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7868A - 收容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收容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7868A
TW202347868A TW112112426A TW112112426A TW202347868A TW 202347868 A TW202347868 A TW 202347868A TW 112112426 A TW112112426 A TW 112112426A TW 112112426 A TW112112426 A TW 112112426A TW 202347868 A TW202347868 A TW 2023478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housing
battery
panel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2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峯如
甲斐大志
山名康介
杉立健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7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786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謀求提高強度之收容裝置。 本發明之收容裝置1包含:殼體10,其具有朝向互不相同之方向之6個大致四角形狀之面,且形成為大致多面體狀;及收容部,其設置於殼體10之內部,對被收容物可取出/放入地予以收容;且殼體10包含對於收容部分別安裝之第1構件及第2構件;第2構件隔著收容部安裝於第1構件之相反側。

Description

收容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收容裝置。
先前,業已知悉具備對電池可拆裝地予以收容之收容部之車輛之電池收容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又,存在具備如專利文獻1之電池之收容部之收容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該收容裝置具備將該收容部收置於內部之殼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WO2019/064593號 [專利文獻2] WO2020/235637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先前之收容裝置中,收容部與殼體之固定構造等不明確化,殼體之強度有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謀求提高強度之收容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於該說明書中包含2022年3月3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申請2022-060156、2022年8月29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申請2022-136282、及2022年9月15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申請2022-147335之全部內容。 本發明之收容裝置之特徵在於包含:殼體,其具有具有朝向互不相同之方向之6個大致四角形狀之面,且形成為大致多面體狀;及收容部,其設置於前述殼體之內部,對被收容物可取出/放入地予以收容;且前述殼體具有對於前述收容部分別安裝之第1構件及第2構件;前述第2構件隔著前述收容部安裝於前述第1構件之相反側。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謀求提高強度。
[1.實施形態] [1.1.構成] 以下,參照圖式,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於各圖式中,符號FR表示收容裝置1將下表面作為與設置面相接之底面而設置(載置)之狀態下之前方,符號UP表示該收容裝置1之上方,符號LH表示該收容裝置1之左方。於以下之說明中,如無特別說明,則各方向係該等沿著收容裝置1之方向之方向。以下,將收容裝置1將下表面作為與設置面相接之底面而設置之狀態即所謂之正立姿勢稱為第1姿勢。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收容裝置1之立體圖。 收容裝置1收容可自該收容裝置1拆裝之電池100,作為根據使用者(user)之操作將蓄積於該電池100之電力進行轉換並饋電至收容裝置1之外部之電動裝置等之饋電裝置發揮功能(圖3)。 如圖1所示,收容裝置1具備大致長方體狀之殼體10。殼體10具備均為平坦面之上表面、下表面、正面、背面、及位於左右之一對側面。於收容裝置1之第1姿勢下,殼體10之下表面為與設置面相接之底面。 此外,殼體10不限於長方體狀,例如為大致立方體狀等,只要具有朝向互不相同之方向之6個大致四角形狀之面且為大致多面體,則可為任何形狀。
圖2係殼體10之分解立體圖。於圖2中,省略收容機構30及逆變器單元80等收置於殼體10之內部之構件而顯示。 如圖2所示,殼體10於收容裝置1之第1姿勢下,具備:形成上表面之上表面面板12、形成為底面之下表面之下表面面板14、形成正面之正面面板16、形成背面之背面面板18、及形成左右之側面各者之一對側面面板19。於本實施形態中,各面板均由樹脂材形成,但不限於此,可以金屬材等其他材料形成至少一個、或任一面板之一部分。
上表面面板12係藉由將大致矩形之板狀之材料之各緣部形成為沿著收容裝置1之上下方向向下方彎折,而形成為具備規定之厚度尺寸之構件。上表面面板12設置大致中央自上表面側向下表面側以俯視矩形狀凹入之上表面凹部11。於上表面凹部11之底面之大致中央,設置俯視大致矩形狀之貫通孔即上表面開口13。於上表面凹部11之底面中,在接近上表面開口13之角部各者之位置設置貫通孔即螺紋孔15。在與螺紋孔15各者相鄰之位置,設置可供爪狀之構件卡合之凹部即卡合孔12c。
於上表面面板12之前端,設置向殼體10之下部延伸之正面板12a。正面板12a於向下方延伸之後和緩地傾斜,且向殼體10之前方延伸。正面板12a自殼體10之左右方向觀察形成為畫出圓弧。 同樣,於上表面面板12之後端,設置向殼體10之下部延伸之背面板12b(圖3)。背面板12b於向下方延伸之後和緩地傾斜,且向殼體10之後方延伸。背面板12b自殼體10之左右方向觀察形成為畫出圓弧。 上表面面板12相當於「第1構件」。該上表面面板12於殼體10之6個面內形成第1面。
於上表面面板12設置俯視矩形狀之蓋體20。蓋體20轉動自如地固定於位於上表面面板12之後方側之上表面凹部11之緣部。蓋體20藉由經使用者轉動,而覆蓋上表面凹部11與上表面開口13之整體,且可開放。於上表面面板12中,該蓋體20之上表面形成殼體10之上表面之大部分。
於蓋體20中,在與上表面開口13對向之下表面中,設置藉由該下表面之大致全面向該上表面開口13隆起而形成之隆起部21。藉此,蓋體20之強度增強,殼體10、及蓋體20之來自外側之外壓韌性提高。亦即,隆起部21作為蓋體20之補強構件發揮功能。 於該隆起部21,內部形成為空腔,而設置內部空間21S。於隆起部21中,在殼體10之正面側,藉由對於隆起部21之殼體10中之背面側,而形成可開閉之蓋部21a。 藉此,若於打開蓋體20之狀態下,打開蓋部21a,則隆起部21向上方開口。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容易由使用者自隆起部21之內部取出/放入規定之物品。於隆起部21之內部,可在收容裝置1收置用於輸入來自外部之電力之電力纜線等各種纜線等。
於蓋部21a中,在殼體10中之正面側、且殼體10之下部側,自殼體10之側方觀察,設置藉由將蓋部21a之角部倒角而形成之倒角部21b(圖3、圖12)。倒角部21b遍及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蓋部21a之寬度方向整體而設置。
於蓋體20之與上表面開口13對向之下表面中,在位於較隆起部21為殼體10之正面側之部位設置蓋體凹部20a(圖12)。蓋體凹部20a係藉由蓋體20之下表面向殼體10之上方線狀凹入而形成。蓋體凹部20a遍及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之蓋部21a之寬度方向整體而設置。 於蓋體凹部20a之內側面中,在與隆起部21對向之位置,自殼體10之側方觀察,設置藉由將蓋體凹部20a之內側面倒角而形成之倒角部20b(圖12)。倒角部20b遍及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蓋體凹部20a之寬度方向整體而設置。
於上表面面板12中,在位於殼體10之後方側之上表面開口13之緣部,自殼體之後方以至前方設置和緩地傾斜之傾斜面即開口斜面13a。開口斜面13a之上端位於蓋體20之後方,且連續於背面板12b之上端。該開口斜面13a於上表面開口13之內側沿著上表面面板12之厚度方向傾斜至與上表面面板12之下端大致相同之位置。
下表面面板14係藉由將大致矩形之板狀之材料之各緣部沿著收容裝置1之上下方向朝上方彎折,而形成為具有規定之厚度尺寸的構件。於下表面面板14之大致中央設置平坦面14a。於下表面面板14之前端與後端各者設置抓手部14b、抓手部14c。
抓手部14b於自下表面面板14之前端向殼體10之上方立起之後,自殼體10之左右方向觀察,一面呈向上方畫出圓弧之凸形狀即所謂之拱狀彎曲,一面向殼體10之正面側延伸。 同樣,抓手部14c於自下表面面板14之後端向殼體10之上方立起之後,自殼體10之左右方向觀察,一面呈向上方畫出圓弧之凸形狀即所謂之拱狀彎曲,一面向殼體10之背面側延伸。 抓手部14b、抓手部14c各者之前端位於較下表面面板14之平坦面14a為上方。使用者藉由將手指或手搭在抓手部14b、抓手部14c,而可搬運收容裝置1。
