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9681A - 鑽頭停止器 - Google Patents

鑽頭停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9681A
TW202339681A TW111146579A TW111146579A TW202339681A TW 202339681 A TW202339681 A TW 202339681A TW 111146579 A TW111146579 A TW 111146579A TW 111146579 A TW111146579 A TW 111146579A TW 202339681 A TW202339681 A TW 2023396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aforementioned
hole
drill bit
joysti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3483B (zh
Inventor
岡崎賢
伊藤匡史
伊原秀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學校法人東京女子醫科大學
日商奧林巴斯泰爾茂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學校法人東京女子醫科大學, 日商奧林巴斯泰爾茂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學校法人東京女子醫科大學
Publication of TW202339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3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34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鑽頭停止器1係具備:本體2,係具有供鑽軸貫穿的貫通孔2a;及操縱桿3,係以在將本體2固定於貫通孔2a內的鑽軸之固定位置以及將本體2從鑽軸釋放的解除固定位置之間,能夠繞特定旋轉軸線旋轉的方式而為本體2所支撐。操縱桿3係具有抵接部3c,該抵接部3c係在沿貫通孔2a之中心軸線O的方向上抵接在安裝於鑽軸的其他構件,抵接部3c於操縱桿3處於解除固定位置的狀態下,係配置在沿中心軸線O的方向上與本體2間隔開的位置。

Description

鑽頭停止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鑽頭停止器。
以往,已知有安裝於用於在骨上開孔的外科用鑽頭上的鑽頭停止器(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2)。 如圖12所示,當以雙皮質固定的方式將螺釘20固定在諸如脛骨的管狀骨骼A上時,會在近側及對側的兩側皮質骨D1, D2上鑽出貫通孔。圖12顯示者為內側開口式高位脛骨截骨手術(OWHTO: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其係以螺釘20將骨板21固定在脛骨A的內側表面。雙皮質固定是一種將螺釘20貫穿近側及對側的皮質骨D1, D2的固定方法。這種方法係使螺釘20以兩處固定在硬質的皮質骨上,故能獲得螺釘20對骨A的高固定強度。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4-128313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3-15413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骨A的相反側會存在有神經B及血管C等組織。在專利文獻1、2中,係於對側皮質骨D2上開孔之際,可大致調整鑽頭停止器的位置,以將從近側皮質骨D1表面直到停止器前端的距離設為大致與對側皮質骨D2的厚度尺寸相當,藉此,鑽頭前端在貫穿對側皮質骨D2後,鑽頭的前進即會停止。 然而,為了以鑽頭停止器正確地控制從對側皮質骨D2突出的鑽頭的突出量,必須正確地調整鑽頭停止器相對於鑽頭的位置。