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0037A - 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 Google Patents

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0037A
TW202240037A TW111108328A TW111108328A TW202240037A TW 202240037 A TW202240037 A TW 202240037A TW 111108328 A TW111108328 A TW 111108328A TW 111108328 A TW111108328 A TW 111108328A TW 202240037 A TW202240037 A TW 2022400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yarn
false
fabric
shrink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邉勇太
河野健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03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2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amide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2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crimped or curled structure; with a special structure to simulate woo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with weave pattern being non-standard or providing special eff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92Conjugate,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fibres or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1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coloured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7Shapes or effects upon shrinkag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1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4Dye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其抑制收縮率的偏差,並且由染色不均、捲縮不均引起的皺褶/褶皺少而具有良好的品質。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包含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Description

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包含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的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自先前以來,與聚酯纖維相比,聚醯胺纖維柔軟且觸感亦良好,廣泛用於衣料用途。關於作為衣料用聚醯胺纖維的代表的尼龍6或尼龍66等包含一種聚合物的單一纖維,由於纖維自身基本上無伸縮性,因此可進行假撚加工等而賦予伸縮性,從而用於具有伸縮性的編織物用途。然而,對於對此種單一纖維實施假撚加工等加工而成者而言,難以獲得具有可充分滿足的伸縮性的編織物。
因此,有如下方法:藉由使用具有彈性的纖維而獲得具有伸縮性的編織物的方法;或者藉由併用性質不同的兩種聚合物,來製成利用染色步驟等的熱處理而顯現捲縮的具有潛在捲縮性能的複合纖維,從而獲得具有伸縮性的編織物的方法。
進而,作為具有潛在捲縮性能的聚醯胺複合纖維,亦提出了將具有黏度差的兩種聚醯胺以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配設而成的複合纖維(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將包含聚間二甲苯己二醯胺與聚醯胺6的樹脂組成物作為其中一成分的並列型的複合紗的假撚加工紗。另外,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聚醯胺潛在捲縮紗,其包含作為高黏度聚合物的尼龍6/66共聚物、作為低黏度聚合物的尼龍6且是將具有黏度差的兩種聚醯胺以並列型貼合而成。進而,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一種包含一個成分為低吸水性聚醯胺的尼龍610或尼龍612的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假撚用複合聚醯胺纖維。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8071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5767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8-319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將兩種具有不同的特性的聚合物貼合而成的複合纖維中,有如下課題:因各聚合物的微小黏度變動而紡紗-延伸步驟中的對各聚合物施加的應力發生變化,藉此在長度方向上產生纖維的配向度/結晶度的偏差,由該複合纖維獲得的捲縮紗或假撚紗的收縮率的偏差大,從而產生染色不均、捲縮不均等。另外,即便是於原紗或加工紗的狀態下捲縮性優異者,於編織物的精煉或染色加工的濕熱步驟中,亦容易引起聚醯胺纖維特有的褶皺,所產生的褶皺亦難以消除,因此於濕熱步驟中需要一邊對編織物賦予張力一邊進行加工。如上所述,於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聚醯胺複合纖維中,有如下課題:由於在濕熱步驟中對編織物施加張力,因此無法充分顯現原紗或加工紗所具有的捲縮,結果成為缺乏拉伸性的編織物。
