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6552A - 半導體記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6552A
TW202226552A TW110108892A TW110108892A TW202226552A TW 202226552 A TW202226552 A TW 202226552A TW 110108892 A TW110108892 A TW 110108892A TW 110108892 A TW110108892 A TW 110108892A TW 202226552 A TW202226552 A TW 2022265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ayer
insulating
insulating layer
semiconducto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0803B (zh
Inventor
吉川波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6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6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0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080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3/35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cell select transistors,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5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6Via connections in a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2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1/23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1/27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1/35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a cell select transistor,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5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具有:複數個第1導電層,其等於第1方向上相互隔開配設;構造體,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對向之第1半導體層、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之間之閘極絕緣層、及配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且連接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第2半導體層;觸點,其與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2半導體層連接;絕緣部,其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中配置於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側之一部分上述第1導電層分斷,並且自上述第2方向之一側與上述構造體及上述觸點相接;以及第1絕緣層,其自上述觸點之上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相接。上述絕緣部包含與上述第1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裝置
本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
已知有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備:基板;複數個導電層;半導體層,其與該等複數個導電層對向;以及閘極絕緣層,其設置於該半導體層與複數個導電層之間。
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可靠性高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一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具有:複數個第1導電層,其等於第1方向上相互隔開而配設;構造體,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對向之第1半導體層、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之間之閘極絕緣層、及配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且連接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第2半導體層;觸點,其與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2半導體層連接;絕緣部,其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中配置於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側之一部分上述第1導電層分斷,並且自上述第2方向之一側與上述構造體及上述觸點相接;以及第1絕緣層,其自上述觸點之上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相接。上述絕緣部包含與上述第1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
接下來,參照圖式,詳細地說明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再者,以下實施方式只不過係一個例子,並非意圖限定本發明而示出。又,以下圖式係模式性之圖,為了方便說明,有時會省略一部分構成等。又,對複數個圖式共通之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有時省略說明。
又,於本說明書中,將相對於基板表面平行之特定方向稱為X方向,將相對於基板表面平行且與X方向垂直之方向稱為Y方向,將相對於基板表面垂直之方向稱為Z方向。又,於本說明書中,「上」或「下」等表達係以基板為基準。例如,將沿著Z方向離開基板之方向稱為上,將沿著Z方向接近基板之方向稱為下。又,當針對某構成提到下表面或下端時,係指該構成之基板側之面或端部,當提到上表面或上端時,係指該構成之與基板為相反側之面或端部。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具有各種含義:記憶體裸晶、記憶體晶片、記憶卡、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等包含控制裸晶之記憶體系統、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個人電腦等包含主機之構成等。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第1構成「電連接於」第2構成,係指第1構成直接連接於第2構成,或者經由配線、半導體構件或電晶體等電路連接於第2構成。例如,於將3個電晶體串聯連接之情形時,即便第2個電晶體為斷開(OFF)狀態,第1個電晶體亦「電連接於」第3個電晶體。
