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3118A - 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3118A
TW202313118A TW111121713A TW111121713A TW202313118A TW 202313118 A TW202313118 A TW 202313118A TW 111121713 A TW111121713 A TW 111121713A TW 111121713 A TW111121713 A TW 111121713A TW 202313118 A TW202313118 A TW 2023131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onally substituted
dendrimer
composition
polymers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1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傑佛瑞 L 克萊藍
瑞希 夏瑪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阿什瓦塔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阿什瓦塔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阿什瓦塔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3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311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6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 A61K47/5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 A61K47/595Polyamides, e.g. nyl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態樣提供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及使用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組合物之方法。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包含結合至至少一種藥劑之樹枝狀體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一或多種適用於療法、成像及/或靶向遞送之藥劑。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合成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第一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反應。

Description

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奈米技術領域中之進步已導致具有廣泛應用之許多新穎材料及裝置之產生。奈米技術體現於範圍廣泛之材料及顆粒(諸如富勒烯及樹枝狀體)中。然而,由於奈米顆粒與生物系統之相互作用,因此奈米顆粒之體內應用面臨自循環快速消除之挑戰。奈米顆粒開發中之替代策略可容許在臨床應用、診斷及生物醫學研究之背景下更有效利用奈米顆粒之有利性質。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包含透過末端醚或醯胺鍵結合至藥劑之樹枝狀體之治療及/或診斷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包含視需要經該藥劑取代之末端羥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藥劑係治療劑或顯像劑。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樹枝狀體結合物:
Figure 02_image003
(I), 其中:D係樹枝狀體;X係O或NH;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Y 2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第二醯胺、第三醯胺、磺醯胺、第二胺基甲酸酯、第三胺基甲酸酯、碳酸酯、脲、甲醇、二硫化物、腙、醯肼、醚、羰基,及其組合;Z係治療劑或顯像劑;L係連接子;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m與(m+n)之比率係至少0.5。在一些實施例中,m與(m+n)之比率係介於約0.50至約0.99之間。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I)樹枝狀體結合物:
Figure 02_image005
(II), 其中:D係樹枝狀體;X之各實例獨立地係O或NH;Y 1之各實例獨立地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Y 2之各實例獨立地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第二醯胺、第三醯胺、磺醯胺、第二胺基甲酸酯、第三胺基甲酸酯、碳酸酯、脲、甲醇、二硫化物、腙、醯肼、醚、羰基,及其組合;Z 1及Z 2獨立地係治療劑、靶向劑或顯像劑,前提條件為Z 1及Z 2係不同的;L 1及L 2獨立地係連接子;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n之各實例獨立地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治療化合物之樹枝狀體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之連接子包含聚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多元醇、多肽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聚合多元醇: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及聚乙烯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包含至少2個及多達25個胺基酸之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2-30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包含至少一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部分: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及1,4-二氫噠嗪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包含該聚合物及至少一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係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水解。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之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法尼醇X受體促效劑、死亡受體5促效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型抑制劑、溶血磷脂酸1受體拮抗劑、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PPARδ促效劑、AT1受體拮抗劑、CCR5/CCR2拮抗劑、抗纖維化劑、抗發炎劑、抗氧化劑、STING促效劑、CSF1R抑制劑、AXL抑制劑、c-Met抑制劑、PARP抑制劑、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MEK抑制劑、I組p21活化之激酶(PAK1)抑制劑、麩醯胺酸酶抑制劑、TIE II拮抗劑、CXCR2抑制劑、CD73抑制劑、精胺酸酶抑制劑、PI3K抑制劑、TLR4促效劑、TLR7促效劑、SHP2抑制劑、化學治療劑、STING拮抗劑及JAK1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之治療劑係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曲美替尼(Trametinib)、考比替尼(Cobimetinib)、比尼美替尼(Binimetinib)、司美替尼(Selumetinib)、PD325901、PD035901、PD032901及TAK-733。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之治療劑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培唑帕尼(pazopanib)、凡德他尼(vandetanib)、阿西替尼(axitinib)、西地尼布(cediranib)、伐他拉尼(vatalanib)、達沙替尼(dasatinib)、貝姆替尼(R428) (bemcentinib)、度貝馬替尼(TP-0903) (dubermatinib)、尼達尼布(ninteda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及莫特沙尼(motesanib)。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之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PAK1抑制劑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之顯像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染料、螢光染料、近紅外染料、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SPECT)顯像劑、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顯像劑、磁振造影(MRI)造影劑及放射性核素。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治療化合物或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至少一種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靶向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靶向劑係三觸角-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載劑及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組合物:
Figure 02_image007
(I-A), 其中: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X係NH;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其中該組合物中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小於或等於1.10。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
Figure 02_image007
(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X係NH;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該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II-A), 其中: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t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與一或多種胺在合適條件下反應以形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其中R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本文描述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或其鹽、溶劑合物、水合物、立體異構體、多晶型物、互變異構體、同位素富集形式(例如,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約3或10 (例如,3或10)。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自64減n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3且m係61。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0且m係54。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約61或54 (例如,61或54)。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I-A)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12
(PAMAM G3.5)。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14
Figure 02_image016
在又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藉由本文描述之方法合成的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具有下式之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8
(PAMAM G3.5)。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化合物之組合物,其包含透過末端醚或醯胺鍵結合至治療劑之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包含視需要經該治療劑取代之高密度末端羥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結合至治療劑之樹枝狀體之治療化合物係該治療劑之10至20質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末端醚或醯胺鍵係透過連接子結合至該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化合物係治療劑之約10%至約15質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化合物係該治療劑之約15%至約20質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上至少50%之末端位點包含末端羥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上至少50%及高達99% (例如,50至95%、50至90%、50至80%、50至70%、50至60%、60至80%、70至90%)之末端位點包含末端羥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具有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未結合化合物增加之水溶解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水溶解度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增加至少10%。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水溶解度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增加介於約10%與約10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水溶解度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增加至少約兩倍。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水溶解度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增加約兩倍與約十倍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水溶解度係在生理條件下之溶解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水溶解度係於水中具有介於約7.0與約8.0之間的pH之溶解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以該未結合化合物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溶解之濃度存在。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之疾病或疾患之方法,該等方法包括以有效治療或成像該個體中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之疾病或疾患之量對該個體投與包含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由個體之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中經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經活化之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經活化之巨噬細胞係該中樞神經系統之常駐巨噬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跨越該個體之血腦障壁。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疾病或疾患係該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之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係與神經纖維瘤病相關聯之良性或惡性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疾病或疾患係神經纖維瘤病(例如,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或疑似患有神經纖維瘤病(例如,NF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由該個體中該腫瘤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係腦癌或該中樞神經系統之癌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係選自由贅瘤形成及增生組成之群之腦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中樞神經系統之癌症:神經膠質瘤、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星細胞瘤、寡樹突神經膠細胞瘤、腦脊髓膜瘤、神經管胚細胞瘤、神經節瘤及許旺細胞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不結合至靶向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係對該個體全身、靜脈內或經口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治療劑,且該組合物具有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組合物增加之治療指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MEK抑制劑(例如,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尼美替尼、司美替尼、PD325901、PD035901、PD032901或TAK-73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例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凡德他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伐他拉尼、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尼達尼布、卡博替尼或莫特沙尼)。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例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眼部之疾病或疾患之方法,該等方法包括以有效治療或成像該個體中眼部之疾病或疾患之量對該個體投與包含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由個體之眼部中經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經活化之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跨越該個體之血視網膜障壁。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不結合至靶向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係對該個體全身、靜脈內或經口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治療劑,且該組合物具有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組合物增加之治療指數。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增生性疾病之方法,該等方法包括以有效治療或成像該個體中該增生性疾病之量對該個體投與包含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增生性疾病係神經纖維瘤病。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增生性疾病係選自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2型神經纖維瘤病(NF2)及許旺細胞瘤病。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增生性疾病係NF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不結合至靶向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係對個體全身、靜脈內或經口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治療劑,且該組合物具有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組合物增加之治療指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MEK抑制劑(例如,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尼美替尼、司美替尼、PD325901、PD035901、PD032901或TAK-73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例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凡德他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伐他拉尼、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尼達尼布、卡博替尼或莫特沙尼)。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例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細節闡述於如下文描述之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其他特徵、目的及優點將自實例、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顯而易見。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根據35 U.S.C. § 119(e)主張2022年4月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327,301號,及2021年6月1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09,348號之優先權,其等中之各者係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及使用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組合物之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結合至至少一種藥劑之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一或多種適用於療法、成像及/或靶向遞送中之藥劑。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結合至治療劑之樹枝狀體之治療化合物。發明人已認知及瞭解可藉由結合至樹枝狀體修飾某些具有不利體內概況之治療劑以提供一種顯示經降低之脫靶毒性、更高選擇性攝取及持續性細胞內效應之治療化合物。發明人已進一步認知及瞭解此等治療化合物於該樹枝狀體部分中係高度可調的,使得可調整治療化合物之親水性以容許將某些治療劑靶向遞送至原本該治療劑很難觸及之生物標靶。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其等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在合適條件下反應以形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其等藉由本文描述之方法合成。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疾病或疾患之方法,其等包括對該個體投與包含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可在缺乏任何靶向部分之情況下靶向反應性免疫細胞。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可跨越個體之中樞神經系統中之血腦障壁,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由經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經活化之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可跨越個體之眼部中之血視網膜障壁,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由經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經活化之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 樹枝狀體結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係指一種結合至至少一種如本文描述之藥劑之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係共價結合(例如,共價連接)至至少一種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一種樹枝狀體,其可描述為具有內部核心及重複單元層(或「代」)之分子結構,該等重複單元連接至此內部核心並自其延伸,各層具有一或多個分支點,及最外層具有末端官能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之末端官能基包括一或多個羥基、一或多個胺基及/或一或多個羧基。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之末端官能基提供結合位點,至少一種藥劑透過該等結合位點結合以形成樹枝狀體結合物。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藥劑係透過藉由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末端官能基形成之醚鍵、醯胺鍵或酯鍵結合至該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藥劑係透過醚鍵或醯胺鍵結合至該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藥劑係透過醚鍵結合至該樹枝狀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上之末端位點之數量可取決於特定樹枝狀體支架及其產生。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係基於第0、1、2、3、4、5、6、7、8、9或10代PAMAM樹枝狀體支架,其等分別具有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及4096個末端位點。然而,應認知可根據本發明使用於各代具有不同數量之末端位點之不同樹枝狀體支架。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之所有末端位點包含羥基。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之各末端位點包含羥基或胺基。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之各末端位點包含羥基、胺基或透過醚或醯胺鍵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之各末端位點包含羥基或透過醚鍵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至少50%之末端位點包含羥基(例如,至少50%之末端位點不包含胺基或藥劑)。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之末端位點包含羥基。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約50至99%、約60至99%、約70至99%、約80至99%、約90至99%、約95至99%、約98至99%、約70至95%、約70至90%、約80至95%或約80至90%之末端位點包含羥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之一或多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至少2、至少3、至少4、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個或更多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至少1%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至少2%、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或至少30%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上約1至50%、約1至40%、約1至25%、約1至10%、約5至50%、約5至40%、約5至25%、約5至10%、約10至50%、約10至40%或約10至25%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上約1%、約2%、約3%、約4%或約5%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上小於5%、小於10%、小於15%、小於20%、小於25%、小於30%、小於35%、小於40%、小於45%、小於50%、小於55%、小於60%、小於65%、小於70%、小於75%之末端位點包含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描述,樹枝狀體結合物具有有效量用於靶向特定細胞類型之末端官能基(例如,末端羥基),同時具有有效量用於治療及/或成像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之末端位點可使用質子核磁共振( 1H NMR),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其他分析方法評估,以確定具有藥劑及/或末端官能基之末端位點之百分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需之藥劑負載可取決於某些因素,包括對藥劑、樹枝狀體結構及尺寸,及待治療之細胞或組織之選擇。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例如,治療化合物)係約0.01質量%至約45質量% (m/m)之藥劑(例如,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例如,治療化合物)係約10質量%至約20質量%之藥劑(例如,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約0.1質量%至約30質量%、約0.1質量%至約20質量%、約0.1質量%至約10質量%、約1質量%至約10質量%、約1質量%至約5質量%、約3質量%至約20質量%、約3質量%至約10質量%之藥劑。
如本文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可根據藥劑之質量百分比(例如,質量% (m/m))表徵。在一些實施例中,質量百分比係指藥劑在樹枝狀體結合物中之分子量(Da)百分比。在一些實施例中,質量百分比可藉由以下通式確定:(藥劑M W) / (結合物M W) × 100。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M W)可藉由計算或近似作為單個分子或化合物(結合或未結合)之藥劑之分子量,並將此值乘以該藥劑於樹枝狀體結合物中存在之末端位點之數量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M W)可藉由計算或近似於樹枝狀體結合物中形成該藥劑之所有原子之原子質量之總和確定。(藥劑M W)之值可作為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總分子量(結合物M W)之分數,並乘以100以提供質量百分比。在一些實施例中,質量百分比可藉由實驗或經驗方法確定。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質量百分比可使用質子核磁共振( 1H NMR)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其他分析方法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具有介於約1 nm與約50 nm之間的直徑。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直徑係介於約1 nm與約20 nm之間、介於約1 nm與約10 nm之間或介於約1 nm與約5 nm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直徑係介於約1 nm至約2 nm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結合至相對大之藥劑(例如,大蛋白質,諸如抗體)之樹枝狀體可具有使此等值相對於未結合樹枝狀體增加約5至15 nm之直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具有介於約500道耳頓(Da)與約100,000 Da之間(例如,介於約500 Da與約50,000 Da之間,或介於約1,000 Da與約20,000 Da之間)的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描述之結合物之樹枝狀體係聚(醯胺基胺) (PAMAM)樹枝狀體、聚丙胺(POPAM)樹枝狀體、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樹枝狀體、聚伸乙亞胺樹枝狀體、聚離胺酸樹枝狀體、聚酯樹枝狀體、荑樹枝狀體、脂族聚(醚)樹枝狀體、芳族聚醚樹枝狀體,或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PAMAM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AMAM樹枝狀體包含具有醯胺基胺建構組元之不同核心。在一些實施例中,PAMAM樹枝狀體包含任何代之羧基、胺及/或羥基末端基團,包括(但不限於)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第5代、第6代、第7代、第8代、第9代或第10代PAMAM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AMAM樹枝狀體係第4代、第5代、第6代、第7代或第8代羥基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樹枝狀體包括複數個羥基。一些例示性高密度含有羥基之樹枝狀體包括市售聚酯樹枝狀聚合物,諸如超支化2,2-雙(羥基-甲基)丙酸聚酯聚合物(例如,超支化bis-MPA聚酯-64-羥基,第4代),樹枝狀聚甘油。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高密度含有羥基之樹枝狀體係寡聚乙二醇(OEG)樣樹枝狀體。例如,第2代OEG樹枝狀體(D2-OH-60)可使用高效、穩健且原子經濟化學反應(諸如Cu (I)催化之炔烴-疊氮化物點擊及光催化之硫醇-烯點擊化學)合成。可於最少反應步驟中以非常低之生成量達成高密度多元醇樹枝狀體可藉由使用正交超單體及超核心策略,例如如WO 2019094952中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主鏈在整個結構中具有不可裂解之聚醚鍵以避免樹枝狀體體內分解,且容許將此等樹枝狀體作為單一實體自體內(例如,不可生物降解)消除。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結合至一或多種治療劑、一或多種顯像劑及/或一或多種靶向劑之樹枝狀體。應認知,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藥劑、「一或多種」藥劑及類似術語係指特定藥劑且未必係結合至樹枝狀體之特定藥劑之量。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兩種藥劑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係指於一或多個末端位置具有第一藥劑及於一或多個不同末端位置具有第二藥劑之樹枝狀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藥劑係不同的(例如,化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及第二藥劑可適用於類似目的(例如,兩種藥劑均為治療劑),或該第一及第二藥劑可適用於不同目的(例如,該第一藥劑係治療劑,及該第二藥劑係靶向劑)。當用於類似目的時,該第一及第二藥劑係化學不同的且因此可提供不同之功能,例如,靶向不同受體或生物途徑之不同治療劑,或具有不同光譜性質之不同顯像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之藥劑(例如,治療劑、顯像劑、靶向劑)係肽、蛋白質、糖、碳水化合物、寡核苷酸、核酸、脂質、小分子化合物,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抗體或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編碼蛋白質之核酸或寡核苷酸,諸如DNA表現載體或mRNA。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RNA靜默藥劑,諸如siRNA、shRNA或microRNA。
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小分子化合物,諸如小分子有機、有機金屬或無機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具有小於2,000道耳頓(Da)、小於1,500 Da、小於1,000 Da或小於500 Da之分子量之小分子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具有介於約100與約2,000 Da之間的分子量之小分子化合物。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小分子化合物具有介於約100與約1,500 Da之間、介於約100與約1,000 Da之間、介於約500與約2,000 Da之間或介於約300與約700 Da之間的分子量。
