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2144A -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 Google Patents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2144A
TW202302144A TW111113141A TW111113141A TW202302144A TW 202302144 A TW202302144 A TW 202302144A TW 111113141 A TW111113141 A TW 111113141A TW 111113141 A TW111113141 A TW 111113141A TW 202302144 A TW202302144 A TW 2023021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molar
formulation
sequence
concentration
amino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3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凱薩琳 海
蘇珊 史隆
比 蘇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威特拉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威特拉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威特拉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2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214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42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vi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91Stabilisation, frag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2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2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anhydrid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1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itro-, nitroso-, azo-compounds, nitriles, cyanates
    • A61K47/18Amines; Amides; Urea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Amino acids; Oligopeptides having up to five amino acids
    • A61K47/183Amino acids, e.g. glycine, EDTA or aspart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ascorbic acid, tocopherol or pyrrolid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6Carbohydrates, e.g. sugar alcohols, amino sugars, nucleic acids, mono-, di- or oligo-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sorbates, 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s or glycyrrhiz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1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51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lectin superfamily, e.g. CD23, CD7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4011Flaviviridae
    • C12N2770/24111Flavivirus, e.g. yellow fever virus, dengue, JEV
    • C12N2770/24121Viruses as such, e.g. new isolates, mutants or their genomic seque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結合登革病毒的肽劑(peptide agents)例如抗體和其抗原結合區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s)的配方設計,及使用它們的方法。

Description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本發明係有關於結合登革病毒的肽劑(peptide agents)例如抗體和其抗原結合區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s)的配方設計,及使用它們的方法。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是一種屬於黃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的黃病毒屬(Flavivirus genus)的正義(positive-sense)核醣核酸病毒(RNA virus;ribonucleic acid virus),登革病毒廣泛分布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區域,並且藉由蚊媒介體(mosquito vector)傳送到人類,登革病毒在至少八個熱帶亞洲國家中是兒童住院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1997年,出血性登革熱:診斷,治療、預防及控制—第2版(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2nd ed),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
登革病毒有四種血清分型(serotypes)《DV-1、DV-2、DV-3、和DV-4》,每年估計引起五千萬至一億個登革熱病例和五十萬個更嚴重類型的登革病毒感染、出血性登革熱/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ndrome;DHF/DSS)《Gubler, D. J.及Meltzer, M.,1999, Adv Virus Res53:35-70》,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症候群主要是在兒童和成人,他們經歷一個第二次(second)登革病毒感染,其血清分型與他們的第一次(first)登革病毒感染的血清分型不同;以及在仍具有循環血液的登革特異性母體抗體的嬰兒的原發性感染(circulating dengue-specific maternal antibody)《Burke, D. S.等人,1988, Am J Trop Med Hyg38:172-80;Halstead, S. B.等人,1969, Am J Trop Med Hyg18:997-1021;Thein, S.等人,1997, Am J Trop Med Hyg56:566-72》。
登革病毒的不同血清分型係差異在約25-40%的胺基酸標準(amino acid level)和具有抗原性差別(antigenic differences),並且這個變異已阻礙了製造一個有效對抗全體血清分型的治療的努力。
全體四種登革病毒血清分型顯示一個在病毒表面(viral surface)的E《封套》蛋白(E (envelope) protein),封套(E)蛋白促成病毒附著至一個宿主細胞,封套(E)蛋白包含一個DI區塊(DI domain)《一個9鏈的貝他-筒狀(nine-stranded beta-barrel)》、一個DII區塊《一個涉及與宿主細胞(host cell)融合(fusion)的區塊》、和一個DIII區塊《一個類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like)區塊》。人類對於封套(E)蛋白的體液反應(humoral response)通常瞄準DI和DII區域,因為大多數的抗體顯示交叉血清分型反應性(cross-serotype reactivity)高、但中和活性(neutralization activity)低。
在本領域中,對於登革病毒需要新的預防性和治療性處置,並且特別是對於病毒的全部四種血清分型都有效的療法。
本發明,至少在一個部分,提供抗體分子(antibody molecules)的配方設計(formulations),該抗體分子結合在登革病毒處、例如登革病毒封套(E)蛋白,並且包含本說明書揭露的功能性和結構性的性質。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結合至EDIII《封套(E)蛋白DIII區塊》的“A”貝他鏈(“A” beta-strand);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結合至及/或中和(neutralize)至少1、2、3、或4種登革病毒血清分型,例如DV-1、DV-2、DV-3、和DV-4;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係選自表1;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與抗體A11比較,抗體分子包含VH S26的一個欠缺(deletion)及/或一個VH T33V取代物(substitution);這些突變(mutation),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可以改善一個或多個性質,例如改善抗體對一個或多個登革病毒的血清分型的親和力(affinity)如血清分型DV-4;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標定一個在EDIII上的位置(site),該位置係保存全部四種登革病毒的血清分型,也提供編碼抗體分子(encoding the antibody molecules)的核酸分子(Nucleic acid molecules)、表現媒介體(expression vectors)、宿主細胞、藥劑組成物(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和製造抗體分子的方法。本說明書所揭示之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應用《單獨或與其他藥劑或治療模式(therapeutic modalities)組合》於治療、預防及/或診斷登革病毒,例如DV-1、DV-2、DV-3、或DV-4。
於一個面向中,本發明著重在一個配方設計(formulation),例如一個藥劑學上的配方設計或組成物,包含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如D88、和一個緩衝劑(buffering agent)。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5毫克/毫升(mg/mL)至約150毫克/毫升,例如,約10毫克/毫升至約100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至約50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至約40毫克/毫升、約15毫克/毫升至約75毫克/毫升、約20毫克/毫升至約50毫克/毫升、約20毫克/毫升至約30毫克/毫升、約15毫克/毫升至約25毫克/毫升、約25毫克/毫升至約35毫克/毫升、約5毫克/毫升至約50毫克/毫升、約50毫克/毫升至約100毫克/毫升、約100毫克/毫升至約150毫克/毫升、約5毫克/毫升至約25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至約30毫克/毫升、約20毫克/毫升至約40毫克/毫升、約30毫克/毫升至約50毫克/毫升、約40毫克/毫升至約60毫克/毫升、約50毫克/毫升至約70毫克/毫升、約60毫克/毫升至約80毫克/毫升、約70毫克/毫升至約90毫克/毫升、約80毫克/毫升至約100毫克/毫升、約90毫克/毫升至約110毫克/毫升或約100毫克/毫升至約120毫克/毫升;例如,約150毫克/毫升或更少、約100毫克/毫升或更少、約50毫克/毫升或更少、約25毫克/毫升或更少、約10毫克/毫升或更少;例如,約5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約15毫克/毫升、約20毫克/毫升、約25毫克/毫升、約30毫克/毫升、約35毫克/毫升、約40毫克/毫升、約45毫克/毫升、約50毫克/毫升、約60毫克/毫升、約70毫克/毫升、約80毫克/毫升、約90毫克/毫升、約100毫克/毫升、約110毫克/毫升、約120毫克/毫升、約130毫克/毫升、約140毫克/毫升、或約150毫克/毫升。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呈現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例如,約10毫克/毫升至約40毫克/毫升;例如,約20毫克/毫升至約30毫克/毫升;濃度例如,約25毫克/毫升。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呈現一個約25毫克/毫升的濃度。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 (HC)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1(HC CDR1;heavy chain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1)包含序列DVYMS(sequence DVYMS)《序列識別碼:3(SEQ ID NO: 3)》《或一個假設V沒有改變,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2(HC 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LQG(sequence RIDPENGDTKYDPKLQG)《序列識別碼:4(SEQ ID NO: 4)》《或一個選擇性假設L沒有改變,與之差異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的序列》;及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3(HC 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SEQ ID NO: 5)》《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
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免疫球蛋白輕鏈(light chain immunoglobulin (LC))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1(LC 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sequence RASENVDKYGNSFMH)《序列識別碼:6(SEQ ID NO: 6)》《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的序列》;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2(LC CDR2)包含序列RASELQW(sequence RASELQW)《序列識別碼:7(SEQ ID NO: 7)》《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及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3(LC 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sequence 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SEQ ID NO: 8)》《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 (a)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 (HC)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1(HC CDR1)包含序列DVYMS(sequence DVYMS)《序列識別碼:3(SEQ ID NO: 3)》《或一個假設V沒有改變,其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2(HC 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LQG(sequence RIDPENGDTKYDPKLQG)《序列識別碼:4(SEQ ID NO: 4)》《或一個選擇性假設L沒有改變,其差異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的序列》,及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3(HC 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SEQ ID NO: 5)》《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以及 (b)一個免疫球蛋白輕鏈(light chain immunoglobulin (LC))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1(LC 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sequence RASENVDKYGNSFMH)《序列識別碼:6(SEQ ID NO: 6)》《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的序列》,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2(LC CDR2)包含序列RASELQW(sequence RASELQW)《序列識別碼:7(SEQ ID NO: 7)》《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及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3(LC 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sequence 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SEQ ID NO: 8)》《或一個與之差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 (a)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可變區節段,包含: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1(HC CDR1)包含序列DVYMS(sequence DVYMS)《序列識別碼:3(SEQ ID NO: 3)》,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2(HC 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LQG《序列識別碼:4(SEQ ID NO: 4)》,和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3(HC 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SEQ ID NO: 5)》;及 (b)一個免疫球蛋白輕鏈(light chain immunoglobulin (LC))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1(LC 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sequence RASENVDKYGNSFMH)《序列識別碼:6(SEQ ID NO: 6)》,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2(LC CDR2)包含序列RASELQW(sequence RASELQW)《序列識別碼:7(SEQ ID NO: 7)》,和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3(LC 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sequence 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SEQ ID NO: 8)》。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重鏈可變區(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 (VH))序列識別碼:1(SEQ ID NO: 1)的胺基酸序列(amino acid sequence)。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輕鏈可變區(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 (VL))序列識別碼:2(SEQ ID NO: 2)的胺基酸序列。於又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重鏈可變區序列識別碼:1(SEQ ID NO: 1)的胺基酸序列和輕鏈可變區序列識別碼:2(SEQ ID NO: 2)的胺基酸序列。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buffering agent)呈現一個約5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1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2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約1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約5毫莫耳至約20毫莫耳、約1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約5毫莫耳至約30毫莫耳、約10毫莫耳至約25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或更少、約100毫莫耳或更少、約75毫莫耳或更少、約50毫莫耳或更少、約40毫莫耳或更少、約30毫莫耳或更少、約25毫莫耳或更少、或約10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5毫莫耳、約10毫莫耳、約20毫莫耳、約25毫莫耳、約30毫莫耳、約40毫莫耳、約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約70毫莫耳、約80毫莫耳、約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40毫莫耳、或約150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buffering agent)呈現一個約10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2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如25毫莫耳。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係以一個約25毫莫耳的濃度呈現。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呈現一個約1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的濃度,濃度例如約5毫莫耳至約20毫莫耳如10毫莫耳。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呈現一個約10毫莫耳的濃度。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係一個檸檬酸緩衝劑(citrate buffer)或一個磷酸緩衝劑(phosphate buffer)。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磷酸鈉(sodium phosphate);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磷酸鈉,濃度為約5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如25毫莫耳。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檸檬酸鈉(sodium citrate);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檸檬酸鈉,濃度為約5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5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約10毫莫耳至約30毫莫耳如約10毫莫耳或約25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係一個組胺酸緩衝劑(histidine buffer);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組胺酸(histidine),濃度為約5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或約2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如25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提供一個酸鹼值(pH)約5.5至約7.5,例如約6.0至約7.0,例如約6.3至約6.7或約6.4至約6.6,如約5.5、約6、約6.5、或約7。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磷酸鈉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約7.0。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檸檬酸鈉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約6.0或6.5。於又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組胺酸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約6.5。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緩衝劑包含精胺酸(arginine)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約7.0。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更進而包含一個張度劑(tonicity agent)。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呈現一個約10毫莫耳(mM)至約5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45毫莫耳至約155毫莫耳、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35毫莫耳至約1 65毫莫耳、約13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或約12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200毫莫耳或更少、約160毫莫耳或更少、約150毫莫耳或更少、約120毫莫耳或更少、約110毫莫耳或更少、約100毫莫耳或更少、約80毫莫耳或更少、或者約75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約70毫莫耳、約75毫莫耳、約80毫莫耳、約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40毫莫耳、約150毫莫耳、約160毫莫耳、約170毫莫耳、約180毫莫耳、約190毫莫耳、或約200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的使用濃度係以一個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的使用係以一個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75毫莫耳。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的使用係以一個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100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sodium chloride)。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並且其使用係在一個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150毫莫耳。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並且其使用係在一個約55毫莫耳至約95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75毫莫耳。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並且其使用係以一個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100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提供一個張度約150毫滲透莫耳/升(mOsm/L)至約400毫滲透莫耳/升、約16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90毫滲透莫耳/升、約17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80毫滲透莫耳/升、約18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70毫滲透莫耳/升、約19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60毫滲透莫耳/升、約20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70毫滲透莫耳/升、約21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60毫滲透莫耳/升、約22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升、約20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升、約22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40毫滲透莫耳/升、或約22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40毫滲透莫耳/升、約23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30毫滲透莫耳/升、或約24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20毫滲透莫耳/升、或約250毫滲透莫耳/升至約300毫滲透莫耳/升,例如約250毫滲透莫耳/升、約260毫滲透莫耳/升、270毫滲透莫耳/升、280毫滲透莫耳/升、290毫滲透莫耳/升、300毫滲透莫耳/升、310毫滲透莫耳/升、320毫滲透莫耳/升、330毫滲透莫耳/升、340毫滲透莫耳/升、或350毫滲透莫耳/升。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不包含一個張度劑(tonicity agent)。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約5.5至約7,例如約6至約6.5,例如約5.5至約6,例如約6.5至約7。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更進而包含一個界面活性劑(surfactan),例如一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nonionic surfactant)。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界面活性劑呈現一個約0.005%至約0.1%《重量/體積》的濃度,例如約0.01%至約0.05%、約0.015%至約0.04%、約0.02%至約0.03%、約0.01%至約0.03%、約0.02%至約0.04%、約0.01%至約0.02%、約0.02%至約0.1%、約0.005%至約0.05%、約0.05%至約0.1%;例如約0.1%或更少、約0.075%或更少、約0.05%或更少、約0.02%或更少、或約0.01%或更少;或約0.005%、約0.01%、約0.015%、約0.02%、約0.025%、約0.03%、約0.035%、約0.04%、約0.05%、約0.06%、約0.07%、約0.08%、約0.09%、或約0.1%。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界面活性劑呈現一個約0.01%至約0.05%的濃度,例如約0.02%。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界面活性劑是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吐溫80(TWEEN® 80)》。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界面活性劑是聚山梨醇酯80,且呈現一個約0.01%至約0.03%的濃度,例如約0.02%。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不包含一個界面活性劑例如一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安定劑(stabilizing agent)。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呈現一個約50毫莫耳(mM)至約20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25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45毫莫耳至約155毫莫耳、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35毫莫耳至約165毫莫耳、約13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或約15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例如約200毫莫耳或更少、約160毫莫耳或更少、約150毫莫耳或更少、約120毫莫耳或更少、約110毫莫耳或更少、約100毫莫耳或更少、約80毫莫耳或更少、或約75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約70毫莫耳、約75毫莫耳、約80毫莫耳、約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40毫莫耳、約150毫莫耳、約160毫莫耳、約170毫莫耳、約180毫莫耳、約190毫莫耳、或約200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使用的一個濃度,係在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例如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使用的一個濃度,係在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是一個胺基酸(amino acid)。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胺基酸是甘胺酸(glycine)、組胺酸(histidine)、精胺酸(argin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脯胺酸(proline)、離胺酸(lysine)、麩胺酸(glutamic acid),或其合併使用。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包含一個精胺酸(arginine)。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包含一個精胺酸,且其使用係在一個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的濃度。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包含一個精胺酸,且其使用係在一個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150毫莫耳。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包含一個精胺酸,且其使用係在一個約55毫莫耳至約95毫莫耳的濃度,例如約75毫莫耳。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一個組胺酸(histidine)例如做為一個安定劑。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約1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例如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 (a)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濃度為約10至約50毫克/毫升(mg/mL),例如約10至約40毫克/毫升,例如約20至約30毫克/毫升,例如約25毫克/毫升; (b)一個緩衝劑例如組胺酸,濃度為約10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例如約2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例如約25毫莫耳; (c)一個張度劑例如氯化鈉,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以及 (d)一個安定劑例如精胺酸(arginine),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200毫莫耳,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 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例如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約25毫克/毫升的一個抗體分子(antibody molecule),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約75毫莫耳的精胺酸,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 (a)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濃度為約10至約50毫克/毫升(mg/mL),例如約10至約40毫克/毫升,例如約20至約30毫克/毫升,例如約25毫克/毫升; (b)一個緩衝劑例如組胺酸,濃度為約10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例如約2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例如約25毫莫耳; (c)一個張度劑例如氯化鈉,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 (d)一個安定劑例如精胺酸(arginine),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200毫莫耳,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以及 (e)一個界面活性劑例如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濃度為約0.01%至約0.04%,例如約0.02%; 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例如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約25毫克/毫升的一個抗體分子(antibody molecule),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約75毫莫耳的精胺酸和0.02%的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一個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例如一個多元醇(polyol)或一個糖(sugar)。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碳水化合物是蔗糖(sucrose)、海藻糖(trehalose)、甘露醇(mannitol)、葡聚糖(dextran)、山梨醇(sorbitol)、肌醇(inositol)、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乳糖(lactose)、木糖(xylose)、甘露糖(mannose)、麥芽糖(maltose)、棉子糖(raffinose)、或它們的一個合併使用。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碳水化合物是蔗糖。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蔗糖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4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25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或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200毫莫耳或更少、約190毫莫耳或更少、約180毫莫耳或更少、約170毫莫耳或更少、約160毫莫耳或更少、約150毫莫耳或更少、約140毫莫耳或更少、約130毫莫耳或更少、約120毫莫耳或更少、約110毫莫耳或更少、約100毫莫耳或更少、約90毫莫耳或更少、約80毫莫耳或更少、約75毫莫耳或更少、或約60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200毫莫耳、約190毫莫耳、約180毫莫耳、約170毫莫耳、約160毫莫耳、約150毫莫耳、約140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約90毫莫耳、約80毫莫耳、約75毫莫耳、或約60毫莫耳。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蔗糖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75毫莫耳。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蔗糖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100毫莫耳。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蔗糖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150毫莫耳。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碳水化合物是山梨醇。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山梨醇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70毫莫耳至約14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或更少、約145毫莫耳或更少、約140毫莫耳或更少、約135毫莫耳或更少、約130毫莫耳或更少、約125毫莫耳或更少、約120毫莫耳或更少、約115毫莫耳或更少、約110毫莫耳或更少、約105毫莫耳或更少、或約100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150毫莫耳、約145毫莫耳、約140毫莫耳、約135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25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15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05毫莫耳、或約100毫莫耳。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山梨醇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125毫莫耳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 (a)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濃度為約10至約50毫克/毫升(mg/mL),例如約10至約40毫克/毫升,例如約20至約30毫克/毫升,例如約25毫克/毫升; (b)一個緩衝劑例如組胺酸,濃度為約10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例如約2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例如約25毫莫耳; (c)一個張度劑例如氯化鈉,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以及 (d)一個碳水化合物例如蔗糖(sucrose),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例如約100毫莫耳; 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例如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約25毫克/毫升的一個抗體分子(antibody molecule),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100毫莫耳的蔗糖(sucrose),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 (a)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濃度為約10至約50毫克/毫升(mg/mL),例如約10至約40毫克/毫升,例如約20至約30毫克/毫升,例如約25毫克/毫升; (b)一個緩衝劑例如組胺酸,濃度為約10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例如約2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例如約25毫莫耳; (c)一個張度劑例如氯化鈉,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 (d)一個碳水化合物例如蔗糖(sucrose),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例如約100毫莫耳;以及 (e)一個界面活性劑例如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濃度為約0.01%至約0.04%,例如約0.02%; 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例如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約25毫克/毫升的一個抗體分子(antibody molecule),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100毫莫耳的蔗糖(sucrose)和約0.02%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 (a)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濃度為約10至約50毫克/毫升(mg/mL),例如約10至約40毫克/毫升,例如約20至約30毫克/毫升,例如約25毫克/毫升; (b)一個緩衝劑例如檸檬酸鈉(sodium citrate),濃度為約15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例如約25毫莫耳; (c)一個張度劑例如氯化鈉,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以及 (d)一個碳水化合物例如蔗糖(sucrose),濃度為約50毫莫耳(mM)至約150毫莫耳,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 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例如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約25毫克/毫升的一個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的檸檬酸鈉、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75毫莫耳的蔗糖(sucrose),其中,本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聚合物(polymer),例如一個親水性的(hydrophilic)聚合物。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聚合物是一個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葡聚糖(dextran)、羥基乙基澱粉(hydroxyl ethyl starch)《HETA》、或明膠(gelatin)。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防腐劑(preservative)。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防腐劑是苯甲醇(benzyl alcohol)、間甲酚(m-cresol)、或酚類(phenol)。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高分子量(high molecular weight;HMW)種類(species)的水準(level)係少於約20%、少於約19%、少於約18%、少於約17%、少於約16%、少於約15%、少於約14%、少於約13%、少於約12%、少於約10%、少於約9%、少於約8%、少於約7%、少於約6%、少於約5%、少於約4%、少於約3%、少於約2%、少於約1%;例如,在貯存以前、或貯存於4℃至少約1星期以後、或貯存於5℃至少約1星期以後、或貯存於40℃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高分子量種類的水準在貯存以前係少於約2%。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高分子量種類的水準在貯存於5℃至少4星期以後係少於約2%。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低分子量(low molecular weight;LMW)種類(species)的水準(level)係少於約20%、少於約19%、少於約18%、少於約17%、少於約16%、少於約15%、少於約14%、少於約13%、少於約12%、少於約10%、少於約9%、少於約8%、少於約7%、少於約6%、少於約5%、少於約4%、少於約3%、少於約2%、少於約1%;例如,在貯存以前、或貯存於4℃至少約1星期以後、或貯存於5℃至少約1星期以後、或貯存於40℃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低分子量種類的水準在貯存以前係少於約1%。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高分子量(HMW)和低分子量(LMW)種類(species)的水準係低於約30%、低於約29%、低於約28%、低於約27%、低於約26%、低於約25%、低於約24%、低於約23%、低於約22%、低於約21%、低於約20%、低於約19%、低於約18%、低於約17%、低於約16%、低於約15%、低於約14%、低於約13%、低於約12%、低於約10%、低於約9%、低於約8%、少於約7%、少於約6%、少於約5%、少於約4%、少於約3%、少於約2%、少於約1%;例如,在貯存以前、或貯存於4℃至少約1星期以後、或貯存於5℃至少約1星期以後、或貯存於40℃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種類的水準在貯存以前係少於約2%。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分子約90%或更多、約92%或更多、約94%或更多、約95%或更多、約96%或更多、約97%或更多、約98%或更多、約99%或更多係以單體物(monomers)呈現,例如,在貯存以前、或貯存於5℃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1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2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3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4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5星期以後、於5℃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40℃至少約6星期以後。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分子約90%或更多,在貯存以前,係以單體物呈現。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分子約98%或更多,於5℃貯存4星期以後,係以單體物呈現。本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分子約95%或更多,於40℃貯存4星期以後,係以單體物呈現。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單體物種類的水準係藉由高效液相層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來確定,例如,凝膠滲透高效液相層析法(gel perme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GP HPLC)。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的單體物性質(monomeric nature)之確定,係藉由分子排阻高效液相層析法(size exclus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C-HPLC)、結合測定法(binding assay)、表面電荷測定法(surface charge assay)、生物檢定法(bioassay)、或高分子量(HMW)種類對低分子量(LMW)種類的比例。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高分子量種類的水準係藉由動態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來確定。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分子的純度(purity),例如,於5℃貯存4星期後,係至少約90%、至少約91%、至少約92%、至少約93%、至少約94%、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至少約99%。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分子的純度,例如,於40℃貯存4星期後,係至少約80%、至少約82%、至少約84%、至少約86%、至少約88%、至少約90%、至少約92%、至少約93%、至少約94%、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至少約99%。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的純度《或異質性(heterogeneity)》係藉由偵測配方設計中的完整的重鏈和輕鏈《例如,在一個減縮樣本(reduced sample)中》或完整的免疫球蛋白《例如,在一個未減縮樣本(non-reduced sample)中》來確定。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係一個液體配方設計(liquid formulation)。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係一個冷凍乾燥配方設計(lyophilized formulation)。
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係用來治療或預防一個個體的登革病毒。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係用來治療一個有登革病毒的個體。於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係用來預防一個有登革病毒的個體。
於另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裝置,例如一個注射裝置(injection device),包含有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配方設計,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於另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容器,包含有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配方設計,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於又另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套組(kit)包含有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配方設計,或一或多個容器(containers)包含有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配方設計,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和該配方設計投與給一個個體的指引。
於另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製作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併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和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或更多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例如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的化合物《例如,一個緩衝劑、一個張度劑、一個安定劑、一個界面活性劑、一個碳水化合物、或一個胺基酸,如本說明書所描述者》。
於又另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的方法,該方法包含投與一個有效數量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給一個有登革病毒或處於登革病毒危險的個體,用來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
於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用於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 於另一個面向,本發明著重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藥劑學配方設計的用途,係一個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的藥劑(medicament)的製造。