[第1實施方式]
[構成]
以下,參照圖式,對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成進行說明。
[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成]
圖1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成例之模式性俯視圖,示出了記憶體裸晶之平面構造。
於基板100上,設置有複數個記憶胞陣列MCA及區域PERI。於圖示之例子中,2個記憶胞陣列MCA於X方向上並列設置於基板100上,於Y方向之一端設置有區域PERI。
記憶胞陣列MCA具備沿Y方向配設之複數個記憶體塊BLK。又,記憶胞陣列MCA具備設置有記憶胞之區域R1、及呈階梯狀設置有觸點等之區域R2。區域PERI例如具備周邊電路之一部分、焊墊電極等。
圖2係該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模式性等效電路圖。
構成記憶胞陣列MCA之複數個記憶體塊BLK分別具備複數個串組件SU。該等複數個串組件SU分別具備複數個記憶體串MS。該等複數個記憶體串MS之一端分別經由位元線BL連接於周邊電路PC。又,該等複數個記憶體串MS之另一端分別經由下部配線SC及共通之源極線SL連接於周邊電路PC。
記憶體串MS具備串聯連接於位元線BL及源極線SL之間之汲極側選擇電晶體STD、複數個記憶胞MC(記憶體電晶體)及源極側選擇電晶體STS。以下,有時將汲極側選擇電晶體STD、源極側選擇電晶體STS簡稱為選擇電晶體(STD、STS)。再者,於圖2中,選擇電晶體STD、STS分別圖示了各1個,但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D、STS亦可分別串聯連接。
記憶胞MC係具備包含作為通道區域發揮功能之半導體層、電荷儲存層之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之電場效應型之電晶體。記憶胞MC之閾值電壓根據電荷儲存層中之電荷量而變化。記憶胞MC記憶1位元或者複數位元之資料。再者,於與1個記憶體串MS對應之複數個記憶胞MC之閘極電極,分別連接有字元線WL。該等字元線WL分別共通連接於1個記憶體塊BLK中之所有記憶體串MS。
選擇電晶體(STD、STS)係具備作為通道區域發揮功能之半導體層、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之電場效應型之電晶體。於選擇電晶體(STD、STS)之閘極電極,分別連接有選擇閘極線(SGD、SGS)。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與串組件SU對應地設置,且共通連接於1個串組件SU中之所有記憶體串MS。源極側選擇閘極線SGS共通連接於1個記憶體塊BLK內之複數個串組件SU中之所有記憶體串MS。
[記憶胞陣列MCA]
圖3係由圖1之A所示之部分之模式性立體圖。
記憶胞陣列MCA具備記憶體層ML及設置於記憶體層ML之下方之電路層CL。
[記憶體層ML]
於Y方向相鄰之2個記憶體塊BLK之間,設置有於X方向及Z方向延伸之塊間絕緣層ST。又,於Y方向相鄰之2個串組件SU之間,設置有僅將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於Y方向分離且於X方向及Z方向延伸之絕緣部SHE。
記憶體塊BLK具備:複數個記憶體構造MH,其等於Z方向延伸;複數個導電層110,其等排列於Z方向且於XY剖面中覆蓋該等複數個記憶體構造MH之外周面;複數個絕緣層101,其等配置於複數個導電層110之間;複數個位元線BL,其等連接於記憶體構造MH之上端;以及下部配線層150,其連接於記憶體構造MH之下端。
記憶體構造MH以特定之圖案配設於X方向及Y方向。記憶體構造MH具備:半導體層120,其於Z方向延伸;閘極絕緣層130,其設置於半導體層120與導電層110之間;半導體層121,其連接於半導體層120之上端;以及芯絕緣層125,其設置於記憶體構造MH之中心部分。
半導體層120例如作為1個記憶體串MS(圖2)中所包含之複數個記憶胞MC、汲極側選擇電晶體STD及源極側選擇電晶體STS之通道區域發揮功能。半導體層120具有自下端到上端一體形成之大致圓筒狀之形狀。半導體層120例如包括非摻雜之多晶矽(Si)等。填埋於半導體層120之中心部分之芯絕緣層125例如包括氧化矽(SiO 2)等。
閘極絕緣層130沿著半導體層120之外周面於Z方向延伸,具有除了下述半導體層120與下部配線層150之連接部以外,自下端到上端一體形成之大致圓筒狀之形狀。
半導體層121例如包括摻雜有磷(P)等N型雜質之多晶矽(Si)等。
導電層110係介隔絕緣層101於Z方向配設有複數個,且於X方向及Y方向延伸之大致板狀之導電膜。Z方向上之中央部之導電層110作為字元線WL(圖3)及連接於該字元線WL之複數個記憶胞MC(圖2)之閘極電極發揮功能。
複數個導電層110中之設置於上方之導電層110之一部分作為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圖2)及連接於該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之複數個汲極側選擇電晶體STD(圖2)之閘極電極發揮功能。
複數個導電層110中之設置於下方之導電層110之一部分作為源極側選擇閘極線SGS(圖2)及連接於該源極側選擇閘極線SGS之複數個源極側選擇電晶體STS(圖2)之閘極電極發揮功能。
絕緣層101分別設置於排列於Z方向之複數個導電層110之間。絕緣層101例如包含氧化矽(SiO 2)等。
位元線BL於X方向配設有複數個,且於Y方向延伸。位元線BL經由觸點Cb、Ch、及半導體層121連接於半導體層120。
下部配線層150具備連接於半導體層120之半導體層151、及設置於半導體層151之下表面之導電層152。下部配線層150作為下部配線SC(圖2)發揮功能。
導電層152介隔絕緣層160形成於基板100之上,例如,包含鎢(W)等金屬、摻雜有磷(P)等N型雜質之多晶矽(Si)或者矽化物等導電膜。半導體層151例如包含摻雜有磷(P)等N型雜質之多晶矽(Si)。絕緣層160例如包含氧化矽(SiO 2)等。
[電路層CL]
電路層CL具備基板100、構成周邊電路PC之複數個電晶體Tr、及連接於該等複數個電晶體Tr之複數個配線及觸點。
基板100例如係由單晶矽(Si)等構成之半導體基板。基板100例如具備雙重阱構造,即,於半導體基板之表面具有磷(P)等N型雜質層,進而於該N型雜質層中具有硼(B)等P型雜質層。
[記憶胞MC之構造]
圖4係圖3之B所示之部分之模式性剖視圖,示出了導電層110及閘極絕緣層130對向之位置處之構造之詳細情況。
如圖4所示,閘極絕緣層130具備積層於半導體層120與導電層110之間之隧道絕緣層131、電荷儲存層132及阻擋絕緣層133。隧道絕緣層131、電荷儲存層132及阻擋絕緣層133於Z方向一體地連續設置。但是,電荷儲存層132亦可於Z方向上分斷。
隧道絕緣層131及阻擋絕緣層133例如包含氧化矽(SiO 2)等。電荷儲存層132例如係氮化矽(SiN)等能夠儲存電荷之層。再者,電荷儲存層132例如亦可為包含摻雜有磷(P)等N型雜質或者硼(B)等P型雜質層之多晶矽(Si)等之浮動閘極。
