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2731A - 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 - Google Patents

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2731A
TW202412731A TW112120596A TW112120596A TW202412731A TW 202412731 A TW202412731 A TW 202412731A TW 112120596 A TW112120596 A TW 112120596A TW 112120596 A TW112120596 A TW 112120596A TW 202412731 A TW202412731 A TW 2024127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tness equipment
unit
driving mechanism
plate
vib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0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4381B (zh
Inventor
王雄
李方旺
雷龍寶
楊美麗
張加武
陳華偉
Original Assignee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2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2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4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4381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包括連接單元、偏心單元、二連接板、傳動軸、至少一振動單元及馬達。連接單元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貫穿孔。第一表面相對於第二表面,且貫穿孔從第一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偏心單元設置在貫穿孔中。二連接板分別設置在連接單元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上。傳動軸穿過連接板且設置在偏心單元中。振動單元位於連接單元的一側,且振動單元位於連接板之間並與連接板連接。馬達配置以驅動該傳動軸與偏心單元轉動,進而連動連接單元、連接板與振動單元進行往復運動。

Description

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驅動機構及其應用,特別是一種用於健身器材的驅動機構及使用此驅動機構的健身器材。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生活型態的改變,現代人在工作忙碌之餘,也開始重視身體健康與良好的體態。因此,市面上出現各種運動或健身器材。其中,近期較熱門的器材為律動機與甩脂機。
律動機或甩脂機主要是透過產生不同方向的震動方式來幫助使用者全身或部分身體部位來產生律動,以達到運動的效果。然而,目前的律動機或甩脂機由於驅動機構的限制,而導致產品整機厚度變厚。例如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的台灣公告號TW M630034U的律動機,該律動機的包括由馬達101帶動旋轉的偏心件102以及設置在偏心件102上的移動構件103,為使在偏心件102動作時能夠促使板件104動作,現有技術中的移動構件103為豎向設置,而豎向設置的移動構件103導致整機厚度較厚,不但佔用空間且在收納上較困難。
故,有必要提供一種改良的驅動機構,以解决習用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以及此健身器材中所使用的驅動機構,通過對驅動機構的改進,可大幅的降低整體厚度,形成更薄的產品。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包括一連接單元、一偏心單元、二連接板、一傳動軸、至少一振動單元及一馬達。連接單元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貫穿孔,其中該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二表面,且該貫穿孔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該偏心單元設置在該貫穿孔中。二連接板分別設置在該連接單元的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上。該傳動軸穿過該些連接板且設置在該偏心單元中。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位於該連接單元的一側,且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位於該些連接板之間並與該些連接板連接。該馬達傳動連接該傳動軸,其中該馬達配置以驅動該傳動軸與該偏心單元轉動,進而連動該連接單元、該些連接板與該至少一振動單元進行往復運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每一個連接板的下部具有向其相對二側橫向延伸的兩個延伸臂,該至少一振動單元透過一第一軸設置該些延伸臂上,且可相對該些延伸臂轉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至少一振動單元具有縱向布置的一第一安裝孔與一第二安裝孔,其中該第一安裝孔位於該第二安裝孔的下方;且該第一軸穿設於該至少一該振動單元的該第一安裝孔,且該第一軸的相對兩端固定在該些連接板的該些延伸臂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更包含一固定支架,且該固定支架透過一第二軸連接該至少一振動單元,其中該第二軸穿設於該至少一振動單元的該第二安裝孔,且該至少一振動單元可相對該固定支架轉動;且該第一安裝孔與該第二安裝孔中分別設有一軸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更包含一傳動帶、一轉輪以及二轉軸座。