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04942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04942B
TW304942B TW084108716A TW84108716A TW304942B TW 304942 B TW304942 B TW 304942B TW 084108716 A TW084108716 A TW 084108716A TW 84108716 A TW84108716 A TW 84108716A TW 304942 B TW304942 B TW 3049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lcohol
reaction mixture
item
mix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4108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04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049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0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本發明主要是指點一種關於在酸與觸媒(可選擇的) 之過量混合物存在下,製備多元醇酯之方法。其在鈦,鉻 或錫爲基礎之觸媒或酸觸媒存在之下,對製備關於聚氯化 乙烯(PVC)之塑化劑酯(如:酞酸酯,己二酸酯及苯 —〔1 ,2,4〕一三羧酸酯)亦是有用的。特別是反應 物加至酯化作用反應器中是分段的,因此關於多元醇酯化 作用不是全部之酸就是較低沸點之酸之部份加至具有多元 醇之反應容器中,接著再加入較高沸點之酸。在較佳之方 法中,至少部份較低沸點之酸之消耗較較高沸點之酸之添 加爲優先。同樣地,當形成塑化劑酯時,是需要分段添加 較高點之醇。 本發明之背景 醇類與有機酸之反應而形成合成之酯。合成酯用於不 同之應用範圍,如:飛行滑輪機油之基本原料,低煙霧塑 化劑及冷凍劑之基本原料。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影響酯化作用之反應條件可以是非常不同的。在室溫 反應進行非常緩慢,但在昇高之溫度下,反應進行相當快 速。在幾個小時內,約9 9 %之限制試劑或反應物,例如 :酸,酐或多元醇,轉化而成爲酯。限制試劑爲不會呈現 化學計量過量之典型試劑,例如:限制試劑用於製造塑化 劑,包含二酞與酞酸酐,而用於造多元醇酯之試劑爲多元 醇(即:多羥基化合物)。 在酯之製備過程中,藉由酸或酐與醇或多元醇之反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A7 ________B7 _ 五、發明説明(2 ) 而製備酯,而水爲此反應之副產物。因爲此反應爲平衡反 應’在酯化過程中,典型上是從反應混合物中,經由水之 蒸餾而移除此水副產物而強制完成反應。通常,從反應混 合物中之水之蒸餾中,使用共沸劑做爲輔助。惰性物質, 如:苯’甲苯或二甲苯可做爲共沸劑。此外,,具有較低 沸點之反應物亦可採用爲共沸劑。在後面之例子中,做爲 共沸劑使用之反應物,是以超過反應所需之化學計量之量 而加至反應混合物中。 傳統之程序乃是在反應循環一開始,將所有反應物加 至反應器中。然後,加熱此反應混合物而開始進行反應。 反應混合物之溫度上昇,直至達到反應混合物之沸點,而 此點乃是碳氫化合物與副產物水沸騰離開此反應混合物之 溫度。典型上,冷凝塔頂餾出物蒸氣,從碳氫化合物中分 離水,而碳氫化合物再循環至反應器容器中。因此,由反 應混合物之沸點而決定反應溫度與反應之速率。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當具有較低沸點之反應物亦做爲共沸劑使用時,當反 應進行時其濃度逐漸地降低。因此,當反應進行時可增加 反應溫度。 本發明不僅在經濟上令人滿意,而且亦充份地增加反 應物轉化而成爲酯之整體速率。一般而言之,對於轉化作 用,水之含量較低,其反應速率較快。 本發明提供一種增進酯化反應速率之新穎方法,其中 在一開頭,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之較低沸點成份之至 少一部份(即:關於多元醇酯中之經混合之酸與關於塑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嫠) 一 5 - ^u4S42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劑醋中之經混合之醇)加至反應器中,接著在反應之混合 物達到其沸點且/或較低沸點成份在反應中至少部份被消 耗之溫度點,分段或連續添加較高沸點成份與任何剩餘之 較低沸點成份。 因在本發明之反應混合物中之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 物之濃度低於傳統酯化方法,其中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 物在一開始即全部加至反應混合物中,而反應混合物之溫 度將高於傳統例之溫度。因此,在分段添加經混合之較低 沸點反應物期間之反應溫度與速率將高於在傳統加工期間 。較高之反應速率說明對於分段添加方法之反應時間較傳 統批式方法爲短。至於反應進行與分段成份之濃度(即, 典型上較高沸點成份,雖然在一些例中,分段成份可包括 任何在酯化反應一開啓不添加之殘留較低沸點成份)被耗 盡,此成份之額外量不是以全部之方式就是以分段之方式 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而確保以足夠量存在而滿足反應之 要求。在反應完成,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之相同總量 將在分段添加方法中被消耗掉(如在傳統方法中,其中反 應物之全部在一開始裝料至反應器中)^ 當在酯化方法中所使用之混合酸或醇做爲經混合較低 沸點反應物時,此混合物之較低沸點酸或酯,在酯化反應 期間呈現特別之加工主題。例如:在多元醇與C 5酸與較 高碳數酸之混合酸之酯化作用中,在反應期間所形成之水 在(:5酸中非常可溶(相對於較高分子量之酸)。結果, 回流至反應器之酸具有較高水含量,此將限制最終之轉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丨0'〆297公釐) 一 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f -裝------.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V ^nt nn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4 ) ,且在總投資設備之外範圍亦增加單元之複雜性。同時, 在水中具有溶解度之C5酸亦將增加廢水處理費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在1994年4月29 專利申請案,序列號碼0 8 種關於酸或酐與醇或多元醇 應物(不是單一成份就是經 式添加至反應容器中,其以 總較低沸點反應物之化學計 點反應物可爲酸或醇之混合 本發明曾發現在較低沸 ,其裝料至酯化反應容器中 到反應混合物之沸點(此時 掉)之後,添加較高沸點之 應時間之縮減。