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3591A -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 Google Patents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3591A
TW202143591A TW110114871A TW110114871A TW202143591A TW 202143591 A TW202143591 A TW 202143591A TW 110114871 A TW110114871 A TW 110114871A TW 110114871 A TW110114871 A TW 110114871A TW 202143591 A TW202143591 A TW 2021435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old half
stop body
guide
crim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湯瑪士 葛洛克斯艾森
羅曼 新塞爾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韋扎格有限責任兩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韋扎格有限責任兩合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韋扎格有限責任兩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3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35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46Clip clamping hand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2Hand tools for cri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兩個模具半部單元(2,3)的壓接鉗模具(1)。所述模具半部單元(2,3)在壓接行程上借助於導向裝置(51)彼此相對被導向。模具半部(5)的壓接面(40,41)由相互配合的肋(37)的端側形成。該導向裝置(51)具有導向杆(43)和/或導向缺口(50),該導向杆由一個肋(37)的端側的增厚部(42)形成,該導向缺口由將兩個肋(37)相互連接的導向缺口區域(45)形成。所述壓接鉗模具(1)在壓接鉗中使用,該壓接鉗例如可以用於擠壓電纜芯線端套。

Description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接鉗模具,其預計在壓接鉗中使用。該壓接鉗模具具有兩個模具半部單元,這些模具半部單元的壓接面限定模具容納部的邊界,在所述模具容納部中可插入工件,該工件應在這些模具半部單元的壓接面之間被壓接。例如,該壓接鉗模具被用來擠壓工件,該工件是具有佈置在其中的電纜的電纜芯線端套(具有或不具有絕緣套圈)。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此類壓接鉗模具的壓接鉗。
文獻EP 0 516 598 B1公開了一種具有兩個模具半部單元的壓接鉗模具。這些模具半部單元分別通過壓接鉗的鉗顎的支承眼中的擺動栓可圍繞垂直於鉗顎的擺動平面的擺動軸線擺動地支承在鉗顎上。這些模具半部單元分別在一個模具的一側具有導向杆以及在該模具半部的另一側具有構造為導向孔的導向缺口。於是,一個模具半部單元的導向杆在另一個模具半部單元的配屬的導向孔中可移動地在壓接軸線的方向上被引導,由此形成扭轉固定裝置,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在壓接行程上通過該扭轉固定裝置相對於彼此被引導。在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的通過該扭轉固定裝置預給定的相對位置中,可實現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圍繞一旋轉軸線的共同扭轉,該旋轉軸線同軸於所述壓接軸線。於是,視模具半部單元圍繞該旋轉軸線的旋轉角度而定,可以實現由這兩個模具半部限定邊界的模具容納部的縱軸線到第一旋轉位態中以及到第二旋轉位態中的定向,在該第一旋轉位態中,模具容納部在壓接鉗的縱向方向上取向並且在鉗顎的擺動平面中延伸,在該第二旋轉位態中,模具容納部垂直於鉗顎擺動平面取向。在所述第一旋轉位態中,工件可以從前面插入到壓接鉗並且插入到該壓接鉗的模具容納部中,而在所述第二旋轉位態中,工件可從側面插入到該模具容納部中。
本發明的任務在於,建議一種壓接鉗,其特別是在以下方面得到改進: -模具半部、模具容納部和壓接面的構型,和/或 -擴展可利用該壓接鉗模具壓接的工件的可能性,和/或 -模具半部的結構構型,和/或 -導向裝置、特別是抗扭轉裝置的構型,和/或 -可對於模具半部採用的製造方法,和/或 -壓接鉗模具的構件的不同支承裝置的構型,和/或 -裝配的簡化,和/或 -可靠地確保壓接鉗模具的期望的運行位態。此外,本發明的任務在於,建議一種具有相應改進的壓接鉗模具的壓接鉗。
根據本發明,本發明的任務通過優選實施例的特徵來解決。由可選實施例中可以得出本發明的其他優選的設計方案。
本發明建議一種具有兩個模具半部單元的壓接鉗模具。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借助於一導向裝置在壓接行程上彼此相對被導向。這些模具半部單元分別具有一模具半部,該模具半部形成壓接面,該壓接面直接與工件相互作用,用於將壓接力施加到該工件上。在本發明的壓接鉗模具中,該導向裝置具有至少一個保持在一個模具半部單元上的導向杆。該導向杆在另一個模具半部單元的導向缺口中被導向。在此,該導向杆和該導向缺口可以具有任意的橫截面,只要能夠確保在壓接行程上對它們進行縱向導向即可。優選地,該導向杆和該導向缺口具有(部分)圓形的橫截面。
也可能的是,設置兩個導向杆,它們在相應的導向缺口中被導向。在此,可以將兩個導向杆設置在一個模具半部單元中,而兩個導向缺口則佈置在另一個模具半部單元中。但是也可能的是,各模具半部單元分別具有導向杆和導向缺口。
