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5084A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15084A TW202215084A TW110134583A TW110134583A TW202215084A TW 202215084 A TW202215084 A TW 202215084A TW 110134583 A TW110134583 A TW 110134583A TW 110134583 A TW110134583 A TW 110134583A TW 202215084 A TW202215084 A TW 20221508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ubstrate
- display device
- polarizer
- ton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鄰近於裝飾層設置,且包括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個主動元件、顯示介質層以及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相較於第二基板更靠近顯示裝置的外表面。第一偏光片位於第一基板,且包括第一柵線部的反射層以及包括第二柵線部的調色層。調色層相較於反射層更靠近顯示裝置的外表面。調色層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的第一偏光片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括偏光片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一般而言,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上偏光片、下偏光片以及位於兩者之間的液晶層。背光模組所發出之光線在通過下偏光片後,被轉變為偏振光。若偏振光在穿過液晶層後,偏振方向被改變為平行於上偏光片的穿透軸,則光線可以穿過上偏光片。反之,若偏振光在穿過液晶層後,偏振方向沒有被改變為平行於上偏光片的穿透軸,則光線不能穿過上偏光片。
目前,液晶顯示裝置多選用無色的上偏光片以及下偏光片。因此,不論何種顏色的子畫素的光線都可以穿過上偏光片,藉此獲得彩色的畫面。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第一偏光片的顏色可以更好的與鄰近的裝飾層進行搭配。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可以藉由調色層的設置改變第一偏光片的顏色。
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鄰近於裝飾層設置,且包括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個主動元件、顯示介質層以及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彼此重疊。第一基板相較於第二基板更靠近顯示裝置的外表面。主動元件以及顯示介質層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第一偏光片位於第一基板,且包括反射層以及調色層。反射層包括第一柵線部。調色層包括重疊於第一柵線部的第二柵線部。調色層相較於反射層更靠近顯示裝置的外表面。調色層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的第一偏光片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裝飾層的色系;基於裝飾層的色系於資料庫中選擇第一偏光片的色系;在選擇第一偏光片的色系之後,於資料庫中查詢對應於第一偏光片的色系的反射層的第一厚度以及調色層的第二厚度;形成該第一偏光片於第一基板上,其中第一偏光片包括反射層以及調色層;反射層具有第一厚度,且包括第一柵線部;調色層具有第二厚度,且包括重疊於第一柵線部的第二柵線部;提供第二基板、多個主動元件以及顯示介質層;將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結合,以組成顯示面板,其中多個主動元件以及顯示介質層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將顯示面板裝設於裝飾層附近。
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鄰近於裝飾層設置,且包括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個主動元件、顯示介質層以及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彼此重疊。第一基板相較於第二基板更靠近顯示裝置的外表面。主動元件以及顯示介質層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第一偏光片位於第一基板,且包括調色層。調色層包括柵線部。調色層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的第一偏光片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基於上述,藉由調色層的設置,可以使顯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呈現不同的顏色,藉此使顯示裝置的顏色可以更好的與顯示裝置附近的裝飾層的顏色進行搭配。
圖1A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裝設於車內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請參考圖1A,顯示裝置10設置於車內,且鄰近於裝飾層20a、20b、20c、20d設置。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20a設置於儀錶板上方,裝飾層20b設置於副駕駛座前方,裝飾層20c設置於方向盤上方,裝飾層20d設置於座椅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裝飾層20a、20b、20c、20d設置車內的其他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之顯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與裝飾層20a、20b、20c、20d屬於相同色系,因此,在顯示裝置為關閉狀態時(例如在車子熄火時),顯示裝置10與車內的裝飾層20a、20b、20c、20d有相同色系,藉此使駕駛或乘客有更好的視覺體驗。舉例來說,顯示裝置10與裝飾層20a、20b、20c、20d具有相同或近似的色相(Hue),例如皆為棕色系、皆為藍色系、皆為紅色系或皆為其他相同的色系,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與裝飾層20a、20b、20c、20d具有相同或近似的色溫(Color Temperature),例如皆為暖色系或皆為寒色系。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設置於車內,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設置於房間、客廳、浴室或其他室內空間,且裝飾層20a、20b、20c、20d為室內裝飾層。
