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7880A - 低電阻脈衝cvd鎢 - Google Patents

低電阻脈衝cvd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7880A
TW202237880A TW110142923A TW110142923A TW202237880A TW 202237880 A TW202237880 A TW 202237880A TW 110142923 A TW110142923 A TW 110142923A TW 110142923 A TW110142923 A TW 110142923A TW 202237880 A TW202237880 A TW 2022378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ungsten
boron
substrate
pulsed cv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2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宇
謝曜聰
巴曉蘭
舉文 高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蘭姆研究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蘭姆研究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蘭姆研究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88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008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 H01L21/28017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 H01L21/28026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 H01L21/28079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the final conductor layer next to the insulator being a single metal, e.g. Ta, W, Mo, 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02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coated
    • C23C16/0272Deposition of sub-layers, e.g. to promote the adhesion of the main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23C16/045Coating cavities or hollow spaces, e.g. interior of tubes; Infiltration of porous subs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0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0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metal halides
    • C23C16/14Deposition of only one other metal el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23Pulsed gas flow or change of composition over ti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23Pulsed gas flow or change of composition over time
    • C23C16/45525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3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 H01L21/285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 H01L21/28506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 H01L21/28512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H01L21/28556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by chemical means, e.g. CVD, LPCVD, PECVD, laser CVD
    • H01L21/28562Selective 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77Filling of holes, grooves or trenches, e.g. vias,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
    • H01L21/76879Filling of holes, grooves or trenches, e.g. vias,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 by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material in the vias, e.g. selective C.V.D. on semiconductor material, pla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48Data lines or contacts therefor
    • H10B12/488Word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此處提供在不沉積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鎢(W)膜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方法係涉及在基板上沉積硼(B)的共形層。基板通常包含待以鎢填充的特徵部,且該硼層係與包含該特徵部之基板的表面形貌共形。接著在脈衝CVD製程中將還原劑層暴露至連續流動的氫以及含氟鎢前驅物的脈衝。該共形硼層係被轉化成共形鎢層。

Description

低電阻脈衝CVD鎢
本發明係關於在不沉積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鎢(W)膜的方法。
沉積例如鎢膜之類的導電材料是許多半導體製造製程之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材料可用於水平互連、相鄰金屬層之間的通孔、金屬層與矽基板上之裝置間的接點以及高深寬比特徵部。隨著裝置的縮小和工業中使用更複雜的圖案化方案,鎢薄膜的沉積成為一個挑戰。這些挑戰包含沉積具有良好階梯覆蓋率的低電阻率薄膜。
此處提供的背景描述僅係為了大致呈現本揭露內容的背景。本揭露內容大部分係呈現發明人的工作成果,且僅因為此工作成果在背景部分中描述或作為本文其他地方的背景呈現並不意味著它被承認為先前技術。
本文提供了在不沉積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鎢(W)膜的方法。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方法係涉及在基板上沉積硼(B)的共形層。基板通常包含待以鎢填充的特徵部,其中硼層係與包含該特徵部之基板的形貌共形。接著在脈衝CVD製程中將還原劑層暴露於連續氫氣流以及含氟鎢前驅物的脈衝。共形硼層便轉化為共形鎢層。
本發明的一態樣係涉及一種方法,本方法包含藉由在基板表面上形成包含元素硼(B)的層而在不沉積成核層的情況下於基板表面上沉積鎢塊體層;形成層後,進行脈衝化學氣相沉積製程。
