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4311A - 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4311A
TW202324311A TW111110010A TW111110010A TW202324311A TW 202324311 A TW202324311 A TW 202324311A TW 111110010 A TW111110010 A TW 111110010A TW 111110010 A TW111110010 A TW 111110010A TW 202324311 A TW202324311 A TW 2023243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space
virtual object
virtual
realizing
processing progr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0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9195B (zh
Inventor
姚智原
朱宏國
李鐘彬
蔡永瑋
莊民州
Original Assignee
宅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宅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宅妝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9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919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4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431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在方法中,自一伺服器載入三維空間影像數據與虛擬物件影像,經重構後形成顯示在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三維空間影像與虛擬物件,通過處理器建立分別處理三維空間影像與虛擬物件影像的處理程序,其中以第一處理程序處理三維空間影像,以第二處理程序運作虛擬物件,第二處理程序根據使用者操作虛擬物件產生一操作指令,第一處理程序即接收到第二處理程序的操作指令,依據操作指令更新三維空間影像。

Description

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
說明書公開一種以第三人稱視角瀏覽三維空間的方法,特別是提供使用者通過瀏覽器操作虛擬物件瀏覽三維空間的一種方法與系統。
隨著逐漸成熟的立體影像形成與立體模型建模技術,發展出許多利用三維立體影像呈現物品的方式,舉例來說,可以使用照相機拍攝一場景的影像,並利用立體建模的軟體掃描空間,就可以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的影像。
進一步地,當建立一個場景的三維空間模型後,可以利用已經準備好針對此場景的圖像進行貼圖,其中技術例如將三維空間模型解構後,得出每個方位角度的面積、角度與頂點,並根據每個區塊生成對應的影像,每個區塊影像同樣具有三維的空間座標資訊,並儲存成檔案。之後要生成三維空間影像時,選取三維空間模型,將對應的區塊影像逐畫素執行立體空間的映射,貼圖生成三維空間影像。
當以立體建模技術建立一個空間的三維影像後,可以實現一個三維虛擬的展示空間,並提供使用者利用電腦輸入裝置(如滑鼠、鍵盤、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等)瀏覽此展示空間。
瀏覽三維虛擬空間講究的是一種虛擬實境的沉浸感,然而,習知技術除了採用頭戴式顯示器讓使用者可以體驗較佳的沉浸感外,利用一般平面瀏覽器並不容易有太好的沉浸感,並且實用性仍然受限於電腦設備的三維影像處理能力。
為提供較佳瀏覽三維虛擬空間的體驗,揭露書提出一種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其中特別地以不同處理程序處理三維空間影像的顯示以及提供使用者操作第三人稱視角的虛擬物件。
所述系統主要設有一伺服器,其中的資料庫儲存一或多個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以及提供執行於使用者裝置的三維空間瀏覽器,三維空間瀏覽器自伺服器下載一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可經第一處理程序重構後顯示三維空間,以第二處理程序運作虛擬物件。
根據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實施例,在使用者裝置中執行三維空間瀏覽器,經連線伺服器後,自伺服器載入三維空間影像數據與虛擬物件影像,經重構後形成顯示在此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三維空間影像與設於特定位置的虛擬物件。其中以第一處理程序處理三維空間影像,以第二處理程序運作虛擬物件。當使用者操作虛擬物件時,第二處理程序根據使用者置操作虛擬物件產生操作指令,第一處理程序於是接收到第二處理程序的操作指令,即可依據操作指令更新三維空間影像,例如自伺服器載入對應某一視角與一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此三維空間影像數據可為一全景圖數據。