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況所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正確且簡單地調整相對於鑽頭之位置的鑽頭停止器。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安裝於用在骨上開孔的外科用鑽頭的鑽軸上的鑽頭停止器,具備有:本體,係具有供前述鑽軸貫穿的貫通孔;及操縱桿,係以在將該本體固定於前述貫通孔內的前述鑽軸之固定位置以及將前述本體從前述鑽軸釋放的解除固定位置之間,能夠繞特定旋轉軸線旋轉的方式而為前述本體所支撐,該操縱桿係具有抵接部,該抵接部係在沿前述貫通孔之中心軸線的方向上抵接在安裝於前述鑽軸的其他構件,前述抵接部於前述操縱桿處於前述解除固定位置的狀態下,係配置在沿前述貫通孔之中心軸線的方向上與前述本體間隔開的位置。
以下,將參考圖式,針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鑽頭停止器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鑽頭停止器1係安裝於用在骨上開孔的外科用鑽頭的鑽軸10的側表面,用於限制鑽軸10插入骨中的插入量。特別是當在骨上開設用於固定雙皮質螺釘的下孔時,會使用鑽頭停止器1。
例如,在圖12所示之內側開口式高位脛骨截骨手術(OWHTO)中,為了將骨板21更加強力地固定在脛骨A上,需將配置在截骨部遠位側之螺釘20以雙皮質固定的方式固定在脛骨A上。在螺釘20的延長線上存在神經B及動脈C,而從對側皮質骨D2的外表面直到神經B及動脈C的距離為10mm~20mm左右。因此,將從對側皮質骨D2的外表面突出的鑽軸10前端的突出量控制在2mm~3mm為佳。
如圖1及圖2所示,鑽頭停止器1係具備:本體2,係具有供鑽軸10貫穿的貫通孔2a;操縱桿3,係用於將本體2固定至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及從鑽軸10解除其固定;及銷4,係用於將操縱桿3連接至主體2。 主體2、操縱桿3及銷4係由如不銹鋼等具備生物相容性及強度的金屬材料製成。
如圖2至圖3C所示,主體2係具備構成主體2之主要部分的主部5、主部5所支撐之上板(按壓構件)6及下板(調整構件)7。一範例中,主部5及板6, 7係作為無接縫之單一構件所成形而成。圖3A至圖3C係沿著包含貫通孔2a的中心軸線O,且垂直於操縱桿3的旋轉軸線P的平面所截取之鑽頭停止器1的縱剖視圖。
主部5係在周向上之一部份於長邊方向上有切口而大致呈部分圓筒狀的構件,操縱桿3係配置於主部5的切口部分的帶板狀構件。主部5的前端部及操縱桿3的前端部係形成有在垂直於中心軸線O的方向上相互連通的銷孔5a, 3a。藉由插入在銷孔5a, 3a內的銷4,則操縱桿3的前端部便以能夠繞既定旋轉軸線P旋轉的方式連接於本體2的前端部。旋轉軸線P為銷4的中心軸線。銷4的兩端係透過如焊接等方式固定於主部5。
以下,將平行於中心軸線O的方向定義為鑽頭停止器1的前後方向,將平行於旋轉軸線P的方向定義為鑽頭停止器1的左右方向,將垂直於中心軸線O及旋轉軸線P雙方的方向定義為鑽頭停止器1的上下方向。操縱桿3係配置在相對於貫通孔2a之上側。
上板6及下板7係與中心軸線O平行地延伸的薄板狀構件,而隔著中心軸線O在上下方向彼此相對。上板6係配置在相對於貫通孔2a的上側,下板7係配置在相對於貫通孔2a的下側。板6, 7係配置於主部5的內側,板6, 7的中心軸線O側的內表面6a, 7a係分別劃分出貫通孔2a的一部分。亦即,內表面6a會形成貫通孔2a的圓筒狀的內表面的一部分,而內表面7a會形成貫通孔2a的圓筒狀的內表面的其他部分。
上板6係以能夠至少沿下方向,即朝向中心軸線O的方向而彈性位移的方式,為主部5所支撐。上板7係以能夠至少沿下方向,即遠離中心軸線O的方向而彈性位移的方式,為主部5所支撐。 具體而言,各板6, 7的基端部係固定於主部5,各板6, 7並以懸臂方式為主部5所支撐。各板6, 7的前端部係可在上下方向位移的自由端部。藉由薄板所形成之板6, 7的撓曲,各板6, 7的前端部便得以在上下方向彈性位移。
操縱桿3係相對於上板6而配置在中心軸線O的相反側,即上板6的上側,藉由繞著旋轉軸線P旋轉而能夠相對於本體2開閉。具體而言,操縱桿3係能夠在圖3A所示之打開位置(解除固定位置)與圖3B及圖3C所示之關閉位置(固定位置)之間,繞旋轉軸線P旋轉。