本發明的一態樣係涉及一種方法,包含:藉由以下方式在基板的表面上沉積鎢塊體層而不沉積鎢成核層:在表面上形成包含元素硼(B)的層;且在形成層之後,執行脈衝化學氣相沉積(CVD)製程以將包含元素硼的層轉化為鎢層,其中脈衝CVD製程包含將基板暴露於連續的氫(H 2)流中,且在將基板暴露至連續的H 2流的同時,將基板暴露至以間隔隔開之鎢前驅物的脈衝。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元素鎢塊體層與表面之界面處的B含量係不超過10 21原子/cm 3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元素硼之該層係介於10到50埃之間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元素硼之該層基本上係由硼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面為氮化物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面為鈦氮化物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面為氧化物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含有元素硼之該層的步驟係包含將該表面暴露至乙硼烷。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含有元素硼之該層以及執行該脈衝CVD製程的操作係在同一腔室中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表面形成含有元素硼(B)之該層的步驟係包含在該表面上進行含硼還原劑之熱分解而不吸收該含硼還原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包含一或多個待以鎢填充的特徵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層元素硼係與該表面形貌共形。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方法係進一步包含,在將包含元素硼的層轉化為鎢層之後,繼續脈衝CVD製程以在特徵部中沉積鎢。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方法進一步包含,在將包含元素硼的層轉化為鎢層之後,執行ALD製程以在特徵部中沉積鎢。
在一些實施例中,ALD製程與脈衝CVD製程係在不同的腔室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ALD製程與脈衝CVD製程係在相同的腔室中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方法包含在ALD製程之前將鎢層暴露於抑制化學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化學物為含氮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鎢前驅物脈衝的持續時間係短於脈衝間之間隔的持續時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脈衝CVD製程係在不超過350℃的溫度下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脈衝CVD製程係在不超過300℃的溫度下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鎢層厚度係介於10 到 50 埃之間。
本文還提供了執行這些方法的設備。
下面參考附圖進一步討論本揭露內容的這些和其他態樣。
本文提供了用於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例如鎢(W)膜之金屬膜的方法和設備。本方法包含形成包含元素硼(B)的層,接著是脈衝CVD製程,該製程係將元素硼層轉化為鎢。以這種方式,鎢可以直接沉積在例如擴散阻擋層或介電表面的表面上,而無需沉積成核層。在脈衝CVD 製程期間,氫氣 (H 2) 連續流動,同時使鎢前驅物脈衝地進入容納基板的腔室,而使鎢將沉積在該基板上。藉由使用脈衝CVD方法,獲得低電阻率薄膜。本文亦提供了執行這些方法的設備。
在半導體裝置製造中形成電接點或線路可涉及用鎢或其他導電材料來填充特徵部。首先可以將成核層沉積到通孔或接點中。成核層為用以促進隨後在其上形成塊狀材料的薄共形層。可以沉積鎢成核層以共形地塗覆特徵部的側壁和(如果存在的話)底部。在沉積鎢成核層之後,可以在鎢成核層上沉積塊體鎢。與成核層不同,成核層是用於促進隨後在其上形成塊狀材料的薄共形膜,而塊體鎢係用於承載電流。塊體鎢在成分上便不同於鎢成核層,使得在塊體鎢和成核層之間存在界面。在某些情況下,成核層具有相對較高的非晶及/或β相含量,而塊體層則具有較高的α相含量。塊體鎢還具有比成核層大的晶粒尺寸和更低的電阻率。
隨著裝置擴展到更小的技術節點並使用更複雜的圖案結構,鎢填充面臨著多種挑戰。一個挑戰是分配具有結構的材料。特徵部內的材料分佈可以藉由其階梯覆蓋率來表徵。出於本描述的目的,「階梯覆蓋率」係定義為兩個厚度的比率——特徵部內部的材料厚度除以開口附近的材料厚度。就本文的目的而言,用語「特徵部內部」表示特徵部的中間部分,其位於沿特徵部軸線的特徵部中點附近,例如距離的約 25% 到 75% 之間的區域,或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從特徵部的開口測量並沿著特徵部深度的距離的大約40%到60%之間,或者位於從開口測量並沿著特徵部軸線的距離大約75%到95%之間之特徵部的端部。用語「靠近特徵部的開口」或「靠近特徵部開口」表示特徵部頂部位於開口邊緣或代表開口邊緣的其他元件的25%以內,或更具塊體地10%以內。例如,藉由在特徵部的中間或底部附近將特徵部填充的比特徵部開口處更寬,可以實現超過 100% 的階梯覆蓋率。
另一個挑戰是降低沉積鎢膜中的電阻。較薄的薄膜易於比較厚的薄膜具有更高的電阻。隨著特徵部變得更小,鎢接點或線電阻由於更薄鎢膜中的散射效應而增加。低電阻率鎢膜可最小化積體電路設計中的功率損耗和過熱。鎢成核層通常具有比上覆塊體層更高的電阻率。此外,鎢成核膜佔據較大比例的較小特徵部,而增加了特徵部中的整體電阻。鎢膜的電阻率係取決於沉積膜的厚度,因此由於邊界效應,電阻率隨著厚度的降低而增加。
如上所述,本揭露內容的一個態樣係關於在不沉積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鎢膜的方法。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方法涉及在基板上沉積硼(B)的共形層。基板通常包含待以鎢填充的特徵部,其中硼層係與包含該特徵部之基板的形貌共形。接著將硼層暴露於連續的氫氣流以及鎢前驅物脈衝。共形硼層便轉化為共形鎢層。
根據諸多實施例,使用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實現一或多個下述優點。使用本文所述之無成核方法所沉積的鎢膜可以比沉積在成核層上的鎢膜具有更低的電阻率。使用本文所述之脈衝CVD無成核方法所沉積的鎢膜可以比使用含硼還原劑在成核層上沉積的鎢膜具有更低的硼濃度。使用本文所述之脈衝 CVD 無成核方法沉積的鎢膜可以具有大的晶粒尺寸,且在成核-塊體界面處沒有晶界。使用脈衝CVD 無成核方法沉積的鎢膜比沒有脈衝形成的膜具有更低的電阻率。使用脈衝CVD 無成核方法沉積的鎢薄膜比沒有脈衝形成的膜具有更好的階梯覆蓋率。使用脈衝CVD 無成核方法沉積的鎢膜比沒有脈衝形成的膜具有更少的氟雜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的轉化係作為塊體鎢沉積製程的一部分發生。塊體鎢沉積製程可以使用H 2作為還原劑並從先前沉積B層的基板表面生長鎢塊體膜。與沉積在成核層上的塊體膜不同,所得的鎢膜堆疊並沒有成核層/塊體層界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繼續脈衝CVD製程以生長鎢塊體膜。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轉化硼層所形成之鎢層係用作大晶粒模板層。隨後的塊體沉積(例如可以是 CVD 或原子層沉積 (ALD) 沉積製程)便繼續生長晶粒,而形成大晶粒低電阻率薄膜。