根據EP 0 516 598 B1,模具半部笨重地構造有大面積的壓接面。EP 0 516 598 B1中的壓接面在此連續地構成。EP 0 516 598 B1中的一個模具半部的連續的壓接面凸出地構成,而EP 0 516 598 B1中的另一個模具半部的壓接面凹下地構成。相反,根據本發明建議,在具有導向裝置的模具半部單元(例如相應於EP 0 516 598 B1)中採用另一類型的模具半部,即分別具有多個肋的模具半部。於是,該模具半部的肋配合到彼此中並且具有配合延伸尺寸,該配合延伸尺寸在壓接行程上變化。在該情況下,所述模具半部的壓接面由所述肋的端側形成。由此,該類型的模具半部不產生工件在模具半部之間的大面積的連續擠壓,而是該擠壓在模具半部的間隔開的肋的端側的區域中在多個相互間隔開佈置的部分區域中進行。對於一種特別類型的工件、特別是對於具有電纜的電纜芯線端套的擠壓而言,這種模具半部的採用已經被證實是有利的。具有這種相互配合的肋的模具半部例如由本申請人的名稱為“CS 10-AE 22”的工具或者由文獻EP 3 179 580 A1、US 4,283,933 A和US 6,151,950 A公開。出乎意料地發現,這種已知的、具有相互配合的肋的模具半部也可以針對例如由EP 0 516 598 B1公開的、具有模具半部單元的導向裝置的壓接鉗模具採用。
根據EP 0 516 598 B1,模具半部具有基板,一模具從該基板朝另一模具半部的方向延伸。根據EP 0 516 598 B1,該模具板在該模具的一側具有導向缺口,而根據EP 0 516 598 B1在模具輪廓體的另一側將導向杆固定在該基板上。與此不同地,對於本發明的第一變體,導向杆由一個模具半部的至少一個肋的增厚的端部區域形成。導向杆與模具半部的該至少一個肋的連接可以替換或累加於該導向杆與基板的連接進行。但是,通過由該至少一個肋的增厚的端部區域來形成導向杆,得到了特別緊湊的設計方案。可能的是,簡化製造,因為該導向杆可以作為該至少一個肋的整體組成部分來製造。也可能的是,由此可降低裝配耗費並且降低該壓接鉗模具的構件多樣性。相反,該導向杆可以至少在該肋的延伸尺寸的一部分上在壓接軸線的方向上連接至該肋的板形基體,由此可以得到特別剛性的支撐。由此,該導向杆不是自由懸伸地保持在基板上,從而可能提高導向精度並且提高其機械強度。
替換或累加地,對於本發明的第二變體也可能的是,導向缺口由一導向缺口區域或連接區域形成,該導向缺口區域或連接區域佈置在至少一個肋的端部區域中並且優選將一個模具半部的兩個肋的端部區域相連。在該情況下,該導向缺口區域形成至少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並且形成由該導向面限界的導向缺口,其中,該導向缺口在橫截面中邊緣開放,即朝兩個肋之間的中間空間的方向開放。於是,該導向缺口區域具有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所述導向杆在該導向面上被引導。在此,該圓柱扇段具有大於180°(優選大於200°、大於220°、大於240°、大於260°、大於280°)的圓柱扇段角度,這可導致的結果是,借助於該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可以在橫向於導向軸線的平面中在正交方向上實現支撐。通過將該導向缺口區域連接至兩個肋可確保非常剛性的支撐。
這些模具半部(以及該壓接鉗模具的其他結構元件)可以借助於任意的製造方法製造,例如借助於鑄造方法、注射成型方法和/或材料去除或銑削的製造方法。對於本發明的一個特別的建議,將模具半部構造為粉末注射成型件。粉末注射成型方法也被稱為PIM方法(對應於英語powder injection moulding)或MIM方法(對應於英語metal injection moulding),該粉末注射成型方法涉及的是用於製造金屬構件的成型方法。在粉末注射成型方法中,將細密的金屬粉末與有機粘合劑混合並且在注射成型機中成型。接下來去除該有機溶劑並且將該構件在高溫下在熔爐中燒結。在以注射成型方法製造之後可能還可以進行任意的再加工。已經表明,對於模具半部和多個相互平行佈置的肋和/或導向裝置的複雜幾何形狀的製造而言,粉末注射成型方法是有利的。
對於本發明的另一建議,至少一個模具半部單元具有支承部分。借助于該支承部分能夠將該模具半部單元可擺動地裝配在配屬的鉗顎上。在此,該裝配以垂直於鉗顎的擺動平面佈置的擺動軸線進行。在充分利用通過兩個模具半部單元的擺動軸線預先給定的自由度的情況下,可以在鉗顎上如此進行模具半部單元相互間的定向,以至於導向杆同軸於導向缺口佈置,由此使得模具半部單元相互間的插入可以一方面隨著導向杆進入到導向缺口中並且必要時另一方面隨著所述肋配合到彼此中來實現。
原則上,該支承部分可以根據EP 0 516 598 B1構造為擺動栓,該擺動栓容納在鉗顎的支承眼中。對於本發明的另一建議,如果該支承部分具有支承體,則得到特別簡單的裝配,並且減少了所需要的結構元件。在該情況下,該支承體具有一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該導向面具有導向直徑。此外,該支承體還具有一放置面。在該放置面的區域中,該支承體的延伸尺寸小於該導向直徑。然後,如果應通過該鉗顎的在橫截面中邊緣開放的支承眼的邊緣開口放入該支承體,則將該支承部分的支承體如此扭轉,以至於可以將該支承體在該放置面的區域中以較小的延伸尺寸通過該邊緣開口放置到支承眼中。然後,如果該支承體處於該支承眼中,則將該支承體如此扭轉,以至於該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的較大的導向直徑發揮作用,由此使得該支承體不再能從該邊緣開口中脫出。為了該目的,該鉗顎的支承眼的邊緣開口具有延伸尺寸,該延伸尺寸小於所述導向直徑並且大於所述支承體在放置面區域中的延伸尺寸。
對於該壓接鉗模具的一個構型,該模具半部單元具有保持體,該保持體也可以形成所述支承部分或者該保持體也可以保持所述支承部分。對於該實施方式,該模具半部通過一旋轉軸承支承在該保持體上。在此,該旋轉軸承具有旋轉軸線,該旋轉軸線平行於所述導向杆和/或所述導向缺口的導向軸線取向。由此,該旋轉軸線平行於或同軸於所述導向裝置的導向軸線。在此,該旋轉軸線可以與壓接鉗的壓接軸線一致。借助於該旋轉軸承可以確保的是,模具半部單元相對於鉗顎的共同扭轉如此進行,以至於工件能夠在不同的方向上插入到模具容納部中,從而可以實現工件例如從前面或從側面的插入。
也可能的是,在該保持體與該模具半部之間設有一限位裝置或鎖定裝置。於是,該限位裝置或鎖定裝置將該模具半部限位或鎖定在該保持體與該模具半部之間圍繞該旋轉軸線預先確定的相對旋轉角度中。由此,該限位裝置或鎖定裝置可以確保該壓接鉗模具的運行位態。在此,限位可以通過用戶圍繞所述旋轉軸線施加足夠大的旋轉力來解除,而鎖定不能單純通過圍繞所述旋轉軸線施加扭矩來解除,而是必須附加地手動操作一解鎖元件。
在此,可能的是,該保持體和該模具半部具有導向面。該導向面垂直於所述旋轉軸線取向。在圍繞該旋轉軸線旋轉期間,該保持體和該模具半部在該導向面上彼此相對被導向。另一方面,通過該導向面也可以實現壓接力在該保持體與該模具半部之間的支撐。在該情況下,一個導向面具有缺口。於是,一限位元件或鎖定元件佈置在該缺口中,該限位元件或鎖定元件通過一預緊的彈簧加載。於是,另一個導向面具有限位缺口或鎖定缺口。於是,在該模具半部相對於該保持體預先確定的相對旋轉角度中,所述限位元件或鎖定元件(至少部分地)佈置在配屬的限位缺口或鎖定缺口中,由此提供限位或鎖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結構簡單但可靠地提供限位或鎖定。
