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7373A - 防眩膜 - Google Patents

防眩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7373A
TW202317373A TW111120241A TW111120241A TW202317373A TW 202317373 A TW202317373 A TW 202317373A TW 111120241 A TW111120241 A TW 111120241A TW 111120241 A TW111120241 A TW 111120241A TW 202317373 A TW202317373 A TW 2023173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coat
coat layer
display
glare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0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0821B (zh
Inventor
廣瀬健策
林正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7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7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82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防眩膜具備:片狀基材;下側硬塗層,其重疊配置於基材;及上側硬塗層,其重疊配置於下側硬塗層之與前述基材側相對之一側。下側硬塗層之厚度為上側硬塗層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

Description

防眩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裝於顯示裝置之顯示器之防眩膜。
防眩膜安裝於各種顯示裝置之顯示器之表面。防眩膜例如使入射至顯示器之外部光散射而容易看見顯示器之顯示內容,並且自外部保護顯示器。防眩膜例如具有藉由粗面化而形成有微細凹凸形狀之表面。防眩膜之表面結構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由在基質樹脂中分散微粒(填料)而成之防眩層形成。另外,該表面結構例如專利文獻2所揭示,由利用複數種聚合物自液相之離相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而形成之共連續相結構(相分離結構)形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1097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40213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若將防眩膜安裝於顯示器之表面,則來自顯示器之出射光會因防眩膜表面之凹凸而發生折射,或因基於防眩膜表面之凹凸之透鏡效應而將顯示器之像素放大使之被看見。因此產生眩光,從而顯示器之外觀顯示性能下降。該眩光於顯示器具有例如400ppi以上之高畫質像素時變得明顯。
作為抑制眩光之方法,例如可舉例配合顯示器之像素尺寸而使防眩膜表面之凹凸微細化之方法。此時,專利文獻1之構成需要使防眩層變薄來防止顆粒之埋沒。另外,專利文獻2之構成需要使共連續相結構部分變薄而容易於膜表面形成目標之凹凸形狀。因此,專利文獻1及2中,防眩膜之硬度均下降,從而防眩膜之耐久性下降。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在具有高畫質像素之顯示器之表面安裝防眩膜時,獲得防眩性之同時良好地抑制眩光,且防止防眩膜之硬度下降。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防眩膜具備:片狀基材;下側硬塗層,其重疊配置於前述基材;及上側硬塗層,其重疊配置於前述下側硬塗層之與前述基材側相對之側;且前述下側硬塗層之厚度為前述上側硬塗層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
根據上述構成,可由下側硬塗層支撐上側硬塗層。而且,可與下側硬塗層獨立地構成上側硬塗層。因此,可使上側硬塗層變薄而容易於上側硬塗層之與下側硬塗層相對之側形成微細凹凸形狀。藉此,可恰當地抑制於具有高畫質像素之顯示器安裝有防眩膜時產生之眩光。另外,下側硬塗層之厚度為上側硬塗層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因此,即便使該上側硬塗層變薄時,亦可於某種程度上確保硬塗層整體之厚度。藉此,可防止因硬塗層之厚度不足所致之防眩膜之硬度下降。因此,可防止防眩膜之耐久性下降。
在安裝於像素密度為441ppi之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器之表面之狀態下,以作為8位元階度顯示且平均亮度為170階度之灰階圖像來獲得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調整時利用依據JIS C 1006:2019之方法所測定之前述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可為0以上且12以下之範圍之值。
此處,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表示顯示器之亮點不均之程度。眩光係因顯示器之亮點而產生。因此,眩光之大小與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對應。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越大,眩光程度越大,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越小,眩光程度越小。因此,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可作為用於定量評估眩光之客觀指標來使用。另外,藉由使用具有高畫質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並設定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亦可應對因來自具有高畫質像素之自發光型顯示器所特有之像素的寬範圍之出射角度之入射光而產生之眩光的抑制。
因此,根據上述構成,藉由使用自發光型且具有高畫質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且基於上述設定條件將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設為0以上且12以下之範圍之值,於容易產生眩光之嚴酷之防眩膜之使用態樣下,亦可良好地抑制眩光。
霧度值可為0.5%以上且25%以下之範圍之值。藉由如此設定霧度值,可使自顯示器之出射光恰當地透過防眩膜,且使向防眩膜之入射光散射。藉此,可獲得良好之防眩性。
前述上側硬塗層之與前述下側硬塗層為相對側之面之鉛筆硬度可為4H以上之範圍之值。藉此,在防眩膜安裝於顯示器之表面之狀態下,即便某物體自外部接觸防眩膜時,亦可防止因外力導致防眩膜凹陷。另外,能以使防眩膜之表面難以損傷之方式提高防眩膜之耐久性,且維持防眩膜之光學特性。
前述上側硬塗層之厚度可為3 µm以上且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利用下側硬塗層支撐上側硬塗層,同時使上側硬塗層更薄。因此,可容易以能獲得良好防眩性之同時抑制眩光之方式形成防眩膜之表面之凹凸形狀。
前述下側硬塗層之厚度可為10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容易對防眩膜賦予適度之硬度,且可容易抑制防眩膜之不必要之捲曲。另外,可於某種程度上確保下側硬塗層之厚度,而容易提高硬塗層整體之硬度。
前述上側硬塗層可包含上側基質樹脂及凹凸形成顆粒,該凹凸形成顆粒分散於前述上側基質樹脂中且平均粒徑在0.5 µm以上且5.0 µm以下之範圍內。藉此,可確保硬塗層整體之硬度,且容易利用基質樹脂與凹凸形成顆粒以能獲得良好防眩性之同時抑制眩光之方式形成防眩膜之表面形狀。
前述上側基質樹脂與前述凹凸形成顆粒之折射率差可為0以上且0.20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抑制基質樹脂與凹凸形成顆粒之界面處之光反射。因此,可抑制因該光反射所產生之多餘影響。結果,可實現具有良好光學特性之防眩膜。
或者,前述上側硬塗層可包含複數種樹脂成分,且具有藉由前述複數種樹脂成分之相分離而形成之共連續相結構。藉此,可確保硬塗層整體之硬度,且容易利用共連續相結構以能獲得良好防眩性之同時抑制眩光之方式形成防眩膜之表面形狀。
前述下側硬塗層可包含下側基質樹脂及微粒,前述微粒分散於前述下側基質樹脂中且平均粒徑在5 nm以上且100 nm以下之範圍內。如此,可使用基質樹脂與微粒構成下側硬塗層。藉此,可提高下側硬塗層之設計自由度。
可具備至少一個抗反射層,前述至少一個抗反射層重疊配置於前述上側硬塗層之與前述下側硬塗層相對之側。藉此,在將防眩膜安裝於顯示器之表面之狀態下,可防止外部光經由防眩膜而映入顯示器之表面。因此,可進一步提高將防眩膜安裝於顯示器之表面時之顯示器之外觀顯示性能。
以與前述上側硬塗層接觸之方式配置之前述抗反射層可包含金屬氧化物顆粒。藉由將抗反射層設為此種構成,可高效地利用例如濺鍍法或蒸鍍法等形成抗反射層。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各態樣,在將防眩膜安裝於具有高畫質像素之顯示器之表面時,可獲得良好防眩性之同時良好地抑制眩光,且可防止防眩膜之硬度下降。
以下,參照圖對本發明之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說明書中所提及之眩光係指JIS C 1006:2019中所定義之現象。 (第1實施方式)
圖1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防眩膜1之構成之剖視圖。圖2係圖1之上側硬塗層4之局部剖視圖。防眩膜1安裝於顯示裝置16(參照圖3)之顯示器16a之表面。防眩膜1使入射至顯示器16a之入射光散射而防眩。而且,防眩膜1自外部保護顯示器16a。此外,防眩膜1在安裝於顯示器16a之表面之狀態下抑制眩光。如上所述,防眩膜1具有複數種功能。
