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0490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04906B
TW304906B TW084102016A TW84102016A TW304906B TW 304906 B TW304906 B TW 304906B TW 084102016 A TW084102016 A TW 084102016A TW 84102016 A TW84102016 A TW 84102016A TW 304906 B TW304906 B TW 3049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equivalent
composition
hardness
weld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4102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8093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14178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9436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14178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04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049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5/00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35/22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
    • B23K35/24Selection of soldering or welding materials proper
    • B23K35/30Selection of soldering or welding materials proper with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less than 1550 degrees C
    • B23K35/3053Fe as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 B23K35/308Fe as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with Cr as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B23K35/3086Fe as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with Cr as next major constituent containing Ni or Mn

Description

304006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1 | 本 發 明 傜 有 關 一 種 在 有 必 要 提 高 壓 製 模 具 等 之 鑄 鐵 母 1 1* 材 硬 度 之 表 面 上 熔 接 覆 銲 之 熔 接 材 料 及 其 成 分 的 決 定 方 1 1 法 〇 V 請 A 閲 1 習 知 技 術 中 i 例 如 作 為 由 鋁 或 鋼 板 等 之 金 屬 製 薄 板 锟 1 I 1 | 材 製 造 切 取 一 定 長 度 的 坯 料 時 之 修 邊 模 具 » 或 以 拉 模 背 1 I 之 1 扭 轉 成 形 該 坯 料 後 9 製 造 用 以 切 除 周 邊 不 要 的 部 份 之 修 意 1 1 邊 模 具 等 的 方 法 i 有 如 將 做 為 刀 材 之 熔 接 材 料 熔 接 覆 銲 項 再 填 1 於 鑄 造 成 所 定 形 狀 的 模 具 原 料 » 且 由 該 覆 銲 部 份 切 出 刀 本 邊 的 方 法 〇 頁 '—^ 1 1 由 於 如 此 熔 接 覆 銲 用 熔 接 材 料 像 機 械 加 工 成 所 定 形 狀 1 I ί 以 切 取 刀 刃 ) 因 此 於 覆 銲 後 之 硬 度 低 者 較 佳 又 藉 由 1 I Wk m 械 加 工 切 出 刀 刃 後 期 望 較 容 易 得 到 高 硬 度 9 例 如 在 曰 1 訂 1 本 特 開 平 6 - 1 5 4 8 1 號公報(USP5 ,36 1 ,9 6 8 )掲示, 將熔接 1 1 