於專利文獻3中,針對聚醯胺複合纖維的褶皺產生的問題,記載有藉由製成包含一個成分為低吸水性聚醯胺的尼龍610或尼龍612的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聚醯胺複合纖維,於製造編織物時,於染色等濕熱步驟中不易產生褶皺,可賦予充分的拉伸性。但是,與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同樣地有如下課題:因微小黏度變動而纖維的配向度/結晶度產生偏差,捲縮紗或假撚紗產生收縮率的偏差、染色不均、捲縮不均等。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所述課題,且在於提供一種聚醯胺捲縮紗,其抑制收縮率的偏差,並且由染色不均、捲縮不均引起的皺褶/褶皺少而具有良好的品質。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所述課題,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及假撚加工紗包含以下結構。 (1)一種聚醯胺捲縮紗,包含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2)如所述(1)所記載的聚醯胺捲縮紗,是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聚醯胺以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貼合而成。 (3)如所述(1)或(2)所記載的聚醯胺捲縮紗,其中,濕熱收縮應力為0.001 cN/dtex~0.50 cN/dtex。 (4)如所述(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聚醯胺捲縮紗,其中,伸縮伸長率為15%~100%。 (5)一種假撚加工紗,包含如所述(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聚醯胺捲縮紗。 (6)如所述(5)所記載的假撚加工紗,其中,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7)如所述(5)所記載的假撚加工紗,其中,伸縮伸長率為70%~300%。 (8)一種布帛,包含如所述(7)所記載的假撚加工紗。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伸縮性聚醯胺編織物,其抑制作為聚醯胺捲縮紗、假撚紗的課題的收縮率的偏差,並且由染色不均、捲縮不均引起的皺褶/褶皺少而具有良好的品質。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說明。 於本說明書中,「質量」與「重量」為相同含義。
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包含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聚醯胺(Polyamide,PA)> 形成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複合聚醯胺纖維中的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結構較佳為由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聚醯胺形成。即,複合聚醯胺纖維是選擇結晶性聚醯胺(A)及結晶性聚醯胺(B)作為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成分的聚醯胺而構成。藉由兩成分均包含聚醯胺,複合界面的親和性高,可防止界面剝離,剖面偏差或剖面形狀不良變少,可均勻地進行油劑賦予及交織賦予,因此能夠獲得油分偏差或交織偏差少的聚醯胺捲縮紗。
當例示聚醯胺時,可列舉:尼龍6、尼龍66、尼龍4、尼龍11、尼龍12、尼龍410、尼龍510、尼龍610、尼龍612等及以該些為主成分的共聚物。
關於結晶性聚醯胺(A)及結晶性聚醯胺(B)的各收縮特性,只要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則並無特別限定,將各聚合物作為單紗進行製紗時的沸水收縮率差較佳為5.0%以上。沸水收縮率差的實用上的上限為40%。
再者,沸水收縮率是將聚合物的33 dtex 12長絲的單紗絞紗取樣,施加90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B,繼而,於100℃的沸水中浸漬20分鐘後,進行風乾,施加90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A,並根據下式來算出。 沸水收縮率(%)=〔(B-A)/B〕×100
<結晶性聚醯胺(A)> 結晶性聚醯胺(A)設為所述例示的聚醯胺中與結晶性聚醯胺(B)不同種類的聚醯胺。作為結晶性聚醯胺(A),較佳為尼龍6、尼龍66、尼龍4、尼龍610、尼龍11、尼龍12等及以該些為主成分的共聚物。
只要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則結晶性聚醯胺(A)可於其重複結構中含有內醯胺、胺基羧酸、二胺及二羧酸以外的成分。 另外,就製紗性、強度及防剝離性的觀點而言,結晶性聚醯胺(A)較佳為將重複結構的90莫耳%以上設為單一內醯胺、胺基羧酸或為一組合的二胺及二羧酸的聚合物,進而佳為將重複結構的95莫耳%以上設為單一內醯胺、胺基羧酸或為一組合的二胺及二羧酸的聚合物。
<結晶性聚醯胺(B)> 結晶性聚醯胺(B)只要收縮特性與結晶性聚醯胺(A)不同,則可為任意聚合物。作為結晶性聚醯胺(B),可列舉所述所例示的聚醯胺。結晶性聚醯胺(B)較佳為尼龍6、尼龍66、尼龍4、尼龍610、尼龍11、尼龍12等及以該些為主成分的共聚物,該些中,較佳為將重複結構的90莫耳%以上設為單一內醯胺、胺基羧酸或為一組合的二胺及二羧酸的聚合物,進而佳為將重複結構的95莫耳%以上設為單一內醯胺、胺基羧酸或為一組合的二胺及二羧酸的聚合物。
<聚醯胺的組合> 複合聚醯胺纖維中的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組合較佳為尼龍610或尼龍612與尼龍6的組合。藉由採用所述結構,可形成顯現出優異的捲縮性能且具有優異的手感、耐久性、柔軟拉伸性的布帛。
<添加劑> 另外,視需要,可於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中添加調配顏料、熱穩定劑、抗氧化劑、耐候劑、阻燃劑、塑化劑、脫模劑、潤滑劑、發泡劑、抗靜電劑、成形性改良劑及強化劑等來使用。
<複合型> 形成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複合聚醯胺纖維具有由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結晶性聚醯胺接合而成的複合剖面。兩種結晶性聚醯胺較佳為實質上不分離而以貼合的狀態存在。作為複合剖面的形態,例如可列舉圖1的(a)所示的並列型(符號10a~符號10c)或偏心芯鞘型(符號10d)。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10d的作為芯成分的結晶性聚醯胺(A)(符號A)由作為鞘成分的結晶性聚醯胺(B)(符號B)覆蓋。圖1的(a)所示的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10d中,示出了結晶性聚醯胺(A)形成芯部的結構,由於只要包含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成分即可,因此結晶性聚醯胺(B)亦可為芯部。具體而言,可為低收縮側的聚醯胺位於芯部,具有較該低收縮聚醯胺更高的收縮特性的高收縮聚醯胺成為鞘部的結構,亦可為相反的結構。
複合聚醯胺纖維的剖面中的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界面可為平坦,亦可為光滑。另外,貼合的界面可為直線,亦可彎曲。藉由將複合聚醯胺纖維的複合形態設為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基於兩成分的收縮差而顯現捲縮。
