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4207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44207A TW202144207A TW109117745A TW109117745A TW202144207A TW 202144207 A TW202144207 A TW 202144207A TW 109117745 A TW109117745 A TW 109117745A TW 109117745 A TW109117745 A TW 109117745A TW 202144207 A TW202144207 A TW 20214420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cushion
- rear seat
- straddle
- vehicle body
- type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跨坐型車輛,包括一轉向龍頭、一第一車體、一第二車體、一前椅墊以及一後椅墊。第一車體連結於轉向龍頭及第二車體之間,第二車體包含一驅動模組。前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並靠近轉向龍頭。後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且位於前椅墊遠離轉向龍頭的一側,後椅墊連結於驅動模組;其中,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一控制訊號驅動後椅墊相對於第二車體運動,以改變後椅墊與前椅墊的相對位置。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特別關於一種具有椅墊可分離的跨坐型車輛。
現有跨坐型車輛椅墊設計多為固定形狀的椅墊,原車型在設計出廠時皆已設定好,因此椅墊形式及長度大多已固定,無法因應每次騎乘時後座的乘載乘客的身高及身形調整座椅。當身高較高的乘客乘坐後座時,可能會因後座的乘座空間不足而必須採以不舒適的乘坐姿勢,影響乘座的舒適感。而當身形較嬌小的乘客或孩童乘坐後座時,則會因為沒有離後座乘客較近距離或合適位置的扶手、或輔助而可能影響後座乘客的安全性。
另外,隨著近年來外送業的興起趨勢,許多騎士直接將自己現有的跨坐型車輛作為外送的交通工具,但目前外送箱形式皆需自行以綑綁的方式固定在後座扶手及椅墊上;如果跨坐型車輛的椅墊尺寸不夠,或是椅墊形式不適用時,騎士需將外送箱背在身上,造成行駛上的不方便及危險。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可提供更多元的乘載模式給騎士選擇,以提高騎乘者的舒適性兼顧安全性,已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可提供更多元的乘載模式給騎士選擇,同時提高騎乘者的舒適性兼顧安全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一種跨坐型車輛包括一轉向龍頭、一第一車體及一第二車體、一前椅墊以及一後椅墊。第一車體連結於轉向龍頭及第二車體之間,第二車體包含一驅動模組;前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並靠近轉向龍頭;後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且位於前椅墊遠離轉向龍頭的一側,後椅墊連結於驅動模組。其中,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一控制訊號驅動後椅墊相對於第二車體運動,以改變後椅墊與前椅墊的相對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導引機構,其設置於第二車體內,且後椅墊可滑動地設置於導引機構。其中,驅動模組適於依據第一控制訊號驅動後椅墊於導引機構上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滑動機構,其固接於後椅墊。其中,驅動模組適於依據第一控制訊號驅動後椅墊及滑動機構同步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導引機構或滑動機構包括至少一滑軌。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模組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轉動機構,其設置於第二車體內並連結於後椅墊,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驅動轉動機構以改變後椅墊相對於第二車體的一傾斜角度。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第一升降機構及一前扶手。