在一些實施例中,硼層和隨後的鎢層係直接形成在氮化物表面上,例如氮化鈦( TiN )或碳氮化鎢(WCN)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硼層和隨後的鎢層則是直接形成在氧化物表面上,例如氧化矽(例如SiO 2)或氧化鋁(例如Al 2O 3)表面上。如此消除了對例如TiN層或鈦/氮化鈦 ( Ti/TiN) 雙層之黏著/阻擋層的需求。
本文所述的方法是在可以容納於腔室中的基板上執行的。基板可以是矽晶圓(例如200-mm晶圓、300-mm晶圓或450-mm晶圓),包含具有一層或多層材料(例如沉積於其上之電介質、導體或半導體材料)的晶圓。
圖1A和1B為材料堆疊的示意性示例,其包含直接接觸下伏層而沒有居間成核層的塊體鎢層。圖1A和1B顯示特定堆疊中材料的順序並且可以與任何適當的架構和應用一起使用,如下面關於圖2、3A和3B所進一步描述者。基板102可以是矽晶圓或其他半導體晶圓,例如200-mm晶圓、300-mm晶圓或450-mm晶圓,其包含具有一層或多層例如電介質、導體或半導體材料沉積於其上的晶圓。本方法還可以應用於在例如玻璃、塑膠等的其他基板上以形成金屬化堆疊結構。
在圖1A中,介電層104係在基板102上。介電層104可以直接沉積在基板102的半導體(例如Si)表面上,或者可以有任意數量的中間層。介電層的示例包含摻雜和未摻雜的氧化矽、氮化矽和氧化鋁層,具體示例包含摻雜或未摻雜的層SiO 2和Al 2O 3。此外,在圖1A中,擴散阻擋層106係設置在介電層104和塊體鎢層110之間。擴散阻擋層的示例係包含氮化鈦(TiN)、鈦/氮化鈦(Ti/TiN)、氮化鎢(WN) 和氮化碳鎢 (WCN)。塊體鎢層110係沉積在擴散阻擋層106上並且是結構的主要導體(也稱為導體塊或塊體層)。
圖1B顯示材料堆疊190的另一個示例。在該示例中,堆疊包含基板102、介電層104,其中塊體鎢層110係直接沉積在介電層104上而沒有居間的擴散阻擋層。如在圖1A的示例中,塊體鎢層110為結構的主要導體。
雖然圖 1A 和 1B 顯示了金屬化堆疊的示例,但方法及所得到的堆疊並不受此限制,且其包含具有鎢塊體層的任何鎢。本文所述的方法在可以容納於腔室中的基板上執行。
上面和下面進一步描述的材料堆疊可以以多種結構實現。圖2、3A和3B提供了可以採用堆疊之結構的示例。圖2描繪了在矽基板202中包含埋入式字元線( bWL )210之DRAM架構的示意性示例。bWL 210係形成在蝕刻於矽基板202中的溝槽內。溝槽內乃襯有絕緣層204,絕緣層204係設置在bWL 210與矽基板202之間。在圖2的示例中,絕緣層204可以是閘極氧化物層,由例如氧化矽或氮化矽材料的高k介電材料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TiN或含鎢層的共形阻擋層可以插入在bWL 210和絕緣層204之間。
圖3A描繪了形成在基板300上之3D NAND結構323中之字元線310的示意性示例。字元線310係由氧化物層311隔開。在圖3B中,顯示了字元線310和氧化物層311間之界面的細節,該界面係具有一TiN層 304。在一些實施例中,鎢字元線310的塊體鎢可以直接沉積在氧化物層311(或氧化鋁層,如果存在的話)上或TiN或本文所述之其他阻擋層上。字元線310的示例厚度可以在大約10 nm和100 nm之間。
圖3C呈現部分製造之3-D NAND結構333的橫剖面側視圖,並說明金屬填充的挑戰。結構330係形成在半導體基板300上並且包含3D NAND堆疊(左325和右326)、中央垂直結構330、以及在中央垂直結構330之相對側壁340上具有開口322的複數堆疊字元線特徵部320。注意圖3C係顯示了所展示之部分製造的3-D NAND結構333的兩個堆疊325和326,它們一起形成溝槽狀之中央垂直結構330,然而,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有兩個以上的堆疊依序排列並在空間上彼此平行延伸,每對相鄰堆疊之間的間隙係形成中央垂直結構330,如圖3C中明確顯示的那樣。在圖3C的示例中,字元線特徵部320可自中央垂直結構330通過開口322流體式地存取。雖然在圖中沒有明確指出,但在圖 3C 所示之3-D NAND堆疊325和326中都存在著水平特徵部320(即左側 3-D NAND 堆疊 325 和右側 3-D NAND 堆疊 326),水平特徵部320也可藉由額外的3-D NAND 堆疊(最左邊和最右邊,但未顯示)所形成之類似垂直結構而從堆疊的另一側存取。換言之,每個 3-D NAND 堆疊 325、326均包含字元線特徵部的堆疊,這些字元線特徵部可從 3-D NAND 堆疊的兩側通過中央垂直結構 330而流體式地存取。
3-D NAND 堆疊中之字元線特徵部可以藉由沉積氧化矽層和氮化矽層的交替堆疊、接著選擇性地移除氮化物層而留下其間具有間隙之氧化物層堆疊311來形成。這些間隙為字元線特徵部320。在這樣的3-D NAND結構中可以垂直堆疊任意數量的字元線,只要有可用於形成它們的技術以及可用於成功實現對垂直特徵部的基本無空隙填充之技術。因此,例如,3D-NAND堆疊可以包含2到256個水平字元線特徵部、或者8到128個水平字元線特徵部,或者16到64個水平字元線特徵部等等(列出的範圍應理解為包含所列舉的端點)。
圖3D呈現了與圖3C所示之相同3-D NAND結構的橫剖面俯視圖,其中該橫剖面係截取自水平區段360,如圖3C中之水平虛線所示。圖3C之橫剖面圖示了幾排柱355,其係從半導體基板300的底部垂直延伸到3-D NAND堆疊的頂部。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柱355係由多晶矽材料形成並且在結構上和功能上對3-D NAND結構333很重要。在一些實施例中,這種多晶矽柱可以用作形成在柱內之堆疊記憶體單元的閘電極。圖3D的俯視圖說明柱355在通往字元線特徵部320之開口322中形成收縮——即從中央垂直結構330經由開口322對字元線特徵部320的流體可存取性(如圖3D中的箭頭所示)被柱355所抑制。在一些實施例中,相鄰多晶矽柱之間之水平間隙的尺寸係在大約1和20 nm之間。這種流體可存取性的降低增加了使用導電材料均勻填充字元線特徵部320的難度。
圖4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執行之方法的流程圖。可以執行操作402-406以在結構上沉積塊體鎢層,而無需先沉積成核層。即,這些操作是在沒有預先沉積成核層的情況下形成的。在操作402之前,可以將具有結構的基板提供至處理室,該結構具有待填充之一或多個特徵部而沒有成核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有塊體鎢層沉積在其上的表面為例如氮化鈦( TiN )或碳氮化鎢(WCN)層的阻擋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有塊體鎢層沉積在其上的表面係在氧化物或其他介電層中。
如下所述,某些操作係在基板溫度下執行。吾人應當理解,基板溫度是指對保持基板之基座所設定的溫度。
在操作402中,於結構上形成硼(B)層。該層是共形的,因為它符合待以鎢塊體層填充之結構的形狀。為了形成共形層,該結構係暴露於含硼氣體,該含硼氣體會經歷熱分解。含硼氣體的例子包含硼烷,例如乙硼烷(B 2H 6),以及B nH n+4、B nH n+6、B nH n+8、B nH m,其中n是從1到10的整數,m是與 n 不同的整數。暴露可能以連續流動或以間隔分開的脈衝形式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載氣可以在操作402期間流動。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氮(N 2)、氬(Ar)、氦(He)或其他惰性氣體的載氣可以在操作402期間流動。如果含硼氣體為脈衝式的,則載氣可以在操作402期間連續流動或脈衝。
當將表面暴露於硼烷時,硼烷可能熱分解而形成元素硼(B)層,或者硼烷可能吸附到基板上。元素硼是指化學上未結合的硼。在操作402中,使用將發生熱分解的條件將基板暴露於硼烷或其他含硼氣體。這與可能有利於吸附的成核層沉積形成對比。
成核層沉積可涉及由清洗分離的含硼還原劑和含鎢前驅物的連續交替脈衝。該脈衝相對較短。至少可以使用有利於吸附的條件,因為使用短脈衝的熱分解會導致對複雜結構(例如 3D NAND 結構)的階梯覆蓋率較差。此外,在成核層沉積期間,當使用含氟前驅物時,可使用相對低的腔室壓力來減少氟摻入。