本說明書揭示之任何配方設計及用途可以包括一個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登革抗體分子。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抗體分子《例如,一個單獨的(isolated)、重組的(recombinant)、或人源化(humanized)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全部》以下如 清單 1List 1)所示之性質: a) 以高親和力(affinity)結合於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例如,來自任何登革病毒血清分型(serotypes),如DV-1、DV-2、DV-3、或DV-4的一個或多個EDIII,如所有四種EDIII來自DV-1、DV-2、DV-3、或DV-4》;高親和力例如具有一個離解常數(dissociation constant(K D))少於約100奈莫耳(nM),通常是約10奈莫耳,而更通常是約10-0.01奈莫耳、約5-0.01奈莫耳、約3-0.05奈莫耳、約1-0.1奈莫耳、或更強,例如少於80、70、60、50、40、30、20、10、8、6、4、3、2、1、0.5、0.2、0.1、0.05、或0.01奈莫耳; b) 以高親和力(affinity)結合於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DV-4EDIII),高親和力例如具有一個離解常數少於約100奈莫耳,如約10奈莫耳、如約10-1奈莫耳或更強,例如少於約10、8、6、5、4、或3奈莫耳; c)  以較大於抗體A11《本說明書也稱為4E5A》及/或抗體4E11的親和力結合於DV-4及/或DV-3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親和力例如至少2、3、4、5、6、8、10、12、15、100、1,000、5,000、或10,000倍大的親和力; d)  中和登革病毒《例如,一個或多個DV-1、DV-2、DV-3、和DV-4,例如DV-1、DV-2、DV-3、和DV-4的全體》,例如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focus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 e)  中和DV-4,係使用一個比抗體A11及/或抗體4E11較優越的(improved)半數抑制濃度(Concentration of 50 % inhibition;IC50)中和DV-4,例如,至少2、3、4、5、6、8、10、12、25、50、75、100、or 1,000-倍優越的半數抑制濃度如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 f)  發生突變(mutation)《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deletion)、一個嵌入(insertion)、一個取代(substitution)如一個保留型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係在一個或多個相對於A11的位置例如在可變區重鏈(VH)及/或可變區輕鏈(VL),例如在一個或多個互補決定區(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s;CDRs)或架構區域(framework regions),; g)  發生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deletion)、一個嵌入(insertion)、一個取代(substitution)如一個保留型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例如一個取代,例如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取代; h)  發生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deletion)、一個嵌入(insertion)、一個取代(substitution)如一個保留型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例如一個欠缺,位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 i)  發生二者突變,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deletion)、一個嵌入(insertion)、一個取代(substitution)如一個保留型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例如一個取代,例如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以及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deletion)、一個嵌入(insertion)、一個取代(substitution)如一個保留型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例如一個欠缺,位在與A11相關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 j)  發生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deletion)、一個嵌入(insertion)、一個取代(substitution)如一個保留型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例如一個取代,例如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並且具有較優越的《例如相對於A11》結合及/或中和登革病毒於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的DV-1、DV-2、DV-3、和DV-4; K)  發生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欠缺,位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並且具有較優越的《例如相對於A11》結合及/或中和登革病毒於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的DV-1、DV-2、DV-3、和DV-4,例如於DV-4; l)  發生二者突變,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取代,例如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以及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欠缺,位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並且具有較優越的《例如相對於A11》結合及/或中和登革病毒於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的DV-1、DV-2、DV-3、和DV-4,例如於DV-4; m)  顯示增進的結合在一個或多個DV-1株(DV-1 strains)、一個或多個DV-2株、一個或多個DV-3株、一個或多個DV-4株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例如一個或多個:DENV-4 BC2、DENV-4-Sing10、DENV-4 NewCal09、DENV-4 Phil56、DENV-4 Thailand/1997、DENV-3 Sing09、DENV-3 Nic10、DENV-4 Brazil/2011、DENV-4 Venezuela/2008、DENV-4 Colombia/1997、DENV-3 H87、DENV-3 Puerto Rico/1977、DENV-3 Cambodia/2008、DENV-2 Peru95、DENV-2 Sing08、DENV-2 NGC、DENV-2 Venezuela/2007、DENV-2 Vietnam/2007、DENV-1 Hawaii/1944、DENV-2 New Guinea/1944 (NGC)、DENV-3 Philippines/1956 (H87)、DENV-4 Mexico/1997 (BC287/97)、和 DENV-4 H241,例如伴隨至少2、3、4、5、6、8、10、12、25、50、75、100、或1,000-倍較大的親和力(affinity); n)  破壞在病毒粒子(virion)表面上的封套(E)蛋白質(E protein)的自然構造(native structure),例如可能引起病毒的滅能作用(inactivation); o)  特異性地結合於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上的一個表位(epitope),例如,與一個A11或B11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辨識的表位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p)  呈現相同或相似的結合親和力或特異性(specificity)、或二者,如同一個 1Table 1)的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 C88; q)  呈現相同或相似的結合親和力或特異性(specificity)、或二者,如同一個描述於 1的抗體分子《例如,一個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例如,D88、A48、F38、F108、或 C88; r)  呈現相同或相似的結合親和力或特異性(specificity)、或二者,如同一個抗體分子《例如,一個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包含一個描述於 2Table 2)的胺基酸序列(amino acid sequence); s)  抑制例如競爭性抑制(competitively inhibit)一個第二抗體分子結合至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其中該第二抗體分子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例如選自 1的一個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 C88; t)  用一個第二抗體分子結合相同或一個覆蓋型表位(overlapping epitope)至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其中該第二抗體分子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例如選自 1的一個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 C88; u)  用一個第二抗體分子競爭結合或結合相同表位,其中該第二抗體分子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例如選自 1的一個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 C88; v)  具有一個或多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的生物性質(biological properties),例如選自 1的一個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 C88; w)  具有一個或多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的藥物動力學性質(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例如選自 1的一個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 C88; x)  抑制一個或多個登革病毒活性,例如中和該病毒《舉例來說,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focus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測量》。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在與A11相關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在與A11相關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的欠缺,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二者突變,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和一個突變《例如,一個或多個的一個欠缺、一個嵌入、一個取代如一個保留型取代》例如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的欠缺,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的欠缺,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二者,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和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heavy chain FW1)的26位置(position 26)的欠缺,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產生二者,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互補決定區1之區域的T33V突變和一個在相對於A11的重鏈架構區域1的26位置的欠缺,且結合一個或多個前述 清單 1的功能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能以高親和力結合至《如DV-1、DV-2、DV-3、或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高親和力例如一個解離常數(K D)少於約100奈莫耳(nM),通常是約10奈莫耳,而更常見的是約10-0.01奈莫耳、約5-0.01奈莫耳、約3-0.05奈莫耳、或約1-0.1奈莫耳,或更強,例如低於約80、70、60、50、40、30、20、10、8、6、4、3、2、1、0.5、0.2、0.1、0.05、或 0.01奈莫耳。 另外一個例子,抗體分子可能以高親和力結合至DV-4 EDIII,高親和力例如一個解離常數(K D)少於約100奈莫耳(nM),例如約10奈莫耳,例如約10-1奈莫耳,或更強,例如低於約10、8、6、5、4、或3奈莫耳。更進一步,抗體分子可能以一個比抗體A11及/或抗體4E11更優越的(improved)半數抑制濃度(Concentration of 50 % inhibition;IC50)來中和DV-4,例如至少2、3、4、5、6、8、10、12、100、1,000-倍更優越的半數抑制濃度,例如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focus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測量親和力係藉由競爭型(competition)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或表面電漿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測量親和力係藉由一個或多個表面電漿共振生物分子交互作用分析系統(BIAcore)、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或流式細胞技術(flow cytometry)。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anti-dengue antibody molecule)係一個人源化(humanized)抗體分子並且具有一個或多個《如1、2、3、4、5、6、7、8、9、10、11、12、13、14、15、16、或全部》前述 清單 1中的性質,例如清單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以高親和力結合於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高親和力例如以一個較低於一個鼠類(murine)抗登革抗體分子如4E11、A11或B11之解離常數至少約10%、20%、30%、40%、50%、60%、70%、80% 或 90%的解離常數。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的表現量(expression level of the antibody molecule)是較高的,例如,比一個鼠類抗體分子例如本說明書描述之一個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至少約0.5、1、2、3、4、5、6、7、8、9 or 10-倍較高表現量。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係表現於哺乳動物細胞中例如人類或齧齒動物細胞中。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降低一個或多個登革病毒活性,係用一個一個較低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concentration at 50% inhibition),例如至少比一個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本說明書描述之一個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的半數抑制濃度較低約10%、20%、30%、40%、50%、60%、70%、80% 或 90%。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登革病毒活性被中和,例如在Tharakaramana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3 Apr 23;110(17):E1555-64. doi: 10.1073/pnas.1303645110.  Epub 2013 Apr 8所描述的減焦中和試驗中,該文獻全體及其補充資料也併入本說明書做為參考。其他可用來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包括:例如,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為基礎的微量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MN)分析法(assay)《例如,Vorndam 等人, Am J Trop Med Hyg2002;66:208-212所描述》和螢光流式細胞分選儀(fluorescent antibody cell sorter)為基礎的樹突狀細胞特異性細胞間黏附分子-3-辨認非整合素(DC-specific ICAM-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表達者(expresser)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分析法《例如,Martin 等人, J Virol Methods2006;134:74-85所描述》。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降低登革病毒的傳輸(transmission)《例如,降低一個個體(例如人類)和一個蚊子之間的傳輸》,例如,藉由本說明描述的一個蚊子模型(mosquito model)來測量,降低至少約10%、20%、30%、40%、50%、60%、70%、80%、或90%。
於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較優越的能力去降低登革病毒的傳輸《例如,具有一個較優越的能力去降低一個個體(例如人類)和一個蚊子之間的傳輸》,例如,藉由本說明描述的一個蚊子模型(mosquito model)來測量,至少約0.5、1、2、3、4、5、6、7、8、9 或10倍較高於一個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一個本說明描述的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如4E11、A11、或B11。
於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降低蚊子病毒載量(viral load)《例如,一隻蚊子攜帶的病毒的數量、及/或感染力(infectivity)》,例如,藉由本說明描述的一個蚊子模型來測量,至少約10%、20%、30%、40%、50%、60%、70%、80%、或90%。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較優越的安定性(stability),例如,在活體內( in vivo)或在體外( in vitro)比一個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一個本說明描述的鼠類抗登革抗體分子如4E11、A11、或B11,至少0.5、1、2、3、4、5、6、7、8、9或10倍的較為安定。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至少一個抗原結合區(antigen-binding region)例如一個可變區(variable region)或其一個抗原結合區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選自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前述序列之任一者大致上一致的序列(sequence)《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來源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至少一、二、三、或四個可變區,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所述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前述序列之任一者大致上一致的序列(sequence)《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來源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至少一個或二個重鏈可變區(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s),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所述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前述序列之任一者大致上一致的序列(sequence)《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來源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至少一個或二個輕鏈可變區(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s),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所述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前述序列之任一者大致上一致的序列(sequence)《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來源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纈胺酸(valine)位在重鏈可變區(VH region)中的33位置(position 33)《例如,一個T33V突變(T33V mutation)》,例如相對於4E5A及/或4E11或一個表1的抗體。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位在重鏈可變區例如相對於4E5A或一個表1的抗體的欠缺26(del26)《在26位置的欠缺(deletion at position 26)》。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二者,有一個位在33位置的纈胺酸《例如,一個T33V突變》、也有一個位在重鏈可變區例如相對於4E5A或一個表1的抗體的欠缺26。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s;CDRs),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所述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前述序列之任一者大致上一致的序列(sequence)《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的一個重鏈可變區。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一個包含了一個顯示於表3的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的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或者整體全部的互補決定區》。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或多個互補決定區《或者整體全部的互補決定區》具有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或更多的改變,例如,相對於顯示於表3的互補決定區之胺基酸取代、嵌入、或欠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一個包含了一個顯示於表3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的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或者整體全部的互補決定區》。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或多個互補決定區《或者整體全部的互補決定區》具有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或更多的改變,例如,相對於顯示於表3的互補決定區之胺基酸取代、嵌入、或欠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一個包含了一個顯示於表3的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的至少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互補決定區《或者整體全部的互補決定區》。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或多個互補決定區《或者整體全部的互補決定區》具有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或更多的改變,例如,相對於顯示於表3的互補決定區之胺基酸取代、嵌入、或欠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全部六個互補決定區,或緊密相關的互補決定區例如互補決定區是一致的或具有至少一個胺基酸變更,但不多於二個、三個或四個變更《例如,取代如保留型取代、欠缺、或嵌入》。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包括任何本說明書描述的互補決定區。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一個重鏈可變區的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喬西亞高變環(Chothia hypervariable loops),或者至少來自那些接觸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高變環胺基酸。舉例來說,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提供的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序列識別碼9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VHCDR1 of SEQ ID NO: 9)、一個序列識別碼10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VHCDR2 of SEQ ID NO: 10)、和一個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VHCDR3 of SEQ ID NO: 5)。本說明書提供的一個抗體分子也可以具有一個序列識別碼1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一個序列識別碼10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和一個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本說明書提供的一個抗體分子也可以具有一個序列識別碼22、24、26、28、或30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一個序列識別碼10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和一個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並可選擇地結合本說明書描述的重鏈可變區,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一個輕鏈可變區的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喬西亞高變環(Chothia hypervariable loops),或者至少來自那些接觸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高變環胺基酸。舉例來說,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提供的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序列識別碼6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VHCDR1 of SEQ ID NO: 6)、一個序列識別碼7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VHCDR2 of SEQ ID NO: 7)、和一個序列識別碼8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VHCDR3 of SEQ ID NO: 8)。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一個重鏈可變區的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卡巴特高變環(Kabat hypervariable loops),或者至少來自那些接觸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高變環的胺基酸。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係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一個輕鏈可變區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卡巴特高變環(Kabat hypervariable loops),或者至少來自那些接觸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高變環的胺基酸。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的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高變環,或者至少來自那些接觸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高變環的胺基酸。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來自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的全部六個高變環,或者至少來自那些接觸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高變環的胺基酸,或者緊密相關的高變環例如是高變環一致的或具有至少一個胺基酸變更,但不多於二個、三個或四個變更《例如,取代如保留型取代、欠缺、或嵌入》。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高變環(hypervariable loops),這些環具有相同的正準結構(canonical structures)如同相對應的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高變環,例如該相同正準結構如同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的重鏈及/或輕鏈可變區塊(variable domain)的至少環1(loop 1)及/或環2;參照:如Chothia 等人, (1992) J. Mol. Biol. 227 799-817;Tomlinson 等人, (1992) J. Mol. Biol.227:776-798,關於高變環正準結構的描述說明。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例如,全部》來自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CDRs),具有一個揭示在 3的胺基酸序列(amino acid sequence)、或一個基本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例如,全部》來自輕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CDRs),具有一個揭示在 3的胺基酸序列(amino acid sequence)、或一個基本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例如,全部》來自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具有一個揭示在 3的胺基酸序列、或一個基本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例如,全部》來自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CDRs),具有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 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胺基酸序列(amino acid sequence)、或一個基本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例如,全部》來自輕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CDRs),具有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例如一個 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胺基酸序列(amino acid sequence)、或一個基本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例如保留型取代》。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六個本說明書描述的互補決定區,例如在 2的一個輕鏈和重鏈可變區的序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選自表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VHCDR1)、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VHCDR2)、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VHCDR3)、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VLCDR1)、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VLCDR2)、和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VLCDR3),此六個互補決定區(CDRs)可以全部是卡巴特定義(Kabat-defined)、全部是喬西亞定義(Chothia-defined)、或一些卡巴特和一些喬西亞定義,舉例來說,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可以選自序列識別碼:3、9、14、15、22、24、26、28、或30;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可以選自序列識別碼:4、10、或35;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可以選自序列識別碼:5;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可以選自序列識別碼:6;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可以選自序列識別碼:7;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可以選自序列識別碼:8。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的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heavy chain variable framework)可以選自:(a)一個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包括至少80%、85%、87%、90%、92%、93%、95%、97%、98%、或最好地100%的胺基酸殘基(amino acid residues),係來自一個人類的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例如一個來自人類成熟抗體(mature antibody)、人類胚源序列(germline sequence)、或人類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的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殘基;(b)一個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包括至少20%至80%、40%至60%、60% 至90%、或70% 至95%的胺基酸殘基(amino acid residues),係來自一個人類的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例如一個來自人類成熟抗體(mature antibody)、人類胚源序列(germline sequence)、或人類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的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殘基;(c)一個非人類架構《例如:一個齧齒類架構》;或(d)一個非人類架構但已經過改良,例如移除抗原性(antigenic)或細胞毒性的(cytotoxic)決定因子(determinants)如免疫接種(de-immunized)、或部分人源化(partially humanized)。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區包括一個輕鏈或重鏈可變區架構序列至少70、75、80、85、87、88、90、92、94、95、96、97、98、99%或完全與一個人類胚源基因(germline gene)節段(segment)的重鏈可變區或輕鏈可變區的架構(frameworks)一致。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的重鏈可變區《例如,其中的架構區域》包含一個或多個來自一個人類重鏈可變區的位置,例如人類重鏈胚源編碼(germline-encoded)的胺基酸序列如在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的架構1(FW1)、架構2、架構3、和架構4發現的位置。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可選擇性的結合前面文章中討論過的重鏈可變區殘基(VH residues),抗登革抗體的輕鏈可變區《例如,其中的架構區域》包含一個或多個來自一個人類輕鏈可變區的位置例如人類輕鏈胚源編碼的胺基酸序列如在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或全部》的架構1(FW1)、架構2、架構3、和架構4發現的位置。
舉例來說,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6、7、8、9、10、15、20、25、30、或全部》殘基,符合來自表5的一個人類胚源序列(germline sequence)的重鏈或輕鏈架構1(FW1)、架構2、架構3、和架構4區域。更具體地,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重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重鏈可變區架構1(VH FW1)殘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重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重鏈可變區架構2(VH FW2)殘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重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重鏈可變區架構3(VH FW3)殘基;以及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重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重鏈可變區架構4(VH FW4)殘基。再者,加上可選擇性的結合前面文章中討論過的重鏈可變區殘基(VH residues),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輕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輕鏈可變區架構1(VL FW1)殘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輕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輕鏈可變區架構2(VL FW2)殘基;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輕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輕鏈可變區架構3(VL FW3)殘基;以及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或15、或全部》表6的一個輕鏈可變區胚源序列的輕鏈可變區架構4(VL FW4)殘基。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重鏈架構VH1-18*01、JH4*01及/或輕鏈架構Vk4-1*01、Jk2*02。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塊(heavy chain variable domain)具有至少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十五、二十或更多的胺基酸改變例如胺基酸取代、嵌入、或欠缺,從一個表1的胺基酸序列如B11、D88、A48、F38、F108、或 C88,例如在整個可變區中的架構區(FR region;framework region)的胺基酸序列。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塊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5、10、15、或20、或全部》的表1的一個抗體如A11的胺基酸序列之:Q在位置3、V在位置5、一個E欠缺在位置6、V在位置12、K在位置13、K在位置20、V在位置21、K在位置24、一個S欠缺在位置26、V在位置33、R在位置39、A在位置41、G在位置43、M在位置49、L在位置65、R在位置68、V在位置69、M在位置71、T在位置77、M在位置82、E在位置83、R在位置85、R在位置88、D在位置90、A或V或S在位置98、和S在位置117。 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這些突變的一個抗體的實例包括A48、B48、C88、F38、F108、和D48。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人源化重鏈(humanized heavy chain)含有一個或多個的表1的一個抗體如A11的胺基酸序列之:Q在位置3、V在位置5、一個E欠缺在位置6、V在位置12、K在位置13、K在位置20、V在位置21、K在位置24、R在位置39、A在位置41、G在位置43、M在位置49、L在位置65、R在位置68、V在位置69、M在位置71、T在位置77、M在位置82、E在位置83、R在位置85、R在位置88、D在位置90、A或V或S在位置98、和S在位置117。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這些突變的一個抗體的一個實例是A68。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和可選擇性的結合本說明書描述之重鏈取代例如於前面文章所討論者》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輕鏈可變區塊(light chain variable domain)具有至少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十五、二十或更多的胺基酸改變例如胺基酸取代、嵌入、或欠缺,從一個表1的胺基酸序列如B11、D88、A48、F38、F108、或 C88,例如在整個可變區中的架構區的胺基酸序列。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輕鏈可變區塊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5、10、15、或全部》的表1的一個抗體如B11、D88、A48、F38、F108、或C88的胺基酸序列之:D在位置1、I在位置2、S在位置7、E在位置17、P在位置44、V在位置62、D在位置64、G在位置72、S在位置80、S在位置81、L在位置82、Q在位置83、E在位置85、V在位置89、Y在位置91、和Q在位置104。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或輕鏈可變區塊(variable domain)、或二者包括一個胺基酸序列,係大致地與本說明書揭示的一個胺基酸一致,例如至少80%、85%、90%、92%、95%、97%、98%、99%或更高地與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如表1的一個抗體如D88、A48、F38、F108、or C88的一個可變區(variable region)一致;或者至少1、2、3、4、或 5個殘基、但少於40、30、20、或10個殘基係與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的一個可變區不相同。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或輕鏈可變區、或二者包括一個胺基酸序列,係由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核酸序列(nucleic acid sequence)編碼,或是一個核酸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e)至一個編碼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其補體(complement)的核酸序列,例如在本說明書描述的低嚴格度、中嚴格度、高嚴格度、或其他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ation)情形下。本申請案亦揭示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或輕鏈可變區、或二者包括一個胺基酸序列,係由表4的一個核酸序列或其補體編碼,例如在本說明書描述的低嚴格度、中嚴格度、高嚴格度、或其他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ation)情形下。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係至少80%、85%、90%、92%、95%、97%、98%、99%或更高地與表4的序列或其一個部分一致。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至少一、二、三、或四個抗原結合區(antigen-binding regions)如可變區(variable regions),具有一個表2所揭示的胺基酸序列,或一個大致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此一致,或者不多於1、2、5、10、或15個胺基酸殘基與表2所示之序列相異》。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一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區塊,由一個具有編碼表1的抗體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一個核苷酸序列(nucleotide sequence)的核酸、或是與核苷酸序列的任一者大致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此一致,或者不多於3、6、15、30、或45個核苷酸與核苷酸序列的任一者相異》來編碼。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和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抗體分子,可選擇性的結合登革病毒,包含: (a)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D V YMS 《序列識別碼:3(SEQ ID NO: 3)》《或假設 V 未改變、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一個互補決定區2(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 L QG《序列識別碼:4》《或假設 L 未改變、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以及 一個互補決定區3(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b)一個輕鏈可變區節段包含: 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 《序列識別碼:6(SEQ ID NO: 6)》《或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一個互補決定區2(CDR2)包含序列RASELQW《序列識別碼:7》《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以及 一個互補決定區3(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互補決定區1的 V 係未改變的;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互補決定區2的 L 係未改變的;以及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互補決定區1的 V 和重鏈互補決定區2的 L 二者皆未改變。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1具有序列QVQLVQSGAEVKKPGASVKVSCKAGFNIK《序列識別碼:11》,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11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2(VH FW2)具有序列WVRQAPGQGLEWMG《序列識別碼:84》,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4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2具有序列WVRQAPEQGLEWMG《序列識別碼:85》,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5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抗體分子,可結合登革病毒,包含: (a)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架構1包含一個相對於序列識別碼:33的位置26的欠缺; 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D T YMS《序列識別碼:14》《或假設 T 未改變、不多於1、2、3或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或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D V YMS《序列識別碼:3》《或假設 V 未改變、不多於1、2、3或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一個互補決定區2(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 L QG《序列識別碼:4》《或假設 L 未改變、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以及 一個互補決定區3(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b)一個輕鏈可變區節段包含: 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 《序列識別碼:6》《或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一個互補決定區2(CDR2)包含序列RASELQW《序列識別碼:7》《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以及 一個互補決定區3(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2具有序列WVRQAPGQGLEWMG《序列識別碼:84》,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4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2具有序列WVRQAPEQGLEWMG《序列識別碼:85》,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5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抗體分子,可選擇性的結合登革病毒,包含: (a)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D V YMS《序列識別碼:3》《或假設 V 未改變、不多於1、2、3或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一個互補決定區2(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 L QG《序列識別碼:4》《或假設 L 未改變、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以及 一個互補決定區3(CDR3)包含序列GWEGF A Y《序列識別碼:5》《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可選擇性地假設用I、K、D 或E取代 A ; (b)一個輕鏈可變區節段包含: 一個互補決定區1(CDR1)包含序列RASENVDK Y GNSFMH《序列識別碼:6》《或不多於1、2、3、4、或5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選擇性地假設用F取代 Y ; 一個互補決定區2(CDR2)包含序列RASELQW《序列識別碼:7》《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以及 一個互補決定區3(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或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與之相異的一個序列》;
從而,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互補決定區3是GWEGF I Y《序列識別碼:90》、GWEGF K Y《序列識別碼:91》、GWEGF D Y《序列識別碼:92》、或GWEGF E Y《序列識別碼:93》。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輕鏈互補決定區1是RASENVDK F GNSFMH《序列識別碼:94》。換句話說,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的位置105,在抗體A11中是丙胺酸(alanine),可以被改變成其他的殘基如一個I、K、D或R。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輕鏈的位置32,在抗體A11中是酪胺酸(tyrosine),被改變成其他的殘基如F。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本段描述的突變增進抗體分子對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親和力及/或其對於一個或多個《或全部》登革病毒的病毒株(strain)或血清分型(serotype)的中和作用活性。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1(VH FW1)具有序列QVQLVQSGAEVKKPGASVKVSCKAGFNIK《序列識別碼:11》,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11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2(VH FW2)具有序列WVRQAPGQGLEWMG《序列識別碼:84》,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4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2(VH FW2)具有序列WVRQAPEQGLEWMG《序列識別碼:85》,或一個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5的不多於1、2、3、4、或5個突變。
在此處面向的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能夠結合於登革病毒EDIII《封套(E)蛋白DIII區塊》。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或多個具有序列識別碼:3-8、14、和35的任一者的序列《或一個與之相異不多於1、2、或3個胺基酸的序列》的互補決定區,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以包含是少二、三、四、五、或六個具有序列識別碼:3-8、14、和35的任一者的序列的互補決定區。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序列識別碼:3或14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一個序列識別碼:4或3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一個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一個序列識別碼:6的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一個序列識別碼:7的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和一個序列識別碼:8的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以包含一個序列識別碼: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一個序列識別碼:4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一個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一個序列識別碼:6的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一個序列識別碼:7的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和一個序列識別碼:8的輕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至少70%、80%、85%、90%、95%、99%、或100%與序列識別碼:1為一致。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至少70%、80%、85%、90%、95%、99%、或100%與序列識別碼:80為一致。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至少70%、80%、85%、90%、95%、99%、或100%與序列識別碼:16-21、24、25、27、29、31、32、33、36、80、或81之任一者一致。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至少70%、80%、85%、90%、95%、99%、或100%與序列識別碼:2或34為一致。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是一個抗原結合區段(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二價抗原結合區段(F(ab')2;fragment, divalent antigen binding)、可變區段(Fv;fragment, variable)、或一個單鏈可變區段《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variable》。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選自IgG1、IgG2、IgG3、和IgG4的重鏈恆定區(heavy chain constant region)。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選自卡帕型或蘭達型輕鏈恆定區(light chain constant regions of kappa or lambda)的輕鏈恆定區。
抗體分子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抗體分子及/或一個人源化抗體分子。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含有一或多個源自一個人類架構胚源序列(human framework germline sequence)的架構區域(framework regions)。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能夠以一個解離常數(K D)低於約80、70、60、50、40、30、20、10、8、6、4、3、2、1、0.5、0.2、或0.1奈莫耳(nM)而結合在登革病毒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抗體分子能夠以一個解離常數低於約10、8、6、5、4、或3奈莫耳而結合在登革病毒血清分型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抗體分子能夠以至少比抗體A11或抗體4E11較大2、3、4、5、6、8、10、12、100、1,000倍的親和力結合在DV-3或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 抗體分子能夠以至少比抗體A11或抗體4E11較大2、3、4、5、6、8、10、12、25、50、75、100、或1,000倍的親和力結合在選自DENV-4 BC2、DENV-4-Sing10、DENV-4 NewCal09、DENV-4 Phil56、DENV-3 Sing09、DENV-3 Nic10、DENV-3 H87、DENV-2 Peru95、DENV-2 Sing08、DENV-2 NGC、DENV-1 Hawaii/1944、DENV-2 New Guinea/1944 (NGC)、DENV-3 Philippines/1956 (H87)、DENV-4 Mexico/1997 (BC287/97)、和DENV-4 H241的登革病毒株。 抗體分子能夠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focus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中,中和登革病毒。抗體分子能夠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中,以一個比抗體A11或抗體4E11至少2、3、4、5、6、8、10、12、50、75、或100倍較低的半數抑制濃度中和登革病毒。
在一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例如藥劑配方設計或組成物的配方設計(formulation),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和一個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載具(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arrier)、賦形劑(excipient)、或安定劑(stabilizer)如本說明書所描述者。
本發明也提供例如編碼一個抗體分子的抗體重鏈或輕鏈可變區的一個核酸如本說明書所描述者。本發明也提供例如包含一個此種核酸的表現媒介體(expression vector)。本發明也提供例如包含一個此種核酸的一個宿主細胞(host cell)。本發明另外提供例如生產一個本說明書所描述的一個抗體分子或其區段(fragment)的方法,包含在適合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的情形下培養(culturing)宿主細胞。
於一些面向,本發明提供一個包含一個配方設計如藥劑配方設計或組成物的套組(kit),包含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分子。該套組可以包含一個容器(container),而該容器可以有抗體分子於其中。該套組也可以包含一個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載具、賦形劑、或安定劑,可選擇性地與抗體分子混合。該套組也可以包含一個遞送裝置(delivery device)如包含一個注射器(syringe)或注射針(needle)。該套組也可以包含使用指引。
於一些面向,本發明提供一個中和登革病毒的方法,包含: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接觸該登革病毒,該配方設計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登革病毒是血清分型DV-1、DV-2、DV-3、或DV-4。
於一些面向,本發明提供一個治療登革病毒感染的方法,包含:投與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以一個有效治療該病毒的數量、給一個有需要的個體,該配方設計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單獨的抗體分子。本方法更進而包含投與一個抗病毒劑(anti-viral agent)給該個體,例如該抗病毒劑係選自巴拉派爾《4'-C-迭氮基胞嘧啶核苷 2',3',5'-三异丁酸酯》(balapiravir;4'-C-Azidocytidine 2',3',5'-tris(2-methylpropanoate))、氯奎寧(chloroquine)、斯吉爾(celgosivir;6-Butyryl castanospermine)、伊維菌素(ivermectin)、或番木瓜葉(Carica folia)中的一個或多個。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病毒劑是一個第二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一個與第一抗登革抗體分子不同的本說明書描述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抗病毒劑是選自一個阿爾發-葡萄糖苷酶I抑制劑(alpha-glucosidase I inhibitor)《例如斯吉爾(celgosivir)》、一個腺苷核苷酸抑制劑(adenosine nucleoside inhibitor)《例如NITD008》、一個核糖核酸依賴性核糖核酸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抑制劑《例如NITD107》、一個宿主嘧啶生物合成(host pyrimidine biosynthesis)抑制劑如宿主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例如NITD-982和布喹那(brequinar)》、一個病毒NS4B蛋白質的抑制劑《例如NITD-618》、和一個亞胺醣(iminosugar)《例如UV-4》。 本方法更進一步包含投與一個疫苗給該個體例如一個登革病毒疫苗。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的投與是腸道外投與(parenteral)或靜脈注射(intravenous)。
本發明也提供一個預防的方法。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藉由投與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給一個在其時尚未感染登革病毒的個體來預防登革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舉例來說,於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降低一個病人接觸登革病毒的風險的方法,包含:投與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以一個有效降低接觸登革病毒的風險的數量、給一個有需要的個體,該配方設計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單獨的抗體分子。例如,接觸登革病毒的風險可以降低至少25%、50%、75%、80%、85%、90%、95%、97%、98%、99%或更多。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提供給一個並未感染登革病毒的病人,萬一發生感染,疾病的過程有可能比一個未接受抗體分子的相同病人的疾病過程較為緩和。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以減少登革熱發展(dengue fever developing)的風險《例如,該病人較可能經驗一個無症狀感染(asymptomatic infection)》。登革熱發展的風險比起一個未接受抗體分子的病人,可以減少至少25%、50%、75%、80%、85%、90%、95%、97%、98%、99%或更多。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登革熱(dengue fever)進展成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的風險比起一個未接受抗體分子的病人,可以減少至少25%、50%、75%、80%、85%、90%、95%、97%、98%、99%或更多。
本發明也提供一個減少或預防登革病毒的傳播(transmission)的方法《例如,減少或預防一個個體如人類和一個蚊子間的傳播》。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該個體已感染登革病毒。於其他具體模式例中,該個體在當時並未感染登革病毒、但處於登革病毒感染的風險中。舉例來說,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減少或預防登革病毒的傳播(transmission)的方法《例如,減少或預防一個個體如人類和一個蚊子間的傳播》,包含:投與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以一個有效降低登革病毒傳播的數量、給一個有需要的個體,該配方設計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單獨的抗體分子。例如,登革病毒的傳播例如藉由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蚊子模型來量測,從一個個體到一個蚊子,比起從一個未接受抗體分子的個體,能夠降低至少約10%、20%、30%、40%、50%、60%、70%、80%、或90%。從而,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從一個感染的蚊子到一個未感染的個體《例如人類》的登革病毒的傳播可以減低至少約10%、20%、30%、40%、50%、60%、70%、80%、或90%。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在生物樣本中檢測登革病毒的方法,包含:(i)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例如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中》在一個容許該抗體分子和多肽(polypeptide)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發生的情形下,接觸該樣本或該個體《以及可選擇性地,一個參考樣本或個體》以及(ii)檢測一個抗體分子和該樣本或該個體《以及可選擇性地,一個參考樣本或個體》之間的複合體(complex)的形成。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包括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該抗體分子,相對於抗體A11的一個重鏈可變區,係包含一個具有一個位置26的欠缺的重鏈可變區。舉例來說,申請專利範圍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相對於抗體A11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可以具有一個重鏈可變區帶著約1-30、5-30、10-30、15-30、或20-25個突變。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包括一個能結合在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該抗體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具有序列識別碼:3的序列、或相對於序列識別碼:3具有不多於1、2、3、4、5、10、或15個突變的一個胺基酸序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突變是取代例如保留型取代。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包括一個能結合在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該抗體包含一個重鏈架構區1,具有序列QVQLVQSGAEVKKPGASVKVSCKAGFNIK《序列識別碼:11》,或相對於序列識別碼:11具有不多於1、2、3、4、5、10、或15個突變的一個胺基酸序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突變是獨立地選自欠缺和取代例如保留型取代。本段的一個抗體分子也可以有本申請案所描述的特徵,例如先前段落中所描述者。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包括一個能結合在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該抗體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具有序列識別碼:4,或相對於序列識別碼:4具有不多於1、2、3、4、5、10、或15個突變的一個胺基酸序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突變是取代例如保留型取代。本段的一個抗體分子也可以有本申請案所描述的特徵,例如先前段落中所描述者。