原則上,用於將保持體相對於模具半部可旋轉地支承的旋轉軸承可以任意地構造。對於本發明的一個建議,為了形成該旋轉軸承,保持體具有一支承凸部。該支承凸部平行於所述模具半部單元的導向杆和/或導向缺口的導向軸線取向。該支承凸部延伸穿過該模具半部的旋轉支承孔並且具有軸向保險元件。於是,該模具半部的材料區域可以被捕獲在該保持體的基體或基板與該軸向保險元件之間,由此防止該支承凸部從該模具半部的旋轉支承孔中軸向脫出。例如,該模具半部可以在面向保持體的端側與所述壓接面之間具有側縫隙。於是,該支承凸部的端部區域可以具有環槽。於是,在該支承凸部放置到模具半部的旋轉支承孔中的狀態下,該支承凸部的端側的環槽可以通過該側縫隙被觸及並且然後可以將一構造為保險環的軸向保險元件通過該側縫隙插入並且卡在該環槽上。
對於一些構型期望的是,在壓接鉗或壓接鉗模具上提供一放入止擋,通過該放入止擋可以提供用於將工件放入到模具容納部中的放入輔助。優選地,通過放入止擋可以預先給出將工件沿工件縱軸線的方向在模具容納部的縱軸線的方向上放入到模具容納部中的遠近程度。對於本發明的一個建議,該放入止擋設置在模具半部單元上,也可能的是,該放入止擋設置在模具半部上或者由該模具半部一體地形成。當該模具半部通過旋轉軸承圍繞平行於壓接軸線取向的旋轉軸線相對於保持體可扭轉地被支承時,這例如是具有優點的。然後,對於該構型,如果改變該保持體與模具半部之間的旋轉角度,則該放入止擋一同扭轉,這具有的優點是,可以與由用戶設定或使用的相對旋轉角度無關地使用該放入止擋。
本發明還包括以下一些實施方式,在這些實施方式中,僅僅一個放入止擋佈置在相對於模具半部單元或模具半部固定的位置中。也可能的是,該放入止擋是可調節的。對於該壓接鉗模具的一個特別的構型,存在一止擋體,尤其止擋盤。如果下面提及了止擋盤,則其也可以涉及任意其他的可扭轉的止擋體(並且反之亦然)。該止擋體通過止擋體旋轉軸承可圍繞一止擋體旋轉軸線旋轉地支承在一個模具半部上。該止擋體旋轉軸線平行於或同軸於該模具容納部的縱軸線或容納軸線取向。該止擋體具有多個放入止擋,這些放入止擋匹配於不同的工件,例如電纜芯線端套的不同大小和/或軸向長度。由此,不同的放入止擋可以預先給定將工件放入到模具容納部中的放入深度。所述放入止擋(規則或不規則地)在周緣上和止擋體旋轉軸線上分佈地佈置。然後,通過止擋體圍繞止擋體旋轉軸線的扭轉,可以使不同的放入止擋發揮作用,從而使得用戶可以通過扭轉該止擋體將壓接鉗模具(例如通過適配放入深度)適配於不同的工件,特別是適配於不同類型或大小的電纜芯線端套。
可能的是,以摩擦鎖合的方式或以其他方式確保該止擋體的旋轉位態。對於該壓接鉗模具的一個構型,存在止擋體限位裝置或止擋體鎖定裝置。該止擋體限位裝置或止擋體鎖定裝置將所述止擋體限位或鎖定在所述止擋體相對於所述模具半部預先確定的止擋體旋轉角度中,由此可以確保該止擋體的運行位態。
對於所述止擋體限位裝置或止擋體鎖定裝置的構型存在多種可能性。對於本發明的一個建議,止擋體和模具半部分別具有止擋體導向面。該止擋體導向面垂直於所述止擋體旋轉軸線取向。在圍繞所述止擋體旋轉軸線旋轉期間,所述止擋體和所述模具半部在該止擋體導向面上彼此相對被導向。在該情況下,一個止擋體導向面具有缺口。一通過彈簧加載的止擋體限位元件或止擋體鎖定元件佈置在該缺口中。另一個止擋體導向面具有多個止擋體限位缺口或止擋體鎖定缺口。所述止擋體限位元件或止擋體鎖定元件在預先確定的相對的止擋體旋轉角度中至少部分地佈置在該止擋體限位缺口或止擋體鎖定缺口中以進行限位或鎖定,在該止擋體旋轉角度中,配置給該止擋體旋轉角度的放入止擋佈置在關於該模具容納部正確的位置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該止擋體的由用戶預先給定運行位態。
對於止擋體旋轉軸承的造型的類型也存在多種可能性。對於一個可能的構型建議,所述模具半部具有止擋體支承凸部。該止擋體支承凸部延伸穿過所述止擋體的止擋體旋轉支承孔。在該止擋體的背離模具半部的一側,該止擋體支承凸部具有軸向保險元件,該軸向保險元件可以是容納在該止擋體支承凸部的環槽中的保險環。對於該構型,該止擋體可以被軸向地捕獲在該模具半部的基體與該軸向保險元件之間,由此可以提供防止該止擋體支承凸部從該止擋體脫出的保險。
可能的是,在該壓接鉗模具中,這些模具半部單元以不同的方式構成。其區別一方面可以涉及模具輪廓和壓接面的造型。但是完全也可能的是,該模具半部單元的導向裝置或其他部件或造型標準相互不同。為了僅僅列舉一個不限制本發明的例子,一個模具半部單元可以具有兩個導向杆,而該模具半部單元不具有導向缺口,於是,另一模具半部單元可以僅僅具有導向缺口。但是,對於本發明的一個特別的構型,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這兩個支承部分和/或這兩個模具半部相同地構成,由此可減少構件多樣性、可降低製造成本、可確保更大的可更換性並且也可以減少儲存耗費。
本發明任務的另一解決方案是壓接鉗。在該壓接鉗中,壓接鉗模具的模具半部單元保持在該壓接鉗的鉗顎上,該壓接鉗模具如上所述地構成。
原則上,該壓接鉗模具可以應用在任意結構方式的壓接鉗上,例如在 -操縱運動學, -電子結構單元的配備, -用於檢測壓接位移和/或壓接力的傳感器的集成, -強制鎖止裝置, -用於更換壓接鉗模具的可能性, -棘輪驅動傳動裝置, -在能夠將整個壓接行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壓接行程,具有配屬的手杆閉合運動並且接下來在下一部分壓接行程中又可以打開和閉合手杆 等方面。
對於本發明的一個構型,在該壓接鉗中,至少一個模具半部單元通過一力-位移-補償元件支撐。這種力-位移-補償元件在由用戶施加到壓接鉗的手杆上的操縱力至鉗顎和模具半部單元的路徑上有針對性地提供彈性。該彈性可以被用來增大借助於該壓接鉗和同一模具半部單元壓接的工件的可能的幾何形狀的區域。原則上,如果該壓接鉗被設計用於擠壓具有相對小的幾何形狀的工件,則在借助於該壓接鉗和同一模具半部單元壓接具有較大的幾何形狀的工件時,在手杆完全閉合之前就已經產生了所需的壓接力。因此,如果沒有力-位移-補償元件,手杆就不會達到閉合位態。但是,如果在該壓接鉗中也採用強制鎖止裝置,則對於該壓接鉗的再次打開而言,一定要達到該閉合位態。於是,在採用力-位移-補償元件時,為了使該力-位移-補償元件彈性地屈服,可以在壓接鉗上如此產生進一步提高的操縱力,以至於可實現手杆的完全閉合,由此可以允許通過該強制鎖止裝置再次打開該手杆。在這種力-位移-補償元件的可能的構型方面例如可參考由EP 3 012 923 B1或EP 0 732 779 B1、EP 0 158 611 B1、DE 31 09 289 C2、DE 20 2012 102 561 U1、DE 20 2009 005 811 U1、DE 10 2013 100 801 A1和EP 2 905 848 B1公開的力-位移-補償元件。
本發明的有利的進一步方案由具體實施例、說明書和附圖得出。
在說明書中提及的特徵和多個特徵組合的優點僅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可以替換地或累加地起作用,而不必強制地由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實現所述優點。