在一些態樣中,相較於相同結合物之可釋放形式,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不可釋放形式提供增強之治療效用。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係透過連接子結合至樹枝狀體,該連接子以不可釋放之方式(例如,藉由醚及/或醯胺鍵)連接至該樹枝狀體及連接至該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具有在生理條件下最小可釋放(例如,最小可裂解)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係透過在體內條件下穩定之共價鍵結合至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共價鍵在對個體投與及/或自體內完整排出時係最小可裂解的。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小於10%、5%、4%、3%、2%、1%、0.5%、0.4%、0.3%、0.2%、0.1%或小於0.1%之總樹枝狀體結合物已在對個體體內投與後24小時或48小時或72小時內使藥劑裂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共價鍵包含醚鍵。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與藥劑之間的共價鍵不為水解或酶促可裂解之鍵,諸如酯鍵。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樹枝狀體結合物:
Figure 02_image003
(I), 其中:D係樹枝狀體;X係O或NH;Y 1係第一基團;Y 2係第二基團;Z係藥劑;L係連接子;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Y 1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水解。在一些實施例中,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在一些實施例中,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C 1-20伸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Y 1係未經取代之C 1-10伸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Y 2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第二醯胺、第三醯胺、磺醯胺、第二胺基甲酸酯、第三胺基甲酸酯、碳酸酯、脲、甲醇、二硫化物、腙、醯肼、醚、羰基,及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Y 2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ONH-、-CONR A-、-SO 2NR A-、-OCONH-、-NHCOO-、-OCONR A-、-NR ACOO-、-OC(=O)O-、-NHCONH-、-NR ACONH-、-NHCONR A-、-NRCONR A-、-CHOH-、-CR AOH-、-C(=O)-及-C(=O)R A-,其中R 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如本文描述之治療劑、顯像劑或靶向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治療劑或顯像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樹枝狀體結合物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靶向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L係包含聚合物及至少一個部分之連接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多元醇、多肽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聚合多元醇: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及聚乙烯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具有至少2個胺基酸之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具有約2至約40個胺基酸(例如,2至25、5至30、10至25或5至15個胺基酸)之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 2-50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 2-30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 5-25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聚合物係如本文別處描述之聚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L之至少一個部分係由點擊反應產生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部分係由用以產生結合物之反應性點擊化學柄(例如,疊氮化物及末端或環炔烴、二烯烴及親雙烯體、硫醇及烯烴)之間的電環化反應(例如,3+2環加成或4+2環加成)產生之5員雜環。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部分係包含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或1,4-二氫噠嗪基之雙自由基。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I)樹枝狀體結合物:
Figure 02_image005
(II), 其中:D、m、n之各實例、X之各實例、Y 1之各實例及Y 2之各實例獨立地如關於式(I)定義;L 1及L 2獨立地係如關於式(I)定義之連接子;及Z 1及Z 2係不同之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Z 1及Z 2獨立地係治療劑、靶向劑或顯像劑,前提條件為Z 1及Z 2係不同的(例如,化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Z 1及Z 2係不同之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Z 1及Z 2係靶向涉及共同病理學之不同生物途徑之不同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Z 1及Z 2係不同之治療劑,及式(II)樹枝狀體結合物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靶向劑。在一些實施例中,Z 1及Z 2係不同之顯像劑。在一些實施例中,Z 1係治療劑,且Z 2係靶向劑。在一些實施例中,Z 1係顯像劑,且Z 2係靶向劑。 合成方法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發現用於合成樹枝狀體之新穎技術(例如,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例如,經指定數量之PEG-炔烴官能化之樹枝狀體,以容許經由點擊結合化學,例如,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進一步安裝藥劑)。有利地,本文提供之方法及組合物可容許使用相對於先前技術具有調整化學計量之更溫和條件大規模合成(例如,超過10公克、超過40至50公克、超過100公克)具有高產物均勻度(低多分散性,例如,小於1.05)之樹枝狀體(例如,經指定數量之PEG-炔烴官能化之樹枝狀體)。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
Figure 02_image007
(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係NH; 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該等方法包括: 使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I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t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 與一或多種胺在合適條件下反應以形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 其中R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式(I-A)或(II-A)樹枝狀體中,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在一些實施例中,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例如,視需要經取代之C 1-20伸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NH及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NH及Y 1係經PEG-炔烴基取代之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NH及Y 1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30
,其中q係1、2、3、4、5或6 (例如,其中q係1、2或3)。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NH及Y 1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30
,其中q係2。在一些實施例中,Y 1係未經取代之伸烷基(例如,未經取代之C 1-10伸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16至20、20至40、40至50、50至60、60至70、70至80、80至90、90至100、100至110、110至120、120至130、130至140、140至160、160至180、180至200、200至250、250至300、300至350、350至400、400至450、450至500、500至550、550至600、600至650、650至700、700至750、750至800、800至850、850至900、900至950、950至1000、1000至1500、1500至2000、2000至2500、2500至3000、3000至3500、3500至4000、4000至4100或4100至4200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約61或54 (例如,61或54)。
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至3、3至5、1至5、5至7、7至9、9至10、10至12、12至14、14至16、16至18、18至20、20至22、22至24、24至26、26至28、28至30、30至32、32至34、34至36、36至38、38至40、40至42、42至44、44至46、46至48、48至50、50至52、52至54、54至56、56至58、58至60、60至62、62至64、64至66、66至68、68至70、70至72、72至74、74至76、76至78、78至80、80至82、82至84、84至86、86至88、88至90、90至92、92至94、94至96、96至98或98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約3或10 (例如,3或10)。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自64減n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2。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3。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4。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5。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或75。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介於約1至2、2至4、4至5、5至6、6至8、8至10或10至12之間;或介於約2至11之間(例如,3、4、5、8、10)。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約3或10 (例如,3或10)。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3及m係61。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0及m係54。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約61或54 (例如,61或54)。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本文描述之合成方法中,提供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II-A), 其中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t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 及一或多種胺,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 其中R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式(II-A)中,D係如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或其鹽、溶劑合物、水合物、立體異構體、多晶型物、互變異構體、同位素富集形式(例如,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反應。式(II-A)包括取代基t。在一些實施例中,t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t係16至20、20至40、40至50、50至60、60至70、70至80、80至90、90至100、100至110、110至120、120至130、130至140、140至160、160至180、180至200、200至250、250至300、300至350、350至400、400至450、450至500、500至550、550至600、600至650、650至700、700至750、750至800、800至850、850至900、900至950、950至1000、1000至1500、1500至2000、2000至2500、2500至3000、3000至3500、3500至4000、4000至4100或4100至4200之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t。在一些實施例中,t係n。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式(II-A)樹枝狀體中,t與n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式(II-A)樹枝狀體中,t係64。在一些實施例中,t係20至40、40至50、50至60、60至70、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反應,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式(Z)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34
(Z),或其鹽、溶劑合物、水合物、立體異構體、多晶型物、互變異構體、同位素富集形式(例如,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其中L A係連接子,及R 1A係鹵素、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乙炔、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及R D1及R D1a係如本文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L A包含聚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L A包含伸烷基鏈(例如,C 1-100,000伸烷基),其中該鏈係-NH 2與R 1A之間的最短路徑,排除氫原子及取代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A鏈包含高達5,000至7,000;7,000至9,000;9,000至10,000;10,000至12,000;100,000至120,000;120,000至150,000;或150,000至200,000個連續之共價鍵合原子或長度,排除氫原子及取代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 A係全碳、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200,000烴鏈,作為-NH 2與R 1A之間的最短路徑,排除氫原子及取代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 A中之任何原子均可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A中之原子均未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中之碳原子均未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L A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C(=O)-、-O-、-NR b-、-S-或環形部分置換,其中R b獨立地係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6烷基或氮保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L A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異羥肟酸、醚、正烷基、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肟、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芳基及/或視需要經取代之伸雜芳基置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L A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及/或肟置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A包含聚乙二醇部分(例如,具有式
Figure 02_image036
,其中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及該L A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及/或肟置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A包含由點擊反應產生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點擊反應產生之至少一個部分係由用以產生結合物之反應性點擊化學柄(例如,疊氮化物及末端或環炔烴、二烯烴及親雙烯體、硫醇及烯烴)之間的電環化反應(例如,3+2環加成或4+2環加成)產生之5員雜環。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點擊反應產生之至少一個部分係包含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或1,4-二氫噠嗪基之雙自由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A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38
,其中l n指示式(Z)化合物中對-NH 2之連接,及l 1指示對R 1A之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反應,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式(A)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40
(A),或其鹽、溶劑合物、水合物、立體異構體、多晶型物、互變異構體、同位素富集形式(例如,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其中p、q、r、W及R 1A係如本文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反應,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式(A)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40
(A),其中:R 1A係鹵素、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乙炔、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或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其中R D1a每次出現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氮保護基;或視需要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環;若化合價允許,則W係-O-或-CH 2-;p係0、1、2或3;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及r係0、1、2、3、4、5或6。在一些實施例中,R 1A係鹵素(例如,F、Cl、Br或I)。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例如,-C(=O)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炔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例如,碳環系統中包含零、一或兩個雙鍵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3至7員單環碳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10員單環或雙環雜環,其中該雜環中之一或兩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6至10員芳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苯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6員單環雜芳基,其中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9至10員雙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及R D1a係如本文定義。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CH(=N) (OH)R D1(例如,-CH(=N) (OH) (視需要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CH(=N) (OH) (視需要經聚乙二醇連接子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CN。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NO 2。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OR D1(例如,-OH或-O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N(R D1a) 2(例如,-NMe 2)。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SO 2OR D1(例如,-SO 2O(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SR D1(例如,-S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或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且其中R D1a每次出現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氮保護基;或視需要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溴、炔烴、乙炔、烯烴、醛、胺、COOH、羥基、羧基(例如,二苯并環辛炔或DBCO)、硫醇、磺酸酯或-CN。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點擊反應柄配偶體(例如,表A中,或實例6之方案1至19中顯示之點擊化學柄)。在某些實施例中,點擊柄、點擊配偶體及點擊反應柄配偶體可互換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點擊反應係:Cu (I)催化之炔烴-疊氮化物點擊及光催化之硫醇-烯點擊化學;或電環化點擊反應(例如,3+2環加成或4+2環加成)。 表A:例示性點擊化學反應及點擊化學柄
Figure 02_image042
(a)酮/醛縮合;(b)史陶丁格(Staudinger)反應;(c) 1,3雙極環加成(頂部:銅催化之炔烴-疊氮化物環加成(CuAAC);底部:應變促進之[3+2]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SPAAC));(d)逆電子需求狄爾斯-阿爾德(Diels-Alder)反應。 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N 3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二苯并環辛炔。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
Figure 02_image044
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SH。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四嗪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反式環辛烯。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
Figure 02_image046
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2_image048
。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SH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2_image048
。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SH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2_image051
。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SH及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2_image053
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氫。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例如,-C(=O)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炔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例如,碳環系統中包含零、一或兩個雙鍵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3至7員單環碳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10員單環或雙環雜環,其中該雜環中之一或兩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6至10員芳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苯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6員單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9至10員雙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氫。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例如,-C(=O)Me)。在某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R D1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炔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例如,碳環系統中包含零、一或兩個雙鍵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3至7員單環碳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10員單環或雙環雜環,其中該雜環中之一或兩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6至10員芳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苯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6員單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9至10員雙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至少一個實例係氮保護基(例如,苯甲基(Bn)、碳酸第三丁酯(BOC或Boc)、胺基甲酸苯甲酯(Cbz)、9-茀基碳酸甲酯(Fmoc)、三氟乙醯基、三苯基甲基、乙醯基或對甲苯磺醯胺(Ts))。在某些實施例中,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10員單環或雙環雜環,其中該雜環中之一或兩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或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環(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6員單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9至10員雙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
在一些實施例中,p係0。在一些實施例中,p係1。在一些實施例中,p係2。在一些實施例中,p係3。
在一些實施例中,W係-O-。在一些實施例中,W係-O-及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W係-CH 2-。在一些實施例中,W係-CH 2-及q係介於1至1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5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1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5,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1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5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介於1至25、25至50、50至75、75至100、100至125、125至150、150至175、175至200、200至225、225至250、250至275、275至300、300至325、325至350、350至375、375至400、400至425、400至450、450至500、500至550、550至600、600至650、650至700、700至750、750至800、800至850、850至900、900至1000、1000至1500、1500至2000、2000至2500、2500至3000、3000至3500、3500至4000、4000至4500、4500至5000、5000至6000、6000至7000、7000至8000、8000至9000;9000至10,000;10,000至12,000;100,000至120,000;120,000至150,000;150,000至175,000;或175,000至200,000之間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與一或多種胺反應,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及R 1係如本文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例如,視需要經取代之C 1-20伸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各實例係一或多種胺中之Y 1,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經PEG-炔烴基團取代之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30
,其中q係1、2、3、4、5或6 (例如,其中q係1、2或3)。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30
,其中q係2。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係未經取代之伸烷基(例如,未經取代之C 1-10伸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q係1、2、3、4、5或6。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胺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q係1、2或3。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1。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2。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3。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4。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5。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6。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60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下式乙醇胺:
Figure 02_image062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描述之合成方法包括兩種不同之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胺中之一者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q係1、2、3、4、5或6;及另一胺係乙醇胺(例如,
Figure 02_image062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胺中之一者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60
;及另一胺係乙醇胺(例如,
Figure 02_image062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本文描述之合成方法中,式(II-A)樹枝狀體係與乙醇胺及下式PEG-炔烴兩者反應:
Figure 02_image06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胺(例如,乙醇胺)與第二胺(例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q係1、2、3、4、5或6)之比率係約10:1、9.8:1、9.5:1、9.4:1、9.3:1、9.2:1、9.1:1或9: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乙醇胺與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例如,
Figure 02_image060
)之比率係9.4: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乙醇胺與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60
之比率係9.42:1。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胺(例如,乙醇胺)與第二胺(例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q係1、2、3、4、5或6)之比率係約3:1、3.0:1、2.8:1、2.6:1、2.4:1、2.3:1、2.2:1或2.1:1或2.0: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乙醇胺與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例如,
Figure 02_image060
)之比率係2.2: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乙醇胺與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60
之比率係2.23: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乙醇胺與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q係1、2、3、4、5或6 (例如,該PEG-炔烴具有
Figure 02_image060
)之比率係2.2:1或9.4:1。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約150: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150: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約150: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9.42:1;及n係3。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152:1、150:1、149:1、148:1、145:1、142:1、140:1或138: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152:1、150:1、149:1、148:1、145:1、142:1、140:1或138:1;及n係3。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152:1、150:1、149:1、148:1、145:1、142:1、140:1或138: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9.42:1;及n係3。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150: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9.42:1;及n係3。
