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9483A - 空調機 - Google Patents

空調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9483A
TW202409483A TW112125260A TW112125260A TW202409483A TW 202409483 A TW202409483 A TW 202409483A TW 112125260 A TW112125260 A TW 112125260A TW 112125260 A TW112125260 A TW 112125260A TW 202409483 A TW202409483 A TW 2024094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peed
unit
model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5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8296B (zh
Inventor
井田絢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9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296B/zh

Links

Abstract

[課題] 目的在提供可與複數個寬度的空間對應的選擇單元。 [解決手段] 一種空調機,係具備有:室內機、選擇單元,是與前述室內機不同體被設置、以及控制部,是根據前述室內機的機種,讓前述選擇單元對於相同的控制指令以不同的運轉強度作驅動。

Description

空調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空調機。
近年來已知有具備換氣單元等的選擇單元的空調機。選擇單元,是依據室內機設定控制所需要的參數。因此,為了要提供與複數種類的室內機的每一個對應的選擇單元,就必須開發對應各室內機的機種、能力的複數個選擇單元。就複數個裝置與1個裝置對應的技術來說,在專利文獻1記載一種構成對於複數種類的室外機將一個種類的室內機作共用化的空調機。在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空調機,是準備了能力等級不同的複數種類的室外機與一個種類的室內機,並從室外機之中選擇所期望的能力等級的一台與室內機作組合進行配管連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21379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空調機,是構成對於複數種類的室外機將一個種類的室內機作共用化。然而,關於選擇單元的共用化並沒有被考慮。
本發明是有鑑於這樣的問題點而完成者,目的在提供可與複數個寬度的空間對應的選擇單元。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為空調機,係具備有:室內機、選擇單元,是與前述室內機不同體被設置、以及控制部,是根據前述室內機的機種,讓前述選擇單元對對於相同的控制指令以不同的運轉強度作驅動。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用一個種類的選擇單元對應複數個寬度的空間。
參照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此外,以下所示的實施形態只是將本發明作具體化時的一例,不是限定本發明者。
圖1為第1實施形態的空調機的示意圖。本實施形態的空調機1具備:具有空氣調和的功能的室內機10及室外機20;以及具有換氣的功能的換氣裝置30。換氣裝置30,是被室內機10與通訊線40作連接。於此,換氣裝置30為選擇單元的一例。在本實施形態,室內機10與換氣裝置30,是經由上述的通訊線40被連接,室內機10,是經由該通訊線40對換氣裝置30傳送換氣裝置30的運轉指示。另一方面,室內機10與換氣裝置30沒有經由通訊線40被連接時,運轉指示不會被傳送。亦即,換氣裝置30與室內機10被連接,根據來自室內機10的運轉指示進行運轉。
換氣裝置30,是與室內機10不同體被設置。換氣裝置30,是與室內機10一體被設置。又,換氣裝置30具備:風扇31、LED32、以及換氣控制部33。風扇31,是根據室內機10的運轉而驅動。同樣LED32,是根據室內機10的運轉而驅動(亦即亮燈)。換氣控制部33,是具備處理器、記錄部,及通訊部的控制基板。此外,在換氣裝置30連接有將室内的空氣排氣到室外未圖示的排氣管道。排氣管道,是與被設在室內機10的冷媒配管等一起經由被設在建物的壁上的孔向室外延伸地被配置。