顯示裝置16及顯示器16a之各種類並無限定。作為顯示裝置16,例如可舉例:個人電腦(PC)、電視、智慧型手機等。作為顯示器16a,可舉例:液晶顯示器(LCD)、有機EL顯示器(OLED)、無機EL顯示器、電漿顯示面板(PDP)等公知者。本實施方式之顯示器16a舉一例為自發光型,且此處為有機EL顯示器。而且,顯示器16a具有像素密度為400ppi以上之高畫質像素。顯示器16a之像素密度例如可為500ppi以上、600ppi以上、700ppi以上、800ppi以上之任意範圍之值。此外,顯示器16a可為自發光型及透射型之任一種。顯示器16a之像素排列可為矩陣排列,亦可為PenTile排列。關於PenTile排列,例如可參照日本專利第6653020號公報之記載。
如圖1及圖2所示,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具備基材2、下側硬塗層3、上側硬塗層4及黏著層7。基材2配置於顯示器16a與下側硬塗層3之間,支撐下側硬塗層3。黏著層7配置於顯示器16a與基材2之間,將防眩膜1固定於顯示器16a之表面。黏著層7例如包含光學糊。黏著層7係由不易對防眩膜1之光學特性產生影響之材質構成。
基材2配置於顯示器16a與下側硬塗層3之間。基材2形成為片狀。基材2支撐硬塗層3、4。黏著層7配置於顯示器16a與基材2之間。黏著層7將防眩膜1固定於顯示器16a之表面。舉一例而言,黏著層7將防眩膜1脫附自如地固定於顯示器16a之表面,但並不限定於此。
作為基材2之材質,例如可舉例:玻璃、陶瓷及樹脂。作為樹脂,例如可使用與下側硬塗層3之材質相同之樹脂。作為較佳之基材2之材質,可舉例透明性聚合物,例如:纖維素衍生物(三乙酸纖維素(TAC)、二乙酸纖維素等乙酸纖維素等)、聚酯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芳酯系樹脂等)、聚碸系樹脂(聚碸、聚醚碸(PES)等)、聚醚酮系樹脂(聚醚酮(PEK)、聚醚醚酮(PEEK)等)、聚碳酸酯系樹脂(PC)、聚烯烴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JSR股份有限公司製膜「阿頓(ARTON)」(註冊商標)、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膜「澤恩克斯(ZEONEX)」(註冊商標)等)、含鹵素之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等)、(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等)、乙酸乙烯酯或乙烯醇系樹脂(聚乙烯醇等)。
基材2可經過單軸或雙軸延伸。基材2例如較佳為光學各向同性且低折射率。作為光學各向同性之基材2,可舉例未延伸膜。
基材2之厚度尺寸可適當設定。作為基材2之厚度尺寸,例如較佳為5 µm以上且200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15 µm以上且1000 µm以下之範圍,更佳為20 µm以上且50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
本實施方式之硬塗層3、4可為較基材2高之硬度。另外,下側硬塗層3可較上側硬塗層4透明。此時,下側硬塗層3之全光線透射率可較上側硬塗層4高。下側硬塗層3使防眩膜1之硬度提高。此處所謂之硬度例如可表示為利用依據JIS K 5600-5-4:1999之刮痕硬度(鉛筆法)所測定之鉛筆硬度之值。下側硬塗層3重疊配置於基材2。下側硬塗層3亦作為將上側硬塗層4固定於基材2側之錨固層發揮功能。下側硬塗層3之上側硬塗層4側之面可較上側硬塗層4之下側硬塗層3側之面平滑。
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藉此,下側硬塗層3具有較上側硬塗層4足夠厚之厚度。本實施方式之下側硬塗層3可為較上側硬塗層4高之硬度。藉由使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增大,防眩膜1整體之硬度會增大。舉一例而言,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且450%以下之範圍之值。作為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例如較佳為200%以上且450%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250%以上且400%以下之範圍之值,更佳為250%以上且350%以下之範圍之值。
另外,例如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10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其他例中,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大於5 µm且為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另外,作為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例如較佳為8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10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由將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設為大於5 µm之範圍之值,可防止下側硬塗層3之破裂等損傷,容易對防眩膜1賦予適度之硬度。藉由將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設為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可容易抑制防眩膜1之不必要之捲曲。
下側硬塗層3包含下側基質樹脂30及分散於下側基質樹脂30中之微粒31。舉一例而言,微粒31之平均粒徑為5 nm以上且100 nm以下之範圍。作為微粒31之平均粒徑,例如較佳為5 nm以上且5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10 nm以上且2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此處所謂之平均粒徑係指庫爾特計數法中之50%體積平均粒徑(以下提及之其他平均粒徑亦相同)。
微粒31形成為圓球狀,但並不限定於此。舉一例而言,微粒31亦可形成為球形狀或橢圓體形狀。另外,舉一例而言,微粒31形成為實心,亦可形成為中空。於微粒31形成為中空時,可在微粒31之中空部填充空氣或其他氣體。
下側基質樹脂30與微粒31之折射率差舉一例設定為0以上且0.20以下之範圍之值。作為該折射率差,例如較佳為0以上且0.15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0以上且0.10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抑制下側基質樹脂30與微粒31之界面處之入射光之不必要反射。
下側硬塗層3中之下側基質樹脂30與微粒31之質量比可適當設定。例如,下側硬塗層3中之下側基質樹脂30之總重量G1與下側硬塗層3中之微粒31之總重量G2之比G2/G1設定為0.5以上且3.0以下之範圍之值。作為比G2/G1,例如較佳為1.0以上且3.0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1.5以上且3.0以下之範圍之值。
作為下側基質樹脂30,可舉例:利用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光硬化性樹脂及熱固性樹脂之至少任一種之硬化物、以及藉由使塗佈時添加之溶劑乾燥而進行硬化之溶劑乾燥型樹脂。
作為光硬化性樹脂,例如可舉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
另外,於使用光硬化性樹脂時,亦可並用反應性稀釋劑。作為反應性稀釋劑之具體例,可舉例:(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啶酮等單官能單體;及多官能單體,例如:聚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於光硬化性樹脂為紫外線硬化性樹脂時,較佳為使用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舉例:苯乙酮類、二苯甲酮類、米其勒苯甲醯苯甲酸酯、α-戊基肟酯(α-amyloxime ester)、一硫化四甲基秋蘭姆、9-氧硫
Figure 111120241-A0101-12-01
Figure 111120241-A0101-12-02
類。另外,亦較佳為於光硬化性樹脂中混合光增感劑而使用。作為光增感劑,可舉例:正丁基胺、三乙基胺、聚正丁基膦等。
作為溶劑乾燥型樹脂,可舉例公知之熱塑性樹脂。作為該熱塑性樹脂,可舉例:苯乙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乙烯醚系樹脂、含鹵素之樹脂、脂環式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纖維素衍生物、矽酮系樹脂、及橡膠或彈性體等。溶劑乾燥型樹脂之材料較佳為可溶於有機溶劑。而且,溶劑乾燥型樹脂較佳為成形性、製膜性、透明性及耐候性優異。作為此種溶劑乾燥型樹脂,可舉例:苯乙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脂環式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酯類等)。
此處,於基材2之材質為三乙酸纖維素(TAC)等纖維素系樹脂時,作為溶劑乾燥型樹脂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可舉例纖維素系樹脂。該纖維素系樹脂可舉例:硝基纖維素、乙酸纖維素、乙醯基丁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乙酸丙酸纖維素、乙基羥基乙基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藉由使用纖維素系樹脂作為溶劑乾燥型樹脂,可使基材2與下側硬塗層3良好地密接,且獲得防眩膜1之優異透明性。