在一些實施例中,D係PAMAM。在一些實施例中,D係來自第3.5、4.5、5.5、6.5,7.5、8.5或9.5代之PAMAM,其中該等PAMAM樹枝狀體攜載羧甲基。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之比率係約500: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之比率係約500: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2.2:1;及n係10。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之比率係495: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505:1、503:1、502:1、501:1、500:1、499:1、498:1、497:1、496:1、495:1、494:1、493:1、492:1、491:1或490: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495: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505:1、503:1、502:1、501:1、500:1、499:1、498:1、497:1、496:1、495:1、494:1、493:1、492:1、491:1或490:1 (例如,約495:1);及n係10。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495:1;及n係10。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胺(例如,該下式PEG-炔烴:
Figure 02_image057
)與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其中D係PAMAM,及t係約50至60、60至70或70至80之整數,包括本數)之比率係約500: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2.2:1;及n係10。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I-A)樹枝狀體之分子量係約12,500 g/mol、約12,425 g/mol、約12,420 g/mol或約12,418 g/mol或約12,415 g/mol。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式(II-A)樹枝狀體之分子量係介於約12,000至12,500 g/mol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I-A)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12
(PAMAM G3.5)。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低,例如,約1.00至約1.05 (例如,約1.0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約1.03。
在一些實施例中,超過10至20公克、20至30公克、30至40公克、40至50公克、50至60公克、60至70公克、70至80公克、80至90公克、90至100公克、100至110公克、110至120公克、120至130公克、130至140公克、150至160公克、160至180公克、180至200公克之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係藉由本文描述之合成方法合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超過30公克或超過50至100公克(例如,40公克、160公克)之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係藉由本文描述之合成方法合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中,其中該方法包括使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II-A), 與一或多種胺,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在合適條件下反應以形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該等合適條件包括反應溶劑及使反應物在室溫(例如,約19℃至約23℃)下反應。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合適條件包含呈質子性溶劑之反應溶劑。例如,該反應溶劑可為質子性溶劑,或質子性及非質子性溶劑之混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質子性溶劑係醇,例如,甲醇、乙醇或異丙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質子性溶劑係甲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醇係無水的,或其可含有水。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反應溶劑可包括二氯甲烷。
在某些實施例中,適用於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條件包括使反應物在約19℃至約23℃ (例如,約20℃至約22℃)下反應。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合適條件包括使該等反應物在約18至19℃、19至20℃、20至21℃、21至22℃或22至23℃下反應。該等合適條件包括甲醇之反應溶劑及使該等反應物在約20℃下反應。
在某些實施例中,適用於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條件包括在0℃下將一或多種胺,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連同式(II-A)樹枝狀體,及反應溶劑(例如,醇,例如,甲醇)一起攪拌約1至5小時(例如,2小時)之第一步驟;接著在約19℃至約23℃ (例如,20℃)下攪拌約3至8天(例如,6天)之第二步驟。在某些實施例中,經合成之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14
Figure 02_image016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進一步包括與式(B)化合物反應:
Figure 02_image082
(B), 其中:R 2係鹵素、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乙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N 3、-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或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其中R D1a每次出現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氮保護基;或視需要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環;前提條件為R 1A及R 2係反應配偶體;L B係伸烷基連接子,其中烴鏈之一或多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酯、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或肟部分或環形部分置換;及T係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L B包含聚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L B包含伸烷基鏈(例如,C 1-100,000伸烷基),其中該鏈係R 2與T之間的最短路徑,排除氫原子及取代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B鏈包含高達5,000至7,000;7,000至9,000;9,000至10,000;10,000至12,000;100,000至120,000;120,000至150,000;或150,000至200,000個連續之共價鍵合原子或長度,排除氫原子及取代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 B係全碳、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200,000烴鏈,作為R 2與T之間的最短路徑,排除氫原子及取代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 B中之任何原子均可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B中之原子均未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中之碳原子均未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L B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C(=O)-、-O-、-NR b-、-S-或環形部分置換,其中R b獨立地係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6烷基或氮保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L B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異羥肟酸、醚、正烷基、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肟、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芳基及/或視需要經取代之伸雜芳基置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L B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及/或肟置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B包含伸烷基部分(例如,具有式
Figure 02_image084
,其中q係介於1至10,000或1至100,000之間的的整數,包括本數)。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B包含聚乙二醇部分(例如,具有式
Figure 02_image036
,其中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及該L B烴鏈之至少一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及/或肟置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連接子L B包含由點擊反應產生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點擊反應產生之至少一個部分係由用以產生結合物之反應性點擊化學柄(例如,疊氮化物及末端或環炔烴、二烯烴及親雙烯體、硫醇及烯烴)之間的電環化反應(例如,3+2環加成或4+2環加成)產生之5員雜環。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點擊反應產生之至少一個部分係包含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或1,4-二氫噠嗪基之雙自由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鹵素(例如,F、Cl、Br或I)。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例如,-C(=O)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2-6炔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乙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例如,碳環系統中包含零、一或兩個雙鍵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3至7員單環碳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10員單環或雙環雜環,其中該雜環中之一或兩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6至10員芳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苯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至6員單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9至10員雙環雜芳基,其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中之一、二、三或四個原子獨立地係氮、氧或硫)。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及R D1a係如本文定義。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CH(=N) (OH)R D1(例如,-CH(=N) (OH) (視需要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CH(=N) (OH) (視需要經聚乙二醇連接子取代之C 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CN。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NO 2。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OR D1(例如,-OH或-O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係-N(R D1a) 2(例如,-NMe 2)。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SO 2OR D1(例如,-SO 2O (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SR D1(例如,-SMe)。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或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且其中R D1a每次出現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氮保護基;或視需要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溴、炔烴、乙炔、烯烴、醛、胺、COOH、羥基、羧基(例如,二苯并環辛炔或DBCO)、硫醇、磺酸酯或-CN。在某些實施例中,R 2係點擊反應柄(例如,表A中,或實例6之方案1至19中顯示之點擊化學柄)。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係反應配偶體(例如,生物結合反應配偶體)。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係生物結合反應配偶體(例如,點擊反應配偶體)。在某些實施例中,R 1A及R 2係來自表A之點擊反應配偶體。在某些實施例中,L B係伸烷基連接子,其中烴鏈之一或多個鏈原子獨立地經醯胺、酯、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或肟部分或環形部分置換。
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如本文定義之治療劑、靶向劑或顯像劑。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如本文定義之治療劑。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生物分子。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蛋白質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藥物。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生物治療劑(例如,蛋白質、肽、核酸或抗體)。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肽、核酸或抗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核酸係寡核苷酸、DNA或RNA (例如,siRNA、mRNA)。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基因、蛋白質、肽、寡核苷酸、碳水化合物、DNA或RNA。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各實例係不同的。在某些實施例中,T之各實例係相同的。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式(II-A)中間樹枝狀體:
Figure 02_image010
(II-A), 其中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及 t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本文描述之合成方法中之中間樹枝狀體,其中該中間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87
(PAMAM G3.5)。 包含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組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組合物:
Figure 02_image007
(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係NH; 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中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10。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載劑及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組合物:
Figure 02_image007
(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係NH; 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中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10。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中之取代基D、X、Y 1、m及n之定義係如上文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中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10 (例如,小於或等於1.09、小於或等於1.08、小於或等於1.07、小於或等於1.06、小於或等於1.05、小於或等於1.04、小於或等於1.03、小於或等於1.0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中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05、小於或等於1.04、小於或等於1.03、小於或等於1.02、小於或等於1.01或小於或等於1.0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10公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10公克、至少25公克、至少50公克、至少150公克,或介於10至100公克、100至150公克、150至200公克、20至200公克、50至200公克或100至200公克之間的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例如,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超過10至20公克、20至30公克、30至40公克、40至50公克、50至60公克、60至70公克、70至80公克、80至90公克、90至100公克、100至110公克、110至120公克、120至130公克、130至140公克、150至160公克、160至180公克、180至20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例如,該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超過30公克或超過50至100公克(例如,40公克、16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例如,該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如本文描述之合適載劑(例如,固體或液體載劑)。 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樹枝狀體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於該樹枝狀體之一或多個末端位置具有至少一種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等樹枝狀體-藥物結合物具有相對於未結合藥物(例如,缺乏該樹枝狀體之治療劑)增加之治療指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藥物結合物具有大於該未結合藥物之治療指數之10%的治療指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藥物結合物具有大於該未結合藥物之治療指數之20%、30%、40%、50%、60%、70%、80%或90%的治療指數。
治療劑之治療指數(TI)係引起治療效應之治療劑之量與引起毒性之量之比較。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指數可表示為比率LD 50/ED 50,其中ED 50對應於於50%之群體中治療有效之劑量,及LD 50對應於對50%之群體致死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藥物及樹枝狀體-藥物結合物之治療效用及毒性可藉由標準醫藥程序於細胞培養物或實驗動物中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係與兩種或更多種不同類別之治療劑複合或結合,於靶位點提供具有不同或獨立釋放動力學之同時遞送。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STING促效劑及CSF1R抑制劑係結合至樹枝狀體以遞送至靶細胞或組織。在一些實施例中,同時投與各攜載不同類別之治療劑之樹枝狀體結合物用於組合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第4代或第6代PAMAM樹枝狀體係結合至舒尼替尼及CXCR2抑制劑,或其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第4代或第6代PAMAM樹枝狀體係結合至長春新鹼及舒尼替尼,或其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下文描述之化合物中之任一者或下文描述之化合物中之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衍生物、類似物或前藥。前藥係當體內代謝時轉化為具有所需藥理活性之化合物之化合物。前藥可藉由用如此項技術中描述之「前部分」替換治療劑中存在之適當官能基製備(參見,例如,H. Bundgaar, Design of Prodrugs (1985))。前藥之實例包括本文描述之治療劑之酯、醚或醯胺衍生物、本文描述之治療劑之聚乙二醇衍生物、N-醯基胺衍生物、二氫吡啶吡啶衍生物、結合至多肽之含有胺基之衍生物、2-羥基苯甲醯胺衍生物、胺基甲酸酯衍生物、生物還原為活性胺之N-氧化物衍生物及N-曼尼希(Mannich)鹼衍生物。關於前藥之進一步討論,參見,例如,Rautio, J.等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7:255-270 (2008)。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治療劑: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法尼醇X受體(FXR)促效劑、死亡受體5促效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型(SGLT2)抑制劑、溶血磷脂酸1受體拮抗劑、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過氧化物酶體增生物活化之受體δ (PPARδ)促效劑、AT1受體拮抗劑、CCR5/CCR2拮抗劑、抗纖維化劑、抗發炎劑、抗氧化劑、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促效劑、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抑制劑、AXL抑制劑、c-Met抑制劑、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MEK抑制劑、PAK1抑制劑、麩醯胺酸酶抑制劑、TIE II拮抗劑、趨化介素受體2 (CXCR2)抑制劑、CD73抑制劑、精胺酸酶抑制劑、磷脂醯肌醇-3-激酶(PI3K)抑制劑、鐸樣受體4 (TLR4)促效劑、鐸樣受體7 (TLR7)促效劑、含Src同源-2域之蛋白酪胺酸磷酸酶-2 (SHP2)抑制劑、化學治療劑、STING拮抗劑及JAK1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免疫調節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指對接受者之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效應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可包括相較於對照,抑制、減少、增強、延長或刺激對抗原之先天性或適應性免疫反應之一或多種生理過程。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可藉由於靶位點靶向一或多種免疫細胞或細胞類型調節免疫微環境以獲得所需之免疫反應(例如,增加抗腫瘤活性,或增加自體免疫疾病中所需抗發炎活性位點)。在一些實施例中,遞送免疫調節劑以殺死、抑制或降低抑制性免疫細胞(諸如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之活性或量以於腫瘤位點增強抗腫瘤反應。在其他實施例中,遞送免疫調節劑以殺死、抑制或降低促發炎免疫細胞(例如,M1型巨噬細胞)之活性或量以減少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聯之致病位點之促發炎免疫環境。
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免疫調節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STING促效劑、STING拮抗劑、Janus激酶1 (JAK1)抑制劑、CSF1R抑制劑、AXL抑制劑、c-Met抑制劑、PARP抑制劑、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MEK抑制劑、PAK1抑制劑、麩醯胺酸酶抑制劑、TIE II拮抗劑、CXCR2抑制劑、CD73抑制劑、精胺酸酶抑制劑、PI3K抑制劑、TLR4促效劑、TLR7促效劑、SHP2抑制劑、抗發炎劑,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環形二核苷酸GMP-AMP及DMXAA之STING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C-178、C-176、C18、Astin C、NO 2-CLA、H-151及α-楝子素之STING拮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托法替尼(tofacitinib)、魯索替尼(ruxolitinib)、巴瑞替尼(baricitinib)、培非替尼(peficitinib)、地塞諾替尼(decernotiniba)、非戈替尼(filgotinib)、索西替尼(solcitinib)、伊他替尼(itacitinib)、SHR0302、烏帕替尼(upadacitinib)、PF-04965842、標靶-007 (Target-007)及標靶006之JAK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PLX3397、PLX108-01、ARRY-382、PLX7486、BLZ945、JNJ-40346527及GW 2580之CSF1R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奧拉帕尼(Olaparib)、維利帕尼(Veliparib)、尼拉帕尼(Niraparib)及魯卡帕尼(Rucaparib)之PARP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之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AXL抑制劑(例如,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c-Met抑制劑(例如,卡博替尼)。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凡德他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伐他拉尼、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尼達尼布、卡博替尼及莫特沙尼之受體酪胺酸激酶(例如,VEGFR、CSF1R、AXL及/或c-Met)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尼美替尼、司美替尼、PD325901、PD035901、PD032901及TAK-733之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PAK1抑制劑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雙-2-(5-苯基乙醯亞胺基-1,2,4-噻二唑-2-基)乙基硫醚(BPTES)、氮絲胺酸、阿西維辛(acivicin)及CB-839之麩醯胺酸酶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納瓦瑞辛(Navarixin)、SB225002及SB332235之CXCR2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APCP、槲皮素(quercetin)及泰諾福韋(tenofovir)之CD73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精胺酸酶抑制劑,諸如2-(S)-胺基-6-硼己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阿培利司(alpelisib)、賽拉貝利西(serabelisib)、皮拉力西布(pilaralisib)、WX-037、達托利西(dactolisib)、普瑞色替(prexasertib)、伏達利西(voxtalisib)、PX-866、ZSTK474、布帕利西(buparlisib)、匹替西布(pictilisib)及可泮利塞(copanlisib)之PI3K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抗發炎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發炎劑減少發炎且可包括類固醇型及非類固醇型藥物。類固醇型藥物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糖皮質素、助孕素、礦皮質素及皮質類固醇。非類固醇型抗發炎藥物(NSAID)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滅酸(mefenamic acid)、阿斯匹林(aspirin)、雙氟尼柳(Diflunisal)、雙水楊酸酯(Salsalate)、伊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菲諾洛芬(Fenoprofen)、酮洛芬(Ketoprofen)、右酮洛芬(Deacketoprofen)、氟比洛芬(Flurbiprofen)、奧沙普秦(Oxaprozin)、洛索洛芬(Loxoprofen)、消炎痛(Indomethacin)、舒林酸(Sulindac)、依託度酸(Etodolac)、酮咯酸(Ketorolac)、雙氯芬酸(Diclofenac)、萘丁酮(Nabumetone)、吡羅昔康(Piroxicam)、美洛昔康(Meloxicam)、替諾昔康(Tenoxicam)、屈昔康(Droxicam)、氯諾昔康(Lornoxicam)、伊索昔康(Isoxicam)、甲氯芬那酸(Meclofenamic acid)、氟滅酸(Flufenamic acid)、托芬那酸(Tolfenamic acid)、塞來昔布(elecoxib)、羅非昔布(Rofecoxib)、伐地昔布(Valdecoxib)、帕瑞昔布(Parecoxib)、盧米昔布(Lumiracoxib)、依託考昔(Etoricoxib)、非羅昔布(Firocoxib)、磺醯苯胺(Sulphonanilide)、尼美舒利(Nimesulide)、尼氟酸(Niflumic acid)及利可酮(Licofelone)。抗發炎劑之另外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丙酮氟洛皮質醇(fluocinolone acetonide)、甲基普賴蘇濃(methylprednisolone)、普賴蘇濃、強體松(prednis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氯替潑諾(loteprendol)、氟米龍(fluorometholone)、伊布洛芬、阿斯匹林、萘普生、環孢菌素(cyclosporine)、他克莫司(tacrolimus)、雷帕黴素(rapamycin)及二甲雙胍(metformin)。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曲安奈德、強體松或地塞米松。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細胞毒性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化學治療劑。根據本發明使用之細胞毒性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安吖啶(amsacrine)、貝伐單抗(bevacizumab)、博來黴素(bleomycin)、白消安(busulfan)、喜樹鹼(camptothecin)、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卡鉑(carboplatin)、卡莫司汀(carmustine)、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順鉑(cisplatin)、克拉屈濱(cladribine)、氯法拉濱(clofarabine)、克瑞他酶(crisantaspase)、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阿糖胞苷(cytarabine)、達卡巴嗪(dacarbazine)、放線菌素(dactinomycin)、柔紅黴素(daunorubicin)、多西他賽(docetaxel)、阿黴素(doxorubicin)、鬼臼毒素(epipodophyllotoxin)、表柔比星(epirubicin)、依託泊苷(etoposide)、磷酸依託泊苷、氟達拉濱(fludarabin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吉西他濱(gemcitabine)、羥基脲、伊達比星(idarubicin)、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伊諾替康(innotecan)、菊白葉酸(leucovorin)、柔紅黴素、洛莫司汀(lomustine)、氮芥(mechlorethamine)、美法侖(melphalan)、巰基嘌呤(mercaptopurine)、美登素(mertansine)、美司鈉(mesna)、胺甲喋呤(methotrexate)、絲裂黴素(mitomycin)、米托蒽醌(mitoxantrone)、單甲基奧瑞他汀E (monomethyl auristatin E)、奧沙利鉑(oxaliplatin)、紫杉醇(paclitaxel)、培美曲塞(pemetrexed)、噴司他丁(pentostatin)、丙卡巴肼(procarbazine)、雷替曲塞(raltitrexed)、賽特鉑(satraplatin)、鏈脲佐菌素(streptozocin)、替尼泊苷(teniposide)、替加氟尿嘧啶(tegafur-uracil)、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替尼泊苷、噻替哌(thiotepa)、硫鳥嘌呤(tioguanine)、拓撲替康(topotecan)、曲奧舒凡(treosulfan)、長春花鹼(vinblastine)、長春新鹼(vincristine)、長春地辛(vindesine)、長春瑞濱(vinorelbine)、伏立諾他(vorinostat)、紫杉醇(taxol)、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 A)、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及利妥昔單抗(rituximab)。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抗癌劑,諸如本文描述之細胞毒性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組蛋白去乙醯酶(HDAC)抑制劑,諸如伏立諾他。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拓撲異構酶I及/或II抑制劑,諸如依託泊苷或喜樹鹼。抗癌劑之另外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伊立替康(irinotecan)、依西美坦(exemestane)、奧曲肽(octreotide)、卡莫氟(carmofur)、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淨司他丁(zinostatin)、他莫昔芬(tamoxifen)、替加氟、托瑞米芬(toremifene)、多西氟尿啶(doxifluridine)、尼莫司汀(nimustine)、長春地辛(vindensine)、奈達鉑(nedaplatin)、吡柔比星(pirarubicin)、氟他胺(flutamide)、法曲唑(fadrozole)、強體松、甲羥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米托坦(mitotane)、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及咪唑立濱(mizoribine)。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抗血管生成劑。抗血管生成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貝伐單抗(AVASTIN®)、rhuFAb V2 (雷珠單抗(ranibizumab)、LUCENTIS®)、阿柏西普(aflibercept) (EYLEA®)、MACUGEN® (培加他尼鈉(pegaptanim sodium)、抗VEGF適體或EYE00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塞來昔布(celecoxib) (CELEBREX®)、羅非昔布(VIOXX®)、干擾素α、介白素-12 (IL-12)、沙利度胺(thalidomide) (THALOMID®)、來那度胺(lenalidomide) (REVLIMID®)、角鯊胺(squalamine)、內皮抑素(endostatin)、血管抑素(angiostatin)、ANGIOZYME® (Sirna Therapeutics)、NEOVASTAT® (AE-941) (Aeterna Laboratories, Quebec City, Canada)、舒尼替尼(SUTENT®)、索拉非尼(Nexavar®)、埃羅替尼(erlotinib) (Tarceva®)、帕尼單抗(panitumumab) (VECTIBIX®)及西妥昔單抗(ERBITUX®)。抗血管生成劑之另外實例包括靶向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家族、表皮生長因子家族、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家族、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TGF-β1、活化素、卵泡抑素及骨形態發生蛋白)、血管生成素樣家族、半凝乳素家族、整合素超家族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肝細胞生長因子、血管生成素、內皮素、缺氧誘導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細胞介素、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等抑制劑,及醣基化蛋白成員之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可用以治療一或多種與肝相關聯之病症或疾病及/或諸如感染、敗血症、糖尿病併發症、高血壓(hypertension)、肥胖、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心臟衰竭、腎病及癌症之相關疾病或病症之藥劑。此等治療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本文描述之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FXR促效劑、死亡受體5促效劑、SGLT2抑制劑、溶血磷脂酸1受體拮抗劑、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PPARδ促效劑、AT1受體拮抗劑、CCR5/CCR2拮抗劑、胰島素敏化劑、皮利酮(pioglitazone)、抗纖維化劑、抗氧化劑、抗血管生成劑、抗興奮劑(例如,丙戊酸、D-胺基膦醯基戊酸酯、D-胺基膦醯基庚酸酯)、麩胺酸鹽形成/釋放之抑制劑(例如,巴氯芬(baclofen)、NMDA受體拮抗劑、雷珠單抗、抗VEGF劑)及免疫調節及細胞毒性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諸如替米沙坦(telmisartan)、替米沙坦-醯胺衍生物或替米沙坦-酯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FXR促效劑,諸如鵝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醯胺衍生物或鵝去氧膽酸-酯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根皮苷(phlorizin)、T-1095、卡格列淨(canagliflozin)、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伊格列淨(ipragliflozin)、托格列淨(tofogliflozin)、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盧西格列淨(luseogliflozin)、埃格列淨(ertugliflozin)及依碳酸瑞格列淨(remogliflozin etabonate)之SGLT2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PPARδ促效劑,諸如GW0742、GW0742-醯胺衍生物或GW0742-酯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抗氧化劑,諸如維生素E。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N-乙醯基-L-半胱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N-乙醯基-L-半胱胺酸係經由不可裂解之鍵聯結合至羥基封端之樹枝狀體以在投與後將體內游離N-乙醯基-半胱胺酸之釋放最小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樹枝狀體/N-乙醯基-半胱胺酸複合物之可釋放或可裂解形式,樹枝狀體/N-乙醯基-半胱胺酸結合物之不可裂解形式提供增強之治療效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聚唾液酸(例如,平均聚合度為20之低分子量polySia (polySia avDP20))、轉運蛋白配體(例如,二氮平結合抑制劑(DBI))、干擾素-β (IFN-β)或米諾四環素(minocycline)。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抗感染劑。抗感染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抗病毒劑、抗細菌劑、抗寄生蟲劑及抗真菌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莫西沙星(moxifloxacin)、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紅黴素(erythromy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頭孢唑啉(cefazolin)、萬古黴素(vancomycin)、替加環素(tigecycline)、慶大黴素(gentamycin)、妥布黴素(tobramycin)、頭孢他啶(ceftazidime)、氧氟沙星(o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兩性黴素(amphotericin)、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及那他黴素(natamycin)。