在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包括一個能結合在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該抗體包含一個重鏈架構區2,具有序列WVRQAPGQGLEWMG《序列識別碼:84》或序列WVRQAPEQGLEWMG《序列識別碼:85》,或相對於序列識別碼:84或序列識別碼:85具有不多於1、2、3、4、5、或10個突變的一個胺基酸序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突變是獨立地選自欠缺和取代例如保留型取代。本段的一個抗體分子也可以有本申請案所描述的特徵,例如先前段落中所描述者。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能結合在二個或多個如三個或四個登革病毒血清分型例如選自DV-1、DV-2、DV-3、和 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對於所稱之二個或多個血清分型的每一者,帶著一個少於約80、70、60、50、40、30、20、10、8、6、4、3、2、1、0.5、0.2、0.1、0.05、或0.01奈莫耳(nM)的解離常數。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可變區(variable region),係在序列方面一致,或與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可變區有1、2、3、or 4個胺基酸不同《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架構區(FR region;framework region)》。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是一個完整抗體(full antibody)或其區段(fragment)《例如,抗原結合區段(Fab)、二價抗原結合區段(F(ab')2)、可變區段(Fv)、或一個單鏈可變區段(single chain Fv fragment;scFv)》。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是一個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或一個帶有單一特定性(single specificity)的抗體。登革抗體分子也可以是一個人源化的(humanized)、嵌合的(chimeric)、駱駝的(camelid)、鯊魚(shark)、或生體外-產生( in vitro-generated)的抗體分子。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其抗登革抗體分子是一個人源化的抗體分子;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和輕鏈可以是全長度(full-length)《例如,一個抗體可以包括至少一個或至少二個完全(complete)重鏈,且至少一個或至少二個完全輕鏈》、或可以包括一個抗原結合(antigen-binding)區段(fragment)《例如,一個抗原結合區段(Fab)、二價抗原結合區段(F(ab')2)、可變區段(Fv)、或一個單鏈可變區段(scFv)、一個單一區塊抗體(single domain antibody)、二聚抗體(diabody;dAb)、一個二價(bivalent)或雙特異性(bispecific)抗體或其區段、其一個單區塊可變區(single domain variant)、或一個駱駝式抗體(camelid antibody)》。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具有一個重鏈恆定區(heavy chain constant region;Fc)係選自例如免疫球蛋白G1(IgG1)、免疫球蛋白G2、免疫球蛋白G3、免疫球蛋白G4、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1、免疫球蛋白A2、免疫球蛋白D、和免疫球蛋白E的重鏈恆定區;特別是選自例如免疫球蛋白G1(IgG1)、免疫球蛋白G2、免疫球蛋白G3和免疫球蛋白G4的重鏈恆定區;更特別的是免疫球蛋白G1或免疫球蛋白G2的重鏈恆定區《例如,人類的免疫球蛋白G1或免疫球蛋白G2》。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恆定區是人類的免疫球蛋白G1。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具有一個輕鏈恆定區(light chain constant region)係選自例如卡帕型或蘭達型輕鏈恆定區(light chain constant regions of kappa or lambda);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係卡帕型《例如人類卡帕型》。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恆定區被更改例如突變(mutated)來修改抗登革抗體分子的性質《例如,增加或減少一個或多個恆定區受體結合(Fc receptor binding)、抗體醣基化(antibody glycosylation)、半胱胺酸殘基(cysteine residues)的數目、作用細胞(effector cell)功能、或補體(complement)功能》,舉例來說,恆定區可能產生突變在位置234《例如,L至A》、235《例如,A至L》、296《例如,M至Y》、297《例如,N至A或G或Q》、298《例如,S至T》、300《例如,T至E》、477《例如,H至K》和478《例如,N至F》而改變重鏈恆定區受體結合(Fc receptor binding)。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是一個人源化抗體分子;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是一個單獨體(isolated)或是重組體(recombinant);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帶有互補決定區的人類或人源化架構區(CDRs;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s)的組合。
本發明也提供核酸(nucleic acids)包含核苷酸序列(nucleotide sequences),可以編碼如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以及互補決定區。舉例來說,本發明提供一個第一和第二核酸分別編碼一個顯示於表1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之大致上與之一致的序列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舉例來說,核酸可以包含一個核苷酸序列編碼一個顯示於表1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C88、或一個與該核苷酸序列大致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或者與前述核苷酸序列差異不多於3、6、15、30、或45個核苷酸》。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可以包含一個核苷酸序列從一個重鏈可變區編碼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該重鏈可變區具有一個如表2所示的胺基酸序列,或一個基本上與之同源(homologous)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如保留型取代》。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可以包含一個核苷酸序列從一個輕鏈可變區編碼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該輕鏈可變區具有一個如表2所示的胺基酸序列,或一個基本上與之同源(homologous)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取代、嵌入或欠缺,如保留型取代》。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可以包含一個核苷酸序列從一個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編碼至少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互補決定區,該重鏈和輕鏈可變區具有一個如表2所示的胺基酸序列,或一個基本上與之同源(homologous)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突變如取代、嵌入或欠缺,如保留型取代》。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核酸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編碼一個抗體分子及其一部份,具有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本發明也提供核酸序列(nucleic acid sequences)例如在本說明書描述的低嚴格度、中嚴格度、高嚴格度、或其他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ation)情形下一個核酸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e)至一個核酸序列,該序列編碼一個表1的抗體分子如D88、A48、F38、F108、或C88、及其補體。本申請案也揭示表4的核酸序列、和它們的補體,例如在本說明書描述的低嚴格度、中嚴格度、高嚴格度、或其他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ation)情形下。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係至少80%、85%、90%、92%、95%、97%、98%、99%或更多與一個表4的序列、它的補體、或前述序列的任一者的一部份是一致的。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核酸具有一個本段討論的結構特徵,編碼一個抗體分子及其一部份,具有一個或多個有利的性質例如一個對登革病毒較優越《相對於A11》的親和力或對登革病毒如DV-4的較優越中和作用活性。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有利的性質係一個 清單 1的性質例如一個或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或全部》清單1中的性質(a)、(b)、(c)、(d)、(e)、(m)、(n)、(o)、(p)、(q)、(r)、(s)、(t)、(u)、(v)、(w)、或(x)。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本發明著重在含有核酸的宿主細胞(host cells)和媒介體(vectors)如本說明書描述,核酸可以出現在一個單一媒介體中或存在於相同宿主細胞或個別宿主細胞中的個別的媒介體中,宿主細胞可以是一個真核細胞(eukaryotic cell)例如,一個哺乳類細胞、一個昆蟲細胞、一個酵母細胞、或一個原核細胞(prokaryotic cell)如大腸桿菌( E. coli);舉例來說,哺乳類細胞可以是一個培養的細胞(cultured cell)或一個細胞系(株)(cell line);例示性的哺乳類細胞包括人類細胞,例如HEK293細胞、淋巴樣細胞系(lymphocytic cell lines)《如骨髓瘤細胞NS0》、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類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like cell)《非洲綠猴腎細胞(COS cells)》、卵母細胞(oocyte cells)、和來自一個基因轉殖動物(transgenic animal)的細胞。
在一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方法,係配備一個本處描述的抗體分子於例如一個本處描述的配方設計中。該方法可以包括:提供一個特定結合於一個封套(E)蛋白DIII區塊抗原的抗體分子;做出一個或多個突變到該抗體分子《例如,到恆定區、架構區、及/或互補決定區》並評估抗體分子是否特定結合於一個封套(E)蛋白DIII區塊抗原,或評估抗體分子在抑制登革病毒功能方面的效能。本方法可更進一步包括純化抗體分子,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以藉由一個或更多個色層分析步驟而純化,例如,親和色層分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如蛋白質A色層分析法(Protein A chromatography)。本方法可更進一步包括投與抗體分子給一個個體例如人類或非人類的動物。
於某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配方設計(formulations)或組成物(compositions)如藥劑組成物(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該藥劑組成物包括一個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載體(carrier)、賦形劑(excipient)或安定劑(stabilizer)、和至少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中之一者。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調配結合一個標誌(label)或一個治療劑(therapeutic agent)。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例如組成物如藥劑組成物,包含抗體分子和一個第二劑的一個併用,第二劑例如一個治療劑、或二個或更多的前述抗體分子,如同本說明書的更進一步的說明。
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可以抑制登革病毒的一個或多個活性,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以破壞在病毒粒子(virion)表面上的E蛋白質(E protein)的天然結構(native structure),例如使病毒不活化;其結果,抗體分子可以中和病毒、抑制其進入宿主細胞的能力、或降低病毒穩定性(viral stability)。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用少於或等於1400、1000、800、600、550、500、450、400、350、300、350、200、150、100、50、或 25奈克/毫升(ng/ml)的一個半效應濃度(EC50;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或半數減焦中和試驗濃度(FRNT50;focus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 50)來中和登革病毒《例如,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抗體分子用少於或等於20、17.6、15、10、5、4、2、1.4、1、或0.50微克/毫升( g/mL)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中和登革病毒《例如,在一個減焦中和試驗或一個評估病毒活性的中和作用的相關試驗》。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 DV-4的中和反應受到試驗,又,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 DV-1、DV-2、或DV-3之一者的中和反應受到試驗。
個體可以是一個哺乳類,例如,一個猴子、一個靈長類動物(primate),最好是一個較高的靈長類動物如一個人類《例如,一個有、或處在登革病毒風險下的人類》。
本發明也提供治療在一個個體中的登革病毒的一個方法,包含投與該個體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一個有效治療數量的抗登革抗體分子、或其一個抗原結合部分(antigen-binding portion)。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被投與至一個受登革病毒之苦的病人,結果減少病毒負荷(viral load)及/或減少至少一個症候,例如突發性發燒(sudden-onset fever)、頭痛、肌肉及關節疼痛、體重降少(weight loss)、中樞神經系統侵入(central nervous system penetration)及/或皮疹(rash)的至少一者。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被投與至一個處在感染登革病毒風險的病人,結果減少被感染的風險、或若發生感染則可減少感染的嚴重度。
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投與至一個病人,以全身性方式《例如,口服、不經腸的(parenterally)、皮下、靜脈內注射、經肛門(rectally)、肌肉注射、腹膜內(intraperitoneally)、鼻内(intranasally)、經皮吸收(transdermally)、或藉由吸入(inhalation)或腔內安裝(intracavitary installation)》、局部方式、或應用在黏膜如鼻、喉和氣管(bronchial tubes)。
本說明書描述之方法和配方設計例如組成物可以與其他治療藥物合併使用。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描述之方法包括投與該個體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並以一個治療或預防所稱異常的有效數量,併用一個對登革病毒的第二治療或預防劑。抗體分子和第二劑可以同時給藥或順序給藥。
抗登革抗體分子與其他治療模式(therapeutic modalities)的任何併用和序列都可以使用,抗登革抗體分子及/或其他治療模式的投與,可以在活動性感染(active infection)期、或在緩解期(remission)或較低活性疾病期。抗登革抗體分子及其他治療模式的投與,可以在治療前、與治療同時、治療後、或在感染緩解期。
於一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方法,用來偵測一個樣本中的登革病毒的存在,例如,在生體外( in vitro)或在生體內( in vivo)《例如,一個生物樣本如血液或血清》。此處,本方法可以應用來評估《例如,監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異常如登革病毒在一個個體中的治療或進展》;本方法可以包括:(i)在容許交互作用(interaction)發生的情形下,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登革抗體分子接觸樣本《又(可選擇地)一個參考樣本如一個對照樣本》、或投與至一個個體,以及(ii)偵測在抗體分子和樣本《又(可選擇地)一個參考樣本如一個對照樣本》之間是否形成一個複合物(complex)。複合物的形成係登革病毒存在的表示,並能指示對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治療的適合性(suitability)或需要(need)。本方法可以包含如一個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細胞化學(immunocytochemistry)、螢光活化細胞分類計(FACS;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複合的抗體分子和磁珠、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或聚合酵素鏈鎖反應技術(PCR-technique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iques)《例如反轉錄聚合酶鍊反應(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一般來說,應用在生體內和生體外診斷方法的抗登革抗體分子是直接或間接地標記一個可偵測的物質(detectable substance),促進已結合或未結合的結合劑的偵測。合適的可偵測的物質包括各種生物活性酵素(biologically active enzymes)、輔基(prosthetic groups)、螢光物質(fluorescent materials)、發光物質(luminescent materials)、順磁性(paramagnetic)《例如核磁共振活性(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ctive)》物質、和放射性物質(radioactive materials)。
於一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診斷或治療的套組,包括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及使用指引。
本發明預期前述面向及/或具體模式例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的所有組合,以及在詳細說明和實施例中所述的具體模式例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的合併。
配方設計例如組成物和方法的其他特點、課題、和利益,於本說明書在描述和附圖中將顯而易見,也在專利主張中明顯看見。 隨同提供附圖和表。
本發明揭示的配方設計包括以高親和力和特異性結合登革病毒抗原表位(epitopes)例如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的抗體分子。本發明書揭示之配方設計與其他抗體配方設計相比,具有更優異的性能,包括但不侷限於:增加穩定性、降低降解(degradation)、減少聚集(aggregation)、或增加保質期(shelf life)。有利的是,本發明書揭示之配方設計包括數個以高親和力結合登革病毒血清分型DV-1、DV-2、DV-3、和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的抗體分子。也提供編碼該抗體分子的核酸分子、表現媒介體(expression vectors)、宿主細胞和製備該抗體分子的方法。本發明書揭示之抗登革抗體分子可用於《單獨或與其他藥物或治療方式併用》治療、預防及/或診斷登革病毒例如DV-1、DV-2、DV-3、或DV-4。如本發明書所用,DV-1、DV-2、DV-3、和DV-4有時分別稱為DENV-1,DENV-2,DENV-3,和DENV-4。
定義 如本說明書所用,冠詞『一個(a)』和『一個(an)』係指本文的語法對象的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一個》。 本說明書用語『或(or)』,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係表示用語『及/或(and/or)』,且與之交替使用。 『約(About)』和『約近(approximately)』通常是指測量已知的量測本質或精度的數量的可接受的誤差程度。典型的誤差程度在百分(%)之20以內,通常在10%以內,更典型地,在給定值或值範圍內的5%以內。
本說明書揭示的組成物和方法包括多肽(polypeptides)和核酸,具有指定序列、或大致上一致或類似的序列例如至少85%、90%、95%或更高地與指定序列一致的序列。在胺基酸序列的內容中,用語『大致上一致(substantially identical)』使用於本說明書係指一個第一胺基酸(first amino acid)包含一個足够的或最小數目的胺基酸殘基,是i)一致於,或ii)在第二胺基酸序列中的比對胺基酸殘基(aligned amino acid residues)的保守取代(conservative substitutions),使得第一和第二的胺基酸序列可以有共同的結構域(structural domain)及/或共同的功能活性(functional activity)。舉例來說,含有共同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對參考序列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提供的序列,其至少具有約85%、90%、92%、93%、91%、94%、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
在核苷酸序列的內容中,使用於此的用語『大致上一致(substantially identical)』係指一個第一核苷酸序列包含一個足够的或最小數目的核苷酸,與在第二核苷酸序列中的比對核苷酸是一致的,所以第一和第二核苷酸序列編碼一個多肽具有共同活性,或編碼一個相同結構多肽域(structural polypeptide domain)或一個相同的功能多肽活性(functional polypeptide activity)。舉例來說,核苷酸序列對參考序列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提供的序列,具有至少85%、90%、91%、92%、93%、94%、95%、96%、97%、98% 或99%的一致性。
用語『功能性變體(functional variant)』係指多肽具有一個大致上一致於自然生成的序列(naturally-occurring sequence)的胺基酸序列,或被一個大致上一致的核苷酸序列編碼,並且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自然生成的序列的活性。
決定兩個胺基酸序列或兩個核苷酸序列的百分比一致性(percent identity),這些序列為了最佳比較目的而被比對《例如,可以在第一和第二胺基酸或核酸序列中的一個或兩個中引入間隙(gaps),以便最佳比對,而非同源序列(non-homologous sequences)為了比較的目的,可以被忽略》。在一個理想的具體模式例中,為了比較目的而被比對的一個參考序列的長度是參考序列至少30%例如至少40%、50%、60%,例如至少70%、80%、90%、100%的參考序列的長度,然後比較在相對應胺基酸位置或核苷酸位置的胺基酸殘基或核苷酸,若在第一序列的一個位置與在第二序列的相對應位置是被相同胺基酸殘基或核苷酸佔據,則該分子在該位置是一致的。
兩個序列間的百分比一致性(percent identity)是一個序列分配的相同位置的數目的函數,同時考慮間隙的數目、和每個間隙的長度,對於兩個序列的最佳比對是需要引入的。
序列的比較以及兩個序列間的百分比一致性的判定可以藉由一個數學演算法來完成。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兩個胺基酸序列間的百分比一致性藉由使用Needleman和Wunsch演算法《(1970) J. Mol. Biol.48:444-453》來判定,該演算法已被併入巨分子序列套裝分析軟體(GCG(Genetic Computer Group) software package)中的GAP程式(GAP program)中《在http://www.gcg.com可得到》,使用一個Blossum 62矩陣(Blossum 62 matrix)或一個PAM250矩陣(PAM250 matrix),以及一個16、14、12、10、8、6、或4的間隙重量和一個1、2、3、4、5、或6的長度重量。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兩個核苷酸序列間的百分比一致性藉由使用巨分子序列套裝分析軟體(GCG(Genetic Computer Group) software package)中的GAP程式(GAP program)中《在http://www.gcg.com可得到》來判定,使用一個NWSgapdna.CMP矩陣(NWSgapdna.CMP matrix),以及一個40、50、60、70、或80的間隙重量和一個1、2、3、4、5、或6的長度重量。一個合適的參數組《而且是應使用的一者,除非另有特定》是一個Blossum 62得分矩陣(Blossum 62 scoring matrix)附隨一個間隙懲罰值(gap penalty)12、一個間隙延伸懲罰值(gap extend penalty)4、和一個架構轉移間隙懲罰值(frameshift gap penalty)5。
兩個胺基酸或核苷酸序列間的百分比一致性可以使用E. Meyers和W. Miller演算法《(1989) CABIOS, 4:11-17》來判定,該演算法已併入ALIGN程式(ALIGN program)《2.0版本》,使用一個PAM120重量殘基表(PAM120 weight residue table)、一個間隙長度懲罰值(gap length penalty)12和一個間隙懲罰值(gap penalty)4。
此處描述的核酸和蛋白質序列可以使用作為『檢索序列(query sequence)』,用來進行對公共數據庫的一個搜尋,例如識別其他家族成員或相關的序列。使用Altschul 等人 ,(1990) J. Mol. Biol.215:403-10的NBLAST and XBLAST程式《2.0版本》實施這樣的搜尋;基本局部比對搜尋工具(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核苷酸搜尋可以用NBLAST程式實行,分數(score)=100,字長(wordlength)=12,以得到核苷酸序列同源於一個此處描述的核酸;基本局部比對搜尋工具(BLAST)蛋白質搜尋可以用XBLAST程式實行,分數(score)=50,字長(wordlength)=3,以得到胺基酸序列同源於一個此處描述的蛋白質分子。要得到用於比較目的之間隙比對(gapped alignments),可以使用如Altschul 等人, (1997) Nucleic Acids Res.25:3389-3402所描述之Gapped BLAST。當使用BLAST 和gapped BLAST程式時,可以使用個別程式《例如,XBLAST and NBLAST》的預設參數(default parameters),參照www.ncbi.nlm.nih.gov。
如本說明使用,用語『在低嚴格度、中嚴格度、高嚴格度、或非常高嚴格度情形下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es under low stringency, medium stringency, high stringency, or very high stringency conditions)』描述用於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ation)和洗滌(washing)的情形,進行遺傳質漸滲雜交反應的指引可在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John Wiley & Sons, N.Y. (1989), 6.3.1-6.3.6,找到,該指引在此一起併入做為參考,於該參考資料中描述有水和無水方法,二者皆可使用。此處論及的特定遺傳質漸滲雜交情形如下:1)低嚴格度遺傳質漸滲雜交情形,在6X氯化鈉/檸檬酸鈉(6X sodium chloride/sodium citrate (SSC))、於約45℃,接著兩個洗滌在0.2X SSC、0.1%十二烷基硫酸鈉(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至少於50℃《對低嚴格情形,洗滌的溫度可以提高至55℃》;2)中嚴格度遺傳質漸滲雜交情形,在6X氯化鈉/檸檬酸鈉、於約45℃,接著一個或多個洗滌在0.2X SSC、0.1% SDS,於60℃;3)高嚴格度遺傳質漸滲雜交情形,在6X氯化鈉/檸檬酸鈉、於約45℃,接著一個或多個洗滌在0.2X SSC、0.1% SDS,於65℃;以及最好是4)非常高嚴格度遺傳質漸滲雜交情形,是0.5莫耳(0.5M)硫酸鈉(sodium phosphate)、7% SDS,於65℃。非常高嚴格度情形(4)是合適的情形且應使用,除非另有特定。
顯而易見地,此處描述之分子可以具有額外的保留型(conservative)或非必需的(non-essential)胺基酸取代,對它們的功能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保留型胺基酸取代(conservativ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是指胺基酸殘基被一個含有一個相同側鏈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含有一個相同側鏈的胺基酸殘基的家族已由所屬技術領域定義,這些家族包括含鹼性側鏈(basic side chains)胺基酸《例如,組胺酸(Histidine)、離胺酸(Lysine)和精胺酸(Arginine)》、含酸性側鏈(acidic side chains)胺基酸《例如,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麩胺酸(glutamic acid)》、含不帶電的極性側鏈(uncharged polar side chains)胺基酸《例如,甘胺酸(glycine)、天門冬醯胺酸(asparagine)、麩醯胺酸(glutamine)、絲胺酸(serine)、蘇胺酸(threonine)、酪胺酸(tyrosine)、半胱胺酸(cysteine)》、含無極性側鏈(nonpolar side chains)胺基酸《例如,丙胺酸(Alanine)、擷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脯胺酸(Prol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色胺酸(Tryptophan)》、含貝它分枝側鏈(beta-branched side chains)胺基酸《例如,蘇胺酸(Threonine)、擷胺酸(Val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和芳香族側鏈(aromatic side chains)胺基酸《例如,酪胺酸(tyros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色胺酸(Tryptophan)、組胺酸(Histidine)》。
用語『多肽(polypeptide)』、『肽(peptide)』和『蛋白質(protein)』《若是單鏈》於本說明書係可交替使用。
用語『核酸(nucleic acid)』、『核酸序列(nucleic acid sequence)』、『核苷酸序列(nucleotide sequence)』或『多核苷酸序列(polynucleotide sequence)』、和『多核苷酸(polynucleotide)』係可交替使用。
用語『單獨的(isolated)』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係指物質從其原本的或原生的環境《例如,天然環境,若該物質係自然產生的》被移動。舉例來說,一個自然產生的多核苷酸或多肽存在於一個活生生動物中則不是單獨的,但是相同的多核苷酸或多肽,因人為干預而從在自然系統中的一些或全部的共存物質分離,就是單獨的;這樣的多核苷酸可能是一個媒介體(vector)的一部份及/或這樣的多核苷酸或多肽可能是一個組成物(composition)的一部份,並且仍然是被分離,這樣的媒介體或組成物,不是它在自然界中發現的環境的一部份。
如本說明書中使用,用語『治療(treat)』例如登革病毒感染,意指一個個體《例如一個人類》已經被一個病毒感染並經歷該病毒的症狀,在具體模式例中,將感受較不嚴重的症狀及/或當投與抗體分子時,比較抗體分子從未投與,將復原得較快。在具體模式例中,當一個感染被治療,在有效治療該感染後,檢測一個個體內的病毒的試驗將檢測出較少的病毒。舉例來說,使用一個抗體分子例如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做一個診斷試驗,投與一個抗體分子用來有效治療感染後,在一個病人生物樣本中將檢測出較少或沒有病毒;其他的試驗例如聚合酶鏈鎖反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例如定量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q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也能用來監測一個病人的治療、檢測病人的病毒感染治療後的病毒存在如減少存在或不再出現。該治療,對於一個或多個臨床表現的影響或症狀、特性、及/或一個特定疾病、異常、及/或狀況《如登革病毒》的原因,能夠部分或完全緩解(alleviate)、改善(ameliorate)、解除(relieve)、抑制(inhibit)、減低(reduce)嚴重度、及/或減低發生率並且可選地延後發端。於具體模式例中,治療是對一個沒有表現出有關疾病、異常及/或情況的某些徵兆的個體、及/或對一個個體只有表現出疾病、異常及/或情況的早期徵兆的個體。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治療是對一個表現出有關疾病、異常及/或情況的一個或多個已確立徵兆的個體。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治療是對一個診斷為患有登革病毒的個體。
如本說說明書使用,用語『預防(prevent)』例如登革病毒感染,意指一個個體《例如一個人類》較少可能性被一個病毒《例如登革病毒》感染,如果該個體在暴露於病毒《例如1天、2天、1週、2週、3週、或1個月或更久》之前就接受抗體的話。
如本說說明書使用,用語『架構(framework)』、『架構(FW)』、『架構(FR)』可以交替使用並且在此文件及其優先權文件中係具有同一的意義。
本說說明書之組成物和方法的各個面向將詳細描述於下,其他的定義會貫穿描述在說明書中。
抗登革抗體分子 例示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的序列描述於表1至表4。
表1  例示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的胺基酸序列之概要
抗體名稱 序列識別碼 說明
D88 1 VH 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9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1 VH FW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5 VH FW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F38 80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9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1 VH FW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4 VH FW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A48 16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15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C88 17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9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5 VH FW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F108 81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9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4 VH FW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B48 18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15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A68 19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15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A100 20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15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C58 21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22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C78 23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2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C68 25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26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D98 27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28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D188 29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30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C128 31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9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C98 32 VH胺基酸序列
   2 VL胺基酸序列
   3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4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9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A11 33 VH胺基酸序列
   34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35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15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B11 36 VH胺基酸序列
   34 VL胺基酸序列
   14 VH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21 VH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卡巴特
   15 VH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10 VH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5 VH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6 VL CDR1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7 VL CDR2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8 VL CDR3胺基酸序列,喬西亞
A11和B11是老鼠抗體,而表1的其他抗體是人源化抗體。 A11 and B11 are mouse antibodies, and the other antibodies of Table 1are humanized antibodies.
2.描繪表1之重鏈可變區塊和輕鏈可變區塊序列的胺基酸序列。依照卡巴特系統定義的互補決定區(CDRs)加底線和粗體,而喬西亞系統定義的互補決定區(CDRs)為斜體字。某些可疑的殘基則以灰色背景顯示,欠缺(Deletions)用一個脫字符號《^》表示。 Table 2. Depiction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heavy chain variable domain and light chain variable domain sequences of Table 1.  CDR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Kabat system, are underlined and bold, while CDR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hothia system are italicized.  Certain residues of interest are shown with a gray background.  Deletions are indicated with a caret symbol (^).
說明 序列識別碼 序列
D88 重鏈可變區 1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 GFNIK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D88 輕鏈可變區 2 DIVMTQSPASLAVSLGERATISC RASENVDKYGNSFMH WYQQKPGQPPKLLIY RASELQW GVPDRFSGSGSGTDFTLTISSLQAEDVAVYYC QRSNEVPWT FGQGTKLEIK
F38 重鏈可變區 80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 GFNIK DV YMS WVRQAP G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A48 重鏈可變區 16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T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C88 重鏈可變區 17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F108 重鏈可變區 81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V YMS WVRQAP G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B48 重鏈可變區 18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 GFNIK DT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A68 重鏈可變區 19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T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 VR GWEGFAY WGQGTLVTVSS
A100 重鏈可變區 20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T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 SR GWEGFAY WGQGTLVTVSS
C58 重鏈可變區 21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YW NIK DT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C78 重鏈可變區 23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 Q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C68 重鏈可變區 25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 S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D98 重鏈可變區 27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A FNIK DT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D188 重鏈可變區 29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AFNIK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AR GWEGFAY WGQGTLVTVSS
C128 重鏈可變區 31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 SR GWEGFAY WGQGTLVTVSS
C98 重鏈可變區 32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 GFNIK DV YMS WVRQAPEQGLEWMG RI DPENGDTKYDPKLQG RVTMTADTSTNTAYMELRSLRSDDTAVYYCVR GWEGFAY WGQGTLVTVSS
A11 重鏈可變區 33 QVKLLEQSGAELVKPGASVRLSCTAS GFNIK DT YMS WVKQRPEQGLEWIG RI DPENGDTKYDPKFQG KATITADTSSNTAYLHLSSLTSGDTAVYYCSR GWEGFAY WGQGTLVTVSA
A11 輕鏈可變區 34 ELVMTQTPASLAVSLGQRATISC RASENVDKYGNSFMH WYQQKAGQPPKLLIY RASELQW GIPARFSGSGSRTDFTLTINPVEADDVATYFC QRSNEVPWT FGGGTKLEIK
B11 重鏈可變區 36 QVKLLEQSGAELVKPGASVRLSCTA^ GFNIK DT YMS WVKQRPEQGLEWIG RI DPENGDTKYDPKFQG KATITADTSSNTAYLHLSSLTSGDTAVYYCSR GWEGFAY WGQGTLVTVSA
本申請案全文,關於胺基酸位置係以老鼠抗體A11的可變區為基礎,老鼠抗體B11可變區相對於A11在位置26有一個欠缺。表1 中的人類可變區序列在A11的位置6有一個麩胺酸(glutamic acid)序列的欠缺,結果,攜帶一個相對於A11的欠缺的序列使用一個補償(offset)的編號系統(numbering system),舉例來說,A48重鏈在A11的位置6有一個麩胺酸序列的欠缺,其結果,A48重鏈的位置26《一個絲胺酸(serine)》實際上是A48重鏈序列的第二十五個胺基酸《序列識別碼:16》;另一個例子,D88重鏈在A11的位置6有一個麩胺酸序列的欠缺和一個相對於A11在位置26有一個絲胺酸欠缺,其結果,D88重鏈的位置33《一個纈胺酸(valine)》實際上是D88重鏈序列的第三十一個胺基酸《序列識別碼:1》。
以表2中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為基礎,可以注意抗體的一些結構特徵,B11相對於A11重鏈可變區在位置26有一個欠缺;D8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在位置26有一個欠缺、和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保持與A11編號一致》有一個T33V突變;F3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在位置26有一個欠缺、和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T33V和E43G突變;A4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帶有與A11相同的互補決定區(CDRs);C8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一個T33V突變;F10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T33V和E43G突變;B4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在位置26有一個欠缺;A6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一個A98V突變;A100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一個A98S突變;C5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G27Y和F28W突變;C7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K31Q和T33V突變;C6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K31S和T33V突變;D98是一個人源化抗體,相對於A48重鏈可變區有一個G27A突變。
表1和表2的抗體的其他變化是可預見的,例如,本申請案提供抗體B48+A98V,相對於B48有一個A98V突變;A48+V2L,相對於A48有一個V2L突變;A48+ InsE6,相對於A48有一個InsE6突變;B48+V2L,相對於B48有一個V2L突變;B48+InsE6,相對於B48有一個InsE6突變;D118,相對於A48有F28W和T33V突變;D128,相對於A48有G27A、F28W、和T33V突變;D138,相對於A48有G27Y、F28A、和T33V突變;D148,相對於A48有G27Y和T33V突變;D158,相對於A48有G27Y、F28G、和T33V突變;D168,相對於A48有F28Y和T33V突變;C128,相對於A48有T33V 和A98S突變;D Del26, T33V, andA98S 178,相對於A48有Del26、T33V、和A98V突變;以及D188,相對於A48有Del26、T33V、和A98S突變。
3.描繪表1的互補決定區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識別碼 序列
3 DVYMS
4 RIDPENGDTKYDPKLQG
5 GWEGFAY
6 RASENVDKYGNSFMH
7 RASELQW
8 QRSNEVPWT
9 GFNIKDV
10 DPENGD
14 DTYMS
15 GFNIKDT
22 YWNIKDT
24 GFNIQDV
26 GFNISDV
28 AFNIKDT
30 AFNIKDV
35 RIDPENGDTKYDPKFQG
4.編碼表1的抗體的胺基酸序列之概要
抗體名稱 序列識別碼
D88 37 重鏈可變區 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F38 82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A48 39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C88 40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F108 83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B48 41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A68 42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A100 86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C58 43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C78 44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C68 45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D98 46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D188 87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C128 88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C98 89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3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A11 47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4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B11 49 重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48 輕鏈可變區核酸序列
5.表4的核酸序列
序列識別碼 序列
37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GG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38 GATATTGTCATGACCCAAAGCCCAGCCTCCCTCGCCGTGTCTCTCGGAGAAAGAGCAACTATCTCGTGCCGGGCTTCGGAGAATGTGGACAAGTACGGCAACTCCTTCATGCACTGGTACCAGCAGAAACCGGGACAGCCGCCTAAACTGTTGATCTACCGGGCGTCAGAACTGCAATGGGGAGTGCCTGACAGGTTTTCGGGTTCGGGATCCGGCACGGATTTCACCCTCACTATCTCCAGCCTGCAAGCAGAGGACGTTGCGGTGTACTACTGTCAGCGCTCAAACGAGGTCCCATGGACTTTTGGACAAGGGACCAAGCTGGAAATCAAG
82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GG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G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39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AC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0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83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G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1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GGCTTCAATATCAAGGACAC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2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AC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T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86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AC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T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3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TACTGGAATATCAAGGACAC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4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C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5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TC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6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CCTTCAATATCAAGGACAC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87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C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88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AG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89 CAAGTGCAACTCGTTCAGTCCGGAGCAGAAGTCAAGAAACCTGGAGCTTCAGTCAAAGTCAGCTGCAAGGCCTCGGGCTTCAATATCAAGGACGTCTACATGTCCTGGGTGCGGCAGGCTCCAGAGCAAGGACTGGAATGGATGGGGCGCATTGACCCGGAGAACGGTGATACGAAGTACGACCCGAAACTGCAGGGCCGCGTGACCATGACCGCAGATACTAGCACCAACACCGCGTACATGGAGCTGCGGTCCTTGAGGTCGGATGACACTGCTGTGTATTACTGTGCCAGAGGCTGGGAAGGGTTCGCGTACTGGGGACAGGGAACTCTCGTGACTGTGTCGTCT
47 CAAGTCAAACTGCTGGAACAGTCCGGAGCAGAGCTGGTGAAGCCTGGAGCGTCGGTGCGGCTTTCGTGTACCGCCTCCGGCTTTAACATCAAGGACACCTACATGTCGTGGGTGAAGCAGAGGCCCGAGCAGGGGCTCGAATGGATTGGCCGCATCGACCCGGAAAATGGTGATACCAAATACGACCCAAAGTTCCAGGGAAAGGCCACTATCACTGCAGATACTTCAAGCAACACCGCCTACCTCCACCTGTCCTCGCTCACTTCCGGAGATACCGCGGTCTACTATTGCTCAAGAGGATGGGAAGGCTTCGCGTACTGGGGTCAAGGAACGTTGGTGACCGTCAGCGCC
48 GAATTGGTCATGACTCAGACGCCAGCTTCGCTGGCCGTGTCACTGGGACAGAGGGCCACTATCAGCTGCAGAGCATCGGAGAATGTGGATAAGTACGGGAACAGCTTCATGCACTGGTATCAACAGAAAGCTGGTCAACCTCCGAAGCTGCTTATCTACCGGGCGTCGGAACTCCAATGGGGCATTCCAGCACGGTTCAGCGGGTCGGGCTCCAGAACTGACTTCACCCTCACCATCAATCCCGTGGAGGCCGATGACGTGGCGACCTACTTTTGTCAGCGCTCCAACGAGGTCCCGTGGACTTTCGGAGGAGGAACCAAGCTGGAAATCAAG
49 CAAGTCAAACTGCTGGAACAGTCCGGAGCAGAGCTGGTGAAGCCTGGAGCGTCGGTGCGGCTTTCGTGTACCGCCGGCTTTAACATCAAGGACACCTACATGTCGTGGGTGAAGCAGAGGCCCGAGCAGGGGCTCGAATGGATTGGCCGCATCGACCCGGAAAATGGTGATACCAAATACGACCCAAAGTTCCAGGGAAAGGCCACTATCACTGCAGATACTTCAAGCAACACCGCCTACCTCCACCTGTCCTCGCTCACTTCCGGAGATACCGCGGTCTACTATTGCTCAAGAGGATGGGAAGGCTTCGCGTACTGGGGTCAAGGAACGTTGGTGACCGTCAGCGCC
6.額外的胺基酸序列 Table 6.  Additional amino acid sequences
說明 序列識別碼 序列
序列識別碼:1的FW1 區域 11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GFNIK
序列識別碼:80的FW2區域 84 WVRQAPGQGLEWMG
序列識別碼:1的FW2區域 85 WVRQAPEQGLEWMG
封套(E)蛋白DIII區塊-DV1 50 MTLKGMSYVMCTGSFKLEKEVAETQHGTVLVQVKYEGTDAPCKIPFSTQDEKGATQNGRLITANPIVTDKEKPVNIEAEPPFGESYIVVGAGEKALKLSWFKKGSSIGK
封套(E)蛋白DIII區塊-DV2 51 MQLKGMSYSMCTGKFKVVKEIAETQHGTIVIRVQYEGDGSPCKIPFEIMDLEKRHVLGRLITVNPIVTEKDSPVNIEAEPPFGDSYIIIGVEPGQLKLNWFKKGSSLE
封套(E)蛋白DIII區塊-DV3 52 MKLKGMSYAMCLNTFVLKKEVSETQHGTILIKVEYKGEDAPCKIPFSTEDGQGKAHNGRLITANPVVTKKEEPVNIEAEPPFGESNIVIGIGDKALKINWYRKGSSIGK
封套(E)蛋白DIII區塊-DV4 53 MRIKGMSYTMCSGKFSIDKEMAETQHGTTVVKVKYEGAGAPCKVPIEIRDVNKEKVVGRIISSTPLAENTNSVTNIELEPPFGDSYIVIGVGNSALTLHWFRKGSSIGK
封套(E)蛋白DIII區塊序列用於測試結合寬度( sequences for testing breadth of binding)
ED3-DV1/Viet08 54 MTLKGMSYVMCTGSFKLEKELAETQHGTVLVQIKYEGTDAPCKIPFSTQDEKGVTQNGRLITANPIVTDKEKPVNIEAEPPFGESYIVIGAGEKALKLSWFKKGSSIGK
ED3-DV1/Malaysia05 55 MTLKGISYVMCTGPFKLEKEVAETQHGTVLVQVKYEGTDAPCKIPFSSQDEKGVTQNGRLVTANPIVTDKEKPVNIEAEPPFGESYIVVGAGEKALKLSWFKKGSSIGK
ED3-DV1/Mexico07 56 MTLKGTSYVMCTGSFKLEKEVAETQHGTVLVQVKYEGTDAPCKIPFSTQDEKGVTQNGRLITANPIVTDKEKPVNIETEPPFGESYIVVGAGEKALKLSWFKKGSSIGK
ED3-DV2/Sing08 57 MQLKGMSYSMCTGKFKVVKEIAETQHGTIVIRVQYEGDGSPCKIPFEIMDLEKRHVLGRLITVNPIVTEKDSPVNIEAEPPFGDSYIIIGVEPGQLKLSWFKKGSSIGQ
ED3-DV2/Venezuela07 58 MQLKGMSYSMCTGKFKIVKEIAETQHGTIVIRIQYEGDGSPCKIPFEITDLEKRHVLGRLITVNPIVIEKDSPVNIEAEPPFGDSYIIIGVEPGQLKLNWFKKGSSIGQ