圖1B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在開啟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圖1C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在關閉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考圖1B,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為液晶顯示面板,且包括顯示面板100以及背光模組200。
顯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多個主動元件130、顯示介質層140、第一偏光片150、第二偏光片160、畫素電極PE以及共用電極CE。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以及第二偏光片160皆為二分之一波長偏光片。
第一基板110以及第二基板120彼此重疊。第一基板110以及第二基板120之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他可適用的材料。第一基板110相較於第二基板120更靠近顯示裝置10的外表面。換句話說,第一基板110相較於第二基板120更靠近顯示裝置10的使用者。
主動元件13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元件130位於第二基板120,且為薄膜電晶體。主動元件130包括閘極G、通道CH、源極S以及汲極D。閘極G與掃描線(未繪出)電性連接。通道CH重疊於閘極G。閘極絕緣層GI位於通道CH與閘極G之間。源極S以及汲極D電性連接至通道CH,且源極S與資料線(未繪出)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源極S與通道CH之間以及汲極D與通道CH之間選擇性地包括歐姆接觸層R,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上述之主動元件130是以底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他實施例,上述之主動元件130也可是以頂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或其他類型的薄膜電晶體。
介電層I1位於主動元件130上。畫素電極PE位於介電層I1上,且藉由介電層I1中的接觸窗而與主動元件130的汲極D電性連接。
介電層I2位於介電層I1上。共用電極CE位於介電層I2上,且重疊於畫素電極PE。
顯示介質層14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顯示介質層140包括液晶分子。
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靠近第二基板120的一側,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遠離第二基板120的一側。
第一偏光片150包括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調色層152相較於反射層154更靠近顯示裝置10的外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且調色層152位於反射層154與第二基板120之間。
反射層154包括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第一周邊部154b。調色層152包括第二柵線部152a以及第二周邊部152b。第一柵線部154a重疊於第二柵線部152a,且第一周邊部154b重疊於第二周邊部152b。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第二柵線部152a各自包括多條彼此平行的柵線。在本實施例中,藉由調整反射層154的厚度t2以及調色層152的厚度t3,可以使第一偏光片150具有不同的顏色。
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保護層160重疊於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保護層160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矽、氮化矽或其他合適的材料。
彩色濾光片180以及黑矩陣17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180以及黑矩陣170選擇性地位於透明保護層160上。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180重疊於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第二柵線部152a,且黑矩陣170重疊於第一周邊部154b以及第二周邊部152b。
第二偏光片160位於第二基板120。第二偏光片160例如為無色的偏光片。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偏光片160位於第二基板120靠近背光模組200的一側,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偏光片160位於第二基板120遠離背光模組200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偏光片160的穿透軸實質上垂直於第一偏光片150的穿透軸。
請參考圖1B,顯示裝置10在開啟狀態時,背光模組200所發出之光線穿過顯示面板100。具體地說,在第二偏光片160處,背光模組200所發出之光線Le中具有第一偏振方向P1(第二偏光片160的穿透軸)的偏振光L1可以穿過第二偏光片160,其中光線Le中具有第二偏振方向P2的偏振光被第二偏光片160吸收或反射。接著,在顯示介質層140處,具有第一偏振方向P1的偏振光L1被液晶分子轉變成具有第二偏振方向P2(第一偏光片150的穿透軸)的偏振光L2。之後,在第一偏光片150處,具有第二偏振方向P2的偏振光L2可以穿過第一偏光片150,並傳遞至顯示裝置10外。在本實施例中,偏振光L2在穿過彩色濾光片180後具有對應於彩色濾光片180的顏色。
前述說明用於解釋顯示裝置10中發光的子畫素的光路。針對顯示裝置10中不發光的子畫素,則使具有第一偏振方向P1的偏振光L1不在顯示介質層140處轉變偏振方向。由於具有第一偏振方向P1的偏振光L1不能穿過第一偏光片150,藉此能阻止光線自不發光的子畫素離開顯示裝置10。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調色層152相較於反射層154更靠近顯示裝置10的外表面,藉此可以降低調色層152的顏色對離開顯示裝置10之偏振光L2的顏色的影響。