另外,作為熱固性樹脂,可舉例:酚樹脂、脲樹脂、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樹脂、三聚氰胺樹脂、胍胺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環氧樹脂、胺基醇酸樹脂、三聚氰胺-脲共縮合樹脂、矽樹脂、聚矽氧烷樹脂等。於使用熱固性樹脂時,亦可並用交聯劑、聚合起始劑等硬化劑、聚合促進劑、溶劑及黏度調整劑等之至少任一種。
作為微粒31,例如可舉例無機系微粒。作為該無機系微粒,可舉例:二氧化矽(SiO 2)、氧化鋯、氧化鈦(TiO 2)、其他各種金屬氧化物之微粒。作為金屬氧化物,可舉例:銦錫氧化物、氧化錫、氧化銦、氧化鍺、氧化鋅、氧化鋁。另外,作為無機系微粒,可舉例:金屬氟化物顆粒、金屬硫化物顆粒、金屬氮化物顆粒、金屬顆粒。作為微粒31,例如較佳為具有良好之透明性者。例如為奈米二氧化矽顆粒等微粒31含有二氧化矽之構成時,容易實現防眩膜1之硬度提高。
上側硬塗層4重疊配置於下側硬塗層3之與基材2側相對之側。舉一例而言,上側硬塗層4包含上側基質樹脂40及分散於上側基質樹脂40中之凹凸形成顆粒41。舉一例而言,上側基質樹脂40亦可含有與下側基質樹脂30相同之材料。本實施方式之基質樹脂30、40之組成互不相同。舉一例而言,於下側基質樹脂30含有胺基甲酸酯系樹脂時,上側基質樹脂40含有丙烯酸系樹脂。另外,舉一例而言,凹凸形成顆粒41之平均粒徑可為0.5 µm以上且5.0 µm以下之範圍。作為凹凸形成顆粒41之平均粒徑,例如較佳為0.5 µm以上且3.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0.5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舉一例而言,凹凸形成顆粒41之材料可包含微粒31之材料。
另外,上側基質樹脂40和凹凸形成顆粒41之折射率差可與下側基質樹脂30和微粒31之折射率差相同,亦可不同。舉一例而言,上側基質樹脂40與凹凸形成顆粒41之折射率差為0以上且0.20以下之範圍之值。此時,作為前述折射率差,例如較佳為0以上且0.15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0以上且0.07以下之範圍之值。下側基質樹脂30中之微粒31及上側基質樹脂40中之凹凸形成顆粒41例如可藉由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或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觀察防眩膜1之截面來驗證。
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可適當設定。舉一例而言,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為3 µm以上且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另外,作為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例如更佳為3 µm以上且5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3 µm以上且4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由使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為3 µm以上,可容易維持上側硬塗層4之硬度。另外,藉由使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為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可使凹凸形成顆粒41自與上側硬塗層4為相對側之面朝向外部突出,而容易形成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之凹凸形狀。
防眩膜1之霧度值例如藉由改變硬塗層3、4之各表面形狀及硬塗層3、4之各組成中之至少任一者來調整。另外,防眩膜1之硬度例如藉由變更硬塗層3、4之材質來調整。因此,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之霧度值為0.5%以上且25%以下之範圍之值,且上側硬塗層4之與下側硬塗層3為相對側之面之鉛筆硬度設定為4H以上之範圍之值。此處所謂之鉛筆硬度係指依據JIS K 5600-5-4:1999之刮痕硬度(鉛筆法)所測定之值。作為防眩膜1之霧度值,例如較佳為5%以上且20%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10%以上且15%以下之範圍之值。
藉由將防眩膜1之上側硬塗層4之與下側硬塗層3為相對側之面之鉛筆硬度設定為4H以上之範圍之值,在防眩膜1安裝於顯示器16a之表面之狀態下,即便某物體自外部接觸防眩膜1時,亦可防止因外力導致防眩膜1凹陷。另外,能以使防眩膜1之表面難以損傷之方式提高防眩膜1之耐久性,且維持防眩膜1之光學特性。
另外,防眩膜1以可恰當地抑制安裝於具有高畫質像素之顯示器16a之表面時產生之眩光的方式設定有存在於與顯示器16a為相對側之表面之微細凹凸形狀。此處,眩光係因顯示器之亮點而產生。因此,眩光之大小與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對應。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越大,眩光程度越大,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越小,眩光程度越小。因此,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可作為用於定量評估眩光之客觀指標來使用。
因此,防眩膜1以將安裝於顯示器16a時之顯示器16a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抑制為規定範圍內之值的方式設定有表面之凹凸形狀。具體而言,防眩膜1在舉一例為安裝於像素密度為441ppi之有機EL顯示器16a之表面之狀態下,以作為8位元階度顯示且平均亮度為170階度之灰階圖像來獲得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調整時利用依據JIS C 1006:2019之方法所測定之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為0以上且12以下之範圍之值。該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例如使用後述眩光檢查機10進行計測。基於顯示器16a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來抑制眩光。藉此,與例如藉由人之官能評估或易受表面狀態影響之摩擦係數等之評估來抑制眩光之情況相比,防眩膜1基於客觀指標,可獲得穩定之眩光抑制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防眩膜1,可利用下側硬塗層3支撐上側硬塗層4。另外,可與下側硬塗層3獨立地構成上側硬塗層4。因此,可使上側硬塗層4變薄,而容易於上側硬塗層4之與下側硬塗層3相對之側形成微細凹凸形狀。因此,可恰當地抑制將防眩膜1安裝於具有高畫質像素之顯示器16a之表面時產生之眩光。另外,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因此,即便使該上側硬塗層4變薄時,亦可於某種程度上確保硬塗層3、4整體之厚度。藉此,可防止因硬塗層3、4之厚度不足所致之防眩膜1之硬度下降。因此,可防止防眩膜1之耐久性下降。
另外,防眩膜1在舉一例為安裝於像素密度為441ppi之有機EL顯示器之表面之狀態下,以作為8位元階度顯示且平均亮度為170階度之灰階圖像來獲得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調整時利用依據JIS C 1006:2019之方法所測定之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為0以上且12以下之範圍之值。藉由如上所述使用具有高畫質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且設定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亦可應對因來自具有高畫質像素之自發光型顯示器所特有之像素的寬範圍之出射角度之入射光而產生之眩光的抑制。因此,藉由使用自發光型且具有高畫質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基於上述設定條件將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設為0以上且12以下之範圍之值,於容易產生眩光之嚴酷之防眩膜1之使用態樣下,亦可良好地抑制眩光。
另外,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之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為3 µm以上且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利用下側硬塗層3支撐上側硬塗層4,同時進一步使上側硬塗層4變薄。因此,可容易以能獲得良好之防眩性之同時抑制眩光之方式形成防眩膜1之表面之凹凸形狀。
另外,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之霧度值為0.5%以上且25%以下之範圍之值。藉由如此設定霧度值,可使來自顯示器16a之出射光恰當地透過防眩膜1,且使向防眩膜1之入射光散射。藉此,可獲得良好之防眩性。
另外,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之上側硬塗層4之與下側硬塗層3為相對側之面之鉛筆硬度為4H以上之範圍之值。藉此,在防眩膜1安裝於顯示器16a之表面之狀態下,可提高防眩膜1之耐久性且維持防眩膜1之光學特性。
另外,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之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10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容易對防眩膜1賦予適度之硬度,且可容易抑制防眩膜1之不必要之捲曲。另外,可於某種程度上確保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而容易提高硬塗層3、4整體之硬度。