ED3-DV2/Peru95 59 MQLKGMSYSMCTGKFKIVKEIAETQHGTIVIRVQYEGDGSPCKIPFEIMDLEKRHVLGRLITVNPIVTEKDSPVNIEAEPPFGDSYIIIGVEPGQLKLDWFKKGSSIGQ
ED3-DV2/Viet07 60 MQLKGMSYSMCTGKFKVVKEIAETQHGTIVIRVQYEGDGSPCKIPFEIMDLEKRYVLGRLITVNPIVTEKDSPINIEAEPPFGDSYIIIGVEPGQLKLNWFKKGSSIGQ
ED3-DV3/Cambodia08 61 MELKGMSYAMCLNTFVLKKEVSETQHGTILIKVEYKGEDAPCKIPFSTEDGQGKAHSGRLITANPVVTKKEEPVNIEAEPPFGESNIVIGIGDKALKINWYKKGSSIGK
ED3-DV3/Sing09 62 MELKGMSYAMCQNAFVLKKEVSETQHGTILIKVEYKGEDAPCKIPFSTEDGQGKAHNGRLITANPVVTKKEEPVNIEAEPPFGESNIVIGIGDKALKINWYKKGSSIGK
ED3-DV3/Nicaragua10    63 MELKGMSYAMCTNTFVLKKEVSETQHGTILIKVEYKGEDVPCKIPFSTEDGQGKAHNGRLITANPVVTKKEEPVNIEAEPPFGESNIVIGIGDNALKINWYKKGSSIGK
ED3-DV3/PuertoRico77 64 MELKGMSYAMCSGTFVLKKEVSETQHGTILIKIEYKGEDAPCKIPFSTEDAQGKAHNGRLITANPVVTKKEEPVNIEAEPPFGESNIVIGTGDKALRINWYKKGSSIGK
ED3-DV4/Venezuela08 65 MRIKGMSYTMCSGKFSIDKEMAETQHGTTVVKVKYEGAGAPCKVPIEIRDVNKEKVVGRVISATPLAENTNSVTNIELEPPFGDSYIVIGVGNSALTLHWFRKGSSIGK
ED3-DV4/Sing10 66 MRIKGMSYTMCSGKFSIDKEMAETQHGTTVVKVKYEGAGAPCKVPIEIRDVNKEKVVGRIISSTPFAENTNSVTNIELEPPFGDSYIVIGVGDSALTLHWFRKGSSIGK
ED3-DV4/NewCal09 67 MRIKGMSYTMCSGKFSIDKEMAETQHGTTVVKVKYEGAGAPCKIPIEIRDVNKEKVVGRIISSTPFAENTNSVINIELEPPFGDSYIVIGVGDSALTLHWFRKGSSIGK
ED3-DV4/Brazil11 68 MRIKGMSYTMCSGKFSIDKEMAETQHGTTVVKIKYEGTGAPCKVPIEIRDVNKEKVVGRIISSTPFAENTNSVTNIELEPPFGDSYIVIGVGDSALTLHWFRKGSSIGK
ED3-DV4/Thai97 69 MRIKGMSYTMCSGKFSIDREMAETQHGTTVVKVKYEGTGAPCKVPIEIRDVNKEKVVGRIISSTPFAESTNSVTNIELEPPFGDSYIVIGVGDSALTLHWFRKGSSIGK
ED3-DV4/H241/Phil56 70 MRIKGMSYTMCSGKFSIDKEMAETQHGTTVVKVKYEGAGAPCKVPIEIRDVNKEKVVGRIISSTPFAEYTNSVTNIELEPPFGDSYIVIGVGDSALTLHWFRKGSSIGK
人類胚源序列,重鏈 (Human germline sequences, heavy chain)
人類胚源= VH1-69, JH4 71 QVQLVQSGAEVKKPGSSVKVSCKASGGTFSSYAISWVRQAPGQGLEWMGGIIPIFGTANYAQKFQGRVTITADESTSTAYMELSSLRSEDTAVYYCARYFDYWGQGTLVTVSS
人類胚源= VH1-18, JH6 72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YTFTSYGISWVRQAPGQGLEWMGWISAYNGNTNYAQKLQGRVTMTTDTSTSTAYMELRSLRSDDTAVYYCARYMDVWGKGTTVTVSS
人類胚源= VH1-18, JH4 73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YTFTSYGISWVRQAPGQGLEWMGWISAYNGNTNYAQKLQGRVTMTTDTSTSTAYMELRSLRSDDTAVYYCARYMDVWGQGTLVTVSS
人類胚源= VH5-a*04, JH4 74 EVQLVQSGAEVKKPGESLRISCKGSGYSFTSYWISWVRQMPGKGLEWMGRIDPSDSYTNYSPSFQGQVTISADKSISTAYLQWSSLKASDTAMYYCARYMDVWGQGTLVTVSS
人類胚源= VH1-46, JH4 75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YTFNSYYMHWVRQAPGQGLEWMGIINPSGGSTSYAQKFQGRVTMTRDTSTSTVYMELSSLRSEDTAVYYCARYFDYWGQGTLVTVSS
人類胚源序列,輕鏈 (Human germline sequences, light chain)
人類胚源VK3D-11, Jk2 76 EIVLTQSPATLSLSPGERATLSCRASQGVSSYLAWYQQKPGQAPRLLIYDASNRATGIPARFSGSGPGTDFTLTISSLEPEDFAVYYCQQRSNWHCTFGQGTKLEIK
人類胚源VK1-39, Jk4 77 DIQMTQSPSSLSASVGDRVTITCRASQSISSYLNWYQQ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FGGGTKVEIK
人類胚源VK4-1, Jk2 78 DIVMTQSPDSLAVSLGERATINCKSSQSVLYSSNNKNYLAWYQQKPGQPPKLLIYWASTRESGVPDRFSGSGSGTDFTLTISSLQA EDVAVYYCQQYYSFGQGTKLEIK
人類胚源VK7-3 (偽基因(pseudogene)), Jk1 79 DIVLTQSPASLAVSPGQRATITCRASESVSFLGINLIHWYQQKPGQPPKLLIYQASNKDTGVPARFSGSGSGTDFTLTINPVEANDTANYYCLQSKNFPWTFGQGTKVEIK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相對於A11的VH T33V突變;更特定地,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抗體《例如D88、F38、F108、或C88》的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1,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互補決定區1和表1的一個抗體《例如D88、F38、F108、或C88》的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2和互補決定區3的一者或二者,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抗體《例如D88、F38、F108、或C88》的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1合併表2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中的其他1、2、3、4、或5《例如,一共6個》互補決定區,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序列識別碼: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舉例來說,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包含序列識別碼: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合併一個表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VH CDR2)及/或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VH CDR3),例如序列識別碼:4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和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更進一步的實例,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包含序列識別碼: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合併表2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中的其他1、2、3、4、或5《例如,一共6個》互補決定區。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相對於A11的VH F65L突變。在一個A11的卡巴特定義的互補決定區中,位置65是一個互補決定區殘基(CDR residue),然而在一個A11的喬西亞定義的互補決定區中,位置65是一個架構殘基(framework residue)。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對登革病毒的親和力不會受到VH F65L突變的影響。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2,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互補決定區2和表1的一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1和互補決定區3的一者或二者,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抗體《例如D88、A48、F38、F108、或C88》的重鏈可變區的互補決定區2合併表2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中的其他1、2、3、4、或5《例如,一共6個》互補決定區,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序列識別碼:4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舉例來說,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包含序列識別碼:4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合併一個表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VH CDR1)及/或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VH CDR3),例如序列識別碼:3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1和序列識別碼:5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3;更進一步的實例,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包含序列識別碼:4的重鏈可變區互補決定區2合併表2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中的其他1、2、3、4、或5《例如,一共6個》互補決定區。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相對於A11的一個VH F65L突變和一個VH T33V突變。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相對於A11包含一個在重鏈可變區的位置26的S欠缺《缺26(del26)》。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del26突變合併一個VH T33V突變及/或一個VH F65L突變。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del26突變和一個或多個表3的互補決定區。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一個del26突變合併表2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中的其他1、2、3、4、或5《例如,一共6個》互補決定區,使用互補決定區的卡巴特或喬西亞定義。
如國際申請公開(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Publication)案號WO2015/122995之實施例4所揭示,重鏈的N-端(N-terminus)是對突變有容耐性的(tolerant),因此,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序列的位置1-6相對於表1的一個抗體分子有1、2、3、4、5、或6個突變;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在表2的一個重鏈序列的一個或多個《例如全部》殘基2、3、5、或6有一個取代、嵌入、或欠缺。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表2的一個重鏈序列的一個部分(portion),例如,胺基酸位置2-117、3-117、4-117、5-117、6-117、8-117、或10-117。
如國際申請公開(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Publication)案號WO2015/122995之實施例5所揭示,重鏈的位置27和28對突變是有容耐性的,又,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位置27及/或28的突變會加強結合力,因此,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相對於表1的一個抗體,位置27和28的一者或二者含有一個突變。
國際申請公開(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Publication)案號WO2015/122995之實施例5也揭示,重鏈的位置98對突變是有容耐性的,又,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位置98的突變會加強結合力,因此,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相對於表1的一個抗體,位置98含有一個突變。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恆定區(heavy chain constant region)、一個輕鏈恆定區、以及 2的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恆定區、一個輕鏈恆定區、以及包含 3的互補決定區1、2、3、4、5、或6 的可變區。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可變區是一個 1的重鏈可變區,其中在重鏈可變區的殘基98可以是任何胺基酸;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殘基98可以是任何不帶電荷胺基酸(uncharged amino acid)。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位置98可以是A、V或S,國際申請公開案號WO2015/122995之實施例5揭示具有A、V或S的抗體在位置98具有對封套(E)蛋白DIII區塊良好的結合力。
在人源化過程時,不同的架構區(framework regions)《例如重鏈可變區架構區1(VH FW1)》可以回復突變(back-mutated)而含有來自老鼠抗體A11或B11的殘基,更蓋括地說,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重鏈可變區的全部或一部份的序列;舉例來說,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重鏈可變區的胺基酸5-117、10-117、15-117、20-117、25-117、30-117、或32-117。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區1,係選自一個老鼠的重鏈可變區架構區1《例如,出現在A11或B11》或一個人類的重鏈可變區架構區1《例如,出現在表1的一個抗體或一個人類胚源重鏈可變區架構區序列》。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可變區架構區1相對於表1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序列的胺基酸1-31,含有不多於1、2、3、或4位置的非同一性(non-identity)。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表1的一個抗體的一個重鏈可變區架構區2(VH FW2 region)。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重鏈可變區架構區2相對於表1的一個重鏈可變區序列的胺基酸37-50,含有不多於1、2、3、或4位置的非同一性(non-identity)。能與來自一個以上血清分型的登革病毒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交互反應(cross-reacting)的一個抗體分子具有數個有利的性質,舉例來說,一種治療可以應用於治療或診斷登革的多種血清分型;此外,醫師不需要為了決定適當的治療而確定一個病人感染何種血清分型。因此,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能夠以高親和力、獨立地結合二個、三個、四個、或更多的登革病毒血清分型,舉例來說,抗體分子可以獨立地、以高親和力結合DV-1和DV-2、DV-1和DV-3、DV-1和DV-4、DV-2和DV-3、DV-2和DV-4、DV-3和DV-4;或DV-1和DV-2和DV-3、DV-1和DV-2和DV-4、DV-1和DV-3和DV-4、DV-2和DV-3和DV-4;或DV-1和DV-2和DV-3和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可以獨立地、以高親和力結合DV-4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和一個或更多其他登革病毒血清分型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
前述之登革病毒的每一種血清分型是一個含有許多病毒株的分類,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顯示一個很好的反應性廣度、結合不同血清分型中的多種菌株,因此,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如本說明書的描述結合於及/或中和一個或多個《例如,至少2、3、4、5、10、15、或20、25、或30或更多》登革病毒株,例如選自DENV-4 BC2、DENV-4-Sing10、DENV-4 NewCal09、DENV-4 Phil56、DENV-4 Thailand/1997、DENV-3 Sing09、DENV-3 Nic10、DENV-4 Brazil/2011、DENV-4 Venezuela/2008、DENV-4 Colombia/1997、DENV-3 H87、DENV-3 Puerto Rico/1977、DENV-3 Cambodia/2008、DENV-2 Peru95、DENV-2 Sing08、DENV-2 NGC、DENV-2 Venezuela/2007、DENV-2 Vietnam/2007、DENV-1 Hawaii/1944、DENV-2 New Guinea/1944 (NGC)、DENV-3 Philippines/1956 (H87)、DENV-4 Mexico/1997 (BC287/97)、DENV-4 H241 DENV-1 Thailand/1964、DENV-1 Mexico/2007、DENV-1 Vietnam/2008、和 DENV-1 Malaysia/2005的病毒株;本說明書列於表6的病毒株《例如,表6中提供的封套(E)蛋白DIII區塊序列的病毒株》;存放在美國菌種中心(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的病毒株;列在病毒和樹木病毒世界標準中心(World Reference Center for Emerging Viruses and Arboviruses ;WRCEVA)的病毒株《可在www.niaid.nih.gov/labsandresources/resources/dmid/wrceva/Pages/default.aspx找到》;以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部門或病媒傳播傳染病(Vector 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列出的病毒株《可在www2a.cdc.gov/nczved/dvbid/misc/reg.asp找到》。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以高親和力結合至一個或多個DV-1、DV-2、DV-3、和DV-4。這些血清分型的每一者的E蛋白質的一個封套(E)蛋白DIII區塊(EDIII)胺基酸序列是,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表6提供的E蛋白質序列。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揭示的一個抗體分子不會活化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在Balsitis等人,Lethal Antibody Enhancement of Dengue Disease in Mice Is Prevented by Fc Modification, PLoS Pathog 6(2): e1000790. doi:10.1371/journal.ppat.1000790.有更詳細的描述;簡要地說,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描述一個狀態,一個人經歷兩個連續的登革感染,是不同血清分型的登革病毒,第一次感染的發生造成第二次感染更嚴重《例如,更有可能進展成出血性登革熱》;一個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的機轉可能是一個抗登革抗體同時結合至病毒和一個在宿主細胞上的抗體重鏈恆定區受體(Fc receptor),增加感染力。本說明書揭示的減焦中和試驗的實驗(FRNT experiments)清楚顯示:本申請案提供許多抗體分子減少而非增加,感染性,因此,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描述的一個抗體分子不會活化一個病人的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會抑制由其他抗體《例如病人的內生性抗體(endogenous antibodies)》引起的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結合至一個在封套(E)蛋白DIII區塊上的線性或構象表位(linear or conformational epitope)。
如本說明書所用,用語『抗體分子(antibody molecule)』意指一個蛋白質包含至少一個免疫球蛋白可變區塊序列(immunoglobulin variable domain sequence)。用語抗體分子包括:例如,全長度(full-length)、成熟抗體(mature antibodies)和一個抗體的抗原結合區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s)。舉例來說,一個抗體分子可以包括一個重《H》鏈可變區塊序列《此處縮寫為VH》、和一個輕《L》鏈可變區塊序列《此處縮寫為VL》;在另一個實例中,一個抗體分子包括二個重《H》鏈可變區塊序列和二個輕《L》鏈可變區塊序列,從而形成二個抗原結合部位(antigen binding sites),例如抗原結合區段(Fab)、Fab’、二價抗原結合區段(F(ab')2)、Fc、Fd、Fd’、可變區段(Fv)、單鏈抗體《例如scFv》、單可變區塊抗體、二聚抗體(diabodies;Dab)《二價或雙特異性(bispecific)》、和嵌合的(chimeric)《例如,人源化》抗體,此係藉由修改全抗體(whole antibodies)或使用重組去氧核糖核酸技術(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ies)重新(de novo)合成的抗體來製造。抗體和抗體區段可以來自任何種類的抗體,包括但非侷限於: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IgD、和IgE,以及來自任何子類(subclass)的抗體《例如,IgG1、IgG2、IgG3、和IgG4》;抗體可以是單株性的(monoclonal)或多株性的(polyclonal);抗體也可以是一個人類的、人源化的、互補決定區接枝的(CDR-grafted)、或生體外生成( in vitrogenerated)的抗體;抗體可以具有一個選自如IgG1、IgG2、IgG3、或IgG4的重鏈恆定區;抗體也可以具有一個選自如卡帕型或蘭達型的輕鏈。
抗原結合區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s)的實例包括:(i)一個抗原結合區段(Fab),一個單價的區段,由輕《L》鏈可變區塊序列(VL)、重《H》鏈可變區塊序列(VH)、CL和CH1區塊構成;(ii)一個二價抗原結合區段(F(ab')2),一個二價區段包含二個抗原結合區段在絞鏈區(hinge region)由一個雙硫鍵(disulfide bridge)連接起來;(iii)一個Fd區段,由VH和CH1區塊構成;(iv)一個Fv區段,由一個抗體的一個單肢(single arm)的VL 和VH區塊構成;(v)一個二聚抗體(diabody;dAb)區段,由一個VH區塊構成;(vi)一個駱駝的(camelid)或駱駝化的(camelized)可變區塊;(vii)一個單鏈可變區段(scFv),參照例如Bird 等人, (1988) Science242:423-426,和Huston 等人,(1988) Proc. Natl. Acad. Sci. USA85:5879-5883;(viii)一個單一區塊抗體(single domain antibody)。這些抗體區段使用合適的方法包括本領域所屬技術人員熟知的數種傳統技術可以取得,還有,區段可以如同完整抗體一般用相同方式篩選後使用。
用語『抗體(antibody)』包括完整的分子和其功能性的區段。抗體的恆定區可以改變例如突變去修飾抗體的性質《例如,去增加或減少一個或多個以下性質:恆定區受體結合(Fc receptor binding)、抗體醣基化(antibody glycosylation)、半胱胺酸殘基(cysteine residues)的數目、作用細胞(effector cell)功能、或補體(complement)功能》。
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也可以是一個單一區塊抗體(single domain antibody),單一區塊抗體可包括一種抗體,其互補決定區(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s)是一個單一區塊多肽(single domain polypeptide)的一部分,實例包括但非侷限:重鏈抗體、天然無輕鏈的抗體、由平常的4條鏈抗體(4-chain antibodies)衍生而來的單一區塊抗體、工程抗體(engineered antibodies)、和單一區塊鷹架(single domain scaffolds)不包括衍生自抗體者。單一區塊抗體可能是現今技術的任一者,或是任何未來單一區塊抗體。單一區塊抗體可能源自任何種類,包括但非侷限:老鼠、人類、駱駝、駱馬(llama)、魚、鯊魚、山羊、兔子、和牛族動物(bovine)。 依據一些面向,一個單一區塊抗體是一個天然產生的單一區塊抗體、被認為是全無輕鏈的重鏈抗體,這種單一區塊抗體例如被揭示於WO 9404678。為明確起見,此源自一個全無輕鏈的重鏈抗體的變異區塊在本說明書被稱為VHH或奈米體(nanobody),用以和平常的4條鏈免疫球蛋白的重鏈可變區有所區別;這樣的一個VHH分子可以從培養在駱駝科動物如駱駝、駱馬、單峰駱駝(dromedary)、羊駝(alpaca)和原駝(guanaco)的抗體衍生而成,駱駝科動物以外的其他種類可能製造全無輕鏈的重鏈抗體如VHH也是可以預期的。
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能再細分為高變性(hypervariability)區域,稱為『互補決定區(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s;CDRs)』,散布著較守恆區域稱為『架構區(framework regions;FR)』;架構區和互補決定區的範圍已經明確地以許多種方法定義《參看,Kabat, E. A.,等人 (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Fifth Edition,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IH Publication No. 91-3242;Chothia, C.等人 (1987) J. Mol. Biol.196:901-917;和使用Oxford Molecular's AbM antibody modeling software的AbM定義》。參照如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Antibody Variable Domains. In: Antibody Engineering Lab Manual《作者:Duebel, S.和Kontermann, R.,Springer-Verlag,Heidelberg》。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使用以下定義:重鏈可變區塊的互補決定區1的AbM定義而其他互補決定區為卡巴特定義;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卡巴特定義使用於全部的互補決定區。此外,具體模式例描述關於卡巴特或AbM互補決定區也可以使用喬西亞高變環(Chothia hypervariable loops)實作,每一個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一般包括3個互補決定區和四個架構區,從氨基端(amino-terminus)到羧基端(carboxy-terminus)排列成以下順序:FR1、CDR1、FR2、CDR2、FR3、CDR3、FR4。
如本說明書所使用,一個『免疫球蛋白可變區塊序列(immunoglobulin variable domain sequence)』係指一個能夠做成一個免疫球蛋白可變區塊的結構的胺基酸序列,舉例來說,該序列可以包括一個天然生成的可變區塊的該胺基酸序列的全部或部分;舉例來說,該序列可以或可能不包含一個、二個、或多個N-或C-端胺基酸;或者可包括其他與蛋白質結構的形成可相容的變化。
用語『抗原結合區(antigen-binding region)』係指一個抗體分子的一部分包含形成一個結合E蛋白或其表位的介面(interface)的決定因素(determinants)。關於蛋白質《或蛋白質模擬物(protein mimetics)》,抗原結合區一般包括一個或多個環(loops)《至少,例如四個胺基酸或胺基酸模擬物》做成一個結合E蛋白的介面;通常,一個抗體分子的抗原結合區包括至少一個至二個互補決定區,或更通常地至少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互補決定區。
用語『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或『單株抗體組成物(monoclonal antibody composition)』於此處係指一個單一分子組成物的抗體分子的製劑。一個單株抗體組成物顯示對一個特定表位的一個單一結合特異性和親和性,一個單株抗體的製作可以藉由融合瘤技術(hybridoma technology)或不使用融合瘤技術的方法《例如重組方法(recombinant methods)》。
一個『有效的人類蛋白質(effectively human protein)』是一種蛋白質,不會激起一個中和抗體反應(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例如人類抗鼠抗體(human anti-murine antibody;HAMA)反應。人類抗鼠抗體在許多情況下可能產生問題,例如在治療一個慢性或復發疾病情況。一個人類抗鼠抗體反應能造成重複抗體投與的潛在無,因為增加抗體從血清中廓清《參照,例如Saleh等人,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32:180-190 (1990)》以及因為潛在的過敏反應《參照,例如LoBuglio 等人, Hybridoma, 5:5117-5123 (1986)》。
抗體分子可以是一個多株或單株抗體。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可以是重組製造的,例如藉由任何適當的噬菌體表現(phage display)或重組方法(combinatorial methods)。
生成抗體的各種不同噬菌體表現和重組方法是本技術領域已知《如Ladner等人,U.S. Patent No. 5,223,409;Kang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 WO 92/18619;Dower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 WO 91/17271;Winter等人,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WO 92/20791;Markland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 WO 92/15679;Breitling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WO 93/01288;McCafferty 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 WO 92/01047;Garrard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 WO 92/09690;Ladner等人,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 WO 90/02809;Fuchs 等人,(1991) Bio/Technology9:1370-1372;Hay等人,(1992) Hum Antibod Hybridomas3:81-85;Huse等人,(1989) Science246:1275-1281;Griffths 等人,(1993) EMBO J12:725-734;Hawkins等人,(1992) J Mol Biol226:889-896;Clackson等人,(1991) Nature352:624-628; Gram等人,(1992) PNAS89:3576-3580; Garrad等人,(1991) Bio/Technology9:1373-1377;Hoogenboom等人,(1991) Nuc Acid Res19:4133-4137;和Barbas等人,(1991) PNAS88:7978-7982所描述,以上全體之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考》。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是一個完整人類抗體(fully human antibody)《例如,一個在老鼠內製造的抗體,該老鼠經基因工程處理後可從一個人類免疫球半白序列製造一個抗體》、或一個非人類抗體,例如一個齧齒類《老鼠或大鼠》、山羊、靈長類《如猴子》、駱駝抗體。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非人類抗體是一個齧齒類《老鼠或大鼠》抗體,製造齧齒類抗體的方法是本技術領域已知。
人類單株抗體可以使用攜帶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而非小鼠系統的轉基因小鼠(transgenic mice)來產生,免疫接種特定抗原(antigen of interest)的轉基因小鼠的脾細胞(Splenocytes)被用來製造分泌人類單株抗體(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human mAbs)的融合瘤(hybridomas),該抗體帶有對一個源自人類蛋白質的表位的特異親和力《參照,例如,Wood等人,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WO 91/00906、Kucherlapati 等人,PCT publication WO 91/10741;Lonberg等人,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WO 92/03918;Kay等人,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92/03917;Lonberg, N. 等人,1994 Nature368:856-859;Green, L.L. 等人,1994 Nature Genet.7:13-21;Morrison, S.L. 等人,1994 Proc. Natl. Acad. Sci. USA81:6851-6855;Bruggeman等人,1993 Year Immunol7:33-40;Tuaillon等人,1993 PNAS90:3720-3724;Bruggeman等人,1991 Eur J Immunol21:1323-1326》。
一個抗體可以是一種抗體,其中可變區、或其一個部分例如互補決定區,係在一個非人類生物如大鼠或老鼠中產生;嵌合的、互補決定區接枝的(CDR-grafted)、和人源化的抗體也可以預期;在一個非人類生物如大鼠或老鼠中產生的抗體,然後修改例如在可變架構區或恆定區,來減少人類的抗原性(antigenicity)也是可預期的。
嵌合的抗體(Chimeric antibodies)可以用任何適當的重組脱氧核糖核酸技術(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來製造,有數種技術是本領域已知《參照:Robinson等人,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PCT/US86/02269;Akira, 等人,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 184,187;Taniguchi, M., 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 171,496;Morrison等人,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 173,494;Neuberger等人,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WO 86/01533;Cabilly等人,U.S. Patent No. 4,816,567;Cabilly等人,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 125,023;Better等人,(1988 Science240:1041-1043);Liu等人,(1987) PNAS84:3439-3443;Liu等人,1987, J. Immunol.139:3521-3526;Sun等人,(1987) PNAS84:214-218;Nishimura等人,1987, Canc. Res.47:999-1005;Wood等人,(1985) Nature314:446-449;和Shaw等人,1988, J. Natl Cancer Inst.80:1553-1559》。
一個人源化的、互補決定區接枝的(CDR-grafted)抗體具有至少一至二個但通常全部三個《重或輕的免疫球蛋白鏈》接受者互補決定區(recipient CDRs)被一個供給者互補決定區(donor CDR)取代;抗體可以被至少一個非人類互補決定區的一個部份取代,或只有一些的互補決定區可以被非人類互補決定區取代,只需要取代想要將人源化抗體結合至封套蛋白DIII區塊的互補決定區的數目。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供給者可能是一個齧齒類抗體如大鼠或老鼠抗體,而接受者可能是一個人類架構區或一個人類共識架構區(human consensus framework)。通常,提供互補決定區的免疫球蛋白被稱為『供給者(donor)』而提供架構區的免疫球蛋白被稱為『收受者(acceptor)』;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供給者免疫球蛋白是一個非人類《例如齧齒類》來源,收受者架構區通常是一個天然產生的《例如人類》架構區或一個共識架構區、或一個約85%或更高如90%、95%、99%或更多地與其一致的序列。
如本說明書所使用,用語『共識序列(consensus sequence)』係指從相關序列家族裡最常產生的胺基酸《或核苷酸》所形成的序列《參照,Winnaker,From Genes to Clones (Verlagsgesellschaft, Weinheim, Germany 1987)》。在一個蛋白質家族中,共識序列的每一個位置係被家族中最常在該位置產生的胺基酸佔據,如果兩個胺基酸產生頻率相同,二者都能包含在共識序列中。一個『共識架構區(consensus framework)』係指在共識免疫球蛋白序列中的架構區。
一個抗體可以用適當方法人源化,且數種這類方法是本領域已知《參照,Morrison, S. L., 1985, Science229:1202-1207;Oi 等人,1986, BioTechniques4:214;和Queen等人,US 5,585,089, US 5,693,761 和US 5,693,762,以上全體之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考》。
一個人源化的或互補決定區接枝的(CDR-grafted)抗體可以用互補決定區接枝或互補決定區取代《其中免疫球蛋白的一個、二個、或全部互補決定區可以被取代》來製造,參照美國專利(U.S. Patent)5,225,539;Jones等人,1986 Nature321:552-525;Verhoeyan等人,1988 Science239:1534;Beidler等人,1988 J. Immunol.141:4053-4060;溫特(Winter) US 5,225,539,以上全體之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考。溫特(Winter)描述一個互補決定區接枝的方法可以用來製備人源化抗體《英國專利申請(UK Patent Application)GB 2188638A,1987念3月26日提出;Winter US 5,225,539》,其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考。
本發明也提供人源化抗體,其中特定胺基酸被取代、消除、或添加。從供給者選擇胺基酸的準則在US 5,585,089、US 5,585,089的12-16列中說明,其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考。其他人源化抗體的技術描述在Padlan等人, EP 519596 A1中,1992年12月23日公開。
抗體分子可以是一個單鏈抗體(single chain antibody)。單鏈抗體《scFV》可以被工程處理《參照,如Colcher, D. 等人,(1999) Ann N Y Acad Sci880:263-80;和Reiter, Y. (1996) Clin Cancer Res2:245-52》;單鏈抗體可以被二聚化(dimerized)或多聚化(multimerized),生成多價抗體具有對相同標靶蛋白質的不同表位的特異性。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重鏈恆定區,選自例如IgG1、IgG2、IgG3、IgG4、IgM、IgA1、IgA2、IgD、和IgE的重鏈恆定區;特別是,選自《例如人類》IgG1、IgG2、IgG3、和IgG4的重鏈恆定區。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具有一個輕鏈恆定區,選自例如《例如人類》卡帕型或蘭達型的輕鏈恆定區。恆定區可能被更改例如突變以修改抗體的性質《例如,去增加或減少一個或多個以下性質:恆定區受體結合(Fc receptor binding)、抗體醣基化(antibody glycosylation)、半胱胺酸殘基(cysteine residues)的數目、作用細胞(effector cell)功能、或補體(complement)功能》。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具有作用細胞功能,可以修復補體。於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抗體不補充作用細胞或修復補體。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有減低的或沒有能力去結合一個恆定區受體(Fc receptor),舉例來說,可能是一個同型(isotype)或亞型(subtype)、區段或其他突變,不支援結合至一個恆定區受體,例如,具有一個突變的或刪除的恆定區受體結合區(Fc receptor binding region)。
抗體恆定區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被改變,改變抗體恆定區的方法是本領域已知。功能改變的抗體例如改變對一個作用細胞配體(effector ligand)如細胞上的恆定區受體(FcR;Fc receptor)、或補體的C1組成分的親和力,可以藉由替換至少一個在帶著一個不同殘基的抗體的恆定部分的胺基酸殘基而製造出來《參照,EP 388,151 A1、美國專利號碼(U.S. Pat. No. )5,624,821和美國專利號碼(U.S. Pat. No. )5,648,260,其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考》。使抗體結構穩定的胺基酸突變像人類IgG4中的S228P《歐盟命名法,在卡巴特命名法係S241P》也被預期。相似類型的改變可以被描述,如果應用在鼠科動物、或其他種類免疫球蛋白會減少或消除這些功能。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在抗登革抗體分子中的唯一胺基酸是典型胺基酸。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包含天然產生胺基酸;其類似物(analogs)、衍生物(derivatives)和同屬物(congeners);含有變體側鏈(variant side chains)的胺基酸類似物;及/或前述任何一者的任何立體異構物(stereoisomers)。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包含胺基酸和擬肽物(peptidomimetics)的右旋(D-)或左旋(L-)光學異構物(optical isomers)。
抗登革抗體分子的一個多肽可以是直鏈型或分支型,可以包含修改的胺基酸,又,可能被非胺基酸(non-amino acids)打斷。抗體分子也可以被修改;舉例來說,形成二硫鍵(disulfide bond)、糖基化(glycosylation)、脂化(lipidation)、乙醯化(acetyl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或任何其他操作例如與一個標記組成分(labeling component)接合(conjugation)。
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用未接合形式單獨使用或結合至一個物質如一個毒素(toxin)或等份(moiety)《例如,一個治療藥;一個化合物發射輻射(emitting radiation);植物、黴菌、或細菌來源的分子;或一個生物蛋白質如一個蛋白質毒素》或粒子(particle)《例如,一個重組的病毒粒子如病毒外殼蛋白(viral coat protein)》,舉例來說,抗登革抗體可以偶合一個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如一個α-、β-、或γ-發射核(emitter),或者一個β-和γ-發射核。
抗體分子可以衍生或連結至另一個功能分子《例如,另一個多肽或蛋白質》。如本說明書所使用,一個『衍生的(derivatized)』抗體分子是一個已經修改過的,衍生化(derivatization)的方法包括但非侷限:一個螢光等份(fluorescent moiety)、一個放射性核苷酸(radionucleotide)、一個毒素、一個酵素或一個親和配體(affinity ligand)如生物素(biotin)的加成作用(addition)。因此,抗體分子要包括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的衍生的和修改的型式,包括免疫黏附分子(immunoadhesion molecules),舉例來說,一個抗體分子可以功能性連結《藉由化學耦合(chemical coupling)、基因融合(genetic fusion)、非共價結合(noncovalent association)或反之》至一個或多個其他分子實體(molecular entities)如其他抗體《例如,一個雙特異性抗體(bispecific antibody)或一個二聚抗體(diabody)》、一個可檢測劑(detectable agent)、一個毒素、一個藥劑、及/或一個能媒介該抗體或抗體一部份與其他分子《如一個鏈黴核心區域(streptavidin core region)或一個聚組胺酸標籤(polyhistidine tag)》結合的蛋白質或多肽。
衍生化抗體分子的一些類型係藉由交叉鏈接《相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二個或多個抗體《例如,創造雙特異性抗體》,適當的交聯劑(crosslinkers)包括異雙官能團(heterobifunctional)分子,含有二個明顯的反應基團以一個適當間隔物分隔《例如,間-馬來醯亞胺苯甲醯-N-羥基琥珀醯亞胺酯(m-maleimidobenzoyl-N-hydroxysuccinimide ester)》或雙同官能團(homobifunctional)《例如,雙琥珀醯亞胺辛二酸酯(disuccinimidyl suberate)》,這些交聯劑可以從美國皮爾斯化學公司(Pierce Chemical Company, Rockford, Ill.)得到。
可以用來使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衍生《或標記》的有用的可檢測劑(detectable agent)包括螢光化合物(fluorescent compounds)、各種酵素、輔成基(prosthetic groups)、發光材料(luminescent materials)、生物發光材料(bioluminescent materials)、螢光發射金屬原子(fluorescent emitting metal atoms)如銪(europium;Eu)和其他鑭系元素(lanthanides)、和放射性材料(radioactive materials)《說明於下》。例示的螢光可檢測劑包括螢光素(fluorescein)、螢光異硫氰酸鹽(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玫瑰紅(rhodamine)、5-二甲基氨基-1-萘磺醯氯(5-dimethylamine-1-napthalenesulfonyl chloride)、藻紅素(phycoerythrin)及其同類物。 抗體也可以用可檢測酵素被衍生而成,如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山葵過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乙醯膽鹼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及其同類物。當一個抗體是用一個可檢測酵素被衍生,藉由添加額外試劑,可以檢測用來製造一個可檢測的反應產物的酵素;舉例來說,當可檢測劑山葵過氧化酶存在時,添加過氧化氫和二氨基聯苯胺(diaminobenzidine)引起一個有色的反應產物,後者可檢測。 抗體分子也可以用(酵素)輔成基《如一個鏈黴/生物素(streptavidin/biotin)和卵白素/生物素(avidin/biotin)》衍生而成;舉例來說,抗體可以用生物素被衍生,並透過間接量測卵白素或鏈黴結合來檢測。合適的螢光材料的實例包括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螢光素(fluorescein)、螢光異硫氰酸鹽(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玫瑰紅(rhodamine)、二氯三嗪基氨基螢光素(dichlorotriazinylamine fluorescein)、丹磺醯氯(dansyl chloride)或藻紅素(phycoerythrin);一個發光材料(luminescent materials)的實例包括發光胺(luminol);又,生物發光材料的實例包括螢光素酶(luciferase)、螢光素(luciferin)、和水母素(aequorin)。
標記的(Labeled)抗體分子可以用在例如診斷及/或實驗的許多場合中,包括:(i)用標準技術如親和色層分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或免疫沉澱法(immunoprecipitation)分離一個預定的抗原;(ii)檢測一個預定的抗原《例如,在一個細胞溶解物(cellular lysate)或細胞培養上清液(cell supernatant)中》以便評估該蛋白質的的豐度和表達模式;(iii)監測蛋白質在組織中的濃度作為一個臨床試驗程序的一部分,例如確定一個給定的治療方案的療效。
一個抗體分子可以接合另一個分子實體,通常是一個標記或一個治療《例如,免疫調節(immunomodulatory)、免疫刺激(immunostimulatory)、細胞毒性(cytotoxic)、或細胞抑制(cytostatic)》劑或組分。放射性同位素可用於診斷或治療應用,可與抗登革抗體偶聯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但非侷限:α-、β-、或γ-發射核,或β-和γ-發射核;這樣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但非侷限:碘(iodine)《 131I 或 125I》、釔(yttrium)《 90Y》、鎦(lutetium)《 177Lu》、錒(actinium)《 225Ac》、鐠(praseodymium)、砹(astatine)《 211At》、錸(rhenium)《 186Re》、鉍(bismuth)《 212Bi or 213Bi》、銦(indium)《 111In》、鎝(technetium)《 99mTc》、磷(phosphorus)《 32P》、銠(rhodium)《 188Rh》、硫(sulfur)《 35S》、碳(carbon)《 14C》、氚(tritium)《 3H》、鉻(chromium)《 51Cr》、氯(chlorine)《 36Cl》、鈷(cobalt)《 57Co或 58Co》、鐵(iron)《 59Fe》、硒(selenium)《 75Se》、或鎵(gallium)《 67Ga》;有用而作為治療劑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釔(yttrium)《 90Y》、鎦(lutetium)《 177Lu》、錒(actinium)《 225Ac》、鐠(praseodymium)、砹(astatine)《 211At》、錸(rhenium)《 186Re》、鉍(bismuth)《 212Bi or 213Bi》、和銠(rhodium)《 188Rh》;有用而作為標記物例如用在診斷方面的包括碘(iodine)《 131I 或 125I》、銦(indium)《 111In》、鎝(technetium)《 99mTc》、磷(phosphorus)《 32P》、碳(carbon)《 14C》、和氚(tritium)《 3H》,或一個或多個列在前面的治療用同位素。
本發明提供放射性標記的抗體分子和標記該抗體的方法。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揭示標記一個抗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用一個螯合劑(chelating agent)接觸一個抗體分子而製造一個結合抗體(conjugated antibody),該結合抗體用一個放射性同位素如銦111( 111In)、釔90( 90Y)、和鎦177( 177Lu)從而產生一個標記的抗體分子。
如同以上所討論,抗體分子可以接合一個治療劑,有療效的放射線同位素已經提過,其他治療劑的實力包括抗病毒劑(anti-viral agents)。
在一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供給一個此處揭示的抗體分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個抗原例如一個登革病毒封套蛋白或其一部分;得到一個特異性結合該抗原的抗體分子;評估抗體分子在調節該抗原及/或表達該抗原的有機物如登革病毒活性的效能。本方法更進一步包括投與抗體分子也含其衍生物《例如,一個人源化抗體分子》給一個個體如一個人類。
本發明提供一個分離的核酸分子編碼上述抗體分子、媒介體(vectors)和其宿主細胞,核酸分子包括但非侷限: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 acid)、基因組去氧核糖核酸(genomic DNA;genomic Deoxyribonucleic acid)、和互補去氧核糖核酸(cDNA;complementary Deoxyribonucleic acid)。
配方設計 一個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formulation)可以包括例如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和一個緩衝劑(buffer)。該配方設計的酸鹼值(pH)通常是5.5-7。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是一個液體配方設計;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以一個液體貯存。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是一個冷凍乾燥(lyophilized)配方設計。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本配方設計是以一個液體製備然後乾燥,例如在貯存以前藉由冷凍乾燥或噴霧乾燥(spray-drying)。一個乾燥配方設計的使用可以作為一個乾燥化合物例如做為一個氣化噴霧劑(aerosol)或粉末(powder),或者再構成(reconstituted)其原本或另一個濃度例如用水、緩衝劑、或其他適當液體。
一個『再構成(reconstituted)』配方設計是一種藉由溶解在一個稀釋劑中的一個冷凍乾燥的蛋白質配方設計使蛋白質分散在再構成配方設計中而製備。再構成配方設計適用於投與《例如,腸道外給藥》特定蛋白(the protein of interest)給一個需要治療的病人,又,在本發明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可能是適用於皮下投與(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此處特定的『稀釋劑(diluent)』是一種藥劑學上可接受的《投與給一個人類是安全且無毒的》且可使用於製備一個再構成配方設計;例示的稀釋劑包括無菌水(sterile water)、抑菌性注射用水(bacteriostatic water for injection;BWFI)、一個酸鹼值緩衝溶液(pH buffered solution)《例如,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hosphate-buffered saline)》、無菌生理鹽水溶液、林格氏液(Ringer's solution)或葡萄糖溶液(dextrose solution)。
一個『冷凍乾燥保護劑(lyoprotectant)』是一個分子,當與一個標的蛋白質結合時,實質的防止或降低該蛋白質在冷凍乾燥前和其後貯存時的化學的及/或物理的不穩定性。應用於本說明書描述之配方設計的例示冷凍乾燥保護劑包括但非侷限:醣類例如蔗糖或海藻糖(trehalose);一個胺基酸例如谷胺酸單鈉鹽(monosodium glutamate)或組胺酸;一個甲基氨(methylamine)例如甜菜鹼(betaine);一個感膠離子鹽(lyotropic salt)例如硫酸鎂(magnesium sulfate); 一個多元醇(polyol)例如三羥基或更高級的糖醇(trihydric or higher sugar alcohols)如甘油(glycerin)、赤藻糖醇(erythritol)、阿拉伯糖醇(arabitol)、木糖醇(xylitol)、山梨醇(sorbitol)、和甘露醇(mannit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普蘭尼克(pluronics);及其組合。一般而言,冷凍乾燥保護劑是一個非還原糖(non-reducing sugar),如海藻糖或蔗糖;冷凍乾燥前配方設計中加入一個『冷凍乾燥保護數量(lyoprotecting amount)』的冷凍乾燥保護劑,意指在冷凍乾燥保護劑的冷凍乾燥保護數量的存在下,隨著該蛋白質的冷凍乾燥,該蛋白質本質上在冷凍乾燥和貯存時保有其物理的和化學的安定性和完整性。
一個『增量劑(bulking agent)』是一個化合物,它增加冷凍乾燥混合物的質量並有助於冷凍乾燥餅塊的物理結構《例如,有助於一個基本上均勻的冷凍乾燥餅塊的製造,維持一個開放孔隙構造》,例示的增量劑可以應用在本說明書描述的配方設計中,包括但非侷限於:甘露醇(mannitol)、甘胺酸(glycine)、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或山梨醇(sorbitol)。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設計了抗登革抗體分子純化步驟,用來容許移轉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進入一個適合以液體貯存的配方設計;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抗登革抗體分子純化步驟設計為容許移轉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進入一個適合以冷凍液體並隨後冷凍乾燥做長期保存的配方設計。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用特定濃度的蛋白質冷凍乾燥,冷凍乾燥的配方設計然後可以用一個合適的稀釋劑依照需要再構成,通常比冷凍乾燥前的濃度相同或稍高。冷凍乾燥的配方設計可以在構成以產生一個濃度與原本濃度《亦即,冷凍乾燥以前》不同的配方設計,相對於原本冷凍乾燥的液體的體積,係視加到凍乾(lyophilate)物的水或稀釋劑的數量而定。合適的配方設計可以藉由檢測一個或多個抗體完整性(antibody integrity)參數來加以鑑定,測定的參數一般是高分子量物種(HMW species)或低分子量物種(LMW species)的百分比。
高分子量物種(HMW species)或低分子量物種(LMW species)的百分比可以用配方設計中總蛋白質含量的百分比、用配方設計中的濃度,或者用經時後《亦即,在貯存時》百分比增加的變化來確定。在一個可接受的配方設計中的高分子量物種的總百分比,在以冷凍乾燥或液體於2℃至50℃《例如,在4°C至45°C、在5°C至40°C、在5°C至25°C、在25°C至40°C、在4°C至25°C、在4°C 至15°C;在約4°C、在約5°C、在約25°C、在約40°C、或在約45°C》貯存至少1星期、二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或一年以後,係不大於10%《例如,不大於5%、不大於4%、不大於3%、不大於2%、不大於1%》的高分子量物種;或者在以冷凍乾燥或液體於2℃至50℃《例如,在4°C至45°C、在5°C至40°C、在5°C至25°C、在25°C至40°C、在4°C至25°C、在4°C 至15°C;在約4°C、在約5°C、在約25°C、在約40°C、或在約45°C》貯存至少1星期、二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或一年以後,不大於約10%低分子量物種。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高分子量物種的總百分比係不大於5%;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高分子量物種的總百分比係不大於3%。因為『約(about)』意指一個引用數值(cited numerical value)的±20%,所以『約20℃』意指16℃至24℃。
通常情况下,穩定度概況(stability profile)對一個冷凍產品在2°-8°C,和對一個室溫產品在25°C,是小於10%的高分子量物種/低分子量物種(10% HMW/LMW)。在配方設計中以凍乾物貯存的高分子量物種或低分子量物種的檢測是在凍乾物再構成以後,40°C或45°C是一個加速的情形,通常用於測試安定度並確定短期暴露在非貯存狀態下的安定度例如可能發生在運輸時移轉一個產品時。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使用40°C。
當鑑定參數是高分子量物種或低分子量物種中的百分比(percentage)變化時,在貯存後的一個或二者物種中的總蛋白質的百分率(percent)被拿來與貯存前《例如配方設計剛製備完成》的一個或二者物種中的總蛋白質的百分率做比較,百分比的差可以確定;一般來說,在液體配方設計,高分子量物種或低分子量物種中的蛋白質的百分比變化,在貯存於2°C-8°C《例如4°C》或25°C,約一星期、二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或十二個月、十八;或二十四個月以後,係不大於10%,例如,不大於8%、不大於7%、不大於6%、不大於5%、不大於4%、不大於3%。因為『約(about)』意指一個引用數值(cited numerical value)的±20%,所以約10%意指8%至12%。以一個冷凍乾燥產品貯存的配方設計,再構成後貯存於2°C-8°C《例如4°C》或25°C,約一星期、二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或十二個月、十八;或二十四個月以後,通常含有高分子量物種係少於約5%、少於約4%、少於約3%、或少於約2%;或者含有低分子量物種係少於約5%、少於約4%、少於約3%、或少於約2%。
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可以用一個液體貯存例如至少二星期、至少一個月、至少二個月、至少三個月、至少四個月、至少六個月、至少九個月、至少一年、或至少二年。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可以用一個凍乾物貯存例如至少二年、至少三年、至少四年、或五年。
有關配方設計的組成分和檢測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熱抗體分子的完整性的其他細節,將提供於下。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描述之配方設計係用於腸道外給藥或靜脈內給藥的配方設計。 本說明書描述之配方設計中抗登革抗體分子濃度通常是在約5毫克/毫升(mg/mL)至約250毫克/毫升之間,例如,約5毫克/毫升至約200毫克/毫升、約5毫克/毫升至約150毫克/毫升、約5毫克/毫升至約100毫克/毫升、約5毫克/毫升至約50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至約40毫克/毫升、約20毫克/毫升至約30毫克/毫升、約50毫克/毫升至約100毫克/毫升、或約150毫克/毫升至約200毫克/毫升;例如,約5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約15毫克/毫升、約20毫克/毫升、約25毫克/毫升、約30毫克/毫升、約40毫克/毫升、約50毫克/毫升、約75毫克/毫升、約100毫克/毫升、約150毫克/毫升、約200毫克/毫升、或約250毫克/毫升。
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係以一個約10至約40毫克/毫升的濃度存在,例如約20至約30毫克/毫升;例如約25毫克/毫升。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係以一個約25毫克/毫升的濃度存在。
在範圍(ranges)的上下文意中,『約(about)』意指範圍-20%的較低引用數值和範圍+20%的較高引用數值;在範圍的上下文意中,例如,約10毫克/毫升至約1005毫克/毫升,這表示:介於8毫克/毫升至120毫克/毫升之間。在一些例子中,配方設計中的抗體濃度可以是,舉例來說,介於1毫克/毫升至100毫克/毫升之間,例如,2毫克/毫升和80毫克/毫升、5毫克/毫升和60毫克/毫升、10毫克/毫升和50毫克/毫升、15毫克/毫升和40毫克/毫升、20毫克/毫升和3 0毫克/毫升的此處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如Ab D88。這種抗體配方設計可以做為治療劑使用,因此,配方設計中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的濃度足夠提供這樣的劑量(dosages)在一個已被一個接受治療的個體耐受(tolerated)的配方設計的容量中,並很恰當於投與方法。 在一個非限制性的例子,提供高劑量皮下方式,其中容積侷限性(volume limitation)小《例如,每一注射約1毫升至1.2毫升》,抗體的濃度通常是至少25毫克/毫升或更大,例如,100毫克/毫升或更大;例如,100毫克/毫升至500毫克/毫升、100毫克/毫升至250毫克/毫升、或100毫克/毫升至150毫克/毫升。達到這種高濃度可以藉由,舉例來說,在一個恰當容積的稀釋劑《例如,無菌注射用水、緩衝生理食鹽水》中再構成一個冷凍乾燥的配方設計。在一些實例中,再構成的配方設計具有一個介於25毫克/毫升和500毫克/毫升之間的濃度,例如,介於約100毫克/毫升和500毫克/毫升之間《例如,100毫克/毫升、125毫克/毫升、150毫克/毫升、175毫克/毫升、200毫克/毫升、250毫克/毫升、275毫克/毫升、300毫克/毫升、350毫克/毫升、375毫克/毫升、400毫克/毫升、425毫克/毫升、450毫克/毫升、475毫克/毫升和500毫克/毫升》。 用在經由吸入劑(inhalation)的遞送,配方設計通常多少要濃縮一些《例如,介於約25毫克/毫升和500毫克/毫升之間;例如,介於約100毫克/毫升和500毫克/毫升之間》,這樣就可以提供一個侷限容積的噴霧劑(aerosol)裡一個充分的劑量供吸入用。在一些例子中,使用低濃度《例如,介於約0.05毫克/毫升和1毫克/毫升之間》。調整遞送劑量到遞送方法是本領域已知的,例如,一個噴射霧化器(jet nebulizer)或一個定量噴霧劑(metered aerosol)。
