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4906U -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4906U
CN209504906U CN201920038117.7U CN201920038117U CN209504906U CN 209504906 U CN209504906 U CN 209504906U CN 201920038117 U CN201920038117 U CN 201920038117U CN 209504906 U CN209504906 U CN 209504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piece
jacking
output end
power output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81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昌国栋
王志勇
杨友林
何明
刘亮
王东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n 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n 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n 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81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4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4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动力件,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下腔体,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设有第二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位于下腔体内侧;所述第一顶升动力件用于顶升或下降下腔体、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贴合治具,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用于单独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本贴合提升机构设置有第一顶升动力件与第二顶升动力件,分别对下腔体提升,以使与翻转机构的翻转箱闭合,以使其能进行抽真空;第二顶升动力件对贴合治具进行提升,以使产品的贴合效果更佳。本贴合提升机构结构紧凑,提高贴合的效果,提高生产率。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一些电子产品需要与其它的部件进行贴合,例如电子产品的玻璃与菲林的贴合,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贴合,菲林需要与承载膜贴合后再通过昂贵的双边模具真空腔体设备进行仿形、CCD对位等流程后进行贴合,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实用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发展和实用性需求,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贴膜治具是曲面贴合设备的技术关键点,如果治具设计不合理,会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比如现有贴膜治具中,压合不平衡使得贴膜中存在气泡,产生褶皱等;治具结构单一,不能适用多种尺寸的贴膜;贴膜上料工序繁琐,贴膜固定不牢固,容易产生次品,同时还效率较低。
在现有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配合过程中,一般是一次配合生产一个产品,不能有效的利用空间,生产效率比较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动力件,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下腔体,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设有第二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位于下腔体内侧;所述第一顶升动力件用于顶升或下降下腔体、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贴合治具,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用于单独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顶升动力件包括顶升电机,设于顶升电机动力输出端的顶升减速机,及设于顶升减速机动力输出端的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顶升板,且第二顶升动力件固定于第一顶升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下腔体通过若干个导柱与第一顶升板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与导柱滑动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顶升板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顶升板的第一调节动力件,设置于第一调节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调节动力件;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三顶升板,且贴合治具设置于第三顶升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第二调节动力件均为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转换器,