關於原始申請文件和專利的公開內容(並非保護範圍)適用如下:另外的特徵由附圖、特別是示出的幾何形狀和多個構件相對彼此的相對尺寸及其相對佈置和作用連接得出。本發明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特徵或者不同請求項的特徵的組合同樣可以不同於請求項的選擇的回引關係並且在此給出啟示。這也涉及那些在單獨的附圖中示出或者在其說明中被提及的特徵。這些特徵也可以與不同請求項的特徵相組合。對於本發明的另外的實施方式,也可以取消請求項中列舉的特徵,然而這不適用於授權的專利的獨立請求項。
在申請專利範圍和說明中提及的特徵關於其數量應理解為,存在恰好該數量或者比該數量多的數量,而不需要具體地使用副詞“至少”。也就是說,當例如談及一元件,這理解為,存在恰好一個元件、兩個元件或者多個元件。這些特徵可以通過另外的特徵補充或者是構成相應產品的唯一的特徵。
包含在請求項中的附圖標記不構成請求項所保護的主題的範圍的限制。這些附圖標記僅僅用於使請求項更容易理解的目的。
在本附圖說明中,對於那些在幾何形狀和/或功能方面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元件部分地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其中,這些結構元件可以通過附加的字母a,b…彼此區分。於是,對於具有或不具有附加字母的結構元件指的是一個此類的結構元件、多個結構元件或者所有的結構元件。
圖1以立體爆炸圖示出壓接鉗模具1。該壓接鉗模具1具有上部的模具半部單元2和下部的模具半部單元3,該上部的模具半部單元和該下部的模具半部單元的構造是相同的,因此對於下面的說明主要參照的是模具半部單元2,其中,相應的說明對於另一個模具半部單元3也是適用的。
該模具半部單元2具有保持體4和模具半部5。
該保持體具有支承部分6,該支承部分具有支承體7和止擋8、9,這些止擋在此構造為佈置在支承體7兩側的接片10、11。該支承部分6的支承體7和止擋8、9佈置在該保持體4的背離所述模具半部5的一側。
在面向所述模具半部5的一側,該保持體4形成導向面12。從該導向面12延伸出至少一個缺口13、14,該缺口在此構造為盲孔15、16。一彈簧17並且一限位元件18、在此是限位球19、通過該彈簧17支撐在該缺口14的底部上。視安裝狀況而定,也可以將該彈簧17和該限位元件18佈置在另一缺口13中或者可以在這兩個缺口13、14中都佈置具有配屬的限位元件的彈簧。
該支承體7具有一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20以及一放置面21,該放置面例如可以是整平部22。
在面向保持體4的一側,該模具半部5具有導向面23。在裝配狀態中,該模具半部5的導向面23貼靠於保持體4的導向面12,其中,通過這些導向面12、23也實現壓接力在模具半部5與保持體4之間的支撐。另一方面,這些導向面12、23確保在模具半部5相對於保持體4相對扭轉期間的導向(下面還將闡述該導向)並且這些導向面12、23與該相對扭轉無關地確保模具半部5相對於保持體4的期望的定向(優選在壓接軸線105的方向上)。
從模具半部5的導向面23延伸出限位缺口24a、24b…。這些限位缺口24構造為模具半部5的基板25的盲孔或通孔。為了限位保持體4與模具半部5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度,該限位元件18可通過彈簧17從保持體4壓入到模具半部5的限位缺口24中並且(至少部分地)進入到該限位缺口24中,由此確保模具半部5與保持體4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度。
從保持體4的基板26延伸出一支承凸部27,該支承凸部在此構造為軸銷並且在背離基板26的一側具有環槽29。在裝配狀態中,該支承凸部27容納在模具半部5的旋轉支承孔30中。在裝配狀態中,該支承凸部27延伸至模具半部5的側縫隙31。通過該縫隙31,可以從外部觸及該支承凸部27的環槽29,從而通過該側縫隙31可以將軸向保險元件32(在此是保險環33)與該支承凸部27連接,其方式是,對於該保險元件32構造為保險環33的情況,該保險環33卡入到該環槽29中。通過這種方式確保該保持體4的支承凸部27不會從模具半部5中脫出。
通過將該保持體4的支承凸部27容納在旋轉支承孔30中,形成一旋轉軸承34。該旋轉軸承34允許模具半部5相對於保持體4圍繞一平行於或同軸於壓接軸線105取向的旋轉軸線35相對扭轉。通過該限位元件19進入到限位缺口24a、24b…之一中可以確保該保持體4與該模具半部5之間圍繞該旋轉軸線35的不同的相對旋轉角度,由此形成一限位裝置36。
該模具半部5具有多個板形的、等間距彼此平行佈置的肋37a、37b…。所述肋37垂直於模具半部5的基板25延伸。所述肋37平行於所述旋轉軸線5和所述壓接軸線105延伸。所述肋37a、37b…的間距稍大於該肋37a、37b…的厚度。所述肋37a、37b…全都具有相同的厚度。兩個模具半部單元2、3的模具半部5的肋37a、37b…可以移動到彼此中,其中,一個模具半部單元2的模具半部5的肋37佈置在另一模具半部單元3的模具半部5的肋37的中間空間中。優選地,模具半部單元2、3的模具半部5的肋37盡可能緊密地、但是以輕微的摩擦相互貼靠,從而在此可存在過渡配合或間隙配合。由此,可以在壓接軸線105和旋轉軸線35的方向上實現這些肋37的相對運動。在任何情況下,在垂直於所述肋37的延伸平面的方向上都存在小的、用於模具半部單元2、3的保持體4的相對運動的間隙。
在朝著由模具半部5形成的模具容納部38方向的視向上,所述肋37原則上根據直角三角形來構造。在此,限定該三角形的直角的邊交替地與模具半部5的基板25連接,這導致的結果是,相鄰肋37的由該肋37形成的壓接面39、40形成V形或直角。所述模具半部單元2、3的這兩個模具半部5的壓接面39、40限定該模具容納部38的在圖2中可見的正方形、矩形或菱形的橫截面輪廓。在此,通過模具半部單元2、3在壓接軸線105方向上的相對運動可以在壓接行程上減小模具容納部38的大小,但是仍然維持正方形、矩形或菱形的幾何形狀。
為了形成模具容納部38,這些模具(除了具有壓接面39、40的側面外)具有原則上正方形的外部幾何形狀,其中,該外部幾何形狀在肋37之間的中間空間的區域中是開放的。
一個(優選中間的)肋37以條形或板形的延長區段41和端側的增厚部42越過該正方形的外部幾何形狀延伸。該增厚部42形成一導向杆43。該導向杆43通過該延長區段41在配屬的肋37朝壓接軸線105的方向延伸的整個延伸尺寸上連接至該肋37。該延長區段41和該增厚部42具有在壓接軸線105的方向上保持不變的橫截面,該橫截面在該延長區段41的區域中由兩個相互平行佈置的導向面形成。在該增厚部42的區域中,該橫截面構造為部分圓形,由此,導向杆43形成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44。
在對置的一側,兩個肋37(它們直接貼靠于或鄰接于形成導向杆43的肋37)形成一佈置在所述正方形幾何形狀之外的連接區域或導向缺口區域45。在此,該導向缺口區域45具有兩個板形或條形的延長區段46、47以及一個導向缺口區段48。所述延長區段46、47形成相互平行佈置的導向面,而所述導向缺口區段處於內部並形成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49。該導向面49形成導向缺口50或(邊緣開放的)導向孔。該導向缺口區域45在配屬的肋37沿壓接軸線105的方向延伸的整個延伸尺寸上延伸並且在該整個延伸尺寸上具有恒定的橫截面。