緩衝劑 配方設計的酸鹼值如本說明書描述通常是介於約酸鹼值5.0至約7.5,舉例來說,約酸鹼值5.5至約6.5、約酸鹼值5.5至約6.0、約酸鹼值6.0至約6.5、約酸鹼值6.5至約7.0;酸鹼值5.5、酸鹼值6.0、酸鹼值6.5或酸鹼值7.0。一般而言,一個維持一個溶液在酸鹼值5.5至7.0的緩衝劑(buffer)用來製備一個配方設計,適當的緩衝劑包括但非侷限:檸檬酸(citric acid)、4-羥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4-(2-Hydroxyethyl)-1-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組胺酸(histidine)、精胺酸(arginine)、醋酸鉀(potassium acetate)、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磷酸鉀(potassium phosphate;K 2HPO 4)、醋酸鈉、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檸檬酸鈉、磷酸鈉(sodium phosphate;NaH 2PO 4)、三鹼《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 base;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和三鹼-鹽酸鹽《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鹽》(Tris-HCl;Tris Hydrochloride;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hydrochloride)。緩衝劑的濃度是介於約5毫莫耳(mM)和約100毫莫耳之間,例如,約5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之間。在一些例子中,磷酸鈉緩衝劑是以一個約25毫莫耳的濃度被使用;在一些例子中,檸檬酸鈉緩衝劑是以一個約10毫莫耳或約25毫莫耳的濃度被使用;在其他例子中,組胺酸緩衝劑是在一個約25毫莫耳的濃度被使用;在一些例子中,精胺酸緩衝劑是在一個約25毫莫耳的濃度被使用。
張度劑 張度劑(Tonicity agents)為本領域已知,且包括:例如葡萄糖、甘油、甘露醇、氯化鉀、和氯化鈉。 張度劑通常係以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的濃度被使用,舉例來說,張度劑可以在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的濃度被使用,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45毫莫耳至約155毫莫耳、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35毫莫耳至約165毫莫耳、約13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或約15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例如,約200毫莫耳或更少、160毫莫耳或更少、150毫莫耳或更少、120毫莫耳或更少、110毫莫耳或更少、100毫莫耳或更少、80毫莫耳或更少;或約75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約70毫莫耳、約75毫莫耳、約80毫莫耳、約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40毫莫耳、約150毫莫耳、約160毫莫耳、約170毫莫耳、約180毫莫耳、約190毫莫耳、或約200毫莫耳。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被使用的濃度係在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例如,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被使用的濃度係在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被使用的濃度係在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例如約100毫莫耳。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並且被使用的濃度係在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並且被使用的濃度係在約55毫莫耳至約95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並且被使用的濃度係在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例如約100毫莫耳。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提供一個張度(tonicity)《或滲透壓(osmolality)》約150毫滲透莫耳/公斤(mOsm/kg)至約40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18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40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19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9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0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8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1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7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2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6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3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4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4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5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3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6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2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7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10毫滲透莫耳、28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00毫滲透莫耳;或約285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295毫滲透莫耳,例如,約24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5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6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7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8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9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30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31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32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33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340毫滲透莫耳/公斤。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張度劑提供一個張度《或滲透壓》約150毫滲透莫耳/公斤(mOsm/kg)至約40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0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公斤、或約25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00毫滲透莫耳/公斤。
應用在配方設計中的張度劑通常提供一個張度《或滲透壓》約150毫滲透莫耳/公斤(mOsm/kg)至約40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16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9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17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8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18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7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19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6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0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7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1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6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2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0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2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40毫滲透莫耳/公斤;或者約22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4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3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30毫滲透莫耳/公斤;或者約24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20毫滲透莫耳/公斤,例如,250毫滲透莫耳/公斤、260毫滲透莫耳/公斤、270毫滲透莫耳/公斤、280毫滲透莫耳/公斤、290毫滲透莫耳/公斤、300毫滲透莫耳/公斤、310毫滲透莫耳/公斤、320毫滲透莫耳/公斤、330毫滲透莫耳/公斤、340毫滲透莫耳/公斤、350毫滲透莫耳/公斤。
『等滲透壓﹝等張﹞(isotonic)』意指特定配方設計具有實質上與人類血液相同的滲透壓。等滲透壓配方設計通常都會有一個約250至350毫滲透莫耳(mOsm;mOsmole)的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等滲透壓可以使用一個例如蒸汽壓(vapor pressure)或冰凍(ice-freezing)型滲透壓力計(osmometer)。
界面活性劑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一個界面活性劑(surfactant)包含在配方設計中,界面活性劑的實例包括但非侷限:非離子界面活性劑(nonionic surfactants)如聚山梨醇酯(polysorbates)《例如,聚山梨醇酯-20、聚山梨醇酯-40、聚山梨醇酯-60、聚山梨醇酯-65、聚山梨醇酯-80、或聚山梨醇酯-85》;泊洛沙姆(poloxamers)《例如,泊洛沙姆188》;采酮(Triton TM;Octyl phenol decaethylene glycol ether);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月桂基硫酸鈉(sodium laurel sulfate);辛基鈉配糖體(sodium octyl glycoside);月桂基〔十二烷基〕-磺酸基甜菜鹼(lauryl-sulfobetaine)、肉豆蔻基〔十四烷基〕-磺酸基甜菜鹼(myristyl-sulfobetaine)、亞麻基-磺酸基甜菜鹼(linoleyl-sulfobetaine)、硬酯基〔十八烷基〕-磺酸基甜菜鹼(stearyl-sulfobetaine)、月桂基〔十二烷基〕-肌胺酸(lauryl-sarcosine)、肉豆蔻基〔十四烷基〕-肌胺酸(myristyl- sarcosine)、亞麻基-肌胺酸(linoleyl-sarcosine)、硬酯基〔十八烷基〕-肌胺酸(stearyl-sarcosine)、亞麻基-甜菜鹼(linoleyl-betaine)、肉豆蔻基〔十四烷基〕-甜菜鹼、鯨蠟基﹝十六烷基﹞-甜菜鹼(cetyl-betaine)、月桂醯胺丙基-甜菜鹼(lauroamidopropyl-betaine)、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cocamidopropyl-betaine)、亞油醯胺丙基-甜菜鹼(linoleamidopropyl-betaine)、肉豆蔻醯胺丙基-甜菜鹼(myristamidopropyl-betaine)、棕櫚醯胺丙基-甜菜鹼(palmidopropyl- betaine)、異硬脂醯胺丙基-甜菜鹼(isostearamidopropyl-betaine)《例如,月桂醯胺丙基-、肉豆蔻醯胺丙基-、棕櫚醯胺丙基-、或異硬脂醯胺丙基-的二甲基胺(dimethylamine)》;甲基椰油醯基牛磺酸鈉(sodium methyl cocoyl- taurate)、或甲基歐非醯基牛磺酸二鈉(disodium methyl ofeyl-taurate);以及盟那科系列(Monaquat TM)《Mona工業公司,Paterson, N.J.》、聚乙二醇(polyethyl glycol)、聚丙二醇(polypropyl glycol)、聚氧乙烯硬脂酸酯(polyoxethylene-stearate)、聚氧乙烯烷基醚(polyoxyethylene alkyl ethers)例如聚氧乙烯單月桂基醚(polyoxyethylene monolauryl ether)、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polyoxyethylene-polyoxypropylene copolymer)《泊洛沙姆、普蘭尼克(Pluronic)》、及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和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的共聚物《普蘭尼克(pluronics)、PF68》。 舉例來說,界面活性劑可以存在於配方設計《液體或冷凍乾燥前》中,數量為從約0.001% 至0.5%,例如,從約0.005% 至0.05%、約0.005% 至約0.2%、和約0.01%至0.2%。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非離子界面活性劑是聚山梨醇酯-80;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聚山梨醇酯-80濃度是約0.001 至0.05%《重量/體積》;於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聚山梨醇酯-80濃度是約0.02%《重量/體積》。
防凍劑 防凍劑(Cryoprotectants)為本領域已知,且包括:例如蔗糖(sucrose)、海藻糖(trehalose)、山梨醇(sorbitol)和甘油(glycerol)。防凍劑在生物系統中具有較低毒性者通常才會被使用,這種防凍劑包括在配方設計中的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使用蔗糖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14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1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200毫莫耳或更少、190毫莫耳或更少、180毫莫耳或更少、170毫莫耳或更少、160毫莫耳或更少、150毫莫耳或更少、140毫莫耳或更少、130毫莫耳或更少、120毫莫耳或更少、110毫莫耳或更少、100毫莫耳或更少、90毫莫耳或更少、80毫莫耳或更少、75毫莫耳或更少、60毫莫耳或更少。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蔗糖使用的濃度是約75毫莫耳;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蔗糖使用的濃度是約150毫莫耳。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使用山梨醇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4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150毫莫耳或更少、145毫莫耳或更少、140毫莫耳或更少、135毫莫耳或更少、130毫莫耳或更少、125毫莫耳或更少、120毫莫耳或更少、115毫莫耳或更少、110毫莫耳或更少、105毫莫耳或更少、100毫莫耳或更少。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山梨醇使用的濃度是約125毫莫耳。
組胺酸緩衝劑(Histidine buffer)可以在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中作為一個緩衝劑,可以具有防凍性質,在本發明的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一個組胺酸緩衝劑結合一個防凍劑如一個醣類如蔗糖或山梨醇來使用。
一個配方設計的黏稠度(viscosity)通常與配方設計的給藥路徑相容,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的黏稠度是介於1釐泊(cP;centipoises)和2釐泊之間,或相近似於水黏稠度《約1釐泊》;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的黏稠度是介於5釐泊和40釐泊之間;在特定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的黏稠度是1釐泊、2釐泊、3釐泊、4釐泊、5釐泊、10釐泊、15釐泊、20釐泊、25釐泊、30釐泊、35釐泊、或40釐泊。
配方設計添加物 配方設計係以無菌溶液或無菌凍乾物貯存,達成在配方設計中防止微生物活動可以藉由至少一種抗菌劑(antibacterial agent)及/或抗黴菌劑(antifungal agent)放在配方設計中,舉例來說,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氯丁醇(chlorobutanol)、苯酚(phenol)、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硫柳汞(thimerosal)、及其類似物。在一些例子中,一個凍乾物用抑菌性水(bacteriostatic water)《例如,含0.9%苄醇(benzyl alcohol)的水》再構成,在配方設計裡包含防腐劑(preservative)的考量是本領域已知的,就如同確認防腐劑是否與一個特定配方設計和遞送路徑相容的方法《參照Gupta, 等人(2003), AAPS Pharm. Sci.5:article 8, 頁1-9》。 一個『防腐劑(preservative)』是一個化合物,可以被添加到稀釋劑去實質的降低一個再構成配方設計中的細菌活動,因而例如加強一個多用途再構成配方設計的製造。潛在防腐劑的實例包括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octadecyldimethylbenzyl ammonium chloride)、氯化六甲雙銨(hexamethonium chloride)、氯化苄二甲烴銨(benzalkonium chloride)《一個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alkylbenz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s)的混合物,其中烷基是長鏈化合物》。其他類型的防腐劑包括:芳香醇如苯酚、丁基和苄基醇、烷基對羥基苯甲酸酯(alkyl parabens)如甲基或丙基對羥基苯甲酸酯、兒茶酚(catechol)、間苯二酚(resorcinol)、環己醇(cyclohexanol)、3-戊醇(3-pentanol)、和間甲酚(m-cresol)。
在一些例子中,配方設計是等張性的(isotonic),一般而言,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有助於溶液滲透壓/張度的組成分都可以添加到一個配方設計《例如,鹽、糖、或其合併》。達到等張性(Isotonicity)通常使用在一個等張濃度的一個基本配方的組成分《如蔗糖》,或藉由添加一個額外組成分如一個糖類、一個多元醇(polyalcohol)如甘露醇(manitol)或山梨糖醇(sorbitol),或一個鹽如氯化鈉。
在一些例子中,一個鹽使用在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中,來達到等張性、或來增加配方設計的抗體分子的完體性,適合使用的鹽類已被討論。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依據本發明的藥劑配方設計包含一個安定劑(stabilizer也稱為stabilizing agent);安定劑包括但非侷限:人類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酪蛋白(casein)、球蛋白(globulin)、α-乳清蛋白(α-lactalbumin)、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溶菌酶(lysozyme)、肌紅蛋白(myoglobin)、卵白蛋白(ovalbumin)、和核糖核酸酶A(RNase A)。例示的安定劑也包括胺基酸和它們的代謝物,如甘胺酸(glycine)、丙胺酸(alanine)《α-丙胺酸、β-丙胺酸》、精胺酸(arginine)、甜菜鹼(betaine)、白胺酸(leucine)、離胺酸(lysine)、麩胺酸(glutamic acid)、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脯胺酸(proline)、4-羥基脯胺酸(4-hydroxyproline,)、甲基甘膠酸(sarco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冠癭鹼(opines)《丙氨奥品[N-(1-羧基乙基)-L-丙胺酸](alanopine[N-(1-Carboxyethyl)-L-alanine])、章魚肉鹼(octopine)、或文蛤斧足鹼[N-甲基亞氨基乙酸](strombine[(Methylimino)diacetic acid])》、和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安定劑是一個胺基酸;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例示安定劑也包括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例如蔗糖、海藻糖(trehalose)、甘露糖醇(mannitol)、葡聚糖(dextran)、山梨醇(sorbitol)、肌醇(inositol)、葡萄糖、果糖、乳糖、木糖(xylose)、甘露糖(mannose)、麥芽糖(maltose)、或棉子糖(raffinose)。
精胺酸(arginine)通常使用的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舉例來說,精胺酸可以使用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例如約6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8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9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45毫莫耳至約155毫莫耳、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約135毫莫耳至約165毫莫耳、約130毫莫耳至約17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13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至約1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或約150毫莫耳至約120毫莫耳,例如約200毫莫耳或更少、約160毫莫耳或更少、約150毫莫耳或更少、約120毫莫耳或更少、約110毫莫耳或更少、約100毫莫耳或更少、約80毫莫耳或更少、或約75毫莫耳或更少,例如約50毫莫耳、約60毫莫耳、約70毫莫耳、約75毫莫耳、約80毫莫耳、約90毫莫耳、約100毫莫耳、約11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約130毫莫耳、約140毫莫耳、約150毫莫耳、約160毫莫耳、約170毫莫耳、約180毫莫耳、約190毫莫耳、或約200毫莫耳。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精胺酸被使用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120毫莫耳至約180毫莫耳,例如約140毫莫耳至約160毫莫耳,例如約150毫莫耳。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精胺酸被使用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60毫莫耳至約90毫莫耳、約70毫莫耳至約80毫莫耳,例如約75毫莫耳。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依據本發明的藥劑配方設計包含一個金屬螯合劑(metal chelator)。金屬螯合劑包括但非侷限:乙二胺四乙酸(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和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egtazic acid;ethylene glycol-bis(β-aminoethyl ether)-N,N,N',N'-tetraacetic acid)。
製作配方設計的方法 在一個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製作本說明書描述之配方設計的方法。本方法包括合併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與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緩衝劑,還有本說明書描述之張度劑(tonicity agents)或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安定劑之一者或二者,更進一步可選擇地與一個界面活性劑、一個碳水化合物、或二者,如同本說明書所描述,然後做成配方設計。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方法包含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與(a)一個緩衝劑《例如,組胺酸或檸檬酸鈉》;(b)一個張度劑《例如,氯化鈉》;和(c)一個安定劑《例如,精胺酸或蔗糖》,其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至50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緩衝劑《例如,組胺酸或檸檬酸鈉》、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張度劑《例如,氯化鈉》、和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安定劑《例如,精胺酸或蔗糖》,且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為6至7《例如,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本方法更進一步包含合併抗體分子與一個界面活性劑例如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配方設計包含0.01% 至0.05%《例如,0.02%》聚山梨醇酯80。
例示配方設計 例示的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描述於表7。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50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組胺酸或檸檬酸鈉、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和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精胺酸或蔗糖,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為6至7。
舉例來說,配方設計F1至F25包含25毫克/毫升(mg/mL)抗體D88;配方設計F8至F17包含25毫莫耳組胺酸、酸鹼值6.5;配方設計F1包含10毫莫耳檸檬酸鈉、酸鹼值6.0,配方設計F2至F5包含25毫莫耳檸檬酸鈉、酸鹼值6.5;配方設計F2、F5、F6、F7和配方設計F12至F21包含75毫莫耳氯化鈉,配方設計F1包含100毫莫耳氯化鈉,配方設計F8至F9包含150毫莫耳氯化鈉;配方設計F18至F21包含25毫莫耳精胺酸,配方設計F2、F6、F12、和F13包含75毫莫耳精胺酸,配方設計F3、F4、F10、和F11包含150毫莫耳精胺酸;配方設計F5和F7包含75毫莫耳蔗糖,配方設計F14、F15、F18、和F19包含100毫莫耳蔗糖;配方設計F1具有一個酸鹼值6.0,配方設計F2至F5和配方設計F8至F17具有一個酸鹼值6.5,配方設計F8至F7和F18至F21具有一個酸鹼值7.0。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包含: (a)一個重鏈(heavy chain;HC)免疫球蛋白可變區節段(variable region segment),包含: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1(HC CDR1)包含序列DVYMS《序列識別碼:3》、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2(HC 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LQG《序列識別碼:4》、和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3(HC 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以及 (b) 一個輕鏈(light chain;HC)免疫球蛋白可變區節段(variable region segment),包含: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1(LC 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序列識別碼:6》、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2(LC CDR2)包含序列RASELQW《序列識別碼:7》、和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3(LC 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序列識別碼:1的重鏈可變區(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VH)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序列識別碼:2的輕鏈可變區(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VL)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序列識別碼:1的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和序列識別碼:2的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40毫克/毫升的抗體分子;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克/毫升的抗體分子。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組胺酸(histidine);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0毫莫耳至40毫莫耳的組胺酸;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莫耳的組胺酸。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檸檬酸鈉;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莫耳至30毫莫耳的檸檬酸鈉;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莫耳的檸檬酸鈉。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75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75毫莫耳的氯化鈉。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精胺酸(arginine);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75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精胺酸;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75毫莫耳的精胺酸。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蔗糖;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75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蔗糖;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0毫莫耳的蔗糖。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0.01% 至0.05%的聚山梨醇酯80;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0.02%的聚山梨醇酯80。舉例來說,配方設計F1、F4、F9、F11、F13、F15、F17、F19、和 F21包含聚山梨醇酯80。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50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組胺酸、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和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蔗糖,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至7。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25毫莫耳的組胺酸、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100毫莫耳的蔗糖,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50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組胺酸、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蔗糖、和0.01% 至0.05%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至7。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25毫莫耳的組胺酸、75毫莫耳的氯化鈉、100毫莫耳的蔗糖、和0.02%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50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組胺酸、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和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精胺酸,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至7。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25毫莫耳的組胺酸、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75毫莫耳的精胺酸,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50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組胺酸、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精胺酸、和0.01% 至0.05%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至7。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25毫莫耳的組胺酸、75毫莫耳的氯化鈉、75毫莫耳的精胺酸、和0.02%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10毫克/毫升(mg/mL)至50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10毫莫耳至50毫莫耳的檸檬酸鈉、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氯化鈉、和50毫莫耳至150毫莫耳的蔗糖,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至7。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25毫莫耳的檸檬酸鈉、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100毫莫耳的蔗糖,其中該配方設計具有一個酸鹼值6.5。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檸檬酸鈉可以被磷酸鈉(sodium phosphate)取代,例如在一個合宜的濃度及/或酸鹼值,舉例來說,配方設計F6至F7含有磷酸鈉。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蔗糖可以被山梨糖醇(sorbitol)取代,例如在一個合宜的濃度及/或酸鹼值,舉例來說,配方設計F16、F17、F20、和 F21含有山梨糖醇。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一個液體配方設計。
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包含或組成約25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約75毫莫耳的精胺酸,在酸鹼值6.5。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包含或組成約25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約75毫莫耳的精胺酸、和0.02%的聚山梨醇酯80,在酸鹼值6.5。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包含或組成約25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約100毫莫耳的蔗糖,在酸鹼值6.5。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包含或組成約25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約100毫莫耳的蔗糖、和約0.02%的聚山梨醇酯80,在酸鹼值6.5。在又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配方設計包含或組成約25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約25毫莫耳的檸檬酸鈉、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約75毫莫耳的蔗糖,在酸鹼值6.5。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發明提供描述於 7中的任一個配方設計。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2;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3;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4;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5;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6;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7;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8;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9;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0;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1;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2;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3;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4;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5;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6;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7;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8;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19;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20;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是描述於 7的F21。
劑量和製備方法 液體 在一些例子中,包含抗體的配方設計以液體貯存,因此,可以預期這樣的配方設計在某些情形《如4℃或室溫》下會相對穩定。確定一個配方設計的適宜性(suitability)的一個方法是將一個樣本配方設計攪動(agitation)或貯存於例如4°C、25°C、或45°C一段時間《例如,一星期、二星期、或四星期》、測定在攪動或貯存後累積的低分子量物種及/或高分子量物種的數量,並與在攪動或貯存前存在於樣本中的低分子量物種或高分子量物種的數量做比較,低分子量物種或高分子量物種增加表示安定度降低。
冷凍 在一些例子中,包含抗體的配方設計被冷凍來貯存,因此,可以預期這樣的配方設計在某些情形包括凍融循環(freeze-thaw cycles)下會相對穩定。確定一個配方設計的適宜性(suitability)的一個方法是將一個樣本配方設計遭受至少二,例如三、四、五、八、十、或更多的冷凍《例如,在-20°C 或-80°C》和解凍(thawing)《例如,在37℃水浴中快速解凍或在2°-8°C慢速解凍》的循環,測定在凍融循環後累積的低分子量物種及/或高分子量物種的數量,並與在凍融循環前存在於樣本中的低分子量物種或高分子量物種的數量做比較,低分子量物種或高分子量物種增加表示安定度降低。
冷凍乾燥 配方設計在冷凍乾燥後貯存,因此,測試一個冷凍乾燥後的配方設計的蛋白質組成分的安定度有助於確定一個配方設計的適宜性,其方法與前述冷凍的配方設計相似,除了將樣本配方設計冷凍乾燥代替冷凍、再構成為其原本容積、然後測驗低分子量物種及/或高分子量物種的存在,將冷凍乾燥的樣本配方設計與一個未冷凍乾燥的相對應樣本配方設計做比較。冷凍乾燥樣本中的低分子量物種或高分子量物種比相對應樣本增加表示冷凍乾燥樣本的安定度降低。
通常,一個冷凍乾燥協定(lyophilization protocol)包括加載樣品到冷凍乾燥機中、一個預先冷卻期間(pre-cooling period)、冷凍、真空啟動(vacuum initiation)、加速到初期乾燥溫度、初期乾燥、升溫到次期乾燥溫度、次期乾燥、和封閉樣品。可以選給一個冷凍乾燥計畫的其他參數包括真空(vacuum)《例如,到微米(microns)》和冷凝器的溫度(condenser temperature),適當的溫度斜坡率是介於0.1℃/分鐘(°C/min)至 2℃/分鐘,舉例來說,0.1℃/分鐘至1.0℃/分鐘、0.1℃/分鐘至0.5℃/分鐘、0.2℃/分鐘至0.5℃/分鐘、0.1℃/分鐘、0.2℃/分鐘、0.3℃/分鐘、0.4℃/分鐘、0.5℃/分鐘、0.6℃/分鐘、0.7℃/分鐘、0.8℃/分鐘、0.9、和1.0℃/分鐘。對一個冷凍乾燥循環在冷凍時的貨架溫度(shelf temperatures)通常是從約-55°C至-5°C、-25°C至-5°C、-20°C至-5°C、-15°C至-5°C、-10 C至-5°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或 -25°C。初期乾燥(primary drying)和次期乾燥(secondary drying)的貨架溫度可以不同,舉例來說,初期乾燥可以在一個較低於次期乾燥的溫度下實施,在一個非侷限實施例中,初期乾燥可以在0°C執行而次期乾燥則在25°C執行。
在一些例子中,在冷凍和真空啟動前使用一個緩冷協定(annealing protocol),在這類例子中,緩冷時間(annealing time)必須選定竊該溫度通常高於該組成物的玻璃態轉化溫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通常,緩冷時間是約2至15小時、約3至12小時、約2至10小時、約3至5小時、約3至4小時、約2小時、約3小時、約5小時、約8小時、約10小時、約12小時、約15小時。用於緩冷的溫度通常是從約-35°C至約-5°C,例如從約-25°C至約-8°C、約- 20°C至約-10°C、約-25°C、約-20°C、約-15°C、約0°C、或約-5°C。在一些例子中,緩冷溫度通常是從約-35°C 至5°C,例如從約-25°C至約-8°C、約- 20°C至約-10°C、約-25°C、約-20°C、約-15°C、約0°C、或約5°C。
一般來說,一個冷凍乾燥循環可以運行從10小時至100小時,例如20小時至80小時、30小時至60小時、40小時至60小時、45小時至50小時、50小時至65小時。
貯存一個抗體配方設計的溫度範圍之無侷限實施例是從約-20°C至約50°C,例如,約-15°C至約30°C、約-15°C至約20°C、約5°C至約25°C、約5°C至約20°C、約5°C至約15°C、約2°C至約12°C、約2°C至約10 C、約2°C至約8°C、約2°C至約6°C、2°C、3°C、4°C、5°C、6°C、7°C、8°C、10°C、15°C、或25°C。雖然有貯存溫度,在某些例子中,這類組成物可以預期在貯存和運輸情形時可能短暫發生的溫度改變,樣本仍是穩定的。
噴霧乾燥 在一些例子中,一個配方設計是噴霧乾燥然後貯存,噴霧乾燥適用本領域已知的方法進行,並且可以改變為使用液體或冷凍噴霧乾燥《例如,使用來自Niro Inc. (Madison, WI)、Upperton Particle Technologies (Nottingham, England)、或Buchi (Brinkman Instruments Inc., Westbury, NY)、或美國申請公開號碼2003/0072718 和 2003/0082276的方法》。
抗體分子完整性的確定 低分子量物種和高分子量物種的積聚是抗體安定性的有用的量測工具,配方設計中不論是低分子量物種或高分子量物種的積聚都是貯存為配方設計一部分的一個蛋白質的不安定性的指示劑,可以使用大小排除層析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和高效液相層析法(HPLC)確定低分子量物種和高分子量物種的存在,用於這種量測的適當系統是本領域之人已知的,例如,高效液相層析法系統(HPLC systems;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stems)《Waters公司,Milford, MA》。可以用來評估配方設計中的抗體完整性的本領域之人已知的其他系統有例如SDS-PAGE《用來監測低分子量物種和高分子量物種》、抗體活性的生物檢定法(bioassays)、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純化的標靶蛋白質《例如,登革》的結合能力、和陽離子交換高效液相層析法(cation exchange-HPLC;CEX- HPLC)《用來檢測變種和監測表面電荷》。在一個實例中,生物檢定法是一種以細胞為基準的測定法(cell-based assay),其中在不同濃度的配製的抗體分子的存在下所檢測的一個登革依賴型活性(dengue-dependent activity)的抑制,顯示其生物活性。
製造的物件 本申請案也提供一個製造的物件(article of manufacture)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配方設計並提供使用該配方設計的指引;製造的物件可以包括一個容器(container)適合容納該配方設計,一個適當的容器可以是,但非侷限:一個瓶子(bottle)、小瓶(vial)、注射針筒(syringe)、試管(test tube)、噴霧器(nebulizer)《例如,超音波或振動式篩板噴霧器(ultrasonic or vibrating mesh nebulizers)》、靜脈輸液袋(i.v. solution bag)、或吸入器(inhaler)《例如,一個定量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MDI)或乾粉吸入器(dry powder inhaler;DPI)》;該容器可以用任何適當的材料做成,如玻璃、金屬、或一種塑膠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苯乙烯(polystyrene)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通常,容器是一種不會從配方設計吸收大量蛋白質且不會與配方設計的組成分發生反應的材料。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容器是一種透明的玻璃小瓶附帶West 4432/50 1319矽化灰塞(West 4432/50 1319 siliconized gray stopper)或West 4023杜拉芙塞(West 4023 Durafluor stopper)。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容器是一種注射針筒。在特定具體模式例中,配方設計包含約25毫克/毫升的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的組胺酸、約75毫莫耳的氯化鈉、和約100毫莫耳的蔗糖、酸鹼值約6.5,放在一個預裝注射針筒(pre-filled syringe)中。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注射針筒適合與一個自動注射裝置(autoinjector device)一起使用。
噴霧器(nebulizer)的實例包括但非侷限:噴射噴霧器(jet nebulizers)、超音波噴霧器(ultrasonic nebulizers)、和振動式篩板噴霧器(vibrating mesh nebulizers),這些分類使用不同方法從一個液體製造一個氣懸體(aerosol),通常,任何氣懸體生成裝置可以維持這些配方設計中的蛋白質完整性,就適合用來遞送本說明書描述之配方設計。
用來投與給一個個體的配方設計例如做為藥劑,必須是無菌的,此可以應用本領域之人已知的方法來完成,例如,藉由一種液體或冷凍乾燥和再構成配方設計之前、或之後,通過無菌過濾膜(sterile filtration membranes)的過濾。另外的方法,若不會損壞結構,配方設計的組成分可以用高壓蒸氣滅菌(autoclaving)然後合併過濾或輻射滅菌(filter or radiation sterilized)的組成分,製作配方設計。
動物模型 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和配方設計可以用一個動物模型(animal model)評估。舉例來說,一個動物模型可以用來測試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或配方設計在減低登革病毒感染、複製(replication)及/或傳輸(transmission)的效能。例示的動物模型可用來評估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和配方設計包括、但非侷限:AG129老鼠模型(AG129 mouse models)《例如,Tharakarama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110(17):E1555-64;Johnson等人, J Virol.1999; 73(1):783-6所描述》;非老鼠適應型老鼠模型(non-mouse adapted mouse models)《例如,Tan等人, PLoS Negl Trop Dis.2010; 4(4):e672描述的非老鼠適應型DENV-2 D2Y98P老鼠模型》;人源化老鼠模型(humanized mouse models)《例如,Sridharan 等人, J Virol.2013; 87(21):11648-58所描述》;非人類靈長類模型(non-human primate models)《例如,Goncalvez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7; 104(22):9422-7所描述》;以及蚊子模型(mosquito models)《例如,Vu等人, PLoS Negl Trop Dis.2010; 4(7):e757所描述》。
AG129小鼠品系(mouse strain)缺乏I型和II型干擾素受體(type-I and type-II interferon receptors)是一種動物模型,複製在登革臨床病例所觀察到的某些疾病表現,包括病毒血症(viremia)和疾病的其他跡象《Tharakarama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110(17):E1555-64;Johnson等人, J Virol.1999; 73(1):783-6》,此模型在病毒治療的評估很有用,且也能用於主要研究的證明。簡要而言,將AG129老鼠《缺乏α/β和γ干擾素受體(IFN-α/β and IFN-γ receptors)》用登革病毒挑戰,然後投與一個候選治療抗體分子,病毒血症可以量測例如用定量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quantitative 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一個例示的AG129老鼠模型描述於國際申請公開(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Publication)號碼WO2015/122995的實施例10。
非老鼠適應型老鼠模型(non-mouse adapted mouse models)例如用一個非老鼠適應型DEN2病毒株《D2Y98P》產生,該病毒株在腹腔內投與至老鼠時為高感染性《Tan等人, PLoS Negl Trop Dis.2010; 4(4):e672》,一個高劑量D2Y98P的感染能誘發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大規模的器官損害(massive organ damage)、和重度血管滲漏(severe vascular leakage),導致動物在病毒血症高峰期出血和快速死亡;一個低劑量D2Y98P的感染能導致在相關器官中無症狀的病毒傳播(asymptomatic viral dissemination)和複製,然後在病毒清除(virus clearance)後數日動物發生非麻痺性死亡(non-paralytic death),此與疾病在人類的動力學相同。在垂死的動物中,可觀察到脾臟損害(Spleen damage)、肝功能損害(liver dysfunction)和血管滲透性增加(in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但沒有出血,提點出無缺的血管完整性(intact vascular integrity)是登革休克徵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的一個重要特徵。
人源化老鼠模型(humanized mouse models)的產生,例如藉由人類CD34 +胚胎肝細胞(human CD34 +fetal liver cells)過繼轉移(adoptive transfer)到非肥胖型糖尿病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γ鏈基因敲除老鼠(NOD- scid Il2rg -/-(NSG) mice)體內,使其發展出顯著水準的人類血小板(human platelets)、單核細胞(monocytes)/巨噬細胞(macrophages)、和肝細胞(hepatocytes)《參照:Sridharan 等人, J Virol.2013; 87(21):11648-58》。這些老鼠用登革病毒如DENV血清分型2(DENV-2)感染可以重現人類登革病毒感染的某些特徵,例如,暫時性白血球減少症(transient leukopenia)和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
非人類靈長類模型(non-human primate models)例如DENV感染後的幼年恆河猴,描述於Goncalvez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7; 104(22):9422-7。感染的猴子的病毒血症滴度(效價)藉由例如定量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quantitative PCR)或病灶形成單位檢測(Focus Forming Units (FFU) assay)可以測定。
蚊子模型(Mosquito models)可以用來評估對於登革病毒的抗體之抑制活性,例如,病毒感染的中和作用或減少被感染個體和蚊子之間的傳輸。登革病毒是一種蚊子傳輸的去氧核醣核酸病毒(RNA virus),某些登革病毒可以在體內發展優勢,這可能會導致人類蚊子間的傳輸更高的可能性《參照:Vu 等人, PLoS Negl Trop Dis.2010; 4(7):e757》,為了建立蚊子模型可以將含有病毒和抗體的血液餵食蚊子,蚊子腹腔積載的病毒血可以用定量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qRT-PCR)測量,一個例示的蚊子模型描述於國際申請公開號碼WO2015/122995的實施例13。
藥劑組成物和套組 在一些面相中,本發明提供組成物例如藥劑學上可接受的組成物,其中包括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分子,與一個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載體(carrier)配方在一起。如本說明書使用,『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載體(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arrier)』包括任何及所有溶劑、分散介質(dispersion media)、等張和延遲吸收劑,及其生理相容(physiologically compatible)的同類物;載體能適合於靜脈內(intravenous)、肌肉內(intramuscular)、皮下(subcutaneous)、腸道外(parenteral)、直腸內(rectal)、脊椎(spinal)或表皮(epidermal)的投與《例如注射或灌注(infusion)》。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較少於約5%,例如,較少於約4%、3%、2%、或1%的抗體分子係以聚集體(aggregates)存在於藥劑組成物中;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至少約,例如,至少約96%、97%、98%、98.5%、99%、99.5%、99.8%、或更多的抗體分子係以單體物(monomers)存在於藥劑組成物中。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聚集或單體物係用色層分析法測定,例如高效大小排除層析法(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SEC)。
本說明書揭示之組成物可以有各種不同型式,包括例如液體、半固體(semi-solid)和固體的劑型(dosage forms),如液體溶液《如,可注射或可灌注的溶液》、分散液(dispersions)或懸浮液(suspensions)、微脂囊(liposomes)、和栓劑(suppositories),一個合適的型式係依照所需要的給藥方式和治療應用而定,典型的適當組成物是在可注射或可灌注溶液的型式中,一個適當的給藥模式是腸道外投與《例如,靜脈內、皮下、腹腔內(intraperitoneal)、肌肉內》;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係藉由靜脈注射或灌注來給藥;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係藉由肌肉內或皮下注射來給藥。
片語『腸道外投與[或稱給藥](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和『腸道外投與[給藥](administered parenterally)』在此處使用時,意指投與[或稱給藥]的模式除了腸內的和局部的投與[或稱給藥]以外,通常是藉由注射,並且包括但非侷限:靜脈內(intravenous)、肌肉內(intramuscular)、動脈內(intraarterial)、鞘內腔(intrathecal)、囊內(intracapsular)、眶內(intraorbital)、心內(intracardiac)、真皮內(intradermal)、腹腔內(intraperitoneal)、經氣管(transtracheal)、皮下(subcutaneous)、表皮下(subcuticular)、關節腔(intraarticular)、包膜下(subcapsular)、蛛網膜下腔(subarachnoid)、脊椎內(intraspinal)、硬膜外(epidural)和胸骨内(intrasternal)注射和灌注。
藥劑組成物在製造和貯存的情形下通常必須是無菌的且安定的,組成物可以配方設計成一個溶液、微乳液(microemulsion)、分散液(dispersion)、微脂體(liposome)、或其他適合高抗體濃度的指定結構。無菌注射溶液的製備,可以藉由將一個合宜的溶劑中含所需數量之活性化合物《例如,抗體或抗體的一部份》與列舉於前的一個或合併成分結合,然後過濾滅菌(filtered sterilization);通常,分散液的製備,可以藉由將活性化合物結合到一個無菌的載具(vehicle),該載具包含一個基本的分散介質(dispersion medium)和列舉於前的所需要之其他成分。 用於製備無菌注射溶液的無菌粉末的例子中,最好的製備方法是真空乾燥(vacuum drying)和冷凍乾燥(freeze-drying),生成一個活性成分的粉末加上來自先前無菌過濾溶液的任何額外的所需要成分。一個溶液的適當流動性的維持,可以藉由例如使用一個像卵磷脂(lecithin)的覆蓋層(coating)、在分散液的例子中維持所需的粒徑、和使用界面活性劑。得到注射組成物的延長吸收可以藉由在組成物中加入一個延長吸收的藥劑如單硬脂酸鹽(monostearate salts)和明膠(gelatin)。
包含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例如藥劑配方設計和組成物,可以用各種不同方法投與,有數種為本領域之人已知的,又對於許多治療上的應用,一個合宜的投與路徑(route)/模式(mode)是靜脈內注射或灌注,舉例來說,抗體分子以靜脈灌注方式投與,以一個速率是低於10毫克/分鐘(mg/min),更好的是低於或等於5毫克/分鐘以達到一個劑量為約1至100毫克/平方米(mg/m 2),更好是約5至50毫克/平方米、約7至25毫克/平方米,還又更好的是約10毫克/平方米。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投與路徑及/或模式會隨著所希望的結果而改變,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活性化合物可以用一個載體(carrier)來製備,以保護該化合物不被快速釋出,如一個控制釋出配方設計(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包括植入物(implants)、經皮貼劑(transdermal patches)、和微膠囊化遞送系統(microencapsulated delivery systems)。可以使用可生物降解的(Biodegradable)、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le)的聚合物,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聚酸酐(polyanhydrides)、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膠原質(collagen)、聚原酸酯(polyorthoesters)、和聚乳酸(polylactic acid)。製備這類配方設計的許多方法是有專利的或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已知的,參照: 延遲及控制釋出藥物遞送系統(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 , J. R. Robinson, ed.,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1978。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可以口服投與,舉例來說,用一個惰性的(inert)稀釋劑或一個可同化的(assimilable)可食用載體;該抗體分子《和其他成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被封入一個硬或軟殼明膠囊中、被壓成錠劑、或直接結合於該個體的餐食中。應用於口服治療性給藥,抗體分子可以結合賦形劑並且以可吸收的錠劑(ingestible tablets)、口頰錠(buccal tablets)、口含錠(troches)、膠囊、酏劑(elixirs)、懸浮劑(suspensions)、糖漿劑、薄餅片(wafers)、及其同類物。用腸道外給藥以外的方法投與一個抗體分子,可能需要包覆化合物,用一個材料、或與化合物同時投與,以防止其失去活性。治療組成物也可以用醫療裝置投與,且有數種是本領域之人已知的。