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使用之治療劑更詳細描述於共同未決之國際申請案第PCT/US2020/063332、PCT/US2020/063347、PCT/US2020/063342及PCT/US2021/029139號中,其等中之各者之相關內容係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顯像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樹枝狀體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於該樹枝狀體之一或多個末端位置具有至少一種顯像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顯像劑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可用於診斷、治療或標記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顯像劑係順磁性分子、螢光化合物、磁性分子、放射性核素、x射線顯像劑或造影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造影劑係不透射線之氣體或放氣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顯像劑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可用於確定投與組合物之位置。適用於此目的之顯像劑包括(但不限於)螢光標籤、放射性核素及造影劑。適用於診斷目的之顯像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染料、螢光染料、近紅外染料、SPECT顯像劑、PET顯像劑及放射性同位素。染料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碳菁、吲哚碳菁、氧雜碳菁、硫代碳菁及部花青、聚次甲基、香豆素、羅丹明、氧雜蒽、螢光素、硼二吡咯甲烷(BODIPY)、Cy5、Cy5.5、Cy7、VivoTag-680、VivoTag-S680、VivoTag-S750、AlexaFluor660、AlexaFluor680、AlexaFluor700、AlexaFluor750、AlexaFluor790、Dy677、Dy676、Dy682、Dy752、Dy780、DyLight547、Dylight647、HiLyte Fluor 647、HiLyte Fluor 680、HiLyte Fluor 750、IRDye 800CW、IRDye 800RS、IRDye 700DX、ADS780WS、ADS830WS及ADS832WS。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適用於藉由閃爍攝影、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SPECT)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成像之放射性核素報導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適用於放射療法之放射性核素。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用於藉由磁振造影(MRI)成像之造影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用於放射性核素之螯合劑或適用於診斷成像之MRI造影劑,及適用於放射療法之螯合劑。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單一樹枝狀體/顯像劑結合物可於體內一或多個位置同時治療及診斷疾病或病症。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放射性標記之SPECT,或具有合適量之放射性之閃爍顯像劑。
合適顯像劑可基於特定成像方法選擇。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顯像劑係用於光學成像之近紅外螢光染料、用於MRI成像之釓螯合物、用於PET或SPECT成像之放射性核素或用於CT成像之金奈米顆粒。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一或多種用於PET成像之顯像劑,諸如一或多種放射性核素。PET係一種使用特殊相機及電腦偵測體內少量放射性放射示蹤劑或放射性藥物、評估器官及組織功能(例如,偵測疾病之早期發作)之技術。
PET涉及使用偶合偵測偵測來自短壽命正電子發射放射性同位素之湮沒光子形式之γ射線,包括(但不限於)半衰期約110分鐘之 18F、半衰期約二十分鐘之 11C、半衰期約十分鐘之 13N及半衰期約兩分鐘之 15O。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PET成像之顯像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各種正電子發射金屬離子諸如 51Mn、 52Fe、 60Cu、 68Ga、 72As、 94mTc或 110In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顯像劑係選自 18F、 124I、 125I、 131I、 123I、 77Br及 76Br之放射性核素。用於閃爍攝影或放射療法之金屬放射性核素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99mTc、 51Cr、 67Ga、 68Ga、 47Sc、 51Cr、 167Tm、 141Ce、 111In、 168Yb、 175Yb、 140 La、 90Y、 88Y、 153Sm、 166Ho、 165Dy、 166Dy、 62Cu、 64Cu、 67Cu、 97Ru、 103Ru、 186Re、 188Re、 203Pb、 211Bi、 212Bi、 213Bi、 214Bi、 105Rh、 109Pd、 117mSn、 149Pm、 161Tb、 177Lu、 225Ac、 198Au及 199Au。金屬之選擇將基於所需之治療或診斷應用確定。例如,對於診斷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有用之放射性核素包括 64Cu、 67Ga、 68Ga、 99mTc及 111In。對於治療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有用之放射性核素包括 64Cu、 90Y、 105Rh、 111In、 117mSn、 149Pm、 153Sm、 161Tb、 166Tb、 166Dy、 166Ho、 175Yb、 177Lu、 225Ac、 186/188Re及 199Au。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像劑係鎝-99m ( 99mTc)。在一些實施例中, 99mTc適用於診斷應用,因為其低成本、可用性、成像性質及高比活性。 99mTc之核及放射性性質使得此同位素適用於閃爍成像。此同位素具有140 keV之單光子能量及約6小時之放射性半衰期,且可自 99Mo- 99mTc產生器容易獲得。在一些實施例中,適用於PET成像之放射性核素包括 18F、4-[ 18F]氟苯甲醛( 18FB)、Al[ 18F]-NOTA、 68Ga-DOTA及 68Ga-NOTA。在一些實施例中, 153Sm可與螯合劑(諸如乙二胺四亞甲基膦酸(EDTMP)或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四亞甲基膦酸(DOTMP))一起用作顯像劑。
MRI可用以評估腦部疾病、脊柱疾病、血管造影、心臟功能及肌肉骨骼損傷等用途。MRI無需使用電離輻射,且可在任何選定方向上進行掃描。MRI提供全三維能力、高軟組織對比度、高空間解析度且擅長形態及功能成像。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包含一或多種用於MRI之顯像劑,諸如一或多種MRI造影劑。MRI造影劑之實例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且包括(但不限於) Gd、Mn、BaSO 4、氧化鐵及鐵鉑。 靶向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包括一或多個組織靶向或組織結合部分,用於使該樹枝狀體靶向體內特定位置,及/或用於增強在體內所需位置之體內停留時間。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局部或全身投與至體內後,該樹枝狀體係經隔離或結合至一或多個不同之組織或器官。因此,相對於在缺乏靶向或結合部分之情況下之樹枝狀體及藥劑,靶向或結合部分之存在可增強將藥劑遞送至靶位點。該樹枝狀體與一或多個靶向或結合部分之結合可經由間隔體,及該間隔體與樹枝狀體之間的鍵聯,及/或該間隔體及靶向劑可經設計以提供該樹枝狀體-靶向劑複合物之可釋放或不可釋放形式。
例示性靶向劑係阿崙膦酸(阿崙膦酸鹽),其與骨骼表面之羥基磷灰石結合,並增強樹枝狀體複合物對骨骼之停留時間。阿崙膦酸鹽係小分子靶向部分,其選擇性結合至羥基磷灰石(骨骼之組分)。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係結合至阿崙膦酸鹽,用於使該樹枝狀體選擇性靶向至骨骼。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阿崙膦酸鹽與該樹枝狀體之間的結合係經由可逆(非共價)連接子。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阿崙膦酸鹽與該樹枝狀體之間的結合係經由不可裂解或最小可裂解連接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靶向劑亦於靶向位點具有治療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樹枝狀體係結合至阿崙膦酸鹽,用於使該樹枝狀體複合物靶向至骨骼並於骨骼發炎之位點提供治療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結合阿崙膦酸鹽之樹枝狀體係結合至一或多種藥劑用於將該等藥劑選擇性遞送至骨骼發炎之位點。
已確定與碳水化合物三觸角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結合或複合之樹枝狀體選擇性積聚於肝細胞內。本發明描述藉由將三觸角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添加至樹枝狀體表面修飾之樹枝狀體之組合物。
肝細胞上大量表現之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ASGPR)可透過碳水化合物識別域(CRD)選擇性識別半乳糖及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並緊密結合至該受體。碳水化合物部分高效結合至該等ASGPR受體容許經由受體介導之內吞作用選擇性內化於該肝細胞內。核內體中之低pH導致糖配體與該ASGPR受體之間之四價鈣螯合之破壞,從而於該等肝細胞中釋放該配體。一經釋放該配體,該受體複合物即循環,從而容許大量配體內化至肝細胞內而無飽和效應。GalNAc與ASGPR之結合發生於肝細胞之正弦表面上,每個細胞含有~500,000個ASGPR受體,其中約5%至10%隨時存在於細胞表面。先前研究已顯示配體與ASGPR之結合取決於糖類型(GalNAc > Gal)及4 > 3 > 2 > 1之糖數。ASGPR之細胞外域之X射線晶體結構揭示淺碳水化合物結合袋,解釋對多價之要求。因此已探索多價結合,及由於糖簇效應,因此三價及四價碳水化合物構築體對ASGPR之結合親和力相較於單價配體強100至1000倍。
與SiRNA結合之雙觸角及三觸角GalNAc配體於來自皮下投與之C57BL/6小鼠之肝中證實顯著更高含量之GalNAc-siRNA,其中94%之GalNAc-siRNA位於肝細胞中。此外,此等siRNA結合物介導高效基因靜默。其他研究報導,於小鼠模型中,連接至三觸角GalNAc之反義寡核苷酸(ASO)比親代ASO強效高達10至倍。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用在生物過程(諸如受體介導之內吞作用)中發揮重要作用且已應用於細胞識別研究及生物醫學材料之設計。以類似受體賦予碳水化合物封端之樹枝狀體(糖化樹枝狀體)增強之結合親和力,使得其等可與針對靶向藥物遞送具有強結合性及選擇性之特定細胞類型相互作用。將碳水化合物部分引入藥物遞送平臺內亦提供生物相容性,並增加該等樹枝狀體複合物之水溶性。
三觸角-GalNAc提供與肝細胞上之ASGPR之有效多價結合。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用一或多個三觸角-GalNAc基團於一或多個表面末端基團(例如,-OH)處修飾樹枝狀體。
樹枝狀體之三觸角GalNAc修飾於各表面末端基團產生一組三個GalNAc。在一些實施例中,三個β-GalNAc分子係經由一或多個連接子接枝至建構組元以產生適合與該等樹枝狀體之表面官能基結合之AB3建構組元(即,三觸角GalNAc樹枝)。
在一些實施例中,三個β-GalNAc分子係經由一或多個連接子接枝至炔丙基化新戊四醇建構組元以產生適合與如下文顯示之樹枝狀體之表面官能基結合之AB3建構組元。
Figure 02_image091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結合前,三觸角-GalNAc透過一或多個表面基團之結合經由樹枝狀體之約1%、2%、3%、4%、5%、6%、7%、8%、9%、10%、15%、20%、25%或30%之總可用表面官能基(諸如羥基)發生。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結合前,三觸角-β-GalNAc之結合於該等樹枝狀體之小於5%、小於10%、小於15%、小於20%、小於25%、小於30%、小於35%、小於40%、小於45%、小於50%之總可用表面官能基上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係結合至有效量之三觸角-β-GalNAc以結合至ASGPR及/或靶向及於肝細胞上,同時結合至有效量之藥劑以治療、預防及/或成像肝疾病或疾患。 組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一或多種本文描述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係醫藥組合物。包括一或多種樹枝狀體結合物之醫藥組合物可以習知方式使用一或多種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賦形劑及助劑)調配,該等載劑促進將活性化合物處理成醫藥上可使用之製劑。適當之調配物取決於選定之投與途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係經調配用於非經腸遞送。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係經調配用於瘤內注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可調配於無菌鹽水或緩衝溶液中用於注射至待治療之組織或細胞內。該等組合物可凍乾儲存於單次使用小瓶中以在使用前立即再水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一或多種樹枝狀體結合物及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賦形劑之實例包括溶劑、稀釋劑、pH修飾劑、防腐劑、抗氧化劑、懸浮劑、潤濕劑、黏度調節劑、張力劑、穩定劑,及其組合。合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選自一般公認安全(GRAS),且可對個體投與而不引起不良生物副作用或非所需之相互作用之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藉由化合物之游離酸或鹼形式與化學計量之適當鹼或酸於水或有機溶劑(例如,非水性介質,諸如醚、乙酸乙酯、乙醇、異丙醇或乙腈)中反應製備。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包括來源於無機酸、有機酸之化合物之鹽、鹼金屬鹽及鹼土金屬鹽,及藉由該化合物與合適之有機配體(例如,四級胺鹽)反應形成之鹽。合適鹽之清單參見例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20版,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Baltimore,MD,2000,第704頁。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便於投與及劑量之均勻性,將組合物調配成劑量單位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劑量單位形式係指適合待治療之個體之結合物之物理離散單元。治療有效劑量最初可於細胞培養分析或動物模型(諸如小鼠、兔、狗或豬)中估算。動物模型亦可用以達成所需濃度範圍及投與途徑。此等資訊可用以確定適用於人類之劑量及投與途徑。結合物之治療效用及毒性可藉由標準醫藥程序於細胞培養物或實驗動物中確定,例如,ED50 (該劑量於50%群體中治療有效)及LD50 (該劑量對50%群體致死)。毒性與治療效應之劑量比係治療指數且其可以比率LD50/ED50表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經局部投與,例如,藉由直接注射至待治療之位點內。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經注射、局部施用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投與至損傷、手術或植入位點處或附近之脈管組織上之脈管系統內。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手術或植入或移植程序期間,將組合物局部施用於曝露之脈管組織。本發明描述經調配以藉由非經腸(肌內、腹膜內、靜脈內(IV)或皮下注射)、腸內及局部投與途徑投與之醫藥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經調配以非經腸投與。片語「非經腸投與(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及administered parenterally)」係此項技術公認之術語,且包括除腸內及局部投與外之投與模式,諸如注射,且可包括靜脈內、肌內、胸膜內、血管內、心包內、動脈內、鞘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腹膜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包膜下、蛛網膜下腔、椎管內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注。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經非經腸投與,例如,藉由硬膜下、靜脈內、鞘內、心室內、動脈內、關節內、滑膜內、羊膜內、腹膜內或皮下途徑。
對於液體調配物,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可為(例如)水性或非水性溶液、懸浮液、乳液或油。非經腸媒劑(用於皮下、靜脈內、動脈內或肌內注射)包括(例如)氯化鈉溶液、林格氏葡萄糖、右旋糖及氯化鈉、乳酸林格氏及不揮發油。非水性溶劑之實例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可注射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水性載劑包括(例如)水、醇/水溶液、環糊精、乳液或懸浮液,包括鹽水及緩衝介質。組合物亦可以乳液(例如,油包水)投與。油之實例包括彼等石油、動物、植物或合成來源者,例如,花生油、大豆油、礦物油、橄欖油、葵花籽油、魚肝油、芝麻油、棉籽油及玉米油。適用於非經腸調配物中之脂肪酸包括(例如)油酸、硬脂酸、異硬脂酸、油酸乙酯及肉荳蔻酸異丙酯。
在一些實施例中,適用於非經腸投與之組合物可包括使調配物與預定接受者之血液等滲之抗氧化劑、緩衝劑、抑菌劑及溶質,及可包括懸浮劑、增溶劑、增稠劑、穩定劑及防腐劑之水性及非水性無菌懸浮液。靜脈內媒劑可包括流體及營養補充劑,及電解質補充劑,諸如彼等基於林格氏葡萄糖者。一般而言,水、鹽水、水性右旋糖及相關糖溶液,及二醇類(諸如丙二醇或聚乙二醇)係較佳之液體載劑,特別用於可注射溶液。用於可注射組合物之可注射醫藥載劑為此項技術中已知(參見,例如,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y Practice,J.B. Lippincott Company,Philadelphia,PA,Banker及Chalmers編,第238至250頁(1982),及ASHP Handbook on Injectable Drugs,Trissel,第15版,第622至630頁(2009))。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經調配以用於腸內投與。載劑或稀釋劑可為用於固體調配物之固體載劑或稀釋劑、用於液體調配物之液體載劑或稀釋劑,或其混合物。對於液體調配物,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可為(例如)水性或非水性溶液、懸浮液、乳液或油。非水性溶劑之實例係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可注射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水性載劑包括(例如)水、醇/水溶液、環糊精、乳液或懸浮液,包括鹽水及緩衝介質。油及脂肪酸之實例係如針對用於調配用於非經腸投與的組合物描述。
媒劑包括(例如)氯化鈉溶液、林格氏右旋糖、右旋糖及氯化鈉、乳酸林格氏及不揮發油。調配物包括(例如)水性及非水性、等滲無菌注射溶液,其等可含有使該調配物與預定接受者之血液等滲之抗氧化劑、緩衝劑、抑菌劑及溶質,及可包括懸浮劑、增溶劑、增稠劑、穩定劑及防腐劑之水性及非水性無菌懸浮液。一般而言,水、鹽水、水性右旋糖及相關糖溶液可用作液體載劑。此等亦可與蛋白質、脂肪、醣及嬰兒乳之其他組分一起調配。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經調配以用於經口投與。經口調配物可呈口香糖、凝膠條、錠劑、膠囊或口含錠形式。用於製備腸溶包衣經口調配物之囊封物質包括乙酸鄰苯二甲酸纖維素、聚乙酸乙烯鄰苯二甲酸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固體經口調配物(諸如膠囊或錠劑)係較佳的。酏劑及糖漿劑亦為眾所周知的經口調配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係經調配以用於局部投與。局部投與可包括直接施用至曝露組織、脈管系統、黏膜或施用至組織或假體,例如,在手術期間。用於局部投與之較佳組織係腫瘤。 治療用途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樹枝狀體複合物係用以治療癌症。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樹枝狀體複合物係用以治療自體免疫疾病。該等方法通常包括對有需要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括樹枝狀體及一或多種治療劑之組合物以調節免疫微環境,減少自體免疫反應或增加抗腫瘤反應。
一般而言,該等組合物及其治療方法適用於癌症之內文(包括腫瘤療法)中。該等組合物亦可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疾患及損傷,包括發炎疾病,包括(但不限於)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係人類。本發明描述之所有方法可包括鑑別並選擇需治療之個體,或將自投與該等組合物獲益之個體之步驟。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癌症之治療,或其他疾病、疾患及損傷,包括發炎疾病(諸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骨骼疾病之治療之內文中,對需免疫調節之個體投與與一或多種免疫調節劑及/或另外治療劑或診斷劑結合或複合之樹枝狀體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患有增生性疾病,諸如良性或惡性腫瘤之個體投與與一或多種免疫調節劑及/或另外治療劑或診斷劑結合或複合之樹枝狀體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已經診斷患有I期、II期、III期或IV期癌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增生性疾病係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係指一組引起於神經組織上形成腫瘤之遺傳疾患。此等腫瘤可於神經系統中之任何地方(包括大腦、脊髓及神經)發展。存在三種類型之神經纖維瘤病: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2型神經纖維瘤病(NF2)及許旺細胞瘤病。NF1通常於兒童時期確診,而NF2及許旺細胞瘤病通常於成年早期確診。此等疾患中之腫瘤通常係非癌性的(良性),但有時變為癌性的(惡性)。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患有或疑似患有增生性疾病,諸如NF1、NF2及/或許旺細胞瘤病。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患有或疑似患有NF1。
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係一種常見之癌症易感症候群,其特徵在於緩慢生長之腫瘤(稱為叢狀神經纖維瘤)之進展性發展。此等腫瘤涉及頭側及大周邊神經,由許旺(Schwann)細胞中 NF1雜合性之喪失引發,含有高含量膠原,並由發炎細胞浸潤。由於神經纖維瘤之高度不可操作性,藥物治療係靶向此等贅瘤之主要策略。司美替尼(Koselugo™)(一種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酶(MEK)抑制劑)係FDA批准用於NF1之唯一藥物,且儘管此重要之抑制劑促進兒童及成人之部分反應,但仍需更大之縮小及耐久性。然而,組合藥劑之整體毒性係治療神經纖維瘤之限制因素,藉此降低藥物減弱腫瘤縮小或進展之能力。
該等組合物及方法適用於藉由於個體中延遲或抑制腫瘤的生長、減少腫瘤的生長或尺寸、抑制或減少腫瘤的轉移及/或抑制或減少與腫瘤發展或生長相關聯之症狀治療患有良性或惡性腫瘤之個體。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患有與增生性疾病(諸如神經纖維瘤病(例如,NF1))相關聯(例如,由其引起)之腫瘤之個體之組合物及方法。
可用該等組合物及方法治療之癌症類型包括(但不限於)骨、膀胱、腦、乳房、子宮頸、結腸直腸、食管、腎、肝、肺、鼻咽、胰臟、前列腺、皮膚、胃及子宮之癌症,諸如血管癌,諸如多發性骨髓瘤、腺癌及肉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用以同時治療多種癌症類型。該等組合物亦可用以治療多個位置的轉移或腫瘤。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患有自體免疫或發炎疾病或疾患之個體投與與一或多種免疫調節劑及/或另外治療劑或診斷劑結合或複合之樹枝狀體之組合物。當身體之自然防禦系統無法有效區分身體自身之細胞與外來細胞,引起身體錯誤攻擊正常細胞時,發生自體免疫疾病。存在超過80種類型影響範圍廣泛之身體部分之自體免疫疾病。常見自體免疫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牛皮癬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SLE)、1型糖尿病、發炎腸道疾病及甲狀腺病。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亦可用於治療自體免疫或發炎疾病或疾患,諸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斑禿、強直性脊椎炎、抗磷脂症候群、自體免疫愛迪生氏(Addison’s)病、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自體免疫肝炎、自體免疫內耳疾病、自體免疫淋巴增生症候群(alps)、自體免疫血小板減少性紫癜(ATP)、白塞病(Bechet’s disease)、大疱性類天疱瘡、心肌病變、乳糜瀉口炎、慢性疲勞症候群症免疫缺陷症候群(CFIDS)、慢性發炎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瘢痕性類天疱瘡、冷凝集素病、克雷斯特(Crest)症候群、克羅恩氏病、德戈斯(Dego’s)病、皮肌炎、青少年型皮肌炎、盤狀狼瘡、原發性混合冷球蛋白血症、纖維肌痛-纖維肌炎、格雷夫病(grave’s disease)、格巴二氏症(guillain-barre)、橋本氏(hashimoto’s)甲狀腺炎、特發性肺纖維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伊賀氏(Iga)腎病變、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I型)、青少年型關節炎、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多發性硬化症、重症肌無力、尋常型天疱瘡、惡性貧血、結節性多動脈炎、多軟骨炎、多發性腺症候群、風濕性多肌痛、多肌炎及皮肌炎、原發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症、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牛皮癬、雷諾(Raynaud’s)現象、賴特氏(Reiter’s)症候群、風濕熱、結節病、硬皮病、鳩氏(Sjogren’s)症候群、僵人症候群、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顳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潰瘍性結腸炎、葡萄膜炎、血管炎、白癜風及華格納氏(Wegener’s)肉芽病。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及方法亦可用於治療涉及骨骼及關節之自體免疫或發炎疾病或疾患,包括感染及免疫介導之局部及全身性疾病。
該等組合物及方法適用於治療一或多種眼部疾病或疾患。該等組合物及方法適用於緩解一或多種與一或多種眼部疾病或疾患相關聯之症狀,例如,不適、疼痛、乾燥、過度流淚、損傷、感染、燒傷及逐漸喪失視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眼部疾患係眼後部疾病,諸如糖尿病性眼病、症狀性玻璃體黃斑黏連/玻璃體黃斑牽引(sVMA/VMT)及濕性(新生血管)或乾性AMD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眼部疾患係一或多種視網膜及脈絡膜血管疾病(例如,AMD、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黃斑水腫、視網膜靜脈阻塞、與化學療法毒性相關聯之視網膜病變,例如,MEK視網膜病變)。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眼部疾患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係黃斑之神經變性、神經發炎疾病,其造成中央視力喪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之發病機制涉及脈絡膜(視網膜下之血管層)、視網膜色素上皮(RPE)、感覺神經視網膜下之細胞層、布魯赫(Bruch's)膜及感覺神經視網膜本身之慢性神經發炎。
在其他實施例中,待治療之眼部疾患係眼部之發炎疾病,即,與眼部組織之發炎相關聯之眼部疾病,包括,例如,AMD、色素性視網膜炎、視神經炎、肉狀瘤、視網膜剝離、顳動脈炎、視網膜缺血、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黃斑水腫、斯塔加特(Stargardt)病(亦稱為斯塔加特黃斑失養症或青少年型黃斑變性)、地圖樣萎縮、視神經脊髓炎,且亦包括血管生成疾病,包括,例如,視網膜新生血管化及脈絡膜新生血管化。其他病症亦可導致眼部之發炎及/或血管生成,例如,感染、鐮狀細胞病、低血壓等。
可治療之眼部疾患之其他實例包括阿米巴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細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盤尾絲蟲性角膜炎(onchorcercal keratitis)、細菌性角結膜炎、病毒性角結膜炎、角膜營養不良疾病、福克斯(Fuchs’)內皮營養不良、瞼板腺功能障礙、前瞼緣炎及後瞼緣炎、結膜充血、結膜壞死、瘢痕性疤痕及纖維化、點狀上皮性角膜病變、絲狀角膜炎、角膜糜爛、變薄、潰瘍及穿孔、鳩氏症候群、史蒂文斯-約翰遜(Stevens-Johnson)症候群、自體免疫乾眼症、環境乾眼症、角膜新生血管化疾病、角膜移植後排斥預防及治療、自體免疫葡萄膜炎、傳染性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包括弓形蟲病)、泛葡萄膜炎、玻璃體或視網膜之發炎疾病、眼內炎預防及治療、黃斑水腫、黃斑變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增生性及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之自體免疫疾病、原發性及轉移性眼內黑色素瘤、其他眼內轉移性腫瘤、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色素性青光眼及其組合。其他疾患包括角膜之損傷、燒傷或磨損、白內障及與年齡相關之眼部或與其相關聯之視力退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個體投與與一或多種用於治療、預防及/或診斷一或多種肝疾患及/或疾病之藥劑複合或結合之三觸角-GalNAc修飾之樹枝狀體以於該個體中治療、預防及/或診斷一或多種肝疾患及/或疾病之一或多種症狀。
樹枝狀體-三觸角-β-GalNAc組合物有效治療或減輕肝疾病或疾患(諸如急性或慢性肝疾病)之一或多種症狀。可治療之例示性適應症包括(但不限於)例如由贅瘤浸潤引起之急性肝衰竭(急性肝炎、猛爆性肝炎)、急性巴德-希亞利(Budd-Chiari)症候群、中暑、蘑菇攝入、代謝疾病,諸如威爾遜(Wilson’s)疾病,或與病毒性肝疾病相關聯,諸如由單純疱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愛潑斯坦-巴爾(Epstein-Barr)病毒、細小病毒、肝炎病毒(例如,A型肝炎、E型肝炎、D型肝炎+B型肝炎感染)引起,或藥物誘導之肝損傷,包括利福平(rifampicin)誘導之肝毒性、乙醯胺基酚誘導之肝毒性、娛樂性藥物誘導之毒性,諸如由3,4-亞甲基二氧基-N-甲基安非他命(MDMA,亦稱為搖頭丸)誘導,或古柯鹼誘導之毒性,急性缺血性肝細胞損傷,或缺氧性肝炎,或由創傷性肝損傷引起。該等方法可治療及預防任何藉由具有先前正常肝之個體中發生腦病變、凝血病變及黃疸定義之超急性、急性及亞急性肝疾病。
急性肝疾病之症狀及臨床表現包括黃疸及腦病變,及受損之肝功能(例如,喪失代謝功能、導致低血糖症之葡萄糖新生減少、導致乳酸中毒之乳酸清除率降低、導致高氨血症之氨清除率降低,及導致凝血病變之合成能力降低)。急性肝疾病及疾患通常與多種全身表現有關聯,包括導致高風險敗血症之免疫不全麻痺;全身發炎反應,具有高能量消耗或分解代謝率;門靜脈高壓症;腎功能不全;心肌損傷;胰臟炎(特別於乙醯胺基酚相關疾病中);導致低血壓之腎上腺中糖皮質素產生不足;及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之急性肺損傷。