空調機1,是藉由讓冷媒在冷凍循環(熱泵循環)作循環,來進行空調。空調機1具備:被設置在室内(被空調空間)的室內機10、被設置在屋外(室外)的室外機20、以及藉由使用者而被操作的遙控器19。
室內機10具備遙控通訊部11。遙控通訊部11,是藉由紅外線通訊等在與遙控器19之間收發預定的訊號。例如,遙控通訊部11,是從遙控器19接收空調運轉及換氣運轉的開始/停止指令、設定溫度的變更、運轉模式的變更、時間的設定等的訊號。又,遙控通訊部11,是將室內溫度的檢測值等傳送到遙控器19。室內機10與室外機20經由冷媒配管被連接,並且經由通訊線被連接。又,室內機10與換氣裝置30經由通訊線40被連接。此外,除了遙控器19之外,還可具備操作換氣裝置30用的換氣裝置用遙控器。此時,本實施形態的空調機1,包括來自換氣裝置用遙控器的換氣運轉的訊號由室內機10的遙控通訊部11接收。
圖2表示實施形態的室內機10及室外機20的冷媒迴路Q的圖。此外,圖2所示的實線箭頭印表示在冷媒配管5中的暖房運轉時的冷媒的流動。又,圖2所示的虛線箭頭印表示在冷媒配管5中的冷房運轉時的冷媒的流動。
室內機10除了遙控通訊部11之外,具備有室內熱交換器12、室內風扇14、以及室內控制部15。在室內熱交換器12,是在傳熱管(未圖示)流通的冷媒、與從室內風扇14所送入的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室內熱交換器12,是藉由後述的四通閥25的切換作為冷凝器或蒸發器進行動作。室內風扇14被設置在室內熱交換器12的附近。室內風扇14,是藉由室內風扇馬達14a的驅動,將室內空氣送入室內熱交換器12。室內控制部15,是具備處理器、記錄部,及通訊部的控制基板,即控制空調機1整體。
室外機20具備:壓縮機21、室外熱交換器22、室外風扇23、室外膨脹閥24(膨脹閥)、以及四通閥25。壓縮機21,是藉由壓縮機馬達21a的驅動,壓縮低溫低壓的氣態冷媒,作成高溫高壓的氣態冷媒而吐出。在室外熱交換器22,是在傳熱管(未圖示)流通的冷媒、與從室外風扇23被送入的外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室外熱交換器22,是藉由四通閥25的切換作為冷凝器或蒸發器進行動作。
室外風扇23被設置在室外熱交換器22的附近。室外風扇23,是藉由室外風扇馬達23a的驅動,將外氣送入室外熱交換器22。室外膨脹閥24具有減壓在「冷凝器」(室外熱交換器22及室內熱交換器12的一方)冷凝後的冷媒的功能。此外,在室外膨脹閥24被減壓的冷媒被導引到「蒸發器」(室外熱交換器22及室內熱交換器12的另一方)。
四通閥25,是依照空調機1的運轉模式切換冷媒的流路的閥。在冷房運轉時,是藉由四通閥25的切換而如虛線箭頭印所示,形成以壓縮機21、室外熱交換器22(冷凝器)、室外膨脹閥24、及室內熱交換器12(蒸發器)的順序使冷媒循環的冷凍循環。又,在暖房運轉時,是藉由四通閥的切換而如實線箭頭印所示,形成以壓縮機21、室內熱交換器12(冷凝器)、室外膨脹閥24、及室外熱交換器22(蒸發器)的順序使冷媒循環的冷凍循環。亦即,經由以壓縮機21、「冷凝器」、室外膨脹閥24、及「蒸發器」的順序使冷媒在冷凍循環作循環的冷媒迴路Q中,前述的「冷凝器」及「蒸發器」的一方是室外熱交換器22,另一方是室內熱交換器12。
圖3為被儲存在室內機10的記錄部(未圖示)的機種DB100的一例。在該機種DB100,與室內機10的各機種對應地儲存有與換氣裝置30中的複數個風速設定分別對應的風速段。機種代碼表示室內機10的機種的名稱,在圖3所示的例子,作為機種代碼揭示機種A、機種B、以及機種C。機種A、機種B、機種C的關係,是機種C冷房額定能力及暖房額定能力最高,因此,適用的空間的寬度最寬(例如用於20張榻榻米)。機種B較機種C冷房額定能力及暖房額定能力低,因此,適用的空間的寬度比機種C窄(例如用於10張榻榻米),機種A較機種B冷房額定能力及暖房額定能力低,因此,適用的空間的寬度比機種B窄,亦即最窄(例如用於6張榻榻米)。亦即,機種C冷房額定能力及暖房額定能力最高,成為適用的空間的寬度為最寬的高能力機種,機種A冷房額定能力及暖房額定能力最低,成為適用的空間的寬度最窄的低能力機種。
風速設定,是使用者可設定的換氣裝置30的風扇31的風速的強度(大小)。在本實施形態,按照風速強的順序可設定「High」、「Medium」、「Low」的3個的任一個。此外,風速設定的段數不限於3段。例如風速設定也可有比“High”强的“強力”、比“Low”小的“睡眠”等設定。