關閉位置係操縱桿3會將上板6往下方向按壓,藉此將本體2固定於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之位置。具體而言,被操縱桿3按壓的上板6會因撓曲而向下側位移,如圖3C所示,使得內表面6a被壓靠在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的側表面上。藉此,透過內表面6a與鑽軸10的側表面之間的摩擦,便可將鑽頭停止器1固定至鑽軸10。 打開位置係操縱桿3會釋放上板6,藉此解除本體2對鑽軸10的固定的位置。具體而言,從按壓中釋放的上板6會藉由彈性復原力而向上側位移,並藉此解除鑽頭停止器1對鑽軸10的固定。
此處,如圖3C所示,從操縱桿3施加到上板6的按壓力,亦會經過鑽軸10而施加到下板7。因此,與上板6相同地,下板7也會因撓曲而向下側位移。透過此下板7的位移,如後所述,操縱桿3旋轉到關閉位置所需的力便不受鑽軸10直徑的偏差影響,而可調整在一定的範圍內。
在本實施形態中,操縱桿3係在與本體2連接的前端部具有凸輪面3b的凸輪桿。凸輪面3b係由操縱桿3的前端部的前端面、下表面及上表面所構成,並繞旋轉軸線P彎曲的凸狀曲面。凸輪面3b會在操縱桿3處於打開位置時與上板6輕微接觸,或者會稍微從上板6分離,並藉由操縱桿3向關閉位置的旋轉,在接觸上板6的同時繞旋轉軸線P旋轉。從旋轉軸線P至凸輪面3b與上板6的接觸點為止的距離,係隨著操縱桿3從打開位置旋轉至關閉位置而逐漸增加。因此,隨著操縱桿3接近關閉位置,凸輪面3b對上板6施加的按壓力也會逐漸增加。當操縱桿3處於關閉位置的狀態下,凸輪面3b與上板6之間的摩擦會阻止操縱桿3向打開方向旋轉,從而使操縱桿3穩定地固定於關閉位置。
圖4係表示凸輪面3b的較佳設計之一例。凸輪面3b會繞著與旋轉軸線P平行的中心軸線Q彎曲成圓弧狀或大致圓弧狀。在關閉位置,凸輪面3b的中心軸線Q會偏心至相對於旋轉軸線P的下側。因此,圖4中的距離rb係大於距離ra,從旋轉軸線P到凸輪面3b的距離會從點α到點β逐漸增加。點α是打開位置時之凸輪面3b的最下端,點β是關閉位置時之凸輪面3b的最下端。
在板6, 7未被操縱桿3施加按壓力的狀態下,貫通孔2a的直徑係略大於鑽軸10的直徑。例如,將鑽軸10的直徑設計為4.9mm,將貫通孔2a的直徑設計為5.0mm。然而,鑽軸10的直徑會因尺寸公差而存在偏差。鑽頭停止器1可藉由設置下板7來應對鑽軸10的直徑偏差。
亦即,在不設置下板7的情形,當鑽軸10的直徑大於標準值時,因凸輪桿3旋轉到關閉位置的阻力增加,可能使凸輪桿3難以旋轉到關閉位置,或使鑽軸10的側表面變形。在設置有下板7的情形,藉助下板7因應凸輪桿3施加至上板6的按壓力的大小所產生的位移,即使鑽軸10的直徑大於標準值,也能夠以與鑽軸10的直徑小於標準值時大致相同的力,將凸輪桿3旋轉到關閉位置。 凸輪面3b的設計,以鑽軸10的直徑在尺寸公差內時,下板7必然會撓曲位移的方式為佳。
操縱桿3係進一步具有抵接部3c,該抵接部3c係在沿著中心軸線O的方向上,抵接於安裝在鑽軸10的其他構件。如圖5所示,當操縱桿3處於打開位置之狀態時,抵接部3c係配置於在前後方向上面向本體2的前端面且在前後方向上與本體2間隔特定間隔L的位置,並朝向與本體2相反的一側。因此,藉由使抵接部3c在操縱桿3處於打開位置之狀態時抵接於其他構件12的基端表面,便能夠將構件12與本體2之間的間隔調整為特定的間隔L。
於一範例中,係在操縱桿3的上表面3d設有從上表面3d突出的凸部3e。抵接部3c係由操縱桿3的基端側之凸部3e的側表面所構成。操縱桿3的上表面3d係操縱桿3處於關閉位置之狀態時會被配置於上側的表面。上表面3d與抵接部3c所構成的角度,較佳為90°或接近90°的角度。這種情況下,可藉由使上表面3d和抵接部3c之間的角與構件12的側表面和基端表面之間的角相觸,來調整構件12與本體2之間的間隔。 間隔L係因應對側皮質骨D2的厚度,以及鑽軸10的前端從對側皮質骨D2的外表面突出時的特定突出量所設計。於一範例中,假設皮質骨D2的標準厚度為約5mm,且特定突出量為約2mm~3mm,則將間隔L設計為8mm。
接著,針對使用安裝有鑽頭停止器1的鑽頭在骨上鑽孔的方法,參照圖6來進行說明。 圖6係表示在以螺釘20將骨板21固定於骨A外表面的手術中,在骨A上鑽出用於將螺釘20以雙皮質固定法固定於骨A之下孔的步驟。骨A係為脛骨或大腿骨等的管狀骨骼,其內側柔軟的海綿骨E為外側堅硬的皮質骨D所覆蓋。骨板21上安裝有用於引導鑽軸10的筒狀鑽頭導引件11。