於抓手部14b中,在自下表面面板14之前端向殼體10之上方立起之部位,設置貫通孔即正面吸氣口23。該正面吸氣口23形成為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長孔狀。正面吸氣口23之上緣位於較抓手部14b之前端為下方。
於平坦面14a設置向殼體10之外部突出之複數個腳部17。 於第1姿勢下,收容裝置1由該等腳部17支持。於第1姿勢下,在殼體10之上下方向上,下表面面板14配置於鉛直下方。 腳部17係由例如橡膠材等各種樹脂材形成。 下表面面板14相當於「第2構件」。該下表面面板14於殼體10之6個面內形成第2面。下表面面板14配置為與上表面面板12形成之第1面對向,且第2面平行地延伸。
於正面吸氣口23設置複數個百葉窗23a。百葉窗23a各者於俯視下形成為畫出S字之形狀。百葉窗23a各者配置為殼體10之正面側之前端重疊於相鄰之其他百葉窗23a之後端。藉此,於正面吸氣口23,自殼體10之正面側以至背面側形成所謂之迷宮構造。藉此,於殼體10中,抑制塵埃或塵屑等異物經由正面吸氣口23自殼體10之外部侵入至內部。
如圖2所示,正面面板16係藉由將大致矩形之板狀之材料之各緣部沿著收容裝置1之前後方向以形成曲面之方式向後方側彎折,而具備規定之厚度尺寸的構件。於正面面板16之大致中央設置平坦面16a。 於平坦面16a設置貫通孔即單元開口16b。於本實施形態中,單元開口16b係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矩形之長孔,該單元開口16b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設置3個。
於較單元開口16b為下方,形成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矩形之長孔即正面開口16c。
於正面面板16中,自較殼體10之下表面側更接近上表面側之位置,設置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棒狀之把手28。把手28之下緣係於殼體10之正面側,藉由將位於較單元開口16b為上方之部位挖空為長孔狀而形成。把手28之上緣係藉由將正面面板16之上端之大致中央沿著殼體10上下方向切出而形成。藉此,把手28各者不自殼體10之各面突出而設置。因而,可謀求提高收容裝置1之設計性與操作性。
把手28形成為中空。於該把手28中,自與後方對向之位置遍及與下方對向之位置而連續之側面一體地形成於正面面板16。於把手28之內部,設置向與該把手28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立起並延伸之複數個肋28a。藉此,把手28可具備規定之強度。 於把手28中,位於收容裝置1之外方側之側面係由與正面面板16為個別構體之把手罩27形成。把手罩27安裝於正面面板16。藉此,將把手28形成為中空,可謀求輕量化。
使用者藉由握持該等把手28,而可進行收容裝置1之搬運及設置。 此外,把手28不限於如上述之使用者可抓握全周之形狀,可如例如槽形狀般,為使用者搭放手指或手而可保持收容裝置1之其他形狀。亦即,收容裝置1可設置如為用於供使用者手持之抓手的凹部等。
於正面面板16,在與平坦面16a之角部各者相鄰之部位設置螺紋孔16d。 於平坦面16a中,在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延伸之緣部各者,設置可供爪狀之構件卡合之凹部即卡合孔16e。
背面面板18係藉由將大致矩形之板狀之材料之各緣部沿著收容裝置1之前後方向以形成曲面之方式向前方側彎折,而具備規定之厚度尺寸的構件。於背面面板18之大致中央設置平坦面18a。 於平坦面18a設置貫通孔即背面排氣口25。於本實施形態中,背面排氣口25於背面面板18之俯視下形成為矩形,設置於較殼體10之下表面側更接近上表面側之位置。於背面排氣口25設置複數個百葉窗。 此外,正面面板16與背面面板18之至少任一者不限於1個構件,可由2個以上之構件形成。
於較背面排氣口25為下方,形成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矩形之長孔即背面開口18c(圖3)。
如圖2所示,於背面面板18中,在較殼體10之下表面側更接近上表面側之位置,設置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棒狀之把手28。背面面板18之把手28係以與正面面板16之把手28大致相同之形狀形成。把手28之下緣於殼體10之正面側,藉由將位於較背面排氣口25為上方之部位挖空為長孔狀而形成。把手28之上緣係藉由將背面面板18之上端之大致中央沿著殼體10上下方向切出而形成。
把手28形成為中空。於該把手28中,自與前方對向之位置遍及與下方對向之位置而連續之側面一體地形成於正面面板18。於把手28之內部,設置向與該把手28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立起並延伸之複數個肋28a。 於把手28中,位於收容裝置1之外方側之側面係由與背面面板18為個別構體之把手罩27形成。把手罩27安裝於背面面板18。
於背面面板18,在與平坦面18a之角部各者相鄰之部位設置螺紋孔18d。 於平坦面18a中,在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延伸之緣部各者,設置可供爪狀之構件卡合之凹部即卡合孔18e。 正面面板16與背面面板18相當於「第3構件」。正面面板16與背面面板18各者於殼體10之6個面內形成2個第3面。正面面板16與背面面板18配置為2個第3面彼此平行地延伸。
如圖1、圖2所示,於上表面面板12之前端連結正面面板16之上端,於上表面面板12之後端連結背面面板18之上端。於下表面面板14之前端連結正面面板16之下端,於下表面面板14之後端連結背面面板18之下端。
具體而言,插通於正面面板16之上端側之螺紋孔16d各者之緊固構件150螺合於上表面面板12之前端(圖2),插通於正面面板16之下端側之螺紋孔16d各者之緊固構件150螺合於下表面面板14之前端(圖16)。 同樣,插通於背面面板18之上端側之螺紋孔18d各者之緊固構件150螺合於上表面面板12之後端(圖2),插通於背面面板18之下端側之螺紋孔18d各者之緊固構件150螺合於下表面面板14之後端(圖17)。
若連結上表面面板12與正面面板16,則將把手28之周面與正面板12a對向地配置。正面板12a之前端延伸至把手28之下方,正面板12a形成與把手28之周面對向之曲面。 同樣,若連結上表面面板12與背面面板18,則將把手28之周面與背面板12b對向地配置。背面板12b之前端延伸至把手28之下方,背面板12b形成與把手28之周面對向之曲面。
於使用者握持把手28各者時,將手插入把手28之各者、與正面板12a或背面板12b之任一者之間。正面板12a及背面板12b係由一構件形成,形成無接縫之曲面。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在將手插入把手28之各者、與正面板12a或背面板12b之任一者之間時,接縫等不會碰觸使用者之手。
若連結下表面面板14與正面面板16,則經由正面開口16c,抓手部14b與正面吸氣口23露出於殼體10之正面側。抓手部14b之前端連結於正面開口16c之上緣。 同樣,若連結下表面面板14與正面面板16,則經由背面開口18c,抓手部14c露出於殼體10之背面側。抓手部14c之前端連結於背面開口18c之上緣。 使用者藉由經由正面開口16c、或背面開口18c,將手指或手搭在抓手部14b、或抓手部14c,而可搬運收容裝置1。
側面面板19各者係俯視大致矩形之板狀構件。側面面板19之角部各者經所謂之R倒角而帶有圓弧。 於側面面板19,自側面面板19之外緣即各邊向為殼體10左右之側面之平面19h,形成和緩地傾斜之傾斜面19g。若將側面面板19各者連結於其他面板,則傾斜面19g各者為連接於殼體10之上表面、下表面、正面、及背面各者之面。 於側面面板19各者中,位於中央之平面19h為平坦部,且作為形成殼體10之周之側面之大部分之主面發揮功能。 側面面板19各者相當於「第4構件」。側面面板19各者於殼體10之6個面內形成2個第4面。側面面板19各者配置為2個第4面彼此平行地延伸。
於側面面板19各者中,在位於殼體10之上下方向上之下端側之邊除外之3個各邊,設置自位於殼體10之內部側之面突出之複數個卡合片19a。側面面板19各者藉由自左右各側,將該等卡合片19a各者卡合與上表面面板12之卡合孔12c各者、正面面板16之卡合孔16e各者、及背面面板18之卡合孔18e各者,而安裝於該等面板各者。 此外,不限於此,側面面板19各者可使用緊固構件來固定於各面板。又,例如,側面面板19各者之至少任一者不限於1個構件,可由2個以上之構件形成。
收容裝置1可將左右側面、亦即側面面板19各者作為底面而設置。以下,將以左右側面為底面而設置收容裝置1之狀態即所謂之橫臥姿勢稱為第2姿勢。
如圖1、圖2所示,若將側面面板19各者安裝於上表面面板12、下表面面板14、正面面板16、及背面面板18,則螺紋孔16d各者與螺紋孔18d各者係由側面面板19各者覆蓋。
如圖1所示,於正面面板16中,在位於殼體10之正面、且較下表面側更接近上表面側之位置,設置使用者介面單元22。使用者介面單元22具備:顯示區域,其設置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顯示收容裝置1之運轉狀態、電池100之能量之餘量等;及開關區域,其設置自使用者接收收容裝置1之運轉狀態之切換指示等之操作之操作件即開關。 此外,使用者介面單元22不限於實體開關,可形成為可利用設置於顯示區域之觸控面板進行操作。 顯示區域相當於「顯示部」,開關區域相當於「操作部」。
於正面面板16中,在較使用者介面單元22為下方設置端子單元24。端子單元24具備交流電力輸出端子及直流電力輸出端子。交流電力輸出端子與直流電力輸出端子經由連接於各者之外部之端子,將交流電力與直流電力供給至其他電動裝置等。 端子單元24具備:接收對於收容裝置1之規定之操作之操作件、及連接於其他收容裝置1之連接端子等。
