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6894A - 電漿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漿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6894A
TW202226894A TW110137323A TW110137323A TW202226894A TW 202226894 A TW202226894 A TW 202226894A TW 110137323 A TW110137323 A TW 110137323A TW 110137323 A TW110137323 A TW 110137323A TW 202226894 A TW202226894 A TW 2022268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temperature
upper electrode
plasma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7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仙田孝博
植村雄三
桑原有生
氏家智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6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689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917Plasma diagnostics
    • H01J37/32935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ubes by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object and/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532Electrodes
    • H01J37/32568Relative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mo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091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the radio frequency energy being capacitively coupled to the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58Vessel
    • H01J37/32522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532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623Mechanical discharge control means
    • H01J37/32642Focus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623Mechanical discharge control means
    • H01J37/32651Shields, e.g. dark space shields, Faraday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45De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variable being measured
    • H01J2237/24571Measurements of non-electric or non-magnetic variables
    • H01J2237/24585Other variables, e.g. energy, mass, velocity, tim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提高上部電極或其周邊之溫度之測定精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其具有:處理室;載置台,其配置於上述處理室內,供載置基板;上部電極,其與上述載置台對向;構件,其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第1感測器,其設置於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之構件之內部,測定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及第1片材構件,其配置於上述上部電極與上述第1感測器之間,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

Description

電漿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漿處理裝置。