請參考圖1C,顯示裝置10在關閉狀態時,外界光線Lo1、外界光線Lo2照射至第一偏光片150。在本實施例中,外界光線Lo1照射至調色層152的第二柵線部152a以及反射層154的第一柵線部154a,其中在外界光線Lo1中具有第二偏振方向P2(第一偏光片150的穿透軸)的偏振光L2’穿過第一偏光片150,而在外界光線Lo1中具有第一偏振方向P1(第一偏光片150的反射軸)的偏振光L1’則被第一偏光片150所反射。此外,外界光線Lo2照射至調色層152的第二周邊部152b以及反射層154的第一周邊部154b,並被調色層152的第二周邊部152b以及反射層154的第一周邊部154b反射,成為光線Lo2’。在一些實施例中,調色層152的第二周邊部152b為具有顏色的半透明層,且反射層154的第一周邊部154b為不透明層。在本實施例中,偏振光L1’以及光線Lo2’的顏色會被調色層152明顯影響。調色層152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10反射出來的偏振光L1’以及光線Lo2’可以有預期的顏色。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線在被反射層154反射之前,會先被調色層152改變顏色。
基於上述,在顯示裝置10的關閉狀態時,第一偏光片150能表現出預期的顏色,進一步使顯示裝置10表現出預期的顏色。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在關閉狀態時與裝飾層(例如車的內裝層或室內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例如具有相同或近似的色相及/或具有相同或近似的色溫)。
圖2A至圖2F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一偏光片的製造方法的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2A至圖2F的實施例沿用圖1A至圖1C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2A至圖2F,形成第一偏光片150於第一基板110上。
請先參考圖2A,基於裝飾層的色系(鄰近顯示裝置10的裝飾層20a、20b、20c、20d,如圖1A所示),形成調色材料層152’以及反射材料層154’的堆疊ST於第一基板110之上。接著,形成緩衝層BL於堆疊ST上。在本實施例中,調色材料層152’位於反射材料層154’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材料層154’的第一厚度t2為0.2微米至0.3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調色材料層152’的第二厚度t3為0.2微米至0.01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層BL的厚度例如為0.02微米至0.04微米。
請參考圖2B,藉由奈米壓印技術形成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於緩衝層BL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層BL的材料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或其他合適的材料。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的厚度例如為0.12微米至0.14微米。
請參考圖2C與圖2D,形成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於第一圖案化的光阻層PR1上。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的厚度例如為1微米至3微米。
以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以及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為罩幕,蝕刻堆疊ST以及緩衝層BL,以形成調色層152以及反射層154。反射層154包括藉由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所定義出來的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所定義出來的第一周邊部154b。調色層152包括藉由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所定義出來的第二柵線部152a以及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所定義出來的第二周邊部152b。在本實施例中,調色層152位於反射層154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層154具有第一厚度t2,且調色層152具有第二厚度t3。在一些實施例中,調色層152的第二厚度t3小於、大於或等於反射層154的第一厚度t2。
請參考圖2D與圖2E,在蝕刻堆疊ST之後,移除殘餘的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以及殘餘的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在本實施例中,選擇性地移除殘餘的緩衝層BL’。
請參考圖2F,形成透明保護層160於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保護層160的厚度t1為0.6微米至4微米。
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性地形成彩色濾光片180以及黑矩陣170於透明保護層160上。接著,如圖1B與圖1C所示,提供第二基板120、多個主動元件130以及顯示介質層140。將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結合,以組成顯示面板100,其中多個主動元件130以及顯示介質層14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將顯示面板100與背光模組200組合在一起,並裝設於裝飾層附近,如圖1A所示。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的製造流程圖。
請參考圖3,在步驟S301,提供裝飾層的色系。在一些實施例中,裝飾層的顏色屬於棕色系或藍色系或黑色系。
在步驟S302,基於裝飾層的色系於資料庫中選擇第一偏光片的色系。舉例來說,第一偏光片選擇與裝飾層相同的色系,使後續形成之顯示面板或顯示裝置具有與裝飾層相同的色系。
在步驟S303,在選擇第一偏光片的色系之後,於資料庫中查詢對應於第一偏光片的色系的調色層的厚度以及反射層的厚度。
步驟S302與步驟S303所述的資料庫可以記載於硬碟中、雲端硬碟中、書面文件上或其他可儲存資訊的物體中。舉例來說,資料庫中包含反射層為鋁,調色層為鉭摻雜氧化鉬(MoOxTa),對應之第一偏光片的顏色、CIELAB色彩空間(a*、b*、L*)以及反射率,如下表1。
表1
調色層的第二厚度 | 反射層的第一厚度 | 第一偏光片的顏色 | a* | b* | L* | 反射率 |