另外,關於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複合比率,與纖維的長軸方向垂直的纖維橫剖面中的面積比較佳為結晶性聚醯胺(A):結晶性聚醯胺(B)=2:1~1:2。 於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中,如圖1的(b)所示,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10d的中心11與作為芯部的結晶性聚醯胺(A)的中心12之間的距離L、和延長該距離L的直線與紗外周的交點的長度M之比L/M更佳為1/8~1/2。再者,所謂芯部的中心,是指纖維橫剖面中的芯部的重心位置。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捲縮紗/假撚紗> 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藉由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可抑制精煉步驟或染色加工步驟等濕熱條件下的紗條的收縮率的偏差,可減低該些步驟時的染色不均、捲縮不均。其結果,可獲得具有良好的品質且具有優異的拉伸性的編織物。 相對於此,若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超過150%,則於精煉步驟或染色加工步驟中,容易產生步驟時的染色不均、捲縮不均,品質變差而織物的拉伸性亦降低。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較佳為120%以下。另外,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的實用上的下限為50%。
另外,包含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假撚加工紗的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較佳為150%以下。假撚加工紗的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更佳為120%以下,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的實用上的下限為0.5%。若假撚加工紗的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所述範圍,則可抑制濕熱條件下的假撚加工紗的收縮率的偏差,因此可減低加工步驟時的染色不均、捲縮不均。
所謂此處所述的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是使用東麗工程(Toray engineering)公司製造的連續熱收縮測定器「FTA-500」,在纖維軸向上連續地測定於濕熱條件下一邊使纖維行進一邊進行熱處理時所產生的收縮應力時的偏差(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於「FTA-500」中,使紗條於供紗輥與拉紗輥之間行進,利用位於該輥間的加熱水槽來實施濕熱處理,並利用設置於其後方的張力測定器來連續地測定收縮應力。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是將每一根紗條的收縮應力的測定頻度設為每1 cm為6次,將測定值6次的平均值作為1個資料而採取1000個以上的資料,根據所獲得的1000個資料來算出平均值f ave、標準偏差σf,並依據下式來算出。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標準偏差σf)/(平均值f ave)×100 測定條件是將要測定的紗條設為25 m,將送出輥與牽引輥的速度比設為99/100,將加熱水槽的設定溫度設為100℃,將紗速度設為5 m/分鐘。
<濕熱收縮應力> 另外,將用藉由連續熱收縮測定器「FTA-500」的測定而獲得的收縮應力的平均值f ave除以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L1013(2010年)測定所得的總纖度而得的值設為濕熱收縮應力。
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濕熱收縮應力較佳為0.001 cN/dtex~0.50 cN/dtex。藉由設為所述範圍,即便於紗被束縛的布帛中亦可顯現充分的線圈捲縮,因此可獲得具有優異的拉伸性的編織物。 濕熱收縮應力進而佳為0.002 cN/dtex~0.40 cN/dtex。
<總纖度、單紗纖度> 當考慮衣料用途時,聚醯胺捲縮紗的總纖度較佳為20 dtex~200 dtex。另外,關於單紗纖度,只要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則並無限定,但於用作運動服飾、羽絨外套、外襯及內襯用途的情況下,較佳為1.0 dtex~6.0 dtex。
<伸度> 聚醯胺捲縮紗的伸度較佳為50%~80%。藉由設為所述範圍,於假撚加工中所加撚的實撚數變得適當,對所獲得的加工紗賦予均勻的捲縮,從而可獲得捲縮的經時變化或重覆拉伸中的捲縮降低少的加工紗。
<伸縮伸長率> 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伸縮伸長率較佳為15%以上。藉由設為所述範圍,顯現充分的線圈捲縮,從而可獲得具有良好的柔軟拉伸性的織物。 伸縮伸長率的實用上的上限為100%。聚醯胺捲縮紗的伸縮伸長率更佳為16%以上,進而佳為17%以上。
另外,本發明的假撚加工紗的伸縮伸長率較佳為70%以上。藉由設為所述範圍,顯現充分的線圈捲縮,從而可獲得具有良好的柔軟拉伸性的織物。 伸縮伸長率的實用上的上限為300%。假撚加工紗的伸縮伸長率更佳為75%以上,進而佳為80%以上。
伸縮伸長率是自紗製作周長1 m的紗圈(loop),於溫度90℃的沸水中浸漬20分鐘後,進行風乾,施加1.8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A,繼而,施加90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B,並根據下式來算出。 伸縮伸長率(%)=〔(B-A)/B〕×100
<製造方法> 對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於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製造方法中,低收縮側的聚醯胺較佳為抑制熔融滯留時的黏度上升。已知有聚醯胺因熔融紡紗時的滯留而進行聚合反應,從而黏度上升。因此,藉由調整低收縮側的聚醯胺的碎片(chip)水分率,並對聚合平衡反應進行控制,可抑制由熔融紡紗時的滯留引起的黏度上升。
關於低收縮側的聚醯胺,於將熔融紡紗中的剛剛熔融之後的熔融黏度設為η0,將即將自紡紗模口噴出之前的熔融黏度設為ηs時,較佳為ηs-η0≦50泊(poise)。藉由ηs-η0為50泊以下,可抑制低收縮聚醯胺的黏度上升,紡紗-延伸中的應力適當地施加於高收縮側聚醯胺,產生配向差,因此可獲得較佳的潛在捲縮。ηs-η0進而佳為-150泊≦ηs-η0≦50泊。藉由將ηs-η0設為-150泊以上,可抑制紡紗配管內的聚合物的熔融黏度偏差,可使複合纖維的纖維結構穩定化,抑制精煉步驟或染色加工步驟等的濕熱條件下的捲縮紗或假撚紗的收縮率的偏差,該些步驟時的染色不均、捲縮不均減低。
使用硫酸相對黏度2.7的尼龍610作為低收縮聚醯胺時的碎片水分率較佳為600 ppm~1800 ppm。藉由聚醯胺的水分率為1800 ppm以下,於在熔融部、配管及紡紗模口內滯留時可抑制聚醯胺的水解,不會產生極端的黏度降低,因此熔融黏度變動穩定化。另外,可抑制模口噴出時的紗彎曲,從而能夠進行穩定操作。