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第二顶升板滑动联接;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固定于连接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第二调节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位置的位置检测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顶升板与贴合治具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贴合治具延伸至下腔体内;所述连接杆外侧套设有波纹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顶升板联接有同步板;所述同步板与第一顶升板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下腔体与设有的翻转机构配合;所述翻转机构设有与下腔体配合的翻转箱,且所述下腔体与翻转箱形成有工作腔;所述贴合治具位于工作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贴合提升机构设置有第一顶升动力件与第二顶升动力件,分别对下腔体提升,以使与翻转机构的翻转箱闭合,以使其能进行抽真空;第二顶升动力件对贴合治具进行提升,以使产品的贴合效果更佳。本贴合提升机构结构紧凑,提高贴合的效果,提高生产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翻转贴合机构与第二定位组件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翻转贴合机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翻转贴合机构与提升贴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翻转贴合机构的锁紧机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贴合治具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贴合治具的分解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合提升机构的贴合治具拉膜浮动机构爆炸图及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纸。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30,如图1至2所示,包括第一顶升动力件31,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31动力输出端的下腔体32,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31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顶升动力件33,及设有第二顶升动力件33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10。贴合治具10位于下腔体32内侧。第一顶升动力件31用于顶升或下降下腔体32、第二顶升动力件33及贴合治具10,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33用于单独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10。
第一顶升动力件31将贴合提升机构整体提升一定的距离,使得下腔体32能与翻转贴合机构20的翻转箱23密封闭合。第二顶升动力件33用于单独对贴合治具10进行提升。在翻转箱23与下腔体32密封闭合,然后对二者之间形成的工作腔进行抽真空,然后上模具01与下模具之间进行贴合,第二顶升动力件33作用于贴合治具10使其均匀上升并施加一定压力,使得上模具01与下模具之间的产品贴合更加充分。
第一顶升动力件31包括顶升电机311,设于顶升电机311动力输出端的顶升减速机312,及设于顶升减速机312动力输出端的换向器313。换向器313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顶升板314,且第二顶升动力件33固定于第一顶升板314。由于顶升电机311是横向设置,而第一顶升动力件31是要实现上下运动,所以需要在顶升减速机312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换向器313,将横向旋转的动力转化成上下直线运动。
下腔体32通过若干个导柱34与第一顶升板314联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导柱34将下腔体32与第一顶升板314联接在一起。
第二顶升动力件33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二顶升板35。第二顶升板35与导柱34滑动联接,使得贴合治具10能平稳的运动。优选的,第二顶升动力件33为气缸,使得在贴合产品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至于产品由于压力的原因受到损坏。
第二顶升板35设有调整组件36。调整组件36包括固定于第二顶升板35的第一调节动力件361,设置于第一调节动力件361动力输出端的第二调节动力件362。第二调节动力件362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三顶升板363,且贴合治具10设置于第三顶升板363。第一调节动力件361与第二调节动力件362的调节方向相互垂直,在两个方向上对贴合治具10进行调整。第一CCD镜头对上模具01进行拍照定位,然后将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输出控制调整组件36的信号,以对贴合治具10的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的,第一调节动力件361、第二调节动力件362均为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转换器,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一调节动力件361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连接块363。连接块363与第二顶升板35滑动联接。第二调节动力件362固定于连接块363。