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將溫度感測器設置於上部電極來測定上部電極之溫度。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8/101065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近年來之製程中,根據製程條件,有時無法穩定地測定製程中之溫度。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提高上部電極或其周邊之溫度之測定精度之技術。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提供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其具有:處理室;載置台,其配置於上述處理室內,供載置基板;上部電極,其與上述載置台對向;構件,其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第1感測器,其設置於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之構件之內部,測定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及第1片材構件,其配置於上述上部電極與上述第1感測器之間,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 [發明之效果]
根據一態樣,可提高上部電極或其周邊之溫度之測定精度。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於各圖式中,存在對相同構成部分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之情形。
[電漿處理裝置] 首先,一面參照圖1一面對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1之一例進行說明。圖1係表示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1之一例之模式剖視圖。圖1之電漿處理裝置1係電容耦合型之電漿處理裝置。
電漿處理裝置1具有腔室10。腔室10包含腔室本體12。腔室本體12具有大致圓筒形狀。於腔室本體12之內側提供有內部空間10s。腔室本體12例如由鋁形成,內部空間10s成為對基板實施所需之電漿處理之處理室。於腔室本體12之內壁面上設置有具有耐蝕性之膜。具有耐蝕性之膜係由氧化鋁(oxidized aluminum)、氧化釔之類的陶瓷形成,可為經陽極氧化處理之氧化膜。
於腔室本體12之側壁形成有通路12p。於內部空間10s與腔室10之外部之間搬送基板W時,基板W通過通路12p。通路12p能夠藉由閘閥12g而開閉。閘閥12g沿腔室本體12之側壁設置。
於腔室本體12之底部上設置有支持部13。支持部13係由絕緣材料形成。支持部13具有大致圓筒形狀。支持部13於內部空間10s中,自腔室本體12之底部朝上方延伸。於支持部13上,設置有包圍基板周圍之邊緣環25(亦稱為聚焦環)。邊緣環25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亦可由矽等形成。
電漿處理裝置1進而具備載置台14。載置台14由支持部13支持。載置台14配置於處理室內,供載置基板W。
載置台14具有下部電極18及靜電吸盤20。載置台14可進而具有電極板16。電極板16例如由鋁之類的導體形成,具有大致圓盤形狀。下部電極18設置於電極板16上。下部電極18例如由鋁之類的導體形成,具有大致圓盤形狀。下部電極18電性連接於電極板16。下部電極18之外周面及電極板16之外周面被支持部13包圍。
靜電吸盤20設置於下部電極18上。靜電吸盤20之吸附電極20a經由開關20s而連接於直流電源20p。當將來自直流電源20p之電壓施加至電極時,基板W藉由靜電引力而保持於靜電吸盤20。靜電吸盤20支持基板W及邊緣環25。
於下部電極18之內部形成有流路18f。自設置於腔室10之外部之冷卻器單元經由配管22a對流路18f供給熱交換介質(例如冷卻介質)。供給至流路18f之熱交換介質經由配管22b返回至冷卻器單元。電漿處理裝置1中,載置於靜電吸盤20上之基板W之溫度藉由熱交換介質與下部電極18之熱交換而得以調整。
於電漿處理裝置1中設置有氣體供給線24。氣體供給線24將來自導熱氣體供給機構之導熱氣體(例如He氣體)供給至靜電吸盤20之上表面與基板W之下表面之間。
電漿處理裝置1具備與載置台14對向之上部電極30。上部電極30具有頂板34及支持體36。上部電極30隔著環狀構件220而支持於腔室本體12之上部。環狀構件220為圓環狀,其由具有導電性之材料形成。上部電極30及環狀構件220將腔室本體12之上部開口封閉。
頂板34之下表面為內部空間10s之側之下表面,其劃分形成內部空間10s。頂板34可由焦耳熱較少之低電阻之導電體或半導體形成。於頂板34形成有複數個氣體噴出孔34a。複數個氣體噴出孔34a沿頂板34之板厚方向貫通頂板34。
支持體36裝卸自如地支持頂板34。支持體36接地。支持體36係由鋁之類的導電性材料形成。於支持體36之內部設置有氣體擴散室36a。於支持體36形成有複數個氣體孔36b。複數個氣體孔36b自氣體擴散室36a朝下方延伸。複數個氣體孔36b分別連通於複數個氣體噴出孔34a。於支持體36形成有氣體導入口36c。氣體導入口36c連接於氣體擴散室36a。於氣體導入口36c連接有氣體供給管38。
於氣體供給管38連接有包含氣體源群40、流量控制器群44及閥群42之氣體供給部GS。氣體源群40經由流量控制器群44及閥群42而連接於氣體供給管38。氣體源群40包含複數個氣體源。閥群42包含複數個開閉閥。流量控制器群44包含複數個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群44之複數個流量控制器之各者為質量流量控制器或壓力控制式流量控制器。氣體源群40之複數個氣體源之各者經由流量控制器群44之對應之流量控制器及閥群42之對應之開閉閥而連接於氣體供給管38。
電漿處理裝置1中,沿腔室本體12之內壁面裝卸自如地設置有防護罩46。防護罩46亦設置於支持部13之外周。防護罩46防止蝕刻副產物等反應產物附著於腔室本體12。防護罩46例如藉由於由鋁形成之構件之表面形成具有耐蝕性之膜而構成。具有耐蝕性之膜可為氧化鋁或氧化釔之類的氧化膜。