調整給藥方案(Dosage regimens)以提供所希望的反應《例如,一個有療效反應》,舉例來說,可以給予一個單次大劑量(single bolus)、可以隨著時間過去給予數個分開的劑量、或是依治療狀態的迫切情况成比例地將劑量減少或增加。以劑量單位型式(dosage unit form)調配腸道外組成物便於給藥[投與]和劑量均勻性是特別有利的;本說明書所用劑量單位型式係指物理上不連續的(discrete)單位(units)適合做為單一劑量(unitary dosages)給被治療的個體;每一個單位含有一個預先決定的、經計算的數量能產生所要的治療效果的活性化合物、以及相關聯的必需的藥劑載體。劑量單位型式的特定性(specification)受支配於並直接依賴於(a)抗體分子的獨特特性和要達到的特殊治療效果、以及(b)對於治療的個體的敏感性在配製這類抗體分子科技上固有的侷限性。
一個抗體分子的例示的、非侷限性範圍的治療或預防的有效數量是0.1至20毫克/公斤(mg/kg),更理想的是1至10毫克/公斤。抗體分子可以用靜脈灌注投與,速率為低於10毫克/分鐘(mg/min),更理想的是5毫克/分鐘,以達到一個劑量為約1至100毫克/平方米(mg/m 2),更理想的是約5至50毫克/平方米、約7至25毫克/平方米、又更理想的是約10毫克/平方米。要注意的是,劑量值可能因為要緩和的情況的類型和嚴重度而改變;更進一步要理解,對於任何特定個體,特定給藥方案都應依照個體需要和給藥或監督組成物投與者的專業判斷,經時間而調整;還有本說明書所述之劑量範圍都僅是例示、並無意圖限制所主張之組成物的範圍和實施。
本說明書之藥劑配方設計或組成物可以包括一個抗體分子的一個『治療有效數量(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amount)』或一個『預防有效數量(prophylactically effective amount)』。一個『治療有效數量』係指一個數量、於需要的劑型和時間區間、有效達到所要的治療結果;一個修改過的抗體(modified antibody)或抗體區段(antibody fragment)的治療有效數量可能因為如疾病階段、年齡、性別、和個別體重等因素,還有抗體或抗體一部份在個體中引起預期反應的能力而改變;治療有效數量也是一種數量,在治療上有利效果超過抗體分子的任何毒性或有害影響。 一個『治療有效劑量(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dosage)』,相對於未治療的個體,最好是抑制一個可量測參數至少約20%,更理想的是至少約40%,又更理想的是至少約60%,又再理想的是至少約80%。可量測參數(measurable parameter)可以是,例如,病毒載量(viral load)、發燒(fever)、頭痛(headache)、肌肉或關節痛(muscle or joint pains)、皮膚疹(skin rash)、出血(bleeding)、血小板量減少(reduced platelet levels)、和血壓降低(reduced blood pressure)。一個抗體分子抑制一個可量測參數的能力可以在一個動物模型中評估,可預測對登革熱的效用;另外,藉由檢驗抗體分子中和登革病毒的能力例如檢測生體外病灶形成,可以評估一個組成物的這種性質。
『預防有效數量(prophylactically effective amount)』係指一個數量、於需要的劑型和時間區間、有效達到所要的預防結果。通常,因為一個預防劑量係用在一個個體發生疾病之前或在疾病早期,因此預防有效數量將少於治療有效數量。
本發明也包含一個有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的套組。該套組包括一個或多個其他元件(elements),包括:使用說明;其他試劑(reagents)例如一個標記(label),一個治療劑,或一個可用於螯合(chelating)、或耦合(coupling)的試劑,一個抗體標記或治療劑,或一個放射防護的(radioprotective)組成物;用來製備供投與用的抗體分子的裝置或其他材料;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載體;以及投與一個個體的設備和其他材料。
核酸 本發明也著重在由核酸編碼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包含編碼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和互補決定區的核苷酸序列,如本說明書所描述。舉例來說,本發明強調一個第一和第二核酸分別編碼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該抗體分子係選自一個或多個本說明書揭示的抗體分子例如 1的抗體,或一個抗體的一部分例如 2的可變區。該核酸可以包含一個核苷酸序列編碼任何一者此處所述的表中的胺基酸序列,或大致上與之一致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或不多於3、6、15、30、或45個核苷酸與此處所述的表中所顯示的序列不同》。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核酸可以包含:從此處表中所列具有一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可變區編碼一個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homologous)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或多個取代如保留型取代》。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核酸可以包含:從此處表中所列具有一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編碼一個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或多個取代如保留型取代》。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核酸可以包含:從此處表中所列具有一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編碼一個至少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互補決定區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具有一個或多個取代如保留型取代》。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可以包含:從此處 5中所列具有核苷酸序列的重鏈可變區編碼一個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在本說明書描述之嚴格條件下遺傳質漸滲雜交(hybridizing)》。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可以包含:從此處 5中所列具有核苷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編碼一個至少一個、二個、或三個互補決定區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在本說明書描述之嚴格條件下遺傳質漸滲雜交》。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可以包含:從此處 5中所列具有核苷酸序列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編碼一個至少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互補決定區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在本說明書描述之嚴格條件下遺傳質漸滲雜交》。
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包含:此處 5中所列的一個核苷酸序列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在本說明書描述之嚴格條件下遺傳質漸滲雜交》。於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核酸包含:此處 5中所列的一個核苷酸序列的一個部分(portion)或基本上與其之同源的一個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在本說明書描述之嚴格條件下遺傳質漸滲雜交》。該部分可以編碼例如一個可變區《如重鏈可變區或輕鏈可變區》;一個、二個、三個、或更多個互補決定區;或是一個、二個、三個、或四個、或更多個架構區(framework regions)。
本發明揭示之核酸包括去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otides)或核醣核酸(ribonucleotides)、或其類似物(analogs)。聚核苷酸(polynucleotide)可以是單股(single-stranded)或者也可以是雙股(double-stranded),並且如果是單股,可以是編碼股(coding strand)或非編碼《反義》股(non-coding (antisense) strand)。一個聚核苷酸包含修飾核苷酸(modified nucleotides)如甲基化(methylated)核苷酸和核苷酸類似物,核苷酸的序列可以被非核苷酸組成分(non-nucleotide components)中斷(interrupted);一個聚核苷酸聚合後可以例如藉由結合一個標示組成分再進一步修飾。核酸可以是一個再構成聚核苷酸(recombinant polynucleotide)或一個基因組的(genomic)、互補去氧核醣核酸(cDNA;complementary DNA)、半合成的(semisynthetic)、或源自合成(synthetic origin)的聚核苷酸,它們或是不存在於自然界、或是以一個非自然排列連結至其他聚核苷酸。
在一些面向中,本申請案著重於宿主細胞和含有本說明書描述之核酸的媒介體(vectors);核酸可以呈現於一個單一媒介體中或相同宿主的分別的媒介體中,以下將更詳細說明。
媒介體 本發明更進一步提供產自含有編碼此處描述之抗體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的媒介體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媒介體包含核苷酸編碼此處描述之一個抗體分子,該媒介體包括但非侷限:一個病毒、質體(plasmid)、黏質體(cosmid)、λ噬菌體(lambda phage)或一個酵母菌人工染色體(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YAC)。
許多媒介體系統可以應用,舉例來說,有一類媒介體利用去氧核醣核酸元件(DNA elements),係衍生於動物病毒如牛乳突病毒(bovine papilloma virus)、多瘤病毒(polyoma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桿狀病毒(baculovirus)、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es)《勞氏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小鼠乳腺腫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或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Moloney murine leukaemia virus;MoMLV)》或猿猴空泡病毒40(SV40 virus;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另一類媒介體利用核醣核酸元件(RNA elements),係衍生於核醣核酸病毒如塞米利奇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東方馬腦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和黃病毒(Flaviviruses)。
此外,已穩定將去氧核醣核酸整合到染色體中的細胞可以藉由導入一個或多個容許被轉染宿主細胞(transfected host cells)被選取的標記物(markers)來選取,該標記物可以提供例如質子移變(prototropy)到一個缺陷型宿主(auxotrophic host)、殺菌劑抵抗力(biocide resistance)《例如,抗生素(antibiotics)》、或對重金屬如銅或其同類物的抗性(resistance to heavy metals)。可選擇的標記物基因可以是直接連結到去氧核醣核酸序列而被表現、或是藉由共同轉殖(cotransformation)被引入相同細胞中;用於傳訊核醣核酸(mRNA;messenger RNA)的最佳合成也需要其他元件,這些員簡可能包括剪接信號(splice signals),以及轉錄啟動子(transcriptional promoters)、強化子(enhancers)、和終止信號(termination signals)。
一旦表現媒介體(expression vectors)或含有構建體(constructs)的去氧核醣核酸序列已準備來表達,該表現媒介體可以被轉染或被導入到合適的宿主細胞中,可以應用各種不同的技術來達成此事,例如,原生質體融合(protoplast fusion)、磷酸鈣沉澱(calc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電穿孔(electroporation)、反轉錄病毒轉導(retroviral transduction)、病毒轉染(viral transfection)、基因槍(gene gun)、脂質基礎的轉染(lipid based transfection)或其他常規技術(conventional techniques)。在原生質體融合的例子中,細胞係在培養基中生長並篩選出最合宜的活性。
以本發明之說明為基礎,培育生成的轉染細胞和收回已製造的抗體分子的方法和條件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並且依賴特定表現媒介體和應用的哺乳類宿主細胞可以被改變或最佳化。
細胞 本發明也提供產自含編碼本說明書之一個抗體分子的核酸的宿主細胞之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舉例來說,該宿主細胞可以包含一個 5的核酸、一個基本上與之同源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及/或在本說明書描述之嚴格條件下遺傳質漸滲雜交》、或所述核酸之一的一個部分。此外,該宿主細胞可以包含編碼 2 3的一個胺基酸序列的核酸、一個基本上與之同源的序列《例如,一個序列至少約85%、90%、95%、99%或更多與之一致》、或所述序列之一的一個部分。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該宿主細胞以基因工程處理來包含編碼抗體細胞的核酸。
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使用一個表現組件盒(expression cassette)將該宿主細胞以基因工程處理。片語『表現組件盒(expression cassette)』係指核苷酸序列,能夠影響與此序列相容的宿主的一個基因的表現;這類組件盒可以包括一個啟動子、一個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帶有或不帶有內因子(introns)、和一個終止信號。其他有需要或有助於影響表現的因子也可以使用,例如一個誘導型啟動子(inducible promoter)。
本發明也提供包含本說明書描述之媒介體的宿主細胞。 該細胞是但非侷限:一個真核細胞(eukaryotic cell)、一個細菌細胞(bacterial cell)、一個昆蟲細胞(insect cell)、或一個人類細胞。合適的真核細胞包括但非侷限:韋羅細胞〔非洲綠猴腎異倍體細胞〕(Vero cells)、海拉細胞〔實驗用增殖表皮癌細胞〕(HeLa cells)、COS細胞、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 cells;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人胚胎腎細胞293(HEK293 cells;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s)、倉鼠腎細胞(BHK cells;Baby hamster syrian kidney cells)和馬丁達比氏犬腎細胞(MDCKII cells;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II cells)。合適的昆蟲細胞包括但非侷限:Sf9細胞。
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之應用 本說明書揭示之包含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有生體外和生體內的藥劑使用服務《例如,治療的和預防的、及/或診斷的應用》。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中和登革病毒,舉例來說,這些分子可以投與到培養基中的(in culture)、生體外的或活體分離的( ex vivo)細胞,或一個個體如人類個體例如生體內,去中和登革病毒。因此,從一些面向,本發明提供一個治療一個個體的登革病毒感染的方法,包含投與該個體一個本說明書描述之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因而治療登革病毒感染,舉例來說,這些配方設計可以投與到培養基中的、生體外的或活體分離的細胞,或一個個體如人類個體例如生體內,去治療、預防、及/或診斷登革病毒感染。
如本說明書使用,用語『個體(subject)』有意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的動物。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個體是一個人類個體,例如一個人類病患感染了登革病毒或處於被登革病毒感染的危險中。用語『非人類的動物(non-human animals)』包括哺乳類和非哺乳類例如非人類的靈長類。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個體是一個人類。本說明書描述之方法和組成物係適合於治療感染了登革病毒的人類病患,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病患包括:已暴露於登革病毒但無症狀《至少暫時無症狀》、有登革熱(dengue fever)的病患、有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的病患、和有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的病患。
治療登革病毒的方法 登革病毒顯示一個封套蛋白(E (envelope) protein)在病毒表面,封套蛋白有助於病毒對一個宿主細胞的依附(attachment),封套蛋白包含一個DI區塊(DI domain)《一個九股的β-筒狀》、一個DII區塊《一個與宿主細胞融合(fusion)的疏水性區塊(hydrophobic domain)》、和一個DIII區塊《一個細胞外區塊(extracellular domain)》。儘管不希望受到理論的限制,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藉由結合病毒封套蛋白的DIII區塊可以中和登革病毒,例如,防止病毒與宿主細胞融合、防止病毒結合至宿主細胞、破壞封套蛋白的結構、或使病毒不穩定。
登革熱是一種感染症,通常是蚊子媒介的(mosquito-borne),由登革病毒引起,感染初期常常有一個短暫的無症狀期,通常是4至7天,有時候一個被感染的病人並不會發展任何登革熱的症狀;然而,顯示有登革熱的病人,其特徵症狀是突然發生的發燒《有時超過40℃》、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紅疹。在感染的發熱期(febrile phase),發燒、疼痛、和頭痛就很明顯,有些病人在發熱期後是關鍵期(critical phase)《與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和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有關》,病人可能發生胸腔和腹腔積水,循環系統中的液體枯竭、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不足、和出血;然後是恢復期(recovery phase)。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此處所述之抗體分子在病人的無症狀期、發熱期、關鍵期、及/或恢復期投與。
登革病毒的診斷通常是基於一個理學檢查和該病人所述症狀,當一個病人出現發燒和至少二個選自噁心/嘔吐、紅疹、全身疼痛、白血球數目減少、或止血帶試驗陽性(positive tourniquet test)的症狀,可以做出可能診斷(probable diagnosis);其他指出登革熱的試驗包括:檢測白細胞計數降低、血小板含量低、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肝臟的胺基轉移酶(aminotransferase)升高、血液濃縮(hemoconcentration)、低白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超音波檢測液體《提示登革休克症候群》、延遲毛細血管再充盈(delayed capillary refill)《顯示周邊血管塌陷(peripheral vascular collapse)》。因此,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投與給一個病人可以滿足前述標準。
某些本說明書所述之抗體分子能夠治療至少二種、三種、或四種登革病毒的血清分型,因此,在某些具體模式例中,當沒有做任何檢測來確定登革病毒的血清分型例如登革病毒的血清分型是未知的時候,抗體分子可以投與給一個已感染或有被登革病毒感染風險的病人。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登革病毒是DV-1、DV-2、DV-3、或 DV-4的血清分型。
抗體分子通常以能保持一個抗體在病人系統中的有效治療濃度的頻率被投與,直到該病人復原。舉例來說,抗體分子被投與的頻率係以達到足夠至少1、2、5、10、20、30、或40個抗體結合每一個病毒粒子(virion)的血清濃度。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每1、2、3、4、5、6、或7天被投與。
投與不同配方設計和抗體分子的方法是本領域之人已知的並說明於下。被使用的抗體分子的適合劑量係依個體的年齡和體重以及使用的特定藥物而定。
該抗體分子可以單獨使用或與一個第二藥劑如一個抗病毒劑、毒素、或蛋白質例如一個第二抗登革抗體結合一起使用;此方法包括:投與抗體分子單獨或與一個第二藥劑結合,給一個需要此種治療的個體。抗體分子可以用來遞送各種不同的治療劑例如一個毒素或抗病毒劑、或其混合物。
合併療法 包含抗登革抗體分子的配方設計可以合併其他治療使用,舉例來說,合併療法包括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合併配方及/或合併投與一個或多個另外的治療劑如抗病毒劑《包括其他抗登革抗體》、疫苗《包括登革病毒疫苗》、或加強免疫反應的藥劑。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抗體分子被投與時,還合併其他有療效的處置模式(therapeutic treatment modalities)例如靜脈注射體液補充(intravenous hydration)、解熱劑(fever-reducing agents)《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輸血(blood transfusion),這類合併療法可以有利地使用較低劑量的被投與的治療藥劑,因此避免可能的毒性或與不同的單一治療(monotherapies)相關的併發症。
如此處所使用,投與時『組合〔合併〕(in combination)』意指二個《或更多》不同的處置被遞送給一個個體,在該個體受苦於該疾病之前或正當其過程之時。在一個具體模式例中,二個或更多的處置被預防性地遞送,例如該個體被感染或被診斷出登革病毒之前;在另一個具體模式例中,該二個或更多的處置在該個體被診斷出登革病毒之後遞送。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當第二個處置的遞送開始的時候,第一個處置的遞送仍然發生,所以二者有重疊,有時候這種情形在本說明書稱為『同時發生的(simultaneous)』或『並行遞送(concurrent delivery)』;在其他具體模式例中,一個處置的遞送結束於其他處置的遞送開始之前。 在兩種類型的一些具體模式例中,處置會因為合併投與而更有效,舉例來說,比較第二處置被投與時缺少第一處置所看到的情形,第二處置更有效例如第二處置較少卻看到相等效果、或第二處置較大程度地減少症狀;或是在第一處置也看到相同情況。在一些具體模式例中,遞送(delivery)使得一個症狀減輕、或其他與異常相關的參數比只遞送一個處置而缺另一個時被觀察到的參數要來的大。該二個處置的效果可以是部分加成、完全加成、或大於加成,遞送可以是當地送第二處置時,第一個遞送的處置的效果仍可檢測出來。
抗病毒劑可以是例如巴拉派爾《4'-C-迭氮基胞嘧啶核苷 2',3',5'-三异丁酸酯》(balapiravir;4'-C-Azidocytidine 2',3',5'-tris(2-methylpropanoate))、氯奎寧(chloroquine)、斯吉爾(celgosivir;6-Butyryl castanospermine)、伊維菌素(ivermectin)、或番木瓜葉(Carica folia)。
疫苗可以是例如活性(live)、減毒(attenuated)、再構成(recombinant)的登革血清分型1、2、3、和4病毒《例如,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公司臨床試驗NCT01488890》;賽諾巴斯德嵌合減毒活性疫苗(Sanofi Pasteur chimeric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CYD)四價登革疫苗(Tetravalent Dengue Vaccine)《例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臨床試驗NCT01943825》、嵌合登革血清分型(1、2、3、4)《例如,賽諾菲(Sanofi)公司臨床試驗NCT00730288》、CYD登革疫苗《例如,賽諾菲(Sanofi)公司臨床試驗NCT00993447》、四價活性減毒登革疫苗(tetravalent live attenuated dengue vaccine)《例如,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公司臨床試驗NCT00322049》、四價登革疫苗(Tetravalent Dengue Vaccine (TVDV))《例如,美國陸軍醫療研究與裝備司令部(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Materiel Command)臨床試驗NCT01502358》、嵌合四價登革血清分型(Chimeric tetravalent dengue serotype)1、2、3、4《例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臨床試驗NCT00842530》、登革冷凍乾燥疫苗(dengue lyophilized vaccine)《例如,卜丹丹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e)臨床試驗NCT01696422》、ChimeriVax™四價登革疫苗《例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臨床試驗NCT00617344》、二價CYD-1,3登革(維洛細胞) 《例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臨床試驗NCT00740155》、四價混成VDV-2/CYD-1,3,4登革(維洛細胞) 《例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臨床試驗NCT00740155》、四價CYD-1,2,3,4登革(維洛細胞) 《例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臨床試驗NCT00740155》、rDEN1delta30或 rDEN2/4delta30(ME)《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臨床試驗CT00458120》、改性活性嵌合登革疫苗(SC或ID)《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臨床試驗01110551》、登革疫苗《例如,美國陸軍醫療裝備發展活動臨床試驗NCT00384670》、登革病毒亞型2的試驗用疫苗(Investigational Vaccine for Dengue Virus Subtype 2)《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01073306》、F17《例如,美國陸軍醫療研究與裝備司令部臨床試驗NCT01843621》、轉染後F17(Post-Transfection F17)或轉染後F19《例如,美國陸軍醫療研究與裝備司令部臨床試驗NCT00468858》、DENVax《例如,Inviragen Inc臨床試驗NCT01511250》、 D1ME〔登革-1前膜/封套去氧核醣核酸疫苗(dengue-1 premembrane/envelope DNA vaccine)〕《例如,美國陸軍軍醫總監辦公室臨床試驗NCT00290147》、DEN1的試驗用疫苗《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 01084291》、活性減毒四價登革病毒《例如,美國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院(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臨床試驗NCT 00350337》、rDEN4delta30-200,201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 00270699》、TetraVax-DV-TV003 or rDEN2∆30-7169《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 02021968》、TetraVax-DV,可選擇在混合物中《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 01436422》、DEN4疫苗候補(Vaccine Candidate)《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 0091917》、rDEN4delta30-4995《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 00322946》、rDEN3delta30/31‐7164《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00831012》、TDENV-PIV《例如,美國陸軍醫療研究與裝備司令部臨床試驗NCT01502735》、rDEN3-3'D4delta30《例如,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臨床試驗NCT00712803》、V180《例如,默沙東公司(Merck Sharp & Dohme Corp)臨床試驗NCT01477580》、或DEN1-80E《例如,夏威夷生物科技公司(Hawaii Biotech, Inc.)臨床試驗NCT00936429》。
其他的治療可能是,例如,高滲乳酸鈉(hypertonic sodium lactate)、活化重組人類因子七(activated recombinant human factor VII)、或抗d(anti-d)《例如,醫學教育及研究學士後研究所(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臨床試驗NCT01443247)》。
於某些具體模式例中,另外外的抗病毒劑是一個第二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一個與第一抗登革抗體分子不同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可以合併使用的例示的抗登革抗體分子包括但非侷限:列在 1的抗體的任何組合《舉例來說,二個或多個的D88、F38、A48、C88、F108、B48、A68、A100、C58、C78、C68、D98、A11﹝也稱為單株抗體4E5A (參照:Tharakaraman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110(17):E1555-64)﹞或B11的任何組合》;單株抗體4E11《參照:Thullier 等人, J Biotechnol.1999; 69(2-3):183-90》;人類抗體14c10 (HM14c10) 《參照:Teoh 等人, Sci Transl Med.2012 Jun 20;4(139):139ra83》;人類單株抗體1F4、2D22、和5J7《參照:de Alwis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2; 109(19):7439-44》;人類單株抗體DV1.1、DV1.6、DV3.7、DV4.4、DV5.1、DV6.1、DV7.5、DV8.1、DV10.16、DV13.4、DV13.8、DV14.5、DV14.5、DV15.7、DV16.5、DV16.8、DV17.6、DV18.21、DV18.4、DV19.3、DV20.1、DV21.1、DV21.5、DV22.3、DV22.3 LALA、DV23.13、DV25.5、DV27.2、DV28.1、DV28.8、DV34.4、DV35.3、DV38.1、DV51.6、DV52.1、DV53.4、DV54.7、DV55.1、DV56.12、DV54.7、DV57.4、DV59.3、DV60.3、DV61.2、DV62.5、DV63.1、DV64.3、DV65.5、DV66.1、DV67.9、DV68.2、DV69.6、DV70.1、DV71.1、DV74.4、DV75.9、DV76.5、DV77.5、DV78.6、DV79.3、DV82.11、DV82.11 LALA、DV86.2、DV87.1、DV87.1 LALA、DV90.3、DV257.13、DV291.7、DV415.8、和DV470.12《參照:Beltramello 等人, Cell Host Microbe.2010; 8(3):271-83》;人類單株抗體3-147、58/5、2F5、2G4、5F9、和135.3《參照:Dejnirattisai 等人, Science. 2010; 328(5979):745-8》;mAb 2H12《參照:Midgley等人, J Immunol.2012; 188(10):4971-9》;人源化單株抗體1A5《參照:Goncalvez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7; 104(22):9422-7》;和人類單株抗體1C19《參照:Smith等人, MBio.2013; 4(6):e00873-13》;任何揭露於下的抗體,Lai, C. 和Purcell, R.之WO 05/056600,例如抗體1A5 和5H2;Lanzavecchia, A.等人之WO2010/043977;Dimitrov等人之WO2013/173348;Macary等人之US2013/0259871;Fink等人之WO 2013/089647;Setthapramote等人之WO 2013/035345;Han-Chung Wu等人之US 8,637,03;或Sasisekharan, R. 等人之WO 2014/025546;或前述抗體任一者的衍生物《例如,一個人類的或人源化的型式》。
可以和一個此處描述之抗登革抗體合併使用的其他的治療劑包括但非侷限:例如,阿爾發-葡萄糖苷酶抑制劑(alpha-glucosidase I inhibitors)《例如,斯吉爾(celgosivir;6-Butyryl castanospermine)參照Rathore 等人, Antiviral Res.2011; 92(3):453-60所描述》;腺苷核苷酸抑制劑(adenosine nucleoside inhibitors)《例如,NITD008參照Yin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9; 106(48):20435-9所描述》;NS3及/或其輔因子(cofactor)NS2B的抑制劑《例如,在NS3中阻斷NS2B的結合口袋(binding pocket)的化合物,如[5-氨基-1-(苯基)磺醯基-吡唑-3-基]化合物([5-amino-1-(phenyl)sulfonyl-pyrazol-3-yl] compounds),參照Lescar等人, Antiviral Res.2008; 80(2):94-101所描述》;核糖核酸依賴型核糖核酸聚合酶抑制劑(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 inhibitors)《例如,NITD107,參照Noble等人, J Virol.2013; 87(9):5291-5所描述》;宿主嘧啶生物合成抑制劑(inhibitors of host pyrimidine biosynthesis)如宿主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host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DHODH))《例如,NITD-982和布喹那(brequinar),參照Wang等人, J Virol.2011; 85(13):6548-56》;病毒NS4B蛋白抑制劑(inhibitors of viral NS4B protein)《例如,NITD-618,參照Xie等人, J Virol.2011; 85(21):11183-95》;和亞胺醣(iminosugars)《例如,UV-4,參照Perry等人, Antiviral Res.2013; 98(1):35-43》。
診斷方法 在一些面向中,本發明提供一個診斷的方法用來檢測生體外《例如,在一個生物樣本如一個血液樣本中》或生體內《例如,一個個體的影像中》一個登革病毒封套蛋白的存在。本方法包括:(i)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接觸該樣本,或投與該個體該抗體分子《可選擇地》;(ii) 用一個本說明書描述的抗體分子接觸一個參考樣本例如一個對照樣本《例如一個對照的生物樣本如血漿或血液》或一個對照個體;以及(iii)檢測抗體分子之間一個錯合物(complex)形成,然後該樣本或個體、或者該對照樣本或個體,其中相對於該對照樣本或個體,該樣本或個體在錯合物形成中的一個改變,例如統計上有意義的改變,指出樣本中登革病毒的存在。抗體分子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用一個可偵測物質(detectable substance)標示,有助於以結合或未結合抗體的檢測,合適的可偵測物質包括各種酵素[酶]、酵素的輔成基(prosthetic groups)、螢光材料(fluorescent materials)、發光材料(luminescent materials)和放射性材料(radioactive materials),如同前述,並更詳細說明於下。
用語『樣本(sample)』,意指用於檢測多肽(polypeptides)的樣本時,包括但非侷限:細胞、細胞溶解物(cell lysates)、細胞的蛋白質或膜抽取物、體液如血液、或組織樣本。
檢測抗體分子間錯合物形成和一個登革病毒蛋白,可以藉由測量或目測抗體分子結合至登革病毒或未結合的抗體分子。任何適當的檢測方法都可使用,而傳統的檢測方法包括一個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一個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tissue immunohistochemistry)。標示抗體分子的替代方法,檢驗一個樣本中登革病毒蛋白的存在可以用競爭性免疫分析法(competition immunoassay),使用以一個可偵測物質標示的標準和未標示的抗體分子;於此檢驗方法中,生物樣本、已標示的標準和抗體分子是合併的並確定結合至未標示的結合分子的已標示標準的數量,樣本中的登革病毒蛋白的數量與結合至抗體分子的已標示標準的數量係成反比。
實施例 1. 抗體配方設計的篩選 此實施例概述一個篩選研究用於本說明書描述之一個例示的抗登革抗體分子例如D88,合適的配方設計組成分和候選的配方設計受到測試。
方法使用於研究的配方設計組成分(formulation components)和候選的配方設計(candidate formulations)顯示於 7,所有的配方設計含有25毫克/毫升(mg/mL)的D88抗登革抗體分子;時間進度表顯示於 8
7用於研究的配方設計組成分和候選的配方設計
號碼 配方設計組成分
F1 10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0、100毫莫耳氯化鈉、0.02% 聚山梨醇酯80
F2 25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精胺酸
F3 25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5、150毫莫耳精胺酸
F4 25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5、150毫莫耳精胺酸、0.02% 聚山梨醇酯80
F5 25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蔗糖
F6 25毫莫耳磷酸鈉 酸鹼值7.0、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精胺酸
F7 25毫莫耳磷酸鈉 酸鹼值7.0、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蔗糖
F8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150毫莫耳氯化鈉
F9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150毫莫耳氯化鈉、0.02% 聚山梨醇酯80
F10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150毫莫耳精胺酸
F11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150毫莫耳精胺酸、0.02% 聚山梨醇酯80
F12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 6.5、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精胺酸
F13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精胺酸、0.02% 聚山梨醇酯80
F14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100毫莫耳蔗糖
F15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100毫莫耳蔗糖、0.02% 聚山梨醇酯80
F16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125毫莫耳山梨糖醇
F17 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125毫莫耳山梨糖醇、0.02% 聚山梨醇酯80
F18 25 毫莫耳精胺酸 酸鹼值7.0、75毫莫耳氯化鈉、100毫莫耳蔗糖
F19 25毫莫耳精胺酸 酸鹼值7.0、75毫莫耳氯化鈉、100毫莫耳蔗糖、0.02% 聚山梨醇酯80
F20 25毫莫耳精胺酸 酸鹼值7.0、75毫莫耳氯化鈉、125毫莫耳山梨糖醇
F21 25毫莫耳精胺酸 酸鹼值7.0、75毫莫耳氯化鈉、125毫莫耳山梨糖醇、0.02% 聚山梨醇酯80
研究對照組 10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0、100莫耳氯化鈉、0.02% 聚山梨醇酯80
8.用於研究的時間進度表
溫度 時間點  (月)
0 1
+5°C X^ +* X^
+40°C X
X = 檢驗用小瓶 ^ = 包括融熔流動指數試驗(MFI testing;Melt Flow Index testing) +=所有配方設計皆實施在-65 °C &以下凍融(Freeze-thaw),於T=0 (3週期). *= 所有配方設計皆實施攪動(Agitation),於T=0 (200每分鐘轉速(rpm)於水平式分析盤震盪器(horizontal plate shaker) 24 小時,環境溫度(ambient temperature)下
配方設計的樣本在兩個時間點作分析,一是在時間0和另一時間點是一個月。
結果二十一個候選配方設計被製備並被分析,還有一個研究對照組《10毫莫耳檸檬酸鈉 酸鹼值6.0、100莫耳氯化鈉、0.02% 聚山梨酯 80》,配方設計的滲透壓顯示於 2A;配方設計的酸鹼值顯示於 2B。 分析配方設計可以依據視覺外觀(visual appearance)、凝膠透析高效液相色層分析法(gel perme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reduced SDS PAGE;reduce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非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等電位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光密度(optical density)、動態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差示掃描量熱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和微流影像(microflow imaging (MFI))作出的不可目視的顆粒表徵(sub-visible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其結果摘要顯示在 9,左邊縱欄是實施的試驗,而右邊縱欄是以試驗為基礎而建議的配方設計。
9結果摘要
試驗 建議的候選配方設計
視覺外觀 所有的配方設計 (F1至F21)
凝膠透析高效液相色層分析法 F2至F5、 F10至F21
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F2至F5、F8至F21
非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F2至F5、F8至F21
等電位聚焦 所有的配方設計,除了F6、F7 和F21
A340 – A620 所有的配方設計(F1至F21)
動態光散射 首選:F5、F7和F18- F21 替代:所有其他的配方設計
差示掃描量熱法 首選: F5、F7 和F18- F21 替代:所有其他的配方設計
微流影像作出的不可目視的顆粒表徵 首選:所有的配方設計,除了F16
建議的緩衝離子及酸鹼值(Recommended Buffer Ion & pH) 25 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
建議的賦形劑(Recommended Excipients) 氯化鈉和蔗糖(Sodium Chloride and Sucrose)
配方設計依據視覺外觀評分,在時間0之時,在5℃無處理、或攪動《200每分鐘轉速(rpm),於水平式分析盤震盪器(horizontal plate shaker) 24 小時,環境溫度(ambient temperature)下》、或凍融(Freeze-thaw)《3週期,在-65 °C 及以下》,對樣本評分;在一個月的時候,於5℃和40℃無處理,對樣本評分。所有的樣本評分為透明無色液體或輕微乳白色(slightly opalescent)、淡黃色液體。樣本也依據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評分,所有的樣本評分為沒有目視顆粒、或有少許顆粒。 3顯示視覺外觀的數據。
樣本也用凝膠透析高效液相色層分析法(gel perme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GP HPLC))加以分析, 4顯示凝膠透析高效液相色層分析法分析的單體物、集合體(aggregates)和區段(fragments)的百分比。在時間0之時,在5℃無處理、或攪動、或凍融,分析樣本;在一個月之時,於5℃和40℃無處理,分析樣本。基於凝膠透析高效液相色層分析法而建議的候選者是F2 至F5 和F10至 F21。
樣本也用還原性(reduced)和非還原性(non-reduced)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 PAGE)加以分析。 5顯示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所作之免疫球蛋白頻帶區(IgG band area)的相關百分比,又 6顯示非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所作之視覺檢測的頻帶(band)的數目。在時間0之時,在5℃無處理、或攪動、或凍融,分析樣本;在一個月之時,於5℃和40℃無處理,分析樣本。基於還原性和非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而建議的候選者是F2至F5和F8至F21。
樣本用等電位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加以分析。 7顯示樣本貯存於5℃無處理、或攪動、或凍融的頻帶數目和等電位範圍(pI range;Isoelectric point range); 8顯示樣本貯存於40℃的頻帶數目和等電位範圍。在開始和結束時用等電位標記(pI markers)以視覺確定等電位範圍。基於等電位聚焦而建議的候選者是所有的配方設計除了F6、F7 和F21。
9顯示不同配方設計在340奈米(nm)和620奈米處的吸光度(absorbance),在時間0之時,在5℃無處理、或攪動、或凍融,分析樣本;在一個月之時,於5℃和40℃無處理,分析樣本。基於吸光度而建議的候選者是所有的配方設計《F1 至F21》。
實施動態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確定:藉由強度(intensity)而得到水動半徑(Rh;hydrodynamic radius)《奈米(nm)》、%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和高分子量物種水動半徑(HMW species Rh)《奈米》。在時間0之時,在5℃無處理、或攪動、或凍融,分析樣本;在一個月之時,於5℃和40℃無處理,分析樣本。結果顯示於 10;基於動態光散射而建議的候選者是F5、F7和F18- F21,或者,另一選擇,所有其他的配方設計。
差示掃描量熱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也實施。在 11中,顯示每一個配方設計在三個不同演變事件(unfolding events)的融化溫度(melting temperatures)。基於差示掃描量熱法而建議的候選者是F5、F7和F18- F21,或者,另一選擇,所有其他的配方設計。
微流影像(microflow imaging (MFI))作出的不可目視的顆粒表徵(sub-visible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也實施,結果顯示於 12。在時間0和一個月之時,無處理,分析樣本。顆粒 ≥1微米(µm)、≥2微米、≥5微米、≥10微米、和 ≥25微米者,提出報告。基於不可目視的顆粒表徵而建議的候選者是所有的配方設計除了F16。
以此研究所產生的資訊為基礎,用於本說明書描述之抗登革抗體的被選用配方設計之一者包括一個於酸鹼值6.5的組胺酸;用於此配方設計的被選用賦形劑是氯化鈉、蔗糖、和0.02%聚山梨醇酯80。另外,用於此配方設計的被選用賦形劑是氯化鈉、精胺酸、和0.02%聚山梨醇酯80。
此選擇是基於從 9所示和本說明書描述之個別測試方法對建議的候選者的全面評估而做出。選自每個方法的建議候選者指出:產品在+5 °C經過一個月貯存後、並且在攪動和凍融研究結束時與開始時比較,發生些許或沒有顯著變化。此外,產品貯存在這些建議的配方設計中,比起其他配方設計貯存於一個升高溫度時也呈現最少的變化。
整體數據指出:組胺酸比起檸檬酸鹽、磷酸鹽、和精胺酸,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緩衝離子;酸鹼值6.5比起酸鹼值7.0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酸鹼值。
賦形劑係選自配方設計F14和F15。 配方設計F14《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100毫莫耳蔗糖》是所有測試方法除了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動態光散射(DLS)的選用候選者,另外還有其他候選者《F5、F12、F13》具有與F14可比較的數據。F14被選取為最後的候選者係基於整體結果包括來自不可目視的顆粒分析的數據,該數據顯示F14有最少的顆粒計數(particle counts)《≥ 10奈米和 ≥ 25奈米,在時間=0和時間=一個月》之一者;在全部的配方設計的動態光散射數據中,於+40 ºC、時間=一個月,只有F19和F21未顯示高分子量物種(high molecular weight species;HMWS)。但是,如果此係在一個加速的溫度且在+5 ºC攪動、凍融或時間=0、和時間=一個月+5 ºC 樣本,F14未顯示任何高分子量物種,F14被認為是一個可能的候選者。在差示掃描量熱法數據中,F14也被認為是一個可能的候選者,因為與其它的候選者比較,在融化溫度沒有一個很大的差異。
配方設計F15《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100毫莫耳蔗糖、0.02%聚山梨醇酯80》因為它的所有測試方法的數據和F14相類似,也被選取用在配方設計中。聚山梨醇酯80《當作一個界面活性劑》能夠保護蛋白質免於表面和應力誘導(stress-induced)的聚集(aggregation)。在F15中,用動態光散射在+40 ºC檢測到2個高分子量物種,與F14比較,只有一個單一高分子量物種在F14中。雖然在+40 ºC、時間=一個月,沒有確認的不可目視的顆粒數據可用,本配方設計被選取因為給予包括聚山梨醇酯80作為賦形劑的已知的正效應。
基於此研究的其他被選取的配方設計包括例如配方設計F12《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精胺酸》和F13《25毫莫耳組胺酸 酸鹼值6.5、75毫莫耳氯化鈉、75毫莫耳精胺酸、0.02%聚山梨醇酯80》。
額外的揭示包括但非侷限:抗體序列、組成物、方法、和實施例,都揭示於國際申請公開案號WO2015/122995。前述公開案的內容全部一併於此列入做為參考。
參考文獻併入本說明書所提之全部公開案(publications)、專利(patents)、和登錄號(accession numbers)全部一併於此列入做為參考,如同每一個個別的公開案或專利是特定地且個別地被指名列入做為參考。
等價物此處組成物和方法的特定具體模式例被討論時,前述說明書(specification)是說明性的(illustrative)而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許多變化對那些熟悉本領域的專業人員在審視此說明書和以下申請專利範圍(claims)時將變得顯而易見,本發明的全體範圍參照申請專利範圍、以及它們的等價物的全部範圍、和說明書以及這些變化來確定。 [序列表]
本申請案包含一個序列表(Sequence Listing),該表以美國資訊交換標準代碼格式(ASCII format)用電子形式提出,並在本說明書將其內容全部合併於此做為參考。所述之美國資訊交換標準代碼(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抄本,定名為P2029-7010WO_SL.txt,在2017年3月20日製作,其大小為74,975字節(bytes)。
附圖的簡要說明每一個附圖於此處更詳細地說明。 1A-1I係顯示數個抗登革封套(E)蛋白DIII區塊抗體的胺基酸和核苷酸序列。卡巴特互補決定區(Kabat CDRs)係加底線(underlined)者,而某些可疑的殘基(residues of interest)則被方形框起《在優先權文件中係顯示一個灰色背景》。 2A-2B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的滲透壓(osmolality)《 2A》和酸鹼值(pH)《 2B》。 3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的視覺外觀數據(visual appearance data)。 4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的凝膠滲透高效液相層析法(gel perme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GP HPLC)數據。 5顯示藉由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reduced SDS PAGE;reduce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的 7中配方設計的免疫球蛋白G帶區(IgG band area)的相對百分比。 6顯示藉由非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non-reduced SDS PAGE)的 7中配方設計的視覺檢測之帶區數目。 7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在5℃的等電位聚焦數據(isoelectric focusing data)。 8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在40℃的等電位聚焦數據(isoelectric focusing data)。 9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在340奈米(nm)和在620奈米處的吸光度(absorbance)。 10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的動態光散射數據(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ata)。 11顯示 7中的配方設計的示差掃描量熱數據(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ata)。 12顯示藉由微流影像(microflow imaging)的 7中的配方設計的不可目視的顆粒(sub-visible particle)表徵(characterization)。 附表的簡要說明每一個附表於此處更詳細地說明。 1概述例示之抗登革病毒抗體的序列。 2描繪 1的重鏈可變區塊和輕鏈可變區塊序列的胺基酸序列,卡巴特互補決定區係加底線,喬西亞互補決定區係斜體字形,而某些可疑的殘基則以灰色背景顯示。 3描繪 1的互補決定區的胺基酸序列。 4概述編碼 1的抗體的核酸序列。 5描繪概述於 4的核酸序列。 6描繪遍及本申請案的額外的胺基酸序列。 7說明實施例1的研究中所分析的21配方設計。 8說明實施例1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時間表(timepoint schedule)。 9概述實施例1的研究的結果。
<![CDATA[<110> 美商威特拉公司(VISTERRA, INC.)]]>
          <![CDATA[<120>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CDATA[<130> P2029-7010WO]]>
          <![CDATA[<140> 106109843]]>
          <![CDATA[<141> 2017-03-24]]>
          <![CDATA[<150> US 62/313,558]]>
          <![CDATA[<151> 2016-03-25]]>
          <![CDATA[<160> 98    ]]>
          <![CDATA[<170> PatentIn version 3.5]]>
          <![CDATA[<210> 1]]>
          <![CDATA[<211> 11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Tyr 
                      20                  25                  30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Gly 
                  35                  40                  45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Gln 
              50                  55                  60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Met 
          65                  70                  75                  80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Ala 
                          85                  90                  95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100                 105                 110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
          <![CDATA[<211> 111]]>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
          Asp Ile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Ala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Ile Ser Cys Arg Ala Ser Glu Asn Val Asp Lys Tyr 
                      20                  25                  30          
          Gly Asn Ser Phe Met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Arg Ala Ser Glu Leu Gln Trp Gly Val Pro Asp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65                  70                  75                  80  
          Ser Leu Gln Ala Glu Asp Val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Arg Ser Asn 
                          85                  90                  95      
          Glu Val Pro Trp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100                 105                 110     
          <![CDATA[<210> 3]]>
          <![CDATA[<211> 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3]]>
          Asp Val Tyr Met Ser 
          1               5   
          <![CDATA[<210> 4]]>
          <![CDATA[<211> 1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4]]>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Gln 
          1               5                   10                  15      
          Gly 
          <![CDATA[<210> 5]]>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5]]>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1               5           
          <![CDATA[<210> 6]]>
          <![CDATA[<211> 1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6]]>
          Arg Ala Ser Glu Asn Val Asp Lys Tyr Gly Asn Ser Phe Met His 
          1               5                   10                  15  
          <![CDATA[<210> 7]]>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7]]>
          Arg Ala Ser Glu Leu Gln Trp 
          1               5           
          <![CDATA[<210> 8]]>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8]]>
          Gln Arg Ser Asn Glu Val Pro Trp Thr 
          1               5                   
          <![CDATA[<210> 9]]>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1               5           
          <![CDATA[<210> 10]]>
          <![CDATA[<211> 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10]]>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1               5       
          <![CDATA[<210> 11]]>
          <![CDATA[<211> 2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1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Gly Phe Asn Ile Lys 
                      20                  25                  
          <![CDATA[<210> 12]]>
          <![CDATA[<400> 12]]>
          000
          <![CDATA[<210> 13]]>
          <![CDATA[<400> 13]]>
          000
          <![CDATA[<210> 14]]>
          <![CDATA[<211> 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14]]>
          Asp Thr Tyr Met Ser 
          1               5   
          <![CDATA[<210> 15]]>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15]]>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1               5           
          <![CDATA[<210> 16]]>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16]]>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17]]>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17]]>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18]]>