優選地,所述方法通過執行於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一瀏覽器程式語言處理顯示在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三維空間與該虛擬物件,並以一層疊樣式表設定顯示畫面的樣式及佈局。
進一步地,虛擬物件可為動態虛擬物件,通過第二處理程序,虛擬物件可以動畫回應使用者的操作指令。
進一步地,虛擬物件可通過層疊樣式表以動畫切換影格的方式模擬行走效果,產生向前走的動畫、向後走的動畫,或是左右轉的動畫。
進一步地,除使用者操作的虛擬物件外,伺服器可再以不同的處理程序於三維空間內另外建立一或多個以人工智慧技術運作的虛擬物件,當使用者操作虛擬物件,即可通過一互動功能與其他一或多個虛擬物件互動。
進一步地,通過伺服器同一時間還可服務連線伺服器的多個使用者,並以不同的處理程序處理多個使用者登入由三維空間影像所呈現的三維空間操作各自的虛擬物件產生的操作指令。同樣地,使用者可操作虛擬物件,以通過互動功能與三維空間內其他一或多個操作虛擬物件的使用者互動。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訊號,但這些元件或者訊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訊號與另一訊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揭露書關於一種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其中技術目的之一是提供使用者在進入一個虛擬三維空間時,可以藉由操作一個虛擬物件(如一虛擬之人)瀏覽三維空間,以此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三維空間導引的技術。
然而,為了解決同時處理三維影像與其中虛擬物件耗費運算資源的問題,揭露書所提出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利用一個支援三維影像處理的瀏覽程式,讓三維空間數據處理與虛擬物件處理以不同的處理程序運行,並提供虛擬物件與三維空間兩個處理程序的溝通機制,能在優化運算程序的方式下達到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目的。
圖1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實施例圖,其中伺服端設有伺服器101,伺服器101提供一或多個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根據使用者傳送的請求發送對應的數據,必提供使用者虛擬物件相關數據。另提供在使用者端的使用者裝置中執行對應服務的瀏覽器,經瀏覽器連線伺服器101後,可以選擇場景與虛擬物件,瀏覽器將啟始至少兩個處理程序,第一處理程序用於處理三維空間影像數據,包括連線伺服器101載入對應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以及重構顯示三維空間,第二處理程序用於處理虛擬物件的顯示與操作。
根據圖示的實施例,在系統端設有提供三維空間瀏覽服務的伺服器101與資料庫110,資料庫110中儲存有針對一或多個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111以及使用者資料113,伺服器101通過網路10提供服務給各端使用者裝置103、105,讓使用者裝置103、105通過一特定應用程式存取伺服器101中的資源。根據實施例,系統可通過應用程式提供一或多個使用者選擇進入某一場景的虛擬三維空間中,例如虛擬展示間、房屋物件、虛擬教學現場或遊戲空間等,並提供多人之間互動,或是使用者可與其中人工智能技術運作的其他虛擬物件互動。
根據實施例,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系統提供使用者端的使用者裝置103、105安裝一應用程式,如三維空間瀏覽器,如圖2所示的三維空間瀏覽器200,並提供使用者設定進入一個三維空間210並可執行瀏覽內容的虛擬物件220,例如虛擬的人物、動物、車輛或各種物品等。
根據圖2所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實施例示意圖,其中使用者端的裝置可自伺服器下載一特定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並經使用者裝置中執行的三維空間瀏覽器200處理,經第一處理程序重構後形成一個視覺化的三維空間210,再通過另一處理程序(第二處理程序)運作一虛擬物件220,包括處理虛擬物件的顯示與操作,讓使用者在三維空間瀏覽器200上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瀏覽三維空間210的目的。
其中特別的是,在三維空間瀏覽器200中建立的虛擬物件220與通過三維空間瀏覽器200顯示的3三維空間210為不同的處理程序,但可通過瀏覽器技術讓使用者操作虛擬物件220產生的指令傳送到三維空間210的處理程序。如此達成的技術效果是,虛擬物件220用於模擬在三維空間210內移動,讓使用者在使用者裝置上操作,代替使用者在此虛擬的三維空間210內以第三人稱視角移動,用以模擬使用者在三維空間210內移動,且因為虛擬物件220不必使用立體模型,減少三維物件的運算,可節省系統效能消耗,讓更低階的裝置可以體驗以第三人稱視角瀏覽三維空間210的沉浸感。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由伺服器主導提供使用者可以進入瀏覽的三維空間210內的活動,如以三維空間210實現的特定空間導覽、虛擬展示間、遊戲空間或教學現場,可讓多人同時進入同一個三維空間210,更使得每個參與的使用者可以在其中看到代表其他使用者的虛擬物件。