首先,在步驟S1中,施術者將鑽頭停止器1固定於鑽軸10的基端部,並將C形環12安裝在鑽軸10的前端與鑽頭停止器1之間的所欲位置。C形環12係藉由C形環12的內表面與鑽軸10的側表面之間的摩擦來固定於鑽軸10,並可抵抗摩擦而在鑽軸10的長邊方向上移動。C形環12的使用係基於下列目的:用於根據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與C形環12之間的距離來掌握鑽軸10插入骨A中的插入量,以及用於確保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表面與鑽頭停止器1之間的距離。
接著,在步驟S2中,施術者會操作電鑽13使鑽軸10旋轉,以旋轉的鑽軸10在骨A上從近側皮質骨D1的外表面鑽出直抵對側皮質骨D2內表面的孔。在骨A上鑽孔的過程中,C形環12抵接於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表面後,鑽軸10即會相對於C形環12移動。當鑽軸10的前端接觸對側皮質骨D2的內表面時,施術者即會暫時停止鑽軸10的旋轉和前進。由於當鑽軸10的前端接觸對側皮質骨D2的內表面時,抵抗鑽軸10前進的阻力會急遽增加,施術者根據傳導至其握持電鑽13之手上的阻力的增加,便可認識到鑽軸10的前端已接觸到對側皮質骨D2的內表面。
接著,在步驟S3中,施術者藉由將操縱桿3旋轉至打開位置,來解除鑽頭停止器1對鑽軸10的固定。接著,施術者在確認C形環12抵接至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表面後,便將鑽頭停止器1相對於鑽軸10移動至C形環12側,來將鑽頭停止器1定位於抵接部3c抵接於C形環12的基端表面之位置,再藉由將操縱桿3旋轉至關閉位置,來再次將鑽頭停止器1固定於鑽軸10。 接著,在步驟S4中,施術者會再度開始使鑽軸10旋轉和前進,並使鑽軸10前進直到本體2的前端表面接觸至C形環12的基端表面為止。當主體2的前端表面接觸到C形環12的基端表面時,施術者即停止鑽軸10的旋轉及前進,並終止鑽孔。
另外,C形環12係根據需求而安裝至鑽軸10上者,而並非必須使用。在不使用C環12之情形,於步驟S3中,將鑽頭停止器1定位在抵接部3c抵接於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表面之位置,在步驟S4中,會使鑽軸10前進,直到本體2的前端表面接觸至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表面為止。
如此般,根據本實施形態,當鑽軸10的前端從對側皮質骨D2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量達到特定的突出量時,本體2的前端表面便會抵接於C形環12的基端表面。藉此,當鑽軸10的前進會被機械性地阻止,同時施術者亦可認識到鑽軸10的前端已從對側皮質骨D2的外表面僅突出了特定的突出量。從而,能夠防止骨A的過度穿孔。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鑽頭停止器1係藉由板6, 7與鑽軸10之間的摩擦而直接固定於鑽軸10的側表面。因此,無論電鑽13的夾頭種類為何、其為電動式抑或手動式,都能夠在各種類型的鑽頭上使用鑽頭停止器1,從而能夠提供通用性高的鑽頭停止器1。此外,由於鑽軸10上安裝鑽頭停止器1的位置沒有限制,因此安裝位置可以在鑽軸10的長邊方向上無段變位,從而可在鑽軸10的任意位置上安裝鑽頭停止器1。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鑽頭停止器1對鑽軸10的固定及解除固定,係僅依靠凸輪桿3的旋轉來執行。此外,凸輪桿3在可利用較小的力進行旋轉操作的同時,還可獲得本體2對鑽軸10施加的較大固定力。因此,施術者僅使用例如單手拇指即可旋轉凸輪桿3,得以簡單地進行鑽頭停止器1的固定及解除固定之操作。 在一設計例中,當鑽軸10的直徑為4.85mm~4.90mm,貫通孔2a的直徑為5.0mm,凸輪面3b的距離rb與距離ra之差為0.2mm時,可以獲得150N以上的固定力。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在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的下側係設有與上板6同樣地可位移的下板7。藉此,得以不受因尺寸公差所引起的鑽軸10的直徑偏差影響,而能夠藉由將操縱桿3容易地旋轉至關閉位置,來確實地將鑽頭停止器1固定在鑽軸10上。