風速段,是與換氣裝置30的風扇31的旋轉數對應的數值,用1~12速的12段級表現。此外,風速段的級數不被12段所限定。因為室內機10與換氣裝置30不一定需要聯合被驅動,所以,即便室內機10的能力不同,也可以考慮相對於相同的風速設定,使換氣裝置30處於一定的風速段。然而,根據適用的空間的寬度所需要的換氣量不同,空間的寬度越大,則所需要的換氣量也增大。而且,通常室內機10是根據適用的空間的寬度選擇機種。於此,是如此地根據機種,對風速設定,設定不同的風速段。此外,風速段的各值,是按照機種、性能,預先由設計者等所決定。
具體而言,根據各機種,對於相同的風速設定,對應不同的風速段。在本實施形態,在機種A,風速設定「High」對應有「5速」的風速段。風速設定「Medium」對應有「3速」的風速段。風速設定「Low」對應有「1速」的風速段。又,在機種B,風速設定「High」對應有「7速」的風速段。風速設定「Medium」對應有「5速」的風速段。風速設定「Low」對應有「3速」的風速段。然後,在機種C,風速設定「High」對應有「10速」的風速段。風速設定「Medium」對應有「8速」的風速段。風速設定「Low」對應有「6速」的風速段。亦即,對於同樣的風速設定,越高能力機種,風速越高速段,越低能力機種,風速越低速段。
圖4為被儲存在換氣裝置30的記錄部(未圖示)的風扇轉數DB200的一例。在該風扇轉數DB200中,與上述的風速段對應,儲存有作為換氣裝置30的風扇31的旋轉數的風扇轉數。具體而言,是儲存有與各風速段(1速~12速)分別對應的風扇轉數。風扇轉數,是如圖4所示,被設定成隨著風速成為高速段,該風扇轉數變大。
室內機10(或是空調機1)的機種、能力有各式各樣,例如如果按室內機10的每個機種開發換氣裝置30,則換氣裝置30的開發所需的成本大增。於此,在本實施形態,是能夠以一個換氣裝置30與複數個室內機10作對應。以下說明為此的處理。
圖5,是表示本實施形態中的控制換氣裝置30的風扇轉數的處理的一例的流程圖,藉由室內機10與換氣裝置30進行處理。首先,在步驟S1,室內機10的室內控制部15,是待機到取得依據使用者對遙控器19的操作所輸入的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為止(在步驟S1為N)。風速設定為將換氣裝置30作驅動時的風速的大小(風量),在本實施形態,是例如透過使用者對遙控器19的操作,而被設定成「High」、「Medium」、「Low」的任一個。然後,取得風速設定時,室內控制部15令處理進到步驟S2。
在步驟S2,室內控制部15取得室內機10的機種代碼。室內機10的機種代碼,是按機種預先所設定的型號等,在本實施形態,上述的圖3所說明的「機種A」、「機種B」、「機種C」相當於機種代碼。在步驟S2,室內控制部15取得預先與室內機10對應的機種代碼。此外,在室內機10的記錄部,是預先儲存有室內機10的機種代碼。
接著,在步驟S3,室內控制部15特定與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對應的風速段。具體而言,室內控制部15,是參照圖3的機種DB100,且在步驟S1所取得的風速設定、與在步驟S2所取得的機種代碼特定與風速設定對應的風速段。例如,在步驟S1所取得的風速設定為「High」、「Medium」、「Low」中的「High」,在步驟S2所取得的機種代碼為「機種A」時,室內控制部15參照圖3的機種DB100,特定與風速設定對應的風速段為「5速」。另一方面,例如,在步驟S1所取得的風速設定為「High」,在步驟S2所取得的機種代碼為「機種B」時,室內控制部15參照圖3的機種DB100,特定與風速設定對應的風速段為「7速」。亦即,在本實施形態,對於相同的風速設定(例如「High」),在機種代碼不同的情況下,特定的風速段不同。而且,室內控制部15,是如此特定了與風速設定對應的風速段之後,令處理進到步驟S4。
在步驟S4,室內控制部15,是將顯示在步驟S3所特定的風速段的資訊作為“風速段資訊”傳送到換氣裝置30。室內控制部15,是例如在室內機的機種代碼為「機種A」,並設定「High」時,將「風速段5速」作為風速段資訊傳送到換氣裝置30。
換氣裝置30的換氣控制部33,是待機從室內機10接收到風速段資訊為止(在步驟S10為N),從室內機10接收到風速段資訊時(在步驟S10為Y),令處理前進到步驟S20。
在步驟S20,換氣控制部33特定風扇轉數。具體而言,換氣控制部33參照圖4的風扇轉數DB200,特定與在步驟S10接收到的風速段資訊所包含的風速段對應的風扇轉數。