換句話說, )或醇(關於塑化劑)成份 裝料至酯化反應容器中,而 與酸或酐結合,然後不是一 點酸或醇成份,接著在反應 段之方式或全部之方式添加 結果,回流至反應器之酸或 對於給定之反應時間,允許 醇於水中溶解,而降低TO 在起始之蒸出期間,藉 度之較低沸點酸或醇成份, 日所申請之共同審理中之美國 /235 ,821 中,發現一· 之酯化方法,其中較低沸點反 混合之成份反應物)以分段方 至少約需要與極限試劑反應之 量要求之5 %存在。而較低沸 物。 點反應物包含酸或醇之混合物 ,在反應混合物開始回流或達 較低沸點成份至少部份被消耗 酸或醇成份,可獲得較大之反 較低沸點酸(關於多元醇酯化 之全部或大量部份,一開始即 個別地不是與多元醇結合就是 部份添加就是沒有添加較高沸 混合物達到其沸點之後,以分 殘留之較高沸點酸或醇成份》 醇將具有較低之水溶解度。此 較高之轉化。而且較少之酸或 D程度(總需氧量)。 由在反應混合物中使用較高濃 較低濃度之較高沸點酸或醇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嫠) 7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份,可瞭解下列之利益。對於所給定之酯組成物中,需要 較少量之較低沸點酸或醇成份。本發明包含較低沸點酸或 醇成份在酯化反應一開始之反應,在此點,羥基濃度較高 ’因此驅動力與反應速率較大,可由下式說明之: ROH + RCOOH — RC00R + H20 反應速率等於K乘於ROH之濃度乘以RCOOH之 濃度,其中K爲溫度與觸媒濃度之函數。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因爲有利之驅動力與反應速率,與所有酸或醇成份全 部一起添加所需之量比較,是需要較少量之較低沸點之酸 或醇成份。在反應後來,當添加較高沸點酸或醇成份時, 驅動力與反應速率將變慢且將需要較大之過量酸或醇(關 於較高沸點成份)。而傳統之智慧爲在具有較大過量出現 之較高沸點成份之後來階段期間,將發生重要之酯基交換 作用且將取代先前已反應之較低沸點成份。由本發明者所 發現之不希望之結果:酯基交換作用爲一種相當慢慢過程 且僅有一部份之較低沸點成份被取代。 由於使用較少量之較低沸點成份之環境效益爲··( 1 )需要從最終產物中汽提之較低沸點成份量較少;與(2 )最終點廢水處理之反應水中之較低沸點成份現較少量。 由於使用較少量之較低沸點成份之反應速率效益爲: (1 )酯化混合物之全部時間平均蒸氣壓是較低的,而此 於給定熱負載能力允許較快速之加熱時間;及(2)在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格(210χϋ釐) ~ 8 ~
Bu4Q42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流或反應混合物中有較少量之水,且特別在反應之較後階 段,最小化平衡限制。換句話說,在酸或醇中出現較小量 之較低沸點成份而回至或回流至反應容器中,將是較低之 水濃度,此導致在反應之較後之階段,在反應混合物中較 低之水濃度。 本發明亦提供很多額外之利益,於下述說明將顯而易 見的。 本發明之摘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赍合作社印装 一種關於多元醇與經混合酸之酯化方法。經混合之酸 包含至少一種較低沸點酸成份與至少一種較高沸點酸成份 。多元醇與至少一部份之較低沸點酸成分起始時加至反應 容器中而形成反應混合物,然後加熱至約爲或高於反應混 合物之沸點之溫度,而一方面維持足夠壓力而獲得反應混 合物之沸騰,藉以轉化多元醇與較低沸點酸成份至酯類。 在多元醇與較低沸點酸成份開始互相反應之後且較低沸點 酸成份至少部份被消耗掉之後,添加較高沸點酸成份,而 較佳乃以分段添加。從那時以後,水與經混合酸(即,較 高沸點酸成份之較大量)從反應容器中移除之。選擇地, 監視追踪在反應混合物中經混合酸之濃度,並添加額外之 較高沸點酸成份至反應混合物中而維持經混合酸之預期濃 度。 若在一開始所添加之較低沸點酸成份之量小於全體反 應所需之總量,則較佳在反應混合物達到其沸點之後,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 A7 ____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7 ) 添加其剩餘部份。令人滿意的是在反應混合物中之較低沸 點酸成份之濃度較高於最終被消耗之濃度。 亦可能在一開始即添加至少一些較高沸點酸成份至反 應混合物中,即,較加熱反應混合物至其沸點優先進行。 經由下列方法預測羥基數而引導監視追踪是較佳的, 氣體色層分析,電腦模擬反應速率,或任何其他做得出在 反應混合物範圍內之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即:經混 合之酸)之監視濃度之方法。 本方法另外包含添加觸媒至反應容器中,使得多元醇 與經混合酸由觸媒轉化至酯類。 經由蒸餾而從反應容器中移除部份之經混合之酸與副 產物水是較佳的。從那時以後分離經蒸餾之酸與水,使得 可再循環回至反應容器中。根據本發明,回流至反應器之 酸具而較低之水溶解度。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分段之酯化亦可應用於塑化劑酯類之形成,其中一開 始添加酸與至少一部份之較低沸點醇類成份至反應容器中 ,接著藉由後來全部或分段添加較高沸點醇類成份與任何 剩餘之較低沸點醇類成份。 由下列方法決定反應物之酸度而引導塑化劑酯化之監 視追踪是較佳的’滴定,量測反應混合物之水濃度’反應 速率之電腦模擬,或任何其他做得出反應混合物範圍內之 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即’經混合之醇)之監視濃度 之方法。 此方法對於從酐與經混合之醇所形成塑化劑酯類亦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0 Α7 Β7 五、發明説明(8 ) 有用的,其中酐與至少一部份之較低沸點醇類成份加至反 應容器中而形成反應混合物。然後不是以全部之方式就是 以分段以方式添加較高沸點醇成份與任何剩餘之較低沸點 醇成份至反應混合物中。 圖形之簡略描述 圖1爲在多元醇酯化方法中,繪製溫度對經混合酸之 不同分段與非分段添加時間之圖形;及 圖2爲在多元醇酯化方法中,繪製壓力對經混合之酸 之不同分段與非分段添加時間之壓力剖面圖。 較佳體萘夕描沭 分段添加反應物至酯化反應而允許先消耗至少部份之 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之較低沸點成份,再添加至少一 部份之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之較高沸點成份。最後將 降低在再循環或回流中之較低沸點成份之存在。在較低沸 點醇類與酸之中,水傾向較大溶解度。結果較少之水回至 反應中而做爲回流酸(特別是在反應之最後階段,當要求 少量水而完成高程度之轉化時)。 在反應之最早期階段期間,應優先消耗較低沸點成份 ,再消耗較高沸點成份。最後允許使用較少量之較低沸點 成份而達成給定之最後酯類組成物。其亦提昇混合物之平 均沸點時間,因此導致較快之反應時間。 