進一步地,根據實施例,揭露書提出的系統應用的三維空間的產生方式可以先取得場景的全景圖,再以空間掃描儀取得相同空間的深度資訊,建立此場景三維模型,經組合全景圖後形成三維空間影像。
其中技術之一是由二維影像轉換為三維空間影像得出,其中運用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方法以人工神經網路為架構,對資料進行表徵學習的演算法,自動取得影像中足以代表影像特性的特徵(feature),舉例來說,可如圖3描述的雙投射網路(Dual-Projection Network,DuLa-Net)的深度學習方法的流程實施例,其中同時採用圖4描述的深度殘差網路(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的深度學習方法。
雙投射網路為一種深度學習架構(deep learning framework),用以根據單一全彩全景圖(RGB panorama)預測一個立體空間的格局(3D room layout),其中,為了要得到更佳的預測準確性(prediction accuracy),可先得出兩個預測結果,例如一為等距長方全景視圖(equirectangular panorama-view),另一為透視天花板視圖(perspective ceiling view),每個預測得出的全景視圖分別包括空間格局(room layout)的不同線索,使得得到更為準確的預測空間格局。其結果更能在深度學習中用於訓練預測平面圖與格局之用,若要學習更複雜的空間格局,更可引入其他包括有不同角落(corner)的空間格局的立體數據。
如圖所示,在雙投射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中,採用了兩個影像處理技術,在等距長方全景視圖的應用中,先輸入一個空間內特定區域的全景圖(301),通過特徵擷取(303)得到等距長方全景視圖,其中特徵擷取(303)的步驟利用了深度殘差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用以識別與分類出影像中的空間格局,形成全景機率概圖(305)。另一方面,在透視天花板視圖的應用中,先取得所述區域的天花板視圖(302),同樣在特徵擷取(304)可採用深度殘差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用以識別與分類出影像中的關於天花板的空間特徵,形成平面機率概圖(306)。之後,雙投射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進一步結合全景機率概圖(305)與平面機率概圖(306),根據兩個概圖的影像資訊,經過一個平面圖的擬合過程(floor plan fitting),形成一個二維平面圖(2D floor plan)(307),並經立體空間建模後預測區域的立體空間格局(308)。之後的流程即繼續對空間內其他區域演算產生立體格局圖,再通過如圖3的流程得到各區域點、線、多個區域之間的連接關係,建立所述每個站點的全景圖。
再參考圖4所示深度殘差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流程。深度殘差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為一種用於影像識別與分類用的深度學習方法,特色在於可快速收斂深度學習的誤差,也使得可以實現更深層的學習、提高準確度,使得有效而快速地識別(recognition)與分類(classification)空間格局。
如示意圖所示,先取得空間內各區域的全景圖401,圖中示意表示有客廳、浴室與臥室的全景圖,之後經過深度殘差網路403的演算,包括影像處理431與識別與分類432等深度學習過程,利用深度學習從大數據建立描述各種空間型態的資料集(data set),例如,資料集分別記載了描述一個室內空間的浴室、臥室、餐廳、廚房與客廳等區域的數據,此例中,最後依照深度學習得到的資料集的數據判斷出各區域為客廳405a、浴室405b與臥室405c等格局。
基於上述技術建立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上傳至伺服器後,讓伺服器可以通過實作第三人稱視角虛擬物件以提供三維空間瀏覽的服務,其中技術概念可參考圖5所示的系統運作方法的實施例圖,並可同時參考圖6所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概念流程圖。
使用者可以通過三維空間瀏覽器自伺服器507載入三維空間影像數據511以及虛擬物件影像513,通過執行於三維空間瀏覽器515的瀏覽器程式語言503(如Javascript)處理各種要顯示的物件(三維空間、虛擬物件等),包括連線伺服器、傳送指令以及載入影像等程序,其中還根據三維空間影像數據511重構三維空間影像,以及根據虛擬物件影像513形成靜態或動態虛擬物件,其中以層疊樣式表(CSS)509設定顯示畫面的樣式及佈局,產生顯示畫面,虛擬物件可設定在畫面的特定位置。特別的是,在執行三維空間瀏覽器515的使用者裝置中,通過處理器建立分別處理三維空間影像與虛擬物件影像的處理程序,其中以第一處理程序處理三維空間影像,以第二處理程序運作虛擬物件。
接著,可參考圖6所示實施例流程圖,使用者通過使用者裝置操作虛擬物件(501),操作方式例如通過滑鼠、鍵盤或特定輸入手段(如頭戴式顯示器、行動裝置等)操作顯示在三維空間瀏覽器的虛擬物件,經瀏覽器程式語言503偵測使用者的操作指令,並解釋產生操作指令505,由第二處理程序處理操作指令505(步驟S601)。根據實施例,第二處理程序將根據使用者操作虛擬物件產生的操作指令505調整虛擬物件在三維空間的視角與站位。以動態的虛擬物件為例,通過第二處理程序,虛擬物件將以動畫回應使用者的操作指令505,如前進、後退、向左或向右移動等(步驟S603)。