在步驟S30,換氣控制部33,是將風扇31的旋轉數控制在步驟S20所特定的風扇轉數。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空調機1,是當室內機10的機種不同時,設定不同的值作為換氣裝置30的風扇轉數,將風扇31驅動。例如,使用者指定的風速設定為「High」。而相對於此,室內機10的機種為機種A時,風扇轉數為「2500旋轉」。而相對於此,室內機10的機種為機種B時,風扇轉數為「3500旋轉」。又,室內機10的機種為機種C時,風扇轉數為「5000旋轉」。亦即,在本實施形態,根據室內機10的機種,對於相同的控制指令(例如風速設定為「High」的控制指令)以不同的運轉強度(風扇轉數)將風扇31作驅動。藉此,對於寬度不同的空間,可將一個種類的換氣裝置30作共用化。其結果,沒必要例如按6張榻榻米、10張榻榻米的空間的寬度開發專用的換氣裝置,可減低換氣裝置30的開發成本、及製造成本。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就第1變形例來說,風速設定除了如上述的實施形態,藉由使用者對遙控器19的操作來執行之外,也可被自動設定。具體而言,風速設定,是按照室內機10的運轉狀態、以及設有室內機10的空間的狀態的至少一方的狀態被自動設定。於此,室內機10的運轉狀態,是包含室內機10的風速狀態(例如「強」、「中」、「弱」)以及室內機10的運轉模式(例如「睡眠模式」)。在室內機10,是在記錄部預先記錄有與室內機10的風速狀態的「強」、「中」、「小」分別對應的風速設定。例如在風速狀態「強」,風速設定對應記錄「High」,例如在室內機10的風速狀態「弱」,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對應記錄「Low」。這是當以運轉狀態來說,室內機10的風速狀態為「弱」,而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為「High」時,相對於室內機10的風速的小,換氣裝置30的風速變成大的狀態,因此對於在室内空間內的人會帶來違和感。如此,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是被設定成與室內機10的運轉狀態連動為理想。又,在室內機10,是預先在記錄部記錄有與室內機10的各運轉模式分別對應的風速設定。例如在運轉模式「睡眠模式」對應記錄有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Low」。運轉模式為睡眠模式時,由於室內機10的風量小,因此,換氣裝置30的風速也小為理想。
又,設有室內機10的空間的狀態,是指在室内(被空調空間)的狀態,表示該室內的狀態的參數例如可以設想為室內的人多、室內溫度、室内的空氣的污染程度等。人的多寡例如可依據室内空間中的CO 2的濃度來做判斷。例如藉由設在室內機10的CO 2感測器(未圖示)算出該室内空間中的CO 2濃度來判斷人的多寡。CO 2的濃度比預先訂定的第1基準值大的時候,判斷人多,CO 2的濃度比第1基準值小的第2基準值小時,判斷人少。而且,室內機10,是在記錄部預先記錄與CO 2的濃度對應的換氣裝置30的風速設定。在比第1基準值大的CO 2濃度對應記錄風速設定「High」。另外,在第1基準值以下第2基準值以上的CO 2濃度,風速設定被對應記錄為「Midium」,在比第2基準值小的CO 2濃度,風速設定被對應記錄為「Low」。如此,風速設定,是根據室內機10的運轉狀態、以及設有室內機10的空間的狀態的至少一方的狀態被自動設定。而且,室內控制部15,是取得該自動被設定的風速設定作為控制指令,並依據所取得的控制指令,以與機種對應的旋轉數將換氣裝置30的風扇31作驅動。藉此,換氣裝置30成為按機種根據室內機10的運轉狀態、室内空間的狀態自動地驅動。
又,在設定有冷房運轉的情況下,當室內溫度比外氣溫度更高時,風速設定被自動設定為「High」,當室內溫度與外氣溫度的差在預定的範圍時,也可自動變更為「Midium」。如此,也可根據室內溫度與運轉模式自動設定風速設定。又,室内的空氣的污染程度,是例如藉由灰塵感測器(未圖示)被判斷。當該灰塵感測器的值為第1臨界值以上的時候,風速設定被設定為「High」,當灰塵感測器的值比第1閾值小且未滿第2閾值時,風速設定被設定為「Low」,當灰塵感測器的值未滿第1閾值且為第2閾值以上時,風速設定被設定為「Medium」。
就第2變形例來說,選擇單元也可具有LED。此時,室內控制部15,是在記錄部對每個機種對應記錄LED的強度(運轉強度:亮度)。例如與低能力機種的室內機度應的LED的強度,為「睡眠模式」等的任一運轉模式時,也對應記錄相同的強度的亮度。另一方面,與高能力機種的室內機度應的LED的強度,在上述的「睡眠模式」,是讓比其他的運轉模式時的亮度更暗的亮度(低的運轉強度)與其作對應記錄。室內控制部15,是在取得由使用者所輸入的運轉模式時,參照記錄部,特定與要運轉的機種對應的LED的強度,將LED作驅動(亦即亮燈)。