在裝配好的壓接鉗模具1中,為了形成導向裝置51,一個模具半部單元2的模具半部5的導向杆43容納在另一模具半部單元3的模具半部5的導向缺口50中,並且反之亦然。借助於該導向裝置51可以確保的是: -兩個模具半部單元2、3的模具半部5共同地圍繞旋轉軸線35扭轉; -限制或禁止模具半部單元2、3的模具半部5橫向於壓接軸線105和在肋37的主延伸平面中移動;和/或 -在垂直於肋37的主延伸平面的方向上提供模具半部單元2、3的模具半部5的支撐。
可選地,該壓接鉗模具1的至少一個模具半部5可具有止擋體52。該止擋體52在此構造為止擋盤。該止擋體52通過一止擋體旋轉軸承53可扭轉地支承在模具半部5的基體或肋37上,其中,該止擋體旋轉軸承53具有止擋體旋轉軸線54,該止擋體旋轉軸線垂直於肋37的主延伸平面取向。對於所示的實施例,該止擋體旋轉軸承53以一止擋體支承凸部55形成,該止擋體支承凸部從模具半部5的基體或肋37出發並且具有端側的止擋體環槽56。該止擋體52具有止擋體旋轉支承孔57。在裝配狀態中,模具半部5的止擋體支承凸部55延伸穿過該止擋體52的止擋體旋轉支承孔57。該止擋體52通過一軸向的止擋體保險元件58(在此是止擋體保險環59,其容納在止擋體環槽56中)軸向地固定在模具半部5上。為此,該止擋體52被軸向地捕獲在該止擋體保險元件58與所述模具半部5的基體或肋37之間。
該止擋體52具有多個在周緣上圍繞該止擋體旋轉軸線54分佈地佈置的放入止擋60a、60b,它們可以在該止擋體52相對於模具半部5圍繞該止擋體旋轉軸線54的不同相對角度位置中被置於運行位態中,在該運行位態中,這些放入止擋分別預給定一用於將工件放入到模具容納部38中的放入位態。在此,可能的是,這些放入止擋60a、60b如圖所示具有不同的貫通缺口,這些貫通缺口例如可以在背離模具半部5的一側構造為錐形或者也可以具有不同於圓形橫截面的長形橫截面並且具有傾斜的導向面。也可能的是,各放入止擋60具有關於止擋體旋轉軸線54不同的止擋位置,其中,這些不同的止擋位置導致的結果是,對於不同的放入止擋60,電纜芯線端套在這些放入止擋的運行位態中被不同程度地放入到模具容納部38中。於是,通過這些不同的放入位置可以例如確保一電纜芯線端套的內置的端部區域處於模具容納部38的預確定的位置上,特別是處於相對於肋37預確定的相對位置中。
可選地,對於所示的實施例,壓接鉗模具1具有止擋體限位裝置61。為此,模具半部5具有缺口62,一彈簧63並且一止擋體限位元件64(在此構造為限位球65)通過該彈簧63支承在該缺口的底部上。在面向模具半部5的一側,該止擋體52具有多個在周緣上分佈的止擋體限位缺口66,在所述放入止擋60的不同的運行位態中,所述止擋體限位元件64可以被限位在所述限位缺口66中。
在圖4和5中示出壓接鉗67(不具有前部的定鉗部分板),在該壓接鉗中,壓接鉗模具1的模具半部單元2、3裝配在鉗顎68、69上。在此,圖5示出壓接鉗模具1與鉗顎68、69的連接區域的細節IV。這些鉗顎68、69分別形成支承眼70,該支承眼與模具半部單元2、3的支承體7形成一旋轉軸承71,該旋轉軸承具有旋轉軸線72,該旋轉軸線垂直於圖4和圖5的圖紙平面以及垂直於鉗顎68、69的擺動平面取向。該支承眼70具有支承孔73,該支承孔具有邊緣開口74。由於該邊緣開口74,該支承孔73構造為圓柱扇段形並具有大於180°、例如在190°至240°範圍內的扇段角度。因此,該邊緣開口74的側邊界75、76之間具有的間距小於該支承孔73的導向直徑。為了將所述支承部分6的支承體7插入到該支承眼70中,模具半部單元2(不具有保持在其上的另一模具半部單元3)的支承體7相對於圖5中的位態垂直於鉗顎68、69的擺動平面如此扭轉,以至於該支承體7能夠以放置面21(在此是整平部22)經過該邊緣開口74。然後,如果該支承體7處於該支承眼70中,則該支承體7垂直於鉗顎68、69的擺動平面如此擺動,以至於該放置面21佈置在該支承眼70的內部。對於該旋轉角度和相鄰的、在壓接行程期間走過的旋轉角度,該支承體7的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20的較大的導向直徑防止該支承體7從該支承眼70中脫出。優選地,該支承體7的旋轉角度(對於該旋轉角度,該支承體可以被放置到支承眼70中並且可以從該支承眼中脫出)如此選擇,以至於對於裝配好的、具有保持在該壓接鉗上的壓接鉗模具1的壓接鉗67而言決不能達到該旋轉角度,而是僅僅對於至少部分地拆卸的壓接鉗67而言可以達到該旋轉角度。
圖6以爆炸圖示出壓接鉗67的可能的構型,在該壓接鉗中可使用壓接鉗模具1。該壓接鉗具有定鉗部分67。該定鉗部分67形成定手杆68。該定鉗部分67具有前部的和後部的定鉗部分板79。一彈性鉗顎81通過擺動栓80優選在手杆78的區域中可擺動地支撐在該定鉗部分77上。附加地,該彈性鉗顎81通過另一擺動栓82可擺動地支撐在該定鉗部分77上。在此,替換地,該擺動栓82可以佈置在該彈性鉗顎81的第一縱向延伸部83或第二縱向延伸部84的區域中。該第一縱向延伸部例如可以大致相應於該彈性鉗顎81的縱向延伸的一半,而該第二縱向延伸部84例如能夠以該彈性鉗顎81與擺動栓80之間距離的1/3至1/4佈置。由此,該彈性鉗顎81具有自由懸伸的鉗顎區段85,所述支承眼70佈置在該鉗顎區段的自由端區域中。該彈性鉗顎81的彈性、特別是材料剛性和/或橫截面和平面轉動慣量如此選擇,以至於在壓接力足夠大的情況下可進行該彈性鉗顎81以及該支承眼70隨著該彈性鉗顎81的彈性彎曲或避讓運動。通過這種方式可提供一力-位移-補償元件86。
動手杆87在端部區域中通過具有擺動栓89的擺動軸承88鉸接在動鉗顎90上。此外,該動鉗顎90通過具有擺動栓92的擺動軸承91可擺動地支承在所述定鉗部分77上。此外,該動手杆87還通過具有擺動栓94的擺動軸承93與壓杆95連接。該壓杆95在端部區域中通過具有擺動栓97的擺動軸承96鉸接在所述定鉗部分77上。一打開彈簧104在該動鉗顎90與該彈性鉗顎81之間作用。該動手杆87、該壓杆95和所述動手杆87在動鉗顎90上的鉸接形成一肘杆傳動裝置98。該肘杆傳動裝置98的肘節99由該擺動軸承93形成,而第一肘杆由擺動軸承93、96之間的區段中的壓杆95形成並且第二肘杆由擺動軸承88、93之間的區段中的動手杆87形成。該動鉗顎90和該彈性鉗顎81在端部區域中在鉗嘴的區域中分別形成支承眼70。然後,壓接鉗模具1的模具半部單元2、3的支承體7裝配在這些支承眼70中。
在圖6和7中可以看到,壓接鉗87以板結構方式構成,其中,各個板可以多重地構造。
對於所示的實施例,該壓接鉗67也具有強制鎖止裝置100。該強制鎖止裝置100防止壓接行程以多個部分壓接級完成,其中,在相應的部分壓接級之後禁止通過該強制鎖止裝置100打開該壓接鉗67。相反,只有當該壓接行程並且從而所有的部分壓接級完全完成之後才能通過該強制鎖止裝置100打開該壓接鉗67。對於所示的實施例,該強制鎖止裝置100具有所述壓杆95的外齒部101、一鎖爪102和一鎖爪彈簧103。