於支持部13與腔室本體12之側壁之間設置有檔板48。檔板48例如藉由於由鋁形成之構件之表面形成具有耐蝕性之膜而構成。具有耐蝕性之膜可為氧化鋁或氧化釔之類的氧化膜。於檔板48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於檔板48之下方、且腔室本體12之底部設置有排氣口12e。於排氣口12e,經由排氣管52連接有排氣裝置51。排氣裝置51例如具有渦輪分子泵之類的真空泵。
電漿處理裝置1具備施加電漿產生用之高頻HF之電力之第1高頻電源62。為了於腔室10內自氣體產生電漿,第1高頻電源62以產生高頻HF之電力之方式構成。高頻HF之頻率例如為27 MHz~100 MHz範圍內之頻率。
第1高頻電源62經由匹配器66而電性連接於電極板16。匹配器66具有匹配電路。匹配器66之匹配電路以使第1高頻電源62之負載側(下部電極側)之阻抗與第1高頻電源62之輸出阻抗匹配之方式構成。於另一實施方式中,第1高頻電源62亦可經由匹配器66而電性連接於上部電極30。
電漿處理裝置1可進而具備施加離子饋入用之高頻LF之電力之第2高頻電源64。第2高頻電源64以產生高頻LF之電力之方式構成。高頻LF具有主要適宜將離子饋入至基板W之頻率,例如為400 kHz~13.56 MHz範圍內之頻率。或高頻LF亦可為具有矩形波形之脈衝狀之電壓。
第2高頻電源64經由匹配器68而電性連接於電極板16。匹配器68具有匹配電路。匹配器68之匹配電路以使第2高頻電源64之負載側(下部電極側)之阻抗與第2高頻電源64之輸出阻抗匹配之方式構成。
於該構成之電漿處理裝置1中,將腔室10(腔室本體12)之中心軸設為軸Ax時,載置台14、邊緣環25、上部電極30(頂板34、支持體36)及環狀構件220之中心軸與軸Ax大體一致。
於上部電極30安裝有測定上部電極30之溫度之第1感測器100。第1感測器100設置於支持體36之內部,其前端抵接於設置在支持體36與頂板34之間之第1片材構件140,測定上部電極30之溫度。
第1感測器100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例如,第1感測器100可於以軸Ax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設置複數個。例如,將第1感測器100於以軸Ax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配置3個之情形時,可測定上部電極30之3個部位之溫度。藉此,基於3個溫度測定結果而可提高上部電極30之溫度之測定精度。又,於3個測定值之差量超出容許範圍之情形時,可判定上部電極30誤安裝。
於上部電極30之周圍設置有作為接地電位之接地電極210。上部電極30及接地電極210係由具有導電性之構件形成。於上部電極30與接地電極210之間設置有絕緣構件230,將上部電極30與接地電極210之間絕緣。絕緣構件230亦可為片材狀。
於環狀構件220安裝有測定接地電極210之溫度之第2感測器200。第2感測器200設置於環狀構件220之內部,其前端抵接於設置在環狀構件220與接地電極210之間之第2片材構件240,測定接地電極210之溫度。
第2感測器200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例如,第2感測器200可於以軸Ax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設置複數個。例如,將第2感測器200於以軸Ax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配置3個之情形時,可測定接地電極210之3個部位之溫度。藉此,基於3個溫度之測定結果而可提高接地電極210之溫度之測定精度。又,於3個測定值之差量超出容許範圍之情形時,可判定接地電極210誤安裝。
將自第1高頻電源62輸出之高頻HF之電力施加至載置台14相較施加至上部電極30為佳。藉此,藉由不將高功率之高頻HF之電力施加至上部電極30,而於利用第1感測器100及/或第2感測器200測定上部電極30之溫度時,可提高測定精度。
電漿處理裝置1可進而具備控制部80。控制部80可為具備處理器、記憶體之類的記憶部、輸入裝置、顯示裝置、信號輸入輸出介面等之電腦。控制部80控制電漿處理裝置1之各部。控制部80中,操作員為了管理電漿處理裝置1而可使用輸入裝置進行指令之輸入操作等。又,控制部80可藉由顯示裝置而將電漿處理裝置1之運轉狀況可視化顯示。進而,於控制部80之記憶部中,儲存有控制程式及製程配方資料。為了於電漿處理裝置1中執行各種處理,而藉由控制部80之處理器執行控制程式。控制部80之處理器執行控制程式,根據製程配方資料而控制電漿處理裝置1之各部,藉此於電漿處理裝置1中執行各種製程、例如電漿處理方法。
其次,參照圖2(a)對上部電極30之溫度測定之問題進行說明。圖2(a)係表示上部電極30之溫度測定之問題之圖,圖2(b)係表示實施方式之第1感測器100及/或第2感測器200之溫度測定結果之一例之圖。
於本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1中,設置有圖1所示之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但於先前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情形時,並未設置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由此,於先前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情形時,若於上部電極30之下方產生之電漿進入至上部電極30與接地電極210之間隙中,於該間隙產生RF(Radio Frequency,射頻)放電,則第1感測器100及第2感測器200會直接受到該空間放電之影響。其結果,產生各感測器無法穩定地測定製程中之溫度之情形,從而導致測定精度降低。