端子單元24具備交流電力輸入端子、及直流電力輸入端子。對交流電力輸入端子與直流電力輸入端子,經由連接於各者之外部之端子,自發電機或人居建物等之交流輸出部(輸出口)、太陽光面板等收容裝置1之外部之發電裝置供給交流電力、或直流電力。 收容裝置1可使用該經輸入之交流電力或直流電力,進行收容於內部之電池100之充電。亦即,收容裝置1作為充電裝置發揮功能。
於端子單元24,設置上述之各種端子各者、及覆蓋操作件之罩構件26。罩構件26可自端子單元24拆裝地設置。此外,罩構件26可一體地設置於端子單元24,可開閉地形成。 於端子單元24之側方安裝通訊單元120(圖19)。
使用者介面單元22、端子單元24、及通訊單元120以預先彼此連結之狀態,安裝於正面面板16之殼體10中之後方側之平面。於如上述般安裝之使用者介面單元22與端子單元24中,顯示區域及開關區域、各種端子、及操作件等藉由插通於單元開口16b,而露出於殼體10之正面側。
圖3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III切斷收容裝置1之縱剖視圖。平面III係通過收容裝置1之左右方向上之大致中央之假想面。 圖4係收容裝置1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3、圖4所示,於殼體10之內部設置收容電池100之收容機構30。該收容機構30於殼體10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大致中央,且位於上表面開口13之正下方。
於殼體10之前後方向上,在收容機構30之後方設置逆變器單元80。逆變器單元80具備逆變器82及護罩90。 逆變器82作為根據使用者之操作將自電池100供給之直流電力進行轉換並輸出交流電力之所謂之DC-AC逆變器發揮功能。
逆變器82具有於兩面安裝有規定之電氣零件86之矩形之基板84。基板84配置為平面各者朝向殼體10之前後方向。電氣零件86形成逆變器電路、或轉換器電路等規定之電路。 於基板84安裝AC-DC轉換器或DC-DC轉換器等其他電氣作動部。因而,逆變器82可將自例如電池100供給之直流電力進行轉換,輸出電壓不同之直流電力。
如上述般,收容裝置1經由端子單元24,自收容裝置1之外部之發電裝置被供給交流電力、或直流電力。輸入至收容裝置1之交流電力由逆變器82具備之AC-DC轉換器轉換成直流電力並充電至電池100。輸入至收容裝置1之直流電力由逆變器82具備之DC-DC轉換器轉換電壓並充電至電池100。
護罩90係於殼體10之前後方向上自後方覆蓋逆變器82之被覆構件。於護罩90設置將電池100及冷卻逆變器82之複數個送風機92。
逆變器單元80藉由基板84之上緣受上緣支持構件87支持,基板84之下緣受下緣支持構件88支持,而固定於殼體10之內部。 上緣支持構件87係於殼體10之前後方向上,向後方U字狀彎曲之線狀之構件。上緣支持構件87藉由將兩端固定於收容機構30,於位於長度方向上之大致中央之2個部位抵接於基板84,而支持基板84、及逆變器單元80(圖16)。
下緣支持構件88係設置於下表面面板14,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之線狀之構件。下緣支持構件88自殼體10之正面側觀察,大致M字狀彎曲而形成,藉由向殼體10之上方突出之2個頂部抵接於基板84,而支持基板84、及逆變器單元80。藉此,逆變器單元80固定於殼體10。 上緣支持構件87與下緣支持構件88相當於本揭示之「其他支持構件」。逆變器單元80相當於本揭示之「電動作動部」。
如圖3、圖4所示,逆變器單元80係由背面面板18自後方覆蓋。逆變器單元80自左右方向觀察,將位於後方側之部位配置於重疊於背面面板18之緣部之位置。 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在收容裝置1之前後方向上,可高空間利用率地收容逆變器單元80。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可謀求抑制前後方向之長度尺寸之增加。
圖5係自上方觀察電池100之立體圖。圖6係自下方觀察電池100之立體圖。於圖4、圖5中,為了便於說明,以兩點鏈線表示通過電池100之俯視之中心且沿著電池100之長度方向延伸之假想線V。 如圖5、圖6所示,電池100係移動式、且於內部收置電池單元等能量蓄積器之大致長方體狀之蓄電裝置。位於電池100之長度方向之一對端面101、103各者俯視下均為矩形。 電池100相當於「被收容物」。
電池100於長度方向上之一端面101設置可供使用者握持之電池手柄102。電池手柄102係由沿著一端面101之一邊延伸之邊手柄部104、及自邊手柄部104之長度方向上之大致中央延伸至位於相反側之邊之中央手柄部106形成,俯視下形成為大致T字狀。
如圖6所示,於另一端面103設置電池端子108。電池端子108係於端面103中設置於接近一邊之位置,沿著該邊延伸之母端子。電池端子108接近地配置之端面103之邊於電池100之長度方向上之俯視下,重疊於設置邊手柄部104之端面101之邊。 於端面103之大致中央,設置突出至較端面103之周緣為外方之突出面部105。突出面部105俯視下形成為大致矩形狀,突出端形成為平坦面。
電池100具備4個電池側面107,其等沿著電池100之長度方向延伸,長度方向上之兩端連續於端面101、103。該等電池側面107中1個電池側面107自電池100之長度方向觀察,形成為沿著與電池100之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以畫出曲線彎曲之曲面狀。針對於此,其他電池側面107形成為大致平坦面狀。亦即,電池100形成為以假想線V為旋轉軸之旋轉非對稱。以下,將形成為曲面狀之電池側面107設為曲面109。 曲面109連續於電池端子108接近地配置之端面103之邊、與設置邊手柄部104之端面101之邊。
圖7係自上方觀察收容機構30之立體圖。 如圖7所示,收容機構30收容電池100,且電性連接電池100之電池端子108。收容機構30具備電池外殼32。電池外殼32係收容並保持電池100之例如樹脂製之容器。電池外殼32形成為長度方向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大致長方體狀。
電池外殼32具備:形成電池外殼32之內部之底面之縱深部40、及自該縱深部40之各邊立起之側壁48。縱深部40位於殼體10之下部側,相當於電池外殼32之下端部。縱深部40俯視下形成為大致四角形狀。 側壁48各者形成電池外殼32側面各者。側壁48各者俯視下形成為大致長方形狀,長度方向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延伸。 於本實施形態中,側壁48之長度方向上之長度尺寸形成為與電池側面107之長度方向上之長度尺寸大致相同。
電池外殼32具備上端面整體開口之矩形之取出/放入口31。取出/放入口31於殼體10之俯視下配置於重疊於上表面開口13之位置。 電池外殼32相當於本揭示之「收容部」,取出/放入口31相當於本揭示之「第1開口」。
圖8係電池外殼32之俯視圖。 如圖8所示,於電池外殼32中,在取出/放入口31之周緣,設置以規定之寬度尺寸向外方伸出之框狀延伸部34。框狀延伸部34俯視下形成為矩形之框狀。於框狀延伸部34之角部各者設置螺紋孔33。 於框狀延伸部34中,在隔著取出/放入口31位於殼體10之左右方向之部位,設置均為貫通孔之板插通孔35與金屬件插通孔37。
電池外殼32於長度方向上之取出/放入口31之相反側具備俯視矩形之縱深部40。於縱深部40,設置使外部電池外殼32之內部與外部連通之貫通孔即端子孔41。端子孔41係於縱深部40中沿著位於殼體10之後方側之一邊延伸之長孔。
如圖8所示,於電池外殼32之內部,在縱深部40之角部各者均設置緩衝材42。緩衝材42與電池外殼32形成為個別構體。緩衝材42係由例如橡膠材等較電池外殼32彈性為大或硬度為小之材料形成。於該等緩衝材42中設置於位於殼體10之後方側之角部各者之一對緩衝材42之間,設置端子孔41。
圖9係自收容機構30之下方觀察電池外殼32之縱深部40之立體圖。 如圖9所示,於電池外殼32之縱深部40,設置向電池外殼32之外方、且向殼體10之下部側突出之複數個外殼側突起部38。外殼側突起部38各者之前端面形成為圓形之柱狀。於外殼側突起部38之俯視大致中央,沿著外殼側突起部38之延伸方向,設置貫通孔即螺紋孔39。
圖10係外殼框體50之立體圖。 於電池外殼32設置俯視矩形之框狀之構件即外殼框體50。外殼框體50係由例如金屬材料等具備較電池外殼32為高之強度、或較電池外殼32為高之剛性之至少任一者之材料形成。此外,外殼框體50可以與電池外殼32相同之材料形成。 於外殼框體50之中央設置框體開口51。框體開口51俯視下形成為與自電池100之長度方向觀察到之周面之形狀大致相同之形狀。因而,於框體開口51中,位於殼體10之後方側之邊俯視下形成為曲線狀,其他邊形成為大致直線狀。
此外,上表面開口13與取出/放入口31各者具備之各邊之長度尺寸係以為框體開口51之各邊之長度尺寸以上之方式形成。
於外殼框體50,設置突出部52,該突出部52自框體開口51之各邊向該框體開口51之中央以規定之尺寸突出。於本實施形態中,突出部52於框體開口51中設置於位於殼體10之左右方向之邊各者。
於外殼框體50之角部各者設置螺紋孔53。外殼框體50藉由在將螺紋孔53各者與螺紋孔33各者相互重疊之狀態下由緊固構件150一起緊固,而安裝於電池外殼32。 外殼框體50相當於「另一框狀部」。
圖11、圖12係自收容裝置1之右方向觀察收容機構30之概略圖。於圖11、圖12中,為了便於說明,而以一點鏈線表示電池100、及鎖定機構76,以兩點鏈線表示通過電池100之俯視之中心且沿著電池100之長度方向延伸之假想線V。 於位於電池外殼32之左右之側壁48各者,設置在內部設置有空間之凹窩狀之金屬件保持部49。金屬件保持部49之上端連結於金屬件插通孔37。
於金屬件保持部49各者經由金屬件插通孔37收置安裝金屬件60。安裝金屬件60係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安裝金屬件60各者之下部側收置於金屬件保持部49之內部,藉由自該金屬件保持部49之外部插通之緊固構件150固定於電池外殼32。 安裝金屬件60各者之上端配置於較取出/放入口31為上方。