本發明描述之所有方法亦可包括鑑別並選擇需治療之個體,或將自投與組合物獲益之個體之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藉由顯示疾病之臨床(例如,身體)症狀而經醫學診斷為患有急性肝疾病或疾患。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個體已藉由顯示臨床(例如,身體)症狀而經醫學診斷為患有亞急性或慢性肝疾病或疾患,該等症狀指示發展急性肝疾病之風險或可能性增加。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急性肝疾病之臨床診斷之前,對個體投與本發明揭示之樹枝狀體組合物之調配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治療或預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關聯之肝纖維化、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在一些實施例中,樹枝狀體結合物可與已知可治療上文討論之病症或疾病之一或多種另外治療活性劑組合投與。 實例 實例1:二去乙基舒尼替尼經由不可裂解之鍵聯之結合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之過表現已涉及許多與血管生成相關聯之疾病。舒尼替尼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其阻斷VEGF受體且具有極佳抗血管生成活性及經FDA批准用於不同類型之癌症中。二去乙基舒尼替尼係舒尼替尼之活性代謝物。儘管舒尼替尼及其類似物具有極佳之治療價值,但其等臨床開發受相關毒性阻礙。樹枝狀體-二去乙基舒尼替尼結合物旨在藉由將其連接至羥基封端之樹枝狀體克服舒尼替尼之劑量相關毒性。此實例中合成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化學結構顯示於圖1中。
N,N- 二去乙基舒尼替尼醯胺疊氮化物之合成及表徵
用於合成具有醯胺鍵聯之N,N-二去乙基舒尼替尼疊氮化物之反應方案顯示於圖2中。
步驟1:5-氟-2,3-二氫-1H-吲哚-2-酮(化合物2)之合成
向5-氟-2,3-二氫-1H-吲哚-2,3-二酮(6.0 gm,1.0當量)於正丁醇(10 V)中之攪拌溶液添加三乙胺(6.12 mL,1.2當量)及接著在室溫下添加水合肼(3.56 mL,2.0當量)。在100℃下將所得溶液攪拌16小時。藉由TLC (50%乙酸乙酯於己烷中)監測反應進展。倘若判斷該反應完成,則因此在真空下在45℃下將反應物質蒸發至乾燥以獲得深棕色固體。所得固體用水(20 V)淬滅並用乙酸乙酯(30 V)萃取及對有機層進行水洗。於旋轉蒸發儀上將有機層濃縮至乾燥。粗產物藉由重結晶使用乙酸乙酯純化以獲得灰色蓬鬆固體(4.0 g,72%產率)。藉由 1H NMR、液相層析術及質譜分析確認圖2中顯示之化合物2。
步驟2: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羧酸(化合物4)之合成
在室溫下向5-氟-2,3-二氫-1H-吲哚-2-酮(化合物2) (4.0 gm,1.0當量)及5-甲醯基-2,4-二甲基-1H-吡咯-3-羧酸(化合物3) (4.41 gm,1.0當量)於乙醇(10 V)中之攪拌溶液添加吡咯啶(4.42 mL,2.0當量)。在80℃下將所得溶液攪拌3小時。藉由TLC (10%甲醇於DCM中)監測反應進展。倘若判斷該反應完成,則將反應物質冷卻至室溫,添加2M HCl溶液至pH=3。形成棕紅色沈澱並過濾。所得固體用乙醇(20 V)接著己烷(30 V)清洗,並過濾以獲得紅橙色固體(6.6 g,82%產率)。藉由 1H NMR確認圖2中顯示之化合物4。
步驟3:N-{2-[(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基)甲醯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化合物6)之合成
在0℃下向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羧酸(化合物4) (6.5 g,1.0當量)於DMF中之溶液添加三乙胺(6.08 mL,2.0當量) EDC.HCl ((8.68 g,2.1當量)、HOBT (3.94 g,1.35當量)及N-(2-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16 g,1.2當量)。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攪拌16小時。反應混合物用水(20.0 V)稀釋,攪拌10 min至沈澱並過濾以獲得棕色固體。所得固體用乙酸乙酯(15.0 V),接著己烷(15.0 V)清洗,過濾並乾燥以獲得呈棕橙色固體的N-{2-[(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基)甲醯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化合物6) (7.5 g,78%產率)。藉由 1H NMR確認圖2中顯示之化合物6。
步驟4:N-(2-胺基乙基)-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甲醯胺(化合物7)之合成:
在0至5℃下向N-{2-[(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基)甲醯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化合物6) (9.0 g,1.0當量)於DCM (10.0 V)中之溶液添加三氟乙酸(3.0 V)。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攪拌12小時。因此在真空下在45℃下將反應物質蒸發至乾燥以獲得深棕色固體。所得固體用乙醚(15.0 V)清洗,過濾並乾燥以獲得橙黃色固體(6.0 g粗)。藉由 1H NMR、液相層析術及質譜分析確認圖2中顯示之化合物7。
步驟5:N-{2-[(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基)甲醯胺基]乙基}-3-[2-(2-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醯胺(化合物9)之合成:
在0至5℃下向3-[2-(2-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酸(8) (5.95 g,1.0當量)於DMF (10.0 V)中之溶液添加DIPEA (8.40 mL,2.0當量) EDC.HCl (6.90 g,1.5當量)、HOBT (0.65 g,0.2當量)、N-(2-胺基乙基)-5-{[(3Z)-5-氟-2-側氧基-2,3-二氫-1H-吲哚-3-亞基]甲基}-2,4-二甲基-1H-吡咯-3-甲醯胺(化合物7) (11.0 g,1.0當量)及DMAP (0.294 g,0.1當量)。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攪拌3小時。藉由TLC (10% MeOH於DCM中)監測反應進展。反應混合物用水(20.0 V)稀釋,攪拌10 min以形成棕色沈澱並過濾。藉由反相管柱層析術純化所得固體以獲得呈橙色固體之N,N-二去乙基舒尼替尼醯胺疊氮化物(5.2 g,37%產率)。藉由 1H NMR、液相層析術及質譜分析確認化合物9。
經由不可裂解之醚鍵聯於樹枝狀體上合成樹枝狀體結合物
合成開始於構築雙官能樹枝狀體。於第3.5代樹枝狀體,使用一端為胺及另一端為己炔之聚乙二醇(PEG)連接子引入7個炔烴官能基以產生表面上具有7個炔烴臂及57個羥基之第4代雙官能樹枝狀體(圖3中之化合物1)。藉由1H NMR光譜術確認該樹枝狀體之結構。
合成可點擊二去乙基舒尼替尼類似物(圖3中之化合物2,VT-4517),包括二去乙基舒尼替尼、三乙二醇(PEG3)間隔體及末端疊氮化物,以參與樹枝狀體表面上炔烴基團之點擊反應。使用如圖2中顯示及上文描述之5-步驟合成製造活性劑化合物2。
AVT-4517 (圖3中之化合物2)最後藉由銅(I)催化之炔烴-疊氮化物點擊化學與具有己炔基團之雙官能樹枝狀體(圖3中之化合物1)反應以產生具有圖1中顯示之完整結構之D-4517.2 (圖3中之化合物3)。在該類似物結合至該樹枝狀體後,該D-4517.2藉由切向流動過濾(TFF)純化以去除任何雜質且可純化為最終調配物。
D-4517.2結合物之 1H-NMR分析
藉由 1H NMR確認產物D-4517.2之形成。結合物之 1H NMR光譜清楚顯示對應於樹枝狀體、藥物及連接至其之連接子之峰,及藉由在質子積分法之幫助下比較此等峰計算藥物負載。當於氘化DMSO中記錄光譜時,來自該樹枝狀體之內部醯胺質子存在於δ 8.5至7.5 ppm之間。此等醯胺峰係殘餘峰之參考標準。來自藥物之-NH峰出現於δ 13.6及10.8 ppm。4個質子來自該藥物及一個三唑質子在點擊反應與內部醯胺峰合併後形成及出現於δ 8.5至7.5 ppm之間。另外,位於氟基旁邊之來自舒尼替尼之2個芳族質子出現於δ 6.95至6.85 ppm。當NMR溶劑自氘化DMSO切換至CD 3OD時,於δ 7.7 ppm觀察到一個尖銳之三唑峰,其係點擊轉化之特徵峰。點擊後,遮罩疊氮化物旁邊存在之CH 2且可於δ 4.4 ppm觀察到。NMR亦用以定量結合至羥基樹枝狀體之藥物分子的數量。藉由質子積分法藉由比較樹枝狀體內部醯胺質子之質子與藥物質子計算藥物負載。
用於評估D-4517.2純度之HPLC分析
使用HPLC評估樹枝狀體藥物結合物、中間物及藥物連接子之純度。藉由HPLC評估最終結合物>99%純。在HPLC中,樹枝狀體G4-OH及樹枝狀體己炔中間物於210 nm通道可見及二去乙基舒尼替尼於430 nm可見。化合物2之滯留時間係約16.9分鐘,但疏水性藥物分子一經連接至該樹枝狀體,該最終結合物之峰即向右移動且到達約27分鐘,此證實疏水性藥物連接至樹枝狀體構築體。該藥物一經連接至樹枝狀體,即可於210 nm (樹枝狀體吸收波長)及430 nm (藥物吸收波長)通道兩者觀察到對應於其之峰,其進一步證實產物之形成。樹枝狀體結合物之藥物負載係約12.6% wt/wt,其對應於每個樹枝狀體分子連接之7個藥物分子。
尺寸及ζ電位
使用Ζsizer Nano ZS儀器測定D-4517.2之尺寸及ζ電位分佈。針對尺寸量測,樣品係藉由將樹枝狀體溶解於去離子水(18.2 Ω)中以製造最終濃度為0.5 mg/mL之溶液製備。然後使該溶液透過0.2 μm注射器過濾器(Pall公司,0.2 μm HT Tuffryn膜)直接過濾至槽內(UV透明可棄式比色管,尺寸:12.5 x 12.5 x 45 mm)。針對ζ電位量測,使用上文提及之程序以0.2 mg/mL濃度於10 mM NaCl中製備樣品。Malvern Ζsizer Nanoseries可棄式折疊毛細管槽用於量測。D-4517之尺寸係5.5 ± 0.5 nm及ζ電位略為正(+5.4 ± 0.4 mV)。
尺寸排阻層析術多角度雷射散射(SEC-MALS)
D-4517.2之莫耳質量將藉由尺寸排阻層析術多角度雷射散射(SEC-MALS)測定。
結果
D-4517對VEGFR2具有奈米莫耳親和力且無需釋放活性藥物,AVT-4517。如於D-4517緩衝劑及血漿穩定性研究中觀察到,為進一步增加結合物在生理條件下之穩定性及進一步減少該藥物自該結合物之釋放,如於D-4517.2之結構中證實,樹枝狀體表面上之可裂解酯鍵聯經不可裂解之鍵聯替換(圖1)。該D-4517.2之結構中不存在可裂解鍵。
D-4517.2係第4代羥基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之共價結合物,其含有乙二胺(EDA)核心、醯胺基胺重複單元[CH 2CH 2CONHCH 2CH 2N])及64個羥基端基(化學式:C 622H 1184N 186O 188),及藉由高效點擊化學方法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二去乙基舒尼替尼類似物(AVT-4517)。羥基、第4代、PAMAM樹枝狀體係單分散的且以高組分純度(>95%)產生。針對D-4517.2之製備,該樹枝狀體上之64個羥基中之七個係經修飾以連接AVT-4517 (總質量之~12.6%)。
人類、小鼠及大鼠血漿中之穩定性研究
在生理條件下評估樹枝狀體二去乙基舒尼替尼結合物D-4517及D-4517.2於人類、小鼠及大鼠血漿中之活體外穩定性。結果呈現於圖4中。相較於D4517 (人類血漿中之2% (重量百分比)釋放,及大鼠血漿中之4% (重量百分比)釋放),D4517.2之血漿穩定性顯著改善。於48小時,在所有三種血漿中,小於0.5%藥物(以重量計)係自樹枝狀體藥物結合物釋放。
結合親和力
評估D-4517及D-4517.2之激酶比較結合親和力,及結果呈現於表1中。 表1:樹枝狀體結合物D-4517及D-4517.2結合分析研究
化合物名稱 基因符號 修飾物 Kd (nM)
D4517 VEGFR2 = 27
D4517 VEGFR1 = 1100
D4517 CSF1R = 82
D4517 KIT = 3.4
D4517 PDGFRA = 16
D4517 PDGFRB = 11
D-4517.2 CSF1R = 41
D-4517.2 VEGFR1 = 890
D-4517.2 KIT = 3
D-4517.2 PDGFRA = 11
D-4517.2 PDGFRB = 7.5
D-4517.2 VEGFR2 = 14
在所有測試分析中,D-4517.2之IC50結果低於D-4517,此指示D4517.2與酪胺酸激酶受體之間之更強結合。 實例2:N-乙醯基-L-半胱胺酸經由不可裂解之鍵聯之結合
合成經由不可裂解連接子與N-乙醯基-L-半胱胺酸結合之之樹枝狀體。用於樹枝狀體/N-乙醯基-半胱胺酸結合物之不可釋放(或不可裂解)形式之合成途徑顯示於圖5中。如顯示,N-乙醯基-L-半胱胺酸經由不可裂解之鍵聯結合至羥基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以在投與後體內最小釋放游離N-乙醯基-半胱胺酸。相較於該樹枝狀體/N-乙醯基-半胱胺酸複合物之可釋放或可裂解形式,該樹枝狀體/N-乙醯基-半胱胺酸複合物之不可釋放形式提供增強之治療效用。 實例3:靶向劑經由不可裂解之鍵聯之結合
評估基於三觸角GalNAc之羥基樹枝狀體以位點特異性方式將藥物靶向及遞送至肝細胞。已顯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之STAM模型中,表面GalNAc糖對ASGPR產生多價結合效應,容許該等樹枝狀體體內選擇性靶向及內化於肝細胞中。
β-GalNAc-三觸角-PEG3-疊氮化物(AB3建構組元)之合成方案顯示於圖6中。試劑及條件:(i)三氟甲磺酸鈧、DCE,3 h,80℃,(ii)炔丙基溴、甲苯、氫氧化鈉、水、TBAB、(iii)吡啶、亞硫醯氯、氯仿,65℃,2 h;(iv)四丁基硫酸氫銨、50% NaOH,16 h,室溫;(v) (iii) CuSO 4.5H 2O、抗壞血酸鈉、THF、水,10 h;(vi) DMF、四丁基碘化銨、NaN 3、80℃,5 h;(vii)甲醇鈉、無水甲醇,30℃,3 h。
製備三觸角建構組元,其中將三個β-GALNAc-PEG3疊氮化物分子接枝於炔丙基化新戊四醇建構組元上以產生AB 3型正交建構組元。合成係在三氟甲磺酸鈧於二氯乙烷中之存在下,以β-D-GalNAc五乙酸酯(1,圖6)與2-[2-(2-疊氮基乙氧基)乙氧基]乙-1-醇(2)之醣基化反應開始以產生過乙醯化β-GalNAc-PEG3-疊氮化物(3)。在另一方面,新戊四醇4係在氫氧化鈉及溴化四丁銨於DMSO中之存在下,根據文獻方法經3個炔丙基臂選擇性修飾以產生三炔丙基新戊四醇(5)。使用氫氧化鈉及TBAB於DMSO中,使化合物(5)上殘餘一個羥基與雙氯四乙二醇(7)反應以提供中間物化合物(8)。在下一合成步驟期間,使用習知CuAAC點擊反應條件(五水合硫酸銅(II)及抗壞血酸鈉於THF:水中)用AB 3建構組元(8)點擊過乙醯化β-GalNAc-PEG3-疊氮化物以產生化合物(9)。藉由 1H NMR、HRMS及HPLC確認點擊反應之成功。在 1H NMR中,於δ 7.9 ppm觀察到三唑之標誌性尖銳單峰。其他特性峰係介於δ 2.0至1.74 ppm之間的乙酸酯峰,來自δ 5.2至3.2ppm之GalNAc質子及於δ 7.78ppm之GALNAC之NH。在下一合成步驟中,在疊氮化鈉及四丁基碘化銨於DMF中之存在下,藉由親核取代將化合物(9)之末端氯基團交換為疊氮化物以產生化合物(10)。最後一個步驟係使用澤姆普蘭(zemplen)條件之轉酯作用,其中該反應係於甲醇中使用甲醇鈉進行以提供去乙醯化β-GalNAc-三觸角-PEG3疊氮化物(11)建構組元。
藉由 1H NMR確認反應之成功完成,其中對應於O-乙酸酯之峰完全消失及所有糖質子均向高場移動。使用 1H NMR、HPLC及HRMS表徵整個合成序列以確認所需化合物。
如實例1及2中描述製備樹枝狀體-β-GalNAc結合物。 實例4:PEG-炔烴官能化PAMAM-G4-OH之製備。
PAMAM G4-OH-炔烴 7-8係以多步驟方法產生。此方法係經成功擴大以提供大量1 kg及0.5 kg此材料。
Figure 02_image092
開發一種用於靶向藥劑/藥物遞送應用之聚(醯胺基胺)第4代羥基封端之樹枝狀體(PAMAM-G4-OH)之製造方法。使用該PAMAM G4-OH之疊氮化物修飾以使用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點擊)結合技術進行該藥劑之結合。一種PAMAM G4-OH合成途徑遵循用於製備PAMAM樹枝狀體之不同策略。該方法之最終步驟係添加乙醇胺及PEG-炔烴胺,導致具有56至57個醇官能基及7至8個PEG-炔烴官能基之G4樹枝狀體之。
Figure 02_image094
分析方法
針對更高代之PAMAM樹枝狀體(≥G4),進行多種分析方法之開發。下文描述各分析方法之總結。
UPLC方法(ASHV001O)
使用文獻方法之修改(表1-1)開發一種用於解析各PAMAM樹枝狀體代及起始材料之反相UPLC方法。參見Cason, C.A.等人,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08, 1-7. DOI:10.1155/2008/456082。 表1-1:UPLC條件之總結
反相管柱 ACE Excel 3 Super C18,LC管柱,50 x 3 x 3 µm
管柱溫度 40℃
流動相A H 2O (0.05% TFA)
流動相B MeCN (0.05% TFA)
流率 1.27 mL/min
觀察波長 210 nm
使用藉由合成獲得之PAMAM核心及獲自Sigma Aldrich, Inc之G0至G4樣品開發此方法。最後兩代之樣本滯留時間及UPLC報告之總結提供於下表2中。 表2:PAMAM代及起始材料之滯留時間及UPLC報告
化合物 滯留時間(min) 相對滯留時間(min)
PAMAM G3.5 2.805 1.462
PAMAM G4-OH-炔烴 7.8 1.918 1
SEC-MALLS方法
採用文獻中描述之方法開發一種具有多角度雷射光散射(MALLS)及示差折射率(dRI)偵測器之尺寸排阻層析術方法。Mullen, D.G.等人,Macromolecules. 2012,45,5316-5320。此方法之總結提供於附錄中。各代PAMAM峰均可使用此方法解析。針對最後2代之溶析時間及量測多分散性之總結提供於下表3中。 表3:PAMAM樹枝狀體之SEC溶析時間
化合物 溶析時間(min) Ð (M w/M n) a
PAMAM G3.5 17.9 1.036
PAMAM G4-OH-炔烴 7.8 17.8 1.031
定量 1H NMR
參考Sigma Aldrich TraceCERT ®級內標進行定量 1H NMR光譜術。此等方法已用以定量PAMAM樹枝狀體溶液及分離產物之效價。此方法已進一步用以分析PEG-炔烴材料(2-[2-(炔丙氧基)乙氧基]乙基胺)之品質。使用1,3,5-三甲氧基苯作為內標於d 4-甲醇溶劑中。
用於分析PEG-炔烴臂之平均數量之方案
使用藉由兩種方法(表示為方法A及方法B)提供之平均值經由 1H-NMR光譜術測定PAMAM G4-OH經PEG-炔烴之官能化程度。各方法均利用以PAMAM-G4-64-OH觀察到之積分及將以100% PEG-炔烴官能化PAMAM-G4-64-PEG-炔烴觀察到之理論積分。此等兩種材料之各別積分提供於下表4及表5中。 表4:PAMAM-G4-64-OH之質子化學位移及積分
Figure 02_image096
質子 化學位移(ppm) 質子#
H a 2.38 ppm 248 H
H b 2.58 ppm 124 H
H c 2.79 ppm 248 H
H d 3.26至3.33 ppm 248 H
H e 3.61 ppm 128 H
表5:PAMAM-G4-64-PEG-炔烴之質子化學位移及積分(理論)
Figure 02_image098
質子 化學位移(ppm) 質子#
H f 2.38 ppm 258 H
H g 2.58 ppm 124 H
H h 2.79 ppm 248 H
H i 3.27 ppm 120 H
H j 3.37 ppm 128 H
H k 3.55 ppm 128 H
H l 3.65 ppm (多重峰) 256 H
H m 4.2 ppm   
方法A:方法A係基於質子H m之實際積分相較於100%炔烴官能化PAMAM-G4之H m積分之百分比之計算。此係藉由將對應於質子H a及H f之信號積分設定為其理論值248確定(針對PAMAM-G4-64-OH及PAMAM-G4-64-PEG-炔烴兩者,預期此信號為248)。圖7中參考此方法之實例計算。
方法B:方法B係基於來自乙醇胺末端臂之質子H e相對於來自PEG-炔烴末端臂之質子H m之比率之計算。由於乙醇胺臂之質子H e與PEG-炔烴末端臂之H k及H l質子之重疊,因此必須減去此等PEG-炔烴質子之積分(使用H m質子之積分測定積分)。然後此比率可用以計算炔烴官能化臂之平均數量。圖8中參考實例計算。
製造總結
PAMAM核心合成
Figure 02_image100
試劑 MW (g/mol)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濃度 (重量%)
丙烯酸甲酯溶液     602.4699        
丙烯酸甲酯 86.09 0.95 409.6795 431.24 4758.74 11 68
MeOH   0.792 192.7904 243.42     32
乙二胺溶液     173.3333        
乙二胺 60.1 0.9 26.0000 28.89 432.61 1 15
MeOH   0.792 147.3333 186.03     85
如上文方案中顯示,PAMAM樹枝狀體核心合成係按照文獻中先前描述進行。在0℃下將乙二胺之甲醇溶液滴加至過量丙烯酸甲酯之甲醇溶液。1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室溫並攪拌24小時。然後在減壓下在20℃下濃縮該溶液。然後所得油用MeOH (1 L)稀釋並在減壓下再次濃縮。將此再重複一次以提供定量產量(17.5公克)的呈無色油之PAMAM核心。 1H-NMR及GC分析顯示PAMAM核心以高純度產生。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下表6中。 表6:用於實驗AA08-055之度量之總結
粗產物(g) 304.5 g
產物效價(%w/w) 55.12%
分析產率(g) 167.8公克
分析產率(%) 97%
全代胺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之合成
遵循文獻條件製備全代PAMAM樹枝狀體。在此等條件下,在氮氣氛下將乙二胺溶液(86%w/w於甲醇中,PAMAM起始材料上每個酯25當量)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添加半代PAMAM樹枝狀體或PAMAM核心溶液(10%w/w於甲醇中)。在添加後,在0℃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後,使該反應混合物升溫至20℃及容許攪拌5天。然後藉由維持粗產物溫度< 25℃之真空蒸餾濃縮粗產物。然後藉由下列2種方法中之1種去除殘餘乙二胺:方法1:1.將粗產物殘餘物溶解於甲醇(2.5體積)中。2.用甲苯(24體積)稀釋。3.藉由真空蒸餾濃縮。此方法重複4次或直至於粗產物或餾出物中藉由GC及 1H-NMR分析不再偵測到殘餘乙二胺。方法2:1.將該粗產物殘餘物溶解於戊醇中以產生10重量%之樹枝狀體溶液。2.藉由使用攪拌膜蒸發器蒸餾濃縮。此方法重複>4次或直至於該粗產物或餾出物中藉由GC及 1H-NMR分析不再觀察到殘餘乙二胺。方法1用於PAMAM G0及G1,方法2用於PAMAM G2及G3。在合成各全代胺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期間之結果之總結提供於下表7中。 表7:全代胺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之結果總結
實驗 PAMAM代 產率(g) 產率(%) 多分散性(M w/M n)
AA08-063 PAMAM G0 213.80 99.7 1.015
HA04-029 PAMAM G1 563 95 1.012
HA04-036 PAMAM G2.0 652 -* 1.056
AA08-086 PAMAM G3.0 1322 95 1.14
半代酯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之合成
遵循文獻條件製備半代PAMAM樹枝狀體。在此等條件下,在氮氣氛下將丙烯酸甲酯溶液(55%w/w於甲醇中,樹枝狀體起始材料上每個末端胺3當量)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添加全代PAMAM樹枝狀體溶液(10%w/w於甲醇中)。在添加後,在0℃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後,使該反應混合物升溫至20℃及容許攪拌3至4天直至粗產物之 1H-NMR分析指示該起始材料之完全轉化。然後藉由維持該粗產物之溫度< 25℃之真空蒸餾濃縮該粗產物。然後藉由與甲醇3x共沸去除藉由真空蒸餾去除殘餘丙烯酸甲酯(藉由 1H-NMR、GC及/或UPLC分析指示丙烯酸甲酯之去除)。在合成各半代PAMAM樹枝狀體期間之結果之總結顯示於下表8中。 表8:半代酯封端之PAMAM樹枝狀體之結果總結
實驗 PAMAM代 產率(g) 產率(%) 多分散性(M w/M n)
HA04-024 PAMAM G0.5 499.4 定量 1.020
HA04-33 PAMAM G1.5 1025 91 1.020
HA04-64 PAMAM G2.5 1215 定量 1.034
AA10-062 PAMAM G3.5 2360 99 1.1
PAMAM G4-OH-炔烴 7-8產生
Figure 02_image102
向夾套容器中裝入3:1莫耳比之乙醇胺及PEG-炔烴,接著裝入甲醇。該容器用N 2(g)吹掃並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將10重量% PAMAM G3.5於甲醇中添加至反應器。然後在0℃下將該溶液攪拌4小時,然後升溫至20℃。然後容許在20℃下將該溶液攪拌6天。此後,用水將該溶液稀釋至一半濃度及藉由超濾經受純化以提供呈水溶液之產物。針對生產批次AA10-065,然後該水溶液經受使用較大孔徑膜之純化以去除二聚體雜質。然後使用10透濾體積之甲醇藉由超濾將該溶劑交換為甲醇。針對各擴大規模之結果之總結提供於下表9中。 表9:實驗AA10-007之結果總結
   PAMAM G4-OH-炔烴 7-8批次
批次編號 AA10-064 AA10-065
PAMAM G3.5來源 Dendritech Snapdragon (批次AA10-062)
甲醇溶液質量(kg) 3.25 8.21 kg
效價(% w/w) 16.6%w/w    19.5%w/w   
產量 539.5 g 1.6 kg
產率(%) 93% 71.8%
多分散性(M w/M n) 1.030    1.045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8.1    7.8   
-OH/-NH比率 0.39    ND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0.2% 0.4%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0.02% 0.01%
結論
成功擴大及開發一種用於產以>1 kg量的PAMAM G4-OH-炔烴 7-8之方法。此方法係於500-公克及2-kg規模上進行,以可重現之品質及產率產生產物。此證實可增加產物品質及可在下游藉由超濾純化期間去除二聚體雜質。此容許去除大量在批次AA10-065之途徑中的上游產生之二聚體雜質。
實驗
PAMAM核心合成
Figure 02_image104
試劑 MW (g/mol)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濃度 (重量%)
丙烯酸甲酯溶液     602.4699        
丙烯酸甲酯 86.09 0.95 409.6795 431.24 4758.74 11 68
MeOH   0.792 192.7904 243.42     32
乙二胺溶液     173.3333        
乙二胺 60.1 0.9 26.0000 28.89 432.61 1 15
MeOH   0.792 147.3333 186.03     85
PAMAM樹枝狀體核心合成係按照文獻中先前描述進行。在0℃下將乙二胺之甲醇溶液滴加至過量丙烯酸甲酯之甲醇溶液。1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室溫並攪拌24小時。然後在減壓下在20℃下濃縮該溶液。然後所得油用MeOH (1 L)稀釋並在減壓下再次濃縮。將此再重複一次以提供定量產量(17.5公克)的呈無色油之PAMAM核心。 1H-NMR及GC分析顯示PAMAM核心以高純度產生。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10中。 表10:用於實驗AA08-055之度量之總結
粗產物(g) 304.5 g
產物效價(%w/w) 55.12%
分析產率(g) 167.8公克
分析產率(%) 97%
PAMAM G0.0合成
Figure 02_image106
試劑 MW (g/mol)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乙二胺溶液     1501.9406      
乙二胺 60.1 0.9 1296.5647 1440.63 21573.46 52
MeOH   0.792 205.3758 259.31   0.2
核心溶液     1762.5712      
核心 404.46 167.8000   414.87 1
MeOH   0.792 1594.7712 2013.60   12
在氮氣氛下在5 L夾套容器中裝入乙二胺之甲醇溶液。將該反應溶液冷卻至0℃及歷時2小時添加PAMAM核心之溶液。在添加後,容許在此溫度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後,使該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並攪拌5天。然後藉由真空蒸餾去除甲醇及大部分乙二胺,同時將反應器內容物維持在低於25℃。然後藉由與21體積之1:9甲醇/甲苯之5x共沸蒸餾去除殘餘乙二胺。藉由 1H-NMR分析確認完全去除。在完全去除乙二胺後,藉由3x共沸蒸餾自3體積之甲醇去除殘餘甲苯以提供600公克PAMAM G0.0於甲醇中之35.61%w/w溶液。
PAMAM G0.5合成
Figure 02_image108
表11.
試劑 MW (g/mol)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效價 (重量%) 濃度 (重量%)
丙烯酸甲酯溶液     2316.2707          
丙烯酸甲酯 86.09 0.95 534.3509 562.47 6206.89 15    
MeOH   0.792 1781.9197 2249.90   4    
PAMAM核心溶液     2138.0244          
PAMAM核心 516.69 0.9 600.4000 667.11 413.79 1 35.61 10
MeOH   0.792 1537.6244 1941.44       90
在10 L反應器中裝入甲基丙烯酸酯之甲醇溶液及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核心之甲醇溶液。在0℃下將該溶液再攪拌一小時及然後升溫至20℃並攪拌3天。反應完成系藉由針對殘餘一級胺之凱撒(Kaiser)測試確定及藉由 1H-NMR光譜術進一步驗證。然後藉由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揮發物及將反應器夾套控制在20℃。然後藉由與甲醇(3體積)之2x共沸去除去除殘餘丙烯酸甲酯,然後粗材料之GC及NMR顯示丙烯酸甲酯之完全去除。獲得呈2359.9 g黏性油之產物。定量 1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21.16重量% PAMAM G0.5,其以499.35 g(100.11%產率)分析產量提供。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12中。 表12:用於實驗HA04-24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72 h
粗產量 2359.9 g
產物效價 21.16% w/w
分析產量(g) 499.35 g
分析產率(%) 定量
多分散性(Ð (M w/M n)) 1.025
PAMAM G1.0合成
Figure 02_image110
表13.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濃度 (重量%)
乙二胺溶液       6086.83 6930.93      
乙二胺 60.1 100 0.9 4979.46 5532.74 82852.97 200 -
MeOH   100 0.792 1107.37 1398.19   2.8 -
PAMAM G0.5溶液       4993.55        
PAMAM G0.5 1205.4 21.16 2359.9   414.26 1 10
MeOH   100 0.792 2633.65 3325.31     90
20 L夾套反應器用N 2(g)吹掃並裝入乙二胺溶液。在0℃下歷時~2小時滴加PAMAM G0.5溶液。在0℃下再攪拌~4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5天,然後 1H-NMR分析顯示PAMAM G0.5之甲基酯之完全消耗。在減壓下去除揮發物並將反應器夾套控制在20℃。然後藉由與1:9 MeOH/甲苯(23體積)7x共沸蒸餾去除殘餘乙二胺。藉由粗反應混合物之NMR監測乙二胺之去除。然後藉由3x濃度在減壓下自甲醇去除殘餘甲苯。獲得呈油之產物。定量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23.5重量% PAMAM G1.0,其以563.03 g (95%產率)分析產量提供。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14中。 表14:用於實驗HA04-29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120 h
粗產量 2395 g
產物效價 23.5% w/w
分析產量(g) 563 g
分析產率(%) 95%
多分散性(Ð (M w/M n)) 1.012
PAMAM G1.5合成
Figure 02_image112
表15.
試劑 MW (g/mol) 效價 (重量%)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濃度 (重量%)
丙烯酸甲酯溶液       1523.60        
丙烯酸甲酯 86.09   0.95 830.89 874.63 9561.46 24  
MeOH     0.792 692.70 874.63   1.5  
乙二胺溶液       5750.16        
PAMAM G1.0 1429.876 24 0.9 2395.90 2662.11 402.14 1 10
MeOH     0.792 3354.26 4235.18     90
在10 L反應器中裝入丙烯酸甲酯之甲醇溶液及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 G1.0之甲醇溶液。在0℃下將該溶液再攪拌兩小時及然後升溫至20℃並攪拌3天。藉由 1H-NMR光譜術驗證反應完成。然後藉由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揮發物及將反應器夾套控制在20℃。然後藉由與甲醇(3體積)3x共沸去除去除殘餘丙烯酸甲酯,然後粗材料之GC及NMR顯示丙烯酸甲酯之完全去除。獲得呈2359.9 g黏性油之產物。定量 1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32.89重量% PAMAM G1.5,其以1025 g(91%產率)分析產量提供。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下表16中。 表16:用於實驗HA04-33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72 h
粗產量 3116.1
產物效價 32.89% w/w
分析產量(g) 1024.9 g
分析產率(%) 91%
多分散性(Ð (M w/M n)) 1.020
PAMAM G2.0合成
Figure 02_image114
表17.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濃度 (重量%)
乙二胺溶液       10708.31 12190.83      
乙二胺 60.1 100 0.9 8776.44 9751.60 146030.63 400 -
MeOH   100 0.792 1931.87 2439.23   2.38 -
PAMAM G1.5溶液       10248.85        
PAMAM G1.5 2807.316 32.89 3116.10   365.08 1 10
MeOH   100 0.792 7132.75 9006.00     90
夾套反應器用N 2(g)吹掃並裝入乙二胺溶液。在0℃下歷時~2小時滴加PAMAM G1.5溶液。在0℃下再攪拌~4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5天,然後 1H-NMR分析顯示PAMAM G1.5之甲基酯之完全消耗。在減壓下去除揮發物,然後藉由蒸餾去除殘餘之乙二胺。藉由粗反應混合物之NMR監測乙二胺之去除。獲得呈油之產物。定量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9.5重量% PAMAM G2.0。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18中。 表18:用於實驗HA04-36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120 h
粗產量 6832.5
產物效價 9.55% w/w
分析產量(g) 652.5 g
分析產率(%) -
多分散性(Ð (M w/M n)) 1.056
PAMAM G2.5合成 表19.
試劑 MW (g/mol) 效價 (重量%)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濃度 (重量%)
丙烯酸甲酯溶液       1518.3962        
丙烯酸甲酯 86.09   0.95 828.0576 871.64 9618.51 48  
MeOH 32.04   0.792 690.3386 871.64   1.34  
PAMAM G2.0溶液       6832.5000        
PAMAM G2.0 3256.24 9.55 0.9 6832.5000 7591.67 200.39 1 9.55
MeOH     0.792 0.0000 0.00      
在20 L夾套反應器中裝入丙烯酸甲酯之甲醇溶液及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 G2.0之甲醇溶液。在0℃下將該溶液再攪拌兩小時及然後升溫至20℃並攪拌4天。藉由 1H-NMR光譜術驗證反應完成。然後藉由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揮發物及將反應器夾套控制在20℃。然後藉由與甲醇(3體積)3x共沸去除去除殘餘丙烯酸甲酯,然後粗材料之GC及NMR顯示丙烯酸甲酯之完全去除。獲得呈7610 g黏性油之產物。定量 1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15.97重量% PAMAM G2.5,其以1215.3 g(100%產率)分析產量提供。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20中。 表20:用於實驗HA04-64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96 h
粗產量 7610 g
產物效價 16% w/w
分析產量(g) 1215.3 g
分析產率(%) 定量
多分散性(Ð (M w/M n)) 1.024
PAMAM G3.0合成
Figure 02_image116
表21.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乙二胺溶液       10708.31 12190.83    
乙二胺 60.1 100 0.9 9739 10821 162.044 800
MeOH   100 0.792 2143 2705   0.36
PAMAM G2.5溶液       12176      
PAMAM G2.5 6011.2 16 7610   202.56 1
MeOH   100 0.792 4566 5765   11.37
夾套反應器用N 2(g)吹掃及裝入乙二胺溶液。經由隔膜泵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 G2.5溶液(HA04-064)。在0℃下再攪拌~4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5天,然後 1H-NMR分析顯示PAMAM G2.5之甲基酯之完全消耗。在減壓下去除揮發物。然後藉由蒸餾使用攪拌膜蒸發器去除殘餘乙二胺。藉由粗反應混合物之NMR監測乙二胺之去除。獲得呈油之產物。定量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21.5重量% PAMAM G3.0。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22中。 表22:用於實驗AA08-086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120 h
粗產量 6162.5 g
產物效價 21.5% w/w
分析產量(g) 1322 g
分析產率(%) 95%
多分散性(Ð (M w/M n)) 1.14
PAMAM G3.5合成 表23.
