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6715A - 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 Google Patents

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6715A
TW202306715A TW111142648A TW111142648A TW202306715A TW 202306715 A TW202306715 A TW 202306715A TW 111142648 A TW111142648 A TW 111142648A TW 111142648 A TW111142648 A TW 111142648A TW 202306715 A TW202306715 A TW 2023067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hinge point
driving
follower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2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0488B (zh
Inventor
向東華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6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48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02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of table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1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holders for tool o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種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利用線性驅動機構對壓緊部進行驅動,並進一步通過第一轉動副、第二轉動副和擺動件的相互配合,將運動件的直線運動轉化為從動件能夠朝側向翻轉和朝驅動方向收起的運動。由此,受控於運動件的壓緊部可以對被壓緊件進行施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完成壓合操作後還能將壓緊部收回,減少了對裝配平臺空間的佔用。

Description

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本發明係關於夾具技術領域,特別關於一種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3C電子產品的生產中需要對產品的零部件進行裝夾,以使其固定在平臺上,從而便於操作人員進行組裝。但該類產品尺寸較小,與其對應的裝配平臺的尺寸也會相對緊湊。由此,裝配平臺為夾具留出的裝配空間也相對小。尤其在裝配平臺設置多個工位,以同時裝配多個零部件時,將多個夾具同時設置在裝配平臺內就會使空間更加局促。如何避免此種情況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利用受控於線性驅動機構的壓緊部產生的壓緊力,保證了被壓緊件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以便於對其進行檢測或組裝等操作。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壓緊裝置包括:
線性驅動機構,具有運動件,所述運動件可操作地沿驅動方向往復運動;
壓緊部,所述壓緊部具有從動件和擺動件,所述從動件具有相對設置的驅動端和壓緊端以及位於所述驅動端和所述壓緊端之間的連接區域,所述擺動件上具有與擺動中心間隔的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與所述連接區域形成第一轉動副,所述壓緊部的所述驅動端分別與所述運動件形成第二轉動副;
所述壓緊部的運動行程中具有壓合狀態和回收狀態,所述壓緊部處於所述壓合狀態時,所述運動件推動所述從動件朝所述驅動方向的側向翻轉,所述壓緊部處於所述回收狀態時,所述運動件拉動所述從動件朝所述驅動方向收起。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轉動副的旋轉軸心為第一鉸接點位,所述第二轉動副的旋轉軸心為第二鉸接點位,所述擺動件的擺動中心為第三鉸接點位;
所述第一鉸接點位和所述第二鉸接點位之間為第一預定距離,所述第一鉸接點位和所述第三鉸接點位之間為第二預定距離;
所述運動件的驅動行程被配置為不小於第一預定距離和第二預定距離的總和。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行程包括:第一止點和第二止點,所述第一止點和所述第二止點分別位於所述驅動行程的兩端;
所述第一止點與所述壓合狀態對應,所述第二止點與所述回收狀態對應;