另外,舉一例而言,上側硬塗層4包含上側基質樹脂40與凹凸形成顆粒41,該凹凸形成顆粒41分散於上側基質樹脂40中且平均粒徑在0.5 µm以上且5.0 µm以下之範圍內。藉此,可確保硬塗層3、4整體之硬度,且容易利用上側基質樹脂40與凹凸形成顆粒41以能獲得良好之防眩性之同時抑制眩光之方式形成防眩膜1之表面形狀。
另外,舉一例而言,下側硬塗層3包含下側基質樹脂30與微粒31,該微粒31分散於下側基質樹脂30中且平均粒徑在5 nm以上且100 nm以下之範圍內。如上所述,可使用下側基質樹脂30與微粒31構成下側硬塗層3。因此,可提高下側硬塗層3之設計自由度。
另外,舉一例而言,上側基質樹脂40與凹凸形成顆粒41之折射率差為0以上且0.20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抑制上側基質樹脂40與凹凸形成顆粒41之界面處之光反射。因此,可抑制因該光反射所產生之多餘影響。結果,可實現具有良好之光學特性之防眩膜1。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舉一例而言,下側硬塗層3為較上側硬塗層4高之硬度。藉此,可利用下側硬塗層3更穩定地支撐上側硬塗層4。另外,可容易確保硬塗層3、4整體之硬度。以下,對於其他實施方式以與第1實施方式之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 (第2實施方式)
圖3係第2實施方式之防眩膜101之示意性剖視圖。如圖3所示,舉一例而言,防眩膜101於具備至少一個抗反射(AR)層之方面與防眩膜1不同,該抗反射層重疊配置於上側硬塗層4之與下側硬塗層3相對之側。本實施方式之防眩膜101具備下側抗反射層5與上側抗反射層6。舉一例而言,抗反射層5、6為藉由濺鍍法或蒸鍍法而形成之薄膜。於使用複數層抗反射層5、6時,複數層抗反射層5、6於厚度方向上重疊配置。
舉一例而言,以與上側硬塗層4接觸之方式配置之抗反射層(此處為下側抗反射層5)包含金屬氧化物顆粒。作為該金屬氧化物,可舉例SiO 2、ZrO 2、NbO 2等,但並不限定於此。下側抗反射層5重疊配置於上側硬塗層4。上側抗反射層6重疊配置於下側抗反射層5。抗反射層5、6藉由使防眩膜1之表面粗面化而對防眩膜1賦予抗反射特性。
根據防眩膜101,在將防眩膜101安裝於顯示器16a之表面之狀態下,可防止外部光經由防眩膜101而映入顯示器16a之表面。因此,可進一步提高將防眩膜101安裝於顯示器16a之表面時之顯示器16a之外觀顯示性能。另外,藉由將以與上側硬塗層4接觸之方式配置之下側抗反射層5設為包含金屬氧化物顆粒之構成,可利用例如濺鍍法或蒸鍍法等高效地形成抗反射層5。 (第3實施方式)
舉一例而言,第3實施方式之防眩膜之上側硬塗層4包含複數種樹脂成分,且具有藉由複數種樹脂成分之相分離而形成之共連續相結構(相分離結構)。舉一例而言,於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形成有複數個細長狀(繩狀或線狀)之凸部。細長狀凸部進行分支。於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形成有以密集狀態配置有複數個細長狀凸部之共連續相結構。
上側硬塗層4藉由複數個細長狀凸部與位於鄰接之細長狀凸部之間的凹部而顯現防眩性。防眩膜藉由具備此種上側硬塗層4,霧度值與透射像清晰度(成像性)之平衡優異。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藉由細長狀凸部形成為大致網眼狀,而具有網眼狀結構,換言之為連續或局部缺失之不規則之複數迴圈結構。此處,本實施方式之防眩膜亦與防眩膜1同樣地,下側硬塗層3之厚度為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
另外,舉一例而言,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為3 µm以上且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藉此,可利用下側硬塗層3支撐上側硬塗層4,同時進一步使上側硬塗層4變薄。藉由使上側硬塗層4變薄,可容易利用藉由複數種樹脂成分之相分離而形成之共連續相結構於上側硬塗層4形成適於抑制眩光之凹凸形狀。
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防止了形成透鏡狀(海島狀)之凸部。因此,防止透過上側硬塗層4之來自顯示器16a之光因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之凹凸而發生折射,或因基於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之凹凸之透鏡效應而將顯示器16a之像素放大使之被看見。結果,可抑制因透鏡效應所致之顯示器16a之眩光。藉此,在將防眩膜1安裝於具有高畫質像素之顯示器16a之狀態下,可獲得防眩性之同時高度地抑制顯示器16a之眩光,亦可抑制文字或圖像之模糊。
另外,複數個細長狀凸部可相互獨立,亦可相連。如下所述,上側硬塗層4之共連續相結構係使用上側硬塗層4之原料之溶液,藉由自液相之離相分解(濕式離相分解)而形成。關於共連續相結構之細節,例如可參照日本專利第6190581號公報之記載。 [上側硬塗層之材質]
上側硬塗層4中所含有之複數種樹脂成分只要為可相分離者即可。舉一例而言,為了獲得形成有細長狀凸部且具有高耐擦傷性之上側硬塗層4,較佳為例如複數種樹脂成分包含聚合物及硬化性樹脂。
作為聚合物,可舉例熱塑性樹脂。作為熱塑性樹脂,可舉例:苯乙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有機酸乙烯酯系樹脂、乙烯醚系樹脂、含鹵素之樹脂、烯烴系樹脂(包含脂環式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碸系樹脂(聚醚碸、聚碸等)、聚苯醚系樹脂(2,6-二甲苯酚之聚合物等)、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酯類、纖維素胺甲酸酯類、纖維素醚類等)、矽酮樹脂(聚二甲基矽氧烷、聚甲基苯基矽氧烷等)、橡膠或彈性體(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等二烯系橡膠、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系橡膠、胺基甲酸酯橡膠、矽酮橡膠等)等。該等熱塑性樹脂可單獨使用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另外,作為聚合物,亦可舉例具有會參與硬化反應之官能基或會與硬化性化合物反應之官能基者。該聚合物可於主鏈或側鏈具有官能基。
作為前述官能基,可舉例:縮合性基或反應性基(例如,羥基、酸酐基、羧基、胺基或亞胺基、環氧基、縮水甘油基、異氰酸酯基等)、聚合性基(例如,乙烯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烯丙基等C 2-6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等C 2-6炔基、亞乙烯基等C 2-6亞烯基、或具有該等聚合性基之基((甲基)丙烯醯基等))。該等官能基中,較佳為聚合性基。
另外,於上側硬塗層4中可包含複數種聚合物。該等各聚合物可為能藉由自液相之離相分解進行相分離,亦可為彼此不相溶。複數種聚合物中所含有之第1聚合物與第2聚合物之組合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於加工溫度附近彼此不相溶者。
例如,第1聚合物為苯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時,作為第2聚合物,可舉例:纖維素衍生物(例如,乙酸丙酸纖維素等纖維素酯類)、(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脂環式烯烴系樹脂(將降莰烯作為單體之聚合物等)、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C 2-4伸烷基芳酯系共聚酯等)等。
另外,例如第1聚合物為纖維素衍生物(例如,乙酸丙酸纖維素等纖維素酯類)時,作為第2聚合物,可舉例:苯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脂環式烯烴系樹脂(將降莰烯作為單體之聚合物等)、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C 2-4伸烷基芳酯系共聚酯等)等。
於複數種聚合物中,可至少包含纖維素酯類(例如,二乙酸纖維素、三乙酸纖維素、乙酸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等纖維素C 2-4烷基羧酸酯類)。
上側硬塗層4之結構係藉由在上側硬塗層4之製造時,利用活性能量線(紫外線或電子束等)或熱等使複數種樹脂成分中所含有之硬化性樹脂前驅物硬化而固定。另外,利用此種硬化性樹脂對上側硬塗層4賦予耐擦傷性及耐久性。
就獲得上側硬塗層4之耐擦傷性之觀點而言,複數種聚合物中所含有之至少一種聚合物較佳為側鏈具有可與硬化性樹脂前驅物反應之官能基之聚合物。於形成上側硬塗層4之結構之聚合物中,除上述彼此不相溶之兩種聚合物以外,亦可包含其他聚合物。第1聚合物之重量M1與第2聚合物之重量M2之質量比M1/M2及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可適當設定。
作為硬化性樹脂前驅物,可舉例如下硬化性化合物,其具有利用活性能量線(紫外線或電子束等)或熱等進行反應之官能基,利用該官能基進行硬化或交聯而形成樹脂。
作為此種硬化性化合物,可舉例:熱固性化合物或熱固性樹脂(具有環氧基、聚合性基、異氰酸酯基、烷氧基矽烷基、矽烷醇基等之低分子量化合物(例如,環氧系樹脂、不飽和聚酯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矽酮系樹脂等))、利用紫外線或電子束等進行硬化之光硬化性(電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光硬化性單體、低聚物等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等)等。其中,例如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尤其實用。為了提高耐擦傷性等耐受性,光硬化性化合物較佳為於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較佳為2至15,更佳為4至10左右)之聚合性不飽和鍵。具體而言,光硬化性化合物較佳為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矽酮(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至少兩個聚合性不飽和鍵之多官能性單體。