再者,硫酸相對黏度是將聚醯胺0.25 g以成為1 g/100 ml的方式溶解於濃度98質量%的硫酸25 ml中,使用奧氏型黏度計(Ostwald viscometer)來測定溫度25℃下的流下時間(T1),並根據T1相對於僅濃度98質量%的硫酸的流下時間(T2)的比T1/T2來求出。
關於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硫酸相對黏度差,只要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則並無限定,較佳為0.5~1.0的範圍。藉由將硫酸相對黏度差設為0.5以上,於製紗時容易產生對各聚醯胺施加的應力差,可產生配向差,從而可獲得高的潛在捲縮性能。另外,藉由設為1.0以下,於製紗時可抑制由黏度差引起的紗彎曲,從而能夠進行穩定製紗。
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熔融黏度差較佳為1000泊以下。若熔融黏度差為1000泊以下,則可抑制模口噴出時的紗彎曲,能夠進行穩定製紗,因此較佳。熔融黏度差進而佳為600泊~1000泊。若熔融黏度差為600泊以上,則紡紗時容易產生對各聚醯胺施加的應力差,可產生配向差,從而容易獲得潛在捲縮性能優異的複合聚醯胺纖維。
另外,形成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複合聚醯胺纖維具有由兩種結晶性聚醯胺接合而成的複合剖面。於並列型中,於兩種聚醯胺的熔融黏度之差大的情況下,模口噴出時聚合物流動阻力不同,有因流動速度差而容易產生紗彎曲且製紗穩定性變差的傾向。因此,於使用了具有熔融黏度差的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複合聚醯胺纖維的製造中,就製紗穩定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採用偏心芯鞘型。
其次,對基於高速直接紡紗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將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分別熔融,使用齒輪泵進行計量並加以輸送,直接利用通常的方法以達成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方式形成複合流,使用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複合纖維用紡紗模口,以成為圖1的(a)例示的剖面的方式自紡紗模口噴出。噴出後的複合聚醯胺纖維紗條藉由利用煙囪等紗條冷卻裝置來吹送冷卻風,藉此將紗條冷卻至30℃。繼而,針對冷卻後的紗條,利用供油裝置進行供油並且加以集束,經過交織裝置賦予交織後,利用牽引輥以2000 m/分鐘~4500 m/分鐘進行牽引(紡紗速度),於牽引輥與延伸輥中通過,此時依據牽引輥與延伸輥的圓周速度之比以延伸倍率1.0倍~1.5倍進行延伸。進而,將紗條以3000 m/分鐘以上的捲取速度捲取至捲裝(package)。
紡紗速度較佳為設為2000 m/分鐘~3500 m/分鐘。藉由設為2000 m/分鐘以上,至牽引輥為止的紡紗牽伸(draft)大,容易產生對各聚醯胺施加的應力差,可產生配向差,從而可獲得潛在捲縮性能優異的複合聚醯胺纖維(聚醯胺捲縮紗)。藉由設為3500 m/分鐘以下,可抑制模口噴出時的紗彎曲,製紗性穩定。
本發明的假撚加工紗可藉由先前公知的假撚加工的方法而獲得。較佳為利用延伸摩擦假撚加工裝置來實施假撚加工。例示如下。例如,供給至延伸摩擦假撚加工裝置的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經由所期望的紗道引導件或流體處理裝置而送至供給輥。之後,通過經加熱的假撚加熱器、冷卻板及進行延伸摩擦假撚的施撚體而引導至延伸輥,作為假撚加工紗而被捲取。作為延伸摩擦假撚,可於延伸摩擦假撚加工裝置的供給輥以前且於利用熱銷或熱板施加延伸後進行摩擦假撚加工,亦可於供給輥與延伸輥之間一邊延伸一邊進行摩擦假撚加工。
作為施撚方法,亦並不限定於錠子(spindle)方式或3軸撚線機方式、帶式夾持方式等。欲加強捲縮時,較佳為使用錠子方式,欲提高加工速度並降低生產成本時,較佳為使用作為摩擦假撚方式的3軸撚線機、帶式夾持。
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能夠依據公知的方法來進行織造及編造。所獲得的織物、編物具有優異的伸縮性。 於織物的情況下,其組織根據所使用的用途而可為平紋組織、斜紋組織、緞紋組織或該些的變化組織及混合組織的任一種。 於編物的情況下,其組織根據所使用的用途而可為圓編織物的平針組織、雙羅紋組織、經編織物的半組織、緞紋組織、提花組織或該些的變化組織及混合組織的任一者。
另外,包含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的編織物的用途並無限定,較佳為衣料用途,更佳為羽絨外套、風衣、高爾夫服、雨衣等為所代表的運動、休閒服或婦人紳士衣料用途。特別可適宜地用於運動服飾及羽絨外套。 [實施例]
其次,藉由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的複合聚醯胺纖維。
A.熔點: 針對聚醯胺碎片試樣,使用TA儀器(TA Instruments)公司製造的Q1000來進行熱分析,藉由通用分析(Universal Analysis)2000來實施資料處理。熱分析是於氮氣流下(50 mL/分鐘),以溫度範圍-50℃~300℃、升溫速度10℃/分鐘、碎片試樣質量約5 g(熱量資料以測定後質量標準化)下實施測定。根據熔解波峰來測定熔點。
B.相對黏度: 將聚醯胺的碎片試樣0.25 g以成為1 g/100 ml的方式溶解於濃度98質量%的硫酸25 ml中,使用奧氏型黏度計來測定溫度25℃下的流下時間(T1)。繼而,測定僅濃度98質量%的硫酸的流下時間(T2)。將T1相對於T2的比即T1/T2設為硫酸相對黏度。
C.熔融黏度(毛細繪圖儀): 針對聚醯胺碎片試樣,如表1~表3中記載般調整為規定的水分率,利用東洋精機製作所公司製造的毛細繪圖儀1B來階段性變更應變速度並測定熔融黏度。測定溫度設為與紡紗溫度相同,於向加熱爐投入樣品後至測定開始為止的時間(保持時間)為5分鐘、10分鐘、20分鐘此三點進行測定。再者,於實施例或比較例中,記載將保持時間設為5分鐘時的1216 s -1的熔融黏度。另外,將自各保持時間時的1216 s -1的熔融黏度的最大值減去最小值所得的值(最大值-最小值)設為熔融黏度變動幅度。
D.碎片水分率: 針對聚醯胺碎片試樣,使用微量水分計CA-200水分測定器(三菱化學(股)製造),並使用卡爾費歇爾(Karl Fisher)反應的電量滴定法,向滴定池中放入以碘化物離子、二氧化硫及醇為主成分的電解液,藉由電解而內部產生滴定所需的碘,累計電解氧化所需的電量,並算出水分率。
E.單紗的沸水收縮率: 以實施例中記載的各聚合物為原料,使用具有12個模口噴出孔的紡紗模口於溫度280℃下進行熔融噴出。將所獲得的紗條冷卻、供油、交織後,利用2570 m/分鐘的牽引輥進行牽引,繼而,延伸至1.7倍後,於溫度155℃下進行熱固定,以捲取速度4000 m/分鐘獲得33 dtex 12長絲的聚醯胺單紗。將所獲得的纖維試樣絞紗取樣,施加90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B。繼而,於100℃的沸水中浸漬20分鐘後,進行風乾,施加90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A。根據下式來算出沸水收縮率。 沸水收縮率(%)=〔(B-A)/B〕×100
F.總纖度: 依據JIS L1013(2010年)。針對纖維試料,使用框周1.125 m的測量機以1/30(g)的張力製作200次捲絞紗。於溫度105℃下乾燥60分鐘並移至乾燥器,於溫度20℃、相對濕度55%RH環境下放置冷卻30分鐘,測定絞紗的質量,並根據所獲得的值來算出每10000 m的質量,將公定水分率設為4.5%而算出纖維紗條的總纖度。進行5次測定,將平均值設為總纖度。