以虛擬人物為例,通過層疊樣式表509以動畫切換影格的方式改變虛擬人物的姿態與在三維空間內的視角(步驟S605),例如利用層疊樣式表處理動畫切換影格,模擬使用者行走效果,產生向前走的動畫、向後走的動畫,或是左右轉的動畫,最後根據指令到達某一站位。
在此一提的是,以不同處理程序處理三維空間影像與虛擬物件時,分別以不同顯示層顯示兩種影像,並經組合後顯示在三維空間瀏覽器上。而虛擬物件可以是一種GIF或PNG動畫實作,但不侷限於此虛擬物件動畫之實作。利用不同的姿態影像模擬在三維空間內移動的狀態,如人在空間內行走或跑步的樣子。然而,虛擬物件的動畫並不限於此,可包含任何可以節省使用立體模型需要的運算資源的動畫。
經第二處理程序的處理,此時表示使用者操作虛擬物件到達一站位,並且具有朝向一個方位的視角,此時,第一處理程序能即時回應第二處理程序產生的指令。當處理三維空間影像的第一處理程序接收到第二處理程序的操作指令505後,依據操作指令505更新三維空間影像,更新的畫面主要為再自伺服器507載入對應所述視角與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511。
同時,在三維空間瀏覽器515顯示三維空間影像,經成像處理後(步驟S607),通過瀏覽器程式語言503結合虛擬物件,並顯示在三維空間瀏覽器上(步驟S609)。
在一實施例中,通過伺服器507可於同一時間服務連線伺服器507的多個使用者,並處理多個使用者登入由三維空間影像所呈現的三維空間產生的操作指令505,伺服器507更能處理多個使用者在同一三維空間內的互動,包括讓各使用者從三維空間影像中得知或看到其他登入相同三維空間的使用者,相關實施例可參考圖7所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實施例示意圖。
根據一實施例,此實施例示意圖顯示的三維空間710中的多個虛擬物件可以為伺服器以人工智能技術運作的虛擬物件,以此圖例而言,近端顯示一個具有特定視角與一站位的虛擬物件一721,下方有一排功能按鍵730,提示操作此虛擬物件一721的使用者可以操作的功能,此例顯示為可以與三維空間710內的其他虛擬人物(如虛擬物件二722)對話的對話框功能、開啟使用者裝置語音對話功能的麥克風功能,以及控制音量的控制按鈕。
特別的是,此例中,除使用者操作的虛擬物件一721外,伺服器再以不同的處理程序於此三維空間內另外建立一或多個以人工智慧技術運作的虛擬物件,如虛擬物件二722,此可稱為非玩家腳色(non-player character,NPC)。其應用例如,三維空間瀏覽器700顯示一展示間的虛擬三維空間,其中有各種展品,並由伺服器通過智能機器人實作的虛擬客服人員,可由圖例顯示的虛擬物件二722表示,三維空間內多個虛擬物件由不同的處理程序個別運作,其中可採用智能機器人的技術實作每一個虛擬物件,虛擬物件二722可自動回應使用者所操作的虛擬物件一721產生的對話信息,使用者可以通過畫面提示的功能按鍵730開啟各種互動功能,以與其他虛擬物件互動,例如可與所述虛擬客服人員進行文字或語音對話。
更者,於再一實施例中,圖7顯示為三維空間瀏覽器700顯示的一個三維空間,畫面近端為使用者所操作的虛擬物件一721,同樣可通過互動功能,如文字或語音對話功能,以第三人稱視角與其他進入相同三維空間的使用者操作各自的虛擬物件(如虛擬物件二722)執行互動。此例中,虛擬物件二722可為另一通過伺服器登入此三維空間的使用者,代表該使用者於此三維空間內活動,伺服器將以不同的處理程序處理多個使用者登入由三維空間影像所呈現的三維空間產生的操作指令。
綜合以上系統與各種實施例的描述,可參考圖8所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實施例之一流程圖。
使用者操作使用者裝置開啟三維空間瀏覽器(步驟S801),通過三維空間瀏覽器連線伺服器,根據選擇或是預設載入一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步驟S803),並也自伺服器載入經過選擇、自訂或是預設的虛擬物件(步驟S805),在使用者裝置中,通過處理器以不同處理程序處理並顯示畫面,其中以第一處理程序處理三維空間影像,以第二處理程序處理虛擬物件的運作(步驟S807)。
接著可以利用輸入手段操作顯示在三維空間瀏覽器中特定位置的虛擬物件,通過第二處理程序接收並判斷操作指令,並交由不同處理程序處理,如處理三維空間影像的第一處理程序(步驟S809),此時,由第一處理程序根據操作指令控制三維空間的角度(步驟S811),其中方法如上述實施例,可以根據操作指令自伺服器載入對應某一視角在某一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步驟S813),重構出更新後的三維空間影像。若此三維空間有其他使用者登入,根據伺服器提供的信息,可以在此三維空間內得到其他虛擬物件的資訊,包括顯示在第三人稱視角內可看到的其他虛擬物件(步驟S815),並通過三維空間瀏覽器顯示出來(步驟S817)。
圖9繼續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實施例之二流程圖。
在此實施例流程中,當同時有多個虛擬物件處於相同的三維空間時(步驟S901),由伺服器的處理器通過不同處理程序顯示多個虛擬物件與三維空間影像(步驟S903)。當使用者操作代表自己的虛擬物件,產生操作指令,通過第二處理程序判斷操作指令,可以控制虛擬物件的動畫或是姿態回應此操作指令(步驟S905),第一處理程序根據第二處理程序產生的信息控制三維空間對應特定視角與站位的角度,並取得對應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步驟S907)。