安裝金屬件60各者對保持手柄62以沿著殼體10之前後方向轉動自如之方式予以支持。保持手柄62係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而備置之線狀之構件。保持手柄62自殼體10之前方觀察形成為大致U字狀,長度方向上之兩端經由金屬件軸體64轉動自如地安裝於安裝金屬件60各者。於保持手柄62之大致中央,線狀延伸之鎖定板63配置於較取出/放入口31為上方。鎖定板63形成為可供使用者握持。 於保持手柄62之兩端,設置自金屬件軸體64向殼體10之後方側延伸之連桿連結端61。
於連桿連結端61各者之前端,經由連桿軸體68,將連桿板70之長度方向上之一端部轉動自如地連結。連桿板70係於位於左右之側壁48各者之外方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連桿板70各者插通於板插通孔35。
於連桿板70各者具備之另一端部,將端子保持板72之長度方向上之兩端各者經由板軸體74轉動自如地連結。 端子保持板72係具備規定之長度尺寸之板狀構件。端子保持板72之長度方向上之一端部沿著位於左右方向之一側壁48之下部配置。端子保持板72自一側壁48之下部通過縱深部40、及端子孔41之下方側,另一端部沿著位於左右方向之一側壁48之下部配置。因而,端子保持板72於殼體10之前視下大致U字狀彎折而形成。
於端子保持板72中,在與端子孔41對向之位置設置外殼側連接端子54。 外殼側連接端子54係可連接於電池端子108而形成之公端子。外殼側連接端子54可插通於端子孔41。外殼側連接端子54經由規定之配線電性連接於逆變器82。因而,於將外殼側連接端子54連接於電池端子108時,將蓄積於電池100之電力供給至逆變器82。
如圖3所示,電池外殼32與外殼側連接端子54於該收容裝置1之內部空間中沿著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外殼側連接端子54自左右方向觀察,配置於重疊於下表面面板14之緣部之位置。 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在收容裝置1之上下方向上,可高空間利用率地收容電池外殼32與外殼側連接端子54。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可謀求抑制上下方向之高度尺寸之增加。 外殼側連接端子54相當於「連接部」。
如圖11所示,於保持手柄62之鎖定板63相對於取出/放入口31移動至後方側時,連桿連結端61各者移動至殼體10之下部側,連桿板70各者與端子保持板72移動至下方。藉此,外殼側連接端子54移動至電池外殼32之外部、且下方。
如圖12所示,於保持手柄62之鎖定板63相對於取出/放入口31移動至上方側時,連桿連結端61各者移動至殼體10之上方側,連桿板70各者與端子保持板72移動至上方。藉此,外殼側連接端子54通過端子孔41移動至電池外殼32之內部。
圖13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XII切斷收容裝置1之縱剖視圖。平面XII係通過安裝金屬件60之平面。於圖13中,為了便於說明,以一點鏈線表示向取出/放入口31之外方轉動之情形之鎖定機構76。 如圖13所示,於安裝金屬件60各者之上端設置鎖定機構76。鎖定機構76各者於安裝金屬件60之上端中,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可轉動地安裝。
鎖定機構76位於較保持手柄62之兩端為取出/放入口31側。於保持手柄62之鎖定板63相對於取出/放入口31移動至上方側移動時,鎖定機構76各者藉由保持手柄62之兩端各者,以位於取出/放入口31之內側之方式轉動受規制。 鎖定機構76各者具備按壓部77。按壓部77係由包含例如橡膠材等彈性大或硬度小之材料的材料形成。
於電池外殼32中,在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配置之側壁48各者均設置抵接體78。抵接體78係藉由將線狀之金屬材料U字狀彎折而形成之構件。抵接體78各者設置為U字狀之頂部向位於左右之側面面板19之內側面各者延伸。於抵接體78各者中,在U字狀之頂部設置緩衝體79。緩衝體79係由包含例如橡膠材等彈性大或硬度小之材料的材料形成。緩衝體79各者抵接於位於左右之側面面板19之內側面各者。
藉此,經由抵接體78,位於左右之側面面板19受電池外殼32支持。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在將收容裝置1以將位於左右之側面面板19之任一者作為底面而設置之第2姿勢設置之情形下,可抑制該側面面板19之變形,而穩定地設定。又,該情形下,為頂面之另一側面面板19經由抵接體78受電池外殼32支持。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在將收容裝置1以將位於左右之側面面板19之任一者作為底面而設置之第2姿勢設置之情形下,可抑制兩個側面面板19之變形。 於該第2姿勢下,在殼體10之上下方向上,將側面面板19之任一者配置於鉛直下方。 抵接體78相當於「延伸部」。
此外,抵接體78各者藉由將安裝金屬件60固定於金屬件保持部49之緊固構件150,兩端被一起緊固,藉此,固定於電池外殼32之側壁48各者。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可抑制零件數目之增加,且設置抵接體78各者。 又,抵接體78不限於電池外殼32,可設置為自左右之側面面板19各者抵接於電池外殼32。又,例如,可於收容裝置1,設置連結左右之側面面板19各者與電池外殼32之連結構件,取代抵接體78。
此處,針對殼體10與電池外殼32之固定構造進行說明。 於下表面面板14,設置向殼體10之上方突出之複數個面板側突起部29。面板側突起部29各者之前端面形成為圓形之柱狀。面板側突起部29各者於殼體10之俯視下配置於與外殼側突起部38各者對應之位置。面板側突起部29各者與外殼側突起部38各者於分別將彼此之前端面對接之狀態下,由插通於螺紋孔39之緊固構件150連結並相互固定。 藉此,連結下表面面板14與電池外殼32,且於殼體10之上下方向上,將該電池外殼32配置於規定位置。
圖14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XIII切斷收容裝置1之縱剖視圖。平面XIII係通過位於殼體10之正面側之螺紋孔15之平面。 圖15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XIV切斷收容裝置1之縱剖視圖。平面XIV係通過位於殼體10之背面側之螺紋孔15之平面。 如圖14、圖15所示,上表面面板12與電池外殼32配置為螺紋孔15各者與螺紋孔33各者於殼體10之俯視下重疊。該狀態下,藉由緊固構件150螺合於螺紋孔15各者與螺紋孔33各者,而將上表面面板12與電池外殼32固定。
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上表面面板12與下表面面板14由電池外殼32連結。因而,可謀求提高殼體10之強度。
如上述般,外殼框體50藉由其螺紋孔53由緊固構件150與螺紋孔33各者一起緊固而安裝於電池外殼32。此外,上緣支持構件87藉由其兩端由緊固構件150與位於殼體10之後方側之螺紋孔33各者一起緊固而安裝於電池外殼32。藉此,於收容裝置中,可抑制零件數目之增加,且連結上表面面板12、電池外殼32、外殼框體50、及上緣支持構件87。
如此,於謀求提高殼體10之強度之收容裝置1中,不限於將下表面作為與設置面相接之底面而設置之第1姿勢,可將上表面與背面均作為底面而設置。進而,收容裝置1可以將左右側面作為底面之第2姿勢設置。藉此,收容裝置1可根據使用者之用途而變更設置姿勢。
圖16、圖17係顯示收容裝置1之組裝構造之立體圖。 其次,說明收容裝置1之組裝步序。 如圖16所示,於組裝收容裝置1時,首先,將收容機構30固定於下表面面板14。其次,將正面面板16與逆變器單元80安裝於下表面面板14。該情形下,正面面板16以預先安裝有使用者介面單元22、端子單元24、及通訊單元120之狀態,安裝於下表面面板14。 藉此,將收容裝置1之具備多數個電氣零件之正面面板16、及逆變器單元80固定於下表面面板14。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可容易進行例如以連接纜線145將使用者介面單元22及端子單元24與逆變器單元80相連等之配線作業。此外,於收容裝置1中,可更高效率地引繞連接纜線145等各種配線。 如圖17所示,於收容裝置1中,在將正面面板16與逆變器單元80固定於下表面面板14之後,安裝上表面面板12與背面面板18。
圖18係自左側觀察收容裝置1之立體圖。於圖18中,省略形成左側面之側面面板19而顯示。於圖18中,為了便於說明,於上表面面板12、下表面面板14、正面面板16、及背面面板18各者添附陰影。 如圖18所示,如此般安裝之上表面面板12、下表面面板14、正面面板16、及背面面板18自殼體10之左右方向觀察,以為包圍收容機構30及逆變器單元80等收容於殼體10之構件之矩形之框狀之方式相互連結。因此,各面板可相互補強,謀求提高收容裝置1之強度。
如此,於收容裝置1中,由上表面面板12、下表面面板14、正面面板16、及背面面板18之4個構件形成框狀部。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較以單一之構件形成之情形,可更容易形成該框狀部。因而,收容裝置1容易製造。
此外,由於將設置把手28之正面面板16與背面面板18固定於上表面面板12與下表面面板14,故確保使用者握持把手28並搬動收容裝置1之情形之該收容裝置1之強度。 此外,如上述般,於收容裝置1中,上表面面板12與下表面面板14由電池外殼32連結。因而,可謀求提高殼體10之強度。
此外,不限於上述,於組裝收容裝置1時,可在將上表面面板12與下表面面板14安裝於收容機構30之後,將正面面板16與背面面板18固定於上表面面板12與下表面面板14。