導電層110例如包含鎢(W)或者鉬(Mo)等之金屬膜。再者,導電層110例如亦可利用氮化鈦(TiN)等障壁金屬膜覆蓋外周面。
圖5係圖1之A所示之部分之模式性俯視圖。又,圖6係將圖5所示之構造沿C-C'線切斷,自箭頭方向觀察之模式性剖視圖。
於圖5及圖6中,於Y方向上相鄰之2個記憶體塊BLK之間,設置有沿X方向及Z方向延伸之塊間絕緣層ST。塊間絕緣層ST於Z方向延伸至下部配線層150,將記憶體塊BLK之間於Y方向分斷。再者,亦可於塊間絕緣層ST內殘留側面側之絕緣膜並於內部形成未圖示之導電膜,且導電膜與下部配線層150連接,而作為對下部配線層150之觸點發揮功能。
記憶體塊BLK於區域R1中具備:複數個記憶體構造MH,其等於Z方向延伸,且鋸齒狀地配置於XY方向;複數個導電層110,其等排列於Z方向且於XY剖面中覆蓋該等複數個記憶體構造MH之外周面;複數個絕緣層101,其等配置於複數個導電層110之間;以及複數個位元線BL,其等經由觸點Ch、Cb電連接於記憶體構造MH之上端。
記憶體塊BLK於區域R2具有觸點區域Rcc。觸點區域Rcc設置於導電層110之階梯狀地形成之端部。於觸點區域Rcc配置有觸點CC及支持構造HR。
如圖5所示,記憶體塊BLK於Y方向具有複數個串組件SU。於在Y方向相鄰之2個串組件SU之間,設置有於X方向及Z方向延伸之絕緣部SHE。如圖6所示,絕緣部SHE將複數個導電層110中僅相當於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之導電層110於Y方向分斷。
於該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排列於X方向之記憶體構造MH之列於Y方向排列4列而形成1個串組件SU。而且,該串組件SU於Y方向配置3個以上而構成1個記憶體塊BLK。即,絕緣部SHE於1個記憶體塊BLK配置2個以上。又,絕緣部SHE分別於X方向連續地形成。因此,如下所述,於經由形成塊間絕緣層ST之開口而藉由與犧牲層之置換來形成成為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之導電層110時,若先形成絕緣部SHE,則無法使絕緣部SHE之間之犧牲層置換。因此,絕緣部SHE會於較記憶體構造MH或導電層110之後形成。
即,絕緣部SHE於由第1絕緣層201覆蓋記憶體構造MH及導電層110上之後,以自第1絕緣層201貫通至相當於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之導電層110之方式形成。此種絕緣部SHE如圖5所示,於在Y方向鄰接且排列於X方向之2個記憶體構造MH之列之間,以切開記憶體構造MH之一部分之方式形成。換言之,如圖6所示,絕緣部SHE以與記憶體構造MH之一部分(與汲極側選擇電晶體STD對應之部分)相接之方式形成。與絕緣部SHE相接之記憶體構造MH之部分不形成完全之圓筒形,但作為記憶體串MS發揮功能。
又,絕緣部SHE如圖6所示,於記憶體構造MH之上方,與觸點Ch之側面相接。不與絕緣部SHE相接之記憶體構造MH之上端側面及觸點Ch之側面被第1絕緣層201覆蓋。第1絕緣層201例如包含dTEOS(利用電漿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沈積)形成之TEOS(Tetraethyl ortho-silicate,四乙氧基矽烷))等氧化矽。絕緣部SHE具有:第2絕緣層202,其包含與第1絕緣層201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以及第3絕緣層203,其覆蓋該第2絕緣層202之外側。第2絕緣層202例如包含氮化矽(SiN)等。第3絕緣層203例如包含氧化矽(SiO 2)等。第2絕緣層202與觸點Ch相接,第3絕緣層203與記憶體構造MH相接。半導體層121之與絕緣部SHE相接之部分具有凹部E。該凹部E成為產生絕緣部SHE之與半導體層121對向之部分中之縫隙300之因素。
觸點Ch具有與半導體層121相接之第1端S1、及相對於該第1端S1位於Z方向之相反側之第2端S2。又,觸點Ch於與絕緣部SHE相接之側面,具有第1端S1側之側面S3較第2端S2側之側面S4更向Y方向之內側位移之階差D。
又,形成絕緣部SHE之絕緣層(第2絕緣層202及第3絕緣層203)於絕緣部SHE貫通之第1絕緣層201上於X方向及Y方向延伸而形成,如此於覆蓋第1絕緣層201上之第2、第3絕緣層202、203之上,形成絕緣層204。於絕緣層204之上形成位元線BL。不與絕緣部SHE相接之部分之觸點Ch於第2端S2側以貫通覆蓋第1絕緣層201上之第2、第3絕緣層202、203之方式形成,於絕緣層204設置有將觸點Ch與位元線BL連接之觸點Cb。
[製造方法]
接下來,參照圖7~圖21,對本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再者,圖7~圖20及圖21B表示與圖5中之C-C'線對應之剖面,圖21A係與圖21B對應之俯視圖。
如圖7所示,於基板100上,形成絕緣層160、導電層152、半導體層151A、絕緣層151B、犧牲層151C、絕緣層151D及半導體層151E。又,於該等層之上方,交替地形成複數個絕緣層101及犧牲層110A。進而,於該等層之上方,形成絕緣層201A。
基板100例如係形成有如圖3所示般之電路層CL之電晶體Tr等之基板、或者Si等半導體基板。絕緣層160例如包含氧化矽等。導電層152例如包含鎢矽化物(WSi)等。半導體層151A及半導體層151E例如包含摻雜有磷(P)之多晶矽(Si)等。絕緣層151B、絕緣層151D、絕緣層101例如包含氧化矽等。犧牲層151C及犧牲層110A例如包含氮化矽(SiN)等。絕緣層201A例如包含dTEOS等氧化矽。該步驟例如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8所示,於積層構造體形成開口MHA。開口MHA於Z方向延伸,貫通絕緣層201A、犧牲層110A、絕緣層101、半導體層151E、絕緣層151D、犧牲層151C及絕緣層151B,使半導體層151A露出。該步驟例如藉由將於與開口MHA對應之部分具有開口之絕緣層形成於圖7所示之積層構造體之上表面,將其作為遮罩之RIE(Reactive Ion Etching,反應性離子蝕刻)等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9所示,於開口MHA之內周面,依次形成閘極絕緣層130、半導體層120及芯絕緣層125。該步驟例如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藉此,形成記憶體積層構造MHB。又,於該步驟中,例如,進行用來將半導體層120之結晶構造改質之熱處理等。
接下來,如圖10所示,將記憶體積層構造MHB之絕緣層125、半導體層120及閘極絕緣層130之一部分去除而使位於最上層之絕緣層201A露出。又,對記憶體積層構造MHB之芯絕緣層125之上端進行回蝕。該步驟例如藉由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學機械拋光)、RIE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11所示,於記憶體積層構造MHB之上端形成半導體層121。半導體層121例如包括摻雜有磷(P)等N型雜質之非晶矽等。該步驟例如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藉此,形成大致圓柱狀之記憶體構造MH。