尤其近年來,於HARC(High Aspect Ratio Contact,高深寬比接觸)等製程中,有施加至電漿處理裝置之高頻RF(HF、LF)之功率變大,且基板W之處理時間變長之傾向。其結果如圖2(a)所示,於施加高頻RF之瞬間(RF接通啟動),由第1感測器100及第2感測器200測定之溫度T突然取得較高之值(圖2(a)之A)。其後,施加高頻RF之期間(RF接通期間),由第1感測器100及第2感測器200測定之溫度超出預先設定之溫度之到達穩定控制範圍,成為不穩定之狀態(圖2(a)之B)。如此,藉由高頻RF之高功率化等而容易於上部電極30之附近或內部產生空間放電,其結果,上部電極30及接地電極210之溫度之測定值中含有雜訊,難以穩定化。
因此,要求維持每一基板W於處理室內之狀態,使測定上部電極30及其周邊之溫度時之環境更加穩定化,基於溫度之測定結果而適當地進行製程之控制。
為了達成該目的,本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1中設置有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以下,一面參照圖3,一面對實施方式之上部電極30及其周邊之構造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第1片材構件140配置於上部電極30(頂板34)與第1感測器100之間,且係由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之高電容材料而形成。藉此,第1感測器100之前端未直接接觸頂板34。第1片材構件140使頂板34與支持體36之間之電位差變小,抑制電漿放電,從而抑制高頻電流直接流經各感測器,將高頻電流之雜訊大致去除。其結果,可使由第1感測器100測定溫度時之環境穩定化,從而提高溫度之測定精度。
第1片材構件140藉由含具有耐受電壓之特性之構件而形成。例如,於第1片材構件140為含氟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由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之高電容材料形成。於第1片材構件140為含矽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由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4.0以上之高電容材料形成。
第2片材構件240配置於接地電極210與第2感測器200之間,由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之高電容材料形成。關於第2片材構件240之作用及效果,與第1片材構件140之作用及效果相同。
第2片材構件240藉由含具有耐受電壓之特性之構件而形成。例如,於第2片材構件240為含氟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由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之高電容材料而形成。於第2片材構件240為含矽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由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4.0以上之高電容材料形成。
於支持體36形成有流路37。又,於支持體36中埋入有加熱器39。自設置於腔室10之外部之冷卻器單元將熱交換介質(例如冷卻介質)供給至流路37。熱交換介質於流路37中循環,並返回至冷卻器單元。電漿處理裝置1中,頂板34之溫度藉由供給至流路37之熱交換介質及加熱器39、與頂板34之熱交換而調整。
於環狀構件220中埋入有加熱器250。接地電極210之溫度藉由加熱器250之加熱而調整。進而,於環狀構件220亦可形成流路。藉此,可調整接地電極210之溫度。
支持體36及環狀構件220均由導電性構件形成。本實施方式中,支持體36及環狀構件220為不同之獨立個體,但亦可為一體。支持體36為調整上部電極30之溫度之構件之一例。環狀構件220為調整接地電極210之溫度之構件之一例。
將由第1感測器100及第2感測器200測定之上部電極30之溫度及接地電極210之溫度發送至控制部80。控制部80基於所測定之上部電極30之溫度及接地電極210之溫度而控制加熱器39、250之加熱溫度及供給至流路37之熱交換介質之溫度,以將上部電極30之溫度及接地電極210之溫度調整為目標溫度。
[溫度感測器] 其次,一面參照圖4一面對本實施方式之溫度感測器進行說明。圖4係表示實施方式之溫度感測器之一例之圖。圖4中,作為溫度感測器之一例,列舉第1感測器100為例對其構成進行說明。第2感測器200係與第1感測器100相同之構成,故省略說明。
第1感測器100具有感測器元件110、屏蔽構件130、環狀構件120、及屏蔽電纜101。感測器元件110由筒狀之屏蔽構件130包圍。屏蔽構件130藉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為接地電位。感測器元件110藉由鉑形成,於內部與導體之屏蔽電纜101連接。導體之屏蔽電纜101亦可插入至感測器元件110之內部。
屏蔽構件130之前端相較本體部而小徑化,插入至形成於支持體36之凹部。感測器元件110於屏蔽構件130之基端(本體部)較粗,於前端變細,貫通屏蔽構件130之前端之孔,並通過形成於支持體36之貫通之孔而抵接於第1片材構件140。