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之較高沸點成份之分段添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I H1 HI HI . mu d . ,J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1 - A7 B7 S04942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即,不是經混合之醇或酸)在形成所有酯類(例如:己 二酸酯,,苯一〔1 ,2,4〕_三羧酸酯,酞酸酯,多 元醇酯,與複合酸/醇酯)將是有用的,其中經混合之較 低沸點反應物之成份是較其他成份更易揮發。在酯化作用 方法中,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爲典型上以統計之過量 添加之反應物;反之較高沸點反應物典型上爲極限劑,而 不可過量添加。 經濟部中央標皁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多元醇(即,較高沸點反應物)與經混合之酸(即, 較低之沸點反應物)之酯化較佳方法,其中經混合之酸包 含至少一種較低沸點酸成份與至少一種較高沸點之酸成份 ,該方法包括添加多元醇與至少一部份之經混合酸之較低 沸點酸成份(即,在約2 5至1 0 0%之間,較佳爲5 0 至1 0 0%,最佳爲7 5至1 0 0%)至反應容器中而形 成反應混合物。在較低沸點酸成份之部份消耗之後,至少 一部份之經混合酸之較高沸點酸成份分段加至反應混合物 中。例如,若經混合之酸包括一種<:5酸與一種C7酸,則 至少一部份(最佳爲全部)C5酸加至反應物中與多元醇 結合,反之,在較低沸點酸成份部份消耗之後,C 7酸再 加至酯化反應之混合物中,較佳爲一段時間添加一部份( 即分段添加)。 在反應混合物達到其沸點之後,任何殘留C 5酸亦將 添加之。亦可在一開始即添加一些c7酸至反應混合物中 。然而,根據本發明所形成酯類之最佳方法企圖:一開始 ,添加所有之C 5酸,在反應混合物達到其沸點與至少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2 - A 7 ___B7_ 五、發明説明(10 ) 部份之C 5酸被消耗之後,所有之(:7酸以全部或分段而添 加之。在塑化劑酯類之形成此亦爲真實的。 此方法亦可用於轉化酸與經混合醇至塑化劑酯類,其 中至少一部份(即,在約2 5至1 0 0%之間,較佳爲 5 0至1 00%,最佳爲75至1 00%)之較低沸點醇 類成份在一開始便添加之,而在不是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 部份消耗就是當反應混合物達到反應混合物成份之沸點之 後,較高沸點之醇類成份以全部或分段方式添加之。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體系亦可形成塑化劑酯類,其中是 酐與經混合之醇類反應。酐與至少一部份(即,在約2 5 至1 0 0%之間,較佳爲5 0至1 00%,最佳爲75至 1 0 0 % )之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以化學統計當量加至反應 容器中而形成一種中間產物之反應產物。在發生部份之較 低沸點醇類成份消耗之後,較高沸點醇類成份以全部或分 段之方式添加至反應容器中。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塑化劑酯化方法亦可包括下列之一或多步驟:由汽提 ,例如:氮或蒸氣汽提,而移除過量之酸;在另外處理之 前,接著酯化作用之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吸附劑,如:鋁, 矽凝膠,活性碳,黏土且/或助濾劑,但在某些例中,吸 附劑處理在蒸汽汽提過程之後發生,還有在其他例中,從 方法中完全除去吸附劑之步驟;同時添加水與鹼而中和剩 餘之有機酸並水解觸媒(若出現的話);在真空之下,從 包含全部過量酸(由蒸汽或氮汽提)之酯類混合物中過濾 固體並再循環酸至反應容器中;在最後過濾中之經汽提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13 -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1 ) 中移除固體。 至於多元醇酯化,經混合之較低沸點反應物(即,經 混合之酸)之較高沸點酸成份,因反應混合物之沸點改變 而允許更快速加熱反應混合物,而產生較高之反應速率。 在至少部份之較低沸點成份消耗之後,才進行添加經 混合酸之較高沸點酸成份或較低沸點反應物之理由爲:確 保在任何時間,在反應容器內所包含之較高沸點酸成份具 有足夠之量而能保証有足夠之驅動力而達成所想要之高酯 化作用轉化並維持對於需要自觸媒化酯化作用之酸濃度( 觸媒)。然後分離經回流之碳氫化合物與水,使得經蒸餾 之反應物可再循環回至反應混合物中。 反應容器之壓力亦應維持足夠之程度當從反應物形成 酯的時候,回流較低沸點反應物(共沸劑)與水。 酯化作用觸媒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酯化過程可由觸媒之出現而引導之。典型之酯化作用 之觸媒爲鈦,鍩與錫觸媒,如:鈦,锆與錫醇塩,羧塩及 螯化合物。參見於1962,10月2日所發行之美國專 利號碼3,056,818(\^1^61'),而在此併入本文 供參考之。 典型可做爲觸媒使用之鈦醇塩包括:四甲基酞酸塩’ 四乙基酞酸塩,,四丙基酞酸塩,四-異丙基酞酸塩’四 丁基酞酸塩,四戊基酞酸塩,四己基酞酸塩’四辛基酞酸 塩,四壬基酞酸塩,四-十二烷基酞酸塩,四-十六烷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规格(210X297公釐) -14 -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l2 ) 酞酸塩,四硬脂基酞酸塩,四癸基酞酸塩,四庚基酞酸i盒 與四苯基酞酸燋。在鈦原子上之烷氧基可以全部是相同亦 可不同。上述醇塩之锆相對物可以整體或部份經取代而做 爲觸媒。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做爲酯化作用觸媒之羧化鈦爲對每一鈦原子具有至少 一醯基之聚合物質。可採用做爲觸媒之典型醯化鈦包括從 2至1 8碳原子之醯化產物,如羥基鈦醋酸塩,羥基鈦丁 酸塩,羥基鈦戊酸塩,羥基鈦己酸塩,羥基鈦辛酸塩,羥 基鈦癸酸塩,羥基鈦十二酸塩,羥基鈦十四酸塩,羥基欽 十六酸塩,羥基鈦十八酸塩,羥基鈦油酸塩,羥基鈦大豆 醯化產物,羥基鈦亞麻子醯化物,羥基鈦箆麻醯化物,羥 基鈦妥爾油醯化物,羥基鈦椰子醯化物,甲氧基鈦醋酸塩 ’乙氧基鈦丁酸塩,異丙氧基鈦戊酸塩,丁氧基鈦己酸塩 ’異丙基鈦辛酸塩,異丙基鈦癸酸塩,異丙基鈦十二酸塩 ,異丙氧基鈦十四酸塩,異丙氧基十六酸塩,異丙氧基十 八酸塩,異丙氧基鈦油酸塩,異丙氧基鈦大豆醯化物,異 丙氧基亞麻子醯化物,異丙氧基椰子醯化物。醯化物之烷 氧基可從1至2 0碳原子變動之。而相當之銷羧酸塩亦可 使用爲觸媒。 由鈦化合物與多機能分子反應而形成鈦螯化物,包括 二醇或甘油與胺基醇類,胺基酸,羥基酸與聚羧酸。可做 爲觸媒之典型經螯合之酯類包括:四-乙烯二醇鈦酸塩, 四丙烯二醇鈦酸塩,四丁烯二醇鈦酸塩,四辛烯二醇鈦酸 塩與四聚乙二醇鈦酸塩,二丁氧基二(乙二醇)鈦酸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V»规格(210X297公釐) -15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__B7 五、發明説明(I3 ) 二一異丙氧基二(辛二醇)鈦酸塩,二甲氧基二(辛二醇 )鈦酸塩,二乙氧基二(辛二醇)鈦酸塩,二甲氧基二( 辛二醇)鈦酸塩,二乙氧基二(辛二醇)鈦酸塩,四一三 乙醇胺鈦酸塩,四一三乙醇胺N-油酸塩鈦酸塩,三乙醇 胺-N -硬脂酸塩鈦酸塩,三乙醇胺- N -亞麻子酸塩鈦 酸塩,二丁氧基鈦酸塩,二丙氧基鈦酸墙,二甲氧基鈦酸 塩,二乙氧基鈦酸塩,其他二烷氧基二丙氧基,二甲氧基 ,二乙氧基鈦酸塩,與其他二烷氧基二(胺基醇)鈦酸塩 。