圖19係自右側觀察收容裝置1之側視圖。於圖19中,省略形成右側面之側面面板19而顯示。於圖19中,為了便於說明,於上表面面板12、下表面面板14、正面面板16、及背面面板18各者添附陰影。 此處,針對通訊單元120詳細描述。 如上述般,通訊單元120安裝於端子單元24。通訊單元120具備天線122或通訊電路等依照近距離無線通訊規格之通訊硬體。通訊單元120可與例如遙控器、或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等終端裝置通訊。此外,作為近距離無線通訊規格,舉出Wi-Fi(註冊商標)或Bluetooth(藍芽)(註冊商標)等為例。通訊單元120安裝於端子單元24之側方,設置於不露出於殼體10之外部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通訊單元120藉由緊固構件150安裝於端子單元24。該緊固構件150係以該緊固構件150具備之螺釘頭朝向形成殼體10之右側面之側面面板19之方式安裝。又,通訊單元120、及緊固構件150配置於在卸下側面面板19時露出於外部之位置。
如此般配置之通訊單元120係由樹脂材之正面面板16覆蓋前方。於如此般配置之通訊單元120中,天線122配置於收容裝置1之正面側且上部側。
於使用者經由終端裝置使用收容裝置1時,設想將使用者介面單元22及端子單元24配合而操作。於本實施形態中,通訊單元120、及天線122配置於接近正面面板16之位置,進而於天線122之正面側未配置如為屏蔽件之構件。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可容易進行使用終端裝置之操作。此外,於收容裝置1中,抑制與終端裝置之通訊受妨礙。
於通訊單元120設置可連接規定之配線等之端子之通訊單元端子120a。通訊單元端子120a係設置為沿著殼體10之前後方向向該殼體10之後方開口之母端子。此外,不限於此,通訊單元端子120a可為設置為沿著殼體10之前後方向向該殼體10之後方突出之公端子。
於電池外殼32中,在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配置之側壁48之任一者設置啟動電池98。啟動電池98係對進行收容裝置1之控制之處理器及各種電氣零件供給電力之蓄電裝置。於操作使收容裝置1啟動之操作件時,該啟動電池98對處理器饋電,藉由該處理器開始收容裝置1之控制,而收容裝置1驅動。啟動電池98以較電池100為低之電壓供給電力。
啟動電池98經由固定托架96安裝於電池外殼32。固定托架96藉由將安裝金屬件60固定於金屬件保持部49之緊固構件150,而與金屬件保持部49一起緊固,藉此,固定於電池外殼32之側壁48各者。啟動電池98藉由螺釘構件等緊固構件150固定於固定托架96。 於啟動電池98中,在與電池外殼32對向之面之規定部位設置托架緩衝材96a。托架緩衝材96a係由橡膠材或海綿材等具備可撓曲性之材料形成。固定托架96經由該托架緩衝材96a抵接於電池外殼32。因而,於收容裝置1之搬運時、及對於收容裝置1進行電池100之取出/放入時,即便於殼體10振動時,亦藉由該托架緩衝材96a,抑制啟動電池98振動。 於收容裝置1中,啟動電池98配置於側壁48之任一者與側面面板19之任一者之間,且配置於在卸下側面面板19時露出於外部之位置。
啟動電池98設置可連接規定之配線等之端子之啟動電池端子98a。啟動電池端子98a係設置為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向該殼體10之下方開口之母端子。此外,不限於此,啟動電池端子98a可為設置為沿著殼體10之上下方向向該殼體10之下方突出之公端子。
於通訊單元端子120a及啟動電池端子98a均連接有連接纜線145。該連接纜線145沿著殼體10之下表面面板14向殼體10之後方延伸,另一端連接於逆變器單元80。
如上述般,通訊單元120、及啟動電池98配置於在卸下側面面板19時露出於外部之位置。將通訊單元120、及啟動電池98各者固定之緊固構件150具備之螺釘頭係以朝向形成殼體10之右側面之側面面板19之方式安裝。同樣,通訊單元端子120a及啟動電池端子98a配置於在卸下側面面板19時露出於外部之位置。 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藉由卸下一側面面板19,而使用者可容易進行通訊單元120之檢查及更換、連接纜線145等之配線連接處理等與保養維修相關之操作。 通訊單元120相當於「附屬零件」,啟動電池98相當於「附屬零件、電氣附屬機器」。
[1.2.動作] 針對如以上般構成之收容裝置1,說明其動作。 於使用者將電池100收容於收容裝置1時,使用者打開蓋體20,以鎖定板63對於取出/放入口31位於後方側之規定位置之方式,使保持手柄62轉動。藉此,鎖定機構76各者沿殼體10之左右方向轉動,於俯視下移動至取出/放入口31之外方。
其次,使用者握持電池手柄102,沿著假想線V,自另一端面103側插入上表面開口13、框體開口51、及取出/放入口31。此時,使用者以曲面109與殼體10之後方側對向之姿勢使電池100插入。 如圖10、圖11所示,於將電池100對於收容機構30拆裝時,移動之方向即拆裝方向為通過電池100之俯視之中心、且沿著電池100之長度方向延伸之假想線V之方向。換言之,該拆裝方向係沿著電池100之長度方向、及電池外殼32之長度方向之方向。
如上述般,僅框體開口51之位於殼體10之後方側之邊形成為圓弧狀彎曲。因而,僅於以曲面109與殼體10之後方側對向之姿勢,使用者使電池100插入時,電池100可插通於框體開口51。 針對於此,於以與上述之姿勢不同之姿勢,使用者使電池100插入時,電池100無法通過框體開口51。
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可抑制以電池端子108與外殼側連接端子54無法連接、亦即以電池100無法電性連接於收容裝置1之姿勢收容電池100。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可抑制產生該收容裝置1與電池100之連接不良。
如上述般,緩衝材42各者於電池外殼32之內部,自縱深部40與側壁48各者突出。因而,若向電池外殼32插入電池100直至端面103抵接於縱深部40為止,則緩衝材42各者抵接於端面103與電池側面107各者。緩衝材42各者藉由電池100之重量而彈性變形。藉此,電池100收置於電池外殼32。 如此,於收容裝置1中,藉由設置緩衝材42,而可於電池100之插入時,抑制端面103強勁地抵接於縱深部40,抑制電池100、及電池外殼32之損耗。
收置於電池外殼32之電池100僅端面101位於較取出/放入口31為上方。換言之,收置於電池外殼32之電池100之端面101、及電池手柄102自電池外殼32露出。
於將電池100收置於電池外殼32時,使用者如圖13所示般使保持手柄62轉動,直至鎖定板63位於取出/放入口31之上方之規定位置為止。伴隨著該保持手柄62之轉動,鎖定機構76各者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轉動,於俯視下移動至取出/放入口31之內側,按壓部77各者抵接於電池100之端面101。 進而,藉由保持手柄62之轉動,外殼側連接端子54通過端子孔41移動至電池外殼32之內部,連接於電池端子108。藉此,電性連接收容裝置1與電池100。
之後,使用者使蓋體20轉動,將上表面開口13閉塞。此時,如圖11所示,隆起部21自殼體10之後方側抵接於保持手柄62,規制該保持手柄62之轉動。 藉此,於收容裝置1中,在電性連接收容裝置1與電池100之後,無論收容裝置1以哪一姿勢設置,均規制保持手柄62轉動。
另一方面,於鎖定板63不位於取出/放入口31之上方之規定位置、亦即未藉由收容機構30完成電池100之收容之情形下,若以將上表面開口13閉塞之方式轉動蓋體20,則隆起部21之下表面抵接於鎖定板63。藉此,阻礙藉由蓋體20將上表面開口13閉塞。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抑制在電池100之收容未完成之情形下開始使用。
如上述般,保持手柄62設置為沿著殼體10之左右方向延伸,沿著殼體10之前後方向轉動。
若轉動保持手柄62直至鎖定板63對於取出/放入口31移動至上方側為止,則鎖定機構76各者之轉動受該保持手柄62規制,且按壓電池100之端面101。藉此,按壓部77各者彈性變形且密接於端面101。針對於此,電池100之端面103受緩衝材42各者之反彈力按壓,且受該緩衝材42各者保持。如此,電池100係以沿著該電池100之長度方向夾入鎖定機構76各者與緩衝材42各者之間之方式收容。因而,電池外殼32可更強固地收容電池100。
進而,於將電池100收容於收容機構30時,在電池100之上端側,位於殼體10之左右方向之電池側面107各者配置於接近設置於外殼框體50之突出部52之位置。藉此,電池100之沿著上端側之殼體10之左右方向之移動受規制。因而,於收容裝置1中,在電池100之端面101側,可抑制該電池100之振動及位置偏移。
如上述般,外殼框體50及緩衝材42各者係接觸電池100之頻度最高之構件。該等外殼框體50及緩衝材42各者由於與電池外殼32以個別構體形成,故於收容裝置1中,即便於在外殼框體50及緩衝材42各者產生變形或破損之情形下,亦可容易地僅更換該外殼框體50及緩衝材42。此外,於收容裝置1中,可更微細地調整外殼框體50及緩衝材42之形狀而製造。 進而,外殼框體50由於由具備較電池外殼32為高之強度及剛性之材料形成,故可抑制該外殼框體50之變形。
上述之實施形態係例示了本發明之一態樣者,於不脫離本發明之旨趣之範圍內可任意地變形、及應用。
例如,本實施形態之收容裝置1係以收置於殼體10之內部之電池100為電力源,向裝置外供給電力之饋電裝置,但不限於此,可為具備光源或聲音輸出器等與該裝置一體地形成之電力消耗部之電力消耗裝置。
又,例如,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將外殼框體50與電池外殼32形成為個別構體,但不限於此,可與電池外殼32一體地形成。
又,例如,收容裝置1可具備將收容機構30與收容於該收容機構30之電池100之間隙密封而形成液密之封接材,具備藉由該封接材形成之密封構造。該情形下,收容裝置1可省略蓋體20。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電池100形成為以假想線V為旋轉軸之旋轉非對稱,但不限於此,可形成為圓柱狀等之旋轉對稱形狀。此外,電池端子108可以為電池100為旋轉對稱之位置、及形狀之方式形成。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設置了緩衝材42,但可省略該緩衝材42,增加按壓部77之厚度尺寸。又,例如,按壓部77與緩衝材42可由同一材料形成。