第一升降機構設置於第二車體內;前扶手設置於第二車體並連結於第一升降機構,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三控制訊號驅動第一升降機構控制前扶手相對於第二車體的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後扶手,其設置於第二車體並連結於後椅墊相反於前椅墊之一端,且後椅墊與後扶手連動。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第二升降機構及一後靠枕。第二升降機構設置於第二車體內;後靠枕連結於後椅墊且位於後椅墊及後扶手之間,且後靠枕連結於第二升降機構並與後椅墊連動,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四控制訊號驅動第二升降機構控制後靠枕相對於第二車體的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前氣囊、一後氣囊以及一充氣模組。前氣囊設置於前椅墊內,後氣囊設置於後椅墊內。充氣模組設置於第二車體內並與前氣囊及後氣囊連結,充氣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五控制訊號對前氣囊充氣或洩氣,以及依據一第六控制訊號對後氣囊充氣或洩氣。
在一實施例中,充氣模組包括至少一充氣泵。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更包括一操控模組,其設置於轉向龍頭,並分別與驅動模組及充氣模組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轉向龍頭包括一車把手及一儀錶板,操控模組包括多個操控區塊,該些操控區塊設置於車把手及/或儀錶板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些操控區塊的外形及其排列方式分別對應於前椅墊、前扶手、後椅墊及後靠枕的外形及其相對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為燃油跨坐型車輛、電動跨坐型車輛、或油電混合跨坐型車輛。
承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跨坐型車輛中,藉由前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並靠近轉向龍頭,後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且位於前椅墊遠離轉向龍頭的一側,後椅墊連結於驅動模組,且驅動模組可依據第一控制訊號驅動後椅墊相對於第二車體運動,以改變後椅墊與前椅墊的相對位置的結構設計,再依使用需求選擇性控制前氣囊、後氣囊、導引機構、轉動機構、第一升降機構、第二升降機構、前扶手、後扶手、後靠枕、充氣模組及操控模組,使得本發明的跨坐型車輛可以提供更多元的乘載模式給騎士選擇,同時可提高騎乘者的舒適性兼顧安全性。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實施例的跨坐型車輛,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本發明的跨坐型車輛可為燃油跨坐型車輛、電動跨坐型車輛、或油電混合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制。
圖1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跨坐型車輛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的局部示意圖,圖1C及圖1D分別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的功能方塊示意圖,而圖1E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的操控模組的配置示意圖。在圖1C及圖1D中,兩個方塊之間的連接只是說明其相對關係,其連接方式於此不加以限制。
請參照圖1A至圖1E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括一第一車體10、一轉向龍頭11、一第二車體12、一前椅墊13、一後椅墊14以及一驅動模組16。另外,本實施例的跨坐型車輛1還可包括一前氣囊131、一後氣囊141、一導引機構15a、一轉動機構15b、一第一升降機構15c、一第二升降機構15d、一前扶手17a、一後扶手17b、一後靠枕18、一充氣模組19及一操控模組20。
第一車體10連結於轉向龍頭11及第二車體12之間。轉向龍頭11藉由旋轉以改變跨坐型車輛1行進的方向,轉向龍頭11設置於第一車體10且包括至少一車把手111及儀錶板。第二車體12內安裝有動力機件(例如引擎或馬達、濾清器、化油氣、…等動力機件及其他必要元件、電路),第二車體12內也包含驅動模組16。
前椅墊13及後椅墊14設置於第二車體12。前椅墊13靠近轉向龍頭11,且後椅墊14位於前椅墊13遠離轉向龍頭11的一側,後椅墊14連結於驅動模組16。其中,驅動模組16適於依據一第一控制訊號C1驅動後椅墊14相對於第二車體12運動以改變後椅墊14與前椅墊13的相對位置。