當電漿進入至上部電極30內時,有於內部空間產生因高頻HF、LF之放電(RF放電)之情形。於上部電極30之內部空間,依據帕邢定律(Paschen law),於所需壓力及所需距離之空間中產生放電。若感測器元件110直接受到放電之影響,則於感測器元件110所測定之溫度之測定值中產生雜訊,從而溫度之測定精度降低。因此,為避免該情形,將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之高電容材料之第1片材構件140設置於第1感測器100與頂板34之間。藉此,藉由第1片材構件140而使高頻電流衰減。第1感測器100因該第1片材構件140之屏蔽效果而未直接受到放電之影響。藉此,可減少測定上部電極30之溫度時之干擾,從而提高溫度之測定精度。
又,於第1感測器100內,不僅感測器元件110,而且於屏蔽構件130側亦產生放電。然而,屏蔽構件130係由導電性材料形成,且為接地電位,故藉由使流經屏蔽構件130之高頻電流流至大地而可抑制放電之影響。
進而,於感測器元件110與屏蔽構件130之間,配置有將該等構件間之間隙密封之環狀構件120。環狀構件120可為含矽構造體或含碳構造體。
環狀構件120例如亦可由具有導電性之樹脂形成。若高頻電流進入至感測器元件110與屏蔽構件130之間,則有可能於感測器元件110與屏蔽構件130之間產生放電。如此一來,如上所述於感測器元件110之溫度測定值中產生雜訊,從而溫度之測定精度降低。由此,為避免該情形,藉由環狀構件120屏蔽高頻電流之傳播。
圖5係表示實施方式之溫度感測器之另一例之圖。此處,亦列舉第1感測器100為例進行說明,但對於第2感測器200亦可同樣地具有圖5之構成。
圖5之第1感測器100與圖4之第1感測器100之不同點在於,圖5之第1感測器100中,屏蔽構件130於內部具有迷宮式構造。圖5之例中,藉由於屏蔽構件130之內壁及感測器元件110之外壁之至少任一者設置凹凸,而使屏蔽構件130之內部成為迷宮式構造。藉此,基於帕邢定律,藉由設為不易於屏蔽構件130之內部產生空間放電之條件,而可進而抑制放電所導致之溫度測定精度之降低。關於第1感測器100之其他構成,與圖4相同。
[屏蔽效果] 一面參照圖6一面對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屏蔽效果進行說明。圖6係用於說明實施方式之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屏蔽效果之圖。
圖6(a)之橫軸表示圖4及圖5所示之感測器元件110貫通之孔之直徑(
Figure 02_image001
D)mm,縱軸表示衰減量(A)dB。圖6(b)之橫軸表示圖4及圖5所示之感測器元件110貫通之孔之長度(t)mm,縱軸表示衰減量(A)dB。
衰減量A藉由式(1)表示。
[數1]
Figure 02_image003
式(1)中,α及β表示常數,λ表示高頻HF或高頻LF之波長。衰減量A係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屏蔽效果、亦即阻斷高頻電流之效果之指標。衰減量A越大,則阻斷高頻電流之效果越高。
高頻HF之頻率為40 MHz時,波長λ為約7.5 m,高頻LF之頻率為400 kHz時,波長λ為約750 m。根據式(1),將高頻HF之波長代入至式(1)之λ之情形時算出之衰減量A,小於將高頻LF之波長代入至式(1)之λ之情形時算出之衰減量A。
由此,此處,於高頻HF、LF中,使用屏蔽效果(衰減量A)之值變小之更嚴格之條件的高頻HF之波長λ,算出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衰減量A,並作為屏蔽效果之指標而使用。
若圖6(a)所示之衰減量A大於預先設定之閾值S1,則藉由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屏蔽效果而可阻斷RF放電。亦即,閾值S1表示可阻斷RF放電之衰減量A。由此,以衰減量A大於閾值S1之方式設計孔之直徑(
Figure 02_image001
D)。
又,若圖6(b)所示之衰減量A大於預先設定之閾值S1,則藉由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屏蔽效果而可阻斷RF放電。由此,以衰減量A大於閾值S1之方式設計孔之長度(t)。較佳為孔之直徑
Figure 02_image001
D及孔之長度t這雙方超過閾值S1。藉此,藉由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而可阻斷放電。
將設置第1片材構件140及第2片材構件240之情形時的第1感測器100及/或第2感測器200之溫度測定結果示於圖2(b)。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1,施加高頻RF之期間(RF接通),藉由第1感測器100(及第2感測器200)測定之溫度T為到達穩定控制範圍內,從而穩定(圖2(b)之C)。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之上部電極30及其周邊之構成,可使上部電極30之溫度之測定精度提高。
應理解,本次揭示之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於所有方面均為例示而非限制性者。實施方式能夠於不脫離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主旨之前提下以各種形態變化及改良。上述複數個實施方式中記載之事項於不矛盾之範圍內亦可採取其他構成,又,於不矛盾之範圍內亦可加以組合。
例如,列舉作為電漿處理裝置之一例之電漿處理裝置進行了說明,但電漿處理裝置只要為對基板實施特定之處理(例如成膜處理、蝕刻處理等)之裝置即可,並非限定於電漿處理裝置。
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亦可應用於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原子層沈積)裝置、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CCP,電容耦合電漿)、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電感耦合電漿)、Radial Line Slot Antenna(RLSA,徑向槽孔天線)、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Plasma(ECR,電子迴旋共振電漿)、Helicon Wave Plasma(HWP,螺旋波電漿)之任一類型之裝置。