接下來,例如,如圖12所示,於圖11所示之構造之上表面形成dTEOS等絕緣層201B,進而形成未圖示之遮罩而形成開口STA。開口STA於X方向及Z方向上延伸而將絕緣層201B、201A、複數個犧牲層110A及複數個絕緣層101於Y方向上分斷。又,開口STA貫通半導體層151E及絕緣層151D而於底部使犧牲層151C露出。該步驟例如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進而,於開口STA之內壁面及底面,形成氧化矽(SiO 2)等絕緣層161而覆蓋積層構造體之側面,然後,將開口STA之底面深挖至犧牲層151C為止。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13所示,經由開口STA將犧牲層151C去除,使記憶體構造MH之閘極絕緣層130之側壁之一部分露出。該步驟例如藉由濕式蝕刻等方法而進行。於該步驟中,包含與犧牲層151C相同種類之材料之犧牲層110A由於被絕緣層161保護,故而未同時被蝕刻。
接下來,如圖14所示,經由開口STA及設置有犧牲層151C之空隙,將閘極絕緣層130之一部分去除,使半導體層120之側面露出。於該步驟中,包含與閘極絕緣層130相同種類之材料之絕緣層151B及絕緣層151D亦同時去除。該步驟例如藉由化學乾式蝕刻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15所示,於半導體層120之側面、半導體層151A之上表面、以及半導體層151E之下表面及開口STA之內壁,形成多晶矽(Si)等半導體層151F。該步驟例如藉由半導體之磊晶生長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16所示,將開口STA內壁部之半導體層151F去除。該步驟例如藉由濕式蝕刻等方法而進行。接下來,於將覆蓋開口STA之側壁之絕緣層161去除之後,經由開口STA將複數個犧牲層110A去除,並於曾存在犧牲層110A之部分形成複數個導電層110。將絕緣層161及犧牲層110A去除之步驟例如藉由濕式蝕刻等方法而進行。例如藉由CVD等方法來形成導電層110。
接下來,如圖17所示,於開口STA形成塊間絕緣層ST。該步驟例如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18所示,形成開口SHEA,該開口SHEA用來形成將記憶體構造MH針對每個串組件SU分離之絕緣部SHE。開口SHEA以將記憶體構造MH之一部分(上端側)削掉之方式形成。開口SHEA以將僅成為汲極側選擇閘極線SGD之導電層110於Y方向分斷之方式形成。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
如圖18所示,於形成開口SHEA時,半導體層120及半導體層121較芯絕緣層125容易被削掉,故而於RIE之過程中,於半導體層121之部分中Y方向之蝕刻進展,有時會形成凹部E。
接下來,如圖19所示,於開口SHEA之側面及底面,例如,形成氧化矽(SiO 2)等絕緣層203A。該步驟例如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20所示,於開口SHEA之絕緣層203A之內側,例如,形成氮化矽(SiN)等絕緣層202A。該步驟例如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藉此,形成絕緣部SHE。再者,如圖20所示,若於半導體層121之側面形成凹部E,則於將絕緣層202A填埋於開口SHEA時,有於與形成有凹部E之Z方向之位置對應之位置產生縫隙300之可能性。
接下來,如圖21B所示,將絕緣層202A之上部藉由CMP等方法而平坦化,於其上形成未圖示之遮罩,將用來形成觸點Ch之圓柱狀之開口ChA形成於記憶體構造MH之上方。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
於形成連接於與絕緣部SHE相接之記憶體構造MH之觸點Ch之開口ChA時,開口ChA亦形成於絕緣部SHE與第1絕緣層201之交界部分上。構成絕緣部SHE之包含氮化矽之第2絕緣層202與包含氧化矽之第1絕緣層201及構成絕緣部SHE之第3絕緣層203相比蝕刻速率較低。因此,如圖21B所示,與絕緣部SHE相接之開口ChA中,第1絕緣層201及第3絕緣層203之蝕刻比第2絕緣層202之蝕刻更早進行,其結果,於與絕緣部SHE相接之側面,形成下側較上側更朝內側位移之階差D。
然後,於如此形成之開口ChA形成觸點Ch,於其上形成絕緣層204,並且於絕緣層204中形成與觸點Ch電連接之觸點Cb。進而,藉由於觸點Cb之上部分別設置位元線BL,而形成參照圖6所說明之構成。
[本實施方式之效果]
接下來,亦一面參照圖22所示之比較例,一面對本實施方式之效果進行說明。
如圖22所示,若由與第1絕緣層201相同之氧化矽等之絕緣層205形成絕緣部SHE時,當要形成用來形成與絕緣部SHE相接之觸點Ch的開口ChA時,對開口ChA整體均勻地進行蝕刻。因此,達到半導體層121之開口ChA之前端在絕緣層205側有可能因蝕刻進而進展而到達至縫隙300。於該情形時,若形成導電體之觸點Ch,則有可能導致觸點Ch穿入縫隙300。如圖21A所示,因縫隙300於X方向延伸,故而若導電體侵入至該縫隙300,則有可能導致排列於X方向之複數個觸點Ch短路。
對於該點,於本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如圖21所示,於形成開口ChA時,由於與絕緣部SHE相接之一側之蝕刻較慢,故於開口ChA之絕緣部SHE側之側面形成階差D,阻止孔形成到縫隙300。因此,能夠確實地避免於X方向鄰接之觸點Ch彼此短路之問題。
又,於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在與記憶體構造MH相接之部分形成有氧化膜即第3絕緣層203,故而能夠維持與由先前之氧化膜填滿之絕緣部SHE相同之電特性。又,由於只要依次形成第3絕緣層203與第2絕緣層202即可,故亦容易進行控制,且不會導致製造步驟複雜化。
[第2實施方式]
圖23係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剖視圖,相當於沿著圖5之C-C'線切斷自箭頭方向觀察之剖視圖。
於第2實施方式中,絕緣部SHE包含:第2絕緣層206,其位於較半導體層121之上表面靠Z方向之上方;以及第3絕緣層207,其自半導體層121之上表面位於Z方向之下方。第2絕緣層206例如包含氮化矽(SiN)等。第3絕緣層207例如包含LTO(Low Temperature Oxide,低溫氧化物)等氧化矽(SiO 2)。第2絕緣層206與觸點Ch相接,第3絕緣層207與記憶體構造MH相接。第2絕緣層206之蝕刻速率低於第1絕緣層201。
接下來,參照圖24~圖28,對本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再者,圖24~圖28表示與圖5中之C-C'線對應之剖面。
本實施方式之製造步驟直至圖17所示之塊間絕緣層ST之形成為止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於該狀態下,如圖24所示,例如,利用氮化矽(SiN)等絕緣層206A形成遮罩,形成用來形成絕緣部SHE之開口SHEA。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於該情形時,亦有時於半導體層121之側壁形成凹部E。
接下來,如圖25所示,於開口SHEA之內部,例如填埋LTO等絕緣層207A。該步驟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此時,有時於絕緣層207A之與半導體層121對向之部分產生縫隙300。
接下來,如圖26所示,將絕緣層207A深挖至半導體層121之上端為止而形成第3絕緣層207。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27所示,於開口SHEA之第3絕緣層207之上,例如形成包含氮化矽(SiN)等之絕緣層206B。該步驟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