如圖1B及圖1C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導引機構15a設置於第二車體12內,且後椅墊14可滑動地設置於導引機構15a。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後椅墊14可透過導引機構15a調整其相對於前椅墊13的位置。當驅動模組16依據第一控制訊號C1驅動後椅墊14於導引機構15a上相對前椅墊13往後側移動時,後椅墊14即處於延展狀態,此時,後椅墊14與前椅墊13之間間隔一距離(可參考圖3或圖5B);在後椅墊14未延展的狀態下,後椅墊14鄰接於前椅墊13(可參考圖1A)。於此,導引機構15a例如但不限於包括至少一滑軌。除了滑軌之外,導引機構15a還可包括例如滑塊、及/或連接配件。本實施例的導引機構15a是以包括有兩條滑軌為例。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跨坐型車輛可不具有導引機構15a,而是具有滑動機構(未繪示),後椅墊14設置於滑動機構上而與滑動機構固接。因此,驅動模組16依據第一控制訊號C1驅動後椅墊14移動時,滑動機構也跟著後椅墊14同步移動(於此實施例之第二車體12需具備與滑動機構相對應的構件,例如軌道,使滑動機構可於該構件上滑動)。於此,滑動機構例如但不限於包括至少一滑軌,及其相關配件。
驅動模組16位於第二車體12的內部。驅動模組16可包括至少一個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例如但不限於為馬達(例如電動馬達或油壓馬達)。除了驅動單元161(如馬達)之外,驅動模組16還可包括與驅動單元161連結的例如連接件、減速齒輪、…等相關構件,本發明不限制。如圖1C所示,本實施例之驅動模組16可依據第一控制訊號C1驅動後椅墊14於導引機構15a上運動,以改變後椅墊14與前椅墊13的相對位置(亦即後椅墊14的前後移動調整),藉此提供後座乘客較足夠的乘坐空間,提高乘座的舒適性。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前椅墊13不會前後移動,但後椅墊14可依據騎乘者的使用需求透過驅動單元161(如馬達)推動而於導引機構15a上移動,使後椅墊14處於延展狀態而與前椅墊13分離,藉此提供更多元的乘載模式給騎士選擇,提高騎乘者的舒適性兼顧安全性。
後扶手17b設置於第二車體12並連結於後椅墊14相反於設置前椅墊13之一端,且後椅墊14與後扶手17b連動。本實施例的後扶手17b例如可由第二車體12內部往第二車體12的後側伸出,當後椅墊14移動時可帶動後扶手17b移動。因此,後椅墊14往後側移動而處於延展狀態的同時,可連動後扶手17b也往後側移動,避免對後椅墊14產生機構干涉。
轉動機構15b設置於第二車體12內,並連結於後椅墊14。而驅動模組16適於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C2驅動轉動機構15b以改變後椅墊14相對於第二車體12的一傾斜角度。轉動機構15b例如但不限於包括轉軸,及/或相關連接配件。
第一升降機構15c設置於第二車體12內,而前扶手17a設置於第二車體12內,並連結於第一升降機構15c。其中,驅動模組16適於依據一第三控制訊號C3驅動第一升降機構15c控制前扶手17a相對於第二車體12的高度。於本實施例中,如圖1A至圖1C所示,在後椅墊14與前椅墊13未分離前(亦即後椅墊14未處於延展狀態時),前扶手17a係隱藏於後椅墊14底下;當後椅墊14處於延展狀態時,前扶手17a可透過第一升降機構15c升起,藉此提供後座乘客使用。如果要將後椅墊14回復至未延展的狀態時,則要先讓前扶手17a下降,後椅墊14才可回復至原先位置。於其他實施例中,前扶手17a可外露設置於前椅墊13與後椅墊14之間,於此不加以限制。
第二升降機構15d設置於第二車體12內,而後靠枕18連結於後椅墊14且位於後椅墊14及後扶手17b之間,且後靠枕18連結於第二升降機構15d並與後椅墊14連動。於此,後靠枕18設置於第二車體12連結於後椅墊14相反於前扶手17a之一端。其中,驅動模組16適於依據一第四控制訊號C4驅動第二升降機構15d控制後靠枕18相對於第二車體12的高度。於此,可依照後座乘客的身形調整後靠枕18的高度,給予乘客背部適當的支撐,提高安全性及舒適性。前述的第一升降機構15c及第二升降機構15d例如但不限於包括齒輪、齒條或其他機構件。藉由驅動模組16的驅動單元161可驅動第一升降機構15c、第二升降機構15d,進而連動前扶手17a、後靠枕18上升或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後椅墊14往後移動而處於延展狀態的同時,為了避免機構干涉,後椅墊14移動的同時可一起連動後靠枕18及/或後扶手17b往後側移動。於此,可依據不同的操作模式而有不同的連動方式。例如後椅墊14移動的同時可連動後靠枕18及後扶手17b往後側一起移動;或者,後椅墊14移動的同時只連動後靠枕18往後側移動,待後靠枕18與後扶手17b往後側移動且要開始產生機構干涉之前,後扶手17b再一起移動,本發明不限制。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一個驅動單元161完成後椅墊14的移動及水平傾角改變、以及前扶手17a、後靠枕18的升降。不過,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驅動模組16的驅動單元161(如馬達)的數量也可以是複數個,以因應不同機構的作動。例如,其中一個驅動單元161可作為後椅墊14移動的動力之用,另一個驅動單元161可作後椅墊14的傾角調整之用,又一個驅動單元161可作為前扶手17a的升降之用,再一個驅動單元161可作為後靠枕18的升降之用;或者,前扶手17a與後靠枕18的升降僅使用一個驅動單元161,本發明皆不限制。