1:電漿處理裝置 10:腔室 10s:內部空間 12:腔室本體 12e:排氣口 12g:閘閥 12p:通路 13:支持部 14:載置台 16:電極板 18:下部電極 18f:流路 20:靜電吸盤 20a:吸附電極 20p:直流電源 22a:配管 22b:配管 24:氣體供給線 25:邊緣環 30:上部電極 34:頂板 34a:氣體噴出孔 36:支持體 36a:氣體擴散室 36b:氣體孔 36c:氣體導入口 37:流路 38:氣體供給管 39:加熱器 40:氣體源群 42:閥群 44:流量控制器群 46:防護罩 48:檔板 51:排氣裝置 52:排氣管 62:第1高頻電源 64:第2高頻電源 66:匹配器 68:匹配器 80:控制部 100:第1感測器 101:屏蔽電纜 110:感測器元件 120:環狀構件 130:屏蔽構件 140:第1片材構件 200:第2感測器 210:接地電極 220:環狀構件 230:絕緣構件 240:第2片材構件 250:加熱器 Ax:軸 GS:氣體供給部 W:基板
圖1係表示實施方式之電漿處理裝置之一例之模式剖視圖。 圖2(a)、(b)係表示溫度測定之問題與實施方式之溫度測定結果之一例之圖。 圖3係表示實施方式之上部電極及其周邊之構造之一例之圖。 圖4係表示實施方式之溫度感測器之一例之圖。 圖5係表示實施方式之溫度感測器之另一例之圖。 圖6(a)、(b)係用於說明實施方式之片材構件之屏蔽效果之圖。
12:腔室本體
14:載置台
34:頂板
36:支持體
36c:氣體導入口
37:流路
39:加熱器
100:第1感測器
140:第1片材構件
200:第2感測器
210:接地電極
220:環狀構件
230:絕緣構件
240:第2片材構件
250:加熱器
W:基板

Claims (8)

  1.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其具有: 處理室; 載置台,其配置於上述處理室內,供載置基板; 上部電極,其與上述載置台對向; 構件,其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 第1感測器,其設置於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之構件之內部,測定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及 第1片材構件,其配置於上述上部電極與上述第1感測器之間,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電漿處理裝置,其具有: 接地電極,其配置於上述上部電極之周圍,且為接地電位; 構件,其調整上述接地電極之溫度; 第2感測器,其設置於調整上述接地電極之溫度之構件之內部,測定上述接地電極之溫度;及 第2片材構件,其配置於上述接地電極與上述第2感測器之間,頻率為1 MHz時之相對介電常數為2.4以上。
  3. 如請求項2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第1感測器及/或上述第2感測器由導體之屏蔽構件包圍。
  4. 如請求項3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屏蔽構件於內部具有迷宮式構造。
  5. 如請求項3或4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屏蔽構件為接地電位。
  6.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具有導電性之環狀構件,該環狀構件將上述第1感測器及/或上述第2感測器、與上述屏蔽構件之間隙密封。
  7. 如請求項2至6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形成於調整上述上部電極之溫度之構件之上述第1感測器之前端部所貫通之孔、及/或形成於調整上述接地電極之溫度之構件之上述第2感測器之前端部所貫通之孔之直徑
    Figure 03_image001
    D、與上述孔之長度t,係以根據式(1)算出之衰減量A成為預先設定之閾值以上之方式設計, [數1]
    Figure 03_image007
  8. 如請求項2至7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1感測器及/或上述第2感測器於圓周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
TW110137323A 2020-10-20 2021-10-07 電漿處理裝置 TW202226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6181 2020-10-20
JP2020176181A JP7458292B2 (ja) 2020-10-20 2020-10-20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6894A true TW202226894A (zh) 2022-07-01

Family

ID=8118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7323A TW202226894A (zh) 2020-10-20 2021-10-07 電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9753B2 (zh)