所述壓緊部處於所述壓合狀態時,所述第一鉸接點位與所述第二鉸接點位的連線和所述第一鉸接點位與第三鉸接點位的連線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線性驅動機構還具有驅動器,所述驅動器包括輸出軸;
所述運動件包括第一連接塊和連接柱;
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與所述驅動端形成所述第二轉動副,所述第一連接塊與所述連接柱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輸出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壓緊部的數量為多個,所述連接柱的數量為多個並與所述多個所述壓緊部一一對應;
所述壓緊部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連接塊和固定塊,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一端與所述固定塊固接,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另一端與所述擺動件的擺動中心位置形成第三轉動副;
多個所述連接柱與相對於所述輸出軸對稱設置,所述固定件位於所述連接柱的遠離所述輸出軸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從動件朝向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一側包括壓合面,所述第二連接塊的端部具有與所述壓合面對應的避讓面,所述壓合面與所述避讓面具有間隔。
進一步地,所述壓緊部的數量為2個,2個所述壓緊部的所述從動件在所述壓合狀態下,所述壓緊端朝向相反方向。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裝配平臺包括:
根據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壓緊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裝配平臺還包括:
操作臺面,所述操作臺面上包括窗口和多個定位銷,所述壓緊裝置的壓緊部位於所述窗口位置;以及
載台,所述載台通過所述定位銷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操作臺面上並相鄰於所述窗口設置;
所述壓緊部的從動件可操作地壓合在所述載台頂部。
進一步地,所述裝配平臺還包括機箱;
所述操作臺面扣合在所述機箱的端面上,所述壓緊裝置的線性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面,所述固定安裝面相對於所述線性驅動機構的運動件靜止,所述線性驅動機構通過所述固定安裝面裝配在所述機箱內。
本發明實施例的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利用線性驅動機構對壓緊部進行驅動,並進一步通過第一轉動副、第二轉動副和擺動件的相互配合,將運動件的直線運動轉化為從動件能夠朝側向翻轉和朝驅動方向收起的運動。由此,受控於運動件的壓緊部可以對被壓緊件進行施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完成壓合操作後還能將壓緊部收回,減少了對裝配平臺空間的佔用。
通常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發明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發明。為了避免混淆本發明的實質,公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和電路並沒有詳細敘述。
此外,本領域普通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在此提供的圖式都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且圖式不一定是按比例繪製的。
除非上下文明確要求,否則整個申請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類似詞語應當解釋為包含的含義而不是排他或窮舉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包括但不限於”的含義。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為易於說明,諸如“內”、 “外”、 “之下”、 “下方”、 “下部”、 “上方”、 “上部”等等的空間相關術語在此被用於描述圖中例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的關係。將理解的是,空間相關術語可意欲包含設備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圖中描繪的方位之外的不同的方位。例如,如果圖中的設備被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或特徵“下方”或“之下”的元件於是將被定位為在該其它元件或特徵“上方”。因而,示例術語“下方”能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位二者。設備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它方位),並且在此使用的空間相關描述詞應該被相應地解釋。