請再參照圖1B及圖1D所示,前氣囊131設置於前椅墊13內,而充氣模組19設置於第二車體12內,並透過管路與前氣囊131連結。其中,充氣模組19可適於依據一第五控制訊號C5控制充氣模組19對前氣囊131充氣或洩氣,藉此增加或降低前椅墊13的厚度,提高乘坐的安全性及舒適性。
後氣囊141設置於後椅墊14內,且充氣模組19還可透過管路與後氣囊141連結。其中,充氣模組19更可適於依據一第六控制訊號C6控制充氣模組19對後氣囊141充氣或洩氣,藉此增加或降低後氣囊141的厚度,提高乘坐的安全性及舒適性。充氣模組19可例如但不限於包括至少一充氣泵191、連接管路、接頭、洩壓閥等機件,以因應前氣囊131和後氣囊141的充氣或洩氣。在一些實施例中,充氣泵191可以只有一個;或者,充氣泵191也可以有二個,以個別因應前氣囊131和後氣囊141的充氣或洩氣,本發明不限制。
請參照圖1A至圖1E所示,操控模組20設置於轉向龍頭11並分別與驅動模組16及充氣模組19電性連接。操控模組20可包括至少一操控區塊,並可分別用以輸出第一控制訊號C1、第二控制訊號C2、第三控制訊號C3、第四控制訊號C4至驅動模組16,以因應後椅墊14的前後及水平傾角調整、前扶手17a、後靠枕18的升降調整(圖1C);操控模組20還可輸出第五控制訊號C5、第六控制訊號C6至充氣模組19,以因應前椅墊13及後椅墊14的厚度調整(圖1D)。於此,操控模組20可設置於車把手111或儀錶板上。如圖1E所示,本實施例是以操控模組20包括四個操控區塊201a、201b、201c、201d,並設置於車把手111上為例,藉此方便騎士操作。除了操控區塊201a、201b、201c、201d之外,操控模組20還可包括其他的操控區塊(未繪示)及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可與該些操控區塊電性連接,並可接收該些操控區塊所輸出的控制訊號(例如C1~C6),並且可將這些該些控制訊號分別傳送至驅動模組16與充氣模組19,或是傳送至其他的控制部件,以產生對應的控制動作。控制單元例如但不限於包括控制IC、及/或其他的控制元件、配件、或線路等。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E所示,操控區塊201a、201b、201c、201d的外形及其排列方式分別對應於前椅墊13、前扶手17a、後椅墊14及後靠枕18的外形及其相對位置,以達到直覺操作的目的。具體來說,操控區塊201a、201b、201c、201d的排列順序與前椅墊13、前扶手17a、後椅墊14及後靠枕18的排列順序對應相同,且操控區塊201a、201b、201c、201d的形狀對應於前椅墊13、前扶手17a、後椅墊14及後靠枕18的側視形狀。於此,請參照圖1A至圖1E所示,操控區塊201a可上下方向推動以輸出第五控制訊號C5,以透過充氣泵191對前氣囊131充氣或洩氣,藉此增加或減少前椅墊13的厚度。另外,操控區塊201b可上下方向推動以輸出第三控制訊號C3,以透過驅動單元161及第一升降機構15c推動前扶手17a上升或下降。另外,操控區塊201c可分別朝四個方向推動:上下方向的推動可輸出第六控制訊號C6,左右方向的推動可輸出第一控制訊號C1。其中,上下方向的推動時可透過充氣泵191對後氣囊141充氣或洩氣,藉此增加或減少後椅墊14的厚度,而左右方向的推動可透過驅動單元161及導引機構15a調整後椅墊14與前椅墊13之間的距離。此外,操控區塊201d可分別朝四個方向推動:上下方向的推動可輸出第四控制訊號C4,左右方向的推動可輸出第一控制訊號C1。其中,上下方向的推動時可透過驅動單元161及第二升降機構15d調整後靠枕18的高度,而左右方向的推動時可透過驅動單元161及導引機構15a調整後椅墊14與前椅墊13之間的距離,進而連動後靠枕18和後扶手17b的前後位置。
請參照圖2至圖6B所示,其分別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在不同使用情境示意圖,以下說明請一併搭配圖1B至1E所示。
如圖1D、圖1E及圖2所示,在單人騎乘模式時,前椅墊13、後椅墊14為初始設定,(初始設定可隨個人需求而改變),例如前椅墊13與後椅墊14鄰接,且使用者可推動操控區塊201a往上側方向移動以輸出第五控制訊號C5,充氣模組19則透過充氣泵191依據第五控制訊號C5對前氣囊131充氣,藉此增加前椅墊13的厚度,提高騎士乘座時的舒適性。
另外,如圖1C、圖1E及圖3所示,當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的乘客要乘坐時,後椅墊14可呈延展狀態。其中,當使用者推動操控區塊201c往右側方向移動時,操控區塊201c可發出第一控制訊號C1並傳送至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則依據第一控制訊號C1驅動導引機構15a推動後椅墊14往跨坐型車輛1的後側延展,同時後扶手17b和後靠枕18也會隨著後椅墊14的延展跟著向後側延伸,藉此可提供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的乘客有較足夠的乘坐空間,提高乘座的舒適性。