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使用設於操縱桿3上的抵接部3c,可正確且簡單地將C形環12和本體2之間的間隔調整為特定的間隔。此外,操縱桿3的旋轉操作及本體2相對於鑽軸10的移動,均可僅使用單手來進行。因此,可以在用單手握持電鑽13的同時,僅使用另一隻手來調整鑽頭停止器1相對於C形環12的位置。 未設置抵接部3c的情況,則需要以目測或用其他裝置來測量本體2的前端表面與C環12的基端表面之間的間隔,再調整鑽頭停止器1的位置。因此,不僅操作繁雜,也難以僅用另一隻手來調整鑽頭停止器1的位置。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本體2的主部5及板6, 7係與鑽軸10同軸配置,且操縱桿3可在前後方向上旋轉,故能夠縮小鑽頭停止器1的軸徑。例如,鑽頭停止器1的最大外徑可以縮小到15mm。藉此,可以防止手術時鑽頭停止器1與周圍的其他器械互相干涉。例如,在OWHTO中,有時會將器械同時插入至骨板21上相鄰的兩個孔中。在這種情況下,即能夠防止鑽頭停止器1與相鄰的其他器械互相干涉。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操縱桿3處於關閉位置時,鑽頭停止器1的整體重心G較佳為配置於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的內側,更佳為配置於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的長邊軸線(即中心軸線O)上,或者長邊軸線的附近。 根據此結構,藉由使鑽頭停止器1的重心G接近鑽軸10的中心軸線,便能夠降低鑽軸10旋轉時之鑽軸10的抖動。
在圖1至圖3C的鑽頭停止器1中,為了調整重心G的位置,在主部5的下側部分係設有朝向中心軸線O凹陷的凹部5b。在沒有凹部5b的情形,會因主部5的上側部分被切除,使重心G偏向中心軸線O的下側。藉由設置凹部5b,能夠將重心G向上側移動,而配置在中心軸線O的附近。
凹部5b係以具有適合施術者手指的形狀為佳。舉一例而言,在操作鑽頭停止器1時,施術者會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食指指腹放在主體部分5的下表面上。因此,凹部5b較佳由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凹狀曲面所形成。藉由此結構,施術者便能夠更牢固地用手指把持住鑽頭停止器1,從而提高可操作性。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操縱桿3雖是藉由繞左右方向上的旋轉軸線P旋轉,而在前後方向上進行開閉,但操縱桿3也可以如圖8至圖9B所示,藉由繞平行於中心軸線O的旋轉軸線P旋轉,而在左右方向上進行開閉的方式所構成。圖9A至圖9B係沿著軸線O、P的方向,從前端側觀察鑽頭停止器1的正面視圖。
在圖8至圖9B的另一實施形態中,本體2係具備大致呈半圓形的板狀主部5,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板6。上板6的右端部係固定在主部5上,上板6是以懸臂的方式為主部5所支撐。上板6的左端部可在上下方向位移。藉由凸輪桿3按壓上板6的左端部,上板6便會被壓靠在鑽軸10的側表面上,而將本體2固定於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主部5的下側部分係設有凹部5b,藉此,會在操縱桿3處於關閉位置的狀態時使鑽頭停止器1整體的重心G位於貫通孔2a內的鑽軸10的內側。在此實施形態中,也可設置未示於圖中之下板7。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操縱桿3雖係凸輪桿,但只要操縱桿3能夠藉由旋轉至關閉位置來按壓上板6,則操縱桿3亦可為其他結構的操縱桿。如有需要,亦可設置用以將操縱桿3暫時固定在關閉位置的固定機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按壓構件6及調整構件7雖係以懸臂方式被支撐的板狀構件,但只要按壓構件及調整構件能夠經由操縱桿3施加於其上的按壓力而至少向下方彈性位移,則亦可採用其他的形態。例如,按壓構件及調整構件可為經由彈簧等彈性構件而為主部5所支撐的任意形狀構件,亦可為能夠藉由彈性構件的變形而位移的構件。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抵接部3c雖係設於操縱桿3的前端與基端之間的位置的上表面3d上,但抵接部的結構並不限於此,可為適當的變更。圖10A至圖11C係表示抵接部的其他結構例。圖10C至圖11C係表示將抵接部3c抵接在為其他構件12之鑽頭導引件11的基端面上的使用例。