圖1是裝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位於裝配平臺的操作臺面3的中間位置為壓緊裝置。該壓緊裝置的頭部從操作臺面3的鏤空區域伸出。圖2和圖3是裝配平臺處於未壓合狀態和壓合狀態的示意圖。兩圖中將裝配平臺的壓緊裝置位置進行放大,圖2中可見處於回收狀態14的壓緊裝置的大部分區域位於裝配平臺內部,圖3中壓緊裝置向上方升起,以便對被壓緊件進行壓合。其中的左圖未示出被壓緊件,區域Ⅰ為去掉被壓緊件後,壓緊裝置的壓臂與操作臺面3之間的留空位置。與此相對的,右圖中示出的被壓緊件為載台4,壓緊裝置的壓臂壓蓋在載台4邊緣的頂部。
圖4至圖6為壓緊裝置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圖。圖中示出的壓緊部1為兩個,並對稱分佈。圖7為壓緊裝置在工作過程中的不同狀態(圖中全部視圖順時針轉動90°)。在驅動器22的帶動下,2個壓緊部1會沿著同一運動平面運動。
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壓緊裝置包括彼此連接的線性驅動機構2和壓緊部1。線性驅動機構2具有運動件21,運動件21可操作地沿驅動方向往復運動。與此相對的,壓緊部1具有從動件11和擺動件12,從動件11具有相對設置的驅動端111和壓緊端112以及位於驅動端111和壓緊端112之間的連接區域113,擺動件12上具有與擺動中心121間隔的連接端122,連接端122與連接區域113形成第一轉動副A1,壓緊部1的驅動端111分別與運動件21形成第二轉動副A2。在線性驅動機構2的帶動下,壓緊部1的運動行程中具有壓合狀態13和回收狀態14。其中,壓緊部1處於壓合狀態13時,運動件21推動從動件11朝驅動方向的側向翻轉。壓緊部1處於回收狀態14時,運動件21拉動從動件11朝驅動方向收起。
本實施例中運動件21用於向壓緊部1提供驅動力,擺動件12用於限制並引導從動件11的運動軌跡,為此擺動件12的擺動中心的位置處於相對固定的狀態。從而在運動件21和擺動件12的共同作用下,從動件11能夠同時做出旋轉和上下運動兩個動作。圖7中示出了一種上述兩個動作組合後的運動軌跡,圖中雙向箭頭示出的方向B為本實施例中的驅動方向。也即,線性驅動機構2的運動方向。圖7中的左圖為處於回收狀態14的壓緊裝置,該狀態下從動件11朝驅動方向的下方運動,使得此時從動件11佈置方向與驅動方向保持一致或大致一致。圖7中的中間圖為壓緊裝置朝向上方打開的過程狀態,此時隨著從動件11朝外側翻轉,該從動件11還同步向上方移動。圖7中的右圖為完全打開後的狀態,也即壓合狀態13。此時,從動件11已經完全打開並壓蓋在被壓緊件上。圖中的還示出了操作臺面3,通過該操作臺面3的參照,可見從回收狀態14到壓合狀態13,從動件11除了向兩側翻轉,還同時向上方升起,並最終其底部與操作臺面3生成了一個留空區域Ⅰ。
本發明實施例的壓緊裝置,利用線性驅動機構2對壓緊部1進行驅動,並進一步通過第一轉動副A1、第二轉動副A2和擺動件12的相互配合,將運動件21的直線運動轉化為從動件11能夠朝側向翻轉和朝驅動方向收起的運動。由此,受控於運動件21的壓緊部1可以對被壓緊件進行施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完成壓合操作後還能將壓緊部1收回,減少了對空間的佔用。
優選地,壓緊部1的數量為多個,多個壓緊部1上的各所述驅動端111分別與所述運動件21的不同位置形成多個第二轉動副A2。由此,使得運動件21同時驅動多個壓緊部1,以同時對多個被壓緊件實現壓合動作,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保證對每個被壓緊件壓合力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利用單一線性驅動機構即可驅動多個壓緊部運動,減少了對裝配平臺內部空間的佔用。
可選地,上述被壓緊件可以為待組裝工件、待檢測工件或用於承載工件的載台4等。不同的被壓緊件尺寸不同,為此可以將從動件11、擺動件12以及驅動行程進行適應性調整。例如當待組裝工件厚度和寬度較大時,可以增加壓緊端112和連接區域113之間的距離、連接端122和擺動中心121之間的距離以及對驅動行程進行適應性調整。以此達到對上述待組裝工件的穩定壓合。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將擺動件12與從動件11的連接方式設置為固定連接,也即用固定連接代替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轉動副A1。此種連接方式中擺動件12和從動件11相對固定並沿著擺動中心121一同轉動。因此,已經無法通過直線路徑對驅動端111進行驅動,因此,需要對應改變線性驅動機構2與驅動端111的連接方式,例如在線性驅動機構2的運動件21上設置能夠水平運動並與驅動端111連接的滑塊,從而補償本實施例中驅動端111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變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1至圖7所示,第一轉動副A1的旋轉軸心為第一鉸接點位A11,第二轉動副A2的旋轉軸心為第二鉸接點位A21,擺動件12的擺動中心為第三鉸接點位A31。第一鉸接點位A11和第二鉸接點位A21之間為第一預定距離,第一鉸接點位A11和第三鉸接點位A31之間為第二預定距離。運動件21的驅動行程被配置為不小於第一預定距離和第二預定距離的總和。圖7中的左圖示出了一個點劃線構成的擺動件12和從動件11輪廓。該點劃線輪廓的鉸接點A11´為由第一鉸接點位A11逆時針轉動90°後的位置,A11´鉸接點也可以理解為右圖中的第一鉸接點位A11。