30 nm | 30 nm | 金色(亮棕色) | 1.4 | 17.1 | 74.5 | 47% |
40 nm | 金色(亮棕色) | 1.9 | 18.3 | 72.0 | 43% | |
50 nm | 金色(亮棕色) | 1.9 | 18.2 | 72.1 | 43% | |
60 nm | 棕色 | 1.9 | 18.2 | 72.2 | 43% | |
40 nm | 30 nm | 棕色 | 5.0 | 17.7 | 60.8 | 31% |
40 nm | 棕色 | 5.0 | 17.8 | 60.8 | 31% | |
50 nm | 棕色 | 5.0 | 17.8 | 60.5 | 31% | |
60 nm | 棕色 | 4.2 | 17.5 | 63.5 | 34% | |
50 nm | 30 nm | 暗棕色 | 3.2 | 2.1 | 52.0 | 20% |
40 nm | 暗棕色 | 3.0 | 2.1 | 51.7 | 21% | |
50 nm | 暗棕色 | 2.9 | 2.0 | 51.6 | 21% | |
60 nm | 暗棕色 | 2.9 | 2.0 | 51.4 | 20% | |
60 nm | 30 nm | 藍紫色 | 3.0 | -2.3 | 49.5 | 19% |
40 nm | 藍紫色 | 3.0 | -2.4 | 49.6 | 19% | |
50 nm | 藍紫色 | 3.1 | -2.3 | 49.6 | 18% | |
60 nm | 藍紫色 | 2.9 | -2.2 | 49.4 | 19% | |
70 nm | 30 nm | 藍黑色 | 2.5 | -5.7 | 49.2 | 17% |
40 nm | 藍黑色 | 2.4 | -5.3 | 48.9 | 17% | |
50 nm | 藍黑色 | 2.3 | -5.0 | 48.5 | 16% | |
60 nm | 藍黑色 | 2.4 | -5.1 | 48.7 | 16% |
由表1可以知道,在想要形成屬於棕色系或藍色系或黑色系的第一偏光片時,可以選用鋁製成的反射層以及MoOxTa製成的調色層。搭配適當的反射層的第一厚度以及調色層的第二厚度可以獲得所想要的第一偏光片的顏色。因此,包含有前述第一偏光片的顯示裝置在關閉狀態時可以有更多種的顏色的選擇,進而能使顯示裝置在關閉狀態時與裝飾層(例如車的內裝層或室內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接著,在步驟S304,基於步驟S303的結果,形成顯示面板,使顯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具有預期的顏色。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在步驟S302或步驟S303中,無法於資料庫中查詢到對應的色系或對應的材料厚度,則結束製程。待之後於數據庫中補充更多的顏色資訊後,再繼續進行顯示面板的製程。
圖4A至圖4C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4A至圖4C的實施例沿用圖1A至圖1C以及圖2A至圖2F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4A,基於裝飾層的色系(鄰近顯示裝置的裝飾層20a、20b、20c、20d,如圖1A所示),形成調色材料層152’於第一基板110之上。接著,形成緩衝層BL於調色材料層152’上。在本實施例中,未形成反射材料層於調色材料層152’上。
藉由奈米壓印技術形成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於緩衝層BL上。形成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於第一圖案化的光阻層PR1上。
請參考圖4A與4B,以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以及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為罩幕,蝕刻調色材料層152’以及緩衝層BP,以形成調色層152。調色層152包括藉由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所定義出來的第二柵線部152a以及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所定義出來的第二周邊部152b。在本實施例中,調色層152的第二厚度t3’為0.09微米至0.11微米,調色層152材料舉例為MoOxTa,顏色為黑色,此外,調色層152可單獨作為偏光片使用。
請參考圖4B與4C,在蝕刻調色材料層152’之後,移除殘餘的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以及殘餘的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在本實施例中,選擇性地移除殘餘的緩衝層BL’。
形成透明保護層160於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性地形成彩色濾光片180以及黑矩陣170於透明保護層160上。接著,提供第二基板120、多個主動元件130以及顯示介質層140。將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結合,以組成顯示面板100,其中多個主動元件130以及顯示介質層14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將顯示面板100與背光模組200組合在一起,並裝設於裝飾層附近,如圖1A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A鄰近於裝飾層設置,且包括顯示面板100以及背光模組200。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偏光片150A位於第一基板110,且包括調色層152。調色層152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10A的第一偏光片150A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圖5A至圖5C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5A至圖5C的實施例沿用圖1A至圖1C以及圖2A至圖2F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5A,基於裝飾層的色系(鄰近顯示裝置的裝飾層,如圖所示),形成調色材料層152’以及反射材料層154’的堆疊ST於第一基板110之上。接著,形成緩衝層BL於堆疊ST上。在本實施例中,反射材料層154’位於調色材料層152’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藉由奈米壓印技術形成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於緩衝層BL上。形成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於第一圖案化的光阻層PR1上。
