆體 8;輪穀 13;自動充氣 袋裝置 2 1、3 5 ;連结部 2 2、3 6 ;副連結部 3 0 ;轉向 袖 W ;駕駛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4^?本頁) .裝 r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Μ祕(21〇'趟公幻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駕駛盤,其為,具備有: 固定於轉向軸30之輪轂8; 環部芯金靥5 ; 幅條部芯金臛6A、 6B、 6C、 34A、 34B、 34C、 34D; 包覆該等之包覆體7a、7b ; Μ及 位於環部2之略中央上部,一體形成於前述包覆體7a、 7b之嫒衝墊部3 ; 前述幅條部芯金屬6A、6B、6C、34A、34B、34C、34D之 一部分為藉連結部21、35而連结於前述輪殺8成為一體之 駕.駛盤本體;及 配設在前述緩衝墊部3及前述輪轂8間之自動充氣袋裝置 13之駕駛盤中,其恃激為: 將前述輪縠8構成為位於前述環部S金屬5及輻條部芯金 靥6A、 6B、 6C、 34A、 34B ' 34C、 34D之下側,同時設有副 連結部,用以連结至少連結於前述輪殺8之輻條部芯金靥 6B、6C、34C、34D >及其餘之輻條部芯金羼6A、34A、34B·» 從前述輪骰8,連結部2 1、3 5及副連結部2 2、3 6所形成 之開口部23、37,插通前述自動充氣袋裝置13而配設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駕駛盤,其中, 在前逑輪殺8之一部分| K及前述輪殺8與前述連結部21 、35之境界部分之至少一方,設有自動對準機構,以便當 對前述駕駛盤本體1施加所定K上之負荷時可允許其變形 者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駕駛盤,其中,分別Μ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不同之材料構成前述輪毅 及前述連结部21、35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3項記載之駕駛盤,其中,由鐵構 . !. 成前述輪殹8,將前述連结部2 1、3 5與前述輻條部芯金靥 ! I 6A、6B、6C、34A、34B、34C、34D為由模薄鋁一逋成形者。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線丨·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男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5108844A 1995-12-27 1996-07-20 TW320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072995 1995-12-27
JP15704896A JP3235469B2 (ja) 1995-12-27 1996-06-18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20609B true TW320609B (zh) 1997-11-21

Family

ID=2648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5108844A TW320609B (zh) 1995-12-27 1996-07-20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35469B2 (zh)
TW (1) TW3206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7351B2 (en) * 1998-01-13 2002-04-09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JP5240887B2 (ja) * 2005-12-07 2013-07-1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芯金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5469B2 (ja) 2001-12-04
JPH09240489A (ja) 1997-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08107A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n air bag in an air bag system
JP370732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におけるオーナメントの取付構造
JP399483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0818526B2 (ja) エアバッグ保持用締結装置
TW320609B (zh)
JP339930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芯金構造
JPH05162602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取付構造
JPH107002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068414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04328056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用パッド
JP3327098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0237058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S63184544A (ja) バツクアツププレ−トの取付構造
JPH04154456A (ja) Frp製バンパーレ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JP327584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S5855081Y2 (ja) 車両用シ−トのシ−トベルト取付装置
JPH0744514Y2 (ja) エアバツグ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10250589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0939701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2002240669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340214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S62178468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ル
JP2577818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アンカ部取付構造
JP297671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557159Y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