為了在操作402期間有利於熱分解而不是吸附,可以對溫度進行控制。因此,方塊402處的基板溫度係高於該壓力下的分解點。例如,對於乙硼烷,可以在 40 Torr下使用250℃–400 oC 的溫度。對於某些化合物和條件,可以使用較低的溫度(例如 225℃)。吾人還應知道,在範圍較高端的溫度可能更難控制。因此,對於乙硼烷,可以使用 250℃–350℃ 或 250℃–300℃ 的範圍。腔室壓力示例可以在 10 Torr到 90 Torr之間,或 10 Torr到 50 Torr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更高的壓力可以提高階梯覆蓋率。操作402期間的壓力可能高於通常用於進行成核層沉積的壓力。氫氣 (H 2)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H 2的加入可以減緩共形層的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操作402期間執行操作402而不進行清洗。這也使得在一些實施例中能夠使用更高的壓力,而在更高的壓力下更難以清洗。與用於成核層沉積相比,使用更長的脈衝時間及/或更高的流速也可能有利於熱分解。操作402期間的溫度可能高於通常用於成核層沉積的溫度。
根據諸多實施例,共形層可以基本上由元素硼組成,其中僅存在少量氫化物(小於5或1原子%)或其他雜質(如果有的話)。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操作402中形成的層可以包含矽,其可以藉由將基板暴露於例如矽烷(SiH 4)和乙矽烷(Si 2H 6)的含矽化合物來形成。雖然可以使用其他氣體,但可以有利地使用硼烷和矽烷以具有不含雜質的B及/或Si層。矽烷自身的熱分解比乙硼烷更難;然而,將矽烷與乙硼烷一起使用可能會增加共形層的沉積速率。吾人發現體積流量比為 1:1的B 2H 6: SiH 4在 300℃ 和 10 Torr下提供最快的沉積速率;高達 3:1 也提供良好的沉積率。矽烷比乙硼烷多會導致沉積速率降低,隨著矽烷含量的增加,速率降低的程度也會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B:S比率(進入腔室以及層中的流速)可以是1:1-6:1。B 2H 6: SiH 4的體積流量可以是0.5:1-3:1。使用含硼化合物和含矽化合物會形成包含B和Si的層。該層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吸附矽烷。此外,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僅可以使用矽烷或其他含矽化合物來形成包含元素矽而沒有硼的層。然而,如上所述,沉積速率會慢得多,且分解更加困難。
更進一步,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共形層可以僅包含元素鍺(Ge)或包含其他成分一起。對於上述任何層,這些層可以基本上由元素還原劑或元素還原劑的混合物(例如B、B(Si)、Si等)或可以存在其他原子而組成。例如,可以存在SiHx、BHy、GeHz或其混合物,其中x、y和z可以獨立地介於在0和小於相應還原劑化合物之化學計量當量的數字之間。基本上由還原劑組成的層將只有不超過微量的其他原子。
在操作402中形成之層的示例厚度為10-50埃。在一些實施例中,厚度低於3 nm。如果層太厚,它可能不會全部轉化為鎢;太薄,可能不會導致均勻連續的薄膜生長。
可以使用一或多種含硼氣體的連續流動或脈衝來執行操作402。為了沉積B層,將乙硼烷或其他含硼還原劑流入沉積室。這可以以連續流動或脈衝來完成(參見例如圖5A)。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氫氣或其他載氣。乙硼烷或其他含硼還原氣體可以以稀釋形式提供,例如5%體積的乙硼烷,其餘為氮氣(N 2)。如上所述,可以使用 250℃–350℃ 或 250℃–300℃ 的示例基板溫度和 10–90 Torr的腔室壓力。
圖5A和5B描繪了脈衝之間的間隔;在這些間隔中可以進行清洗但通常不使用這些間隔中的清洗。在一些實施例中,脈衝可以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多個進料體積(charge volume)來傳送還原劑脈衝。進料體積是氣體在進料體積壓力下積聚在其中的容器。圖 5B 顯示了兩個進料體積(CV1 和 CV2)提供依序脈衝的壓力示例。每個進料體積可以包含相同(例如B 2H 6)或不同(B 2H 6和SiH 4)化合物。使用一個進料體積,尤其是多個進料體積可以幫助在整個結構中的階梯覆蓋率。在一些實施例中,釋出可以重疊。
如上所述,暴露於乙硼烷(或熱分解以形成共形層的另一種化合物)可以是連續的。總暴露時間的示例範圍為 10–30 秒。
為了沉積 B(Si) 層,可以使用更高的基板溫度,例如 250℃–400℃。10–90 Torr的腔室壓力也可用於 B(Si) 層。除了含硼還原劑,含矽還原劑也流入沉積室。這可以採取依序的單一含B還原劑以及含Si還原劑脈衝(或依序的多個單一含B還原劑以及含Si還原劑脈衝)的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含B還原劑和含Si還原劑係以連續流動或脈衝形式共同流入沉積室。
在操作404中,共形B層(或如上所述的其他共形層)係被轉化為塊體鎢層的第一部分。操作404係涉及在脈衝CVD製程中將共形B層暴露於含鎢前驅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則是暴露於例如WF 6的含氟化物鎢前驅物。圖 6 顯示了脈衝CVD 流程的示例時序。在圖 6 的示例中,氬氣 (Ar)係與H 2一起流動,雖然儘管可以使用另一種惰性氣體與 H 2一起流動,或者它可以單獨流動。 H 2的流動是連續的。WF 6在脈衝之間具有間隔。間隔係標記為清洗,因為 H 2/Ar 的連續流動具有將WF 6從腔室清洗掉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圖 6 之示例時序中的 y 軸並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比例;相反地,所給的時序是為了展示相對的脈衝和清洗持續時間。圖 6 所示之用於轉化硼的脈衝CVD 製程係具有降低所得鎢膜之電阻率且同時提供高產量的好處。
如果脈衝太短,產量可能會低得無法接受。時間過長,沉積變得更像 CVD,電阻率就會上升。如果清洗時間太短,電阻率會增加。清洗時間太長,產量可能低到無法接受。根據諸多實施例,這些考慮可以藉由採用比WF 6脈衝持續時間長的清洗持續時間來平衡。示例清洗持續時間係介於1 到 4 秒之間,示例脈衝持續時間則介於0.5 到 2 秒之間。示例清洗:給劑持續時間比率可以介於 2:1到8:1之間,或介於 2:1 到 4:1之間。B 層上之晶粒生長與非晶形成核層上的晶粒生長顯著不同,所得的層係具有大晶粒。
脈衝CVD 無成核製程可以實現具有媲美ALD 無成核製程之電阻率以及顯著更高產量。在不顯著犧牲電阻率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比 ALD 製程高 2-4 倍的產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404期間的壓力係低於20 Torr,例如10 Torr,或低於10 Torr。操作404通常持續直到B或B(Si)層被完全轉化。結果形成一層元素鎢 (W)。在特徵部的深寬比足夠低的實施例中,可以使用更高的壓力(例如20 Torr、40 Torr或更高)來進一步提高製程產量。
一旦B或B(Si)層被轉化,便在操作406中繼續生長塊體鎢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這可以涉及繼續進行脈衝CVD製程。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操作402之後,執行如圖6所示的脈衝CVD製程以啟動和完成操作404和406。在其他實施例中,操作406可涉及使用H 2還原劑的塊體鎢之ALD沉積。
脈衝CVD 製程中的溫度可能與熱分解期間的溫度相同,為 250℃–350℃ 或 250℃–350℃。更高的溫度會導致更高的電阻率。此外,隨著溫度的升高,脈衝CVD 製程可能會形成鎢硼化物而不是元素鎢。一旦硼層轉化為鎢,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升高溫度以進行操作406。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406期間的溫度可以介於250°C-350°C之間。
如果已經存在藉由完全轉化硼所形成的W層,則用於塊體生長的更高溫度便不一定會導致更高的電阻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低於 450℃ 的溫度,例如 250℃–445℃。