而相當之锆螯化物做爲觸媒亦是有用的。 經選擇之酸觸媒亦可使用於此酯化方法。酸觸媒之一 些實例爲:硫酸,苯硫酸,對-甲苯硫酸,某硫酸,硫酸 鋁,鋁粉末,正癸基苯磺酸,正十二烷基苯磺酸,正壬基 苯磺酸,正辛基苯磺酸,正庚基苯磺酸,正己基苯磺酸, 正十三基苯磺酸,正十四基苯磺酸,正十二烷基磺酸,正 十三烷磺酸,正十四烷磺酸,正十五烷磺酸,正十六烷磺 酸,正十七烷磺酸,正十八磺酸,正十九烷磺酸,正廿烷 磺酸,3 —甲基十二烷磺酸,3 —甲基一 5 —乙基癸烷磺 酸,3 —甲基癸基苯磺酸,4 一乙基辛基苯磺酸,磷酸, 芳香族磷酸(例如:有機二磺酸,1 ,2 -乙烷二磺酸, 1 ,3 —丙烷二磺酸,間一苯二磺酸,2 ,5 —,2 ,6 —或2,7 -某二磺酸或這些同分異構物之混合物,及3 ,5 —鄰一二甲苯二磺酸),藉由反應-·種芳香族之碳氫 化合物,一種醛,與硫酸,甲烷二磺酸,甲烷三磺酸,氫 氯酸之酸性的硫酸甲醛樹脂,過氟化樹脂磺酸,酸性離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Ο X 297公釐) _ - 16 - ----^---^---f .裝------訂------{ i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五、發明説明(14 ) 交換樹脂,氯磺酸,亞硫醯氯,三氟化硼,二羥基氟化物 ,二羥基氟硼酸,與四氟化矽。 酸類 遭遇酯化作用之羧酸(即,單元酸或多元醇,例如: 二元或三元酸)可爲脂肪族的,環脂肪族的或芳香族的。 其可被取代或不取代,飽和或不飽和,或其可爲酸之混合 物。代表性之酸類包括,乙酸,羥基乙酸,環乙酸,漠乙 酸,氰乙酸,5 —苯基乙酸,三苯基乙酸,丙酸,鹵丙酸 ,乳酸,/3 -羥基丙酸,正丁酸,異丁酸,正戊酸,異戊 酸,5 —苯基一正戊酸,正庚酸,己酸,壬酸,辛酸,月 桂酸,棕櫚酸,廿四烷酸,α -羥基廿四烷酸,丙二酸, 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一〔 1 ’ 10〕 ’癸烷—1 ,10 —二羧酸,十五烷一1 ,1 5 -二羧酸’二十五烷—1 ,25 -二羧酸,1 ,2,3 一丙烷三羧酸,檸檬酸,丙烯酸,氯丙烯酸,6 -氯 丙烯酸,yS —溴丙烯酸,yS_苯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乙烯基乙酸,巴豆酸,當歸酸,甲基巴豆酸,十一碳 烯酸’油酸’芥子酸,亞油酸,亞麻酸,順-丁烯二酸, 反—丁烯二酸,甲基一反一丁烯二酸,檸康酸,分解烏頭 酸’黏康酸,烏頭酸,肉豆蔻酸,硬酯酸,異硬脂酸,支 鏈05與(:1〇酸(例如,3,5,5 —三甲基己酸)與支 鏈之Ci7,Cie,C21酸等。 在脂肪族酸之中係指:環丙烷羧酸,環丁烷羧酸,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53 Λ -1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戊烷羧酸,環庚烷羧酸,環己烷羧酸,乙-羥基環己烷羧 酸,1 ,1 一環丙烷二羧酸,1 ,2 —環丁烷二羧酸,1 ,3 —環丁烷二羧酸,1 ,4 —環己烷二羧酸,環己烷一 1 ’ 2,3 ,4 ’ 5,6 —六羧酸,環戊烯一2 —羧酸, 1一環己烯—1 一羧酸,氫癸酸,環己二烯_1 ,2 —二 羧酸,與1 ’ 3 —環己二烯—1 ,4 一二羧酸。 芳香族酸包括苯甲酸,鄰-,間-與對-氯與溴苯甲 酸,鄰_,間—與對—羥 基苯甲酸,鄰_,間一與對一 硝基苯甲酸,鄰一,間一與對一甲氧基苯甲酸,α —菓甲 酸,/5 —某甲酸,鄰一,間—與對一甲基苯甲酸,鄰一, 間-與對-乙基苯甲酸,對一苯基苯甲酸,酞酸,異酞酸 ,對一酞酸,羥基酞酸,2,3 —二甲基苯甲酸,苯—1 ’ 2 ’ 4_三羧酸,苯一 1 ,3,5 —三羧酸,苯一1 , 2,4,5_四羧酸,棻與苯一〔1 ,2,4〕一三羧酸 之二元酸。 當使用多元醇而形成酯時,下列之酸爲較佳:新戊酸 ,新庚酸,新辛酸,新壬酸,新癸酸,2 -乙基己酸,酮 基-庚酸(即源出己烯之羰化反應/氧化作用之同分異構 物之混合物),酮基一癸酸(即源出癸烯之羰化反應/氧 化作用之同分異構物之混合物),酮基-辛酸(即源出辛 烯之羥化反應/氧化作用之同分異構物之混合物),3 , 5,5 —三甲基己酸,線性C4— C8烷酸及其混合物。 當經混合之酸與多元醇反應而形成多元醇酯類時,較 佳之經混合酸包含選自由C 4與C 5酸所組成之群組中之較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裝------訂------f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朽本頁) 18 - A7 B7 五、發明説明(l6 ) 低沸點酸成份,與選自由<:6至(:18酸所組成之群組中之 較高沸點酸成份。最佳之較低沸點酸成份C5酸(例如正 戊酸,異戊酸,與新戊酸)。而較低沸點酸成份亦可爲 C β酸而較高沸點酸成份係選自由c 7至C i 8酸所組成之群 組中之酸。
I 一元與多元酸之酐亦可使用而取代酸,特別是當形成 塑化劑酯類時。此包括乙酸酐,丙酸酐,正丁酸酐’琥珀 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庚二酸酐,順丁烯二酸酐’ 甲基反丁烯二酸酐,檸檬酸酐,戊烯二酸酐,分解烏頭酸 酐,酞酸酐,苯甲酸酐,那底特(Nad ic)酐,甲基那底 特酐,六氫酞酸酐,三苯六羧酸酐與一元酸之經混合之酐 。另一酐類爲焦苯六羧酸二酐。 醇類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涔本頁) 在可與酸與酐反應之醇類之中,經由實例,爲大部份 —級與二級C i至C 3。一元或多元,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烷醇與烯醇,如:甲醇,乙醇,氯乙醇,氰乙醇,乙氧基 —乙醇,苯基乙醇,正丙醇,2 —氯—丙醇—1 ,3 —溴 一丙醇—1,2,2 —二氯—丙醇—1 ,異丙醇,丙醇_ 2,2 —硝基丁醇一 1 ,2_硝基丁醇_1 ,2-甲基戊 醇—1 ,2 —甲基戊醇—3,一級與二級辛醇,正十二院 醇,6 —十二烷醇,月桂基,肉豆蔻基,硬脂基,乙—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_ 19 _ A7 B7 五、發明说明(17 ) 丙醇一 1 ’ 2-烯丁醇—1 ’ 3-烯戊醇—1 ,乙二醇, 三伸甲基二醇’四伸甲基二醇,五伸甲基二醇,甘油,1 ,4 一 丁二醇,癸烷 ,10 —二醇,+五烷一 1 ,1 5 —二醇’二十五烷—1 ’ 25 —二醇,2,4 —己二嫌 一1 ,6 —二醇,2,4-辛二烯—1 ,8_ 二醇,與芳 香基醇’如:书基醇,鄰’間與對甲氧基醇,鄰,間與對 硝基笮基醇’鄰’間與對甲基笮基醇,苯基乙基醇,三苯 基乙基醇’鄰’間與對笮基笮基醇,α -棻基乙基醇,/5 一菓基乙基醇’伸菓基—1 ’ 2~二乙基醇,伸苯基—1 ,3 ,5 —三乙基醇與伸苯基—]_,4 一二辛基醇。此包 含較高之蓋爾其(Guer bet )醇,爲具有+至二+六碳原 子之0碳支鏈二聚物醇。 多元醇(即,多羥基化合物)由一般式所代表: R ( 〇 Η ) n 其中R爲烷基,烯基或芳烷基氫二價碳基而η至少爲2 , 當希望爲多元醇酯時’使用R取代單醇。