同時,在此三維空間內有其他虛擬物件,每次的更新將再次取得三維空間內其他的虛擬物件的資訊(步驟S909),並判斷虛擬物件之間是否觸發互動(步驟S911),例如對話,若沒有,重新回到步驟S905;若觸發互動,將啟始一互動介面,如聊天介面、語音對話介面(步驟S913),讓使用者可以操作進行互動,例如產生對話框,以文字或語音產生對話內容,伺服器即據此處理互動信息(步驟S915)。其中,若對應的虛擬物件為另一使用者所操作,該使用者應以其使用者裝置操作回應;若對應的虛擬物件為伺服器直接以人工智慧技術運行,將會自動產生回應。
綜上所述,根據上述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的實施方式,提出的伺服器提供使用者以瀏覽器瀏覽特定三維空間,並設定提供給使用者以第三人稱視角操作的虛擬物件,操作虛擬物件時,再根據其第三人稱視角與站位提供對應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虛擬物件與三維空間影像是由不同處理程序處理,影像經重構後顯示給使用者觀看,提供優化的處理效能以及較佳的沉浸式瀏覽三維空間的體驗。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網路 101:伺服器 110:資料庫 111:三維空間影像數據 113:使用者資料 103,105:使用者裝置 200:三維空間瀏覽器 210:三維空間 220:虛擬物件 301:全景圖 303:特徵擷取 305:全景機率概圖 302:天花板視圖 304:特徵擷取 306:平面機率概圖 307:二維平面圖 308:立體格局圖 401:全景圖 403:深度殘差網路 431:影像處理 432:識別與分類 405a:客廳 405b:浴室 405c:臥室 501:使用者操作 503:瀏覽器程式語言 505:指令 507:伺服器 509:層疊樣式表 511:三維空間影像數據 513:虛擬物件影像 515:三維空間瀏覽器 700:三維空間瀏覽器 710:三維空間 721:虛擬物件一 722:虛擬物件二 730:功能按鍵 步驟S601~S609: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流程 步驟S801~S817: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流程 步驟S901~S915: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流程
圖1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實施例圖;
圖2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實施例示意圖之一;
圖3所示為雙投射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的流程實施例;
圖4所示為深度殘差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的流程實施例;
圖5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的運作方法實施例圖;
圖6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概念流程圖;
圖7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實施例示意圖之二;
圖8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實施例之一流程圖;以及
圖9顯示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的實施例之二流程圖。
200:三維空間瀏覽器
210:三維空間
220:虛擬物件

Claims (16)

  1. 一種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包括: 自一伺服器載入一三維空間影像數據與一虛擬物件影像,經重構後形成顯示在一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一三維空間影像與設於一特定位置的一虛擬物件,其中於執行該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一使用者裝置中,通過一處理器建立分別處理該三維空間影像與該虛擬物件影像的處理程序,其中以一第一處理程序處理該三維空間影像,以一第二處理程序運作該虛擬物件; 該第二處理程序根據一使用者通過該使用者裝置操作該虛擬物件產生一操作指令;以及 該第一處理程序接收到該第二處理程序的該操作指令,依據該操作指令更新該三維空間影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通過執行於該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一瀏覽器程式語言處理顯示在該三維空間瀏覽器的該三維空間與該虛擬物件,並以一層疊樣式表設定顯示畫面的樣式及佈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處理程序根據該操作指令,自該伺服器載入對應一視角與一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該三維空間影像數據為對應該視角與該站位的一全景圖數據,再於該三維空間瀏覽器重構對應該視角與該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該虛擬物件為一動態虛擬物件,通過該第二處理程序,該虛擬物件以動畫回應該使用者的該操作指令。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該虛擬物件通過一層疊樣式表以動畫切換影格的方式模擬行走效果,產生向前走的動畫、向後走的動畫,或是左右轉的動畫。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除該使用者操作的該虛擬物件外,該伺服器再以不同的處理程序於該三維空間內另外建立一或多個以人工智慧技術運作的虛擬物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操作該虛擬物件,通過一互動功能與該三維空間內其他一或多個虛擬物件互動。