圖7A提供了說明沉積塊體鎢層以填充特徵部之操作的製程流程圖,而圖7B顯示了在圖7A的某些操作期間或操作之後之特徵部的橫剖面示意性示例。首先,在操作702,在結構上形成共形B層。這可以如上文關於圖4之操作402所討論的那樣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形層係形成在氮化物阻擋層上。在圖7B中,於750處描繪了未填充的特徵部751。在755處,描繪了在乙硼烷熱分解之後的硼層752。硼層752係與特徵部的表面形貌共形。
返回到圖7A,在操作704中,將結構暴露於連續的氫流和氟化鎢化合物的脈衝流,以將硼層轉化為與特徵部共形的鎢層。這可以如上面關於圖4及圖6之操作404所討論的那樣來執行。操作702和704可以在相同的腔室或不同的腔室中執行。如果在同一腔室中執行,則可以在操作702和704之間執行清洗操作。在圖7B中的760處,描繪了在脈衝CVD製程之後的鎢模板層753。
返回圖7A,在可選操作705中,於操作704中形成的鎢層係暴露於抑制化學物。抑制處理為具有抑制之後在處理過的表面上沉積之效果的處理。取決於待處理的表面、抑制化學物以及抑制是熱處理還是電漿處理,抑制可能涉及多種機制。在一實施例中,鎢成核、以及因此的鎢沉積係藉由暴露於含氮化學物而受到抑制。例如,這可以涉及藉由遠端或直接電漿產生器來產生活化的含氮物質,或在熱(非電漿)處理的示例中暴露於氨蒸氣。抑制機制的例子可以包含活化物質和特徵部表面之間的化學反應以形成複合材料的薄層,例如氮化鎢(WN)或碳化鎢(WC)。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可以涉及表面效應,例如鈍化表面的吸附而不形成複合材料層。抑制可以藉由抑制深度和抑制梯度來表徵。意即,抑制可隨深度而變化,使得在特徵部開口處的抑制大於在特徵部底部的抑制,並且可能僅延伸到特徵部中的一部分。在圖7B的示例中,在765處,處理過的表面係在756處顯示,其抑制深度大約是整個特徵部深度的一半。在特徵部頂部的抑制處理更強,如特徵部內部較深的虛線所示。
返回到圖7A,該結構在操作707中暴露於鎢前驅物劑量。鎢前驅物可以與操作704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前驅物。在操作708中進行清洗腔室,接著在操作711中將結構暴露於還原劑劑量。還原劑可以是氫氣或另一種還原劑。隨後在操作 713 中清洗腔室。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 707-713係定義了一個 ALD 循環,由於操作 707,鎢前驅物吸附到特徵部表面的表面上,接著還原劑與吸附之鎢前驅物作用以形成鎢而作為操作711的結果。可以使用其他ALD製程;例如,在每個循環中,還原劑給劑可以先於鎢前驅物給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711中的還原劑給量與操作702中的不同之處在於沒有熱分解。相反地,還原劑可以反應或吸附到表面上。
接著重複操作707-713以在操作714中完全或部分地填充特徵部。在圖7B中,於770處顯示在ALD製程期間之特徵部(例如操作707-714所表示的),其中特徵部係部分填充了塊體鎢754。大晶粒模板層806為塊體層的連續晶粒生長提供模板。因為在特徵部開口附近係抑制沉積的,所以在775所示的ALD製程期間,材料優先沉積在特徵部底部,而在特徵部開口處不沉積或沉積程度較少。如此可以防止在填充特徵部內形成空隙和接縫。因此,在ALD期間,鎢754可以以自下而上填充而不是以共形的方式沉積。隨著沉積的繼續進行,可以移除抑制作用,使得在輕度處理之表面上的沉積可以不再被抑制。這在770處顯示,經處理的表面756比此階段之前的範圍較小。在圖 7B 的示例中,隨著 ALD 的進行,抑制最終在所有表面上被克服,且特徵部被材料 754 完全填充,如 775 所示。
ALD製程可以在與脈衝CVD製程相同或不同的腔室中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可以在脈衝CVD製程之後從第一沉積室轉移到配置用於抑制處理的腔室,接著轉移到用於ALD的第二沉積室。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處理可以在第一或第二沉積室中進行。
圖8A-8J為沉積循環之示例機制的示意圖。圖8A描繪了示例機制,其中包含TiN層800和B層801的基板係暴露於H 2。氫氣係以氣相(811a 和 811b)引入,一些 H 2(813a 和 813b)則在 B 層 801 的表面上,在那裡H 2可以解離成化學活性吸附的原子氫或物理吸附。例如,H 2可以不必非要化學吸附到B層801上,但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物理吸附到還原劑層801的表面上。這可以形成固態的B-H界面表面層。
圖8B顯示一示例說明,其中先前處於氣相的H 2(圖8A中的811a和811b)係被從腔室中除去,且先前在表面上的H 2(813a和813b)則維持在還原劑層801的表面上。
圖8C顯示一示例的示意圖,其中基板係暴露於WF 6,其中一些WF 6係處於氣相(831a和831b)且其中一些WF 6則位於或接近基板的表面(823a和823b)。
一些 H 2可能會與先前給劑殘留在表面上的WF 6發生反應。在圖8D中,WF 6可能與H 2反應以暫時形成中間物質843b,由此在圖8E中,中間物質843b完全反應以形成氣相的鎢890和HF(例如851a和851b)。 WF 6或中間物質也可以與還原劑層801中的B反應以形成BF 3853。因此,存在包含B、H和W的層802。
一些 H 2可能不會與先前給劑殘留在表面上的WF 6(或其他 W 氟化物)完全反應。如圖8D所示,WF 6可能與H 2部分反應而形成中間物質843a,由此在圖8E中,中間物質843a係維持部分反應。使用含氟鎢前驅物和氫沉積的薄膜比使用硼烷、矽烷或鍺烷所沉積之薄膜具有更低的電阻率。如本文所述之沉積的塊體鎢膜係具有與H 2還原相關的低電阻率。
WF 6的化學計量可以使用至少三個H 2分子與一個WF 6分子反應。 WF 6可能與H 2分子部分反應,但不是形成鎢,而是形成中間物質。例如,可能會發生如果附近沒有足夠的 H 2根據化學計量原理與 WF 6反應(例如三個 H 2分子用於與一個 WF 6分子反應),便從而在基板的表面留下中間物質843a。
圖 8F提供了當腔室清洗時基板的示例示意圖。請注意,圖 8F的化合物 843c 可能是形成的中間物質但其並未完全反應,同時存在一些鎢 890。從而每個循環可以在基板上形成鎢的次單層(sub-monolayer)。
作為示例,圖8G顯示了將氣相的H 2811c引入基板的圖示,該基板上具有沉積的鎢890和部分反應的中間物質843d。在這個階段,還原劑層中的所有 B 都已轉化,留下 W 膜 803。注意,如圖 8G 所示,引入的 H 2現在可以與基板上的中間物質843d 完全反應,如圖8H所示,如此使得反應的化合物843d留下沉積的鎢890b和890c,並且形成氣相的副產物HF 851c和851d。一些H 2811c 可能維持氣相,而一些H 2813c 可能留在鎢層890a上。
在圖 8I 中,腔室係經清洗而留下沉積的鎢  890a、890b 和 890c,以及一些 H 2813c。在圖8J中,再次以一劑量引入WF 6使得分子831c和823c可以接著吸附H 2及/或與H 2和基板反應。 WF 6給劑後,可再次清洗腔室,並且可再次重複循環直到沉積所需厚度的鎢。
雖然本文所述之鎢膜的沉積可包含一定量的雜質,例如氮、碳、氧、硼、磷、硫、矽、鍺等,其係取決於所使用的特定前驅物和製程。此外,雖然描述了元素鎢的沉積,但可以修改上述方法以沉積摻雜或化合物膜。例如,可以在上述脈衝CVD及/或ALD沉積中包含摻雜劑源。膜中的鎢含量可以在 20% 到 100% (原子)鎢的範圍內。在許多實施方式中,膜是富含鎢的,其具有至少50% (原子)的鎢,或甚至具有至少約60%、75%、90%或99% (原子)的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膜可以是金屬或元素鎢 (W) 與其他含鎢化合物(如碳化鎢 (WC)、氮化鎢 (WN) 等)的混合物。 實驗性
實施了五種製程以在氮化鈦上沉積鎢:1) 非脈衝 CVD; 2和3)ALD; 3和4)脈衝CVD。製程條件和沈積速率如下所示。
製程 H 2給劑/清洗時間 (秒) WF 6轉移/給料/給劑/清洗時間(秒) H 2流速 ( sccm ) WF 6流速  (sccm) 沉積速率 (埃/秒)
1-CVD 不適用(連續流動) 不適用 (連續流動) 4750 270 1.7
2–ALD 1/4 2/1/1/7 5000 300 0.03 (0.4 Å/循環)
3–ALD 1/2 0.5/0.5/1/2 5000 300 0.06 (0.37 Å/循環)
4–脈衝 CVD 不適用(連續流動) 1/1/1/7 5000 300 0.3 (3.03 Å/循環)
5–脈衝 CVD 不適用(連續流動) 0.5/0.5/1/2 5000 100 0.51 (2.02 Å/循環)