另外,如圖1C、圖1E及圖4所示,在後座有乘客(例如小孩)並且有後靠枕18倚靠的需求時,位於後椅墊14後側的後靠枕18可操控而升起。其中,當使用者推動操控區塊201d往上側方向移動時,操控區塊201d可發出第四控制訊號C4並傳送至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則依據第四控制訊號C4透過第二升降機構15d推動後靠枕18升高。於此,可依照乘客的身形調整後靠枕18的高度,給予後座乘客背部適當的支撐,提高安全性及舒適性。
另外,如圖1C、圖1E、圖5A及圖5B所示,當後座乘客有前扶手17a的使用需求時,可在後椅墊14延展狀態下,將原本位於前椅墊13及後椅墊14下方的前扶手17a升起。其中,當使用者推動操控區塊201b往上側方向移動時,操控區塊201b可發出第三控制訊號C3並傳送至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則依據第三控制訊號C3透過第一升降機構15c將前扶手17a升高至合適位置,以提供後座乘客使用。
此外,如圖1C、圖1D、圖1E、圖6A及圖6B所示,當騎乘模式為載貨狀態時,可在後椅墊14延展狀態下,調整後椅墊14相對於第二車體12的傾斜角度,及/或後椅墊14的厚度。其中,當使用者推動(轉動)控制轉動機構15b的某一個操控區塊(未繪示)時,該操控區塊可發出第二控制訊號C2並傳送至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則依據第二控制訊號C2驅動轉動機構15b調整後椅墊14相對於第二車體12的傾斜角度(即後椅墊14的水平傾角)。另外,當使用者推動操控區塊201c往上側方向移動時,操控區塊201c可發出第六控制訊號C6,充氣模組19則透過充氣泵191依據第六控制訊號C6對後氣囊141充氣,進而利用位於後椅墊14內的後氣囊141來調整後椅墊14的厚度。再者,當使用者推動操控區塊201d往上側方向移動時,操控區塊201d可發出第四控制訊號C4並傳送至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則依據第四控制訊號C4透過第二升降機構15d調整後靠枕18的高度,讓貨箱置於後椅墊14和後靠枕18上方時,貨箱與地面可以保持水平狀態,藉此可以減低貨品在騎乘過程中傾倒的可能性。在此模式下,使用者亦可推動操控區塊201b往上側方向移動,操控區塊201b可發出第三控制訊號C3並傳送至驅動單元161,驅動單元161則依據第三控制訊號C3透過第一升降機構15c將前扶手17a升高至合適位置,如此,前扶手17a和後扶手17b便可以做為貨箱的綑綁處,加強貨箱安裝的穩固性。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跨坐型車輛中,藉由前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並靠近轉向龍頭,後椅墊設置於第二車體且位於前椅墊遠離轉向龍頭的一側,後椅墊連結於驅動模組,且驅動模組可依據第一控制訊號驅動後椅墊運動,以改變後椅墊與前椅墊的相對位置的結構設計,再依使用需求選擇性控制前氣囊、後氣囊、導引機構、轉動機構、第一升降機構、第二升降機構、前扶手、後扶手、後靠枕、充氣模組及操控模組,使得本發明的跨坐型車輛可以提供更多元的乘載模式給騎士選擇,同時可提高騎乘者的舒適性兼顧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中。
1:跨坐型車輛
10:第一車體
11:轉向龍頭
111:車把手
12:第二車體
13:前椅墊
131:前氣囊
14:後椅墊
141:後氣囊
15a:導引機構
15b:轉動機構
15c:第一升降機構
15d:第二升降機構
16:驅動模組
161:驅動單元
17a:前扶手
17b:後扶手
18:後靠枕
19:充氣模組
191:充氣泵
20:操控模組
201a,201b,201c,201d:操控區塊
C1:第一控制訊號
C2:第二控制訊號
C3:第三控制訊號
C4:第四控制訊號
C5:第五控制訊號
C6:第六控制訊號
圖1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跨坐型車輛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的局部示意圖。
圖1C及圖1D分別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圖1E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的操控模組的配置示意圖。
圖2至圖6B分別為圖1A所示的跨坐型車輛在不同使用情境示意圖。
1:跨坐型車輛
10:第一車體
11:轉向龍頭
12:第二車體
13:前椅墊
14:後椅墊
17b:後扶手
18:後靠枕
Claims (15)