接下來,如圖28所示,於將絕緣層206B之上表面藉由CMP等方法平坦化之後,於各記憶體構造MH之上形成用來形成觸點Ch之開口ChA。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於該情形時,第2絕緣層206之蝕刻速率亦低於第1絕緣層201,故而於開口ChA之與第2絕緣層206相接之側面,形成由蝕刻速率之差引起之階差D。
因此,本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觸點Ch亦不會穿過縫隙300。
又,根據該實施方式,由於絕緣部SHE之與記憶體構造MH相接之部分全部由作為氧化膜之第3絕緣層207形成,故而能夠維持與由先前之氧化膜充滿之絕緣部SHE幾乎相同之電特性。
[第3實施方式]
圖29係第3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剖視圖,相當於沿著圖5之C-C'線切斷自箭頭方向觀察之剖視圖。
於第3實施方式中,絕緣部SHE例如僅由包含氮化矽(SiN)等之第2絕緣層208形成。第2絕緣層208與觸點Ch及記憶體構造MH相接。第2絕緣層208之蝕刻速率低於第1絕緣層201。
接下來,參照圖30及圖31,對本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再者,圖30及圖31表示與圖5中之C-C'線對應之剖面。
本實施方式之製造步驟直至圖18所示之開口SHEA之形成為止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於該狀態下,如圖30所示,於開口SHEA之內部,例如填埋包含氮化矽(SiN)等之絕緣層208A。該步驟藉由CVD等方法而進行。此時,有時會於絕緣層208A之與半導體層121對向之部分產生縫隙300。
接下來,如圖31所示,藉由CMP等方法使絕緣層208A之上表面平坦化之後,於各記憶體構造MH之上形成用來形成觸點Ch之開口ChA。該步驟藉由RIE等方法而進行。於該情形時,第2絕緣層208之蝕刻速率亦低於第1絕緣層201,故而於開口ChA之與第2絕緣層208相接之側面,形成由蝕刻速率之差引起之階差D。
因此,本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觸點Ch亦不會穿過縫隙300。
又,於該實施方式中,由於絕緣部SHE僅由氮化膜形成,故而製造步驟較第1及第2實施方式簡單。
[其他]
以上,對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該實施方式係作為例子而提出者,並不意圖限定發明之範圍。例如,於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使用氧化矽膜作為第1絕緣層,使用氮化矽膜作為第2絕緣層,但第1絕緣層及第2絕緣層只要為種類相互不同之材料且後者之蝕刻速率較前者低並且為絕緣體,則亦可使用其他材料。該等新穎之實施方式能以其他各種方式實施,於不脫離發明主旨之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方式及其變化包含於發明之範圍或主旨中,並且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及與其均等之範圍內。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享有以日本專利申請案2020-149394號(申請日:2020年9月4日)為基礎申請案之優先權。本申請案藉由參照該基礎申請案而包含基礎申請案之所有內容。
100:基板 101:絕緣層 110:導電層 110A:犧牲層 120:半導體層 121:半導體層 125:芯絕緣層 130:閘極絕緣層 131:隧道絕緣層 132:電荷儲存層 133:阻擋絕緣層 150:下部配線層 151:半導體層 151A:半導體層 151B:絕緣層 151C:犧牲層 151D:絕緣層 151E:半導體層 152:導電層 160:絕緣層 161:絕緣層 201:第1絕緣層 201A:絕緣層 201B:絕緣層 202:第2絕緣層 202A:絕緣層 203:第3絕緣層 203A:絕緣層 204:絕緣層 206:第2絕緣層 206A:絕緣層 206B:絕緣層 207:第3絕緣層 207A:絕緣層 208:第2絕緣層 208A:絕緣層 300:縫隙 BL:位元線 BLK:記憶體塊 Cb:觸點 CC:觸點 Ch:觸點 ChA:開口 CL:電路層 D:階差 E:凹部 HR:支持構造 MC:記憶胞 MCA:記憶胞陣列 MH:記憶體構造 MHA:開口 MHB:記憶體積層構造 ML:記憶體層 MS:記憶體串 PC:周邊電路 PERI:區域 R1:區域 R2:區域 Rcc:觸點區域 SC:下部配線 SGD:選擇閘極線 SGS:選擇閘極線 SHE:絕緣部 SHEA:開口 ST:塊間絕緣層 STA:開口 SU:串組件 Tr:電晶體 WL:字元線
圖1係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模式性俯視圖。 圖2係表示該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模式性構成之等效電路圖。 圖3係表示圖1之A部分之模式性立體圖。 圖4係圖3之B部分之放大圖。 圖5係圖1之A部分之放大圖。 圖6係將圖5之構造以C-C'線切斷自箭頭方向觀察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7係表示該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8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9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0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1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2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3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4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5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6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7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8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9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0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1A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俯視圖。 圖21B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2係表示比較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3係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4係表示該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5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6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7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8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9係第3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30係表示該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31係表示該製造方法之模式性剖視圖。