從圖7中可見,線性驅動機構2的實際行程為第二鉸接點位A21的移動距離,也即從圖中的第二鉸接點位A21移動到鉸接點位A21´。該位置距離實際是A11´鉸接點到第三鉸接點位A31,然後由第三鉸接點位A31(相當於第一鉸接點位A11)到第一鉸接點位A21距離的總和。換言之,該距離為第一預定距離和第二預定距離的總和。
本實施例為了滿足壓緊部1的對於運動行程的需求,將線性驅動機構2的驅動行程對應配置為大於或等於第一預定距離和第二預定距離的總和。同時,第一預定距離與被壓緊件的厚度相關,當厚度較厚時,第一預定距離也可以對應提高。與此相對的,第二預定距離與被壓緊件的寬度或長度相關,當想要驅動端111與壓緊端112的距離固定時,減小第二預定距離可以增加壓緊端112的伸出長度,也即可以壓蓋被壓緊件的更多區域。或是直接增加壓緊端112和第一鉸接點位A11之間的距離也可以達到以上效果。
進一步地,該驅動行程包括第一止點和第二止點,第一止點和第二止點分別位於驅動行程的兩端。第一止點與壓合狀態13對應,第二止點與回收狀態14對應。壓緊部1處於壓合狀態13時,第一鉸接點位A11與第二鉸接點位A21的連線和第一鉸接點位A11與第三鉸接點位A31的連線垂直。圖7中的區域Ⅱ和區域Ⅲ分別示出了驅動器22中活塞223位於第二止點和第一止點所在位置,該活塞223與輸出軸221相連接。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驅動器22可以為線性電機或氣缸等驅動裝置。以氣壓傳動使用的氣缸為例,將活塞223的行程配置為與第一預定距離和第二預定距離的總和相同。同時,在活塞處於區域Ⅱ時壓緊部1處於回收狀態14,在活塞223處於區域Ⅲ時壓緊部1處於壓合狀態13。此時,通過對氣缸兩個腔室的供氣即可調節活塞223的移動方向,同時還能很好的保證從動件11不會過多的移動。例如在壓合狀態13,通過氣缸腔室的頂壁對活塞223進行限位,使得從動件11不會過多的對被壓緊件施壓,造成被壓緊件的破壞。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1至圖7所示,線性驅動機構2還具有驅動器22,驅動器22包括輸出軸221。運動件包括一個第一連接塊211和多個連接柱212,多個連接柱212與多個壓緊部1一一對應。連接柱212的一端與驅動端111形成第二轉動副A2,第一連接塊211與連接柱212的另一端以及輸出軸221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採用連接柱212和第一連接塊211的配合將驅動器22與從動件11進行連接,利用連接柱212將壓緊裝置整體配置為上下結構(如圖4所示),將驅動器22設置在多個壓緊部1的下方,使得多個壓緊部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更加緊湊,簡化了壓緊裝置的整體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1至圖7所示,壓緊部1還包括固定件15,固定件15包括第二連接塊151和固定塊152,第二連接塊151的一端與固定塊152固接,第二連接塊151的另一端與擺動件12的擺動中心位置形成第三轉動副A3。多個連接柱212與相對於輸出軸221對稱設置,固定件15位於連接柱212的遠離輸出軸221一側。圖7中示出壓緊部為2個,擺動件與第二連接塊151形成第三轉動副A3,多個從動件11位於固定件15的內側,此種方式使得在連接柱212的帶動下,兩個從動件11可以朝外側伸出,或向內側收回。
進一步地,從動件11朝向第二連接塊151的一側包括壓合面114,第二連接塊151的端部具有與壓合面114對應的避讓面153,壓合面114與避讓面153具有間隔。
本實施例利用壓合面114對被壓緊件件施壓,由此需要在從動件11圍繞第二連接塊151轉動時,使得第二連接塊151的避讓面153與壓緊面114保持一定距離,從而防止壓合面114與第二連接塊151之間發生磕碰。圖4中共示出了3處避免面153所在位置,這些位置都是從動件11在轉動時與第二連接塊151距離相近的位置。
具體地,壓緊部1的數量為2個,2個壓緊部1的從動件11在壓合狀態13下,壓緊端112朝向相反方向。本實施例中的壓緊裝置在使用時,可將2個被壓緊件間隔設置在該壓緊裝置的兩側,也即將壓緊裝置置於2個被壓緊件的中間位置。由此,避免了2個被壓緊件相互干涉,節省了對空間的佔用。