第一调节动力件361、第二调节动力件362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位置的位置检测器364。位置检测器364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将检测到的位置状态实时反馈给控制中心。
第三顶升板363与贴合治具10之间设有连接杆37,且贴合治具10延伸至下腔体32内。连接杆37外侧套设有波纹管。
其中,第二顶升板35联接有同步板38。同步板38与第一顶升板314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381。位移传感器381用于检测整体个机构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并且与控制中心连接。
下腔体32与设有的翻转机构20配合。翻转机构20设有与下腔体32配合的翻转箱23,且所述下腔体32与翻转箱23形成有工作腔。贴合治具10位于工作腔内。
本贴合提升机构30设置有第一顶升动力件与第二顶升动力件,分别对下腔体提升,以使与翻转机构的翻转箱闭合,以使其能进行抽真空;第二顶升动力件对贴合治具进行提升,以使产品的贴合效果更佳。本贴合提升机构结构紧凑,提高贴合的效果,提高生产率。
其中,如图3至6所示,翻转贴合机构20,包括翻转座21,旋转联接于翻转座21的翻转轴22,及固定于翻转轴22的翻转箱23。翻转箱23用于安装上模具01。翻转轴22带动翻转箱23于设定的夹角内转动,且于转动方向的两侧设有与翻转箱23配合的贴合治具10。
翻转箱23设有两侧面设有凹腔231。上模具01设于凹腔231内,以使一侧的上模具01与其中一个贴合治具配合,翻转设定角度后,另一侧的上模具01与另一个贴合治具配合。翻转箱23在转动的两个方向上均与贴合治具10配合,翻转到一侧时与其中一个贴合治具10工作,然后翻转至转动方向的另一侧时与另一个贴合治具10工作,同时可以将上一个贴合好的产品取出,如此循环,双工作位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模具01与凹腔231底部之间设有调节板24。上模具01固定于调节板24,且调节板24的侧边设以调节件25。调节件25用于对调节板24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保证上模具01的位置正确。
具体的,调节件25包括固定于凹腔231底部的微调安装座251,与微调安装座251旋转联接的调节杆252。调节杆252一端低于调节板24侧边。调节板24通过机米螺丝、机米镶套的配合,将调节板24固定,并且调节板24上设置有槽型孔与机米螺丝、机米镶套配合,使得调节杆252能通过旋转推动调节板24,进而调节其位置。
更加具体的,微调安装座251与凹腔231底部之间还设有背光源安装板26。背光源安装板26设有背光灯27。微调安装座251固定于背光源安装板26。背光灯用于给上模具01进行照明,以使得第一CCD镜头能对上模具01进行准确定位。
为了更好的调整上模具01的位置,上模具01一端设有限位块201,另一端设有止抵块202。止抵块202固定于固定动力件203的动力输出端。限位块201固定于微调安装座251。固定动力件203推动止抵块202将上模具01固定在止抵块202与限位块201之间。
其中,固定动力件203为气缸。推动止抵块202固定在气缸的推杆上,在工作时,气缸伸出,止抵块202上设有的抓型结构将上模具01固定;拆卸时上模具01时,气缸的推杆缩回就能将上模具01更换拆卸,方便拆装,同时能适应多种规格的上模具01。
为了方便控制,翻转座21设有翻转动力件211。翻转轴22与翻转动力件21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谐波减速212器联接。其中,翻转动力件211为电机,电机可以跟控制中心连接,方便控制翻转速度。
翻转箱23与贴合治具10形成有工作腔。工作腔与设有的真空发生装置60联通,以使工作腔形成真空。由于在上模具与下模具贴合时,在真空环境下,贴合的效果更佳。翻转箱23上设置有与工作腔联通的接头,当翻转箱23与贴合治具10密封配合时,真空发生装置60将工作腔抽成真空,待贴合工作完成后,打开阀门,然后让工作腔通入空气,翻转动力件驱动翻转箱23与贴合治具10分离,翻转至另外一侧的贴合治具10进行贴合工作。
翻转箱23与贴合治具10通过设有的若干个锁紧机构28密封。锁紧机构28包括锁紧座281,转动联接于锁紧座281的锁舌282。锁舌282与设有的锁紧动力件283联接。其中,锁紧动力件283为气缸。在翻转箱23翻转至贴合治具10,并配合到位后,锁紧动力件283驱动锁舌282将翻转箱23与贴合治具10压紧密封。
优选的,贴合治具10外侧设置有下腔体32,且下腔体32为方框结构,贴合治具10位于下腔体32内侧。上模具01与下模具配合工作时,翻转箱23旋转与下腔体32闭合,并且翻转箱23的内腔与下腔体32的内腔形成工作腔。
翻转轴22远于翻转座21的一端设有旋转支架29。旋转支架29设有用于检测翻转轴22转动的感应器291。感应器291实时检测翻转轴22的位置,进而确定翻转箱23的位置,并发送位置信息至控制中心,以方便对翻转机构的控制。
其中,翻转箱23的凹腔231近于端口处设置有钣金件204,以保护上模具01等部件。
优选的,上模具01与调节板24之间设有加强板205,用于增加强度。
本翻转贴合机构有效利用空间,在转动方向的两侧各自设置有贴合治具,其中一个翻转箱翻转后与一侧的贴合治具配合工作时,另一个翻转箱与另一侧的贴合治具生产完成产品可以进行卸货工作,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工作腔进行抽真空,可以大大的提高贴合产品的质量。
其中,如图7至9所示,贴合治具10,包括活动板11,对称设于活动板11两侧的拉膜浮动机构12;其中,对称设置的二个拉膜浮动机构12之间形成有放置待贴物A的区域,并且拉膜浮动机构12用于固定待贴物A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待贴物A为光学膜、防爆膜等。拉膜浮动机构12从两侧将待贴物A拉伸固定,以使待贴膜处于拉伸绷紧状态,方便对待贴膜的切割成型和完成贴合工艺。
其中,对称设置的二个拉膜浮动机构12之间形成有放置待贴物A的区域安装有曲面模具的下模具02,待贴膜位于曲面的下模具的上方。工作时,待贴膜覆盖在下模具02上,并且曲面模具的上模带动贴膜件与下模具02贴合,然后抽真空,使得待贴膜贴合在贴膜件上,完成贴膜工作。
拉膜浮动机构12包括夹膜动力件121,设于夹膜动力件121动力输出端的夹膜上板122,设于活动板11的夹膜底板123,及设于夹膜底板123的夹膜下板124。夹膜动力件121固定于夹膜底板123。夹膜下板124设有吸附孔1241,所述吸附孔1241与真空发生装置60联通。夹膜动力件121驱动夹膜上板122靠向或远离夹膜下板124运动,以使将待贴物A固定或松开。