          <![CDATA[<211> 11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18]]>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Tyr 
                      20                  25                  30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Gly 
                  35                  40                  45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Gln 
              50                  55                  60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Met 
          65                  70                  75                  80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Ala 
                          85                  90                  95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100                 105                 110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19]]>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19]]>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Val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0]]>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0]]>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Ser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1]]>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Tyr Trp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2]]>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22]]>
          Tyr Trp Asn Ile Lys Asp Thr 
          1               5           
          <![CDATA[<210> 23]]>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3]]>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Gln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4]]>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24]]>
          Gly Phe Asn Ile Gln Asp Val 
          1               5           
          <![CDATA[<210> 25]]>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5]]>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Ser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6]]>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26]]>
          Gly Phe Asn Ile Ser Asp Val 
          1               5           
          <![CDATA[<210> 27]]>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7]]>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Ala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8]]>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28]]>
          Ala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1               5           
          <![CDATA[<210> 29]]>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29]]>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Ala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30]]>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30]]>
          Ala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1               5           
          <![CDATA[<210> 31]]>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3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Ser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32]]>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32]]>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Val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33]]>
          <![CDATA[<211> 11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33]]>
          Gln Val Lys Leu Leu Glu Gln Ser Gly Ala Glu Leu Val Lys Pro Gly 
          1               5                   10                  15      
          Ala Ser Val Arg Leu Ser Cys Thr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20                  25                  30          
          Thr Tyr Met Ser Trp Val Lys Gln Arg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35                  40                  45              
          Ile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50                  55                  60                  
          Phe Gln Gly Lys Ala Thr Ile Thr Ala Asp Thr Ser Ser Asn Thr Ala 
          65                  70                  75                  80  
          Tyr Leu His Leu Ser Ser Leu Thr Ser Gly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85                  90                  95      
          Cys Ser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100                 105                 110         
          Val Thr Val Ser Ala 
                  115         
          <![CDATA[<210> 34]]>
          <![CDATA[<211> 111]]>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34]]>
          Glu Leu Val Met Thr Gln Thr Pro Ala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n Arg Ala Thr Ile Ser Cys Arg Ala Ser Glu Asn Val Asp Lys Tyr 
                      20                  25                  30          
          Gly Asn Ser Phe Met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Ala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Arg Ala Ser Glu Leu Gln Trp Gly Ile Pro Ala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Arg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Asn 
          65                  70                  75                  80  
          Pro Val Glu Ala Asp Asp Val Ala Thr Tyr Phe Cys Gln Arg Ser Asn 
                          85                  90                  95      
          Glu Val Pro Trp Thr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100                 105                 110     
          <![CDATA[<210> 35]]>
          <![CDATA[<211> 1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35]]>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Phe Gln 
          1               5                   10                  15      
          Gly 
          <![CDATA[<210> 36]]>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36]]>
          Gln Val Lys Leu Leu Glu Gln Ser Gly Ala Glu Leu Val Lys Pro Gly 
          1               5                   10                  15      
          Ala Ser Val Arg Leu Ser Cys Thr Ala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Thr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Lys Gln Arg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Ile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Phe 
              50                  55                  60                  
          Gln Gly Lys Ala Thr Ile Thr Ala Asp Thr Ser Se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Leu His Leu Ser Ser Leu Thr Ser Gly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Ser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Ala 
                  115     
          <![CDATA[<210> 37]]>
          <![CDATA[<211> 345]]>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37]]>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ggcttcaa tatcaaggac gtctacatgt cctgggtgcg gcaggctcca      120
          gagcaaggac tggaatggat ggggcgcatt gacccggaga acggtgatac gaagtacgac      180
          ccgaaactgc agggccgcgt gaccatgacc gcagatacta gcaccaacac cgcgtacatg      240
          gagctgcggt ccttgaggtc ggatgacact gctgtgtatt actgtgccag aggctgggaa      300
          gggttcgcgt actggggaca gggaactctc gtgactgtgt cgtct                      345
          <![CDATA[<210> 38]]>
          <![CDATA[<211> 333]]>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38]]>
          gatattgtca tgacccaaag cccagcctcc ctcgccgtgt ctctcggaga aagagcaact       60
          atctcgtgcc gggcttcgga gaatgtggac aagtacggca actccttcat gcactggtac      120
          cagcagaaac cgggacagcc gcctaaactg ttgatctacc gggcgtcaga actgcaatgg      180
          ggagtgcctg acaggttttc gggttcggga tccggcacgg atttcaccct cactatctcc      240
          agcctgcaag cagaggacgt tgcggtgtac tactgtcagc gctcaaacga ggtcccatgg      300
          acttttggac aagggaccaa gctggaaatc aag                                   333
          <![CDATA[<210> 39]]>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39]]>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ac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0]]>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0]]>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1]]>
          <![CDATA[<211> 345]]>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1]]>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ggcttcaa tatcaaggac acctacatgt cctgggtgcg gcaggctcca      120
          gagcaaggac tggaatggat ggggcgcatt gacccggaga acggtgatac gaagtacgac      180
          ccgaaactgc agggccgcgt gaccatgacc gcagatacta gcaccaacac cgcgtacatg      240
          gagctgcggt ccttgaggtc ggatgacact gctgtgtatt actgtgccag aggctgggaa      300
          gggttcgcgt actggggaca gggaactctc gtgactgtgt cgtct                      345
          <![CDATA[<210> 42]]>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2]]>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ac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t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3]]>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3]]>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tactg gaatatcaag gacac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4]]>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4]]>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ca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5]]>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5]]>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tc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6]]>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6]]>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cctt caatatcaag gacac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47]]>
          <![CDATA[<211> 351]]>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7]]>
          caagtcaaac tgctggaaca gtccggagca gagctggtga agcctggagc gtcggtgcgg       60
          ctttcgtgta ccgcctccgg ctttaacatc aaggacacct acatgtcgtg ggtgaagcag      120
          aggcccgagc aggggctcga atggattggc cgcatcgacc cggaaaatgg tgataccaaa      180
          tacgacccaa agttccaggg aaaggccact atcactgcag atacttcaag caacaccgcc      240
          tacctccacc tgtcctcgct cacttccgga gataccgcgg tctactattg ctcaagagga      300
          tgggaaggct tcgcgtactg gggtcaagga acgttggtga ccgtcagcgc c               351
          <![CDATA[<210> 48]]>
          <![CDATA[<211> 333]]>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8]]>
          gaattggtca tgactcagac gccagcttcg ctggccgtgt cactgggaca gagggccact       60
          atcagctgca gagcatcgga gaatgtggat aagtacggga acagcttcat gcactggtat      120
          caacagaaag ctggtcaacc tccgaagctg cttatctacc gggcgtcgga actccaatgg      180
          ggcattccag cacggttcag cgggtcgggc tccagaactg acttcaccct caccatcaat      240
          cccgtggagg ccgatgacgt ggcgacctac ttttgtcagc gctccaacga ggtcccgtgg      300
          actttcggag gaggaaccaa gctggaaatc aag                                   333
          <![CDATA[<210> 49]]>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49]]>
          caagtcaaac tgctggaaca gtccggagca gagctggtga agcctggagc gtcggtgcgg       60
          ctttcgtgta ccgccggctt taacatcaag gacacctaca tgtcgtgggt gaagcagagg      120
          cccgagcagg ggctcgaatg gattggccgc atcgacccgg aaaatggtga taccaaatac      180
          gacccaaagt tccagggaaa ggccactatc actgcagata cttcaagcaa caccgcctac      240
          ctccacctgt cctcgctcac ttccggagat accgcggtct actattgctc aagaggatgg      300
          gaaggcttcg cgtactgggg tcaaggaacg ttggtgaccg tcagcgcc                   348
          <![CDATA[<210> 50]]>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0]]>
          Met Thr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Val Met Cys Thr Gly Ser Phe Lys 
          1               5                   10                  15      
          Leu Glu Lys Glu Val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Val Leu Val Gln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Thr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n Asp Glu Lys Gly Ala Thr Gln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Asp Lys Glu Lys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Tyr Ile Val Val Gly Ala Gly Glu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Leu Ser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51]]>
          <![CDATA[<211> 108]]>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1]]>
          Met Gln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Ser Met Cys Thr Gly Lys Phe Lys 
          1               5                   10                  15      
          Val Val Lys Glu Ile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Val Ile Arg 
                      20                  25                  30          
          Val Gln Tyr Glu Gly Asp Gly Ser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Glu Ile 
                  35                  40                  45              
          Met Asp Leu Glu Lys Arg His Val Leu Gly Arg Leu Ile Thr Val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Glu Lys Asp Ser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Ile Ile Gly Val Glu Pro Gly Gln Leu 
                          85                  90                  95      
          Lys Leu Asn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Leu Glu 
                      100                 105             
          <![CDATA[<210> 52]]>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2]]>
          Met Lys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Ala Met Cys Leu Asn Thr Phe Val 
          1               5                   10                  15      
          Leu Lys Lys Glu Val Ser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Leu Ile Lys 
                      20                  25                  30          
          Val Glu Tyr Lys Gly Glu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u Asp Gly Gln Gly Lys Ala His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Val Val Thr Lys Lys Glu Glu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Asn Ile Val Ile Gly Ile Gly Asp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Ile Asn Trp Tyr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53]]>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3]]>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Lys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Ala Gly Ala Pro Cys Lys Val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Ile Ile Ser Ser Thr 
              50                  55                  60                  
          Pro Leu Ala Glu Asn Thr Asn Ser Val Thr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n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54]]>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4]]>
          Met Thr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Val Met Cys Thr Gly Ser Phe Lys 
          1               5                   10                  15      
          Leu Glu Lys Glu Leu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Val Leu Val Gln 
                      20                  25                  30          
          Ile Lys Tyr Glu Gly Thr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n Asp Glu Lys Gly Val Thr Gln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Asp Lys Glu Lys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Ala Gly Glu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Leu Ser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55]]>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5]]>
          Met Thr Leu Lys Gly Ile Ser Tyr Val Met Cys Thr Gly Pro Phe Lys 
          1               5                   10                  15      
          Leu Glu Lys Glu Val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Val Leu Val Gln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Thr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Ser 
                  35                  40                  45              
          Gln Asp Glu Lys Gly Val Thr Gln Asn Gly Arg Leu Val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Asp Lys Glu Lys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Tyr Ile Val Val Gly Ala Gly Glu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Leu Ser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56]]>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6]]>
          Met Thr Leu Lys Gly Thr Ser Tyr Val Met Cys Thr Gly Ser Phe Lys 
          1               5                   10                  15      
          Leu Glu Lys Glu Val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Val Leu Val Gln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Thr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n Asp Glu Lys Gly Val Thr Gln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Asp Lys Glu Lys Pro Val Asn Ile Glu Thr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Tyr Ile Val Val Gly Ala Gly Glu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Leu Ser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57]]>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7]]>
          Met Gln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Ser Met Cys Thr Gly Lys Phe Lys 
          1               5                   10                  15      
          Val Val Lys Glu Ile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Val Ile Arg 
                      20                  25                  30          
          Val Gln Tyr Glu Gly Asp Gly Ser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Glu Ile 
                  35                  40                  45              
          Met Asp Leu Glu Lys Arg His Val Leu Gly Arg Leu Ile Thr Val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Glu Lys Asp Ser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Ile Ile Gly Val Glu Pro Gly Gln Leu 
                          85                  90                  95      
          Lys Leu Ser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Gln 
                      100                 105                 
          <![CDATA[<210> 58]]>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8]]>
          Met Gln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Ser Met Cys Thr Gly Lys Phe Lys 
          1               5                   10                  15      
          Ile Val Lys Glu Ile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Val Ile Arg 
                      20                  25                  30          
          Ile Gln Tyr Glu Gly Asp Gly Ser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Glu Ile 
                  35                  40                  45              
          Thr Asp Leu Glu Lys Arg His Val Leu Gly Arg Leu Ile Thr Val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Ile Glu Lys Asp Ser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Ile Ile Gly Val Glu Pro Gly Gln Leu 
                          85                  90                  95      
          Lys Leu Asn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Gln 
                      100                 105                 
          <![CDATA[<210> 59]]>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59]]>
          Met Gln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Ser Met Cys Thr Gly Lys Phe Lys 
          1               5                   10                  15      
          Ile Val Lys Glu Ile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Val Ile Arg 
                      20                  25                  30          
          Val Gln Tyr Glu Gly Asp Gly Ser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Glu Ile 
                  35                  40                  45              
          Met Asp Leu Glu Lys Arg His Val Leu Gly Arg Leu Ile Thr Val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Glu Lys Asp Ser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Ile Ile Gly Val Glu Pro Gly Gln Leu 
                          85                  90                  95      
          Lys Leu Asp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Gln 
                      100                 105                 
          <![CDATA[<210> 60]]>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0]]>
          Met Gln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Ser Met Cys Thr Gly Lys Phe Lys 
          1               5                   10                  15      
          Val Val Lys Glu Ile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Val Ile Arg 
                      20                  25                  30          
          Val Gln Tyr Glu Gly Asp Gly Ser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Glu Ile 
                  35                  40                  45              
          Met Asp Leu Glu Lys Arg Tyr Val Leu Gly Arg Leu Ile Thr Val Asn 
              50                  55                  60                  
          Pro Ile Val Thr Glu Lys Asp Ser Pro Ile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Ile Ile Gly Val Glu Pro Gly Gln Leu 
                          85                  90                  95      
          Lys Leu Asn Trp Phe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Gln 
                      100                 105                 
          <![CDATA[<210> 61]]>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1]]>
          Met Glu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Ala Met Cys Leu Asn Thr Phe Val 
          1               5                   10                  15      
          Leu Lys Lys Glu Val Ser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Leu Ile Lys 
                      20                  25                  30          
          Val Glu Tyr Lys Gly Glu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u Asp Gly Gln Gly Lys Ala His Ser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Val Val Thr Lys Lys Glu Glu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Asn Ile Val Ile Gly Ile Gly Asp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Ile Asn Trp Tyr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2]]>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2]]>
          Met Glu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Ala Met Cys Gln Asn Ala Phe Val 
          1               5                   10                  15      
          Leu Lys Lys Glu Val Ser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Leu Ile Lys 
                      20                  25                  30          
          Val Glu Tyr Lys Gly Glu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u Asp Gly Gln Gly Lys Ala His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Val Val Thr Lys Lys Glu Glu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Asn Ile Val Ile Gly Ile Gly Asp Lys Ala Leu 
                          85                  90                  95      
          Lys Ile Asn Trp Tyr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3]]>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3]]>
          Met Glu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Ala Met Cys Thr Asn Thr Phe Val 
          1               5                   10                  15      
          Leu Lys Lys Glu Val Ser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Leu Ile Lys 
                      20                  25                  30          
          Val Glu Tyr Lys Gly Glu Asp Val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u Asp Gly Gln Gly Lys Ala His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Val Val Thr Lys Lys Glu Glu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Asn Ile Val Ile Gly Ile Gly Asp Asn Ala Leu 
                          85                  90                  95      
          Lys Ile Asn Trp Tyr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4]]>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4]]>
          Met Glu Leu Lys Gly Met Ser Tyr Ala Met Cys Ser Gly Thr Phe Val 
          1               5                   10                  15      
          Leu Lys Lys Glu Val Ser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Ile Leu Ile Lys 
                      20                  25                  30          
          Ile Glu Tyr Lys Gly Glu Asp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Phe Ser Thr 
                  35                  40                  45              
          Glu Asp Ala Gln Gly Lys Ala His Asn Gly Arg Leu Ile Thr Ala Asn 
              50                  55                  60                  
          Pro Val Val Thr Lys Lys Glu Glu Pro Val Asn Ile Glu Ala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Glu Ser Asn Ile Val Ile Gly Thr Gly Asp Lys Ala Leu 
                          85                  90                  95      
          Arg Ile Asn Trp Tyr Lys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5]]>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5]]>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Lys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Ala Gly Ala Pro Cys Lys Val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Val Ile Ser Ala Thr 
              50                  55                  60                  
          Pro Leu Ala Glu Asn Thr Asn Ser Val Thr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n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6]]>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6]]>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Lys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Ala Gly Ala Pro Cys Lys Val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Ile Ile Ser Ser Thr 
              50                  55                  60                  
          Pro Phe Ala Glu Asn Thr Asn Ser Val Thr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p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7]]>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7]]>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Lys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Ala Gly Ala Pro Cys Lys Ile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Ile Ile Ser Ser Thr 
              50                  55                  60                  
          Pro Phe Ala Glu Asn Thr Asn Ser Val Ile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p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8]]>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8]]>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Lys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Ile Lys Tyr Glu Gly Thr Gly Ala Pro Cys Lys Val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Ile Ile Ser Ser Thr 
              50                  55                  60                  
          Pro Phe Ala Glu Asn Thr Asn Ser Val Thr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p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69]]>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69]]>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Arg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Thr Gly Ala Pro Cys Lys Val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Ile Ile Ser Ser Thr 
              50                  55                  60                  
          Pro Phe Ala Glu Ser Thr Asn Ser Val Thr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p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70]]>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0]]>
          Met Arg Ile Lys Gly Met Ser Tyr Thr Met Cys Ser Gly Lys Phe Ser 
          1               5                   10                  15      
          Ile Asp Lys Glu Met Ala Glu Thr Gln His Gly Thr Thr Val Val Lys 
                      20                  25                  30          
          Val Lys Tyr Glu Gly Ala Gly Ala Pro Cys Lys Val Pro Ile Glu Ile 
                  35                  40                  45              
          Arg Asp Val Asn Lys Glu Lys Val Val Gly Arg Ile Ile Ser Ser Thr 
              50                  55                  60                  
          Pro Phe Ala Glu Tyr Thr Asn Ser Val Thr Asn Ile Glu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Pro Phe Gly Asp Ser Tyr Ile Val Ile Gly Val Gly Asp Ser Ala Leu 
                          85                  90                  95      
          Thr Leu His Trp Phe Arg Lys Gly Ser Ser Ile Gly Lys 
                      100                 105                 
          <![CDATA[<210> 71]]>
          <![CDATA[<211> 113]]>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Ser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Gly Thr Phe Ser Ser Tyr 
                      20                  25                  30          
          Ala Ile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Gly Ile Ile Pro Ile Phe Gly Thr Ala Asn Tyr Ala Gln Lys Phe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Ile Thr Ala Asp Glu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Ser Leu Arg Ser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Tyr Phe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100                 105                 110         
          Ser 
          <![CDATA[<210> 72]]>
          <![CDATA[<211> 113]]>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2]]>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Ser Tyr 
                      20                  25                  30          
          Gly Ile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Ser Ala Tyr Asn Gly Asn Thr Asn Tyr Ala Gln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Thr Asp Thr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Tyr Met Asp Val Trp Gly Lys Gly Thr Thr Val Thr Val Ser 
                      100                 105                 110         
          Ser 
          <![CDATA[<210> 73]]>
          <![CDATA[<211> 113]]>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3]]>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Ser Tyr 
                      20                  25                  30          
          Gly Ile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Ser Ala Tyr Asn Gly Asn Thr Asn Tyr Ala Gln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Thr Asp Thr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Tyr Met Asp Val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100                 105                 110         
          Ser 
          <![CDATA[<210> 74]]>
          <![CDATA[<211> 113]]>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4]]>
          Glu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Glu 
          1               5                   10                  15      
          Ser Leu Arg Ile Ser Cys Lys Gly Ser Gly Tyr Ser Phe Thr Ser Tyr 
                      20                  25                  30          
          Trp Ile Ser Trp Val Arg Gln Met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Ser Asp Ser Tyr Thr Asn Tyr Ser Pro Ser Phe 
              50                  55                  60                  
          Gln Gly Gln Val Thr Ile Ser Ala Asp Lys Ser Ile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Trp Ser Ser Leu Lys Ala Ser Asp Thr Ala Met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Tyr Met Asp Val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100                 105                 110         
          Ser 
          <![CDATA[<210> 75]]>
          <![CDATA[<211> 113]]>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5]]>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Asn Ser Tyr 
                      20                  25                  30          
          Tyr Met His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Ile Ile Asn Pro Ser Gly Gly Ser Thr Ser Tyr Ala Gln Lys Phe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rg Asp Thr Ser Thr Ser Thr Val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Ser Leu Arg Ser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Tyr Phe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100                 105                 110         
          Ser 
          <![CDATA[<210> 76]]>
          <![CDATA[<211> 10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6]]>
          Glu Ile Val Leu Thr Gln Ser Pro Ala Th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Leu Ser Cys Arg Ala Ser Gln Gly Val Ser Ser Tyr 
                      20                  25                  30          
          Leu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Ala Pro Arg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Asp Ala Ser Asn Arg Ala Thr Gly Ile Pro Ala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Pro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u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Gln Arg Ser Asn Trp His Cys 
                          85                  90                  95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100                 105         
          <![CDATA[<210> 77]]>
          <![CDATA[<211> 103]]>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7]]>
          Asp Ile Gln Met Thr Gln Ser Pro Ser Ser Leu Ser Ala Ser Val Gly 