優選地,如圖4至圖6所示,將上述實施例中的從動件11和擺動件12可分別設置為壓臂和擺動連杆,其中每個壓緊部1配置兩個擺動連杆,兩個擺動連杆的一端夾持在連接區域113兩側以形成兩個第一轉動副A1。另一端夾持在第二連接塊151頂部的兩側以形成兩個第三轉動副A3。壓臂的頭部為壓緊端112,尾部為導向槽,導向槽的導向側壁沿從動件11的運動平面延伸。連接柱212與導向槽配合的頭部設置為鴨嘴結構,該鴨嘴結構穿入到導向槽內以形成第二轉動副A2。上述第一轉動副A1、第二轉動副A2和第三轉動副A3的轉動中心都開設有活動孔,並在其內部設置活動銷。通過活動孔與活動銷的配合實現壓臂、擺動連杆和連接柱的轉動連接。由此,減輕了壓緊裝置重量,簡化了零部件的外形。
上述實施例中的壓緊裝置可以應用於裝配平臺,以實現對裝配平臺上的零部件的夾緊作用。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如圖1-7所示,裝配平臺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壓緊裝置以及操作臺面3。可選地,將壓緊裝置與操作臺面3相鄰設置,也即設置在操作臺面3的外側並與其緊鄰。同時,使從動件11翻轉後,壓緊端112能夠朝向操作臺面3。以便於對操作臺面3上的被加緊件施加壓合力。
本發明實施例的裝配平臺,利用線性驅動機構2對壓緊部1進行驅動,並進一步通過第一轉動副A1、第二轉動副A2和擺動件12的相互配合,將運動件21的直線運動轉化為從動件11能夠朝側向翻轉和朝驅動方向收起的運動。由此,受控於運動件21的壓緊部1可以對被壓緊件進行施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完成壓合操作後還能將壓緊部1收回,減少了對空間的佔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1至圖7所示,裝配平臺還包括載台4。操作臺面3上包括窗口31和多個定位銷32,壓緊裝置的壓緊部1位於窗口31位置。載台4通過定位銷32可拆卸地安裝在操作臺面3上並相鄰於窗口31設置。壓緊部1的從動件11可操作地壓合在載台4頂部。本實施例在操作臺面3上開設了用於使壓緊部1伸出的窗口31,部分壓緊裝置位於窗口31內,當需要對載台4固定時,驅動器22將從動件11完全從窗口31頂出,進而使其壓合在載台4上。
優選地,將載台4和壓緊部1的數量對應設置為多個,並將在載台4圍繞在窗口31附近設置,由此可以使得多個壓緊部1同時對多個載台4分別進行壓合,以提升工作效率。
具體地,圖5中示出了一種窗口31結構,圖中的窗口31為矩形框,壓緊部1上的固定塊152大致為矩形結構,並使其固定在操作臺面3的底部。第二連接塊151與固定塊152的中間區域相連並位於矩形框內,固定塊152以矩形結構的長度方向架設在矩形框寬度方向的兩側。由此,通過固定塊152與操作臺3面的相互連接,便於二者的快速拆裝,同時還能減少對裝配平臺內部空間的佔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1至圖7所示,裝配平臺還包括機箱5,操作臺面3扣合在機箱5的端面上,壓緊裝置的線性驅動機構2包括固定安裝面222,固定安裝面222相對於線性驅動機構2的運動件21靜止,線性驅動機構2通過固定安裝面222裝配在機箱5內。
具體地,如圖4與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線性驅動機構2包括驅動器22,該驅動器22的底部包括固定安裝面222以及相對於固定安裝面222運動的輸出軸221。並且輸出軸221與固定安裝面222處於驅動器22的相互背離位置。當驅動器22通過固定安裝面222安裝在機箱5的底部時,與此相對的輸出軸221處於朝上方豎直的狀態,從而便於其與壓緊部1相連接,並將驅動行程中的反作用力通過固定安裝面222傳遞到機箱5底部。
上述實施例中的裝配平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運行,如圖1至圖7所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首先,將待加工件放入到載台4中,載台4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定位孔,將載台通過定位孔和定位銷32的配合安裝在操作臺面3上,從而實現對載台4的定位。此過程中,壓緊裝置一直處於回收狀態14,從而避免與載台4的安裝發生干涉。其次,利用氣源給氣缸的一側腔室供氣,在活塞的帶動下,使得輸出軸221推動運動件21和從動件11運動,最終使從動件11的壓合面114壓蓋在載台4的頂部。再次,待工件處理完成後,利用氣源給氣缸的另一側腔室供氣,在活塞223的帶動下,使得輸出軸221拉動運動件21和從動件11運動,最終使從動件11從在載台4上抬起並收回到窗口31內。最後,將載台4連同工件一同從操作臺面3上取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改動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壓緊部 11:從動件 111:驅動端 112:壓緊端 113:連接區域 114:壓合面 12:擺動件 121:擺動中心 122:連接端 13:壓合狀態 14:回收狀態 15:固定件 151:第二連接塊 152:固定塊 153:避讓面 2:線性驅動機構 21:運動件 211:第一連接塊 212:連接柱 22:驅動器 221:輸出軸 222:固定安裝面 223:活塞 3:操作臺面 31:窗口 32:定位銷 4:載台 5:機箱 A1:第一轉動副 A11:第一鉸接點位 A2:第二轉動副 A21:第二鉸接點位 A3:第三轉動副 A31:第三鉸接點位