於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中,可包含與其種類對應之硬化劑。例如熱固性樹脂前驅物中可包含胺類、多元羧酸類等硬化劑,光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中可包含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舉例慣用之成分,例如苯乙酮類或苯丙酮類、二苯乙二酮類、安息香類、二苯甲酮類、9-氧硫
Figure 111120241-A0101-12-01
Figure 111120241-A0101-12-02
類、醯基氧化膦類等。
另外,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中可包含硬化促進劑。例如光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中可包含光硬化促進劑,例如三級胺類(二烷基胺基苯甲酸酯等)、膦系光聚合促進劑等。
於上側硬塗層4之製造步驟中,使用成為上側硬塗層4之原料之溶液中所含有之聚合物與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中之至少兩種成分作為於加工溫度附近會彼此相分離之組合。作為進行相分離之組合,例如可舉例:(a)使複數種聚合物彼此以彼此不相溶之方式進行相分離之組合、(b)使聚合物與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以不相溶之方式進行相分離之組合、或(c)使複數種硬化性樹脂前驅物彼此以彼此不相溶之方式進行相分離之組合等。該等組合中,通常可舉例(a)複數種聚合物彼此之組合、(b)聚合物與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之組合,尤佳為(a)複數種聚合物彼此之組合。
此處,通常聚合物與藉由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之硬化而生成之硬化樹脂或交聯樹脂之折射率互不相同。另外,通常複數種聚合物(第1聚合物與第2聚合物)之折射率亦互不相同。作為聚合物與硬化樹脂或交聯樹脂之折射率差、及複數種聚合物(第1聚合物與第2聚合物)之折射率差,例如較佳為0以上且0.04以下之範圍之值,進一步較佳為0以上且0.02以下之範圍之值。
上側硬塗層4可包含以分散於基質樹脂中之方式配置之第1實施方式之複數微粒(填料)30。另外,於上側硬塗層4中,可在無損光學特性之範圍內包含慣用之添加劑,例如有機或無機顆粒、穩定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界面活性劑、水溶性高分子、填充劑、交聯劑、偶合劑、著色劑、阻燃劑、潤滑劑、蠟、防腐劑、黏度調整劑、增黏劑、調平劑、消泡劑等。
舉一例而言,第3實施方式中之上側硬塗層4之製造方法包括:製備步驟,其係製備成為上側硬塗層4之原料之溶液(以下,亦簡稱為溶液);形成步驟,將製備步驟中製備之溶液塗佈於規定之支撐體(本實施方式中為下側硬塗層3)之表面,使溶液中之溶劑蒸發,同時藉由自液相之離相分解而形成相分離結構;及硬化步驟,其係於形成步驟後使硬化性樹脂前驅物硬化。 [製備步驟]
製備步驟中,製備包含溶劑與用於構成上側硬塗層4之樹脂組成物之溶液。溶劑可根據前述上側硬塗層4中所含有之聚合物及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之種類及溶解性進行選擇。溶劑只要為至少可使固體成分(複數種聚合物及硬化性樹脂前驅物、反應起始劑、其他添加劑)均勻溶解者即可。
作為溶劑,例如可舉例:酮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醚類(二
Figure 02_image001
烷、四氫呋喃等)、脂肪族烴類(己烷等)、脂環式烴類(環己烷等)、芳香族烴類(甲苯、二甲苯等)、鹵碳化合物類(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酯類(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水、醇類(乙醇、異丙醇、丁醇、環己醇等)、賽路蘇類(甲基賽路蘇、乙基賽路蘇等)、乙酸賽路蘇類、亞碸類(二甲基亞碸等)、醯胺類(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等)等。另外,溶劑亦可為混合溶劑。
作為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包含前述熱塑性樹脂、光硬化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前述熱塑性樹脂及光硬化性化合物之組成物。或者,作為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包含前述彼此不相溶之複數種聚合物、光硬化性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之組成物。溶液中之溶質(聚合物及硬化性樹脂前驅物、反應起始劑、其他添加劑)之濃度可於會產生複數種樹脂成分之相分離之範圍、以及無損溶液之澆注性及塗佈性等之範圍內進行調整。
此處,安裝有防眩膜1之顯示器16a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眩光值)可藉由溶液中之樹脂組成物之組合或質量比、或者製備步驟、形成步驟及硬化步驟之施工條件等而改變。因此,藉由改變各條件來形成上側硬塗層4,且預先測定、掌握所獲得之上側硬塗層4之物性,而可獲得具有目標物性之防眩膜。 [形成步驟]
形成步驟中,將製備步驟中製備之溶液澆注或塗佈於支撐體(此處舉一例為基材2)之表面。作為溶液之澆注方法或塗佈方法,可舉例慣用之方法,例如噴霧法、旋轉法、輥式塗佈法、氣刀塗佈法、刮刀塗佈法、桿式塗佈法(rod coater)、反向塗佈法、棒式塗佈法(bar coater)、缺角輪塗佈法、浸漬法、浸漬擠壓塗佈法(dip squeeze coat)、模嘴塗佈法、凹版塗佈法、微凹版塗佈法、絲網塗佈法等。
利用乾燥使溶劑自澆注或塗佈於支撐體之表面之溶液蒸發而去除。伴隨該蒸發過程中之溶液之濃縮,藉由複數種樹脂成分自液相之離相分解而產生相分離,形成相間距離(間距或網眼直徑)相對規則之相分離結構。細長狀凸部之共連續相結構可藉由設定如使溶劑蒸發後之樹脂成分之熔融流動性於某種程度上變高之乾燥條件或配方而形成。
就容易於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形成細長狀凸部之方面而言,溶劑之蒸發較佳為藉由加熱乾燥來進行。若乾燥溫度過低或乾燥時間過短,對樹脂成分之熱量賦予會變得不充分,樹脂成分之熔融流動性會下降,而擔心難以形成細長狀凸部,因此需要注意。
另一方面,若乾燥溫度過高或乾燥時間過長,雖有暫時形成之細長狀凸部流動而高度下降之情況,但細長狀凸部之結構得以維持。因此,作為改變細長狀凸部之高度來調整上側硬塗層4之防眩性及光滑性之方法,可利用乾燥溫度及乾燥時間。另外,形成步驟中,藉由提高溶劑之蒸發溫度或樹脂成分使用黏性低之成分,可形成相分離結構相連之共連續相結構。
若伴隨藉由複數種樹脂成分自液相之離相分解而產生之相分離之進行,形成共連續相結構且粗大化,則連續相會非連續化,形成液滴相結構(球狀、圓球狀、圓盤狀或橢圓體狀等獨立相之海島結構)。此處,根據相分離之程度,亦可形成共連續相結構與液滴相結構之中間結構(自共連續相向液滴相轉變之過程之相結構)。去除溶劑後,形成於表面具有微細凹凸之上側硬塗層4。
藉由如上所述利用相分離於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形成微細凹凸形狀,而即便不於上側硬塗層4中分散微粒,亦可調整上側硬塗層4之霧度值。另外,因為無需於上側硬塗層4中分散微粒,所以與外部霧度值相比可抑制內部霧度值,且容易調整上側硬塗層4之霧度值。另外,藉由在製備步驟中向溶液中添加微粒,可形成含有微粒之上側硬塗層4。 [硬化步驟]
藉由在硬化步驟中,使溶液中之硬化性樹脂前驅物硬化,而使形成步驟中形成之相分離結構固定化,形成上側硬塗層4。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之硬化係根據硬化性樹脂前驅物之種類,藉由加熱或活性能量線之照射或者該等方法之組合而進行。照射之活性能量線根據光硬化成分等種類而選擇。
活性能量線之照射可於惰性氣體環境中進行。於活性能量線為紫外線時,作為光源,可使用遠紫外線燈、低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鹵素燈、雷射光源(氦-鎘雷射、準分子雷射等光源)等。
藉由經過以上之各步驟,而製造具備第3實施方式之上側硬塗層4之防眩膜。本實施方式中,藉由以完成後之上側硬塗層4之厚度成為例如3 µm以上且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的方式形成共連續相結構,而可對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賦予適於抑制眩光之凹凸形狀。此處,作為抑制安裝有防眩膜時之顯示器16a之眩光之方法,例如考慮縮小上側硬塗層4之表面之凹凸,但需要考慮防眩膜之防眩性之下降。但,藉由不僅縮小上側硬塗層4之凹凸,而且提高上側硬塗層4之凹凸之傾斜使凹凸陡峭化且增加凹凸數,而可抑制安裝有防眩膜時之顯示器16a之眩光之同時提高防眩性。 (眩光檢查機及眩光檢查方法)
接著,對眩光檢查機與眩光之評估方法進行說明。 [眩光檢查機]
圖4係眩光檢查機10之示意性概略圖。眩光檢查機10係對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眩光進行檢查之設備。眩光檢查機10具備殼體11、攝像裝置12、保持部(調整部)13、攝像裝置用架台14、顯示裝置用架台(調整部)15、及圖像處理裝置17。
殼體11形成作為眩光之檢查空間之暗室。殼體11具有中空之長方體之形狀。於殼體11內配置攝像裝置12、保持部13、攝像裝置用架台14及顯示裝置用架台15。而且,於殼體11內配置作為眩光之檢查對象之顯示裝置16。殼體11具有於利用攝像裝置12進行拍攝時可防止光自外部侵入殼體11內之構成。