其中:該轉輪套設在該傳動軸上,該馬達透過該傳動帶連接該轉輪,其中該傳動軸的相對兩端分別設置在對應的轉軸座上;      該傳動軸與該轉輪之間固定連接或兩者相嚙合以使兩者可同步轉動;且該傳動軸與該偏心單元之間固定連接或兩者相嚙合以使兩者可同步轉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至少一振動單元的高度不高於該連接單元與該些連接板的高度。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了一種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包括一底座、上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一減震單元以及一上板件。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在該底座的一中間位置,其中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上設有可隨其動作的固定支架。該減震單元設置在該底座上。該上板件設置在該減震單元上並由該減震單元支撐,其中該上板件位於該固定支架的活動行程內,使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可驅動該上板件進行上下振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上板件的底面設有至少二個導向條,該些導向條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固定支架,且配置以限制該上板件的運動方向;該減震單元包含數個限位柱,其中該些限位柱穿設於該上板件的底面上的數個連接條中;且該健身器材的厚度小於15公分。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另一種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包括一底板、上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以及一板件。其中: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在該底板的旁側位置;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上設有可隨其動作的固定支架;且該板件可轉動地設置在該底板上,其中該板件位於該固定支架的活動行程內,使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可驅動該板件進行擺動動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 該板件的底面設有至少二個導向條,該些導向條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固定支架,且配置以限制該板件的運動方向;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的該馬達設置在該底板的一第一旁側,而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除了該馬達以外的其他元件均設置該底板的一第二旁側;該底板上還設有一中間輪位於該第一旁側與該第二旁側之間,該中間輪包括傳動連接的一第一輪與一第二輪,該第一輪與該馬達傳動連接,該第二輪與該傳動軸傳動連接;且該健身器材的厚度小於15公分。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主要透過結構形狀的設計並改變傳動方式來降低整體高度,故當應用於例如律動機或甩脂機等健身器材中時,可使整機厚度降低,得到更薄的產品。此外,透過結構的設計來改變傳動方式亦可提升整體傳動的穩定度,故使用此驅動機構的健身器材能夠提供使用者達到有效的骨骼運動。
爲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將特舉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再者,本發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頂、底、前、後、左、右、內、外、側面、周圍、中央、水平、橫向、垂直、縱向、軸向、徑向、最上層或最下層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同時參照第1圖至第3圖,本實施方式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主要包括馬達1、傳動軸2、偏心單元3、連接單元4、二個連接板5及二個振動單元6。其中,連接單元4具有第一表面41、第二表面42以及貫穿孔43,其中第一表面41相對於第二表面42,且貫穿孔43沿著一軸線從第一表面41延伸到第二表面42。其中,在此所指的軸線是指傳動軸2的穿設方向。偏心單元3設置在連接單元4中,具體而言,偏心單元3抵接於貫穿孔43的內壁。傳動軸2穿設於偏心單元3,兩者之間可透過固定連接或相嚙合的方式,使兩者可同步轉動,例如可在傳動軸2相對偏心單元3的位置設置環狀的粗糙突起,如鋸齒狀突起、波浪狀突起等。藉此,當傳動軸2在被馬達1帶動而旋轉時,偏心單元3可隨著傳動軸2同步轉動,進而連動連接單元4進行往復動作。
連接板5安裝在連接單元4上,在一實施例中,兩個連接板5分別設置在連接單元4的第一表面41及第二表面42上。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兩個連接板5分別位於連接單元4的前側與後側,並通過緊固件安裝於連接單元4上,以使連接板5能夠隨著連接單元4的動作而同步動作。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每一個連接板5包括有兩個橫向延伸的延伸臂51,具體而言,延伸臂51是從連接板5的下部向其相對二側橫向延伸,佈局於連接單元4的兩側,使得連接板5的輪廓看起來為「凸」形。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單元4用於連接板5的安裝,其形狀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如可為具有凸耳的圓形塊體、方形塊體或類方形狀部件,且連接板5的高度可與連接單元4的高度相齊平或接近連接單元4的高度。盡可能的降低其本身高度。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兩個振動單元6位於連接單元4的相對二側(例如左側與右側),且位於二個連接板5之間,且每一個振動單元6透過第一軸61設置在連接板5的延伸臂51上,並可相對連接板5轉動。具體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振動單元6具有縱向布置的第一安裝孔60a與第二安裝孔60b,其中第一安裝孔60a位於第二安裝孔60b的下方。其中,在此所述的縱向是指振動單元6的高度方向,且縱向大致上與傳動軸2的延伸方向(軸向)垂直。第一軸61穿設於對應的振動單元6的第一安裝孔60a中,且第一軸61的相對兩端固定在連接板5的延伸臂51上。藉此,當連接板5隨著連接單元4的動作而同步動作時,可連動振動單元6相對延伸臂51轉動。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孔60a中可設置軸承,以使第一軸61能夠穩定轉動。