試劑 MW (g/mol) 效價 (重量%)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丙烯酸甲酯溶液       1518.3962      
丙烯酸甲酯 86.09   0.95 1740.1 1831.7 20212.81 96
MeOH 32.04   0.792 1450.71 1831.7   0.30
PAMAM G2.0溶液       13219      
PAMAM G2.0 3256.24 21.45 0.9 6162.5 191.32 1
MeOH     0.792 7056 8909    
在20 L夾套反應器中裝入丙烯酸甲酯之甲醇溶液及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 G3.0 (AA08-086)之甲醇溶液。在0℃下將該溶液再攪拌兩小時及然後升溫至20℃並攪拌4天。藉由 1H-NMR光譜術驗證反應完成。然後藉由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揮發物及將反應器夾套控制在20℃。然後藉由與甲醇(3體積)之3x共沸去除去除殘餘丙烯酸甲酯,然後粗材料之GC及NMR顯示丙烯酸甲酯之完全去除。獲得呈7610 g黏性油之產物。定量 1H-NMR分析顯示該油為15.97重量% PAMAM G2.5,其以2360 g之分析產量(99%產率)提供。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24中。 表24:用於實驗AA10-062之方法度量
反應時間 96 h
粗產量 13800 g
產物效價 17.1% w/w
分析量(g) 2359.8 g
分析產率(%) 99%
多分散性(Ð (M w/M n)) 1.1
PAMAM G4-OH-炔烴 7-8合成-批次AA10-064
Figure 02_image118
表25.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胺溶液       6233    
乙醇胺 61.08 100 1.012 2853 2821 46623 1200
PEG-炔烴 143.19 100    2355    15541 400
MeOH   100 0.792 1025 1294   2.59
PAMAM G3.5溶液       4825      
PAMAM G2.5 6011.2 96.5 500   38.85 1
MeOH   100 0.792 4325 5461   11.32
夾套反應器用N 2(g)吹掃及裝入乙二胺溶液。經由隔膜泵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 G3.5溶液。在0℃下再攪拌~4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6天。此後,該溶液用H 2O (11 kg)稀釋。然後該溶液藉由用具有5 kDa MWCO之再生纖維素膜之超濾經受純化,提供呈水溶液之產物,其藉由 1H-NMR顯示乙醇胺及PEG-炔烴之完全去除。經由連續滲濾使溶劑與甲醇交換以提供呈甲醇溶液(3230.9 g)之產物PAMAM G4。定量H-NMR分析顯示該溶液為16.6重量% PAMAM G4-OH-炔烴 7-8(93%產率)。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表26中。 表26:結果AA10-064之總結
批次編號 AA10-064
PAMAM G3.5來源 Dendritech
甲醇溶液質量(kg) 3.25
效價(% w/w) 16.6%w/w   
產量 539.5 g
產率(%) 93%
多分散性(M w/M n) 1.030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7.8   
-OH/-NH比率 0.39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0.2%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0.02%
PAMAM G4-OH-炔烴 7-8合成-批次AA10-065
Figure 02_image120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胺溶液       23457    
乙醇胺 61.08 100 1.012 11002 10876 180139 1200
PEG-炔烴 143.19 100    8598    60046 400
MeOH   100 0.792 3856 4868   2.61
PAMAM G3.5溶液       18642      
PAMAM G2.5 6011.2 25.9 10902   150.12 1
MeOH   100 0.792 7740 9773   5.24
夾套反應器用N 2(g)吹掃及裝入乙二胺溶液。經由隔膜泵在0℃下歷時~2小時添加PAMAM G3.5溶液。在0℃再攪拌~4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6天。此後,該溶液用H 2O (42 kg)稀釋。然後該溶液藉由用具有5 kDa MWCO之再生纖維素膜之超濾經受純化,提供呈水溶液之產物,其藉由 1H-NMR顯示乙醇胺及PEG-炔烴之完全去除。然後藉由使用具有30k Da MWCO之再生纖維素膜之超濾去除二聚體雜質,及所需產物通過以滲透。經由連續滲濾使溶劑與甲醇交換以提供呈甲醇溶液(8205 g)之產物PAMAM G4。定量H-NMR分析顯示該溶液為19.5重量% PAMAM G4-OH-炔烴 7-8(71.8%產率)。該方法之度量之總結顯示於下表27中。 表27:AA10-065之結果總結
批次編號 AA10-065
PAMAM G3.5來源 Snapdragon (批次AA10-062)
甲醇溶液質量(kg) 8.21 kg
效價(% w/w) 19.5%w/w   
產量 1.6 kg
產率(%) 71.8%
多分散性(M w/M n) 1.045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7.8   
-OH/-NH比率 ND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0.4%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0.01%
分析方法
UPLC方法(ASHV001O) A.     試劑 1. 水:HPLC級 2. 乙腈:HPLC級 3. 三氟乙酸:HPLC級 B.     溶液 1. 稀釋劑:MiliQ水 2. 流動相: A.     0.05%三氟乙酸於水中 B.     0.05%三氟乙酸於乙腈中 3. 樣品溶液:在約2 mg/mL之目標濃度下之樣品溶液。 4. 空白:稀釋劑。 C.     層析條件 管柱:         ACE Excel 3 Super C18,LC管柱,50 x 3 x 3 µm 溫度:         40℃ 流動速率:  1.27 mL/min 偵測:         A:             在210 nm;4.8 nm帶寬下之UV B:             在220 nm;4.8 nm帶寬下之UV 注射體積:  10 µL 運行時間:  12.3 min 梯度
時間(min) %A %B
0 98 2
10.00 0 100
12.02 98 2
12.30 98 2
D.     計算
Figure 02_image122
A b=    自空白之總面積計數 A c=    樣品注射中組分之面積計數 T a=    來自樣品注射之總面積 此方法亦可用於使用校準標準進行之重量百分比之檢驗分析。典型標準濃度為0.025至1.0 mg/mL。
GC方法(ASV003F) A.     層析條件 管柱:              Agilent CP-Volamine (零件編號CP7447) 入口溫度:       250℃ 入口壓力:       14.3 psi 入口總流量:    37.3 mL/min 入口分流比:    10:1 注射體積:       5 µL 管柱流率:       3.1 mL/min FID溫度:        300℃ FID H 2流量:    40.0 mL/min FID空氣流量:  360.0 mL/min FID補充流量:  25 mL/min FID點火補償:  0.5 pA 運行時間:       20.33 min 烘箱溫度梯度
速率(℃/min) 溫度(℃) 保持時間 運行時間
N/A 65 4 4
15 100 3 9.33
30 250 6 20.33
D.     計算
Figure 02_image124
A b=   自空白之總面積計數 A c=   樣品注射中組分之面積計數 R a=   組分之反應因子
Figure 02_image126
=   樣品濃度
為使用此方法測定雜質,分別製備14.928及10.332 mg/mL乙醇胺及PEG炔烴於異丙醇中之標準品及注射於GC上。此使乙醇胺之滯留時間約為6.88分鐘,而該PEG炔烴具有14.1分鐘之滯留時間。此等溶液係以1:1比率組合。此組合溶液用作½系列稀釋之儲備溶液,使用異丙醇針對乙醇胺及PEG炔烴分別達成0.007及0.005 mg之濃度。下文顯示校準結果。 乙醇胺及PEG-炔烴之GC校準資料
乙醇胺之濃度(mg/mL) PEG炔烴之濃度(mg/mL) 乙醇胺信號區 PEG-炔烴信號區
14.928 10.332 22543.5 22341
7.4640 5.1660 11862.6 11688.7
3.7320 2.5830 5755.5 5656.6
1.8660 1.2915 2962 2966
0.93300 0.64575 1423.5 1486.3
0.46650 0.32288 708.2 758.3
0.23325 0.16144 323.2 360.1
0.11663 0.080719 153.4 177.7
0.058313 0.040359 72.9 91
0.029156 0.020180 30.5 42.3
0.014578 0.010090 13 21
0.0072891 0.0050449 4.7 11.5
使用乙醇胺之標準曲線以計算樣品中乙醇胺之濃度。PEG-炔烴之信號低於LOD,使得於該校準中達成之最低值報告為濃度。
SEC-MALLS方法 A.     試劑 1. 水:HPLC級 2. 檸檬酸:ACS試劑,≥99.5% B.     溶液 1. 稀釋劑:水、0.1 M檸檬酸,pH 2.7 2. 流動相: A.     水、0.1 M檸檬酸,pH 2.7 3. 樣品溶液:在約2 mg/mL之目標濃度下之樣品溶液。 4. 空白:稀釋劑。 C.     層析條件 管柱:         TosoHaas TSK-Gel Guard PHW 0662 (75 mm x 7.5 mm,12 µm)、G2000 PW 05761 (300 mm x 7.5 mm,10 µm,125 Å)、G 3000 PW 05762 (300 mm x 7.5 mm,10 µm,200 Å)、G4000 PW (300 mm x 7.5 mm,17 µm,500 Å) 溫度:         25℃ 流動速率:  1 mL/min 偵測:           A:     在658 nm下操作之Wyatt Optilab示差折射率偵測器 B:  具有在658 nm下操作之120 mW雷射之Wyatt miniDAWN多角度雷射光散射偵測器 注射體積:  100 µL 運行時間:  40 min
實例4參考文獻: 1. Cason, C. A等人,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08, 1-7. DOI:10.1155/2008/456082 2. Mullen, D.G.等人,Macromolecules. 2012, 45, 5316-5320。 實例5:PEG-炔烴官能化PAMAM-G4-OH之製備
開發一種以3個PEG-炔烴(PAMAM G4-OH-炔烴 3)及10個PEG-炔烴(PAMAM G4-OH-炔烴 3)連接子臂裝載G4.0 PAMAM樹枝狀體之方法。此等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係藉由調整PEG-炔烴相對於乙醇胺之化學計量產生來負責反應性之差異。此方法成功地擴大規模以提供40 g PAMAM G4-OH-炔烴 3及160 g PAMAM G4.0-50-OH-10-PEG-炔烴。在兩種情況下,獲得之產物具有約1.03之低多分散性。
另外,開發一種用於靶向藥物遞送應用之聚(醯胺基胺)第4代羥基封端之樹枝狀體(PAMAM-G4-OH)之製造方法。使用該PAMAM G4-OH之疊氮化物修飾以便能夠使用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點擊)結合技術結合活性物質。開發一種用於製備具有平均七個炔烴官能基之PAMAM G4之方法。當前PAMAM G4-OH合成途徑遵循用於製備PAMAM樹枝狀體之不同策略。該方法之最終步驟係添加乙醇胺,導致具有64個醇官能基之G4樹枝狀體。對於結合而言,開發一種製備兩種G4-OH類似物之方法,其中n分別約等於3及10。
Figure 02_image128
分析方法
由於PAMAM樹枝狀體之複雜性,因此產物之品質屬性用許多分析方法表徵,包括SEC-MALLS (多分散性)、 1H NMR (同一性、效價、平均連接子負載)、 13C NMR (同一性)、GC (殘餘乙醇胺及PEG炔烴單體)。
SEC-MALLS方法
採用文獻中描述之方法開發一種使用多角度雷射光散射(MALLS)及示差折射率(dRI)偵測器之尺寸排阻層析術方法。參見Mullen, D.G.等人,Macromolecules. 2012,45,5316-5320。各代PAMAM峰均可使用此方法解析。針對各代之溶析時間及量測多分散性之總結提供於表28中。 表28:PAMAM樹枝狀體之SEC溶析時間
化合物 批次# 溶析時間(min) Ð (M w/M n) a
PAMAM G3.5 ---- 17.9 1.036
PAMAM G4 MKCL7410 17.8 1.031
定量 1H NMR
參考Sigma Aldrich TraceCERT ®級內部標準進行定量 1H NMR光譜術。此等方法已用以定量PAMAM樹枝狀體溶液及分離產物之效價。此方法已進一步用以分析PEG-炔烴材料(2-[2-(炔丙氧基)乙氧基]乙基胺)之品質。使用1,3,5-三甲氧基苯作為內標於d 4-甲醇溶劑中。
方法開發
PAMAM第3.5代源材料
在使用前產生PAMAM第3.5代之甲醇溶液(29.4% w/w)。此輸入材料之品質屬性提供於表29中。 表29:PAMAM G3.5試劑溶液產物資訊
PAMAM G3.5製造商 Dentritech
製造商批次# 0121-02-E3.5-LD-A
總溶液質量 1648 g
溶液效價(% w/w) 29.4
PAMAM G3.5 (g) 494.3 g
多分散性(M w/M n) 1.036
在高胺過量條件下PAMAM G3.5與PEG-炔烴/乙醇胺之反應
進行一系列實驗以探索在高胺過量條件(1600當量總胺,每個末端酯25當量)下PEG-炔烴/乙醇胺莫耳比之變化。首先,將PEG-炔烴及乙醇胺(~1600當量)之甲醇溶液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滴加PAMAM G3.5 (10% w/w)之甲醇溶液。在0℃下再攪拌2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6天。對於純化,藉由TFF處理材料以提供產物之水溶液。對於分析,取該溶液之一部分,及然後經由真空去除水,藉由 1H-NMR對其進行分析。遵循相同方案,設定三個其他反應以探索PEG-炔烴/乙醇胺比率達成10及14個炔烴鏈。當前正在進行一項類似研究,以最佳化平均3個炔烴臂官能化程度之條件。
用於分析PEG-炔烴臂之平均數量之方案
使用藉由兩種方法(表示為方法A及方法B)提供之平均值經由 1H-NMR光譜術測定PAMAM G4-OH經PEG-炔烴之官能化程度之測定。各方法利用以PAMAM-G4-64-OH觀察到之積分及將以100% PEG-炔烴官能化PAMAM-G4-64-PEG-炔烴觀察到之理論積分。此等兩種材料之各別積分提供於表30及表31中。 表30:PAMAM-G4-64-OH之質子化學位移及積分
Figure 02_image130
Figure 02_image132
質子 化學位移(ppm) 質子#
H a 2.38 ppm 248 H
H b 2.58 ppm 124 H
H c 2.79 ppm 248 H
H d 3.26至3.33 ppm 248 H
H e 3.61 ppm 128 H
表31:PAMAM-G4-64-PEG-炔烴之質子化學位移及積分(理論)
Figure 02_image134
質子 化學位移(ppm) 質子#
H f 2.38 ppm 258 H
H g 2.58 ppm 124 H
H h 2.79 ppm 248 H
H i 3.27 ppm 120 H
H j 3.37 ppm 128 H
H k 3.55 ppm 128 H
H l 3.65 ppm (多重峰) 256 H
H m 4.2 ppm 128 H
不同比率之PEG-炔烴/乙醇胺之實驗結果
方法A及B用於計算實驗DP07-51中使用相對於樹枝狀體為1600當量之總胺(相對於末端基團,25當量)所得的樹枝狀體上PEG-炔烴臂之平均數量。此等結果總結於表32中。PEG-炔烴臂之平均數量與PEG-炔烴相對於總胺含量之莫耳%之間的關係顯示於圖10中。 表32:使用1600當量胺對PAMAM G-4進行PEG-炔烴官能化之結果總結
樣品 PEG-炔烴(相對於總胺含量之莫耳%)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多分散性(M w/M n)
方法A 方法B 平均值
DP07-51-1 25莫耳% 7.80 7.96 7.88 1.034
DP07-51-2 35莫耳% 11.84 11.36 11.60 1.053
DP07-51-3 40莫耳% 14.01 13.28 13.65 1.030
DP07-51-4 45莫耳% 15.61 15.15 15.38 1.056
資料與獲得之先前開發資料組合及列舉於表33中並繪製於圖11中。此等資料進一步驗證PEG-炔烴臂之平均數量與PEG-炔烴相對於總胺含量之莫耳%之間的可重現線性相關性。 表33:來自所有實驗使用1600當量胺對PAMAM G-4進行PEG-炔烴官能化之結果總結
LNB# 莫耳%炔烴 平均炔烴臂
AA08-88-2 8.33 2.33
AA08-88-1 10.00 2.93
AA08-88-3 20.00 6.62
DP07-51-1 25.00 7.78
AA08-88-3 26.30 8.03
DP07-51-2 35.00 11.6
DP07-51-3 40.00 13.28
DP07-51-4 45.00 15.38
針對n=3之不同比率之PEG-炔烴/乙醇胺之實驗結果
進行一系列實驗以微調PEG-炔烴/乙醇胺莫耳比以撥入目標平均連接子n=3 (1600當量總胺,每個末端酯25當量)。首先,將PEG-炔烴及乙醇胺(~1600當量)之甲醇溶液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滴加PAMAM G3.5 (10% w/w)之甲醇溶液。在0℃下再攪拌2小時後,使該溶液升溫至20℃並攪拌6天。對於純化,藉由TFF處理材料以提供產物之水溶液。對於分析,取該溶液之一部分,及然後經由真空去除水,藉由 1H-NMR對其進行分析。
此等結果總結於表34中。PEG-炔烴臂之平均數量與PEG-炔烴相對於總胺含量之莫耳%之間的關係顯示於下圖12中。基於線性方程,針對n =3,需9.6莫耳% PEG-炔烴及針對n =10,需31莫耳%。 表34:使用1600當量胺對PAMAM G-4進行PEG-炔烴官能化之結果總結
樣品 PEG-炔烴(相對於總胺含量之莫耳%)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多分散性(M w/M n)
方法A 方法B 平均值
DP07-60-1 8莫耳% 2.67 2.54 2.60 1.026
DP07-60-2 9莫耳% 2.95 2.74 2.85 1.029
DP07-60-3 10莫耳% 3.18 3.12 3.15 1.025
DP07-60-4 11莫耳% 3.58 3.44 3.51 1.026
表35:針對DP07-60及DP07-51使用1600當量胺對PAMAM G-4進行PEG-炔烴官能化之結果總結
實驗 莫耳%炔烴 平均炔烴臂
DP07-60-1 8 2.61
DP07-60-2 9 2.85
DP07-60-3 10 3.15
DP07-60-4 11 3.51
5 g驗證運行以產生具有n=3個炔烴臂之PAMAM G4.0 (DP07-74-1)
實驗DP07-74-1係於5-公克規模上進行以容許進一步驗證先前經由小規模反應篩選建立之PEG-炔烴/乙醇胺之比率。如前文說明,用9.6莫耳% PEG-炔烴建立反應並在20℃下攪拌6天。粗反應物質用水稀釋2x並經由TFF使用5 kDa超濾膜純化以容許去除雜質。在此純化後,藉由凍乾去除水。定量 1H-NMR分析指示此材料為97%w/w PAMAM G-4材料,調整後之分離產率為74%。針對此方法之分析之總結提供於下表36中。相較於先前之工作範圍降低之分離產率當前尚不清楚且可僅歸因於TFF純化期間之機械損失。 表36:具有3個炔烴臂之DP07-74-1、PAMAM G4.0之分析總結
參數
分離產量(g) 4.5 g
效價( 1H-NMR,%w/w) 97%
調整產量(g) 4.34 g
分離產率(%) 74%
多分散性(M w/M n) 1.029
平均#炔烴臂 3.18 (方法A:3.20及方法B:3.15)
GC資料 GC雜質校準顯示:0.21%乙醇胺及0.14% PEG-炔烴(假定100重量%) GC雜質校準顯示:0.21%乙醇胺及0.14% PEG-炔烴(假定100重量%)
5 g驗證以產生具有n=10個炔烴臂之PAMAM G4.0 (DP07-68-1)
實驗DP07-68-1係於5-公克規模上進行以容許進一步驗證獲自反應篩選之PEG-炔烴/乙醇胺之比率以合成n=10個炔烴臂。如前文說明,用31莫耳% PEG-炔烴建立反應並在20℃下攪拌6天。粗反應物質用水稀釋2x並經由TFF使用5 kDa超濾膜純化以容許去除雜質。在此純化後,藉由凍乾去除水。針對此方法之分析之總結提供於表37中。如上文,據信相較於先前開發工作降低之分離產率係由於過濾設備中之機械損失。 表37:具有10個炔烴臂之DP07-68-1、PAMAM G4.0之分析總結
參數
分離產量(g) 3.8 g
效價( 1H-NMR,%w/w) 100%
分離產率(%) 63%
多分散性(M w/M n) 1.038
平均#炔烴臂 10.03 (方法A:10.34及方法B:9.72)
擴大規模以產生40-公克具有3.0個炔烴臂之PAMAM G4.0 (DP07-82-1)
Figure 02_image136
基於5 g驗證運行結果,該方法進一步擴大規模以產生40 g經n = 3個PEG-炔烴基團官能化之樹枝狀體。在1公升夾套容器中裝入9.42:1莫耳比之乙醇胺及PEG-炔烴,接著裝入甲醇。該容器用N 2(g)吹掃並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將10重量% PAMAM G3.5於甲醇中添加至反應器。然後在0℃下將溶液攪拌2小時,然後升溫至20℃。然後容許在20℃下將該溶液攪拌6天。此後,用水將該溶液稀釋至一半濃度及藉由超濾經受純化以提供呈水溶液之產物。將該溶液冷凍,並藉由凍乾去除水以提供呈淺黃色泡沫之產物。取少量泡沫樣品以藉由 1H-NMR及 13C-NMR分析來使用上文描述之方法A及B測定炔烴官能化之程度。將殘餘固體溶解於甲醇中以產生15.3重量%甲醇溶液(批次編號DP07-82-2)。針對擴大規模之結果之總結提供於表38中。 表38:針對實驗DP07-82-1 (批次編號DP07-82-2)之結果之總結
批次編號 DP07-82-2
PAMAM G4甲醇溶液(g) 300.4
效價(% w/w) 15.3%
產量(g) 46.0
產率(%) 79%
多分散性(M w/M n) 1.034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來自方法A及B) 3.02
-OH/-NH比率 0.46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低於LOD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低於LOD
13C-NMR   
擴大規模以產生160-公克具有10.0個炔烴臂之PAMAM G4.0 (DP07-85-1)
Figure 02_image138
同樣,如上文描述,將PAMAM G4.0之合成擴大規模以產生經n = 10個PEG-炔烴官能化之樹枝狀體。在5公升夾套容器中裝入2.23:1莫耳比之乙醇胺及PEG-炔烴,接著裝入甲醇。該容器用N 2(g)吹掃並冷卻至0℃。歷時2小時將10重量% PAMAM G3.5於甲醇中添加至反應器。然後在0℃下將該溶液攪拌2小時,然後升溫至20℃。然後容許在20℃下將該溶液攪拌6天。此後,用水將該溶液稀釋至一半濃度及藉由超濾經受純化。將該溶液冷凍,及藉由凍乾去除水以提供呈淺黃色泡沫之產物。取少量泡沫樣品以藉由 1H-NMR及 13C-NMR分析來使用實例4中描述之方法A及B測定炔烴官能化之程度。將殘餘固體溶解於甲醇中以產生15.3重量%甲醇溶液(批次編號DP07-85-3)。針對擴大規模之結果之總結提供於表39中。 表39:針對實驗DP07-85-1 (批次編號DP07-85-3)之結果之總結
批次編號 DP07-85-3
PAMAM G4甲醇溶液(g) 1469.6
效價(% w/w) 15.3%
產量(g) 224.85
產率(%) 98%
多分散性(M w/M n) 1.032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來自方法A及B) 10.01
-OH/-NH比率 0.34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0.1%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0.1%
13C-NMR   
結論
成功開發一種用於產生>40 g量的PAMAM G4-OH-炔烴 3及> 224 g的PAMAM G4-OH-炔烴 10之方法。產物之品質屬性係於預期控制範圍內。
實驗
PAMAM G4-OH-炔烴 3合成-批次DP07-82-2
Figure 02_image140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胺溶液       536.07   6441.96 1600
乙醇胺 61.08 100.00 1.01 355.74   5823.73  
2-[2-(2-丙炔氧基)乙氧基]乙基胺 143.19 96.5% 1.00 91.74   618.23  
MeOH   100.00 0.79 88.60 111.87   0.25
PAMAM G3.5溶液(10重量%)       500.01      
PAMAM G3.5溶液(29.4重量%) 12418.72 29.40 0.80 170.07 212.59 4.026 1
MeOH   100.00 0.79 329.94 416.59    
在1公升夾套容器中裝入9.42:1莫耳比之乙醇胺及PEG-炔烴(Ambeed,批次編號100902012-00223 0BFY),接著裝入甲醇。該容器用N 2(g)吹掃並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將10重量% PAMAM G3.5 (Dentritech,批次編號0121-02-E3.5-LD-A)於甲醇中添加至反應器。然後在0℃下將該溶液攪拌2小時,然後升溫至20℃。然後容許在20℃下將該溶液攪拌6天。此後,用水將該溶液稀釋至一半濃度及藉由超濾經受純化以提供呈水溶液之產物。將該溶液冷凍,及藉由凍乾去除水以提供呈淺黃色泡沫之產物。取少量泡沫樣品以藉由 1H-NMR及 13C-NMR分析來使用實例4中描述之方法A及B測定炔烴官能化之程度。將殘餘固體溶解於甲醇中以產生15.3重量%甲醇溶液(批次編號DP07-82-2)。針對擴大規模之結果之總結提供於表40中。 表40:針對實驗DP07-82-1 (批次編號DP07-82-2)之結果之總結
批次編號 DP07-82-2
PAMAM G4甲醇溶液(g) 300.4
效價(% w/w) 15.3%
產量(g) 46.0
產率(%) 79%
多分散性(M w/M n) 1.034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來自方法A及B) 3.02
-OH/-NH比率 0.46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低於LOD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低於LOD
13C-NMR   
PAMAM G4-OH-炔烴 10合成-批次DP07-85-3
Figure 02_image142
試劑 MW (g/mol) 效價 (% w/w) 密度 (g/mL) 量 (g) 量 (mL) mmol 當量/體積
胺溶液       2558.94   24242.11 1600
乙醇胺 61.084 100.00 1.0117 1022.35   16736.81  
2-[2-(2-丙炔氧基)乙氧基]乙基胺 143.19 97% 1.00 1113.66   7505.30  
MeOH   100.00 0.792 422.93 534.00   0.25
PAMAM G3.5溶液(10重量%)       1881.60      
PAMAM G3.5溶液(29.4重量%) 12418.72 29.40 0.8 640.00 800.00 15.151 1
MeOH   100.00 0.792 1241.60 1567.68    
在5公升夾套容器中裝入2.23:1莫耳比之乙醇胺及PEG-炔烴(Ambeed,批次編號100902012-00223 0BFY),接著裝入甲醇。該容器用N 2(g)吹掃並冷卻至0℃。然後歷時2小時將10重量% PAMAM G3.5 (Dentritech,批次編號0121-02-E3.5-LD-A)於甲醇中添加至反應器。然後在0℃下將該溶液攪拌2小時,然後升溫至20℃。然後容許在20℃下將該溶液攪拌6天。此後,用水將該溶液稀釋至一半濃度及藉由超濾經受純化。將該溶液冷凍,及藉由凍乾去除水以提供呈淺黃色泡沫之產物。取少量泡沫樣品以藉由 1H-NMR及 13C-NMR分析來使用上文描述之方法A及B測定炔烴官能化之程度。將殘餘固體溶解於甲醇中以產生15.3重量%甲醇溶液(批次編號DP07-85-3)。針對擴大規模之結果之總結提供於表41中。 表41:針對實驗DP07-85-1 (批次編號DP07-85-3)之結果之總結
批次編號 DP07-85-3
PAMAM G4甲醇溶液(g) 1469.6
效價(% w/w) 15.3%
產量(g) 224.85
產率(%) 98%
多分散性(M w/M n) 1.032
PEG-炔烴臂之平均值# (來自方法A及B) 10.01
-OH/-NH比率 0.34
殘餘乙醇胺(乾基,GC) 0.1%
殘餘PEG-炔烴(乾基,GC) 0.1%
13C-NMR   
分析方法
GC方法(ASV003F) A.     層析條件 管柱:              Agilent CP-Volamine (零件編號CP7447) 入口溫度:       250℃ 入口壓力:       14.3 psi 入口總流量:    37.3 mL/min 入口分流比:    10:1 注射體積:       5 µL 管柱流率:       3.1 mL/min FID溫度:        300℃ FID H 2流量:    40.0 mL/min FID空氣流量:  360.0 mL/min FID補充流量:  25 mL/min FID點火補償:  0.5 pA 運行時間:       20.33 min 烘箱溫度梯度
速率(℃/min) 溫度(℃) 保持時間 運行時間
N/A 65 4 4
15 100 3 9.33
30 250 6 20.33
D.     計算
Figure 02_image124
A b=   自空白之總面積計數 A c=   樣品注射中組分之面積計數 R a=   組分之反應因子
Figure 02_image126
=   樣本之濃度
為使用此方法測定雜質,分別製備14.928及10.332 mg/mL乙醇胺及PEG炔烴於異丙醇中之標準品及注射於GC上。此產生約6.88分鐘之乙醇胺之滯留時間,而該PEG炔烴具有14.1分鐘之滯留時間。此等溶液以1:1比率組合。此組合溶液用作½系列稀釋之儲備溶液,使用異丙醇針對乙醇胺及PEG炔烴分別達成0.007及0.005 mg之濃度。校準結果顯示於下表42中。 表42:乙醇胺及PEG-炔烴之GC校準資料
乙醇胺之濃度(mg/mL) PEG炔烴之濃度(mg/mL) 乙醇胺信號區 PEG-炔烴信號區
14.928 10.332 22543.5 22341
7.4640 5.1660 11862.6 11688.7
3.7320 2.5830 5755.5 5656.6
1.8660 1.2915 2962 2966
0.93300 0.64575 1423.5 1486.3
0.46650 0.32288 708.2 758.3
0.23325 0.16144 323.2 360.1
0.11663 0.080719 153.4 177.7
0.058313 0.040359 72.9 91
0.029156 0.020180 30.5 42.3
0.014578 0.010090 13 21
0.0072891 0.0050449 4.7 11.5
使用來自上文描述之連續稀釋之資料,繪製標準曲線(圖13)。
使用乙醇胺之標準曲線以計算樣品中乙醇胺之濃度。PEG-炔烴之信號低於LOD,使得將校準中達成之最低值報告為濃度。
SEC-MALLS方法 A.     試劑 1. 水:HPLC級 2. 檸檬酸:ACS試劑,≥99.5% B.     溶液 1. 稀釋劑:水、0.1 M檸檬酸,pH 2.7 2. 流動相: A.     水、0.1 M檸檬酸,pH 2.7 3. 樣品溶液:在約2 mg/mL之目標濃度下之樣品溶液。 4. 空白:稀釋劑。 C.     層析條件 管柱:         TosoHaas TSK-Gel Guard PHW 0662 (75 mm x 7.5 mm,12 µm)、G2000 PW 05761 (300 mm x 7.5 mm,10 µm,125 Å)、G 3000 PW 05762 (300 mm x 7.5 mm,10 µm,200 Å)、G4000 PW (300 mm x 7.5 mm,17 µm,500 Å) 溫度:         25℃ 流動速率:  1 mL/min 偵測:         A:  在658 nm下操作之Wyatt Optilab示差折射率偵測器 B:  具有在658 nm下操作之120 mW雷射之Wyatt miniDAWN多角度雷射光散射偵測器 注射體積:  100 µL 運行時間:  40 min 實例6:結合至藥物之例示性PAMAM樹枝狀體
下文方案1至19顯示用於使PAMAM樹枝狀體官能化(例如,PAMAM羧甲基官能化樹枝狀體)之例示性反應,其中連接子連接至官能基R,其中R係胺、炔烴、乙炔、COOH、羥基、溴、DBCO、硫醇、烯烴、醛、羥基、磺酸酯、腈。在方案1至19中,聚乙二醇(PEG)連接子可經諸如以下之連接子置換:
Figure 02_image144
Figure 02_image146
Figure 02_image148
Figure 02_image150
。 方案1至19之步驟1中之例示性反應配偶體包括:
Figure 02_image152
Figure 02_image154
,其中連接子長度可在1至100,000個CH 2及乙二醇(PEG)單元之範圍內變化,且該連接子可包括具有不同分子量之PEG連接子。
其他例示性連接子係:
Figure 02_image156
方案1:
Figure 02_image158
方案2:
Figure 02_image160
用於使樹枝狀體官能化之其他類型之點擊反應包括下列(顯示於方案3至19中):
硫醇馬來醯亞胺點擊:
Figure 02_image162
Figure 02_image164
方案3:
Figure 02_image166
四嗪連接:
Figure 02_image168
方案4:
Figure 02_image170
自炔烴及肟形成異噁唑:
Figure 02_image172
方案5:
Figure 02_image174
硫醇-炔:
方案6:
Figure 02_image176
硫醇-烯:
方案7:
Figure 02_image178
硫醇-邁克爾點擊:
方案8:
Figure 02_image180
方案9:
Figure 02_image182
方案10:
Figure 02_image184
方案11:
Figure 02_image186
使用方法學於一鍋中之一個樹枝狀體上之3個不同部分:
方案12:
Figure 02_image188
使用方法學於一鍋中之一個樹枝狀體上之兩種藥物:
方案13:
Figure 02_image190
一個樹枝狀體上之一個藥物及抗體:
方案14:
Figure 02_image192
一個樹枝狀體上之一個抗體及寡核苷酸:
方案15:
Figure 02_image194
一鍋中一個樹枝狀體上之肽及藥物:
方案16:
Figure 02_image196
一鍋中一個樹枝狀體上之靶向肽及PROTAC:
方案17:
Figure 02_image198
一個樹枝狀體上之藥物及RNA或DNA:
方案18:
Figure 02_image200
一鍋中一個樹枝狀體上之3種不同藥物:
方案19:
Figure 02_image202
實例7:樹枝狀體-PAK1抑制劑之結合物
合成並表徵結合至PAK1抑制劑(Frax-1036類似物)之樹枝狀體(圖56A至圖56C)。圖56A顯示用於製備樹枝狀體-PAK1結合物D4-5100 (D4-Frax-1036類似物)之實例合成方案。評估PAK1激酶組對PAK1之結合,且結果顯示於圖56A (插頁表)中。圖56B至圖56C顯示來自D4-5100之表徵之結果。藉由HPLC測定D4-5100為>99%純(圖56B,上圖),及 1H NMR確認6個分子之連接(圖56B,下圖),及測定負載為15%。藉由人類血漿(圖56C,左圖)、小鼠血漿(圖56C,中間圖)及大鼠血漿(圖56C,右圖)中之血漿穩定性研究進一步評估D4-5100,其證實D4-5100似乎於各種血漿來源中穩定72小時。 實例8:樹枝狀體-MEK抑制劑之結合物
合成並表徵結合至MEK抑制劑(司美替尼、曲美替尼或考比替尼)之樹枝狀體(圖57A至圖57T)。
圖57A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司美替尼結合物D4-5111 (D4-司美替尼)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7B至圖57D顯示來自D4-5111之表徵之結果。
圖57E至圖57H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曲美替尼結合物D4-5116 (D4-曲美替尼-醯胺類似物)之實例合成方案,及來自D4-5116之表徵之結果。圖57I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曲美替尼結合物D4-5119 (D4-曲美替尼-二硫化物類似物)之實例合成方案,及來自D4-5119之表徵之結果。圖57J至圖57M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曲美替尼結合物D4-5121 (D4-曲美替尼-二硫化物)之實例合成方案,及來自D4-5121之表徵之結果。圖57N至圖57P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曲美替尼結合物,D4-5124 (D4-曲美替尼-酯)之實例合成方案,及來自D4-5124之表徵之結果。