材 料 之 麻 田 散 鐵 變 態 開 始 溫 度 (以下稱Μ s溫度)設定在 1 1 150 以 下 f 且熔接覆銲後覆銲部份之硬度為HRC 45以 1 下 > 並 於 熔 接 後 藉 由 施 予 0它以下的過冷處理, 而成硬 1 ί 度 為 HRC 45以 上 之 熔 接 材 料 〇 1 1 上 述 習 知 熔 接 材 料 之 成 分 組 成 係 僅 以 Ms 溫 度 做 為 參 數 1 1 予 以 決 定 〇 若 M s 溫 度 低 時 » 則 在 常 溫 下 μ» 有 多 量 的 沃 斯 1 1 田 鐵 殘 留 且 容 易 予 以 機 械 加 工 f 惟 僅 由 Ms 溫 度 於 過 冷 處 1 I 理 後 是 否 可 硬 化 至 所 要 的 硬 度 乃 為 不 明 ο 因 此 > 以 往 係 1 作 成 多 數 的 試 料 * 再 實 際 上 施 予 覆 銲 及 過 冷 處 理 以 決 定 1 1 組 成 9 而 組 成 的 決 定 需 花 費 很 多 的 時 間 及 費 用 〇 1 | -3 一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V ) 1 1 本 發 明 之 發 明 人 等 經 過 再 三 深 入 研 究 的 結 果 9 發 現 雪 1 1 夫 拉 組 織 圖 之 各 範 圍 與 過 冷 處 理 ·» 刖 後 之 硬 度 差 有 密 切 的 1 | 關 偽 〇 換 之 9 發 現 夫 拉 組 ZAL· 織 圖 傣 以 N i 當 量 及 Cr 當 量 請 1 1 做 為 參 數 之 組 繊 圖 > 且 在 該 組 織 圖 中 可 描 繪 過 冷 處 理 前 先 閱 I 讀 1 I 後 之 硬 度 差 相 等 的 硬 度 差 線 〇 背 面 1 I 之 1 所 以 t 本 發 明 巨 的 偽 基 於 此 — 發 現 > 提 供 於 熔 接 後 容 注 意 1 事 1 易 予 以 機 械 加 工 * 且 藉 由 過 冷 處 理 而 成 硬 度 足 夠 高 的 熔 項 再 填 1 -1 接 材 料 及 其 成 分 決 定 方 法 〇 寫 本 i- 為 了 逹 成 上 述 巨 的 > 本 發 明 之 熔 接 材 料 1 其 持 徴 為 N i 頁 '— 1 1 當 量 及 Cr 當 量 係 夫 拉 組 ZM2 織 圖 所 規 定 可 滿 足 含 有 過 冷 1 1 處 理 前 後 之 硬 度 差 在 所 定 值 以 上 領 域 的 第 1 條 件 i 及 麻 1 I 田 散 鐵 變 態 開 始 溫 度 為 所 定 溫 度 以 下 之 第 2 條 件 的 基 本 1 訂 | 成 分 組 成 〇 1 1 而 且 > 本 發 明 之 成 分 決 定 方 法 9 其 特 擻 為 使 過 冷 處 理 1 1 刖 後 之 硬 度 差 雪 夫 拉 組 織 圖 中 $ 規 定 在 所 定 值 以 上 且 1 求 得 N i 當 量 及 Cr 當 量 為 該 範 圍 内 之 值 y 並 使 麻 田 散 鐵 變 | 態 開 始 溫 度 為 所 定 溫 度 以 下 之 組 成 » 在 熔 接 覆 銲 狀 態 下 1 1 決 定 該 組 成 為 熔 接 材 料 之 基 本 成 分 組 成 〇 1 1 [作用] 1 I 圖 1 所 示 之 夫 拉 組 織 圖 中 LA偽 表 示 在 常 溫 下 僅 有 1 I 沃 斯 田 鐵 之 沃 斯 田 鐵 範 圍 及 混 合 有 沃 斯 田 鐵 與 麻 田 散 鐵 1 範 圍 之 境 界 線 〇 即 使 在 沃 斯 田 鐵 靼 圍 内 9 若 縱 軸 所 示 之 1 Ν 當 量 增 加 ♦ 則 組 織 中 之 碩 化 物 被 析 出 〇 該 碩 化 物 不 1 I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04906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1 I S&9· 被 析 出 的 界 限 係 為 H i 當 量 = 34 9 其 境 界 限 以 LC表 示 〇 1 因 此 9 熔 接 材 料 之 組 成 必 須 在 LA與 LC間 的 範 圍 内 〇 然 後 1 | 9 將 含 有 LA與 LC交 點 之 範 圍 X 予 以 擴 大 s 如 圖 1(b) 所 示 -S 請 1 1 I 〇 圖 中 □ 所 示 之 數 值 像 為 過 冷 處 理 前 後 之 硬 度 差 以 HRC 先 閱 1 I 讀 1 I 所 示 可 知 該 硬 度 差 在 LA與 LC交 點 附 近 有 所 增 加 〇 另 背 1 I 之 1 外 LH傲 為 該 硬 度 差 結 合 同 一 點 之 等 硬 度 差 線 〇 因 此 $ 意 1 # 1 設 定 所 企 求 的 硬 度 差 LH及 LA及 LC所 圍 成 三 角 形 範 圍 成 為 項 再 填 1 —*sj N i 當 量 與 Cr 當 量 的 範 圍 > 且 滿 足 第 2 條 件 之 Ms 溫 度 為 所 寫 本 X 定 溫 度 以 下 的 成 分 組 成 1 滿 足 第 1 條 件 之 N i 當 量 與 Cr 當 頁 1 1 量 於 設 定 範 圍 的 成 分 組 成 為 熔 接 材 料 之 基 本 成 分 組 成 時 1 | 熔 接 後 容 易 予 以 機 械 加 工 且 可 藉 由 過 冷 處 理 % 硬 化 至 1 I 充 份 的 硬 度 〇 1 訂 上 述 基 本 成 分 組 成 之 熔 接 材 料 9 含 有 0 . 