G.濕熱收縮應力、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使用熱收縮應力測定機(東麗工程(Toray engineering)公司製造、型號「FTA-500」),將要測定的纖維紗條設為25 m,將送出輥與牽引輥的速度比設為99/100,施加紗條的纖度(分特(decitex))的1/50 g的張力,於加熱水槽的設定溫度100℃、紗速度5 m/分鐘、濕熱條件下進行測定,根據所獲得的收縮應力並依據下述式來算出濕熱收縮應力、濕熱收縮變動率。 濕熱收縮應力(cN/dtex)=(平均值f ave)/(總纖度)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標準偏差σf)/(平均值f ave)×100
H.伸縮伸長率: 自纖維試樣製作周長1 m的紗圈,於溫度90℃的沸水中浸漬20分鐘後,進行風乾,施加1.8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A,繼而,施加90 mg/dtex的荷重30秒,求出長度B。根據下式來算出伸縮伸長率。 伸縮伸長率(%)=〔(B-A)/B〕×100
I.強度及伸度: 利用艾安德(Orientec)公司製造的「騰喜龍(TENSILON)」(註冊商標)、UCT-100於JISL1013(化學纖維長絲紗試驗方法、2010年)所示的定速伸長條件下對纖維試樣進行測定。伸度是根據拉伸強度-伸長率曲線中的表示最大強力的點的伸長率來求出。另外,強度是將用最大強力除以纖度而得的值設為強度。進行10次測定,將平均值設為強度及伸度。
J.織物評價: (a)緯紗的製造 使用N6(相對黏度2.70、熔點222℃),並使用具有12個模口噴出孔的紡紗模口於溫度275℃下進行熔融噴出。於熔融噴出後,將所獲得的紗條冷卻、供油、交織後,利用2570 m/分鐘的牽引輥進行牽引,繼而,延伸至1.7倍後,於溫度155℃下進行熱固定,以捲取速度4000 m/分鐘獲得70 dtex 12長絲的尼龍6紗條。
(b)織物的製造 將實施例1~實施例10及比較例1~比較例4中所獲得的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聚醯胺複合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經紗密度90根/2.54 cm),將所述(a)中所獲得的尼龍6紗條用作緯紗(緯紗密度90根/2.54 cm),織造平紋織物(經紗/加工紗)。 對所獲得的織物於溫度80℃下進行20分鐘精煉,繼而,使用Kayanol Yellow N5G 1%owf、乙酸而調整至pH值4,於溫度100℃下進行30分鐘染色,之後,於溫度80℃下進行20分鐘固色(Fix)處理,最後為了改良手感,於溫度170℃下進行30秒鐘熱處理。
(c)織物的經紗方向上的伸長率(拉伸性) 依據JIS L1096織物的定荷重法(B法、2010年)來測定織物的經紗方向上的伸長率。針對拉伸性,按照以下三個階段進行評價。再者,若評價為「A」,則表示具有充分的拉伸性。 A:15%以上 B:5%以上、未滿15% C:未滿5%
(d)布料品質 藉由基於經驗豐富檢查員的目視判定,確認織物徑向條紋品質,按照以下四個階段進行評價。再者,若評價為「A」及「B」,則為實用水準。 A:良好 B:稍良好(雖然不會成為缺點,但能看到條紋) C:稍不良(雖然有染色不均或條紋等缺點,但可藉由避開缺點部位進行裁斷來使用,或者以所限定的顏色使用而作為製品來使用) D:不良(有染色不均或條紋等缺點,無法作為製品使用)
[實施例1] 使用相對黏度2.6、熔點222℃、單紗的沸水收縮率為13.0%、水分率50 ppm的尼龍6(N6)作為結晶性聚醯胺(A),使用相對黏度2.7、熔點225℃、單紗的沸水收縮率為7.0%且水分率1400 ppm的尼龍610(N610)作為結晶性聚醯胺(B)。將結晶性聚醯胺(A)、結晶性聚醯胺(B)分別熔融,使用並列型複合纖維用紡紗模口(12孔、圓孔),以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複合比率(質量比)=5:5進行熔融噴出(紡紗溫度270℃)。關於自模口噴出的紗條,利用紗條冷卻裝置將紗條冷卻固化,如表1所示,藉由2段式的供油裝置來供給包含蠟成分的含水油劑後,利用流體交織噴嘴裝置賦予交織後,利用牽引輥(室溫25℃)以3700 m/分鐘進行牽引,於延伸輥(室溫25℃)間以1.15倍進行延伸,然後以捲取速度4000 m/分鐘對捲裝進行捲取。 獲得63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17.4%、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10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使用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於190℃的加熱器溫度下施加1.25延伸倍率的狀態下,於撚數(D/Y)1.95的條件下進行銷假撚,獲得伸縮伸長率為140%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布料品質優異。將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2] 將結晶性聚醯胺(B)的水分率設為1100 ppm,並利用並列型複合纖維用紡紗模口(12孔、圓孔)進行熔融噴出,於延伸輥(室溫25℃)間延伸至1.10倍,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來獲得63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18.1%、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11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銷假撚,獲得伸縮伸長率為145%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布料品質優異。將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3、實施例4] 除如表1般變更結晶性聚醯胺(B)的水分率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來獲得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銷假撚,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優異。關於布料品質,結果是實施例3為良好,實施例4為稍良好。將結果示於表1中。
[實施例5] 如表2般,使用偏心芯鞘型複合纖維用紡紗模口(12孔、圓孔),於紡紗溫度290℃下進行熔融噴出,於2段式供油內,用假撚用含水油劑作為第二階段的油劑進行供油,利用牽引輥(室溫25℃)以3000 m/分鐘進行牽引,於延伸輥(室溫25℃)間以1.20倍進行延伸,然後以捲取速度3582 m/分鐘對捲裝進行捲取,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來獲得66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19.5%、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10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進行摩擦假撚,而獲得伸縮伸長率165%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布料品質優異。將結果示於表2中。