圖10A至圖10C中,操縱桿3的基端設有從上表面3d突出的凸部3f,抵接部3c係由操縱桿3的基端表面(凸部3f的基端表面)所構成。凸部3f係設有用於沿徑向接收鑽軸10的凹部3g。如圖10C所示,藉由將鑽軸10嵌入至凹部3g內,可在不干涉鑽軸10的情況下使操縱桿3處於打開位置,而能夠使配置於鑽頭停止器1最前端側的抵接部3c抵接於構件12。
如圖11A至圖11C所示,抵接部8a設於本體2上,並可藉由彈性構件8的彈性變形而相對於本體2在前後方向上位移。 彈性構件8為如螺旋彈簧般的筒狀構件。如圖11C所示,在本體2的前端部係形成有用於容納彈性構件的大致呈圓筒狀的狹縫2b,其係與中心軸線O同軸地形成在貫通孔2a的徑向外側。彈性構件8在自然狀態下係從本體2的前端表面突出,並且在前後方向上被壓縮後,彈性構件8整體便能夠容納於狹縫2b中。抵接部8a係由彈性構件8的前端表面所構成。抵接部8a亦可由固定於彈性構件8的前端的其他構件所構成。
如圖11A所示,藉由使自然狀態下的彈性構件8前端的抵接部8a抵接於其他構件12的基端表面,便可將構件12與本體2之間的間隔調整為由彈性構件8的自然長度所定的特定間隔L。之後,可在壓縮彈性構件8的同時使鑽軸10前進,直到本體2的前端表面接觸構件12為止。
1:鑽頭停止器 2:本體 2a:貫通孔 3:操縱桿、凸輪桿 3b:凸輪面 3c,8a:抵接部 6:上板(按壓構件) 7:下板(調整構件) 10:鑽軸 O:中心軸線 P:旋轉軸線
圖1係表示一實施形態之鑽頭停止器之使用狀態的側視圖。 圖2係圖1的鑽頭停止器之立體分解圖。 圖3A係用於說明圖1的鑽頭停止器之作用的縱剖視圖,顯示操縱桿處於打開位置的狀態。 圖3B係用於說明圖1的鑽頭停止器之作用的縱剖視圖,顯示操縱桿處於關閉位置的狀態。 圖3C係用於說明圖1的鑽頭停止器之作用的縱剖視圖,顯示貫通孔中配置有鑽軸,且操縱桿處於關閉位置的狀態。 圖4係設置有凸輪面的凸輪桿的前端部的側視圖。 圖5係針對操縱桿之抵接部的使用方法的說明圖。 圖6係針對使用安裝有圖1的鑽頭停止器的鑽頭在骨上開孔鑽骨的步驟的說明圖。 圖7係說明圖1的鑽頭停止器之重心位置的正面視圖。 圖8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鑽頭停止器之使用狀態的側視圖。 圖9A係圖8的鑽頭停止器的正面視圖,顯示操縱桿處於打開位置的狀態。 圖9B係圖8的鑽頭停止器的正面視圖,顯示操縱桿處於關閉位置的狀態。 圖10A係表示抵接部之一變形例之鑽頭停止器的立體圖,顯示操縱桿處於打開位置的狀態。 圖10B係操縱桿處於關閉位置狀態下之圖10A的鑽頭停止器的立體圖。 圖10C係說明10A及10B的抵接部的使用方法的側視圖。 圖11A係表示抵接部之另一變形例之鑽頭停止器的側視圖,為針對抵接部的使用方法的說明圖。 圖11B係表示主體藉由彈性構件的壓縮而與其他構件接觸之狀態的圖。 圖11C係圖11A及圖11B的鑽頭停止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12係說明OWHTO的圖。
無。
1:鑽頭停止器
2:本體
2a:貫通孔
3:操縱桿、凸輪桿
3a,5a:銷孔
3b:凸輪面
3c:抵接部
3d:上表面
3e:凸部
4:銷
5b:凹部
6:上板(按壓構件)
6a,7a:內表面
7:下板(調整構件)
O:中心軸線

Claims (5)

  1. 一種鑽頭停止器,係安裝於用在骨上開孔的外科用鑽頭的鑽軸上,具備有: 本體,係具有供前述鑽軸貫穿的貫通孔;及 操縱桿,係以在將該本體固定於前述貫通孔內的前述鑽軸之固定位置以及將前述本體從前述鑽軸釋放的解除固定位置之間,能夠繞特定旋轉軸線旋轉的方式而為前述本體所支撐; 該操縱桿係具有抵接部,該抵接部係在沿前述貫通孔之中心軸線的方向上抵接在安裝於前述鑽軸的其他構件; 前述抵接部於前述操縱桿處於前述解除固定位置的狀態下,係配置在沿前述貫通孔之中心軸線的方向上與前述本體間隔開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鑽頭停止器,其進一步具備有設於前述本體,並形成前述貫通孔之內表面的一部分的按壓構件; 前述按壓構件能夠朝向前述貫通孔的中心軸線的方向位移; 前述操縱桿係相對於前述按壓構件而配置於前述中心軸線的相反側,在前述固定位置上將前述按壓構件朝向前述中心軸線的方向按壓,並在前述解除固定位置上釋放前述按壓構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鑽頭停止器,其具備設於前述本體,並形成前述貫通孔之內表面的其他部分的調整構件; 前述按壓構件及前述調整構件係隔著前述中心軸線彼此相對; 前述調整構件係能夠位移於遠離前述中心軸線的方向。