在本實施例中,振動單元6的第二安裝孔60b可用來安裝固定支架7,且固定支架7可用來推動健身器材(例如律動機或甩脂機)中的部件(例如圖4的律動機B的上板件83或例如圖7的甩脂機C的板件92)動作。具體而言,如第3圖所示,固定支架7的相對二側分別透過第二軸63連接振動單元6,其中第二軸63穿設於對應的振動單元6的第二安裝孔60b,且振動單元6可相對固定支架7轉動進而連動固定支架7。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孔60b中可設置軸承,以使第二軸63能夠穩定轉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支架7上可開設有為振動單元6提供活動空間所需的避讓孔71。
綜上所述,當傳動軸2旋轉時,偏心單元3可隨著傳動軸2同步轉動,進而連動連接單元4進行往復動作。在連接單元4進行動作時,位於其兩側的震動單元6則可隨之動作而連動固定支架7進行往復運動。透過在連接板5的下部的延伸臂51以連接設置在連接單元4相對兩側的振動單元6,可使得振動單元6的高度不高於連接單元4與連接板5的頂緣或與連接單元4齊平,達到降低整體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的高度之目的。也就是說,透過將連接單元4產生的動作轉移到位於其相對兩側的振動單元6的方式,能夠在不增加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的整體高度的前提下,達到驅動的目的。此外,利用將傳動力分散到相對兩側的方式可降低整體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的重心,達到提升整體機台運作的穩定度。而且,由於振動單元6的縱向布置的第一安裝孔60a與第二安裝孔60b的設計,可使固定支架7安裝到振動單元6上時,也不會增加整體高度。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振動單元6的數量為兩個僅為示範說明用,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動單元6的數量可為至少一個,例如可僅設置一個振動單元6在連接單元4的其中一側,並使振動單元6位於兩個連接板5之間並且與連接板5的下部的延伸臂51連接,同樣可將連接單元4產生的動作轉移到位於其側邊的振動單元6,以達到驅動振動單元6的目的。
請繼續參照第1圖至第3圖,傳動軸2穿過連接板5且設置在連接單元4上的偏心單元3中。馬達1配置以驅動傳動軸2與偏心單元3轉動,進而連動連接單元4、連接板5與振動單元6進行往復運動。具體而言,馬達1透過轉輪11及傳動帶12與傳動軸2傳動連接。轉輪11套設在傳動軸2的一端,傳動軸2和轉輪11之間可為固定連接或透過嚙合的方式以使兩者可同步轉動,如在傳動軸2對應轉輪11的位置設置環狀的粗糙突起,如鋸齒狀突起、波浪狀突起等。馬達1透過傳動帶12連接轉輪11。藉此,馬達1所產生的旋轉動力可透過傳動帶12傳遞至轉輪11,進而帶動傳動軸2與偏心單元3轉動。在一實施例中,傳動軸2的相對兩端分別設置在對應的轉軸座上,藉此,傳動軸2的相對兩端分別能夠被轉軸座21支撐,並於其上穩定且順暢地轉動。
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可應用於健身器材中,例如第4圖至第6圖所示的律動機B或第7圖至第9圖甩脂機C。
請先參照第4圖至第6圖,第4圖至第6圖是具有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律動機的示意圖。第4圖至第6圖的律動機B主要包含底座81、如第3圖所示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減震單元82及上板件83。在本實施例中,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設置在底座81的中間位置,用於驅動上板件83進行下上振動,使得律動機B的可提供垂直律動的運動方式,提供使用者達到有效骨骼運動。
如第4圖至第6圖所示,馬達1、轉軸座21及減震單元82安裝於底座81上,減震單元82的數量為四個,分別設置在於底座81的四個角落上。上板件83由減震單元82支撐。上板件83底面設有至少兩個導向條831及數個連接條832,導向條831用於與固定支架7配合,用以限定上板件83的運動方向,連接條832則用於與減震單元82配合。在本實施例中,減震單元82的頂端具有限位柱82a,連接條832上開設有與限位柱82a相配合的配合孔832a,以供限位柱82a穿設於其中。底座81的底部靠近邊角的位置可安裝支撐腳81a,以支撐整台機體。
在本實施例中,上板件83設置在固定支架7的活動行程內,導向條831分別位於固定支架7的相對兩側,兩個導向條831所限定的寬度與固定支架7的寬度一致,進一步的,如第4圖所示可在上板件83上開設避讓孔84,以提供振動單元6所需的活動空間。藉此,透過本實施方式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的設置,律動機B的整機厚度可小於15cm。
請先參照第7圖至第9圖,第7圖至第9圖是具有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甩脂機的示意圖。第7圖至第9圖的甩脂機C主要包含底板91、如第3圖所示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及板件92。在本實施例中,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可設置在底板91的旁側位置,可設置在底板91的左端或右端,以使板件92進行擺動運動,使得甩脂機C可提供左右搖擺運動的運動方式,提供使用者達到有效骨骼運動。