[實施例6~實施例8] 除如表2般變更結晶性聚醯胺(B)的水分率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獲得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進行摩擦假撚,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優異。關於布料品質,結果是實施例6、實施例7為良好,實施例8為稍良好。將結果示於表2中。
[實施例9] 將牽引輥速度設為2218 m/分鐘,將牽引輥與延伸輥間的延伸倍率設為1.45倍,並以捲取速度3200 m/分鐘對捲裝進行捲取,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獲得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進行摩擦假撚,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布料品質優異。將結果示於表2中。
[實施例10] 除更換結晶性聚醯胺(A)與結晶性聚醯胺(B)的聚合物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獲得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進行摩擦假撚,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布料品質優異。將結果示於表2中。
[表1]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總纖度-長絲數 63-12 63-12 63-12 63-12
複合形態 並列型 並列型 並列型 並列型
聚合物種 聚醯胺A成分 N6(T200) N6(T200) N6(T200) N6(T200)
聚醯胺B成分 N610 N610 N610 N610
聚合物的相對黏度 聚醯胺A成分 2.6 2.6 2.6 2.6
聚醯胺B成分 2.7 2.7 2.7 2.7
聚合物的相對黏度差 0.1 0.1 0.1 0.1
單紗的沸水收縮率(%) 聚醯胺A成分 13 13 13 13
聚醯胺B成分 7 7 7 7
單紗的沸水收縮率差(%) 6 6 6 6
聚合物的水分率(ppm) 聚醯胺A成分 50 50 50 50
聚醯胺B成分 1400 1100 800 1700
紡紗溫度(℃) 270 270 270 270
聚合物的熔融黏度(泊) 聚醯胺A成分 800 800 800 800
聚醯胺B成分 770 800 850 700
熔融黏度差(泊) 30 0 -50 100
低收縮成分的熔融黏度變動幅度(泊) -35 -10 20 -90
供油 第一階段供油 (交織前) 油劑種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第二階段供油 (交織後) 油劑種 假撚用(含有蠟)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有蠟)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有蠟)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有蠟)含水油劑
製紗條件 牽引速度(紡紗速度) m/分鐘 3700 3820 3700 3700
延伸倍率 - 1.15 1.10 1.15 1.15
原紗特性 纖度 dtex 63 63 63 63
強度 cN/dtex 4.1 4.0 4.0 4.2
伸度 % 66.9 69.7 67.8 64.7
濕熱收縮應力 cN/dtex 0.011 0.010 0.006 0.014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 100 110 88 130
伸縮伸長率 % 17.4 18.1 15.6 18.0
加工評價 假撚方法 銷類型 銷類型 銷類型 銷類型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 60 80 65 70
伸縮伸長率 % 140 145 135 145
織物評價 拉伸性 - A A A A
布料品質 - A A A B
[表2] 表2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總纖度-長絲數 66-12 66-12 66-12 66-12 66-12 66-12
複合形態 偏心芯鞘 偏心芯鞘 偏心芯鞘 偏心芯鞘 偏心芯鞘 偏心芯鞘
聚合物種 聚醯胺A成分 N6(T700) N6(T700) N6(T700) N6(T700) N6(T700) N610
聚醯胺B成分 N610 N610 N610 N610 N610 N6(T700)
聚合物的相對黏度 聚醯胺A成分 3.3 3.3 3.3 3.3 3.3 2.7
聚醯胺B成分 2.7 2.7 2.7 2.7 2.7 3.3
聚合物的相對黏度差 0.6 0.6 0.6 0.6 0.6 0.6
單紗的沸水收縮率(%) 聚醯胺A成分 13 13 13 13 13 7
聚醯胺B成分 7 7 7 7 7 13
單紗的沸水收縮率差(%) 6 6 6 6 6 6
聚合物的水分率(ppm) 聚醯胺A成分 50 50 50 50 50 1400
聚醯胺B成分 1400 1100 800 1700 1700 50
紡紗溫度(℃) 290 290 290 290 290 290
聚合物的熔融黏度(泊) 聚醯胺A成分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570
聚醯胺B成分 570 620 680 500 570 1400
熔融黏度差(泊) 830 780 720 900 830 830
低收縮成分的熔融黏度變動幅度(泊) -100 -55 -10 -140 -100 -100
供油 第一階段供油 (交織前) 油劑種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第二階段供油 (交織後) 油劑種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製紗條件 牽引速度(紡紗速度) m/分鐘 3000 3000 3000 3000 2218 3000
延伸倍率 - 1.20 1.20 1.20 1.20 1.45 1.20
原紗特性 纖度 dtex 66 66 66 66 66 66
強度 cN/dtex 3.9 4.0 4.0 3.8 4.1 4.0
伸度 % 76.5 75.3 74.4 78.5 74.2 75.8
濕熱收縮應力 cN/dtex 0.042 0.038 0.030 0.061 0.045 0.048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 100 95 85 120 85 105
伸縮伸長率 % 19.5 19.0 18.5 20.8 18.9 18.7
加工評價 假撚方法 摩擦類型 摩擦類型 摩擦類型 摩擦類型 摩擦類型 摩擦類型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 50 55 58 40 35 55
伸縮伸長率 % 165 160 150 170 160 160
織物評價 拉伸性 - A A A A A A
布料品質 - A A A B A A