5 0〜 1 . 50¾ 5戾 1 1 原 子 且 塑 性 加 工 至 銅 絲 狀 時 加 工 硬 化 而 易 於 折 斷 〇 所 1 1 以 上 述 基 本 成 分 組 成 之 熔 接 材 料 僅 能 成 形 為 棒 狀 > 惟 1 I 為 了 藉 由 機 器 人 (r 〇 b 0 t ) 等 覆 捍 處 理 予 以 白 動 化 > 就 必 1 | 須 成 形 為 線 材 狀 〇 1 1 此 外 » 熔 接 覆 銲 之 母 材 為 鑄 鐵 時 t 覆 銲 部 份 中 由 鑲 鐵 1 1 母 材 側 熔 出 m 原 子 9 覆 銲 部 份 中 之 碩 量 將 增 加 0 . 4 1 I 0 9¾ , 致 使 硬 度 提 高 而 産 生 機 械 加 工 困 難 的 問 題 〇 為 了 1 1 | 防 止 該 問 題 I 不 使 母 材 側 之 碩 原 子 混 入 覆 銲 部 份 之 外 層 1 1 部 份 内 9 必 須 多 層 覆 銲 熔 接 材 料 9 但 如 此 進 行 多 層 覆 銲 1 *1 則 需 要 多 增 覆 銲 作 業 的 工 程 數 〇 1 | _ C >-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此時,若熔接材料之磺含量較滿足上述第1及第2條 件之組成之磺含量為減少0.4〜0.9¾,則藉由鑲鐵母材 所熔出的硕原子使覆銲部份之碩量增加,以使覆銲部份 之組成為滿足兩條件之組成。因此,不需多層覆銲熔接 材料,可以單層覆銲,而使得覆銲作業變為簡單。另外, 如斯減少熔接材料之碩含量,則熔接材料即使塑性加工 成線材狀,亦不會加工硬化,因此不會折斷。故使用成 形為線材狀之熔接材料,可使覆銲作業自動化。 [實施例] 藉由下式計算Ms溫度,且使Ms溫度為50〜60¾時,求 取Fe以外之各基本成分的比例。其基本成分組成之例如 下所示。
MsCG ) =538-317X C-33X Mn-17x Ni-28x Cr-11 x M〇-lISi-11 x W 基本成分組成(重量30
C Μη Ni Cr Mo Si W 1.1 1.0 0.5 3.0 0 1.0 0 此外,作成該基本成分組成中添加有Co為0.2¾及B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貰) 0.01%之試料,且實際上不予以熔接覆銲,測定覆銲後 之硬度及過冷處理後之硬度。而且,藉由下式求取Νί當 量與Cr當量。
Ni 當量=30x〇0.5xMn + Ni Cr當量= C r + Μ 〇 + 1 . 5 S i 上述試料之Ms溫度為52.8 °C, Ni當量為34, Cr當量為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A7 B7 五、發明説明(S ) 4.5 。此偽相當於圖1(b)中之P點,且硬度差為HRC 20 之等硬度差線LH20及LC,以及與LA所圍的範圍内。而且 ,覆銲後之硬度為HRC 34, —旦施予過冷處理,硬度增 加至HRC 57,且過冷處理前後會産生23(HRC)之硬度差。 然後,為了比較用藉由下述之基本成分組成作成比較 材。 基本成分組成(重量
C Mn Ni Cr Mo Si W 1.0 0 . 5 0 3.0 0 0.7 0 另外,添加0.7%C〇。該比較材之Ms溫度、當量、Cr 當量為下述之值。
Ms溫度=1 12 . 8 N i當量=30.25 Cr當量= 4.05 此偽相當於圖1(b)之Cl點,且覆銲後之硬度為HRC 41 ,即使施予過冷處理,硬度僅增加至H R C 5 4 ,且過冷處 理前後僅産生13(HRC)之硬度差。此俗覆銲後産生麻田 散鐵,因此覆銲後之硬度没有減少很多,故硬度差沒有 很大的變化。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I - - - I ....... —-II - 之\ —I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為了比較用藉由下述之基本成分組成作成另一 比較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〇〇49〇q a?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6 ) 1 1 基本成分組成(重 量 %) 1 1 C Μη N i Cr Mo Si W 1 1 1 . 1 1 .5 1 . 0 4 .5 0 1 .0 0 -·—S 請 I 添 加 先 1 而 且 > 1 . 