請參考圖5A與圖5B,以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以及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為罩幕,蝕刻堆疊ST以及緩衝層BP,以形成調色層152以及反射層154。反射層154包括藉由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所定義出來的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所定義出來的第一周邊部154b。調色層152包括藉由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所定義出來的第二柵線部152a以及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所定義出來的第二周邊部152b。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層154位於調色層152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請參考圖5B與圖5C,在蝕刻堆疊ST之後,移除殘餘的第一圖案化光阻層PR1’以及殘餘的第二圖案化光阻層PR2’。在本實施例中,選擇性地移除殘餘的緩衝層BL’。
形成透明保護層160於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性地形成彩色濾光片180以及黑矩陣170於第一基板110上。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180以及黑矩陣170形成於第一基板110背對第一偏光片150的一側。接著,提供第二基板120、多個主動元件130以及顯示介質層140。將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結合,以組成顯示面板100,其中多個主動元件130以及顯示介質層14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將顯示面板100與背光模組200組合在一起,並裝設於裝飾層附近,如圖1A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B鄰近於裝飾層設置,且包括顯示面板100以及背光模組200。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且包括調色層152。調色層152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10B的第一偏光片150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6的實施例沿用圖4A至圖4C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6的顯示裝置10C與圖4C的顯示裝置10A的主要差異在於:在圖6的顯示裝置10C,第一偏光片150A位於第一基板110遠離第二基板120的一側。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7的實施例沿用圖1A至圖1C以及圖2A至圖2F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7的顯示裝置10D與圖1B的顯示裝置10的主要差異在於:圖7的顯示裝置10D為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請參考圖7,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D包括顯示面板100A。顯示面板100A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多個主動元件130、顯示介質層140、第一偏光片150以及四分之一波長偏光片190。
第一基板110以及第二基板120彼此重疊。第一基板110以及第二基板120之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他可適用的材料。第一基板110相較於第二基板120更靠近顯示裝置10D的外表面。換句話說,第一基板110相較於第二基板120更靠近顯示裝置10D的使用者。
主動元件13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元件130位於第二基板120,且為薄膜電晶體。主動元件130包括閘極G、通道CH、源極S以及汲極D。閘極G與掃描線(未繪出)電性連接。通道CH重疊於閘極G。閘極絕緣層GI位於通道CH與閘極G之間。介電層I1位於閘極G上。源極S以及汲極D位於介電層I1上,且藉由介電層I1中的接觸窗而電性連接至通道CH,且源極S與資料線(未繪出)電性連接。
介電層I2位於介電層I1上。顯示介質層140位於介電層I2上。在本實施例中,顯示介質層140為有機發光二極體,且包括第一電極E1、有機發光層OL以及第二電極E2。第一電極E1位於介電層I2上,且藉由介電層I2中的接觸窗而電性連接至主動元件130的汲極D。擋牆BK位於介電層I2上,且有機發光層OL位於擋牆BK的開口中。第二電極E2位於有機發光層OL上。
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靠近第二基板120的一側,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遠離第二基板120的一側。
第一偏光片150包括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調色層152相較於反射層154更靠近顯示裝置10D的外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且調色層152位於反射層154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反射層154包括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第一周邊部154b。調色層152包括第二柵線部152a以及第二周邊部152b。第一柵線部154a重疊於第二柵線部152a,且第一周邊部154b重疊於第二周邊部152b。第一柵線部154a以及第二柵線部152a各自包括多條彼此平行的柵線。在本實施例中,藉由調整反射層154的第一厚度t2以及調色層152的第二厚度t3,可以使第一偏光片150具有不同的顏色。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保護層160重疊於反射層154以及調色層152。