於外殼框體50設置了突出部52,但不限於此,突出部52可設置於電池外殼32。該突出部52可設置於電池外殼32之長度方向上之任何位置。又,該情形下,於收容裝置1中,可省略外殼框體50。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收容裝置1、及收容機構30係收容在內部具備電池單元之電池100作為蓄電裝置者,但不限於此,可收容電容器等其他蓄電裝置。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收容裝置1收容蓄積電力之電池100,作為移動式能量蓄積器。然而,不限於此,收容裝置1可對使用例如氫等之燃料電池可拆裝地予以收容。又,例如,收容裝置1可具備貯存用於燃料電池之氫之氫容器、所謂之移動式氫槽等用於發電之燃料之蓄積器。
又,例如,收容裝置1可具備如引擎之燃燒機構,對收置由該燃燒機構燃燒之汽油等液體燃料、或氫等氣體燃料之容器等可拆裝地予以收容。 如此,收容裝置1不限於移動式能量蓄積器,可為將蓄積燃料等能量源可拆裝地予以收容者。該情形下,收容裝置1具備自氫等之能量源發電之機構。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收容裝置1具備饋電功能及充電功能,但不限於此,收容裝置1可僅具備饋電功能,或僅具備充電功能。
上述之實施形態之水平、及垂直等方向及各種形狀如無特別異議,包含發揮與該等方向及形狀相同之作用效果之所謂之均等之範圍。
[由上述實施形態支持之構成] 上述實施形態支持以下之構成。
(構成1)一種收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殼體,其具有朝向互不相同之方向之6個大致四角形狀之面,且形成為大致多面體狀;及收容部,其設置於前述殼體之內部,對被收容物可取出/放入地予以收容;且前述殼體包含分別安裝於前述收容部之第1構件及第2構件;前述第2構件對於前述收容部安裝於前述第1構件之相反側。 根據該構成,構成殼體之第1構件與第2構件經由收容部連結。因而,殼體之強度提高。
(構成2)如構成1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設置可供前述被收容物取出/放入之第1開口;且前述第1構件安裝於與前述收容部之前述第1開口對應之位置,且設置有重疊於前述第1開口且可取出/放入前述被收容物之第2開口。 根據該構成,被收容物插通於第1開口與第2開口而收置於收容部。因而,收容裝置可收容被收容物。
(構成3)如構成2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第1構件設置蓋部,該蓋部可開閉地覆蓋前述第2開口之至少一部分。 根據該構成,第2開口係由蓋部閉塞。因而,收容裝置可保護殼體內部。
(構成4)如構成1至3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設置為可將前述第2構件以設為鉛直方向下方側之姿勢載置。 根據該構成,殼體可將第2構件作為抵接於載置面之底面而設置。因而,使用者可以穩定之狀態使用收容裝置。
(構成5)如構成1至4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包含第3構件,該第3構件之一端側對於前述第1構件安裝,另一端側對於前述第2構件安裝。 根據該構成,除收容部以外,亦利用第3構件連結第1構件與第2構件。因而,收容裝置之強度進一步提高。
(構成6)如構成5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第3構件設置有用於供使用者手持之把手。 根據該構成,於固定於第1構件與第2構件兩者之第3構件設置把手。因而,於收容裝置中,確保手持把手而搬動時之強度。
(構成7)如構成5或6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第3構件,設置顯示對前述收容裝置之使用者提供之資訊之顯示部、與接收來自前述收容裝置之利用者之操作之操作部之至少任一者。 根據該構成,於第3構件設置有顯示部、或操作部。因而,收容裝置可提高使用者之操作性。
(構成8)如構成5至7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2個前述第3構件;且2個前述第3構件之一者隔著前述收容部對於另一前述第3構件之相反側之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安裝。 根據該構成,利用2個第3構件連結第1構件與第2構件。因而,收容裝置之強度進一步提高。
(構成9)如構成8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及2個前述第3構件各者連結成包圍前述收容部之框狀,形成框狀部。 根據該構成,殼體具備框狀部。因而,收容裝置之強度進一步提高。
(構成10)如構成9之收容裝置,其具備附屬零件;且前述附屬零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前述框狀部之內周為內側。 根據該構成,藉由取下第4構件,而可進行附屬零件之保養、維修。因而,於收容裝置中,附屬機器之保養、維修性提高。
(構成11)如構成10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附屬零件對於前述收容部之位於較前述框狀部之內周為內側之部分直接或經由支持構件而安裝。 根據該構成,收容裝置之空間利用率高,且可抑制固定構造之增加並收容附屬零件。
(構成12)如構成10或11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被收容物係蓄電裝置;且前述附屬零件係與收容於前述收容部之前述蓄電裝置電性連接之電氣附屬機器。 根據該構成,收容裝置之空間利用率高,且可抑制固定構造之增加並收容電氣附屬機器。
(構成13)如構成5至12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對於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及前述第3構件安裝之第4構件。 根據該構成,於第1~第3構件連結第4構件。因而,於收容裝置中,可藉由第4構件進一使第1~第3構件之固定更強固。
(構成14)如構成13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第4構件之朝向前述殼體之外部之外表面包含:主面,其位於中央且具有平坦部;及傾斜面,其與該主面連續,且向外緣傾斜。 根據該構成,殼體為經施以去除角部之所謂之倒角之形狀。因而,收容裝置可謀求提高設計性、與搬運及收容、設置等之操作性。
(構成15)如構成13或14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與前述第4構件之至少任一者設置向另一者延伸之延伸部。 根據該構成,第4構件係由收容部支持。因而,於收容裝置中,可提高第4構件之強度。
(構成16)如構成13至15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2個前述第4構件;且2個前述第4構件之一者隔著前述收容部對於另一前述第4構件之相反側之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及前述第3構件安裝。 根據該構成,第4構件係隔著收容部而配置。因而,第4構件可與收容部一起使第1~第3構件之固定更強固。
(構成17)如構成13至16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設置為可將前述第4構件以設為鉛直方向下方側之姿勢載置。 根據該構成,殼體可將第4構件作為抵接於載置面之底面為設置。因而,收容裝置可以與使用狀況相應之姿勢使用。
(構成18)如構成13至17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第1構件形成前述殼體之6個前述面中之1個面之第1面;且前述第2構件形成與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面對向之面之第2面;前述第3構件形成與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面交叉之第3面;前述第4構件形成與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面、以及前述第3面交叉之第4面。 根據該構成,殼體形成為多面體狀。因而,收容裝置可以與使用狀況相應之姿勢使用。
(構成19)如構成1至18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被收容物相對於通過前述被收容物之中心、且沿著前述被收容物對於前述收容部取出/放入之方向延伸之軸線,形成為旋轉非對稱之形狀;且前述收容部具有包圍前述軸線之另一框狀部;前述另一框狀部於前述被收容物對於前述收容部以規定之姿勢插入時,容許前述被收容物向前述收容部之插入;於前述被收容物對於前述收容部以與前述規定之姿勢不同之姿勢插入時,阻礙前述被收容物向前述收容部之插入。 根據該構成,於收容裝置中,抑制被收容物以無法使用之姿勢收容。因而,於收容裝置中,可抑制產生該收容裝置之作動不良。
(構成20)如構成19之收容裝置,其前述另一框狀部與前述收容部形成為個別構體。 根據該構成,框狀部可更微細地調整而製造。因而,於收容裝置中,在受損傷等之情形等下,容易更換框狀部。
(構成21)如構成20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另一框狀部係由具備較前述收容部之材料為高之強度及/或剛性之材料形成。 根據該構成,框狀部具備較收容部為高之強度、或剛性之至少任一者。因而,框狀部可抑制變形。