氫二價碳基可包 含從約2至2 0或更多碳原子’而氫二價碳基亦可包含取 代物’如:氯’氮且/或氧原子。一般多羥基化合物將包 含從約2至10羥基而較佳爲從約2至6羥基。多羥基化 合物可包含一或多氧炔基,因此,多羥基化合物包含如聚 醚多元醇之化合物。使用於形成羧基酯之所包含於多羥基 化合物之碳原子數目與羥基數目可在寬廣之範圍內變動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II · --------{•裝-- • ··· (¾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訂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_ 304842 at B7 五、發明説明(18 ) 〇 下列之醇類做爲多元醇是特別有用的:新戊基二醇, 2 ,2—二羥甲基丁烷,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 三羥甲基丁烷,單與工業用(即,88%單,10%二與 1 一 2 %三)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乙二 醇,丙二醇與聚烯烴二醇(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聚丁二醇等,與其調和物,如:乙二醇與丙二醇之聚合混 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是能夠從C4- C 15醇類,較佳爲 Ce — c13酮基醇類中形成塑化劑酯類,如,酞酸酯,己 二酸酯與苯—〔1 ,2,4〕一三羧酸酯。依照本發明, 因爲反應之速率增加,此方法在以包含鈦,鍩或錫觸媒所 觸媒之酯化作用是特別有用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¾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具有或未具有上述以鈦,鉻,或錫爲基礎之觸媒之方 法,從多元醇與過量脂肪酸中而形成多元醇酯,如:新多 元醇酯,亦是有用的。多元醇或多元醇混合物較佳爲工業 用季戊四醇(PZ),三羥甲基丙烷(TMP),及新戊 二醇,各自能與單季戊四醇且/或三羥甲基丙烷或其他新 多元醇混合。較佳酸成份典型上爲具有5至1 0碳原子之 直鏈酸之混合物,或具有從5至1 8碳原子之支鏈酸,較 佳爲5至9碳原子,即2 —甲基己酸,2 —乙基戊酸,3 ,5 ,5 —三甲基己酸或其混合物。通常,此酸爲單羧酸 。適合之直鏈酸包括(但非其限制):戊酸(CS),庚 酸(C7),辛酸(C8),壬酸(C9)與癸酸(Clc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21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0 支鏈酸可爲異—c5,異—C7’異_c8或異_c9。 較佳所使用之支鏈酸爲異- 〇7酸。另一較佳支鏈酸爲源 出二一異丁烯之羰化反應/氧化作用之3 ,5 ,5 —三甲 基己酸。還有另一較佳之支鏈酸爲源出經混合之庚烯之激 化反應/氧化作用之酮基辛酸。 當酸或酐與經混合之醇類反應而形成塑化劑酯時,較 佳爲:經混合之醇類包含選自由C 4與C 5醇類所組成之群 組中之較低沸點醇類成份,與選自由C e與C i 8醇類所組 成之群組中之較高沸點醇類成份。在·一些例子中是希望具 有Ce醇類之較低沸點醇類成份’而較高之沸點醇類成份 則爲包括C 7至C 18之醇類。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货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對於使用酸混合物而形成多元醇酯類之反應中.酸混 合物是以所使用之多元醇量之約1 〇至5 0莫耳%或更多 之過量而出現於反應中。過量酸用於強制反應進行完全。 而調整進料酸之組成物而可提供所希望之產物酯類之組成 。在反應進行完全之後,過量酸由汽提與額外增加之最後 修整工作而移除之。 例1 使用戊酸(c5),庚酸(c7)與三羥基甲基丙烷( TMP )做爲反應物進行四批次酯化作用。在進行編號1 與3時,在同一時間將所有反應物放至反應器中。在進行 編號2與4時,戊酸與TMP放至反應器中並加熱而允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Λ4規格(2丨0X297公釐) -22 - A7 B7 五、發明説明(2〇) (货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轉化進行。後來’加c7酸至反應器中,一旦初始化之批 次混合物達到3 5 0 °F ( 1 7 7°C)時,允許反應繼續進 行。在編號4中’ C 7之添加速度些微較編號2爲快。 表1與圖1 ’ 2 ’提供四種酯化作用進行之直接比較 ,其中分段添加條件顯示較一起添加所有反應物之例子有 較實質之利益。 表1 類型1號 類型2號 類型3號 類型4號 裝料,克 TMP 398 398 398 398 C 5酸 701 701 701 670 C 7酸 50 1 50 1 501 536 總進行時間 (分鐘) 375 460 460 465 黏度,cSt@ 4 0°C 11.18 10.96 11.26 11.16 1 oo°c 2.93 2.87 2.9 2.89 V I 113 109 107 107 由IR分析之 羥基數 4.6 1.66 3.27 1.8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23 - A7 B7__ 五、發明説明(21 ) 在所有四種例子中,以相對於TMP所出現之羥基, 添加2 0莫耳%過量之酸。然而,在進行類型編號4中, (:5對(:7之比例較其他類型編號爲低。此產生一種具有與 類型編號3相同之v I與幾乎相同之黏度之酯類,而此酯 類對於相同之進行時間仍然具有較低之羥基數。另外,在 進料之酸比例調整是可能達成產品性質且仍然達到反應循 環時間之利益。 如圖1所示,如類型編號2與4中之例子中C7酸之 分段添加,導致較一開始即將所有酸裝料之類型編號1與 3爲快之酯化反應產物之加熱。而且,分段添加之進行是 在較非分段添加例爲高之溫度下進行。至於酯化反應產物 之較快速加熱之結果,分段添加將允許在壓力下更快速之 還原並達成較快速之較高轉化(即,較低羥基數)。此外 ,在分段進行中回流之水含量將低於非分段進行。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KT本I ) 圖2提供本例中四種類型之壓力縱切面圖。壓力是以 mmH g絕對壓力且所有四種類型均在1大氣壓下開始。 一旦達到4 2 8°F ( 2 2 0 °C)之溫度,吸真空而移除較 多之水。隨著(:5之較高等級出現,非分段之類型無法在 未損失溫度之下而至較低之壓力。在另一方面,因具有較 少可影響蒸氣壓之自由〇5酸出現,而可至較低之壓力。 即,從分段添加類型之反應混合物之全部時間之平均蒸氣 壓是較低的,而且對於給定之熱負載可能性之下將允許較 快速之加熱時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24 -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例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使用戊酸(C5),壬酸(Ck9)與季戊四醇(PE )做爲反應物而進行三種批式酯化類型。在類型編號1與 2中,在同一時間,將所有反應物裝料至反應器中。在類 型編號3中,戊酸與P E裝料至反應器中並加熱至允許戊 酸與P E之部份轉化至多元醇酯。在開始發生部份轉化之 後,添加Ck9酸並允許反應繼續進行。在所有三種例子中 ,以相對於P E所出現之羥基’以2 0莫耳%過量之方式 添加酸。不使用其他觸媒。在每一例之裝料中之 Ck9酸之重量比例是相同的(1. 5:1)。結果摘錄於 下表2中。 表2 類型編號