脈衝CVD 製程的沉積速率明顯高於 ALD 製程。
圖 11 顯示了各個鎢沉積製程的電阻率結果: A –無核ALD;來自上表中製程 2 和 3 的數據點 B –無核(非脈衝)CVD;上表中製程1的數據點 C – 具有成核層的 ALD W D –無核脈衝 CVD;上表中製程4的數據點 E –無核脈衝 CVD;上表中製程 5 的數據點 無核係指在沒有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的鎢膜。 線 1101 反映製程 C,線 1102 反映製程 E,由於電阻率係隨著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來連接兩個不同厚度的數據點。比較線1101和1102,與沉積在成核層上的ALD W相比,無核脈衝CVD顯示出20%-30%的電阻率降低。
使用無成核非脈衝CVD 和無成核脈衝CVD並以WF 6沉積之膜的 SIMS 分析表明,在沉積的鎢膜中,氟 (F) 含量比脈衝CVD 低一個數量級。具體而言,非脈衝CVD膜中的F含量約為10 20原子/cm 3,脈衝CVD膜中則是約為10 19原子/cm 3。後者可與具有成核層的 ALD 沉積相媲美。
對藉由 ALD 沉積在成核層和無成核脈衝CVD 製程上的 200 埃鎢膜的晶粒尺寸進行 X 射線衍射 (XRD) 分析。
晶相 晶粒尺寸 % 隨機性
成核 + ALD W (200 埃) 立方體 12.7±3.2 4.1
無核 + CVD W (200 埃) 立方體 18.8±0.9 42.3
對於脈衝CVD 製程,晶粒尺寸非常大。大晶粒尺寸會導致較低的電阻率。生長便更加隨機——即方向不同,表示生長機制根本不同。 設備
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腔室來實施所揭露之實施例。示例性沉積設備包含多種系統,例如可從加州弗里蒙特市的Lam Research Corp.獲得的ALTUS ®和ALTUS ®Max,或多種其他市售處理系統中的任何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原劑層的沉積可以在第一站進行,該第一站是位於單一沉積室內的兩個、五個或甚至更多沉積站中的一個。因此,例如,乙硼烷(B 2H 6)可以在第一站使用在基板表面產生局部氣氛以形成硼層的單獨氣體供應系統而引入到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可以使用另一個站來進行硼層的鎢轉化。在相同或其他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兩個或更多個站以並行處理用塊體鎢填充特徵部。
圖9是根據實施例中適於進行沉積製程之處理系統的方塊圖。系統900包含傳送模組903。傳送模組903乃提供清潔的加壓環境,以最小化處理中之基板在各個反應器模組之間移動時受到污染的風險。安裝在傳送模組903上的是多站式反應器909。在一些實施例中,多站式反應器909還可用於執行還原劑層沉積、鎢轉化和隨後的CVD。反應器909可以包含多個站911、913、915和917,其可以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依序地執行操作。例如,反應器909可以配置成使得站911使用還原劑執行第一操作以及站913、915和917執行脈衝WF 6和H 2的操作。每個站可以包含用於獨立溫度控制的加熱基座或基板支撐件、一或多個進氣口或噴淋頭或分散板。圖10中描繪了沉積站1000的示例,其包含基板支撐件1002和噴淋頭1003。可以在基座部分1001中提供加熱器。
還可以在轉移模組903上安裝能夠執行電漿或化學(非電漿)預清潔的一或多個單站式或多站式模組907。該模組還可以用於諸多處理,以例如為沈積製程準備基板。系統900還包含晶圓在處理前和處理後儲存之處的一或多個晶圓來源模組901。大氣傳送室919中的大氣機器人(未顯示)可以首先將晶圓從來源模組901移至負載鎖921。傳送模組903中的晶圓傳送裝置(通常是機械臂單元)係將晶圓從負載鎖921移動到安裝在傳送模組903上的模組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不同的模組係用於製程的不同階段。例如,可以在第一腔室中進行硼沉積和轉化為鎢,在第二腔室中進行用於抑制的電漿處理,且第三腔室可以用於ALD W生長以進行塊體填充。
在諸多實施例中,係採用系統控制器929來控制沉積期間的製程條件。控制器929通常包含一或多個記憶體裝置和一或多個處理器。處理器可以包含 CPU 或電腦、類比及/或數位輸入/輸出連接器、步進馬達控制器板等。
控制器929可以控制沉積設備的所有活動。系統控制器929係執行系統控制軟體,包含用於控制時間、氣體混合物、腔室壓力、腔室溫度、晶圓溫度、晶圓卡盤或基座位置以及特定製程之其他參數的指令集。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採用儲存在與控制器929相關聯的記憶體裝置上的其他電腦程式。
通常,將會存在與控制器929相關聯的使用者界面。使用者界面可以包含顯示器螢幕、設備及/或製程條件的圖形軟體顯示器,以及例如指向裝置、鍵盤、觸控螢幕、麥克風等的使用者輸入裝置。
系統控制邏輯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配置。通常,邏輯可以在硬體及/或軟體中設計或配置。用於控制驅動電路的指令可以是硬編碼的或作為軟體提供。指令可以藉由「程式化」來提供。這種程式化係被理解為包含任何形式的邏輯,包含數位信號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以及具有作為硬體實現之特定演算法之其他裝置中的硬編碼邏輯。程式化也被理解為包含可以在一般用途處理器上執行的軟體或韌體指令。系統控制軟體可以以任何合適的電腦可讀程式化語言來編碼。
用於控制含鍺還原劑脈衝、氫氣流和含鎢前驅物脈衝以及製程順序中之其他製程的電腦程式碼可以使用任何電腦可讀程式語言編寫:例如,組合語言、C、C++ 、Pascal、Fortran 或其他。編撰後的目標碼或指令碼便由處理器執行,以執行程式中所標識的任務。同樣如所指出的,程式碼可以是硬編碼的。
控制器參數係與製程條件有關,例如製程氣體成分和流速、溫度、壓力、冷卻氣體壓力、基板溫度和腔室壁溫度。這些參數係以配方的形式提供給使用者,且可以利用使用者界面來輸入。
用於監控製程的信號可以由系統控制器929的類比及/或數位輸入連接器來提供。用於控制製程的信號係輸出到沉積設備900之類比和數位輸出連接器上。
系統軟體可以以許多不同的方式設計或配置。例如,可以編寫各種腔室組件子程式或控制對象,以控制執行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沉積製程必需之腔室組件的操作。用於此目的之程式或程式段的示例係包含基板定位碼、製程氣體控制碼、壓力控制碼和加熱器控制碼。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控制器929為系統的一部分,其可以是上述範例中的一部分。此種系統可以包含半導體處理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工具、一或多個腔室、一或多個用於處理的平台及/或特定的處理部件(晶圓基座、氣流系統等)。這些系統可以與電子設備整合在一起,以控制它們在半導體晶圓或基板的處理前、中、後的操作。電子設備可以稱之為「控制器」,其可以控制一或多個系統的各個元件或子部件。取決於處理條件及/或系統的類型,控制器929可以經程式化而控制此處揭露的任何處理,包含處理氣體的輸送、溫度設定(例如加熱及/或冷卻)、壓力設定、真空設定、功率設定、射頻(RF)產生器設定、RF匹配電路設定、頻率設定、流速設定、流體輸送設定、位置及操作設定、晶圓傳送進出工具及其他傳送工具及/或連接到特定系統或與特定系統相接的負載鎖。