四分之一波長偏光片190以及黑矩陣17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四分之一波長偏光片19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D鄰近於裝飾層設置(請參考圖1A),且包括顯示面板100A。顯示面板100A的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且包括調色層152以及反射層154。調色層152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10D的第一偏光片150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8的實施例沿用圖7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8的顯示裝置10E與圖7的顯示裝置10D的主要差異在於:在圖8的顯示裝置10E中,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遠離第二基板120的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E鄰近於裝飾層設置(請參考圖1A),且包括顯示面板100A。顯示面板100A的第一偏光片150位於第一基板110,且包括調色層152以及反射層154。調色層152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顯示裝置10E的第一偏光片150與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10, 10A, 10B, 10C, 10D, 10E:顯示裝置
20a、20b、20c、20d:裝飾層
100, 100A: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主動元件
140:顯示介質層
150, 150A:第一偏光片
152:調色層
152’:調色材料層
152a:第二柵線部
152b:第二周邊部
154:反射層
154’:反射材料層
154a:第一柵線部
154b:第一周邊部
160:透明保護層
170:黑矩陣
180:彩色濾光片
190:四分之一波長偏光片
200:背光模組
BL:緩衝層
BK:擋牆
CE:共用電極
CH:通道
D:汲極
E1:第一電極
E2:第二電極
G:閘極
GI:閘極絕緣層
I1, I2:介電層
Le, Lo1, Lo2, Lo2’:光線
L1, L2, L1’, L2’:偏振光
OL:有機發光層
P1:第一偏振方向
P2:第二偏振方向
PE:畫素電極
PL:第二偏光片
R:歐姆接觸層
S:源極
ST:堆疊
S301, S302. S303, S304:步驟
t1:厚度
t2:第一厚度
t3, t3’:第二厚度
圖1A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裝設於車內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B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在開啟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1C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在關閉狀態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2A至圖2F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一偏光片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的製造流程圖。
圖4A至圖4C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5A至圖5C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10:顯示裝置
1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主動元件
140:顯示介質層
150:第一偏光片
152:調色層
152a:第二柵線部
152b:第二周邊部
154:反射層
154a:第一柵線部
154b:第一周邊部
160:透明保護層
170:黑矩陣
180:彩色濾光片
200:背光模組
CE:共用電極
CH:通道
D:汲極
G:閘極
GI:閘極絕緣層
I1,I2:介電層
Lo1,Lo2,Lo2’:光線
L1’,L2’:偏振光
P1:第一偏振方向
P2:第二偏振方向
PE:畫素電極
PL:第二偏光片
R:歐姆接觸層
S:源極
t1:厚度
t2:第一厚度
t3:第二厚度
Claims (11)
- 一種顯示裝置,鄰近於一裝飾層設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顯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以及一第二基板,彼此重疊,其中該第一基板相較於該第二基板更靠近該顯示裝置的外表面; 多個主動元件以及一顯示介質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 一第一偏光片,位於該第一基板,且包括: 一反射層,包括一第一柵線部;以及 一調色層,包括重疊於該第一柵線部的一第二柵線部,其中該調色層相較於該反射層更靠近該顯示裝置的外表面,且該調色層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該顯示裝置的該第一偏光片與該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裝飾層為一車的內裝層或室內裝飾層。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調色層的材料包括MoOxTa,且該第一偏光片的顏色屬於棕色系或藍色系或黑色系。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透明保護層,重疊於該反射層以及該調色層。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介質層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或液晶分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層更包括一第一周邊部,且該調色層更包括一第二周邊部,其中該第一周邊部重疊於該第二周邊部。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周邊部為具有顏色的半透明層,且該第一周邊部為不透明層。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調色層的第二厚度大於或等於該反射層的第一厚度。
- 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裝飾層的色系; 基於該裝飾層的色系於一資料庫中的選擇一第一偏光片的色系; 在選擇該第一偏光片的色系之後,於該資料庫中查詢對應於該第一偏光片的色系的一反射層的一第一厚度以及一調色層的一第二厚度; 形成該第一偏光片於一第一基板上,其中該第一偏光片包括: 該反射層,具有該第一厚度,且包括一第一柵線部;以及 該調色層,具有該第二厚度,且包括重疊於該第一柵線部的一第二柵線部; 提供一第二基板、多個主動元件以及一顯示介質層; 將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結合,以組成一顯示面板,其中該些主動元件以及該顯示介質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 將該顯示面板裝設於該裝飾層附近。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偏光片的方法包括: 基於該裝飾層的色系,形成一調色材料層以及一反射材料層的一堆疊於該第一基板之上; 形成一緩衝層於該堆疊上; 藉由奈米壓印技術形成一第一圖案化光阻層於該緩衝層上; 形成一第二圖案化光阻層於該第一圖案化的光阻層上; 以該第一圖案化光阻層以及該第二圖案化光阻層為罩幕,蝕刻該堆疊以及該緩衝層,以形成該調色層以及該反射層,其中該反射層包括藉由該第一圖案化光阻層所定義出來的該第一柵線部以及藉由該第二圖案化光阻層所定義出來的一第一周邊部,且該調色層包括藉由該第一圖案化光阻層所定義出來的該第二柵線部以及藉由該第二圖案化光阻層所定義出來的一第二周邊部;以及 在蝕刻該堆疊之後,移除殘餘的該第一圖案化光阻層以及殘餘的該第二圖案化光阻層。