如第7圖至第9圖所示,馬達1、轉軸座21安裝於底板91上,板件92可轉動地設置在底板91上。具體而言,板件92可透過樞軸92a樞設在底板91上。在本實施例中,板件92底面可設有至少兩個導向條921,導向條921用於與固定支架7配合,以限定板件92的運動方向。底板91的底部靠近邊角的位置可安裝支撐腳91a,以支撐整台機體。
在本實施例中,板件92設置在固定支架7的活動行程內。在一實施例中,為了使甩脂機C的整體重量平衡,可將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的馬達1和除了馬達1以外的其他元件可設置底板91的不同側(例如相對二側)。也就是說,如第8圖所示,可將馬達1設置在底板91的第一旁側S1(例如第8圖的左側),而除了馬達1以外的其他元件(例如傳動軸2、偏心單元3、連接單元4、連接板5、振動單元6、固定支架7等)則設置底板91的第二旁側S2 (例如第8圖的右側) ,並且透過傳動帶12傳動連接馬達1與傳動軸2,達到使甩脂機C的整體重量平衡分布。
在一些實施例中,馬達1可透過單一傳動帶12直接驅動傳動軸2。在其他實施例中,例如第8圖所示,馬達1也可以透過兩個傳動帶12來驅動傳動軸2。如第8圖所示,可在第一旁側S1和第二旁側S2之間的位置(也就是接近甩脂機C的中間位置)設置中間輪93,來將馬達1的驅動力間接傳送到傳動軸2。具體而言,中間輪93包括互相傳動連接的第一輪931和第二輪932,其中第一輪931透過傳動帶12與馬達1傳動連接,第二輪932透過傳動帶12與傳動軸2傳動連接。藉此,透過中間輪93的設置,可以自由調配馬達1與其他元件之間的距離,達到分散整機重量的目的。
同樣地,可在板件92上開設避讓孔94,以提供振動單元6所需的活動空間。藉此,透過本實施方式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A的設置,甩脂機C的整機厚度可小於15cm。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主要透過結構形狀的設計並改變傳動方式來降低整體高度,故當應用於例如律動機或甩脂機等健身器材中時,可使整機厚度降低,得到更薄的產品。此外,透過結構的設計來改變傳動方式亦可提升整體傳動的穩定度,達到有效骨骼運動的目的。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爲準。
A:健身器材驅動機構 B:律動機 C:甩脂機 S1:第一旁側 S2:第二旁側 1:馬達 11:轉輪 12:傳動帶 2:傳動軸 21:轉軸座 3:偏心單元 4:連接單元 41:第一表面 42:第二表面 43:貫穿孔 5:連接板 51:延伸臂 6:振動單元 60a:第一安裝孔 60b:第二安裝孔 61:第一軸 63:第二軸 7:固定支架 71:避讓孔 81:底座 81a:支撐腳 82:減震單元 82a:限位柱 83:上板件 84:避讓孔 831:導向條 832:連接條 832a:配合孔 91:底板 91a:支撐腳 92:板件 92a:樞軸 921:導向條 93:中間輪 931:第一輪 932:第二輪 94:避讓孔 101:馬達 102:偏心件 103:移動構件 104:板件
第1圖是根據本申請的一種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省略馬達)的示意圖。 第2圖是根據本申請的一種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省略馬達)的分解示意圖。 第3圖是根據本申請的一種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包含馬達及固定支架)的示意圖。 第4圖是具有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律動機的示意圖。 第5圖是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於律動機上時的狀態示意圖。 第6圖是具有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律動機的剖面示意圖。 第7圖是具有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甩脂機的示意圖。 第8圖是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於甩脂機上時的狀態示意圖。 第9圖是具有本申請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甩脂機的剖面示意圖。 第10圖是現有的律動機示意圖。 第11圖是現有的驅動機構設置於律動機上的狀態示意圖。 第12圖是現有的律動機的剖面示意圖。
A:健身器材驅動機構
1:馬達
11:轉輪
12:傳動帶
2:傳動軸
21:轉軸座
3:偏心單元
4:連接單元
6:振動單元
63:第二軸
7:固定支架
71:避讓孔

Claims (10)

  1. 一種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包括: 一連接單元,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貫穿孔,其中該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二表面,且該貫穿孔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 一偏心單元,設置在該貫穿孔中; 二連接板,分別設置在該連接單元的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上; 一傳動軸,穿過該些連接板且設置在該偏心單元中; 至少一振動單元,位於該連接單元的一側,且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位於該些連接板之間並與該些連接板連接;以及 一馬達,傳動連接該傳動軸,其中該馬達配置以驅動該傳動軸與該偏心單元轉動,進而連動該連接單元、該些連接板與該至少一振動單元進行往復運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其中每一該些連接板的下部具有向其相對二側橫向延伸的兩個延伸臂,該至少一振動單元透過一第一軸設置該些延伸臂上,且可相對該些延伸臂轉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其中: 該至少一振動單元具有縱向布置的一第一安裝孔與一第二安裝孔,其中該第一安裝孔位於該第二安裝孔的下方;且 該第一軸穿設於該至少一振動單元的該第一安裝孔,且該第一軸的相對兩端固定在該些連接板的該些延伸臂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更包含一固定支架,且該固定支架的透過一第二軸連接該至少一振動單元,其中: 該第二軸穿設於該至少一振動單元的該第二安裝孔,且該至少一振動單元可相對該固定支架轉動;且 該第一安裝孔與該第二安裝孔中分別設有一軸承。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還包括一傳動帶、一轉輪以及二轉軸座,其中: 該轉輪套設在該傳動軸上,該馬達透過該傳動帶連接該轉輪,其中該傳動軸的相對兩端分別設置在對應的轉軸座上; 該傳動軸與該轉輪之間固定連接或兩者相嚙合以使兩者可同步轉動;且 該傳動軸與該偏心單元之間固定連接或兩者相嚙合以使兩者可同步轉動。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其中該至少一振動單元的高度不高於該連接單元與該些連接板的高度。