[圖1]係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的裝配平臺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實施例之裝配平臺處於未壓合狀態的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實施例之裝配平臺處於壓合狀態的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壓緊裝置的一立體圖。
[圖5]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壓緊裝置的另一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壓緊裝置的局部立體圖。
[圖7]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工作狀態圖。
11:從動件
111:驅動端
112:壓緊端
113:連接區域
114:壓合面
12:擺動件
121:擺動中心
122:連接端
2:線性驅動機構
21:運動件
211:第一連接塊
212:連接柱
22:驅動器
15:固定件
151:第二連接塊
152:固定塊
153:避讓面

Claims (10)

  1. 一種壓緊裝置,包括: 線性驅動機構,具有運動件,所述運動件可操作地沿驅動方向往復運動; 壓緊部,所述壓緊部具有從動件和擺動件,所述從動件具有相對設置的驅動端和壓緊端以及位於所述驅動端和所述壓緊端之間的連接區域,所述擺動件上具有與擺動中心間隔的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與所述連接區域形成第一轉動副,所述壓緊部的所述驅動端分別與所述運動件形成第二轉動副; 所述壓緊部的運動行程中具有壓合狀態和回收狀態,所述壓緊部處於所述壓合狀態時,所述運動件推動所述從動件朝所述驅動方向的側向翻轉,所述壓緊部處於所述回收狀態時,所述運動件拉動所述從動件朝所述驅動方向收起。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緊裝置,所述第一轉動副的旋轉軸心為第一鉸接點位,所述第二轉動副的旋轉軸心為第二鉸接點位,所述擺動件的擺動中心為第三鉸接點位; 所述第一鉸接點位和所述第二鉸接點位之間為第一預定距離,所述第一鉸接點位和所述第三鉸接點位之間為第二預定距離; 所述運動件的驅動行程被配置為不小於第一預定距離和第二預定距離的總和。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壓緊裝置,所述驅動行程包括:第一止點和第二止點,所述第一止點和所述第二止點分別位於所述驅動行程的兩端; 所述第一止點與所述壓合狀態對應,所述第二止點與所述回收狀態對應; 所述壓緊部處於所述壓合狀態時,所述第一鉸接點位與所述第二鉸接點位的連線和所述第一鉸接點位與第三鉸接點位的連線垂直。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緊裝置,所述線性驅動機構還具有驅動器,所述驅動器包括輸出軸; 所述運動件包括第一連接塊和連接柱; 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與所述驅動端形成所述第二轉動副,所述第一連接塊與所述連接柱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輸出軸固定連接。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壓緊裝置,所述壓緊部的數量為多個,所述連接柱的數量為多個並與所述多個所述壓緊部一一對應; 所述壓緊部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連接塊和固定塊,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一端與所述固定塊固接,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另一端與所述擺動件的擺動中心位置形成第三轉動副; 多個所述連接柱與相對於所述輸出軸對稱設置,所述固定件位於所述連接柱的遠離所述輸出軸一側。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壓緊裝置,所述從動件朝向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一側包括壓合面,所述第二連接塊的端部具有與所述壓合面對應的避讓面,所述壓合面與所述避讓面具有間隔。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壓緊裝置,所述壓緊部的數量為2個,2個所述壓緊部的所述從動件在所述壓合狀態下,所述壓緊端朝向相反方向。
  8. 一種裝配平臺,包括: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壓緊裝置。