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鑽頭停止器,其中,前述操縱桿係在與前述本體連接的前述操縱桿的一端部具有繞前述特定旋轉軸線彎曲的凸輪面的凸輪桿,前述凸輪面係藉由前述操縱桿的旋轉,在接觸前述按壓構件的同時旋轉; 從前述旋轉軸線至前述凸輪面上與前述按壓構件的接觸點為止的距離,係隨著前述操縱桿從前述解除固定位置旋轉至前述固定位置而逐漸增加。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鑽頭停止器,其中,前述鑽頭停止器之重心係配置於前述貫通孔內的前述鑽軸之內側。
TW111146579A 2021-12-22 2022-12-05 鑽頭停止器 TWI833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7727A JP7260118B1 (ja) 2021-12-22 2021-12-22 ドリルストッパ
JP2021-207727 2021-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681A true TW202339681A (zh) 2023-10-16
TWI833483B TWI833483B (zh) 2024-02-21

Family

ID=86005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579A TWI833483B (zh) 2021-12-22 2022-12-05 鑽頭停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60118B1 (zh)
TW (1) TWI833483B (zh)
WO (1) WO20231202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1560A (en) * 1994-10-07 1997-02-11 The Anspach Effort, Inc. Tool bit for a motor driven surgical instrument
US6679886B2 (en) * 2000-09-01 2004-01-20 Synthes (Usa) Tool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cavities in bone
US7740633B2 (en) * 2003-10-23 2010-06-22 Trans1 Inc. Guide pin for guiding instrumentation along a soft tissue tract to a point on the spine
US7753937B2 (en) * 2003-12-10 2010-07-13 Facet Solutions Inc. Linked bilateral spinal facet implants and methods of use
US9451990B2 (en) * 2004-02-17 2016-09-27 Globus Medical, Inc. Facet joint replacement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US7976548B2 (en) * 2005-08-24 2011-07-12 Greatbatch Medical S.A. Surgical tool holder for facilitated sterilization
AU2012256057B2 (en) * 2011-05-13 2016-05-12 Biomet Manufacturing, Llc Bi-cruciate knee system