再循環酸 由GC換算之 成份重量% H2〇成份 H2〇 經基數 C5 C k9 重量%烴 TAN 、-口 Λ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98. 1 32.4 62. 9 1.89 11.9 2 98.4 3 1.5 65.0 1.56 9.7 ·, 3 98.4 9. 7 84. 7 0.77 3.8 * 在這些實驗中,在類型編號3 ’較多之Cs與P E反 應。結果’在回流酸中較少太Cs酸回至反應器。因在較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25 - A7 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3 ) 闻分子量ck9酸中’水是較不可溶解的,所以在反應期間 ’較少之水回至反應器中。而且,當分段添加酸時,經由 反應所產生之水相之分析是較不酸的。此將減少出現在水 相中之碳氫化合物之量而導低較低之廢水處理成本。 因類型編號3所消耗之(:5較多,對於蒸出/回流將 是較不可得到的。然而’產生不同之產物(即,依據黏度 與酸分析)。因此,本發明論証:爲了達到相同之最終產 物組成(以分段添加)’是需要以較低分子量之較少相對 過量開始進行反應。最後,此導致在經回流酸中(:5之較 少量,而將達到相似之目的。 儘管我們曾展示與描述根據本發明之幾種體系,但很 清楚地瞭解到對於熟知此技藝之人士之明顯之許多改變是 相同敏感的。因此,我們不希望限制所展示與描述之細節 但想要展示來自於增補申請專利之範圍之內之所有改變與 改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u4942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關於多羥基化合物與經混合之酸之酯化方法 ,該經混合之酸包含至少一較低沸點之酸成份與至少一高 沸點之酸成份,而該酯化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 添加該多羥基化合物及至少一部份該較低沸點之 酸成份至反應容器中而形成反應混合物; b. 加熱該反應混合物至約爲或高於該反應混合物之 沸點之溫度,並維持足夠之壓力而獲得該反應混 合物之沸點,因此至少初始化該多羥基化合物與 該較低沸.點之酸成份之轉化至酯類產物與副產物 水;及 c. 在至少-些該多羥基化合物與該較低沸點之酸成 份轉化至該酯類產物之後,添加至少一部份之該 較高沸點之酸成份至該反應混合物中。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另外包含添加觸 媒至該反應容器中,如此該經混合之酸與該多羥基化合物 由觸媒而轉化至該酯類。 3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另外包含下列步 驟: d .監視追蹤於步驟(c )之該經混合之酸之濃度; 及 e·添加另外量之該較高沸點之酸成份至反應混合物 中,而維持該經混合之酸之預定濃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較低沸點 之酸成份係選自由(:4至(:5酸所組成之酸群組中。 一 2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5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沸點 之酸成份係選自由Ce至C18酸所組成之酸群組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較低沸點 之酸成份係選自由C 4至C β酸所組成之酸群組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沸點 之酸成份係選自由C τ至C 18酸所組成之酸群組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多羥基化 合物爲一種包含約2至10—級羥基之脂肪酸之多元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至少添加一 些較高沸點之酸成份至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步 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較低沸點之酸成份之量爲 2 5 至 1 0 0 %。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步 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較低沸點之酸成份之量爲 5 0 至 1 0 0 %。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步 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較低沸點之酸成份之量爲 7 5 至 1 0 0 %。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反應 混合物達到於步驟(c )之沸點之後,部分該較低沸點之 酸成份並未加至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另外包含下列 之步驟:移除該經混合之酸之部份與從反應容器之副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 _ 裝------訂------f·^ • '· (1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六、申請專利範圍 水;從該副產物水中分離該經混合之酸;因此該經混合之 酸再循環至該反應容器中,而具有較低之水溶解度。 1 5 . —種關於酸與經混合之醇類之酯化方法,該經 混合之醇類包含至少一種較低沸點之醇類成份與至少一種 高沸點醇類成份,該酯化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添加所述之酸與至少一部份之較低沸點之醇類成 份至反應容器中而形成反應混合物; tb .加熱該反應混合物至約爲或高於所述反應混合物 —--------------y 之沸點^溫度並維持足夠壓力而獲得該反應混合物 之沸騰,因此至少初始化 醇類成份之轉化而成爲酯類產品與副產物水之形 成;及 C .在至少一些所述之酸與較低沸點之醇類成份轉化 至所述之酯類產品之後,添加至少一部份之該較 高沸點之醇類成份至所述之反應混合物中。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另外包含添 加觸媒至所述之反應容器中,使得所述之酸與經混合之醇 由觸媒轉化至所述之酯類產品。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另外包含下 列步驟: d .