  7. 一種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包括: 一底座;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任一項所述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在該底座的一中間位置,其中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上設有可隨其動作的固定支架; 一減震單元,設置在該底座上;以及 一上板件,設置在該減震單元上並由該減震單元支撐,其中該上板件位於該固定支架的活動行程內,使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可驅動該上板件進行上下振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其中: 該上板件的底面設有至少二個導向條,該些導向條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固定支架,且配置以限制該上板件的運動方向; 該減震單元包含數個限位柱,其中該些限位柱穿設於該上板件的底面上的數個連接條中;且 該健身器材的厚度小於15公分。
  9. 一種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包括: 一底板;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任一項所述的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在該底板的旁側位置, 其中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的該至少一振動單元上設有可隨其動作的固定支架;以及 一板件,可轉動地設置在該底板上,其中該板件位於該固定支架的活動行程內,使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可驅動該板件進行擺動動作。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其中: 該板件的底面設有至少二個導向條,該些導向條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固定支架,且配置以限制該板件的運動方向; 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設置的該馬達設置在該底板的一第一旁側,而該健身器材驅動機構除了該馬達以外的其他元件均設置該底板的一第二旁側; 該底板上還設有一中間輪位於該第一旁側與該第二旁側之間,該中間輪包括傳動連接的一第一輪與一第二輪,該第一輪與該馬達傳動連接,該第二輪與該傳動軸傳動連接;且 該健身器材的厚度小於15公分。
TW112120596A 2022-09-21 2023-06-01 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 TWI844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29325 2022-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2731A true TW202412731A (zh) 2024-04-01
TWI844381B TWI844381B (zh) 2024-06-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05500B2 (en) Vibration apparatus and motor assembly therefore
JP3223318U (ja) 振動フィットネス器具
CN1946460B (zh) 具有单一后辊的双踏板健身装置
TWM607928U (zh)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TW202412731A (zh) 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
JP2008029712A (ja) 振動健康機器
KR101992667B1 (ko) 왕복 진동형 운동장치
TWI747484B (zh)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TWM618866U (zh) 多功能低噪音震動構造
US10251802B2 (en) Personal vibrating platform
TWM647175U (zh) 有效骨骼運動之健身器材及其驅動機構
JP3211949U (ja) 往復振動型運動装置
TWI760257B (zh) 律動機
KR100745156B1 (ko) 스윙운동의 안정성이 향상된 바이브레이타
JP2020174903A (ja) 身体運動用振動機
WO2009122480A1 (ja) 運動装置
CN219535800U (zh) 震动装置和按摩家具
EP2792342B1 (en) Massage apparatus
TWM635767U (zh) 上下律動機
JP7316418B2 (ja) 振動マシン
TWM631171U (zh) 搓揉按摩機
TWI764751B (zh) 上下振動機
JP7181129B2 (ja) 身体運動機
CN109077893B (zh) 一种抖动机
TWM629178U (zh) 上下律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