吸附孔1241均布在夹膜下板124上,以吸附住待贴膜的侧边,使得待贴膜固定更加牢靠。待贴膜的两侧放置在夹膜上板122与夹膜下板124之间,夹膜动力件121驱动夹膜上板122靠向或远离夹膜下板124运动,将待贴膜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夹膜上板122在夹膜动力件121的作用下上下运动,以使向下运动将待贴膜侧边固定;向上运动将待贴膜的侧边松开。
夹膜动力件121为气缸、直线马达等动力件。
优选的,夹膜上板122设有夹膜片125。夹膜下板124的吸附孔1241与夹膜片125相对应,使得待贴膜固定更加牢固。
其中,活动板11设有推拉动力件13,且拉膜浮动机构12设于推拉动力件13的动力输出端,以使推拉动力件13驱动拉膜浮动机构12相向或相背运动。具体的,推拉动力件13为气缸、直线马达等动力件,设置在活动板11的两侧,并且动力输出端与夹膜底板123固定联接,使得对称设置的拉膜浮动机构12沿活动板11中心相向或相背运动。在拉膜浮动机构12夹紧待贴膜后,推拉动力件13驱动两个对称的拉膜浮动机构12相向或相背运动,以使待贴膜处于拉伸绷紧状态。
具体的,夹膜底板123通过设有的横向滑动件14与活动板11滑动联接,所述推拉动力件13驱动拉膜浮动机构12平行于活动板11运动方向运动(拉膜浮动机构12设置在活动板11的上侧)。夹膜动力件121驱动夹膜上板122垂直于活动方向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拉膜浮动机构12在活动板11两侧水平运动,并且夹膜动力件121驱动夹膜上板122垂直于活动板11方向的上下运动。
横向滑动件14为滑轨、滑座的组合或滚轮、滑槽的组合。
拉膜浮动机构12沿相向或相背运动的方向上设有恒力弹簧件15,以使对待贴物A的拉紧或放松。恒力弹簧件15一端固定于活动板11,另一端固定于夹膜底板123,以使拉膜浮动机构12处于对中状态。其中,拉膜浮动机构12设置有两个恒力弹簧件15,使得拉膜浮动机构12受力均衡。当拉膜浮动机构12向活动板11两侧移动时,恒力弹簧件15被压缩。
具体的,所述恒力弹簧件15包括安装于活动板11的安装块151,固定于安装块151的弹簧轴152,旋转联接于弹簧轴152的弹簧座153。弹簧座153设有弹性条154。弹性条154一端固定于弹簧座153,另一端固定于夹膜底板123。当拉膜浮动机构12移动时,弹性条154收缩或伸展。
活动板11于拉膜浮动机构12运动方向的两端设有缓冲件16或限位件17。缓冲件16设于拉膜浮动机构12的相背运动的一端,所述限位件17设于拉膜浮动机构12的相向运动的一端。具体的,缓冲件16设置在活动板11的外侧,拉膜浮动机构12相背运动至末端时,缓冲件16对拉膜浮动机构12缓冲的作用。限位件17设置在活动板11的内侧,用于限制拉膜浮动机构12相向运动的距离。限位件17通过设置在活动板11上的限位安装块171和限位螺栓172的配合,限位螺栓172可以自由调节,使得两个拉膜浮动机构12之间的距离可调。
活动板11位于待贴物A两端设有定位组件18。定位组件18包括与活动板11固定联接的第一定位板181,与第一定位板181滑动联接的第二定位板182。第一定位板181用于固定待贴物A的两端。待贴膜两端设有定位孔,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定位板182。
优选的,第一定位板181与第二定位板182滑动联接,并且通过设有的锁紧螺栓固定,使得第一定位板181与第二定位板18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待贴膜,同时也能让待贴膜拉绷紧。
其中,还包括安装板101,及设于安装板101与活动板11之间的提升机构19。提升机构19的动力输出端与活动板11联接,以使活动板11相对于安装板101上下运动。安装板101固定在设备的机架40上,方便固定联接。提升机构19能整体的将活动板11、拉膜浮动机构12等部件相对于安装板101上下运动。
提升机构19为二个,且对称设置在活动板11的两端,使得活动板11及安装在活动板11上的部件能平衡的上下运动。提升机构19包括提升动力件191,设于提升动力件191与活动板11之间的连接板192。连接板192与安装板101之间设有提升滑动件193,使得运动更加平稳。
优选的,连接板192为门形结构,提升动力件191设置于内部。
优选的,安装板101在活动板11向上运动的方向设置有上限位件102。上限位件102为四个,分别布置于安装板101四个角落。更加优选的,在上限位件102上设有形成传感器,用于自动控制上升的距离。
本治具通过在活动板两侧设置拉膜浮动机构,两端设置定位组件,使得待贴膜能在四个方向得到固定。拉膜浮动机构设置有与真空发生装置联通的吸附孔将待贴膜固定,并且夹膜上板、夹膜下板也将待贴膜固定,双重固定,横向滑动件将待贴膜向两侧拉伸,保证待贴膜的绷紧度,提高贴膜质量。本发明可适多种曲面(双曲、四面曲)玻璃产品,比现有设备上治具适用范围更宽广,也适用各种规格的贴膜产品;比现有的治具定位更精确,无皱褶,无水波纹。
本设备在机架上设置翻转贴合机构,在翻转贴合机构的转动方向的两侧设置贴合治具,提升升降机构的设置在贴合治具的下侧,定位机构设置在贴合治具的上方。在做贴合工作时,待贴物安装在翻转贴合机构上,定位机构对待贴物及被贴合产品定位,然后翻转贴合机构转动将待贴物与被贴合产品贴合。本设备贴合速度快,良品率高,适用多种类型的曲面;采用双工位,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真空贴合的环境,更加满足贴合要求,定位精度高,无褶皱和水波纹。
综上所述,本贴合提升机构设置有第一顶升动力件与第二顶升动力件,分别对下腔体提升,以使与翻转机构的翻转箱闭合,以使其能进行抽真空;第二顶升动力件对贴合治具进行提升,以使产品的贴合效果更佳。本贴合提升机构结构紧凑,提高贴合的效果,提高生产率。