攝像裝置12舉一例為具有透鏡18與攝像元件之區域相機。攝像裝置12拍攝顯示於顯示器16a之圖像。攝像裝置12以透鏡18與顯示器16a相對向之方式保持於保持部13。攝像裝置12連接於圖像處理裝置17。由攝像裝置12所拍攝之圖像資料發送至圖像處理裝置17。
保持部13係具有沿垂直方向(圖4中為紙面上下方向)延伸之棒形狀之層。保持部13之基端側由攝像裝置用架台14固定。於保持部13之前端側保持攝像裝置12。攝像裝置12配置成可利用保持部13沿垂直方向移動。藉由攝像裝置12沿垂直方向移動,而變更顯示器16a與透鏡18之間的相對距離。
顯示裝置16係以使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與攝像裝置12相對向之狀態載置於顯示裝置用架台15之上表面。顯示裝置用架台15係以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表面與攝像裝置12相對向且成為水平面之方式支撐顯示裝置16。而且,顯示裝置用架台15使顯示裝置16沿垂直方向移動,以變更顯示器16a與透鏡18之間的相對距離。
眩光檢查機10中,藉由調整攝像裝置12與顯示器16a之間的相對距離,而調整由攝像元件所拍攝之顯示於顯示器16a之圖像之尺寸。換言之,調整攝像元件所具有之複數個受光元件中單位像素(例如1像素)所拍攝之顯示於顯示器16a之圖像之像素尺寸。
圖像處理裝置17進行由攝像裝置12所拍攝之圖像資料之資料處理。具體而言,圖像處理裝置17根據由攝像裝置12所拍攝之圖像資料,求出顯示於顯示器16a之圖像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圖像處理裝置17舉一例具備:輸入部,其被輸入由攝像裝置12所拍攝之圖像資料;圖像處理部,其對輸入之圖像資料進行圖像處理;及輸出部,其將經圖像處理部處理後之結果輸出至未圖示之顯示器或列印裝置等。
另外,作為攝像元件之單位像素(例如1像素)所拍攝的顯示於顯示器16a之圖像之像素尺寸之調整方法,除變更攝像裝置12之透鏡18與顯示器16a之間的相對距離(攝像距離)之方法以外,於攝像裝置12所具備之透鏡18為變焦透鏡時,亦可為改變攝像裝置12之焦距之方法。
透鏡18之F值及攝像裝置12之快門速度(曝光時間)可適當設定。就減少圖像資料中含有拍攝時因顯示器16a之結構(例如像素或像素排列)所引起之週期雜訊之觀點而言,透鏡18之F值例如較佳為F4以上且F8以下之範圍之F值(舉一例為F4、F6或F8中之任一者)。其中,作為透鏡18之F值,例如最佳為F8。另外,作為攝像裝置12之快門速度,較佳為獲得適於進行眩光檢查之光量之範圍(舉一例為0.01S以上且0.1S以下之範圍)之值。
拍攝條件例如可設定為以下之內容。 透鏡18之F值:F8 透鏡焦距:12 mm Y/X之範圍:1.65以上且1.75以下之範圍之值 其中,X為顯示器之像素尺寸(µm)。Y為攝像裝置12之攝像元件之像素之拍攝間距(µm)。本說明書中所謂之像素,於顯示器利用R(Red,紅)、G(Green,綠)、B(Blue,藍)之三原色進行彩色顯示時係指總括成為用於進行彩色顯示之單位之RGB之3像素者。而且,拍攝間距係指由攝像裝置12之攝像元件所拍攝之圖像之縱向長度L1除以攝像裝置12之攝像元件之縱向之像素數N1所算出之值A1 (A1=Ll/N1)、與由攝像裝置12之攝像元件所拍攝之圖像之橫向長度L2除以攝像裝置12之攝像元件之橫向之像素數N2所算出之值A2 (A2=L2/N2)的平均值{(A1+A2)/2}。 [眩光檢查方法]
以下所示之眩光評估方法中,舉一例而言,為了便於評估,使表面安裝有防眩膜之狀態之顯示器16a預先以一色(舉一例為綠色)均勻發光而顯示。
首先,以攝像元件之單位像素所拍攝之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像素之尺寸成為規定值的方式進行調整(調整步驟)。調整步驟中,根據攝像元件之有效像素數,調整攝像裝置12與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間的相對距離,調整成於由攝像裝置12所拍攝之圖像資料中不存在顯示於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圖像之像素之亮線,或即便有亮線亦不會對眩光之評估產生影響之程度。
另外,攝像裝置12與顯示裝置16之間的相對距離較佳為考慮實際之顯示裝置16之使用態樣(例如,使用者之眼睛與顯示器16a之間的相對距離)而設定。
進行調整步驟後,設定對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眩光進行評估之測定區域(設定步驟)。設定步驟中,測定區域例如可根據顯示器16a之尺寸等而恰當地設定。
進行調整步驟後,利用攝像裝置12拍攝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測定區域(攝像步驟)。此時,舉一例而言,以獲得8位元階度顯示且平均亮度為170階度之灰階圖像之圖像資料的方式調整攝像裝置12之快門速度或顯示器16a之所有像素之亮度之至少任一者。攝像步驟中所拍攝之圖像資料被輸入至圖像處理裝置17。
攝像步驟後,圖像處理裝置17根據圖像資料,求出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測定區域之圖像中的亮度不均(運算步驟)。該運算步驟中,亮度不均可藉由求出亮度分布之標準差而數值化。此處,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亮度不均越大,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眩光程度越大。基於此,可定量且客觀地評估為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值越小,眩光越小。另外,調整步驟中,調整成安裝有防眩膜之顯示器16a之亮線不會對眩光之評估產生影響之程度。因此,可抑制亮線所引起之亮度不均,而進行準確之眩光評估。
藉由經過以上之各步驟,求出表面安裝有防眩膜之狀態之顯示器16a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可利用該值之大小來評估眩光。 (驗證測試)
接著,對用於驗證本發明之性能之驗證測試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實施例1至8。實施例1至4、8對應於第1實施方式。實施例5對應於第2實施方式。實施例6、7對應於第3實施方式。另外,準備比較例1、2用於相對於實施例1至8進行比較。作為該等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防眩膜之材料,準備以下之(A)至(M)者。 [原料] (A)  含奈米二氧化矽之胺基甲酸酯系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HX-RPH-NA」,含有奈米二氧化矽微粒(平均粒徑15 nm)。 (B)   含氟基之紫外線反應型表面改質劑:DIC股份有限公司製「Megafac RS-75」 (C)   丙烯酸系硬塗調配物A:日本化工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製「FA-3155 CLEAR」,折射率1.46 (D)  丙烯酸系硬塗調配物B:日本化工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製「FA-3155M」,含有丙烯酸微粒(折射率1.50)與基質樹脂(折射率1.46)。 (E)   具有聚合性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A: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Cyclomer P」,折射率1.51 (F)   乙酸丙酸纖維素:Eastman公司製「CAP-482-20」,乙醯化度=2.5%,丙醯基度=46%,聚苯乙烯換算之數量平均分子量75000,折射率1.49 (G)  矽酮丙烯酸酯: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EB1360」,折射率1.52 (H)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DPHA」,折射率1.52 (I)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PETA」,折射率1.51 (J)    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A: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KRM8452」,10官能脂肪族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1200 (K)   光起始劑A: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Irgacure 184」 (L)   聚合物型調平劑:BYK Japan製「BYK-399」 (M)  PET膜:Mitsubish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Diafoil」,厚度125 µm者 [實施例1]
將含奈米二氧化矽之胺基甲酸酯系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聚合物型調平劑(L)0.5重量份混合而製備溶液。使用線棒(#18),將該溶液澆注至作為基材2之PET膜(M)上。然後,於100℃之烘箱內放置1分鐘,使溶劑蒸發而形成厚度約10 µm之塗佈層。之後,利用高壓水銀燈對塗佈層照射紫外線約5秒鐘(照射累計光量約300mJ/cm 2,以下相同),對塗佈層進行紫外線硬化處理。藉此,形成厚度10 µm之下側硬塗層3。
然後,將丙烯酸系硬塗調配物A(C)50重量份與丙烯酸系硬塗調配物B(D)50重量份混合而製備溶液。使用線棒(#10),將該溶液澆注至下側硬塗層3上。之後,於100℃之烘箱內放置1分鐘,使溶劑蒸發而形成厚度約6 µm之塗佈層。然後,利用高壓水銀燈對塗佈層照射紫外線約5秒鐘,對塗佈層進行UV硬化處理。藉此,形成厚度6 µm之上側硬塗層4。藉由以上,製作實施例1之防眩膜1。 [實施例2]
除了使用線棒(#28)形成厚度15 µm之下側硬塗層3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實施例2之防眩膜1。 [實施例3]