100:基板
101:絕緣層
110:導電層
120:半導體層
121:半導體層
125:芯絕緣層
130:閘極絕緣層
150:下部配線層
151:半導體層
152:導電層
160:絕緣層
201:第1絕緣層
202:第2絕緣層
203:第3絕緣層
204:絕緣層
300:縫隙
BL:位元線
Cb:觸點
Ch:觸點
D:階差
E:凹部
MH:記憶體構造
SGD:選擇閘極線
SGS:選擇閘極線
SHE:絕緣部
ST:塊間絕緣層
WL:字元線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有: 複數個第1導電層,其等於第1方向上相互隔開配設; 構造體,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對向之第1半導體層、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之間之閘極絕緣層、及配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且連接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第2半導體層; 觸點,其與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2半導體層連接; 絕緣部,其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中配置於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側之一部分上述第1導電層分斷,並且自上述第2方向之一側與上述構造體及上述觸點相接;以及 第1絕緣層,其自上述觸點之上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相接; 上述絕緣部包含與上述第1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具有:至少與上述觸點相接、且包含上述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之第2絕緣層。
  3.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進而具有:與上述構造體相接、且包含與第2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之第3絕緣層。
  4. 如請求項3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3絕緣層於至少與上述構造體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上,覆蓋上述第2絕緣層之側面。
  5. 如請求項3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具有:上述第2絕緣層,其配置於與上述觸點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以及上述第3絕緣層,其配置於與上述構造體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
  6.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2絕緣層之蝕刻速率低於上述第1絕緣層。
  7.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1絕緣層包含氧化矽,上述第2絕緣層包含氮化矽。
  8.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觸點具有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相接之第1端及相對於上述第1端位於上述第1方向相反側之第2端,且於上述第2方向之上述一側與上述絕緣部相接之側面,具有上述第1端側之側面較上述第2端側之側面更朝上述第2方向之上述另一側位移之階差。
  9.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於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對應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具有縫隙。
  10.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有: 複數個第1導電層,其等於第1方向上相互隔開配設; 構造體,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對向之第1半導體層、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之間之閘極絕緣層、及配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且連接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第2半導體層; 觸點,其與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2半導體層連接; 絕緣部,其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中配置於上述構造體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側之一部分上述第1導電層分斷,並且自上述第2方向之一側與上述構造體及上述觸點相接;以及 第1絕緣層,其自上述觸點之上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相接; 上述絕緣部係將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對應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於上述第2方向擴寬, 於上述第2方向之上述一側與上述觸點相接之上述絕緣部之側面,具有接近上述第2半導體層之第1側面、及與上述第1側面相比離上述第2半導體層更遠之第2側面,且上述第1側面較上述第2側面更朝上述第2方向之上述另一側突出。
  11.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進而具有:第2絕緣層,其至少與上述觸點相接,且包含與上述第1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以及第3絕緣層,其與上述構造體相接,且包含與上述第2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
  12.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3絕緣層至少於與上述構造體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處,覆蓋上述第2絕緣層之側面。