- 一種顯示裝置,鄰近於一裝飾層設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顯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以及一第二基板,彼此重疊,其中該第一基板相較於該第二基板更靠近該顯示裝置的外表面; 多個主動元件以及一顯示介質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 一第一偏光片,位於該第一基板,且包括: 一調色層,包括一柵線部,其中該調色層被配置為吸收部分波長的光線,以使在關閉狀態時的該顯示裝置的該第一偏光片與該裝飾層屬於相同色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86581.9A CN113917731B (zh) | 2020-10-12 | 2021-10-12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090330P | 2020-10-12 | 2020-10-12 | |
US63/090,330 | 2020-10-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15084A true TW202215084A (zh) | 2022-04-16 |
TWI797750B TWI797750B (zh) | 2023-04-01 |
Family
ID=8171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09121A TWI790565B (zh) | 2020-10-12 | 2021-03-15 | 透明顯示器 |
TW110110092A TWI759152B (zh) | 2020-10-12 | 2021-03-19 | 顯示器 |
TW110112815A TWI777480B (zh) | 2020-10-12 | 2021-04-08 | 調光系統 |
TW110112664A TWI795756B (zh) | 2020-10-12 | 2021-04-08 | 顯示裝置 |
TW110112663A TWI765646B (zh) | 2020-10-12 | 2021-04-08 | 雨滴感測設備及其驅動方法 |
TW110134583A TWI797750B (zh) | 2020-10-12 | 2021-09-16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09121A TWI790565B (zh) | 2020-10-12 | 2021-03-15 | 透明顯示器 |
TW110110092A TWI759152B (zh) | 2020-10-12 | 2021-03-19 | 顯示器 |
TW110112815A TWI777480B (zh) | 2020-10-12 | 2021-04-08 | 調光系統 |
TW110112664A TWI795756B (zh) | 2020-10-12 | 2021-04-08 | 顯示裝置 |
TW110112663A TWI765646B (zh) | 2020-10-12 | 2021-04-08 | 雨滴感測設備及其驅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6) | TWI79056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43171A (en) * | 1998-06-03 | 1999-08-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ead mounted displays utilizing reflection light valves |
KR100558950B1 (ko) * | 1999-05-17 | 2006-03-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의 하프미러 가변장치 |
JP4845336B2 (ja) * | 2003-07-16 | 2011-12-28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撮像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双方向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
US7477140B1 (en) * | 2003-12-26 | 2009-01-13 | Booth Kenneth C | See-through lighted information display |
TWI385613B (zh) * | 2008-03-19 | 2013-02-11 | Teco Nanotech Co Ltd | Perspective display device |
KR20120006507U (ko) * | 2011-03-14 | 2012-09-24 | 이병진 | 입체영상 표시 장치 |
CN103688212B (zh) * | 2011-05-21 | 2017-11-28 | 伊英克公司 | 电光显示器 |
KR20130115901A (ko) * | 2012-04-13 | 2013-10-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듀얼 모드 표시 장치 |
KR101919419B1 (ko) * | 2012-11-08 | 2018-11-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결정의 제조 방법 |
CN204389831U (zh) * | 2014-12-31 | 2015-06-10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电控调色单元及装置 |
CA2975423A1 (en) * | 2015-01-30 | 2016-08-0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testing chip and cassette |
CN204789597U (zh) * | 2015-02-17 | 2015-11-18 | 星宇资源公司 | 液相检测芯片 |
KR102559091B1 (ko) * | 2016-04-29 | 2023-07-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포토닉 크리스탈 광학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