  9.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通過該伺服器同一時間服務連線該伺服器的多個使用者,並以不同的處理程序處理多個使用者登入由該三維空間影像所呈現的三維空間操作各自的虛擬物件產生的操作指令。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操作該虛擬物件,通過一互動功能與該三維空間內其他一或多個虛擬物件互動。
  11. 一種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包括: 一伺服器,設有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儲存一或多個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以及 執行於一使用者裝置的一三維空間瀏覽器,該三維空間瀏覽器自該伺服器下載一場景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經一第一處理程序重構後顯示一三維空間,以一第二處理程序運作一虛擬物件; 其中,根據選擇或預設,自該伺服器載入對應該三維空間影像數據,並載入一虛擬物件影像,經重構後形成顯示在該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一三維空間影像與設於一特定位置的該虛擬物件,並通過一處理器建立分別處理該三維空間影像與該虛擬物件影像的處理程序,其中以該第一處理程序處理該三維空間影像,以該第二處理程序運作該虛擬物件;該第二處理程序根據一使用者通過該使用者裝置操作該虛擬物件產生一操作指令;以及該第一處理程序接收到該第二處理程序的該操作指令,依據該操作指令更新該三維空間影像。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其中通過執行於該三維空間瀏覽器的一瀏覽器程式語言處理顯示在該三維空間瀏覽器的該三維空間與該虛擬物件,並以一層疊樣式表設定顯示畫面的樣式及佈局。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其中該第一處理程序根據該操作指令,自該伺服器載入對應一視角與一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數據,而該三維空間影像數據為對應該視角與該站位的一全景圖數據,再於該三維空間瀏覽器重構對應該視角與該站位的三維空間影像。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其中該虛擬物件為一動態虛擬物件,通過該第二處理程序,該虛擬物件以動畫回應該使用者的該操作指令。
  15. 如請求項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其中,除該使用者操作的該虛擬物件外,該伺服器再以不同的處理程序於該三維空間內另外建立一或多個以人工智慧技術運作的虛擬物件。
  16. 如請求項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系統,其中,通過該伺服器同一時間服務連線該伺服器的多個使用者,並以不同的處理程序處理多個使用者登入由該三維空間影像所呈現的三維空間操作各自的虛擬物件產生的操作指令。
TW111110010A 2021-12-10 2022-03-18 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 TWI799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88031P 2021-12-10 2021-12-10
US63/288031 2021-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9195B TWI799195B (zh) 2023-04-11
TW202324311A true TW202324311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94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0010A TWI799195B (zh) 2021-12-10 2022-03-18 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91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8142B (zh) * 2015-04-27 2017-09-11 樂線韓國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對象之方法及其裝置