除了使用線棒(#6)形成厚度3.5 µm之上側硬塗層4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實施例3之防眩膜1。 [實施例4]
除了使用線棒(#6)形成厚度3.5 µm之上側硬塗層4以外,於與實施例2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實施例4之防眩膜1。 [實施例5]
除了於上側硬塗層4上形成複數層抗反射層以外,以與實施例3同樣之方式製作實施例5之防眩膜101。具體而言,利用作為乾式(Dry)塗佈法之一的濺鍍法,於上側硬塗層4上依次形成二氧化矽層(厚度15 nm)、五氧化鈮層(厚度10 nm)、二氧化矽層(厚度35 nm)、五氧化鈮層(厚度100 nm)及二氧化矽層(厚度80 nm)作為複數層抗反射層。然後,對位於最上層之抗反射層之表面,塗佈含氟化合物溶液(大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OPTOOL DSX」)。之後,藉由以100℃將該溶液之塗膜乾燥而形成厚度8 nm之防污層。藉此,製作實施例5之防眩膜101。 [實施例6]
除了形成以下所示之上側硬塗層4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實施例6之防眩膜。將具有聚合性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A(E)41重量份、乙酸丙酸纖維素(F)12重量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H)40重量份、矽酮丙烯酸酯(G)27.7重量份、光起始劑A(K)5重量份溶解於甲基乙基酮250重量份與1-丁醇122重量份之混合溶劑中而製備溶液。
使用線棒(#22),將該溶液澆注至下側硬塗層3上。之後,於100℃之烘箱內放置1分鐘,使溶劑蒸發而形成厚度約5 µm之塗佈層。然後,利用高壓水銀燈對塗佈層照射紫外線約5秒鐘,對塗佈層進行UV硬化處理。藉此,形成厚度5 µm之上側硬塗層4。藉由以上,製作實施例6之防眩膜。 [實施例7]
除了以下述方式形成上側硬塗層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實施例7之防眩膜。具體而言,將具有聚合性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E)58質量份、乙酸丙酸纖維素(F)7質量份、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A(J)106質量份、含氟基之紫外線反應型表面改質劑(B)1質量份、光起始劑A(K)3質量份溶解於MEK186質量份、乙酸丁酯80質量份及1-丁醇39質量份之混合溶劑中而製備溶液。
使用線棒(#18),將該溶液澆注至下側硬塗層上。之後,於100℃之烘箱內放置1分鐘,使溶劑蒸發而形成厚度約6 µm之塗佈層。然後,利用高壓水銀燈對塗佈層照射紫外線約5秒鐘,對塗佈層進行UV硬化處理。藉此,形成厚度6 µm之上側硬塗層。藉由以上,製作實施例7之防眩膜。 [實施例8]
除了以下述方式形成上側硬塗層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實施例8之防眩膜。具體而言,使用作為透明樹脂之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I)。另外,含有相對於透明樹脂100質量份分別為10.0質量份及16.5質量份之作為透光性顆粒之苯乙烯-丙烯酸共聚顆粒(折射率1.51,平均粒徑9.0 µm)及聚苯乙烯顆粒(折射率1.60,平均粒徑3.5 µm)。於其中,調配相對於透明樹脂100質量份為190質量份之甲苯與環己酮之混合溶劑(質量比7:3),而製備溶液。
使用線棒(#16),將該溶液澆注至下側硬塗層上。之後,於100℃之烘箱內放置1分鐘,使溶劑蒸發而形成厚度約5 µm之塗佈層。之後,利用高壓水銀燈,對塗佈層照射紫外線約5秒鐘而對塗佈層進行UV硬化處理。藉此,形成厚度5 µm之上側硬塗層。藉由以上,製作實施例8之防眩膜。 [比較例1]
除了使用線棒(#8)形成厚度5 µm之下側硬塗層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比較例1之防眩膜。藉由以上,製作比較例1之膜。 [比較例2]
除了使用線棒(#6)形成厚度3.5 µm之上側硬塗層以外,於與比較例1相同之製造條件下製作比較例2之防眩膜。然後,對實施例1至8及比較例1至2之各防眩膜進行以下之各項目之測定,並評估測定結果。 [鉛筆硬度]
利用以依據JIS K 5600-5-4:1999之刮痕硬度(鉛筆法)為準之方法進行測定。具體而言,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機(安田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No. 553-M鉛筆硬度試驗機),於玻璃基板上配置防眩膜,基於相對於防眩膜之鉛筆之角度45°、載重750g、測定速度30 mm/min之測定條件進行測定。於測定時,使用三菱鉛筆股份有限公司製鉛筆「Hi-uni」,每一測定實施3次刮擦動作。 [捲曲高度]
將防眩膜切成一定之平面尺寸(100 mm×100 mm),以使上側硬塗層較基材更朝上側之狀態配置於平坦之基準面上一定時間。此時,測定自基準面鼓起之防眩膜距基準面之最大高度(四角中之最大高度),進行捲曲高度之評估。根據該評估,捲曲之最大高度之值越小,防眩膜越平坦,可評估為越容易安裝於顯示器16a之表面。 [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眩光值)]
使用智慧型手機作為顯示裝置16,於該顯示器16a之表面安裝防眩膜。該智慧型手機之顯示器16a為自發光型之彩色顯示器且為像素密度為441ppi之有機EL (OLED)。另外,該顯示器16a之像素排列為PenTile排列。具體而言,該PenTile排列中每一像素包含兩個紅色子像素、兩個綠色子像素及一個藍色子像素。該智慧型手機為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Galaxy S4 (SC-04E)」。
另外,使用Komatsu NT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膜眩光檢查機作為眩光檢查機10,測定安裝有防眩膜時之顯示裝置16之顯示器16a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眩光σ:眩光值)。於該測定時,以作為8位元階度顯示且平均亮度為170階度之灰階圖像來獲得圖像資料之方式調整攝像裝置12之快門速度及顯示裝置16之所有像素之亮度之至少任一者。藉此,測定利用依據JIS C 1006:2019之方法所測定之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
此時之測定條件如下所述。
拍攝條件例如可設定為以下之內容。 透鏡18之F值:F8 透鏡焦距:12 mm Y: 97.2 µm X: 57.6 µm Y/X: 1.69 透鏡18與顯示器16a之間的相對距離(攝像距離):328 mm [霧度及全光線透射率]
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股份有限公司製,NDH-5000W),利用依據JIS K7136之方法進行測定。霧度係以上側硬塗層之與具有凹凸形狀之表面相對之面成為受光器側之方式進行配置而測定。 [視感反射率]
基於依照JIS Z 8701之方法,使用分光光度計(Hitachi High-Tech Sci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U-3900H」)進行測定。使用利用光學糊將實施例1至8及比較例1至2之防眩膜貼附於市售之黑色壓克力板,且儘量使來自背面之反射不產生影響者作為測定對象。 [60°光澤]
使用光澤計(堀場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IG-320),基於依照JlS K7105之方法,測定防眩膜之表面之入射角60度下之光澤度(以下,亦稱為60°光澤)。
另外,算出實施例1至8及比較例1至4之下側硬塗層之厚度D2相對於上側硬塗層之厚度D1之比率D2/D1(%)。將各測定結果及計算結果示於表1及表2。
表1
   鉛筆硬度(載重750g) 捲曲高度(mm) 亮度分布之標準差 霧度(%) 全光線透射率(%) 視感反射率(%) 60°光澤(%) D2/Dl (%)
實施例1 4H 13 7.5 12 90 4.4 54 166.7
實施例2 4H 15 7.5 12 90 4.4 54 250
實施例3 4H 4 7.1 15 90 4.4 51 285.7
實施例4 5H 6 7.1 15 90 4.4 51 428.6
實施例5 4H 4 7.1 16 93 0.6 51 285.7
實施例6 4H 10 6.9 17 90 4.5 55 200
實施例7 4H 13 14.5 10 89 4.5 54 166.7
實施例8 4H 11 10.9 31 90 4.5 50 200
表2
   鉛筆硬度(載重750g) 捲曲高度(mm) 亮度分布之標準差 霧度(%) 全光線透射率(%) 視感反射率(%) 60°光澤(%) D2/D1 (%)
比較例1 2H 8 7.5 12 91 4.4 54 83.3
比較例2 2H 4 7.1 15 91 4.4 51 142.9
如表1所示,實施例1至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比率D2/D1為166.7%以上且428.6%以下之範圍之值。其中,實施例2至6、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比率D2/D1為200%以上且428.6%以下之範圍之值。
另外,實施例1至6、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作為亮度分布之標準差之眩光值為0以上且12以下(具體而言6.9以上且10.9以下)之範圍之值。另外,實施例1至7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霧度為0.5%以上且25%以下(具體而言為10%以上且17%以下)之範圍之值。另外,實施例1至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60°光澤為50%以上且55%以下之範圍之值。另外,實施例1至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全光線透射率為85%以上且100%以下(具體而言為89%以上且93%以下)之範圍之值。