  13.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具有:上述第2絕緣層,其配置於與上述觸點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以及上述第3絕緣層,其配置於與上述構造體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
  14.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2絕緣層之蝕刻速率低於上述第1絕緣層。
  15.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於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對應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具有縫隙。
  16.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有: 複數個第1導電層,其等於第1方向上相互隔開配設; 第1構造體,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對向之第1半導體層、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之間之第1閘極絕緣層、及配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且連接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第2半導體層; 第2構造體,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對向之第3半導體層、設置於上述第3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之間之第2閘極絕緣層、及配置於上述第3半導體層之上述第1方向之一端部且連接於上述第3半導體層之第4半導體層,且上述第2構造體與上述第1構造體鄰接配置; 第1觸點,其與上述第1構造體之上述第2半導體層連接; 第2觸點,其與上述第2構造體之上述第4半導體層連接; 絕緣部,其與上述第1構造體及上述第1觸點以及上述第2構造體及上述第2觸點相接,且在上述第1構造體與上述第2構造體之間、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將上述複數個第1導電層中配置於與上述第1觸點及上述第2觸點接近之一側之一部分上述第1導電層分斷;以及 第1絕緣層,其與上述絕緣部於上述第2方向與上述第1觸點相接之一側為相反側之側面相接; 上述絕緣部具有第2絕緣層,該第2絕緣層至少與上述第1觸點及上述第2觸點相接,且包含與上述第1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
  17. 如請求項16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進而具有:與上述第1構造體及上述第2構造體相接、且包含與上述第2絕緣層不同種類之絕緣材料之第3絕緣層。
  18. 如請求項17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3絕緣層於至少與上述第1構造體及上述第2構造體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上,覆蓋上述第2絕緣層之側面。
  19. 如請求項17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部具有:上述第2絕緣層,其配置於與上述第1觸點及上述第2觸點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以及上述第3絕緣層,其配置於與上述第1構造體及上述第2構造體相接之上述第1方向之位置。
  20. 如請求項16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第1觸點具有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相接之第1端及相對於上述第1端位於上述第1方向相反側之第2端,且於與上述絕緣部相接之側面,具有上述第1端側之側面較上述第2端側之側面更朝上述第2方向之與上述絕緣部相接之一側之相反側位移之階差。
TW110108892A 2020-09-04 2021-03-12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800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9394A JP2022043893A (ja) 2020-09-04 2020-09-04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0-149394 2020-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6552A true TW202226552A (zh) 2022-07-01
TWI800803B TWI800803B (zh) 2023-05-01

Family

ID=80438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892A TWI800803B (zh) 2020-09-04 2021-03-12 半導體記憶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77173A1 (zh)
JP (1) JP2022043893A (zh)
CN (1) CN114141783A (zh)
TW (1) TWI8008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50148A (ja) * 2020-09-17 2022-03-30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3141977A (ja) * 2022-03-24 2023-10-05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9399B2 (en) * 2015-10-30 2018-02-20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3D NAND device with five-folded memory stack structure configuration
CN106876391B (zh) * 2017-03-07 2018-11-13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沟槽版图结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SG11202103738WA (en) * 2018-08-14 2021-05-28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Stacked connections in 3d memory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9314117B (zh) * 2018-08-14 2019-08-30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3d存储器件的方法