JP (1) JP7458292B2 (zh)
KR (1) KR20220052283A (zh)
CN (1) CN114388328A (zh)
TW (1) TW20222689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24729A1 (en) * 2000-01-10 2001-07-2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egmente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lasma processing
JP4015352B2 (ja) 2000-02-22 2007-1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荷電粒子ビームを用いた検査方法
JP4034500B2 (ja) 2000-06-19 2008-0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85875B2 (ja) * 2010-08-26 2014-01-0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光学モニタ装置
JP6379018B2 (ja) 2014-11-20 2018-08-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荷電粒子線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KR102159894B1 (ko) 2016-11-30 2020-09-24 도쿄엘렉트론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스마 처리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8328A (zh) 2022-04-22
JP2022067466A (ja) 2022-05-06
US20220122814A1 (en) 2022-04-21
US11869753B2 (en) 2024-01-09
JP7458292B2 (ja) 2024-03-29
KR20220052283A (ko) 2022-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4837B (zh) 電漿處理裝置及電漿處理裝置的射頻電源之控制方法
TWI771541B (zh) 具有低頻射頻功率分佈調節功能的等離子反應器
CN109216144B (zh) 一种具有低频射频功率分布调节功能的等离子反应器
US9021984B2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584699B (zh) Plasma processing device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TWI523099B (zh) 電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US11742184B2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TW201642303A (zh) 電漿處理裝置及電漿處理方法
JP2006507662A (ja) プラズマ処理システム内のアーク抑制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9509694B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
TWI724258B (zh) 電漿處理裝置
US11862436B2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KR102591952B1 (ko)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US20180144945A1 (en) Placing unit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5846331A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KR20210029100A (ko)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처리 방법 및 상부 전극 구조
TW202130226A (zh) 載置台及電漿處理裝置
KR20210110192A (ko)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TW202127964A (zh) 電漿處理裝置及電漿處理方法
TWI791874B (zh) 電漿蝕刻方法及電漿處理裝置
US20200176226A1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KR101768761B1 (ko) 고주파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및 고주파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US20210313202A1 (en) Substrate support
US11171007B2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etching method
JP6408270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