另外,實施例1至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之捲曲高度為15 mm以下之範圍之值。而且,實施例1至8所示之本發明之構成的上側硬塗層4之與下側硬塗層3為相對側之面之鉛筆硬度為4H以上之範圍之值。另外,實施例5之視感反射率為1.0%以下(具體而言為0.6%)之範圍之值。藉此,驗證實施例5在安裝於顯示器之表面之狀態下,可抑制向顯示器之入射光之反射,而容易看見顯示器之顯示內容。相對於此,比較例1及2之鉛筆硬度為2H,驗證與實施例1至8相比硬度差。根據以上,驗證實施例1至8相對於比較例1及2之優勢。
各實施方式中之各構成與各方法及它們之組合等為一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適當進行構成之附加、省略、替換及其他變更。本發明並不受實施方式限定,僅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另外,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各態樣亦可與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其他任意特徵組合。
1, 101:防眩膜 2:基材 3:下側硬塗層 4:上側硬塗層 5:下側抗反射層(抗反射層) 6:上側抗反射層(抗反射層) 7:黏著層 10:眩光檢查機 11:殼體 12:攝像裝置 13:保持部(調整部) 14:攝像裝置用架台 15:顯示裝置用架台(調整部) 16:顯示裝置 16a:顯示器 17:圖像處理裝置 18:透鏡 30:下側基質樹脂 31:微粒 40:上側基質樹脂 41:凹凸形成顆粒
[圖1]係第1實施方式之防眩膜之示意性剖視圖。 [圖2]係圖1之上側硬塗層之局部剖視圖。 [圖3]係第2實施方式之防眩膜之示意性剖視圖。 [圖4]係眩光檢查機之示意性概略圖。
1:防眩膜
2:基材
3:下側硬塗層
4:上側硬塗層
7:黏著層
16:顯示裝置
16a:顯示器

Claims (12)

  1. 一種防眩膜,其具備: 片狀基材; 下側硬塗層,其重疊配置於前述基材;及 上側硬塗層,其重疊配置於前述下側硬塗層之與前述基材側相對之側; 前述下側硬塗層之厚度為前述上側硬塗層之厚度之至少150%以上之範圍之值。
  2. 如請求項1之防眩膜,其在安裝於像素密度為441ppi之有機EL顯示器之表面之狀態下,以作為8位元階度顯示且平均亮度為170階度之灰階圖像來獲得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調整時,利用依據JIS C 1006:2019之方法所測定之前述顯示器之亮度分布之標準差為0以上且12以下之範圍之值。
  3.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霧度值為0.5%以上且25%以下之範圍之值。
  4.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上側硬塗層之與前述下側硬塗層為相對側之面之鉛筆硬度為4H以上之範圍之值。
  5.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上側硬塗層之厚度為3 µm以上且6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
  6.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下側硬塗層之厚度為10 µm以上且20 µm以下之範圍之值。
  7.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上側硬塗層包含上側基質樹脂及凹凸形成顆粒,前述凹凸形成顆粒分散於前述上側基質樹脂中且平均粒徑在0.5 µm以上且5.0 µm以下之範圍內。
  8. 如請求項7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上側基質樹脂與前述凹凸形成顆粒之折射率差為0以上且0.20以下之範圍之值。
  9.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上側硬塗層包含複數種樹脂成分,且具有藉由前述複數種樹脂成分之相分離而形成之共連續相結構。
  10.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前述下側硬塗層包含下側基質樹脂及微粒,前述微粒分散於前述下側基質樹脂中且平均粒徑在5 nm以上且100 nm以下之範圍內。
  11.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具備至少一個抗反射層,前述至少一個抗反射層重疊配置於前述上側硬塗層之與前述下側硬塗層相對之側。
  12. 如請求項11之防眩膜,其中,以與前述上側硬塗層接觸之方式配置之前述抗反射層包含金屬氧化物顆粒。
TW111120241A 2021-06-22 2022-05-31 防眩膜 TWI840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3450A JP7483661B2 (ja) 2021-06-22 2021-06-22 防眩フィルム
JP2021-103450 2021-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7373A true TW202317373A (zh) 2023-05-01
TWI840821B TWI840821B (zh) 2024-05-01

Family

ID=8454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0241A TWI840821B (zh) 2021-06-22 2022-05-31 防眩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10597A1 (zh)
JP (1) JP7483661B2 (zh)
CN (1) CN117425838A (zh)
TW (1) TWI840821B (zh)
WO (1) WO20222699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57601B1 (ja) 2023-11-14 2024-09-2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防眩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1088B2 (ja) * 1998-06-16 2009-01-2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もしくはシート
JP2008129130A (ja) 2006-11-17 2008-06-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4115502A (ja) * 2012-12-11 2014-06-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
WO2014109407A1 (ja) * 2013-01-11 2014-07-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ハードコート層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WO2016047059A1 (ja) * 2014-09-22 2017-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部材
JP6294904B2 (ja) 2016-03-24 2018-03-1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ギラツキ評価装置およびギラツキ評価方法
EP4019561A1 (en) * 2017-05-30 2022-06-29 Riken Technos Corporation Active energy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hard coat laminated film, and film for application to glass
US11650357B2 (en) * 2017-08-04 2023-05-16 Daicel Corporation Anti-glare film
WO2019026467A1 (ja) 2017-08-04 2019-02-0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防眩フィルム
WO2019163416A1 (ja) 2018-02-22 2019-08-29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積層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02293A (ja) 2023-01-10
WO2022269949A1 (ja) 2022-12-29
US20240210597A1 (en) 2024-06-27
JP7483661B2 (ja) 2024-05-15
CN117425838A (zh) 2024-01-19
TWI840821B (zh) 202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1794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JP6743305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JP6745410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JP7500322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JP6719677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TWI840821B (zh) 防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