監視追踪於步驟(c )所述之經混合之醇類之濃 度;及 e .添加額外量之所述較高沸點之醇類成份至反應混 合物中而維持所述之經混合之醇類之濃度至預期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29 _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之程度。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酸不是單元酸就是多元酸。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之方法,其中所述之 ^--------^ ·裝------訂------^ ^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較低沸 醇。 2 沸點之 之群組 2 沸點之 之醇。 2 沸點之 群組中 2 步驟: 物水; 之經混 水溶解 2 加一部 合物中 2 5項之方法,其中所述之 點之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C4至C5醇類之群組中之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 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C 6至〇 中之醇。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C 元醇類所組成 5項之方法,其中該較低 4至C β醇類所組成之群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 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C 7至C 18 —元醇所組成之 之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從反應容器中移除一部份 從所述之副產物水中分離 合之醇類再循環至該反應 度。 5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份之所述較高沸點醇類成 5項之1>法,另外包含下列 之所述之經混合醇與副產 該經混合之醇;因此所述 容器中’而將具有較低之 5項之方法,其中至少添 份至步驟(a )之反應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5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量爲 介於25至100%之間》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 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量爲 介於約50至100%之間。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 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量爲 介於約75至100%之間。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 (c )中之該反應混合物達到其沸點之後,不需添加部份 之該較低沸點醇類成份至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 3 0 . —種關於酐與經混合醇類之酯化方法,該經 混合之醇類包含至少一種較低沸點之醇類成份與至少一種 較高沸點醇類成份,而該酯化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 .添加該酐與至少一部份之所述較低沸點醇類成份 至反應容器中而形成反應混合物; b.加熱該反應混合物至約爲或較所述之反應混合物 成份之沸點爲高之溫度,並維持足夠(¾壓力而獲 得該反應混合物之沸此至少初始化所述之 酐與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轉化(¾酯類產品與副產 物水;及 C .在至少一些所述之酐與較低沸點醇類成份轉化而 成爲該酯之後,添加至少一部份之所述較高/沸點 醇類成份至該反應混合物中。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f _裝------訂------V "·' (#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1 -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另外包含添 / 加觸媒至該反應容器中,使得該酐與經混合之醇類由觸媒 轉化至酯類。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另外包含下 列步驟: d .監視追踪於步驟(c )所述之經混合之醇類之濃 度;及 e.添加額外量之該較高沸點醇類成份至反應混合物 中而維持該經混合之醇類之預定濃度程度^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方法,其中該酐是 一種不是一兀酸就是多元酸之酐。 34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方法,其中該較低 沸點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4至〇: 5醇類組成之群組中之 醇。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 沸點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C β至C 18醇類所組成之群組 中之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其中該較^ 沸點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C 4至C β醇類所組成之群組© 之醇。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6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 沸點醇類成份是一種選自由C 7至C 18醇類所組成之群組 中之醇。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方法,其中該酯係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2 - $04942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選自由酞酸酯,己二酸酯與苯 酯所組成之群組。 3 9 .如申請 列步驟:從反應容 物水;從產 離之混合醇類至 環至該反應容器 4 0 .如申請 份之所述較高沸 物中。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 量爲介於約2 5至1 0 0%之間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 介於約50至100%之間。 