0%C〇 〇 該 比 較 材 之 Ms 溫 度 % N i 當 量 % Cr 閱 讀 1 當 量 為 下 述 之 各 值 〇 背 1 I 之 1 Ms 溫 度 = "1 4 . 2 意 1 | Hi 當 量 = 34 . 75 事 項 1 I C r 當 量 = 6 . 0 再 填 % 1 本 此 偽 相 當 於 圖 1(b) 之 C2點 且 覆 銲 後 之 硬 度 為 HRC 27 頁 1 ) 即 使 施 予 過 冷 處 理 f 硬 度 僅 增 加 至 HRC 54 t 且 過 冷 處 1 1 理 前 後 僅 産 生 13 (HRC) 之 硬 度 差 〇 此 傜 為 了 超 越 同 圖 之 1 I LC * 覆 銲 後 析 出 m 化 物 且 無 法 得 到 所 定 的 硬 度 〇 1 1 訂 1 若 將 熔 接 材 料 熔 接 覆 銲 於 鑲 鐵 母 材 > 則 由 母 材 熔 出 的 硕 原 子 混 入 覆 銲 部 份 < 且 覆 銲 部 份 之 硬 度 變 高 t 致 使 1 I 機 械 加 工 困 難 Ο 此 時 t 如 圖 2 所 示 > 於 母 材 1 上 多 層 覆 1 1 銲 熔 接 材 料 例 如 覆 銲 2 層 3 銲 珠 時 $ 内 層 部 份 之 銲 珠 1 2 a 2b 混 入 有 由 母 材 所 熔 出 的 碩 原 子 t 惟 在 以 同 一 熔 接 材 料 覆 銲 之 外 靥 部 份 的 銲 珠 2 c 中 t 其 成 分 組 成 與 熔 接 材 1 1 料 的 成 分 組 成 相 同 > 因 此 沒 有 問 題 Ο 1 I 另 外 如 圖 3 所 示 1 對 母 材 1 而 t C3D 早 層 覆 銲 銲 珠 2 1 I 時 t 將 熔 接 材 料 之 碩 含 量 減 少 至 由 母 材 1 之 磺 原 子 熔 出 1 1 為 止 (即0 .4 ^w 0 . 9¾ ), 在 熔 接 覆 銲 狀 態 下 組 合 熔 出 碩 原 子 1 I 而 成 所 定 的 成 分 組 成 〇 1 1 一 8 1 1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画1(b)之P點係含括在沃斯田鐵範圍,惟將該組成之 熔接材料塑性加工至線材狀,則藉由應力將沃斯田鐵變 態成麻田散鐵,以産生加工硬化,熔接材料容易折斷。 此時,自P點之組成減少0.4〜0.9%碳量,則Ni當量降 低12〜22,雪夫拉組織圖之組成偽在圖1U)之Y範圍内 。該範圍幾乎未殘留有沃斯田鐵,故即使將熔接材料塑 性加工至線材狀,亦不會加工硬化,熔接材料不會折斷 。而且,若將該熔接材料單層覆銲,則覆銲後之狀態係 如上述,由母材1之碩原子的熔出而成為圖點。 由上述之說明可知,藉由本發明則其覆銲後之硬度低 ,容易施予切削加工等。然後藉由過冷處理得到可提高 硬度的熔接材料,同時,實際上作成試驗Μ,且不需測 定硬度即可決定其基本成分組成。 [圖面之簡單說明] [圖1 ] (a) 雪夫拉之組織圖 (b) 其範圍X之擴大圖 [圖2 ] 經多層覆銲部份之截面圖 [圖3 ] 經單層覆銲部份之截面圖 [圖4 ] 熔接材料覆銲於鑄鐵母材時之斷面圖。 -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J t, 訂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彳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客) 圖式之符號說明 1 :母材 2, 2a, 2b, 2c:銲珠 A :覆銲部 B :溶入部 C :碩化物層 D :熱影饗部 E :母材 II-------r 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本 ========¾ 申請曰期 F —^-- 案 號 sΟ χ> \ 類 別 1------ ( 以卜女丄丄故
A4 C4
951-2117TA 304906 新濃專利 説明書 發明 新型 名稱 中文 ----- 英文 姓 名 硬面翬銲用熔接材料及其成分決定方法 (δ4年12月11日修正)
WELDING MATERIAL FOR HARD-FACING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ITS COMPONENTS — .池田英明 .國生 毅 (®生毅) 國 發明 創作> 1-2皆鼷曰本 裝 住、 居所 1. 埼玉縣狹山市新狹山1 丁目1〇番地1 示 > 夂工 > 夕二歹V >夕株式會社内 2. 同上所 訂 經濟部中央摞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三、申請人 姓 名 (名稱) 國 籍 住 、居所 (事務所) 代 表人 姓 名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舍社)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 東京都港區南青山二丁目1番1號 川本信彥 1- 本紙張纽適用中國国家標準(c八4麟(21〇χ297公瘦> 線