(構成22)如構成1至21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之內側面具有向前述收容部之內部突出之突出部。 根據該構成,收容部之內周與被收容物之外周之間隙減少。因而,於收容裝置中,可抑制被收容物對於收容部之位置偏移。
(構成23)如構成1至22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被收容物係蓄電裝置;且前述收容部具有與前述蓄電裝置電性連接之連接部。 根據該構成,收容裝置可收容電池。因而,收容裝置可利用電池之電力。
(構成24)如構成23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連接部之至少一部分在與前述第1構件、前述收容部、及前述第2構件之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觀察下,配置於與前述第2構件重疊之位置。 根據該構成,收容裝置可高空間利用率地配置連接部。
(構成25)如構成23或24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收容裝置具有電性連接於前述連接部之電氣作動部。 根據該構成,收容裝置可將電力供給至電氣零件。因而,收容裝置可使用電力來驅動電氣零件。
(構成26)如構成25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設置有支持前述電氣作動部之另一支持構件。 根據該構成,電氣零件係由收容部支持。因而,電氣零件更確實地固定於殼體。
(構成27)如構成25或26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第3構件,該第3構件之一端側對於前述第1構件安裝,另一端側對於前述第2構件安裝;且前述電氣作動部之至少一部分在與前述第1構件、前述收容部、及前述第2構件之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觀察下,配置於與前述第3構件重疊之位置。 根據該構成,收容裝置可高空間利用率地配置電氣作動部。
1:收容裝置 10:殼體 11:上表面凹部 12:上表面面板(第1構件) 12a:正面板 12b:背面板 12c,16e,18e:卡合孔 13:上表面開口(第2開口) 13a:開口斜面 14:下表面面板(第2構件) 14a,16a,18a:平坦面 14b,14c:抓手部 15,16d,18d,33,39,53:螺紋孔 16:正面面板(第3構件) 16b:單元開口 16c:正面開口 17:腳部 18:背面面板(第3構件) 18c:背面開口 19:側面面板(第4構件) 19a:卡合片 19g:傾斜面 19h,III,XIII,XIV,XV:平面 20:蓋體(蓋部) 20a:蓋體凹部 20b:倒角部 21:隆起部 21a:蓋部 21b:倒角部 21S:內部空間 22:使用者介面單元(顯示部、操作部) 23:正面吸氣口 23a:百葉窗 24:端子單元 25:背面排氣口 26:罩構件 27:把手罩 28:把手 28a:肋 29:面板側突起部 30:收容機構 31:取出/放入口(第1開口) 32:電池外殼(收容部) 34:框狀延伸部 35:板插通孔 37:金屬件插通孔 38:外殼側突起部 40:縱深部 41:端子孔 42:緩衝材 48:側壁 49:金屬件保持部 50:外殼框體(框狀部) 51:框體開口 52:突出部 54:外殼側連接端子(連接部) 60:安裝金屬件 61:連桿連結端 62:保持手柄 63:鎖定板 64:金屬件軸體 68:連桿軸體 70:連桿板 72:端子保持板 74:板軸體 76:鎖定機構 77:按壓部 78:抵接體 79:緩衝體 80:逆變器單元(作動裝置) 82:逆變器 84:基板 86:電氣零件 87:上緣支持構件 88:下緣支持構件 90:護罩 92:送風機 96:固定托架 96a:托架緩衝材 98:啟動電池 98a:啟動電池端子 100:電池(被收容物、蓄電裝置) 101:端面 102:電池手柄 103:端面 104:邊手柄部 105:突出面部 106:中央手柄部 107:電池側面 108:電池端子 109:曲面 120:通訊單元 120a:通訊單元端子 122:天線 145:連接纜線 150:緊固構件 FR:前方 LH:左方 UP:上方 V:假想線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收容裝置之立體圖。 圖2係殼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III切斷收容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4係收容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自上方觀察電池之立體圖。 圖6係自下方觀察電池之立體圖。 圖7係自上方觀察收容機構之立體圖。 圖8係電池外殼之俯視圖。 圖9係自下方觀察電池外殼之底部之立體圖。 圖10係外殼框體之立體圖。 圖11係自收容裝置之右方向觀察收容機構之概略圖。 圖12係自收容裝置之右方向觀察收容機構之概略圖。 圖13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XIII切斷收容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4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XIV切斷收容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5係沿圖1所示之平面XV切斷收容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6係顯示收容裝置之組裝構造之立體圖。 圖17係顯示收容裝置之組裝構造之立體圖。 圖18係自左側觀察收容裝置之立體圖。 圖19係自右側觀察收容裝置之側視圖。
12:上表面面板(第1構件)
12a:正面板
12b:背面板
13a:開口斜面
14:下表面面板(第2構件)
14b,14c:抓手部
16:正面面板(第3構件)
17:腳部
18:背面面板(第3構件)
18c:背面開口
20:蓋體(蓋部)
21:隆起部
21a:蓋部
21b:倒角部
21S:內部空間
22:使用者介面單元(顯示部、操作部)
23:正面吸氣口
24:端子單元
25:背面排氣口
26:罩構件
27:把手罩
28:把手
29:面板側突起部
30:收容機構
31:取出/放入口(第1開口)
32:電池外殼(收容部)
38:外殼側突起部
40:縱深部
48:側壁
54:外殼側連接端子(連接部)
62:保持手柄
80:逆變器單元(作動裝置)
84:基板
86:電氣零件
87:上緣支持構件
88:下緣支持構件
90:護罩
92:送風機
100:電池(被收容物、蓄電裝置)
102:電池手柄
107:電池側面
108:電池端子
109:曲面
FR:前方
UP:上方

Claims (27)

  1. 一種收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 殼體,其具有朝向互不相同之方向之6個大致四角形狀之面,且形成為大致多面體狀;及 收容部,其設置於前述殼體之內部,對被收容物可取出/放入地予以收容;且 前述殼體具有對於前述收容部分別安裝之第1構件及第2構件; 前述第2構件隔著前述收容部安裝於前述第1構件之相反側。
  2. 如請求項1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設置可供前述被收容物取出/放入之第1開口;且 前述第1構件安裝於與前述收容部之前述第1開口對應之位置,且設置有重疊於前述第1開口且可取出/放入前述被收容物之第2開口。
  3. 如請求項2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第1構件設置蓋部,該蓋部可開閉地覆蓋前述第2開口之至少一部分。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設置為可將前述第2構件以設為鉛直方向下方側之姿勢載置。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第3構件,該第3構件之一端側對於前述第1構件安裝,另一端側對於前述第2構件安裝。
  6. 如請求項5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第3構件設置有用於供使用者手持之把手。
  7. 如請求項5或6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第3構件,設置有顯示部與操作部之至少任一者,且該顯示部顯示對前述收容裝置之使用者提供之資訊; 該操作部接收來自前述收容裝置之利用者之操作。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2個前述第3構件;且 2個前述第3構件之一者隔著前述收容部對於另一前述第3構件之相反側之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安裝。
  9. 如請求項8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及2個前述第3構件各者連結成包圍前述收容部之框狀,形成框狀部。
  10. 如請求項9之收容裝置,其包含附屬零件;且 前述附屬零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前述框狀部之內周為內側。
  11. 如請求項10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附屬零件對於前述收容部之位於較前述框狀部之內周為內側之部分直接或經由支持構件而安裝。
  12. 如請求項10或11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被收容物係蓄電裝置;且 前述附屬零件係與收容於前述收容部之前述蓄電裝置電性連接之電氣附屬機器。