JP6697146B2 (ja) * | 2016-07-26 | 2020-05-20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111630584B (zh) * | 2018-01-25 | 2022-09-27 | Agc株式会社 | 透明显示装置和具备透明显示装置的夹层玻璃 |
CN111670406A (zh) * | 2018-01-30 | 2020-09-1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液晶调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JP2021105627A (ja) * | 2018-04-11 | 2021-07-26 | 株式会社ポラテクノ | 防眩機能付き前面板、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 |
TWI693708B (zh) * | 2018-08-15 | 2020-05-1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顯示面板 |
CN210000219U (zh) * | 2019-01-30 | 2020-01-31 | 张丞第 | 一种夜间安全会车调光系统 |
CN110045502A (zh) * | 2019-03-23 | 2019-07-23 | 深圳京龙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 抬头显示器 |
JP6880134B2 (ja) * | 2019-09-20 | 2021-06-02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表示体 |
-
2021
- 2021-03-15 TW TW110109121A patent/TWI790565B/zh active
- 2021-03-19 TW TW110110092A patent/TWI759152B/zh active
- 2021-04-08 TW TW110112815A patent/TWI777480B/zh active
- 2021-04-08 TW TW110112664A patent/TWI795756B/zh active
- 2021-04-08 TW TW110112663A patent/TWI765646B/zh active
- 2021-09-16 TW TW110134583A patent/TWI797750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15390A (zh) | 2022-04-16 |
TWI777480B (zh) | 2022-09-11 |
TWI759152B (zh) | 2022-03-21 |
TWI795756B (zh) | 2023-03-11 |
TWI790565B (zh) | 2023-01-21 |
TW202215029A (zh) | 2022-04-16 |
TWI797750B (zh) | 2023-04-01 |
TW202215393A (zh) | 2022-04-16 |
TWI765646B (zh) | 2022-05-21 |
TW202215117A (zh) | 2022-04-16 |
TW202215072A (zh) | 2022-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04913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9000665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9568767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60499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3917731B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8010428A1 (zh) | 阵列基板、透明显示基板、透明显示装置和车辆 | |
KR20160015480A (ko) | 표시장치 | |
US20220128860A1 (en) | Reflective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5629365A (zh) | 线栅偏振器、包括其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70248814A1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20150003466A (ko) | 거울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TW201837558A (zh) | 反射偏光層、波長轉換層及液晶顯示裝置 | |
KR101429942B1 (ko) |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010030551A (ko) | 박막트랜지스터들을 향하는 광선을 차광막으로 차단하는투과액정패널 | |
US20070091232A1 (en) | Flexi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352242B (zh) | 实现虚拟图像的显示设备 | |
CN105446042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693172B2 (en) | Backlight unit,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8743324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9696577B2 (en) | Reflective type display device | |
TWI797750B (zh)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US1081684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KR20160066635A (ko) |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 |
WO2017170350A1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6293307A (ja) | 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反射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及び半透過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の反射層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