圖57Q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考比替尼結合物D4-5123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7R至圖57T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考比替尼結合物D4-5120之實例合成方案,及來自D4-5120之表徵之結果。 實例9:樹枝狀體-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之結合物
合成並表徵結合至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或卡博替尼)之樹枝狀體(圖58A至圖58T)。
圖58A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達沙替尼結合物D4-5113 (D4-達沙替尼-硫醇化)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8B至圖58E顯示來自D4-5113之表徵之結果。圖58F至圖58G顯示合成樹枝狀體-達沙替尼結合物D4-4531 (D4-達沙替尼酯類似物)之化學結構及來自其表徵之結果。圖58H顯示經由末端疊氮化物基團化學結合之達沙替尼類似物之實例化學結構。
圖58I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貝姆替尼(R428)結合物D4-R428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8J至圖58L顯示來自D4-R428之表徵之結果。圖58M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貝姆替尼(R428)結合物D4-R428-硫醇化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8N顯示來自D4-R428-硫醇化之表徵之結果。
圖58O顯示一種用於製備樹枝狀體-度貝馬替尼(TP-0903)結合物D4-5132 (D4-TP-0903類似物)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8P顯示來自D4-5132之表徵之結果。
圖58Q顯示用於製備樹枝狀體-卡博替尼結合物D4-4595及D4-4598之實例合成方案。圖58R至圖58T顯示來自D4-4595及D4-4598之表徵之結果。 等同物及範圍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本文指示相反或另外自內文顯而易見,否則冠詞諸如「一」、「一個」及「該」可意謂一個或多於一個。除非本文指示相反或另外自內文顯而易見,否則認為在一組之一或多個成員之間包括「或」之申請專利範圍或說明滿足該組                                                                                                                                                                                                                                                                                                                                                                                                                                                                                                                                                                                                                                                                                                                                                             成員中之一者、多於一者或所有存在於、用於給定產物或方法中或另外與其相關的情況。本發明包括其中恰好該組之一個成員存在於、用於給定產物或方法中或另外與其相關之實施例。本發明包括其中該等組成員中之多於一者或所有存在於、用於給定產物或方法中或另外與其相關之實施例。
此外,本發明包含其中列舉請求項中之一或多者之一或多個限制、元素、條項及描述性術語引入另一請求項內的所有變化、組合及排列。例如,依賴於另一請求項之任何請求項可經修飾以包括在依賴於相同基本請求項之任何其他請求項中出現之一或多個限制。在元素以列舉形式(例如,以馬庫什(Markush)組形式)呈現之情況下,亦揭示該等元素中之各子組,及可自該組去除任何元素。一般而言,應瞭解在本發明或本發明之態樣稱為包含特定元素及/或特徵之情況下,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或本發明之態樣由此等元素及/或特徵構成,或基本上由其構成。為簡單起見,彼等實施例尚未以同樣的話明確闡述於本文中。
應瞭解如本文於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片語「及/或」意謂如此結合之元素中之「任一者或兩者」,即,在一些情況下結合存在及在其他情況下分離存在之元素。用「及/或」列舉之多個元素應以相同方式解釋,即,如此結合之元素中之「一或多者」。亦可視需要存在除由「及/或」子句明確鑑別之元素外的其他元素,無論是否與彼等明確鑑別之元素相關或無關。因此,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當與開放式語言(諸如「包含」)結合使用時,提及「A及/或B」在一項實施例中可僅係指A (視需要包括除B外之元素);在另一實施例中,僅係指B (視需要包括除A外之元素);在又另一實施例中,係指A及B兩者(視需要包括其他元素);等。
如本文在說明書及隨附申請專範圍中使用,應瞭解「或」具有與如上文定義之「及/或」相同之含義。例如,當分隔列表中之項目時,「或」或「及/或」應解釋為包容性的,即,包括許多元素或元素列表中之至少一者,但亦包括多於一者,且視需要,另外未列舉之項目。僅明確指示相反之術語,諸如「……中之僅一者」或「……中之恰好一者」,或當用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時,「由……構成」將係指包括許多元素或元素列表中之恰好一個元素。一般而言,當前面有排他性術語諸如「任一者」、「……中之一者」、「……中之僅一者」或「……中之恰好一者」時,如本文使用之術語「或」應僅解釋為指示排他性替代方案(即「一個或另一個但不為兩者」)。當用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時,「基本上由……構成」應具有其與如專利法領域中使用之含義相同之一般含義。
如本文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應瞭解片語「至少一者」在提及一或多種元素之列表時,意謂選自該元素列表中之元素之任一者或多者之至少一個元素,但未必包括該元素列表內明確列舉之每一個元素中之至少一者且不排除該元素列表中之元素之任何組合。此定義亦容許亦可視需要存在除片語「至少一者」所指元素列表內明確鑑別之元素外的元素,無論是否與彼等明確鑑別之元素相關或無關。因此,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A及B中之至少一者」 (或等同地,「A或B中之至少一者」,或等同地,「A及/或B中之至少一者」)在一項實施例中可係指至少一個,視需要包括多於一個A但不存在B (且視需要包括除B外之元素);在另一實施例中,係指至少一個,視需要包括多於一個B但不存在A (且視需要包括除A外之元素);在又另一實施例中,係指至少一個,視需要包括多於一個A,及至少一個,視需要包括多於一個B (且視需要包括其他元素);等。
應瞭解,除非明確指示相反,否則在本文主張包括多於一個步驟或行動之任何方法中,該方法之步驟或行動之順序未必僅限於其中列舉該方法之步驟或行動之順序。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及在上文之說明書中,應瞭解所有過渡片語諸如「包含」、「包括」、「攜載」、「具有」、「含有」、「涉及」、「持有」、「由……組成」及類似語為開放式的,即,意謂包括但不限於。如美國專利局專利審查程序手冊,第2111.03章中闡述,僅過渡片語「由……構成」及「基本上由……構成」應分別為封閉或半封閉過渡片語。應認知此檔案中使用開放式過渡片語(例如,「包含」)描述之實施例亦經審慎考慮「由該開放式過渡片語描述之特徵構成」及「基本上由其構成」的替代實施例。例如,若申請案描述「包含A及B之組合物」,則該申請案亦審慎考慮替代實施例「由A及B構成之組合物」及「基本上由A及B構成之組合物」。
在給定範圍之情況下,包括本數。此外,除非另有指示或另外自內文及一般技術者之瞭解顯而易見,以範圍表示之值可假定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中之規定範圍內之任何特定值或子範圍,除非內文另有明確規定,否則至該範圍之下限的單位之十分之一。
本申請案係指各種發證之專利、公開之專利申請案、期刊論文及其他公開案,其等中之所有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若併入之參考文獻中之任一者與本說明書之間存在衝突,則應以本說明書為準。另外,落於先前技術內之本發明之任何特定實施例可明確地自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任一者或多者排除。因為認為此等實施例為一般技術者已知,所以即使本文中未明確闡述排除,仍可將其等排除。本發明之任何特定實施例均可因任何原因自任何請求項排除,無論是否與先前技術之存在相關。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知或可僅使用例行性實驗確定本文描述之特定實施例之許多等同物。本文描述之本實施例之範圍無意僅限於上文說明書,而係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一般技術者將認知可對本說明書作出各種改變及修飾而不背離如下列申請專利範圍中定義之本發明之精神或範圍。
本文變量之任何定義中之化學基團之清單之敘述包括該變量作為任何單個基團或列舉基團之組合之定義。本文中變量之實施例之敘述包括作為任何單個實施例或與任何其他實施例或其部分組合之該實施例。本文中實施例之敘述包括作為任何單個實施例或與任何其他實施例或其部分組合之該實施例。
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之隨附圖式繪示本發明之數個實施例及連同說明書一起用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圖1係顯示樹枝狀體結合物(化合物D-4517.2)之化學結構之示意圖。
圖2係顯示具有醯胺鍵聯之N,N-二去乙基舒尼替尼疊氮化物之一種合成策略之反應方案。
圖3係顯示樹枝狀體結合物(D-4517.2)之合成之反應方案,其中N,N-二去乙基舒尼替尼以醚鍵聯結合至樹枝狀體以增強體內穩定性。
圖4係顯示D-二去乙基舒尼替尼結合物D-4517.2於人類、小鼠及大鼠血漿條件下,分別在4、24及48小時之各時間點內之藥物釋放重量百分比(0.0%至0.50%)的條形圖。
圖5係顯示樹枝狀體-N-乙醯基-L-半胱胺酸甲基酯結合物之合成之反應方案。
圖6係顯示用於結合至樹枝狀體之β-GalNAc-三觸角-PEG3-疊氮化物建構組元之合成的反應方案。
圖7係顯示使用方法A進行之例示性積分之層析圖。實例計算:
Figure 02_image020
圖8係顯示使用方法A進行之例示性積分之層析圖。實例計算:
Figure 02_image022
Figure 02_image024
圖9係FID相比於乙醇胺(mg/mL)及FID相比於PEG-炔烴(mg/mL)之校準資料圖。
圖10係顯示實驗DP07-55-1之平均炔烴臂相比於PEG-炔烴負載之圖。
圖11係顯示實驗AA08-85、AA08-88及DP07-55-1之平均炔烴臂相比於PEG-炔烴負載之圖。
圖12係顯示實驗DP07-51及DP07-60之平均炔烴臂相比於PEG-炔烴負載之圖。
圖13係FID相比於乙醇胺(mg/mL)及FID相比於PEG-炔烴(mg/mL)之校準資料圖。
圖14A至圖14C係PAMAM G3.5樹枝狀體之ASTRA報告。濃度:7.080 mg/mL。
圖15A至圖15C係PAMAM G4之ASTRA報告。濃度:7.080 mg/mL。
圖16A至圖16C係PAMAM G3.5之ASTRA報告。濃度:7.080 mg/mL。
圖17係DP07-51-1之 1H-NMR資料。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t, J=5.78 Hz, 248 H) 3.50 - 3.74 (m, 191 H) 4.20 (d, J=2.49 Hz, 27 H) 4.18 -4.20 (m, 1 H)。
圖18係DP07-51-2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3 - 2.49 (m, 248 H) 3.61 (s, 194 H) 4.16 - 4.24 (m, 31 H)。
圖19係DP07-51-3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t, J=5.78 Hz, 248 H) 3.50 - 3.74 (m, 191 H) 4.20 (d, J=2.49 Hz, 27 H) 4.18 -4.20 (m, 1 H)。
圖20係DP07-51-4之 1H-NMR資料。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3 - 2.49 (m, 248 H) 3.61 (s, 194 H) 4.16 - 4.24 (m, 31 H)。
圖21A至圖21C係DP07-51-1之ASTRA報告。
圖22A至圖22C係DP07-51-2之ASTRA報告。
圖23A至圖23C係DP07-51-3之ASTRA報告。
圖24A至圖24C係DP07-51-4之ASTRA報告。
圖25係DP07-60-1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5 - 2.49 (m, 248 H) 3.50 - 3.74 (m, 145 H) 4.20 (d, J=2.34 Hz, 6 H)。
圖26係DP07-60-2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6 - 2.50 (m, 248 H) 3.61 (t, J=5.63 Hz, 150 H) 4.20 (d, J=2.49 Hz, 6 H)。
圖27係DP07-60-3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6 - 2.49 (m, 248 H) 3.61 (t, J=5.63 Hz, 143 H) 4.18 - 4.22 (m, 6 H)。
圖28係DP07-60-4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8 - 2.48 (m, 248 H) 3.61 (t, J=5.63 Hz, 148 H) 4.18 - 4.22 (m, 7 H)。
圖29A至圖29C係DP07-60-1之ASTRA報告。
圖30A至圖30C係DP07-60-2之ASTRA報告。
圖31A至圖31C係DP07-60-3之ASTRA報告。
圖32A至圖32C係DP07-60-4之ASTRA報告。
圖33A至圖33C係DP07-74-1之ASTRA報告。
圖34係DP07-74-1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7 - 2.48 (m, 243 H) 2.53 - 2.67 (m, 121 H) 2.68 - 2.95 (m, 255 H) 3.31 (s, 46 H) 3.61 (t, J=5.71 Hz, 143 H) 4.20 (d, J=2.34 Hz, 6 H)。
圖35A至圖35B係DP07-74-1之GC資料。
圖36A至圖36B係IPA空白之GC資料。
圖37A至圖37C係DP07-68-1之ASTRA報告。
圖38A至圖38B係DP07-68-1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t, J=6.07 Hz, 248 H) 2.50 - 2.67 (m, 138 H) 2.71 - 2.87 (m, 241 H) 2.94 (s, 36 H) 3.18 - 3.44 (m, 39 H) 3.49 - 3.73 (m, 178 H) 4.20 (d, J=2.34 Hz, 21 H)。
圖39A至圖39B係DP07-68-1之GC資料。
圖40係DP07-82-1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7 (br s, 248 H) 3.71 - 3.74 (m, 84 H) 6.05 - 6.08 (m, 198 H)。
圖41A至圖41C係DP07-82-1之ASTRA報告。
圖42係DP07-82-1炔烴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5 - 2.48 (m, 247 H) 2.36 - 2.36 (m, 5 H) 3.50 - 3.71 (m, 140 H) 3.60 - 3.61 (m, 3 H) 4.20 (d, J=2.49 Hz, 5 H) 4.20 - 4.20 (m, 1 H)。
圖43係DP07-82-1之 13C-NMR資料。 13C NMR (75 MHz,甲醇-d4) δ ppm 33.32 (s, 1 C) 41.61 (s, 1 C) 47.87 (s, 1 C) 49.80 (s, 1 C) 60.23 (s, 1 C) 173.75 (s, 1 C)。
圖44係DP07-85-1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s, 242 H) 6.04 - 6.08 (m, 218 H)。
圖45A至圖45C係DP07-85-1之ASTRA報告。
圖46係DP07-85-1炔烴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t, J=6.14 Hz, 244 H) 2.36 - 2.36 (m, 9 H) 3.49 - 3.73 (m, 167 H) 4.16 - 4.22 (m, 20 H)。
圖47A至圖47B係DP07-85-1之 13C-NMR資料。 13C NMR (75 MHz,甲醇-d4) δ ppm 33.31 (s, 1 C) 41.63 (s, 1 C) 47.87 (s, 1 C) 60.23 (s, 1 C) 173.74 (s, 1 C)。
圖48係DP07-82-1 (批次編號DP07-82-2)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7 (br s, 248 H) 3.71 - 3.74 (m, 84 H) 6.05 - 6.08 (m, 198 H)。
圖49A至圖49C係DP07-82-1 (批次編號DP07-82-2)之ASTRA報告。
圖50係DP07-82-1 (批次編號DP07-82-2)炔烴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25 - 2.48 (m, 247 H) 2.36 - 2.36 (m, 5 H) 3.50 - 3.71 (m, 140 H) 3.60 - 3.61 (m, 3H) 4.20 (d, J=2.49 Hz, 5 H) 4.20 - 4.20 (m, 1 H)。
圖51A至圖51B係DP07-82-1 (批次編號DP07-82-2)之 13C-NMR資料。 13C NMR (75 MHz,甲醇-d4) δ ppm 33.32 (s, 1 C) 41.61 (s, 1 C) 47.87 (s, 1 C) 49.80 (s, 1 C) 60.23 (s, 1 C) 173.75 (s, 1 C)。
圖52係DP07-85-1 (批次編號DP07-85-3)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s, 242 H) 6.04 - 6.08 (m, 218 H)。
圖53A至圖53C係DP07-85-1 (批次編號DP07-85-3)之ASTRA報告。
圖54係DP07-85-1 (批次編號DP07-85-3)炔烴之 1H-NMR資料。 1H NMR (300 MHz,甲醇-d4) δ ppm 2.38 (br t, J=6.14 Hz, 244 H) 2.36 - 2.36 (m, 9 H) 3.49 - 3.73 (m, 167 H) 4.16 - 4.22 (m, 20 H)。
圖55A至圖55B係DP07-85-1 (批次編號DP07-85-3)之 13C-NMR資料。 13C NMR (75 MHz,甲醇-d4) δ ppm 33.31 (s, 1 C) 41.63 (s, 1 C) 47.87 (s, 1 C) 60.23 (s, 1 C) 173.74 (s, 1 C)。
圖56A至圖56C顯示來自結合至下列PAK1抑制劑之樹枝狀體之合成及表徵的結果:Frax-1036。
圖57A至圖57T顯示來自結合至下列MEK抑制劑之樹枝狀體之合成及表徵的結果:司美替尼(圖57A至圖57D)、曲美替尼(圖57E至圖57P)及考比替尼(圖57Q至圖57T)。
圖58A至圖58T顯示來自結合至下列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之樹枝狀體之合成及表徵的結果:達沙替尼(圖58A至圖58H)、貝姆替尼(圖58I至圖58N)、度貝馬替尼(圖58O至圖58P)及卡博替尼(圖58Q至圖58T)。
Figure 111121713-A0101-11-0002-1

Claims (176)

  1. 一種組合物,其包含載劑及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Figure 03_image007
    (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oly(amidoamine);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lypropylamine;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iptycene polymer)、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2,2-bis(hydroxymethyl)propionic acid;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係NH; 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其中該組合物中該等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polydispersity value)係小於或等於1.10。
  2.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中該等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05。
  3.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中該等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04。
  4.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中該等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小於或等於1.03。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1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5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10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15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10至20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10.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20至20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11.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50至20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12.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100至200公克之該經官能化樹枝狀體。
  13. 一種合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方法,
    Figure 03_image007
    (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係NH; 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該方法包括: 使式(II-A)樹枝狀體:
    Figure 03_image010
    (II-A),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t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 在合適條件下與一或多種胺反應反應以形成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其中各胺具有式H 2NR 1, 其中R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n係1。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n係2。
  16.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n係3。
  17.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n係4。
  18.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n係10。
  19. 如請求項13或16之方法,其中m係61。
  20. 如請求項13或18之方法,其中m係54。
  21. 如請求項13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
  22. 如請求項13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式(A)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40
    (A), 其中: R 1A係鹵素、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乙炔、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或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 其中R D1a每次出現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氮保護基;或視需要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環; 若化合價允許,則W係-O-或-CH 2-; p係0、1、2或3; 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及 r係0、1、2、3、4、5或6。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W係-O-。
  24. 如請求項22或23之方法,其中W係-O-,且q係介於1至10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
  25.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W係-CH 2-,且q係介於1至10,000之間的整數,包括本數。
  26. 如請求項13至2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3_image057
    ,其中q係1、2、3、4、5或6。
  27. 如請求項13至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下式PEG-炔烴:
    Figure 03_image060
  28. 如請求項13至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胺之至少一個實例係乙醇胺。
  29. 如請求項1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式(II-A)樹枝狀體係與乙醇胺及下式PEG-炔烴兩者反應:
    Figure 03_image060
  30. 如請求項26至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9.42:1或2.2:1。
  31. 如請求項26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EG-炔烴與該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約150:1。
  32. 如請求項26至3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EG-炔烴與該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約150: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9.42:1;且n係3。
  33. 如請求項26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EG-炔烴與該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約500:1。
  34. 如請求項26至30或3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EG-炔烴與該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約500:1;該乙醇胺與該PEG-炔烴之比率係2.2:1;且n係10。
  35. 如請求項26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EG-炔烴與該式(II-A)樹枝狀體之比率係495:1。
  36. 如請求項1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D係PAMAM。
  37. 如請求項13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式(II-A)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3_image012
    (PAMAM G3.5)。
  38. 如請求項13至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約1.00至約1.05。
  39. 如請求項13至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之多分散性值係約1.03。
  40. 如請求項13至3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合適條件包括質子性溶劑及在約19℃至約23℃下反應。
  41.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該質子性溶劑係醇。
  42. 如請求項40或41之方法,其中該質子性溶劑係甲醇。
  43. 如請求項13至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合適條件包括在約20℃至約22℃下反應。
  44. 如請求項13至4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合適條件包括甲醇及在約20℃下反應。
  45. 如請求項13至4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式(I-A)之經官能化樹枝狀體具有下式:
    Figure 03_image014
    Figure 03_image016
  46. 如請求項13至4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與式(B)化合物反應:
    Figure 03_image082
    (B), 其中: R 2係鹵素、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乙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N 3、-CH(=N) (OH)R D1、-CN、-NO 2、-OR D1、-N(R D1a) 2、-SO 2OR D1或-SR D1,其中R D1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當連接至氧原子時為氧保護基,或當連接至硫原子時為硫保護基; 其中R D1a每次出現獨立地係氫、視需要經取代之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炔基、視需要經取代之碳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氮保護基;或視需要R D1a之兩個實例連同其等中間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環; 前提條件為R 1A及R 2係反應配偶體; L B係伸烷基連接子,其中烴鏈之一或多個鏈原子係獨立地經醯胺、酯、異羥肟酸、醚、碳酸酯、胺基甲酸酯、腙、硫醚、硫酯、二硫化物、原酸酯、胺基甲酸乙酯,或肟部分或環形部分置換;及 T係治療劑。
  47. 如請求項13至4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係生物結合反應配偶體(bioconjugation reaction partner)。
  48. 如請求項13至4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係點擊反應配偶體。
  49. 如請求項13至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係來自表A之點擊反應配偶體。
  50.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N 3,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二苯并環辛炔。
  51.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
    Figure 03_image044
    ,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SH。
  52.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四嗪,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反式環辛烯。
  53.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
    Figure 03_image046
    ,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3_image048
  54.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SH,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3_image048
  55.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SH,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3_image051
  56. 如請求項13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R 1A及R 2中之一者係-SH,且R 1A及R 2中之另一者係
    Figure 03_image053
  57. 如請求項46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蛋白質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PROTAC)藥物。
  58. 如請求項46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T之至少一個實例係生物治療劑。
  59. 如請求項58之方法,其中該生物治療劑係肽、核酸或抗體。
  60. 如請求項59之方法,其中該核酸係寡核苷酸、DNA或RNA。
  61.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該RNA係siRNA。