圖8示出具有保持在其上的壓接鉗模具1的壓接鉗67,其處於打開位態中,而圖9示出處於閉合位態中的壓接鉗67。可以看到,在打開位態中,模具半部單元2、3的導向杆43部分地佈置在模具半部單元2、3的導向缺口50之外並且得到模具容納部38的大的橫截面,而在圖9中,導向杆43進一步或者完全進入到導向缺口50中並且得到模具容納部38的小的橫截面。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2、3的旋轉軸線72的連接軸線在此形成壓接軸線105,在該壓接軸線的方向上產生壓接力,該壓接力通過壓接面39、40施加到佈置在模具容納部38中的工件的周面上。
所述導向裝置51的構型可以對於模具半部5的任意構型使用,特別是也可以對於並非構造為具有肋37的肋模具的模具半部5使用。
對於在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形成導向杆43的增厚部42由唯一一個肋37的側端部區域形成。在本發明的框架內也可能的是,增厚部42由兩個直接相鄰的或間隔開的肋37或者多個肋37的側端部區域共同形成。
對於在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導向缺口50由兩個相鄰的肋37的側端部區域形成。在本發明的框架內也可能的是,該導向缺口50僅僅由唯一一個肋37(其側端部區域則從一側包圍導向杆43)形成或者該導向缺口50由兩個不直接相鄰的肋37(或者甚至多於兩個肋37)的端部區域形成。
對於在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旋轉軸承34(其允許模具半部5圍繞擺動軸線35共同扭轉)是本發明的壓接鉗模具1的整體組成部分。於是,這樣形成的壓接鉗模具1可以通過保持體4鉸接在壓接鉗的鉗顎上,這對於所示的實施例以附加的擺動自由度進行。但是,本發明還包括具有兩個模具半部單元5的壓接鉗模具的構型,於是,該壓接鉗模具1不形成完整的旋轉軸承34,而僅僅是該旋轉軸承34的旋轉支承元件106。對於所示的實施例,該旋轉支承元件106例如可以是支承眼、如旋轉支承孔30(或者支承銷)。
1:壓接鉗模具 2:模具半部單元 3:模具半部單元 4:保持體 5:模具半部 6:支承部分 7:支承體 8:止擋 9:止擋 10:接片 11:接片 12:導向面 13:缺口 14:缺口 15:盲孔 16:盲孔 17:彈簧 18:限位元件 19:限位球 20:導向面 21:放置面 22:整平部 23:導向面 24:限位缺口 25:基板 26:基板 27:支承凸部 28:軸銷 29:環槽 30:旋轉支承孔 31:側縫隙 32:保險元件 33:保險環 34:旋轉軸承 35:旋轉軸線 36:限位裝置 37:肋 38:模具容納部 39:壓接面 40:壓接面 41:延長區段 42:增厚部 43:導向杆 44:導向面 45:導向缺口區域 46:延長區段 47:延長區段 48:導向缺口區段 49:導向面 50:導向缺口 51:導向裝置 52:止擋體 53:止擋體旋轉軸承 54:止擋體旋轉軸線 55:止擋體支承凸部 56:止擋體環槽 57:止擋體旋轉支承孔 58:止擋體保險元件 59:止擋體保險環 60:放入止擋 61:止擋體限位裝置 62:缺口 63:彈簧 64:止擋體限位元件 65:限位球 66:止擋體限位缺口 67:壓接鉗 68:鉗顎 69:鉗顎 70:支承眼 71:旋轉軸承 72:旋轉軸線 73:支承孔 74:邊緣開口 75:邊界 76:邊界 77:定鉗部分 78:定手杆 79:定鉗部分板 80:擺動栓 81:彈性鉗顎 82:擺動栓 83:第一縱向延伸部 84:第二縱向延伸部 85:鉗顎區段 86:力-位移-補償元件 87:動手杆 88:擺動軸承 89:擺動栓 90:動鉗顎 91:擺動軸承 92:擺動栓 93:擺動軸承 94:擺動栓 95:壓杆 96:擺動軸承 97:擺動栓 98:肘杆傳動裝置 99:肘節 100:強制鎖止裝置 101:外齒部 102:鎖爪 103:鎖爪彈簧 104:打開彈簧 105:壓接軸線 106:旋轉支承元件
下面借助於附圖中所示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解釋和描述本發明。
[圖1]以立體爆炸圖示出壓接鉗模具;
[圖2]以從另一視向的立體爆炸圖示出圖1中的壓接鉗模具;
[圖3]以立體圖示出裝配後的、圖1和圖2中的壓接鉗模具;
[圖4]以簡圖示出壓接鉗的部分截面,該壓接鉗具有圖1至3中的壓接鉗模具;
[圖5]示出圖4中的壓接鉗在壓接鉗模具與壓接鉗的鉗顎相連的連接區域中的細節IV;
[圖6]以立體爆炸圖示出壓接鉗,該壓接鉗具有圖1至3中的壓接鉗模具;
[圖7]以立體圖示出裝配後的、圖6中的壓接鉗模具的立體圖,其不具有前部的定鉗部分板;
[圖8]示出壓接鉗,其中手杆和鉗顎處於打開位態中;
[圖9]示出圖8中的壓接鉗,其中手杆和鉗顎處於閉合位態中。
1:壓接鉗模具
2:模具半部單元
3:模具半部單元
4:保持體
5:模具半部
6:支承部分
7:支承體
8:止擋
9:止擋
10:接片
11:接片
13:缺口
14:缺口
15:盲孔
16:盲孔
17:彈簧
18:限位元件
19:限位球
20:導向面
21:放置面
22:整平部
23:導向面
24a:限位缺口
24b:限位缺口
24c:限位缺口
25:基板
26:基板
30:旋轉支承孔
32:保險元件
33:保險環
34:旋轉軸承
36:限位裝置
37b:肋
37d:肋
39:壓接面
40:壓接面
41:延長區段
42:增厚部
43:導向杆
44:導向面
45:導向缺口區域
46:延長區段
47:延長區段
48:導向缺口區段
49:導向面
50:導向缺口
51:導向裝置
52:止擋體
53:止擋體旋轉軸承
54:止擋體旋轉軸線
55:止擋體支承凸部
56:止擋體環槽
57:止擋體旋轉支承孔
58:止擋體保險元件
59:止擋體保險環
60a:放入止擋
60b:放入止擋
60c:放入止擋
60d:放入止擋
61:止擋體限位裝置
62:缺口
63:彈簧
64:止擋體限位元件
65:限位球
106:旋轉支承元件

Claims (16)

  1. 一種壓接鉗模具(1),其具有兩個模具半部單元(2,3),這些模具半部單元借助於一導向裝置(51)在壓接行程上彼此相對被導向並且分別具有模具半部(5),其中,該導向裝置(51)具有至少一個保持在一個模具半部單元(2;3)上的導向杆(43),該導向杆在另一個模具半部單元(3;2)的導向缺口(50)中被導向,其特徵在於, a)所述模具半部(5)的壓接面(39,40)由相互配合的肋(37)的端側形成,並且 b)所述導向杆(43)由一個模具半部(5)的至少一個肋(37)的端部區域中的增厚部(42)形成和/或所述導向缺口(50)由從一個模具半部(5)的至少一個肋(37)的端部區域出發的導向缺口區域(45)形成,其中,該導向缺口區域(45)形成一在橫截面中邊緣開放的、具有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49)的導向缺口(50)。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至少一個模具半部(5)構造為粉末注射成型件。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至少一個模具半部單元(2;3)具有一支承部分(6),該模具半部單元(2;3)借助于該支承部分能夠圍繞一垂直於一鉗顎(68;69)的擺動平面佈置的擺動軸線(72)可擺動地裝配在該鉗顎(68;69)上。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該支承部分(6)具有一支承體(7),該支承體具有 a)一圓柱扇段形的導向面(20),該導向面具有導向直徑;和 b)一放置面(21),在該放置面的區域中,該支承體(7)的延伸尺寸小於該導向直徑。