[比較例1] 除使用相對黏度2.7、熔點225℃、水分率200 ppm的尼龍610(N610)作為結晶性聚醯胺(B)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來獲得63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15.3%、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21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銷假撚,而獲得伸縮伸長率130%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優異,但布料品質不良。將結果示於表3中。
[比較例2] 除將結晶性聚醯胺(B)的水分率設為2000 ppm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來獲得63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17.1%、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18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針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銷假撚,獲得伸縮伸長率為140%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優異,但布料品質稍不良。將結果示於表3中。
[比較例3] 除使用相對黏度2.7、熔點225℃、水分率200 ppm的尼龍610(N610)作為結晶性聚醯胺(B)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獲得66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16.3%、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20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進行摩擦假撚,獲得伸縮伸長率145%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優異,但布料品質不良。將結果示於表3中。
[比較例4] 除將結晶性聚醯胺(B)的水分率設為2000 ppm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獲得66 dtex 12長絲、伸縮伸長率21.1%、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170%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
對所獲得的聚醯胺潛在捲縮複合纖維紗條進行摩擦假撚,獲得伸縮伸長率175%的假撚加工紗。將所獲得的假撚加工紗用作經紗來織造平紋織物。所獲得的織物的拉伸性優異,但布料品質稍不良。將結果示於表3中。
[表3] 表3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總纖度-長絲數 63-12 63-12 66-12 66-12
複合形態 並列型 並列型 偏心芯鞘 偏心芯鞘
聚合物種 聚醯胺A成分 N6(T200) N6(T200) N6(T700) N6(T700)
聚醯胺B成分 N610 N610 N610 N610
聚合物的相對黏度 聚醯胺A成分 2.6 2.6 3.3 3.3
聚醯胺B成分 2.7 2.7 2.7 2.7
聚合物的相對黏度差 0.1 0.1 0.6 0.6
單紗的沸水收縮率(%) 聚醯胺A成分 13 13 13 13
聚醯胺B成分 7 7 7 7
單紗的沸水收縮率差(%) 6 6 6 6
聚合物的水分率(ppm) 聚醯胺A成分 50 50 50 50
聚醯胺B成分 200 2000 200 2000
紡紗溫度(℃) 270 270 290 290
聚合物的熔融黏度(泊) 聚醯胺A成分 800 800 1400 2000
聚醯胺B成分 1000 740 760 440
熔融黏度差(泊) -200 60 640 1560
低收縮成分的熔融黏度變動幅度(泊) 155 -155 170 -190
供油 第一階段供油 (交織前) 油劑種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第二階段供油 (交織後) 油劑種 假撚用(含有蠟)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有蠟)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假撚用含水油劑
製紗條件 牽引速度(紡紗速度) m/分鐘 4000 4000 3000 3000
延伸倍率 - 1.15 1.15 1.20 1.20
原紗特性 纖度 dtex 63 63 66 66
強度 cN/dtex 4.0 4.1 3.8 4.1
伸度 % 68.2 66.3 80.4 72.5
濕熱收縮應力 cN/dtex 0.003 0.013 0.039 0.071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 210 180 200 170
伸縮伸長率 % 15.3 17.1 16.3 21.1
加工評價 假撚方法 銷類型 銷類型 摩擦類型 摩擦類型
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 % 200 165 170 155
伸縮伸長率 % 130 140 145 175
織物評價 拉伸性 - A A A A
布料品質 - D C D C
根據表1~表3而可知,實施例1~實施例10中,可獲得具有優異的拉伸性且布料品質亦優異的織物。
雖使用特定的態樣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明確的是能夠於不脫離本發明的意圖與範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變更及變形。再者,本申請案基於2021年3月8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21-036047)所得,並藉由引用而援用其全部內容。
A:結晶性聚醯胺(A) B:結晶性聚醯胺(B) Y:紗條 L:距離 M:長度 1:紡絲塊 2:紡紗模口 3:冷卻裝置 4-1:供油裝置(第一階段) 4-2:供油裝置(第二階段) 5:交織噴嘴裝置 6:牽引輥 7:延伸輥 8:捲取裝置 10a~10c:並列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 10d: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 11:偏心芯鞘型複合纖維的中心 12:芯部的中心(作為芯部的結晶性聚醯胺(A)的中心)
圖1是用於說明複合纖維的形態的圖,圖1的(a)是表示並列型及偏心芯鞘型的實施態樣的剖面圖,圖1的(b)是說明偏心芯鞘型複合纖維中的偏心配置的圖。 圖2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聚醯胺捲縮紗的製造方法而較佳地使用的製造裝置的一實施態樣的概略步驟圖。
10a~10c:並列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
10d: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
11: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的中心