  13. 如請求項5至12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對於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及前述第3構件安裝之第4構件。
  14. 如請求項13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第4構件之朝向前述殼體之外部之外表面包含:主面,其位於中央且具有平坦部;及傾斜面,其與該主面連續,且向外緣傾斜。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與前述第4構件之至少任一者設置向另一者延伸之延伸部。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2個前述第4構件;且 2個前述第4構件之一者隔著前述收容部對於另一前述第4構件之相反側之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及前述第3構件安裝。
  17. 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設置為可將前述第4構件以設為鉛直方向下方側之姿勢載置。
  18. 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第1構件形成前述殼體之6個前述面中之1個面之第1面;且 前述第2構件形成與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面對向之面之第2面; 前述第3構件形成與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面交叉之第3面; 前述第4構件形成與前述殼體之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面、以及前述第3面交叉之第4面。
  19. 如請求項1至18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被收容物相對於通過前述被收容物之中心、且沿著前述被收容物對於前述收容部取出/放入之方向延伸之軸線,形成為旋轉非對稱之形狀;且 前述收容部具有包圍前述軸線之另一框狀部; 前述另一框狀部於前述被收容物對於前述收容部以規定之姿勢插入時,容許前述被收容物向前述收容部之插入; 於前述被收容物對於前述收容部以與前述規定之姿勢不同之姿勢插入時,阻礙前述被收容物向前述收容部之插入。
  20. 如請求項19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另一框狀部與前述收容部形成為個別構體。
  21. 如請求項20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另一框狀部係由具備較前述收容部之材料為高之強度及/或剛性之材料形成。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之內側面具有向前述收容部之內部突出之突出部。
  23. 如請求項1至22中任一項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被收容物係蓄電裝置;且 前述收容部具有與前述蓄電裝置電性連接之連接部。
  24. 如請求項23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連接部之至少一部分在與前述第1構件、前述收容部、及前述第2構件之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觀察下,配置於與前述第2構件重疊之位置。
  25. 如請求項23或24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收容裝置包含電性連接於前述連接部之電氣作動部。
  26. 如請求項25之收容裝置,其中於前述收容部設置有支持前述電氣作動部之另一支持構件。
  27. 如請求項25或26之收容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具有第3構件,該第3構件之一端側對於前述第1構件安裝,另一端側對於前述第2構件安裝;且 前述電氣作動部之至少一部分在與前述第1構件、前述收容部、及前述第2構件之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觀察下,配置於與前述第3構件重疊之位置。
TW112112426A 2022-03-31 2023-03-31 收容裝置 TW202347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0156 2022-03-31
JP2022-060156 2022-03-31
JP2022-136282 2022-08-29
JP2022136282 2022-08-29
JP2022-147335 2022-09-15
JP2022147335 2022-09-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7868A true TW202347868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20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2426A TW202347868A (zh) 2022-03-31 2023-03-31 收容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7868A (zh)
WO (2) WO20231910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51Y2 (ja) * 1987-11-20 1994-02-16 セイコー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メモリバックアップ機能付電子機器
JP2002149055A (ja) * 2000-11-10 2002-05-22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電気・電子回路用研修装置
JP2007012882A (ja) * 2005-06-30 2007-01-18 Canon Inc 携帯型電子機器
WO2014155903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2017174982A (ja) * 2016-03-24 2017-09-28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9923727B (zh) * 2016-10-18 2022-09-16 未来实验室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负载监视器
JP7341722B2 (ja) * 2019-05-21 2023-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給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91041A1 (ja) 2023-10-05
WO2023191042A1 (ja)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75894C2 (ru)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батарея и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ручная машина с е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JP4540723B2 (ja) パック電池
JP5204922B2 (ja) 充電台
JP4881488B1 (ja) 充電器、電子機器、および収納ケース
CN105990875B (zh) 携带型电源装置
CN112514143A (zh) 电池单元
JP4772907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池パック
TW202347868A (zh) 收容裝置
JP2013045689A (ja) 電源装置
JP2013218927A (ja) 電池パック
WO2024058268A1 (ja) 収容装置
WO2024034635A1 (ja) 収容装置
JP2023150841A (ja) 保持装置
CN215979751U (zh) 充气泵
JP3151613U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とその接触端子
JP5193499B2 (ja) バッテリボックスの収納構造
CN210273549U (zh) 便携式电源
JP2024024384A (ja) 収容装置
JP3917016B2 (ja) 擬似電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小型機器
WO2023191040A1 (ja) 作動装置
CN111146841B (zh) 移动电源箱和布控球组件
US20240097465A1 (en) Portable energy station, stacked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ortable energy station
TW200405962A (e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fuel cells
CN215682841U (zh) 遥控发射器
CN214127549U (zh) 一种电力安全教育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