  62. 如請求項46至6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T之各實例係不同的。
  63. 一種下式樹枝狀體,
    Figure 03_image087
  64. 一種式(I)樹枝狀體結合物,
    Figure 03_image003
    (I),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係O或NH; 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Y 2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第二醯胺、第三醯胺、磺醯胺、第二胺基甲酸酯、第三胺基甲酸酯、碳酸酯、脲、甲醇、二硫化物、腙、醯肼、醚、羰基,及其組合; Z係治療劑或顯像劑; L係包含聚合物及至少一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部分之連接子: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及1,4-二氫噠嗪基;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65. 如請求項64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1係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水解的。
  66. 如請求項64或65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1係視需要經取代之C 1-20伸烷基。
  67. 如請求項64至66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1係未經取代之C 1-10伸烷基。
  68. 如請求項64至67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2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ONH-、-CONR A-、-SO 2NR A-、-OCONH-、-NHCOO-、-OCONR A-、-NR ACOO-、-OC(=O)O-、-NHCONH-、-NR ACONH-、-NHCONR A-、-NRCONR A-、-CHOH-、-CR AOH-、-C(=O)-及-C(=O)R A-,其中R 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
  69. 如請求項64至6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多元醇、多肽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鏈。
  70. 如請求項64至6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聚合多元醇: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及聚乙烯醇。
  71. 如請求項64至6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包含至少2個及多達25個胺基酸之多肽。
  72. 如請求項64至6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 2-30烷基鏈。
  73. 如請求項64至72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靶向劑。
  74. 如請求項73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靶向劑係三觸角-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
  75. 如請求項64至74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法尼醇X受體促效劑、死亡受體5促效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型抑制劑、溶血磷脂酸1受體拮抗劑、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PPARδ促效劑、AT1受體拮抗劑、CCR5/CCR2拮抗劑、抗纖維化劑、抗發炎劑、抗氧化劑、STING促效劑、CSF1R抑制劑、AXL抑制劑、c-Met抑制劑、PARP抑制劑、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MEK抑制劑、PAK1抑制劑、麩醯胺酸酶抑制劑、TIE II拮抗劑、CXCR2抑制劑、CD73抑制劑、精胺酸酶抑制劑、PI3K抑制劑、TLR4促效劑、TLR7促效劑、SHP2抑制劑、化學治療劑、STING拮抗劑及JAK1抑制劑。
  76. 如請求項64至75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MEK抑制劑。
  77. 如請求項76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曲美替尼(Trametinib)、考比替尼(Cobimetinib)、比尼美替尼(Binimetinib)、司美替尼(Selumetinib)、PD325901、PD035901、PD032901及TAK-733。
  78. 如請求項64至75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79. 如請求項78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培唑帕尼(pazopanib)、凡德他尼(vandetanib)、阿西替尼(axitinib)、西地尼布(cediranib)、伐他拉尼(vatalanib)、達沙替尼(dasatinib)、貝姆替尼(R428) (bemcentinib)、度貝馬替尼(TP-0903) (dubermatinib)、尼達尼布(ninteda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及莫特沙尼(motesanib)。
  80. 如請求項64至75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
  81. 如請求項80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PAK1抑制劑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82. 如請求項64至81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顯像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染料、螢光染料、近紅外染料、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顯像劑、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顯像劑、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造影劑及放射性核素。
  83. 如請求項64至82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m與(m+n)之比率係至少0.5。
  84. 如請求項64至83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m與(m+n)之比率係介於約0.50至約0.99之間。
  85. 一種式(II)樹枝狀體結合物,
    Figure 03_image005
    (II), 其中: D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樹枝狀體: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X之各實例獨立地係O或NH; Y 1之各實例獨立地係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烯基、視需要經取代之伸炔基,或共價鍵; Y 2之各實例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第二醯胺、第三醯胺、磺醯胺、第二胺基甲酸酯、第三胺基甲酸酯、碳酸酯、脲、甲醇、二硫化物、腙、醯肼、醚、羰基,及其組合; Z 1及Z 2獨立地係治療劑、靶向劑或顯像劑,前提條件為Z 1及Z 2係不同的; L 1及L 2獨立地係包含聚合物及至少一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部分之連接子: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及1,4-二氫噠嗪基; m係16至4096之整數,包括本數;及 n之各實例獨立地係1至100之整數,包括本數。
  86. 如請求項85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Z 1及Z 2係不同之治療劑。
  87. 如請求項86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靶向劑。
  88. 如請求項85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Z 1係治療劑,且Z 2係靶向劑。
  89. 如請求項85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Z 1係顯像劑,且Z 2係靶向劑。
  90. 如請求項87至89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靶向劑係三觸角- 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
  91. 如請求項85至90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1之各實例係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水解的。
  92. 如請求項85至91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1之各實例係視需要經取代之C 1-20伸烷基。
  93. 如請求項85至92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1之各實例係未經取代之C 1-10伸烷基。
  94. 如請求項85至93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Y 2之各實例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ONH-、-CONR A-、-SO 2NR A-、-OCONH-、-NHCOO-、-OCONR A-、-NR ACOO-、-OC(=O)O-、-NHCONH-、-NR ACONH-、-NHCONR A-、-NRCONR A-、-CHOH-、-CR AOH-、-C(=O)-及-C(=O)R A-,其中R A係視需要經取代之烷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需要經取代之雜環基。
  95. 如請求項85至94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多元醇、多肽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鏈。
  96. 如請求項85至94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聚合多元醇: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及聚乙烯醇。
  97. 如請求項85至94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包含至少2個及多達25個胺基酸之多肽。
  98. 如請求項85至94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 2-30烷基鏈。
  99. 如請求項85至9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法尼醇X受體促效劑、死亡受體5促效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型抑制劑、溶血磷脂酸1受體拮抗劑、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PPARδ促效劑、AT1受體拮抗劑、CCR5/CCR2拮抗劑、抗纖維化劑、抗發炎劑、抗氧化劑、STING促效劑、CSF1R抑制劑、AXL抑制劑、c-Met抑制劑、PARP抑制劑、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MEK抑制劑、PAK1抑制劑、麩醯胺酸酶抑制劑、TIE II拮抗劑、CXCR2抑制劑、CD73抑制劑、精胺酸酶抑制劑、PI3K抑制劑、TLR4促效劑、TLR7促效劑、SHP2抑制劑、化學治療劑、STING拮抗劑及JAK1抑制劑。
  100. 如請求項85至99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等治療劑中之至少一者係MEK抑制劑。
  101. 如請求項100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尼美替尼、司美替尼、PD325901、PD035901、PD032901及TAK-733。
  102. 如請求項85至99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等治療劑中之至少一者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103. 如請求項102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凡德他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伐他拉尼、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尼達尼布、卡博替尼及莫特沙尼。
  104. 如請求項85至99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等治療劑中之至少一者係PAK1抑制劑。
  105. 如請求項104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PAK1抑制劑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106. 如請求項85至105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該顯像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染料、螢光染料、近紅外染料、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SPECT)顯像劑、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顯像劑、磁振造影(MRI)造影劑及放射性核素。
  107. 如請求項85至106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m與(m+n)之比率係至少0.5。
  108. 如請求項85至107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其中m與(m+n)之比率係介於約0.50至約0.99之間。
  109. 一種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之疾病或疾患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以有效治療或成像該個體中該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之疾病或疾患之量對該個體投與包含如請求項64至84或85至10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
  110. 如請求項109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被該個體之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中經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經活化之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
  111. 如請求項110之方法,其中該等經活化之巨噬細胞係該中樞神經系統之常駐巨噬細胞。
  112. 如請求項109至1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跨越該個體之血腦障壁。
  113. 如請求項109至1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疾病或疾患係該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之腫瘤。
  114. 如請求項113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被該個體中該腫瘤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
  115. 如請求項113或114之方法,其中該腫瘤係腦癌或該中樞神經系統之癌症。
  116. 如請求項113至1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係選自由贅瘤形成及增生組成之群之腦癌。
  117. 如請求項113至1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中樞神經系統之癌症:神經膠質瘤、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星細胞瘤、寡樹突神經膠細胞瘤、腦脊髓膜瘤、神經管胚細胞瘤、神經節瘤及許旺細胞瘤。
  118. 如請求項113或114之方法,其中該腫瘤係與神經纖維瘤病相關聯之良性或惡性腫瘤。
  119. 如請求項118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或疑似患有1型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
  120. 如請求項109至1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不會結合至靶向部分。
  121. 如請求項109至1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全身性方式投與該個體。
  122. 如請求項109至1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靜脈內方式投與該個體。
  123. 如請求項109至1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口服方式投與該個體。
  124. 如請求項109至1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治療劑,且其中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組合物,該組合物具有增加之治療指數。
  125. 一種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眼部之疾病或疾患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以有效治療或成像該個體中該眼部之疾病或疾患之量對該個體投與包含如請求項64至84或85至10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
  126. 如請求項125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係被該個體之眼部中經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經活化之巨噬細胞選擇性吸收。
  127. 如請求項125或126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跨越該個體之血視網膜障壁。
  128. 如請求項125至1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不會結合至靶向部分。
  129. 如請求項125至1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全身性方式投與該個體。
  130. 如請求項125至1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靜脈內方式投與該個體。
  131. 如請求項125至1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口服方式投與該個體。
  132. 如請求項125至13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治療劑,且其中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組合物,該組合物具有增加之治療指數。
  133. 一種於有需要個體中治療或成像增生性疾病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以有效治療或成像該個體中該增生性疾病之量對該個體投與包含如請求項64至84或85至108中任一項之樹枝狀體結合物之組合物。
  134. 如請求項133之方法,其中該增生性疾病係神經纖維瘤病。
  135. 如請求項133或134之方法,其中該增生性疾病係選自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2型神經纖維瘤病(NF2)及許旺細胞瘤病。
  136. 如請求項133至1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增生性疾病係NF1。
  137. 如請求項133至1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不會結合至靶向部分。
  138. 如請求項133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全身性方式投與該個體。
  139. 如請求項133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靜脈內方式投與該個體。
  140. 如請求項133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口服方式投與該個體。
  141. 如請求項133至1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樹枝狀體結合物包含治療劑,且其中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組合物,該組合物具有增加之治療指數。
  142. 如請求項141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係MEK抑制劑。
  143. 如請求項142之方法,其中該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尼美替尼、司美替尼、PD325901、PD035901、PD032901及TAK-733。
  144. 如請求項141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145. 如請求項144之方法,其中該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凡德他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伐他拉尼、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尼達尼布、卡博替尼及莫特沙尼。
  146. 如請求項141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
  147. 如請求項146之方法,其中該PAK1抑制劑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148. 一種治療化合物之組合物,其包含透過末端醚或醯胺鍵結合至治療劑之樹枝狀體,其中該樹枝狀體包含視需要經該治療劑取代之高密度末端羥基,其中該治療化合物以該治療劑質量計為10至20%。
  149. 如請求項148之組合物,其中該樹枝狀體上至少50%之末端位點包含末端羥基。
  150. 如請求項148或149之組合物,其中該樹枝狀體上至少50%及高達99%之末端位點包含末端羥基。
  151. 如請求項148至150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相對於包含該治療劑但缺乏該樹枝狀體之未結合化合物,該治療劑具有增加之水溶解度。
  152. 如請求項151之組合物,其中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該水溶解度增加至少10%。
  153. 如請求項151或152之組合物,其中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該水溶解度增加介於約10%與約100%之間。
  154. 如請求項151至153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該水溶解度增加至少約兩倍。
  155. 如請求項151至15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相對於該未結合化合物,該水溶解度增加介於約兩倍與約十倍之間。
  156. 如請求項151至155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水溶解度係在生理條件下之溶解度。
  157. 如請求項151至156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水溶解度係於水中具有介於約7.0與約8.0之間的pH之溶解度。
  158. 如請求項151至157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以未結合化合物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溶解之濃度存在。
  159. 如請求項148至158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樹枝狀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聚(醯胺基胺) (PAMAM)聚合物、聚丙胺(POPAM)聚合物、聚伸乙亞胺聚合物、聚離胺酸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荑聚合物、脂族聚(醚)聚合物、芳族聚醚聚合物、2,2-雙(羥甲基)丙酸(bis-MPA)聚合物,及其組合。
  160. 如請求項148至15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末端醚或醯胺鍵係透過連接子結合至該治療劑。
  161. 如請求項160之組合物,其中該連接子包含聚合物。
  162. 如請求項161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多元醇、多肽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鏈。
  163. 如請求項161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聚合多元醇: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及聚乙烯醇。
  164. 如請求項161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包含至少2個及多達25個胺基酸之多肽。
  165. 如請求項161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未經取代之C 2-30烷基鏈。
  166. 如請求項160至165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連接子包含至少一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部分:1,2,3-三唑基、4,5-二氫-1,2,3-三唑基、異噁唑基、4,5-二氫異噁唑基及1,4-二氫噠嗪基。
  167. 如請求項160至166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連接子係在生理條件下不可水解。
  168. 如請求項148至167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結合至該樹枝狀體之靶向劑。
  169. 如請求項168之組合物,其中該靶向劑係三觸角- N-乙醯半乳胺糖(GalNAc)。
  170. 如請求項148至16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法尼醇X受體促效劑、死亡受體5促效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型抑制劑、溶血磷脂酸1受體拮抗劑、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PPARδ促效劑、AT1受體拮抗劑、CCR5/CCR2拮抗劑、抗纖維化劑、抗發炎劑、抗氧化劑、STING促效劑、CSF1R抑制劑、AXL抑制劑、c-Met抑制劑、PARP抑制劑、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MEK抑制劑、PAK1抑制劑、麩醯胺酸酶抑制劑、TIE II拮抗劑、CXCR2抑制劑、CD73抑制劑、精胺酸酶抑制劑、PI3K抑制劑、TLR4促效劑、TLR7促效劑、SHP2抑制劑、化學治療劑、STING拮抗劑及JAK1抑制劑。
  171. 如請求項148至170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MEK抑制劑。
  172. 如請求項171之組合物,其中該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尼美替尼、司美替尼、PD325901、PD035901、PD032901及TAK-733。
  173. 如請求項148至170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174. 如請求項173之組合物,其中該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凡德他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伐他拉尼、達沙替尼、貝姆替尼(R428)、度貝馬替尼(TP-0903)、尼達尼布、卡博替尼及莫特沙尼。
  175. 如請求項148至170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PAK1抑制劑。
  176. 如請求項175之組合物,其中該PAK1抑制劑係Frax-1036 (6-[2-氯-4-(6-甲基-2-吡嗪基)苯基]-8-乙基-2-[[2-(1-甲基-4-哌啶基)乙基]胺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TW111121713A 2021-06-10 2022-06-10 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TW2023131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09348P 2021-06-10 2021-06-10
US63/209,348 2021-06-10
US202263327301P 2022-04-04 2022-04-04
US63/327,301 2022-04-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3118A true TW202313118A (zh) 2023-04-01

Family

ID=8442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713A TW202313118A (zh) 2021-06-10 2022-06-10 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51652A1 (zh)
AU (1) AU2022288090A1 (zh)
CA (1) CA3222952A1 (zh)
IL (1) IL309239A (zh)
TW (1) TW202313118A (zh)
WO (1) WO20222615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8050B (zh) * 2023-11-22 2024-02-23 杭州亿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0318637A1 (en) * 2009-10-13 2012-05-3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ndrim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309239A (en) 2024-02-01
EP4351652A1 (en) 2024-04-17
AU2022288090A1 (en) 2024-01-25
WO2022261504A1 (en) 2022-12-15
CA3222952A1 (en)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30744T3 (es) Macromoléculas multivalentes polianiónicas para el direccionamiento intracelular de proliferación y síntesis de proteínas
US20110104103A1 (en) Method of conjugating therapeutic compounds to cell targeting devices via metal complexes
BRPI0014652B1 (pt) fabricação de conjugados de agente terapêutico-poliglutamato
JP2010526091A (ja) 癌の処置のための生物学的な標的基の改変
WO2022078259A1 (zh) 一种氘代的喜树碱衍生物及其抗体药物偶联物
JP6532515B2 (ja) 新規な含窒素化合物もしくはその塩またはそれらと金属との錯体
US20220401586A1 (en) Carbon quantum dots and uses thereof
KR20220010525A (ko) 보론산 에스테르 전구약물 및 그의 용도
US20240058459A1 (en) Dendrim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rug delivery to the eye
WO2023122599A1 (en) Glycosylated dendrimers for targeted intracellular delivery
TW202313118A (zh) 樹枝狀體結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WO2021087645A9 (en) Use of carbon quantum dots for detecting or treating cns cancer or tumor
NL2020121B1 (en) Platinum-based functional moieties for preparing cell targeting conjugates
BR112020015071A2 (pt) Conjugados de anticorpos liberáveis
BR112021012365A2 (pt) Compostos que compreendem ligante clivável e usos dos mesmos
CN110759940A (zh) 连接子、含连接子的抗体偶联药物及连接子的用途
CN118159295A (zh) 树枝状体缀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NL2020120B1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cell targeting conjugates and conjugates obtainable by said methods
JP2024519668A (ja) デンドリマー-グルタミンアンタゴニストコンジュゲート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WO2021002481A1 (ja) 生分解性に優れる腎ターゲティング型薬物送達用担体
JP6281901B2 (ja) 水溶性ポルフィリン誘導体と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A3192041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argeting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