12:芯部的中心(作為芯部的結晶性聚醯胺(A)的中心)
A:結晶性聚醯胺(A)
B:結晶性聚醯胺(B)
L:距離
M:長度

Claims (8)

  1. 一種聚醯胺捲縮紗,包含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複合聚醯胺纖維,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聚醯胺捲縮紗,是收縮特性不同的兩種聚醯胺以並列型或偏心芯鞘型貼合而成。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聚醯胺捲縮紗,其中,濕熱收縮應力為0.001 cN/dtex~0.50 cN/dtex。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聚醯胺捲縮紗,其中,伸縮伸長率為15%~100%。
  5. 一種假撚加工紗,包含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聚醯胺捲縮紗。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假撚加工紗,其中,濕熱收縮應力變動率為150%以下。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假撚加工紗,其中,伸縮伸長率為70%~300%。
  8. 一種布帛,包含如請求項7所述的假撚加工紗。
TW111108328A 2021-03-08 2022-03-08 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TW2022400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6047 2021-03-08
JP2021-036047 2021-03-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037A true TW202240037A (zh) 2022-10-16

Family

ID=83227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8328A TW202240037A (zh) 2021-03-08 2022-03-08 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06690A1 (zh)
JP (1) JPWO2022191090A1 (zh)
CN (1) CN116981803A (zh)
TW (1) TW202240037A (zh)
WO (1) WO202219109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2058B1 (zh) * 1965-01-30 1972-01-20
JPS4625531B1 (zh) * 1967-06-08 1971-07-23
US4129677A (en) * 1977-05-31 1978-12-12 Monsanto Company Melt spun side-by-side biconstituent conductive fiber
JP4769279B2 (ja) 2008-10-16 2011-09-07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潜在捲縮糸
JP6116459B2 (ja) 2012-09-29 2017-04-19 Kb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潜在捲縮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99403B2 (ja) 2016-06-30 2020-05-27 東レ株式会社 仮撚り用複合ポリアミド繊維
CN109957856B (zh) * 2017-12-25 2022-07-19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7021327B2 (ja) 2020-11-04 2022-02-1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1803A (zh) 2023-10-31
WO2022191090A1 (ja) 2022-09-15
JPWO2022191090A1 (zh) 2022-09-15
EP4306690A1 (en)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5846B (zh) 吸湿性优异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假捻丝和纤维结构体
CN107075741B (zh) 极细高强力聚酰胺复丝和使用其的包芯纱、长筒袜、织物
WO2018021011A1 (ja) ポリアミド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ース編物、ストッキング
JP6699403B2 (ja) 仮撚り用複合ポリアミド繊維
TW201704571A (zh) 吸濕性芯鞘複合絲及其製造方法
JP4983518B2 (ja) 仮撚用ポリアミド繊維および仮撚用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59968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潜在捲縮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32893B (zh) 假撚用聚醯胺混纖複合紗
JP6213693B2 (ja) 吸湿性、防皺性に優れた芯鞘複合断面繊維
TW202240037A (zh) 聚醯胺捲縮紗、假撚加工紗及布帛
JP747661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
TWI793386B (zh) 聚醯胺複絲及包覆彈性紗
JP2018053405A (ja) 扁平断面ポリヘキサメチレンアジパミド繊維および繊維製品
KR101938818B1 (ko) 수축률이 다양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직물의 제조방법
JPS6115168B2 (zh)
JP4505960B2 (ja) 高伸縮耐久性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および製造方法
JPS6244050B2 (zh)
WO2022209813A1 (ja) ポリアミド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2004502882A (ja) 異形断面を有するポリマーフィラメント
WO2023182145A1 (ja) 複合仮撚加工糸、織編物及び衣服
JP2003082540A (ja) 仮撚加工糸
JP2003342843A5 (zh)
JP3757710B2 (ja) 潜在捲縮発現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24051376A (ja) ポリアミド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ポリアミド仮撚り加工糸
JP2020015992A (ja) 異繊度異形断面混繊ポリアミド糸および繊維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