  5. 根據以上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 a)該模具半部單元(2;3)具有一保持體(4),並且 b)該模具半部(5)通過一旋轉軸承(34)可圍繞一旋轉軸線(35)扭轉地支承在該保持體(4)上,該旋轉軸線平行於該導向杆(43)和/或該導向缺口(50)的導向軸線取向。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在該保持體(4)與該模具半部(5)之間佈置一限位裝置(36)或鎖定裝置,該限位裝置或鎖定裝置將該模具半部(5)限位或鎖定在該保持體(4)與該模具半部(5)之間圍繞該旋轉軸線(35)預先確定的相對旋轉角度中。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 a)該保持體(4)和該模具半部(5)具有導向面(12;23), aa)該導向面垂直於該旋轉軸線(35)取向,並且 ab)在圍繞該旋轉軸線(35)旋轉期間,該保持體(4)和該模具半部(5)在該導向面上彼此相對被導向, b)其中,一個導向面(12)具有缺口(13;14),一通過彈簧(17)加載的限位元件(18)或鎖定元件佈置在該缺口中,並且 c)另一個導向面(23)具有限位缺口(24)或鎖定缺口,該限位元件(18)或鎖定元件在該等預先確定的相對的旋轉角度中佈置在該限位缺口或鎖定缺口中以進行限位或鎖定。
  8.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為了形成該旋轉軸承(34),該保持體(4)具有一平行於該導向杆(43)和/或該導向缺口(50)的導向軸線取向的支承凸部(27),該支承凸部延伸穿過該模具半部(5)的旋轉支承孔(30)並且具有一軸向保險元件(32)。
  9.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所述模具半部單元(2;3)具有一放入止擋(60),該放入止擋預先給定工件可放入到由該模具半部(5)形成的模具容納部(38)中的遠近程度。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存在一止擋體(52),該止擋體 a)通過一止擋體旋轉軸承(53)圍繞一止擋體旋轉軸線(54)可旋轉地支承在一模具半部(5)上,其中,該止擋體旋轉軸線(54)平行於該模具容納部(38)的容納軸線取向,並且 b)具有多個放入止擋(60a、60b、…),這些放入止擋在周緣上圍繞該止擋體旋轉軸線(54)分佈地佈置。
  11.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存在一止擋體限位裝置(61)或止擋體鎖定裝置,該止擋體限位裝置或止擋體鎖定裝置將該止擋體(52)限位或鎖定在該止擋體(52)的相對於該模具半部(5)預先確定的止擋體旋轉角度中。
  12.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 a)該止擋體(52)和該模具半部(5)具有止擋體導向面, aa)該止擋體導向面垂直於該止擋體旋轉軸線(54)取向,並且 ab)在圍繞該止擋體旋轉軸線(54)旋轉期間,該止擋體(52)和該模具半部(5)在該止擋體導向面上彼此相對被導向, b)其中,一個止擋體導向面具有缺口(62),一通過彈簧(63)加載的止擋體限位元件(64)或止擋體鎖定元件佈置在該缺口中,並且 c)另一個止擋體導向面具有止擋體限位缺口(66a、66b、…)或止擋體鎖定缺口,該止擋體限位元件(64)或止擋體鎖定元件在該等預先確定的相對的止擋體旋轉角度中佈置在該止擋體限位缺口或止擋體鎖定缺口中以進行限位或鎖定。
  13.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為了形成該止擋體旋轉軸承(53),該模具半部(5)具有一止擋體支承凸部(55),該止擋體支承凸部延伸穿過該止擋體(52)的止擋體旋轉支承孔(57)並且在該止擋體(52)的背離該模具半部(5)的一側具有一軸向保險元件(58)
  14.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其中, a)這兩個模具半部單元(2,3)和/或 b)這兩個模具半部(5) 相同地構成。
  15. 一種壓接鉗(67),其具有鉗顎(68,69),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接鉗模具(1)的模具半部單元(2,3)保持在該鉗顎上。
  16. 根據請求項15所述的壓接鉗(67),其中,至少一個模具半部單元(2;3)通過一力-位移-補償元件(86)支撐。
TW110114871A 2020-04-28 2021-04-26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TW2021435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11522 2020-04-28
DE102020111522.9 2020-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3591A true TW202143591A (zh) 2021-11-16

Family

ID=7572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871A TW202143591A (zh) 2020-04-28 2021-04-26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1957B2 (zh)
EP (1) EP3904007B1 (zh)
JP (1) JP2021171916A (zh)
CN (1) CN113571989A (zh)
TW (1) TW20214359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1159A1 (de) * 2017-12-01 2019-06-06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ressbacken, sowie Presszange mit zwei Zangenbacken
EP4007087B1 (de) * 2019-11-11 2024-02-07 WEZAG GmbH & Co. KG Crimpzange