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升动力件,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下腔体,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设有第二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位于下腔体内侧;所述第一顶升动力件用于顶升或下降下腔体、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贴合治具,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用于单独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动力件包括顶升电机,设于顶升电机动力输出端的顶升减速机,及设于顶升减速机动力输出端的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顶升板,且第二顶升动力件固定于第一顶升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通过若干个导柱与第一顶升板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与导柱滑动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板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顶升板的第一调节动力件,设置于第一调节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调节动力件;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三顶升板,且贴合治具设置于第三顶升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第二调节动力件均为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转换器,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第二顶升板滑动联接;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固定于连接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第二调节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位置的位置检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升板与贴合治具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贴合治具延伸至下腔体内;所述连接杆外侧套设有波纹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板联接有同步板;所述同步板与第一顶升板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与设有的翻转机构配合;所述翻转机构设有与下腔体配合的翻转箱,且所述下腔体与翻转箱形成有工作腔;所述贴合治具位于工作腔内。
CN201920038117.7U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Active CN20950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8117.7U CN209504906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8117.7U CN209504906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4906U true CN20950490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8117.7U Active CN209504906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4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2187A (zh) 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CN209649691U (zh) 一种翻转贴合机构
US7654946B2 (en) Machine for covering packaging boxes
CN109747259A (zh) 一种翻转贴合机构
CN203726479U (zh) 一种全自动背光叠膜机下料机械手机构
CN209971785U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202378025U (zh) 等离子电视面框与玻璃面板定位粘贴工作台
CN209504906U (zh) 一种贴合提升机构
CN109532188A (zh) 一种曲面贴合治具
CN211709128U (zh) 一种用于柔性材料测试的支架机构
CN208879405U (zh) 一种折弯机用智能控制折弯机构
CN209424860U (zh) 用于汽车座椅骨架装配的物料传送机
CN208854048U (zh) 一种汽车前大梁焊装夹具总成
CN217669042U (zh) 一种缸体自动抱紧对中机构
CN209649692U (zh) 一种曲面贴合治具
CN206326413U (zh) 夹装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机床
CN213436526U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装置
CN215435254U (zh) 一种纸箱内背胶板的压合装置
CN113800233A (zh) 一种车载逆变器全自动加工装置
CN112895590A (zh) 一种包装印刷用酒盒生产用翻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78340U (zh) 一种模拟测试用旋转基架
CN216730480U (zh) 一种用于电子显示屏组装的压合装置
CN212634846U (zh) 一种铝模板焊接时的夹紧装置
CN217497690U (zh) 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的自动校正装置
CN218427960U (zh) 一种多功能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6 201, Floor 2, No. 6 Workshop, No. 301, Huize Avenue, Dongxing District, D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st-1, floor 1, building 1, Yinghe Industrial Park, xiahenglang, Dalang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NGH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