又,也可根據室內機10的每個機種的風速設定控制讓換氣裝置30的風扇31驅動時的LED的顏色與亮度的至少一方。具體而言,室內控制部15,是在記錄部對應記錄有與每個機種的各風速設定(「High」、「Medium」、「Low」)對應的LED的顏色、亮度。例如與低能力機種的室內機的各風速設定對應的LED的顏色、亮度,當風速設定為「High」、「Medium」、「Low」的任一個時,也對應記錄為相同的顏色、亮度。另一方面,與高能力機種的室內機的各風速設定對應的LED的顏色、亮度,是讓「紅」等的深色與風速設定「High」對應作記錄,讓「白」、「水色」等的淡的顏色與風速設定「Low」對應作記錄。亦即,高能力機種,是對於每個風速設定讓LED的顏色、亮度不同地對應作記錄。
而且,室內控制部15,是在由使用者取得風速設定之後,參照記錄部特定與要運轉的機種的風速設定對應的LED的顏色、亮度。然後,室內控制部15,將對應特定的LED32的顏色、亮度的LED資訊傳送到換氣裝置30。接收到該LED資訊的換氣裝置30將LED32驅動(亦即亮燈),而成為LED資訊所含的顏色、亮度。此外,控制該LED32的顏色、亮度時,風速設定也可為使用者對遙控器19的操作所進行的手動,也可根據室內機10的運轉狀態、室内空間的狀態制定的自動。
就第3變形例來說,在上述的實施形態,在機種DB100中,風速段與「High」等的各風速設定對應被記錄,在圖4的風扇轉數DB200中,風扇轉數與各風速段對應被記錄。可是,只要可從風速設定特定風扇轉數,則風速段的資訊也可沒有被記錄,因此,也可風扇轉數與各風速設定對應被記錄。
具體而言,風速設定與風扇轉數相對應的DB也可被儲存於室內機10。此時,室內控制部15,是從風速設定與機種代碼特定風扇轉數,代替風速段資訊,向換氣裝置30傳送風扇轉數的資訊。換氣裝置30,只要將接收到的資訊所示的風扇轉數設定為風扇31的旋轉數即可。
又,也可在室內機10與換氣裝置30的任一方設置機種DB100與風扇轉數DB200的兩個DB。此時,在設有DB的機器中,進行從風速設定變換成風扇轉數的變換處理。在室內機10設有兩個DB時,在室內機10中,從風速設定與機種代碼特定風扇轉數,向換氣裝置30傳送風扇轉數的資訊。另一方面,在換氣裝置30設有兩個DB時,室內機10,是向換氣裝置30傳送機種代碼與風速設定的資訊代替風速段資訊。而且,換氣裝置30,只要依據接收到的資訊所示的機種代碼與風速設定,參照兩個DB特定風扇轉數即可。
就第4變形例來說,在上述的實施形態,說明控制部被設在室內機10的例子,而該控制部也可代替室內機10被設於室外機20。
就第5變形例來說,選擇單元不是被限定於換氣裝置者,例如,也可為空氣清淨機、加濕器、或者脫臭機等。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特定的實施形態,例如搭配變形例等,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形、變更。
1:空調機 10:室內機 15:室內控制部 20:室外機 30:換氣裝置 31:風扇 32:LED 33:換氣控制部 40:通訊線 100:機種DB 200:風扇轉數DB
[圖1]本實施形態的空調機的示意圖。 [圖2]表示冷媒迴路的圖。 [圖3]表示機種DB的數據結構的一例的圖。 [圖4]表示風扇轉數DB的數據結構的一例的圖。 [圖5]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圖。

Claims (11)

  1. 一種空調機,其特徵係具備有: 室內機、 選擇單元,是與前述室內機不同體被設置、以及 控制部,是根據前述室內機的機種,讓前述選擇單元對於相同的控制指令以不同的運轉強度作驅動。
  2. 如請求項1之空調機,其中,前述控制部,是 取得與前述室內機的運轉狀態、以及設有前述室內機的空間的狀態中至少一方對應的前述控制指令, 依據前述所取得的控制指令,以對應前述機種的前述運轉強度將前述選擇單元作驅動。
  3. 如請求項2之空調機,其中,前述選擇單元包含風扇, 前述運轉強度為前述風扇的轉數。
  4. 如請求項3之空調機,其中,前述風扇具有複數個風速設定, 在各風速設定中,對每個前述機種設定成前述風扇的轉速相對於相同的風速設定為不同, 前述控制部,是 選擇了前述複數個風速設定中預定的風速設定時,取得所選擇的風速設定的前述控制指令, 依據前述所取得的控制指令,以與前述機種對應的前述運轉強度將前述風扇作驅動。
  5. 如請求項1之空調機,其中,前述選擇單元與前述控制部,是藉由通訊線被連接, 前述控制部,是 將與前述控制指令對應的指示經由前述通訊線傳送到前述選擇單元, 當前述選擇單元與前述控制部沒有經由前述通訊線被連接時,就沒有傳送與前述控制指令的指示。
  6. 如請求項3之空調機,其中,前述選擇單元為換氣裝置。