Claims (1)

  1. A8 B8 C8 D8 糾V丨曰修正丨 補充丨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84 1 020 1 6號「硬面覆捍用熔接材料及其成分決定方法」 專利案 (8 5年10月1 1日修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硬面覆銲用熔接材料,其像在鑄鐵母材上熔接覆 銲後,藉由0Ό以下之過冷處理予以硬化之硬面覆銲用 熔接材料,其待戡為Ni當置及Cr當量偽雪夫拉(譯音) 組嫌醒所規定,即在熔接覆銲狀態下具有滿足下列第 1、2條件之基本成分之組成,第1條件為過冷處理前後 的硬度差僳包含在H RC 20以上範圔,第2條件為麻田散 鐵(Martensite)變態開始溫度在50〜60t:以下。 2_如申請專利範匾第1項之硬面覆銲用熔接材料,其中, 上述範圍為沃斯田鐵(Austenite)範匾,Ni當量為34以 下且過冷處理前後的硬度差以HR C計(洛氏硬度刻度)為 20以上。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硬面覆銲用熔接材料,其中, 在沒有熔接覆銲狀態下,使上述熔接材料之磺含量較 滿足上述第1及第2兩條件的組成中之硪含量減少0.4〜 0.9*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硬面覆銲用熔接材料,其中, 上述熔接材料形成為線材(wire)狀。 5. —種熔接材料之成分決定方法,其偽熔接覆銲在薄鐵 母材之熔接材料之成分決定方法,其特擻為在以錁( Ni)當量及鉻(Cr)當量為參數之雪夫拉組織圖中,規定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々、申請專利範圍 過冷處理前後之硬度差所存在值之領域;獲得在雪夫 拉組嫌圖中存在於被L A境界線與LC境界線包圍之領域 及斯混物樣 量沃鐵化目 當有散碩該 Ni僅 田出成 該下麻析構 有溫與未定 在常鐵為決 存於田線 -内為斯界下 。 度線沃境態成 溫界及LC狀組 始境以 ,痒分 開LA域線覆成 態該領界接本 變,鐵境熔基 鏃成田之在之 散組斯間及料 田標沃域以材 麻目之領 ,接 在之在之線熔 且置存在界之 、 當鐵存境成 内cr田合之組 n fl^i^i ml fm —i^Bi · I mu flfn m 11^1 ^11^1 TJ ( 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4102016A 1994-11-11 1995-03-03 TW304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09394A JPH08141782A (ja) 1994-11-11 1994-11-11 鋳鉄母材への硬化肉盛り用溶接材料
JP27943694A JPH08141783A (ja) 1994-11-14 1994-11-14 硬化肉盛り用溶接材料及びその成分決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04906B true TW304906B (zh) 1997-05-11

Family

ID=2655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4102016A TW304906B (zh) 1994-11-11 1995-03-03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5622573A (zh)
GB (1) GB2294947B (zh)
TW (1) TW304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0459B2 (ja) * 1995-12-27 2001-1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肉盛り用溶接材料の成分決定方法
PL3067147T3 (pl) 2015-03-13 2020-09-21 Outokumpu Oyj Sposób zgrzewania przy użyciu przekładki, materiałów na bazie metalu nie ulegających zgrzewaniu ze sobą bezpośredn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6722C2 (de) * 1981-09-16 1986-06-12 TRW Thompson GmbH, 3013 Barsingha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ntilen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JPS60230961A (ja) * 1984-04-28 1985-11-16 Nippon Steel Corp デイスクブレ−キ用デイスク材料