CN109314118B (zh) * 2018-08-21 2019-11-0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贯穿阵列触点的三维存储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11211133B (zh) * 2018-09-10 2021-03-30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梳状路由结构以减少金属线装载的存储器件
WO2020118575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act structures for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WO2020155032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without conductor residual caused by dishing
WO2020168502A1 (en) * 2019-02-21 2020-08-27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Staircase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divisions for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CN109997226A (zh) * 2019-02-26 2019-07-09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存储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10777575B1 (en) * 2019-03-22 2020-09-15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with self-aligned vertical conductive strips having a gate-all-around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1222954B2 (en) * 2020-03-24 2022-01-1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inter-select-gate electro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1342286B2 (en) * 2020-04-02 2022-05-24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emiconductor die including edge ring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1783A (zh) 2022-03-04
TWI800803B (zh) 2023-05-01
US20220077173A1 (en) 2022-03-10
JP2022043893A (ja)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6541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CN110349968B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US955911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026546B2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581333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190118751A (ko) 반도체 장치
US10886299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91656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word line cut
US2009004777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3098391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20220044995A1 (en) Memory Arrays And Methods Used In Forming A Memory Array
US1106970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2226552A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US11672114B2 (en) Memory arrays and methods used in forming a memory array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CN109449161B (zh) 3d存储器件的制造方法
JP2011054658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11066038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WO2022046418A1 (en) Memory array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and method used in forming a memory array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WO2022005836A1 (en) Memory arrays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and methods used in forming a memory array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US2022030202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447756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665906B2 (en) Vertical memory device having an insulator layer for improved yield
CN112992916B (zh) 三维存储器件
US11948639B2 (en) Methods including a method of forming a stack and isotropically etching material of the stack
US11889683B2 (en) Memory arrays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and methods used in forming a memory array comprising strings of memory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