  7. 如請求項1之空調機,其中,前述選擇單元具有LED, 前述控制部,是 依據前述控制指令,以與前述機種對應的前述運轉強度將前述LED作驅動。
  8. 如請求項1之空調機,其中,前述控制部被設於前述空調機。
  9. 如請求項1之空調機,其中,控制部,是根據前述室內機的機種的能力,讓前述選擇單元對於前述相同的控制指令以不同的運轉強度作驅動。
  10. 如請求項1之空調機,其中,控制部,是前述室內機的機種的能力越高,讓前述選擇單元對於前述相同的控制指令以更強的運轉強度作驅動。
  11. 一種空調機,其特徵係具備有: 室內機、 換氣裝置、以及 控制部,是根據前述室內機的機種,讓前述換氣裝置對於相同的控制指令以不同的運轉強度作驅動。
TW112125260A 2022-08-24 2023-07-06 空調機 TWI838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2/031796 2022-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9483A true TW202409483A (zh) 2024-03-01
TWI838296B TWI838296B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98606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KR100539764B1 (ko)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0661919B1 (ko)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JP200130464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1927358B2 (en) HVAC unit fa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530832B2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with improved sensible capacity
KR100608685B1 (ko)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운전제어방법
JP4170676B2 (ja) 天井型エアコンのベーン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838296B (zh) 空調機
TW202409483A (zh) 空調機
JP7229450B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2106913A (ja) 空気調和機の自動運転制御方法
KR20060089432A (ko) 쾌적한 냉방을 위한 제습운전이 가능한 에어컨과 그에사용되는 실내기 및 제습운전 방법
JP2011202884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3240363A (ja)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KR20030008242A (ko) 천정형 에어컨의 베인 제어방법
JP3710933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408994B1 (ko) 멀티 에어컨의 냉방 운전 실내팬 제어방법
JP7441988B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241190A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0724814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KR100362371B1 (ko) 냉난방 겸용 멀티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JPH05346257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9198277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3287262A (ja) 空気調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