          1               5                   10                  15      
          Asp Arg Val Thr Ile Thr Cys Arg Ala Ser Gln Ser Ile Ser Ser Tyr 
                      20                  25                  30          
          Leu Asn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Lys Ala Pro Lys Leu Leu Ile 
                  35                  40                  45              
          Tyr Ala Ala Ser Ser Leu Gln Ser Gly Val Pro Ser Arg Phe Ser Gly 
              50                  55                  60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Leu Gln Pro 
          65                  70                  75                  80  
          Glu Asp Phe Ala Thr Tyr Tyr Cys Gln Gln Ser Tyr Ser Phe Gly Gly 
                          85                  90                  95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100             
          <![CDATA[<210> 78]]>
          <![CDATA[<211> 10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8]]>
          Asp Ile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Asp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Ile Asn Cys Lys Ser Ser Gln Ser Val Leu Tyr Ser 
                      20                  25                  30          
          Ser Asn Asn Lys Asn Tyr Leu Ala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35                  40                  45              
          Pro Pro Lys Leu Leu Ile Tyr Trp Ala Ser Thr Arg Glu Ser Gly Val 
              50                  55                  60                  
          Pro Asp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65                  70                  75                  80  
          Ile Ser Ser Leu Gln Ala Glu Asp Val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Gln 
                          85                  90                  95      
          Tyr Tyr Se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Leu Glu Ile Lys 
                      100                 105                 
          <![CDATA[<210> 79]]>
          <![CDATA[<211> 111]]>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79]]>
          Asp Ile Val Leu Thr Gln Ser Pro Ala Ser Leu Ala Val Ser Pro Gly 
          1               5                   10                  15      
          Gln Arg Ala Thr Ile Thr Cys Arg Ala Ser Glu Ser Val Ser Phe Leu 
                      20                  25                  30          
          Gly Ile Asn Leu Ile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Gln Ala Ser Asn Lys Asp Thr Gly Val Pro Ala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Asn 
          65                  70                  75                  80  
          Pro Val Glu Ala Asn Asp Thr Ala Asn Tyr Tyr Cys Leu Gln Ser Lys 
                          85                  90                  95      
          Asn Phe Pro Trp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100                 105                 110     
          <![CDATA[<210> 80]]>
          <![CDATA[<211> 11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80]]>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Tyr 
                      20                  25                  30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Gly 
                  35                  40                  45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Gln 
              50                  55                  60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Met 
          65                  70                  75                  80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Ala 
                          85                  90                  95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100                 105                 110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81]]>
          <![CDATA[<211> 1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多肽"
          <![CDATA[<400> 8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Phe Asn Ile Lys Asp Val 
                      20                  25                  30          
          Tyr Met Ser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Asp Pro Glu Asn Gly Asp Thr Lys Tyr Asp Pro Lys Leu 
              50                  55                  60                  
          Gln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la Asp Thr Ser Thr Asn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Arg Ser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y Trp Glu Gly Phe Ala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100                 105                 110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82]]>
          <![CDATA[<211> 345]]>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82]]>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ggcttcaa tatcaaggac gtctacatgt cctgggtgcg gcaggctcca      120
          gggcaaggac tggaatggat ggggcgcatt gacccggaga acggtgatac gaagtacgac      180
          ccgaaactgc agggccgcgt gaccatgacc gcagatacta gcaccaacac cgcgtacatg      240
          gagctgcggt ccttgaggtc ggatgacact gctgtgtatt actgtgccag aggctgggaa      300
          gggttcgcgt actggggaca gggaactctc gtgactgtgt cgtct                      345
          <![CDATA[<210> 83]]>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83]]>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g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84]]>
          <![CDATA[<211> 14]]>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84]]>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Gly 
          1               5                   10                  
          <![CDATA[<210> 85]]>
          <![CDATA[<211> 14]]>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85]]>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u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Gly 
          1               5                   10                  
          <![CDATA[<210> 86]]>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86]]>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ac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t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87]]>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87]]>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cctt caatatcaa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88]]>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88]]>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ag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89]]>
          <![CDATA[<211> 348]]>
          <![CDATA[<212> DNA]]>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聚核苷酸"
          <![CDATA[<400> 89]]>
          caagtgcaac tcgttcagtc cggagcagaa gtcaagaaac ctggagcttc agtcaaagtc       60
          agctgcaagg cctcgggctt caatatcaag gacgtctaca tgtcctgggt gcggcaggct      120
          ccagagcaag gactggaatg gatggggcgc attgacccgg agaacggtga tacgaagtac      180
          gacccgaaac tgcagggccg cgtgaccatg accgcagata ctagcaccaa caccgcgtac      240
          atggagctgc ggtccttgag gtcggatgac actgctgtgt attactgtgc cagaggctgg      300
          gaagggttcg cgtactgggg acagggaact ctcgtgactg tgtcgtct                   348
          <![CDATA[<210> 90]]>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0]]>
          Gly Trp Glu Gly Phe Ile Tyr 
          1               5           
          <![CDATA[<210> 91]]>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1]]>
          Gly Trp Glu Gly Phe Lys Tyr 
          1               5           
          <![CDATA[<210> 92]]>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2]]>
          Gly Trp Glu Gly Phe Asp Tyr 
          1               5           
          <![CDATA[<210> 93]]>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3]]>
          Gly Trp Glu Gly Phe Glu Tyr 
          1               5           
          <![CDATA[<210> 94]]>
          <![CDATA[<211> 1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4]]>
          Arg Ala Ser Glu Asn Val Asp Lys Phe Gly Asn Ser Phe Met His 
          1               5                   10                  15  
          <![CDATA[<210> 95]]>
          <![CDATA[<211> 8]]>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5]]>
          Gln Leu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1               5               
          <![CDATA[<210> 96]]>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6]]>
          Gln Val Gln Leu Val Glu Gln Ser Gly 
          1               5                   
          <![CDATA[<210> 97]]>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7]]>
          Gln Val Lys Leu Val Glu Gln Ser Gly 
          1               5                   
          <![CDATA[<210> 98]]>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1> 來源]]>
          <![CDATA[<223> /註記="人工序列之描述: 合成]]>
                肽"
          <![CDATA[<400> 98]]>
          Gln Val Lys Leu Leu Glu Gln Ser Gly 
          1               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Figure 12_A0101_SEQ_0030
Figure 12_A0101_SEQ_0031
Figure 12_A0101_SEQ_0032
Figure 12_A0101_SEQ_0033
Figure 12_A0101_SEQ_0034
Figure 12_A0101_SEQ_0035
Figure 12_A0101_SEQ_0036
Figure 12_A0101_SEQ_0037
Figure 12_A0101_SEQ_0038
Figure 12_A0101_SEQ_0039
Figure 12_A0101_SEQ_00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41
Figure 12_A0101_SEQ_0042
Figure 12_A0101_SEQ_0043
Figure 12_A0101_SEQ_0044
Figure 12_A0101_SEQ_0045
Figure 12_A0101_SEQ_0046
Figure 12_A0101_SEQ_0047
Figure 12_A0101_SEQ_0048
Figure 12_A0101_SEQ_0049
Figure 12_A0101_SEQ_00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51
Figure 12_A0101_SEQ_0052
Figure 12_A0101_SEQ_00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54
Figure 12_A0101_SEQ_0055
Figure 12_A0101_SEQ_0056
Figure 12_A0101_SEQ_0057
Figure 12_A0101_SEQ_0058
Figure 12_A0101_SEQ_0059
係顯示數個抗登革封套(E)蛋白DIII區塊抗體的胺基酸和核苷酸序列。卡巴特互補決定區(Kabat CDRs)係加底線(underlined)者,而某些可疑的殘基(residues of interest)則被方形框起《在優先權文件中係顯示一個灰色背景》。

Claims (79)

  1. 一個配方設計(formulation)包含一個抗登革抗體分子、一個緩衝劑、和一個張度劑(tonicity agent)或一個安定劑(stabilizing agent)之一者或二者,其中抗體分子包含: (a) 一個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HC)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1(HC CDR1;heavy chain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1)包含序列DVYMS(sequence DVYMS)《序列識別碼:3(SEQ ID NO: 3)》,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2(HC CDR2)包含序列RIDPENGDTKYDPKLQG(sequence RIDPENGDTKYDPKLQG)《序列識別碼:4(SEQ ID NO: 4)》,和 一個重鏈互補決定區3(HC CDR3)包含序列GWEGFAY《序列識別碼:5(SEQ ID NO: 5)》;以及 (b) 一個免疫球蛋白輕鏈(light chain (LC) immunoglobulin)可變區(variable region)節段(segment),包含: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1(LC CDR1)包含序列RASENVDKYGNSFMH(sequence RASENVDKYGNSFMH)《序列識別碼:6(SEQ ID NO: 6)》,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2(LC CDR2)包含序列RASELQW(sequence RASELQW)《序列識別碼:7(SEQ ID NO: 7)》,和 一個輕鏈互補決定區3(LC CDR3)包含序列QRSNEVPWT(sequence QRSNEVPWT)《序列識別碼:8(SEQ ID NO: 8)》。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一個或更多的組胺酸、檸檬酸鈉、磷酸鈉、精氨酸、檸檬酸、4-羥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4-(2-Hydroxyethyl)-1-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醋酸鉀(potassium acetate)、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磷酸鉀(potassium phosphate)、醋酸鈉、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三鹼《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 base;Tris (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或三鹼-鹽酸鹽《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鹽》(Tris-HCl;Tris Hydrochloride;tris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 hydrochloride)。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張度劑包含一個或更多的氯化鈉、葡萄糖(dextrose)、甘油(glycerin)、甘露醇(mannitol)、或氯化鉀。
  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安定劑包含一個或更多的胺基酸和它們的代謝物、一個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人類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酪蛋白(casein)、球蛋白(globulin)、α-乳清蛋白(α-lactalbumin)、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溶菌酶(lysozyme)、肌紅蛋白(myoglobin)、卵白蛋白(ovalbumin)、或核糖核酸酶A(RNase 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胺基酸和它們的代謝物包含一個或更多的精胺酸(arginine)、甘胺酸(glycine)、丙胺酸(alanine)《例如,α-丙胺酸、或β-丙胺酸》、甜菜鹼(betaine)、白胺酸(leucine)、離胺酸(lysine)、麩胺酸(glutamic acid)、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脯胺酸(proline)、4-羥基脯胺酸(4-hydroxyproline,)、甲基甘膠酸(sarco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一個冠癭鹼(opines)《例如,丙氨奥品(alanopine)、章魚肉鹼(octopine)、或文蛤斧足鹼(strombine)》、或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5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一個或更多的蔗糖、山梨醇(sorbitol)、海藻糖(trehalose)、甘露糖醇(mannitol)、葡聚糖(dextran)、肌醇(inositol)、葡萄糖、果糖、乳糖、木糖(xylose)、甘露糖(mannose)、麥芽糖(maltose)、或棉子糖(raffinose)。
  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抗體分子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約10毫克/毫升至約40毫克/毫升、或約20毫克/毫升至約30毫克/毫升。
  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抗體分子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25毫克/毫升。
  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抗體分子包含重鏈可變區(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 (VH))序列識別碼:1(SEQ ID NO: 1)的氨基酸序列。
  1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抗體分子包含輕鏈可變區(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 (VL))序列識別碼:2(SEQ ID NO: 2)的氨基酸序列。
  1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抗體分子包含重鏈可變區(VH)序列識別碼:1(SEQ ID NO: 1)的氨基酸序列和輕鏈可變區(VL)序列識別碼:2的氨基酸序列。
  1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係呈現於一個濃度為約5毫莫耳(mM)至約50毫莫耳或約10毫莫耳至約25毫莫耳。
  1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是一個檸檬酸鹽緩衝劑或一個磷酸鹽緩衝劑。
  1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磷酸鈉。
  1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磷酸鈉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mM)或約20毫莫耳至約30毫莫耳。
  1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磷酸鈉在一個濃度為約25毫莫耳。
  1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檸檬酸鈉。
  1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檸檬酸鈉在一個濃度為約5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mM)、約10毫莫耳至約40毫莫耳、或約20毫莫耳至約30毫莫耳。
  1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檸檬酸鈉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或約25毫莫耳。
  2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組胺酸(histidine)。
  2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組胺酸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mM)或約20毫莫耳至約30毫莫耳。
  2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組胺酸在一個濃度為約25毫莫耳。
  2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精氨酸。
  2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精氨酸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mM)或約20毫莫耳至約30毫莫耳。
  2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包含精氨酸在一個濃度為約25毫莫耳。
  2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提供一個酸鹼值約5.5至約7.5、約6.0至約7.0、約6.0至約6.5、或約6.5至約7.0。
  2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緩衝劑: (a) 包含磷酸鈉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為約7.0; (b) 包含檸檬酸鈉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為約6.0; (c) 包含檸檬酸鈉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為約6.5; (d) 包含組胺酸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為約6.5;或 (e) 包含精胺酸並提供一個酸鹼值為約7.0。
  2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張度劑(tonicity agent)。
  2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張度劑係呈現於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3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
  3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75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
  3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張度劑包含氯化鈉在一個濃度為約75毫莫耳、約100毫莫耳、或約150毫莫耳。
  3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張度劑提供一個張度(tonicity)《滲透壓(osmolality)》為約150毫滲透莫耳/公斤(mOsm/kg)至約400毫滲透莫耳/公斤、約20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50毫滲透莫耳/公斤、或約250毫滲透莫耳/公斤至約300毫滲透莫耳/公斤。
  3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配方設計具有酸鹼值為約5.0至約7.5、約6.0至約7.0、約6.0至約6.5、或約6.5至約7.0。
  3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配方設計具有酸鹼值為約6.0、約6.5、或約7.0。
  3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界面活性劑(surfactant)。
  3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界面活性劑係呈現於一個濃度為約0.005%至約0.1%、約0.01%至約0.05%、或約0.02%至約0.04%。
  3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或第37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界面活性劑係呈現於一個濃度為約0.02%。
  3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至第38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界面活性劑包含聚山梨醇酯80《TWEEN® 80》。
  4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至第39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界面活性劑包含聚山梨醇酯80並呈現一個濃度為約0.01%和約0.05%、或約0.02%和約0.04%。
  4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至第40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界面活性劑包含聚山梨醇酯80並呈現一個濃度為約0.02%。
  4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安定劑(stabilizing agent)。
  4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安定劑係呈現於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25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
  4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安定劑是一個胺基酸(amino acid)。
  4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胺基酸是甘胺酸(glycine)、組胺酸(histidine)、精胺酸(argin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脯胺酸(proline)、離胺酸(lysine)、麩胺酸(glutamic acid)、或其組合。
  4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安定劑包含精胺酸。
  4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包含精胺酸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4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包含精胺酸在一個濃度為約75毫莫耳或約150毫莫耳。
  4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 (a) 抗體分子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 (b) 組胺酸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 (c) 氯化鈉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d) 精氨酸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 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
  5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約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組胺酸、約75毫莫耳氯化鈉、和約75毫莫耳精氨酸,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5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 (a) 抗體分子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 (b) 組胺酸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 (c) 氯化鈉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d) 精氨酸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200毫莫耳;以及 (e) 聚山梨醇酯80係在一個濃度為約0.01%至約0.05%, 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
  5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約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組胺酸、約75毫莫耳氯化鈉、約75毫莫耳精氨酸、和0.02%聚山梨醇酯80,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5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5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蔗糖、山梨醇(sorbitol)、海藻糖(trehalose)、甘露糖醇(mannitol)、葡聚糖(dextran)、肌醇(inositol)、葡萄糖、果糖、乳糖、木糖(xylose)、甘露糖(mannose)、麥芽糖(maltose)、或棉子糖(raffinose)、一個以上之組合。
  5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或第54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係呈現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約75毫莫耳至約125毫莫耳、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或約10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5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至第55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蔗糖。
  5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至第56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蔗糖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或約75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
  5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至第57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蔗糖在一個濃度為約75毫莫耳或約100毫莫耳。
  5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至第58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山梨醇(sorbitol)。
  6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山梨醇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或約100毫莫耳至約125毫莫耳。
  6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碳水化合物包含山梨醇在一個濃度為約125毫莫耳。
  6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 (a) 抗體分子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 (b) 組胺酸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 (c) 氯化鈉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 (d) 蔗糖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
  6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約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組胺酸、約75毫莫耳氯化鈉、和約100毫莫耳蔗糖,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6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 (a) 抗體分子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 (b) 組胺酸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 (c) 氯化鈉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 (d) 蔗糖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以及 (e) 聚山梨醇酯80係在一個濃度為約0.01%至約0.05%, 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
  6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約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組胺酸、約75毫莫耳氯化鈉、約100毫莫耳蔗糖、和約0.02%聚山梨醇酯80,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6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 (a) 抗體分子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0毫克/毫升(mg/mL)至約50毫克/毫升; (b) 檸檬酸鈉係在一個濃度為約15毫莫耳至約50毫莫耳; (c) 氯化鈉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00毫莫耳;及 (d) 蔗糖係在一個濃度為約50毫莫耳至約150毫莫耳; 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5.5至約7.0。
  6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包含約25毫克/毫升的抗登革抗體分子、約25毫莫耳檸檬酸鈉、約75毫莫耳氯化鈉、和約75毫莫耳蔗糖,其中配方設計的酸鹼值是約6.5。
  6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聚合物(polymer)。
  6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聚合物是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葡聚糖(dextran)、羥基乙基澱粉(hydroxyl ethyl starch;HETA)、或明膠(gelatin)。
  7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更進一步包含一個防腐劑(preservative)。
  7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70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防腐劑是苯甲醇(benzyl alcohol)、間甲酚(m-cresol)、或酚類(phenol)。
  7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配方設計是一個液體配方設計。
  7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其中配方設計是一個冷凍乾燥(lyophilized)配方設計。
  74. 一個容器(container),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
  75. 一個裝置(device),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
  76. 一個套組(kit),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及投與該配方設計至一個個體的使用說明。
  77. 一個方法,用於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的方法,該方法包含投與給一個有登革病毒或處於有登革病毒危險的個體一個有效數量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從而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
  7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用於治療或預防登革病毒。
  79. 一個方法,製作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配方設計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組合一個抗登革抗體和一個緩衝劑、以及一個張度劑或一個安定劑之一者或二者、可選擇性地更進一步與一個界面活性劑、一個碳水化合物、或二者組合,從而製作配方設計。
TW111113141A 2016-03-25 2017-03-24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TW2023021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3558P 2016-03-25 2016-03-25
US62/313,558 2016-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2144A true TW202302144A (zh) 2023-01-16

Family

ID=584891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843A TWI763660B (zh) 2016-03-25 2017-03-24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TW111113141A TW202302144A (zh) 2016-03-25 2017-03-24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843A TWI763660B (zh) 2016-03-25 2017-03-24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20170274076A1 (zh)
EP (1) EP3433274A1 (zh)
JP (2) JP7155009B2 (zh)
CN (1) CN109311986A (zh)
AU (1) AU2017238651A1 (zh)
CA (1) CA3018216A1 (zh)
TW (2) TWI763660B (zh)
WO (1) WO20171657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6010360A (es) 2014-02-11 2016-11-30 Visterra Inc Moleculas de anticuerpo para el virus del dengue y uso de las mismas.
JP7155009B2 (ja) 2016-03-25 2022-10-18 ビステラ,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ングウイルスに対する抗体分子の製剤
PE20191436A1 (es) 2016-12-23 2019-10-14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 Pvt Ltd Metodos mejorados para estimular la productividad de anticuerpos en el cultivo de celulas de mamiferos y reducir la agregacion durante los procesos de formulacion post-tratamiento (downstream) y formulaciones de anticuerpos estables obtenidas a partir de los mismos
GEP20237539B (en) 2017-12-07 2023-09-11 Merck Sharp & Dohme Llc Formulations of dengue virus vaccine compositions
MA55033A (fr) 2019-02-18 2021-12-29 Lilly Co Eli Formulation d'anticorps thérapeutique
CN109856383B (zh) * 2019-03-05 2022-04-15 肖国林 一种用于宫颈癌辅助诊断的免疫化学染色试剂盒
US20220372079A1 (en) * 2019-06-24 2022-11-24 Jonathan R. Lai Resurfaced dengue virus and ziki virus glycoprotein e diii variants and uses thereof
KR20230035355A (ko) * 2020-07-03 2023-03-13 씨에스엘 이노베이션 피티와이 엘티디 인자 xii 항원 결합 단백질의 고농도 제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JPS6147500A (ja) 1984-08-15 1986-03-07 Res Dev Corp Of Japan キメラモノクロ−ナル抗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EP0173494A3 (en) 1984-08-27 1987-11-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himeric receptors by dna splicing and expression
GB8422238D0 (en) 1984-09-03 1984-10-10 Neuberger M S Chimeric proteins
JPS61134325A (ja) 1984-12-04 1986-06-21 Teijin Ltd ハイブリツド抗体遺伝子の発現方法
US5225539A (en) 1986-03-27 1993-07-06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combinant altered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ltered antibodies
GB8607679D0 (en) 1986-03-27 1986-04-30 Winter G P Recombinant dna product
EP0307434B2 (en) 1987-03-18 1998-07-29 Scotgen Biopharmaceuticals, Inc. Altered antibodies
DE768377T1 (de) 1988-09-02 1998-01-02 Dyax Corp Herstellung und Auswahl von Rekombinantproteinen mit verschiedenen Bindestellen
US5223409A (en) 1988-09-02 1993-06-29 Protein Engineering Corp. Directed evolution of novel binding proteins
US5530101A (en) 1988-12-28 1996-06-25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s
GB8905669D0 (en) 1989-03-13 1989-04-26 Celltech Ltd Modified antibodies
WO1991000906A1 (en) 1989-07-12 1991-01-24 Genetics Institute, Inc. Chimeric and transgenic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uman antibodies
DE69120146T2 (de) 1990-01-12 1996-12-12 Cell Genesys Inc Erzeugung xenogener antikörper
US5427908A (en) 1990-05-01 1995-06-27 Affymax Technologies N.V. Recombinant library screening methods
DK0585287T3 (da) 1990-07-10 2000-04-17 Cambridge Antibody Tech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specifikke bindingsparelementer
GB9015198D0 (en) 1990-07-10 1990-08-29 Brien Caroline J O Binding substance
WO1992003917A1 (en) 1990-08-29 1992-03-19 Genpharm International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ES2246502T3 (es) 1990-08-29 2006-02-16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Animales no humanos transgenicos capaces de producir anticuerpos heterologos.
ES2113940T3 (es) 1990-12-03 1998-05-16 Genentech Inc Metodo de enriquecimiento para variantes de proteinas con propiedades de union alteradas.
DE69233697T2 (de) 1991-03-01 2008-01-24 Dyax Corp., Cambridge Verfahren zur Entwicklung von bindenden Mikroproteinen
DE69233750D1 (de) 1991-04-10 2009-01-02 Scripps Research Inst Bibliotheken heterodimerer Rezeptoren mittels Phagemiden
EP0519596B1 (en) 1991-05-17 2005-02-23 Merck & Co. Inc.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immunogenicity of antibody variable domains
DE4122599C2 (de) 1991-07-08 1993-11-11 Deutsches Krebsforsch Phagemid zum Screenen von Antikörpern
ES2162823T5 (es) 1992-08-21 2010-08-09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Inmunoglobulinas desprovistas de cadenas ligeras.
EP2290109B1 (en) 2001-05-22 2014-08-13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evelopment of mutations useful for attenuating dengue viruses and chimeric dengue viruses
US7232888B2 (en) 2002-07-01 2007-06-1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tibodies against tumor surface antigens
US7473424B2 (en) 2003-01-31 2009-01-06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Anti-dengue virus antibodies and compositions
WO2005056600A2 (en) 2003-12-08 2005-06-23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bind or neutralize dengue virus
WO2006120230A2 (en) 2005-05-12 2006-11-16 Crucell Holland B.V. Host cell specific binding molecules capable of neutralizing viruses and uses thereof
US7943134B2 (en) 2005-08-31 2011-05-17 Academia Sinic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response targets and treating flavivirus infection responses
CU23586A1 (es) 2005-11-22 2010-10-30 Ct Ingenieria Genetica Biotech Métodos y proteínas para el tratamiento profiláctico y/o terapéutico de los cuatro serotipos del virus de dengue y otros flavivirus
CU23632A1 (es) 2006-04-28 2011-02-24 Ct Ingenieria Genetica Biotech Métodos para la identificación de candidatos terapéuticos contra enfermedades causadas por flavivirus y moléculas antivirales.
US8337854B2 (en) 2007-04-04 2012-12-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dengue and other viruses with deletion in Fc region
WO2008125985A2 (en) 2007-04-11 2008-10-23 Novartis Ag Block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athogen factors and factor h to inhibit hemorrhagic syndromes
AU2009305113B2 (en) 2008-10-13 2015-07-16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omedicine Dengue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SG173482A1 (en) 2009-02-10 2011-09-29 Univ Nanyang Tech Antibodi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laviviral infections
EP2403874A1 (en) 2009-03-06 2012-01-11 Genentech, Inc. Antibody formulation
EP2473191B1 (en) 2009-09-04 2017-08-23 XOMA Technology Ltd. Antibody coformulations
IT1395574B1 (it) 2009-09-14 2012-10-16 Guala Dispensing Spa Dispositivo di erogazione
US20110158987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F. Hoffmann-Laroche Ag Novel antibody formulation
US8637035B2 (en) 2010-07-16 2014-01-28 Academia Sinica Anti-dengue virus antibodies
EP2651975B1 (en) 2010-12-14 2017-08-09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with specificity for dengue virus serotype 1 e protein and uses thereof
WO2013035345A2 (en) 2011-09-09 2013-03-14 Osaka University Dengue-virus serotype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O2013089647A1 (en) 2011-12-16 2013-06-20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Binding molecules against dengue virus and uses thereof
US8920804B2 (en) 2011-12-22 2014-12-30 Inbio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the detection of dengue virus infection
US9821050B2 (en) 2012-04-02 2017-11-21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himeric dengue virus E glycoproteins comprising mutant domain I and domain II hinge regions
US9556254B2 (en) 2012-05-14 2017-01-31 The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ross-reactive antibodies against dengue virus and uses thereof
KR20200102524A (ko) 2012-08-07 2020-08-31 메사추세츠 인스티튜트 오브 테크놀로지 항-뎅기 바이러스 항체 및 이들의 용도
US10335484B2 (en) 2013-01-08 2019-07-02 Humabs Biomed Sa Methods of generating robust passive and active immune responses
RU2015130100A (ru) 2013-01-24 2017-03-03 Глаксосмитклайн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Дивелопмент Лимитед TNF-альфа антиген-связывающие белки
JP6707455B2 (ja) 2014-02-11 2020-06-10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オブ テクノロジー 新規フルスペクトル抗デング抗体
MX2016010360A (es) * 2014-02-11 2016-11-30 Visterra Inc Moleculas de anticuerpo para el virus del dengue y uso de las mismas.
JP7155009B2 (ja) 2016-03-25 2022-10-18 ビステラ,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ングウイルスに対する抗体分子の製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18651B2 (en) 2024-03-05
JP2019509311A (ja) 2019-04-04
TW201735948A (zh) 2017-10-16
JP2022172100A (ja) 2022-11-15
US20170274076A1 (en) 2017-09-28
CN109311986A (zh) 2019-02-05
AU2017238651A1 (en) 2018-10-04
US20200237913A1 (en) 2020-07-30
EP3433274A1 (en) 2019-01-30
TWI763660B (zh) 2022-05-11
CA3018216A1 (en) 2017-09-28
WO2017165736A1 (en) 2017-09-28
JP7155009B2 (ja)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3660B (zh) 登革病毒的抗體分子之配方設計
US20220177553A1 (en) Antibody molecules to dengue virus and uses thereof
AU2016204371B2 (en) Lyophilised and aqueous anti-CD40 antibody formulations
JP2024012308A (ja) 抗lag-3抗体の投薬量レジメンおよびその使用
AU2018292618A1 (en) Dosage regimens for anti-TIM-3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TW202128131A (zh) 重組抗程式性細胞死亡受體1和抗分化抗原簇137雙特異性抗體製劑及其用途
JP2022545920A (ja) B型肝炎ウイルス感染を処置するための抗体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WO2022026592A2 (en) Antibody molecules to coronavirus and uses thereof
AU2020208397A1 (en) Formulations of antibodies that bind human CD137 and uses thereof
WO2024053719A1 (ja) コロナウイルス変異株に対するヒト抗体またはその抗原結合断片
RU2804775C2 (ru) Режимы доз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антител против tim-3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