CN108536374B (zh) * 2018-04-13 2021-05-0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方向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1058950B2 (en) * 2019-03-15 2021-07-13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pectating characters in virtual reality views
CN112862935B (zh) * 2021-03-16 2023-03-17 天津亚克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游戏角色的运动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3687761B (zh) * 2021-08-24 2023-08-0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694526B (zh) * 2021-09-18 2023-06-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9195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6736B2 (en)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 with user-defined transportation and layout
US11948239B2 (en) Time-dependent client inactivity indicia in a multi-user animation environment
EP3304252B1 (en) Shared tactile interaction and user safety in shared space multi-perso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Craig et al. Developing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Foundations of effective design
US9064023B2 (en) Providing web content in the context of a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5981076B (zh) 合成增强现实环境的构造
CN109885367B (zh) 互动聊天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JP2000512039A (ja) プログラム可能な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オブジェクト
JP2023525173A (ja) レンダリングされたグラフィカル出力を利用する会話型ai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JP2022500795A (ja) アバターアニメーション
CN114222942A (zh) 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2592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active multi-user parallel real and virtual 3d environments
TWI799195B (zh) 利用虛擬物件實現第三人稱視角的方法與系統
CN114026524A (zh) 利用纹理操作的动画化人脸
Jin et al. Volumivive: An Authoring System for Adding Interactivity to Volumetric Video
JP7409468B1 (ja) 仮想空間生成装置、仮想空間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仮想空間生成方法
JP7409467B1 (ja) 仮想空間生成装置、仮想空間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仮想空間生成方法
Sherstyuk et al. Virtual roommates: sampling and reconstructing presence in multiple shared spaces
US20230419618A1 (en) Virtual Personal Interface for Control and Travel Between Virtual Worlds
US2024019389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2245294A (ja) 仮想空間を利用したモデル住宅システム
Loria Virtual Paradise
LAMBERTI et 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VR: Exploring new ways to handshake
WO2023249918A1 (en) Virtual personal interface for control and travel between virtual worlds
Hoch et al.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