  9. 如請求項8之裝配平臺,所述裝配平臺還包括: 操作臺面,所述操作臺面上包括窗口和多個定位銷,所述壓緊裝置的壓緊部位於所述窗口位置;以及 載台,所述載台通過所述定位銷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操作臺面上並相鄰於所述窗口設置; 所述壓緊部的從動件可操作地壓合在所述載台頂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配平臺,所述裝配平臺還包括機箱; 所述操作臺面扣合在所述機箱的端面上,所述壓緊裝置的線性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面,所述固定安裝面相對於所述線性驅動機構的運動件靜止,所述線性驅動機構通過所述固定安裝面裝配在所述機箱內。
TW111142648A 2022-08-04 2022-11-08 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TWI830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482.2A CN115194713A (zh) 2022-08-04 2022-08-04 压紧装置及装配平台
CN202210934482.2 2022-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715A true TW202306715A (zh) 2023-02-16
TWI830488B TWI830488B (zh) 2024-01-21

Family

ID=8358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2648A TWI830488B (zh) 2022-08-04 2022-11-08 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4713A (zh)
TW (1) TWI83048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17316D0 (en) * 2007-09-06 2007-10-17 Kent Frank M J Multi position jaws
CN107777633B (zh) * 2016-04-26 2019-05-07 马鞍山市天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轮组翻转的环抱机构
CN211761375U (zh) * 2020-01-03 2020-10-27 厦门精合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翻转并压紧产品的机构
CN112548961A (zh) * 2020-12-14 2021-03-26 中山德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锁芯与锁体自动化安装线
CN112775914A (zh) * 2020-12-29 2021-05-11 宁化县安远镇翠北竹木工艺品厂 一种生态板加工用角度可调式翻转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4713A (zh) 2022-10-18
TWI830488B (zh) 2024-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3379B2 (ja) 車両用パネルクランプ装置
CN108258105B (zh) 一种led固晶机及固晶方法
CN109532187A (zh) 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CN108838250A (zh) 一种适用于平面板材的折弯和折边一体化成型装置
CN209649691U (zh) 一种翻转贴合机构
TW202306715A (zh) 壓緊裝置及裝配平臺
US6112571A (en) Two-point double toggle mechanism
KR101784182B1 (ko) 로봇팔을 이용한 스웨이징 장치
JP6892560B2 (ja) クランプレールユニット
TW202015999A (zh) 貼附裝置
CN213053480U (zh) 侧墙组成组焊工装
KR100604204B1 (ko) 평행링크를 이용한 클린칭 타입의 헤밍장치
CN208802476U (zh) 一种双轨传板组件
CN1135077C (zh) 通用的口袋折叠组件
CN113510480B (zh) 一种阻尼转轴装配设备、方法和工控设备
CN209504906U (zh)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CN113524345B (zh) 一种裁断机
CN216736425U (zh) 一种夹料手组件
CN218659115U (zh) 偏心夹具
CN21247127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具
CN108557468A (zh) 一种夹持牢固的搬运机械臂
CN218810233U (zh) 一种磁块组装用磁块旋转装置
CN219966997U (zh) 一种胶塞装配机
CN217965963U (zh) 一种定位与夹紧同步装置
CN220805033U (zh) 一种电梯门板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