廣義來說,控制器可以定義為具有多個積體電路、邏輯、記憶體及/或軟體的電子設備,其接收指令、發出指令、控制操作、啟用清潔操作、啟用端點測量等。積體電路可包含儲存程式指令之韌體形式的晶片、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定義為專用積體電路(ASIC)的晶片及/或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執行程式指令(例如軟體)之微控制器。程式指令可以是以諸多個別設定(或程式檔案)的形式與控制器通訊的指令,其係界定用於在半導體晶圓或系統上或針對半導體晶圓或系統執行特定處理的操作參數。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參數可以是由製程工程師定義之配方的一部分,以在製造下列各者的期間完成一或多個處理步驟:一或多層、材料、金屬、氧化物、矽、二氧化矽、表面、電路以及/或晶圓之晶粒。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控制器929可以是電腦的一部份或是耦合至電腦,而電腦則是整合至系統、耦合至系統或與系統聯網,或前述的組合。例如,控制器929可以位於「雲端」或者是晶圓廠電腦主機系統的全部或一部分,如此可以允許對晶圓處理的遠端存取。該電腦可以啟動對系統進行遠端存取,以監控製造操作的當前進度、檢查過去製造操作的歷史、檢查來自多個製造操作的趨勢或性能指標、改變當前製程的參數、設定製程步驟以接續當前製程、或開始新的製程。在一些例子中,遠端電腦(例如伺服器)可以透過網路向系統提供製程配方,該網路可以包含區域網路或網際網路。遠端電腦可以包含使用者界面,而使得能夠對參數及/或設定進行輸入或程式化,然後將參數及/或設定從遠端電腦傳送到系統。在一些例子中,控制器接收數據形式的指令,其為在一或多個操作期間要執行的每個製程步驟指定參數。吾人應理解,參數係針對於欲進行製程的類型以及控制器用以與之相接或控制的工具類型。因此如上所述,可以例如透過包含被聯網在一起並朝著共同目的而工作的一或多個離散控制器(例如本文中所描述的處理和控制)來分佈控制器。用於此種目的之分佈式控制器的例子為腔室中的一或多個積體電路,其與遠端(例如在平台等級或作為遠端電腦的一部分)的一或多個積體電路進行通信,這些積體電路相結合以控制腔室中的製程。
非限制性地,系統範例可以包含電漿蝕刻室或模組、沉積室或模組、旋轉清洗室或模組、金屬電鍍室或模組、清潔室或模組、斜角緣部蝕刻室或模組、物理氣相沉積(PVD)室或模組、化學氣相沉積(CVD)室或模組、原子層沉積(ALD)室或模組、原子層蝕刻(ALE)室或模組、離子植入室或模組、徑跡室或模組、以及可以與半導體晶圓製造及/或生產中相關聯或用於其中之任何其他半導體處理系統。
如上所述,取決於工具要執行的一或多個處理步驟,控制器可以與下列一或多個通信:其他工具電路或模組、其他工具部件、叢集工具、其他工具界面、相鄰工具、鄰近工具、位於工廠各處之工具、主電腦、另一控制器或在半導體製造工廠中用於將晶圓容器傳送往返工具位置及/或裝載端口之材料運輸的工具。
控制器929可以包含多種程式。基板定位程式可包含用於控制腔室組件的程式代碼,該腔室組件用於將基板裝載到基座或卡盤上並控制基板與腔室的其他部分(例如氣體入口及/或目標)之間的間距。製程氣體控制程式可以包含用於控制氣體成分、流速、脈衝時間以及可選地用於在沉積之前將氣體流入腔室以穩定腔室中的壓力的代碼。壓力控制程式可以包含用於藉由調節例如腔室之排氣系統中的節流閥來控制腔室中之壓力的代碼。加熱器控制程式可以包含用於控制通往用於加熱基板之加熱單元的電流的代碼。或者,加熱器控制程式可以控制例如氦的傳熱氣體到晶圓卡盤的輸送。
可以在沉積期間監控之腔室感應器的示例包含質量流量控制器、壓力感應器(例如壓力計)和位於基座或卡盤中的熱電偶。適當程式化的反饋和控制演算法可以與來自這些感應器的數據一起使用,以維持所需的製程條件。
前面係描述了在單一腔室或多腔室半導體製程工具中實施所揭露之實施例。本文所述之設備和製程可以與微影圖案化工具或製程結合使用,以例如用於製造或生產半導體裝置、顯示器、LED、光伏面板等。通常,雖然不是必須,這樣的工具/製程將在共同的製造設施中一起使用或進行。薄膜的微影圖案化通常包含以下步驟中的一些或全部,每個步驟都設有許多可能的工具: (1)使用旋塗或噴塗工具將阻劑施加到工作件上(即基板上); (2)使用熱板或加熱爐或UV固化工具來固化阻劑; (3) 使用例如晶圓步進機的工具將阻劑暴露於可見光或紫外光或 X 射線光; (4)顯影阻劑以選擇性地移除阻劑,從而使用例如濕式工作台的工具將其圖案化; (5) 使用乾式或電漿輔助蝕刻工具將阻劑圖案轉移到下層薄膜或工作件上; (6)使用例如RF或微波電漿光阻剝離劑等工具移除阻劑。
在以上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數值範圍係包含範圍的端點。例如,「介於約 10 至 50 埃厚」係包含 10 埃和 50 埃。類似地,用破折號表示的範圍係包含範圍的端點。
在前面的描述中,闡述了許多具體細節以提供對所呈現之實施例的透徹理解。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況下實踐所揭露之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並未詳細描述眾所周知的製程操作,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所揭露之實施例。儘管所揭露之實施例係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吾人應當理解,其並非意在限制所揭露之實施例。顯然地,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可以實施某些改變和修改。吾人應該注意,有許多替代方式來實現本實施例的製程、系統和裝置。因此,本實施例係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且實施例並不限於這裡給出的細節。
102:基板 104:介電層 106:擴散阻擋層 108:成核層 110:塊體鎢層 190:材料堆疊 202:矽基板 204:絕緣層 210:埋入式字元線( bWL ) 300:基板 304:TiN層 310:字元線 311:氧化物層 320:特徵部 322:開口 323:3D NAND結構 325:3D NAND堆疊 326:3D NAND堆疊 330:中央垂直結構 333:3D NAND結構 340:側壁 355:柱 360:水平區段 402-406:操作 701-714:操作 750、755、760、765、770、775:點 751:未填充特徵部 752:硼層 753:鎢模板層 754:鎢 756:經處理的表面 800:TiN層 801:B層 802:層 803:W 膜 811a:氣相的H 2811b:氣相的H 2811c:氣相的H 2813a:H 2813b:H 2823a:WF 6823b:WF 6823c:分子 831a:氣相的WF 6831b:氣相的WF 6831c:分子 843a:中間物質 843b:中間物質 843c:化合物 843d:中間物質 851a:HF 851b:HF 851c:氣相的副產物HF 851d:氣相的副產物HF 853:BF 3890:鎢 890a:鎢層 890b:鎢 890c:鎢 900:系統 901:晶圓來源模組 903:傳送模組 907:單站式或多站式模組 909:多站式反應器 911、913、915、917:站 919:大氣傳送室 921:負載鎖 929:控制器 1000:沉積站 1001:基座部分 1002:基板支撐件 1003:噴淋頭 1101:線 1102:線
圖1A和1B描繪了包含塊體鎢之示例金屬堆疊。
圖 2 描繪了包含鎢的埋入式字元線( bWL ) 結構的示意性示例。
圖3A描繪了3D NAND結構中之鎢字元線的示意性示例。
圖 3B 描繪了 3D NAND 結構中鎢字元線和氧化物層之間的界面細節。
圖3C描繪了部分製造之3D NAND結構的示意性橫剖面側視圖。
圖3D描繪了部分製造之3D NAND結構的示意性俯視圖。
圖4為一製程流程圖,說明在沒有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塊體鎢層之方法的操作。
圖 5A 和 5B 顯示了可用於沉積硼 (B) 層的脈衝流動順序的示例。
圖 6 顯示了可用於轉化 B 層之脈衝化學氣相沉積 (CVD) 製程的流動順序示例。
圖7A為一製程流程圖,說明在沒有成核層的情況下沉積塊體鎢層之方法的操作。
圖7B顯示在圖7A所示方法的某些操作期間之特徵部的示例。
圖8A-8J為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中用於沉積膜之機構示例的示意圖。
圖9為用於執行所揭露實施例之示例處理工具的示意圖。
圖10是用於執行所揭露實施例之示例站的示意圖。
圖 11為顯示諸多鎢沉積製程之電阻率結果的圖表。
750、755、760、765、770、775:點
751:未填充特徵部
752:硼層
753:鎢模板層
754:鎢
756:經處理的表面

Claims (22)