- 一種跨坐型車輛,包括: 一轉向龍頭; 一第一車體及一第二車體,該第一車體連結於該轉向龍頭及該第二車體之間,該第二車體包含一驅動模組; 一前椅墊,設置於該第二車體並靠近該轉向龍頭;以及 一後椅墊,設置於該第二車體且位於該前椅墊遠離該轉向龍頭的一側,該後椅墊連結於該驅動模組,該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一控制訊號驅動該後椅墊相對於該第二車體運動,以改變該後椅墊與該前椅墊的相對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導引機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內,且該後椅墊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導引機構, 該驅動模組適於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驅動該後椅墊於該導引機構上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滑動機構,固接於該後椅墊,該驅動模組適於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驅動該後椅墊及該滑動機構同步移動。
- 如請求項2或3所述的跨坐型車輛,其中該導引機構或該滑動機構包括至少一滑軌。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其中該驅動模組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轉動機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內並連結於該後椅墊,該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驅動該轉動機構,以改變該後椅墊相對於該第二車體的一傾斜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第一升降機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內;以及 一前扶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並連結於該第一升降機構,該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三控制訊號驅動該第一升降機構控制該前扶手相對於該第二車體的高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後扶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並連結於該後椅墊相反於該前椅墊之一端,且該後椅墊與該後扶手連動。
- 如請求項8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第二升降機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內;及 一後靠枕,連結於該後椅墊且位於該後椅墊及該後扶手之間,且該後靠枕連結於該第二升降機構並與該後椅墊連動,該驅動模組適於依據一第四控制訊號驅動該第二升降機構控制該後靠枕相對於該第二車體的高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前氣囊,設置於該前椅墊內; 一後氣囊,設置於該後椅墊內;以及 一充氣模組,設置於該第二車體內並與該前氣囊及該後氣囊連結,該充氣模組適於依據一第五控制訊號對該前氣囊充氣或洩氣,以及依據一第六控制訊號對該後氣囊充氣或洩氣。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跨坐型車輛,其中該充氣模組包括至少一充氣泵。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操控模組,設置於該轉向龍頭並分別與該驅動模組及該充氣模組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跨坐型車輛,其中該轉向龍頭包括一車把手及一儀錶板,該操控模組包括多個操控區塊,該些操控區塊設置於該車把手及/或該儀錶板。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跨坐型車輛,更包括: 一前扶手,設置於該第二車體內且位於該前椅墊與該後椅墊之間;及 一後靠枕,設置於該第二車體連結於該後椅墊相反於該前扶手之一端,該些操控區塊的外形及其排列方式分別對應於該前椅墊、該前扶手、該後椅墊及該後靠枕的外形及其相對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坐型車輛,其為燃油跨坐型車輛、電動跨坐型車輛、或油電混合跨坐型車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7745A TWI723889B (zh) | 2020-05-27 | 2020-05-27 | 跨坐型車輛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7745A TWI723889B (zh) | 2020-05-27 | 2020-05-27 | 跨坐型車輛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23889B TWI723889B (zh) | 2021-04-01 |