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步驟(a )之反應混合物中之該 介於約75至100%之間。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c )中所述之反應混合物達到 低沸點醇類成份未添加至步驟( 2 4 〕一 羧酸 春分 1循 部 ㈡ 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另外包含下 器中移除部份之所述經混合之醇類與副 物水中分離該經混合之醇類;再循環經 所述反應容器中;因此經混合之醇類再 中而具有較低之水之溶解度。 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 點醇類成份添加至步驟(a )之反應混 0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 具有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 〇 0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 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量爲 0項之方法,其中添加至 較低沸點醇類成份之量爲 0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 其沸點之後,部份之該較 a)之反應混合物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W084108716A 1994-07-14 1995-08-21 TW304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7492594A 1994-07-14 1994-07-14
US37123295A 1995-01-11 1995-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04942B true TW304942B (zh) 1997-05-11

Family

ID=2695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4108716A TW304942B (zh) 1994-07-14 1995-08-21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AU (1) AU3127195A (zh)
TW (1) TW304942B (zh)
WO (1) WO19960024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4093B2 (en) * 2002-07-12 2004-08-10 Hatco Corporation High viscosity synthetic ester lubricant base sto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8329A (en) * 1986-08-01 1989-09-19 Hoechst Celanese Corp. Accelerated 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3127195A (en) 1996-02-16
WO1996002489A1 (en) 199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80463B2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izer and polyol esters
JP5374149B2 (ja) 可塑剤エステル
KR20010042912A (ko) 분지된 옥소 알콜로부터의 고성능 가소제
JP5230752B2 (ja) ジルコニウム化合物を含むエステル化触媒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H0782217A (ja) 有機錫触媒エステル交換方法
WO2002006204A2 (en) Optimized catalyst addition to enhance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performance
JP2008013560A (ja) ポリカルボン酸のアルキルベンジルエステル
US3288794A (en) Method of making amides of dimethylamine and piperazine
CN1449419A (zh) 聚酯前体纯化方法
US5532405A (en) Preparation of plasticizer or polyol esters by the staged addition of the lower boiling point reactant
TW304942B (zh)
CN103387495B (zh) 连续制备羧酸酯的方法
CA1326683C (en) Accelerated 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JP2008514739A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22025036A (ja)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US5534652A (en) Preparation of plasticizer esters from phthalic anhydride residue
JP3820045B2 (ja) ヒドロキシ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US4266076A (en) Preparation of ethyl carboxylate
HASSAN et al. Synthesis of dimerate esters by solvent-free method
JP2004315527A (ja) 2−ヒドロキシメチルノルボルナンに基づく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
WO2005085172A1 (ja) エステル製造方法及びエステル化触媒
JP2019214545A (ja) テレフタル酸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チル)の製造方法
US3119849A (en) Esterification process
Kumbhar et al. Organocatalyst Promote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and its Application as Plasticizer for Polyvinyl Chloride
JP2005089465A (ja) リモナンアルコール、即ち[3−(4’−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シル)ブタノール、をベースとする低い凝固点の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