JPH0788555B2 (ja) * 1989-04-21 1995-09-27 関東特殊製鋼株式会社 高耐摩耗性冷間圧延用ロール材
US5361968A (en) * 1992-08-14 1994-11-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tallic press die
DE4143012C2 (de) * 1991-12-24 1993-11-25 Thyssen Edelstahlwerke Ag Verwendung eines Stahls für Kaltwalzen
JP3326834B2 (ja) * 1992-11-25 2002-09-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転がり軸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9507418D0 (en) 1995-05-31
GB2294947B (en) 1998-07-15
GB2294947A (en) 1996-05-15
US5622573A (en) 1997-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7084B2 (en) Aluminum alloy brazing sheet
CA2372473C (en) Brazing sheet
US4253870A (en) Homogeneous brazing foils of copper based metallic glasses
EP3124631B1 (en) Brazing sheet formed of aluminum alloy
DE102006036195A1 (de) Hartlot auf Nickel-Basis sowie Verfahren zum Hartlöten
JPS6182992A (ja) Al合金ブレ−ジングシ−ト
WO1998020178A1 (en) Aluminium alloy for use as core material in brazing sheet
TW304906B (zh)
US20180126496A9 (en) Aluminium Solder Alloy Free from Si Primary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US5626690A (en) Low boron amorphous alloy having excellent soft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JP2020079446A (ja) ブレージングシート及び製造方法
JP5874581B2 (ja) 熱延鋼板
US3733687A (en) Method of soldering an aluminum metal to an aluminum or another metal
EP1431409B1 (en) Free cutting alloy
US4460658A (en) Homogeneous low melting point copper based alloys
US4448852A (en) Homogeneous low melting point copper based alloys
JP2001279387A (ja) 急冷凝固薄帯製造用の安価なFe基母合金
CN107405730B (zh) 钎料和热交换器用钎焊板
US20080063903A1 (en) Nickel/iron-based braze and process for brazing
US3941620A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copper base alloys
Ivannikov et al. Diffusion brazing of stainless steels influence of Ni-B filler alloy composition
JPH0638997B2 (ja) ろう付け接合用ろう薄帯
JPS5927369B2 (ja) ディ−ゼルエンジンのバルブおよびバルブシ−ト用Co基合金
US4944814A (en) Aluminum-manganese-iron steel alloy
JP3389000B2 (ja) ダイカスト用過共晶Al−Si合金ならびに過共晶Al−Si合金ダイカスト鋳物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