TW202144207A true TW202144207A (zh) | 2021-12-01 |
Family
ID=7660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7745A TWI723889B (zh) | 2020-05-27 | 2020-05-27 | 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238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83437B (zh) * | 2021-04-12 | 2022-11-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坐墊調整系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0232U (en) * | 1998-07-16 | 2001-08-11 | Yang Shiau Lei | Concealed chair backrest for motorbike |
TWM519605U (zh) * | 2015-12-01 | 2016-04-01 | 明新科技大學 | 模組化機車座墊 |
JP6411410B2 (ja) * | 2016-07-04 | 2018-10-2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
-
2020
- 2020-05-27 TW TW109117745A patent/TWI723889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23889B (zh) | 2021-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40171B2 (en) | Adjustable firmness vehicle seat | |
US7562934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ble seating | |
US9045063B2 (en) | Articulating seat bolsters | |
KR102602914B1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 조절 장치 | |
CN211892924U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US20150321588A1 (en) | Seat with pneumatic headrest and thigh adjustment | |
CN101011982B (zh) | 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 | |
CN109927592B (zh) | 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 |
CN111391732B (zh) | 用于车辆座椅头枕的颈托模块 | |
US10829008B2 (en) | Vehicle seat | |
JP3785944B2 (ja) | 車両用の操作部配置構造 | |
CN207875438U (zh) | 一种汽车座椅 | |
TW202144207A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6769316B2 (ja) |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 | |
CN112224105A (zh) | 一种可调节的气袋式头枕及座椅 | |
JP4501581B2 (ja) | 自動車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 |
CN115107593B (zh) | 一种座舱布置结构、座舱布置控制方法以及汽车 | |
KR20100041331A (ko) | 자동차용 시트백의 사이드 볼스터장치 | |
JP2013163402A (ja) | 車両用後席シート | |
KR20240069164A (ko) | 편리성이 우수한 차세대 자동차 시트 | |
CN218640721U (zh) | 车辆座椅及车辆 | |
KR102338310B1 (ko) | 차량용 시트 | |
JP6916084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 |
JP4095008B2 (ja) | 乗り物用座席 | |
KR100551769B1 (ko) | 자동차의 시트트랙 연동형 시트 틸트장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