  1. 一種方法,其包含: 藉由下列方法在一基板之一表面上沉積一鎢塊體層而不沉積鎢成核層,其步驟係包含: 於該表面上形成含有元素硼(B)的一層;以及 在形成該層之後,執行一脈衝化學氣相沉積(CVD)製程以將含有元素硼之該層轉化成一鎢層,其中該脈衝CVD製程係包含將該基板暴露至連續流動的氫(H 2),且在將該基板暴露至連續流動的氫(H 2)的同時,將該基板暴露至以間隔隔開之一鎢前驅物的脈衝。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元素鎢塊體層及該表面之間的一界面處的該B含量係不超過10 21原子/cm 3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含有元素硼之該層係介於10到50埃之間的厚度。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含有元素硼之該層基本上係由硼組成。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為一氮化物表面。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為一鈦氮化物表面。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為一氧化物表面。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形成含有元素硼之該層的該步驟係包含將該表面暴露至乙硼烷。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形成含有元素硼之該層以及執行該脈衝CVD製程的操作係在同一腔室中進行。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表面形成含有元素硼(B)之該層的該步驟係包含進行一含硼還原劑之熱分解而不在該表面上吸附該含硼還原劑。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基板係包含一或多個待以鎢填充的特徵部。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層元素硼係與該表面形貌共形。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將含有元素硼之該層轉化成一鎢層之後,繼續該脈衝CVD製程以在該特徵部中沉積鎢。
  14.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包含在將含有元素硼之該層轉化成一鎢層之後,執行一ALD製程以在該特徵部中沉積鎢。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ALD製程係在與該脈衝CVD製程不同的一腔室中執行。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ALD製程係在與該脈衝CVD製程相同的一腔室中執行。
  17.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包含在該ALD製程之前先將該鎢層暴露至一抑制化學物。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該抑制化學物為含氮物。
  1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鎢前驅物之脈衝的持續期間係短於在多個脈衝之間之該間隔的持續期間。
  2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脈衝CVD製程係於不超過350℃的一溫度下執行。
  2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脈衝CVD製程係於不超過300℃的一溫度下執行。
  2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鎢層之厚度係介於10到50埃之間。
TW110142923A 2020-11-20 2021-11-18 低電阻脈衝cvd鎢 TW2022378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98891P 2020-11-20 2020-11-20
US63/198,891 202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880A true TW202237880A (zh) 2022-10-01

Family

ID=8170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2923A TW202237880A (zh) 2020-11-20 2021-11-18 低電阻脈衝cvd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6180A1 (zh)
KR (1) KR20230104542A (zh)
CN (1) CN115836380A (zh)
TW (1) TW202237880A (zh)
WO (1) WO2022108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47268A1 (en) * 2022-08-04 2024-02-08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multi-tier tungsten fea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1494B2 (en) * 2001-05-22 2006-11-28 Novellus Systems,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tungsten film roughness and improving step coverage
CN102265383B (zh) * 2008-12-31 2014-06-11 应用材料公司 用于沉积具有降低电阻率及改良表面形态的钨膜的方法
KR102064627B1 (ko) * 2012-03-27 2020-01-09 노벨러스 시스템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텅스텐 피처 충진
CN105453230B (zh) * 2013-08-16 2019-06-14 应用材料公司 用六氟化钨(wf6)回蚀进行钨沉积
KR102397797B1 (ko) * 2015-05-27 2022-05-12 램 리써치 코포레이션 순차적인 cvd 프로세스에 의한 저 불소 텅스텐의 증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380A (zh) 2023-03-21
US20240006180A1 (en) 2024-01-04
WO2022108908A1 (en) 2022-05-27
KR20230104542A (ko) 202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72271B1 (ko) 몰리브덴을 함유하는 저 저항률 막들
US11355345B2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line bending during metal fill process
TWI704251B (zh) 字元線應用所使用的鎢
KR102515236B1 (ko) 저 저항 텅스텐 피처 충진을 가능하게 하는 텅스텐 핵생성 프로세스
TWI709656B (zh) 具有低氟含量之鎢膜
US9159571B2 (en) Tungsten deposition process using germanium-containing reducing agent
US10546751B2 (en) Forming low resistivity fluorine free tungsten film without nucleation
KR20210027507A (ko) 순수 금속 막의 증착
JP2017008412A (ja) 順次cvdプロセスによる低フッ素タングステンの堆積
JP2017008412A5 (zh)
KR20210092840A (ko) 3d nand 구조체 상의 원자 층 증착
CN113366144A (zh) 金属膜的沉积
US20220254685A1 (en) Nucleation-free tungsten deposition
TW202237880A (zh) 低電阻脈衝cvd鎢
WO2021035254A1 (en) Reducing line bending during metal fill process
JP7485736B2 (ja) 3d nandデバイス用の誘電体材料上におけるモリブデンを含有する低抵抗膜の成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