US11771442B2 (en) * 2011-05-13 2023-10-03 Biomet Manufacturing Llc Bi-cruciate knee system
US9820754B2 (en) * 2011-08-24 2017-11-21 Mininvasive Ltd. Circular bone tunneling device employing a stabilizing element
JP6470971B2 (ja) * 2011-08-24 2019-02-13 ミニンヴェイシヴ リミティッド 関節鏡視下手術装置
JP5107468B1 (ja) * 2012-02-01 2012-12-26 順 岡田 外科用骨穿孔ドリルストッパー
JP5210457B1 (ja) * 2012-12-28 2013-06-12 順 岡田 外科用骨穿孔ドリルストッパー
WO2017137998A2 (en) * 2016-02-11 2017-08-17 T.A.G. Medical Devices - Agriculture Cooperative Ltd. Bone material removal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10695073B2 (en) * 2017-08-22 2020-06-30 Arthrex, Inc. Control system for retrograde drill medic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0276A1 (ja) 2023-06-29
JP2023092607A (ja) 2023-07-04
TWI833483B (zh) 2024-02-21
JP7260118B1 (ja)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0415B1 (en) Surgical drill guide
EP2082698B1 (en) Kirschner wire clamp
KR101169809B1 (ko) 뼈 플레이트용 신속 해제 드릴 가이드 조립체
JP4213609B2 (ja) ロッド固定用補助器具
EP2305154A1 (en) Rod holder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2324778A2 (en)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with captive anvilus
WO2020059773A1 (ja) 眼科用手術器具
TWI833483B (zh) 鑽頭停止器
TWI833484B (zh) 鑽頭停止器
TW202416905A (zh) 鑽頭停止器
EP3603581A1 (en) Base plate trial holding apparatus and knee implant surgical instrument set comprising same
JP4493618B2 (ja) 骨保持器
JP7368243B2 (ja) 骨用プレートの曲げ加工方法並びに曲げ加工用具および曲げ加工用具セット
JP4512902B2 (ja) 髄内釘位置決め装置
TWI735945B (zh) 骨科手術用器具
JP4955320B2 (ja) 整形外科手術器具セット
KR101587456B1 (ko) 뼈 고정용 치료기구
WO2015168358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clip applier
CN219782710U (zh) 医用工具
CN111818871B (zh) 医用螺钉手术器械、具有医用螺钉手术器械的手术机器人
WO2023037808A1 (ja) 止血弁の開閉機構、長尺状医療機器の固定機構および医療用コネクタ
JP2007029486A (ja) ガイド工具
JP2008212461A (ja) 整形外科手術器具セット
JP2006346321A (ja) 骨把持器具
JP5009562B2 (ja) 髄内釘及び整形外科手術器具セ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