DE202023101054U1 (de) 2023-03-06 2023-07-14 Gustav Klauke Gmbh Presswerkzeug mit einem Paar von Werkzeugteilen zum Vercrimpen eines Presslings sowie Paar von Werkzeugteilen für ein Presswerk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3933A (en) 1977-11-18 1981-08-18 Pressmaster A.B. Gripping or pressing tool
US4381661A (en) 1980-03-19 1983-05-03 C. A. Weidmuller Gmbh & Co. Tool having two working jaws
SE441484B (sv) 1984-02-27 1985-10-07 Pressmaster Tool Ab Klemverktyg
DE4117305C2 (de) 1991-05-27 1994-07-21 Weidmueller Interface Zange zum Ergreifen und/oder Verpressen von Bearbeitungsgegenständen
DE19507347C1 (de) 1995-03-02 1996-09-12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reßzange für Aderendhülsen
DE19728685A1 (de) 1997-07-04 1999-01-07 Weidmueller Interface Zange
DE19818482C1 (de) 1998-04-24 1999-11-11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Handpreßzange zum Verpressen von Aderendhülsen
US7886638B2 (en) * 2005-12-22 2011-02-15 Wiha Werkzeuge Gmbh Pliers
DE202009005811U1 (de) 2009-04-18 2010-09-16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Crimpwerkzeug
US20120000326A1 (en) 2010-06-30 2012-01-05 Swanstrom Tools Usa Parallel action pliers
DE202012102561U1 (de) 2012-07-11 2013-10-14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Crimpwerkzeug für Aderendhülsen
DE102013100801A1 (de) 2013-01-28 2014-07-31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Crimpzange
EP2905848B1 (de) 2014-02-06 2016-09-14 Wezag GmbH Werkzeugfabrik Presszange
EP3012923B1 (de) 2014-10-20 2017-11-29 Wezag GmbH Werkzeugfabrik Presszange
EP3179580A1 (en) 2015-12-11 2017-06-14 Hanlong Industrial Co., Ltd. Crimping clamp
EP3300187B1 (de) * 2016-09-22 2021-03-24 Wezag GmbH Werkzeugfabrik Presswerkzeug-positionierer und presswerkzeug
DE202016105959U1 (de) 2016-10-24 2018-01-25 Wezag Gmbh Werkzeugfabrik Crimpwerkzeug-Positionierer, Crimpwerkzeugkopf und Crimpwerkzeug
DE102018101159A1 (de) 2017-12-01 2019-06-06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ressbacken, sowie Presszange mit zwei Zangenbacken
DE102017128584A1 (de) 2017-12-01 2019-06-06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ressza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4007A1 (de) 2021-11-03
US11631957B2 (en) 2023-04-18
JP2021171916A (ja) 2021-11-01
EP3904007B1 (de) 2023-06-07
CN113571989A (zh) 2021-10-29
US20210336399A1 (en) 2021-10-28
EP3904007C0 (de) 2023-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43591A (zh)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JP6609456B2 (ja) プレスプライヤ
JP6609455B2 (ja) プレスプライヤ
CN100368110C (zh) 设有用于夹持被弯折细长工件的夹具的折弯机模具
EP2333393B1 (en) Joint unit
US6434998B2 (en) Pressing pincer
CA2131827A1 (en) A crimping tool
TWI579115B (zh) 用於彎管鉗之可替換式匣
EP0958108B1 (de) Spannzwinge
TWI733856B (zh) 擠壓工具定位器和擠壓工具
TWI794467B (zh) 壓接工具
CN112352357B (zh) 压力钳
US8113031B2 (en) Crimping tool
TW202144138A (zh) 壓接鉗模具和壓接鉗
EP2905849A1 (en) Crimping tool
TW202218270A (zh) 壓接鉗、半模單元及其裝配方法
JP7197596B2 (ja) 圧着工具
JP3165868U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の連結治具
DE202008005082U1 (de) Presswerkzeug
MXPA01009635A (es) Elemento de soporte de herramienta modular en plegadora de metal laminado
TW201531386A (zh) 壓鉗